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俟卷十四 翰林侍讀喬萊撰
䷮坎下/兑上
程傳困序卦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疊山謝
氏曰困井相表裏困為塞井為通
困亨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雲峯胡氏曰蹇能止則知足以避需不陷則義无所
窮困之為卦上下三剛皆掩于柔窮而无所容此所
[014-1b]
以為困也然剛之困如此剛之亨自如處坎之
險不失兑之悦時雖困而道則亨身雖困而心
則亨也他卦言亨言貞不貞則不亨亨由于貞
也此卦言亨與貞處困能亨則得其貞貞由于
亨也又曰大人者困而能亨是為大人非小人
所能也有言不信又戒處坎之險不可尚兑之
口也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説困而不失其所享其唯君子乎
[014-2a]
說音/悦
萊按坎一陽陷二隂之中兌一隂蔽二陽之上皆剛
揜于柔也剛揜于柔君子揜于小人此其困也困何
以亨也以卦徳言坎險也兑説也處險而能悦无入
不自得矣葢盛滿之時不可不憂困躓之時不可不
樂處盛滿而不憂必小人也當困躓而不樂非君子
也困而不失其所亨唯君子能之如文王囚羑里演
易周公居東繫爻辭孔子不遇刪述六經孟子不遇
[014-2b]
著孟子七篇皆困而不失其所亨者又如夏侯勝黄
霸獄中授尚書司馬遷腐刑作史記薛瑄獄中讀易
亦困而不失其所亨者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
萊按先儒謂剛中兼二五言非也專指二也曷言乎
專指二也困井反對之卦也井之剛中指五困之剛
中指二皆坎之一陽也推之需訟反對之卦也坎之
一陽在需為五彖傳曰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在訟為
[014-3a]
二彖傳曰剛來而得中也需有乾之三陽置而不論
專取坎之一陽者處其少之地也少者多之所貴又
五也訟之五乾之陽也而不主訟者反對之義不在
乾也需彖有孚訟彖有孚坎彖有孚惟心亨困彖傳
困而不失其所亨皆指坎中滿也又推之師比反對
之卦也坎之一陽在師為二彖傳曰剛中而應在比
為五彖傳曰原筮原永貞无咎以剛中也又推之蹇
解反對之卦也坎之一陽在蹇為五彖傳曰蹇利西
[014-3b]
南乃得中也在解為二彖傳曰其來復吉乃得中也
又推之渙節反對之卦也坎之一陽在渙為二彖傳
曰剛來而不窮在節為五彖傳曰剛柔分而剛得中
又曰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合而叅之是重卦之遇坎
者皆以坎之一陽為之主也曷為主坎之一陽也震
之一陽在下卦為初在上卦為四艮之一陽在下卦
為三在上卦為上非若坎之一陽居二五之位也且
此卦之震至彼卦而為艮彼卦之艮至此卦而為震
[014-4a]
非若坎之一陽往來上下于二五之中合反對而取
義也其不主坎之一陽者屯也屯䝉反對之卦也雖
屯主初而䝉未嘗不主二也二坎之一陽也彖傳曰
初筮告以剛中也
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程傳當困而言人所不信以口免困所以致窮
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平甫項氏曰澤无水則悴君子无時則躓時命在天
[014-4b]
者也委而致之非我所能與也志于道志于仁在我
者也雖困而必遂非命之所能制也致命象險遂志
象説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嵗不覿臀從/敦反
萊按繫詞曰非所困而困非所據而據不獨為三言
之也初之于株木于幽谷上之于葛藟于臲卼皆是
也葢困而不失其所亨惟君子能之若隂柔小人值
困之時顛躓迷亂以危為安處汙穢而不知遘機穽
[014-5a]
而不避故周公取象種種變幻如此也先儒之釋株
木有二或曰木之无枝者或曰根株也萊謂根株之
説是也人之行也趾在下人之坐也臀在下无枝之
木與臀何與焉而臀困耶初下也故言臀言株木又
坎之下暗之至故入幽谷而三嵗之久終无所見也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叶/芒也
萊按幽不明責初也乃入陷穽而不知避者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014-5b]
萊按彖曰大人吉即此爻也志未得道未行以酒食
自娛乃困而不失其所亨者朱紱方來五將應二也
利用亨祀積誠意以感之也循此而行雖凶亦无可
咎也平甫項氏曰文王之囚孔子之畏縱使不免何
咎之有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叶/腔也
萊按二之慶不慶于朱紱方來而慶于困于酒食者
曷故哉葢困于酒食乃學問大得力處處困第一法
[014-6a]
也如二疏避𢎞恭石顯之亂政市牛酒以享故人郭
子儀避魚朝恩之譖窮奢極欲皆此義也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見其妻凶
汴水趙氏曰守道而困困其所也身困而名彰違道
而困非所困也身名與之俱棄遯居隱約據其所也
怨天尤人睢盱蹢躅非所據也身且不保家何可全
又奚有妻孥之樂
象曰據于蒺藜乘剛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014-6b]
程傳據于蒺藜謂乘九二之剛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萊按自下而上曰往自上而下曰來四之來拯初也
當困之時不能驟通又遲疑也故其來徐徐四入兑
體金也車人所乘也以九乘四不得其正不可以行
也有困于金車之象金車堅重之物其行甚遲拯人
之困徐徐若是吝之道也然其心未嘗忘也故有終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叶/滸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014-7a]
臨川吳氏曰下謂初志在于拯初也不當位謂居柔
故其行徐徐有與謂與初為正應行雖徐徐終能就
初而拯其困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説利用祭祀説音/悦
程傳截鼻曰劓傷于上也去足為刖傷于下也上下
皆揜于隂為其傷害劓刖之象也赤紱臣下之服五
君也困于赤紱者困于臣也然下有九二剛中之賢
徐必相應而來共濟天下之困徐有説也利用祭祀
[014-7b]
者人君在困求天下之賢致其誠敬若祭祀然則能
致天下之賢濟天下之困矣 開封耿氏曰亨祀人
臣所以祭宗廟祭祀天子所以禮百神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説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
福也
程傳始為隂揜无上下之與未得志之時也徐而有
説以中直之道得在下之賢共濟于困也盡其誠意
如祭祀然以求天下之賢則能亨天下之困而受其
[014-8a]
福也 建安丘氏曰二言中而五言中直所以釋彖
辭貞字之義二言有慶五言受福所以釋彖辭吉字
之義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藟力鬼反臲/五結反卼五
骨/反
程傳物極則反事極則變困既極矣理當變矣葛藟
纒束之物臲卼危動之狀上處困之極居最髙危之
地困于葛藟與臲卼也動悔動輙有悔无所不困也
[014-8b]
有悔咎前之失也能悔則往而得吉也困極而征則
出于困矣故吉 雲峯胡氏曰困窮而通其上之時
乎然剛困不害其亨柔困不悔不吉 趙氏曰五爻
皆不言吉獨于上六言吉者當困時而不可欲速也
九二征凶九四來徐徐九五乃徐有説至上六始有
征吉之辭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平/聲也動悔有悔吉行叶/杭也
萊按困于葛藟非所困而困者故曰未當征吉者行
[014-9a]
則吉也
䷯巽下/坎上
程傳井序卦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為卦坎
上巽下坎水也巽之象則木也巽之義則入也木入
于水下而上乎水井之象也 隆山李氏曰自古國
邑之建必視其泉之所在以故公劉創京于豳之初
相其隂陽觀其流泉先卜其井泉之便而後居之也
又曰坎者天一之水見于諸卦者皆下流之失故多
[014-9b]
以險喻其在卦而得水之真性者井是也以畫觀之
一陽實其中二隂圍其外譬之陽氣初回暖律于凝
隂之中冬水因之而變温此坎之真性也天下之水
在冬而温者獨井泉而已及注之川澤風雨霜露之
所剥失其本性无復一陽之温矣載觀井泉之水在
人身則精血是也川流之水在人身則涕洟之類是
也精血固藏者乃井泉生動之性而涕洟往而不反
者諸水下流之失也
[014-10a]
萊按困窮而通者水下漏窮也變為井則下漏者復
上出矣通也
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喪息/浪反
中溪張氏曰井徳之地也而以不變為徳邑居其所
而能聚可改而就井井居其所而有常不可改而就
邑汲之而不竭故无所喪不汲而不盈故无所得往
者得水而上來者求水于下往來皆井其井則无飢
渴之害矣故曰往來井井
[014-10b]
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缻凶
程傳汔幾也繘綆也井以濟用為功幾至而未及用
亦與未下繘于井同也君子之道貴乎有成有濟物
之用而未及物猶无有也羸敗其瓶失其用矣是以
凶也 建安丘氏曰改邑不改井井之體也无喪无
得井之徳也往來井井井之用也此三句言井之事
汔至亦未繘井未及于用也羸其缻則併失其用也
此二句言汲井之事 厚齋馮氏曰繘關西謂綆汲
[014-11a]
水索缻汲器文從缶瓦器也或謂古无桶故不取巽
木象韓信以木罌渡師如樽罍古皆用木疑古以木
為缻從缶則又瓦為之者此象巽木无疑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上時/掌反
隆山李氏曰坎二隂在外為險陷井象也一陽居内
陷二隂之中泉象也以巽遇坎巽木在坎水中巽水
而上汲井之象也井之汲為烹飲溉濯日用可既乎
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
[014-11b]
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
萊按困井反對之卦也困之二上而為井之五改邑
之象也在困二剛中在井五亦剛中不改井之義也
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缻是以凶也
程傳井以濟用為功水未出則何功也缻所以上水
而致用也羸敗其缻无濟致用之具矣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本義木上有水津潤上行井之象也勞民者以君養
[014-12a]
民勸相者使民相養皆取井養之義 建安丘氏曰
古者井田之制葢取諸此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泥乃/計反
本義井以陽剛為泉上出為功初六以隂居下故為
此象葢不泉而泥則人所不食而禽鳥亦莫之顧也
進齋徐氏曰人品汙下不能強于為善无用于世
為人所棄觀此爻可知所勉矣
象曰井泥不食下叶/滸也舊井无禽時舍叶/暑也
[014-12b]
萊按文言于乾之初曰下也乾之二曰時舍也以位
與時言也井初小象亦同斯義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射食亦反/鮒音付
程傳井之道上行者也㵎谷之水則旁出而就下二
居井而就下乃井而如谷也射注也井上出則養人
濟物今下就汙泥注于鮒而已鮒或以為蝦或以為
蟇井泥中微物耳陽剛之才本可養人濟物而上无
應援故不能上而就下是以无濟用之功如水之在
[014-13a]
甕本可為用乃破敝而漏之不為用也
象曰井谷射鮒无與也
進齋徐氏曰在井而射鮒在甕而敝漏皆无與之故
也人才生世非果于暴棄者皆可與為善由上无應
與而為之誘掖汲引故上達難下達易也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渫息/列反
中溪張氏曰九三以陽剛之才而居一井之半則泥
者去注者深井之渫而可食者也可食而人莫食為
[014-13b]
我心惻也甘潔之泉苟上遇汲者之明則美泉見食
而邑人皆被其井養之功猶下有陽剛之才而上遇
王者之明則賢才見用而天下並受其利澤之福也
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誠齋楊氏曰行者惻之為有才徳之君子不見用于
上者惻也井用一邑受其福君子用天下受其福三
之惻也井云乎哉微堯之明則大舜雷澤之漁父微
髙宗之明則傅說巖野之胥靡而已
[014-14a]
六四井甃无咎甃惻/舊反
中溪張氏曰井甃者甓而脩之也六四才柔雖未能
施井養之用而近承井冽之主能甃而治之脩而潔
之將有汲引上出之功而无汙濁不食之咎矣
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建安丘氏曰三在内卦渫井内以致其潔四在外卦
甃井外以禦其汙葢不渫則汙者不潔不甃則潔者
易汙此君子内外交相養之道也
[014-14b]
九五井冽寒泉食冽音/烈
沙隨程氏曰水始達曰泉坎水之正性則寒坎北方
也 瀘川毛氏曰三與五皆泉之潔者也三居甃下
未汲之泉也故曰不食五出乎甃已汲之泉也故曰
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叶/貞也
建安丘氏曰井六爻惟五曰泉葢九五為井之主位
中而正泉冽而寒井之徳已盡美矣
[014-15a]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收詩救反/又如字
程傳井以上出為用居井之上井道之成也收汲取
也幕蔽覆也取而不蔽其利无窮井之施廣矣大矣
有孚有常而不變也博施而有常大善之吉也 平
甫項氏曰四未及物故自脩上已及物故勿幕
萊按井之六爻專以自下而上取義其剛柔比應之
類勿論也初最下曰泥二就下曰射曰漏三之渫五
之冽皆可食也渫在甃下曰不食冽在甃上曰食至
[014-15b]
上則上出為功井道成而養之所及者普矣故勿幕
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離下/兑上
程傳革序卦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之為物
存之則穢敗易之則清潔不可不革者也故井之後
受之以革也為卦兑上離下澤中有火也火之性上
水之性下若相違行則睽而已乃火在下水在上相
[014-16a]
就而相尅相滅息者也所以為革也又二女同居其
志不相得故為革也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萊按革去故也人有戀舊之心何能遽信武王克殷
而殷多未化之頑已日乃孚之義也先儒謂乾為揖
遜革為征誅故革必元亨利貞其悔乃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萊按既未濟亦水上火下之卦也不取革之義何哉
[014-16b]
北方之水如長江大河非若澤之有時而涸也且男
女有相濟之義交則為既濟不交則為未濟二女无
相得之情相違則為睽相畜則為革
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説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
乃亡説音悦/當去聲
萊按革之義湯武之革命也先儒主改革命令而言
謂盤庚之遷民久而安之已日乃孚也秦改井田為
阡陌封建為郡縣鄉遂為兵農皆革之不當而可悔
[014-17a]
者以至四之改命五之虎變皆主改革命令而言大
非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
義大矣哉
建安丘氏曰大而天地造化密運潛移革春而為夏
革秋而為冬隂陽代謝而四時以成况古往今來世
代更變則革夏而為商革商而為周非湯武强為之
也不過順天應人而已 中溪張氏曰夫時未當革
[014-17b]
聖人不能先時時而當革聖人不敢後時上順天命
下應人心革而當其可之謂時故彖辭贊之曰革之
時大矣哉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歴明時
臨川吳氏曰此變革之至大者也歴謂日月五緯之
躔次時謂春夏秋冬之代序推日月而後可定四時
故治歴所以明時也 西溪李氏曰晝夜者一日之
革晦望者一月之革分至者一嵗之革歴元者无窮
[014-18a]
之革
萊按治歴明時發于革者不獨紀四時之變也改革
之際歴數有歸頒正朔之義存焉
初九鞏用黄牛之革鞏力/勇反
萊按先儒謂黄中色牛順物以中順自守解遯之二
爻已大悖卦㫖矣革之初九有何中順之義而取黃
牛之象耶王輔嗣曰知其為健何必乾之為馬知其
為順何必坤之為牛若按文責卦則有馬无乾今以
[014-18b]
中順解黄牛則有黄牛而无革之初九矣黄牛中順
豈黄牛之革亦中順乎葢取堅韌之義不取中順之
義也鞏束之固也束之以堅韌之物俾不可有所為
也猶之遯之二爻亦取君臣固結之義中順何有焉
革六爻畧同于乾乾之初九勿用革之初九豈可有
為鞏用黄牛象也不可有為意也得意忘象不其然
耶
象曰鞏用黄牛不可以有為叶/訛也
[014-19a]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萊按已日革之彖辭也曷為于二見之曰二離之主
也離為日由初而二已日也已日乃革不輕用其革
也如是而往吉而无咎之道也
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叶/歌也
萊按行有嘉勉其行也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瀘川毛氏曰火居澤下能无危乎往則凶而居則危
[014-19b]
本爻適當其㑹也
萊按乾至三而厲故革亦至三而厲也若進而革命
非其時也退守臣節不自安也征則凶貞則厲也遲
徊審顧至再至三人皆信其无利天下之心矣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萊按革之九四與乾之九四同此湯武革命之時也
乾九四曰乾道乃革是也曰悔亡革而當也有孚改
[014-20a]
命吉而孔子曰信志信其弔民代罪之志也舊説改
易命令非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叶/芝也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萊按乾之大人曰飛龍革之大人曰虎變先儒曰乾
之飛龍有虞夏揖遜之義焉革之虎變有湯武征誅
之象焉而大人則一也三曰有孚四曰有孚五曰有
孚天下重器王者大統非詐力所能致也四改命而
[014-20b]
吉三何以征而凶也曰非其時也四改而虎變三征
而曷往乎湯居亳也武之十三年養晦也征則凶貞
則厲也貞厲者固守臣節亦危道也迨遲之至再遲
之至三不得已而革我信人人亦信我孔子曰又何
之矣過此以往則改命矣彖傳曰革而當其悔乃亡
四之悔亡革而當也乾之或躍在淵曰乾道乃革四
革之位也曰或躍疑詞也舜禹之避也曰改命決詞也
湯放桀武伐紂也信志者信其有弔民伐罪之志無
[014-21a]
富天下之志也五虎變而上豹變何哉豹隱于霧猶
賢之隱于山澤也莘之尹渭之望也文炳文蔚切虎
豹説制度文為禮樂政刑之類是也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叶/彬也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萊按革至于上革道成矣其君子之髙隱者乘時利
見有豹變之象焉其小人之頑梗者紹休臣附有革
面之義焉當是時宜歸馬放牛一切與之休息故有
[014-21b]
征凶居貞吉之戒漢髙帝困于白登唐太宗敗于鴨
緑皆昩于征凶之戒者 又按此論革道之成取卦
義不取爻義若指一爻而言豈上六又為君子又為
小人耶本義上六之才亦不可有為也失之千里矣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炳音/彬與
君叶蔚音鬱與/君字平入為韻
䷱巽下/離上
程傳鼎序卦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014-22a]
鼎元吉亨
程傳以卦才言也如卦之才可以致元亨也文羨吉
字彖止云元亨其羨明矣
彖曰鼎象也
子夏傳云初分足也次實腹也中虚耳也上剛鉉也
故曰鼎象也
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亨普庚反/飪入甚反
[014-22b]
程子曰以木入火所以烹飪也享上帝養聖賢極其
用之大也
巽而耳目聰明叶/茫柔進而上行叶/杭得中而應乎剛是以
元亨叶/滂
萊按巽為耳離為目以二體言有耳目聰明之義聰
无不聞也明无不照也以反對言革之二上而為鼎
之五柔進而上行也以二五之應言五既有中徳又
下應九二之剛受賢臣之助也兼此三者此其元亨
[014-23a]
也 又按彖辭止元亨兩字者惟鼎與大有大有在
累洽之後鼎在維新之時六十四卦之最盛者文王
兩元亨著其盛也孔子兩是以元亨明其盛之非倖
致也 又按易中柔進而上行皆取離之一隂曷故
也巽一隂在下卦為初在上卦為四兑一隂在下卦
為三在上卦為上惟離之一隂居二五之位上行者
由反對之二上行而至于五也故皆取離之一隂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014-23b]
東谷鄭氏曰以象言之則其器為鼎以鼎言之則其
用為烹飪以烹飪言之則其用為享上帝養聖賢然
鼎之義不止是也革以改命鼎以定命知革而不知
鼎天下之亂滋矣周公定鼎于郟鄏體國經野建中
立極所以定民心而重國本也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雲峯胡氏曰隂柔在下于鼎為趾象于人又為妾象
顛趾而有出否之利是因敗以為功也得妾而有得
[014-24a]
子之慶是因賤以致貴也 西溪李氏曰全體一鼎
分上下二體為二鼎上體之鼎有兩耳而无足故九
四之鼎折足下體之鼎有足而无耳故九三之鼎耳
革六爻皆取鼎象故曰鼎象也
萊按鼎繼革之後其餘風弊政未能盡除故于初發
出否之義不然鼎重器也豈以顛為利哉
象曰鼎顛趾未悖也
程傳鼎覆而趾顛悖道也曰未悖有傾出否惡之時
[014-24b]
也
利出否以從貴也
程傳去故而納新㵼惡而受美從貴之義也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雲峯胡氏曰鼎諸爻與井相似井以陽剛為泉鼎以
陽剛為實井九二有泉象下比初六則有射鮒之象
鼎九二有實象下比初六則有我仇之象井初為泥
二視之為鮒鼎初為否二視之為疾皆隂惡之象也
[014-25a]
井二无應故其功終不上行鼎二有應而能以剛中
自守故初雖近不能就之而吉
萊按得中而應乎剛應二也二佐五以主鼎者以剛
居中有實之象聖人愛之深也故設戒以示之初比
二者也曷言乎仇也初有顛趾之疾能損我也損我
者我仇也二不即初初欲即二逺之不能近之不可
惟有道焉俾不我能即則吉矣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
[014-25b]
萊按人患無實耳有實而不慎所之聖人所深惜也
我仇有疾終无尤叶/怡也
萊按人患不知小人之可仇也知其為仇終无尤矣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行下孟/反塞悉
則/反
萊按以二鼎而言四在上卦之下為足三在下卦之
上為耳以一鼎而言則四不可為足故折足三不可
為耳故耳革耳通也革則塞矣此如井之三爻皆賢
[014-26a]
人在下位而未為時用者故井三有甘潔之泉而不
汲鼎三有雉膏之美而不食也然賢才不遇于時非
終不遇也以剛正自守待五之求將隂陽和而為雨
虧其不遇之悔矣鼎三曰終吉井三亦曰食福其義
一也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叶/俄也
萊按耳之義在五三曰耳失其義矣故革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014-26b]
中溪張氏曰初之顛趾即四之折足也初利而四凶
何也曰初在鼎下未有實之鼎也鼎未有實則趾可
顛顛之尚有出否之利四在鼎中已有實矣鼎既有
實則足不可折折之則有覆餗之凶其時位不同故
其吉凶亦異也又顛與折異顛則舍舊而圖新折則
器毁而用廢也萊按中溪言象甚確而孔子之釋兹
爻也徳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發揮義
理无一語及象者葢立象盡意欲人因象以求意也
[014-27a]
儒者求象而不求意聖人立象何為哉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本義言失信也
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鉉𤣥/典反
萊按五鼎之主也于象為耳中也曰黄耳鉉貫耳以
舉鼎者以金為之堅之至也措之則安舉之則行利
也貞也非利于貞也曷言非利于貞也文明之主得
中應剛彖曰元亨爻豈有戒詞乎 又按鼎象也而
[014-27b]
其意則天命既改正位方新一代之規模萬年之綱
紀俱于是而定焉鼎之為物也不可不堅貴也曰金
鉉不可不華美也曰玉鉉卜險要以建都邑繕甲兵
以固疆隅肅法紀以正朝廷治農桑以安艸野金鉉
之義也作禮樂以肅朝廟美制度以煥文章辨章服
以别等威習詩書以移風俗玉鉉之義也若魏晉宋
齊梁陳隋之君能取天下不能治天下乃知革而不
知鼎者此享國之不長而天下之亂所以日滋也
[014-28a]
象曰鼎黄耳中以為實也
萊按二有實五用其中以受二之實即彖之得中而
應乎剛也
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
萊按五曰金鉉上曰玉鉉定鼎規模施之有次第焉
兵農之後繼以禮樂制度之外更有文章鼎至此鼎
道成矣故大吉无不利此與井上九義同皆取卦義
者
[014-28b]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叶/即也
萊按玉剛而能温者象禮樂制度協剛克柔克之宜
又合五上兩爻取義曰剛柔節
易俟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