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59 春秋諸國統紀-元-齊履謙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
 春秋諸國統紀      春秋類
  提要
    臣/等謹按春秋諸國統紀一卷目録一卷元齊履謙撰
    履謙字伯恒大名人官至太史院使事迹具元史本傳
    此書乃其延祐丁巳為國子司業時所作前有自
    序謂今之春秋盖聖人合二十國史記為之自三
    傳専言褒貶于諸國分合與春秋所以為春
[000-1b]
    秋槩未之及故叙類此書以備諸家之闕凡
    二十有二篇首魯次周次宋次齊次晉次衛
    次蔡次陳次鄭次曹次秦次薛次杞次滕次
    莒次邾次許次宿次楚次呉自内魯尊周外
    各以五等之爵為次其入春秋後降爵者則
    隨所降之爵列之而楚呉以僭王殿焉目録
    謂此皆國史具在聖人據以作春秋者又以
    諸小國諸亡國釐為二篇附録于末目録謂
[000-2a]
    此無國史因二十國事所及而載者皆先于
    各國下列叙大勢與其排比之意題曰某國
    春秋統紀葢據墨子有百國春秋徐彦公羊
    疏有孔子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寳書之文
    故不主因魯史從赴告之義也案春秋如不
    據魯史不應以十二公紀年如不從赴告不
    應僖公以後晉事最詳僖公以前晉乃不載
    一事此盖掇拾雜説不考正經且魯史不紀
[000-2b]
    周年内魯可也履謙分國編次而魯第一周
    第二不曰王人雖微加于諸侯之上乎况天
    王也至于隠公八年葬蔡宣公宣公十七年
    葬蔡文公並經有明文履謙漏此二條乃于
    桓公十七年葬蔡桓侯謂諸國皆僭稱公惟
    蔡仍舊章反引左傳為證殊為疎舛又經書
    桓公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齊六年九月丁夘
    子同生其事更無疑穀梁傳疑故明之之説
[000-3a]
    已為不核事寔履謙乃竟以荘公為齊侯之
    子尤為乖謬以其排比經文頗易尋覽所論
    亦時有可采故録存之吴澄序稱其縷數旁
    通務合書法間或求之太過要之不苟為言
    葢瑕瑜不掩澄已有微詞矣乾隆四十五年
    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000-4a]
春秋諸國統紀序
讀三百五篇之詩曰有美有刺也讀二百四十二年之
春秋曰有襃有貶也蓋夫子既殁而序詩傳春秋者固
已云然則非秦漢以後之儒創為是説也説經而迷於
是也千年矣逮自朱子詩傳出人始知詩之不為美刺
作若春秋之不為襃貶作則朱子無論著夫孰從而正
之有惑有不惑者相半也邵子曰聖人之經渾然無跡
如天道焉春秋書實事而善惡形于其中矣至哉言乎
[000-4b]
朱子謂據事實書而善惡自見其㫖一也唐啖趙宋孫
劉而下不泥於傳有功於經者奚啻數十家然襃貶之
蔽猶未悉除必待宋末李吕而後大不惑夫其所謂襃
貶者以書時書月書日為詳略其事以書爵書人書國
為榮辱其君以書字書氏書名書人為輕重其臣而已
噫事之或時或月或日也君之或爵或人或國也臣之
或字或氏或名或人也法一定而不易豈聖人有意於
軒輊予奪之哉魏郡齊履謙伯恒甫之説春秋則異是
[000-5a]
不承陋襲故皆苦思深究而自得内魯尊周之外經書
其君之卒者十八國乃分彚諸國之統紀凡二十已所
特見各傅于經縷數旁通務合書法餘事闕而不録其
義視李則明決多其辭視吕則簡浄勝予之所可靡或
不同間有不同亦其求之太過爾而非苟為言也不具
九方臯相馬之眼者又焉能識之伯恒甫之篤志經學
知之雖久晚年獲覩其二書之成寧不快於心與二書
謂何易春秋也臨川呉澂序
[000-6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諸國統紀目録
孔子曰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所謂春秋者古者史記之
通稱也何以明之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
後春秋作莊子曰春秋先王經世之志墨子曰吾見百
國春秋皆非謂今之春秋也又嘗考之古文有夏商春
秋又有晉春秋國語晉羊舌肸習於春秋悼公使傅其
太子楚莊王使申叔時傅太子箴教之春秋左傳韓宣
[000-6b]
子適魯見魯春秋至於後世史學亦多以春秋名其書
者若虞卿春秋吕氏春秋陸賈春秋呉越春秋漢魏春
秋唐春秋之類徃徃有之故知春秋者古者史記之通
稱而今之春秋一經聖人以同㑹異以一統萬之書也
始魯終呉合二十國史記而為之也然自三傳既分世
之學者類皆務以襃貶為工至於諸國分合與夫春秋
之所以為春秋未聞其有及之者予竊疑之久矣暇日
輒以所見妄為敘類私之巾篋蓋不惟有以備諸家之
[000-7a]
闕庶㡬全經之綱領而自此或可以尋究云延祐四年
丁巳夏六月乙未朔沙鹿齊履謙謹書
魯國春秋統紀第一
    孔子嘗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證
    也我欲觀商道是故之宋而不足證也我觀
    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此聖人所以
    託魯史以寓王法也故學春秋者當先觀聖
    人所書一魯十二公二百有四十二年之事
[000-7b]
    其文可證也其誼可推也其治亂得失反復
    一代之變可覆而視也始於隱元者魯史之
    所自起也志禮樂志征伐志㑹盟志賦税志
    軍甲志城築志田邑志災異志世卿志夫人
    内女獨備於諸國者非特為詳内録也夫以
    春秋而視周典則魯為極亂以魯而視當時
    齊晉諸國則豈無所謂一變再變至道難易
    之等差哉因其事著其筆削蓋所以訓也後
[000-8a]
    之作者尚有考於斯故敘魯國春秋統紀第
    一
周王春秋統紀第二
    詩降黍離於國風示天下不復有雅春秋夷
    周室於侯邦傷王道莫之能亢也當是時周
    史固在也十三王之世次先後可考也然而
    春秋不以周統書元而但以周正首事其意
    可知也書歸物者三書來求者三書錫命者
[000-8b]
    三書出師者三書天王出居于鄭繼書天王
    居于狄泉入于成周書王扎子殺召伯毛伯
    書天王殺其弟佞夫繼書王室亂王子猛卒
    德日朘力日蹙變日極矣孔子曰如有用我
    者吾其為東周乎蓋傷周室陵遲雖有繼世
    之王亦不能以復興矣此制作之本㫖也豈
    但禮樂征伐不自已而出哉故敘周王春秋
    統紀第二
[000-9a]
宋國春秋統紀第三
    公羊氏曰大國言齊宋夫宋王者之後而中
    國之望也陳舜之後也杞夏之後也宋商之
    後也原其始封皆公爵也而在春秋陳但稱
    侯杞則始稱侯至莊之二十七年書伯僖之
    二十三年降而書子訖春秋之世凡三書而
    三降焉惟宋獨終始公爵雖襄公圖霸無功
    戰敗身傷而宋為諸侯之望曽不改舊故晉
[000-9b]
    文以解宋圍而成一戰之霸悼公以討魚石
    而興三駕之功春秋外平不書至宋楚平則
    書之其大勢可見矣故敘宋國春秋統紀第
    三
齊國春秋統紀第四
    五霸前此未有也齊創之而晉次之也雖然
    當是時也王道衰諸侯恣威勢以相脅傾詐
    以相尚天下皆是也大則宋魯衞鄭之邦小
[000-10a]
    則邾莒滕薛之國其能知尊周者誰歟以禮
    為國者誰歟推其本心無非桓文也考其行
    事亦無非桓文也其所以不為桓文者非不
    欲也特智有所不逮力有所不及耳故孟子
    論春秋不舉他國而獨以二公為稱者意蓋
    如此故敘齊國春秋統紀第四
晉國春秋統紀第五
    近代永嘉陳氏有言古者諸侯無私史晉之
[000-10b]
    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皆東遷之史也今以
    此言考之春秋凡諸侯書卒者皆有國史以
    考其世次者也其不書卒者或國滅失其本
    史或國雖在而未有史皆無所考其世次者
    也又其世次有入春秋即見者有近後方有
    者若秦至文十八年始書康公卒薛至莊三
    十一年始書薛伯卒杞至僖二十三年始書
    成公卒莒至成十四年始書渠丘公卒邾至
[000-11a]
    莊十六年始書邾子克卒許至僖四年始書
    穆公卒楚至宣十八年始書莊王卒呉至襄
    十二年始書王壽夢卒晉則至僖九年始書
    獻公卒凡此其史之所起有久近故其世次
    所書有先後然則陳氏之言於是乎信故敘
    晉國春秋統紀第五
衞國春秋統紀第六
    子路問於孔子曰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
[000-11b]
    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事
    不成禮樂不興刑罰不中而民無所措手足
    夫靈公黜其子而子其孫出公不父其父而
    禰其祖蒯聵爭入曼姑圍戚至此則人倫之
    不正甚矣故夫子因子路之問而啓之然此
    言也雖則專為衞輒而發夷考春秋所書若
    州吁若惠公若公孫剽本其禍亂無非不知
    正名之罪然後知夫子之言所包者廣非止
[000-12a]
    於一人一事而已也不然衞以康叔封國察
    其政俗兄弟吾魯加以内無專國之臣外少
    諸侯之事於斯時也苟能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人倫之無不適其正
    也其於禮樂之興也何有故敘衞國春秋統
    紀第六
蔡國春秋統紀第七
    古者王制諸侯之爵次其先後有序在周官
[000-12b]
    大司馬設儀辨位以等邦國猶天建地設不
    可亂也及春秋時禮制既亡霸者以意之向
    背為升降諸國以勢之强弱相上下故自入
    春秋蔡常先衞隱十年伐戴書宋人蔡人衞
    人桓五年伐鄭書蔡人衞人陳人十四年又
    伐鄭書齊人蔡人衞人陳人十六年㑹于曹
    猶書宋公蔡侯衞侯皆先衞也自是厥後伐
    鄭之役納衞惠之師遂序於衞陳之下矣雖
[000-13a]
    云至有後先亦以國勢孱弱不能自强於治
    可見矣其世從楚而受楚禍也宜哉故敘蔡
    國春秋統紀第七
陳國春秋統紀第八
    春秋赴告之説始於左氏其言曰諸侯有命
    告則書不然則否師出臧否亦如之雖及滅
    國滅不告敗勝不告克不書于策其意本謂
    鄰國相好或同惡以相仇或同利以相濟於
[000-13b]
    是乎有赴告之命如傳言宋人取邾田邾人
    告於鄭曰請君釋憾於宋敝邑為道鄭人以
    王命告伐宋之類非謂每事每國必皆赴告
    凡春秋所有事皆當時承赴告而書者誠如
    此言不惟當時諸侯封壤有逺近情好有疎
    密而且國有諱忌事固有不可告與夫不當
    告及不能告者而春秋備書之桓五年春正
    月甲戌己丑陳侯鮑卒甲戌之下本闕陳佗
[000-14a]
    作亂事而左傳以謂陳亂國人分散故再赴
    昭九年夏四月陳災陳亡矣定無來告者而
    胡氏以謂叔弓㑹楚子于陳還言之朝凡若
    此者皆泥於赴告之説之弊也要之春秋之
    作各從本史於理為通赴告之説恐不盡然
    也故敘陳國春秋統紀第八
鄭國春秋統紀第九
    鄭在春秋列國最為後封於諸姬為近然當
[000-14b]
    春秋之初鄭為亂階書克段書來渝平書歸
    祊書假許田書從王伐鄭皆特筆也其後方
    楚之北征諸夏而鄭與陳蔡許四國適當其
    衝陳蔡許終始春秋甘為楚之從而鄭介晉
    楚之間居二國必爭之地朝從楚盟晉師暮
    至暮從晉盟楚師朝至其為國也難哉向非
    子産以禮自固使晉楚之暴不能加焉則鄭
    國之丘墟當不終於春秋矣善乎劉安世之
[000-15a]
    論曰鄭蕞爾國又時有君臣之亂得子産然
    後安然子産為政時晉楚漸衰又能事之區
    區小國攝乎大國之間能自保已為難若妄
    作則滅亡矣傳稱子産善相小國謂此也故
    敘鄭國春秋統紀第九
曹國春秋統紀第十
    春秋志用兵輕重淺深各有不同而其甚莫
    極於滅滅者亡國之重辭也宋景公入曹以
[000-15b]
    曹伯陽歸春秋止書入而左氏傳其事謂曹
    伯陽好田弋鄙人公孫疆因進田弋之説陽
    好之疆因言霸説陽乃背晉而奸宋宋伐之
    晉不救而遂滅故嘗因是考之經有書滅而
    實未嘗滅者襄六年書莒人滅鄫昭四年書
    取鄫是則鄫未嘗滅定六年書鄭游速帥師
    滅許以許男斯歸哀十三年書許男成卒則是
    許未嘗滅亦有經書入而傳則謂滅國亦不
[000-16a]
    復見者僖三十三年書秦人入滑傳謂滅滑而
    還而滑亦不復見哀八年書宋公入曹傳謂
    晉不救而遂滅而曹亦不復見蓋未嘗滅者
    或復存之其入而國不復見者皆自亡也故
    敘曹國春秋統紀第十
秦國春秋統紀第十一
    秦自穆公始入春秋僖十五年與晉惠公戰
    于韓原其勢固已悍然矣及再納晉文主盟
[000-16b]
    中華穆公外雖從晉盟㑹内則蓄其威武投
    閒抵隙待時而發故文公方卒今年滅滑明
    年伐晉用敗殽之帥出罪已之言威行東夏
    奄宅西戎斯可謂秦之顯公矣故春秋秦自
    彭衙以前入滑圍鄭盟于翟泉㑹于温師于
    城濮凡穆公之事莫不皆備録之康共而下
    則若有不盡記者非闕文也直謂其不足詳
    耳故敘秦國春秋統紀第十一
[000-17a]
薛國春秋統紀第十二
    春秋降爵之國薛自侯降為伯滕自侯降為
    子杞自公降為侯又降為伯又降為子雖其
    所以降不可知固以見其國勢朘削日就卑
    替或曰薛與滕杞自入春秋不與諸侯㑹盟
    者各百餘年至成五年蟲牢始書杞伯成十
    三年伐秦始書滕人襄元年圍彭城始書薛
    人其曰日就卑替者何也曰是又不然夫春
[000-17b]
    秋之有㑹盟本所以控大國扶小國也故其
    徵令不濫而諸侯有序葵丘之盟盟之大者
    也而與盟者止於八國杞滕薛不在焉踐土
    之盟亦盟之大者也而與盟者亦止於八國
    杞滕薛亦不在焉此桓文之盛而小國所以
    賴也霸政下衰盟㑹數而賦役煩雖大國容
    有不至而小弱如杞滕薛之倫莫不奔走而
    聽命雖空乏其國家困踣於道路而有不遑
[000-18a]
    恤者且宋災細故也為㑹而更所喪者十有
    二國也城杞末務也相率而受其功者亦十
    有二國也甚而至於晉定之召陵之役在㑹
    者十有八國而劉子且不數焉其得失可知
    也由是言之其得與於㑹盟者非進之也適
    所以就其卑替耳故敘薛國春秋統紀第十
    二
杞國春秋統紀第十三
[000-18b]
    杞既降而書子矣而又退從人臣之列其降
    而書子吾不知其所從來退從人臣之列則
    有任其責者矣何以見其退從人臣之列也
    以襄二十九年書杞子來盟則見之也經有
    書來盟者矣桓十四年鄭語來盟閔二年齊
    高子來盟僖四年楚屈完來盟文十五年宋
    華孫來盟宣七年衞孫良夫來盟皆人臣也
    固未有諸侯書來盟者亦未有與諸侯盟而
[000-19a]
    不書公者也左氏曰杞文公來盟書曰子賤
    之也此説非也賤之之意其不在於書子也
    夫杞夏之後而天子之事守也禮秩之降一
    至如此宜乎夫子嘗曰吾説夏禮杞不足徵
    也故敘杞國春秋統紀第十三
滕國春秋統紀第十四
    春秋以諸侯而旅見於諸侯惟二事滕侯薛
    侯邾人牟人葛人是也何以知為旅見即其
[000-19b]
    所書而知之也古者諸侯之邦交名位不同
    禮亦異數至於旅見則必均其辭號者所以
    一貴賤齊等威也然則謂之侯者以君禮見
    者也不謂之侯者不以君禮見者也滕本非
    侯也薛亦然或者之説有如此者故敘滕國
    春秋統紀第十四
莒國春秋統紀第十五
    莒介居齊魯之境齊雖見伐而莒曽不敢少
[000-20a]
    陵齊焉魯則自宣公平莒及郯莒人不肯至
    再㑹齊伐之干戈相尋迄無寧歲當襄公之
    世曽不數年而莒人伐我者三侵我者一亦
    可謂之强國矣故春秋書莒每次於鄭曹之
    下至於入向取牟婁滅鄫皆强國事也故敘
    莒國春秋統紀第十五
邾國春秋統紀第十六
    春秋世卿非惟大國有之雖小國亦有之矣
[000-20b]
    莒牟夷邾庶其畀我邾快黒弓是也若邾儀
    父或以為子克字或以為大夫之名案魯有
    行父歸父晉有林父鄭父甲父是皆大夫名
    然則謂儀父為名者非無據也夫邾魯附庸
    之國其來朝於魯者數矣而魯之君臣所以
    每加兵於邾者其意責邾之不恭猶深也故
    既納其邑又分其田既又入國而以其君歸
    必期至於滅亡而後已豈先王保小寡之道
[000-21a]
    哉公行鮮有不書至者惟伐邾則悉不書至
    豈以邾為邦域之中七百里之内歟故敘邾
    國春秋統紀第十六
許國春秋統紀第十七
    春秋之班齊侯爵也自入僖公常序于宋公
    之上邾子爵也常序于薛伯之上許男爵也
    常序于曹伯之上復有在邢侯之上者甚而
    至於蜀之盟秦序宋上鄭序齊上皆習亂之
[000-21b]
    事也故統紀自内魯至於降周而下並依王
    爵曰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爵同以親晉當
    先齊以齊為霸者之倡特列居侯爵之首荆
    呉僭號王爵不加焉故附于五等之後凡此
    庶幾春秋聖人所以道名分之意云故敘許
    國春秋統紀第十七
宿國春秋統紀第十八
    春秋自遷不書有遷之者而後書然書曰某
[000-22a]
    人遷某者遷以内屬也宋人遷宿齊人遷陽
    是也書曰某遷于某者遷以避難也邢遷于
    夷儀衞遷于帝丘蔡遷于州來許遷于葉于
    白羽于容城是也雖所遷不同而其國之危
    弱不能自守一也悲夫故敘宿國春秋統紀
    第十八
楚國春秋統紀第十九
    荆呉僭竊名號不與中國通者各十餘世自
[000-22b]
    入春秋雖其因事制宜誼存筆削然其君書
    卒其大夫書名書聘使書㑹盟書帥師皆與
    諸夏冠帶之國並列無間蓋二國之罪以先
    王王法論之則外之攘之誅之絶之可也以
    春秋信史言之則聖人拳拳於中外盛衰之
    變者深矣詳其事存其實録所以為後世鑒
    也故其書法如此故敘楚國春秋統紀第十
    九
[000-23a]
呉國春秋統紀第二十
    呉國于東南去中夏尤逺成七年呉伐郯始
    見於經于鍾離于善道于柤于向皆諸侯就
    而㑹之其來交于中國者于戚而止耳雖則
    資之以疲楚然呉亦亢矣艾陵之戰齊黄池
    之駕晉其末流有必至者春秋書之欲後世
    謹其始也故敘呉國春秋統紀第二十
諸小國春秋附録第二十一
[000-23b]
諸亡國春秋附録第二十二
    諸小國二十二亡國四十三
    右春秋諸國統紀合二十二篇前二十篇皆
    當時國史具在聖人本所據以作春秋者也
    後二篇皆無國史因以上諸國事所及者也
    故附録之於以備見春秋之國數云其亡國
    已具於前卷者此不復重録
 春秋諸國統紀目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