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j0053 篆隸考異-清-周靖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十
 篆隸攷異       小學類二字書之屬
提要


    等謹案篆隸攷異四卷


國朝周靖撰靖字敉寧呉縣人明吏部文選司


    郎中周順昌之曽孫也是書辨别篆隸異同
    用意與張有復古編相類其小異者有書以
    篆文為綱而附列隸字之正俗此則以隸字
    為綱於書者註曰隸不合六書者註曰俗於
[000-1b]
    隸相通而篆則不相假借者註曰别如隸字好醜之
    好與好惡之好為一字篆則分好&KR2315二字之類而各列篆文於其下
    又説文分部五百四十此則以隸字㸃畫多
    少為次分部二百五十有七俾讀者以所共
    知通其所未知較易於尋檢大㫖斟酌於古
    今之間盡斥鄙俚杜撰之文而亦不為怪僻
    難行之論其凡例有曰庖犧畫卦已開書契
[000-2a]
    之宗降至小篆無慮幾變然許叔重以前雖
    有周鼓秦碑究無成書可據故鄭樵曰六書
    無傳惟藉説文此考以説文為主鐘鼎欵識
    一概不錄又曰如犅䒼等字止載説文而剛
    曲見於經史反覺簡易此攷寧取其簡無取
    其煩故去牛去草是非悖謬説文實欲羽翼
    經史閲者可舉一以例百云云汪琬作是書
    序亦以泥古變古二者交譏而稱是書上引
    六經旁及子史究其本末晰其是非至詳至
[000-2b]
    細而未嘗有詭異之説其論允矣其書未有
    刋板此本為康熙丙辰長洲文含所手錄篆
    文頗為工整逈非鈔胥所能驗其私印有小
    停雲字葢文徴明之裔故筆法猶有家傳歟
    今錄存其書以著顔元孫去泰去甚之義俾
    從俗而戾古與從古而不可行於今者均知
    為别擇焉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000-3a]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校官陸 費 墀
[000-3b]
[000-4a]
篆隸攷異序
古今之制不同也古人之所食者俎豆而後世更之以
桮杅古人之所安者簟席而後世更之以榻案古人之
所聽者箾管琴瑟而後世更之以筝笛琵琶古人之書
其器則簡䇿其字則大小篆籀文而後世更之以縑紙
與夫隸分行草風俗日流于簡易而人心日趨于靡薄
此其不同之故所由來也使後世有王者作必欲盡廢
一時之制而大復乎古非不美且善也然徒足以驚駭
觀聽而實不足以為治何則執之積漸使然也今之學
[000-4b]
者乃區區守其一隅之見輒以小篆正隸文以大篆正
小篆予往往惑之度其詭異非遂返之科斗結斗結繩
之世其譊譊者必不止嗟乎此曲士之所尚而通儒之
所不許也顧其間猶有不可不辨者蓋隸之視篆特小
更其點畫爾其于周官保氏六書之法未嘗相也自
輓近以來承譌襲&KR0861絶不知造字之原委于是競行俗
字而六書之法遂亡始則市井有之而繼則學士大夫
[000-5a]
亦然矣始則私家簿籍有之而繼則經典詩文以迄章
奏牒移之屬亦然矣小學之教不明而因循苟且者衆
舉凡儒林蓺苑皆不免于漸染流俗宜乎曲學之士得
奮其一隅之見以相詆訶也吾郡周子敉寧博學而文
慨然有憂之作攷異一書發凡起例悉原許慎李陽冰
徐鉉三子每字必加折衷先舉隸文為主然後求之于
篆而以俗字附焉上引六經旁及子史究其本末晰其
是非至詳至細而亦未嘗有詭異之説故雖通儒不能
難也韓退之謂凡為文詞宜略識字若敉寧之學豈非
[000-5b]
識字之尤者與不必盡廢隸文而所為小學六書之教
藉是可以復相講明其有功于同文之治匪淺尟也予
故序之以示學者攷焉長洲汪琬序
[000-6a]
篆隸攷異凡例
一庖犧畫卦已開書契之宗降至小篆無慮㡬變然許
 叔重以前雖有周鼓秦碑究無成書可據故鄭樵曰
 六書無傳惟藉説文此攷以説文為本鍾鼎欵識一
 概不録
一邊旁凑合為筆之害今文人學士専騁筆姿不求根
 據遂至魯魚互殽義理乖舛此攷専辨偽别分為各
 部使觀者犂然下筆有據
一前人成書如六書正譌説文補義六書精藴六書索
[000-6b]
 隠之類皆以篆為綱以隸為目且一字統攝數俗字
 繙閲之際真如捕風此以隸字居前篆字居後亦猶
 釋元雅以隸求篆之意
一篆書雖異而隸書可通者則注曰隸古無此字而後人
 損益者則注曰俗或兩字而隸書合為一字者則注曰
 别其他篆書重文亦不互見
一始一終亥説文以義為次第五聲韵譜説文以聲為次
[000-7a]
 第此攷先隸後篆務欲易為簡閲故以畫之多少分
 部之先後從簡入煩从俗攷正綱舉目張有條不紊
一古字有不相假借者必彼此互列如别之與尼之
 與好之與&KR2315嘫之與然之類是也有可以假借者
 雖有異文概不備載如象之與襐渻之與省墜之與
 䃍詥之與合之類是也餘俱倣此
一留心篆籀本欲追蹤古學溯流窮源也如犅䒼等字
 止載説文而剛曲見于經史反覺簡易此攷寧取其
 簡毋取其煩故去牛與草是非誖&KR0861説文實欲羽翼
[000-7b]
 經史閲者可舉一以例百若夫寡學謏聞以俟君子
 之正焉
[000-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