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72 雲宮法語--汪可孫 (ZTDZ)


[002-230637b]
雲宫法語卷下
    績水虛夷子靜安汪可孫纂
   明善品第四
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
中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純一無/僞之謂
大學曰正心者身有忿懥則不得其正有
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修身在正其心
盂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唯心之謂歟又曰我四十不動心又曰養心
莫善於寡慾又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
而已
斗經釋曰人之運心於外則神遊而逝定心
於内則神安以和一切善惡亦存乎心心者
神明之府行藏動息善惡之事欲萌悉知之
人之妄心可不息乎又曰人之元辰外寄於
目内藏於心目則外視於萬物心則内馳於
萬機心目所馳神亦奔競故謂之元辰釋馬
馳事而不息人能收心復照存玄靈於一已
[002-230637c]
則却走馬以糞
楞嚴經曰如來常說諸法唯心所造一切因
果因心成體張無盡曰了此妄心即是清淨
佛性虛靜心戒曰心者萬法之宗九竅之主
以其越古今而不壞故曰眞如一念萌動於
内六識流轉於外不趨乎善則趨乎惡
清靜經曰旣有妄心則驚其神旣驚其神則
著萬物旣著萬物則生貪求旣生貪求則是
煩惱定觀經曰覺心起即滅滅即除惟滅動
心不滅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金剛經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
來心不可得六祖曰妄心是眞心上影子經/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性中所
現之物知諸心之非心則知心之體若/妄心則有過現未來眞性則寂然不動
   已上言心
橫渠曰心統性情又曰虛靈不昧便是心此
理具足無少欠闕便是性隨感而動便是情
义曰由太虛有氣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
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靈
底是心實處是性湯誥曰惟皇上帝降衷于
下民若有恒性伊尹曰習與性成祖伊曰不
[002-230638a]
虞天性盂子道性善全說/理中庸曰天命之謂
帶人物/而言有天命須是有此氣方能承當得
此理無此氣則此理如何頓放程子曰論性
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近思録言心
一也有指體而言寂然不動有指用而言感
而遂通朱子曰靜而常覺動而常正心之妙
也寂而感感而寂孔子言性近習逺盂子言
盡心知性存心養性事天盂子曰仁之於父
子義之於君臣禮之於賔主智之於賢者聖
人之於天道命也有性也君子不謂命


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又曰聖人之作易
也將以順性命之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人
之命與性何謂也形於一謂之性人各受陰/陽以剛柔
之性故曰/形於一内觀經曰自一禀形謂之性朱子
曰性是太極渾然之體初不可以名字言
  已上言心性
 前諸條目儒家言存心養性道釋言明心
 見性儒以實理爲性見之行事者也道釋
 以自然無爲爲性者也愚謂道釋之言性
 乃未發之中儒者之言性發而皆中節之
[002-230638b]
 謂見性之謂道猶見性之謂見佛也佛之/言訓
 覺是殆非以泥木/所塑造之謂佛也
   持用品第五
顔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
子曰知而弗爲不如勿知華嚴經曰我不輕
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佛西方聖/人之稱也六祖曰不
悟者爲衆生爲凡夫悟者名佛佛訓大/覺之稱
 人受天地之氣而生同有此善然覺有先
 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爲乃可明善而
 復其初斯言至矣聖人生知安行不倦於


 學賢者學而知之亦欲强行困而不學民
 斯爲下
曾子三省忠恕一貫君子九思三畏三戒顏
子克復四勿孔子絶四絜矩愼獨
 皆所當平日持用工夫
誠意毋自欺也一者誠而已無妄之謂誠不
欺其次矣康節曰先天主乎誠至誠可以通
神明不誠則不可以得道誠者主性之具無
端無方者也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曰在我無
一毫私僞故常虛明自能見得誠者天之道
[002-230638c]
誠之者人之道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
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也自
誠明之謂性自明誠之謂教誠則明明則誠
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可以賛天地之化
育與天地參又曰唯天下至誠爲能化誠者
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至誠無息不息則久悠
久無疆唯天下至誠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
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大經五品之人倫大本所性之全體聖人極/識無妄自然功用豈有所倚著於物而後能
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文王之所以


爲文也於乎丕顯文王之德之純純亦不已
又曰穆穆文王緝熙敬止易曰天行徤君子
以自强不息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
日新回之爲人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
膺而弗失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
太極老君與傅先生木鑽在焦山石室使穿
一石盤可五尺積四十九年而石穿
孟子曰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
 先儒曰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
 終也程子以主一無適言敬又曰至誠無
[002-230639a]
 息誠者眞實無妄也蓋人心易於散慢若
 不立箇規矩維持之常常提警則放逸而
 無所歸惟主一惟至誠所以成始成終愚
 謂人患於作輟佛教亦謂之斷常譬如蒸
 砂終不成飯襌家之常惺惺法必念念相
 續故云勇猛精進不退轉亦說得好與儒
 者之主一無息同此機也誠敬不可斯須
 去身
   造微品第六
華嚴頌曰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


色身見佛神通力莊子曰君子尸居而龍見
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容無爲
廣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
昏黙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淨
必清宻多心經曰照見五藴皆空昇玄經曰
清淨六根斷除邪障得道經曰心目内觀眞
炁所有清淨光明虛白晃耀又頌曰杳杳冥
冥清淨道昏昏黙黙太虛空體性湛然無所
住色心都寂一眞宗本行經曰諸念不生萬
縁頓息塵沙惡業隨念消散一切天魔自然
[002-230639b]
殄滅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又
曰無無旣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慾旣不生即是眞靜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道德經曰衆人熙熙如登春臺如享太牢我
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又曰專炁致
柔能嬰兒又曰復歸於嬰兒
張無盡曰無得之得名眞得無說之說乃眞
說虛卞禪師曰大乘之法心無罣碍得大自
在作而無作爲而無爲此所以爲聖明賢
詩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川老頌曰見


色聞聲世本常一重雪上一重霜君今要見
黄頭老走入摩耶腹内藏
此返本還元之學迴光返照之機深入於忘
光絶照至矣
   神化品第七
洪範九五福曰考終命易曰易與天地準是
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知死生之說
魯哀公問於孔子子曰化終陰陽象形而發
謂之生生化無窮數盡謂之死故命者性之
始死者生之終也有始則必有終矣子曰未
[002-230639c]
知生焉知死樂天曰死者數之終孟子曰盡
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
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書曰兹殷多先哲
王在天解曰商家多有在先/明哲之王精爽在天易曰遊𩱿爲變
易曰知鬼神之情狀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
也子曰鬼神之爲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
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
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
左右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徴之
顯誠之不可掩如此


先儒引禮書曰諸侯因國之祭祭其國之無
主後者如齊大公封於齊便是祭爽鳩氏季
蒯逢伯陵蒲姑氏之屬蓋他先主此國來禮
合祭也如衛侯夢康叔云相奪予饗蓋衛後
都帝丘夏后相亦都帝丘則都其國自合當
祭不祭者冥其如此如𣈆侯夢黄熊入其寢
門以爲鯀之神亦是此類不成說有子孫底
方有感格之理便使其無子孫其氣亦未嘗
亡也如今祭勾芒他更是逺然旣合當祭他
便有此氣要之通天地人只是這一氣所以
[002-230640a]
說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左右虛空偪塞無
非此理自要人看得活
晦庵朱文公曰口鼻之噓吸爲𩱿耳目之精
明爲𩲸陽𩱿爲神陰𩲸爲鬼其在人也陰陽
合則𩲸凝𩱿聚而有生陰陽判則𩱿升爲神
𩲸降爲鬼以徃來言則來者方伸而爲神往
者旣屈而爲鬼二氣之分一氣之運故孔子
祭義曰氣也者神之盛也𩲸也者鬼之盛也
鄭氏注曰氣呼吸出入者也耳目之聰明爲
𩲸然則陰陽未可言鬼神陰陽之靈乃鬼神


也𩲸者形之神𩱿者氣之神𩱿𩲸是形氣之
精爽謂之靈前夜因說箇修養人死時衝突
知得焄蒿之意甚切謂其氣襲人知得悽愴
之意分明漢武李夫人祠云其風肅然今鄉
村有衆户還賽祭享或有肅然如陣風俗呼
爲旋風即此意今時惡氣中人使人恐懼悽
愴此爲物之精爽也天道流行發育萬物人
得之以有生氣之清者爲氣氣之燭者爲質
知覺運動陽之爲/也形體陰之爲也氣爲𩱿體爲𩲸釋氏以性/爲魂幻爲
𩲸高誘淮南子注曰𩱿者陽之神𩲸者陰之
[002-230640b]
神以其主乎形氣故曰神人所以生精聚氣
也人只有許多氣須有箇盡時盡則神氣歸
天形𩲸歸地今釋氏以性爲本/幻爲命誠如是也凡人將死熱
氣漸微所謂𩱿升下體漸冷眼光落所謂𩲸
降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終聚散者氣也若
夫妖孽者是不得其死之人其氣未散鬱結
而成妖
晦庵釋屈子逺遊篇曰𩲸不受𩱿𩱿不載𩲸
則𩱿遊𩲸降而死又曰𩲸𩱿者譬如燒香燒
出來汁子便是𩲸那成煙後香底便是𩱿𩱿


者𩱿之光焰𩲸者𩱿之根蒂修鍊之士必使
𩱿常附𩲸如日光載月質𩲸常檢𩱿如月質
受日光則神不馳而𩲸不死遂能登仙逺去
而上征
易曰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
神神無方而易無體




雲宫法語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