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六十二
宋 陳祥道 撰
[061-2a]
[061-2b]
大宗小宗
喪服小記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五世
而遷之宗宗其繼高祖者也是故祖遷於上宗易於下
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禰也大傳曰别子為祖繼
别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
之宗百世不遷者别子之後也宗其繼别子之所自出
者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有小
宗而無大宗者有大宗而無小宗者有無宗亦莫之宗
[061-3a]
者公子是也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為其士大夫之庶
者宗其士大夫之適者公子之宗道也曲禮曰支子不
祭祭必告於宗子文王世子曰五廟之孫祖廟未毁雖
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練祥則告宜弔不弔宜免
不免有司罰之至于賵賻承含皆有正焉小記曰支子
不祭明其宗也内則曰適子庻子祗事宗子宗婦雖貴
富不敢以貴富入宗子之家雖衆車徒舍於外以寡約
入子弟猶歸器衣服裘衾車馬則必獻其上而后敢服
[061-3b]
用其次也若非所獻則不敢以入宗子之門不敢以貴
富加於父兄宗族若富則具二牲獻其賢者於宗子夫
婦皆齊而敬宗焉終事而后敢私祭曽子問孔子曰宗
子雖七十無主婦非宗子雖無主婦可也曽子問曰宗
子為士庻子為大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以上牲祭
於宗子之家祝曰孝子某為介子某薦其常事若宗子
有罪居于他國庻子為大夫其祭也祝曰孝子某使介
子某執其常事其辭於賔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國使
[061-4a]
某辭曾子問曰宗子去在他國庻子無爵而居者可以
祭乎孔子曰祭哉請問其祭如之何孔子曰望墓而為
壇以時祭若宗子死告於墓而后祭於家宗子死稱名
不言孝身没而巳子㳺之徒有庻子祭者以此若義也
今之祭者不首其義故誣於祭也孔子曰宗子為殤而
死庻子弗為後也其吉祭特牲祭殤不舉肺無肵俎無𤣥
酒不告利成是謂隂厭凡殤與無後者祭於宗子之家
當室之白尊於東房是謂陽厭昏禮記曰女子許嫁稱
[061-4b]
字祖廟未毁教于公宫三月若祖廟巳毁則于宗室周
禮太宰宗以族得民大宗伯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
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親疏其正室皆謂之門子瞽
矇掌諷誦詩世奠繫謂帝繫諸侯即/大夫世本之屬小史掌邦國之志
奠繫世辨昭穆諸子掌國子之倅公卿大夫/士之副貳儀禮喪服
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報傳曰何以期也不貳斬也特重
於大宗者降其小宗也為人後者孰後後大宗宗也曷
為後大宗尊之統也禽獸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
[061-5a]
何算焉都邑之士則知尊禰矣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
矣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統
上卑者尊統下大宗者尊之統也大宗者收族者也不
可以絶故族人以支子後大宗也適子不得後大宗女
子子為昆弟之為父後者何以亦期也婦人雖在外必
有歸宗曰小宗故服期也丈夫婦人為宗子宗子之母
妻傳曰何以服齊衰三月也尊祖也尊祖故敬宗敬宗
者尊祖之義也宗子之母在則不為宗子之妻服也大
[061-5b]
夫為宗子何以服齊衰三月也大夫不敢降其宗也諸
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稱公孫公
孫不得祖諸侯此自卑别於尊者也若公之子孫有封
為國君者則世世祖是人也不祖公子此自尊别於卑
者也是故始封之君不臣諸父昆弟封君之子不臣諸
父而臣昆弟封君之孫盡臣諸父昆弟詩曰宗子維城
又曰大宗維翰
百夫無長不散則亂一族無宗不離則踈先王因族
[061-6a]
以立宗敬宗以尊祖故吉㓙有以相及有無得以相
通尊卑有分而不亂親踈有别而不貳儀禮所謂不/貳斬之類
貴賤有繫而不間文王世子曰雖為/庻人冠取妻必告然後一宗如出
乎一族一族如出乎一家一家如出乎一人此禮俗
所以刑而人倫所以厚也蓋公子不得禰先君故為
别子而繼别者族人宗之為大宗遠雖至於絶屬猶
為之服齊衰三月母妻亦然庻子不得祭祖故諸兄
弟宗之為小宗以其服服之大宗逺祖之正體則一
[061-6b]
而巳小宗高祖之正體其别有四則繼禰者兄弟宗
之繼祖者從兄弟宗之繼曾祖者從祖兄弟宗之繼
高祖者族兄弟宗之四世則親盡屬絶而不為宗矣
然言繼别為宗又言繼别子之所自出者言繼禰為
小宗又言宗其繼高祖者則繼别者别子之子也繼
别子之所自出者即别子也繼禰者庻子之子也繼
高祖者五世之孫也繼禰言其始繼高祖言其終繼
别言其宗繼别子之所自出言其祖經言繼别子之
[061-7a]
所自出而孔頴達言别子之所由出然則别子所由
出即國君也其可宗乎榖梁曰燕周之分子也分子
即别子也然别子不特公子而巳有來自他邦而為
卿大夫者亦謂之别子有起於民庻而為卿大夫者
亦謂之别子
有小宗而無大宗
有大宗而無小宗
有無宗亦莫之宗
[061-7b]
諸侯之公子上不得宗君下未為後世之宗必有以
統之故有三者之宗道也君無適昆弟使庻昆弟一
人為宗統公子禮如小宗故曰有小宗而無大宗君
有適昆弟使之為宗以統公子不復立庻昆弟為宗
故曰有大宗而無小宗公子一而巳無公子可宗亦
無公子宗之故曰有無宗亦莫之宗儀禮曰都邑之
士則知尊禰學士大夫則知尊祖記曰公子之公為
其士大夫之庻者宗其大夫之嫡者荀卿曰大夫士
[061-8a]
有常宗左傳曰大夫有貳宗蓋由士以上莫不知尊
祖禰知尊祖禰則尊者常宗當其為宗則宗子統族
人於外主婦統族婦於内死雖殤也必喪以成人齒
雖七十也主婦不可闕居雖異邦也正祭不可舉妻
死雖母在也禫不可屈尊與出嫁者不敢降其服賢
者不敢干其任貴者不敢擅其祭衆車徒不敢以入
其門凡以尊正統而一人之情也惟其疾與不肖然
後易之故史朝言孟縶非人也將不列於宗賀循言
[061-8b]
奸回淫亂則告廟而立其次凡此特義之權耳非其
所得巳者也方周之盛時宗族之法行故常棣行葦
之美作於上角弓頍弁之刺不聞於下以此治國而
國有倫以此繫民而民不散則宗子之於天下豈小
補哉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則分居貧民有子
則出贅由是其流及上雖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
之道浸淫後世襲以為俗而時君所以統馭之者特
服紀之律而巳間有糾合宗族一再傳而不散者則
[061-9a]
人異之以為義門此名生於不足歟
辨嫡上
子服父三年父以尊降服子朞而長子三年以其傳
重也孫服祖朞祖以尊降服孫大功而服適孫朞亦
以其傳重也若適子在而適孫死則祖亦服大功以
其有適子者無適孫也適子不在而祖死則適孫亦
服三年以其無適子者適孫承其服也然則古者父
死立適子適子死立適孫上以後先祖下以收族人
[061-9b]
謂之大宗大宗不可以絶故無子則族人以支子後
之凡以尊正統而重適嗣也春秋左氏傳曰太子有
母弟則立之無則立長年鈞擇賢義鈞則卜又曰王
后無嫡則擇立長年鈞以徳徳鈞以卜以謂太子死
而無後則立嫡子之母弟以其猶出於嫡室也無母
弟則立庻長以其不得巳而立妾子之長也立妾子
之長則無間於貴賤公羊曰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
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何休曰禮嫡夫人無
[061-10a]
子立右媵子右媵無子立左媵子左媵無子立嫡姪
娣子嫡姪娣無子立右媵姪娣子右媵姪娣無子立
左媵姪娣子不識何據云然耶夫嫡室所以配君子
奉祭祀者也媵與姪娣所以從嫡室廣繼嗣者也故
内則以冡子母弟為嫡子書以母弟與王父同其重
則太子死而無後立太子之母弟可也均妾庻也而
立其母之貴者可乎左氏曰非嫡嗣何必娣之子又
曰王不立愛公卿無私蓋言此也禮言為後者四有
[061-10b]
正體而不傳重嫡子有罪疾是也有傳重而非正體
庻孫為後是也有體而不正庻子為後是也有正而
不體嫡孫為後是也然傳至嫡孫嫡孫無後則必立
嫡孫之弟猶太子之母弟也禮謂族人以支子後之
蓋自其無弟者言之也今令文諸王公侯伯子男皆
子孫承嫡者傳襲若無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孫無嫡
孫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庻子無庻子立嫡
孫同母弟無母弟立庻孫曾孫以下准此若然是無
[061-11a]
嫡孫則舍嫡孫母弟而上取嫡子之兄弟無嫡曽孫
則舎嫡曾孫母弟而上取嫡孫之兄弟嫡子之子宜
立而不立嫡子之兄弟不宜立而立之是絶正統而
厚旁支矣與禮大宗不可絶云不亦異乎
辨嫡下
木之正出為本旁出為枝子之正出為嫡旁出為庻
故伐枝不足以傷木伐其本則木斃矣廢庻不足以
傷宗廢其嫡則宗絶矣本固而枝必茂嫡立而庻必
[061-11b]
寧此天地自然之理也先王知其然於是貴嫡而賤
庻使名分正而不亂爭奪息而不作故子生則冡子
接以太牢庻子少牢冡子未食而見庻子巳食而見
冠則嫡子於阼階庻子於房外死則嫡子斬庻子期
其禮之重輕隆殺如此豈有他哉以其傳重與不傳
重故也禮曰庻子不祭祖明其宗也又曰庻子不祭
禰明其宗也史曰父不祭於支庻之宅君不祭於臣
僕之家此嫡庻之分不可不辨也昔公儀仲子舎孫
[061-12a]
立子而檀弓弔以免司㓂惠子舍嫡立庻而子㳺弔
以麻衰皆重其服以譏之欲其辨嫡庻之分而巳春
秋之時宋宣公舎子與夷立弟穆公穆公又舎子馮
立與夷而與夷卒於見殺莒紀公黜太子僕愛季佗
而卒於召禍晉獻公殺世子申生立奚齊而卒以亂
晉齊靈公廢太子光立公子牙而卒以亂齊蓋嫡一
而巳立之足以尊正統而一人之情庻則衆矣立之
則亂正統而啟覬覦之心宋莒齊晉之君不察乎此
[061-12b]
每每趨禍良可悼也或曰易言大君有命開國承家
禮言子以馭其幸則人君之於臣其所以立者無嫡
庻之間耳然考之於古魯武公以括與戲見宣王宣
王立戲仲山甫曰天子立諸侯而建其少是教逆也
王卒立之其後魯人殺懿公而立括則魯之禍宣王
為之也古之所謂開國承家者猶之别子為祖也為
祖而不為宗則其所立者非為傳襲其先也果使之
傳襲其先而不以嫡長則宣王巳事之驗可不鑒哉
[061-13a]
姓族氏
詩曰振振公姓振振公族書曰錫土姓國語曰司商
協民姓左氏稱衆仲曰天子建徳因生以賜姓胙之
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
有官族邑亦如之周語曰伯禹疏川導滯鍾水豐物
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堯賜禹姓/曰姒封之
於/夏謂其能以嘉祉富生物也祚四岳國命為侯伯賜
姓曰姜氏曰有吕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
[061-13b]
民人也姓非天子不可以賜而氏非諸侯不可以命
姓所以繫百世之正統氏所以别子孫之旁出族則
氏之所聚而巳然氏亦可以謂之姓故大傳言繫之
以姓又言庻姓别於上則氏庻姓一也氏又可以謂
之族故羽父為無駭請族隱公命以為展氏則氏族
一也蓋别姓則為氏即氏則有族族無不同氏氏有
不同族故八元八凱出於高陽氏高辛氏而謂之十
六族是氏有不同族也商氏條氏徐氏之類謂之六
[061-14a]
族陶氏施氏之類謂之七族宋之華氏謂之戴族向
氏謂之桓族是族無不同氏也古者或氏於國則齊
魯秦吳氏於諡則文武成宣氏於官則司馬司徒氏
於爵則王孫公孫氏於字則孟孫叔孫氏於居則東
門北郭氏於志則三烏五鹿氏於事則巫乙匠陶而
受姓命氏粲然衆矣秦興滅學而周官小史之職於
是繫世昭穆失其本宗及漢司馬遷約世本修史記
因周譜明世家乃知姓氏之所由出至晉賈弼有姓
[061-14b]
氏簿狀賈希鏡有姓氏要狀唐李素有肉譜柳冲有
姓系録而路敬韋述之徒傳述不一推叙昭穆使不
相亂婚姻得之而有别親疎得之而有屬則姓氏之
學其可忽哉國語曰教之世為之昭明徳而廢幽昬
以怵懼其動則姓氏又可以示天下後世之勸戒也
禮書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