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眞經卷之五貞六
雜篇外物第二十六
外物不可必故龍逄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
死桀紂亡人生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
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
而化爲碧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
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木與木相摩則然金
與火相守則流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絯於是
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憂兩
陷而無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縣於天地之
間慰暋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衆人焚和
月固不勝火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莊子家
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
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
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爲者邪對曰我
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諾我且南遊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
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
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
[004-110618a]
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任公子爲大鉤巨
緇五十犗以爲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
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錎
没而下驚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
侔鬼神憚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腊之
自制河以東蒼梧已北莫不厭若魚者已而
後世輇才諷說之徒皆驚而相告也夫揭竿
累趨灌瀆守鯤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
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是以未嘗聞任
氏之風俗其不可與經於世亦遠矣儒以詩
禮發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小
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曰青青
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舍珠爲接其
鬢擪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别其頰無傷
口中珠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
曰有人於彼脩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視若
營四海不知其誰氏之子老萊子曰是丘也
召而來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與汝容知斯
爲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問曰業
可得進乎老萊子曰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
[004-110618b]
萬世之患抑固窶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歡
爲驁終身之醜中民之行進焉耳相引以名
相結以隱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閉
其所譽反無非傷也動無非邪也聖人躊躇
以與事以每成功柰何哉其載焉終矜爾宋
元君夜半而夢人被髮闚阿門曰予自宰路
之淵予爲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余且得予
元君覺使人占之曰此神龜也君曰魚者有
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會朝明日余
且朝君曰漁何得對曰且之網得白龜焉其
圓五尺吾曰獻若之龜龜至君再欲殺之再
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七
十二鑽而無遺筴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
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十二鑽而無
遺筴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
有所不及也雖有至知萬人謀之魚不畏網
而畏鵜鶘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嬰兒生無石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也惠子
謂莊子曰子言無用莊子曰知無用而始可
與言用矣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
[004-110618c]
足耳然則厠足而墊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惠子曰無用莊子曰然則無用之爲用也亦
明矣莊子曰人有能遊且得不遊乎人而不
能遊且得遊乎夫流遁之志决絶之行噫其
非至知厚德之任與覆墜而不反火馳而不
顧雖相與爲君臣時也易世而無以相賤故
曰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
也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夫孰能不波
唯至人乃能遊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已
彼教不學承意不彼目徹爲明耳徹爲聰鼻
徹爲顫口徹爲甘心徹爲知知徹爲德凡道
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畛畛則衆害生
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
之日夜無降人則顧塞其寳胞有重閬心有
天遊室無空虚則婦姑勃磎心無天遊則六
鑿相攘大林丘山之善於人也亦神者不勝
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謀稽乎誸知出乎爭柴
生乎守官事果乎衆宜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銚鎒於是乎始修草木之到植者過半而不
知其然靜然可以補病眥𡟬可以休老寧可
[004-110619a]
以止遽雖然若是勞者之務也非佚者之所
未嘗過而問焉聖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
嘗過而問焉賢人所以駴世聖人未嘗過而問
焉君子所以駴國賢人未嘗過而問焉小人
所以合時君子未嘗過而問焉演門有親死
者以善毁爵爲官師其黨人毁而死者半堯
與許由天下許由逃之湯與務光務光怒之
紀他聞之帥弟子而踆於窾水諸侯吊之三
年申徒狄因以踣河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
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
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
之言哉
雜篇寓言第二十七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寓
言十九藉外論之親父不爲其子媒親父譽
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與
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爲是之異
於己爲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爲耆
艾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
先也人而無以先人無人道也人而無人道
[004-110619b]
是之謂陳人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
所以窮年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
齊也故曰無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嘗言終身
不言未嘗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
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於然
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於可惡乎
不可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無物不然無物不可非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孰得其乆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
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莊
子謂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時
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
九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莊子曰孔
子謝之矣而其未之嘗言孔子云夫受才乎
大本復靈以生鳴而當律言而當法利義陳
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
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已乎已
乎吾且不得及彼乎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
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後仕三千鍾不洎吾
心悲弟子問于仲尼曰若參者可謂無所縣
[004-110619c]
其罪乎曰旣已縣矣夫無所縣者可以有哀
乎彼視三釜三千鍾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
也顔成子游謂東郭子綦曰自吾聞子之言
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
年而來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
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生有爲死也勸公
以其死也有自也而生陽也無自也而果然
乎惡乎其所適惡乎其所不適天有歷數地
有人據吾惡乎求之莫知其所終若之何其
無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
相應也若之何其無鬼邪無以相應也若之
何其有鬼邪衆罔兩問於影曰若向也俯而
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被髮向也坐而今也
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影曰叟叟也奚稍
問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蜕也
似之而非也火與日吾屯也陰與夜吾代也
彼吾所以有待邪而況乎以有待者乎彼來
則我與之來彼往則我與之往彼彊陽則我
與之彊陽彊陽者又何以有問乎陽子居南
之沛老聃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遇老
[004-110620a]
子老子中道仰天而歎曰始以汝爲可教今
不可也陽子居不荅至舍進盥潄巾櫛脱履
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請夫子夫子
行不間是以不敢今間矣請問其過老子曰
而睢睢盱盱而誰與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
足陽子居蹴然變容曰敬聞命矣其往也舍
者迎將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
者避竈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
雜篇讓王第二十八
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不受又讓於子州支
父子州支父曰以我爲天子猶之可也雖然
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況他物乎
唯無以天下爲者可以託天下也舜讓天下
於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適有幽憂之病
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
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舜
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立於宇宙之中冬
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
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
[004-110620b]
遥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爲
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於是去而入
深山莫知其處舜以天下讓其友石户之農
石户之農曰捲捲乎后之爲人葆力之士也
以舜之德爲未至也於是夫負妻戴携子以
入海終身不反也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
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大馬而不受事
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
王亶父曰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與人之父
居而殺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爲吾臣
與爲狄人臣奚以異且吾聞之不以所用養
害所養因杖筴而去之民相連而從之遂成
國於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
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
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
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越人三世弑其君
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國無君求王子
搜不得從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
以艾乘以玉輿王子搜援綏登車仰天而呼
曰君乎君乎獨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惡
[004-110620c]
爲君也惡爲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謂不
以國傷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爲君也韓
魏相與爭侵地子華子見昭僖侯昭僖侯有
憂色子華子曰今使天下書銘於君之前書
之言曰左手攫之則右手廢右手攫之則左
手廢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
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華子曰甚善自是觀
之兩臂重於天下也身亦重於兩臂韓之輕
於天下亦遠矣今之所爭者其輕於韓又遠
君固愁身傷生以憂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
教寡人者衆矣未嘗得聞此言也子華子可
謂知輕重矣魯君聞顔闔得道之人也使人
以幣先焉顔闔守陋閶直布之衣而自飯牛
魯君之使者至顔闔自對之使者曰此顔闔
之家與顔闔對曰此闔之家也使者致幣顔
闔對曰恐聽者謬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使
者還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已故若顔闔
者眞惡富貴也故曰道之眞以治身其緒餘
以爲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
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今
[004-110621a]
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
凡聖人之動作也必察其所以之與其所以
爲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使之珠彈千仞之雀
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
輕也夫生者豈特隨侯之重哉子列子窮容
貌有飢色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曰列御寇
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爲不
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見使
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
拊心曰妾聞爲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
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
邪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
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
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楚
昭王失國屠羊說走而從於昭王昭王反國
將賞從者及屠羊說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
失屠羊大王反國說亦反屠羊臣之爵禄已
復矣又何賞之有王曰强之屠羊說曰大王
失國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誅大王反國非
臣之功故不敢當其賞王曰見之屠羊說曰
[004-110621b]
楚國之法必有重賞大功而後得見今臣之
知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死寇吴軍入郢
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今大王欲廢
法毁約而見說此非臣之所以聞於天下也
王謂司馬子綦曰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
甚高子其爲我延之以三旌之位屠羊說曰
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貴於屠羊之肆也萬鍾
之禄吾知其富於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貪
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說不敢當願
復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原憲居魯環堵
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爲樞而甕牖
二室褐以爲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子貢乘
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
憲華冠縱履杖藜而應門子貢曰嘻先生何
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
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
有愧色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
以爲人教以爲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憲不
忍爲也曾子居於衛緼袍無表顔色腫噲手
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絶
[004-110621c]
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决曳縱而歌商頌聲
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
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孔子謂
顔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顔回對曰
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畒足以給飦粥
郭内之田十畝足以爲絲麻鼓琴足以自娛
所學夫子之道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
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
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
内者無位而不怍丘誦之乆矣今於回而後
見之是丘之得也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
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柰何瞻子曰
重生重生則利輕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
能自胜也瞻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
不能自勝而强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
人無壽類矣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其隱巖穴
也難爲於布衣之士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
意矣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
不糝顔色甚憊而弦歌於室顔回擇菜子路
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於魯削迹於衛伐
[004-110622a]
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
藉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絶音君子之
無恥也若此乎顔回無以應入告孔子孔子
推琴喟然而歎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來吾
語之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
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
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
其何窮之爲故自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
失其德天寒旣至霜雪旣降吾是以知松栢
之茂也陳蔡之隘於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
琴而弦歌子路扢然執干而舞子貢曰吾不
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窮亦樂
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於此則窮通爲
寒暑風雨之序矣故許由娛於潁陽而共伯
得乎丘首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北人
無擇曰異哉后之爲人也居於畎畝之中而
遊堯之門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
吾羞見之因自投清冷之淵湯將伐桀因卞
隨而謀卞隨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
知也湯又因務光而謀務光曰非吾事也湯
[004-110622b]
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湯曰伊尹何如曰强力
忍垢吾不知其他也湯遂與伊尹謀伐桀尅
之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后之伐桀也謀乎我
必以我爲賊也勝桀而讓我必我爲貪也吾
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來漫我以其辱行
吾不忍數聞也乃自投稠水而死湯又讓務
光曰知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
也吾子胡不立乎務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
民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
之曰非其義者不受其禄無道之世不踐其
土況尊我乎吾不忍乆見也乃負石而自沈
於廬水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
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
者試往觀焉至於岐陽武王聞之使叔旦往
見之與盟曰加富二等就官一列血牲而埋
之二人相視而笑曰嘻異哉此非吾所謂道
也昔者神農之有天下也時祀盡敬而不祈
喜其於人也忠信盡治而無求焉樂與政爲
政樂與治爲治不以人之壤自成也不以人
之卑自高也不以遭峙自利也今周見殷之
[004-110622c]
亂而遽爲政上謀而下行貨阻兵而保威割
牲而盟以爲信揚行以悅衆殺伐以要利是
推亂以易暴也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
任遇亂世不爲荀存今天下闇周德衰其並
乎周以塗吾身也不如避之以絜吾行二子
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餓而死焉若伯夷叔齊
者其於富貴也荀可得已則必不賴高節戾
行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
雜篇盜跖第二十九
孔子與柳下季爲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跖
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
樞户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
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
入保萬民苦之孔子謂柳下季曰夫爲人父
者必能詔其子爲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
不能詔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則無貴父子兄
弟之親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爲盜跖爲
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竊爲先生羞之丘請
爲先生往說之柳下季曰先生言爲人父者
必能詔其子爲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
[004-110623a]
聽父之詔弟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
柰之何哉且跖之爲人也心如湧泉意如飄
風强足以距敵辯足以飾非順其心則喜逆
其心則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無往孔子不
聽顔回爲馭子貢爲右往見盜跖盜跖乃方
休卒徒太山之陽膾人肝而餔之孔子下車
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
拜謁者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
髮上指冠曰此夫魯國之巧僞人孔丘非邪
爲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
冠帶死牛之脅多辭謬說不耕而食不織而
衣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
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徼倖於封侯
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將
以子肝益晝餔之膳孔子復通曰丘得幸於
季願望履幕下謁者復通盜跖曰使來前孔
子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盜跖盜跖大怒兩
展其足案劍瞋目聲如乳虎曰丘來前若所
言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孔子曰丘聞之
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長大美好無雙少長貴
[004-110623b]
賤見而皆悦之此上德也知維天地能辯諸
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衆率兵此下德也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今將軍
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
丹齒如齊貝音中黄鍾而名曰盜跖丘竊爲
將軍恥不取焉將軍有意聽臣臣請南使吴
越北使齊魯東使宋衛西使晋楚使爲將軍
造大城數百里立數十萬户之邑尊將軍爲
諸侯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收養昆弟共祭
先祖此聖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願也盜跖
大怒曰丘來前夫可規以利而可諫以言者
皆愚陋恒民之謂耳今長大美好人見而悦
之者此吾父母之遺德也丘雖不吾譽吾獨
不自知邪且吾聞之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
毁之今丘告我以大城衆民是於規我以利
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乆長也城之大者莫大
乎天下矣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湯
武立爲天子而後世絶滅非以其利大故邪
且吾聞之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
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
[004-110623c]
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
則煬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農之世卧則
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
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
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
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
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强凌弱以衆暴寡湯
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今子修文武之道掌
天下之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矯言僞行以迷
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
下何故不謂子爲盜丘而乃謂我爲盜跖子
以甘辭說子路而使從之使子路去其危冠
解其長劍而受教於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
暴禁非其卒之也子路欲殺衛君而事不成
身菹於衛東門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子自
謂才士聖人邪則再逐於魯削跡於衛窮於
齊圍於陳蔡不容身於天下子教子路菹此
患上無以爲身下無以爲人子之道豈足貴
邪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
戰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不慈舜不孝禹偏
[004-110624a]
枯湯放其主武王伐紂文王拘姜里此六子
者世之所高也孰論之皆以利惑其眞而强
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世之所謂賢士
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孤竹之君而餓死於
首陽之山骨肉不葬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
死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爲魚鼈
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
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與
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
而死此六子者無異於磔大流豕操瓢而乞
者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壽命者也世之所
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沈江
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謂忠臣也然卒爲天
下笑自上觀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
丘之所以說我者若告我以鬼事則我不能
知也若告我以人事者不過此矣皆吾所聞
知也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視色耳欲聽
聲口欲察味志氣欲盈人上壽百歲中壽八
十下壽六十除病瘦喪死憂患其中開口而
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天與地
[004-110624b]
無窮人死者有時操有時之具而託於無窮
之間忽然無異騏驥之馳過隙也不能悦其
志意養其壽命者皆非通道者也丘之所言
皆吾之所棄也亟去走歸無復言之子之道
狂狂伋伋詐巧虚僞事也非可以全眞也奚
足論哉孔子再拜趨走出門上車執轡三失
目芒然無見色若死灰據軾低頭不能出氣
歸到魯東門外適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
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跖邪
孔子仰天而歎曰然柳下季曰跖得無逆汝
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
疾走料虎頭編虎須幾不免虎口哉子張問
於滿荀得曰盍不爲行無行則不信不信則
不任不任則不利故觀之名計之利而義眞
是也若棄名利反之於心則夫士之爲行不
可一日不爲乎滿荀得曰無恥者富多信者
顯夫名利之大者幾在無恥而信故觀之名
計之利而信眞是也若棄名利反之於心則
夫士之爲行抱其天乎子張曰昔者桀紂貴
爲天子富有天下今謂臧聚曰汝行如桀紂
[004-110624c]
則有怍色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賤也仲尼
墨翟窮爲匹夫今謂宰相曰子行如仲尼墨
翟則變容易色稱不足者士誠貴也故勢爲
天子未必貴也窮爲匹夫未必賤也貴賤之
分在行之美惡滿苟得曰小盜者拘大盜者
爲諸侯諸侯之門義士存焉昔者桓公小白
殺兄入嫂而管仲爲臣田成子常殺君竊國
而孔子受幣論則賤之行則下之則是言行
之情悖戰於胸中也不亦拂乎故書曰孰惡
孰美成者爲首不成者爲尾子張曰子不爲
行即將疏戚無倫貴賤無義長幼無序五紀
六位將何以爲别乎滿荀得曰堯殺長子舜
流母弟疏戚有倫乎湯放桀武王殺紂貴賤
有義乎王季爲適周公殺兄長幼有序乎儒
者僞辭墨者兼愛五紀六位將有别乎且子
正爲名我正爲利名利之實不順於埋不監
於道吾日與子訟於無約曰小人殉財君子
殉名其所以變其情易其性則異矣乃至於
棄其所爲而殉其所不爲則一也故曰無爲
小人反殉而天無爲君子從天之埋若枉若
[004-110625a]
直相而天極面觀四方與時消息若是若非
執而圓機獨成而意與道徘徊無轉而行無
成而義將失而所爲無赴而富無殉而成將
棄而天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直躬
證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鮑子立乾申子不
自理廉之害也孔子不見母匡子不見父義
之失也此上世之所傳下世之所語以爲士
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離其患也無足
問於知和曰人卒未有不與名就利者彼富
則人歸之歸則下之下則貴之夫見下貴者
所以長生安體樂意之道也今子獨無意焉
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故推正不忘
邪知和曰今夫此人以爲與己同時而生同
郷而處者以爲夫絶俗過世之士焉是專無
主正所以覽古今之時是非之分也與俗化
世去至重棄至尊以爲其所爲也此其所以
論長生安體樂意之道不亦遠乎慘怛之疾
恬愉之安不監於體怵惕之恐欣歡之喜不
監於心知爲爲而不知所以爲是以貴爲天
子富有天下而不免於患也無足曰夫富之
[004-110625b]
於人無所不利窮美究勢至人之所不得逮
賢人之所不能及俠人之勇力而以爲威强
秉人之知謀以爲明察因人之德以爲賢良
非享國而嚴若君父且夫聲色滋味權勢之
於人心不待學而樂之體不侍象而安之夫
欲惡避就固不待師此人之性也天下雖非
我孰能辭之知和曰知者之爲故動以百姓
不違其度是以足而不爭無以爲故不求不
足故求之爭四處而不自以爲貪有餘故辭
之棄天下而不自以爲廉廉貪之實非以迫
外也及監之度勢爲天子而不以貴驕人富
有天下而不以財戲人計其患慮其反以爲
害於性故辭而不受也非以要名譽也堯舜
爲帝而雍非仁天下也不以美害生也善卷
許由得帝而不受非虚辭讓也不以事害己
也此皆就其利辭其害而天下稱賢焉則可
以有之彼非以與名譽也無足曰必持其名
苦體絶甘約養以持生則亦乆病長阨而不
死者也知和曰平爲福有餘爲害者物莫不
然而財其甚者也今富人耳營鐘鼓管籥之
[004-110625c]
聲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遺忘其
業可謂亂矣侅溺於馮氣若負重行而上也
可謂苦矣貪財而取慰貪權而取竭靜居則
溺體澤則馮可謂疾矣爲欲富就利故滿若
堵耳而不知避且馮而不舍可謂辱矣財積
而無用服膺而不舍滿心戚醮求益而不止
可謂憂矣内則疑刦請之賊外則畏寇盜之
害内周樓疏外不敢獨行可謂畏矣此六者
天下之至害也皆遺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
求盡性竭財單以反一日之無故而不可得
也故觀之名則不見求之利則不得繚意絶
體而爭此不亦感乎
雜篇說剱第三十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
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如
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
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
曰莊子當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
子弗受與使者俱往見太子曰太子何以教
周賜周千金太子曰聞夫子明聖謹奉千金
[004-110626a]
以幣從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莊子曰聞
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絶王之喜好也使臣上
說大王而逆王意下不當太子則身刑而死
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說大王下當太子
趙國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
劍士也莊子曰諾周善爲劍太子曰然吾王
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
之衣瞋目而語難王乃悅之今夫子必儒服
而見王事必大逆莊子曰請治劍服治劍服
三日乃見太子太子乃與見王王脱白刃待
之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
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
劍見王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曰臣之劍十
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無敵矣
莊子曰夫爲劍者示之以虚開之以利後之
以發先之以至願得試之王曰夫子休就舍
待命令設戲請夫子王乃校劍士七日死傷
者六十餘人得五六人使奉劍於殿下乃召
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莊子曰望之乆
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長短何如曰臣之所奉
[004-110626b]
皆可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後試
王曰願聞三劍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
人劍王曰天子之劍何如曰天子之劍以燕
谿石城爲鋒齊岱爲鍔晋魏爲脊周宋爲鐔
韓魏爲鋏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
以常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
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
之無下運之無旁上决浮云下絶地紀此劍
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文王
芒然自失曰諸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
知勇士爲鋒以清廉士爲鍔以賢良士爲脊
以忠勝士爲鐔以豪傑士爲鋏此劍直之亦
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
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
知民意以安四鄕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
四封之内無不賔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
侯之劍也王曰庶人之劍何如曰庶人之劍
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
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决肝肺此庶人
之劍無異於鬭雞一旦命已絶矣無所用於
[004-110626c]
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
竊爲大王薄之王乃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
三環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
矣於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劍士皆服斃其處
也
雜篇漁父第三十一
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
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
船而來鬢眉交白被髮揄袂行原以上距陸
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
貢子路二人俱對客指孔子曰彼何爲者也
子路對曰魯之君子也客問其族子路對曰
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應子貢
對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
人倫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
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問曰有土之君與
子貢曰非也侯王之佐與子貢曰非也客乃
笑而還行言曰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
勞形以危其眞嗚呼遠哉其分於道也子貢
還報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聖人與乃下
[004-110627a]
求之至於澤畔方將杖挐而引其船顧見孔
子還鄕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進客曰子將
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丘不肖
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之音以卒
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學也孔子再拜
而起曰丘少而修學以至於今六十九歲矣
無所得聞至教敢不虚心客曰同類相從同
聲相應固天之埋也吾請釋吾之所有而經
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諸侯大
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離位而
亂莫大焉官治其職人憂其事乃無所陵故
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徵賦不屬妻妾不和長
少無序庶人之憂也能不勝任官事不治行
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
之憂也廷無忠臣國家昏亂工技不巧貢職
不美春秋後倫不順天子諸侯之憂也陰陽
不和寒暑不時以傷庶物諸侯暴亂擅相攘
伐以殘民人禮樂不節財用窮匱人倫不飾
百姓淫亂天子有司之憂也今子旣上無君
侯有司之勢而下無大臣職事之官而擅飾
[004-110627b]
禮樂選人倫以化齊民不泰多事乎且人有
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
謂之揔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希意導言謂
之謟不擇是非之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
之讒析交離親謂之賊稱譽詐僞以敗惡人
謂之應不擇善否兩容顔適偷拔其所欲謂
之險此八疵者外以亂人内以傷身君子不
友明君不臣所謂四患者好經大事變更易
常以挂功名謂之叨專知擅事侵人自用謂
之貪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狠人同於己
則可不同於己雖善不善謂之矜此四患也
能去八疵無行四患而始可教已孔子愀然
而歎再拜而起曰丘再逐於魯削迹於衛伐
樹於宋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
者何也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難悟也人
有畏影惡迹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迹愈
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爲尚遲疾走不
休絶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迹
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觀動
靜之變適受與之度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
[004-110627c]
節而幾於不免矣謹修而身愼守其眞還以
物與人則無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
不亦外乎孔子愀然曰請問何謂眞客曰眞
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彊哭
者雖悲不哀彊怒者雖嚴不威彊親者雖笑
不和眞悲無聲而哀眞怒未發而威眞親未
笑而和眞在内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眞也
其用於人理也事親則慈孝事君則忠貞飲
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忠貞以功爲主飲酒
以樂爲主處喪以哀爲主事親以適爲主功
成之美無一其迹矣事親以適不論所以矣
飲酒以樂不選其具矣處喪以哀無問其禮
矣禮者世俗之所爲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
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眞不拘於俗
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眞禄
禄而受變於俗故不足惜哉子之早湛於人
僞而晚聞大道也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
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
而身教之敢問舍所在請因受業而卒學大
道客曰吾聞之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
[004-110628a]
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愼勿與之身乃無咎子
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縁
葦間顔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
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車而問曰由
得爲役乆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
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
禮夫子猶有倨傲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而
夫子曲要磬折再拜而應得無太甚乎門人
皆怪夫子矣漁父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軾而
歎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於禮義有間矣而
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進吾語汝夫遇長不敬
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
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眞故長傷身惜哉不仁
之於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且道者萬
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爲事
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
今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
雜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列御寇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
人曰奚方而反曰吾驚焉曰惡乎驚曰吾嘗
[004-110628b]
食於十漿而五漿先饋伯昏瞀人曰若是則
汝何爲驚已曰夫内誠不解形諜成光以外
鎭人心使人輕乎貴老而𩐎其所患夫漿人
特爲食羹之貨多餘之赢其爲利也薄其爲
權也輕而猶若是而況於萬乘之主乎身勞
於國而知盡於事彼將任我以事而效我以
功吾是以驚伯昏瞀人曰善哉觀乎汝處已
人將保汝矣無幾何而往則户外之履滿矣
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頤立有間
不言而出賔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履跣而走
暨乎門曰先生旣來曾不發藥乎曰已矣吾
固告汝曰人將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
保汝而汝不能使人無保汝也而焉用之感
豫出異也必且有感摇而本性又無謂也與
汝遊者又莫與告也彼所小言盡人毒也莫
覺莫悟何相孰也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
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汎若不繫之舟虚而遨
遊者也鄭人緩也呻吟裘氏之地祇三年而
緩爲儒河潤九里澤及三族使其弟墨儒墨
相與辯其父助翟十年而緩自殺其父夢之
[004-110628c]
曰使而子爲墨者予也闔胡嘗視其良旣爲
秋栢之實也夫造物者之報人也不報其人
而報其人之天彼故使彼夫人以己爲有以
異於人以賤其親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故
日今之世皆緩也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
況有道者乎古者謂之遁天之刑聖人安其
所安不安其所不安衆人安其所不安不安
其所安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
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
而不人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
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聖人以必不必
故無兵衆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順於兵故
行有求兵恃之則亡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
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導物太一形虚
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大初彼至人
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暝乎無何有之郷水
流乎無形發泄乎太清悲哉乎汝爲知在毫
毛而不知大寧宋人有曹商者爲宋王使秦
其往也得車數乘王悦之益車百乘反於宋
見莊子曰夫處窮閶阨巷困窘織履槁項黄
[004-110629a]
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
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
癕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
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
也子行矣魯哀公問乎顔闔曰吾以仲尼爲
貞幹國其有瘳乎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飾
羽而晝從事華辭以支爲㫖忍性以視民而
不知不信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以上民彼
宜汝與予頤與誤而可矣今使民離實學僞
非所以視民也爲後世慮不若休之難治也
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賈不齒雖以事
齒之神者弗齒爲外刑者金與木也爲内刑
者動與過也宵人之離外刑者金木訊之離
内刑者陰陽食之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眞
人能之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
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故有貌願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儂而達有
堅而縵有緩而釬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
若熱故君子達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
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
[004-110629b]
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
之以危而觀其節醉之以酒而觀其則雜之
以處而觀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正考父
一命而傴再命而僂三命而俯循墻而走孰
敢不軌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鉅再命而於車
上舞三命而名諸父孰協唐許賊莫大乎德
有心而心有眼及其有眼也而内視内視而
敗矣凶德有五中德爲首何謂中德中德也
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爲者也窮有八
極達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長大壯麗勇敢
八者俱過人也因以是窮縁循偃俠困畏不
若人三者俱通達知慧外通勇敢多怨仁義
多責達生之情者傀達於知者肖達大命者
隨達小命者遭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
其十乘驕穉莊子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
蕭而食者其子没於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
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
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
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國之深
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
[004-110629c]
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爲𩐎
粉夫或騁於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
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菽及其牽而入於太
廟雖欲爲孤犢其可得乎莊子將死弟子欲
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爲棺槨以曰月爲
連璧星辰爲珠璣萬物爲齎送吾葬具豈不
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
也莊子曰在天爲烏鳶食在下爲螻蟻食奪
彼與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
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爲之使神者徵
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乆矣而愚者恃其所見
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
雜篇天下第三十三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爲不可加
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
皆原於一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
之神人不離於眞謂之至人以天爲宗以德
爲本以道爲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爲
恩以義爲理以禮爲行以樂爲和薰然慈仁
[004-110630a]
謂之君子以法爲分以名爲表以參爲驗以
稽爲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
以事爲常以衣食爲主蕃息蓄藏老弱孤寡
爲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備乎配
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
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闢小大精粗其運無
乎不在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
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
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
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
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
稱而道之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
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曰鼻口皆有
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衆技也皆有所長時
有所用雖然不該不偏一曲之士也判天地
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
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内聖外王之道闇
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爲其所欲焉
以自爲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
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
[004-110630b]
道術將爲天下裂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
不暉於數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古之
道術有在於是者墨翟禽滑釐聞其風而悦
之爲之太過已之大循作爲非樂命之曰節
用生不歌死無服墨子氾愛兼利而非鬭其
道不怒又好學而博不異不與先王同毁古
之禮樂黄帝有咸池堯有大章舜有大韶禹
有大夏湯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樂武王周
公作武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
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
子獨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爲
法式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
己末敗墨子道雖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樂
而非樂是果類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
大觳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爲也恐其不可
以爲聖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
雖獨能任柰天下何離於天下其去王也遠
矣墨子稱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
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
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肢
[004-110630c]
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
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
爲衣以跂蹻爲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爲極曰
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相里勤之
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
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别墨以
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
以巨子爲聖人皆願爲之尸冀得爲其後世
至今不决墨翟禽滑釐之意則是其行則非
也將使後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無肢脛無
毛相進而已矣亂之上也治之下也雖然墨
子眞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
舍也才士也夫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荀於
人不忮於衆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
之養畢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術有在於
是者宋鈃尹文聞其風而悅之作爲華山之
冠以自表接萬物以别宥爲始語心之容命
之曰心之行以聏合驩以調海内請欲置之
以爲主見侮不辱救民之鬭禁攻寢兵救世
之戰以此周行天下上說下教雖天下不取
[004-110631a]
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見厭而强見也
雖然其爲人太多其自爲太少曰請欲固置
五升之飯足矣先生恐不得飽弟子雖飢不
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圖傲乎救
世之士哉曰君子不爲苛察不以身假物以
爲無益於天下者明之不如已也以禁攻寢
兵爲外以情欲寡淺爲内其小大精粗其行
適至是而止公而不黨易而無私决然無主
趣物而不兩不顧於慮不謀於知於物無擇
與之俱往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彭蒙田駢
愼到聞其風而悅之齊萬物以爲首曰天能
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
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皆
有所不可故曰選則不徧教則不至道則無
遺者矣是故愼到棄知去已而縁不得已泠
汰於物以爲道理曰知不知將薄知而後鄰
傷之者也謑髀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縱
脱無行而非天下之大聖推拍輐斷與物宛
轉舍是與非苟可以免不師智慮不知前後
魏然而已矣推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飄風之
[004-110631b]
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無非動靜無
過未嘗有罪是何故夫無知之物無建已之
患無用知之累動靜不離於理是以終身無
譽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無用賢聖夫
瑰不失道豪桀相與笑之曰愼到之道非生
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適得怪焉田駢亦然
學於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師曰古之道人
至於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風窢然惡可
而言常反人不聚觀而不免於魭斷其所謂
道非道而所言之韙不免於非彭蒙田駢愼
到不知道雖然槩乎皆嘗有聞者也以本爲
精以物爲粗以有積爲不足澹然獨與神明
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
而悦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
謙下爲表以空虚不毁萬物爲實關尹曰在
己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
若響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
失未嘗先人而常隨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
雌爲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人皆
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實己
[004-110631c]
獨取虚無藏也故有餘巋然而有餘其行身
也徐而不費無爲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獨
曲全曰荀免於咎以深爲根以約爲紀曰堅
則毁矣鋭則挫矣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
謂至極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眞人哉寂漠
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
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
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其風而悅之
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
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以天下爲沉濁不可
與莊語以卮言爲曼衍以重言爲眞以寓言
爲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
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其書雖壞瑋而連抃
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彼其充實
不可以已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
終始者爲友其於本也弘大而闢深閎而肆
其於宗也可謂調適而上遂矣雖然其應於
化而解於物也其理不竭其來不蜕芒乎昧
乎未之盡者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
其言也不中歷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
[004-110632a]
一至小無内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
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
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
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
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
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
一體也惠施以此爲大觀於天下而曉辯者
天下之辯者相與樂之卵有毛雞三足郢有
天下大可以爲羊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熱
山出口輪不蹍地目不見指不至至不絶龜
長於蛇矩不方規不可以爲圓鑿不圍枘飛
鳥之景未嘗動也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
之時狗非犬黄馬驪牛三白狗黑狐駒未常
有母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辯者以
此與惠施相應終身無窮桓團公孫龍辯者
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
服人之心辯者之囿也惠施日以其知與人
之辯特與天下之辯者爲怪此其柢也然惠
施之口談自以爲最賢曰天地其壯乎施存
雄而無術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繚問天地所
[004-110632b]
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辭而應
不慮而對徧爲萬物說說而不休多而無已
猶以爲寡益之以怪以反人爲實而欲以勝
人爲名是以與衆不適也弱於德强於物其
塗隩矣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蚉
一虻之勞者也其於物也何庸夫充一尚可
曰愈貴道幾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寧散於萬
物而不厭卒以善辯爲名惜乎惠施之才駘
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是窮響以聲形與
影競走也悲夫
南華眞經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