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54 豐川易說-清-王心敬 (WYG)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豐川易説卷一
             鄠縣王心敬撰
  上經
乾䷀乾下/乾上
 文王演易變夏商易序而獨首乎乾何也曰萬物生
 於天地而乾尤乘坤而為天地萬物之祖氣无天地
 則萬物不能自生无乾即坤之孤隂亦不能獨生易
[001-1b]
 生生之道也故首乾也
乾元亨利貞乾渠/焉反
 文王之彖乾以元亨利貞何也曰乾於二氣為陽德
 而重乾更為純陽是上天於穆不己之命而自具剛
 健中正純粹精之至德者也乾原統貫七德以為體
 故非七德統貫不足盡其蘊而七德自具四善以為
 用故非四善兼該不足盡其占也然曰乾元亨利貞
 則文王使人知體乾之德者斯能善乾之用獲乾之
[001-2a]
 吉而占者従可知矣後倣此
初九潛龍勿用潛捷/言反
 周公之象乾以龍何也曰乾不可象而象之天天亦
 難象而象之龍若曰秉陽之精具陽之變而飛潛惕
 躍神化不測者龍也故不言乾不言天並不言陽而
 象之以龍也
 周公之象乾初九以潛龍而占取勿用何也曰初九
 為地下始生之一陽故為象取地下蟄藏之潛龍也
[001-2b]
 微陽在下尚未能有出地之用故戒潛龍值初亦未
 可冒昧思用也然曰潛龍勿用則凡體乾者遇此時
 居此位皆當推此象而得其意以免躁動之咎斯為
 當耳而占者亦従可知矣餘爻倣此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見龍之見賢遍反/卦内見龍並同
 周公之象乾九二以見龍在田而占取利見大人何
 也曰九二為出地之二陽故象取在田之見龍也陽
 出地則必品物流形龍在田則必行雲沛雨行雲沛
[001-3a]
 雨者見龍之所以利見萬物亦萬物之所以利見見
 龍見龍在田者大人之所以利見當世亦當世之所
 以利見大人故占取利見大人也然曰見龍在田利
 見大人則凡體乾者德已成乎見龍但當勉於謹信
 閑存而無急於利見之心斯為元亨利貞即凡為大
 人者知世有在田之見龍即當抜茅連茹以為王國
 之光斯為元亨利貞也不然處士而係情干進大臣
 而不知明揚皆所謂亢龍之悔失九二正中之㫖矣
[001-3b]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周公之象乾九三以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而占以
 厲无咎何也曰中二爻人位君子之象也九三下乾
 終而上乾交乾乾終日夕惕若之象也九陽質三陽
 位上下重乾承乘皆剛故占有厲象也純剛處此乾
 乾惕若有雖厲无咎之象也然曰君子終日乾乾夕
 惕若厲无咎則亦可見乾惕者人生自免咎戾之道
 世之履危蹈險不知自勉而輒怨境遇之險阻者舉
[001-4a]
 自暴自棄之借口耳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躍羊/灼反
 周公之象乾九四以或躍在淵而占以无咎何也曰
 居下卦之上而升乎天位惟龍能之不言龍者蒙上
 之文也近乎五有躍象也尚在上乾之下故象淵又
 有與初相應之義故象在淵也下上之間有審於進
 退逹可而行之義故占為或躍而審於出或在而未
 忘處无咎之象也然曰或躍在淵无咎則知鋭於進
[001-4b]
 取而不知度時泥於隱退而不知行義皆自取咎戾
 之道矣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周公之象乾九五以飛龍在天而占為利見大人何
 也曰五天位故九五在天之飛龍象也五居天位具
 天德以臨天下故占有九五大人利見天下之象亦
 有天下利見九五大人之象也然九二曰利見大人
 九五亦曰利見大人九二曰見龍九五日飛龍則其
[001-5a]
 所以飛之天者即其所以修之田而九五之王道利
 見皆九二之天德利見耳不然者五之飛龍便近亢
 龍咎且不免尚何利見之與有
上九亢龍有悔亢苦/浪反
 周公之象乾上九以亢龍而占為有悔何也曰陽亢
 也而又踞乎諸陽之上天位之表亢之象也亢龍則
 有首而失乎天則矣故又有悔之象而占為有悔也
 然曰亢龍有悔則可知龍本无悔而悔生於亢亢龍
[001-5b]
 惟不能潛見躍飛之時宜故並異於羣龍之利見无
 咎而羣龍若不能自安潛見躍飛之天則則亦同於
 有悔之亢龍君子進退出處立身行已顧可忘朝乾
 夕惕之功昧孔子知幾存義之訓乎
用九見羣龍无首吉
 百九十二陽爻不發用九之例而於乾獨發之且獨
 明其為見羣龍无首而吉何也曰乾卦為六十四卦
 之首乾九即百九十二用九之首發用九之㫖於乾
[001-6a]
 乃所以例百九十二陽爻也羣龍有利見无咎之吉
 者為其无首也上九以亢龍而悔者為其有首也蓋
 用九即是用此乾剛悔所易招而更不以柔道濟之
 凶且立至何獨有悔乎故又戒於用九以能見得羣
 龍无首而吉也然觀於逐爻用九之道无非貴於因
 時為用而至此又總明用九之道吉於見羣龍无首
 則易道乃教人隨時用中之道亦從可知矣甚矣聖
 人之憂患天下後世至深也
[001-6b]
 羣龍以不見其首為天則故用九以見羣龍无首為
 吉也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
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彖吐亂反/施始䜴反
卦内/皆同
 孔子傳彖之元亨利貞出於文王所言之外何也曰
 文王之彖繫原括孔子之義孔子之傳彖只以申明
[001-7a]
 文王之㫖也且使文王即先孔子而再演亦當不異
 孔子之説又使孔子即繼此而更衍亦終不能出文
 王原㫖之外也今試思文王不言元之資物統天而
 元之資物統天曽能出於文王繫元之㫖乎文王不
 言亨之行施形物而亨之行施形物能出於文王繫
 亨之㫖乎其實文王原括孔子之意以立言而孔子
 實推文王之㫖以盡義也且傳所以傳經未發之本
 㫖而令暢也經果已暢尚何以傳乎今如以傳之所
[001-7b]
 言疑經之未言而謂孔子之傳出於文周之外則大
 學聖經之誠意不言好善惡惡平天下不言好惡同
 民而傳言之為曽子之傳出於孔子之經也可乎不
 可故凡諸儒謂羲文周孔各自為易者皆執於言詮
 者也
 孔子又申以聖人法天體乾之義何也曰易本造化
 推人事明天之道正所以責人之道也天道人盡可
 法而非聖人則法之不盡乾義人盡宜體而非聖人
[001-8a]
 則體之不至故援聖人以實體乾之人也又聖為人
 類之主猶乾冠諸卦之首王為萬邦之宗猶天為萬
 物之祖故孔子繫乾之元亨利貞以聖人之元亨利
 貞足之正明易乃羲文周孔四聖人所以借天道明
 人道之㫖耳
 言乾元之資始統天又言雲行雨施品物流形何也
 曰此言乾之元亨也天之為天惟是元氣周流故萬
 物之生皆資元氣為始而元氣周流原是終始不息
[001-8b]
 故乾元以統天而大也雲行雨施是元氣之亨通品
 物流形是萬物之亨通然究之元氣萬物實終始亨
 通於大哉之乾元耳故曰資始統天也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何也曰此言
 聖人之元亨所以實元亨之象於人耳蓋天地之間
 只此一元之理消息因時亨通无礙惟至聖聰明睿
 智為能大明獨照終始洞徹隨時乘運御天而行如
 天之元亨也匪是則有愧天道之元亨矣
[001-9a]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何也曰此言
 乾之利貞也乾道變化萬物使之生理各得至於生
 意収歛包裹完固洪纎高下元氣不泄此乾之所為
 利貞也然所謂性命各正即乾元之變化保合太和
 即保合此乾元之太和總之是乾元之資始而統天
 耳故乾之元亨利貞四德實一德之自為變化故曰
 乾元亨利貞也蓋至此而乾之四德其㫖乃暢矣文
 王之㫖豈不足而孔子之言豈有餘乎
[001-9b]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何也曰此言聖人之利貞所以
 實利貞之象於人耳所以然者聖人在上抱天德乘
 天位因天時興道致治使萬國民物各得其所是即
 乾之利貞也不然則有愧天道之利貞已此夫子傳
 彖之元亨利貞而更實以體乾之聖人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卦象有彖而大㫖已具且小象周公有繫矣何為孔
 子又總括一卦之象而復實以君子體備之道乎且
[001-10a]
 不曰乾而曰天行不曰乾行健而曰天行健前言聖
 人大明終始後言大人合德天地聖人知進退存亡
 而於諸卦總象獨明君子體易之㫖何也曰正孔子
 以易道責人體備之㫖也文彖雖寓責人體備之義
 而未嘗明責之人小象雖無非責人之㫖而未嘗直
 責人以體備故孔于總括一卦全象之㫖而申明君
 子體易之道也其不曰乾而曰天行不曰乾行健而
 曰天行健者乾不可名而天可象天體渾然而天行
[001-10b]
 甚健故曰天行也就天之性情而言則曰乾就天之
 運行而言則止可曰健故不曰乾行乾而曰天行健
 也前言聖人後言大人聖人而象下括之君子者聖
 人大人與天為一與乾合德君子則人而法天行而
 效乾之人也世之與天合一與乾合德者萬不得一
 但得法天效乾之人即可免悔吝咎厲之凶而得元
 亨利貞之吉矣故卦卦明君子體易之道實卦卦望
 君子以體易之道也此諸卦大象責成君子之義也
[001-11a]
 其曰君子以自彊不息者君子以天行之健反求諸
 身謹信閑存忠信立誠憂勤惕厲念念不忘則至誠
 不息而天行之健在我又何有於凶悔咎吝之至哉
 然曰自彊不息自彊孰不可能不息孰不可勉則夫
 子責備斯人之意為深切矣其餘六十三卦之象義
 皆同此
 觀君子之以自彊不息而君子崇效天之道可以類
 推
[001-11b]
 八卦始畫取象天地風雷山澤水火重為六十四亦
 只是八卦摩盪之㫖自夫子作大象申明重卦之義
 而後知六十四卦之用皆不逺人即三百八十四爻
 之用亦無不可以類推學易者始識指歸易道至孔
 子眞如揭日中天光明洞逹而後世猶有緯稗占候
 象數卜蓍紛紛亂經之説抑獨何耶六十四卦大象
 無一不實以君子體易之道四聖人作易無非教人
 寡過之㫖於是昭然明白讀易但尊孔子便如瞽之
[001-12a]
 得相不至重墮坑壑則雖謂十翼為羲畫文彖周象
 之眼目可也謂孔子集易道之大成可也
 易是即造化明人事之書於孔子之大象益信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周公之小象孔子亦傳之何也曰伏義之心精寓於
 卦畫得文王之繫彖而卦㫖明得周公之繫象而爻
 義明故文王之心精即在卦彖周公之心精即在爻
 象文周乃孔子奉為願學之人彖象即孔子奉以寡
[001-12b]
 過之書故韋編三絶之間觀玩有得既按卦傳文彖
 又逐爻傳周象也
 其傳初九以潛龍勿用陽在下何也曰言初九陽在
 地下尚未可用故占戒以勿用也至於乾坤初爻提
 出隂陽兩字則易道之要領已透出矣
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其傳九二以見龍在田德施普何也曰九二陽出地
 上德施己普故占為利見大人也
[001-13a]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復芳服反/本亦作覆
 其傳九三以終日乾乾反復道何也曰九三下乾終
 而上乾始往來反復皆不離道故占為雖厲无咎也
或躍在淵進无咎也
 其傳九四以或躍在淵進无咎何也曰九四質陽處
 隂出處不茍故進為无咎而占亦无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造徂/早反
 其傳九五飛龍在天大人造何也曰九五陽德當位
[001-13b]
 大中至正乃聖人之躋乎天位者耳故占為利見也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其傳上九以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何也曰言上九極
 剛處上盈滿極而虧所必至是乃不可長久之道故
 占為有悔也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其傳用九以天德不可為首何也曰好剛則為首為
 首即非天德故不可為首也嗚呼周公之象夫子之
[001-14a]
 贊蓋莫非敎也占卜不能外要豈獨供人占卜之用
 乎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㑹也利者義之和也
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㑹足以合禮利
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
元亨利貞長丁丈反下長/人同幹古旦反
 文王元亨利貞之彖孔子已傳之矣又申以文言何
 也曰韋編三絶之間味之而愈深推之而愈出覺前
[001-14b]
 之傳彖者尚不盡意耳蓋前之傳彖者特以明在天
 之元亨利貞而至此又見得人心自有元亨利貞僅
 以天道明之固不可御天時乗聖人之體乾而至此
 又見得效天法乾君子亦有元亨利貞僅以聖人明
 之亦不得也然要之即申上文之未盡故曰文言也
 其曰元者善之長也者謂此元在乾為資物之始在
 人即衆善之長而所謂統四端兼萬善之仁也亨者
 嘉之㑹也者謂此亨在乾為行施流形之運在人即
[001-15a]
 嘉㑹之禮也利者義之和也者謂此利在乾為各正
 之性命在人即此義之和也謂貞者事之幹也者謂
 此貞在乾為保合之太和在人即事為之楨幹也故
 君子誠能體乾之元宅心居仁則無物不在所愛之
 中而足以長人矣能動協臧嘉則周旋酬酢無不中
 度而足以合禮矣以公溥之利及物使物各得其所
 利則上下公私之義正而和矣以安貞之意處事則
 信以成之知而弗去而幹理自固矣君子行此四德
[001-15b]
 自彊不息是即天行之健爾故曰乾元亨利貞也
 即孔子乾彖之文言觀之可見此理此心無分在天
 在人聖人學者總是此物此志易道範圍天地而不
 過曲成萬物而不遺之大㫖已槩見於此聖言真朗
 如日月經天而學者每以穿鑿附㑹隱深不經之説
 解之何也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
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
[001-16a]
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樂音洛/苦學反
 孔子又申明六爻象傳之義何也曰亦猶文言申彖
 之㫖也蓋孔子當韋編三絶之下不惟見得文王之
 彖味之而愈長推之而愈出即周公之象亦非一説
 之可盡一義之可終故象已傳而重申以傳耳然此
 尚屬申傳之義耳仔細推詳孔子之意則謂易原為
 人事設故必須申明以身自占之㫖使學者知隨時
 從道之實義然後易可體而用過可因而寡易之為
[001-16b]
 道乃真不可逺而體之者歩歩元亨利貞矣故易之
 作乃聖人憂患天下之至意也且如不易乎世云云
 君子處隱之道庸言庸行云云君子正中之德終日
 乾乾云云君子進德修業之事上下无常云云君子
 審時之哲同聲云云大人過化存神之業高而无位
 云云君子動悔之戒皆何與於占而孔子一一申之
 象傳之下其意固曰天地間無處非易故善體易者
 無徃不占且學者但能隨時隨地反身自占即隨時
[001-17a]
 隨地利用无咎彼蓍以决疑特一時事一處占耳全
 占固視吾心之變易從道何如也嗚呼孔子諄切之
 意明白反覆如此吾輩讀易者讀孔子之言學寡過
 之道亦可以觀象玩占而悟用易之道矣
 初九之曰潛龍勿用何謂也者謂言君子所以體周
 公乾初爻義何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者謂德已
 成乎龍德而當隱處之地者也不易乎世者守其道
 不隨世變也不成乎名者晦其行不求人知也遯世
[001-17b]
 无悶者窮不改樂也不見是而无悶者人不知不慍
 也樂則行之者得志與民由也憂則違之者不得志
 獨行其道也如此乎其確不可拔乃潛龍之德而君
 子體乾處潛之道也
 初潛地下而亦曰龍德者即能見能惕能躍能飛之
 龍正當其潛耳故曰龍德也君子方其在潛之時而
 亦曰龍德者則學已成德己就無不可進而利見之
 君子大人故曰龍德而隱者也然則處潛者非真有
[001-18a]
 確乎不拔之守便無得於潛龍勿用之㫖而雖潛而
 不能抱樂行憂違之具亦無當於勿用之潛龍也總
 之真龍德則必能勿用本自能用而特以隱勿用乃
 為真潛龍乃為真潛龍勿用耳自占者尚其以此求
 之其於用乾之九也思過半矣其於用三百八十四
 爻也思過半矣
 不忘憂樂是其一體之𢎞仁樂行憂違是其出處之
 正義若樂行而不能不拔躁進之流无悶而亦不知
[001-18b]
 憂亦屬枯木死灰之流元陽之氣不存者也
 確乎不拔即乾之貞可見元未嘗不貞故曰利貞者
 性情也
 四德分之各自為性情合之正一性情故確乎不拔
 者必能樂則行之君子但真能體乾之元即亨利貞
 俱在是矣元而不貞必非真元也
 貞下起元潛龍惟其有不易不成憂樂无悶之德自
 然能飛躍利見此乾之六龍只一潛龍為之也故以
[001-19a]
 六龍作六種人看固得即以六爻作一人看亦得耳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
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
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行下孟反/邪以嗟反
 九二之言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者謂君子之
 所以體周公乾二爻義何如也龍德而正中言九二
 履中得正是龍德之正中者也信庸言謹庸行閑邪
 存誠者言行閑存之是凛正是其内外顯微體乾之
[001-19b]
 實學實德也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者謂善成一世
 而心不伐已德廣博而人自化正是大人正已而物
 正之盛德也德至於此雖未得為君而君德已備故
 爻辭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而君子體乾處
 見之道可概見矣
 細玩九二之德只平平實實一乾天常運之德所謂
 依乎中庸也
 九二實盡下學乾誠之功而以為君德君德乃九五
[001-20a]
 飛龍上造之德而以九二誠意正心之實功當之可
 見王道本於天德
 九二乾體得中君子之依乎中庸者也依乎中庸則
 時中之君子矣惟其時中則自能遯世不見知而不
 悔故龍德必能潛則自能用其中於民故龍德必能
 躍能飛是九二一爻之德實乾爻中逹天盡性允執
 其中之聖德也有此聖德安往不元亨利貞乎體乾
 者亦於此加之意可也
[001-20b]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
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
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
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
无咎矣幾音/機
 九三之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者
 謂君子所以體周公乾三爻義何如也君子進德修
 業謂九二乃君德之已成君業之可就九三則尚在
[001-21a]
 人位是乾乾進德修業之君子也忠信進德修辭居
 業者處以德為學故當其處則德欲進而内主忠信
 不二不欺無詐無虞所以進德也處以業為用故當
 未用則業欲修而修辭立誠使真可廷獻真足致用
 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者知其至極而必求
 至之此始條理者智之事可與於知幾其神也知終
 之可與存義者謂知終必求終之此終條理者聖之
 事可與於存逹行之義者也是故居上位惟知以進
[001-21b]
 修為事而不驕居下位惟知以進修為事而不憂總
 是以乾乾惕若當上下之交故雖危无咎也
 忠信進德修辭立誠亦只是學九二信謹存誠之德
 與幾存義亦只學九二善世至博之德不驕不憂亦
 仍是學九二不伐而化之德可見真正龍德之學只
 是學真可以飛龍上治之君德故處曰隱居求志而
 出即為行義逹道也大學之不外明新亦即此義嗚
 呼後世談學術亦可知所從事矣修辭如何却是立
[001-22a]
 誠修辭立誠如何為所以居業蓋辭而浮華無實則
 不足以經世固非可居之實業即標榜前言不由心
 得亦非立誠之道故必以自得於心者由衷而出平
 日之坐而言者真可作而行乃為修辭立誠乃為所
 以居業也蓋這業即飛龍上造之業其居之也非可以
 無用虛詞不誠偽詞當之故惟孔孟伊尹足當此義
 九三明君子之學乃六龍之根柢有此學斯無往不
 宜故忠信進德即進九二之德居下不憂即進初九
[001-22b]
 潛龍之德知幾因時即進九四之德居上不驕即九
 五之德乾乾因時而惕即戒上九亢龍之悔一貫相
 因故易為責備人道作而於乾六爻尤以人道克修
 為義嗚呼易道從可知矣
 終日乾乾之君子即大象體天行健之君子故羣龍
 之心學備於九三一爻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子曰上下无常非為邪
也進退无恒非離羣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无
[001-23a]
離去/聲
 九四之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者謂君子體周公
 乾四爻義何如也上下无常云云者謂君子之出處
 時而已一於躍而不知退是為干進而為邪泥於淵
 而不知進是為忘世而離羣君子進德修業欲其及
 時故或躍而上或在淵而下初不執於一轍所謂進
 以禮退以義者耳何咎之有
 陽剛好進故聖人以憂疑為戒所以豫消上九之亢
[001-23b]
 悔也
 四尚在人位故進修與三同功及時之義聖人之責
 備人道也
 觀或躍在淵為欲及時進德修業可見人生仕止行
 藏非特出處之遇正是進修之時而且屬驗我學修
 之地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
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
[001-24a]
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九五之曰飛龍利見何謂也者謂體周公乾五爻義
 何如也同聲云云者謂乾自初來而功德懋矣此直
 贊其業以釋爻辭利見之義也蓋人之於聖類也五
 本九二成龍之君德以首出庶物自然如天道有利
 物不言行施飽滿性命各正保合太和之𢎞用由是
 以所信見為言則民莫不信以所謹見為行則民莫
 不悦以立誠者盡人物之性即天地賴以參贊其善
[001-24b]
 世者雖不伐而世自賴其善其以博德正諸已而物
 自無不化而何有同聲之類不相應同氣之類不相
 求乎流濕就燥雲龍風虎皆聖人作而萬物自覩之
 實理亦本天親上本地親下各從其類之順應耳
 聖人作而萬物覩固是言聖人盛德大業物自共覩
 如所謂善世不伐而德博自化之義實是聖人體乾
 元亨利貞之德用為仁義禮智之施如尊賢使能市
 㕓不征等實德實政作覩於上故能得天下仕者願
[001-25a]
 立其朝耕者願耕其野之應而凡有血氣莫不尊親
 耳非聖人纔作而萬物即覩也實義須體中庸至聖
 章孟子尊賢使能章切實取之乃不落於空虛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
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上九之曰亢龍有悔何謂也者謂體乾者於周公繫
 上九爻義如何為戒也曰貴而无位者五居中為君
 上居五上不應君上復有君故上无位也无位則无
[001-25b]
 民无輔安得不動而有悔乎嗚呼易真聖人憂患天
 下後世而作學易者必反身自占乃不負聖人垂戒
 之㫖不然不能不動動輒得悔雖窮盡易家義疏説
 他人藥方耳於己無益也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
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舍音捨/治去聲
 爻義一傳再傳矣又申以三傳四傳五傳何也蓋韋
[001-26a]
 編三絶之際覺前言猶為未盡故猶不能已於三傳
 四傳五傳耳而此傳則程子謂就乾之時而發義也
 下也者以潛龍尚在地下未可用也時舍者以在田
 尚未飛則是時尚屬舍宜隨時而止也行事者終日
 乾乾行此進德修業之事也自試者或進或退隨時
 自試也上治者得位而行上治之時也窮之災者性
 陽剛而處又上窮極而災斯至也天下治者聖人用
 九之道即用乾元亨利貞之道則萬國咸寧也其於
[001-26b]
 前傳又推出一層矣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
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
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此傳則程子謂就乾之義而發明也陽氣潛藏者謂
 初方陽微潛藏之時自當晦隱所以申言潛龍之宜
 藏而未可用也天下文明者謂二龍德見於地上天
 下見其文明之化所以申言九二雖時不用其道大
[001-27a]
 明也與時偕行者謂地處两乾之交故乾乾隨時而
 進所以申明九三有事勿忘也乾道乃革者謂四離
 下乾而升上乾故或躍在淵所以申言九四自試也
 位乎天德者謂五正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所以申
 言天德居天位所以上治也然不曰位乎天位而曰
 位乎天德則九五之利見者豈曰淵黙無為而萬物
 自覩乎亦曰正位乎天上實正位乎天德耳與時偕
 極謂上九陽已極而時位亦且偕極所以申言上九
[001-27b]
 時極不止所以災也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則謂乾元
 之用以无首見天則也然曰乃見天則則於親切指
 示憂患天下後世之意至諄至懇其於前傳更推出
 一層矣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
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
下平也
[001-28a]
 彖傳再繫矣更申之以文言何也蓋所以明乾德雖
 有元亨利貞四名而其實一理且以明乾雖六位而
 乘之只是隨時君子之進退亦惟隨時處中也乾元
 始而亨云云者謂乾元始則必亨而利貞固即其性
 情非截然四項也試觀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是亨
 利實即乾元自具之性情而不言所利是貞又即乾
 元性情之自有乾原兼綜統貫四德而無遺不亦可
 見其大乎蓋此乾道者其性情原至剛至健至中至
[001-28b]
 正至純粹精者也其性情既七德統貫而無餘故其
 義蘊必六爻旁通而始盡亦非局局執一爻之性情
 所能發揮也故聖人之時乘六龍以御天者亦非淵
 黙無為遂能上治而天下即平必體此美利利天下
 之義發政施仁如乾道之雲行雨施品物流形然後
 盡飛龍上治之㫖耳
 看來前傳發揮聖人之乗龍御天而終於萬國咸寧
 雖已終聖人體乾之㫖然曰萬國咸寧則是天下平
[001-29a]
 己豈虛虛體乾曽無體乾發育之實政實施而天下
 遂平乎故至此補足聖人之乘時御天必如乾之發
 育恢𢎞然後天下乃平耳非一無所為而萬國自寧
 也聖人論理周宻圓滿固如此其於文王彖㫖闡發
 愈益詳宻矣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
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行並去聲未/見之見音現
 象傳凡四繫矣五申之以文言何也蓋韋編三絶之
[001-29b]
 間又看出此㫖故又隨爻申傳以足乾爻責重人事
 之義也君子成德云云者君子進德修業原欲其成
 德以日可見之行耳方其潛時則身方隱而位未見
 茍無其位雖有其德其能行所學而著其業乎是以
 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
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君子學以聚之云云者謂君子雖已見而尚未飛惟
[001-30a]
 實下學聚問辯明善之功寛居仁行誠身之學則道
 明德立修身見世君德已著則以此利見大人固有
 其具耳此易傳九二之所謂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
 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
而惕雖危无咎矣重平聲/下同
 九三重剛云云者謂九三重剛不中上不在天下不
 在田而當人之位其責甚重危懼之道也故能因時
[001-30b]
 順處乾乾兢惕以防危雖危无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四重剛云云者謂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
 不在田中並不在人所謂當乾之革進而欲飛又處
 地之柔退而思潛故疑之耳能疑則審時知幾而无
 咎矣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
[001-31a]
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
且弗違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夫音扶先/後並去聲
 大人與天云云者謂九五處乾之盛得天應時動無
 不合人神響應所以成大人之業為時中之至也然
 曰與天地合德則其生成之仁自當獨至與日月合
 明則其照臨之智自當獨至與四時合序則其秩序
 之禮自當獨至與鬼神合吉凶則其賞罰之義自當
 獨至而以此先天則天不違以此後天則為奉時而
[001-31b]
 天且弗違耳則是此節發揮大人時中之大業而大
 人之實德實行固已言外透露畢出也中庸所謂君
 子之道本諸身故徴庶民與夫考建質俟之無一不
 恊即此義耳
 先天者如命討之類天不能違聖人後天者如秩序
 之類聖人不能違天也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
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
[001-32a]
人乎喪去/聲
 亢之為言云云者謂亢之所以必悔者以其一味好
 剛上人全不知進退存亡得喪之幾耳故處亢無别
 法免悔無他道只在時時抑其貴時時損其高時時
 虛心下賢以求自輔耳然此義却至㣲至深至易至
 難不可以責之中材下士其唯聖人而後能之乎故
 結篇重言感歎正所以見戒亢知幾之難而又以見
 周公諄諄象上九以亢龍有悔乃所以教人損過就
[001-32b]
 中隨時知戒之義也而四聖人繫易之㫖亦即透露
 於言下矣
 看來天地間好剛必折矜高必墮故周公發亢龍之
 悔而孔子再四申明其義則謂易之為書是教人隨
 時就中之書實是教人隨時損過之書可也讀易不
 知損過就中之義真如食不知味
 以乾卦純陽之德尚有亢龍之悔故九卦履為德基
 謙為德柄而特發籍用白茅之㫖於大過初爻乾卦
[001-33a]
 六爻處下不厭喜中忌上總之是發明一天徳不可
 為首之㫖天德不可首則是乾之為德原以兼坤為
 中故堯之允恭克讓舜之溫恭允塞文王之徽柔懿
 恭孔子之溫良恭儉皆以體坤為乾德而君子效天
 法地之學亦從可知
 智崇禮卑之㫖孔子雖於繫發之其實大㫖已備於
 乾之六爻而尤莫明於亢龍有悔天德不可為首二
 語蓋乾而不亢乃為隂陽合德而智崇禮卑亦始能
[001-33b]
 元亨利貞而德崇業廣故易之為書無非教人崇效
 天卑法地之事而其實只是教人智宜崇禮宜卑之
 道也善讀易者能於乾爻之全體味之而更能於周
 孔上九一爻之象傳味之而得其㫖歸即學易可得
 要領
坤䷁坤下/坤上
 乾而繼之以坤何也曰乾坤合而後萬物生序卦傳
 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易生道故乾而受之以坤也
[001-34a]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
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牝頻忍反/喪去聲
 文王之彖坤云云何也曰坤承乾而同體坤之元亨
 即乾之元亨惟乾之占象為利貞而坤之占象則利
 牝馬之貞蓋論象則馬陽物健而能順所以象坤牝
 馬隂類其象為地故坤象特取利牝馬之貞論義則
 坤以從乾承行為貞故坤道无成惟以從陽得正為
 貞如牝馬之從牡然也坤既有柔順利貞之象故占
[001-34b]
 即為君子之攸行象陽倡隂隨先所以倡後所以隨
 故又為隂倡則迷主隂隨則得主而利象又地勢四
 方故占為西南則隂鄉而得其朋東北則陽方而喪
 朋象坤為地為順有安貞之義故占為安貞吉象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孔子之傳坤彖至哉坤元云云何也曰乾始坤生乾
 大而坤與之齊故乾曰大而坤曰至也然其實非坤
 别有元天之始生即地之始生故乾施氣坤即承氣
[001-35a]
 以生萬物之形乃所以順承天也
坤厚載物德合无疆含𢎞光大品物咸亨疆居良/反下同
 其傳彖坤厚載物云云何也曰坤以厚德載物配合
 乾大无有疆界其承而受之也則靜翕而含藏𢎞廓
 其布而散之也則動闢而光顯博大普天之下品物
 無不亨道於地所以行乾之大德而順承天也
牝馬地類行地无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
 其𫝊彖牝馬地類云云何也曰牝馬從牡如地從天
[001-35b]
 故曰牝馬地類也坤承天而行之无疆如牝馬行地
 之无疆此坤之所以為柔順得利貞者也君子居坤
 位體坤德行牝馬之行而已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明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
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先迷云云何也曰先所以倡乃陽道而非隂道故先
 迷則失坤道也後所以隨乃坤道之常故後則順而
 得常道也西南隂方乃隂之朋類故曰西南得朋東
[001-36a]
 北陽方雖非隂類然陽有必施坤有必承隂從陽則
 必有慶故曰乃終有慶也安貞之吉應地无疆者則
 言牝馬之行乃體地安貞之吉應地道之无疆斯則
 君子體乾之攸行也
 文王只言東北喪朋而孔子足以乃終有慶則正示
 以從陽安貞之吉而凡惡而遷善邪而反正小人而
 歸嚮君子其終之有慶俱可類推於此即凡臣道子
 道妻道之順從而有慶又可於此概見噫嘻深哉
[001-36b]
 乾道主知故乾以知言坤道主行故坤以行言
 即坤之彖與傳可知居下之道亦便可知事上之宜
 可知坤道承乾之義亦便可知君子體坤之學坤之
 資生无疆只是承乾之資始无疆可知浩然之氣配
 道義而塞天地只是持志集義之學得主腦耳
 地道只以承乾為得主猶之耳目之官以心官為大
 本也故類行无主而自先必迷喪朋居後則得主而
 不失其常又可知六二之義以方外亦只是其敬以
[001-37a]
 直内之道能貫内外爾
 及以知而守以仁善欲明而守欲固即坤道承天安
 貞之義故君子體坤之學只是善於體乾之學然其
 實坤之全義早已備於乾之利貞耳故乾元曰資始
 統天又曰利貞者性情也
 隂陽耦和而成乾坤猶男女耦和而成夫婦乾坤雖
 有動靜而只屬一氣猶夫婦雖分男女而只成一體
 故君子之學必以明誠並懋知行合一為心學亦只
[001-37b]
 以易知簡能效天法地為學易體易之要義也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孔子之繫坤大象云云何也曰天主生象以行明陽
 之動直也地主成象以勢明隂之動闢也君子觀於
 地勢之載物无疆而反占於身亦以博厚之德載乎
 萬物如地勢之坤也嗚呼觀君子之以厚德載物君
 子卑法地之㫖又可以類推矣
 卦積六隂有厚象六隂相累而上有載象
[001-38a]
 君子體坤之德而萬物載之度内自不須言至於體
 坤之載物而器宇敦篤以凝天下之理心志端慤以
 荷天下之事善占坤者正無不可用坤之勢以培養
 厚德為載物之地也故讀易莫妙於反身自占反身
 自占又莫妙於窮理集義知讀易而不知反身自占
 何取乎讀易欲觀象反身自占而不能窮理集義亦
 必不能推類自盡故孔子於繫發神明黙成之義又
 發窮理盡性至命之義也
[001-38b]
初六履霜堅冰至
 周公之象坤初六云云何也初六始凝之隂有履霜
 象五隂侵來有堅冰象蓋已深寓戒之之義矣
 易卦皆自下生至上故聖人於乾坤初爻皆發惕戒
 之㫖所以明謹初之易為力也而於坤尤甚者則以
 遏惡防奸尤宜自㣲耳
象曰履霜堅冰隂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凝魚陵/反馴似
遵/反
[001-39a]
 孔子之傳坤初六云云何也曰易彰往察來明隂之
 始凝即馴致而至堅冰不難耳然曰馴致其道則其
 教人於馴致之時當致防閑之道已在言外矣又其
 於百九十二隂爻之始透出隂字則又以明易之要
 領也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周公之象坤六二云云何也曰坤體承天安貞二又
 以隂居隂當地之位故坤德莫盛於二是地之上也
[001-39b]
 乾施即生更無壅閼何直如之生長成就無有偏虧
 何方如之乾之所覆至大而兼收並載配合无疆何
 大如之而皆不待習而後利是真六二之至德也故
 象占云云
 初六發堅冰之懼六二則隂寖盛漸成冰矣而反有
 直方大不習无不利之吉者六二正居地中其直方
 大正是善於承天順行之道善於承天即隂道消悔
 之幾順行其道即處隂安貞之利所謂吉凶以情遷
[001-40a]
 而憂悔吝者存乎介也吁學易者能於此着眼亦可
 知寡過之㫖變易從道之義矣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孔子之傳坤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總是承乾而
 動故其動即承乾之動直而將之以方承天順行又
 何待習而後利乎此乃地道之含𢎞光大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周公之象坤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以隂居陽處下
[001-40b]
 坤之終有含章可貞之象終下坤而接上坤有或從
 王事象然坤以承乾順行貞吉三居坤終正坤實盡
 人事之地故又有无專成功代乾以終之象也坤六
 三隂而處陽與乾九四陽而居隂皆有不正之象故
 或之考疑之也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知音/智
 孔子傳坤六三云云何也曰有章而含之非不發也
 可貞則貞發必以時也或從王事无成而有終者乃
[001-41a]
 臣道之正正其知之光顯而博大也
 觀孔子以无成代終為光大之智人臣可以知從王
 事之道然勸戒深切矣嗚呼作易者其當商周之末
 世乎
 光大之智郭汾陽庶幾近之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括古活反譽/音餘又音預
 周公之象坤六四云云何也曰四近君然以隂處柔
 括囊象故其占象為无咎无譽也
[001-41b]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孔子之傳坤六四云云何也曰謂括囊无咎者言能
 克慎其口則可得无咎而不害耳然此孔子發周公
 繫象之義云然人臣縱不為名起見茍一味以括囊
 為明哲之保身慎則慎矣其如吾君何其如吾學何
 亦足羞也
 君子處無道之世遇無道之人值權不已屬之事自
 當以其身為六四
[001-42a]
六五黄裳元吉
 周公之象坤六五以黄裳元吉何也曰五居上卦之
 中柔順得中而含篤實溫文之德故其象為黄裳以
 此居位致用則承天代終自有元吉之慶故其占為
 无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孔子之傳坤六五云云何也曰謂黄裳之所以元吉
 者以六隂居五陽之位文實在中而終不可掩道德
[001-42b]
 文章直合内外而備美坤德之至盛者也
 黄裳吉以文之在中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人臣
 之道有功而不居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𤣥黄
 周公之象坤上六云云何也曰隂從陽者也上六隂
 盛而至於窮極則必抗而爭故有龍戰于野之象與
 陽爭必傷故有其血𤣥黄之象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001-43a]
 孔子之傳坤上六云云何也曰謂隂而至於戰野見
 血蓋其隂盛至於窮極也嗚呼乾之亢龍必悔坤之
 上六致戰君子亦可以知戒滿處盈之道矣上六龍
 戰于野一爻之象以居隂論則吕雉武瞾當之以隂
 居乾下論則自古奸邪之蓄異志者皆是也未有不
 戰而血𤣥黄者
用六利永貞
 坤終又發用六之義何也曰所以為百九十二隂爻
[001-43b]
 之例也利永貞謂地道以永貞為正也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孔子傳坤用六云云何也曰隂以承乾之大代終无
 疆為正道故隂之終即乾之大終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
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坤彖有傳矣復文言之何也曰所謂探之愈深推之
 愈出者匪獨乾然也即坤亦然蓋皆韋編三絶之際
[001-44a]
 日玩日新不能已於再言耳然他卦無文言惟乾坤
 獨有而坤又不若乾之諄復者坤特配乾以生六子
 坤之義已於乾備之總之天地間萬有不齊之物生
 成於隂陽而隂之變化皆陽之變化故三百八十四
 爻雖曰分統於隂陽其實只一元陽之變化耳
 坤彖文言之至柔云云何也曰坤道至柔而其動則
 剛蓋坤之動即承乾而動也坤體至靜而其德則方
 蓋坤即終乾元亨之德而不變也不倡而後則得主
[001-44b]
 而有常資生載物則厚德含物而化光坤道其順矣
 乎惟承天而時行已耳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
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坤六爻皆有象傳矣而亦文言之何也曰前傳兼明
 造化此傳申明人事亦猶乾文言重重釋彖之㫖也
 然乾初止戒以勿用而坤初直惕以殃惡弑逆之禍
[001-45a]
 者乾本無惡而初則又陽之㣲原屬無惡故但戒以
 㣲陽之當養坤雖本善而初則已落於形氣之不善
 故直惕以微隂之當防蓋聖人愛䕶陽善而防閑隂
 惡之至意也然其實積善之家不特本身有慶而且
 及於子孫而有餘慶積惡之家不特本身得殃且及
 於子孫而有餘殃積之原非一朝一夕之故慶殃亦
 豈一朝一夕之餘此幾自當於幾之初動辨之至若
 古今來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這様滔天大惡亦豈一
[001-45b]
 朝一夕之故哉其所由來者亦良有漸皆由辨之不
 早以至此耳故易之所謂履霜堅冰至者乃順致之
 自然非過為之防也
 積善餘慶積惡餘殃乃天道之自然而發之坤者坤
 順天而時行也且人生禍福皆因於行而行之善惡
 皆辨諸㣲又坤隂類初六㣲隂亦原多惡少善此處
 正須辨之於早故特於坤初發之
 易道在辨之於早者謂能早辨雖惡而可變為善積
[001-46a]
 之以至於慶及子孫不則本善而寖習乎惡積之直
 可使殃及子孫故辨之於早一道人世千慶萬慶皆
 積於此辨之不早一語人世千殃萬殃皆積於此
 積善一節防㣲杜漸之㫖至明且切一部易㫖盡露
 於此至於辨之於早一語不特慶殃關頭即大學致
 知誠意之㫖中庸明善誠身之㫖俱該於此學易寡
 過之道真莫此為要
 天下之事造於逆者易知造於順者難知聖人發順
[001-46b]
 漸之義示人最切最廣積善積不善弑父與君特一
 象耳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
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孔子之重傳坤六二象義云云者何也曰此言君子
 體坤六二為行之㫖也象之所謂直者言其正也方
 者言其義也君子平日敬以直乎内猶坤之承乾而
 直遂也蓋敬原所以直内不使有偏曲放佚之道君
[001-47a]
 子以之則志專而内直矣平日義以方乎外猶之坤
 之代天而德方也蓋義原所以方外不使有履蹈錯
 亂之道君子以之則事有裁制而外方矣敬義夾持
 則自然道合内外而德不孤時措咸宜而行不疑矣
 象之所謂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即在君子之行者此
 也
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
[001-47b]
 孔子之重傳坤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自處之道
 雖有美亦宜含之而不露其以從王事而弗敢成則
 是言隂之弗敢自成乃是地道承天順行之道正猶
 妻之宜順承夫臣之宜順承君也所以然者正以地
 道原无專成之義而以代乾之終為正耳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
蓋言謹也
 孔子之重傳坤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重隂冱寒之
[001-48a]
 位當之者如值無道之時天地不交否塞壅閉正君
 子所宜儉德避難之秋此時咎所不有即譽亦所不
 有乃為謹之之至而明哲保身之道也嗚呼其當文
 王與紂之時乎外此則宜脱身而去不宜居四近君
 之位矣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
事業美之至也
 孔子之重傳坤六五云云何也曰謂黄裳元吉者不
[001-48b]
 特文在其中實是君子敬義交修深造自得胸中太
 和之氣周流貫徹亦復停蓄凝聚所謂通理而正位
 居體也由是以其在中之美而生色也則晬面盎背
 暢於四體其經猷也則彪炳輝煌發於事業坤道至
 此真德合无疆而為盛之至極者乎故曰元吉也
 看來五居上坤之中有黄中象上下六爻皆隂之虛
 中條逹有通理象居五得中有正位居體象隂虛無
 所不透徹發越有暢於四支發於事業象六爻皆坤
[001-49a]
 偶之相錯則又至美之象也
 六二明坤承天之學業六五明坤順天之德業德業
 由於學業故六二君子即六五君子學修之日學業
 必發為事業故六五君子乃六二君子展布之時道
 德事功文章原同體共貫亦内外體用相因也嗚呼
 即此可以見聖賢之道脉學脉矣
 坤隂質代天而動難保其不變人生吉凶之關君子
 小人之界皆係於此故聖人憂患獨深示戒最嚴初
[001-49b]
 六即教以審幾之㫖而至引餘慶餘殃弑父弑君為
 戒以明辨之不可不早上六又發龍戰于野其血𤣥
 黄之義以明禍至於此正由其辨之不早皆所以申
 明履霜堅冰之必至而防閑不可不嚴之意也噫聖
 人之慮隂深防隂嚴而教隂亦至矣
隂疑於陽必戰為其嫌于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
類也故稱血焉夫𤣥黄者天地之雜也天𤣥而地黄為/于
僞反離力智/反夫音扶
[001-50a]
 孔子之重傳坤上六云云何也曰坤而居上數位兩
 極是无主自先疑於陽者也疑於陽則必與陽戰然
 隂非龍而六稱龍者則謂其嫌於專主獨行目中全
 若無陽也故稱龍焉然其實原是隂質猶未離類也
 故稱血焉究之隂而戰陽隂傷无疑陽為隂戰陽亦
 帶傷誠以𤣥黃者天地之雜也天𤣥而地黄今曰其
 血𤣥黄不可知隂陽俱傷乎
 隂疑於陽則兩敗俱傷然陽固傷矣即隂容何利乎
[001-50b]
 周公孔子繫辭至此戒陽之縱隂切儆隂之凌陽亦
 深矣
 乾坤以天地之體段言則天覆地載以天地之生成
 言則天生地成以在人之名分言則君令臣行以在
 人之性情言則志帥體充總之乾主知主剛明坤主
 行主柔順乾以兼坤為貴坤以順乾為正乾不可過
 剛坤不可先迷任他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錯綜
 變化無非發揮此義無不根本此義體易者於此二
[001-51a]
 卦反身實占即易道過半讀易者於此反身實証於
 讀易亦思過半矣
 隂陽異情而合德異情故於乾中四爻皆有動象而
 發精明奮發之義坤中四爻皆有靜象而發收歛安
 靜之義合德故易首乾即次以坤而乾初九為陽始
 生坤初六為隂始生九二乾德之盛六二坤德之盛
 九三將出而憂惕六三將出而含章九四初出遇重
 剛而或之六四初出遇重隂而括囊九五居尊利見
[001-51b]
 六五正位元吉上九陽亢而悔上六隂極而戰學易
 者能明得乾坤之所以異並明得乾坤之所以合即
 於易引伸觸類曲暢旁通而不難矣
 仔細看來易道易㫖易學已盡於乾坤二卦讀易能
 於二卦看得明白即其餘可以類推然若是善讀即
 謂六十四卦之義已盡乾卦一卦亦可蓋乾卦六爻
 已盡人生閲歴之變已詳人生趨吉避凶之道耳故
 易以乾坤作首而尤以乾冠坤也
[001-52a]
 學者知擴充善念而遏絶惡念知親近君子而逺却
 小人便是知得體易乾坤之㫖明得反身二卦之㫖
 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可引而伸也
 
 
 
 
 
[001-52b]
 
 
 
 
 
 
 
 豐川易說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