[040-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重訂大金國志卷四十
許奉使行程録
宋著作郎許亢宗為賀金帝登位使時太宗嗣立之
次年在宋為宣和六年也自雄州起直至金帝所都
㑹寧府共二千七百五十里是時金國尚未有伐宋
意故其禮南使也甚厚今自臨安府餘杭門起程至
雄州凡三千二百七十里又自雄州至上京㑹寧府二
[040-1b]
千七百五十里通計六千零二十里
第一程 自雄州六十里至新城縣
雄州三十里至白溝巨馬河源出代郡淶水由易水
界至此合流東入於海河濶止十數丈深可二丈宋
與契丹以此為界舊容城縣附雄州歸信縣寄壘自
壬寅年冬於河北岸創築容城縣新壘過河三十里
到新城縣遼太祖入幽州唐莊宗以鐵騎五千敗之
於新城即此地也舊為契丹邊面自與宋朝結好百
[040-2a]
餘年間樓壁僅存
第二程 自新城縣六十里至涿州
涿州古涿郡黄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即此地昔
為契丹南寨邊城樓壁並存及郭藥師舉城南降不
經兵火人物富盛井邑繁庶近城有涿河劉李河合
范河東流入海故又名范陽
第三程 自涿州六十里至良鄉縣
良鄉乃唐莊宗時趙徳鈞所鎮也幽州嵗苦契丹侵
[040-2b]
鈔轉餉乃於鹽溝置良鄉縣即此地屬燕山府自經
兵火之後屋舍居民靡有孑遺帥臣復加修築樓壁
煥然更新離良鄉三十里過盧溝河水極湍激每候
水淺深置小橋以渡嵗以為常近年都水監輙於此
河兩岸造浮梁建龍祠宫彷彿如黎陽三山制度
第四程 自良鄉六十里至燕山府
燕山乃古冀州地舜以冀州廣逺分置幽州以其地
在北方幽隂之地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樓煩白檀西
[040-3a]
有雲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唐置范陽節度臨制奚
契丹自晉割賂建為南京又為燕京析津府户口安
堵人物豐庶州宅用契丹舊大内壯麗夐絶城北有
市陸海百貨萃於其中僧居佛寺冠於北方綿繡組
綺精絶天下蔬蓏果實稲粱之類靡不畢出桑柘
麻麥羊豕雉兔不問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藝民尚
氣節秀者讀書次習騎射耐勞苦既城後逺望數十
里宛然如帶回繯繚繞形勢雄傑真用武之國也國
[040-3b]
初更府名曰燕山軍額曰清城周圍二十七里樓壁
髙四十尺樓計九百一十座地塹三重城開八門
第五程 自燕山府八十里至潞縣
潞縣東半里許有潞沙曹操征烏丸袁尚等鑿渠自
滹沱由𣲖水入潞沙即此地也
第六程 自潞縣七十里至三河縣
三河縣𨽻薊州後唐趙徳鈞於幽州東置三河縣以
䕶轉輸即此地也
[040-4a]
第七程 自三河縣六十里至薊州
薊州乃漁陽也因問天寳禄山舊事人無能知者
第八程 自薊州七十里至玉田縣
玉田縣之東北去景州百二十里自甲辰年金人雜
奚人入城每邊人告急四月之内凡三至盡屠軍民
一火而去宣撫使王安中創築此縣後改為經州
第九程 自玉田縣九十里至韓城鎮
鎮有居民可二百家並無城
[040-4b]
第十程 自韓城鎮五十里至北界清州
出韓城鎮東行十餘里至金國所新立地界並無溝
塹惟以兩小津堠髙三尺許其兩界地東西濶約一
里許内兩界人户不得耕種行人並依奉使契丹條
例所至州備車馬䕶送至界首前期具國信使副職
位姓名闗牒北界備車馬人夫以待彼中亦如期差
接伴使副於界首伺候兩界各有幕次行人先令引
接齎國信使副門狀過彼彼亦令引接以接伴使副
[040-5a]
門狀回示仍請過界於例三請方上馬各於兩界心
對馬立引接互呈門狀各舉鞭虛揖如儀以次行馬
四十里至清州各相勞問州原是石城縣金國新改
為清州兵火之後居民纔百餘家是晚酒五行進飯
其食品不可向口自此以東遇館頓或宿程其供應
人旋於居民漢兒内選之每遇迎送南使則給銀牌
入主幹者各懸一枝於腰間名曰銀牌天使
第十一程 自清州九十里至灤州
[040-5b]
灤州古無之唐末天下亂遼太祖取平營劉光守據
幽州暴虐民不堪命多亡逃依遼太祖為主築此以
居之州處平地負麓面岡東行三里許亂石重叠形
勢險峻河經其間河面濶三百歩亦控扼之所也水
極清泚臨河有大亭名曰濯清為塞北之絶景郡守
將迎於此向程錫宴是州
第十二程 自灤州四十里至望都縣
民既入契丹依遼太祖即於所居處創立縣名隨其
[040-6a]
來處鄉里名之故有望都安喜之號唐莊宗以鐵騎
五千退保望都即此縣按通鑑唐莊宗救王都將鐵/騎五千先進契丹退保望都
此云莊宗退保望都誤也又按胡三省注通鑑云望/都在定州東北六十里乃漢唐舊縣非契丹新立之
望都/縣也
第十三程 自望都縣六十里至營州
營州古栁城舜所築也乃殷之孤竹國漢唐遼西地
金國討張㲄是州之民屠戮殆盡存者貧民十數家
是日行人館於州宅古屋十數楹庭有大木十數株
[040-6b]
枯腐蔽野滿目凄凉使人有弔古悼亡之悲州之北
六七里間有大山數十其來甚逺髙下皆石不産草
木特立州後如營衛然恐州亦以此而得名乎
第十四程 自營州一百里至潤州
離營州東行六十里至渝闗並無保障但存遺址有
居民三數家登髙回望東自碣石西徹五臺幽州之
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巒中有五闗居庸可以行
大車通轉餉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馬不可行車
[040-7a]
外有十八路盡兔徑鳥道止能通人不可行馬山之
南地則五榖百果良材美木無所不有出闗未數十
里則皆童山濁水瘠鹵彌望黄茅白草莫知其極葢
天設此以限南北也自兹以東類皆如此更不再叙
第十五程 自潤州八十里至遷州
彼中行程並無里堠但以行徹一日即記為里數是
日行無慮百餘里金人居常行馬率皆奔軼此日自
早飯罷行至暝方到道路絶人烟不排中頓行人饑
[040-7b]
渴已甚自兹以東類皆如此
第十六程 自遷州九十里至習州
遷州東門外十數步即古長城所築遺址宛然
第十七程 自習州九十里至來州
第十八程 自來州八十里至海雲寺
離來州三十里即行海東岸俯挹滄溟與天同碧窮
極目力不知所際是寺去海半里許寺後有温泉二
池望海中有一大島樓殿窣堵波之上有龍宫寺見
[040-8a]
寺僧十數人是夜行人皆野盤
第十九程 自海雲寺一百里至紅花務
此一程盡日行海岸紅花務乃金人煎鹽所去海一
里許至晚金人饋海魚數十枚烹作羹味極珍
第二十程 自紅花務九十里至錦州
自出榆闗東行路如平掌至此㣲有登陟經由十三
山下
第二十一程 自錦州八十里至劉家莊
[040-8b]
是夜行人俱野盤
第二十二程 自劉家莊一百里至顯州
出榆闗以東行南瀕海北限大山盡皆麄惡不毛至
此忽峭㧞摩空蒼翠萬仞全類江左乃醫巫閭山也
成周之時以醫巫閭作鎮其逺如此
第二十三程 自顯州九十里至兔兒渦
第二十四程 自兔兒渦六十里至梁魚務
離兔兒渦東行即地勢卑下盡皆萑苻沮洳積水是
[040-9a]
日凡三十八次度水多被溺名曰遼河瀕河南北千
餘里東西二百里北遼河居其中隋唐征髙麗路皆
由此秋夏多蚊虻不分晝夜無牛馬能致行以衣被
包裹胸腹人皆重裳而披衣坐則蒿草薫烟稍免霧
氣務基依水際居民數十家環繞彌望皆荷花水多
魚徘徊久之頗起懐鄉之思
第二十五程 自梁魚務百十三里至摩綽寨
離梁魚務東行六十里即過遼河以舟度濶狹如淮
[040-9b]
過河東亦行淀五十里舊廣州惟古城有貧民三五
家是夜宿摩綽寨
第二十六程 自摩綽寨八十里至瀋州
第二十七程 自瀋州七十里至興州
遼太祖破渤海國建為東京路自此所至屋宇雖皆
茅茨然居民稍盛食物充足離興州五十里至銀州
中頓又四十里至咸州
第二十八程 自興州九十里至咸州
[040-10a]
未至咸州一里許有幕屋數間供帳皆備州守出迎
禮如制就坐樂作有腰鼓蘆管笛琵琶方響筝笙箜
篌大鼓拍板曲詞與南朝一同酒五行樂作迎歸館
次日早有中使撫問别一使賜酒果一使賜宴赴州
宅就坐樂作酒九行食品雜進名曰茶飯金國每賜
宴必貴臣押伴是日押伴貴臣陪酒輙大言説金國
之强控弦百萬無敵於天下使長折之曰宋有天下
二百年幅員三萬里勁兵數百萬豈為弱耶某銜命
[040-10b]
逺來賀大金皇帝登寳位大金皇帝止令太尉來伴
行人酒食何嘗令大言以相罔也辭氣俱厲押伴者
氣懾使長許亢宗饒之樂平人以才被選為人醖藉
似不能言者臨事敢發如此金人壯之
第二十九程 自咸州九十里至同州
自咸州四十里至肅州又五十里至同州離咸州即
北行平地沃壤居民所在皆成聚落新稼殆遍地宜
穄黍東望大山金人云此新羅山山内深逺無路可
[040-11a]
行其間出人參白附子深處與髙麗接界山下至州
行路可三十里
第三十程 自同州四十里至信州
回程錫宴於此
第三十一程 自信州九十里至布哩貝勒寨
第三十二程 自布哩貝勒寨四十里至黄龍府
遼太祖初攻渤海射黄龍於此地即建為州府是日
州守迎迓如儀有中使撫問賜酒果錫宴一如咸州
[040-11b]
制自此東行
第三十三程 自黄龍府六十里至托色貝勒寨
府為契丹東寨當契丹强盛時擒獲異國人則遷徙
散處於此南有渤海北有特哩吐渾東南有髙麗靺
鞨東有女直室韋北有烏舍西北有契丹回紇党項
西南有奚故此地雜諸國俗凡聚會處諸國人語言
不通則各為漢語以證方能辨之
第三十四程 自托色九十里至瑪齊喇貝勒寨
[040-12a]
道傍有契丹舊益州賔州皆空城
第三十五程 自瑪齊喇一百里至科爾戩寨
離瑪齊喇行六十里即古烏舍寨寨枕混同江湄其
源來自廣漠之北逺不可究自此南流五百里接髙
麗鴨緑江入海按混同江即活同几河源出黒山之/西麓其山乃長白之支峰也其下流
至查匪噶山之北與黒龍江合此云混同江源出廣/漠之北葢誤以黒龍江之源為混同江之源耳又混
同江在長白山之北下流入黒龍江東北流至别夹/阿山西南而入海鴨綠江出長白山之南西南流至
朝鮮界而入海此云混同江誤/南流接髙麗鴨緑江入海亦江面濶可半里許寨前
[040-12b]
髙岸有栁樹沿路設行人幕次於下金人尤師李靖
居於是靖累使宋朝此排中頓由是飲食精細絶佳
時當仲夏藉樹隂俯瞰長江颷風拂面槃薄少頃殊
忘鞍馬之勞過江四十里宿科爾戩寨
第三十六程 自科爾戩寨九十里至濟古爾貝勒寨
自科爾戩寨東行五里即有潰堰斷塹自北而南莫
知逺近界隔甚明乃契丹昔與女直兩國地界也八
十里直至來流河行終日無寸木地不産泉人携水以
[040-13a]
行豈天以限兩國也來流河濶三十餘丈以船渡又
五里至濟古爾寨自北以東散處原隰間盡女直人
更無異族無市井賣買不用錢惟以物相貿易
第三十七程 自濟古爾寨七十里至達哈寨
第三十八程 自達哈寨四十里至布達寨
是日金使前來排辦袛候
第三十九程 自布達寨五十里至館
行二十里至烏紳郎君宅接伴使副具狀辭館伴使
[040-13b]
副於此始見如接伴禮金國每差接伴館伴送伴客
省使必以女直渤海契丹人物白晳詳緩能漢語者
為之復有中使撫問賜酒果宴並如常儀畢又行三
十里至館館惟茅舍數十間堂室皆帟幕武夫守䕶
甚嚴此去國都尚十里次日賜酒果次早館伴同行
馬可五七里一望平原曠野間有居民千餘家星羅
棊布更無城郭里巷率皆背隂向陽又三里命去傘
近闕可百步有阜宿圍繞三數頃並髙丈餘云皇城
[040-14a]
也至宿門就龍臺下馬歇定酒三行少頃聞鞞鼓聲
人歌引三奏樂作閤門使及祗坐班引入即捧國書
及陳禮物於庭下傳進如儀贊通拜舞抃蹈訖使副
上殿以次就坐餘並退山棚之左曰桃源洞右曰紫
㣲洞中作大牌曰翠㣲宫髙五七丈建殿七棟甚壯
榜額曰乾元殿堦髙四尺堦前土壇方濶數丈名龍
墀殿内有兵數千人分兩壁立四面興築架屋數千
百間金帝御座前施朱漆銀裝金几按果楪酒器皆
[040-14b]
金玉酒味食品皆珍美樂部二百人乃契丹教坊四
部也酒五行食畢各賜襲衣袍帶使副以金餘人以
銀謝畢歸館次日中使賜酒果復賜餼以綿帛折充
次日再詣闕庭赴花宴並如儀酒三行樂作鳴鉦擊
鼓百戲出塲酒五行各起就帳戴色絹花各二十餘
枚謝罷復坐酒七行歸館次日又有中使賜酒果復
有貴臣就賜并伴射於館内庭下既陳設乃樂作酒
三行伴射貴臣館伴使副國信使副離席就射三矢
[040-15a]
弓弩從便用之勝負各有差就賜襲衣鞍馬次日朝
辭儀如見時酒果畢就殿上請國書捧下殿賜使副
襲衣物帛鞍馬三節人物各有差拜辭訖就館酒行
樂作名為惜别之㑹又曰換衣燈宴酒三行各出衣
服三數件或幣帛交遺每常相聚惟勸酒食不敢多
言至此夜語笑甚欵酒不計巡以醉為度皆舊例也
次日回程起發至烏紳郎君宅館伴使副展狀辭去
送伴使副於此相見如儀有中使撫問賜酒果皆如
[040-15b]
來時至信州灤州同此回程更不再叙至清州將出
界送伴使副夜具酒食亦為惜别之㑹各出衣服數
件或幣帛交遺情意甚懃次早發回至界有幕次下
馬而望我界旗幟甲馬車輿帟幕以待人皆有喜色
少頃樂作酒五行上馬復同送伴使副赴我幕次樂
作酒五行上馬復送至兩界中彼使副回馬對立馬
上交奉酒一盃換所執鞭以為異日相念之意引接
展狀舉鞭揖則各背馬回顧少頃進數步躊躇為不
[040-16a]
忍别之狀如是乃行彼中人情皆悽惻為之揮淚南
人無之按此所言行程與金圖經及趙/彦衛雲麓漫鈔所載互有不同
[040-16b]
欽定重訂大金國志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