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b0018 中興小紀-宋-熊克 (WYG)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中興小紀巻一       宋 熊克 撰
建炎元年嵗在/丁未夏五月庚寅朔大元帥康王即皇帝位
於南京上道君皇帝之第九子母曰賢妃韋氏以大觀
元年五月乙巳夜生於宫中紅光照室初賜名授武定
軍節度封蜀國公二年進封廣平郡王宣和四年正月
冠于文徳殿賜字徳基三月出外第拜太保遂安慶源
兩鎮節度封康王上博涉經史道君問以古事及應詔
[001-1b]
制述率常稱㫖五年娶邢煥次女封嘉國夫人嘗侍道
君習射於鄆王府上挽弓至一石五斗宣和末金人内
侵淵聖皇帝方受内禪敵騎抵城下遣燕人吳孝民齎
書請和欲得親王宰相為質時諸王皆從道君南幸惟
上與肅王留京師淵聖召上具言孝民所陳上毅然請
行遂命少宰張邦昌副上使於金寨時敵兵四遶上意
氣間暇如平日數與大将斡里雅布原名韓离不/今改正下同觀蹴踘
雜伎留軍中經月㑹都統制姚平仲以所部兵刼寨平
[001-2a]
仲古子也金人以用兵責使者邦昌懼而泣上止曰為
國家何愛身耶斡里雅布由是憚之不欲上留更請肅王
淵聖嘉上忠勤還拜太傅靖康改元冬金人再南侵刑
部尚書江都王雲奉使至金寨先遣親吏李裕回道斡
里雅布語須康王親到議乃可成於是上奉詔使斡里雅布
軍請緩師雲副之上請門下侍郎開封耿南仲偕行淵
聖曰南仲老矣乃令其子中書舎人延禧與觀察使髙
世則為參議官世則瑗孫也以十一月丁丑發京師晝
[001-2b]
夜行庚辰至相州民遮道曰肅王已不反乞大王起兵
拒敵不宜北去辛巳至磁州初王雲使金歸過磁相勸
二郡為清野計二郡從之悉撤近城民居運粟入城洎
金人再至果以磁相無糧由他路入二郡人怨雲以為
雲通於敵磁有崔府君祠乃東漢之崔子玉也封嘉應
侯號曰應王上至州人擁神馬謂應王出迎守臣秘閣
修撰義烏宗澤唘上亦謁其廟雲従上入上既出雲為
百姓所害上檄澤捕得害雲者斬之乃定磁人力請上
[001-3a]
毋北去謂離北門五六十里即有敵兵知相州直龍圖
閣祁門汪伯彦蠟書至亦言金遣五百餘騎沿路問上
所在於是延禧等皆勸上回相州閏十一月朝廷議畫
河遣僉書樞密院臨川聶昌之河東耿南仲之河北皆
為割地使昌偕金使至絳州絳人殺之南仲偕金使王
汭至衛州衛人㡬殺汭南仲遂如相見上乃與南仲連
銜掲榜召兵勤王人情大悦戊申上登郡圃飛仙亭因
持弓矢呪之曰若次第中此牌字則必聞京師音耗果
[001-3b]
三發三中左右動色相賀 己酉上與幕府從容語曰
夜来夢皇帝脱所御袍賜吾吾解舊衣而服所賜此何
祥也頃之報京師使臣来乃武學生借閤門祇候秦仔
賫蠟詔命上為大元帥陳亨伯元帥汪伯彦宗澤副元
帥速領兵入衛上捧詔嗚咽軍民感動上乃命耿南仲
同預軍謀十二月壬戌朔大元帥開府除汪伯彦為集
英殿修撰上初開府服排方玉帶語伯彦等曰吾陛辭
日皇帝賜以寵行吾遜辭久之皇帝曰朕昔在東宫太
[001-4a]
上解此帶賜朕卿宜收取不得已拜賜癸亥南仲等言
軍行先籍糧食今勤王之師經由河北京東兩路乃差
徽猷閣直學士河北都漕樂夀張慤直龍圖閣京東漕
臣邵武黄潛厚並随軍應副乙丑閤門祇候侯章賫蠟
書至催發勤王兵章言陛辭曰皇帝諭臣曰康王辟中
書舎人從行可令便宜草詔盡起河北兵守臣自将入
援是夜上命延禧草詔曉頒諸郡惟中山慶源被圍不
得達元帥府五軍總一萬人上遣使招劇賊楊青常景
[001-4b]
等皆効順又得一萬餘人丁卯上欲領兵渡河與幕屬
謀所向或請出濬滑或請渡王俞或請趨魏縣言人人
殊猶豫未決汪伯彦獨曰非出北門濟子城不可衆莫
能奪上從之仍遣前軍統制劉浩統兵出南門陽為濬
滑之行以疑金乙亥上發相州使臣馳報黄河未凍衆
失色上禱于天地河神至子城渡報河凍已合丙子上
總師渡河至大名都漕權府事張慤與北道副總管奉
符顔歧率衆郊迓時京城圍久及上駐北門而四方事
[001-5a]
皆取决於帥府矣壬午副元帥宗澤部兵二千人自磁
州先諸軍至上大悦癸未知信徳府直徽猷閣梁揚祖
兵萬人馬千匹繼至諸将兵官如張俊苗傅楊沂中田
師中皆在麾下揚祖子美子傳授子俊成紀人沂中崞
縣人師中秀容人上問揚祖孰優揚祖以俊對上亦喜
俊自此常在左右上留揚祖為随軍轉運使甲申始聞
金人登城斂兵不下淵聖詔見通和卿等兵未可動上
涕泣知詔書為敵人所迫宗澤請進師直趨開徳解京
[001-5b]
城之圍汪伯彦等執講和之説且言敵兵十萬吾軍纔
一萬三千人如何解圍合使大王安居更檄宣總司陜
西江淮勤王之師約日俱進乃可破敵時北道總管趙
野至南京與宣撫使范訥合軍自號宣總故也野訥並
開封人伯彦請上移軍東平則措身于安地身安國難
可圖上問耿南仲亦以為然遂决東去澤請自領軍至
都城許之戊子澤兵行出南門進屯開徳府揚聲大元
帥在中軍庚寅上離北京二年正月辛卯朔上入東平
[001-6a]
府界癸巳帥臣盧益漕臣黄潛厚率衆出迓上達府治
丁酉右文殿修撰知冀州權邦彦以兵千人至上命屯
開徳𨽻于宗澤壬寅徽猷閣待制知河間府黄潛善與
髙陽闗副總管楊惟忠将數千兵至益開封人邦彦樂
夀人潛善潛厚弟惟忠西戎部族也潛善請上移書沃
哩布與辨曲直令退軍通京城之問耿南仲曰使敵知
元帥府所在非利也潛善計不行乞戍兵于曹從之上
留惟忠為元帥府都統制丁卯上以京東漕臣閭邱陞
[001-6b]
所領濮州兵及深州守臣姚鵬博州守臣孫振等兵一
萬四千𨽻宗澤新降到賊軍丁順及單州王澈廣濟軍
孟世寧等兵三萬七千人𨽻潛善壬申上以約諸路合
兵而東平去京師差逺與幕屬議進屯濟州庚辰上發
東平府癸未至濟州諸路兵大集軍費日廣梁揚祖言
京城圍久鹽法不通宜比𣙜貨物法許人入錢給鈔請
鹽上從之纔及一月給鈔一百萬緡公私俱便宗澤帥
兵至韋城與金大戰敗之丙辰上奏除澤徽猷閣待制
[001-7a]
丁巳黄潛善以機事赴府禀議且引探事人張宗得金
人偽赦并迎立孟太后書上揮淚大慟期身先士卒追
二聖於河北諸将曰此将臣職爾大王乃宗社所繫不
可輕舉時兵部尚書吕好問亦遣勇士李進持帛書至
好問希哲子也戊午上以便宜除汪伯彦顯謨閣待制
充元帥而黄潛善為副元帥癸亥耿南仲等率文武官
吏勸進書再上上流涕不受諸路帥守監司推戴無虚
日使臣鄭安自京回傳到少帝齧血書襟詔上讀之慟
[001-7b]
哭南仲以下又言帝王之興必有受命之符大王陛辭
皇帝賜以排方玉帶大元帥建府有賜袍異夢四方申
呈或曰靖王今始悟靖之為字皇帝立十有二月而元
帥府建則靖康紀元實為符兆願大王亟即位以當天
心上不納丙寅張邦昌以諮目至大略言國禍之酷權
以濟事故寧忍死而報之於殿下上答邦昌書亦曰九
廟不毁生靈獲全皆相公之功邦昌又遣上舅忠州防
禦使韋淵賫書稱臣且言封府庫以待又曰臣之所以
[001-8a]
不死者以君王之在外也丁卯吏部侍郎汝陽謝克家
以邦昌命賫玉璽至文曰大宋受命之寳克家跪進上
慟哭命汪伯彦司之皇太后遣左丞安岳馮澥權右丞
江寧李回采奉迎澥康邸舊人也又令姪權衛尉卿孟
忠厚賫書詣上略曰王其速驅輿衛入處宸居上以安
九廟之靈下以弭四方之變上覽書乃命移檄諸道具
言邦昌恭順之意約束不得亂入京城於是濟之老父
請上即位於濟宗室仲琮議用晉武靈王遵承制故事
[001-8b]
幕屬難之謂宜如唐肅宗即尊位以定天下又宗澤言
恐邦昌等隂與金結毋或深信且開封于南京乃祖宗
受命之地取四方中汴漕尤易庶為萬全時使臣曹勛
自河北竄歸進道君御劄曰便可即真来救父母上慟
哭拜受由是決意趨應天庚辰上發濟州鄜延副總管
劉光世来上命光世都提舉五軍光世延慶子也僉書
樞密院沙縣曹輔来癸未上至應天府甲申皇太后遣
吏部尚書仙井王時雍開封尹永嘉徐秉哲奉乗輿服
[001-9a]
御来而張邦昌繼至伏地慟哭請死丙戌上以便宜進
汪伯彦黄潛善為雜學士於是耿南仲議改元謂宜倣
藝祖建隆之號且本朝以火徳王請曰建炎云 改元
大赦天下除常赦所不原者赦書首令從臣監司郡守
訪求文武才略出倫之士雖布衣亦聽舉又誤國害民
如蔡京童貫王黼朱勔孟昌齡李彦梁師成譚稹及其
子孫見流竄者更不復敘民貸常平錢榖悉與蠲放又
散斂青苗本以便民歳久法弊反為大患亦令罷去祖
[001-9b]
宗上供自有常數後縁嵗増不勝其弊當裁損以紓民
力比来州縣受納租税務加槩量以規出剰可令禁止
應臨難死節義不受辱出使軍前及因守戰歿於王事
許其家自陳優與褒賞應違法賦斂與民間疾苦許臣
庶具陳言雖詆許亦不加罪初睢陽當五代之末有狂
僧日呼于市曰此地将来有聖人出世及我太祖以歸
徳之節受周禪而國號宋人以為應矣至是乃正應其
語上之将即位也門下侍郎耿南仲等請用漢光武故
[001-10a]
事為壇於宋之陽先告天地北望二聖然後受命及上
登壇受表涕泗交流百官環侍無不感動因名其壇曰
中興受命之壇 初靖康以金人内侵置四道都總管
分制諸路以衛京師有詔事得専決財得通用官得辟
置兵得調發有警則留其副以守而都帥自将入援既
而南道都總管張叔夜統兵三萬至京城下與金戰遂
除僉書樞密院從二聖北狩南道都總管胡直孺亦統
兵勤王戰敗為金所獲後遣之還惟副總管直龍圗閣
[001-10b]
朱勝非留治應天府事勝非頗能均節調度帑藏得以
不空至是上即位犒賜半出於此叔夜耆之孫直孺開
封人勝非上蔡人也 辛卯上謂宰執曰少帝事上皇
仁孝升聞爰自臨御沉機淵㫁聖不可測乃遭厄運暫
為北狩朕念手足之恩常若神㑹太后當二聖北轅以
聖德起於宫闈乃眷朕躬膺天厯數累章勸進於國有
功靖康皇帝宜上尊號曰孝徳淵聖元祐皇后册為隆
祐太后 壬辰宰執奏事張邦昌先退上問黄潛善等
[001-11a]
曰朕何以處邦昌潛善等曰邦昌僭號罪在不貸然為
金人所脅不得已而從權惟陛下睿斷處之上曰邦昌
小心不幸逢此雖不能死然遭變從權使宗廟不隳社
稷不壊一城生靈獲全肝腦金人纔退遣人賫書赴愬
及歸寳璽駿奔来朝北面事朕既貸其初欲馭以王爵
異時金人有詞使邦昌具書報之曰中國不忘趙氏彼
師不旋踵而天下勤王之師皆左袒歸宋故邦昌懼不
待問罪幸保首領而反籍於朕使金人知天下之歸出
[001-11b]
於自然卿等以為如何潛善等曰陛下聖意髙逺非臣
等所及於是邦昌罷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
五日一赴都堂參決大事上即命潛善等募忠信能専
對之士奉使通和除作國書命邦昌更作金人書早遣
使行尋詔加邦昌太傅依文彦博故事每月兩赴都堂
以稱朕優禮之意册賢妃韋氏為宣和太后立嘉國夫
人邢氏為皇后侍御史績溪胡舜陟首言今日措畫中
原宜法藝祖命郭進李漢超董遵誨等守邊之術以三
[001-12a]
京闗陜浙為四鎮拱滑潁昌𨽻東京鄭汝河陽𨽻西京
恩僕開徳𨽻北京而同華陜𨽻京兆擇人為節帥使各
以地産之賦養兵自衛且援鄰鎮如犬牙相錯又京帑
積錢千餘萬緡宜給四鎮為糴本若四帥得人則隠然
為國長城庶㡬中原不失江左可居詔付三省未㡬言
者謂舜陟為臺官而事偽廷遂除秘閣修撰知廬州其
議遂寝 門下侍郎耿南仲告老癸巳除觀文殿學士
提舉洞霄宫而大元帥府叅議官耿延禧髙世則亦皆
[001-12b]
以宫觀去上欲命相而難其人黄潛善汪伯彦皆元帥
府舊寮新擢執政人望未孚惟資政殿大學士李綱當
靖康京城初被圍時能建議力守後宣撫河南救太原
雖無功而士論恕之謂其平日有志在今可用甲午綱
自外除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綱邵武人先是淵聖除綱
領開封府道梗尚未赴也 金主晟起燕雲上中京遼
東西長春平州凡八路民兵𨽻于諸萬戸分擾兩河於
是渤海萬户托卜嘉原名撻不也/今改正下同屯河間府女真副統
[001-13a]
蘇赫原名韶合今/改正下同屯真定府契丹都統馬五屯平陽府
女真萬户尼楚赫原名銀朱今/改正下同屯太原府女真萬户羅
原名婁宿今/改正下同屯河中府而雄覇嵐憲澤潞諸州皆有
萬戸分屯自金之初用兵也朝廷許諸郡得便宜行事
故各務自保逐路帥司不調發無連衡合從相援之勢
又金兵方盛非一州之力所能敵故金得併兵既破一
州又攻一州至是女真副統䝉克原名䝉哥/今改正進據磁相
詔遣統制官馬忠張換将所部各五千人自恩冀趨河
[001-13b]
間以襲之時靖康執政皆去而僉書樞密院曹輔已被
病丙申卒 丁酉詔宣仁聖烈皇后保佑哲廟有大功
而姦臣造言仰誣盛徳著於史牒以欺後世可令國史
院據實而修播吿天下於是蔡卞邢恕皆追貶之 詔
遣統制官薛廣張瓊将所部各三千人廣自内黄瓊自
開徳過河北山水寨義兵二萬同復磁相尋以宣教郎
臨江傅雱借工部侍郎為祈請使又令廣瓊等且駐河
南戊戌以吏部侍郎謝克家為翰林學士徽猷閣待制
[001-14a]
北道副總管顔歧為御史中丞翰林學士莫儔除述古
殿學士承㫖吳幵除龍圖閣學士皆奉祠而去儔歸安
人幵清流人也 知揚州許份言濟鄆與敵為鄰南京
雖興王之邦而敵騎屢至惟揚州前江後淮有險可恃
願駐蹕於此是日詔略曰屬方勤於北顧難遽議于東
巡份侯官人将子也 初江寧府禁卒周徳等叛執知
府資政殿學士宇文粹中殺官吏嬰城自守㑹經制司
屬官鮑貽遜統勤王兵七千至城下發運判官方孟卿
[001-14b]
檄貽遜進兵逼城徳等乃受招安粹中華陽人靖康初
自右丞出帥貽遜龍泉人孟卿鄱陽人也時新除右僕
射李綱行次江寧因與漕臣權府事吴人李彌遜謀是
日誅首惡五十人其衆千餘人令提舉常平官王枋部
赴行在 癸卯資政殿學士宋城路允迪靖康初為僉
書樞密院未㡬奉祠去丁未召為吏部尚書 資政殿
學士建陽范致虚靖康末以前執政帥長安嘗統兵復
西京擒金留守髙世由未㡬兵敗退駐潼關至是復命
[001-15a]
為京兆經略安撫使 初西路總管資政殿學士王襄
北道總管資政殿學士趙野皆以前執政任總帥雖率
兵赴闕而遷延不進至是襄野並責分司詔略曰豈有
兩君之在野略無一騎之入關故取迂塗以為遁計尋
又各以散官安置襄永州野邵州襄南陽人也 戊午
詔太常少卿周望借給事中充大金軍前通問使武功
大夫趙哲除達州刺史副之望上蔡人也 是月以龍
圖閣東道副總管朱勝非為中書舎人兼直學士院時
[001-15b]
事皆草創詔書填委而院無几案勝非嘗慿敗鼓草詔
然文氣嚴重如平時勝非因奏陛下新即位宜正始正
始之説無他仁義而已仁義者天下之大柄也人主當
持之而朝廷奉承之則人主尊朝廷當持之而四方順
從之則朝廷尊中國當持之而逺人欽服之則中國尊
人主失其柄必有大臣跋扈之患朝廷失其柄必有尾
大不掉之患中國失其柄必有外國交侵之患國家與
北敵結好一百二十餘年彼既亂弱乃逺交金人為夾
[001-16a]
攻之計天祚匿於近塞遣使指蹤令金人取之且露章
稱賀是中國失其柄矣金人内侵每以渝盟失信為辭
此皆燕人之語怨我背契丹之約也不然金人通好以
来何嘗違其意哉願睿明務思其本凡進退人才弛張
法度禮樂征伐慶賞刑威一語言一嚬笑必加詳審合
於仁義者行之不合於仁義者置之則可以弭兵保民
紹復大業迎還兩宫矣上嘉之 時在京榷貨物鬻鹽
鈔茶引而道途未通發運使梁揚祖請權於真州置司
[001-16b]
詔揚祖兼領其事於是嵗入六百萬緡嵗入六百萬/據揚祖行述
上之相李綱也御史中丞顔歧言張邦昌為金人所喜
雖已位三公宜増其禮綱為金人所惡宜置閑地六月
己未朔綱至行在入見首言陛下用臣為相而外廷之
論如此臣願歸田里至如命相扵金人所喜惡之間更
望聖心審處上曰歧嘗有此言朕告以如朕之立恐亦
非金人所喜者歧無辭而退綱乃赴堂治事 辛酉詔
潛邸名升暘宫 先是圍城百官中有余大鈞陳冲王
[001-17a]
及之洪芻等八人皆誘内人為妾及因抄金銀自盜入
己事覺送御史臺鞫治壬戌李綱再論圍城中受偽命
者上曰國家顛覆士大夫不聞死節往往因以為利如
余大鈞洪芻誘宫嬪為妾王及之坐蕃衍宅門詬諸王
卿知否曰見鞫之必得其情綱又曰靖康之禍在内惟
李若水在外惟霍安國死節甚著而吳幵莫儔王時雍
徐秉哲皆奉金人指立張邦昌及捕宗室戚里又受偽
命為執政此為罪首先是若水已贈觀文殿學士秉哲
[001-17b]
以散官安置乃詔贈安國為延康殿學士貶時雍髙州
幵永州儔全州並安置時在圍城中者綱槩欲以叛逆
罪之右丞吕好問曰王業艱難正含垢納汙之時遽繩
以峻法懼者衆矣責以不能死則可若直謂之叛逆彼
豈無辭乎綱意不厭乃遣其客正字晉陵胡珵要説好
問區别圍城人為三等以差行戮且曰必如是方可表
公之忠節好問謂珵曰某與君俱處城中衆以為可罪
者纔十許人耳餘人本末吾輩所共悉寧可以叛逆加
[001-18a]
之耶綱由是不樂 吕本中雜説曰金人再逼京師謝
克家耿南仲黨人往往在圍城中皆前日力攻李綱者
也綱既相復以圍城中事中傷之以邦昌僭號叛逆凡
在圍城中皆次第論罪吕好問謂綱曰圍城中固可罪
若但責以不能死節彼無所逃罪矣然其間尚有曲折
若専以叛逆罪之則彼必有辭矣却恐反為害由是綱
不悦即使言者中好問上深以為非然好問亦不敢留
綱亦旋罪去由是觀之耿南仲李綱之黨茍以罪更相
[001-18b]
加誣於國事所害甚大皆不得無罪也 癸亥詔略曰
朕惟祖宗涵養士類至矣靖康之變仕於中都者曽無
仗節死難而多偷生取容甚者乗時為姦靡所不至為
中國羞姑取其尤量加竄責以為臣子之戒至於卒伍
理當濶略以責後効既而臺獄具余大鈞等皆當棄市
上曰有司之法如此新政重於殺士大夫李綱等亦言
天地之大徳曰生於是詔流余大鈞與陳冲洪芻于沙
門島王及之與張卿才李彛周懿文胡思皆廣南諸州
[001-19a]
安置臺獄具在八月戊/午朔今聨書之李綱又奏張邦昌恃金人盜神
器國破而資之以為利君辱而攘之以為榮知陛下總
師于外天人所歸乃始退舊班遣使奉迎今冒取王爵
平章大政方且偃然自得儻或逃誅何以立國臣請以
春秋之法㫁之若都城人則謂因邦昌得生而徳之若
元帥府則謂邦昌不待討而恕之若天下則謂邦昌易
姓建號而憤之都城人徳之元帥府恕之私也天下憤
之公也春秋之法人臣無将将則必誅今陛下欲中興
[001-19b]
當先正朝廷乃崇僭逆之臣以示四方其誰不解體若
執政中有議不同者臣乞與之廷辨上乃召黄潛善吕
好問汪伯彦再對而潛善主邦昌甚力綱曰陛下必欲
用邦昌乞罷臣相上顧好問曰卿在城中知其詳謂當
如何好問曰邦昌僭位人所共知既已自歸惟陛下裁
處綱又曰邦昌罪當誅陛下以其自歸則貸死而逺竄
之潛善乃言在逺不如在近是日詔邦昌以散官潭州
安置 初知陳州趙子崧知汝州趙汝櫟知蔡州閻孝
[001-20a]
忠皆密邇敵兵能保全境内知襄陽府黄叔敖知漢陽
軍李彦卿通判鄂州陳規皆扞禦有勞又荆南府帥臣
鄧雍棄城而去敵欲乗勢渡江破公安縣知縣程千秋
率民禦之敵不敢犯是日詔子崧陞二秩汝櫟寳文閣
真學士叔敖秘閣修撰孝忠彦卿皆直秘閣千秋陞一
秩就除本府通判叔敖分寧人雍開封人規臨沂人尋
詔雍為禁從敵来先遁落職與宫祠既而襄陽復不守
叔敖落職降充監當 甲子召通奉大夫傅墨卿為禮
[001-20b]
部尚書龍圖閣學士知潭州郭三益為刑部尚書墨卿
山隂人前知舒州以武昌冦作遣其孥還越道由江寧
遇周徳之變一家盡死墨卿方遭患不及就職三益嘉
興人也 初上諭宰執令置登聞檢鼓院以通下情至
是置於行宫門外 李綱言今日中興規模有先後之
序當修軍政變士風裕邦財寛民力改弊法省冗費誠
號令信賞罰擇帥臣選監司使吾政事已修然後可議
興師上曰誰可任此者綱因薦前監察御史張所於河
[001-21a]
北直祕閣傅亮於河東乃詔借所直龍圗閣招撫河北
又以樞密副承㫖王&KR0667經制河東而亮副之皆賜錢百
萬緡以備募兵又給半嵗糧及空名告千餘道用京畿
兵千人為衛遣之&KR0667成紀人所益都人靖康末嘗至河
北募兵時因論黄潛善坐貶亮馮翊人號知兵初以布
衣得召權京西統制官将兵數千直至汴京城外與金
戰至是綱皆引用之 丁卯詔曰行在将士適當隆暑
暴路之久尤軫朕懐又賦斂之繁當謀蠲减法令之弊
[001-21b]
當議改更潰兵為盜因間擄掠殘破郡邑已降赦令當
遣使招集許令自新贓吏為姦乗時掊克重困吾民罪
不可貸當遣使按治寘於典憲靖康間敢言之士或至
竄逐宜悉召還自今有智謀之人如能獻諫宜悉擢用
協成治道以篤中興之烈 上登極赦書已罷天下神
霄宫是日又詔本宫錢穀並付轉運司以充省計既又
詔道士林靈素鄭知微傅希烈家資令温處二州籍沒
 上初詔取進士命給事中兼權直學士院河南王綯
[001-22a]
條所當行者綯言經義當用古注不専取王氏説乃詔
復元祐詩賦經義兼收之制鴻臚主簿鄧肅沙縣人也
宣和間因進花石綱詩得名李綱為起居舎人論京師
水災謫沙縣監税與肅游相善靖康間肅被召得官京
城破遂入統制官傅亮軍中至是以肅為右正言肅首
論圍城中有以侍從官而為偽執政者有庶官而為侍
從者有為張邦昌撰赦文者有因邦昌而改名者是皆
不復知有宋徳請悉以叛臣目之其上者寘於嶺外次
[001-22b]
則逺處編管卿監而下朝廷本不以國士待之亦難於
國士責之但籍其姓名自是不復任為臺諫侍郎若用
此則一網而盡不惟上報二聖之徳亦破天下姦雄之
膽也時右司諌潘良貴亦論圍城中人乞分三等定罪
良貴金華人也吕本中雜説曰鄧肅前一年因李綱薦
得官時又用汪伯彦薦為右正言故傅㑹綱意専以圍
城為言繼而潘良貴又乞三等誅罰 癸酉詔河外陜
西山東與隣路相援如常山之蛇首尾互應令金腹背
[001-23a]
受敵每路帥臣統之猶一人而運四體敵至援兵四集
則賞不踰時違者必罰無赦詔諸路添置武尉一員戊
寅同知樞密院汪伯彦進知院事己卯詔于沿河沿淮
沿江置帥府要郡以控扼之帥府帶安府要郡鈐轄各
武臣為之副又别置凌波等水軍上之初即位也即命
寧武軍節度使范訥為京城留守庚辰詔罷訥仍降授
承宣使淄州居住 先是召延康殿學士張慤為戸部
尚書慤至首言陛下當判忠邪忠邪判則亂治分壬午
[001-23b]
遂除慤同知樞密院事兼提舉戸部財用 初詔舊相
觀文殿學士宋城徐處仁為大名尹處仁時已被病至
是卒於大名 初言者論靖康末折彦質為宣撫錢蓋
為制置髙亢總兵守河皆不戰而遁今置不問則後将
何以使人彦質可求子可求見知府州猶未陷于敵蓋
惟演孫也詔貶彦質昌化軍蓋落職髙亢編置海外亢
行次南康軍知軍李定通判韓璹奏亢欲謀變已誅之
且待罪右僕射李綱曰亢将兵守河敵未至而先走朝
[001-24a]
廷不能正軍法一軍壘守倅乃敢誅之必健吏也使後
之受命扞敵者少知所戒是當賞上曰然乃詔定璹各
轉一官 初金人左副元帥尼瑪哈原名粘罕今/改正下同自河
東歸至雲中右副元帥斡里雅布自河北歸至燕山至是
聞上龍飛睢陽張邦昌入覲遂㑹于山後草地議事斡
里雅布中暑死乃以其弟鄂勒琿原名斡离/嗢今改正為右副元帥
時金國主晟嘗遣使諭尼瑪哈止南下之兵尼瑪哈報
以本朝數使人要結契丹漢兒欲共攻其國以激怒之
[001-24b]
蓋尼瑪哈専權晟不能令至是命相亦取决焉晟守虚
位而已 初錢蓋制置陜西嘗議湟鄯之地於朝廷無
毫髮利而嵗費不貲不若立青唐之後使為藩臣有益
麻党征者故王之子國人所服儻立之必得其力至是
用蓋策乙酉復蓋原官除陜西總制使賫告報益麻党
征仍賜姓名曰趙懐恩因召五路兵赴行在 以延康
殿學士宗澤為東京留守時馬軍都指揮使郭仲荀見
統禁旅在京城執政黄潛善汪伯彦頗疑澤故就命仲
[001-25a]
荀副之又以顯謨閣待制杜充為北京留守仲荀逵孫
充安陽人也 詔罷州縣職田右僕射李綱請令諸路
買馬及募民出財助軍費且言熙豐時内外禁旅五十
九萬今禁旅單弱何以捍强敵而鎮四方故莫若取財
於東南募師於西北若得數十萬付諸将以時練之不
久皆成精兵此最為急務丙戌乃詔陜西河北各募三
萬京東各募二萬合為十萬仍創騎勝壮㨗忠勇義成
龍武虎威折衝果毅定難靖邊凡十號每號四軍每軍
[001-25b]
二千五百人 丁亥上諭宰執東京發到内庫寳器有
玻璃碼碯之屬皆遐方異物内侍陳列以進朕念玩物
喪志悉令碎之汪伯彦曰陛下初即位便能以道養志
不累於物中興之功不足致也 詔河東河北自太原
真定失守之後列郡被圍誓以死守昔有十城固守不
下則載信史以耀後世今數千里之廣無一人忍負國
者忠義之俗古所未有訪聞失職之吏失次之軍失業
之民渡河而南未有所歸其令帥臣監司悉心措置分
[001-26a]
布而收之 初淵聖登極髙麗國遣使入賀詔遣吏部
郎官華亭衛膚敏為宣問使至明州迓之始許使人春
見而金人已逼京城詔令不通使人坐館淹久日費以
萬計膚敏度不可留乃以幣易金繒厚餉其使而遣之
還朝請矯制之罪上嘉賞遷為衛尉少卿至是膚敏言
屬者敵逼汴京乗輿保金湯而居固善然知敵雖棄去
秋必復来而尚嬰孤城此大臣不知變之過也今兩河
諸郡幸皆堅守臣謂宜隂以帛書許其世封使人知自
[001-26b]
愛不為敵有陜西山東淮南則令増埤濬湟訓齊其人
而擇大臣以鎮撫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