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i0006 律呂成書-元-劉瑾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苑洛志樂卷一


  明 韓邦竒 撰


  陳氏樂書曰甚哉諸儒之論律吕何其紛紛邪謂陰陽
相生自黄鐘始而左旋八八為伍管以九寸為法者班
固之説也下生倍實上生四實皆三其法而管又不專
以九寸為法者司馬遷之説也持隔九相生之説以中
吕止生黄鐘不滿九寸謂之執始下生去减上下相生
[003-1b]
終於南事十二律之外更增六八為六十律者亰房之
説也本吕覧淮南王安蔡邕之説建㽔賔重生之議至
於大吕夾鐘仲吕之律所生分等又皆倍焉者鄭康成
之説也隔七為上生隔八為下生至於仲吕則孤而不
偶㽔賔則踰次無凖者劉向之説也演亰房南事之餘
而伸之為三百六十律日當一管各以次生者宋錢樂
之之説也斥亰房之説而以新舊法分度參録之者何
承天沈約之説也校定黄鐘毎律减三分而以七寸為
[003-2a]
法者隋劉焯之論也析毫釐之彊弱為筭者梁武帝之
法也由此觀之諸儒之論角立蠭起要之最為精宻者
班固之志而已今夫陰陽之聲上生者三分之外益一
下生者三分之内損一蓋古人簡易之法猶古厯周天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若夫律同之聲適多寡
之數長短之度小大之量清濁之音一要宿乎中聲而
止則動黄鐘而林鐘應動無射而仲吕應和樂未有不
興者矣彈宫而徴應彈徴而商應彈商而羽應彈羽而
[003-2b]
角應是五聲以相生為和相勝為繆先王立樂之方也
律不求元聲元氣雖能宰物終是苟且與天地何與哉
然聖人得元聲以候元氣今當候元氣以求元聲律能
應氣度量衡由之而定九八音之輕重厚薄大小多寡
長短皆由于律其體則天地之體宜其用之能感天地


  絲隨五聲管隨十二律然和平沉厚麄大而下者宫
聲也勁凝明峻從上而下歸於中者商聲也圓長通徹
[003-3a]
中平而正者角聲也抑揚流利從下而上歸於中正者
徴聲也喓哸而逺徹細小而高者羽聲也


  聖人不能以一身周天下之用故制為噐數以教萬世
是以天下後世人非聖人而道則聖人之道也昔孔子
聞韶于齊夫其考擊而搏拊者固非皆夔倫也而其美
如此者噐數存也且聖人之道有文有本天地之道有
纎有洪自然之理也今不論度量衡之數而曰妙在其
人則聖人當時止為一支之木一塊之土一鈎之金足
[003-3b]
矣何必為鐘為鼓為笙為磬又從而為篁為絃有煩有
簡若是哉今試以祭祀之時燕享之際琴瑟缺其絃笙
盡去其篁鑄萬鈞為鎛鐘合以方寸之鼗皷又從而盡
去八音使寳常擊食噐荀朂摇牛鐸可乎不可乎是故
君子不為無益之空言必究制作之實用


  自隋唐以來律皆造作用全刀剖削而成非本然之管
恐傷元氣且律吕絲忽所争若非良工剖削之際安能
適中予謂多取竹管其從長未免用刀㫁之必求徑三
[003-4a]
分四釐六毫周廣十分三釐六毫者而後用之庶得聲
氣之元矣


  律雖非生于累黍然古樂既亡律管非累黍亦何由定
予謂亦須自九十黍累為九寸然後依蔡氏之説多截
竹管或長一分或半分或十分分之一以至于九或短
一分或半分或十分分之一以至于九中間必有適之
者矣


  埋管之地不可以城市之中蓋城市之地翻取數過皆
[003-4b]
灰糞瓦礫非本然之土必于壙野素無人居之地土之
黄壤者亦須去二三尺以盡客土撅亦不可深深則恐
傷正氣如此候之或得正氣之應矣


  古樂既亡代變新聲至元則壊之極矣周德清中原音
韻方且自謂知音姑以四聲論之聲之有平上去入猶
天之元亨利貞地之東西南北也今以元音入不能歌
乃以入聲𣲖入三聲是何理也夫之知王黄呼喚雖差
聲與韻未害也德清乃以六為溜國為鬼至于别為平
[003-5a]
則無字彼徒知譏沈約以南蠻之音為中原之音自不
知以北狄之音為中原之音也獨其論黄荒原元之分
陰陽為得耳以點絳唇論之則㳺藝中原差而竚立閑
階是矣


  噐與造化通唯律而已黄鐘既定凢天地之噐雖衣服
盤盂皆造化之運形而上形而下本一物也


  宫聲重而尊商聲明而敏角聲輕而易制徴聲泛而不
流羽聲渙散而抑


[003-5b]
  八音之數惟絲為自然其七音皆倚此而起數


  古以周尺八尺為歩以今歩尺除之中尺可考也


  宫商角徴羽借此五字為母五字即五聲也


  春陽無不到陵原無二氣


  㽔賔隔八若益一分上生大吕與損一分下生大吕倍
其數長短不差絲毫然不如下生為自然於十二律之
序為順審思自見


  司馬遷以宫生角角生商商生徴徴生羽羽生宫則反其
[003-6a]
所尅不可被之八音


  大吕為當十月管逆數至應鐘為夏至


  世説稱有田父於野地中得周時玉尺便是天下正尺
荀朂試以校尺所造金石絲竹皆短校一米


  今尺惟車工之尺最准萬家不差毫釐少不同則不利
載是孰使之然哉古今相沿自然之度也然今之尺則
古之尺二寸也所謂尺二之軌天下皆同是也以木工
尺去二寸則周尺也昔魯公欲高大其宮室而畏王制
[003-6b]
乃以時尺增一寸召班授之班知其意復一寸進於公
曰臣家相傳之尺乃舜時同度之尺也乃以其尺為之
度諸侯聞之争召班然班亦本木工之聖者也


  世儒有言學樂必先等字若然三百篇無一章中律者
經言律和聲未聞以律就聲也夫人之聲有洪者細者
亮者萬萬不齊古之聖人雖堯舜之聲亦不能合律惟
大禹一人聲可為律耳正使人人之聲皆中律亦只五
聲人有八十四喉舌哉且如&KR0687&KR0687鹿鳴一句上&KR0687字宫
[003-7a]
&KR0687字徴豈一字二音哉恊以就律耳等字云者非知
樂者之言也


  聲出於脾合口而通之謂之宫出於肺開口而吐之謂
之商出於肝而張齒湧吻謂之角出於心而齒合吻開
謂之徴出於腎而齒開吻聚謂之羽


  宫土聲也其性圓而居中若牛之鳴窌而主合商金聲
也其性方而成噐若羊之離羣而主張角木聲也其性
直而崇高若雉之鳴木而主湧徴火聲也其性明而辨
[003-7b]
物若豕之負駭而主分羽水聲也其性潤而澤物若馬
之鳴野而主吐


  宫聲雄洪調則政和國安亂則其國危在西域則婆脆
九也商聲鏘鏘倉倉然調則刑法不作威令行亂則其
宫壊在西域則稽積識也角聲喔喔確確然調則四民
安亂則其人怨在西則沙識也徴聲倚倚戯戯然調則
百物理亂則庶績隳在西域則沙臘也羽聲詡雨&KR1196
然調則倉廪實庶物備亂則其民憂其財匱在西域則
[003-8a]
般瞻也


  黄鐘宮聲去太簇商聲一寸去大呂接聲六分三釐去
林鐘應聲三寸瑟黄鐘折馬後即大呂不必下一絃也
十二管倍其長則倍其空圍半其長則半其空圍十二
管雖有長短空圍則同康成以十二管隨其長短而减
其空圍則於八百一十分十七萬之數戾矣



[003-8b]









[003-9a]









[003-9b]









[003-10a]









[003-10b]









[003-11a]









[003-11b]









[003-12a]









[003-12b]









[003-13a]









[003-13b]









[003-14a]









[003-14b]









[003-15a]









[003-15b]









[003-16a]









[003-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