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g0025 名臣碑傳琬琰之集-宋-杜大珪 (WYG)


[024-1a]
欽定四庫全書
 名臣碑𫝊琬琰之集上巻二十四 宋杜大珪編
  歐陽文忠公修神道碑    蘇轍
熙寧五年秋七月歐陽文忠公薨于汝隂八年秋九月
諸子奉公之䘮𦵏於新鄭旌賢鄉自葬至崇寜五年凡
三十有二年矣公子棐以墓隧之碑來請轍方以罪廢
于家且病不能執筆辭不獲命乃曰病茍不死當如君
志既而病已謹按歐陽氏自唐率更令之四世孫琮為
[024-1b]
吉州刺史後世因家于吉曽祖諱郴南唐武昌令贈太
師中書令妣劉氏追封楚國太夫人祖諱偃南唐南京
衙院判官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妣李氏追封吴國
太夫人考諱觀泰州軍事推官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
令封鄭國公妣鄭氏追封韓國太夫人公諱修字永叔
生四嵗而孤韓國守節自誓親教公讀書家貧至以荻
畫地學書公敏悟過人所覽輒能誦比成人将舉進士
為一時偶儷之文已絶出倫輩翰林學士胥公時在漢
[024-2a]
陽見而竒之曰子必有名於世館之門下公従之京師
兩試國子監一試禮部皆第一人遂中甲科補西京留
守推官始從尹師魯遊為古文議論當世事迭相師友
與梅聖俞遊為歌詩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留守
王文康公知其賢還朝薦之景祐初召試遷鎮南節度
掌書記館閣校勘時范文正公知開封府每進見輒論
時政得失宰相惡之斥守饒州公見諌官髙若訥若訥詆
誚范公以為當黜公為書責之坐貶峽州夷陵令明年移
[024-2b]
乾徳令復為武成節度判官康定初范公起為陜西經
略招討安撫使辟公掌書記公笑曰吾論范公豈以為
利哉同其退不同其進可也辭不就召還復校勘遷太
子中允與修崇文總目慶厯初遷集賢校理同知太常
禮院求補外通判滑州事時西師未解契丹初復舊約
京東西盗賊蜂起國用不給仁宗知朝臣不任事始登
進范公及杜正獻公冨文忠公韓忠獻公分列二府増
諫員取敢言士公首被選以太常丞知諫院賜五品服
[024-3a]
未㡬修起居注公每勸上延見諸公訪以政事上再出
手詔使諸公條天下事又開天章閣召對賜坐給紙筆
使具疏于前諸公惶恐退而上時所冝先者十數事於
是有詔勸農桑興學校革磨勘任子等弊中外悚然而
小人不便相與騰口謗之公知其必為害常為上分别
邪正勸力行諸公之言初范公之貶饒州公與尹師魯
余安道皆以直范公見逐目之黨人自是朋黨之論起
乆而益熾公乃為朋黨論以進言君子以同道為朋小
[024-3b]
人以同利為朋人君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
朋其言懇惻詳盡其後諸公卒以黨議不得久留於朝
公性疾惡論事無所回避小人視之如仇讐而公愈奮
厲不顧上獨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誥賜三品服仍
知諫院故事知制誥必試上知公之文有&KR0562不試與近
世楊文公陳文恵公比逮公三人而已嘗因奏事論及
人物上目公曰如歐陽修何處得來盖欲大用而未果
也四年大臣有言河東芻粮不足請廢麟州徙治合河
[024-4a]
津或請廢其五寨命公徃視利害公曰麟州天險不可
廢也麟州廢則五寨不可守五寨不守則府州遂為孤
壘今五寨存故敵在二三百里外若五寨廢則夾河皆
敵巢穴河内州縣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駐並河清
塞堡緩急不失應副而平時可省轉輸由是麟州得不
廢又言忻代州岢嵐火山軍並邊民田廢不得耕號為
禁地吾雖不耕而敵常盗耕之若募民計口出丁為兵
量入租粟以耕嵗可得數百萬斛不然它日且盡為敵
[024-4b]
有議下太原帥臣以為不便持之乆之乃從凡河東賦
斂過重民所不堪奏罷者十數事自河東還㑹保州兵
亂又以公為龍圗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陛辭上面
諭無為久留計有所欲言言之公曰諌官得風聞言事
外官越職而言罪也上曰第以聞勿以中外為意河北
諸軍怙亂驕恣小不如意輒脅持州郡公奏乞優假將
帥以鎮壓士心軍中乃定初保州亂兵皆招以不死既
而悉誅之脅從二千人亦分𨽻諸州冨公為宣撫使恐
[024-5a]
後生變與公相遇於黄夜半屏人謀欲使諸州同日誅
之公曰禍莫大於殺已降况脅從乎既非朝命州郡有
一不従為變不細冨公悟乃止公奏置御河催綱司以
督粮餉邊州賴之又置磁相州都作院以繕一路戎器
河北方小治而二府諸公相繼以黨議罷去公慨然上
書論之用事者益怒㑹公之外甥女張嫁公族人晟以
失行繫獄言事者乗此欲并中公遂起詔獄窮治張貲
産上使中官監劾之卒辨其誣猶降官知滁州事居二
[024-5b]
年徙揚州又徙頴州遷禮部郎中復龍圗閣直學士留
守南京遷吏部郎中丁韓國太夫人憂至和初服除入
見鬚髮盡白上怪之問勞惻然恩意甚厚命判吏部流
内銓小人畏公且大用偽為公奏乞澄汰宦官宦官聞
之果怒㑹選人胡宗堯當改官坐嘗以官舟假人經赦
去官法當循資公引對取㫖上特令改官宦官有宻奏
者曰宗堯翰林學士宿之子有司右之私也遂出公知
同州言者多謂公無罪上悟留刋修唐書俄入翰林為
[024-6a]
學士自滁州之貶至是十二年矣上臨御既久遍閲天
下士群臣未有以大稱上意上思冨公韓公之賢復召
寘二府時慶厯舊人惟二公與公三人皆在朝廷士大
夫知上有致治之意翕然相慶公以學士判三班院二
年奉使契丹契丹使其貴臣宗愿宗熈蕭知足蕭孝犮
四人押燕曰此非常例以卿名重故爾嘉祐初判太常
寺二年權知貢舉是時進士為文以詭異相髙文體大
壊公患之所取士率以詞義近古為貴凡以險怪知名
[024-6b]
者黜去殆盡榜出怨謗紛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變
而復古三年加龍圗閣學士權知開封府事所代包孝
肅公以威嚴御下名震都邑公簡易循理不求赫赫之
譽有以包公之政勵公者公曰凡人材性不一用其所
長事無不舉强其所短勢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長耳聞
者稱善四年求罷遷給事中充群牧使唐書成拜禮部
侍郎俄兼翰林侍讀學士公在翰林凡八年知無不言
所言多聽河決商胡賈魏公留守北京欲開撗壠故道
[024-7a]
回河使東有李仲昌者欲道商胡入六塔河詔兩省臺
諫集議公故奉使河北知河決根本以為河水重濁理
無不淤淤從下流下流既淤上流必決水性避髙決必
趋下以近事驗之決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復
但勢不能久必決於上流耳撗壠功大難成雖成必有
復決之患六塔狹小不能容受大河以全河注之濱棣
徳博必被其害不若因水所趨増治隄防䟽其下流浚
之入海則河無決溢散漫之憂數十年之利也陳恭公
[024-7b]
當國主撗壠之議恭公罷去而宰相復以仲昌之言為
然行之而敗河北被害者凡數千里狄武襄公為樞宻
使奮自軍伍多戰功軍中服其威名上不豫諸軍訛言
籍籍公言武臣掌機宻而得軍情不惟於國不便鮮不
為身害請出之外藩以保其終始遂罷知陳州公嘗因
水災上言陛下臨御三十餘年而儲宫未建此乆闕之
典也漢文帝即位群臣請立太子群臣不自疑而敢請
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後唐明宗尤惡人言太子事
[024-8a]
然漢文帝立太子之後享國長久為漢太宗明宗儲嗣
不早定而秦王以窺覬陷于大禍後唐遂亂陛下何疑
而久不定乎公言事不擇劇易𩔖如此五年以本官為
樞宻副使明年為參知政事公在兵府與曽魯公考天
下兵數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逺近更為圖籍凡邊防
乆闕屯戌者必加蒐補其在政府凡兵民官吏財利之
要中書所當知者集為總目遇事不復求之有司時冨
公久以母憂去位公與韓公同心輔政每議事心所未
[024-8b]
可必力争韓公亦開懐不疑故嘉祐之政世多以為得
時東宫猶未定臣僚間有言者然皆不克行最後諌官
司馬光知江州吕誨言之中書因將二疏以請幸上有
可意相與力賛之一日奏事埀拱讀二疏未及有言上
曰朕有意久矣顧未得其人耳宗室中誰可者韓公對
曰宗室不接外人臣等無由知之抑此事非臣下所敢
議當自出聖斷上乃稱英宗舊名曰宫中嘗養此人今
三十許嵗矣惟此人可耳是日君臣定議於殿上将退
[024-9a]
公奏曰此事至大臣等未敢便行陛下今夕更思之來
日取㫖明日請之崇政上曰决無疑矣諸公皆曰事當
有漸容臣等議所除官時英宗方居濮王憂遂議起復
除泰州防禦使判宗正寺來日復對上大喜諸公奏曰
此事既行不可中止乞陛下斷之於心内批付臣等行
之可也上曰此豈使婦人知之中書行之足矣時六年
十月也及命下英宗力辭上聴候服除七年二月英宗
既免䘮稱疾不出至七月韓公議曰宗正之命既出外
[024-9b]
人皆知必為皇子矣今不若遂正其名使知愈退而愈
進示朝廷不可回之意衆稱善乃以其累表上之上曰
今當如何韓公未對公進曰宗室舊不領職事今有此
命天下皆知陛下意矣然誥勑付閤門得以不受今若
以為皇子詔書一出而事定矣上以為然遂下詔及宫
車晏駕皇子嗣位海内泰然有磐石之固然後天下皆
詠歌仁宗之聖以及諸公之賢而向之黨議消釋無餘
至于小人亦磨滅不見矣英宗即位之初以疾未親政
[024-10a]
慈聖光獻太后臨朝公與諸公徃來二宫彌縫其間卒
復明辟樞宻使嘗闕人公當次補韓公曽公議将進擬
不以告公公覺其意謂二公曰今天子諒隂母后埀簾
而二三大臣自相位置何以示天下二公大服而止其
後張康節公去位英宗復將用公公又力辭不拜公再
辭重位諸公不喻其意而服其難八年遷戸部侍郎治
平初特遷吏部神宗即位遷尚書左丞公性剛直平生
與人盡言無所隠及在二府士大夫有所干請輒面喻
[024-10b]
可否雖臺諫論事亦必以是非詰之以此得怨而公不
䘏也朝廷議加濮王典禮詔下禮官與從官定議衆欲
改封大國稱伯父議未下臺官意公主此議遂専以詆
公言者既以不勝補外而來者持公愈急御史蒋之竒
并以飛語汚公公杜門求辨其事神宗察其誣連詔詰
問辭窮逐去公亦堅求退上知不可奪除觀文殿學士
知亳州事熈寜初遷兵部尚書知青州事充京東東路
安撫使時諸路散青苗錢公乞令民止納本錢以示不為
[024-11a]
利罷提舉管勾官聴民以願請不報三年除檢校太保
宣徽南院使判太原府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公辭求知
蔡州從之公在亳已六請致仕比至蔡逾年復請四年
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公年未及謝事天下益
以髙公公昔守頴上樂其風土因卜居焉及歸而居室
未完處之怡然不以為意公之在滁也自號醉翁作亭
瑯琊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自號六一居士曰吾集古
錄一千巻藏書一萬巻有琴一張有碁一局而常置酒
[024-11b]
一壺吾老於其間是為六一自為𫝊刻石亦名其文曰
居士集居潁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贈太子太師諡
文忠天下學士聞之皆出涕相弔後以諸子贈太師追
封兖國公公之於文天材有餘豐約中度雍容俯仰不
大聲色而義理自勝短章大論施無不可有欲效之不
詭則俗不淫則陋終不可及是以獨步當世求之古人
亦不可多得公於六經長於易詩春秋其所發明多古
人所未見嘗奉詔撰唐本紀表志撰五代史二書本紀
[024-12a]
法嚴而詞約多取春秋遺意其表𫝊志考與遷固相上
下凡為易童子問三巻詩本義十四巻唐本紀表志七
十五巻五代史七十四巻居士集五十巻外集若干巻
歸榮集一巻外制集三巻内制集八巻奏議集十八巻
四六集七巻集古錄䟦尾十卷雜著述十九巻昔孔子
生於衰周而識文武之道其稱曰文王既沒文不在兹
乎雖一時諸侯不能用功業不見於天下而其文卒不
可揜孔子既沒諸弟子如子貢子夏皆以文名於世數
[024-12b]
𫝊之後子思孟子荀卿並為諸侯師秦人雖以塗炭遇
之不能廢也及漢祖以干戈定亂紛紜未已而叔孫通
陸賈之徒以詩書禮樂彌縫其闕矣其後賈誼董仲舒
相繼而起則西漢之文後世莫能髣髴盖孔氏之遺烈
其所及者如此自漢以來更魏晉歴南北文弊極矣雖
唐正觀開元之盛而文氣衰弱燕許之流倔强其間卒
不能振惟韓退之一變復古閼其頽波東注之海遂復
西漢之舊自退之以來五代相承天下不知所以為文
[024-13a]
祖宗之治禮文法度追迹漢唐而文章之士楊劉而已
及公之文行於天下乃復無愧於古於戲自孔子至今
千數百年文章廢而復興惟得二人焉夫豈偶然也哉
公篤於朋友不以貴賤生死易意尹師魯石守道孫明
復梅聖俞既沒皆經理其家或言之朝廷官其子弟尤
奨進文士一有所長必極口稱道惟恐人不知也公前
後歴七郡守其政察而不苛寛而不弛吏民安之滁楊
之人至為立生祠鄭公嘗有遺訓戒慎用死刑韓國以
[024-13b]
語公公終身行之以謂漢法惟殺人者死今法多雜犯
死罪故死罪非殺人者多所平反盖鄭公意也公初娶
胥氏即翰林學士偃之女再娶楊氏集賢院學士大雅
之女後娶薛氏資政殿學士簡肅公奎之女追封岐國
太夫人男八人發故承議郎奕故光禄寺丞棐朝奉大
夫辨故承議郎餘早亡孫男六人愻故臨邑縣尉憲通
仕郎恕奉議郎愬故宣義郎原懋皆将仕郎孫女七人
皆適士族公之在翰林也先君文安先生以布衣隠居
[024-14a]
鄉閭聞天子復用正人喜以書遺公公一見其文曰此
荀卿子之書也及公考試禮部亡兄子贍以進士試稠
人中公與梅聖俞得其程文以為異人是嵗轍亦中下
第公亦以謂不忝其家先君不幸捐館舎亾兄與轍皆
流落不偶元祐初㑹於京師公家以公碑諉子瞻子瞻
許焉既又至於大故轍之不敏以父兄故不敢復辭銘

 於穆仁宗 有臣文忠 自險而夷 保其初終
[024-14b]
 惟古君臣 終之實難 匪不用賢 有孽其間
 公奮自南 聲被四方 &KR0098文且忠 有煒其光
 上實開之 下實柅之 三起三僨 誰實使之
 僨而復全 惟天子明 克明克忠 乃卒有成
 逮嵗嘉祐 君臣一徳 左右天造 民用飲食
 舜禹相授 不改舊臣 白髮蒼顔 翼然在廷
 功成而歸 維公本心 彼亦何知 言恐不深
 頴水之濱 甲第朱門 新鄭之墟 茂木髙墳
[024-15a]
 野人指之 文忠之遺 忠臣不危 仁祖之思
 
 
 
 
 
 
 
[024-15b]
 
 
 
 
 
 
 
 名臣碑𫝊琬琰之集上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