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十
周
赧王
壬/午三十六年秦趙㑹于澠池注見前寰宇記澠池西/有澠坂秦趙相㑹處
秦王告趙王願為好㑹于河外澠池趙王欲毋行廉
頗廉氏顓帝曾/孫大康之後藺相如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
王乃待相如從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㑹
[009-1b]
遇之禮畢不過三十日過此不還請立太子以絶秦
望王許之及㑹飲酒秦王請趙王鼓瑟趙王鼔之相
如請秦王撃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歩之内臣請得
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
右皆靡秦王乃一撃缶罷酒秦終不能有加于趙趙
人亦盛為之備秦不敢動趙王歸以相如為上卿位
亷頗右頗曰我有攻城野戰之功相如徒以口舌位
加我上我見必辱之相如聞之每朝常稱病出而望
[009-2a]
見輙引車避匿其舍人皆以為耻相如曰子視廉將
軍孰與秦王曰不若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
廷叱之相如雖駑獨畏亷將軍哉顧吾念之秦所以
不敢加兵于趙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相鬭勢不
俱生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讐也頗聞
之肉袒負荆至門謝罪遂為刎頸交崔浩曰言要齊/死生斷首無悔
燕君平卒樂毅奔趙齊田單諸田/䟽屬襲破燕軍盡復齊地
齊君入臨淄封單為安平注見/前君
[009-2b]
時齊地皆已屬燕獨莒即墨未下樂毅并軍圍之即
墨大夫戰死即墨人曰田單多智習兵初燕攻安平/田單使其宗
人皆以鐡籠傅車轊及城潰人争門而出俱以軸折/被擒獨單宗人得免遂奔即墨 轊車軸頭也以鐡
附之故謂/之鐡籠立以為將樂毅圍二邑期年不尅乃令解
圍去城九里而為壘令曰城中民出者勿獲困者賑
之使即舊業三年而猶未下或讒之于燕王曰樂毅
伐齊呼吸之間下七十餘城今不下者兩城耳非其
力不能拔欲久仗兵威以服齊人南面而王耳燕王
[009-3a]
置酒大㑹引言者斬之燕王讓言者曰齊為無道以/害先王寡人痛之入骨故招
延賔客以求報仇有成功者尚欲與共燕國今樂君/親為寡人破齊夷其宗廟報塞先仇齊固樂君之有
非燕所得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斬之遣國相立毅為齊王毅惶恐不受
拜書以死自誓由是齊人服其義諸侯畏其信莫敢
復有謀者頃之昭王薨太子立是為/惠王太子素與毅有
隙田單知之乃縱反間于燕曰樂毅與燕新王有隙
畏誅欲連兵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
事齊人所患惟恐他將之來耳燕王惠王/以為然乃
[009-3b]
使騎刼胡三省注騎刼以能而/將騎乃官稱非姓也代將而召樂毅毅知
王不善代之知王遣代/其意不善遂奔趙燕將士由是憤惋不
和田單乃以計誑燕軍故激怒城中單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
庭飛鳥皆翔舞而下燕人怪之單因宣言曰當有神/師下教俄有一卒曰臣可以為師乎單逐師之每有
約束必稱神師單又宣言曰吾惟懼燕人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即墨敗矣燕人如其言城中皆怒堅守
惟恐見得單又言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可為/寒心燕人掘燒之齊人望見皆涕泣怒自十倍城
中皆欲出戰單知其可用乃身操版鍤與士卒分功
妻妾編于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
[009-4a]
老弱女子乗城遣使約降燕軍益懈單收城中得午
千餘為絳繒衣畫以五采龍文束兵刃于其角灌脂
束葦于其尾鑿城數十穴夜縱牛燒葦端壯士五千
人隨之牛尾熱怒奔燕軍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
枚奮擊而城中鼓譟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
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齊人殺騎刼追亡逐北至河上
齊七十餘城皆復乃迎齊王于莒入臨淄王以田單
為相封安平君以太史敫之女為后是為君王后/生太子建太
[009-4b]
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種也汚吾世終身不
見君王后君王后亦不以不見故失人子之禮田單/攻狄
三月不克問于魯仲連仲連曰將軍在即墨織蕢仗/鍤為士卒倡當此之時將軍有死之心士卒無生之
氣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此所以破燕也今將軍東/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娛黄金横帶騁乎淄澠之
間有生之樂無死之心所以不勝也明日單厲氣循/城立于矢石之所援枪鼔之狄人乃下 魯仲連魯
以國為氏仲連齊人狄齊邑漢為縣後漢改臨濟故/城在今青州府髙苑縣夜邑即漢掖縣今為萊州府
治淄澠二水名淄水出青州府博山縣原山東北至/夀光入海澠水出臨淄縣即申池水之分流北入時
水/
[009-5a]
趙封樂毅為望諸君胡三省注望諸澤名本齊地毅自/齊奔趙趙以此號之本其所從來
也/
趙王與樂毅謀伐燕毅泣曰臣疇昔之事昭王猶今
日之事大王也若復得罪在他國終身不敢謀趙之
奴𨽻况子孫乎趙王乃止封樂毅于觀津故城在今/直𨽻冀州
武邑縣/東南號望諸君尊寵之以警動于燕齊燕王恐趙
用之以乗其敝乃使人讓毅且謝之曰將軍捐燕歸
趙自為計則可矣何以報先王所以遇將軍之意乎
[009-5b]
毅報書曰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計也罹
毁辱之謗墮先王之名臣之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
幸為利謂與趙/謀燕義之所不敢出也古之君子交絶不
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奉教于君
子矣燕乃復以毅子間為昌國君而毅往來復通燕
竟卒于趙
田文卒齊魏滅薛綱目提要田文卒下有/齊魏滅薛四字今從之
初齊湣王既滅宋欲去孟嘗君孟嘗君奔魏魏以為
[009-6a]
相與諸侯共伐破齊齊王襄王/復國而孟嘗君中立
為諸侯無所屬齊王畏之與連和至是卒諸子爭立
齊魏共滅之
癸/未三十七年燕惠王/元年秦白起伐楚㧞郢今湖北荆州府/江陵縣楚郢都
有故郢城/在縣東南楚徙都陳今河南陳州/府注見前
白起攻楚㧞郢燒夷陵楚先王墓史記索隠夷陵陵/名後遂為縣今湖北宜昌府
東湖縣/是也楚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徙都于陳秦遂置
南郡今荆州府/秦為南郡封起為武安君胡三省注戰國之君/分封其臣如平原武
[009-6b]
安之類非眞食/其縣之入也明年秦復取楚巫黔中注俱/見前又明年
楚王收東地兵淮泗/之地得十餘萬復西取秦所㧞江南
十五邑為郡以拒秦
乙/酉三十九年魏安釐/王元年魏封公子無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異母弟為
信陵君今河南歸徳府寧陵縣/有寗陵故城無忌食邑
無忌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以禮交之士以此爭
往歸焉
戊/子四十二年趙魏伐韓秦救之大破其軍魏割南陽即/春
[009-7a]
秋晉南陽/戰國屬魏以和
先是秦伐魏韓救之秦大破韓軍斬首四萬魏納八
城于秦又割温即春秋晉温/邑注見前以和至是魏與趙伐韓
韓告急于秦秦救韓敗趙魏之師斬首沈卒十五萬
斬魏軍首十三萬沈/趙卒二萬人于河魏將段干子請割南陽予秦以
和蘇代曰欲璽者段干子也謂叚干子欲得秦/封故請魏割地欲地
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璽欲璽者制地魏地盡矣
夫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王曰事已
[009-7b]
行不可更矣代曰博之所以貴梟者便則食不便則
止博局戲以五木為骰有梟盧雉犢塞五者之采梟/為最勝便宜也得梟者合食其子不便則為徐行
食行/棊也今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梟也魏王卒不聽
己/丑四十三年韓桓恵/王元年楚太子完質于秦
秦王將使武安君與韓魏伐楚楚使者黄歇黄氏黄/□之後
歇楚/人至秦聞之恐其一舉而滅楚也乃上書曰楚國
援也鄰國敵也今王妬楚之不毁而忘毁楚之彊韓
魏臣恐韓魏之卒欺大國也何則王無重世猶言/再世之
[009-8a]
徳于韓魏而有累世之怨乃欲資之與攻楚不亦過
乎臣為王慮莫若善楚秦楚合一則韓魏必為關内
之侯注地以兵截/之也于齊則齊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王
之地一經兩海東西為經取齊右壤則自西海/至東海皆為秦地故曰一經要約
天下然後危動燕趙直摇齊楚此四國者不待痛而
服矣秦王從之使歇歸約親于楚楚復使歇侍太子
完為質于秦
庚/寅四十四年燕武成/王元年
[009-8b]
辛/夘四十五年秦圍趙閼與音焉與城名在今山西/沁州西北俗呼烏蘇村趙奢
趙人/擊却之
初趙奢為田部吏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奢以法
殺其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之奢曰君于趙為
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
弱則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
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强國強則趙固
而君為貴戚豈輕于天下邪平原君賢之言于王使
[009-9a]
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及秦圍閼與趙王
召羣臣問之亷頗樂乗樂毅/宗人皆曰道逺險陿難救奢
曰道逺險陿如兩鼠鬬于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奢
將兵救之去邯鄲三十里而止令軍中曰有以軍事
諫者死秦師軍武安今縣屬河南彰徳府有故城/在縣西南即秦人勒兵處西
鼓譟勒兵武安屋瓦皆震有言急救武安者奢立斬
之堅壁二十八日不行復益増壘秦間入趙軍奢善
食而遣之間還報秦將大喜奢既遣間卷甲而趨一
[009-9b]
日一夜距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師聞之悉甲
而往趙軍士許歴許以國/為氏請諫奢進之歴曰秦不意
趙至此其來氣盛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奢
曰請受教歴請刑不許歴復請曰先據北山者勝奢
即發萬人趨之秦師後至爭山不得上奢縱兵擊之
秦師大敗解閼與而還趙封奢為馬服君服䖍曰馬/服猶言服
馬也史記正義因馬服山/為號也山在邯鄲縣西北以許歴為國尉明年秦復/攻趙閼與
不/拔
[009-10a]
秦以范雎范晉范氏之别/雎魏人字叔為客卿
初范睢欲事魏王家貧無以自資乃先事中大夫須
賈須須句之後/以國為氏賈使于齊雎從齊王聞雎辯口私賜
之金賈疑雎以國隂事告齊也歸告其相魏齊魏諸/公子
齊怒笞擊睢折脅摺齒置厠中睢佯死得出魏人鄭
安平鄭以國/為氏持睢亡匿更姓名曰張祿秦謁者秦官/名
王稽王氏所出不一鄭樵統謂/其王者之裔以爵為氏使魏載與俱歸薦之
王王見之離宫雎佯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來而
[009-10b]
宦者怒逐之曰王至睢謬曰秦安得王獨有太后穰
侯魏冉封穰侯穰故城在/今河南南陽府鄧州耳王微聞其言乃屏左右
跽而請者三曰先生幸教寡人睢曰臣覊旅之臣也
交踈于王而所願陳者皆匡君之事處人骨肉之間
願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王跽曰事無大小上及
太后下至天臣願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也睢見左
右多竊聽者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觀秦王之俯仰
因進曰穰侯越韓魏而攻齊非計也是年穰侯伐齊/取剛壽 剛壽
[009-11a]
二邑名剛今兖州府寧陽縣之故/剛城是壽今兖州府之夀張縣是今不如逺交而近
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則王之尺也夫韓魏中國
之處去聲謂中/國所在而天下之樞也王若欲覇必親中國
以為天下樞而威楚趙則齊附而韓魏可虜矣王曰
善乃以睢為客卿與謀兵事後二年秦始用范雎之/謀伐魏取懐又二年拔
魏邢邱又二年伐韓拔九城取南陽攻絶太行道故/懐周畿内邑戰國屬魏今懐慶府武陟縣有懐縣
城邢邱注見前春秋晉邑戰國屬魏考邢邱即平臯/班志應劭注甚明杜預左傳注從之王㓜學不之考
引魏世家以為即郪邱又引徐/廣注以為即廪邱其説殊混
[009-11b]
乙/未四十九年秦君廢其母逐魏冉穰侯/芊戎華陽/君公子
市髙陵/君公子悝涇陽君二君皆/秦昭王同母弟以范雎為丞相封應侯
古應城在今河/南汝州寳豐縣
范睢日益親用事因私説秦王曰臣居山東時聞齊
有孟嘗君不聞有王聞秦有太后穰侯不聞有王夫
擅國之謂王能利害之謂王制殺生之謂王今太后
擅行不顧太后與義渠戎王亂生二子/遂詐殺戎王起兵滅義渠穰侯出使不
報華陽涇陽撃斷無諱謂刑人無/所避忌髙陵進退不請四
[009-12a]
貴備而國不危未之有也臣聞木實繁者披其枝披
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
今四貴用事而王獨立于朝竊恐萬世之後有秦國
者非王子孫也秦王以為然于是廢太后明年以/憂死逐
穰侯及華陽涇陽髙陵三君于闗外各令就封穰侯/卒于陶涇陽君
未之國而卒定陶魏冉封邑史記冉封穰復益封陶/孟康曰陶即 陶徐廣曰陶一作隂考定陶在今山
東曹州府穰故城在今南陽府鄧州地隔韓魏相去/殊逺隂故楚邑今襄陽府光化縣隂故城是也與南
陽鄰近徐說/似為得之以睢為丞相封應侯
[009-12b]
丙/申五十年趙孝成王/丹元年秦伐趙齊救郤之
秦攻趙趙王新立趙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為孝成王太后用事求救
于齊齊人曰必以長安君恵文王少子史記正義/長安君以長安善故名為
質太后不可齊師不出大臣彊諫太后明謂左右曰
有復言者老婦必唾其面左師觸龍左師冗散之官/以優老臣者觸
龍名也戰國/策作觸讋請見太后盛氣而胥待也/之入左師徐
趨而坐謝曰老臣病足不得見久矣恐太后之體有
所苦也故願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曰食
[009-13a]
得毋衰乎曰恃粥耳太后不和之色稍解左師曰賤
息舒祺兒子曰息/舒祺名也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之願得補黒
衣皂衣也衛/士之服之缺以衛王宫太后曰諾年幾何矣對
曰十五嵗矣雖少願及臣未填溝壑而託之太后曰
丈夫亦愛少子乎對曰甚于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
甚對曰老臣竊以媪婦老者/之稱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
太后曰君過矣不如長安君甚左師曰父母愛其子
必為之計深逺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哭念其逺
[009-13b]
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則祝之曰必勿使
反勿使失意于/燕而反趙也豈非為之計長乆為子孫相繼為王
也哉太后曰然左師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趙王之子
孫為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此其近者禍及
身逺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侯則不善哉位尊而
無功奉讀曰/俸厚而無勞而挾重噐多也今媪尊長安
君之位封以膏腴之地多與之重噐而不及今令有
功于趙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于趙哉太后
[009-14a]
曰諾恣君之所使之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乗質于
齊齊師乃出秦師退
丁/酉五十一年齊王建/元年
戊/戌五十二年楚太子完自秦逃歸楚君横卒完立是為/考烈
王/以黄歇為相封春申君
楚王頃襄/王疾病黄歇侍太子于秦聞之言于應侯曰
楚王疾恐不起秦若歸其太子則是親與國而得儲
萬乗也不歸則咸陽布衣耳楚更立君必不事秦應
[009-14b]
侯以告秦王王令太子傅先往問疾反而後圖之歇
與太子謀曰王疾病而陽文君之子二人在中王若
卒大命陽文君之子必立為後太子不得奉宗廟矣
乃教太子變服為楚使者御以出闗而自為守舍謝
病度已逺乃自言請死王怒欲聽之應侯曰歇出身
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不如歸之以親楚王從之
歇至楚三月頃襄王薨太子即位以歇為相封之淮
北歇後請于楚王徙封于吳城吳故墟/而都之 歇所都今蘇州府治是
[009-15a]
己/亥五十三年秦白起伐韓㧞野王今河南懐慶/府河内縣是上黨今/山
西潞安府秦上黨郡以其/地極髙與天為黨故名降趙
秦㧞韓野王上黨路絶上黨守馮亭畢公之後食采/于馮因以為氏
與其民謀曰鄭道韓治鄭/都故云已絶不如歸趙趙受我秦
必攻之趙被秦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矣
乃告于趙曰韓不能守上黨入之秦其吏民皆安為
趙不樂為秦願再拜獻之大王趙王以問平陽君豹
對曰聖人甚禍無故之利王曰何謂無故對曰秦蠶
[009-15b]
食韓地中絶不令相通固自以為坐而受上黨也韓氏
所以不入之秦者欲嫁其禍于趙也秦服其勞而趙
受其利雖彊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顧能得之于彊
大乎豈得謂非無故不如勿受平原君請受之王乃
使平原君往受地封亭為華陽君亭垂涕不見使者
曰吾不忍賣主之地而食之也
辛/丑五十五年秦王齕攻趙上黨㧞之白起代將大破趙
軍殺其將趙括阬降卒四十萬
[009-16a]
秦使王齕攻上黨㧞之上黨民走趙趙廉頗軍長平
故城在今山西澤州府髙平縣/西元和志秦白起敗趙括于此以按音遏/捺也據援也/之
謂屯兵長平/以援上黨齕遂攻趙趙軍數敗亷頗堅壁不出又
失亡多趙王怒數讓之應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趙為
反間曰秦獨畏馬服君之子括為將耳亷頗易與且
降矣趙王遂以括代頗將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
膠柱鼓瑟絃有緩急調之在柱若膠其/柱則不能運轉而絃不調矣括徒能讀其
父書傳不知合變也王不聽括自少學兵法甞與父/奢言之奢不能難然不
[009-16b]
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趙若將括破趙軍者必括也括將行其母
上書言括不可使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母曰即有
不稱妾請無隨坐王許之秦王聞括為將乃隂使武
安君為上將而齕為禆將令軍中敢泄者斬括至軍
悉更約束易置軍吏出兵擊秦武安君佯敗走張二
竒兵以刼之趙括乗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
秦竒兵絶其後軍分為二糧道絶武安君出輕兵擊
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自如河内/發民年十五以
[009-17a]
上悉詣長平遮絶趙救兵及/糧食趙請粟于齊齊王勿許趙軍絶食四十六日人
相食急攻秦壘欲出不得括自出搏戰秦射殺之卒
四十萬人皆降武安君挾詐盡阬之遺其小者二百
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壬/寅五十六年秦攻趙㧞武安注見/前皮牢即皮氏/注見前定太原
上黨韓趙又割地以和
武安君分軍為三王齕拔武安皮牢司馬梗北定太
原盡有上黨地韓趙恐使蘇代説應侯曰趙亡則秦
[009-17b]
王王去聲言秦王破趙/則將王天下也而武安君為三公矣君能為
之下乎且趙亡北地入燕東地入齊南地入韓魏秦
之所得幾何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應
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割地以和王聽之
割韓垣雍即春秋衡/雍注見前趙六城而罷兵武安君由是與
應侯有隙
魏以孔斌穿之子字子順/孔子七世孫為相尋以病免
初魏王聞孔斌賢聘以為相斌改嬖寵之官以事賢
[009-18a]
才奪無任之禄以賜有功諸喪職秩者咸不悦斌陳
大計又不用乃以病致仕人謂之曰子其行乎答曰
行將安之山東之國將并于秦秦為不義義所不入
遂寢于家喟然嘆曰死病無良醫不出二十年天下
其盡為秦乎秦之始伐趙也魏人皆以于魏為便斌/曰何謂也曰秦勝吾因而服焉不勝則
乗其弊而擊之斌曰不然秦貪暴之國也勝趙必復/他求吾恐于時魏受其師也先人有言燕雀處屋子
母相哺呴呴相樂自以為安矣竈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顔不變不知禍之將及已也今子不悟趙破而
患將及魏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
[009-18b]
秦誘執趙公子勝既而歸之
初魏須賈聘于秦范睢因辱之范雎既相秦號曰張/禄魏不知也須賈至
秦雎微服往見賈驚曰范叔固無恙乎留坐飲食取/一綈袍贈之睢遂為賈御至相府雎請先入良乆賈
問門下曰范叔何不出也門下曰無范叔鄉者吾相/君也賈知見賣乃膝行入謝罪雎坐責讓之且曰爾
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尚有故人之意耳乃/大供具請諸侯使坐賈堂下置莝豆而馬食之使
歸告魏王曰速斬魏齊頭來不然且屠大梁須賈還
以告魏齊齊奔趙匿平原君家秦王欲為范雎必報
其仇乃誘平原君至而執之使謂趙王曰不得齊首
[009-19a]
吾不出王弟于關齊窮扺虞卿游説之士為趙上卿/食邑于虞故號虞卿
虞卿棄相印與齊偕亡走魏信陵君意難見之齊怒
自殺趙王卒取其首以與秦秦乃歸平原君雎言王/稽于秦
王王以為河東守又任鄭安平王以為將軍雎散家/財物以報嘗所困厄者一飯之徳必償睚眦之仇必
報/
癸/夘五十七年秦伐趙圍邯鄲趙公子勝如楚乞師楚黄
歇帥師救趙
秦武安君病使王陵伐趙攻邯鄲少利武安君病愈
[009-19b]
王欲使代之武安君辭不行武安君曰邯鄲實未易/攻且諸侯之救日至趙
應其内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王使應侯請之終不肯行乃以王齕代陵趙王
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約其門下客文武備具
者二十人與俱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毛遂毛以國/為氏
自薦平原君曰賢士之處世如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門下三年矣勝未有所聞是先
生無所有也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臣/得早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
君乃與之俱十九人相與目笑之比至楚平原君與
楚王言合從之利久而不决毛遂按劔歴階而上曰
[009-20a]
從之利害兩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决何也
楚王怒叱之遂按劔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
國之衆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國之衆也王之
命縣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
里而王天下文王以百里而臣諸侯今楚地方五千
里持㦸百萬此霸王之資也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
之衆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
先人此百世之怨趙之所羞而王不知惡焉合從者
[009-20b]
為楚非為趙也楚王曰唯唯乃與楚王歃血毛遂取/血奉銅
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次者吾君次者遂以/手招十九人曰相與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所謂
因人成/事者也定從而歸平原君曰勝不敢復相天下士矣
因以毛遂為上客而楚使春申君將兵救趙
魏晉鄙晉既滅子孫以國/為氏鄙魏將軍帥師救趙次于鄴注見/前公子
無忌襲殺鄙奪其軍以進
魏王使晉鄙救趙秦王使謂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
下諸侯敢救者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止晉鄙壁鄴
[009-21a]
又使新垣衍陳留風俗傳畢公之/後居于梁為新垣氏説趙王欲共尊秦
為帝以却其兵魯仲連在邯鄲聞之徃見衍曰彼秦
者棄禮義而上首功秦以戰而能斬首有功/者為上故曰上首功之國也
即肆然而為帝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不願為之民
也且秦梁皆萬乗之國秦無已而帝則將行天子之
禮以號令天下變易諸侯之大臣奪其所憎而與其
所愛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將軍又何以得故寵
乎衍再拜曰吾乃今知先生天下士也不敢復言帝
[009-21b]
秦矣初魏有隠士曰侯嬴侯氏出于/鄭侯宣多年七十家貧為
大梁夷門梁之/東門監者公子無忌聞其賢欲厚遺之不
可公子乃置酒大㑹賔客坐定從車騎虚左自迎侯
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不讓公子執轡愈恭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公子
引車入市生下見其客睥睨故乆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子色愈恭乃謝客就車侯生至引
坐上坐賔客皆驚及秦圍趙趙平原君夫人公子姊
也使者冠盖相屬于魏讓魏救不至公子數請于魏
王及賔客辯士游説萬端王終不聽公子乃屬賔客
[009-22a]
約車騎百餘乗欲赴鬭以死于趙過見侯生生曰公
子無他端而欲赴秦軍如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公
子再拜問計生曰吾聞晉鄙兵符符以代古之珪/璋取簡易也在
王卧内如姬姬姓/如最幸力能竊之公子甞為姬報其
父讎姬欲為公子死無所辭誠一開口則得虎符兵/符
以虎為之/取其威猛奪鄙兵北救趙西却秦此五伯之功也公
子如其言果得兵符侯生曰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有如鄙疑而復請之則事危矣臣客朱亥邾為楚所/滅子孫乃
[009-22b]
去邑/氏朱力士可與俱鄙不聽使擊之公子至鄴晉鄙合
符果疑之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鄙公子勒兵下令
曰父子俱在軍中者父歸兄弟俱在軍中者兄歸獨
子無兄弟者歸養得選兵八萬人將之而進公子之/行也與
侯生訣生曰臣老不能從請數公子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以送公子及公子至軍生果自剄
甲/辰五十八年燕孝王/元年秦殺白起
王齕久圍邯鄲不㧞諸侯來救戰數不利武安君曰
不聽吾計今何如矣秦王聞之怒彊起之武安君稱
[009-23a]
病篤乃免為士伍遷之隂密即密須/注見前行至杜郵今陜/西西
安府咸陽縣東有杜郵館即白/起伏劒處郵傳驛之郵亭也應侯曰起之遷意怏
怏有餘言王乃使賜之劔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
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
卒降者數十萬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應
侯乃任鄭安平使將擊趙
魏公子無忌大破秦軍邯鄲下
信陵君大破秦軍于邯鄲下王齕解圍走鄭安平以
[009-23b]
二萬人降趙信陵君不敢歸魏使將將其軍以還趙
王徳信陵君欲以五城封之信陵君有自功之色客
或說曰物有不可忘有不可不忘人有徳于公子公
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徳于人願公子忘之于是信陵
君立自責若無所容趙王自迎執主人之禮引信陵
君就西階信陵君側行辭讓從東階上自言辠古文/罪字
秦始皇以其近/皇字故改為罪過以負于魏無功于趙飲至暮趙王
以信陵君退讓竟不忍言獻五城平原君欲封魯仲
[009-24a]
連仲連不受乃以千金為壽仲連笑曰所貴為天下
士者為人排患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
賈之事連不忍為也遂辭去
秦太子秦昭襄王太子死以其次子安國/君為太子安國君名柱即孝文王之子異人自
趙逃歸
秦太子妃曰華陽湯沐/邑名夫人無子夏姬生子異人質
于趙秦數伐趙趙不禮之困不得意陽翟注見/前大賈
吕不韋吕以國/為氏適邯鄲見之曰此竒貨可居居積也/以異人
[009-24b]
方財貨言可/居積以射利乃説之曰太子愛華陽夫人而無子子
之兄弟二十餘人子居中不甚見幸太子即位子不
得争為嗣矣異人曰奈何不韋曰能立適嗣者獨華
陽夫人耳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游立子為嗣
異人曰必如君䇿秦國與子共之不韋乃與五百金
令結賔客復以五百金買竒物玩好自奉而西見夫
人姊而以獻于夫人因譽異人之賢賔客徧天下日
夜泣思太子及夫人曰異人也以夫人為天夫人喜
[009-25a]
不韋因使其姊說曰夫人愛而無子不以繁華時蚤
自結于諸子中賢孝者舉以為適即色衰愛弛雖欲
開一言尚可得乎今異人賢自知中子不得為適誠
以此時㧞之是異人無國而有國夫人無子而有子
也則終身有寵于秦矣夫人以為然乗間言于太子
太子許之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嗣因請不韋傅之
不韋取邯鄲姬絶羙者與居有身異人見而請之不
韋佯怒既而獻之期年而生子政即始/皇異人遂以為
[009-25b]
夫人邯鄲之圍趙欲殺異人不韋賂守者得脱亡赴
秦軍遂歸趙欲殺異人妻子姬故趙豪家女/得匿母子皆不死後趙歸之于秦異人楚
服而見夫人夫人曰吾楚人也當自子之因更名曰楚
乙/巳五十九年秦伐韓趙王命諸侯討之秦遂入冦西周
君武公/入秦獻地王卒綱目作王入秦獻地歸而卒考/史記秦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
君奔秦正義曰謂西周武公又史記周君王赧卒索隠/曰此周君即西周武公時武公與王赧俱卒故連言之
據此則獻地入秦者乃武公而非赧王周君王赧者乃/兩人而非一人今以史記按之既云西周君奔秦則獻
地當係之武公不得以為赧王今從正義説改書至所/云周君王赧盖即指赧王一人而言稱之曰周君而不
[009-26a]
没其王號也若如索隠所云史記何不于周君之上加/以西字且赧王武公既同時而卒何不書王赧于周君
之上而顧以臣先君乎説不足據今仍書王/卒盖武公既獻地則王亦從失尊例書卒也
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注俱/見前斬首四萬伐趙取二十餘
縣斬首九萬王恐史記作西周恐時王/寄居西周故史記云與諸侯約從
將天下鋭師出伊闕注見/前攻秦令無得通陽城秦使
將軍摎來攻西周君奔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
六口三萬秦受其獻歸西周君于周是嵗王卒
丙東周君一秦昭襄王五十二楚考烈王八燕孝王三/午魏安釐王二十二趙孝成王十一韓桓惠王十八齊
[009-26b]
王建十年是年燕孝王薨子喜立周通鑑于是嵗即以/秦系年綱目則用分註而不書東 君今依綱目分註
例兼採薛應旂甲子彚紀先書/東周君于前次列七國于後秦丞相范睢免
鄭安平既降趙秦王令毋得言其事以順適應侯
之意至是王稽坐與諸侯通棄市王臨朝而嘆應侯
請其故王曰武安君死而鄭安平王稽皆應侯/所任等皆
畔内無良將外多敵國吾是以憂應侯懼不知所出
燕客蔡澤蔡以國為/氏澤燕人聞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應
侯曰蔡澤見王必奪君位應侯召澤讓之澤曰吁君
[009-27a]
何見之晩也夫四時之序成功者退商君吳起大夫
種事俱/見前何足願歟應侯謬曰何為不可君子有殺身
以成名死無所恨澤曰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
身死者次也三子之可願孰與閎夭周公哉語曰日
中則移月滿則虧進退嬴縮與時變化今君怨已讎
而徳已報意欲至矣而無變計竊為君危之應侯曰
善遂薦澤于王因謝病免王悦澤計以為相數月免
澤初游學干諸侯不遇從唐舉相曰富貴吾所自有/不知者夀也舉曰先生之夀自今以往四十三嵗澤
[009-27b]
笑而去曰吾持梁齒肥富貴四十三年足矣及入秦/既為相人或惡之澤乃謝病歸相印號綱成君居秦
十餘年卒/唐舉梁人
楚以荀况晉荀氏之别况趙人時人相尊/號之曰卿漢避宣帝諱曰孫卿為蘭陵故城/在今
山東兖州/府嶧縣東令
况游學于齊三為祭酒老師儒/之稱適楚春申君以為蘭
陵令况甞與臨武君荀子注楚將/未知姓名論兵于趙王孝成/王
前王曰請問兵要况曰要在附民仁人之兵上下一
心下之于上也若子弟之事父兄手臂之扞頭目而
[009-28a]
覆胸腹也故齊之技擊技材力也技擊以/勇力擊斬敵者不可以遇
魏之武卒選擇武勇之/士以度取之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
士以功賞相長得五甲首/則役𨽻五家故為最彊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
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王曰請問
為將况曰號令欲嚴以威賞罰欲必以信處舍營壘/也
欲周以固徙舉進退欲安以重靜則安重/不為輕舉欲疾以速
動則疾速/不失機宜窺敵觀變謂用/問諜欲潛以深潛隠/深入欲伍以參
錯雜敵中/盡知其事遇敵决戰必行吾所明無行吾所疑是之
[009-28b]
謂六術無欲將而惡廢欲將求進也/惡廢懼黜也無怠勝而忘敗
既勝而怠/則忘敗無威内而輕外無見利而不顧其害凡慮
事欲熟而用財欲泰不當/吝賞是之謂五權可殺而不可
使處不完可殺而不可使擊不勝可殺而不可使欺
百姓是之謂三至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
必在慢之敬謀無曠敬事無曠敬吏無曠敬衆無曠
敬敵無曠是之謂五無曠慎行此六術五權三至而
處之以恭敬無曠是之謂天下之大將于是臨武君
[009-29a]
稱善陳囂問曰先生議兵以仁義為本又何以兵為
哉况曰仁者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理故惡
人之亂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非爭奪也後春/申君
死荀卿廢因家蘭陵著/書數萬言流傳于世
秦遷西周公索隠武公/子文公于狐聚在今河南/汝州東北
周既獻地其民不樂屬秦遂東亡于是秦取周九鼎
寳器而遷西周公于狐
戊東周君三秦昭襄五十四楚考烈十燕王喜二魏安/申釐二十四趙孝成十三韓桓惠二十齊王建十二年
[009-29b]
秦王郊見上帝于雍注見/前
是時天下皆賔于秦魏後至秦使將軍摎伐之取吳
城即虞城/注見前于是韓王入朝魏舉國聽命
庚東周君五秦昭襄五十六楚考烈十二燕王喜四魏/戌安釐二十六趙孝成十五韓桓惠二十二齊王建十
四/年秦王稷薨子柱立是為孝/文王
韓王衰絰入弔祠諸侯皆使其將相徃視喪事
燕伐趙趙敗之遂圍燕
燕王使栗腹栗氏栗陸/氏之後約驩于趙反而言曰趙壯者
[009-30a]
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王使腹將而攻鄗今直𨽻/趙州栢
鄉縣北有鄗縣故城/春秋晉邑戰國屬趙將渠索隠人姓名或云/將官渠其名也曰與人
通關約交使者報而攻之不祥師必無功王不聽自
將偏軍隨之將渠又泣諌不從趙使亷頗擊之敗其
兩軍逐北五百里遂圍燕燕人請和趙人曰必令將
渠處和謂主/和也燕王以將渠為相而處和趙師乃解是/年
趙公子/勝卒
辛東周君六秦孝文元楚考烈十三燕王喜五魏安釐/亥二十七趙孝成十六韓桓惠二十三齊王建十五年
[009-30b]
冬十月秦王柱薨子楚立是為莊/襄王
秦孝文王即位三日而薨子楚立尊華陽夫人為華
陽太后夏姬為夏太后
燕伐齊拔聊城今縣屬山/東東昌府齊攻取之
燕將攻齊聊城拔之或譖之燕王燕將保聊城不敢
歸齊田單攻之嵗餘不下魯仲連乃為書約之矢以
射城中遺燕將曰為公計者不歸燕則歸齊今獨守
孤城齊兵日益而燕救不至將何為乎燕將見書泣
[009-31a]
三日遂自殺聊城亂田單克之歸言仲連于齊王欲
爵之仲連逃之海上曰吾與富貴而詘于人寧貧賤
而輕世肆志焉魏王甞問天下之髙士于孔斌斌曰
世無其人也抑可以為次其魯仲連乎
壬東周君七秦莊襄元楚考烈十四燕王喜六魏安釐/子二十八趙孝成十七韓桓恵二十四齊王建十六年
是嵗東/周亡秦以吕不韋為相國
封不韋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户
秦滅東周遷其君于陽人聚在今河南汝州/西亦名陽人城
[009-31b]
東周君與諸侯謀伐秦秦使吕不韋滅之遷東周君
于陽人聚周遂不祀周自武王已卯受命至赧王乙
巳凢三十七王三十三世八百六十七年又東周君
七年共八百七十四年
秦伐韓取滎陽故城在今河南開/封府滎澤縣西南成臯即春秋鄭虎/牢注見前
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注見/前郡今河南府秦三川/郡漢更名河南
楚滅魯
先是楚遷魯于莒注見/前而取其地至是遂滅魯遷魯
[009-32a]
君頃公/讎于卞注見/前為家人周公不祀魯自周公至頃/公凡三十四世
癸秦莊襄二楚考烈十五燕王喜七魏安釐二十/丑九趙考成十八韓桓恵二十五齊王建十七年日食
甲秦莊襄三楚考烈十六燕王喜八魏安釐三十/寅趙孝成十九韓桓惠二十六齊王建十八年秦伐
魏魏公子無忌率五國之師敗之追至函谷而還
秦使蒙驁䝉氏以䝉山為氏驁/齊人仕秦為上卿伐魏㧞髙都今山西/澤州府
鳳臺縣髙/都邨是汲故城在今河南衛/輝府汲縣西南魏王患之使人請信
陵君信陵君不肯還其客毛公薛公皆趙處士毛公/隠于博徒薛公
隠于賣漿家信陵君從之游平原君聞而非之信陵/君曰平原君徒豪舉耳不求士也以無忌從此兩人
[009-32b]
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乃以為羞乎及魏使至信/陵君誡門下勿許通賔客莫敢勸兩人獨往見諫曰
公子所以重于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
不恤一旦秦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廟公子何面目立
天下乎語未畢信陵君色變趣駕還魏魏王持信陵
君而泣以為上將軍求援于諸侯諸侯聞信陵君復
為魏將皆遣兵救魏信陵君遂率五國之師敗䝉驁
于河外胡三省注自春秋至戰國率以黄河之西/為河外晉賂秦以河外列城五即其證也追
至函谷闗而還
[009-33a]
五月秦王楚薨子政立即始/皇帝
政生十三年矣國事皆委于文信侯號仲父
乙秦王政元楚考烈十七燕王喜九魏安釐三十/夘一趙孝成二十韓桓恵二十七齊王建十九年秦鑿
涇水注見/前為渠
韓欲疲秦使無東伐乃使水工鄭國為間于秦鑿涇
水自仲山在今陕西西安/府涇陽縣西北為渠並步浪反/與傍通北山東注
洛中作而覺秦欲殺之國曰臣為韓延數年之命然
渠成亦秦萬世之利也乃使卒為之鄭渠故道自今/涇陽縣西北分
[009-33b]
涇水東流歴三原富平蒲/城諸縣界入沮洛久堙注填閼壅泥/也之水溉舃鹵
鹹地/也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畆一鍾六斛/四斗由是秦益富
饒
丙秦王二楚考烈十八燕王喜十魏安釐三十二/辰趙孝成二十一韓桓惠二十八齊王建二十年趙王
丹薨廉頗奔魏
趙使廉頗伐魏取繁陽故城在今河南彰/徳府内黄縣東孝成王薨
太子偃立是為悼/襄王使樂乗代頗頗怒攻之遂奔魏魏
不能用趙師數困于秦趙王悼襄/王思復得頗使使視
[009-34a]
頗尚可用否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毁之頗見
使者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可用使者還
報曰廉將軍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王
遂不召楚人迎之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
遂卒于楚
丁秦王三楚考烈十九燕王喜十一魏安釐三十/已三趙悼襄元韓桓恵二十九齊王建二十一年趙以
李牧為將
李牧者趙北邊良將甞居代今宣化府蔚州趙/為代郡秦因之雁門
[009-34b]
今山西代州趙為/雁門郡秦因之備匈奴夏桀少子淳維逃居北野/殷曰獯粥周曰獫狁戰國
以後曰/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莫府莫亦作幕古者/出征以幕帳為
府署/故名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習騎射謹烽火多間
諜為約曰匈奴入盗則急收保收畜産/自保有敢捕虜者
斬如是數嵗無所亡失匈奴皆以為怯雖趙邊兵亦
以為怯趙王使人讓之牧如故王怒使人代之屢出
戰不利邊不得田畜王復請牧牧稱病不出王彊起
之牧曰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許之牧之邊如
[009-35a]
約匈奴數嵗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卒日得賞賜皆
願一戰乃選車騎習戰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
入佯北以數十人委之單于匈奴天/子之稱聞之大率衆入
牧乃多為竒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
單于奔走十餘嵗不敢近趙邊
魏公子無忌卒
秦既敗于河外使人行萬金以間信陵君求得晉鄙
客令説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復為將諸侯
[009-35b]
皆屬天下徒聞信陵君不聞有王矣秦王又數使人
賀信陵君曰得為魏王未也魏王信之使人代將于
是信陵君謝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娛四嵗而卒
戊秦王四楚考烈二十燕王喜十二魏安釐三十四趙/午悼襄二韓桓恵三十齊王建二十二年是嵗魏安釐
王卒太子増立/是為景湣王秋七月秦蝗疫
先是秦大饑在丁/巳年至是蝗疫令民納粟千石拜爵一
級後五年夏四月秦大寒民有凍死者
庚秦王六楚考烈二十二燕王喜十四魏景湣二/申趙悼襄四韓桓恵三十二齊王建二十四年楚趙
[009-36a]
魏韓衛合從以伐秦至函谷皆敗走
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五國合從以伐之楚王為從
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胡三省注壽陵當在宜陽新/城問徐廣以為在常山非也
至函谷闗秦師出五國兵皆敗走
楚遷于壽春今江南鳯陽府壽州楚壽/春邑考烈王徙都于此
朱英觀津/人謂楚春申君曰先君時秦善楚二十年不
攻者踰黽阨黽亦作㝠塞名在今河南汝寧府信陽/州東南有大小石門鑿山通道淮南子
天下九塞此其一/也今曰平靖闗而攻楚不便假道兩周背韓魏而
[009-36b]
攻楚不可今則不然魏旦暮亡不能愛許鄢陵注俱/見前
割以與秦秦兵去陳百六十里臣見秦楚之日鬭也
楚于是去陳徙夀春命曰郢
衛徙居野王注見/前
秦拔魏朝歌注見/前及衛濮陽衛都注/見前衛君率其支屬
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衛元君魏之壻也/魏殺懐君而立之
故依/于魏
癸秦王九楚考烈二十五燕王喜十七魏景湣/亥五趙悼襄七韓王安元齊王建二十七年彗星見
[009-37a]
長竟天既而見西方又見北方從斗以南八十日
秋九月秦嫪郎報/反毒烏改反集覽嫪/毒人姓名也作亂伏誅夷三族
父族母族/妻族也秦王遷其太后于雍注見/前
初秦王即位年少太后時與文信侯私通王益壯文
信侯恐事覺及禍乃以舍人嫪毒詐為宦者進之生
二子封毒為長信侯政事皆决于毒至是有告毒實
非宦者王下吏治毒毒懼矯王御璽發兵為亂王使
相國昌平君昌文君史失其姓名索隠/昌平君楚公子也攻毒毒戰敗
[009-37b]
走獲之夷三族遷太后于雍萯陽宫在今陜西西安/府鄠縣西南秦
恵文王/所建殺其二子下令敢諫者死諫而死者二十七
人齊客茅焦周公子封茅其/後以國為氏請諫王大怒按劔而坐
趣召鑊欲烹之焦徐行至前再拜謁起稱曰臣聞有
生者不諱死有國者不諱亡諱死者不可以得生諱
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聖主所急欲聞也陛下
欲聞之乎王曰何謂也焦曰陛下有狂悖之行車裂
假父囊撲以囊投擲/而擊殺之二弟遷母于雍殘戮諫士桀紂
[009-38a]
之行不至于是令天下聞之盡瓦解無嚮秦者臣竊
為陛下危之言已解衣伏質與鑕/同王下殿手接之爵
以上卿自駕虚左方迎太后歸復為母子如初
楚王完薨盜殺黄歇
楚王無子趙人李園進其妹子春申君既有娠園使
妹說春申君曰楚王無子即百嵗後將更立兄弟彼
亦貴其故所親君又安得長保此寵乎今妾有娠而
人莫知誠以君之重進妾于王賴天而有男則是君
[009-38b]
之子為王也楚國可盡得矣春申君乃出之謹舍别/為
館舍以居之/奉衛甚謹也而進諸王王召幸之遂生男立為太子
園妹為后園亦貴用事恐春申君泄其語隂養死士
欲殺之以滅口朱英知之以告春申君春申君曰李
園弱人也足下置之英遂亡去及楚王薨園伏死士
于棘門夀春城/門名之内刺殺春申君滅其家太子立名/悍
是為/幽王
甲秦王十楚幽一燕王喜十八魏景湣六/于趙悼襄八韓王安二齊王建二十八年冬十月秦相
[009-39a]
國吕不韋以罪免
秦王以不韋奉先王功大不忍誅免就國不韋既之
國嵗餘諸侯使者請之相望于道秦王恐其為變賜
不韋書曰君何功于秦封十萬戸何親于秦號稱仲
父其徙處蜀不韋恐誅飲酖死鴆鳥出南方噉蝮蛇/以其羽畫酒中飲之
立/死
秦大索逐客客卿李斯楚上蔡人從荀卿學/入秦吕不韋賢之上書召復
故官遂除其令
[009-39b]
秦宗室大臣議曰諸侯人來仕者皆為其主遊間耳
請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
書曰昔穆公求士取由余由余以下諸/人事俱見前于戎得百里
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孫支于晉并國二十
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諸侯親服恵王用張儀散六
國從使之事秦昭王得范雎彊公室杜私門此四君
者皆以客為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今乃不問
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棄黔首以資敵
[009-40a]
國却賓客以業諸侯此所謂藉冦兵而齎盜糧者也
王乃召斯復其官除逐客令卒用斯謀隂遣辯士齎
金玉遊說諸侯厚遺結其名士不可下者刺之離其
君臣之計然後使良將將兵隨其後數年之中卒兼
天下
丁秦王十三楚幽四燕王喜二十一魏景湣/夘九趙幽繆二韓王安五齊王建三十一年秦伐趙趙
以李牧為大將軍敗秦師于宜安故城在今直𨽻真/定府藁城縣西南
秦桓齮桓以諡為氏/齮秦將軍伐趙殺趙將扈輙扈氏夏有/扈氏之後趙
[009-40b]
以李牧為大將軍復戰宜安秦師敗績桓齮奔還趙
封牧為武安君
戊秦王十四楚幽五燕王喜二十二魏景湣/辰十趙幽繆三韓王安六齊王建三十二年韓遣使稱
藩于秦
韓諸公子非善刑名法術之學見韓削弱數以書干
韓王王不能用非作孤憤言孤直不/容于時五蠧言蠧政之/事有五
說音税/難言游說之/道不易等篇十餘萬言至是王使納地
效呈獻/也璽于秦請為藩臣非因説秦王曰大王誠聽
[009-41a]
臣說一舉而天下之從不破趙不舉韓不亡荆魏不
臣齊燕不親則斬臣狥國以戒為王謀不忠者王悦
之未用李斯譖之下吏自殺斯與非同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及非說秦
王斯害之遂毁之于王下吏治非斯使人遺/非藥令亟自殺秦王後悔赦非非已死矣
辛秦王十七楚幽八燕王喜二十五魏景湣十三趙/未幽繆六韓王安九齊王建三十五年是歳韓亡秦
滅韓虜王安韓自景侯䖍至王安凡/十一傳而為秦所滅
先是韓獻南陽注見/前秦遣使發卒受地尋使内史周/官
名秦因之掌/治京師三輔勝史記/作騰滅韓虜王安以其地置潁川郡
[009-41b]
今河南許州及開封府之禹州/新鄭諸州縣皆秦潁川郡地
壬秦王十八楚幽九燕王喜二十六魏景/申湣十四趙幽繆七齊王建三十六年趙殺其大將
軍李牧
秦王翦頻陽東/鄉人伐趙下井陘今縣屬直𨽻真定府縣/西有井陘故闗淮南子
九塞/之一趙使李牧禦之秦多與趙嬖臣郭開金使言牧
欲反趙王使趙葱顔聚代牧牧不受命遂捕殺之
癸秦王十九楚幽十燕王喜二十七魏景湣十五趙幽/酉繆八齊王建三十七年是嵗趙亡楚幽王薨庶兄負
芻殺其弟郝而自立/魏景湣王薨子假立秦滅趙趙自烈侯籍至幽繆王/遷凡十傳而為秦滅虜
[009-42a]
王遷秦王如邯鄲
王翦大破趙軍殺趙葱顔聚亡遂克邯鄲虜趙王遷
秦王如邯鄲故與母家有怨者皆殺之王歸王翦屯
中山注見/前以臨燕
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初趙王遷之母故倡也嬖于悼襄王王廢適子嘉而
立遷遷素無行信讒故/用郭開誅李牧遷既為秦虜嘉帥其宗數百
人奔代自立為代王趙亡大夫稍稍歸之與燕合兵
[009-42b]
軍上谷燕郡括地志上谷故城在嬀州懐/戎縣 懐戎今宣化府懐來縣是
甲秦王二十楚王負芻元燕王喜二十八/戌魏王假元齊王建三十八代王嘉元年燕太子使盜
刼秦王不克秦遂擊破燕代兵進圍薊燕都今順天/府大興縣
初丹甞質于趙與秦王善及秦王即位丹質于秦秦
王不禮焉丹怒亡歸欲報秦王丹問其傅鞠武武請/約諸侯媾匈奴以圖
之丹以曠日彌/乆不能須也秦將軍樊於期周仲山甫封樊/其後因以為氏得罪
亡之燕丹受而舍之鞠武諫/不聴丹聞衛人荆軻楚本曰/荆其後
亦以為氏軻在衛衛人謂之/慶卿之燕燕人謂之荆卿賢卑辭厚禮而請見之
[009-43a]
謂曰丹誠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刼秦王使悉反諸
侯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事見/前則善矣不可則因
而刺殺之惟荆卿留意焉軻許之㑹秦滅趙丹懼欲
遣軻軻曰行而無信秦未可親也願得樊將軍首及
燕督亢音剛燕膏腴地今順天府涿州東/南有督亢陂跨連新城固安二境地圗以獻
秦王丹曰樊將軍窮困來歸丹不忍也軻私與於期
謀於期遂自刎丹奔徃伏哭然已無可奈何乃函其
首又甞豫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藥焠水與火/合為焠之
[009-43b]
以試人血濡縷血出如/絲縷人無不立死者乃裝遣軻以/燕
勇士秦舞/陽為之副使入秦太子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易水上軻之客髙漸離擊筑軻
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遂就車而去軻至咸陽見秦王奉
圗以進秦舞陽色變軻顧笑/舞陽為謝取圖奉之圖窮而匕首見軻把秦
王袖持匕首揕知鴆反/擊也之未至身秦王驚起袖絶軻
逐王王環柱而走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操尺寸
兵左右以手共搏之且曰王負劔王遂拔以擊軻斷
其左股軻引匕首擿王不中自知事不就罵曰事所
[009-44a]
以不成者欲生刼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遂體解
以狥秦王大怒益發兵就王翦于中山與燕代戰易
水西大破之遂圍薊燕王走遼東燕郡地在遼/水之東故名斬丹
以獻于秦其後荆軻客髙漸離以擊筑事秦/王置鉛筑中扑秦王不中被誅
丙秦王二十二楚王負芻三燕王喜三十魏王/子假三齊王建四十代王嘉三年是嵗魏亡秦伐魏
魏王假降殺之遂滅魏魏自文侯斯至王假/凡九傳而為秦滅
秦王賁王翦子/賁音奔伐魏引河溝以灌大梁禹貢錐指河/溝即鴻溝亦
曰蒗蕩梁水經注梁在浚儀縣北自王賁斷故渠引/水東南出以灌大梁謂之梁溝于是水出縣南而不
[009-44b]
逕其北即浚儀故縣在今開封/府西北 大梁城魏所都也三月城壊魏王請降
秦殺之而以魏地為郡縣
戊秦王二十四楚王負芻五燕王喜三十二/寅齊王建四十二代王嘉五年是嵗楚亡秦滅楚虜
王負芻楚自熊繹始封至負芻/凡四十一傳而為秦滅
初秦王問于李信秦將/軍曰吾欲取荆度用幾何人信
曰不過二十萬問王翦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秦王
曰將軍老矣何怯也乃使信及䝉恬䝉驁/之孫將二十萬
人伐楚翦謝病歸頻陽秦縣故城在今陜西/西安府富平縣東北已而信
[009-45a]
敗楚軍引兵西與䝉恬㑹楚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
頓舍大敗秦師信奔還秦王怒自詣頻陽謝翦強起
之使將六十萬人伐楚王親送至灞上灞水在今陜/西西安府城
東源出秦嶺合/滻水北注于渭翦請羙田宅甚衆王曰將軍行矣何
憂貧既行又使使者數請之或曰將軍之乞貸亦已
甚矣翦曰王怛與粗/通中而不信人今空國委我不請
田宅以自堅顧令王坐而疑我矣翦至平輿故城在/今河南
汝寧府汝/寧縣東南楚人禦之翦堅壁不戰日休士洗沐而善
[009-45b]
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乆之問軍中戱乎對曰
方投石超距跳躍/也翦曰可矣楚既不得戰引而東翦
追擊大破之殺其將項燕燕之先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楚師敗
走翦乗勝略定城邑至是遂滅楚置楚郡秦置楚郡/冶夀春兼
有淮南/之地
已秦王二十五燕王喜三十三齊王建/夘四十三代王嘉六年是嵗燕代亡秦滅燕虜王喜
滅代虜王嘉燕自召公至王喜凡/四十三傳而為秦滅
秦大興兵使王賁攻遼東虜燕王喜還遂滅代虜王
[009-46a]
嘉是年王翦定江南降百越置㑹稽郡秦㑹稽郡治/吳縣兼有两
浙之/地
[009-46b]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