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b0021 綱目分註拾遺-清-芮長恤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綱目分註拾遺巻三
             溧陽芮長恤撰
  劉裕伐秦
裕軍於南岸牽百丈風水迅急有漂渡云云遣軍擊之
裁登岸則走退則復來 豎一白毦下有魏人不解其
意皆未動句 馳往赴之下有齎大弩百張一車益二
十人設彭排於轅上魏人見營陣既立乃進圍之長孫
[003-1b]
嵩帥三萬騎助之四面肉薄攻營弩不能制時超石别
齎大鎚及矟千餘張乃斷矟長三四尺以鎚鎚之云
至渭橋鎭惡令云云衆既登即宻使人解放舟艦
 解放舟艦句通鑑所無而分註有之
  劉裕至長安既而東還
捨此欲何之上有長安十陵是公家墳墓咸陽宫殿是
公家室宅
 相賀以上言殘民仰望忻慰之情如彼又陵墓宫室
[003-2a]
 在此則於義亦有不容去者捨此此字正指墳墓宫
 殿刪上四句非是
愍然下有慰諭之曰受命朝廷不得擅留誠多諸君懷
本之志今以次息與文武賢才共鎭此境勉與之居
 受命朝廷云云非裕之本心但父老有詞誠切懇至
 不得不以此謝之耳刪之亦非是
  通鑑註
嵩實姓拔拔斤姓達奚觀姓丘穆陵堆姓丘敦是時魏
[003-2b]
之羣臣出於代北者姓多重複及高祖遷洛始皆改之
舊史患其繁雜難知故皆從後姓以就簡約今從之
 此通鑑註而分註錄之玩今從之一語又疑其為通
 鑑正文不然則亦考異之類也
  冦謙之
辟穀輕身之術及科戒二十巻 圖籙真經六十餘巻
  出天宫静輪之法其中數篇李君之手筆也
 分註無其中數篇二句然崔浩所上書又云神人接
[003-3a]
 對手筆粲然若刪去李君手筆句則書詞又無照應
崔浩獨師事之從受其術且上書贊明其事
 師其人受其術贊其事以為勝於河圖洛書浩之書
 蓋將聾瞽一世也此所謂欺人以自伐者
  張約之疏
原本云在心必言所懐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驕恣
之愆
 分註刪去兩句氣格单弱不振
[003-3b]
  謝晦反江陵
横被寃酷下有云臣等若志欲執權不耑為國初廢滎
陽陛下在遠武皇之子尚有童幼擁以號令誰敢非之
豈得泝流三千里虛館七旬仰望鸞旂者哉
 此段分註不錄以畔臣不足錄也今存之者明晦等
 情雖可諒而事出反常縱横被寃酷而無地可控訴
 也
  劉義康
[003-4a]
以次者供御下有上嘗冬月噉甘歎其形味併劣義康
曰今年甘殊有佳者遣人還東府取甘大供御者三寸
 己所服食勝於其君復取以誇示焉豈為臣之道乎
 甘其小者舉一甘而大於甘者可知也義康之禍兆
 於此矣
  伐魏
徐兗刺史武陵王駿豫州刺史南平王鑠各勒所部東
西齊舉 悉發青冀徐豫二兗六州三五民丁倩使暫
[003-4b]
行符到十日束裝緣江五郡集廣陵緣淮三郡集盱眙
  拓跋燾入冦
魏使至小市門求酒及甘蔗武陵王駿與之乃就求槖
駝明日魏尚書李孝伯至餉義恭貂裘餉駿槖駝及騾
且曰魏主致意安北可暫出見我亦不攻此城何為勞
苦將士如此駿使張暢出見之曰安北致意魏主備守
乃邊鎭之常悦以使之則勞而無怨耳魏主求甘橘借
博其皆與之復餉氊及九種鹽胡䜴又借樂器義恭應
[003-5a]
曰受任戎行不齎樂具此下張李問答多可觀者不能
悉補錄
 佛狸侵宋遺書遣使屢有所求亦屢有所餉又復結
 援請婚紛紜往來若有可撫而接者至於焚掠之害
 屠剝之苦古今所未有又何其慘毒之甚耶蓋凶暴
 殘忍是其本性而又濟以姦狡南土之人往往為其
 所愚政此類也
  常侍與侍中重輕
[003-5b]
常侍選望甚重下有與侍中不異句其後云云 雖為
輕重原本作雖主意欲為輕重 既而常侍之選復卑
選部之貴不異
  顧凱之
乃著定命論原本作乃以其意命弟子原著定命論以
釋之
 如分註則定命論直似凱之之自著非其實矣
  謝莊
[003-6a]
廢帝欲殺莊或説帝曰死者人之所同一往之苦不足
為困莊生長富貴今繫之尚方使知夫苦劇然後殺之
未晩也帝從之
 於狂主之前欲救人之死法言固不得巽言亦不得
 或人乃以嬉笑得之此亦優旃滑稽之類
  殷孝祖至建康
時四方皆附㝷陽朝廷惟保丹揚一郡而永世令孔景
宣復叛義興兵垂至延陵内外憂危云云
[003-6b]
 應㝷陽者既衆而丹揚一郡又復叛渙建康危迫如
 此則孝祖之來所關甚大刪上數句何也
  沈攸之
攸之率諸軍主詣方興曰今四方並反國家所保無復
百里之地惟有殷孝祖為朝廷所委頼鋒鏑裁交輿尸
而返文武喪氣朝野危心事之濟否惟在云云
 孝祖戰死朝廷無所倚賴明旦之戰存亡所繫攸之
 之言皆忠勇所激刪前一段反不見感憤動人處
[003-7a]
豈計升降下有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豈可云云
 此兩句亦見攸之能自克處不宜刪
  錢溪
下臨洄洑船必泊岸原本作船下必來泊岸又有横浦
可以藏船
  平青州
文秀猶不降下云文秀所署長廣太守劉桃根將數千
人戍不其城懷珍軍於洋水衆謂且宜堅壁伺隙懷珍
[003-7b]
曰云云乃遣王廣之將百騎襲不其城拔之文秀聞諸
城皆敗乃遣使請降
 劉桃根戍不其城分註不載遣百騎襲不其城又脱
 不字但云襲其城拔之不知所抜者何城也
  蒼梧王
道成歛板曰老臣無罪下有左右王天恩曰領軍腹大
是佳射堋一箭便死後無復射不如以骲箭射之帝乃
更以云云
[003-8a]
 此等事亦振古所無分註不屑詳錄者以其與小説
 相近也雖近於小説然亦無碍於正史
  魏文帝論喪禮
癸酉葬永固陵甲戌帝謁陵羣臣請公除詔曰比當别
敘在心己卯又謁陵庚辰帝出至思賢門右與羣臣相
慰勞太尉丕等進曰云云 與先世不同下有云太尉
等國老政之所寄於典記舊式或所未悉且可知朕大
意其餘古今喪禮朕且以所懷别問尚書游明根高閭
[003-8b]
等公可聽之因謂明根等云云 盡哀誠下有云情在
可許故專欲行之如杜預之論於孺慕之君諒闇之主
蓋亦誣矣云云 茍免嗤嫌而已哉下有高閭曰陛下
既不除服於上臣等獨除服於下則為臣之道不足又
親御衰麻復臨朝政吉凶事雜臣竊為疑帝曰先后撫
念羣下卿等哀慕猶不忍除奈何令朕獨忍之於至親
乎今朕逼於遺冊惟望至期雖不盡禮藴結差申羣臣
各以親疎貴賤遠近為除服之差庶幾稍近於古易行
[003-9a]
於今云云 恐乖冥㫖下有羣臣又言古者葬而即吉
不必終禮此乃二漢所以經綸治道魏晉所以綱理庶
政也魏主曰既葬即吉蓋季俗多亂權宜徇世耳二漢
之盛魏晉之興豈由簡畧喪禮遺忘仁孝哉且平時公
卿云云
 孝文之喪馮后其是非得失先輩斷之審矣乃若於
 羣下所辨析則又有當詳究者蓋情有品節奪之以
 漸事有際㑹觀之以通適中倫脊非多言所能淆亂
[003-9b]
 也且游高二子所謂北方之學以禮名家者其辭遊
 移尚無定説况於庸碌之徒既不能奉禮將順又不
 能擇義從時比事失宜旁出無紀孝文雖能盡羣下
 之情而有禆於君者寡矣
  禘祫義
魏主問王鄭之義是非安在游明根等從鄭高閭等從
王詔圜丘宗廟皆有禘名從鄭禘祫并為一祭從王著
之於令
[003-10a]
 此條分註不錄蓋以王鄭之義皆非故也然當此之
 世而留心禮典如此則當世之好尚亦可知矣
  綱目誤書
九月辛酉齊追尊文惠太子為文皇帝廟號世宗通鑑/
九月魏主追尊其父為文帝廟號世祖綱目/
 此一事而兩書不同綱目誤也蓋齊主之父文惠太
 子未即位而卒昭業既立故追尊其父為皇帝陵曰
 崇安而加以諡號若魏主之父𢎞則久在帝位及其
[003-10b]
 卒也既謚曰獻文而廟號顯祖矣今又尊為文帝更
 號世祖此何禮也此必當世㸃對之誤讀者習而不
 察耳
  謝瀹
蕭鸞既簒位與羣臣晏㑹詔功臣上酒王晏等興席謝
瀹獨不起曰陛下受命應天順人王晏妄叨天功以為
己力齊王大笑解之座罷晏呼瀹共載還令省瀹正色
曰卿巢窟在何處晏甚憚之
[003-11a]
 晏與瀹皆失節之臣而晏偏憚瀹者逆鸞簒竊瀹不
 與謀恃此以為勝於晏晏亦以此愧於瀹故也然瀹
 雖不與鸞之謀而亦食鸞之祿其誚王晏亦五十步
 之笑百步耳分註所以不載殆為是歟且齊梁之際
 瀹與兄朏俱有高名而出處如此其意以為易代之
 事已不相關後雖事簒君受新職無傷也既不能立
 節又不能潔身富且貴焉斯亦不足觀也已
  魏議伐齊
[003-11b]
魏主引公卿問行留之計或以為宜止或以為宜行魏
主曰衆論紛紜莫知所從必欲盡行留之勢宜有客主
共相起發任城鎮南為留議朕為行論諸公坐聽得失
長者從之衆曰諾
 事有行留議有得失公聽並觀從其善者博謀之道
 無踰於此但斷國是者恐難其人耳書云聽曰聰聰
 作謀㫖深哉
  高閭
[003-12a]
魏主至相州刺史高閭之館美其治效閭數請本州詔
曰閭以懸車之年方求衣錦知進忘退有塵謙德可降
號平北將軍朝之老成宜遂情願徙授幽州刺史令存
勸兩修恩法并舉
 君之於臣既已有恩有法則臣之於君必且生感生
 愧從其願愧其心孝文之於閭可謂處之得其道矣
 此條分註不錄
  魏司徒勰
[003-12b]
海内莫及下有所以敢受而不辭正恃陛下日月之明
恕臣忘退之過耳 黙然久之下有詳思汝言理實難
奪乃手詔云云 松竹為心下有吾少與綢繆未忍暌
離吾百年後聽其云云
  袁昂答蕭衍書
自承麾斾届止莫不膝袒軍門唯僕一人敢後至者政
以内揆庸素文武無施雖欲獻心不增大師之勇置其
愚黙寧沮衆軍之威幸藉將軍含𢎞之大可從容以禮
[003-13a]
竊以一粲微施尚復投殞况食人之祿而頓忘一旦非
惟物議不可亦恐明公鄙之所以躊躇未遑薦璧
 昂雖不肯請降亦非有必死之志其答書皆婉曲調
 停語也分註不錄或嫌其少激烈之致耶愚觀此書
 立言正與毛詩鄭風將仲子兮篇相似昂之遂臣梁
 氏即於此可覩矣
  鄱陽王蕭寳寅
閹人顔文智與左右麻拱等宻謀穿墻夜出寶寅具小
[003-13b]
船於江岸著烏布襦腰繋千餘錢躡屫徒步濳赴江
側防守者至明追之寳寅詐為釣者隨流上下十餘里
追者不疑待散乃渡西岸投民華文榮家文榮與其族
人棄家將寳寅遁匿山澗賃驢乘之晝伏夜行扺壽陽
云云
 出寳寅者奄尹將之入魏者民家亦可見赴義之不
 擇人矣寅初入魏謹於守禮切於復仇魏人皆禮而
 重之惜乎晩節之死於悖亂也以艱難險阻而全身
[003-14a]
 以負義失圖而隕命有初鮮終亦可嘆矣
  吉翂
訊之下有詰翂曰爾求代父敕已相許審能死否且爾
童騃若為人所教亦聽悔異翂曰云云誘之下有主上
知尊侯無罪行當得釋今若轉詞幸可父子同濟翂曰
父挂深劾必正刑書因瞑目引領惟聽大戮無言復對
 嚴以訊之和以誘之而翂終無異詞翂可謂篤孝矣
  五經博士
[003-14b]
梁置五經博士各一人於是以㑹稽賀瑒平原明山賔
吳興沈峻建平嚴植之各主一館館有數百生給其廩

 分註但言博士而不列其人通鑑雖列其人而僅有
 其四豈四人之中或有兼經者耶不然缺一人則缺
 一經矣
  許懋論封禪
非正經之通議也下有舜五載一巡守春夏秋冬周徧
[003-15a]
四岳若為封禪何其數也
 因鄭引緯書誤解巡守為封禪故闢之曰若為封禪
 豈有一歲之中東西南北封禪凡四之理分註刪此
 數句意未明了
鐫文告成下有夷吾又云惟受命之君然後得封禪周
成王非受命之君云何得封泰山禪社首神農即炎帝
也而夷吾分為二人妄亦甚矣
 唯受命之君乃得封禪則成王何以亦封禪明是自
[003-15b]
 相背謬且炎帝神農氏本一人也既曰神農封泰山
 又曰炎帝封泰山一人分見何妄如之此兩事足破
 所記十二家之説刪之非是
  修五禮
僅有在者下有帝即位佟之啓審省置之宜敕使外詳
時尚書以為庶務權輿宜俟隆平欲且省禮局併還尚
書儀曹
 分註刪去審省置之宜兩句但云議欲省之不知所
[003-16a]
 省者何事
詔曰禮壞樂缺宜以時修定但頃之不得其人所以歴
年不就此既經國所先可即撰次於是云云
  徙寺
昔如來闡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戀著城邑正以誘於
利欲不能自已此乃釋氏之糟糠法王之社鼠内戒所
不容國典所共棄也臣謂城内寺宜悉徙郭外
 任城但知寺之當徙而不知寺之當廢然而難言之
[003-16b]
 矣城市山林分别緇素只是末流一著
  濟陽江革
延明使暅之作欹器漏刻銘革唾罵暅之曰卿荷國厚
恩乃為賊立銘孤負朝廷延明令革作丈八寺碑祭彭
祖文革辭不為云云
 暅之文人逞技無他大惡而江革唾罵若彼且為賊
 立銘遂云孤負朝廷假設曩時身為俘獲舉止應對
 少有摧屈其孤負當何如耶甚至失身為之奔走役
[003-17a]
 使者其孤負又當何如耶文章無聲價以節義為聲
 價輕於執筆則亦將易於改節矣江革之言嚴勵剛
 方差强人意正當表以為訓奈何刪之
  殷州刺史崔楷
楷表稱州今新立斗糧尺刃皆所未有乞資以兵糧詔
付外量聞竟無所給或勸楷云云 賊至强弱相懸又
無守禦之具楷撫勉將士以拒之莫不爭奮云云
 孔門論政主於足食足兵而民信必不得已則去兵
[003-17b]
 必不得已則又去食無食則死故又曰自古皆有死
 民無信不立後儒不通時務誤認去字曲説支離熟
 玩崔楷一條亦可以曉然矣
  楊津
北道大行臺楊津以衆少留鄴召募欲自滏口入并州
㑹爾朱兆入洛陽津乃散衆輕騎還朝
 先是津為杜洛周所執不知何以脱禍通鑑亦不詳
 其事魏主既誅爾朱榮以津都督并肆經畧河汾未
[003-18a]
 㡬逆兆入洛津遂還朝明年為爾朱氏所害或曰津
 任專北道使其終留鄴下不歸洛陽或者可以免乎
 曰不然兆與世隆天光仲遠罪罟四張羅織忠義彼
 楊氏子弟在官者尚遣使就殺之况津之名位其素
 所忌嫉者耶生晦極之世饕其祿受其禍者多矣豈
 惟楊氏一姓哉儉德辟難否之時義大矣
  高歡
我報讐耳下有歡曰我昔聞天柱計汝在户前立豈得
[003-18b]
言不反邪且以君殺臣云云
 觀此則爾朱氏父子謀反久矣高歡當兩軍之前發
 其陰謀雖一時報復之語而爾朱之罪正不容掩分
 註不錄何也
  宇文泰與侯莫陳悦書
君名微行薄賀拔公荐君為隴右行臺又高氏耑權君
與賀拔公同受宻㫖屢結盟約而君黨附國賊共危宗
廟口血未乾匕首已發今吾與君皆受詔還闕今日進
[003-19a]
退惟君是視君若下隴東邁吾亦自北道同歸若首鼠
兩端吾則指日相見
 數責罪人有源有委且詞義嚴正而簡當不待出兵
 已足以褫悦之魄矣分註不錄今補之
  趙昶
鼠仁感悟遂相率降下又有氐酋梁道顯叛泰復遣昶
諭降之徙其豪帥四千餘人并部落於華州泰即以昶
為都督使領之
[003-19b]
 昶諭降李鼠仁又諭降梁道顯徙其豪帥并部落以
 昶為都督領之者領所從道顯之部落也與上文鼠
 仁事不相䝉分註刪道顯一節仍以都督句結之似
 以昶領鼠仁部落矣
  賀琛疏
駑困拱手原本作駑困守宰則拱手聽其漁獵桀黠長
吏又因之重為貪殘縱有亷平羣猶掣肘如此雖年降
復業云云 變其耳目下有不節之嗟亦民所自患止
[003-20a]
恥不能及衆故勉强而為之茍以純素為先足正彫流
之弊矣其三云云
  陳霸先監始興郡
霸先迎定州刺史蕭勃鎮廣州前高州刺史蘭裕與其
諸弟扇誘始興等十郡攻監衡州事歐陽頠勃使霸先
救之悉禽裕等勃因以霸先監始興郡事
 既誅元景仲而迎蕭勃又救歐陽頠而禽蘭裕始興
 諸郡得以無虞者霸先之功也故勃因而用之救衡
[003-20b]
 州事分註何以不錄
  尹德毅説蕭詧
江東之人上有魏人貪惏肆其殘忍殺掠士民不可勝
紀四句 人盡讐也上有殿下既殺人父兄孤人子弟
八字
  王僧辯復蕭淵明
卿宜迎接下有貞陽侯淵明亦與僧辯書求迎僧辯復
書曰嗣主體自宸極受於文祖明公倘能入朝同奬王
[003-21a]
室伊吕之任僉曰仰歸意在主盟不敢聞命
 復書分註不錄為其中變故也然書辭甚正使僧辯
 終執初志至死不回齊雖欲亂梁得乎怵於齊而改
 圖不惟僧辯失䇿其身不保而始禍造釁梁事亦因
 以大壞矣
  霸先襲僧辯
霸先遣使苦爭之往返數四僧辯不從霸先竊嘆謂所
親曰云云 㑹有告齊師大舉至壽春將入冦者僧辯
[003-21b]
遣記室江旰告霸先使為之備霸先因是留旰于京口
舉兵襲僧辯云云
 霸先留旰不復遣歸即舉兵襲建康使僧辯不知備
 禦此是霸先兵機不宜刪
棄舟登岸下有石頭城北接崗阜不甚危峻
 兩句無甚𦂳要正為下文捧安都投於女垣内起意
  北齊請和
朝臣皆欲與齊和請以霸先從子曇朗為質霸先曰今
[003-22a]
在位諸賢欲息肩於齊若違衆議謂孤愛曇朗不恤國
家今决遣曇朗棄之冦庭齊人無信謂我㣲弱必當背
盟齊冦若來諸君須為孤力鬭也乃與齊盟
 霸先明知齊必背盟而以曇朗為質此亦勉强收拾
 人心處明年齊冦果至陳人戰勝未必非此畨告諭
 有以激之也
  朱瑒與徐陵書
梁故建寧公琳當亂離之辰揔方伯之任天厭梁德尚
[003-22b]
思匡繼徒藴包胥之忠終遘萇𢎞之眚至使身没九泉
頭行千里伏惟聖恩博厚明詔爰發赦王經之哭許田
横之葬不使壽春城下唯傳報葛之人滄洲島中獨有
悲田之客陵為之啓上陳主許其葬
 魏人冦江陵僧辯霸先不聞赴救獨王琳自廣州入
 援救雖弗及而臣道盡矣江陵既滅琳矢志復仇伐
 詧伐陳不量輕弱死而後已史稱琳之死痛惜者衆
 蓋忠義之感人如此瑒其故吏為之請葬亦義舉也
[003-23a]
 文雖不甚工當為存之
  李德林
並以委之下有周主謂羣臣曰我常日唯聞李德林名
復見其為齊朝作詔書移檄正謂是天上人豈意今日
得其驅使
 士君子當國家無事委贄從君居清華之職負博雅
 之名福澤誇乎本朝聲望著於鄰國周主所謂天上
 人正此類也一旦國破君亡失身異姓聽其驅使向
[003-23b]
 來天上人竟作汙渠物矣周主之語中有抑揚但未
 盡露耳 熊安生博通五經亦復如是
  漢魏衣冠
春正月周主贇受朝於路門始與羣臣服漢魏衣冠
 胡身之註云以此知後周君臣前此蓋國服也 孝
 文慕中國用夏變之高歡習鮮卑仍用舊禮
  李諤上書
據兹擢士下有利祿之路既開愛尚之情愈篤於是閭
[003-24a]
里童昏貴遊總丱未窺六甲先製五言至如羲皇舜禹
之典伊傅周孔之説不復關心何嘗入耳以傲誕云云
 分註刪上十句覺文意不暢
  崔仲方上書
多張形勢下有為水戰之具蜀漢二江是其上流水路
衝要必爭之所賊雖流頭荆門延州公安巴陵隱磯夏
首蘄口湓城置船然終聚漢口峽口以水戰大決若賊
以上流有軍令精兵赴援者下流諸將
[003-24b]
 伐陳以水戰為决故歴數沿江諸衝要而歸重於漢
 口峽口其後陳以不戰而亡仲方之䇿似為無用而
 江津地利披巻了然倘有事於防戍固不得不問諸
 水濵也蜀漢二江以下分註不錄
  隋兵入陳
盡走下有弼分兵斷曲阿之衝而入進據鍾山頓白土
崗之東
  請封禪不許
[003-25a]
詔曰命一將軍除一小國遐邇注意便謂太平以薄德
而封名山用虛言而干上帝非朕攸聞而今而後言及
封禪即宜禁絶
 但知薄德之不宜封禪而不知封禪之非禮猶是世
 俗之見然比之初不許而後復封禪者則有間矣此
 條無分註
  册洗氏為譙國夫人
便宜行事下有仍敕以夫人誠敬之故特赦暄逗留之
[003-25b]
罪拜羅州刺史皇后賜夫人首飾及宴服一襲夫人盛
於金篋并梁陳賜物各藏一庫每歲時大㑹陳之於庭
以示子孫曰我事三代主惟用一忠順之心今賜物具
存此其報也汝曹當念之盡赤心於天子
 洗氏生於蠻酋而其才智籌畧雖中華豪傑之士無
 以過之參决詞訟巡撫方州誅鋤反側招慰叛亡乃
 嶺南一路福星非獨善用兵而已且忠順一心歴事
 三姓錫爵賜服恩數綢叠以夫人之故而贈其夫寳
[003-26a]
 以夫人之故而贈其子僕以夫人之故又官其孫魂
 暄盎此亦古昔之所未有者故詳其事
  反覆子
及帝大漸下有顔之儀等請以趙王輔政此輩行詐顧
命於我我將為政又欲亂之故昉謀大逆譯為巫蠱如
賁之例皆不滿志任之則不孫置之則怨望自為難信
云云
 有簒國之君則有賣國之臣如影響之應形聲焉但
[003-26b]
 簒事既成以後推奉之徒計功責報怨望必生耑利
 之君不能盡滿衆人之欲怪其怨望思其反覆薄其
 為人雖有推奉之勞亦烹狗藏弓之類耳歴考簒君
 佐命未有不以惡終者隋文之言其明戒也嗚呼後
 之欲為劉昉鄭譯者亦可以此為殷鑒矣
  以王伽為雍令
因下詔曰凡在有生含靈禀性咸知善惡並識是非若
臨以至誠明加勸導則俗必從化人皆遷善往以海内
[003-27a]
亂離德教廢絶吏無慈愛之心民懐奸詐之意朕思遵
聖法以德化民而伽深識朕意誠心宣導參等感寤自
赴憲司明是率土之人非為難教若使官盡王伽之儔
民皆李參之輩刑措不用其何遠哉
 王伽縱囚非有教成之效隋文用伽亦不知刑措之
 本然詔辭自佳故録之
  王張髙竇等盗起
於是始相聚為羣盗上有云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凍
[003-27b]
餒死期交急摽掠則猶得延生
 此四句詞意淺近平易無甚警拔處然自昔冦
 盗之興皆繇於此如得其情則亦可以知弭盗
 之術矣
  交裴寂
世民出私錢數百萬使龍山令髙斌㢘與寂博
 分註刪去使龍山令髙斌㢘七字直似世民與寂博
 矣
[003-28a]
  世民復説李淵
復説曰下有今盗賊日繁遍於天下大人受詔討賊賊
可盡乎要之終不免罪且世人皆傳李氏云云
 上五句分註刪去突接人皆傳李氏當應圖䜟事既
 似卒遽無序而下文設能盡賊等語亦與前不相照
 應
  柴孝和説李宻
西襲長安下有既克京邑業固兵强二句乃接東向云
[003-28b]
云 又誰肯從我西入上有見洛陽未下五字
 兩處俱不宜刪
  李宻之亡
以逼東都下云世充還我且按甲世充再出我又逼之
 如此並設兩端方見我逸彼勞之意分註存世充還
 二句刪世充再出二句殊為可疑此非筆削之誤必
 傳錄之誤
公言大善下有今東都兵有三不可當兵仗精鋭一也
[003-29a]
决計深入二也食盡求戰三也我但乘城固守蓄力以
待之彼欲鬭不得求走無路不過十日世充之頭可致
麾下既而諸將欲戰云云
 宻之料敵審矣其待敵亦可謂得䇿矣魏徵所言亦
 不出此奈何不能自斷而為諸將所惑也既戰之後
 一敗塗地此驕矜之所致歟抑天奪其鑒歟此段分
 註不錄畧之也
  夏侯端
[003-29b]
皆已從賊下有特以共事之情未能見委我奉王命不
可從卿卿有妻子無宜效我可斬吾首云云
 上六句分註刪之徑接可斬吾首歸賊句似太直率
 少情致又似猜防衆人非所以慰藉之者
  屯栢壁
賊勢日衰下有世民嘗自帥輕騎覘敵騎皆四散世民
獨與一甲士登丘而寢俄而賊兵四合初不之覺㑹有
蛇逐鼠觸甲士之面甲士驚寤遂白世民俱上馬馳百
[003-30a]
餘步為賊所及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驍將賊騎乃退
 逐鼠云云分註不錄然此等事正與氷堅可渡頗同
 所謂帝王之興自有天命是也
  穀水之戰
與通合勢力戰下有世民欲知世充陳厚薄與精騎數
十衝之直出其背殺傷甚衆既而限以長堤與諸騎相
失將軍丘行恭獨從世民世充數騎追及之世民馬中
流矢而斃行恭回騎射追者發無不中追者不敢前乃
[003-30b]
下馬以授世民行恭於馬前步執長刀距躍大呼斬數
人突陳而出得入大軍
 深入敵陳直出其背自後擊之秦王之戰每以此取
 勝然亦可謂輕敵而自危矣其後淮陽王道𤣥戰死
 秦王猶以此惜之彼徒慕效秦王而不知其非萬全
 之計也此段分註不錄
  驃騎將軍段志𤣥
志𤣥力戰深入馬倒為世充兵所禽兩騎夾持其髻將
[003-31a]
渡洛水志𤣥踴身而奮二人俱墜馬志𤣥馳歸追者數
百騎不敢逼
 此條分註不錄然其事與西漢李將軍頗相似今為
 補錄見古昔勇士從死得生雖被禽獲餘勇尚可賈
 也
  報竇建德書
趙魏之地久為我有為足下所侵奪但以淮安見禮公
主得歸故相與坦懷釋怨世充頃與足下修好已嘗反
[003-31b]
覆今亡在朝夕更飾詞相誘足下乃以三軍之衆仰哺
他人千金之資坐供外費良非上䇿今前茅相遇彼遽
摧崩郊勞未通能無懷愧故抑止鋒鋭兾聞擇善若不
獲命恐雖悔難追
 建德雖羣盗而其所為多非他人所能及獨救世充
 一事最為失䇿既絶之又救之此葢惑於劉彬之邪
 説也與建德書或秦王之筆明白曉暢絶無詭誕之
 詞惜乎建德之不能聽也
[003-32a]
  魏徵論㸃兵
兵在御之得其道下有不在衆多陛下取其壯健以道
御之足以無敵於天下何必多取云云
 刪此數句則正意不盡
又至於㸃兵上有居常簡閲咸以委之二句
 刪二句則至於兩字亦接得無力
  馮盎
不反明矣下有諸州既疑其反陛下又不遣使鎮撫彼
[003-32b]
畏死故不敢入朝若遣信臣示以至誠彼喜於免禍可
不煩兵云云
 盎雖不反而不入朝則疑於反魏徵説破不朝之故
 故遂遣使諭之至智戴隨使者入朝而徵之言驗矣
 刪中數句殊不得遠人之情
  房𤣥齡王珪掌官考
乃始陳論下有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誠徇國也使
推之得實未足禆益朝廷若其本虛徒失陛下委任大
[003-33a]
臣之意臣所愛者云云
 欲激陛下之怒是萬紀傾險本情此句不宜刪推其
 不平必有虛實實則所補者小虛則所傷者大分註
 摠云今推之而刪得實本虛等字則下文未足禆益
 兩句皆籠統混語矣
  晏慶善宫
非高祖之罪也下有國家綱紀惟賞與罰非分之恩不
可數得勉自修飭無貽後悔敬德由是始懼而自戢
[003-33b]
 先以漢高事虛引起繼以法語警之喫𦂳用意在國
 家綱紀以下數句分註刪之何也
  高甑生
上曰甑生違李靖節度又誣其反此而可寛法將安施
且國家自起晉陽功臣多矣
 既違節度而又誣之以反甑生之罪重矣明正其罪
 見其當坐然後闢或人功臣之説立言自有輕重上
 數句不宜刪
[003-34a]
  魏王泰
魏徵獨正色曰下有臣竊計當今羣臣必無敢輕魏王
者在禮臣子一也春秋王人雖㣲序於諸侯之上三品
以上皆公卿陛下所尊禮若紀綱大壞云云
 徵所對亦分次第先辯羣臣無敢輕魏王者後及頓
 辱公卿之事分註刪當今羣臣二句似耑為公卿辯
 而輕魏王一説反在所忽矣又刪在禮以下一段徑
 接紀綱大壞云云又似全無論列而突出忿懟之言
[003-34b]
 亦非對君之禮
上悦曰下有理到之語不得不服朕以私愛云云
 帝以泰故而責讓三品以上一時輕發之言實傷大
 體及聞徵語而降心相從亦可謂能以理自克者矣
  府兵
更命統軍為折衝都尉别將為果毅都尉
 綱目省三字混書之
各有數下有皆自備三字官予直下有市之二字
[003-35a]
  馬周論襲封
國家受其敗下有正欲絶之也則子文之治猶在正欲
留之也而欒黶之惡已彰與其云云
 此四句語工而意新世所稱説分註何以不錄然亦
 但見封建末流之弊耳古先聖王平均天下之本㫖
 則未之知也
  滅高昌
於是鼓行而進至田城諭之不下詰朝攻之及午而克
[003-35b]
遣前鋒夜趣其都城高昌逆戰而敗大軍繼至抵其城
下塡塹攻之飛石雨下城中人皆室處智盛窮蹙開門
出降
 攻田城攻都城先後兩事分註刪至田城三字但云
 詰朝攻之不知所攻何城也及午克之克田城也斯
 時智盛猶未降也前鋒與大軍相繼抵都城攻圍無
 救然後出降耳分註盡刪前鋒以下畧綽連敘殊不
 分曉
[003-36a]
今若利其土地以為州縣下有常須千人鎭守數年一
易往來死者十有三四供辦衣資違離親戚十年之後
隴右虛耗矣而陛下終不得高昌撮粟尺帛云云
 此段分註不詳載但泛説大意
  太宗欲觀國史
朱子奢言陛下聖德在躬舉無過事史官所述義歸盡
善陛下獨覽起居於事無失若以此法傳示子孫竊恐
曾𤣥之後或非上智飾非䕶短史官不免刑誅如此則
[003-36b]
莫不希風順㫖全身遠害悠悠千載何所信乎前代所
以不觀蓋為此也上不從
 子奢之言和婉而不失其正分註或削或存文意若
 斷若續不及原本疏暢故仍其舊
  譴房𤣥齡
禇遂良上疏以為𤣥齡自義旗之始翼贊聖功武悳之
季冐死决䇿貞觀之初選賢立政人臣之勤𤣥齡為最
自非有云云
[003-37a]
 𤣥齡因時立事歴歴可紀非無所指目而顢頇論功
 者之比如分註所刪反似泛數勞績而無實系矣
  高士廉卒
上將往哭之房𤣥齡以上疾新愈固諫上曰高公非徒
君臣兼以故舊姻戚聞其喪豈得不往哭乎帥左右自
興安門出長孫無忌時在士亷喪所聞上將至輟哭迎
諫於馬首曰陛下餌金石云云且臣舅臨終遺言深不
欲以北首啓衾輒屈鑾駕上不聽云云
[003-37b]
 帝將往哭士廉𤣥齡無忌先後進諫或固諫不從或
 諫而中止時㑹不同故也分註泥事混説并書𤣥齡
 無忌諫曰陛下云云若二人同辭以諫者帝出興安
 門無忌中道迎諫伏卧馬前上乃還入東苑望哭分
 註但記其還而刪其出亦不見一事首尾
  來濟表
稱神祗之心下有云周文造舟以迎太姒而興關雎之
化百姓䝉祚漢成縱欲以婢為后使皇統亡絶社稷傾
[003-38a]
淪有周之隆既如彼西漢之禍又如此惟陛下詳察
 古人論事有法有戒引周文以為法引漢成以為戒
 擇福擇禍殷鑒昭然分註刪周文獨存漢成蓋耑主
 於懲戒矣
  鄂公尉遲敬德
敬德晩年閒居學延年術修飾池臺奏清商樂以自奉
養不交通賓客凡十六年壽七十四以病終朝廷恩禮
甚厚
[003-38b]
 武臣喜於立功輕於犯法學延年飾池臺奏清商皆
 非本色而敬德獨舍彼取此所謂未嘗學問而暗合
 保身之道者計其卒時去拳敺任城時二十六年夫
 亦老而彌謹也歟
  劉仁願劉仁軌破百濟
初仁願仁軌等屯熊津城上敕以平壤軍回一城不能
獨固宜拔就新羅或泛海而還諸將士咸欲西歸仁軌
曰主上欲滅高麗故先誅百濟留兵守之制其心腹今
[003-39a]
平壤之軍既還熊津又拔則百濟餘燼不日更興高麗
逋冦何時可滅且今以一城之地居敵中央茍或動足
即為擒 縱入新羅亦為覉客脱不如意悔不可追况
福信凶悖殘虐君臣猜離行相屠戮正以堅守觀變乘
便取之不可動也衆從之
 欲滅高麗先守百濟此是用兵主張故對將士説破
 敕書令仁軓抜就新羅或泛海西還而仁軌不從熊
 津又抜以下言西歸之害縱入新羅以下言拔就新
[003-39b]
 羅之害又料福信君臣猜離未幾果相屠滅仁軓論
 事動合機宜彼雖功名之士然其幹畧亦一時所少
 分註不詳錄何也
  徙都䕶府
徙燕然都䕶府于回紇更名澣海都䕶徙故澣海都䕶
于雲中古城更名雲中都䕶以磧為境磧北州府皆隸
澣海磧南𨽻雲中
 此條綱目不載然邊塞沿革亦於治體有闗
[003-40a]
  代戌熊津
敕仁軌俱還下有仁軌謂仁願曰國家懸軍海外以經
畧高麗今收穫未畢而軍吏與士卒一時代去軍將又
歸東人新服衆心未安必將生變不如且留舊兵漸令
收穫辦具資糧節級遣還軍將且留鎮撫云云
 先言軍將代還之患以曉人則留兵鎮撫之利不言
 可知分註刪生變上一段僅存三數語文勢既無往
 復亦短澁無味
[003-40b]
  裴行儉襲執西突厥
初行儉嘗為西州長史及奉使過西州吏人郊迎行儉
悉召其豪傑子弟千餘人自隨且揚言天時方熱未可
涉遠須稍凉乃西上
 行儉先吏西州此即後來成功之本其畫前䇿想亦
 恃此分註刪嘗為西州等語與後來大意全無照應
先遣都支所親問其安否外示閒暇似非討襲續使促
召相見都支先與李遮匐約秋中拒漢使猝聞軍至計
[003-41a]
無所出帥子弟迎謁遂擒之因傳其契箭悉召諸部酋
長執送碎葉城簡其精騎輕齎進掩遮匐途中獲遮匐
使者釋之使先往諭遮匐遮匐亦降
 分註刪都支與遮匐約秋中云云不見都支計無所
 出倉皇迎謁情由又刪傳其契箭召諸部酋長云云
 則亦無由得其精騎簡而用之也
  裴行儉討破單于府突厥
制敵貴詐下有前日肅嗣業糧運為突厥所掠士卒凍
[003-41b]
餒故敗今突厥必復為此謀宜有以詐之乃詐為糧車
云云
 突厥以掠糧運敗唐兵其取勝之䇿在此行儉度其
 必復為此謀故因而詐之兵法所謂善戰者因其勢
 而利導之是也述往事所以起下文刪之反無情緒
  常樂長公主
貞使至壽州公主謂使者曰為我語越王昔隋文帝將
簒周室尉遲迴周之甥也猶能舉兵匡救社稷功雖不
[003-42a]
成足為忠烈况汝諸王先帝之子豈得不以社稷為心
今李氏云云
 匡復非婦人之事不可謂婦人無此心隋家舊事近
 而有徵引以相朂非迂愚也故存之
  狄豫州
輕元帥邪下有仁傑曰亂河南者一越王貞耳今一貞
死萬貞生光輔詰其語仁傑曰明公總兵三十萬所誅
者止於越王貞城中聞言軍至踰城出降者四面成蹊
[003-42b]
明公縱將士暴掠殺已降以為功流血丹野非萬貞而
何恨不得云云
 握兵而不能戢兵令毒被百姓將軍固有罪矣至於
 刺史受民畏將軍之威怒隱忍䠞蹜不能為百姓請
 命刺史獨無罪乎觀梁公萬貞之説義聲凛凛服悍
 將佑殘民無負一方之司牧矣
  狄魏州
悉遣還農下有曰賊猶在遠何煩如是萬一賊來吾自
[003-43a]
當之百姓大悦
 此四句分註不錄大抵賊未至則張皇賊既至則逃
 避庸刺史之常態百姓無所恃賴煩擾失業者多矣
 梁公之語可作官箴
  證魏元忠
説許之下有明日太后召太子相王及諸宰相使元忠
與昌宗參對往復不决昌宗曰張説聞元忠言請召問
之太后召説説將入鳳閣舍人云云
[003-43b]
 廷辨是明日事元忠昌宗參對不决然後昌宗引張
 説太后因召之分註於説許之下即接太后召説入
 殊非事㑹
不聞元忠有是言下有但昌宗逼臣使誣證之耳句
當使學誰邪下有且臣豈不知今日附昌宗則取台衡
附元忠立致滅族但臣畏元忠寃魂不敢誣之耳
  討武氏之亂
詣東宫迎太子下有太子疑不出同皎曰先帝以神器
[003-44a]
付殿下横遭幽廢二十三年矣今神人共憤北門南牙
同心協力以誅凶豎復李氏社稷願殿下暫至𤣥武門
以副衆望太子曰凶豎誠當夷滅然上體不安得無驚
怛諸公更為後圖李湛曰諸將相不顧家族以徇社稷
殿下奈何欲納之鼎鑊乎請殿下自出止之太子乃出
同皎扶抱上馬從至𤣥武門斬關而入
 既陳其䇿以告於太子太子既許之矣至臨事之際
 又復疑畏若可中止者同皎湛懇懇進説彌縫機事
[003-44b]
 分註概從刪去不識何意且斬關而入突接迎太子
 之下有似斬東宫之關者
可還東宫下有彦範進曰太子安得更歸句然後接昔
天皇云云
 安得更歸句不宜刪正是討亂主意一言斷定無少
 游移天皇以下不過洗發此句大義以曉賊后耳
天津南下有是日袁恕已從相王統南牙兵以備非常
  安西都䕶郭元振
[003-45a]
元振詣突騎施烏質勒牙帳議軍事天大風雪元振立
於帳前與烏質勒語久之雪深元振不移足烏質勒老
不勝寒㑹罷而卒其子娑葛勒兵將攻元振副使解琬
知之勸元振夜逃去元振曰吾以誠心待人何所疑懼
且深在冦庭逃將安適安卧不動明旦入哭甚哀娑葛
感其義待元振如初
 元振無意於殺烏適㑹其死此衷固坦然也懼而逃
 之反若有歉於心而為求免之計矣不戁不竦無貳
[003-45b]
 無虞元振但盡其哀娑葛亦感其義忠信可格豚魚
 此亦其一事也分註不載今補之
  築受降城
以河為境下云河北有拂雲祠突厥將入冦必先詣祠
祈禱牧馬料兵而後渡河時黙啜悉衆云云
 拂雲祠突厥出入之路必河北要害之地築城冦境
 披其腹心仁愿注意久矣史氏發端皆有為之言非
 剩句也
[003-46a]
  貶崔湜
選法大壞下有湜父挹為司業受選人錢湜不之知長
名放之其人訴曰公所親受某賂奈何不與官湜怒曰
所親為誰當擒取杖殺之其人曰公勿杖殺將使公遭
憂湜大慙
 此段分註不錄蓋鄙之也然小人沒利情態萬殊不
 必蹈襲舊事而自有愈出愈竒者存此以見一朝穢
 跡
[003-46b]
  討韋氏
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韋武與宗楚客善知其謀恐禍
及已遣寺僧宻詣隆基告之勸其速發隆基乃與太平
云云
 日用恐禍及已故以逆謀告隆基非有社稷之計也
 如分註幾不知日用為韋武之黨矣
遂不啓下有庚子晡時隆基㣲服與幽求等入苑中㑹
鍾紹京廨舍紹京出拜謁時羽林將士皆屯𤣥武門逮
[003-47a]
夜葛福順李仙鳬皆至隆基所請號而行向二鼓天星
散落如雪劉幽求曰天意云云
 苑城在皇城之北鍾紹京為苑摠監亦與匡復之謀
 故入苑中以待事也
欣然聽命下有云乃送所斬韋璿等首於隆基隆基遂
與幽求等出苑南門紹京帥丁匠二百餘人執斧鋸以
從使福順將左萬騎攻𤣥德門仙鳬將右萬騎攻白獸
門約㑹於凌烟閣前即大譟福順等斬關而入隆基勒
[003-47b]
兵𤣥武門外三鼔聞譟聲帥摠監及羽林兵而入太極
殿宿衛梓宫諸兵皆應之
 出苑南門即直宫城之𤣥武門故分遣福順仙鳬攻
 入别門而隆基勒兵𤣥武門外聞譟聲而後入分註
 盡刪出苑南門以下直接勒兵入𤣥武門非徒失之
 大悞亦昧當時調度之實矣
 晡時逮夜向二鼔三鼔應時紀事亦喫𦂳不可刪
  王晙
[003-48a]
留幽求不遣下有云利貞屢移牒索之晙不應利貞以
聞湜屢逼晙使遣幽求幽求謂晙曰公拒執政而保流
人勢不能全徒仰累耳固請詣廣州晙曰公所坐非可
絶於朋友者也晙因公獲罪無所恨竟逗遛不遣幽求
由是得免
 崔湜在朝周利貞在廣州内外逼迫必欲擠幽求於
 死王晙抗執政保流人斷以大義獲罪不辭庶幾有
 義烈者故詳錄之
[003-48b]
  禁惡錢
可充官用者下有及聽兩京百官豫假俸錢庶使良錢
流布云云
 既以太府錢買百姓不售之物又豫假百官俸錢如
 此則良錢流布人間矣良錢流布句承上兩意説下
 分註獨刪百官豫假俸錢句不識何故
  賜突厥書
黙啜無信下有口和心叛句 今復蹈前跡上有吉凶
[003-49a]
之驗皆可汗所見二句 不追往咎上有但取來情句
  吳兢直筆
謬曰上有知兢所為句
 説雖心知其所為而不可直詰兢也故謬其辭而曰
 劉五云云分註刪此句則謬曰二字又無謂矣
  宴從官于宋州
酒酣上謂張説曰下有曏者屢遣使臣分廵諸道察吏
善惡今因封禪歴諸州乃知使臣負我多矣
[003-49b]
 此即漢武所謂不封禪兮安知外之意然封禪所經
 之地有限所見之事亦有限王者欲以耳目窮天下
 將有不勝窮者既不得不任使臣又望使臣之不負
 我則四牡皇華之治必有其本矣此數句分註不錄
  罷張説
融所建白多抑之下有中書舍人張九齡言於説曰宇
文融承恩用事辦給多權數不可不備説曰鼠輩何能
為於是隱甫融及李林甫共奏彈云云
[003-50a]
 宇文融崔隱甫李林甫同在御史臺鼠輩成羣矣説
 既不能避遠權勢而與之爭又疾視小人而不知為
 之備忽棄九齡之言卒為鼠輩所困哀哉
  賈師順
吐蕃攻瓜州分兵攻常樂縣縣令賈師順帥衆拒守及
瓜州陷吐蕃悉兵㑹攻之旬餘日吐蕃力盡不能克使
人説降之不從吐蕃曰明府既不降宜斂城中財相贈
吾當退師順請脱士卒衣冦知無財乃引去毁瓜州城
[003-50b]
師順遽開門收器械修守備敵果復遣精騎還覘城中
知有備乃去
 以刺史而不能守瓜州以縣令而竟能保常樂及吐
 蕃既退又能逆知其復來而為之備則師順之才畧
 亦可見矣不知分註何以不錄
  限明經進士及第之數
應諸色裁損下有不應獨抑明經進士也句
 楊瑒之意重在明經進士今省司奏限兩科及第之
[003-51a]
 數而流外諸色繁雜如故故特别白言之刪下句不
 了原疏抑揚本㫖
  觀酺宴
上御五鳳樓酺宴下有觀者諠隘金吾白挺如雨不能
遏上患之高力士奏河南丞嚴安之為理嚴為人所畏
請使止之上從之安之至以手板繞塲畫地曰犯此者
死於是盡三日人指其畫以相戒無敢犯者
 天子之威不及縣丞金吾白挺不如畫地兹事殊不
[003-51b]
 可解而理則有固然者所謂以一治萬不以萬治萬
 也一者何法而已矣法以齊民上下相悉令之必聽
 戒之必孚河南之民奉安之之法久矣故示之以限
 制而人無不從命也此條分註不錄
  楊仲昌議加服
鄭公魏徵始加舅服至小功五月雖鄭公賢也而周孔
聖也以賢改聖後學何從竊恐内外乖序親疎奪倫情
之所㳂何所不至下接昔子路有姊云云
[003-52a]
 子路以上分註不載今存之可見魏公加服唐人已
 有譏之者
  封牛仙客
九齡固執如初上怒變色曰事皆由卿邪九齡頓首謝
曰陛下不知臣愚使待罪宰相事有未允臣不敢不盡
言上曰卿嫌仙客
 此段分註不錄而以卿嫌仙客接上怒變色下意亦
 嫌其固執耶虞廷之戒曰爾無面從退有後言若九
[003-52b]
 齡者可謂不面從矣
  蓋嘉運
恐難成事下有今嘉運有驕敵之色臣竊憂之况防秋
非逺未言發日若臨事始去則士卒尚未相識何以制
敵且將軍受命云云
 嘉運之無功固繇於矜誇然流連京邑不即赴鎮使
 士卒怠荒邊庭解體是則過之大者防秋以下不宜
 刪
[003-53a]
  以髙仙芝為安西四鎮節度使
自安西行百餘日至特勒滿川分軍為三道刻期㑹吐
蕃連雲堡下堡有兵近萬人不意唐兵猝至大驚依山
拒戰礟擂如雨仙芝以郎將李嗣業為陌刀將嗣業執
一旗引陌刀緣險先登力戰自辰至已大破之復進三
日至坦駒嶺下峻阪四十餘里前有阿弩越城仙芝恐
士卒憚險不肯下先令人胡服詐為阿弩越城守者迎
降云阿弩越赤心歸唐娑夷水藤橋已斫斷矣娑夷水
[003-53b]
即弱水也藤橋者通吐蕃之路也仙芝陽喜士卒乃下
 又三日阿弩越迎者果至明日仙芝入阿弩越城遣
將軍席元慶將千騎前行謂之曰小勃律聞大軍云云
 藤橋去城猶六十里仙芝急遣元慶往斫之甫畢而
吐蕃兵大至已無及矣藤橋濶盡云云
 自安西行百餘日至特勒滿川過此然後分兵㑹連
 雲堡分註乃云行百餘日至連雲堡何也破連雲堡
 進至坦駒嶺又前入阿弩越城然後遣將軍席元慶
[003-54a]
 分註乃於破連雲堡下即云遣席元慶何也過阿弩
 越城前至孽多城乃小勃律王所都通鑑所云仙芝
 至至孽多城也綱目既刪阿弩越城一段亦云仙芝
 至則不知其至何所耳藤橋去城六十里此城即指
 孽多城也分註以簡徑為主而腠理甚疎恐讀者昧
 昧故據原本補之
  段秀實
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擊大勃律至菩薩勞城前鋒屢㨗
[003-54b]
常清乘勝逐之斥侯府果毅段秀實諫曰敵兵羸而屢
北誘我也請搜左右山林常清從之果獲伏兵遂大破

 綱目無此畧異域也秀實善於為人謀用其謀無不
 成功而立名者其在安西則李嗣業封常清皆受其
 教諫而始有効者也
  陷常山
杲卿告急于承業承業既竊其功利於城陷遂擁兵不
[003-55a]

 利於城陷兩句此乃記事者推見至隱之言分註何
 以不錄然承業之貪冐由于通幽通幽則通儒之弟
 也賊黨也杲卿豈不之知而使與泉明偕行也哉莫
 予䈂蜂自求辛螫讀之恨恨
  靈寳之戰
隘道七十里下有官軍與乾祐㑹戰乾祐伏兵於險翰
與田良丘浮舟中流以觀兵勢見乾祐兵少趣諸軍使
[003-55b]
進王思禮等云云
 分註刪此數句不見致敗之由觀㑹戰之際哥舒翰
 全無方畧而冐昧擊賊入于乾祐彀中而不知者
  李泌
泌乃受之下有置元帥府於禁中俶入則泌在府泌入
俶亦如之
 俶為元帥泌為長史宻邇禁近出入相需分有尊卑
 情如手足此鄴侯所以得行其志而助成中興之美
[003-56a]
 也
  張良娣
有戰功者賞之下有良娣自閣中言曰鄉里之舊何至
於是上曰先生為社稷計也遽命撤之 他日上又謂
泌曰良娣祖母昭成太后之妹也上皇所念云云
 上皇所念念昭成太后之妹鄧國夫人也非念良娣
 也肅宗欲后良娣故援祖母為之辭庶幾凴藉舊德
 謂足以當新眷耳分註刪昭成太后之妹句直云良
[003-56b]
 娣上皇所念何其遠於情禮也
  守太原
善穿地道下有賊於城下仰而侮詈光弼遣人從地道
中曳其足而入臨城斬之自是賊行皆視地
 此亦穿地道之効也亦足以剏懼狂賊而奪之氣何
 為不錄
  顔真卿
真卿自荆襄北詣鳳翔上以為憲部尚書
[003-57a]
 註曰真卿棄平原渡河欲赴行在而陜洛為賊所梗
 故南奔荆襄然後自荆襄取上津路北詣鳳翔綱目/
 無此
  清溝之戰
殺傷畧盡下有子儀與王思禮軍合進屯潏西安守忠
李歸仁軍於京城西清渠相守七日官軍不進五月守
忠偽退子儀悉師逐之賊陳夾擊官軍官軍大潰
 子儀以下分註無之而以安守忠偽遁突綴殺傷畧
[003-57b]
 盡之下殊不可解竊詳畧盡句乃是結抹上文以下
 事又是另起另叙各成首尾蓋因官兵不進故守忠
 偽遁以誘之非無上事而忽然偽遁也分註此處殊
 欠檢㑹
  賊陷睢陽
先是許遠於城中積糧六萬石虢王巨以其半給濮陽
濟陰二郡遠固爭之不能得既而濟陰得糧遂以城畔
而睢陽城至是食盡
[003-58a]
 此段分註不錄然編史者於睢陽危困之後而追紀
 曩時蓋有惜之之意焉有咎之之意焉事之成敗相
 因蹈其後害究其前非睢陽食人之禍巨為之也將
 士飢病不堪鬭坐待俘執亦巨為之也彼李巨者睢
 陽之罪人也
李翰傳况非其素志乎下有今巡死大難不睹休明惟
有令名是其榮祿若不時紀錄恐遠而不傳使巡生死
不遇誠為可悲臣敢撰傳一巻上乞編列史官衆議由
[003-58b]
是始息
 翰所作傳亦私史之類耳而輒表上之者其事確其
 論公故也巡在雍丘令狐潮來攻者四移寧陵楊朝
 宗來攻者一入睢陽尹子竒來攻者三又圍之百餘
 日以寡敵衆以飢禦飽饋救不至終於以身殉國從
 來戰鬭之苦惡臨難之壯烈孰有過於巡者而猶欲
 以浮議加之嗚呼惻隱之心豈遂斷絶乎哉翰之傳
 所以不得不表上也
[003-59a]
  以李光弼為朔方節度使
張用濟屯河陽下有光弼以檄召之用濟曰朔方非叛
軍也乘夜而入何見疑之甚耶與諸將謀云云
 夜入朔方軍自是光弼之誤故使用濟得以為詞而
 曰朔方非叛軍也云云此二句不宜刪
僕固懐恩繼至光弼引坐與語須臾閽者白蕃渾五百
騎至矣光弼變色懷恩走出召麾下將陽責之曰語汝
勿來何得固違光弼曰士卒隨將亦復何罪命給牛酒
[003-59b]
 先是懐恩沮用濟之謀及既斬用濟亦慮光弼以法
 繩之故成備而後來見殊有脇持光弼之意當是時
 軍府猜嫌幾於召亂所以臨淮之用智不如汾陽之
 坦衷也 上兩條正一時事分註存用濟而刪懷恩
 不識何故
  河陽之戰
是以知之下有龍仙見其獨出甚易之稍近將動孝德
揺手示之若非來為敵者龍仙不測而止去之十步乃
[003-60a]
與之言龍仙慢罵如初孝德息馬良久因瞋目謂曰賊
識我乎龍仙曰誰也曰我白孝德也龍仙曰是何狗彘
孝德大呼云云
 龍仙以猛孝德以譎龍仙以急孝德以緩譎以誤之
 緩以柔之此龍仙之所以死於孝德也中數句不宜
 刪
萬人敵也下有思明必使一人來刼我我且去之汝待
於此若賊至勿與戰云云
[003-60b]
 刪刼我兩句不知賊至為何
今出在野下有此成擒矣句
 此見司空易得不得則勿返意亦在其中矣光弼云
 聞我在外以為必可取適與此相應智將料敵又能
 灼知敵之料我若此
晨至柵下下有希顥阻壕休士吟嘯相視日越怪之問
曰司空云云
 希顥承勿戰之戒故以此態使日越不之測亦兵機
[003-61a]
 也不可刪
出兵羊馬城以拒賊下有賊恃其衆直進逼城督衆填
塹三面各八道以過兵又開柵為門云云元禮俟柵開
帥敢死士突出擊賊下有却走數百步元禮度賊陳堅
未易摧陷乃復引退須其怠而擊之退入柵中賊亦不
敢逼良久鼓譟出柵奮擊破之
 中潬之戰荔非元禮為首功彼其知强知弱能退能
 進又非徒健鬭而已 再戰二字誤當作出戰頃之
[003-61b]
僕固懐恩與其子瑒戰小却光弼又命取其首懷恩父
子顧見使者提刀馳來更前决戰
  九月戊申制
制子儀統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陽還定河北發射生
英武等禁軍及朔方鄜坊邠寧涇原諸道蕃漢兵共七
萬人皆受子儀節度制下旬日復為魚朝恩所沮事竟
不行
 此條綱目惟存始末而中事不詳為其不果行也今
[003-62a]
 以其不果行而復詳錄之者錄之詳惜之甚也
  吐蕃入冦
丙子帝幸陜州子儀聞之遽自咸陽歸長安比至車駕
已去上纔出苑門渡滻水射生將王獻忠擁四百騎叛
還長安脇豐王等云云
 子儀遽歸將以諫幸陜之謀也不意車駕固已先去
 矣刪車駕已去句則上句意不顯又刪上纔出苑門
 句亦不見禁衛叛亂之速
[003-62b]
丁丑車駕至華州㑹魚朝恩將神䇿軍自陜來迎上乃
幸朝恩營
 此段分註不錄惡之也然代宗之所以寵任朝恩與
 朝恩之以小忠而成大不忠者其因緣正在是
戊寅吐蕃入長安立廣武王承宏為帝
辛巳上至陜百官稍有至者 速往收之下有并發武
關防兵數日間北出藍田以向長安吐蕃必遁 大喜
聽命下有子儀恐吐蕃逼乘輿留軍七盤三日乃行比
[003-63a]
至商州行収兵并武關防兵合四千人軍勢少振云云
 前段謀也此段事也上下意相足而留軍七盤尤見
 備慮周宻
合勢進擊下有吐蕃既立承宏欲掠城中士女百工整
衆歸國子儀使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將二百騎出藍
田觀敵勢令第五琦攝京兆尹與之偕行又令寶應軍
使張知節將兵繼之全緒至韓公堆云云 以疑吐蕃
下有前光祿卿殷仲卿聚衆近千人保藍田與全緒相
[003-63b]
表裏帥二百餘騎直渡滻水吐蕃懼百姓又云云
 吐蕃整居京師中國兵勢单弱而有聚衆相應如仲
 卿者且保藍田渡滻水此其臂指之助吐蕃之所以
 懼也此不宜刪
大軍至矣下有全緒又使射生將王甫入城陰結少年
數百夜擊鼔大呼于朱雀街吐蕃惶駭 庚寅吐蕃悉
衆遁去
 分註刪上節後又錄自稱京兆尹一事然王甫不因
[003-64a]
 全緒之命亦不能聚衆結謀但黨與既盛僭忒横生
 耳存此為後事張本
  僕固瑒
瑒圍榆次旬餘不拔遣使急發祁縣兵士卒未食行不
能前十將焦暉白玉射其後者軍士曰將軍何乃射人
玉曰今從人反終不免死死一也射之何傷至榆次瑒
責其遲蕃卒曰我乘馬乃漢卒不行耳瑒捶漢卒卒皆
怨怒其夕焦暉白玉帥衆攻瑒殺之僕固懷恩聞之入
[003-64b]
告云云
 僕固父子不忠於其君故白玉焦暉不順於其帥出
 乎爾反乎爾此理之必至者也射人以怒衆乘怨以
 操戈不煩天討而瑒遂服厥辜矣分註但云攻殺而
 不詳其事其於鑒戒猶未明切
  段秀實
吾戴吾頭來矣下有甲者愕因諭曰常侍負若屬耶副
元帥負若屬耶奈何欲以亂敗郭氏晞出秀實讓之云
[003-65a]

 悍卒恃常侍兼恃副元帥段公之言不惟破其所恃
 而又使之有顧畏之心以此諭甲者可謂適合體要
 矣分註但存讓晞語非是
  郭子儀説囘紇
不相睦下有分營而居子儀知之囘紇在城西子儀使
牙將云云
 二冦分營而居囘紇别在城西亦是當時一機㑹設
[003-65b]
 使當時冦兵連營偵候相接則令公亦不得輕出而
 獨説囘紇也以此觀之凡記事之語有似不𦂳要而
 又不容一去者此類是也
  顔真卿疏
元載請百官奏事皆先白長官長官白宰相然後奏聞
仍以上㫖諭百官曰比日諸司奏事煩多所言讒毁故
委長官宰相先定其可否真卿上疏云云是林甫復起
於今日也下有然林甫雖擅權羣臣有不咨宰相輒奏
[003-66a]
事者則托以他事陰中傷之猶不敢明令百司奏事皆
先白宰相也陛下倘不蚤寤云云
 載欲壅蔽朝廷耑君擅政其為林甫無疑然詳味疏
 末數言抉剔明盡則元載之奸又有甚於林甫者分
 註刪之何也
  邠州兵徙涇原
初四鎮北庭兵遠赴中原之難久覉旅數遷徙四鎮厯
陜虢鳳翔北庭厯懐絳鄜然後至邠頗積勞弊及徙涇
[003-66b]
州衆皆怨誹兵馬使王童之謀云云
 厯數二鎮至邠之繇則久覉旅數遷徙皆見成跡勞
 弊如此怨誹自生段公雖能弭亂亦以智畧制之而
 已國家使民至此而不加優恤不思更代視之如牛
 羊此涇原之所以再生亂也
  馬璘涇邠之戰
璘為敵所隔下有逮暮未還兵馬使焦令諶等與敗卒
爭門而入或勸行軍司馬段秀實乘城拒守秀實曰大
[003-67a]
帥未知所在當前擊敵豈得茍自全乎召令諶等讓之
曰軍法失大將麾下皆死諸君忘其死耶令諶等惶懼
請命乃悉發城中兵未戰者陳於東原為將力戰狀吐
蕃稍却既夜璘乃得還
 戰而兵敗乘城拒守未為失計然大帥未還而但議
 城守則似置大帥於度外矣段公陳兵為戰備所以
 威敵而彊大帥之意也帥全則不必乘城而且得以
 制勝矣分註錄此不詳今補之
[003-67b]
 
 
 
 
 
 
 
 綱目分註拾遺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