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16 吳都文粹續集-明-錢穀 (WYG)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吳都文粹續集巻十五   明 錢穀 撰
  祠廟
   恵應廟記         黄昺
蓋聞三代迭號仁義攸歸七國僭稱簡牘是誚或封建
子弟或追贈公侯居於域中莫斯為大然有功於國有
恵及民後世尊其道者亦受命無愧矣大聖山王者馬
鞍山之神也按圖經梁沙門慧嚮謂兹山諸勝可興佛
[015-1b]
寺雖用志彌篤力莫能逮一日冥寢山靈現曰願助千
功以副斯意是夕雲驅電掣駢闐之跡遍林莽鞭扑之
聲震巖谷數里恇悸詰旦隂翳潛廓靈基倏成夷廣横
袤十七丈髙聳二丈小大規矩混然削成其直如繩其
平如砥殆非人功所能致也事聞建神之祠錫命曰大
聖山王蓋旌其功而表其美也自兹以還威靈益著聰
明正直鎮乎百里之境福善禍淫庇乎一方之民凡猶
豫者卜之如釁靈龜疾疫者禱之如餌良藥肸蠁之應
[015-2a]
昭昭而可騐牲幣之祭紛紛而不絶及物之惠斯亦至
矣然而年禩久逺棟宇隳壊軒墀蔽乎春草廊壁鳴乎
秋蛩雖靈之具存而像亦斯弊邑人陳仁紹者好善不
回積財能散眂廟宇棟橈思締構以鼎新今僧主靜志
堅同募居人以成勝事僧願文清瑩亦贊其能牋疏一
發如石投水施利四來如川赴海凡所得者僅踰千緡
於是鳩工市材揆日蕆事嵗時未易斤斧告停危檐翬
飛疊瓦鴛甓窗牖明邃欂櫨赫奕殿堂廣其舊制廊廡
[015-2b]
闢乎新規門闌有制左右有序中塑神象森衞靈官威
儀聿成藻繪斯煥蓋所以答神休而肅祀事也噫古之
卿士有益於人者典禮尊其祀焉矧兹山王垂數百載
而英烈不昧始施功而成善事終佑民而享明徳建祠
追號亦其宜矣前所謂有功於國有惠及民後世尊其
道者受命無愧其斯之謂歟昺因訪舊胥臺薄游是邑
聞其異跡缺於紀事既䝉確請不獲牢讓辭㫖淺近斯
為媿焉明道二年二月十五日記
[015-3a]
 惠應廟祀崑山神在縣西北馬鞍山之陽唐中和二
 年建宋崇寧閒賜額曰大觀廟封神曰静濟侯紹興
 閒加永應淳熙閒加昭徳慶元間加顯貺開禧閒改
 封昭惠公嘉定間加靈濟寶慶閒加福應紹定閒加
 康祐淳祐閒封顯祐王國朝洪武中改封崑山之神
 每嵗夏四月祀之永樂中廟燬宣徳中縣丞吳仲𦙍
 重建祝文曰有山巍巍惟神主之有民林林惟神福
 之誥錫寵襃以答神休英爽如在享祀千秋
[015-3b]
   宋衞文節公祠堂碑    沈魯
朝廷崇禮先賢累下詔所在有司以時修葺祠宇除墓
道使人守䕶如法崑山縣儒學教諭臣劉衡訓導臣章
經奏故宋太師秦國公文節衞涇生於是縣之石浦蚤
負經世之學魁多士於淳熙甲辰登要樞參大政中外
厯任四十年所言皆經國逺謀關係世教為甚重自范
文正公後繼先憂後樂之志者此其人也方韓平原之
勢熖薫灼毁譽舛午今年朱元晦斥明年趙汝愚薨而
[015-4a]
偽學之禁日迫正士接跡逺引猶排擊無所容其身而
惟重利祿輕行檢者附麗以成其私攘臂僥倖於一時
而無以為善後之計公以理亂安危之機閒不容穟具
疏利害請除之而侂胄師旦為世大戮矣尤務搜賢才
以立國長養振作以固不拔之基講求大計規恢逺圖
而復見扼於彌逺之擅國卒無以售所言夙與元晦有
契分至是乞召還而元晦巳卒復移文新安梓行所注
書又請為右文殿修撰張栻賜諡於今三百年為士者
[015-4b]
皆能言之而舊祠在馬鞍山荒涼搖落神弗寧妥民有
以義起者為徙置學宫之旁俾七世孫烚居守墓在湖
州者亦已蕪没不治臣衡等稽諸禮典法施於民則祀
之夫立朝正色不忘規諫名誼所在急於饑渴故能克
殄兇憝成謀而不居其功志雪讐恥自奮以厲不剉之
氣其於君臣父子夫婦之大倫至言懇切惻怛忠厚而
體國之誠根於天性鄉之先達為法後進如此而嵗時
不修祀典有缺使士大夫何以為風厲而世道無所取
[015-5a]
衷焉乞量為定立時祭則象方來庶不負明詔崇禮之
盛意上可其奏命禮部參酌儀注嵗時祀以牲特奠帛
為三獻禮而祠墓彼此咸為嚴禁約毋有所毁本部右
侍郎葉盛與公同里常集公遺事得其出處大節而世
逺湮没者不能具載知縣唐素主簿胡欽為勸説協規
之士買田數十畆以助脩葺費而烚得永為世業俾魯
撰詞刻石以示逺烏乎天之生才必資於世用用違其
才則無以自見於世而論者謂南士懦緩不及北之剛
[015-5b]
毅慷慨多大畧是以吳楚之國常不兢於中原此非定
論也金源氏之方興以回山倒海之力見屈於宗忠簡
公之孤軍無援而斂戢不敢南下者累年李忠定公區
處天下事規模措置再踰月而畢舉勍敵為之震懾使
二公終用而得盡其才將海内豪傑惕息聴命之不暇
大功之成夫誰能居其右者而謂閩越南産迂儒僻士
果無能為邪金源既衰北鄙多故宋雖偏安而才武雄
畧之士下扞牧圉者甚衆使公柄用而得與戮力必能
[015-6a]
集衆謀申警偹厲鋭養威以作南士之氣使無忘北鄉
觀形勢而決事機進可以得志退不失乎自彊假以嵗
月則大讐可復而宋室可興矣夫何髙才見疎寡謀自
用而動不相時舉天下於一擲卒之敗䘐之餘没世不
振雖公之明見不爽悉如平時所料而才不盡用所可
見者如此而已烏乎天乎是曷故哉於其祀作歌以侑
神歌曰山蒼蒼兮海茫茫懐故都兮天一方中原在逺
兮不可望事往人異兮我心徬徨嗟直行以自遂兮
[015-6b]
恥徇時而為否臧茍校功資之得喪兮夫孰謂名徳之
弗昌𤣥雲兮翺翔靈風蕭兮來景光廩有食兮食有堂
歲事修我兮我其來享時驟集而不可久兮吾將返
飈輪於帝鄉
   宋衞文節公祭田記
崑邑馬鞍山之顛有衞文節公祠堂厯嵗久而頽壊樵
牧所侵神弗寧妥邑人今少冢宰葉公與文節同里閈
景仰先哲見而憫之天順辛巳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015-7a]
奉勅巡撫兩廣時都憲江右劉公顯孜適巡撫江南遂
與言之徙置學宫之旁為置田二十畆俾七世孫烚居
守成化丙戌湖廣安陸唐侯豫叔來宰是邑之明年絃
歌之餘登公堂而見其子孫之寒餒不自存者惻然歎
曰吾宰是邑而先賢之後若此其窶而可弗加恤邪乃
於公暇命其屬隂陽訓術龔彦中勸説好義之士各捐
已資相與助成之増置常稔之田二十畆嵗得租米一
十四石俾其後有以葺祠宇供祭祀而田址坐落圩號
[015-7b]
具刻於石撰詞記之以示後余嘗閲郡志衞文節公諱
涇字清叔生於崑山之石浦宋淳熈甲辰魁多士居憲
臺登樞要厯仕三朝任中外四十餘年所言皆經國逺
謀志在匡濟時雖不能盡用而於綱倫之重至誠惻怛
非根於天性者不能言也及韓侂胄之柄國危亂預宻
謀而剪除之功居多梓行晦菴經書傳注使人知宗正
學惜公不能大展於當時而淑人之功有以及天下後
世者則於崇祀之典其可缺邪然公之徳業雖不没於
[015-8a]
將來而非我邑侯之矜恤其何以澤及後世夫君子之
行事貴乎可繼而有以垂於無窮故崇禮於一時者未
能必其可繼於他日矜恤於一人者未能必其可致於
悠逺而侯也不利之以貨財而資之以土田使其子孫
世守奉其烝嘗衣食足而禮義興必有繼祖風而光前
裕後者出殆於是乎肇矣予忝參蜀藩歸老於家稔聞
侯之盛徳因其請遂不辭而為記請之者誰致仕訓術
彦中也
[015-8b]
   國朝春秋二祀祝文
才全經濟學貫天人扶植世教羽翼斯文今兹仲春秋
謹以牲帛醴粢祗薦嵗事神鑒不昧靈其來歆
 衞文節公祠祀宋太師秦國公涇舊在馬鞍山華藏
 寺之左後徙儒學旁成化六年教諭劉衡奏入祀典
 每嵗春秋祀之
   崑山州作新婁侯廟事狀   殷奎
婁侯廟者祀吳將軍張文侯昭丞相陸昭侯遜及昭子
[015-9a]
揚武將軍休也按三國志漢建安二十四年孫權以陸
遜為右䕶軍鎮西將軍封婁侯吳黄龍元年以張昭為
輔吳將軍改封婁侯嘉禾五年昭卒少子休襲爵據今
崑山本古婁縣張陸三侯實國於此質諸祀典後世宜
有血食之奉而廟貌缺然千有餘年莫知有舉至正十
三年冬十二月知州偰侯傒斯覽圖志攷典禮悚然嘆
曰忠臣烈士之祭有國之所崇奉今嵗所下赦書廟宇
損壊俾之修葺臣斯幸得承乏此州有如昭遜功烈光
[015-9b]
於史册而國冺世逺遂失舊君之祀甚非明詔所以奬
勸忠臣之意即下令以赦書從事乃相州城東北三里
婁縣故治有叢祠一區撤而新之考三侯冠服之制像
設其中文侯昭侯並位南面揚武西向侑坐又合廟左
佛廬四楹為祠祀齋室俾里人教授其間繚垣四周前
為崇門題曰婁侯之廟閲明年十月某日侯率僚友具
牲幣以落其成顧羊豕所麗石未有刻詞謂奎嘗預兹
議使狀其事始末以請文於作者奎觀偰侯是舉所以
[015-10a]
崇祀典去淫祠風厲臣子之盡忠將順朝家之美意皆
可書也作歌詩鐫之樂石以示永久禮亦宜之故不辭
而為之狀若夫三侯徳業之詳則有吳志本傳在咸陽
教諭殷奎狀
   婁侯廟
子布文武才鼎峙非本志伯言社稷臣早定西龕計霸
功昭吳甸侯封啓婁地何以慰遺民於焉崇祭祀
   同前          袁華
[015-10b]
婁民尚淫祀祠廟徧村墟疾病罔醫藥奔走信羣巫椎
牛釃酒醴婆娑樂神虞神不歆非類傳記言豈誣聖人
制祭法有功則祀諸崑山漢婁縣舊邑禾與與婁縣名
尚存在今城東隅張昭洎陸遜封婁肇自吳桓桓孫將
軍仗鉞東南墟升堂拜昭母情好昆弟如䇿薨受顧命
擁權運謀謨陳獵止酣飲禮下魏使車忠言不見聴托
疾歸里閭舉邦憚威嚴卒年八旬餘伯言雖後出智畧
雄萬夫權配以姪女數數詢良圖一從呂䝉舉乃修關
[015-11a]
某書潛軍克公安徑進守宜都走偹夷陵城威休夾石
區相吳柄圖命上疏陳立儲赫奕兩侯功彌久而弗渝
太守念婁氓報本昧厥初淫祠既撤毁左道咸剪除改
祠祀婁侯像設崇屋廬復覩漢威儀清風肅貪汙遂令
此邦人車蓋相填淤雨暘及疾疫走禱來于于穹碑紀
顛末大刻龍騰拏于以告來者并解婁氓愚麗牲歌送
迎萬世奠厥居
 婁侯廟在縣東北婁縣封吳張昭陸遜封婁侯故人
[015-11b]
 立廟於此祀之元至正十一年廟圯知州偰傒斯重
 建
   劉龍洲祠        凌萬頃
曽隨薦鶚上天閽肯信荒山泣斷魂百嵗光隂隨酒盡
一生氣概祗詩存塚傾平地藤蘿合碑倚空岩霧雨昬
縱使紙灰那得到落花寒食不開門
   同前           殷奎
改之亦豪邁生世何落落抑鬱過宫書蹭蹬平邊畧悲
[015-12a]
歌能無動沉醉信有托新祠薦寒泉九原詎可作
   同前          袁華
劉君廬陵秀胸次隘九州倜儻負竒氣辛陳同俠遊西
登峴首山北望多景樓長歌過慟哭志在復國讐異才
世閒出髙揖輕王侯奈何攀桂手不能占鰲頭肆情詩
酒閒文熖射斗牛崑山非故里遂為潘宰留五十死無
嗣埋骨東齋陬星霜屢變易夷墓為平疇有司重封表
勒石樹松楸何人灑麥飯凄涼土一抔建祠立神主買
[015-12b]
田供庶羞仁哉太守心祭祀亘千秋
   同前          秦約
龍洲先生湖海士矯矯髙風絶代聞持節去為金國使
封書曽感獻陵君籌邊英畧生前志垂世文章死後勲
壊塚年來誰洒飯愁㸔棘樹擁寒雲
   同前          楊維楨
讀君舊日伏闕疏喚起開禧無限愁東江風雨一斗酒
大地山河百尺樓龍川狀元曽表怪冷山使者忍色羞
[015-13a]
白鶴飛來作人語道人赤壁正横舟
   同前          偶桓
逺尋遺墓入烟林幾度臨風感慨深草暗頽垣春放犢
霜寒宰木夜栖禽清江載雨孤舟夢異國登樓萬里心
泉下劉郎呼不起吟成哀些一沾襟
   同前          沈愚
文章人物邁時流袖拂天風萬里游黄鶴樓前江月白
買花沽酒醉中秋
[015-13b]
中原望斷獨興哀懐抱憂時鬱未開斗酒彘肩風雨夕
為誰辛苦渡江來
 劉龍洲祠祀宋詩人劉過改之過廬陵人紹興間客
 死崑山其後主簿趙希懋葬之馬鞍山東齋之西岡
 復即東齋為祠後燬於兵元季知州偰傒斯與士人
 殷奎等修復之
   黄姑祠題壁        范氏
商飈初至月埋輪烏鵲橋邊綽約身聞道佳期惟一夕
[015-14a]
因何朝莫對斯人
   黄姑廟          髙啓
農祭頻來水廟扉銀河東望失星輝天孫秋夜應相憶
一去人間竟不歸
   同前          周南老
黄姑與織女睆彼河西東胡為玉山側靈姑于以降褰
帷拜靈姑宛然天女容黄姑即河鼓誰能辨雌雄神亦
不為誰惟民之所從有禱輒有應嵗嵗祈年豐
[015-14b]
 黄姑廟在縣東三十六里地名黄姑事具中吳紀聞
   葉文莊公祠記       吳寛
故吏部左侍郎諡文莊葉公事英宗一作正/統中為兵科給
事中當己巳之變京師戒嚴公忠憤激發數日奏疏七
八上區處兵事悉中機宜自是有名於時後出參政山
西擢都御史南北巡撫制禦邊境功績益著憲宗之世
一作成/化初召為禮部侍郎改吏部而終公蘇之崑山人也
既没幾二十年慈溪楊君名父由進士來知縣事自以
[015-15a]
少知公名今獲令兹土無以慰仰慕之意適今天子初
即位用臣下言撤天下佛廬之私建者君承詔而喜曰
吾志可成矣蓋謂公之為人天下皆知其賢況鄉人哉
没而祀於其鄉此禮也顧佛廬有當撤者乃特毁棄其
像以改公祠設位於中嵗時率僚屬師生拜而祀之他
日托公之子壻兵部郎中虞君元凱來道其事而以記
請夫世之仕者孰不急於政事有政事矣然無文學以
資其識則所行者不免為俗吏之事又孰不重乎文學
[015-15b]
有文學矣然無氣節以立其徳則所能者不免有文人
之譏故三者每患人不能兼而有之公之政事載於國
史甚偹已不必論其書册滿家篤學考古至忘寢食所
著述專以歐陽子為法純雅明正其詞藹然平生尤慕
鄉先哲范文正公身雖已貴蕭然猶寒士也諂佞之徒
有所倚而起者惡之不忍與接所以自處可謂重矣是
以其名起於當時傳於天下而士大夫置公於國朝名
臣之列此豈無自而得者特公以中嵗而没使天假之
[015-16a]
年其見於世者當又不止於此烏乎惜哉寛初入翰林
雖及接公而受其誨言然不久公已去世竊以為恨而
名父嘗有斯文之契者況其為此又當乎人心故雖無
文猶强書而復之祠成於𢎞治三年二月明年正月戊
戌記
 葉文莊公祠在儒學後祀禮部侍郎邑人葉盛𢎞治
 二年知縣楊子器建
   吳公子游祠記      楊一清
[015-16b]
成化乙已冬監察御史鉛山胡君漢按節三吳過常熟
祗謁先聖退謁先賢吳公子游祠祠出禮殿隘陋弗展
君顧瞻䀌嗟乃進蘇州府同知華容毛君瑄曰吳公大
賢常熟鉅邑維祠堂僻弗稱殆非所以崇明徳勵風教
也盍相與撤其舊而新是圖毛君曰諾爰率諸將士弟
子度地於學之東偏遂承檄任其事然本以義舉不欲
勞民力時教諭天台張景元捐俸首事邑之士民尚未
丕應無何蘭江祝君瓛起進士為邑令用君意勸誘屬
[015-17a]
人聞者風動共佽助之以後為恥材甓髹堊至於工傭
餼廩之資胥此焉出乃卜吉庀事命義官孫芄周棠董
其役隆棟厚礎既矗且安堂室中嚴門廡森列經始於
丙午春三月至四年秋九月訖工議者猶病祠地前迫
義官趙璧市民居以廣之由是豁然開朗視舊觀不啻
數倍耕農販夫但見新祠之煥嚴而不見庸調之及已
也莫不戴神之休以上之人不虞用其民為徳毛君謂
重建本末不可無記寓書鎮江屬予記烏乎時至春秋
[015-17b]
王者不作詩書禮樂之化或幾乎熄矣吾夫子出始立
教以振之時則有吳公邁迹勾吳北學於中國篤信不
懈遂能以文學上齒顔冉為髙第弟子率開東南文獻
之源其有功於鄉邑甚大且當時稱名卿相謀人家國
者漠乎未聞道功利之説瀾倒故以由求之賢其論為
國止有勇足民也可知已公宰武城獨能以禮樂為教
使當官者知以道治民為賢而刀筆筐篋之吏不得為
名教所貴其為惠於天下後世甚博先民有言盛徳宜
[015-18a]
百世祀故鄉先生没則祭諸其社尸而祝之公道徳之
在天下者朝廷通祀萬世無議其在鄉邑則澤潤後人
不但所謂鄉先生而已為之特祠以奉祀事仰止景行
之意於是乎存然自公没千有餘禩宋縣令孫應時始
剙建於慶元之三年晦菴先生為之記厥後改建於王
爚鶴山魏氏記之重修於國朝之唐禮南陽李學士記
之第皆僅取茍完無慮經久其亦有待於後之人乎夫
祠不祠不足為先賢重輕獨以義而風化其下者有司
[015-18b]
事也然世之為部使者所以程督其下惟錢穀訟獄期
㑹閒是急郡縣之吏奔走不暇以應乎其上者如斯焉
耳矣胡君方稽覈戎籍顧能於風化究心焉然不數月
擢僉山西按察司事以去使郡邑之閒不有賢者為之
宣力則其志莫可自遂且以朝廷良法美意動為有司
所格懸重典以待之不事事者猶自若也況於一祠之
小簿書督責之所不及者哉君子以是當有以窺其趨
操之正矣若為政為學公所受於聖人之家法具在凡
[015-19a]
吏於此而不能以詩書禮樂化訓其民士於兹而不能
志公之志學公之學皆棄於公者也因以麗牲之石併
著之
   子游言公祠堂碑      桑悦
吾邑子游言公北遊而學孔子之道得其文學一體以
歸大江以南萬世尸而祝之攸宜宋慶元閒孫君應時
宰吾邑曽廟於學宫之東後令王君爚加意存其後人
其廟累代修葺惟祀之於家者或有興廢本朝巡撫工
[015-19b]
部尚書周公忱及令甘君澤皆鼎新之後燬於鄰災四
明之慈溪楊侯子器由名進士知邑事至任拳拳以稽
古崇徳為事於公之𦙍周其學費而婚其未匹為屋數
楹以妥公神仍置田若干畆資延世祀祠成公之六十
四代孫江以記求予言予觀應時嘗求紫陽朱夫子為
之記凡公髙弟聖門與能過化於吳大畧朱子言之已
詳予何敢贅一辭獨公在當時以文學名獲居四科之
列公之所為文學者當以為鄉之後人告易曰觀乎人
[015-20a]
文以化成天下何如其文也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
兹乎是故聖人學文於天地賢者學文於聖人文學以
經緯天地為極自非聖人莫能與乎斯文也然則公之
文學又何如其文學哉觀其為學必欲知本燕居必論
禮取人必以正大治人必用禮樂故朱子謂其敏於聞
道道即吾夫子聞道是聞夫子然則公之文學乃入聖
師文學之階梯又豈止言語文字而已哉若曰孔子作
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游夏不能贊一辭是又以言語文字
[015-20b]
為文學也以言語文字為文學特藝焉而已耳若公之
文學誠可謂道徳博文者果可以小技目之歟今去公
二千餘年而世之名為儒者不過餔啜簡䇿糟粕為出
入就使其文其學華藻如相如勸督如元凱曷足以窺
聖學之一斑而況淺識謏聞之士以小才自恃不復知
身心為何物甚至剽竊章句惟取掇拾科第而止以是
謂之文學寧不有玷公之文學乎學公之文學必以求
道為主等而上之見道卓爾則顔子之文學在是由是
[015-21a]
優而游之不知由之乃孔子之文學也烏乎是可一蹴
而至否邪人能學公之文學則不死公之心庶幾齋心
以祀公者無窮而凡暗室屋漏之中明窗淨几之下皆
為廟公之祠宇者矣古稱王謝崔盧謂之髙門然則為
公之子孫者則又何如茍能不墜家學之傳斯為公之
佳子孫予辱與公為後進願孔子而景仰於公者自丱
角以至白首亦非一日故記公之祠遂述公文學之實
以勉鄉之人并公之後人亦因以自勉
[015-21b]
   本朝春秋二祀祝文
文學名科禮樂為教啓我後人儒風聿興
 吳公祠祀孔子弟子子游初在縣東北一里宋慶元
 二年知縣孫應時别建於縣治内寶祐閒知縣王爚
 移置儒學大成殿後咸淳閒知府趙順孫又剙書院
 於郡治元建文學書院於縣東今入祀典春秋祀之
   商相巫公墓廟碑      孫應時
人臣事君之道有燮成有弭輯有鎮定燮成者學術能
[015-22a]
開太平弭輯者才能能銷災患鎮定者徳望能襄大事
斯三者君用之皆能致治臣行焉皆能盡職所謂大臣
者胥此商有賢相曰巫咸具兹道以事帝戊予嘗攷文
獻知之初雍已既立王業中缺刑濫法弛徳衰澤涸於
是伊陟賛於公公治王家有成作咸乂四篇斬而復新
翳而復明也故曰燮成是時也桑穀在朝昏生旦拱甚
矣其妖也乃啓太戊修政明禮或早朝而晏退或問疾
而弔喪桑穀自亡此之謂弭輯商侯昔有不王不享者
[015-22b]
於是效順越三年逺方重譯至者七十六國聲靈赫烜
國本敦固號曰中興此之謂鎮定至祖乙時子賢紹武
殷道復興烏乎事是君者效勞於無事之時易也於艱
難危厄之際而能斡全曲成者難也太戊立商祚中葉
而祖乙殆甚公父子克忠以濟時艱一道允成天豈并
毓忠良於巫氏以興商乎或者英賢感氣運而迭起理
自然歟嘗攷越絶書虞山巫咸所出梁蕭統云虞山巫
咸所出又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巫咸冢在虞山上子賢
[015-23a]
亦葬其側由是言之公父子邑人也而地志謂山西夏
縣有巫咸頂相傳公嘗隠此況嘉定中鄉人掘地虞山
西麓名青龍山觜山有腹岡得古碑八分書刻商相巫
咸冢凡五字前令王公爚文治有餘捜巖剔埜以存亡
繼絶為事念吳之先賢莫出公右作廟此山之腹岡於
山頂則修墓焉春秋祀義起後人應時又恐去世既逺
而成功泯乃礱𤣥石為文辭以為後世詔辭曰 於赫
殷商業肇武湯中世有嗣王朝内拱祥桑桑枯徳政良
[015-23b]
良臣輔匡國勢熾昌作式四方四方既襄公艾成廟廊
殷土芒芒誕降虞山陽山腹有圖靈氣奮揚千載聲亡
碑文孔章新廟於石旁駿奔靡遑厥功難忘酒清肴香
曰公之故鄉鑒此烝嘗
   常熟縣新建鄉先賢巫公祠記 陳寰
虞山者吾常熟鎮也其東南椒麓形勝尤倍丹厓青嶂
溪河逆折縣城址故環之緣為西關萬井聯輳有仲雍
子游墓有老子祠麓有致道觀觀内有七星古檜有梁
[015-24a]
昭明太子讀書臺有宋學士丹井銘嵗時習朝儀於此
為祝聖道場其西有東嶽廟有張許關劉諸忠臣祠當
觀廟閒地稍隙鄉民據之列樹鑿壙死將葬焉嘉靖戊
子冬大巡撫荷峯陳公行縣至常熟先是吳公子游以
縣之先賢故别立專祠於文廟左公既謁文廟則謁子
游祠見商相巫公咸與其子賢亦皆鄉賢設木立廡下
乃退坐明倫堂進一髙等生俾講巫咸故實既畢復進
一髙等生俾講子游畢乃諭之曰巫與子游世次前後
[015-24b]
若此今爾縣崇奉鄉賢而列巫咸父子於子游兩廡於
義何如瞻享既忒神必靡寧此固我官府責然事在學
校亦漫無建請何邪諸生皆稱謝因再拜言曰昔宋嘉
定閒人治地青龍岡下得碑纔五大字曰商相巫咸冢
皆古八分書縣令孫應時遂建祠宇碑記尚傳今青龍
岡地雖莫可考然秪在山麓無疑於是争舉鄉民壙地
僭踰非制請褫為祠甚當公乃付之縣令胡君君因出
公帑償鄉民價命歸壙石留其内門及堂廡橋道後建
[015-25a]
正殿以奉二木主前臨通衢作石門表曰商賢相巫公
祠明年夏落成縣士大夫及齊民日相率往拜但見崇
山幽林明秀森鬱髙臺素甍與松林竹石相揜映莫不
深副情佇慶忻頌美胡君與二令洪君熊君輩以寰先
嘗從史官後請纂言述故鐫石祠中永示後世寰不可
黙竊惟古稱鄉先生没可祭於社若公父子則豈惟鄉
先生乎哉昔者周公嘗告召公曰巫咸乂王家而朱子
集楚辭注又謂公古之神巫聖賢稱論蓋因事有指一
[015-25b]
以道言一以術言夫道有大小術有邪正道固可該術
而術不外於道今如周公朱子所述則其道非小道術
非邪術皋䕫稷契之所行羲和仲叔之所明萬世而下
欲以輔世相君與夫推𤣥運測化機者孰非巫氏家傳
之學哉即其有功世教如此雖天下皆祠殆亦非過況
於所生之鄉而今且弗稱固宜當道諸君考世申義而
不能已也烏乎殷商之臣自伊傅外顯名後世者要不
多見而孔門弟子江以南無聞焉今常熟海内一邑而
[015-26a]
商周人物已盛若此豈非東南之光乎為縣後學者景
行先哲求無仰玷將若何而可哉逺勢忘利反身踐實
蓋不必追述咸乂而所以為道術者必大必正不徒事
文學之末以僅取科第而所以為臣子者必恭必敏以
勵行等而進之以希聖賢如是而經傳遺教以及今日
祠祀之新庶無負耳茍不能自振拔與時俗溷焉則東
南西北往來具瞻身過祠下而必推之其能靦然也乎
寰敢敬持是説願從邑之後賢同悉所戒勉哉
[015-26b]
 巫咸祠在虞山之麓
   宋周孝子廟碑       錢通
凡人位天地閒居百靈長是其果何道以致此哉其必
有以配天地而異乎百靈者也亦曰道而已矣然則道
何先曰孝而已矣是故孝者冠百行首衆善亘古今而
不息以之為家則家化以之為人則人從以之為祭則
天地百神格以之為事則無有所處而不當故曰堯舜
之道孝弟而已矣孝既至而所推無難者矣琴川有故
[015-27a]
周孝子廟志傳孝子者諱容家世琴川人生有宋乾道
閒早失所怙事母朱氏克備孝道凡鄉里義事力所能
為者必極意以先之如釋已負人咸徳焉至淳熈間先
母氏殁既殁之明日即降於家告其母曰兒神矣復自
矢曰某雖死當必輸忠朝廷盡力鄉里不能蠢蠢隨草
木腐也淳祐初鄉貢進士邑人陳𣙜簿等感其神謀祠
其像於邑東南隅即今之廟是也凡遇旱潦疾疫疑所
不決者必禱焉有禱輒應越十有二年壬子國子監進
[015-27b]
士邑人趙必鉘等遂條其實跡之驗於時者數事上尚
書省奉勅賜額靈惠自後神益效靈後元泰定五年報
恩寺僧耀觀主檀越楊公復募建前軒并後寢若干閒
以位神考神母神之居始具我朝洪武初有事於祀典
而有司亦上其事既加稱號仍賜每嵗九月二十一日
神誕焚帛令有司率鄉老士人以祭神用答神貺琴川
之民信神者如信父母嵗而拜禱如賈赴市廟之旁紫
蘇山積蓋人得此以愈疾緣神母生時所餌以嘗愈其
[015-28a]
疾也烏乎孝之所推有感於人若此哉雖然若人之所
以為神者以克孝也朝廷之所以封祭者示勸懲也而
人之所以奉神者以其靈也嗟乎奉神之靈不如景神
之行慕神之明不如體朝廷之情是神之所有望於人
亦朝廷之所大惠斯民者歟洪武壬戌住祠里人隘廟
貌之弗稱也既建明堂二閒以廣神棲己巳嵗國子監
生趙維字士綱北平真定府趙州髙邑人來賛是邑政
平訟理有禱必應嵗時躬謁祠下以神之事跡未著立石
[015-28b]
以張神之靈并志其事之始末以求余銘謂若神孝行
之實蓋必有大過於人而不止乎是惜乎志畧其説史
失其傳焉有墓在今縣鄉之四十五都虞山之隂銘曰
 厥惟生人孝居徳先一本既立百體斯全如水流濕
如火就燥已既有神推無不報曰周孝子樹本惟良徳
專有事慶衍無疆輸忠盡力視人猶已厥誓弗違死而
不死國有顯祀人欽緒風廟貌峩峩厯世惟崇洪武二
十二年嵗在己巳春正月吉旦鼔城錢通撰
[015-29a]
   海虞孝子祠        吳訥
峩峩邑城裏云是宋周容父殁居田里出妻躬養母子
孝母心喜子殁母復亡錫封崇廟祀寥寥二百年流俗
日彫靡歌詩弔英靈純孝今誰似
   本朝祀廟祝文
徳成於已孝感於天旌之祀之敦我民俗
   周孝子廟記此廟在郡城/孝友坊内   吳寛
姑蘇城東南隅有周孝子廟廟始建於常熟在宋乾道
[015-29b]
閒邑人周容奉母朱氏有至行人稱周孝子且勇於為
義見罹患難者拯救之恒恐後既殁一日降於其家以
已為神告其母且曰兒願為國効力以保䕶鄉閭後果
如言終嵗民無災患遂相與廟事之其後淮南大疫云
有往施紫蘇湯者全活甚衆淮人渡江酬之偶見廟貌
始知為神事傳民閒凡病者禱訖汲井投紫蘇煎飲即
差既七十餘年進士趙必鉘等因具其事又以除蝗驅
虎救水旱冦盜等顯迹數條上於官朝廷特賜廟額曰
[015-30a]
靈惠實淳祐十二年二月也厯元至國朝秩於祀典縣
長吏率僚屬嵗一祭之不廢若蘇城有廟嵗月已逺莫
能考其創建之由豈常熟為蘇屬邑蘇人亦冀其神靈
波及郡中以事之歟而近自景泰甲戌嵗吳中大侵民
饑而疫作相枕藉死禱者取水煎飲如法亦多獲生民
益神之自是凡有所求者爭趨廟下每旦庭廡如市顧
其廟既卑隘禱者益多至無所容足旁有王英者自其
父謙以來再世守廟以精勤稱謀欲改建而不敢專其
[015-30b]
事則與里正李忠周圯輩言於縣於府既如所請且下
帖文俾英專守勿懈而募財於衆一時施予者踵接而
蘇衞千户陳俊等更割地以廣其址乃以成化九年十
月興工又明年廟成廟故西向始易以南爽塏端整有
堂有室有垣有門覆井有亭焚楮有壚以至象設器用
亦無不備他日郡人嘗徳於神者相率言其事可記英
遂礱石乞予書之自昔吳越多淫祠唐狄梁公按行江
南悉斥去之所不去者夏禹太伯季札伍員四廟而已
[015-31a]
君子蓋深與乎斯舉然祭法謂法施於民以死勤事以
勞定國能禦大災能捍大患者則有祀今孝子為人雖
非若古人之法施於民也然使里之悖逆者聞其風則
愧而改行雖非若古人之能禦大災捍大患也然使里
之疾沴者感其靈則安而獲福廟而事之豈不宜哉噫
梁公既往吳俗益甚其尤可嘆者家自為廟祀非其鬼
人小有疾則指以為祟往往殺羊豕以大享之其歌謳
懽笑俯仰跪起類乎生人之燕而卜筮巫祝之徒假以
[015-31b]
獲利者皆是曽謂孝子肯享其祀乎而人亦敢以其祀
祀孝子乎予嘉孝子有補於世教也有益於民命也有
合於祀典也於廟之成不能已於記翰林院修撰儒林
郎吳寛撰奉直大夫南京兵部員外郎李應祺書并篆
額成化十四年九月廿六日立石
 周孝子廟在縣治東南百步孝子縣人周容事母至
 孝殁見夢於母曰兒已為神當輸忠朝廷盡力鄉里
 宋淳祐初邑人鄉貢進士陳𣙜簿建祠祀之淳祐十
[015-32a]
 二年進士趙必鉘上其事賜額靈惠洪武中封周孝
 子之神每嵗九月祀之
   張旭祠記畧        張著
張旭字伯英吳人也生有文藝好草書嘗為常熟尉及
卒為邑學土神往往吏於學者惟其人則相之以安且
顯其去非其人必傾之或弗終厥任或出即覆其所利
或遂以滅亡其報之㨗於影響至正乙亥秋八月天台
陳君敬徳來為教授誓神以不私居無何有不得肆其
[015-32b]
欲者謀敗君弗遂由是人皆知神之有以黙相者焉吁
唐去今幾四百年神之靈貺如一日則後今日其有既

 張旭祠在學門内祀唐縣尉張旭
   甘泉龍神祠禱雨記     鄭元祐
吳概以水為國東出而為吳江其州郭低窪人烟聚落
於浦溆之閒洲渚之上州既左江右湖雲濤烟水其為
神龍之宫靈怪之宅尚何異哉自非神龍依人以著靈
[015-33a]
而人托龍之庥以為命則其四封之内呼吸而詔之者
故何難哉州之東行涉江湖而為梁者相望獨第四橋
之下水最深味最甘色湛寒碧唐陸羽嘗品第之入茶
經則其異於衆水也必矣世傳有龍居之州人即其橋
之北水之中沚建祠以享龍謂之甘泉龍神祠其來蓋
甚久矣至正三年夏大旱田禾焦然將就槁時髙昌巴
延實勒公為逹嚕噶齊憂心惻然乃捐已俸市香蠟宿
齊戒躬親祠致於昭靈觀道士富如心乞為壇墠籲天
[015-33b]
而公躬率幕僚胥吏之屬悉徒步謁神祠下再拜稽首
為民請命富君乃用其教法役神召龍鍊鐵符投橋下
符纔入而雷自水起𤣥雲四垂雨即隨至公驚喜以手
加額曰神明不逺如此哉船迎龍水至州署有赤鯉躍
入船中雨既告足即昭靈醮謝比竣事復迎牲祠下合
樂大祭以答靈貺州遂有年於是州之民讙然言曰吾
州依龍以為命故水旱必禱然未有若我公誠心懇至
一念之頃神人孚合其響應若執左券交相付者其故
[015-34a]
何哉於是遂昌鄭元祐曉於衆曰若知公嘗為泗州長
尹乎天久雨泗之民將為魚公箋詞以請於上帝其詞
有曰甘減一紀之夀祿願起百姓於泥塗詞焚而雨霽
然則公之臨政愛民至於不惜身命有如此者爾民亦
知之乎於是州之民悉公之心戴公之惠其恃公以為
民命也有所在矣作甘泉龍神祠禱雨記
   本朝二祀祝文
松陵之南具區之衝衆水所聚神龍之宫欽承聖代祀
[015-34b]
典尊崇嵗時旱潦致禱必從波濤不驚利澤無窮兹當
仲春秋式陳常祭神其鑒之
 甘泉祠在吳江縣治南六里石塘第四橋北祀龍神
 也
   重建三髙祠記       陸壡
寶祐丁已之十一月余友曹良朋為吳江之五月也謀
新三髙祠明年二月成三月書來屬為之記蓋自吾為
序也或來質焉河南程氏論髙尚之道有四懐徳不偶
[015-35a]
而髙潔自守知止知退而自保者量能度分安於不求
知者不屑任天下之事獨㓗其身者䲭夷子相其君伯
扁舟去之可以為知退矣羮蓴膾鱸筆牀茶竈張季鷹
陸魯望豈真嗜之為大司馬掾摶㓨二州非不求知於
人與不屑天下事也直懐徳不偶爾夫功成而退髙矣
不偶而去奚其髙良朋曰不愈於不去者乎或又曰是
三君子者知幾而已否則大夫種顧常侍鹿門子之倫
彼非自髙人髙之爾人羣然髙之則靡然從之有天下
[015-35b]
者何利於此殆不可為訓良朋曰天下無人乎哉吾惟
知夫世之人不可一日不慕三髙而吳人之不可一日
不葺其祠也遂慨然為之不疑祠在慶厯閒寓繪事於
長橋稍遷於鱸鄉亭最後徙今地邑人王份别墅之雪
灘也居故偏小不與地稱而地亦偪仄不與人稱韻人
勝士往往病之然而制令者誰而百年於兹無動心者
夫邑所以名以有三髙也三髙所以名有風節也不此
之為吾真俗吏哉今地僻而屋顯且君家逺祖在焉願
[015-36a]
有述予方斥歸非事言語時謝之惟謹其年五月以事
渡淮道松江艤舟祠下良朋要即其所都雅殊甚入而
謁肅如也三君子者不樂於斯乎泉香菊羞不與包山
洞庭相終始乎堂昔為間者三今挾以厦二有朝夕汛
掃之居軨軒敞其前有展酹者陟降之地兩廡翼之蔽
以亭亭之南為榭下臨雪灘旁帶垂虹復有臨望泛浮
之便可觴可咏可奕可釣不與祠褻此最令君用精神
處也予憩永日不忍去清風自生翠烟自留左江右湖
[015-36b]
雲山水樹電曶而千態矣鷗掠而飛征帆倐乎去來葦
聲作秋菱歌起而俄歇莫不一一有思及乎月淡而漁
燈起夜寂而水怪呈疑三君子者逍遥其閒可揖而致
特未見春紅鬪妍秋空紺徹雪之朝雨之昬何如也噫
嘻可想而知不此之記吾亦俗人哉良朋永嘉人朋龜
其字也府主觀文殿學士趙公與□捐緡錢遷隙宇以
相之份之孫㮚亦獻地以廣其址云其月既望山隂陸
壡記資中李仲熊篆額良朋書
[015-37a]
   三髙祠記         石處道
越相范蠡與勾踐深謀二十餘年卒平强吳報國積恥
引兵北渡號令諸侯以尊周室使其君伯於當時乃以
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乗扁舟浮五湖由海適齊晦其
姓名自謂鴟夷子皮晉張翰有清才善屬文初入洛都
齊王冏辟為大司馬東曹掾觀時紛紛明能見幾思菰
蓴鱸膾棄官歸吳嘗語人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
一杯酒任心自逸曠達不拘號為江東步兵唐陸龜䝉
[015-37b]
舉進士不中自從張逰厯蘇湖刺史皆辟為佐還隠松
江講學益勤多所論撰尤長於詩自比涪翁漁父江上
丈人耕釣往來不交流俗時謂江湖散人或號天隨子
甫里先生吳江有古畫三軸筆法頗工傳者以為真前
人作堂於斯就圖其壁目為三髙繪事滅裂稱號舛差
不崇不嚴人玩視之余至官佐貳咸謂此宜葺久矣於
是像而祠之三人者金玉始終異代同趣遺芬餘懿溢
於無窮可以懲貪而導廉可以激俗而勵時後世有識
[015-38a]
之士莫不樂聞其風而想見其為人然則肖形辨位因
故増新使人得以致其敬焉亦禮之莫敢廢者也元符
三年三月三日端溪石處道記
   三髙祠田記       陸元吉
三髙祠石湖范公一記盡矣所謂清風峻節相望於松
江太湖之上而天下同髙之邑人獨奉其烝嘗者盖有
自焉宋乾道閒徙建其堂於雪灘像而祠之垂二百年
南北士大夫仕於州者初蒞政必謁拜又率州之士民
[015-38b]
長老集於堂下以修祭祀禮閲嵗悠久棟梁榱桷寧免
傾圯非以嚴祀事而崇聖化也故鄉老耆皆謂元吉為
魯望先生逺裔居先生之里乃闔辭見褒舉於有司乞
以元吉主奉祠事既而江浙儒司申命於國子監始得
請焉於是設掌祠各一人以佐其事元吉祗奉以來其
敢不加謹然每念時祀有恒則棟宇必葺其所能者可
不為謀遂置吳江田五十畆嵗入租三十有二石為堂
之公費又慮奉祀者無所慿為具詢州之學官地為儲
[015-39a]
頓以請而遂設之益籍以教授印用防出納也鄉黨以
為然俾予直書其事刻石以傳永久由今而後庶所為
烝嘗而修飾者自有不容少怠也其畆數之詳具見公
文之副墨云泰定元年八月吉旦主奉陸元吉記
   重修三髙祠記       趙均
吳江城南之雪灘有祠曰三髙始自舊宋以祀越上將
軍范蠡晉大司馬東曹掾張翰唐右補闕陸龜䝉堂陛虚
敞門廡完偉前瞰太湖俯臨垂虹有堂翼然中肖三君
[015-39b]
像祠貌肅如也春秋仲丁州之官僚率邑人致祭於此
比年屢更兵燹垣墉四室蕩然成墟堂雖僅存瓦缺榱
崩不蔽風雨而三髙像亦廢亭有舊碑穹立草莽中荒
穢滋甚嵗洪武戊申夏五月知州孔侯謁祠慨然曰三
髙先賢也矧嘗棄官歸隠清風峻節異世同符相望於
松江太湖之上有勵士君子出處進退之機今祠宇弗
稱豈非缺典同知詹君州判熊君吏目李君合詞賛曰
此吾同寅之責不亟治殆將摧毁幾盡有廢祠祀遂庀
[015-40a]
工命徒筮日肇事斬木伐石廓新輪奐侈不踰節儉不
失度與舊制等踰月而克有成且屬趙均記之噫三髙
泥塗軒冕脱屣世事自放於江湖閒以盡天年其明哲
而知幾者易曰知幾其神乎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三君有焉至若敦薄俗振流風深有補於名教不惟邑
人髙之天下古今莫不髙之是宜祀事孰曰不可因識
嵗月梗概勒諸石若夫三髙行跡具載史䇿兹不復論
祠之剏改顛末則有舊刻之碑石在亦不書孔侯名克
[015-40b]
中字庸夫闕里宣聖五十五代孫世家曲阜同知詹君
名文質字子儀家濠梁州判熊君名以徳字亦如之君
山南之中興人吏目李君名友仁字文友廣信人云是
嵗六月既望大梁趙均記
   三髙祠記        丘霽
蘇郡吳江縣有宋時所建三髙祠祀越范蠡晉張翰唐
陸龜䝉蓋取其功成身退扁舟五湖駕秋風而思蓴鱸
逸江湖而召不起皆不溺於功名富貴脱然髙隠清風
[015-41a]
峻節可以風厲士習貪饕而不知止者是有益於風教
也禮有功徳於民則祀之次而忠臣孝子節士烈婦可
範後勵俗亦祀之者必仕於其地産於其鄉人所向慕
斯為有益風教如張翰吳人龜䝉居松江甫里而吳江
祀之固宜也至於范蠡南郡華容人事越王勾踐初勾
踐興師伐吳吳王夫差發精兵擊勾踐於夫椒遂圍於
㑹稽勾踐用范蠡計令大夫種以美女寶貨獻吳太宰
嚭勸夫差罷兵而歸勾踐子胥諫不聴以死勾踐歸國
[015-41b]
苦身嘗膽欲雪㑹稽之恥秣馬厲兵二十餘年始興兵
伐吳遂棲夫差於姑蘇之山夫差使公孫雄肉袒膝行
請成於勾踐勾踐不忍欲許之蠡曰㑹稽之事天以越
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其可逆天乎勾踐聴蠡言
遂平吳地夫蠡之謀實於越而於吳則讐也今吳江之
民得非吳之遺民乎安有遺民忘恥祀讐而可以風勵
士習乎雖有不仕之節扁舟五湖之髙於吳民何向慕
焉昔夫差欲歸勾踐子胥因諫不行被嚭讒之而賜死
[015-42a]
今吳民世祀子胥以其忠吳而有功於民則於義裁之
蠡亦胥之讎豈可同祀於吳地邪宋之建祠元之増修
本朝載在祀典范成大亦嘗為記時未質以吳之遺民
忘恥祀讎之事故因循數百年未釐正者無乃反傷於
風教耶余叨守郡因閲祀典至三髙祠祀蠡事揆禮度
義實未攸宜於是下議於郡之碩儒士夫相與許確倘
予言為是將疏聞於上用黜范蠡更是祠為二髙祠云
   三髙祠賛并序      石處道
[015-42b]
 范蠡去越適齊自謂䲭夷子張翰縱任不拘時號江
 東步兵陸龜䝉隠居松江稱甫里先生長橋東南舊
 有小堂圖三人於壁元符三年春始塑像祀之因稍
 正其名號而記其始末復作賛以美焉
范之三徙才維所施功就名顯國伯家肥進退在我巻
舒隨時䲭夷為器盛酒以皮多所容受弛張咸宜逹哉
若人實亦似之
季鷹曠達清才絶倫見幾未然棄官如塵任心杯酒適
[015-43a]
志鱸蓴脱身於難篤孝於親步兵之流江東一人行不
越禮尤得其人
魯望髙放身與世踈心專論撰跡寓耕漁饘粥不足辭
章有餘江湖游隠惟我故居召命雖至其守莫渝先生
如在甫里邱墟
   三高祠咏古三首     劉季孫
太湖際天碧浩蕩浮萬象中有洞庭山天作蓬壺樣蘆
葦秋蕭蕭時聞發漁唱清風如可尋明月迷所向有人
[015-43b]
在扁舟髪白意夷曠扣舷了不顧出没信波浪心已類
水石何由知得喪遺名至如今自古惟越相初為呉都
囚君后憂醢醬忍恥人謂愚祈生世知妄尫癯脱萬死
歸國竒謀剙行師舞羣姓下令躍諸將夜半覆姑蘇夫
差始悲愴安側寛晷刻反掌成伯王江山入㑹稽功髙
誰與抗寵利逺禍敗忠臣半誅放遯去舉邦求君王鑄
形狀寂寥數千年相見霜縑上
吳江凈如鏡吳艇輕如飛吳山逺如畫此景天下稀秋
[015-44a]
風曉槭槭秋雨凉霏霏誰將菰菜擷正是鱸魚肥時有
季鷹者懐此知所歸浩歌有餘樂飄忽雲邊衣亦聞有
富貴大第嚴朱扉食必列鍾鼎侍妾鳴珠璣簪裾望顔
色賔從生光輝一言轉造化枯朽生芳菲福深禍亦稱
顛覆始知機斯人悟兹理弔世潛歔欷浮沉顧寵禄安
能與心違滄波浩無際草木情依依可以恣幽歩白雲
藏釣磯静引一杯酒髙歌憐昨非數峯太湖上斜陽明
翠微虚亭展遺像想見猶忘機
[015-44b]
人物盛東南莫如吳郡陸漢季逮唐來班班聞史牘門
廷迭輝赫龍虎爭馳逐風流郁蘭桂氣象鮮車服魯望
乃其裔清標映宗族文章及者鮮意趣超然獨寧從一
瓢飲不枉萬鍾禄雲烟藹巾袖星斗粲胸腹來居笠澤
旁蕭蕭數閒屋厨中甑起塵筆下珠盈斛吟須僧舎題
醉就友人宿醒將太𤣥解卧把離騷讀心惟近漁釣迹
亦混樵牧韻髙誰可聼皮子往還熟唱酬數百篇名流
必雌伏業書類有道不賦長沙鵩晚泊松江上遺圗見
[015-45a]
眉目分明孤鶴姿軒昂駭鷄鶩
   題三高祠        楊友夔
長橋度已盡有亭枕江湄常時閉其門為問居者誰范
蠡具明哲功成學䲭夷烟波五湖上風月一西施張翰
輕紱冕歸及鱸魚時生前一杯足何以身後為魯望棲
甫里有田常苦饑不應州縣辟鬱此胷中竒並為吳越
人名與日月垂相去二千載乃今同一祠壁閒面如生
凜然人在兹我本江海客於焉起遐思死者不可作來
[015-45b]
者詎可期手持一釣竿浩歌孰從之
   同前           郭紹彭
三君異代同清節百世流芳共一祠豈但吳江誇美績
要教今古慕英姿寒江釣雪堪供膾夜月垂虹直可騎
著脚豈容成黙黙祗緣題好愧無詩
   同前          袁聘儒
功成但可將身去逃難安貧適所遭三子有靈應共笑
一時何意故為髙
[015-46a]
   同前          劉寅
江流東去日滔滔誰把功名等一毫若使今人同古調
不應江上只三髙
人謂吳癡信不虛建崇越相果何如千年亡國無窮恨
只合江邊祀子胥
   同前          姜䕫
越國平來頭已白洛陽歸後夢猶驚沈思只有天隨子
蓑笠寒江過一生
[015-46b]
不貪名爵伐功勞勇退深虞後患遭甫里閒居耕釣樂
范張髙處陸尤髙
   同前          陳孚
君不見洛陽記室雙髩皤不忍荆棘埋銅駝西風忽憶
鱸魚膾歸來江上眠秋波又不見甫里先生心更苦河
朔生靈半黄土夕陽蓑笠二頃田口誦羲皇思太古二
君隠淪豈得已一生不及䲭夷子吳宫鹿走越山髙脱
纓經濯滄浪水丈夫此身繫乾坤豈甘便老菰蒲根古
[015-47a]
今得失一杯酒我欲起酹汀鷗魂
   同前          髙啓
功成不戀上將軍一舸歸遊笠澤雲載去西施豈無意
恐留傾國更迷君
洛陽忽憶鱸魚肥便趂秋風問釣磯猶悵季鷹辭未早
不邀二陸共船歸
鴨羣無食水田荒風雨孤篷載筆牀猶有新詩驚太守
醉中揮翰木蘭堂
[015-47b]
   同前          周南老
吳滅事已濟輕舟歸五湖洛下棄印歸千里懐蓴鱸甫
里樂甘遯自比涪翁漁遭時固先後志操同一趨三賢
凜髙節媿彼名利徒萬古垂虹月清光炯氷壺
   同前          王賔
功績収藏在短蓬聲名抛擲與秋風筆牀茶竈輕簮紱
今古三人氣味同
   謁三髙祠        吳一鵬
[015-48a]
垂虹亭畔三髙像猶有餘風激懦夫北面何心縻爵土
東遊隨地是江湖冥冥霄漢飛黄鵠漠漠郊原漫綠蕪
斜日瓣香増太息吳淞回首片帆孤
   三髙祠         宋无
退能合天道隠亦是人豪借問祠前水如今幾箇髙
   本朝春秋二祀祝文
功髙南越遂成烟水之游迹逺東曹遽動蓴鱸之興官
辭補闕名號天隨景仰三公之髙風激勵多士之清操
[015-48b]
事迹顯於前代祠祀奉行當朝
 
 
 
 
 
 
 吳都文粹續集巻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