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25 延祐四明志-元-袁桷 (WYG)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延祐四明志卷十三
             元 袁桷 撰
  學校考
家塾黨庠廢所來乆矣文翁立博士弟子後世規制深
髣之宋用隋唐法取士率出於學校法雖有弊賢徳碩
輔皆繇是出世祖皇帝平海㝢首復儒役諄諄然勸勉
至矣先帝崇文尚儒慨然復立科舉學者宜益自奮勵
[013-1b]
郡學教養昔論以四明為先今而日游惰抑盛衰使然
歟觀昔時得人之盛見於科目皇朝建䝉古學復立醫
學隂陽學凡四學作學校考
 本路蒙古學
學在西南隅倉橋側至元二十九年命天下州郡立學
大徳十年草創于兹以肄業廬猶未完
 贍學田土
 學官
[013-2a]
  教授一員 學正一員
 奉化州䝉古學
 學官
  學正一員
 本路儒學
開元二十六年四明始治州學寳應廣徳間州燬于袁
晁之亂貞元四年王沐始建夫子廟太和七年于季友
以開元褒封文宣王册文刻石天禧二年李夷庚移學
[013-2b]
于城之東建炎兵燬先聖殿獨存郡人林暐首捐金錢
數十萬紹興七年仇愈卒成後為明倫堂東齋曰上逹
廣譽造道西齋曰登賢成已時升十九年徐琛即明倫
堂之後建稽古堂堂之上舊有五經閣閣毁經亡後以
蔵宋御書岳甫守郡復置成徳齋後以置養正齋皇朝
至元十九年火僅存外門二十九年本道亷訪副使陳
祥即閣基立尊經閣有記二十年鄉之儒士裒力新明
倫堂至大二年舊殿以民居為之弗稱副使趙宏偉勸
[013-3a]
士重建有記復新儀門泮水東教授吳宗彦建賔序養
䝉堂在廊東史復伯吳宗彦等建
先賢祠堂舊有五先生祠楊杜王/樓王後増陳忠肅公豐清
敏髙獻簡林侍郎保/汪尚書大/猷復増郡守六人李夷庚/仇悆汪
伯圭岳甫/程覃趙師教授一人周粹/中淳祐中顔頥仲復祠張宣公
吕成公陸文安舒文靖沈端憲楊文元袁正獻是後立
祠冗雜今不復著而九先生祠迄不敢廢王尚書應麟
始立傳為記以奉聖㫖崇祀復設二亭在外門東西公
[013-3b]
厨土祠㕔舍凡學所當備具者畧弗書射圃以宋孝宗
頒射義魏王判郡立今為教授㕔
   重建州學記李璌/
四明據㑹稽之東抱負滄海枕山臂江重阜崇&KR0656連亘
數千里其浸不淫於海而瀦以為湖山川之勝雄傑茂
異所以人材英抜比他郡為甲至於後進縫掖往往氷
玉秀整亷利好學葢自祖宗以來名公碩儒文詞為諸
儒倡者縉紳至今誦之郡舊有學制度甚偉建炎之禍
[013-4a]
鞠為茂草而先聖之殿僅存扶持傾欹不庇風雨荒榛
斷址使人愴然懐舊而悲焉今新昌石君延慶光錫學
問淵博連中三科四方望風欽矚願執經席下以丐餘
論紹興五年實掌是邦之教事居無黌舍食無粱肉水
火器皿之用凡百不備學者猶且負笈而來棲於敗屋
之下弦誦之聲不絶葢其風氣好學如此㑹太守仇公
以次對出鎮恭致天子崇儒右文之意嵗時嚴奉牲幣
盛服搢笏祠於庭下将事既畢延見諸生酌以酒醴每
[013-4b]
病餼廩不給以為公私之患明年政成迺斥公帑百六
十萬又丐於耆舊鄉老得錢八十萬始益賦入助其供
給復以估𣙜廢村瓦木竹秆凡十萬九千六百有竒益
以調度之餘四百萬錢以為梓匠丹堊之費初立重門
兩序敞其後以為講議之堂葢其東以為庖湢之舍閈
閎深麗翼飛瓦聳神位像設籩豆俎簋焕爛一新於是
頖宫之制具體克備既落成率諸生行舍奠之禮是日
鼓舞歌詠莫不稱頌仇公之徳又以石君超詣之材屑
[013-5a]
於細故針抽縷積以至於斯也竊嘗謂古者有國有鄉
必立學校葢非茍然而已以為君子之居而禮義之所
從出也為諸侯者於此乎受成遣師以服逺人為大夫
者於此乎逰燕休息以議政事執政者又從而究其言
善否因以改行下至游士胄子編户庶民莫不雍容進
退於斯講求先王之道皆得興於禮義及其秀傑穎脱
則又論而升之俾之為天下政事之臣此所以學校官
府初無二體而三代之上家塾黨庠遂序國學如是之
[013-5b]
設也後世先王之道不明武吏以殺伐暴悍為能文吏
以簿書期㑹為重其間深文刻害便法自營者則悠悠
之談指為亷正怙其鷙忍以投時好如蟲食木中傷敗
冲氣卒至穿穴侵漏與本俱傾而莫之知也大扺自漢
而下承暴秦之緒維持固結之道一切主於法令刼持
天下使不能去無復父子君臣之愛一旦潰敗不可鈐
握誠以平昔用法便文之積也今承漢唐之後去古益
逺為吏者視斯民如仇讎居官者指公府如傳舍朝夕
[013-6a]
從事米鹽錐刀之末為治之道追胥箕斂耳非復有文
學禮義之說也至尊憂勤於上隆師重傅以明先王之
道而六經之㫖不行於士大夫之間處心積慮官遷留
滯而止士之游於庠序者截决經史取青嫓白以待有
司之問更相告語惟恐趨赴功名之後此道之所以不
明而先王之道幾於熄也如是而望風俗之醇厚億兆
之孝悌忠信難矣郡之有學始曰禮義而先王遺風餘
訓標凖在是為政者尚指以為不急之務亦已甚矣四
[013-6b]
明環地千里浮屠老子之宫無慮數百區窮極土木以
享王侯之奉然以州郡之力學校之事求數十楹以庇
其徒而艱難勤勩積嵗十數不克有成良可歎也今仇
公適丁搶攘之際撫臨一方未及報政而公私便利風
化醇厚無厨傳過客之事而有恭儉率循之益為善者
有所恃而不懼姦宄小人知所畏憚而不敢自肆是以
風颿海舶夷商越賈利原懋化紛至遝来波濤讋伏山
谷休靖盲風怪雨不敢輒作迺能於此之時以其餘力
[013-7a]
及於學校養育人材用異時興起太平之資其所以忠
於國家恵其儔𩔖之意深矣又能斥其帑蔵之積勉勵
郡寮上下協同以致登兹其用心可謂知所先後不忘
其本者哉雖然善始者未必善終能作者未必能述今
公於此可謂勤矣若夫因卑為髙積㣲至著日増月益
以至熙盛則又有待於後世君子賡繼存愛之而已此
則仇公之意亦郡人所望於来者也故併書之以告紹
興七年冬閏十月甲申謹記
[013-7b]
   重修州學記鄭耕老/
國朝慶厯中詔天下皆立學按唐貞觀詔州縣作孔子
廟四明學區暨建炎火于兵僅存先聖祠貌有斷碣三
考唐開元封文宣王太和始立石紀所封遺裂廟經冦
毁貞元四年刺史瑯琊公重建刋石文有追贊明王者
太和四年修廟六年亦誌于石今登科記述天禧中李
侯夷庚崇庠序父老傳移學于州治東北即李也邈乎
罔究經始之日至改作續修竟與正觀慶厯相先後紹
[013-8a]
興七年郡将仇公徽學憫建炎之厄乃建門結堂翼以
齋館蕩穢披榛未遑宏固更二三紀新故等敝耕老辱
典教具聞于府使君趙公閣學力欲興之未及而去越
明年直閣張公下車復疏曲折以請公嗜學樂儒隨假
之資鳩匠市材惟恐後蠧者撤之橈者易之傾墁罅葢
翻欄植有儼其新使人生敬以乾道三年六月辛巳始
事閲月既望訖工率諸生釋菜安奉睟容畢禮歴階升
堂行揖遜講中庸申以頖水士儒勸喜芹𦸼生春耕老
[013-8b]
職迺事不敢不謹書以詔将來云謹記
   重建大成殿記王應麟/
天子初郊見之嵗法駕視學謁欵先聖隮曽子子思侑
饗建首善風四方罔不丕式彜訓越再嵗吏部尚書洪
公燾以敷文閣學士来牧四明秋舍奠于學顧瞻禮殿
梁棟陊剥喟然曰大哉聖人之道於穆不已恵我無彊
矧東漸于海逺遡洙泗簪紱之盛儗鄒魯職在宣化弗
惟道原是崇曷克稱明詔若稽郡乗舊夫子廟肇自唐
[013-9a]
貞元四年至今四百八十餘年矣元氣回復理若有待
明年實咸淳紀號之六年迺鳩工飭材而鼎新之穹棟
碩楹奐欒嚴敞視昔有加焉某月日虔妥用幣衿佩雲
集相與端拜而議曰吾邦自慶厯諸老淑艾後進乾淳
大儒闡繹正學孝悌修於家而仁遜興徳齒讓於鄉而
風俗厚理義明於心而賢才盛善信充於已而事業顯
成我者夫子也聖天子立教于上而夫子之道益尊
賢師廸教于下而夫子之道益彰夫道者治之本其功
[013-9b]
與天地並世之言治者謂古道不可以御今先政刑後
教化道寖㣲而俗滋薄尠覿天衷民彜之統紀急衆人
之所緩可謂知本歟昔魯僖公能修泮宫威徳所被至
于海邦夫子列其詩於頌而先儒傳春秋則曰學校為
國之先務雖用民力不可廢也故不與新作南門概書
之策今公兹舉合詩春秋之義豐道扶教作新數百年
幾墜之緒盛徳至善百世不忘也於是郡博士請書成
事于石應麟世家于鄞幸得從先生長者後升堂聞金
[013-10a]
石之音入宫牆而見宗廟之美惟逰於聖人之門者難
為言曷敢贊一辭竊嘗聞之論語始之以君子終之以
君子學者所以學為君子也凡我同志服膺聖訓陟降
庭止昭假不違上以承天子之休徳下以篤師帥之善
教罔俾克廣徳心專美魯之多士尚其懋哉朝奉大夫
秘閣修撰新知徽州王應麟記
   重建學記王應麟/
四明自唐為州始為夫子廟宋始建學規模豐敞棟宇
[013-10b]
穹崇庠聲序音冠于左浙英俊之域紱冕所興文獻葢
彬彬矣至元十九年春學燬于融風教授潘夢桂黄裳
吴宗彦史復伯歴載繕葺經始禮殿門廡齋舍寖以畧
具講堂有席養䝉有堂皆草創未就二十八年冬肅政
亷訪副使陳公祥下車謂博十諸生曰化民成俗勸學
為先嘗聞疇昔輪奐之盛意不止是盍飭工掄材以復
舊觀顧儀門庳隘弗稱從祀容服弗嚴越明年夏鼎新
髙明賁飾貌像六旬而畢二堂亦告成又惟斯文與天
[013-11a]
地並立華榱岑樓式毖厥蔵因重建尊經閣五楹里士
忻然競助教授蘇君焱撙約學廩續其不給秋九月閣
成嶫峨壯偉衿佩聳瞻咸曰六經如日月陟降庭止恵
我光明恢人文以迪化原維賢使者之徳請識成事於
石維諸侯之學載於禮詳矣在易臨之象曰君子以教
思無窮澤上有地猶君子之近民也近民則禮逹而教
行建其教立其監有師保之義凡以存天理淑人心而
已矧是邦為詩書之鄉逸民之黄純孝之董文士之任
[013-11b]
自漢以来為美談慶厯諸老模範後進淳熈大儒闡明
正學惟聖賢是式惟徳性是尊小而灑掃應對大而格
物致知目濡耳染充然有得每嵗孟春衣冠濟濟齒位
秩秩司徒之教倫黨正之禮飲流風遺俗猶存未墜南
豐曽公忠肅陳公繼為守貮表率薫陶東諸侯莫逮焉
春秋大復古學之復道之泰也不農不工何以謂之士
非老非釋何以謂之儒行已有恥尚志仁義士之廣也
為君子儒夙夜彊學以待問儒之實也游於斯義於斯
[013-12a]
盍亦踐其實副其名乎郡國有學昉於漢二千石所察
惟曰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三代考行之意藹
如也因作新之機而日新其徳業孝悌忠信為根本明
誠敬義為凖的始于離經辨志成于知𩔖通逹用仰承
菁莪樂育之仁不在兹時歟昔魯僖公能修泮宫教澤
浹乎海邦其俗秉周禮守經學一變至道聖人稱之誰
謂魯逺道無古今師友淵源緒接洙泗頌其詩尚論古
之人罔俾克廣徳心專美魯之多士凡我同志懋敬哉
[013-12b]
歐陽子有言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須遲乆之功禮行俗
純然後為學之成迺紀其始成以詔永乆俾無怠
   大成殿記任仲髙/
聖天子即位首崇學校務作養人材以備選擢徳至渥
也海内士莫不感激思奮期以奉明詔惟四明古名郡
夫子廟學甲東浙壬午既燬有損所居堂以為殿見為
庳隘復不以時修葺凛乎其若壓至大己酉夏六月亷
訪副使趙公宏偉慮囚實来環顧歎息上方嚮用儒術
[013-13a]
世隆加封之典而廟祀弗稱非使人昭尊事宣教化此
固吾職與教授蘇君塏謀督租入撙用費學官輸俸諸
生輟供儒人之在籍者助有差龜吉考度鳩匠庀工物
直相得而木石川流地效其良勞佚惟均而丁夫雲集
人盡其心羣材既豐衆作咸秩初梓人以圗上一如公
指授毋襲前陋毋侈後觀崇賢去浮于以示教視前髙
一尋前廡之廣半之既禮行而周旋有餘地樂作而縣
設有定所匪亟匪徐有嚴有翼閎麗靚深悉遵禮制法
[013-13b]
宫既正爰及黌宇蔵書有閣肄業有齋講堂數十楹周
垣數百尺棟屋之橈壞瓴甓之殘缺丹堊之漫漶或易
而新或因而理勿為茍完以植永固萬目聳瞻於前烈
有光焉既告成功我公莅止祗謁薦誠用答嘉貺乃揖
長老招諸生而進之曰庠序之設古今攸重非直為觀
美也盍知所以為學乎學者合内外之道自謂開物成
務而無本則非治自謂窮理盡性而無用則非學本諸
心體諸身徴諸庶民堯舜行此道千載而上所以為唐
[013-14a]
虞夫子明此道千載而下可以為堯舜布在方策炳如
日星學者所宜用力于此有閣傑然髙明廣大尚友古
人毋使簡編之富徒資蠧蝕也有齋廓然蔵修游息相
與琢磨毋使羣居之樂適滋玩愒也有堂巍然正席而
講環坐而聴毋為口說之勝而耳學之淺也由是得其
門而入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源深流長器大用宏窮
而其志足以有守逹而其材可以有為忠信之行漸被
鄉閭詩書之化陶冶萬物立太平之基垂無窮之聞此
[013-14b]
夫子之道學者之事實聖朝加恵學校之至意也僉曰
謹受教願刻之石以諗来學且識其顛末云公通古今
知所先後嘗有徳于湖湘之民退而以道自娱樂者十
年上謂是足司吾風憲者問學以明理為宗政事以敦
化為要葢有本者如是是役經始至大二年十月庚申
越明年三月丁未乃備先年營董之責者非一奉化州
判官程時敏實竟其事以材選教授蘇君承積弛之餘
以職業受知成此駿舉亦克世其家者皆不可以無紀
[013-15a]
   九先生祠堂記王應麟/
古之鄉先生祭于社近世祠于學社所以養學所以教
而教之功尤大秉彜好學之良心百世猶旦暮况其邇
者乎頌其詩讀其書尚友古之人非一鄉之望也天下
之望也四明鄉先生有九人焉宋慶厯建學之初楊杜
二王樓公以道徳文行師表後進或授業鄉校或講道
閭塾衣冠文獻益盛以大五先生之功也淳熈之沈楊
袁鄭諸公以尊德性求放心為根本闡繹經訓躬行實踐
[013-15b]
學者知操存持養以入聖賢之域四先生之功也郡泮
舊有祠因鬱攸之廢至元甲午季冬朔旦亷訪使者狄
公桂屬郡博士戴君友始復毖祀觀者興起元貞丙申
月正元日亷訪使者完顔公貞至學宫謂祠宇陿陋未
稱相攸尊經閣之右規模一新府牧月列公提其綱帥
屬協力庀事以迄有成妥侑如禮多士訢訢周爰咨諏
章善扶教以穀我子弟惟二使者之賜亦惟承流宣化
之賢立師道以美風俗皆宜書凡我同志盍亦修孝悌
[013-16a]
忠信尚禮義亷恥學必正大學必篤敬式時前哲訓用
對作新之盛徳可不懋歟
   重修先聖廟記袁桷/
河南郭侯視郡事之初首定役法郡民日困醝事旬月
按覈數常不登郭侯知其奸利迺言曰病在私商濳轉
輸其所贏餘卒不入公籍民病不可藥也於是罷賈區
分四廂俾總之鱐□豉脯各趨其時視計口之授畧相
等復竦然曰吾職司學校兹曷可少緩督大小學謹授
[013-16b]
業斥其偽冒以其餘粟大修孔子廟於是進郡博士陸
晉之學正録胡禾毛明徳而言曰漢文翁立學歴唐宋
幾二千年猶完緻君等知其故乎少間曰教在不墜共
不廢在繕修迺曰若殿若儀門風雨剥圮在丹艧先聖
崇嚴列祀肅雝在作繪定章服在禮象又曰講有書堂
有樓吾亦曷敢後姑徐徐為之吾願俾是邦服習仁義
秀文林立遣詣王廟將自茲始桷由禁署歸里凡三年
愛中和樂職之詩首為詩以詠贊侯名郁字文卿所至
[013-17a]
官以興學為本詩曰茫茫海甸聿仁義邦圭組績榮失
其敦龎歲亦云徂夸侈則降維侯之來靡瘼不知曰維
泮宫風化攸基竦其具瞻象神之儀藻井繪櫨絢兮承
式降陟有嚴是奉是翼匪土木之工職教攸則瞻彼㦸
門有飛戾止斯翬煌煌五采屬纚鏘鍠八音粲目在耳
嗟爾後生無媮以誕無逸豫伴奐遵我侯度以靖以獻
奉璋有峩伊侯之願
 贍學田土
[013-17b]
田一萬三千六十六畝三角三十七歩一尺五寸上岸
田四千一百二十五畝五十八歩一尺五寸官湖田八
千九百四十一畝二角三十九歩地六百一畝三角四
十九歩山一萬二千二百畝二角三十二歩河塗六百
一十七畝三角三十歩
 砂岸
石衕山  宜山   秀山   洋山
&KR2463   鱟塗   烏沙   洋務
[013-18a]
大嵩   大小塗  淫口   雙嶴
杉木&KR2455  新婦嶴  石壇山  穿山團局
卓家岸  徐公山  沙角
鄞縣田一萬一千七百三十畝一角五十歩二尺地一
百五十九畝二角一十歩山一萬一千四百六十七畝
一十七歩三尺
 砂岸
奉化州田四百五十四畝一角二十七歩一尺五寸地
[013-18b]
三百九十畝二十四歩山五百五十一畝三角四十二

 砂岸
昌國州田三十畝三角一十九歩地八十三畝一角二
歩四十五寸山九十七畝三角一十八歩三尺
 砂岸
慈溪縣田五百五十三畝二角四十三歩五尺山八十
三畝三角一十四歩
[013-19a]
定海縣田二百三十三畝二角三十五歩三尺地一十
九畝一角二十四歩
 砂岸
録事司地五畝三角二十六歩三尺
紹興路蕭山縣田六十三畝二角四十二歩嵗收錢糧
鈔中統鈔二百四十八錠二十九兩米二千一十石八
斗五合一勺穀一千四百七十石七升八合七勺五抄
魚鮝三百斤
[013-19b]
鄞縣鈔中統鈔地租鈔中統鈔一錠一十四兩八錢二
分山租錢中統鈔河塗錢中統鈔三錠七兩七錢二分
砂岸大嵩横山中統鈔一錠四十兩米一千六百九十
石六斗二升九合二勺八抄穀六百八十三石九斗二
升九合七勺八抄
奉化州鈔中統鈔三錠四十五兩七錢地租錢中統鈔
三十五兩九錢山租錢中統鈔一錠二十九兩八錢砂
岸錢淫口雙嶴中統鈔一錠三十兩米二石六斗二升
[013-20a]
三合九勺穀五百六十三石五斗八升二合四勺七抄
昌國州鈔中統鈔二百一十八錠二十兩地租錢中統
鈔八兩山租錢中統鈔一十二兩砂岸錢中統鈔二百
一十六錠二十五兩魚鮝三百斤石衕中統鈔一百四
十錠魚鮝三百斤宜山中統鈔五十錠烏沙洋務中統
鈔三錠洋山中統鈔二十五錠内教授薛基任内經理
到二十錠教授吴廷獻任内増羨到山民陳端等租鈔
五錠
[013-20b]
慈溪縣鈔山租錢中統鈔一兩米二百一十三石八斗
四升六勺五抄榖一十三石二斗七升九合五勺
定海縣鈔中統鈔一定四十一兩三錢八分地租錢中
統鈔一十一兩三錢八分砂岸大小塗中統鈔一錠三
十兩内元租一錠二十兩教授吴廷獻任内増羨一十
兩米六十五石六斗五升一合七勺七抄穀一百九十
五石五斗八升七合
象山縣鈔中統鈔二錠四十四兩五錢地租錢中統鈔
[013-21a]
四兩五錢砂岸石壇新婦嶴杉木&KR2455中統鈔二錠四十
兩内元租二十兩教授吴廷獻任内増羨二錠二十兩
録事司地租錢中統鈔二錠一十六兩五錢内元租一
錠三十八兩五錢教授吳廷獻任内増羡二十八兩
紹興路蕭山縣米二十七石六斗二升
續置贍學田土租糧教授薛基任内買到田上岸田六
十一畝二角二十一歩鄞縣田五十五畝二角四歩定
海縣田六畝一十七歩租糧米十四石六斗四升榖八
[013-21b]
十石六斗九升鄞縣米二十四石六斗四升穀六十七
石二斗三升定海縣穀一十三石四斗六升
 屋宇
大成殿五間至大二年浙東海右道肅政亷訪副使趙
公宏偉本路提調官治中吕巴延特穆爾教授蘇塏奉
化州判官程時敏董其役乃合士友出金助之起建從
祀廊二十二間至大二年教授蘇塏任内重建延祐六
年教授吴廷獻重修
[013-22a]
明倫堂在大成殿之後至元二十年史復伯以省命相
副教授目其庳陋湫隘首捐己資與在學儒人相與助
成為屋計三十六楹皇慶二年教授卓琰重修
齋舍景定年間居民不謹火近學宫郡守厲文翁用官
軍救䕶僅成徳一齋不免隨即補蓋咸淳七年郡守劉
黻復明徳齋為養正齋皇朝至元十九年浙東儒學提
舉司田希亮増逹材育英兩齋通為十齋又數年復為
八齋扁本道亷訪副使侍其公君佐書東曰造道廣譽
[013-22b]
上逹成徳西曰時升登賢成已養正列于兩廊延祐七
年春教授吳廷獻重修
尊經閣在明倫堂後至元二十九年本道亷訪陳副使
祥監治慶元屬教授蘇焱主其役敦勸儒人重建仍舊
址也延祐七年教授吳廷獻復行修葺
儀門至元二十九年本道陳副使祥命學録姜材之視
工重建
賔序五間在泮水池東至元二十七年教授吳宗彦剏
[013-23a]
建即舊魁星樓基也皇慶二年秋教授卓琰修葺
養䝉堂在東夾廊之東至元二十八年教授吳宗彦奉
上司明文設立小學相副教授史復伯率族人以本族
五鄉碶序拜亭五間撥入本學建立扁曰養䝉堂亷訪
副使髙公伯元書皇慶二年秋教授卓琰重修
先賢祠一所在尊經閣之左以奉鄉里先政逹官有功
於學者皇慶二年秋教授卓琰重修
九先生祠一所在尊經閣之右以奉慶厯淳熈鄉逹九
[013-23b]
先生之祀前進士王應麟為之記
土祠在儀門東街之東大徳七年教授趙孟節建延祐
六年教授吳廷獻重行修盖装繪神像
倉厫五間在泮水池之西至元十九年教授潘夢桂建
皇慶二年秋教授卓琰重修
泮水池東西街宋咸淳中教授孔景行陳元亮以磚後
易廢甃以石
學門三間在泮水池之外宋咸淳四年郡守洪燾重修
[013-24a]
石牆自櫺星門東西至碑亭後元貞元年教授戴友建
櫺星門三座宋淳熈戊戌太守趙善湘教授黄一震建
延祐七年教授吳廷獻任内重修聖旨碑亭二所在櫺
星門裏之西元貞二年教授戴友建
教授㕔舍三間在櫺星門裏西石牆内即教授西㕔故
基至大四年教授卓琰重建延祐十年教授吳廷獻重

東㕔舍三間在㕔事之東至元十九年教授潘夢桂建
[013-24b]
至大四年十月教授卓琰重建延祐七年教授吳廷獻
學正李□重修
射圃宋淳熈元年宋孝宗頒義于天下魏王判府三年
冬度地築圃學宫之前凡六畝四十一歩三分三釐五
毫有亭曰觀徳校官虞汝翼記于石嘉定三年亭之南
北建屋二十三間收僦居之租寶慶二年校官方萬里
恐地乆寖失疆界計其丈尺埋石以蔵之紹興四年教
授陳松龍申府復故址建牆宇規模為之一新丞相申
[013-25a]
國鄭公清之題扁今皆廢其地即今教授㕔也
㕔事一所在櫺星門裏延祐四年教授薛基扁曰明徳
今為治事之所延祐七年教授吳廷獻任内重修
草庭一所延祐五年教授薛基建
東西牌門各一座
 祭器
銅器二十一項
 舊有七項
[013-25b]
  象尊二隻     犧尊三隻
  罍洗四隻     龍勺七隻
  爵二十四隻    大香爐一隻
  小香爐一十箇
 新置一十四項
  太尊二隻     壺尊六隻
  山尊二隻     著尊二隻
  象尊四隻     犧尊四隻
[013-26a]
  豆八十二隻    簠一十五副
  簋一十五副    龍勺八隻
  中様花瓶一副   大様香爐花瓶一副
  坫四十七片    爵一百一十隻
  奠盆五箇
 鐡器
  大香爐一隻
 木器
[013-26b]
  俎一百三十隻   豆一百三十隻
  坫三十片
 竹器
  籩六十二隻教授吴廷獻任内置到 篚箱五隻
  羃布七片 拜席十三領
 樂器
  銅編鐘一十六口  石編磬一十六片
  瑟二牀      琴一十張
[013-27a]
  笙二攢      鼓二架
  塤六箇      箎二枝
  簫二枝      柷一座
  敔一座      搏拊二箇
  鐘磬架二座    麾竿一條
  琴瑟桌一十隻   鐘磬琴瑟匣一十五箇
 碑刻一十座
  重修學記一座   儒户免役一座
[013-27b]
  先聖加號一座   重修大成殿記一座
  學官題名一座   復洋山沙岸據一座
  學校一座     先賢祠記一座
  勿欺一座     隠徳堂記一座
 九經書板一千一百六片不全/
 書籍
  注疏九經五十七冊
  互注九經一十六冊
[013-28a]
  大字四書一十一冊不全/
  四書集成二十九冊不全/
  四書纂疏二十一冊
  春秋左傳一十六冊
  南軒語孟說三冊不全/
  東莱尚書解四冊不全/
  詩緝一十冊    公羊穀梁傳七冊
  論語集註九冊   周易本傳三冊
[013-28b]
  晦庵語孟八冊   大學纂疏一冊
  通鑑綱目二十三冊不全/
  通鑑目録一十三冊
  通鑑精義二十一冊不全/
  九朝通鑑二十五冊
  紀事本末四十二冊
  編年二十四冊
  通鑑一百三十冊  續通鑑五十冊
[013-29a]
  北齊書一十五冊  南齊書二十冊
  南唐書五冊    宋書六十冊
  梁書二十冊    陳書一十冊
  周書一十五冊   魏書六十冊
  唐書六十冊    晉書五十冊
  南史四十一冊   北史五十一冊
  五代史二十五冊  讀史管見一十冊
  張子西銘一冊   老子道徳經二冊
[013-29b]
  周子通書二冊   莊子南華經五冊
  韓文集一十九冊  周子太極圗二冊
  元次山集二冊   濓溪大全集五冊
  山谷集四十冊   東坡應詔集二冊
  二蘇應詔集四冊  王文公集一十三冊
  栁文集兩部共三十五冊
  䝉齋文集九冊不全/
  范文正公集六冊不全/
[013-30a]
  劒南續藁一十九冊
  白氏長慶集三十四冊
  渭南文集一十一冊
  紫陽文集六十冊
  東坡大全集二十七冊
  杜詩一十二冊
  麗澤詩集六冊
  山谷詩註五冊
[013-30b]
  東坡詩註一十二冊
  后山詩註三冊
  大學衍義六冊   職官分紀一十二冊
  論衡七冊     三朝言行録五冊
  朱子語畧五冊   四朝言行録四冊
  萬花谷二十冊   五朝元行録三冊
  續四朝元行録四冊 姓氏辯證一十三冊
  西山讀書記二部共四十四冊
[013-31a]
  讀書記一十五冊不全/
  經濟奏議三十二冊
  藝文𩔖聚二十冊
  宋朝文鑑三十七冊
  孔白六帖一十七冊
  續文章正宗八冊
  事𩔖合璧一十冊不全/
  髙學士祠堂記一軸
[013-31b]
  舊四明志書一十二冊
  續四明志書六冊
   抄籍儒人一千九百二十七戸
 設官
  教授一員 學正一員 學録一員
 鄞縣儒學
鄞縣學始創於唐元和九年其地在縣之東宋崇寧二
年移于縣之西南後燬于建炎四年之兵嘉定十三年
[013-32a]
邑簿吕康年以舊址陿隘有請于丞相史彌逺命郡守
俞建相地擇所以寶雲寺西不𨽻將威果指揮廢營更
之剏禮殿設跪像然亦未大備寳慶二年尚書胡榘守
郡捐緡錢出楮券輟市舶之贏率里士之助經營有成
堂曰養正齋四曰習説曰辨志曰觀善曰敬業凡縣之
士肄焉至元十九年儒學提舉田希亮按治増置二齋
曰育英曰進徳二十六年郡城災惟兹學巋然獨存二
十八年浙東道肅政亷訪副使陳公祥分治于明以舊
[013-32b]
殿將圯徹而新之易跪像而坐焉塗塈丹雘増煥聿新
縣丞王公閏董其役至大二年正月復燬于火是冬縣
丞賈思恭以亷訪副使趙公宏偉之命一經營之縣尹
張繼祖繼之後同知張伯延成之
   請杜醇先生入縣學書王安石/
人之生乆矣父子夫婦兄弟賔客朋友其倫也孰持其
倫禮樂刑政文物數制事為其具也其具孰持之為之
君臣所以持之也君不得師則不知為君臣不得師則
[013-33a]
不知為臣為之師所以共持之也君不知所以為君
臣不知所以為人臣之類其不相賊殺以至于盡者非
幸歟信乎其為師之重也古之君子尊其身恥在舜下
雖然有鄙夫問焉而不敢忽斂然後其身似不及者有
歸之以師之重而不辭曰天之有斯道固将公之而我
先得之而不推餘于人使同我所有非天意且有所不
忍也安石得縣于此踰年矣方因孔子廟為學以教養
縣子弟願先生留聴而賜臨之以為之師安石與有聞
[013-33b]
焉伏惟先生不與古之君子者異意也幸甚
   再書
恵書何推褒隆而辭讓之過也仁人君子有以教人義
不辭讓固己為先生道之今先生過引孟子栁宗元之
説以自辭孟子謂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者謂無諸中而
為有之者豈先生謂哉彼宗元惡知道韓退之毋為師
其孰能為師天下士將惡乎師哉夫謗與譽非君子所
䘏也適於義而已矣不曰適於義而唯謗之䘏是薄世
[013-34a]
終無君子唯先生圗之示詩質而無邪亦足見仁人之
所存甚善甚善
   重修學記王應麟/
鄞在漢為鄮屬㑹稽郡唐屬明州建夫子廟于縣東五
代改鄮曰郡宋始立學王文公安石宰縣因廟為學教
養縣之子弟風以詩書衣冠鼎盛後遷縣西南兵燬乆
未復主簿吕康年請於郡相舊址剏禮殿設跪像堂曰
養正為齋者四至元十九年増二齋二十六年郡城災
[013-34b]
兹學巋若魯靈光斯文未墜道其泰乎二十八年濟南
陳公祥為肅政亷訪副使分治于明崇庠序之教明年
新郡學顧邑校風摧雨圮榱楹將壓殿雖更坐像庳陋
未合古制爰命撤舊宇而新是圖夏六月鳩工經始規
模崇閎視昔増煥縣尹張君孝安提其綱丞王君閏捐
祿米以助主簿任君謙亦贊畫焉多士競勸佐厥費事
鉅用不給檄縣以義役租續之掲石為門六扇有伉掄
材為殿隆棟翬飛清池泱泱芹𦸼春意自堂及序以次
[013-35a]
繕修實惟禮樂之使居徳善俗啟迪化原以恢宫牆之
壯觀縫掖来逰誦公教澤永無斁始教諭趙必燮庀役
未克就嚴得桂繼之出私槖帥先吳應酉聫事協力既
成請識石章應麟居是邦不敢以耄疾辭惟古者百里
有師教以道藝孝弟仁義斯民也三代所與共學也閭
為左右塾黨以正齒位時㑹于州序去民愈近施教愈
宻自武城弦歌弗聞急繭絲而緩教化先政刑而後詩
禮若宻令舉善而教新城長延聚生徒何其寂寥哉無
[013-35b]
以表倡之也我思古人有行部先即學宫見諸生試論
有行縣學宫處士執經對講誰其嗣之賢使者新斯學
也豈徒媺宫室云爾將新士以新斯民也昔鄞有杜先
生醇學行望一鄉縣大夫再書然後起其書謂斯道我
先得之必推餘于人願賜臨以為之師其自重難致如
此師道立善人多淵源有自為師者盍以為法乎鄮士
漢世僅一見虞仲翔之言可考也陸士龍稱鄮之俗禮
節恭謹葢素履行願修其天爵是為入徳之基進道之
[013-36a]
階自學校之建畯彦興起鄉先生前後九人其四出于
鄞皆以忠信為本踐履為實仰髙蹈景其人若存為士
者不自勉乎師知所以教士知所以學朝而受業晝而
講夕而復習思無愧于儒之名前哲有云學所以學
為人學為君子學為忠與孝也服膺三言是訓是行化
海瀕為洙泗以一邑為天下式将自吾鄞始謹書其事
誌夫斆學者式克用勸三十年秋八月壬寅前進士王
應麟記
[013-36b]
   鄞縣重建學記袁桷/
粤昔空虚固陋之學淪于人心言理者人人殊師記問
者質而不化辭章篆刻滅裂六藝糜爛而不可救師儒
有憂之據道徳性命之要毫分縷析鑿鑿乎其不可相
紊也繇是士得以一其視聴皇王之道復興于千數百
年之後可謂盛矣世祖皇帝混同區夏崇學校定國子
學成憲皆東南儒先而朱文公所説咸取以為經史模
楷於是窮徼絶域中州萬里之内外悉家有其書然而
[013-37a]
急近功者勦取其近似以為口耳之食天人禮樂損益
消長切於施為所宜精思而熟考者一以為凡近迂緩
而不講至于修身養心或相背戾而不相似則縁飾儼
黙遡之莫有窺其涘際夫明絶學以承先聖之統可謂
難矣弊生于簡易守其説而湮其本將不勝其弊載籍
甚博莫嚴於五經教人之法莫詳於三物楊子雲云丘
陵學山而不至于山惡夫畫也今州郡悉置廟學奠
謁講說循襲條制而職教之道似若有未修焉者鄞舊
[013-37b]
有學王文公安石為宰時延㑹稽杜先生醇教之學者
輩出至大二年郡大火學燬之主邑之學曰孔文雋董
儒金始建講堂禮殿未完而去皇慶二年三衢姚熈載
實来是嵗天子下科舉詔同知郡事吴郡張伯延顧瞻
陋蕪首曰其何以稱上意乃率郡官而助之邑令梅君
遇春丞簿龎君滋范君祐咸曰吾長于是兹役曷可緩
嚴工庀程戒𨽻業者咸輸以佐閱二年夫子像成侑從
有序門廡庖庾塗雘繚繞之屬堅宻精粲學宫之制完
[013-38a]
且具矣姚君乃曰鄞號多士昉杜先生宜作先賢祠以
祀鄞士之興其自今始乎嘗謂學校宫室循行風俗之
使者未嘗不督厲修繕獨教法未定雖聰明自任獨不
敢髙下以議今明詔四出郡侯首創其原姚君又能推
本前人尊師之㫖深有所寓桷雖官朝廷因姚君之請
知張侯之美遂以學校之弊首叙其說庶幾吾里之秀
士其强敏自修者詢考耆哲篤行于顯微内外之實文
質交資上承詳延將以復乎昔時衣冠之盛則姚君之
[013-38b]
闡微猶昔賢勸道之意也庸刻于石願有以俟焉延祐
元年四月十六日記
   又
延祐元年桷記興造矣甫一記職鄞學者括蒼林君傳
以事狀来元昔之經度踰於舊址廪入不給故其結構
塗塈缺焉未周鄞之尹曰阮君周翰治縣未幾有恪殿
謁首以興繕為急割俸以勵儒生於是歩履有甓繚繞
垣墉礱以宻石華以堊丹象設有嚴講席齋廬足以稱
[013-39a]
絃誦而從祀一百有五悉易以塑合儒先之宜祀者為
祠以庇少間曰既完矣盍廣教以振士𩔖立小學師二
人而増弟子員凡五十人泰定三年二月朔告成復命
原闕/
[013-40a]
 
 
 
 
 
 
 
  從祀廊屋東西各/九間  趨廊東西各/二間
[013-40b]
  櫺星門三座    泮池
  泮橋       土祠一間
  講堂三間扁曰/養正   東西過廊各三間
  舫齋三間     習說齋三間
  育英齋三間    觀善齋三間
  辨志齋三間    敬業齋三間
  進德齋三間    養䝉堂三間以上皆燬于/至大二年
 田産
[013-41a]
元管田七百一十八畝三角三十七歩五尺地二十畝
三角四十五歩魚蕩一所
續收田一十畝陳學正/捨到
 錢糧
米元收一百五十四石三斗七升一合九勺増收三十
二石三斗五升
鈔中統鈔一十九兩
基地一十五畝二角四十五歩
[013-41b]
 祭器
  木爵一十五隻   籩七十八隻
  豆三十二隻    坫一十九片
  俎二十五     木勺二箇
  幣箱五隻     簠一十隻
  簋一十隻     篚七隻
   抄籍儒人三百三十五户
 設官
[013-42a]
  教諭一員
 奉化州儒學
州學州東二百歩宋景祐中邑令于房廣夫子廟以立
學宫治平初令裴士堯遷廟學州東乆而圮宣和初令
周因重建燬于建炎至紹興九年令宋彜復建乆又圮
慶元二年邑士汪伋徹大成殿及門廡一新之鄉之好
義者與協力而彜訓堂東西六齋成至元二十年堂以
颶仆復建明年新兩廊儀門主維者令李天益也至元
[013-42b]
二十九年丁縣尹濟剏養正堂教育小學延祐六年知
州馬稱徳到任復修建學宇増廣田土計田六百四十
三畝二角四十歩地三十二畝二角一十八歩山二千
二百六十二畝一角四十四歩
 贍學田土
田一千二十三畝一角八歩地一百六十一畝一角五
十一歩山四千六百五十六畝三角三十三歩
 嵗收錢糧
[013-43a]
鈔中統鈔一十九錠四十兩七錢五分絲一百三十五
兩九錢重小麥七石二斗八升烏豆五斗米三十四石
一斗六升白米一十八石五斗二升紅米一十五石六
斗四升穀一千四百三十二石一斗四升八合
 屋宇
  櫺星門三座    東西門二座
  學門一座     儀門三間
  大成殿三間    從祀東西廊各六間
[013-43b]
  朱文公祠堂一間  三先生祠堂一間
  六齋六間     彜訓堂五間
  養正堂五間    覺後堂三間
  參前亭一所    土祠一間
  倉屋五間     公厨一間
  小學果行育徳二齋各三間
  堂後軒五間
 樂器知州馬奉議資遣儒人往/蘇杭收置敦請樂師教習
[013-44a]
  編鐘一十六口   編磬一十六片備磬/四片
  琴一十張     瑟二牀
  笙四攢      鳳簫二架
  管箎共四枝    搏拊二箇
  柷一座      敔一箇并座
  塤二箇備塤/四箇    鐘磬絛三十六條
  瑟朱絃五十條   琴絃五十條
  搏拊絛二條    流蘇絛四條
[013-44b]
  流蘇緑油鈸葢二十箇五色線二十兩重
  瑟上鴈柱五十箇  琴軫足一十副
  鐘磬架二座    龍頭四箇
  羽孔鵲一十箇   臝屬羽屬四箇
  瑟匣二箇     鐘磬匣八箇
  琴瑟卓六張    鐘磬柷槌六件
   抄籍儒人六百五十七户
 設官
[013-45a]
  學正一員
 昌國州儒學
學舊在州東一百歩宋熙寧八年縣令張懿文建元祐
七年簿尉顧復經又徙而東四十歩淳熙十二年令王
沆徙于丞㕔之南役未竟去官令錢棣維其事嘉定甲
申令趙大忠葺治増益袁正獻公燮記云
闡斯道之奥發是心之良而輔成國家之風教者其惟
學乎夫學之于人猶食之有穀粟猶衣之有桑麻也豈
[013-45b]
可一日闕哉四明之有昌國海中一島也厥地狹矣而
士生其間俊敏逸羣修潔自將者時時有之其質美矣
加以切磨培植之功孰能而禦之前乎此非無賢令尹
也而教養一事多闕而不備豈不知當務之為急哉其
興若廢與兵刑財用不同非有朝家之威命大吏之督
責姑徐徐焉未見其獲戾故雖有所興為不過一二焉
而止此其勢然也若夫發于誠心無所畏慕而自為之
其度越他人顧不逺哉今承議郎趙侯清獻公之裔孫
[013-46a]
也典刑猶在喟然興嘆曰事豈有不可為者哉力或不足
痛節冗費可也檢柅吏奸毋俾滲漏可也義所當為勇
于必為可也士有餘力資以為助可也如是而後其用
足矣左之右之莫不如志而建學之規模在其中矣或
因其故而葺治之或創于今而増益之曰殿曰堂屹然
中居曰齋曰序翼然旁列門庭由是壮焉像設由是崇
焉祭器祭服由是作焉廩廥以儲之垣墉以衛之承學
之士皆得優游涵泳其中而又課焉試焉以警勵之鳶
[013-46b]
飛魚躍咸受其賜無有終極可不謂盡于其職乎且南
安一小郡耳而東坡蘇公記學之成稱其甲于江西禮
殿講堂視大邦君之居典領得人能使其居官此理固
然也今侯之所為其亦若是也夫雖然侯之設心非獨
兹事也嚴祈報之典則冢土是崇䘏窮乏之民則委積
是豐户籍之要所以窒欺偽也海歩之就與夫嶺路之
夷又所以便往来也凡有益于民者是究是圗如恐不
及矧為禮義教化之宫其汲汲也宜如之何侯名大忠
[013-47a]
三衢人擢進士科居官所至可紀無忝厥祖矣余是以
深美之
   大成殿三間自遷學後殿宇頺圯宋淳祐丁未
    令沈叡重建記王應麟/
淳祐紀元之六年聖上首善崇化以風四方緑字穂書
敷賁雝頖庠聲序音丕冒出日昌國大夫沈叡始至謁
校宫時禮殿之建適六十&KR1124年矣朽蠧弗葺諸生進而
言曰學肇基于縣治之東淳熙間王令沅遷于芙蓉洲
[013-47b]
西挹秀涵清氣勢閎偉俊人魁士含章挺生道原文脉
實繫兹殿盍鼎新之對𫾻雲漢作人之休徳君曰承流
宣化職也敢不祗若嗇用鳩工士懽趨之參預應公嘉
其意諗帥守顔公佐以郡少府錢經始于明年暮春越
季夏殿成般爾獻公枚枚奕奕貌象惟肖如臨沂泗侑
坐綴食端章儼赫陟降庭止式禮莫愆冠進衣縫瞻儀
興敬觀摩麗習文風藹如明年君入監左帑相與祠于
學既十年諸生思之請著石章應麟鄞末學也辭弗獲
[013-48a]
嘗讀臨之象曰君子以教思無窮夫澤上有地猶君子
之近民也近民則教彌數故周官族閭之讀法視州黨
尤宻今之學郡修而邑弛為吏者政急而化緩期㑹訟
獄日鰓鰓畏百適慮不越几案而夫子宫牆漫不省健
者舞知怠者視䕃弁髦武城蒲宻之言而諉曰難治教
化不明醇澆朴散治不愈難歟然非獨今日也漢東京
儒雅最盛令長垂意學校者惟宋均楊仁者著于傳何
其寂寥哉沈君能急所緩喟然興於學可謂知本矣昔
[013-48b]
孔子慨道不行託興於浮海是邦近天子之光家詩書
人孝弟吾道其行矣乎縣大夫雖不得宿其業以候道
化之成後之君子勿替引之率時髦士規聖矩賢毋以
小成自畫學必正大志必髙明言必仁義行必篤敬進
而經綸天下之大經退而居賢徳善俗俾耆老縉紳顧
瞻楹桷肅然改容曰此賢令教思之徳也将見立于朝
者為臯稷入其里者比鄒魯尚當墨筆以頌化民成俗
之功云
[013-49a]
講堂宋嘉泰三年令葛洪建扁曰申義參政樓公鑰書申
義堂三大字并為之記云
東陽葛容父洪為昌國令葺縣庠之講堂名曰申義求書
其扁余喜葛君知政之先務又樂其名之佳既為之大書
矣又欲為之記余分教永嘉時作序齒文以示諸生其略
曰孔子稱甚矣魯道之衰也洙泗之間齗齗為相遜孟子
曰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
矣夫洙泗之間行者相遜何以為魯道之衰謹庠序之教
[013-49b]
何與於道路之負戴者及究其説漢地理志云魯瀕洙泗
之水其民渉渡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長老不自
安與幼者相遜也徐廣文曰葢幼者患苦長者長者忿愧
自守故齗齗争辭故以為衰也想其盛時老者晏然為父
兄之役子弟無復相遜夫子所謂老者安之殆為此也孟
子亦謂孝弟既申則頒白負戴少者自當代之噫後世教
養士子以科舉得人之多寡為庠序校之盛衰者與古意
豈不逺甚昌國甬東也民以漁鹽為業近世儒風日興
[013-50a]
而猶未盛葛君崇教化以善其俗一聞余言則曰此名
堂之本意也始余從弟鏞尉東陽而歸余啟得人之問
以容父為稱首兹為鄉邑治聲固已卓然又将興學化
民以幾古人之意誠非文法吏所能為者齊變至魯魯
變至道顧不在兹乎鑰既為之記而命鏞弟題其上越
明年慈湖先生楊簡復記於其後嘉泰四年春昌國葛
令君訪簡于慈溪石魚對語從容及邑學忽作而言曰
名學之堂以申義願簡申之簡欣然奉命令曰此人心
[013-50b]
所自有惟申而明之爾簡於是邑喜令言至當厥明叙
而書之孔子曰人者天地之心又曰心之精神是謂聖
孟子亦每每道性善又曰人人心也大哉斯言葢萬世
人心所自有之靈人孰不愛其親有不愛其親者非人
也人孰不知徐行後長有不後于長者非人也此人所
自有也不學而能也不慮而知也心之精神是謂聖果
如吾聖人之言也其有不然者非其心之罪也惟民生
厚因物有遷感於物而昏也心之象神無方無體至静
[013-51a]
至虚明有變化而無營禹曰安汝止明其本静止也舜
曰道心明此即道也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事親
事長乃天地之心列聖之道可不自知所敬乎
   重修學記
青社韓侯莅是州踰年顧瞻學宫頺圯日至喟然嘆曰
化民成俗必自學始爰相厥攸鈎稽逋負治其島租墾
其閒田究整是先泰定元年十月甲子役興用工二千
有八百計緡錢二千有五百匠石日食之費則諸生欣
[013-51b]
輸以助於是殿堂門廡齋庖池徑咸得備具謂桷繇翰
苑歸俾記其事桷嘗聞之先儒以明理為綱領譏詆漢
唐不少假濓洛之説盛行誠敬忠恕毫分縷析一以體
用知行㮣而申之繇是髫齔之童悉能誦習高視闊歩
轉相傳授禮樂政刑之具獄訟兵甲之實悉有所不講
哆口避席謝非所急言詞之不工則曰吾何以華藻為
哉考覈之不精則曰吾何以援据為哉吾唯理是先唯
一是貫科舉承踵駸駸乎魏晉之清談疆宇之南北不
[013-52a]
接乎視聴馴致社亡求其授命死事率非昔時言性理
之士後之學者寧勿置論而循其故習者哉昌國惟四
明海中州士之興起自紹熙始著樓宣獻公袁正獻公
楊文元公尚書深寧王公嘗記其建學論堂之本始揚
雄有言曰百川學海而至于海盖喻者也首之以訓詁
之精次及夫名物度數之宻由小成至于大成非積年
不能以至州官三物之教詎止執一而以為傳道之要
殆不可也委流安行由蹇而逹訖歸于海學之功也侯
[013-52b]
名摶字仲舉既興其學迺復儒學以為大比之勸學之
士子寧不自勵敢執筆以俟是役也州之長布延托噶
同知黄棟孫判官張信吏目陳益州學正孫恕皆贊叶
其事泰定二年二月癸夘具官袁桷記
齋舊有四造道進徳存心成性至元壬午本學申請于
提舉司添置兩齋曰明善曰立禮其實析四齋之屋為

小學學東廡之南舊名親仁齋嵗乆不治元貞乙未州
[013-53a]
判官馮福京重行修盖扁曰育徳堂專以為訓䝉之所
請鄉之耆宿郭薦應季挺任教導焉
臺門舊有五間圯壞乆矣至元甲申重建攝教應季挺
實董其事改扁州學二字
櫺星門舊植六柱啟六扉歸附後門遂不存元貞元年
州判馮福京重建存禮制也
 祭器舊所存者嵗乆刓弊簡陋弗完宋進士趙若諘
 訂禮經參以紫陽朱子釋奠圖更視他學稍整今多
[013-53b]
 損缺未有能新之者
  籩六十      豆九十
  簠三十三     簋三十二
  篚五       爵三十八
  尊五       杓七
  坫二十六     奠盆十五
  罍二       洗二
  羃巾七      几十二
[013-54a]
  黄絹帳      燭臺二
  木楪一百二
 禮服
  禮冠十      禮服十
  中箄十      珮十
 錢糧田土
舊管水田五百九十三畝四十五歩二分園地山地柴
山一千一百三十二畝三角四十七歩砂岸三所屋二
[013-54b]
座坊基四所
舊收米二百二十一石一斗六升六合穀四石錢九百
一十二貫六百八十七文十八界田地園山舊誌無畝
歩郎孝祥没官業係續添
見徴米折省斛米一百五十九石七斗六升三合七勺
五抄穀二十七石四斗二升二合小麥折省斛三十九
石八斗五升八合六勺五抄長短□巖租錢中統鈔一
十錠上項租鈔舊無之始於/元貞二年馮州判經理
[013-55a]
 屋宇
  大成殿三間    講堂三間
  造道進徳存心成性四齋共八間
  儀門三間     從祀廊屋一十間
  祠堂一所     公厨一所
   抄籍儒人五十户
 設官
  學正一員
[013-55b]
 
 
 
 
 
 
 
 延祐四明志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