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577 麟原文集-元-王禮 (WYG)


[025-1a]
 附録
  元廣東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照磨王公墓誌銘
  賜進士第中順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左春坊左
  諭徳經筵講官闕里孔公恂撰
麟原先生歿于洪武丙寅四月二十六日以戊辰十二
月庚申葬於中村其髙祖運属官之墓後距今成化改
元乙酉七十有八年其族孫大理公槩以其曾孫謙所
奉壙誌來請銘予與大理公舊同寅也誼不可辭按誌
[025-1b]
先生諱禮字子讓姓王氏世居廬陵之宣溪自號清和
道人因所居後有憩麟山學者稱為麟原先生曾祖維
翰祖公塗父斯覺俱隠居弗仕母劉氏先生生而聰慧
好讀書事親孝五嵗就學揖讓進退儼若成人八歲四
書經傳皆通習之十歲即有志于科第出就外傅習舉
子業年十五作文&KR0757筆立就老師宿學皆嘆異焉十八
試於有司與群士争衡至正十年庚寅以詩經魁江西
有司以名聞十一年授安逺縣教官十三年循民弄兵
[025-2a]
掠汀州攻龍南于是安逺頑民作亂十五年贑州路總
管噶海齊以先生嘗典教是邑令奉詔徃綏之蠻獠礪
兵刄弦弓矢以逆于境先生諭其父老曰吾奉詔輯安
汝民宜改過自新毋自速咎使妻孥得保首領以歿顧
非幸歟若負固肆暴一旦天兵逺臨父母昆弟並遭擒
戮悔之何及汝宜思之父老再拜謝曰明公教以生道
敢不自悛叱其子弟令各歸舎觧甲為農于是逺近居
民悉遵化贑州移文省憲議功十六年授興國縣主簿
[025-2b]
未幾以親老辭歸江西行省叅政沁布阿咱爾聞而嘉
之遂辟叅謀幕府越明年遷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
府照磨十八年噶海齊為江西行省叅政總戎贑州復
召先生歸幕府叅賛軍事九月陳兵䧟贑沁布阿咱爾
與噶海齊俱死所領兵亦潰先生偕都事巴延子中收
餘兵棲天封意圖恢復而世事日非矣乃取道過雩明
年挈家下贑又明年歸廬陵而郷里莽為邱墟民不遑
䖏二十二年江西内附遂構堂于古城舊址郷郡學者
[025-3a]
争師之洪武紀元詔興學校郡守王君澤以書幣延至
于郡庠為學者師洪武庚戌設科取士于是福建廣東
藩臬奉詔禮聘先生為考試官繼又江西湖廣書幣交
至皆以疾辭弗徃八年詔行郷飲酒禮郡守徐彦中以
先生老于文學固請為賔講明禮法九年四明烏斯道
知奉新縣事復迎䖏賔位多所咨問焉先生自少至老
嗜學不倦其于六藝之文百家之書靡不閱覧嘗類群
賢之詩名曰長留天地集滄海遺珠集行於世復輯官
[025-3b]
箴一帙名曰為政規範俾官守者得以法焉毎于嚴冬
氷凍輙減米以濟貧者郷隣徳之元季以來科舉法廢
先生遂工為古文是時前進士江浙提舉雲陽李公祁
國子司業西昌劉公崧翰林學士金華宋公濓毎見先
生之文咸推重焉亂後文多散逸其所存者百無一二
名之曰麟原集生元延祐甲寅正月四日夀七十六配
吳氏有賢徳子男三人長楫次樸次樞楫樞先卒女一
人適固塘文氏孫男四人士頡景蘧希晏慕僑曽孫男
[025-4a]
十三人謙其一也銘曰
仁者必有後而後未必多賢吁嗟乎先生簮組綿綿徳
者必有言而言未必能傳吁嗟乎先生道義兼全道以
淑人義以制事惟所在而能安故俯仰而無愧中村之
陽有幽其堂勒銘斯藏百祀不忘
 
 
 
[025-4b]
 
 
 
 
 
 
 
 麟原後集附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