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h0059 榕村四書說-清-李光地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中庸餘論
            大學士李光地撰
性也情也心也皆主於人而為言者也在天則但曰命
尊天之辭也雖然易傳有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則天
有心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則天有情又曰天徳曰天
地之徳徳即性也則天有性是數者皆假人之所有以
名天地天人之理一也性則太極也太極動静而情與
心見矣然則何不曰性而曰太極亦尊天之辭也朱子
[003-1b]
之釋太極也曰造化之樞紐品彚之根柢又曰極者至
極之義標凖之名惟為造化之樞紐也斯所以為至極
之義也惟為品彚之根柢也斯所以為標凖之名也今
夫物之有樞有紐皆其旋動之宗挈繫之本也天地之
顯設者曰象黙運者曰氣其靈運者曰神性不可以象
定也不可以氣定也并不可以神定也而實神之所以
妙氣之所以運象之所以設乃其所以主張綱維居無
[003-2a]
事而推行是者言天至此則無以復上之故曰至極之
義也物之有根柢也種也其所生之實雖千萬之繁莫
不肖而似焉天地之性萬物之所肖而似也故人則具
體而微物則或但有其一體要皆以天地之性為性而
終古不易如有所望以為正所則以為平者故曰標凖
之名也惟其有所以為性者徳者是以流行而賦於物
則謂之命矣物各受其所賦則為人之性物之性矣論
道者斷自天命如作易者斷自兩儀太極之緼不可得
而聞也黙而識之可也
[003-2b]
元亨利貞天徳也元之氣為春其職生亨之氣為夏其
職長利之氣為秋其職收貞之氣為冬其職藏人之生
也得乎元之徳以為仁得乎亨之徳以為禮得乎利之
徳以為義得乎貞之徳以為智及乎感於物而動也由
仁而發則為惻隠由禮而發則為辭讓由義而發則為
羞惡由智而發則為是非故曰人者天地之徳隂陽之
交五行之秀氣也仁義禮智者性也惻隠羞惡辭讓是
[003-3a]
非者情也性情皆道心也達乎天徳者也雖然理乗於
氣而行故道心麗於人心而發人心者愛也惡也欲也
懼也愛之發為喜惡之發為怒欲之發為樂懼之發為
憂人心動而吉凶判焉是故喜者吉之根也怒者凶之
根也樂者吝之根也憂者悔之根也必也愛而仁斯其
喜也道矣惡而義斯其怒也道矣欲而禮斯其樂也道
矣懼而智斯其憂也道矣必也動乎惻隠是謂愛而仁
矣動乎羞惡是謂惡而義矣動乎辭讓是謂欲而禮矣
動乎是非是謂懼而智矣必也由仁而喜也道斯有所
[003-3b]
吉矣由義而怒也道斯無所凶矣由禮而樂也道斯無
所吝矣由智而憂也道斯無所悔矣吉凶悔吝之介興
衰治亂之㡬也是故喜者治之象也怒者亂之象也樂
者盛之象也哀者衰之象也必也喜而仁斯治可致矣
怒而義斯亂可止矣樂而禮斯盛可保矣哀而智斯衰
可興矣禮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樂者先王之所以飾
樂也兵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刑者先王之所以飾哀
[003-4a]
也必也禮而行於仁斯喜可以致治矣樂而節以禮斯
樂可以保盛矣師而出以義斯怒可以沮亂矣刑而析
以智斯哀可以扶衰矣是故喜怒哀樂心之機學之要
也自此而上則通於天君子以之順性命之理焉自此
而下則達於世君子以之持氣數之權焉
喜樂陽也怒哀隂也喜極則生樂怒過則生哀以類相
生者也哀生喜樂生怒反類相生者也雖然哀生喜也
易致樂生怒也難持心滿則愈不足也氣滿則愈不制
也智昬則愈不思也是故怒生哀哀生喜亂而向治者
[003-4b]
也喜生樂樂生怒治而入亂者也善檢身者不於樂生
怒之時而於喜生樂之際
木金水火統之者土也仁義禮智統之者信也愛惡欲
懼統之者思也喜怒哀樂統之者和也是故誠則仁義
禮智存矣思則愛惡欲懼正矣和則喜怒哀樂平矣土
周流終始而旺於四時之季四時之季者相生之界也
故愛欲惡懼相生之界則當節之以思也喜樂怒哀相
[003-5a]
生之界則當節之以和也節之者謂遲焉而勿容遽也
節之以思則理明而氣定節之以和則氣定而理明
木火金水運而木徳常伸仁義禮智行而仁道常貫故
愛惡欲懼之叢生欲其愛心之常在也喜怒哀樂之雜
發欲其喜氣之常流也
四徳主於貞五常妙於智是故懼者平惡而節愛欲者
也哀者殺怒而生喜樂者也憂懼亦情也而君子以制
其情焉
是非與懼同位知是非則知懼矣怵惕而後惻隠是仁
[003-5b]
之情生於懼也恭而後敬是禮之情生於懼也羞而後
惡是義之情生於懼也懼者衆情之攝也生人之命也
小人為畏威學者為畏義君子為畏天
喜而懼則不至於樂矣樂而懼則不至於怒矣怒而懼
則不至於哀矣哀者必懼故能生喜也
人心者愛惡欲懼也外物引之故危道心者仁義禮智
也形氣隔之故微精以别之則不雜於物而人心可安
[003-6a]
矣一以守之則不已於命而道心可著矣精者所以審
於㡬也一者所以存其誠也中庸誠在㡬先虞廷則自
精而一何也中庸首言性故以性為主而必存誠以立
其本也虞廷首言人心故以人心為要而必審㡬以謹
其動也二者之功交養互發故中庸卒章内省則精也
敬信則一也猶虞廷之指也典謨卒章惟時則戒懼也
惟㡬則謹獨也猶中庸之指也
形色天性也本無精粗者也然性純乎理由理而動則
天下之公也形梏於物交於物物與物對而私生矣心
[003-6b]
者神明知覺妙乎形性者也指其根於性而發則道心
也指其雜於形而發則人心也人心者口鼻耳目四肢
之用是盖道心之所以兼體而不離同流而不息者非
惡也危焉而已危之云者謂其一蹴而至於惡也好惡
無節於内知誘於外不能反躬而天理滅焉則大惡至
矣是故人心非惡而惡由是生荀卿因是而累性非也
佛氏因是而黜形亦非也
[003-7a]
允執厥中其言中之原乎在心則渾乎性命之真夫焉
有所倚在事則卓乎義理之正旁行而不流皆執中之
謂也兼中和之義者也君子時中亦然言其貫動靜通
行止合内外而無時不中也説者以達變行權為時中
失其指矣
言中肇於唐虞庸之義於何起也曰舜言允執其中矣
而繼之曰無稽之言勿聴弗詢之謀勿庸夫言必有稽
謀必有詢皆求道於庸之謂也故夫子稱舜之智自好
問好察邇言以至於用中不言庸而庸之義具矣
[003-7b]
聰明而優於知者啓以道之中未必契愚者則又不可
曉解也故必使之從事於行則智者以躬踐而漸就實
愚者以率教而漸知方因行而自有得於知矣淳實而
篤於行者抑以道之中未必返不肖者則又不可檢束
也故必使之從事於知則賢者以講明而漸就正不肖
者以聞義而漸格非因知而自有得於行矣盖智者高
明非不能行賢者篤志非不能知故但因其所短而補
[003-8a]
之也愚者多純厚未必不能行不肖者多聰慧未必不
能知故又因其所長而用之也教化盛時隨材造就所
以使民不失其性而咸協於中者如此及王道之衰教
化既微則任其氣質之偏而有四者之弊智者不行故
過於智愚者不行則益其愚賢者不知故過於賢不肖
者不知故重其不肖是以觀於民性之失有以知夫道
之不行不明也道之不行不明故人有過不及之偏自
人有過不及之偏而道益以不行不明矣始於王澤之
竭學校之衰而成於學術之分俗化之敝人能弘道故
[003-8b]
在上與在下者皆交有責焉
知仁為性之徳固已勇者氣也何以謂之徳也曰三徳
皆根於誠者也仁者誠之厚智者誠之通勇者誠之强
博厚高明悠久之義也皆根於誠則同為性之徳也明
矣仁義禮智信無勇何也言信則勇在其中也信即誠
也誠者實也勇者果也草木之成者曰實又曰果皆確
然成就而不虚之稱也志之决矣氣亦副焉非誠之至
[003-9a]
而能與於此哉
夫婦之所知能聖人之所不知不能非兩端也一事而
已就一事言之夫婦所知能者此也聖人所不知能者亦
此也非其充周著見之至則夫婦何以易非其精深微
妙之極則聖人何以難此君子之道所以為費而隠也
雖然精深微妙者不離乎充周著見之中此君子之道
所以即費即隠而别無隠之可索也夫聖人之聖也天
地之大也其知其能豈得與夫婦同然而道即夫婦之
道也天地之道著察於夫婦故夫婦之道著察於天地
[003-9b]
也既曰著察則但有大小之殊分而無隠顯之二觀彼
舎日用而求之窈冥玄黙之中安能和同天人之際哉
四方北為幽四時冬為幽一日夜為幽四徳智為幽五
倫夫婦為幽幽者顯之基是以君子之學謹於獨知君
子之行防於暗室也
父子兄弟縁夫婦而有故為家道之先父子兄弟以有
夫婦而踈故為齊家之始
[003-10a]
人倫卑邇者也天地鬼神高逺者也然就人倫言之又
自有逺邇高卑之異君臣朋友逺者也一家之親近者
也必順親而後可以信友獲上是行逺自邇之意也就
逺者言之則堂亷之分比朋遊之好又為逺且高矣就
近者言之寢門之節比同懐之驩牀簀之暱又為逺且
高矣就兄弟妻子言之則妻子又為近卑然必信友而
後獲上妻子合而後兄弟翕兄弟和而後父母順是登
高自卑之意也盖父母於子無不愛故其心常欲兄弟
之和而人之於兄弟亦無不少而相樂者自有妻子之
[003-10b]
後而不能必其同心於是兄弟之懽日薄而且相怨尤
者有矣故必曰妻子之好合如琴瑟之同調而無異聲
然後兄弟和樂且耽嗜以終身而無倦厭也又重申之
曰宜爾室家者在乎樂爾妻孥而已夫婦之為齊家之
本者以此
鬼神者人倫之推也祖宗自父母而推者也天地自祖
宗而推者也羣望百靈自尊長而推者也聖賢明祀自
[003-11a]
師友而推者也百族庶類之祭自胞與而推者也
鬼神者雖有屈伸之異名然其為神則一也天地日月
山川常伸者也祖宗先聖先賢既屈者也常伸者與生
人之道而長流既屈者亦與生人之本而不二况乎其
功之不可忘道之不可息者氣雖屈其神則亦與天地
日月山川常伸而不窮也故分而言之曰鬼神合而言
之則神也
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者何也言以
一身之鬼神知凡天地間之鬼神也一身之中隂精之靈
[003-11b]
曰魄陽氣之靈曰魂猶之天神而地靈也常伸不窮者
也思慮動作之雜揉者曰游魂游魂作為萬事而有動
靜之變猶之游氣紛擾生為萬物而有聚散之殊也或
伸或屈者也魂之動也乗於生氣如神之從天其靜也
藏於精魄如鬼之從地精氣魂魄合而為一故天地人
鬼之道上下同流焉
人交於鬼神者正也鬼神交於人者變也人以正而交
[003-12a]
於鬼神如祭祀占禱之類正中之正也以邪而交於鬼
神如淫祠黷祀之類正中之變也鬼神以正而交於人
如示象告警之類變中之正也以邪而交於人如見怪
興妖之類變中之變也古者以正感正故幽明之接無
非教也後世以邪感邪故欺詐誣異之事生焉中庸之
言鬼神也以體物而其交之之道則惟在乎齋明承祀
致敬無斁此三代聖人所以通幽明之際使之無間者

人交於鬼如魂交於魄也晝之有思是也鬼交於人如
[003-12b]
魄交於魂也夜之有夢是也人交於鬼則鬼之靈即人
之靈也故曰其鬼不靈若鬼交於人則其所憑依者如
其所自為矣而鬼亦靈怪矣哉夫至治之世非鬼不靈
也靈不二於人也如曰至人無夢非無夢也夢不異於
思也
主徳言之孝者徳之大也主孝言之徳者孝之大也徳
莫先於仁仁莫先於孝非孝而徳何以修然全徳之為
[003-13a]
仁全仁之為孝非徳而孝何以盡墨子佛氏之徳而無
孝故不足為至徳也匹夫之孝而無徳故不足為大孝
也知徳而不知孝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不敬其親而
敬他人者也内失其本心外悖於禮教而何有於徳知
孝而不知徳者愛親而惡於人敬親而慢於人者也其
心不能推而通其辱又將踵而至而何有於孝故君子
之徳也推親親之厚以大無我之公此之謂至徳要道
也君子之孝也合四海之懽以盡事親之道此之謂大
孝也徳之始自孝而推焉徳之成以孝為極焉然則聖
[003-13b]
人之徳又何以加於孝乎
命者賦於生初之目也而亦申於有生之後之稱也盖
凡詩書之中聖賢所訓言命云者此兩端而已賦於生
初者以彞秉言者也繼之者善成之者性是也申於生
後者以明威言者也修吉悖凶福善禍淫是也夫惟降
於初者無不善故所禀之氣質有所不足言夫惟應於
後者無不公故所遇之氣數有所不足道後世専以所
[003-14a]
稟所遇言命者君子不謂命也
所稟所遇可以言氣不可以言命然而亦命也何則性
命之理行乎其中也學問之精微自變化氣質而起也
事業之光大由轉移氣數而生也故曰蒙以養正聖功
也非蒙則無功又曰吉凶生大業非吉凶則無業微獨
中人凡士為然也自古聖賢未有不發憤於自勵而遺
投以多艱者也天之道如奕非勝敗之局盡則不知其
技之精也如馭馬如操舟非夷險之路窮則不知其工
之善也世之治亂生於人之善惡善惡之生不齊故治
[003-14b]
亂之變不止不能有善而無惡有治而無亂者非天之
意也勢也而天之意即存乎其間故其初也畀之以正
性其終也鑒之以明命其中善惡之雜揉治亂之糾紛
雖若有所不得已焉爾然聖賢於是而盡其理成其能
天地於是而通其變神其化不曰命實為之謂之何哉
天命猶君命也其始無不正如君之授我以職業也其
終無不正如君之課我以功罪也中間有所稟焉所遇
[003-15a]
焉正不正㕘錯而不齊如臣之當職者有能否而所當
之職有劇易也雖然知職業之不可虚曠則在我之能
否所必竭焉知賞罰之必無僭濫則目前之劇易所必
安焉是故不以能否劇易二其心而惟盡其所受之職
者可以告無罪於君矣不以所稟所遇二其心而惟順
其所受之正者可以告無罪於天矣
古者廟制則自上而下非薄於下也為其典之隆而物
之備故分有所限也喪期則自下而上非薄於上也為
其職之重而事之繁故恩有所殺也然限之者典與物
[003-15b]
而已而其敬不限殺之者儀與節而已而其哀不殺故
喪祭之文不同而哀敬之情相凖也中庸以三年之喪
之達乎天子明上祀之禮之達乎庶人近世大賢以服
制之逮高曾明祭祀之不止於祖禰皆深得禮意者乎
末者本之推也一家之中兄弟末也父母本也兄弟同
出於父母者也族姓末也祖宗本也族姓同出於祖宗
者也天下之大民物末也天地本也民物同出於天地
[003-16a]
者也如樹之有根也滋其根則枝葉蕃如水之有源也
浚其源則派流盛故孝於父母者未有不以父母之心
為心而友于兄弟者也孝於祖宗者未有不以祖宗之
心為心而厚於族姓者也孝於天地者未有不以天地
之心為心而愛及民物者也古之制禮者崇本以報其
親矣猶謂族類之必有初也而推至於祖追逺以逮其
祖矣猶謂氣化之必有始也而推至於帝影響之昧昧
而區宇之寥寥積氣之息息而神理之昭昭察乎此者
之謂聖明體乎此者之謂仁孝舉而措之天下之民也
[003-16b]
何難之有哉
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夫婦倫也仁義禮智信性也語其
本之合則仁貫五倫焉義禮智信亦貫五倫焉語其用
之分則父子之親主仁者也君臣之義主義者也長幼
之序主禮者也夫婦之别主智者也朋友之信主信者

父子兄弟以親相親也天之合也君臣朋友以尊賢相
[003-17a]
尊也人之合也夫婦人合之終天合之始也何言乎人
合之終朋友君臣同類而男與女不同類也何言乎天
合之始有夫婦而後有父子兄弟也自春而秋天地之
氣自合漸判故父子兄弟朋友君臣象之冬者判之極
合之始也故夫婦象之天地之氣不判則不合故夫婦
之道不别則不親
性之綱仁義而已矣倫之綱親賢而已矣父子兄弟親
之屬也主於仁者也君臣朋友賢之屬也主於義者也
節文斯二者之謂禮知斯二者之謂智實斯二者之謂
[003-17b]
信然而仁之最重者父子也兄弟則自父子而殺之自
仁而即義義之最重者君臣也朋友則自君臣而等之
自義而即仁兄弟曰長幼朋友亦曰長幼而禮者仁義
之雜也長幼之序所以又主於禮者此也察於人倫者
必察其所自始夫婦之合人類之始推而上之乾父坤
母則天理之原也知此然後知自異於禽獸而人倫有
所基而智者仁義之基也夫婦之别所以又主於智者
[003-18a]
此也朋友在禮之中而又别之曰信猶土在夏之中而
又别之曰中央也物盛則慮其根本之薄故有土以養
之也禮盛則慮其實意之衰故有信以厚之也朋友者
情非若親之不可離分非若君之不可逃其合也純乎
以心合焉其交也純乎以徳交焉則莫實於是矣其倫
無當於五服然五服弗得弗親而信者五常之總也朋
友之交所以又主於信者此也
忠信之義一也而君主忠友主信何也忠者盡心其事
之謂也信者不欺其言之稱也事君者盡心於所職則
[003-18b]
不欺其君者在其中矣交友者以實而相告則盡心於
友者不外是矣何則事君以行吾道也取友以聞吾過
也人倫之設本指如是也及道之衰反以分君事者之
衆而不引為己責反以偶失言於朋友為無傷而不要
之以誠是故忠信者心之主也無所不貫者也忠主事
信主言致之於君友焉各自其切者為教也
五常之發智在仁前故學問之道知先而行繼也五常
[003-19a]
之具信為之總故學問之本誠存而徳修也
信統五常仁亦統五常盖以其發言之則智屬知仁禮
義屬行智在仁先仁包禮義而不包智也以其存言之
則仁即誠之所以為誠者智在仁内故包禮義而亦包
智也言存誠則仁為統體故曰修道以仁而又曰誠者
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言立誠則仁為要歸故曰知仁
勇而又曰不明乎善不誠乎身
知仁之成存乎勇知行之决存乎志恥不若人則志之
矣故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003-19b]
仁義禮智信者五行之徳也誠明者隂陽之道也而誠
者又即太極之真也今夫乾専言之則太極也偏言之
則對隂而為陽又析言之則對亨利貞而為乾元要之
陽統隂也元統天也此誠之義所以為大也陽以成歲
為名而以隂為用誠者貫乎終始而以明為用仁智者
徳之綱而以禮義為用其致一也此易震坎艮所以居
東北括歲之始終㢲離兑所以居西南而佐陽乎其中
[003-20a]
也智對仁言之則仁誠而智明言至聖者所以首於聰
明睿知言至誠者所以首於肫肫之仁也對禮義言之
則仁智存於心皆屬誠禮義見於事皆屬明言至誠者
所以以仁智為性之徳言聖人之道者所以必極於禮
儀三百威儀三千也盖智者終始樞軸故其徳兼隂兼
陽而可以互用
學問之道曰誠曰志曰學曰行又曰敬者何也曰敬者
所以存其誠持其志致精於學而强於行也先儒之言
曰立志以端其本居敬以持其志窮理以致其知躬行
[003-20b]
以踐其實而不及乎誠者何也曰志即誠之發非二物
也故言其發則存者可知言志之篤則誠之篤可知矣
於是而敬以持之上以防志之懈而下以檢知行之踈
故聖賢相傳敬為大焉
天命之性渾然至實而萬理具於其中故自誠而明者
性之體也聖人之教粲然皆備而莫非以復其性故自
明而誠者教之用也君子之學有事於性則所謂尊徳
[003-21a]
性者是也存久則自明以是而極深研㡬無不達也誠
則明矣之説也有事於教則所謂道問學者是也積久
則自得以是而返躬實體無不裕也明則誠矣之説也
然易稱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子夏謂博學篤志切問近
思則仁在其中矣
中也者大本也本不虚立實理涵焉故曰誠和也者達
道也道不虚行精義著焉故曰明誠者貫終始者也明
者行乎其間者也故曰誠則明矣則明自誠始又曰明
則誠矣則明以誠終忠信誠也修辭明也然修辭者以
[003-21b]
立其誠而已故誠一也而有存誠立誠之異忠信者
存之於心則所謂閑邪存其誠也修辭者立之於事
則所謂言信而行謹也其在於天則乾元者其心也萬物
資始誠之源也變化者其事也各正性命誠斯立焉是
故元者誠之始利貞者誠之終其間蔚然嘉㑹而屬乎
明明之分者亨而已矣草木之種曰實其枝葉之英曰
華其果蓏又曰實實誠也華明也始於實發於華而終
[003-22a]
於實此天徳之形寄於萬物者也雖然明非外誠而有
即誠而明具焉誠不離明而得由明而誠至焉果實之
心往往有枝葉之形則其本之所含也然必條達之以
復生實焉則其用之所就也至於實成而復生則其性
不息而其命不窮故君子之學也立一心以窮萬理制
萬事而終也自得其心與天地不二之神不已之化同
運而並行焉
盡已之性推以盡人之性固也何以遂能盡物之性也
曰物之性大畧與人同也朱子所謂虎狼蠭螘鴻雁雎
[003-22b]
鳩之屬其特專篤者爾若乃禽畜之類其生也莫不有
母子之愛無不有兄弟之親至於燕雀則有雌雄而知
夫婦知夫婦則有父子凡禽獸之雄桀者則能統率威
伏其羣犬馬識豢養之恩是有君臣下及魚鼈上及飛
鳥各以其類游翔是有朋友凡此皆天理之自然故物
之性與人不得而異特其稟氣之偏也是以明於此而
暗於彼也稟氣之塞也是以生而有之長而忘之也故
[003-23a]
禽獸之異於人者不能推不能久爾性則猶人之性也
先王推恩以及禽獸故不殀夭不殺胎所以幼其幼息
老物所以老其老盖不特孳物之生而欲收其用實以
順物之理而不傷其心也推之而山林以時入草木以
時伐凡其能順太和以育萬物者莫非己性之流行焉
異學混而一之則不知親親仁民愛物之等百姓日用
而不知則又昧於本性之同以聖賢之言觀之則天地
萬物之為一體者可見矣
草木之性與禽獸又異矣然莫不有種以相生焉是其
[003-23b]
父子也同植則叢生焉是其兄弟朋友也有牝牡之類
焉是其夫婦也有喬夭之分焉是其君臣也春而條則
應乎仁之生夏而華則應乎禮之盛秋而實則應乎義
之斂冬而枯則應乎智之蔵是故性命之理塞乎天地
之間誠非有我所得私矣
草木羣生而不相害禽獸則有攫搏踶齧矣禽獸怒則
爭飢則噬爾人則其機無已而其欲無厭如此則是禽
[003-24a]
獸於草木人於禽獸不但無以相愈而且不相如也曰
草木不相害矣而能相利乎禽獸則有厚於情篤於義
而相愛敬者矣禽獸之能愛敬其及㡬何乎人則自親
而踈自族黨而鄉國可以無不周也由此觀之貴賤可
識也況乎人之至者徳加於四海澤流於萬世殆將與
天地參焉而豈萬物所可同哉然則人之害大於物者
何也曰惟其利之大故其反是也其害亦甚大也雖然
不可以幽厲之不由而冺成能之烈是故三才之並立
尚矣
[003-24b]
人之性得五常之全故人之倫具五品之道其有近於
偏者而未嘗缺也有近於塞者而未嘗冺也矯之則正
撤之則明如草木之有種也雖旱暵枯槁而遇雨則復
生如火之有燼也雖重宿宻覆而遇嘘則復炎非如物
之偏而至於缺塞而至於冺也是故人與人之分但言
昏明不言通塞但言粹駮不言偏正孔子所謂相近者
此也孟子所謂性善者此也
[003-25a]
聖人不貴前知之術而有前知之道何也曰聖人之前
知也以理不以數理也者天意之大者也數也者天事
之細者也人與人之相交也而盡得其大指焉則人之
所頼也況天心之至公乎人與人之相交也而盡察其
細微焉則人之所害也況天機之至幽乎且夫意其不
變者也故其求之也虚寛而不忒事其屢變者也故其
察之也宻細而多差知其意則事有相反者而不之疑
也而决事也明矣察其事則意有相反者而不之知也
而失意也逺矣人猶如此况天道乎易言極數知來何
[003-25b]
也曰此以理而極數者也非後世之所謂數也如寒暑
之有候而昏明之有期如風雨之有象而星辰之有禨
揆之天道而通其變化合之人事而燭其㡬微然後占
之以象類衍之以龜蓍是則所謂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者也
詩言文王性與天合者不一而盡先聖上達之秘不可
測窺也雖然吾於易而見文王之心焉乾也者天也無
[003-26a]
不統者也今居西北隂成之後而直微陽未動之初天
命絶續間不容髪此不息之機天之大用所以行而無
聲無臭之本天之全體所以具也用也者帝也體也者
神也一隂一陽之交陽每勝隂不勝則流行之機息矣
帝之所以健而能戰也一動一靜之交而靜常涵動不
靜則沖漠之本二矣神之所以妙而無方也體則於穆
用則不已天徳其不可為首也乎而其端倪於此圖見
之嗚呼非文王之徳之純孰能知之哉
立志存心尊徳性之事也窮理踐行道問學之事也蕞
[003-26b]
然梏於有我之私混然與世相濁志不立之病也義理
無沈浸之功氣質無深厚之養心不存之病也中庸所
謂致廣大者前之博厚是也所謂極高明者前之高明
是也所謂温故敦厚者前之悠久是也是皆性之徳也
在聖人則無息在君子則不息焉爾矣雖然博厚者兼
載也高明者下濟也悠久者常新而日積也體用之不
相離是以君子精義之學日進無疆切實之修細行必
[003-27a]
謹至於取之左右逢其源動容周旋中禮然後尊徳性
之事備
誠則明矣故論至誠盡性而推之聖人之道洋洋優優
而流行於天下然其終必曰大徳敦化乃所以為大也
明則誠矣故論至聖時出而本之至誠之心肫肫淵淵
浩浩而上達乎天徳然其終必曰非聰明聖智則不足
以知之
溥博淵泉者大本也非淵泉不足為本非溥博不足為
大本也時出者發而中節也不言出則非發不言時出
[003-27b]
則非發而皆中節也喜而中節無所為喜也寛裕温柔
而已矣怒而中節無所為怒也發强剛毅而已矣樂而
中節無所為樂也齋荘中正而已矣憂而中節無所為
憂也文理宻察而已矣四者小徳之川流也肫肫之仁
大徳之敦化也喜怒哀樂其變不同而分之各一其仁
焉合之渾然一仁焉如孝子之為孝也愛之則喜而不
忘怒之則懼而無怨安居則樂病則憂喪則哀見不禮
[003-28a]
於其親者則怒而其為孝不二也如仁人之為仁也喜
則天下利之怒則暴亂者畏之嘉與為善而樂天下之
樂哀憫無辜而憂天下之憂而其為仁不分也此五行
之生所以氣殊質異各一其性而渾然一太極也子曰
吾道一以貫之而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者以此
和之至則不見其喜怒哀樂也故曰不賞不怒中之至
則不見其戒謹恐懼也故曰篤恭上天之載載者始也
猶言本也天之本始無聲無臭在人則未發之體性命
之原也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文王之不賞不怒也
[003-28b]
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文王之篤恭也故能不識不知順
帝之則穆穆不顯與無聲無臭者泯然而同歸焉
 中庸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