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23 易學象數論-清-黃宗羲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學象數論卷二
            餘姚黄宗羲撰
  卦氣一
易緯有卦氣之法京房精於其學以坎震離兑主二十
四氣其餘六十卦起自中孚卦有六爻爻主一日凡主
三百六十日餘五日四分日之一毎日分為八十分五
日得四百分四分日之一得二十分積四百二十分均
[002-1b]
於六十卦六七四十二每卦得六日七分又於六十卦
之中别置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遯否觀剥坤十二以為
辟卦毎爻各主一侯自復至乾為息卦曰太陽自姤至
坤為消卦曰太隂息卦所屬者曰少陽消卦所屬者曰
少隂故孔頴達復彖反復其道七日來復之䟽謂剥卦
陽氣之盡在於九月之末十月純坤用事坤卦之盡則
復卦陽來坤卦有六日七分舉成數故言七日王昭素
駁之曰坤卦之盡復卦陽來則十月之節終一陽便來
[002-2a]
不得到冬至之日矣據其節終尚去冬至十五日則卦
七日之義難用易緯之數某以為昭素駁之是矣然昭
素未悉卦氣之法不能鍼其痼疾也以十二辟卦言之
剥之至復所隔惟坤六爻其一爻當一候一候得五日
五分六分分之五六爻得三十日三十五分非七日也
以六十卦言之一卦六日七分剥之至復中隔艮既濟
噬嗑大過坤未濟蹇頥中孚九卦計五十四日六十三
分非一卦也孔氏牽合兩者故其説不能合易之七日
[002-2b]
來復取卦之反易為義反剥為復所厯七爻以一日為
一爻故曰反復其道反復即反覆也與卦氣何與即使
孔氏之䟽能合卦氣則易之辭無乃為卦氣圖説乎為
卦氣之法者宓戲耶文王耶先儒之議卦氣者謂冬至
不起于中孚而起於復中孚為大雪之終氣至冬至而
始盡故繫於冬至之下中孚之於冬至於象於名兩無
當也然觀太𤣥之辭曰陽氣藏於黄宫信無不在其中
則中孚之直冬至者顧以其名耳太𤣥之釋卦序自辟
[002-3a]
卦之外無不以其名為義也又何獨疑於中孚乎所謂
六日七分者六日既盡七分便為來日之始非必取足
八十分而自為一日也趙汝楳乃以餘筭歸之一卦於
是有一卦直七日者失其意矣葉氏則以七分為之氣
盈六十卦餘五日二十分若積餘以置閏者是一卦直
六日且并焦京之學失其傳也
  卦氣二
六日七分之説相傳最久其餘卦氣皆自後起有自乾
[002-3b]
至未濟並依易書本序以一卦直一日乾直甲子坤直
乙丑至未濟直癸亥乃盡六十日六周而三百六十日
四正卦則直二分二至坎冬至離夏至震春分兑秋分
不在六十卦輪直之列者焦氏之法也有以乾坤坎離
四卦為橐籥餘六十卦依序卦一爻直一時一月有三
百六十時足其數者又以十二辟卦每卦管領一時魏
伯陽之法也乾起甲子坤起甲午毎卦直六月者京房
之法也史繩祖曰革居序卦之四十九當大衍之數節
[002-4a]
居序卦之六十當周天之度六十卦三百六十爻一爻
主一日上經乾起甲子泰甲戌噬嗑甲申至離三十卦
一百八十日而三甲盡下經咸起甲午損甲辰震甲寅
至節癸亥而終亦三十卦一百八十日而一年周故曰
天地節而四時成亦曰天地革而四時成中孚小過既
未濟者分坎離震兑中孚㢲上兑下小過震/上艮下既未濟皆坎離以應分至
毎爻直十五日以應二十四氣先儒言卦起中孚非也
以六十卦言甲子起於乾以分至四卦言甲子亦起於
[002-4b]
中孚亦古法也至宋而後有所謂先天圖者於是邵子
以六日七分之法施於其圖黜卦起中孚之説以復起
冬至姤起夏至其以坎離震兑四正卦主二十四氣者
改為乾坤坎離此圓圖之卦氣也張理以方圖覆背置
之泰處於東北乾處於東南否處於西南坤處於西北
亦以冬至起復至泰而正月至乾而四月至否而七月
至坤而十月此方圖之卦氣也張氏又以一隂一陽至
六隂六陽類而並列六陽處南六隂處北陽自下而升
[002-5a]
隂自上而降廣辟卦之法也邵子又以方圖乾兑離震
各重之為六十四卦共一百五十六卦以之筭大運亦
以筭小運二十四氣毎氣六十四爻積一千五百二十
六爻合乾兑離震掛一之數謂之掛一圖所謂皇極之
學也諸家之不同如此葢初無一定之理各以意之所
見為之是故六日七分之外有一卦直一日者有兩卦
直一日者一爻直一日者四爻三分强直一日者總卦
與日之大數而後分配其小數或多或少不顧其果否
[002-5b]
如是也其卦之排比惟序卦可據序卦之義於時日不
可强通故漢儒别求其義於卦名而有中孚之起然揚
雄氏所傳之卦義未免穿鑿附㑹未嘗為易之篤論也
宋儒始一變其説以竒偶之升降消長為言而於經文
四時可據之方位一切反之然則宋儒之畫漢儒之義
猶二五之為十也孰分其優劣哉
[002-6a]


[002-7a]


[002-8a]


[002-9a]


[002-10a]


[002-11a]


[002-12a]
  卦變
卦變之説由泰否二卦彖辭小往大來大往小來而見
之而夫子彖傳所以𤼵明卦義者於是為多顧易中一
大節目也上經三十卦反對之為十二卦下經三十四
卦反對之為十六卦乾坤頥大過坎離中孚小過不可
反對則反其竒偶以相配卦之體兩相反爻亦隨卦而
變顧有於此則吉於彼則凶於彼則當位於此則不當
位従反對中明此往來倚仗之理所謂兩端之執也行
[002-12b]
有无妄之守反有天衢之用時有豐亨之遇反有羈旅
之凶是之謂卦變非以此卦生彼卦也又非以此爻換
彼爻也朱子言以彖辭考之説卦變者凡十九卦葢言
成卦之由彖辭不言成卦之由則不言所變之爻此是
朱子自言其卦變也繫曰爻者言乎變者也易中何卦
不言變辭有隠顯而理無不寓即證之彖辭亦非止十
九卦也訟剛來而得中以需之反對觀之彼得正又居
中此但得中不能得正泰否之往來所謂反其類隨剛
[002-13a]
來而下柔蠱剛上而柔下二卦反對蠱上之剛自外卦
來初居二三之下隨初剛自下而上上柔自上而下噬
嗑柔得中而上行賁柔來而文剛分剛上而文柔前卦
言六二上行為五後卦言六五自外卦而入内初九從
下卦而至上无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大畜剛上而
尚賢无妄之初九自大畜上爻外卦來為内卦之主大
畜之上九自无妄初爻而上咸柔上剛下恒剛上柔下
咸指上六九三恒指九四初六晉柔進而上行明夷之
[002-13b]
六二上行為六五睽柔進而上行家人之六二上行為
六五蹇往得中也解其來復吉乃得中也蹇之九五自
解内卦故曰往解之九二自蹇外卦故曰來升柔以時
升升上卦之柔皆萃下卦所升鼎柔進而上行鼎五由
革二而上漸進得位漸九五當歸妹居二為不得位渙
剛來而不窮者節五來二柔得乎外而上同者柔在三
失位在四得位此朱子所謂十九卦之彖辭皆以反對為
義者也需位乎天位以正中也自訟九二而來得中又
[002-14a]
得正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益損上益下自上下下由
損觀之似以三爻益上爻由益觀之似以四爻益初爻
小畜宻雲不雨反對為履履下之兑澤氣成雲故曰宻
雲兑變而㢲風以散之故曰不雨大有應乎天而時行
方其同人在二之時應乎天也今時行而居其位謙地
道卑而上行地道指坤豫在下卦為卑謙在上卦為上
行臨至於八月觀二陽在上臨二陽在下自臨至觀厯
八爻故言八月復七日來復剥一陽在上復一陽在下
[002-14b]
自剥至復厯七爻故言七日明夷初登於天言晉後入
於地言明夷夬所尚乃窮對姤為言井改邑不改井兑
為剛鹵之地變而為㢲則近利市三倍是改邑也坎不
變是不改井也皆對困言之歸妹征凶位不當也漸之
二五皆當位至歸妹皆不當旅柔得中乎外在豐為得
中乎内㢲柔皆順乎剛兑剛中而柔外兑柔不順乎剛
㢲柔中而剛外二卦相反既濟剛正而位當未濟不當
位二卦亦相反此朱子十九卦以外亦皆以反對為義
[002-15a]
者也反對之窮而反其竒偶以配之又未嘗不暗相反
對於其間如中孚上爻之翰音反對即為小過初爻之
飛鳥頥之口實由大過之兑大過士夫老夫由頥之艮
震此序卦之不可易也奈何諸儒之為卦變紛然雜出而
不能歸一乎然虞仲翔之釋比曰師二上之五得位蜀
才曰此本師卦六五降二九二升五亦已𤼵其端矣特
未以此通之於别卦也至李挺之所傳變卦反對圖可
謂獨得其真而又與六十四卦相生圖並出則擇焉而
[002-15b]
不精也其後來知徳頗以此説變而以反對者為綜竒
偶相反者為錯於頥過八卦相反之外取反對者而亦
復錯之不知竒偶相反之中暗寓反對非别出一義也
若又有相反一義何以卦爻畧不之及乎為卦爻之所
不及者可以無待於補矣
  卦變二
古之言卦變者莫備于虞仲翔後人不過踵事増華耳
一隂一陽之卦各六皆自復姤而變二隂二陽之卦各
[002-16a]
九皆自臨遯而變三隂三陽之卦各十皆自否泰而變
四隂四陽之卦各九皆自大壯觀而變中孚小過為變
例之卦乾坤為生卦之原皆不在數中其法以兩爻相
易主變之卦動者止一爻四隂四陽即二隂二陽之卦
也其變不収于臨遯之下者以用臨遯生卦則主變者
須二爻皆動而後餘卦可盡不得不别起觀壯有四隂
四陽而不用五隂五陽之夬剥者以五隂五陽之卦已
盡於姤復無所俟乎此也中孚小過為變例之卦何也
[002-16b]
中孚從二隂之卦則遯之二隂皆易位従四陽之卦則
大壯三四一時俱上小過従二陽之卦則臨之二陽皆
易位従四隂之卦則觀三四一時俱上所謂主變之卦
以一爻升降者至此而窮故變例也猶反對之卦至乾
坤坎離頥大過中孚小過而亦窮也虞氏之卦變脈絡
分明如此當時所著周易注周易集林今既不傳其見
於李鼎祚易解中者語焉不詳朱漢上據之以定虞氏
卦變遂有此然彼否之異無怪趙汝楳謂其錯雜無統
[002-17a]
也某追㝷其緒而後知漢上之誤然四隂四陽與二隂
二陽畢竟相錯不能不有重岀之卦此八卦者重於大/壯者為
大過鼎革離重於/觀者為頥屯䝉坎其主變屬之臨遯乎屬之大壯觀乎
抑兼屬之乎其説有時而窮也以彖傳證之如无妄之
剛自外來遯之初三相易皆/在内卦非外來晉之柔進上行觀之四五/相易皆在
上/卦睽之柔進上行大壯三上相/易柔為下行蹇往得中觀三上相易/不為得中
皆不能合此虞氏之短也李挺之六十四卦相生圖凡
卦五隂一陽者皆自復來復一爻五變而成五卦師謙/豫比
[002-17b]
剥/五陽一隂者皆自姤來姤一爻五變而成五卦同人/履小
畜大/有夬四隂二陽者皆自臨來臨五復五變而成十四卦
明夷震屯頥升解坎/䝉小過萃觀蹇晉艮四陽二隂者皆自遯來遯五復五
變而成十四卦訟㢲鼎大過无妄家人離/革中孚大畜大壯睽需兑三隂三陽者
皆自泰來泰三復三變而成九卦歸妹節損豐既/濟賁恒井蠱三陽
三隂者皆自否來否三復三變而成九卦漸旅咸渙未濟/困益噬嗑隨
其所謂乾坤一生二二生三至於三極矣故不以觀壯
四隂四陽之卦為主變可以無虞氏重岀之失矣然臨
[002-18a]
遯自第二變以後主變之卦兩爻皆動在彖傳亦莫知
適従又不如虞氏動以一爻之有定法也方寔孫有易
卦變合圖與相生圖同至兩爻交動則稍更其次序朱
風林分為内外體有自十辟卦所變者乾坤無變故十/二辟卦去之為
十/卦一陽在内體自復變凡二卦師/謙一陽在外體自剥變
凡二卦豫/比二陽在内體自臨變凡二卦升明/夷二陽在外
體自觀變凡二卦晉/萃二陽在内體一陽在外體自泰變
凡九卦與相生/圖同一隂在内體自姤變凡二卦同人/履一隂
[002-18b]
在外體自夬變凡二卦小畜/大有二隂在内體自遯變凡二
无妄/訟二隂在外體自大壯變凡二卦需大/畜二隂在内
體一隂在外體自否變凡九卦與相生/圖同有自六子卦所
變者二陽分在内外不處震之主爻者自震變蹇/䝉不處
坎之主爻者自坎變小過/頥不處艮之主爻者自艮變解/屯
二隂分在内外不處㢲之主爻者自㢲變癸/革不處離之
主爻者自離變中孚/大過不處兑之主爻者自兑變家人/鼎
得二卦其自十辟卦所變者以一爻升降其自六子卦
[002-19a]
所變者以兩爻升降自三隂三陽而外主變之卦多所
生之卦少何其頭緒之紛紜也蘓子瞻言剛柔相易皆
本諸乾坤程子亦専以乾坤言卦變本之蜀才曰此本
乾卦此本坤卦荀爽曰謙是乾來之坤非創論也但三
隂三陽之卦此往彼來顯然可見其他則來者不知何
來往者不知何往如无妄剛自外來外卦之乾未嘗損
一剛也而云自外而來不已背乎故朱子曰程子専以
乾坤言卦變然只是上下兩體皆變者可通若只一體
[002-19b]
變者則不通葢已深中其病矣然較之虞氏而下鑿空
為説者某以為獨優也
  卦變三
朱子卦變圖一隂一陽之卦各六來自復姤二隂二陽
之卦各十有五來自臨遯三隂三陽之卦各二十來自
否泰四隂四陽之卦各十有五來自大壯觀五隂五陽
之卦各六來自夬剥一隂一陽與五隂五陽相重出二
隂二陽與四隂四陽相重出泰與否相重出除乾坤之
[002-20a]
外其為卦百二十有四葢已不勝其煩矣易之上下往
來皆以一爻升降為言既有重出則毎卦必有二來従
其一則必舍其一以彖傳附㑹之有一合必有一不合
就其所謂一來者尚有兩爻俱動并其二來則動者四
爻矣原諸儒卦變之意所以明其自復姤臨遯否泰大
壯觀夬剥而來者以其卦惟此一爻之故變為别卦是
以脈絡可㝷而定為主變使一卦之中頭緒紛然爻爻
各操其柄則彼卦之體已不復存猶復可認其自某所
[002-20b]
而來乎朱子雖為此圖亦自知其決不可用所釋十九
卦彖辭盡舍主變之卦以兩爻相比者互換為變訟則
自遯二三/相換泰則自歸妹三四/相換否則自漸三四/相換隨則自困
初二/相換自噬嗑五上/相換自未濟初與二五/與上相換蠱則自賁初二/相換
五上/相換自既濟初與二五/與上換噬嗑則自益四五/相換賁則自損
二三/相換自既濟五上/相換无妄則自訟初二/相換大畜則自需五上/相換
咸則自旅五上/相換恒則自豐初二/相換晉則自觀四五/相換睽則自
二三/相換自中孚四五/相換自家人二與三四/與五相换蹇則自小過四/五
[002-21a]
相/換解則自升升則自解皆三四/相換鼎則自㢲四五/相換漸則自
二三/相換自旅四五/相換渙則自漸二三/相換凡十九卦而主變者
二十有七或來自一卦或來自兩卦三卦多寡不倫絶
無義例就以其法推之此十九卦中朱子之所舉者亦
有未盡訟之自无妄初二/相換自㢲三四/相換隨之自既濟三四/相換
之自未濟三四/相換噬嗑之自未濟初二/相換自賁三四/相换自隨五/上
相/換賁之自蠱初二/相換自噬嗑三四/相換无妄之自家人三四/相換
畜之自睽三四/相換咸之自困二三/相換恒之自井四五/相換晉之自
[002-21b]
三四/相換自萃五上/相換睽之自大畜三四/相換自兑五上/相換蹇之自
二三/相換自萃三四/相換自艮五上/相換觧之自震初二/相換自小過二/三
相/換自坎四五/相換升之自明夷初二/相換鼎之自離初二/相換自大過
五上/相換漸之自否三四/相換渙之自益初二/相換自未濟四五/相換復得
二十九卦而兼之者不與焉此二十九卦者以為有用
乎則為彖辭之所不及以為無用乎不應同一卦變在
一卦中其可以附㑹彖辭者従而取之其不可以附㑹
彖辭者従而置之朱子云某之説却覺得有自然氣
[002-22a]
象者安在也且易所謂往來上下者自内之外謂往自
外之内謂來上者上卦也下者下卦也今兩爻互換同
在内卦而謂之往同在外卦而謂之來同在上卦而曰
下同在下卦而曰上即欲附㑹之而有所不能矣是朱
子之卦變兩者俱為無當冝乎其説之不能歸一也
[002-23a]
古卦變圖
一隂一陽之卦各六皆自復姤而變
䷗復        ䷫姤
䷆師初之/二      ䷌同人初之/二
䷎謙初之/三      ䷉履初之/三
䷏豫初之/四      ䷈小畜初之/四
䷇比初之/五      ䷍大有初之/五
䷖剥初之/六      ䷪夬初之/六
[002-23b]
二隂二陽之卦各九皆自臨遯而變
䷒臨        ䷠遯
䷭升初之/三      ䷘无妄初之/三
䷧解初之/四      ䷤家人初之/四
䷜坎初之/五      ䷝離初之/五
䷃蒙初之/上      ䷰革初之/上
䷣明夷二之/三     ䷅訟二之/三
䷲震二之/四      ䷸㢲二之/四
[002-24a]
䷂屯二之/五      ䷱鼎二之/五
䷚頤二之/上      ䷛大過二之/上
三隂三陽之卦各十皆自泰否而變
䷊泰        ䷋否
䷟恒初之/四      ䷩益初之/四
䷯井初之/五      ䷔噬嗑初之/五
䷑蠱初之/上      ䷐隨初之/上
䷶豐二之/四      ䷺渙二之/四
[002-24b]
䷾既濟二之/五     ䷿未濟二之/五
䷕賁二之/上      ䷮困二之/上
䷵歸妹三之/四     ䷴漸三之/四
䷻節三之/五      ䷷旅三之/五
䷨損三之/上      ䷞咸三之/上
四隂四陽之卦各九皆自大壯觀而變
䷡大壯       ䷓觀
䷛重大過初之/五    ䷚重頤初之/五
[002-25a]
䷱重鼎初之/上     ䷂重屯初之/上
䷰重革二之/五     ䷃重蒙二之/五
䷝重離二之/上     ䷜重坎二之/上
䷹兌三之/五      ䷳艮三之/五
䷥睽三之/上      ䷦蹇三之/上
䷄需四之/五      ䷢晉四之/五
䷙大畜四之/上     ䷬萃四之/上
變例之卦二
[002-25b]
䷼中孚
䷽小過
凡變卦皆從乾坤來
䷀乾
䷁坤
[002-26a]
李挺之變卦反對圖
乾坤二卦為易之門萬物之祖圖第一
  乾老陽䷀
  坤老隂䷁
乾坤相索三變六卦不反對圖第二
 坤體而/乾來交 頤䷚  小/過䷽  坎䷜
 乾體而/坤來交 大/過䷛  中/孚䷼  離䷝
乾卦一隂下生反對變六卦圖第三
[002-26b]
    姤䷫  同/人䷌  履䷉
    夬䷫   有/大䷌   畜/小
坤卦一陽下生反對變六卦圖第四
    復䷗  師䷆  謙䷎
    剥䷗   比䷆   豫䷎
乾卦下生二隂各六變反對變十二卦圖第五
    遯䷠  訟䷅  无/妄
    壯/大䷠   需䷅   畜/大
[002-27a]
    睽䷥  兌䷹  革䷰
    人/家䷥   㢲䷹   鼎䷰
坤卦下生二陽各六變反對變十二卦圖第六
    臨䷒  明/夷䷣  升䷭
    觀䷒   普䷣   萃䷭
    蹇䷦  艮䷳  蒙䷃
    解䷦   震䷳   屯䷃
乾坤下生三隂各六變反對變十二卦圖第七
[002-27b]
    否䷋  恒䷟  豐䷶
    泰䷋   咸䷟   旅䷶
    歸/妹䷵  節䷻  既/濟
    漸䷵   渙䷻   濟/未
坤卦下生三陽各六變反對變十二卦圖第八
    泰䷊  損䷨  賁䷕
    否䷊   益䷨   嗑/噬
    蠱䷑  井䷯  未/濟䷿
[002-28a]
    隨䷑   困䷯   濟/既䷿
[002-29a]
李挺之六十四卦相生圖
    姤䷫  乾一交而為姤
    復䷗  坤一交而為復
凡卦五隂一陽者皆自復卦而來復一爻五變而成五卦
    師䷆ 謙䷎ 豫䷏
       比䷇ 剥䷖
凡卦五陽一隂者皆自姤卦而來姤一爻五變而成五卦
    同/人䷌ 履䷉ 小/畜
[002-29b]
        大/有䷍ 夬䷪
     遯䷠  乾再交而為遯
     臨䷒  坤再交而為臨
凡卦四隂二陽者皆自臨卦而來臨五復五變而成十四卦
 第一/四變  明/夷䷣ 震䷲ 屯䷂ 頤䷚
 第二復/四變 升䷭ 解䷧ 坎䷜ 蒙䷃
 第三復/三變 小/過䷽ 萃䷬ 觀䷓
 第四復/二變 蹇䷦ 晉䷢
[002-30a]
 第五/一變  艮䷳
凡卦四陽二隂者皆自遯卦而來遯五復五變而成十四卦
 第一/四變  訟䷅ 㢲䷸ 鼎䷱ 大/過
 第二復/四變 无/妄䷘ 家/人䷤ 離䷝ 革䷰
 第三復/三變 中/孚䷼ 大/畜䷙ 大/壯
 第四復/二變 睽䷥ 需䷄
 第五復/一變 兌䷹
    否䷋  乾三交而為否
[002-30b]
     泰䷊  坤三交而為泰
凡卦三隂三陽者皆自泰卦而來泰三復三變而成九卦
 第一/三變  歸/妹䷵ 節䷻ 損䷨
 第二復/三變 豐䷶ 既/濟䷾ 賁䷕
 第三復/三變 恒䷟ 井䷯ 蠱䷑
凡卦三陽三隂者皆自否卦而來否三復三變而成九卦
 第一/三變  漸䷴ 旅䷷ 咸䷞
 第二復/三變 渙䷺ 未/濟䷿ 困䷮
[002-31a]
 第三復/三變 益䷩ 噬/嗑䷔ 隨䷐
[002-32a]
朱子卦變圖
凡一隂一陽之卦各六皆自復姤而來五隂五陽/卦同圖異
□剝□比□豫□謙□師□復
□夬□大/有小/畜□履□同/人□姤
凡二隂二陽之卦各十有五皆自臨遯而來四隂四陽/卦同圖異
□頤□屯□震□明/夷□臨
□蒙□坎□解□升
□艮□蹇□小/過
[002-32b]
□晉□萃
□觀
大/過□鼎□㢲□訟□遯
□革□離□家/人无/妄
□兌□睽□中/孚
□需□大/畜
大/壯
凡三隂三陽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來
[002-33a]
□損□節□歸/妹□泰
□賁□既/濟□豐
噬/嗑□隨
□益
□蠱□井□恒
未/濟□困
□渙
□旅□咸
[002-33b]
□漸
□否
□咸□旅□漸□否
□困□未/濟□渙
□井□蠱
□恒
□隨□噬/嗑□益
既/濟□賁
[002-34a]
□豐
□節□損
歸/妹
□泰
凡四隂四陽之卦各十有五皆自大壯觀而來
大/畜□需□大/壯
□睽□兊
中/孚
[002-34b]
□離□革
□益
无/妄
□鼎□大/過
□㢲
□訟
□遯
□萃□晉□觀
[002-35a]
□蹇□艮
小/過
□坎□蒙
□解
□升
□屯□頤
□震
明/夷
[002-35b]
□臨
凡五隂五陽之卦各六皆自夬剥來
大/有□夬
小/畜
□履
同/人
□姤
□比□剥
[002-36a]
□豫
□謙
□師
□復
[002-37a]
朱風林升/卦變圖
十辟卦所變乾坤純陽純隂无變故/十二辟卦去之為十卦
一陽在内體/自復變   □一隂在内體/自姤變
□師初二/相易     □同人初二/相易
□謙初三/相易     □履初三/相易
一陽在外體/自剥變   □一隂在外體/自夬變
□豫上四/相易     □小畜上四/相易
□比上五/相易     □大有上五/相易
[002-37b]
二陽在内體/自臨變   □二隂在内體/自遯變
□升初三/相易     □无妄初三/相易
□明夷二三/相易    □訟二三/相易
二陽在外體/自觀變   □二隂在外體/自大壯變
□晉五上/相易     □需五四/相易
□萃上四/相易     □大畜上四/相易
三陽在内體一陽/在外體自泰變 □三隂在内體一隂/在外體自否變
□恒初四/相易     □益初四/相易
[002-38a]
□井初五/相易     □噬嗑初五/相易
□蠱初上/相易     □隨初上/相易
□豐二四/相易     □渙二四/相易
□既濟二五/相易    □未濟二五/相易
□賁二上/相易     □困二上/相易
□歸妹三四/相易    □漸三四/相易
□節三五/相易     □旅三五/相易
□損三上/相易     □咸三上/相易
[002-38b]
六子卦所變二隂二陽卦其専在内外體者自臨觀遯壯而變/其分在内外兩體者自六子卦而變
二陽内外各居而避/初四者自震變 □二隂内外各居而避/初四者自㢲變
□蹇初五相易/四三相易    □睽初五相易/四三相易
□蒙初上相易/四二相易    □革初上相易/四二相易
二陽内外各居而避/二五者自坎變 □二隂内外各居而避/二五者自離變
□小過二四相易/五三相易   □中孚二四相易/五三相易
□頤二上相易/五初相易    □大過二上相易/五初相易
二陽内外各居而避/三上者自艮變 □二隂内外各居而避/三上者自兊變
[002-39a]
□解三四相易/上二相易    □家人三四相易/上二相易
□屯三五相易/上初相易    □鼎三五相易/上初相易
[002-40a]
來矣鮮知徳/錯綜圖
一左一右曰錯本圓圖/ 一上一下曰綜本序卦/
乾䷀  同/人
坤䷁  師䷆
夬䷪  革䷰
剥䷖  蒙䷃
大/有䷙  離䷝
比䷇  坎䷜
[002-40b]
大/壯䷡  豐䷶
觀䷓  渙䷺
小/畜䷈  家/人
豫䷏  解䷧
需䷄  既/濟
晉䷢  未/濟䷿
大/畜䷑  賁䷕
萃䷬  困䷜
[002-41a]
泰䷊  明/夷
否䷋  訟䷅
履䷌  无/妄
謙䷎  升䷭
兌䷹  隨䷐
艮䷳  蠱䷑
睽䷥  噬/嗑
蹇䷦  井䷯
[002-41b]
歸/妹䷵  震䷲
漸䷴  㢲䷸
中/孚䷽  益䷩
小/過䷽  恒䷟
節䷻  屯䷂
旅䷷  鼎䷱
損䷨  頤䷚
咸䷞  大/過
[002-42a]
臨䷒  復䷗
遯䷠  姤䷫
[002-43a]
  互卦
互卦者取卦中二三四及三四五又得經卦二也左傳
莊二十二年周史為陳侯筮遇觀之否曰坤土也㢲風
也乾天也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杜預註自二至四有艮
象艮為山此互體説易之始漢晉相承王輔嗣黜而不
用鍾㑹亦言易無互體荀凱難之夫春秋之説經者去
聖人未逺其相傳必有自苟非證之經文而見其違背
未嘗可以臆棄矣輔嗣云爻苟合順何必坤乃為牛義
[002-43b]
苟應健何必乾乃為馬以言二體無乾坤而有牛馬不
當更求其故不知易中之象無一字虚設牛馬既為乾
坤之物則有牛馬必有乾坤求之二體而無者求之互
體而有矣若棄互體是聖人有虚設之象也或曰遯無
坤六二稱牛明夷無乾六二稱馬以互體求之亦無乾
坤誠如輔嗣有虚設之牛馬也曰不然遯之稱牛以艮
艮剛在上猶牛革在外稱牛革不稱牛也明夷之稱馬
以互體之坎坎於馬為美脊為亟心馬之壯者也他如
[002-44a]
洪容齋所言師之長子謙蠱之大川蹇之重險之類苟
非互體終不可通象之無虚設亦明矣或曰雜物撰徳
辨是與非非其中爻不備先儒以此為互體之據然下
文不及互體何也曰卦無乾坤而有牛馬非雜物乎卦
無艮兑而言止説非撰徳乎雜物撰徳即是互體無待
於下文也其後説互卦者朱子𤼵於一卦中既互兩卦
又於互卦伏兩卦林黄中以六畫之卦為太極上下二
體為兩儀合二互體為四象又顛倒看二體及互體通
[002-44b]
為八卦黄中又有包體圖毎卦只取一互卦留三畫為
本卦之體乾包八卦八卦包乾如乾包坤則為損䷨
 益䷩坤包乾則為咸䷛恒䷟餘準此凡一卦
之相包得三十二卦八卦得二百五十六卦戴師愈亦
一卦具八卦而與黄中異有正有伏有互有㕘如需卦
乾下坎上是正乾變為坤坎變為離是伏自二至四為
兑自三至五為離是互互體兑下離上為睽是㕘本卦
是需凡八卦也吴草廬以先天圓圖互體立卦左右各
[002-45a]
二卦互一卦六十四卦互成十六卦又以十六卦互之
成四卦而止偽説滋蔓互卦之稂莠也若因此而并去
互卦無乃懲噎而廢食乎
[002-46a]
互卦圖
乾乾   乾㢲  坤坤  坤震
䷀乾   ䷌同/人  ䷁坤  ䷆師
䷫姤   ䷠遯  ䷗復  ䷒臨
䷪夬   ䷰革  ䷖剥  ䷃蒙
大/過   ䷞咸  ䷚頤  ䷨損
震坎   震兌  㢲離  㢲艮
䷳艮   ䷭升  ䷹兌  ䷋否
[002-46b]
䷎謙   ䷊泰  ䷮困  ䷬萃
明/夷   ䷑蠱  ䷅訟  ䷐隨
䷕賁   ䷙大/畜  ䷉履  ䷘无/妄
坎離   坎艮  離坎  離兌
䷧解   ䷏豫  ䷦蹇  ䷯井
䷥睽   ䷔噬/嗑  ䷤家/人  ䷈小/畜
歸/妹   ䷲震  ䷾既/濟  ䷄需
䷿未/濟   ䷢晉  ䷴漸  ䷸㢲
[002-47a]
艮坤   艮震  兌乾  兌㢲
䷇比   ䷜坎  ䷟恒  ䷽小/過
䷩益   ䷼中/孚  ䷍大/有  ䷝離
䷂屯   ䷻節  ䷡大/壯  ䷶豐
䷓觀   ䷺渙  ䷱鼎  ䷷旅
[002-48a]
 
 
 
 
 
 
 
 
[002-48b]
吳草廬曰自昔言互體者不過以六畫之四畫互二卦
而已未詳其法象之精也今以先天圖觀之互體所成
十六卦皆隔八而得外一層隔八卦得兩卦/即中一層互體之卦名縮四而一
内層一卦縮/外層四卦圖之左邊起乾夬歴八卦而至睽歸妹中/層
睽歸妹即/接乾夬又歴八卦而至家人既濟家人既濟即接/睽歸妹餘倣此
歴八卦而至頤復圖之右邊起姤大過歴八卦而至未
濟解又歴八卦而至漸蹇又歴八卦而至剥坤左右各
二卦互一卦合六十四卦互體只成十六卦又合十六
[002-49a]
卦互體只成四卦乾坤既未濟也周易始乾坤終既未
濟以此歟 中一層左右各十六卦其下體兩卦相比
一循乾一坤八之序其上體十六卦兩周乾一坤八之
序 正體則二為内卦之中五為外卦之中互體則三
為内卦之中四為外卦之中故皆謂之中爻
[002-50a]
林黄中栗/包體圖
 包乾䷀乾䷀乾  乾包䷀乾䷀乾
 包坤䷨損䷩益  坤包䷞咸䷟恒
 包震䷙大/畜中/孚  震包䷰革䷡大/壯
 包㢲䷉履䷌同/人  㢲包䷫姤䷫姤
 包坎䷥睽䷌家/人  坎包䷛大/過大/過
 包離䷈小/畜䷉履  離包䷌同/人大/有
 包艮䷼中/孚无/妄  艮包䷠遯䷱鼎
[002-50b]
 包兌䷍大/有小/畜  兊包䷪夬䷪夬
 包坤䷁坤䷁坤  坤包䷁坤䷁坤
 包震䷎謙䷆師  震包䷗復䷗復
 包㢲䷬萃䷽小/過  㢲包䷃蒙䷓觀
 包坎䷏豫䷎謙  坎包䷆師䷇比
 包離䷦蹇䷧解  離包䷚頤䷚頤
 包艮䷇比䷏豫  艮包䷖剥䷖剥
 包兌䷽小/過䷭升  兌包䷒臨䷂屯
[002-51a]
 包乾䷞咸䷟恒  乾包䷨損䷩益
 包震䷣明/夷䷒臨  震包䷣明/夷䷒臨
 包㢲䷐隨䷶豐  㢲包䷑蠱䷺渙
 包坎䷲震䷣明/夷  坎包䷭升䷜坎
 包離䷾既/濟歸/妹  離包䷕賁䷨損
 包艮䷇比䷲震  艮包䷳艮䷃䝉
 包兌䷶豐䷊泰  兌包䷊泰䷻節
 包乾䷰革䷡大/壯  乾包䷙小/畜中/孚
[002-51b]
 包坤䷗復䷗復  坤包䷎謙䷆師
 包㢲䷺訟䷠遯  㢲包䷅訟䷠遯
 包坎䷿未/濟䷴漸  坎包䷮困䷞咸
 包離䷸㢲䷅訟  離包䷘无/妄䷝離
 包艮䷿渙䷋否  艮包䷋否䷷旅
 包兌䷱鼎䷸㢲  兌包䷞兌䷰革
 包乾䷫姤䷫姤  乾包䷉履䷌同/人
 包坤䷃蒙䷓觀  坤包䷬萃䷏小/過
[002-52a]
 包震䷑蠱䷺渙  震包䷐隨䷶豐
 包坎䷧解䷦蹇  坎包䷧解䷦蹇
 包離䷯井䷮困  離包䷲噬/嗑䷣賁
 包艮䷜坎䷬萃  艮包䷢晉䷳艮
 包兌䷟恒䷯升  兌包䷵歸/妹既/濟
 包乾䷛大/過大/過  乾包䷥睽䷤家/人
 包坤䷆師䷇比  坤包䷏豫䷎謙
 包震䷭升䷜坎  震包䷲震䷣明/夷
[002-52b]
 包㢲䷮困䷟咸  㢲包䷿未/濟䷴漸
 包離䷴家/人䷥睽  離包䷤家/人䷥睽
 包艮䷩益䷔噬/嗑  艮包䷠漸䷿未/濟
 包兌䷝離䷙大/畜  兌包䷄需䷹兌
 包乾䷌同/人大/有  乾包䷈小/畜䷉履
 包坤䷚頤䷚頤  坤包䷦蹇䷧解
 包震䷕賁䷨損  震包䷤既/濟歸/妹
 包㢲䷘无/妄䷝離  㢲包䷸㢲䷅訟
[002-53a]
 包坎䷔噬/嗑䷕賁  坎包䷯井䷮困
 包艮䷓觀䷢晉  艮包䷓觀䷖晉
 包兌䷢旅䷳蠱  兌包䷒節䷐隨
 包乾䷠遯䷱鼎  乾包䷼中/孚无/妄
 包坤䷖剥䷖剥  坤包䷬比䷬豫
 包震䷳艮䷃蒙  震包䷂屯䷲震
 包㢲䷋否䷷旅  巽包䷺渙䷋否
 包坎䷢晉䷳艮  坎包䷜坎䷬萃
[002-53b]
 包離䷴漸䷿未/濟  離包䷩益䷔噬/嗑
 包兌䷡大/壯䷄需  兌包䷡大/壯䷄需
 包乾䷪夬䷪夬  乾包䷍大/有小/畜
 包坤䷒臨䷂屯  坤包䷽小/過䷭升
 包震䷡泰䷻節  震包䷌豐䷊泰
 包㢲䷹兌䷰革  㢲包䷱鼎䷸㢲
 包坎䷵歸/妹既/濟  坎包䷡恒䷯井
 包離䷄需䷹兌  離包䷝離䷙大/畜
[002-54a]
 包艮䷻節䷐隨  艮包䷷旅䷱蠱
 案朱子與林黄中辨云繫辭所謂易有太極是生兩
 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是聖人作易綱領次
 第惟邵康節見得分明今侍郎乃以六畫之卦為太
 極中含二體為兩儀又取二互體通為四象又顛倒
 看二體及互體通為八卦若論太極則一畫亦未有
 何處便有六畫底卦來如此恐倒說了兼若如此即
 是太極包兩儀兩儀包四象四象包八卦與聖人所
[002-54b]
 謂生者意思不同矣林曰惟其包之是以能生之包
 之與生實一義爾曰包如人之懷子子在母中生如
 人之生子子在母外恐不同也則林黄中之所謂包
 體者如需卦乾下坎上是兩儀互體得離兌是四象
 顛倒為坎下乾上互體得㢲離是八卦今楊止菴傳
 易考所載包體圖如上與朱子所辨者不同取八卦
 之互相包裹以為六畫之卦多寡絶殊於大義無所
 𤼵明豈當時朱子見之以為不足辨而置之歟
[002-55a]
  蓍法
揲蓍之法其用四十有九者䇿數四十九無所謂虚一
反於櫃中也分而為二以象兩者信手中分由靜而之動
動靜兩端也掛一以象三者或左或右隨取一䇿孔氏/取左
朱子/取右横於案上不必在左手小指之間方名為掛一變
中凡三掛故曰象三非䝉上象兩而為三也揲之以四
以象四時者先取左手之䇿四四為數一䇿一時也歸
竒於扐以象閏者四數之餘不一則二不三則四謂之
[002-55b]
殘竒扐是指間扐物之處歸此殘竒於扐閏者月之餘
日竒者揲之餘䇿故象之也五嵗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者次取右手之䇿四四為數并於前之正䇿其餘䇿左
三則右一左二則右二左一則右三左四則右四亦歸
之於扐是為再扐猶再閏也其言五嵗者四十八䇿中
分為兩除殘竒以外毎手正䇿大約以二十為率四䇿
一嵗則二十䇿為五嵗也以明扐之相去如此非必真
如五嵗之中有兩閏以齊氣朔也此為第一變别置餘
[002-56a]
䇿取見存正䇿或四十或四十四信手中分復掛一為
二揲四歸竒如前法此為再變并其餘䇿取見存正䇿
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信手中分復掛一為三揲
四歸竒如前法此為三變并其餘䇿取正䇿以四而一
得九為老陽得六為老隂得七為少陽得八為少隂
老變而少不變始成一爻故十八變而成六爻也初變
為竒者三為偶者一再變三變為竒者二為偶者二其
法見於虞翻氏之注孔穎達氏因之朱子則有蓍卦攷
[002-56b]
誤以主張是説然法雖是而所以釋經文者則多不合
虞氏謂竒所掛一䇿扐所揲之餘當是時揲餘未有安
置竒已在掛信如虞説則當言歸扐於竒不應倒置若
是且掛餘截然兩事合之有何義理故掛與掛合餘與
餘合不相雜也孔氏以三多三少兩少一多兩多一少
餘䇿定隂陽之老少經文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
䇿百四十有四其所以定隂陽老少者指正䇿而言以
明餘䇿置之不用矣今棄正䇿而就餘䇿是背經文也
[002-57a]
蓍之所以必用四十九者以去其十三則得三十六去
其十七則得三十二去其二十一則得二十八去其二
十五則得二十四只有此九六七八老少四者之䇿若
三多三少之數則加乎四十九減乎四十九無不可得
亦可不顧九六七八䇿數而以之定老少耶惟餘䇿不
用故初變為四為八再變三變為三為七各不相妨今
必準餘䇿而以掛一雜於其間連掛則初變之五九為
有餘除掛則再變三變之三七為不足無乃違揲四之
[002-57b]
義乎又有於餘䇿多少分八卦之象者夫三變方成一
爻一爻之中但有老少之可分今於一爻而指其孰為
乾震坎艮孰為坤㢲離兑是六變而可以成卦矣古人
何不憚煩而為此十八變乎朱子𤼵圍徑之義以餘䇿
為徑正䇿為圍竒之象圓而徑一得圍三頗為近似偶
之象方而徑二得圍二其説有所不達矣此皆執餘䇿
之病也
  蓍法二
[002-58a]
郭兼山書伊川揲蓍法云四十九蓍兩手無意而中分之
於左手取蓍一莖揲於左手小指之間此名竒也以右
手之蓍置之案上取左手之蓍四揲之四揲之餘數置
案之左方次取右手之蓍四揲之四揲之餘數并入左
餘為之扐即取所掛之竒歸於扐一變後復合見存之
䇿再以左右手分為二更不重掛竒四揲之餘并入前
扐為第二變其第三變如第二變凡揲蓍第一變必掛
一者謂不掛一則無變所餘皆得五也惟掛一則所餘
[002-58b]
非五則九故能變第二第三雖不掛亦有四八之變葢
不必掛也朱子作蓍卦考誤辨之三變皆掛可為老陽
者十二可為老隂者四可為少隂者二十八可為少陽
者二十若後兩變不掛則老陽少隂皆二十七少陽九
老隂一而已深有害於成卦變爻之法是後兩變之不
可不掛審矣某推求其故後兩變不掛與以掛為竒葢
相因為説者也蓍之所以必四十九者毎四而當一月
四十有八十二月之數也其一者四分月之一也四分
[002-59a]
月之一積四嵗成月而為閏然閏恒三嵗以餘分前後
相移不截然一嵗餘月之一故五嵗再閏也毎合蓍為
一嵗後兩變未嘗不餘一然而不掛者猶嵗嵗有餘分
不俟滿分不可以為閏也十有八變凡六掛而䇿道窮
十有八嵗凡六閏而氣朔齊其在一嵗論之乾坤之䇿
三百六十堯典曰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十二月月三
十日正三百六十日矣又除小月六日是為嵗有餘十
二日乾坤十二爻凡十有二掛此閏數在當期之外者
[002-59b]
也以厯法㕘合蓍法姑存之以備一説
  蓍法三
自隂陽老少之不均也後兩變不掛老隂之變一三變
皆掛老隂之變亦止四而已故為説者紛紜宋莊綽作
揲蓍新譜引張轅之法用蓍四十九莖總筯把之以意
中分扐一小指間四揲之第一揲餘一二足滿五餘三
四足滿九第二第三揲餘一二足滿四餘三四足滿八
皆揲左不揲右四五為少八九為多三多老陽交分三
[002-60a]
少老陽重分兩少一多少隂拆分兩多一少少陽單分
元張理因之以謂揲法従程子張子初變既掛一以象
人置而不用後二變乃䝉上不復掛者為是也揲左不
揲右従唐張轅莊綽二家綽宋人理/誤為唐葢天動地靜陽變
隂合地承天而行於義為當左餘一而右承之以三左
餘三而右承之以一者成其為竒之陽也左餘二而右
承之以六左餘四而右承之以四者成其為偶之隂也
明季本竊疑大傳所言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002-60b]
九字當為八字之誤止用四十八䇿虚二以為隂陽之
毋分二掛一揲四歸竒三變皆同除掛一外左一則右
必二左二則右必一左三則右必四左四則右必三由
諸家之法於隂陽老少得其均矣然莊綽之餘三足九
張理之餘二承六皆不可通四揲之外方為殘竒五䇿
六䇿尚有一揲豈可遷就以合左乎季本則明改經文無
所依據然則隂陽老少終不可均乎曰無所俟乎均也
成卦之法在隂陽不在老少以古法論之隂陽各三十
[002-61a]
二九六常少七八常多七八所成之卦與九六所成之
卦無以異也爻之變不變在老少六爻之中占者一爻
則一變而足七八居其五九六居其一乃可謂之均也
若變者與不變者相均將擾擾何所適從乎彼輕改古
法以均老少者其亦未達乎此也
  占法
啟蒙占法一爻變則以本卦變爻辭占二爻變則以本
卦二變爻辭占以上爻為主三爻變則占本卦及之卦
[002-61b]
之彖辭而以本卦為貞之卦為悔前十卦主貞後十卦
主悔凡三爻變者每/卦有二十卦四爻變則以之卦二不變爻占以
下爻為主五爻變則以之卦不變爻占六爻變乾坤占
二用餘卦占之卦彖辭六爻皆不變則占本卦彖辭而
以内卦為貞外卦為悔王氏占法一爻變本卦爻為貞
之卦爻為悔二爻兼用二爻變以初變爻為貞次變爻
為悔作兩節消息之三爻變以先變為貞後二變為悔
四爻變五爻變六爻變皆以先變爻為貞後變爻為悔
[002-62a]
作四五六節消息之六爻皆不變則占彖辭彖辭為七
八不變者設也豐南禺占法貞悔者以六畫言則内為
貞外為悔以三畫言則下為貞上為悔貞取定守為義
悔取感通為義故六畫則決之外卦三畫則決之於上
爻如初二兩爻變則以二決之内卦三爻皆變則以三
決之如内三爻皆靜外卦之二爻變三爻變者皆依内
卦之例如初之於四或五或上二之於四或五或上三
之於四或五或上皆二爻變槩決之於悔三爻變者如
[002-62b]
初四五如二五上如三四上四爻變者如初三四上皆
以最上一爻決之三爻變者如二三四四爻變者如初
二三四則以四決之而參之以二所謂二與四同功而
異位也如二三五如三四五如初三五皆三爻變者如
初二三五如初二四五如二三四五皆四爻變者如初
二三四五為五爻變者則皆以五決之而參之以三所
謂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也如初二三四上如初三四五
上如初二四五上皆五爻變者則皆以上爻決之而參
[002-63a]
之以初葢上下相應亦若二四三五之例也六爻皆變
乾坤占二用餘占之卦之貞悔六爻皆靜則占本卦之
貞悔六爻變占之卦大象六/爻不變占本卦大象若彖辭則専以待卜天子
諸侯有大事則&KR0034人先筮得其卦書於板以授太卜太
卜以墨畫所得之卦於龜腹春灼後左夏灼前左秋灼
前右冬灼後右其文入於卦墨謂之食則決於彖葢兩
家之所以不從啟蒙者以周公爻辭本為九六之變者
設非為七八之不變者設周易不用七八豈有七八而
[002-63b]
冒用九六之辭哉則以之卦不變爻占者失其意矣彖
與爻各自為書彖不取足於爻爻不取足於彖易果為
卜筮而作未有爻時彖不可占豈文王為未成之書耶
則以占辭平分於爻彖者非矣然王氏之法所謂四五
六節消息者則亦雜而無紀豐氏之法所謂二四同功
三五同功初上本末者亦强以辭入於占不可為例後
之君子苟得左氏之意其無例者未嘗不可見也故一
爻變者既占本卦變爻亦占之卦對爻葢未有有貞而
[002-64a]
無悔者觀左氏晉獻公筮嫁伯姬遇歸妹之睽上爻變
既引歸上之刲羊承筐又引睽上之張弧可知矣二爻
變者以下爻為貞上爻為悔三爻變者以變末一爻為
主本卦為貞之卦為悔觀晉筮立成公遇乾之否三為
變末曰配而不終君三出焉終者乾三之終日也否三
包羞故配而不終也而啟蒙以晉重耳之貞屯悔豫司
空季子占利建侯為例謂當占兩卦彖辭不知凡所遇
之卦不論一爻變至六爻變彖辭無不可引用何獨以
[002-64b]
三爻變專之觀左氏孔成子筮立君遇屯之比此一爻
變者而史占屯彖之元亨穆姜遇艮之隨此五爻變者
而稱隨彖之辭亦明矣如郭璞遇驢鼠遇遯之蠱又為
晉王筮遇豫之睽皆三爻變也皆不稱彖辭四爻變五
爻變者皆以變末一爻為主本卦為貞之卦為悔即如
穆姜五爻之變主在上爻艮上之敦艮既有止義而隨
上之辭拘係之乃從維之故穆姜曰必死於此弗得出
矣六爻變者皆以上爻為主兩卦為貞悔六爻不變者
[002-65a]
以初為貞上為悔觀晉伐楚筮之遇復六爻不變史曰
南國䠞射其元王中厥目國䠞王傷不敗何待葢晉貞
楚悔初之元吉晉實當之上之行師大敗以其國君凶
楚實當之其例明顯如是則無三家之病矣
 
 
 
 
[002-65b]
 
 
 
 
 
 
 
 易學象數論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