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海録碎事卷四上 宋 葉庭珪 撰
地部下
京都門
帝王州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選謝𤣥暉詩/
皇州
宛洛佳遨遊春色滿皇州上/
[004-1b]
天下樞
秦地天下樞戰國策韓魏天下之樞袁陽源詩/
天邑
敢肆犬羊陵虐天邑謂帝都也劉越石表/
上游
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注水之上流也漢志/
天下中
成周都洛以為此天下中前漢髙帝紀/
[004-2a]
浩穰
京兆典京師長安中浩穰於三輔尤為劇浩大也穰盛
也人掌反張敞傳/
日畿
天子之畿方千里象日月徑圍故曰日畿又曰日圍
王里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蜀都賦/
五都
[004-2b]
漢書王莽於五都立均官更名雒陽邯鄲臨淄宛成都
市長安皆為王均司市師西都賦注/
漢京
光漢京於諸夏總八方而為極東都/
神臯
寔惟地之奥區神臯上/
樂都
於顯樂都既麗且康南都賦/
[004-3a]
陪京
陪京之南居漢之陽上/
十二衢
京城十二衢鮑明逺/
華京
選詩務協華京想詎存空谷期華京猶京華也
平若水
九塗平若水䨇闕似雲浮選詩/
[004-3b]
輦轂下
待罪輦轂下李陵書/
三餘
餘甖溪在吳興縣梁武帝時童謡曰天子之居在三餘
遂於餘干餘姚餘杭三䖏為厭勝之法其時縣境以餘
名者有三而此溪居其一陳髙祖實居之
京兆
登瀛秘録注云絶髙曰京十億曰兆人衆所聚也
[004-4a]
青門道
長安春色歸先入青門道李白詩/
天室
周書武王克商顧河洛而歎曰乃天室也
土圭測景
度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風雨之所會隂陽之所和
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所謂建土圭以測景得天地之
中周禮/
[004-4b]
河洛
東都有河南洛陽故曰河洛文選注/
上腴
西都賦華實之毛則九州之上腴焉
天地樞
咸陽天地樞李白詩/
殽函
蘇秦曰秦東有殽函之固文選注謂函谷二殽也
[004-5a]
秦得百二
秦得百二并吞諸侯齊得十二田生獻籌
九天開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户千門入畫圖李白詩/
青門
長安城東出名㶚城門俗以色青名青門西漢/
國號門
三楚
[004-5b]
選詩三楚多秀士注楚文王都郢昭王都鄂孝烈王都
壽春阮嗣宗/
三越
名懾三越注謂越及閩越南越也吴季重牋/
三蜀
蜀郡本一漢髙祖置廣漢郡武帝又分置犍為郡故後
人并蜀郡謂之三蜀
三齊
[004-6a]
三齊齊及濟南濟北
西楚
舊名江陵為南楚吴為東楚彭城為西楚
十國
十國吳楊氏南唐李氏前蜀王氏後蜀孟氏南漢劉氏
楚馬氏吳越錢氏閩王氏東漢劉氏南平髙氏
五代七姓
梁朱氏唐先號朱邪懿宗賜姓李氏明宗本夷狄無姓
[004-6b]
太祖養為子廢帝王氏晉䂖氏漢劉氏周太祖郭氏世
宗柴氏五代史/
十六國
前趙劉淵後趙石勒前燕慕容隗後燕慕容垂南燕慕
容徳北燕馮䟦前秦苻洪後秦姚弋仲西秦乞伏國仁
前涼張軌後涼吕光南涼禿髪烏孤北涼沮渠蒙遜西
涼李暠蜀李特夏赫連勃勃晉書/
州縣門
[004-7a]
中區
中區咸已泰注中國也
内郡國
中國為内郡縁邉為外郡宣帝紀/
闔閭城
今平江郡城也舊説子胥伐楚還師取丹陽黃瀆土以
築
㑹稽郡
[004-7b]
西漢會稽郡舉今二浙皆在焉東漢分㑹稽吳郡以浙
江中流為界
三泖
三泖在華亭音昴塘濼之類陸魯望詩云三泖涼波魚
蕝動
丹徒
丹徒劉楨京口記云龍目湖秦皇東遊觀地勢云此有
天子氣使赭衣徒鑿湖中長岡使斷因改名丹徒
[004-8a]
寳婺
送史官賛蘭谿解官春坊冠蓋還朝籍寳婺溪山别縣
齊林逋/
候官
候官邑名今在福州漢置尉候之官
隴蜀
成都記云蜀為古國成都地名也其西數百里即隴之
南首故亦曰隴蜀
[004-8b]
巴蜀
以與巴接復曰巴蜀成都記/
錦城
以山川明麗錯雜如錦故曰錦城上/
丹陽
漢元封二年改鄣為丹陽地志云其山丹赤
金陵
金陵圖云威王以有王氣埋金鎮之建康録云地近華
[004-9a]
陽金壇之陵故云
虎牢
髙奔戎生捕虎而獻天子命之為柙而畜之東虞是曰
虎牢今成臯縣
壯哉縣
髙帝過曲逆曰壯哉縣吾行天下獨見洛陽與是耳乃
更封陳平為曲逆侯
珠官郡
[004-9b]
孫權改合浦為珠官郡
暨浦諸山
暨浦諸山諸暨縣有暨浦諸山因以為名
鶴塲
福州寧徳縣閩王時號為鶴塲圖經/
霅溪
霅者以衆流合集為義湖州凡四水合為一溪餘干溪
出天目之東苕溪出天目之西前溪出銅峴山至安定
[004-10a]
門外通謂之霅溪州南郭門外有四水亭為記
四水亭見上/
烏程
因居人烏氏程氏善釀得名
白下城
白下城本白石壘唐武徳間移江寧縣于此名白下城
洋州郡
洋州因洋水得名天寳元年改為洋州郡
[004-10b]
小益州
小益州後魏立又曰西益州西魏改為利州
蓬州
蓬州因蓬山為名
梓潼
梓潼縣名以東倚梓林西枕潼水故也
炭婦鎮
炭婦鎮在廣昌吳真君化炭為玉女試弟子之所
[004-11a]
上下干
玉山縣有二溪一名上干一名下干二溪合流至饒州
東南而水廻環因以名縣今餘干是也
葛陽
隋志弋陽舊曰葛陽開皇十二年改為弋陽以其有弋
水今縣東南二十里有弋湖在焉
新市
新市縣名今郢州富水縣東北光武紀/
[004-11b]
郁夷
詩四牡騑騑周道倭遲韓詩作郁夷又邑名
鄙小縣
車旗皆帝所賜即以嫮鄙小縣嫮音坼嫮之嫮夸奼也
鄙小縣言在外鄙之小縣也田蚡傳/
四輔
開元中以近畿之州為四輔同華岐蒲其餘為六雄十
望十𦂳及上中下之差郡國志/
[004-12a]
六雄
六雄鄭陜汴絳懐魏郡國志/
十望
十望宋亳渭許汝晉洛虢衛相上/
十𦂳
初有十𦂳州後入𦂳者甚多上/
九川為紀
九川為紀五嶽作鎮此之謂諸夏北史/
[004-12b]
六等
大唐縣有赤畿望𦂳上中下六等之差京都所治為赤
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其餘則以户口多寡資地美惡為
差
宜民
本安定郡之臨涇謝承書曰宣仲為長史民扳留改曰
宜民
司州
[004-13a]
魏以司𨽻所部置司州晉居洛陽遂定名司州而以司
𨽻校尉統之
五羊
廣州昔有五仙騎羊而至遂名五羊地理志/
兩當縣
兩當縣在鳯州故老相傳嘉陵江與牛沮水相㑹於縣
界故名兩當又云東京西蜀至此皆三十程故名兩當
本朝知成都府趙抃被詔還朝宿廣鄉驛有詩云被詔
[004-13b]
趨都景物疎兩當中夜宿中途本朝五任東西蜀還有
區區似我無注云圖經云東京西蜀至此道里均焉馹
在縣中圖經/
古田縣
屬福州開元以前常為土豪所據至二十八年始建爲
縣有謝能者十餘户言因古田畝墾闢而居故曰古田
青田
古田又曰青田者其地有青田鄉父老言田中嘗得青
[004-14a]
玉上/
昭武
邵武本曰昭武晉避廟諱改之
富陽
富陽漢會稽富春縣也晉太元中改為富陽避宣太后
諱改也上
太平州
太平州南唐為雄逺軍皇朝平江南改為平南軍太平
[004-14b]
興國年改太平州
瓊山郡
唐貞觀元年分崖州儀倫縣置瓊州天寳間改為瓊山
郡
龍水郡
宜州在唐為龍水郡州有河水深㟁斗舊傳龍神所
開也
海康郡
[004-15a]
海康郡雷州也其地多雷雷聲如在簷屋之上風俗俟
雷時具酒肴祭奠甚謹不爾霹靂即至
臨賀郡
臨賀郡吳分蒼梧郡置之以臨水經其西賀水出其東
合二水以為名今為賀州
珠崖郡
漢武帝平吕嘉開南海置珠崖郡以崖岸邉海出珠因
名土方千里去徐聞隔一小海春秋便風揚帆一日一
[004-15b]
夕可至今為吉陽軍
龍城郡
龍城郡栁州又有栁城縣
鷰州
龔州平南縣有石髙七丈春夏羣鷰所集故名鷰石唐
置鷰州盖取于此已上並圖經/
詣徐聞
海康在漢為徐聞縣冬耕夏收號芥禾又名再熟彼中
[004-16a]
諺云欲㧞貧詣徐聞上/
昭潭
昭潭昭州也昭潭以潭得名今為樂平郡
相如縣
相如縣城南二十里有相如故宅因以為名屬果州
普慈郡
今普州之地梁天監中置普慈郡蓋取普恵慈愛為稱
也
[004-16b]
石龜州
榮州榮黎山有石洞洞中有石狀如龜形案十道圖云
此州乃古石龜州也
括蒼郡
處州舊名括州今為括蒼郡
松陽縣
松陽縣本漢回浦縣有木名松陽一十八丈圍中空容
四十人列坐王右軍常徃觀之隋文帝開皇間即此處
[004-17a]
置松州
烏傷
義烏縣本漢烏傷異苑云東陽顔烏以淳孝稱父死負
土成墳群烏銜土助焉而烏口皆傷故名
溫州
溫州唐上元間置因其地自溫嶠山之西民田多火耕
冬月地常暖少寒故名
仙居縣
[004-17b]
仙居縣以近天台括蒼名山神仙所居故名
瑞安
唐天復間因獲䨇白烏改為瑞安縣本漢章安縣也
大同郡
梁大同中於犍為置大同郡言六合大同也又置戎州
以鎮撫戎夷也
敘州
敘州本朝政和四年戎州父老上言戎者西夷之名僰
[004-18a]
侯蕃夷舊稱也乞别立名額奉勅改敘州
鄰山郡
鄰山郡渠州也亦曰宕渠郡
金水戍
金水戍晉置今為金水縣屬懐安軍
武榮州
武榮州唐置景雲中改為泉州
晉江
[004-18b]
晉江泉州屬邑漢平粤之後其地既虚而晉之衣冠避
地者多㳂江以居故以名之
溫陵
溫陵泉州也以其地少寒故名
閩府
古泉州今福州是也久視元年改南安為武榮州景雲
二年改泉州為閩府改武榮州為泉州
閩中郡
[004-19a]
閩中郡古閩粤地秦為閩中郡
建州州治
建州州治建武中立建安郡于溪南覆船山前至梁末
郡城遇冦撲滅徙郡溪西今之顯親寺基是也陳正明
中移郡溪東今之州治是也
劔州
劔州保大間升延平縣為劍州仍加南字
浦城
[004-19b]
在漢為吳興縣唐天授中改曰武徳天寳元年改曰浦
城以越王臨浦因此山為名
漳浦郡
唐垂拱二年置漳州天寳元年改為漳浦郡
南州
陳洪進時刺史董思安以父名章改漳州為南州
臨汀郡
開元二十四年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天寳元年改
[004-20a]
為臨汀郡
仙遊縣
本晉清源縣後改為仙遊云因姓何人九兄弟白日上
昇勅改今名
三水鎮
三水鎮在肇慶府以府有西江流經前與廣英二州水
三流合流故名
桂林
[004-20b]
山海經云桂林八柱在賁禺東注賁禺即番禺也八桂
成柱言其盛大也
武當郡
均州武當郡州以均水得名郡以武當山得名
桐廬
桐廬昔有桐君結廬於此因以名縣已上並圖經/
吳臺
李嘉祐送人尉吳縣人向吳臺逺鶯飛漢苑多
[004-21a]
四面水
王建詩宣州四靣水茫茫草蓋江城竹夾墻
菰城
烏程縣乃古菰城楚以封春申君今俗呼下菰城而舊
經謂之五菰城
什方侯城
什方侯城注漢初縣屬合州漢封雍齒為什方侯於此
遺址存焉圖經/
[004-21b]
南州
南州實炎徳桂樹陵寒山楚詞云嘉南州之炎徳
梅根冶
池州銅陵縣齊梁之代為梅根冶烹煉銅鐡庾子山謂
東南以梅根作冶者也
佳麗城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謂金陵也李白詩/
風俗門方言附/
[004-22a]
冉厖
地里方吴會人風似冉厖司馬相如檄云朝冉從駹盖
二國名也陸龜蒙詩/
傖父
傖仕衡反廣韻云楚人别種也晉陽秋云吳人謂中國
人為傖皮日休詩云古來傖父愛吳鄉
侍男
唐會要女國貴女賤男女子貴者則多有侍男子男子
[004-22b]
貴不得有侍女
冰紈綺緌
前漢地理志齊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緌號冠帶衣履天
下
齊俗緩
齊俗吏人養名舒緩朱博為郡怒曰齊人欲以俗邪
諸傖
周玘有隂謀事泄憂憤而死謂子緦曰殺我者諸傖子
[004-23a]
能復之乃吾子曰吳人謂中州人曰傖故云耳
諈諉
楚人曰諈秦人曰諉以事相累屬曰諈諉爾雅/
三衆
史記索隱大宛傳云按外國傳云天下有三衆中國人
衆大秦寳衆月氏馬衆
風浮浴鬼
惟是南楚風浮浴鬼户為胥徒家有欀梗栁子厚/
[004-23b]
方言
揚雄撰方言其序云方言之作出乎輶軒之使所以廵
遊萬國採覽異言
媌
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闗東河濟謂之媌莫交
反或謂之姣音狡趙魏燕代曰姝音殊或曰姅言姅容
也音半方言/
鬭牛戲
[004-24a]
李冰與江神鬬俱化為白牛故春冬間蜀人設鬭牛戯
成都記/
蠻語
世説王仲祖聞蠻語不解曰若使介葛盧來故當不昩
此語
牛馬湩
湩乳也音凍今江南亦呼乳為湩穆天子傳/
橙橘户
[004-24b]
越人多橘稅謂之橙橘户述異記/
曲江拾菜
二月一日曲江拾菜士民遊觀其間者尤甚
扇市
端午前二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特盛
物名不同
蔡邕以反舌為蝦蟇淮南子以蛩為蠛蠓詩疏義以蟊
為螻蛄高誘以乾鵲為蟋蟀酉陽雜爼/
[004-25a]
特介
物無偶曰特獸無偶曰介傳曰澤有介麋揚雄方言
雷耕
投荒録雷州隂晦之夕土人謂之雷耕田田必有開墾
之迹
珥門户
鹽鐡論南越以孔雀珥門户
美心為窈
[004-25b]
美心為窈美狀為窕秦晉之間方言也
接手飲
烏耗國民接手飲
鴈户
隋志犍為越嶲居䖏不定俗謂之鴈户取其隨陽之義
打簇戯
魏氏舊俗以正月十五日夜為打簇戯能中者賞帛
若翁
[004-26a]
髙祖謂項羽曰吾翁即若翁也揚雄方言云周秦晉隴
謂父曰翁
壤子
壤子王梁代注言文帝二子也揚雄方言梁益之間所
愛謂其肥盛曰壤西漢諸王傳/
沙塞顔
俗變𦍑胡語人多沙塞顔時禄山亂李白作
刻蔗
[004-26b]
栁氏訓序云刻蔗姥之東有一肆焉注曰蜀風刻蔗於
路隅救渴求售故以名焉
巷無杼首
巷無杼首里罕耆耋言吳蜀人不壽也選賦/
白民之國
建木之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注白民
之國在海外吕氏春秋/
兩版垣
[004-27a]
郢人以兩版垣也吳起變之而見惡注吳起衛人也變
其兩版教之用四楚習俗久故怨也上/
餬口
方言寓食為餬傳餬口四方是也
獅兒
曹公聞孫策平江東曰獅兒難與爭鋒魏志/
根格
顔師古曰今吳楚俗謂索引前却為根格
[004-27b]
灙水河
舊經云澤州之人尚奢好樂每至上春遊於灙水河間
士女畢集
分龍節
池州俗以正月二十九三十日為分龍節雨則多大水
天穿
池陽以正月二十日為天穿以紅縷繫餅餌擲之屋上
謂之補天
[004-28a]
窮九
池陽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掃除屋室塵穢投
之水中謂之送窮
罷休
吳王謂孫武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願下觀
阿那邉
萬户垂楊裏君家阿那邉李白詩/
夷狄門
[004-28b]
老夫臣
尉陀於漢自稱蠻夷長老夫臣故俚人呼其所尊為倒
老語訛為都老前南粤傳/
都老見上/
大鳥羽
辰韓人以大鳥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飛揚
名國為邦
名國為邦弓為賊為冦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此
[004-29a]
辰韓風俗也
百濟
百濟初以百家濟海故號百濟後漢末夫餘王尉合之
後也
鞬吉支
百濟王自號於羅瑕百姓呼為鞬吉支夏言並王也鞬
音乾
於陸
[004-29b]
百濟王妻號於陸夏言妃也
軍尼
倭國有軍尼百二十人軍尼猶中國牧宰也八十戸置
一仍尼翌如中國里長
日出天子
倭國王致書隋文帝云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
無恙云帝覽之不悦謂鴻臚卿曰蠻夷書有無禮者勿
復以聞
[004-30a]
旁行書
安息國皆旁行為書記注云今西方胡書皆横行不直
下
首戴書
于闐國人得書先戴於首然後開封
角端弓
鮮卑出原羊角端牛以角為弓代所謂角端弓者也郭
璞注爾雅原羊似吳羊而角大漢書音義曰角端似牛
[004-30b]
可為弓
質館
鄧太后令築南北兩部質館注築館以受降質
慕容氏
東胡之後有莫䕶䟦愛燕代歩揺冠乃歛髪襲冠諸部
因呼之為歩揺其後諺訛遂為慕容焉或云慕二儀之
徳繼三光之容遂以慕容為氏
拓䟦氏
[004-31a]
拓䟦氏東胡之後或云黄帝之苖𦙍以黄帝土徳謂土
為拓謂后為䟦故以為氏
突厥
突厥匃奴之别種姓阿史那氏代居金山城狀如兜鍪
俗呼兜鍪為突厥因以為號其先狼種也旗纛之上施
金狼頭侍衛之士謂之附蘺夏言亦狼也蓋本狼生志
不忘舊謂之狼種也
狼種見上/
[004-31b]
賀可敦
突厥號其妻曰賀可敦猶古之閼氏也
賀蘭
突厥謂馬為賀蘭
哥利
突厥謂老為哥利
索葛
突厥謂髮為索葛
[004-32a]
匐你熱汗
突厥謂酒為匐你熱汗
安禪
突厥謂肉為安禪
兩兒孝順
突厥强盛周齊爭結婚姻地鉢可汗益驕曰使我在南
兩兒孝順何患貧也
天置
[004-32b]
沙鉢略上表隋文帝云突厥自天置以來五十餘載
穹廬
穹廬為洿單于為醢
康干石
板野古鐡勒之别部東北千餘里曰康干河有松木入
水二年乃化為石其色青國人謂之康干石其松為石
以後仍似松文焉
熟羊胛
[004-33a]
骨利幹居瀚海之北晝長夜短日沒後天色正曛煮一
羊胛纔熟而東方已曙蓋近日入出之所唐志/
千口一被
結骨國在廻鶻西男女雜處每一姓或千口五百口共
一屋一牀一被
迦沙
結骨國天每雨鐡收而用之號曰迦沙以為刀劔甚利
人挽犂
[004-33b]
駮馬國其地近北海以土産馬色並駮故以為名俗以
馬及人挽犂種榖
胡牀𦍑炙
東漢魏晉樂則胡笛箜篌御則胡牀食則𦍑炙貊炙器
則蠻盤祭則胡天晉末五胡迭居中夏豈無天道亦人
事使然
荒陬
一朝承覬澤萬里别荒陬後主詩/
[004-34a]
蘇塗
馬韓之人立蘇塗建大木懸鈴鼓事鬼神蘇塗如浮塗
也
魁頭露髻
馬韓之人皆魁頭露髻魁頭猶科頭也
隼質難羈
隼質難羈狼心自野
黄吻
[004-34b]
石勒子宏為大單于石季龍怒曰大單于之望實在於
我而授黄吻婢兒每一憶此令人不復能寢載記/
快牛
石季龍性殘忍勒欲殺之勒母王每曰快牛為犢子時
多能破車汝當小忍之載記/
鮮卑
本有熊氏之苖裔邑于紫䝉之野號曰東胡秦漢之間
為匈奴所敗保于鮮卑山因以為號
[004-35a]
純灰洗腹
石季龍殺其世子宣曰吾欲以純灰三斛洗吾腹腸故
生凶子兒年二十餘便欲殺公載記/
白虜
秦人呼鮮卑為白虜上/
白駞奏事
唐天寳初哥舒翰鎮青海龍駒島路既遥逺乗白駞奏
事
[004-35b]
可老羊
琉球國人呼其王曰可老羊妻曰多枝茶
委我弟
倭王以天為兄以日為弟天未明時出聽政跏跌坐日
出便停理務曰委我弟
河伯外孫
髙麗之先夫餘王得河伯女閉于室内為日光照之感
而孕生一大卵有男女破殻而出名曰朱蒙後建國
[004-36a]
號髙句麗以髙為氏朱䝉曰我河伯外孫日之子也
白狼夷
在漢壽西界明帝時作詩三章頌徳益州刺史朱輔驛
傳奏之
虞我國𤯝
虞我國𤯝窺我利器選賦/
月竁
月竁來賓日際奉土竁窟也充芮切又杜子春周禮注
[004-36b]
今南陽人呼穿土為竁顔延年詩/
月音窟/
西壓月東震日城甘泉賦/
戎州
戎州昔亂華謂戎狄據中原選詩/
左言入侍
左言入侍侮食來王二者蠻夷國也
離身反踵
[004-37a]
離身反踵之君髻首貫胸之長
烏滸夷
烏滸夷南蠻之别國巢居鼻飲射翠取羽剖蚌求珠為
業
驚邉機士
驚邉機士屢犯芻蕘機動也
左𢃄沸脣
左𢃄夷狄之服沸脣夷狄之語
[004-37b]
籠城
單于五月大會籠城祭其先人籠音龍
廻鶻
唐會要廻鶻既壻咸安公主請改紇為鶻蓋欲夸國俗
俊㨗如鶻也徳宗從之
戎狄異氣
魯恭疏云戎狄者四方之異氣蹲夷踞肆與烏獸無異
月支
[004-38a]
控弦破左的右發權月支注左的月支皆射帖以予觀
之非也西域有月氏國氏音支疑此是也曹子建/
赤土阪
苦熱行赤坂横西阻火山赫南威西域有赤土身熱之
阪火山常出火為南方之威鮑明逺詩/
祝髪
昔我資章甫聊以適諸越行行入幽荒甌駱從祝髮祝
斷也張景陽詩/
[004-38b]
野韭
楊公談苑曰劉經者為遼政事舍人來奉使自云北中
有可食味絶佳詩云野韭猶長嫩沙泉淺更清
冒耏
漢書沙漠之北冒耏之類注耏多頒貎音而言頒多䝉
冒其面也
言兠離
蔡琰詩云言兠離兮狀窈停注匃奴言語貎
[004-39a]
接九梯
挹婁古肅慎之國䖏山林之間土氣極寒常為穴居
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
外臣
史記朝鮮保塞為外臣
横門
杜詩何由却出横門道注横門見前漢西域傳孟康云/
横音光/
[004-39b]
𦍑笮
枚乗書秦北備榆中之闗南距𦍑笮之塞音昨/
烏荒象卉
烏荒象卉尋隔於皇風
八角蠻
三山獠洞八角蠻陬
戎索
索各切注言戎虜之法左傳/
[004-40a]
日南
以景測之在日之南
日本
倭國一名日本自云國在日邉
戎蜑
楊公談苑云戎蜑變俗狼戾馴軌
情數
班超上書曰胡夷情數臣頗識之
[004-40b]
螺舟
宛渠之民乗螺舟而至形似大螺云行海底而不濕拾遺記/
第一骨
新羅國記其國王族謂之第一骨餘貴族為第二骨天中遺事/
潢池
女國有潢池浴之乃孕金樓子/
紫濛館
雷急紫濛催玉勒日長青𤨏聽薫絃紫濛虜中館名王/
[004-41a]
禹玉詩/
魋結
尉他魋結箕踞見陸賈魋音椎今兵士椎頭髻結讀曰
髻陸賈傳/
象來
蠻夷竭歡象來致福注象譯也西漢/
牛漿馬酒
被髪羣胡笑拍肩牛漿馬酒已然王禹玉/
[004-41b]
氊鄉
劉孝儀謂北狄曰氊鄉
南詔
唐南蠻六部不相臣服天子每有恩賞各頒一詔呼為
六詔開元末節度使王昱受賂上奏合六為一乃封大
酋帥䝉歸義為雲南王始獨稱南詔成都記/
六詔見上/
對廬
[004-42a]
髙麗國其官有對廬沛者
固麻
百濟王號所都城曰固麻謂邑曰檐魯如中國之言郡
縣
健牟羅
新羅呼城曰健牟羅其邑在内曰啄評在外曰邑勒
五溪
五溪蠻在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謂之五
[004-42b]
溪
遺子禮
新羅其冠曰遺子禮襦曰尉解袴曰柯半
胡公頭
新羅其富貴者以錦繡雜采為帽如中國胡公頭
縣度
烏秅國有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索相引而度
毡牆毳幕
[004-43a]
毡牆毳幕夷狄所居
孤竹國
髙麗地本孤竹國周以封其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
統遼東北史/
赫連氏
屈丐本名㪍明元改其名曰屈丐北方言屈丐者卑
下也本姓鐡弗遂改為赫連氏自云徽赫與天連又號
其支庶曰鐡伐氏之族剛鋭如鐡可以伐人也北史/
[004-43b]
鐡伐氏見上/
鐡弗
北方謂父為鮮甲母為鐡弗北史/
烏了帥
流水國逐村有烏了帥以善戰者為之上/
邪摩堆
倭國居於邪摩堆魏志所謂邪馬臺也上/
蕞爾泥閩
[004-44a]
孝文南伐李彦諌曰臣以為蕞爾泥閩不足以親勞鑾
駕不納上/
東日
楊公談苑景徳中日本僧入貢後日本大臣與書云胡
馬猶知北風上人莫忘東日
糞土臣
髙麗王元上表謝罪自稱糞土臣北史/
北户
[004-44b]
昧谷嵎夷孤竹北戸此之謂荒裔上/
地産土毛
髙句麗係誠王極累葉純誠地産土毛無愆王貢上/
牙帳東開
突厥處於都斤山牙帳東開蓋敬日之所出也上
金羊座
何國舊康屈地也其王姓昭武坐金羊座
金馬座
[004-45a]
漕國漢罽賓地也其王戴金牛頭冠坐金馬座上/
通馬騎
漕國葱嶺有順天神祠金銀鍱為屋以銀為地祠前有
一魚脊骨有孔中通馬騎出入上/
銀為地見上/
鳥卜
女國用鳥卜入山祝之有一鳥如地雌雉來集掌上破
其腹視之有粟則豐沙石則灾上/
[004-45b]
金駞座
安國其王坐金駞座上/
檀特驢
烏長國有檀特山山上立寺以驢數頭運食下山無人
控御自知徃來上/
一箇日
譬如上天止有一箇日照臨莫不寧貼若有兩箇日三
箇日萬物何以得安北史/
[004-46a]
區脱
捕得雲中生口注區脱土室胡人所作以俟漢者也
莋馬僮
巴蜀民或竊出商賈取其莋馬僮
驢非驢
龜兹王絳賓尚烏孫公主女來朝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
治宫室出入傳呼如漢家儀外國胡人皆曰驢非驢馬
非馬若龜兹王所謂驘西域傳/
[004-46b]
寄田仰榖
鄯善地沙鹵少田寄田仰榖旁國注寄於他國種田又
糴旁國之榖也上/
天驕
天驕蹙中原胡馬風漢章李白詩/
羯羠不均
代地迫近北夷師旅亟徃中國委輸時有寄羡其人羯
羠不均徤羊也羠音兒/
[004-47a]
虎豹落
刦剖熊羆之室剽掠虎豹之落吴都賦/
莫徭
蠻蜑自名曰莫徭言先祖有功常免徭役也
邉塞門征戍附/
楚塞
奉義至江漢始知楚塞長江文通詩/
沙漠垂
[004-47b]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曹子建詩/
紫塞
秦所築長城土色皆紫漢室亦然故云紫塞崔豹古今注/
渠犁
漢武帝既破大宛西域震懼自燉煌西至藍澤徃徃起
亭而輪臺渠犁皆用田卒數百人
雞塞
雞塞誰生事狼煙不暫停
[004-48a]
紫塞沉烽
紫塞沉烽玉門罷候
鴈塞
荆州記鴈塞北接梁汶陽郡鴈至矯翮而度同於鴈門
也
鶴塞
鶴塞咽穹廬
國被邉
[004-48b]
韓王信都晉陽上書曰國被邉注被猶𢃄也
擊柝
春秋左傳曰魯擊柝聞於鄰
都䕶
漢初獨䕶南道及匃奴日逐王來降乃使鄭吉并䕶北
道故曰都䕶
砂磧
自中國徃髙昌從武威西北有捷路度沙磧千餘里四
[004-49a]
面茫然無有蹊徑唯以人畜及駞糞為驗路中或聞歌
哭之聲行入尋之多致亡失蓋魑魅㒺兩所為也
雞漉塞
竇憲出朔方雞漉塞序曰逺陵髙闕下雞漉
過更一云本更之日/
前漢音義天下人皆戍邉三日不可人人自行行者自
戍三日不可徃便還因便徃一嵗諸不行者出錢三百
入官以給戍者言過其本更之日
[004-49b]
黄花戍
聞道黄花戍頻年不觧兵沈佺期/
官至便登
袁翻云自北縁邉州郡官至便登疆埸統戍階當即用
或逢穢徳凡人或遇貧家惡子
置㷭
䝉恬為秦侵胡匈奴不敢飲馬於河置㷭然後敢牧
馬
[004-50a]
建塞繳
建塞繳起亭隧注隧謂築小道而行備狄鈔冦也
城郭門墻壁/ 守城/ 器具附/
濕梢
李希烈叛驅百姓運土木築壘道又怒其未就乃驅以
填之謂之濕梢
宫雉
引領見京室宫雉正相望宫雉宫墻也
[004-50b]
植援
謝靈運有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
鐡甕城
潤州城號鐡甕孫權所築杜牧潤州詩云城髙鐡甕
縈𢃄為垣
墨子之守縈𢃄為垣髙不可登折箸為械堅不可入陳/
孔璋詩/
鷰子城
[004-51a]
北燕人趙應良者為偽丞相髙公堂後官常從公至鷰
子城登重閣注鷰子城北虜留都於此
錦里城
華陽國志成都道西都錦宫也錦工織錦濯流江中則
鮮明濯他江不如故曰錦里城
層城
陸龜䝉青櫺林子詩亦因仙吏守時取薦層城
斗城
[004-51b]
長安故城城南為南斗形城北為北斗形故號為北斗
城三輔黄圖/
赤甲城
其城大雨不可入當時人𢃄赤甲肩而築之故曰赤
甲十道四州記/
苦竹城
越絶書句踐封范蠡子於苦竹城
石城湯池
[004-52a]
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仭湯池百歩𢃄甲百萬而亡粟
不能守也食貨志/
羊馬城
凡守城于四面壕内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髙四尺仍立
女墻謂之羊馬城北史/
行鑪
守城置行鑪溶鐡汁舁行以灑敵人北史/
遊火
[004-52b]
又置遊火鐡箕盛火如脂臘鏁懸縋下燒穴中㸜城人
笓籬一作内/
笓籬戰格于女墻跳出安之以遮矢石北史/
鷰尾炬一作灌/
縛葦草為之分為兩叚如鷰尾灌少油蠟以燒敵攻
連挺
連挺如打禾連枷狀打女墻外上城敵人北史/
鐡菱
[004-53a]
鐡菱狀如鐡蔾置要路水中以刺人馬上/
蜃灰
林邑國以塼為城用蜃灰塗之
城隍
説文城池無水曰隍
金城萬雉
西都賦建金城之萬雉周禮注長三丈髙一丈曰雉
周墻
[004-53b]
繚以周墻四百餘里西都賦/
城尉
不弛柝而内外潜通注城門校尉也
枳落
枳落棘藩西京賦/
萬雉墉
表以百常之闕圜以萬雉之墉七命/
踐華為城
[004-54a]
踐華為城因河為池言秦都闗中顔延年詩/
蕪城
蕪城廣陵城也臨海王子鎮叛逆見誅城遂荒蕪也蕪/
城賦/
石頭城
石頭城去臺城九里南抵淮水在晉為重鎮亦謂之石
首城
[004-54b]
海録碎事卷四上
[004-55a]
欽定四庫全書
海録碎事卷四下 宋 葉廷珪 撰
宫殿門
東明宫
東方朔神異經曰東明之山有宫焉青石為墻面一門
有銀牓以青石碧鏤題曰天地長男之宫
長秋宫
皇后所居宫也長者乆也秋者萬物成熟之初也請立
[004-55b]
皇后不敢指言故以宫稱之
廊肆
空食疲廊肆反稅事巖耕言素餐於廊廟之列不如輸
稅顔延年/
玉除
凝霜依玉除清風飄飛閣注除庭也曹子建詩/
鳷鵲館
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鳷鵲館名建章宫名麗猶明
[004-56a]
也低謂星下於宫也謝𤣥暉詩/
雲陛
惟昔逢休明十載朝雲陛上/
綺錢
玲瓏結綺錢深沉映朱網注皆宫殿飾謝𤣥暉詩/
朱宫
䨇闕指馳道朱宫羅第宅曹子建詩/
館娃宫
[004-56b]
再遊館娃宫方言吴有館娃宫謝𤣥暉詩/
蒿宫
大戴禮周徳澤和洽蒿茂丈以為宫柱名蒿宫
忘夏觀
西京雜記梁孝王游於忘夏觀集諸遊士各為賦詩
金琅璫
夜深殿突兀風動金琅璫杜詩/
白獸闥
[004-57a]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獸闥注漢有白虎殿唐諱虎凡稱
虎皆曰獸
大通門
梁武帝創同泰寺開大通門以對寺之南門取反語以
協同泰朝夕講義多由此門南史/
琬琰殿
梁普通年琬琰殿火
華清宫
[004-57b]
即温泉宫天寳六年改蓋取温泉沸湧而自浪華清蕩
邪而難老之意明皇雜録/
龍尾
在殿前以青石甃之望之蜿蜒如龍尾
三雲殿
西京雜記漢成帝設雲帳雲幄雲幕於甘泉紫殿謂之
三雲殿
雲幄雲幕見上/
[004-58a]
帳殿
帳殿帷宫
四寳宫
漢武以雜寳裝牀屏帳等設於桂宫謂四寳宫也
交魚符
唐宫殿門給交魚符雞跖集/
仙墀
御幄金虯轉仙墀羽仗分王禹玉詩/
[004-58b]
羣玉殿
空餘羣玉殿不奏萬年觴王禹玉仁宗挽詞/
九宸
一夜催仙仗悲聲到九宸王禹玉英宗挽詞/
日正亭
禁幕無風日正亭王禹玉/
瓦差差
郊禾薿薿青如積宫瓦差差翠欲流王禹玉喜雨詩/
[004-59a]
鬭栱周垣
曉日破紅浮鬬栱夕雲凝紫䕶周垣王禹玉祠太乙/
震邸
震邸陪經席辰階總化鈞晏元獻挽詩王禹玉/
漢墀
嚴祠初輟漢墀班珠燈照幄寬王禹玉祠太乙/
規地
班趨規地來常晚詩入籠沙思未休用青規事禹玉/
[004-59b]
承明庭
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詔承明之庭注
承明殿在未央宫甘泉賦序/
玉戸金鋪
排玉户而颺金鋪注金鋪門首也甘泉賦/
珎臺間館
珎臺間館間讀曰閑甘泉賦/
景陽鐘
[004-60a]
南史齊裴皇后傳齊武帝以内深隱不聞端門鼓漏聲
置鐘於景陽樓上應五鼓及三鼔宫人聞鐘聲早起装
飾
謻門
歴代宫室中有謻門蓋取張衡賦謻門曲榭也謻别也
非有定處
龍躍宫
武德六年以奏義監為龍躍宫
[004-60b]
璧門
璧門未央宫正門曰璧門三輔黄圖/
金戺玉階
金戺玉階明光殿如此上/
長信宫
平帝祖母稱長信宫帝母稱長樂宫
鈴絛
鈴絛無響閉珠宫鄭畋詩序/
[004-61a]
浴殿
浴殿晴秋倘中謝殘英猶可醉瓊盃鄭畋紫薇花詩/
歩元廡
孝文指堂東曰歩元廡西曰遊凱廡謂李冲曰此坐雖
無唐虞之君卿等當無愧於元凱北史/
遊凱廡見上/
閶闔
既闢承華再建閶闔閶闔天門也承華太子門名
[004-61b]
明庭
黄帝就青靈臺十二日燒乃治明庭甘泉也西漢郊祀志/
商庭
建章宫其西則商中注商中商庭也商金也於序在秋
故謂西方之庭為商庭西漢郊祀志/
落成
落成斯干宣王考室也注考成也宣王築宫廟羣寢
既成而釁之歌斯干之詩以落之故謂之成
[004-62a]
齋房
元封二年芝草生甘泉齋房中
明光宫
王維燕支行漢家大將才且雄來時謁帝明光宫明光
宫乃漢太初四年置
玉壽殿
東昏為徐妃起神仙永壽玉壽三殿皆匝飾以金璧
丑陛
[004-62b]
唐制正月讀時令設文官解劍席於丑陛之左武官於
卯陛之右設舉麾位於堂上寅陛之南若二月則丑陛
者寅陛卯陛者辰陛寅陛者卯陛
褉堂
陸機云天泉池南石溝引御溝水池西積石爲褉堂跨
水流盃飲酒
甘泉宫
漢宫闕疏甘泉林光宫秦二代造
[004-63a]
端闈
立金人於端闈注宫中門謂之闈西都賦/
清涼殿
三輔黄圖曰未央宫有清涼殿宣室殿中温宫殿太玉
堂殿中白虎殿麒麟殿金華殿
麒麟殿
金華殿並見上/
長年殿
[004-63b]
神仙長年温室清涼皆殿名
鴛鸞殿
鴛鸞殿文選注在長安
駘蕩駘音殆/
西都賦經駘蕩而出馺娑闗中記建章宫有馺娑駘蕩
枍詣承光四殿
甬道
金溝朝㶚滻甬道入鴛鸞起土為道也徐敬業詩/
[004-64a]
飛廉館
漢書武帝紀長安作飛廉館
皇衢
乃動大輅遵皇衢東都賦/
丹墀
典職曰丹漆地故稱丹墀
九齒階
西京賦注天子殿髙九尺階九齒各為九級
[004-64b]
儲胥
漢書武帝因秦林光宫元封二年增通天迎風儲胥露
寒
香栢
漢武故事建章宫以香栢為之香聞數十里
驩館
歴掖庭適驩館西京賦/
阿房
[004-65a]
秦二世建在山之阿故曰阿房
臚傳句
大行設九賔臚句傳注上傳語告下為臚下告上為句
也
金鋪玉題
金鋪交映玉題相輝注金鋪門上飾以金為之玉題椽
上飾以玉為之蜀都賦/
傾宫
[004-65b]
晏子春秋桀作璇室紂作傾宫
蠖濩中
天子穆然珍臺間館璇題玉英蟺蜎蠖濩之中上烏郭
下胡郭殿宇深貎也甘泉賦/
巖廊
巖廊殿下小屋漢書注/
開天制殿
列漢構仙宫開天制寳殿
[004-66a]
含霜
溫房則冬服絺綌清室則中夏含霜七啓/
曲臺
秦倚曲臺之宫三輔黄圖未央有曲臺殿
星宫月殿
武三思春日幸龍門應制星宫含雨色月殿抱春暉
四㑹道
陸機洛陽記銅駞二牧皆宫之南四㑹道頭
[004-66b]
端明殿
明道二年改承明殿為端明殿
觀文殿
慶厯八年詔以延恩殿為觀文殿
文徳殿
乾徳二年文明殿成雍熈元年改為文徳殿
鴻宫
淮南子曰崑崙山上有鴻宫
[004-67a]
金華殿
漢成帝時鄭寛中張禹朝夕説尚書論語於金華殿在
未央宫
大慶殿
明道二年改大安殿為大慶殿
却非殿
建武元年詔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
魚藻宫
[004-67b]
唐天寳元年觀競渡于魚藻宫
大明宫
大明宫唐置在禁苑東南
扶荔宫
漢武帝伐南越起扶荔宫以植南方龍眼荔枝之屬
資善堂
祥符九年詔皇子就學新堂宜以資善為名
繼照堂
[004-68a]
帝聖尹京於開封府剙射堂祥符中臨幸因名曰繼照
堂
玉堂
李尋久汚玉堂之署玉堂殿在未央宫
三間四表
三間四表八維九隅注室每三間則有四表四角四方
為八維兼中央為九靈光殿賦/
宫苑門御溝苑附/
[004-68b]
暴室
暴室師古云取曬暴之意掖庭主織作染陳之署也宣/
帝紀/
青蒲
服虔曰青縁蒲席也應劭曰以青規地曰青蒲自非皇
后不得至此師古云應説是
潘妃市令
東昏於苑中立店肆以潘妃為市令自為市吏録事將
[004-69a]
鬬者就潘妃罰之帝小有得失潘則與杖乃勅武賁不
得進大荆子閣内不得進實中荻
露索
露索秦宫井風絃漢殿筝李商隱/
楊溝
馬縞中華古今注長安御溝謂之楊溝植髙楊於上又
曰羊溝羊善觸垣故為溝隔之
鴨頭香
[004-69b]
李賀御溝水詩遶堤龍骨冷拂岸鴨頭香
畢圭苑
漢靈帝造畢圭靈琨苑
禁闥門
清切禁
拘限清切禁中情無由宣劉公幹/
青𤨏闥
攝宫青𤨏闥遙望鳯凰池范雲贈中書監王融雲為通/
[004-70a]
直郎/
紫闥
注心皇極結情紫闥皆天子所居也曹子建表/
鈴索
韓偓禁中詩坐久忽聞鈴索動玉堂西畔響丁東注禁
署嚴宻非本院人雖有公事亦先鈴索
金門石閣
金門石閣知卿有豹骨鷄香早晚含
[004-70b]
鳯閽龍閣
趨鳯閽者霧集呌龍閣者雨驟出對記壇碑/
藥欄
今園亭中有云藥欄者欄與藥是一事非也藥之欄花
按宣帝詔曰禁籞有未幸者假與貧民蘇林注云以竹
繩連綿為禁籞使人不得徃還資暇集/
禁廬
五雲迎曉禁廬開王禹玉龍圖閣曝詩/
[004-71a]
鵠籥
北史禁門籥曰鵠籥
鷄鳴㦸
張敞晉東宫詹事曰崇福門鷄鳴㦸十張
鎖闈
星斗横綸閣天河度鎻闈
應門八襲
應門八襲旋臺九重襲重也七命/
[004-71b]
黄闥
凡禁門黄闥故號黄門
赤璧青𤨏
出漢書注以青畫户邉鏤中王逸楚辭注文如連鎻
雲龍門
班固永平十七年與賈逵等共詣雲龍門
魚鑰
魚鑰通翔鳯龍輿出建章王維十五日應制詩/
[004-72a]
觀闕門
百常觀
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七命曰表以百常之闕觀闕
也謝𤣥暉詩/
虎豹九闗
虎豹九闗啄害下人言天門九重皆使猛虎守其闗鑰
宋玉/
仁獸闕
[004-72b]
天監七年詔作神龍仁獸闕於端門大司馬門外
神龍闕見上/
白門
宣陽門謂之白門
午陛
南方之陛
蕭墻
蕭墻屏樹也謂之蕭者言人臣至此肅然起敬也
[004-73a]
龍尾道
李徳裕獻替録朝官退朝後從龍尾道出
止車門
劉貢父春雪早朝出户萬家横雪裏止車䨇闕秀雲
中注漢宫有止車門
甬道
始皇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属之注曰築垣墻如
街巷也
[004-73b]
一觀
周室大壊諸侯恣行設兩觀乗大輅注觀闕二門畔兩
觀也禮諸侯一觀
窒皇
楚子聞宋殺使人申丹投袂而起履及於窒皇劍及於
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遂伐宋注窒皇寢門闕
銅鳯凰
三輔故事建章宫鳯門上有銅鳯凰
[004-74a]
百常闕
百常闕萬雉墉七命/
中天闕
樹中天之華闕豐冠山之朱堂
鳯闕
漢書建章宫其東則鳯闕髙二十餘丈其南有璧門之
属
造天
[004-74b]
圜闕竦以造天造至也
南端
啓南端之特闈注南端門户也東京賦/
天闕
晉中宗即位王導為司空時議欲立石闕於宫門未定
後導從駕出宣陽門乃遥指牛頭山為天闕帝從之
鐡鳯凰
西京賦貝闕上有鐡鳯凰
[004-75a]
色法上圓
色法上圓製模下矩石闕銘言象天地也
門户門忩牖附/
鼎門
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鼎門丹徒郡門謝𤣥暉詩/
鷄忩
兗州刺史宋處宗買得一長鳴鷄籠着忩間忽作人語
與處宗談
[004-75b]
綺疏
綺疏碧疏皆忩也陸士衡/
回軒
重栾承游極回軒啓曲阿注栾拱也回軒長忩也陸士衡/
舊蓽
寂寞舊蓽謂柴門也
北户
唐段文昌之孫段公路有北户雜録三卷音訓云南夷
[004-76a]
在日之南故户北向為暖
朱白門
胡僧祐攻侯景之荆峽臨行謂其子曰汝可開兩門吉
則由朱門凶則由白門
魚鑰
鑰者必魚取其不瞑目守夜之義芝田録/
隔凡門
林屋洞在太湖中有一石門名隔凡門至此不容人入
[004-76b]
郡國志/
破楚門
蘇州閶門一名破楚門子胥伐楚出此郡國志/
蛇門
蘇州門在已地故名郡國志/
盤門
古作蟠吳嘗刻木為蟠龍之狀以厭勝越在平江
譙門
[004-77a]
陳勝攻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注譙門謂
門上為髙樓以望耳樓一名譙故謂美麗之樓爲麗譙
譙亦呼為巢所謂巢車者亦於兵車之上為樓以望敵
也譙巢聲相近本一物也本傳/
麗譙見上
青綺門
何處可為别長安青綺門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李/
白詩/
[004-77b]
門二八
吳都賦郛郭周匝重城結隅通門二八水道陸衢劉禹
錫詩二八城門通道路五千兵馬引旌旗
濕青紅
子瞻曲知君為我新作窓户濕青紅
十二通門
西都賦㧞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
期門
[004-78a]
爾乃期門佽飛列刃攢鍭注漢書武帝與良家子相期
於殿門故曰期門西都賦/
二九門
闢二九之通門元鼎三年立成都十八門蜀都賦/
曲櫺
曲櫺激鮮颷櫺忩間孔也
樓臺門
書臺
[004-78b]
沈昭裔入蜀見岷峨之秀乃嘆曰卿雲黼黻河漢實英
靈所鍾也修文翁石室武侯書臺出家財建學館刋九
經
一柱臺
博物志江陵有一臺惟一柱衆梁並皆共之
中天臺
魏襄王欲築中天之臺言半天也
燭臺見美人門/
[004-79a]
井幹樓
繐帷飄井幹樽酒若平生幹音寒銅雀臺一名井幹樓
三休
楚王夸客以章華之臺登之三休乃至其上
飛觀
飛觀百餘尺臨牖仰櫺軒觀樓也蜀都賦/
虹𢃄雲冠
飛閣纓虹𢃄層臺冒雲冠陸士衡詩/
[004-79b]
天居
層閣肅天居馳道直如髪鮑明逺詩/
網絲
闌徑少行迹玉臺坐網絲張華詩/
蘇臺
傳稱吳王闔廬旦食䱉山晝遊蘇臺射於鷗陂馳於游
臺興樂石城走犬長洲
響廊
[004-80a]
舊傳峴山上有琴臺有響廊或曰鳴屐廊以楩楠藉
其地西子行則有聲故以名云
翠旌樓
有興欲沽紅曲酒無人同上翠旌樓唐禇載詩/
北顧
梁武帝幸京口城北固樓改名北顧大同十年也
樓腰
雪詩瓦溝如粉疊樓腰林逋/
[004-80b]
半月臺
單父有半月臺詩云陶公有逸興不與常人俱築臺象
半月迥出髙城隅
歸雲宅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
飛鳥堂見上/
鳯樓十二
鳯樓十二重鮑明逺詩/
[004-81a]
讀書臺
段文昌字墨卿有别業在廣都縣龍華山嘗杜門力學
於此郭震有題龍華山詩云昔年曾到此山來百鳥聲
中酒一盃最好寺邉開眼處段文昌有讀書臺
子午臺
燕昭王起靈臺窮極珎巧子時起工午時畢故謂之子
午臺拾遺記/
冰樓
[004-81b]
建章宫北積冰為樓三輔黄圖/
璧臺
王為盛姬築臺砌之以玉穆天子傳/
銀臺
銀臺南畔路始是到人間白樂天詩/
怪浮臺
勾踐起怪浮臺以灼龜又仰觀天時以觀夭怪今龜山
其地也亦曰怪山徃石一夜飛來民怪之故名越絶書/
[004-82a]
握日臺
燕昭王好神仙仙人甘宙與王登握日之臺
謝公樓
在永嘉州北本北亭也靈運有北亭與吏民别詩
蛻仙臺
碧落洞在英州其絶險處徃徃有人骨謂之蜕仙臺郡/
國志/
呼鷹臺
[004-82b]
在襄陽劉表所築每登臺鼔琴作野鷹來曲因名呼鷹
臺郡國志/
劉伶臺
在山陽縣東北青塾村
樓居
公孫卿言神仙好樓居於是長安作飛廉桂舘甘泉作
益壽延壽館使卿持節設具候神人西漢志/
通天臺
[004-83a]
作通天臺將招徠神仙之屬上/
泉亭
王莽改錢塘為泉亭
凌歊臺
置酒凌歊臺歡娱未曾歇凌歊臺在黄山/
隱鄉樓
海雲迷驛道江月隱鄉樓李白詩/
鳯凰樓
[004-83b]
金陵懐古臺傾鳷鵲觀宫没鳯凰樓别殿思清暑芳園
罷樂遊李白詩/
青樓
瑶臺有黄鶴為報青樓人李白詩/
翡翠樓
翡翠為樓金作梯誰人獨宿倚門啼上/
三臺
三臺列峙而崢嶸魏都賦注銅雀臺冰井臺金鳯臺
[004-84a]
興光樓
齊武帝興光樓上施青漆世人謂之青樓東昏曰武帝
不巧何不純用瑠璃南史/
燕子樓
張建封鎮武寧盻盻乃徐府竒色公納之為剙燕子樓
以安盼盼公薨不食而卒
顥天臺
置酒於顥天之臺上林賦/
[004-84b]
富陽樓
盛𢎞之荆州記富陽縣城樓王仲宣登之而作賦
飛閣
嚴霜依玉除清風飄飛閣曹子建詩/
指中天
層臺指中天謝靈運詩/
層臺累榭
層臺累榭臨髙山屈平漁父/
[004-85a]
璇臺九重
璇臺九重璇曲也七命/
芙蓉樓
京口城西北樓名芙蓉圖經/
萬嵗樓
京口記州城上西樓名萬嵗晉刺史王恭所創今月臺
是
荔枝樓
[004-85b]
在忠州白樂天置
鳯凰臺
在金陵李白有詩
疊障樓
在宣城唐咸通中建刺史獨孤霖為之記
柏梁臺
漢武帝元鼎二年作以香柏為之
金虎臺
[004-86a]
金虎臺曹操十八年作于鄴
陵雲臺
魏文帝黄初二年築
九華樓
池州城東門樓也
屋宅門
夾宅清漳
南史劉繪與張融周顒雅有風則時人為之語曰三人
[004-86b]
共宅夾清漳張南周北劉中央
蝸牛廬
魏志髙士傳焦先字孝然作蝸牛廬呻吟其中俗呼黄
犢廬
先築
曩基即先築故池不更穿謝恵連/
邃宇
邃宇列綺忩蘭室接羅幕陸士衡詩/
[004-87a]
東軒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淵明雜詩/
穾夏
冬有穾夏夏室寒穾夏重屋也烏弔胡雅反宋玉/
第宅
宅亦曰第言有甲乙之次第也漢書列侯食邑賜大第
室二千石賜小第室
甲諸第
[004-87b]
田蚡為宰相治宅甲諸第田園極膏腴
買鄰
梁宋季雅市宅居吕僧珍宅側僧珍問其宅直一千一
百萬怪其貴曰一千萬買隣一百萬買宅
門容長㦸
晉書王濬起宅門前廣數十歩曰吾欲使容長㦸幡旗
廉泉讓水
南齊范柏年謁宋明帝言及廣州貪泉因謂曰卿州復
[004-88a]
有此否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鄉廉泉讓水曰卿宅何
在曰在廉讓之間
瑞室
梁何𦙍隱居若耶山時洪水皆被漂溺惟𦙍所居巋然
獨存文帝命鍾嶸作瑞室頌以旌之
玉杯宅
唐泓師號李林甫安邑宅為玉杯牛僧孺新昌宅為金
盞玉杯一破不復全金盞或傷庶可重製
[004-88b]
先巢
翩翩新來燕䨇䨇入我廬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寬怗怗見儀來門/
廊腰
廊腰縵廻簷牙髙啄阿房賦/
簷牙見上/
北第第一
髙后徳夏侯嬰之脱孝惠魯元於下邑間也賜嬰北第
[004-89a]
第一近我以尊異之注近北闕之第文選曰北闕甲第
當道直啟西漢/
宅一區
揚氏處岷山之陽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區世世以農
桑為業自李至雄五世而傳一子故雄無他宅揚於蜀
萬瓦鱗
氣動千峰翠光浮萬瓦鱗王禹王春晴/
羲之宅
[004-89b]
在蕺山今戒珠寺是也在山隂縣
三十歩
裴佗清白任真不事家業宅不過三十歩又無田園也
堂下周屋
堂下周屋謂廊也
甲舍
蓋主上書告胡建侵辱長公主射甲舍門如甲第也
萬古宅
[004-90a]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長留一片月挂在東溪松李/
白詩/
宅近青山
宅近青山同謝眺門垂碧栁似陶潛李白詩/
如𫝊舍
平恩許伯入第蓋寛饒賀之酒酣仰屋而歎曰美哉富
貴無常忽則易人此如傳舍所閱多矣惟謹慎為能久
居大第
[004-90b]
後漢竇融傳擁富貲居大第
䕃華欀
並坐䕃華欀王仲宣詩/
雲屋
雲屋晧旰言髙如雲也
東第
位為通侯處列東第李善曰甲第也居帝城之東故曰
東第
[004-91a]
瞰髙明
髙明之家鬼瞰其室揚雄解嘲/
阻長隄
其制宅也却阻長隄前臨清渠柏木幾於萬株流水周
於舍下此石崇金谷居也石季倫思歸引序/
家林
汲流舊巘葺宇家林
方丈
[004-91b]
髙誘曰堵長一丈髙一丈靣環一堵為方丈故曰環堵
之室言其小也
崇岫為宅
應與程文侯書曰故求逺田在闗之西南臨洛水北
據邙山託崇岫以為宅因茂林以為䕃
魚鱗屋
楚辭魚鱗屋兮龍堂注河伯以魚鱗蓋屋
言偃宅
[004-92a]
在常熟縣西宅中有大井又有言偃橋郡國志/
㕔堂門房屋附/
綠野堂
裴晉公留守東都於集賢里之第起涼臺暑館名曰緑
野堂日與詩人白居易劉禹錫酣晏其中
芸輝堂
唐元載造芸輝堂於私第芸輝香草出于闐國
綠莎㕔
[004-92b]
綠莎㕔在河中府
凝閑堂
孝文作凝閑堂取天子閑居又於臺後作茅茨堂以為
不可縱奢以忘儉
茅茨堂見上/
旟旟
李翔新堂銘乃作斯堂髙巖旟旟
學業堂
[004-93a]
在襄陽縣諸葛孔明之地亮家在南陽之鄧鄉曰隆中
先主三顧於此圖經/
璇房瑶室
皮日休羅浮山紅翠數聲瑶室响注紅翠鳥名也羅浮
有璇房瑶室七十二所
鬱金堂
鬱金堂北畫樓東李義山詩/
萬金堂
[004-93b]
靈帝出自侯門居貧即位常曰桓帝不能作家曾無私
蓄故於西園造萬金堂以為私藏
蘭堂
宴于蘭堂漢書曰祓蘭堂
妓堂
京口東南有謝公妓堂遺跡
𤣥宗書堂
唐𤣥宗在藩邸時居之即位後為伽藍今開元院是
[004-94a]
華屋洞房
曜華屋而憘洞房言朱火之光照也舞賦/
皇堂
後漢胡建為軍正斬監察御史于皇堂上注堂無壁曰
皇
濬房
髙臺多妖麗濬房出清顔陸士衡樂府/
冠山堂
[004-94b]
班氏西都賦樹中天之華闕豐冠山之朱堂
歌堂
虞世南歌堂靣綠水舞館接金塘
碑㕔
皓然忩户曉來新畫軸碑㕔絶㸃塵
亭閣門齋館附/
精思亭
李德裕私第有起草院院有精思亭每草詔令制置
[004-95a]
軍事即處其中
半隱亭
唐王龜字大年於永逵里深僻䖏創書齋吟咲其中號
半隱亭
丈亭
在慈溪縣地志云是老尉廨築方丈室故云丈亭其北
有老尉浦
鮚﨑亭
[004-95b]
漢書志云鄞有鮚﨑亭顔師古云鮚音結蚌也長一寸
廣三分﨑曲㟁也
孝義亭
在麗水縣因孝婦陶氏得名圖經/
鵠奔亭
昔亭長殺二婦人取其物何敞為交趾刺史宿此亭二
鬼告寃敞收亭長表誅之方掘其屍時有二鵠來奔其
亭故名鵠奔謝承漢書云鵠巢亭圖經/
[004-96a]
冠盖亭
在襄陽縣南二十里冠盖山下後漢靈帝末天下大亂
嘗有去官及居職見四郡守七都尉二卿兩侍中一黄
門二侍郎三尚書六刺史二十長史劉表以其豪盛乃
即其山道口亭刋石銘之曰峨峨南嶽烈烈離明實繁
俊乂君子以生惟此君子作漢之英德為龍光聲比鶴
鳴此碑永嘉中為人毁壊圖經/
隱君亭
[004-96b]
在泉州南安縣為秦系作吕夏卿撰記圖經/
勞勞亭
在江寧縣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李白有勞勞亭歌云
金陵勞勞送客堂圖經/
旗亭
旗亭五里俯察百隧注市樓也
嵩牛亭
冨公在綘州作圖經/
[004-97a]
庚名甲號
二癸亭詩笑浦庚作名嫌石甲為號李華詩/
延閣
結陽成之延閣飛觀榭乎雲中蜀都賦/
行月
繡甍結飛霞璇題納行月鮑明逺詩/
銀牓
曲江翠幕排銀牓東方朔神異經東明山有宫門有銀
[004-97b]
牓張正崑詩銀牓映仙宫
飛閣
置酒坐飛閣逍遥臨華池江文通古離别/
岧亭
臺榭爭岧亭西京賦狀亭亭以岧岧
中宿
歩閻周流長途中宿言臺閣髙逺中道而宿方至其上
上林賦/
[004-98a]
宛虹
宛虹蜺於楯軒注屈曲之虹也上林賦/
菌閣
謝𤣥暉詩随山望菌閣芝閣也楚詞菌閣兮蕙樓
緣雲
華閣緣雲七啟/
夢謝亭
施肩吾有登靈隱山夢謝亭詩見選/
[004-98b]
謝公亭
在宣城太守謝𤣥暉置范雲為零陵内史謝送别于此故
有新亭送别詩在選中
玉光亭
在玉山縣㕔王荆公章郇公皆有詩章嘗為令
臨無地
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弄水亭
[004-99a]
在池州譙門外今昔詩詠多及之圖經/
半霄亭
在九華北城寺中途圖經/
草𤣥亭
揚雄宅後置寳園寺今為官亭有墨池在焉成都記/
浣花亭
臨大江鼈靈檻地成都記/
蕭齋
[004-99b]
唐書梁武帝令蕭子雲飛白大書一蕭字李約自江淮
竭産買歸洛中匾於小亭號曰蕭齋
啇飇館
先是立啇飇館于孫陵世呼為九日臺
虚館
沈休文詩虚館清隂滿又謝靈運齋中詩虚館絶諍訟
迎風館
閑夜命懽友置酒迎風館陸士衡詩/
[004-100a]
道路門街巷附/
廻阡
廻阡被陸闕髙臺眺飛霞注阡道也謝叔源詩/
曲陌直阡
廻渠繞曲陌通波扶直阡東西為陌南北為阡陸士衡詩/
脩畛
與子别山阿含酸赴脩畛脩長也畛田間陌也謝靈運詩/
鳥路
[004-100b]
風煙有鳥路江漢恨無梁謝𤣥暉詩/
夾巷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小巷也選古詩/
道周
桑榆䕃道周注周曲也謝𤣥暉詩/
路阻脩
我所思兮在營州欲徃從之路阻脩
塗路雖局
[004-101a]
塗路雖局官守有限局近也
路盤盤
羸驂驅野岸山逺路盤盤
兎陌
顧野王長安道章臺京兆馬兎陌富平車
天子路
武進縣有一道相傳云天子路或謂秦皇所遊或云孫
氏舊迹
[004-101b]
三條廣路
西都賦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
千閭閻
西都賦内則街衢洞達閭閻且千
廻陌
嚴車臨廻陌
莊馗
館宅充𨞬里士女滿莊馗音仇爾雅六逵謂之莊薛君
[004-102a]
曰馗九交之道也王仲宣詩/
九交道見上/
砥路
砥路方南絶重巖始北征用詩中周道如砥事苖晉卿
太行山應制
長鋏巷
一名彈鋏巷在吳縣巷内有馮煖宅
張巷
[004-102b]
不遣遊張巷豈故窺宋鄰
莊苑門
桂道蘭街
劉義恭飛流界桂道深林冒蘭街
七陌九阡
曹植詩東西經七陌南北越九阡
金水澗
石崇有别廬在河南金水澗澗中有金水自太白原
[004-103a]
平泉石
李衞公平泉詩序曰後世有一石一花一竹移於他人
非李氏子孫
蕙圃蘭堂
蹂蕙圃踐蘭堂注言陂塘也
昌華苑
荔支洲在番禺縣劉氏于其上剙昌華苑圖經/
驛置門賔館附/
[004-103b]
主亭吏
顔師古曰秦法十里一亭亭長者主亭之吏也亭謂停
留行旅宿食之館
傳舍
前人已去後人復來轉相傳也一音張戀反謂傳置之
舍也
善謔驛
在宜城縣北十五里淳于髠墓在其後以此得名
[004-104a]
草上煙
河東馬舖有驛驛善行者舖卒名為草上煙有勢力使
命嘗數程打過好事者作詩云過此惟尋草上煙數程
打過苦尤偏出迂齋詩話/
長短亭
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言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筕篖
皮日休詩云䘨漁人服筕篖旅店忩玉篇云筕篖竹
[004-104b]
笪也
置傳
漢律四馬髙足為置傳四馬中足為馳傳四馬下足為
乗傳一馬二馬為軺傳急者乗一乗傳顔師古曰傳者
若今之驛古者以車謂之傳車其後人單置馬謂之驛
騎
傳瑞
范雲贈張徐州輕蓋照墟落傳瑞生光輝傳驛馬也瑞
[004-105a]
節信也
授館
餞賓於郊致館於賓謂授館也
發驛
唐志給事中日發驛遣使
樟亭
今杭州城中驛號樟亭李白觀濤詩揮手杭越間樟亭
乗驛
[004-105b]
馹遽傳左氏曰楚子乗馹
除舍
每相二千石至趙王彭祖自行迎除舍注初所至之舍
也
廏置
田横至尸鄉廏置乃自到注廐置謂置馬以傳驛者
乗疾置
戾太子發兵上避暑在甘泉宫丞相長史乗疾置以聞
[004-106a]
西漢劉屈𣯛傳/
水驛
揚帆借天風水驛不緩棹李白詩/
廣成傳
廣成傳直戀反秦之客館也魏都賦/
藁街邸
蠻夷之館漢時所立同上/
四方館
[004-106b]
煬帝於建國門外置四方館以待四方使者𨽻鴻臚寺
驛將
唐制三十里置一驛驛舍有將以州里富强之家主之
以待行李自至徳之後民貧不堪命遂以官司掌焉
十里置
漢永元中交州進荔枝龍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騰
死亡罹猛獸之害無數於時唐𦍑字伯游為臨武長上
書言狀和帝罷之
[004-107a]
陽城驛
文粹商州陽城驛唐元稹有詩以謂與陽道州同名其
略曰祠曹諱羊祜此驛何不侔我願避公諱名為避賢
郵
郊野門
漁墅
雪詩寒連水石明漁墅林逋詩/
墟曲
[004-107b]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徃陶淵明詩/
麥隴
麥隴多秀色楊園流好音顔延年詩/
阡眠
山澤紛紆餘林薄杳阡眠原野之邑也陸士衡詩/
遼索
下泉激烈清曠野増遼索言遼逺踈索也盧子諒詩/
威紆
[004-108a]
威紆距遥甸長曲貎謝𤣥暉詩/
泱漭之野
入乎泱漭之野廣大也七啓/
金郊
臨金郊而講師言就西郊田獵也七命/
郊岐
郊岐浮人若雲
莽䍚之野
[004-108b]
䟃䟆翋騰躍乎莽䍚之野䟃七南反翋力荅反
徒
荅反相隨衆也上謀謗反下音浪廣大貎吴都賦/
昩莫之坰
相與聊浪乎昩莫之坰吴都賦/
百里郊
周禮注王國百里為郊
原隰龍鱗
溝堘刻鏤原隰龍鱗西都賦/
[004-109a]
祁祁士女
芒芒原隰祁祁士女曹子建應詔詩/
蘭甸
幙帷蘭甸言張帷幙于蘭甸謂野田有蘭者顔延年詩/
神坰
衿𢃄繞神坰京國之野
綠野
春晚綠野秀巖髙白雲屯
[004-109b]
廬廬相距
廬廬相距田田相挈豫州箴今伊洛也
廨署門
魘㕔
刑察㕔謂之魘㕔言寢于此多魘也
茶瓶㕔
兵察主茶故謂之茶缾㕔並因話録/
倉廪門庫藏附/
[004-110a]
王委
稸我王委充我民食委積也束晳書/
常平倉
耿壽昌白令邉郡皆築倉以糓賤時增其價而糴糓貴
時減其價而糶名曰常平倉
囷京
管子曰今者夷吾過市有新成囷京者二曰大囷曰京
白藏庫
[004-110b]
在西城下有屋一百七十四間曰白藏
梁柱門棟楹栱桷附/
方花古礎
方花古礎排九楹李賀詩/
九楹見上/
飛柱
洛陽開陽門宿昔有一柱飛來琅琊開陽縣上言縣城
門一柱飛去光武遂名其門為開陽後漢志/
[004-111a]
萬栱
雷作百山動神扶萬栱傾瓦官寺題/
瓊簷
鳥拂瓊簷度霞連繡栱張登西靈塔/
繡栱見上/
前簷
好鳥迎春歌後院飛花送酒舞前簷
栾櫨
[004-111b]
栾櫨疊施音盧斗也栾曲柝也魏都賦/
枌橑
枌橑複結枌棟也橑椽也魏都賦/
丹梁朱桷
丹梁朱桷虹升森布魏都賦/
桂棟蘭橑
桂棟蘭橑以木蘭為橑顔延年詩/
重栾
[004-112a]
重栾承游極回軒啓曲阿注栾栱也
秋稜
林逋采石山詩秋稜瘦出無多寺古翠濃連一半雲
雲楣
古樂府𧰟歌行雲楣桂成户飛棟杏為梁斜忩通蘂氣
細隙引塵光
藻井
屋棟之間為井形而加水藻之飾所以厭火災也故靈
[004-112b]
光殿賦圓淵方井反植荷渠也
八桂成柱
山海經云桂林八柱在賁禺注云即番禺也八桂成柱
言其盛大也
屋翌
禮記榮屋翌也
文穰
文穰華梁七發/
[004-113a]
銀鋪
青𤨏銀鋪是為閨闥注鋪門飾以銀景福殿賦/
雲梁
煥若雲梁承天言梁髙如雲也景福殿賦/
陽馬
承以陽馬注屋四角引出以承短椽者景福殿賦/
萬楹
萬楹叢倚靈光殿賦/
[004-113b]
碧璫
碧璫以璧飾掾者也上林賦
浮柱飛欀
杭浮柱之飛欀甘泉賦/
鳯騫翥
鳯騫翥於甍標之庶及
鏤檻文㮰
鏤檻文㮰屋連綿也婢祗反西京賦/
[004-114a]
玉磶
彫楹玉磶磶礩也西都賦/
稜
應劭曰八
有隅者也
彫栾鏤楶
彫栾鏤楶栾栱也
方疏圓井
方疏含秀圓井吐葩張景陽七命/
[004-114b]
和表
木名桓表今謂之和表和桓聲相近即華表也
侏儒柱
論語疏藻梲者畫梁上侏儒柱為藻文也
薄盧
山楶者刻薄盧為山也論語疏/
玉甃瓊梁
東坡詞平時十月幸蓮湯玉甃瓊梁明皇雜録上於華
[004-115a]
清新廣一湯泉禄山以玉為魚龍鳧鴈石梁石蓮花以
獻上解衣將入湯而魚龍鳧鴈奮鱗舉翼狀若飛動
綺井
屋上以板為井形而丹青飾之七命/
藻棟
藻棟臨流啓涼飇蕩暑廻王禹玉詩/
四榮
四榮摩鸛鶴百栱屬風飇沈佺期登南樓詩/
[004-115b]
海録碎事卷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