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b0059 賢愚經-元魏-慧覺 (T@QISHA)




《賢愚經》卷第十三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六〇)五百鴈聞佛法生天品第五十三丹本為六十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波羅㮈國。爾時世尊,
[013-0437c]
於林澤中,為天人四輩之類,演說妙法。時
虛空中,有五百群鴈,聞佛音聲,深心愛樂,
盤桓迴翔,尋欲來下至世尊所。時有獵師,
張施羅網,五百群鴈,墮彼網中,為獵師所
殺;生忉利天,父母膝上,忽然生長,如八歲
兒,身體端嚴,顏貌無比,光相明淨,喻若金
山。便自念言:「我以何因,生此天中?」天人
心聰神解,即識宿命,緣愛法聲,果報生天,
當報其恩。即共同時,持天花香,下閻浮提
波羅捺國,至世尊所,天光明曜,猶寶樹林,
一時曲身,禮世尊足,合掌白言:「我蒙世尊
說法音聲,生在妙處,願重矜愍,開示道要。」
爾時世尊,便為演說四諦妙法,天人開悟,
得須陀洹果,即還天上,不墮三塗,隨緣七
生,得盡諸漏。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昨夜有
天光明照曜,禮敬世尊。不知其緣?願見告
示。」佛告阿難:「善思念之!當為汝說。世尊昨
日在林澤中,為天世人四輩之眾,敷演妙
法。有五百群鴈,愛敬法聲,心悅欣慶,即共
飛來,欲至我所,墮獵師網中。於時獵師,即
取殺之。因此善心,生忉利天,自識宿命,故
來報恩。」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踊躍,
歎未曾有,而作是言:「如來出世,實為奇妙!
陶演法雨,莫不蒙潤,乃至禽鳥,猶聞法
聲,獲福乃爾,豈況於人信心受持,計其果
報,過踰於彼,百千萬倍,不可為比。」佛告
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說。如來出世,多所
潤益,普雨甘露,浸潤群生,以是之故,當共
一心信敬佛法。」


爾時阿難,及諸眾會,聞佛
[013-0438a]
所說,歡喜奉行。


(六一)堅誓師子品第五十四丹本為六十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爾
時提婆達多,恒懷惡心,向於世尊,欲害如
來,自稱為佛;教阿闍世,害父為王。「新佛新
王,治理天下,不亦快乎?」王子信用,便殺其
父,自立為王。是時世人,咸懷惡心,於諸比
丘,惡不欲見。時諸比丘,入城乞食,人民
忿恚,咸不與語,空鉢而出,還到山中,白世
尊言:「提婆達多,作不善事,使諸四輩,各
興惡心,向於沙門。」爾時世尊告阿難言:「若
有眾生,起於惡心,向諸沙門著染衣人,
當知是人,則便惡心,向於過去諸佛、辟支佛、
阿羅漢,向於未來諸佛、辟支佛、阿羅漢,現在
諸佛、辟支佛、阿羅漢。以發惡心向於三世
諸賢聖故,便獲無量罪業果報。所以者何?
染色之服,皆是三世賢聖標式,其有眾生,
剃除鬚髮,著染衣者,當知是人,不久當
得解脫一切諸苦,獲無漏智,為諸眾生,作
大救護。若有眾生,能發信心,向於出家
著染衣人,獲福難量。」


佛告阿難:「我由往
昔,於諸出家著染衣人,深生信心,敬戴
之故,致得成佛。」


阿難白佛言:「世尊!往昔深
心,敬染衣人,其事云何?願樂欲聞。」佛告阿
難:「善聽當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阿
難:「古昔無量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大國
王,名曰提毘,總領八萬四千諸小國王,世
無佛法,有辟支佛,在於山間林中,坐禪行
道飛騰變化,福度眾生。時諸野獸,咸來親
[013-0438b]
附。有一師子,名號𨃓迦羅毘晉言堅誓,軀體金
色,光相明顯煥然明裂,食果噉草,不害
群生。是時獵師,剃頭著袈裟,內佩弓箭,行
於澤中,見有師子,甚懷歡喜,而心念言:『我
今大利,得見此獸,可殺取皮,以用上王,
足得脫貧。』是時師子,適值睡眠,獵師便
以毒箭射之。師子驚覺,即欲馳害,見著
袈裟,便自念言:『如此之人,在世不久,必得
解脫,離諸苦厄。所以者何?此染衣者,過去
未來現在三世聖人標相,我若害之,則為惡
心趣向三世諸賢聖人。』如是思惟,害意還
息。毒箭兩行,命在不久,便說偈言:


「 「『耶羅羅
 婆奢沙
 娑呵』」



「說此語時,天地大動,無雲而雨,諸天惋
惕,即以天眼下觀世間,見於獵師殺菩薩
師子,於虛空中,雨諸天花,供養其屍。是時
獵師,剝師子皮,持至于家,以奉國王提毘,
求索賞募。時王念言:『經書有云:「若有畜獸
身金色相,必是菩薩大士之人。」我今云何資
賞此人?若與賞者,便為共此殺害無異。』是
時獵師,素窮求哀,國王矜愍,與少財物,問
獵師言:『師子死時,有何瑞應?』答言:『口說八
字,天地普動,無雲而雨,天降諸花。』爾時國
王,聞是語已,悲喜交集,信心益猛,即召諸
臣耆舊智人,令解是義。時諸人眾,都不能
解。空林澤中,有一仙人,字奢摩,字義俱閑,仙人聰明,哲達貫練。使還白王,王即請
來。仙人于時,具為大王解說其義:『耶羅羅,
其義唯剃頭著染衣,當於生死疾得解脫。
[013-0438c]
婆奢沙,云剃頭著染衣者,皆是賢聖之相,
近於涅槃。娑呵,云剃頭著染衣者,當為一
切諸天世人所見敬仰。』於時仙人,解是
語已,提毘歡喜,即召八萬四千小王,悉集
一處,作七寶高車,張師子皮,表示一切,悉
共敬戴,燒香散花,而以供養,極盡忠心;後
復打金作棺,盛師子皮,以用起塔。爾時人
民,緣是善心,壽終之後,皆得生天。」


佛告阿
難及四部眾:「爾時師子,由發善心向染衣
人,十億萬劫,作轉輪聖王,給足眾生,廣
殖福業,致得成佛。爾時號𨃓迦毘羅者,豈
異人乎?今我身是也。時國王提毘,緣供養
師子皮故,十萬億劫,天上人中,尊貴第一,
修諸善本,今彌勒菩薩是。時仙人者,今舍利
弗是。時獵師者,今提婆達多是。」


爾時四眾,
從佛聞說過去因緣,心懷歡喜,深自惋悼
悲歎而言:「我等愚癡!不識明哲,生起惡心。
唯願如來!憐愍愚癡,聽悔前罪。」世尊弘慈,
因為說法四諦微妙,隨其宿緣,皆獲諸果,
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者,
有發無上正真道意者。是時阿難、四部之
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二)梵志施佛納衣得受記品第五十五丹本為六


十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將侍者阿難,入城分衛。世尊身
上所著之衣,有少穿壞,將欲以化應度眾
生,乞食周訖,欲還所止。有一婆羅門,來至
佛所,為佛作禮,覩佛容顏光相殊特,見
[013-0439a]
佛身衣有少破壞,心存惠施,割省家中,得
少白[畾/且*毛],持用施佛:「唯願如來!當持此[畾/且*毛]以
用補衣。」佛即受之。時婆羅門,見佛受已,心
情歡喜,倍加踊躍。佛哀此人,即與授決:「於
當來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當得作佛,神通
相好,十號具足。」佛授記已歡喜而去。


國中豪
賢長者居士,咸興此心:「云何世尊!受彼少
施,酬以大報?」作是念已,各為如來,破損
好[畾/且*毛],作種種衣,持用奉佛。


阿難問佛:「世尊
先昔造何善行,能令一切奉施衣服?願佛
為說,令得開解。」世尊告曰:「諦聽著心,當為
汝說過去因緣。」阿難曰:「諾,我當善聽。」


佛告
阿難:「乃往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爾時有
佛,名毘鉢尸,出現於世,與其徒眾九萬
人俱。彼時有王,名曰槃頭,有一大臣,請
佛及僧,三月供養,佛即許可。既蒙可已,還
至其家,辦具所須。時槃頭王,亦欲供養佛
及眾僧,往至佛所,而白佛言:『貪得如來及
比丘僧三月供養。』佛告槃頭:『吾先已受彼
大臣請,大人之法,不宜中違。』王即還宮,告
其臣曰:『佛處我國,吾欲供養,云卿已請;今
可避我,我供養訖,卿乃請之。』臣答王言:『若
使大王保我身命,復保如來常住於此,復
令國土常安無災;若使能保此諸事者,我
乃息意,放王先請。』王自念言:『斯事叵辦。』復
更曉曰:『卿請一日,我復一日。』臣便可之。更
互設會,各滿所願。爾時大臣,為彼如來,
辦具三衣,皆悉豐足,復為九萬諸比丘眾,
作七條衣,人與一領。阿難當知!爾時大臣,
[013-0439b]
以上衣服,施佛及僧供養之者,豈異人乎?
則我身是。我乃世世,殖福無厭,今悉自得,
終不唐捐。」


時阿難等,聞說是已,歡喜懃修,
造諸福業,心懷踊躍,頂戴奉行。


(六三)佛始起慈心緣品第五十六丹本為六十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夏安居竟,往至佛所,禮敬問
訊。佛以慈心,慰喻撫恤:「汝等住彼,得無苦
耶?」慈心矜篤,極懷憐愍。阿難見之,而白佛
言:「世尊!慈愍垂矜特隆。不審,世尊!發如是
心,為遠近耶?」


佛告阿難:「若欲知之,當
為汝說。過去久遠,不可稱計阿僧祇劫,有
二罪人,共在地獄,獄卒驅之使挽鐵車,剝
取其皮,用作車鞅,復以鐵棒,打令奔走,東
西馳騁,無有休息。時彼一人,筋力尠薄,獄
卒逼之,躃地便起,疲極困乏,絕死復蘇。彼
共對者,見其困苦,興發慈心,憐愍此人,顧
白獄卒:『唯願聽我躬代是人,獨挽此車。』獄
卒瞋恚,以棒打之,應時即死,生忉利天。
阿難當知!爾時獄中慈心人者,我身是也。我
乃爾時,於彼地獄受罪之時,初發如是慈
矜之心,於一切人,未曾退捨,至於今日,故
樂修行慈愍一切。」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六四)頂生王品第五十七丹本為六十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
見諸比丘,貪於飾好,著於名利,多畜盈長,
積聚無厭。佛見此已,為諸比丘說貪利害:
[013-0439c]
「夫貪欲者,現損身命,終歸三塗,受苦無量。
所以然者?吾自憶念過去世時,由於貪
故,而便墮落,受諸苦惱。」


爾時阿難,長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過去
由於貪故,而便墮落。其事云何?」世尊告曰:
「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此
閻浮提,有一大王,名瞿薩離,典斯天下八
萬四千小國,有二萬夫人婇女,一萬大臣。時
王頂上欻生一皰,其形如繭,淨潔清徹,亦
不疼痛。後轉轉大,乃至如瓠,便劈看之,
得一童子,甚為端正,頭髮紺青,身紫金色。
即召相師,占相吉凶,相師占已,便答王言:
『此兒有德,雄姿奇特,必為聖王,統臨四
域。』因為立字,名文陀竭晉言頂生。年已長大,
英德遂著,王以一國,用封給之。大王後時,
被病困篤,諸小王輩,皆來瞻省,不能自免,
遂便薨背。諸附庸王共詣頂生,而咸啟曰:『大
王已崩,願嗣國位。』頂生答言:『若吾有福應
為王者,要令四天及尊帝釋,來相迎授,爾
乃登祚。』立誓已竟,四天即下,各捉寶瓶,
盛滿香湯,以灌其頂。時天帝釋,復持寶冠,
來為著之,然後稱揚。諸王復勸當詣大國
王所治處。頂生復言:『若我有福應為王者,
國當就我,我不就國。』立誓適竟,大國之中
所有宮殿,園林浴池,悉來就王。金輪、象馬、
玉女、神珠、典藏、典兵,悉亦應集,君四天
下,為轉輪王。巡行國界,見諸人民,墾地
耕種。王問臣吏:『此諸群生,欲作何等?』便答
王言:『有形之類,由食得存,是以種穀,欲
[013-0440a]
以濟命。』王立誓言:『若我有福應為王者,
當有自然百味飲食,充飽一切,使無飢
渴。』作願已竟,尋有飲食。王更出遊,見諸人
民,紡績經織。王復問言:『作此用為?』諸人對
曰:『食已自然,無以嚴身,是故紡織用作服
飾。』王復立誓:『若我有福應為王者,當有
妙衣自然而出,賑給萬民,使無窮乏。』作願
已竟,應時諸樹悉生種種異色妙服,一切人
民,求得無盡。王更出遊,見諸群黎,修治樂
器。王因問之:『作此何為?』諸人報言:『衣食既
充,乏於音樂,所以治此,欲用自娛。』王復立
誓:『若我有福應為王者,眾妙樂器,當自然
至。』作願適竟,應時諸樹,若干種種伎樂,懸
在其枝,若有須者,取而鼓之,音聲和暢,其
有聞者,無不歡預。王德至重,萬善臻集,天
雨七寶,遍諸國界。王問諸臣:『此誰之德?』諸
臣對曰:『此是王德,亦國民福。』王復立誓:『若
是民福,寶當普雨;若獨我德,齊雨宮內。』作
願適竟,餘處悉斷,唯雨宮裏,七日七夜。


「其
頂生王,於閻浮提,五欲自娛,經八萬四千
歲。時有夜叉,踊出殿前,高聲唱言:『東方有
國,名弗婆提,其中豐樂,快善無比,大王可
往遊觀彼界。』王則允可。意欲巡行,金輪
復轉,躡虛而進,群臣七寶,皆悉隨從。既至
彼土,諸小王等,盡來朝賀。王於彼國,五欲
自恣,經八億歲。夜叉復唱:『西方有國,名瞿
耶尼,亦復快樂,王可至彼。』王即允然,往遊
其土,食福受樂經十四億歲。夜叉復唱:『北方
有國,名欝單曰,其土安豐,人民熾盛,王可
[013-0440b]
到彼。』王即往詣,留止其中,上妙五欲,極
情恣意,經十八億歲。夜叉復唱:『有四天王
處,其樂難量,王可遊之。』王與群臣及四種
兵,乘虛而上。四天遙見,甚懷恐怖,即合
兵眾,出外拒之,竟不奈何,還歸所止。頂
生於中,優遊受樂,經數十億歲。意中復
念:『欲昇忉利。』即與群眾,蹈虛登上。


「時有
五百仙人,住在須彌山腹,王之象馬屎尿下
落,污仙人身。諸仙相問:『何緣有此?』中有智
者,告眾人言:『吾聞頂生王,欲上三十三天,
必是象馬失此不淨。』仙人忿恨,便結神呪,
令頂生王及其人眾,悉住不轉。王復知之,
即立誓願:『若我有福,斯諸仙人,悉皆當來
承供所為。』王德弘博,能有感致,五百仙人
盡到王邊,扶輪御馬,共至天上。未至之
頃,遙覩天城,名曰快見,其色皦白,高顯殊
特。此快見城,有千二百門,諸天怖畏,悉
閉諸門,著三重鐵關。頂生兵眾,直趣不疑。
王即取貝吹之,張弓扣彈,千二百門一時
皆開。帝釋尋出,與共相見,因請入宮,與共
分坐。天帝人王,貌類一種,其初見者,不能
分別,唯以視眴遲疾,知其異耳。


「王於天
上,受五欲樂,盡三十六帝,末後帝釋,是
大迦葉。時阿修羅王興軍上天,與帝釋
鬪,帝釋不如,退軍入城。頂生復出,吹貝
扣弓,阿修羅王即時崩墜。頂生自念:『我力
如是,無有等者,今與帝釋,共坐何為?不
如害之,獨霸為快。』


「惡心已生,尋即墮落,
當本殿前,委頓欲死。諸人來問:『若後世人,
[013-0440c]
問頂生王云何命終?何以報之?』王對之曰:
『若有此問,便可答之:「頂生王者,由貪而死。
統領四域,四十億歲,七日雨寶,及在二天,
而無厭足,故致墜落。」』是故比丘!夫利養者,
實為大患,當思遠離深求道真。」


阿難白
佛:「此頂生王,宿殖何福,而獲如此無量
大報?」


佛告之曰:「乃往過去,不可計劫,時世
有佛,號曰弗沙,與其徒眾,遊化世間。時婆
羅門子,適欲娶婦,手把大豆,當用散婦,
是其曩世,俗家之禮。於道值佛,心意歡喜,
即持此豆,奉散於佛,四粒入鉢,一粒住頂。
由此因緣,受無極福,四粒入鉢,王四天下;
一粒在頂,受樂二天。」


爾時諸弟子,聞佛所
說,有得初果二果三果及阿羅漢者,不可
稱數,受持佛語,歡喜奉行。


(六五)蘇曼女十子品第五十八丹本為六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須達長者,末下小女,字曰蘇曼,面首端
正,容貌最妙,其父憐愛,特於諸子,若遊行
時,每將共去。於是長者,將至佛所,其女
見佛,情倍欣踊,願得好香,塗佛住室。斯女
手中,有賓婆菓。佛從索之,奉教便與。佛
尋於上,書香種稷,還以與之。女共其父,
還歸城裏,便行推買種種妙香,如佛所須,
持詣祇洹,躬自擣磨,日日如是。於時持叉尸利國王,遣其一兒,使到舍衛,初適他土
廣行觀看,漸漸展轉,復至精舍,見蘇曼女
在中磨香,愛其姿容,欲得為妻,即往入
城,啟波斯匿王:「云有此女,可適我意,願王
[013-0441a]
見賜,勿違我志。」王問之曰:「是誰家女?」答
言:「是須達許。」王言:「卿自從索,吾不能知。」
復重啟王:「王若相聽,當自求之。」王言:「可爾。」
彼國王兒,發遣子弟、車乘眾物,先歸本國,
唯留一象及己在後,往至祇洹,搏蘇曼
女,累騎而去。須達聞之,遣人追逐,象走
駛速,不能及逮。即達本土,便用為婦,後
遂懷妊,生卵十枚。卵後開敷,有十男兒,形
貌姝好,與人有異。年遂長大,勇健非凡,
然喜畋獵,傷害物命。其母矜愍,教使莫爾。
諸子白母:「射獵之事,最為快樂,母今相遮,
將為見憎。」母復告言:「吾愛汝等!是以因
制;若當憎汝,終無此言。所以者何?夫殺生
之罪,當入地獄,受諸苦惱,數千萬歲,常
為鹿頭羊頭兔頭諸禽獸頭阿傍獄卒之所
獵射,無央數歲,雖思解脫。其何由乎?」諸子
白母:「如母所說,為自出心?從他邊聞?」母
復告言:「吾昔從佛,聞如此事。」兒復問母:「佛
者何人?幸願具宣。」母告諸子:「卿不聞乎?迦
維羅衛淨飯王子,形相炳著,應為聖王,厭
老病死,出家學道,願行成就,得無上果。巨
身丈六,相好無比,三明六通,遐鑒無外,前
知無窮,却知無極,觀知三世,如掌中珠。」
諸子聞之,心內欣然,因更問母:「佛今近遠,
為可見不?」母便答言:「今在舍衛。」諸子啟母,
求往覲佛,母即聽之,諸子同時,共詣舍衛。


其祖須達,見之情悅,倍加愛念,將至祇洹,
奉覲如來。諸子見佛,姿好形貌,踰前所聞,
數千萬倍,五情欣喜,不能自勝,佛因隨
[013-0441b]
宜,為說妙法,十人俱時,得法眼淨,便復
白佛,求索出家。佛問之曰:「汝父母聽不?」答
言:「未諮。」佛言:「父母未聽,不得染化。」須達
復言:「斯是我孫,我得自在,我今放之,於理
亦可。」佛便允然,聽使為道。鬚髮自落,法衣
在身,便成沙門,精勤大業,盡得羅漢。斯十
比丘,甚相欽敬,行則俱進,住在同處,國中
人民,莫不宗戴。


阿難白佛:「此十比丘,有何
福慶,生在貴家,容貌奇特,遭值世尊,盡於
苦際?」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有毘
婆尸佛,出現於世,教化畢訖,而般涅槃,分
布舍利,起無量塔。時有一塔,朽故崩壞,有
一老母,而修治之。有年少十人,偶行覩見,問老母曰:『何所施為?』老母語言:『斯是尊塔,
功德彌弘,是以修補,欲望善果。』年少歡喜,
助共興功,所作已竟,誓為母子,其十年少,
願共同生。從是已來,九十一劫,天上人中,
恒為俱生,受福快樂,常有三事,勝於餘人:
一者形體端正,二者眾所敬愛,三者恒得長
壽。經爾許時,不墮三塗,今遇我世,沐浴清
化,諸塵垢盡,咸逮應真。欲知爾時老母者,
今蘇曼女是。爾時十年少者,今十羅漢是。」


佛說此時,其在大會,有得須陀洹、斯陀含、
阿那含、阿羅漢者,發大乘意逮不退者,信
受佛語,歡喜奉行。


(六六)婆世躓品第五十九丹本為六十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于
時此國有豪富長者,名尸利躓,其家大
富,七寶盈溢。其婦懷妊,月滿生男,形容嚴
[013-0441c]
妙,世之少雙。父母喜慶,深用自幸,便請相
師,令占吉凶。相師占已,語其二親:「斯子福
德,榮煥宗族。」長者益歡,情在無量,因復勸
請,便為立字。相師問曰:「從有此兒,有何瑞
應?」長者報曰:「其母本來,訥口鈍辭,既懷此
兒,談語巧妙,踰倍於常。」便為作字,號婆
世躓。年歲已大,聰才邈群,與其等輩,遊行
觀看,見那羅伎家,有一女子,面貌淨潔,暉
容希偶,心便染著,欲得娉娶。歸啟父母:
「願為求索。」父母告言:「吾是貴姓,彼是凡賤,高
卑非匹,如何為婚?」子情深愛,不能自釋,重
更啟言:「莫問門戶,但論其身,幸垂顧愍,哀
為我求。若不如志,便自殞命。」父母從之,
遣人往求。彼家報言:「君是大姓,我是小人,
素非疇偶,何緣得爾?」其兒慇懃,情猶不
息,復更遣信,重從索之。彼家答言:「若能如
我,習種種術,歌舞戲笑,悉令備知,及於王
前,試使得中,然後乃當共作婚姻。」兒惑其
色,不恥鄙事,即詣彼家,學習戲藝;數時之
間,皆已成就。是時國王,集諸那羅,上幢投
窓,空中索走,如是種種眾多戲事。時長者
子,亦往王邊,次應現伎,上索而走,索走
既竟,王脫不見,復勅更上,奉命為之,氣
力漸劣,中道欲墮,心中惶懅,無所歸依。


尊者目連,陵虛至邊,而告之曰:「如卿今日,
寧全身命,出家學道?為寧墮地,娶彼女
耶?」尋報之言:「願自存濟,不用女也。」目連即
時,於虛空中,化作平地,其人見已,情怖便
止,因地而下,得全身首。既蒙安隱,喜不
[013-0442a]
自勝,隨逐目連,往詣世尊,禮拜供養。佛於
是時,廣說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
之論,欲為不淨,出要最快,心意暢解,便得
初果。因復白佛:「願得出家,奉修正法。」世
尊聽之,鬚髮自落,法衣在身,便成沙門。
比丘專精禪思,遵修正業,諸漏得盡,成阿
羅漢。


慧命阿難,前白佛言:「婆世躓沙門,往
昔之時,與彼女子,有何因緣,心染惑著,
幾致危沒?復共目連,造何善因,今蒙其
恩,而獲寧濟?復何因緣,自致應真?」


佛告阿
難:「乃往過去無量之劫,波羅㮈國,有大長
者,初生一子,端正無比。當于是時,其家有
人,從海中來,齎一鳥卵,用奉長者。長者
納受,經少時間,其卵便剖,出一鳥鶵,毛羽
光潤。長者愛之,與子使弄,漸漸長大,互相
懷念。時長者子,騎鳥背上,鳥便擔飛,處處
遊觀,情既滿厭,還歸其舍,日日如是。經歷
多時,其長者子,聞他國王作那羅戲,便乘
斯鳥,往至彼間,來下觀看,鳥住樹上。偶見
王女,情便染愛。其時遣信,騰說情狀,王女
然可,便與共交。作事不密,為王所知,遣
人推捕,尋時獲得,縛束其身,而當斬戮。長
者子言:『諸君何為,勞力殺我?聽我上樹自
投而死。』諸人聽許,便起攀枝而上,乘騎其
鳥,翔虛而去。因此鳥故,得延壽命。」


佛告
阿難:「彼時長者子,今婆世躓是。爾時王女者,
今伎家女是。爾時鳥者,則目連是。過去世
時,惑色致困,由鳥得濟;今復貪色,垂當
死亡,由目連故,致得安隱。其婆世躓,所
[013-0442b]
說聰辯,成無漏者,乃往過去,波羅㮈國,有
一居士,見辟支佛,來從乞飯。居士即時,
以食施與,因復勸請,令說經法。其辟支佛,
辭云不能,擲鉢虛空,騰踊而逝。居士念曰:
『斯人神力,變化無方,然其不能敷宣道化;
願我後生,遭值聖尊,勝於此士,巨億萬倍,
演散法義,無窮無盡,令我身者,亦獲果
證。』由此因緣,今世聰明,逮羅漢果。」


佛說是
時,莫不歡喜,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阿羅漢者,有種緣覺善根者,發菩薩心
者,皆信佛語,頂戴奉行。


(六七)優波毱提品第六十丹本為六十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此國有一梵志,字阿巴毱提,聰明廣
學,採古達今,往至佛所,求作沙門,因復
啟曰:「若我出家,智慧辯才,與舍利弗等者,
情則甘樂;若當不如,便自歸家。」佛尋答曰:
「卿不如也。」時彼梵志,止不作道,還歸其
舍。世尊於後,告眾會言:「我滅度已,一百歲
中,此婆羅門,而當深化,逮成六通,智慧高
遠,教化眾生,其數如塵。」佛涅槃時,告阿難
言:「我滅度後,一切經藏,悉付囑汝,汝當受
持廣使流布。」


世尊既滅,阿難持法。阿難後
時,復欲捨身,告弟子耶貰䩭言:「我去世
後,所有典要,汝當護持。」因復告曰:「波羅㮈
國,當有居士字為毱提,此人有子,名
優波毱提。卿好求索,度用為道;卿若壽終,
以法付之。」


阿難滅已,此耶貰䩭,奉持佛法,
遊化世間,所度甚多。復至波羅㮈,往造居
[013-0442c]
士,與共相識,數數往來。其彼居士,生一男
兒,字阿巴毱提,年在幼稚。于時耶貰䩭,往
從索之,欲使為道。其父答曰:「始有一子,
當紹門戶,不可爾也,若後更生,便用相給。」
後復生男,字難陀毱提。時耶貰䩭,復往
從索,其父報言:「大子營外,次子營內,於其
家居,乃可興隆。情中戀惜,未能相許,若
後更有,信當奉惠。」此耶貰䩭,是阿羅漢,三明
具足,能知人根,觀此二兒,與道無緣,亦自
息意,不慇懃求。時彼居士復更生男,顏貌
端妙,形相殊特。時耶貰䩭,復往從索。其父
報曰:「兒今猶小,未能奉事,又復家貧,無以
餉送。且欲停之,須大當與。」年漸長大,才器益盛,父付財物,居肆販賣。時耶貰䩭,往
到其邊,而為說法,教使繫念,以白黑石子
用當籌算,善念下白,惡念下黑。優婆毱
提奉受其教,善惡之念,輙投石子,初黑偏
多,白者甚少,漸漸修習,白黑正等,繫念不
止,更無黑石,純有白者。善念已盛,逮得
初果。


時彼城中,有婬女人,遣婢持錢,往從
買花。優波毱提,心性質直,饒與其花,不令
有恨。婢齎花歸,婬女甚怪,問其婢言:「前
日買花,用錢一種,往何以少?今何以多?
將無前時相欺減乎?」婢答之言:「今日花主,
慈仁守禮,平等相與,所以饒獲。又復其人,
形體殊妙,大家若見,復不有恨。」婬女聞
之,遣信請喚。優波毱提,自抑不往,又復延
召,終不從命。于時婬女,與王家兒,而共交
通,貪其衣服眾寶所成,利興義衰,殺而
[013-0443a]
藏之。王家搜覓,於其舍得,尋取婬女,斬
截手足,劓其耳鼻,懸於高標,竪置塜間,
雖荷此苦,然未命終。優波毱提,往到其所,
婬女謂言:「往者端正,不肯相見,今日形殘,
何所看乎?」尋即對曰:「吾不愛色,而來至此,
用相憐故,來到此耳。」因為宣說四非常法。
「是身不淨苦空無我,一一諦察,有何可恃?
愚惑之徒,妄生染想。」婬女聞法,逮法眼淨,
優波毱提,成阿那含。


時耶世䩭,復從居士,
索此少年,用作沙彌;奉教持與。將至精舍,
授其十戒,年滿二十,便授具足,白四羯
磨竟,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皆悉滿具,言
辭巧妙,所演無窮,便集眾人,欲為說法。時
魔波旬,於會處所,而雨金錢。眾人競拾,竟
不聞法。於第二日,復集大眾,魔雨花鬘,
以亂眾心。於第三日,復更集大眾,魔王
便化作一大象,紺琉璃色,口有六牙,其一
牙上,有七浴池,其浴池中,有七蓮花,一一
蓮花上,有七玉女,斯諸玉女,皆作伎樂,其
象優遊徐步會側,眾人顧目,情不在法。
於第四日,復集大眾,魔王復化作一女人,
端正美妙,侍立尊後,眾人注目,忽忘法事。
于時尊者,尋化其女,令作白骨;眾人見已
乃專聽法,得道者眾。


尊者本來,有一狗子,
日日於耳,竊為說法。其狗命終,生第六天
與魔波旬,共坐一床。魔王思惟:「此天大德,
乃與我等,為從何沒而來生此?」尋觀察
之,知從狗身。「彼沙門者,相辱乃爾。」遙伺尊
者入禪定時,持一寶冠,著其頭上。既從定
[013-0443b]
起,覺頂有冠,尋便思察,知魔所為,即以神
力,感魔使來,化其狗屍,令似髴飾,而告
魔言:「汝遺我冠,深謝來意;今以髴飾,用
相酬贈。」魔王受已,便還天上,而見所著乃
是死狗,心中厭惡而欲去之,盡其神力
不能令却。復詣帝釋,求除不淨。帝釋報
言:「其作此者,斯人能捨,非是吾力之所任
却。」魔王復去,廣問諸天乃至梵天,向之
喜言:「願除茲穢。」各答如初,非力所辦。事
不獲已,來詣尊者,而謂言曰:「佛實大德,
慈心無邊;諸聲聞輩,誠為凶忌。何以驗之?
我乃昔日,將諸魔兵凡十八億,攻圍菩薩,
欲敗其道,猶懷慈悲,不以為怨;我今小
觸,相困乃爾。」尊者答言:「理實如是。佛之於
我,百千萬倍,不可為喻,如須彌山比彼
芥子,如大海水方於牛跡,如師子王喻於
野干,大小之形,實不相及。」


尊者語魔:「吾生
末世,不見如來。聞汝神力能化作佛,試為
一現,我欲觀之。」魔王答言:「我今化現,慎
莫為禮。」對曰:「不禮。」是時魔王化身作佛,
軀體丈六,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光
明赫弈,踰倍日月。尊者欣悅,便前稽首。魔
還復形,語尊者言:「向云不禮,今作禮何?」
尊者答言:「我自禮佛,不禮於汝。」魔復謝曰:
「唯願矜愍,却此死狗。」尊者告曰:「汝起慈心,
擁護群生,則此死狗,變成寶飾;若懷惡意,
則作狗屍。」魔以畏故,恒發善想。


是時尊者
成道已後,所化眾生,得四果者,一人一籌,
籌長四寸,如此之籌,滿於一房,房高六丈,
[013-0443c]
縱廣亦爾。於是眾人白尊者言:「尊者福德,
實為弘博,化度群萌,不可稱數。」尊者告曰:
「吾為畜生時,亦化眾生,使得聖果,何況今
日?」


眾會白言:「不審先世,所度云何?」


尊者告
曰:「乃往過去,波羅㮈國,有一仙山,五百辟支
佛,止住其中。時有獼猴,日來供養,奉覲
儀容。諸辟支佛,後盡涅盤,復有五百梵志,
續在中止。諸梵志等,或事日月,或復事火,
事日月者,翹脚向之,其事火者,朝夕燃
之。時彼獼猴,見其翹脚,便取挽下,見其
燃火,便取滅之。獼猴于時,端坐思惟。諸梵
志見,自相謂言:『此獼猴者,將為我曹示茲
威儀。』尋各整身,諦察真理,心意開解,盡得
辟支佛道。彼獼猴者,我身是也。」


眾會復白:
「以何因緣,受獼猴身?」


尊者告曰:「乃往過去
九十一劫,有毘婆尸佛,出現于世,有諸比
丘,在波羅㮈仙山中住。時有應真,登上山
巔,放脚輕疾。有一年少道人,而作是言:
『彼行飄速,正似獼猴。』由此因緣,五百世中,
常作獼猴。以是之故,凡在四輩,應自護
口,勿妄出言。」


尊者優波毱提,說此法時,一
切大會,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
漢者,種緣覺善根者,發大乘心逮不退
者,不可稱計,信受其教,歡喜奉行。


(六八)汪水中虫品第六十一丹本為六十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爾
時城邊,有一汪水,污泥不淨,多諸糞穢,屎
尿臭處。國中人民,凡鄙之類,恒以瑕穢,投
歸其中。有一大虫,其形像蛇,加有四足,
[013-0444a]
於其汪水,東西馳走,或沒或出,經歷年載,
常處其中,受苦無量。爾時世尊,將諸比丘,
前後圍遶,至彼坑所,問諸比丘:「汝等頗識
此虫宿緣所造行不?」時諸比丘,咸皆思量,
無有能知斯所造行。俱共白佛,皆云:「不知。」
時佛告曰:「汝等當聽!吾當為汝說斯所造
行。過去有佛,名毘婆尸,出現於世,教化已
周,遷神涅槃。彼佛法中,有十萬比丘,淨修
梵行,閑居樂靜,依於一山。其山左右,有好
林樹,華果茂盛蓊欝無比,其諸樹間,流泉浴
池,清涼可樂。時諸比丘,依慕住止,遵善行
道,懃修不懈,悉具初果,乃至四果,無有凡
夫。時有五百估客,共相合集,欲入大海,
發引徑路,經由此山,見諸比丘剋心精
懃,內懷欣敬,思欲設供。時諸賈客,共相合
率,往請眾僧,求索供養;值諸檀越,各各
已請,日日相次,竟不從意。即詣眾僧,辭
入大海。『設我等眾,安隱來還,當設供養,
願哀見許。』時僧默然,允可受請。眾賈入
海,大獲珍寶,平安還至,到眾僧所,選眾妙
寶最上價者,用施眾僧,規俟飲食,若食多
者,隨意用之。於時眾僧受其寶物,持用付
授僧摩摩帝。於後眾僧,食具向盡,從其求
索爾時珍寶,當用續食。時摩摩帝,答眾僧
言:『賈客前時,自與我寶,何緣乃索?』上座維
那,語摩摩帝:『檀越前時,以寶施僧,令汝舉
之。今僧食盡,當用裨佐。』時摩摩帝,瞋恚而
言:『汝曹噉屎!此寶是我所有,何緣乃索?』時
彼眾僧,見摩摩帝已起惡意,即便散去。由
[013-0444b]
其欺僧惡口罵故,身壞命終,墮阿鼻獄,身
常宛轉沸屎之中,歷九十二劫,乃從獄
出。今復墮此屎尿池中,經歷年歲,未得解脫。所以者何?過去有佛,名曰尸棄,將
諸比丘,臨過此坑,示諸弟子,為說本末。
復次有佛,名曰隨葉,亦復將從諸比丘眾,
往到其所,說其因緣,從此命終,還入地
獄,經歷數萬億歲,其後命終復生是中。次
復有佛,名曰拘留秦,亦共徒眾,圍遶至此
坑,垂示諸比丘,說其本末。次名拘那含
牟尼佛,亦共弟子,來至此坑。次迦葉佛,亦
來至此,咸為弟子,說其因緣。次第七佛,我
釋迦牟尼,今示汝等因緣本末,觀視其虫。
如是一切賢劫當來諸佛,各各皆爾,將諸
弟子,到其坑所,指示其虫,說其曩昔所造
因緣。」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心驚毛竪,共相
勅厲,慎護身口意業,信受佛語,歡喜奉行。


(六九)沙彌均提品第六十二丹本為六十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晝夜三時,恒以天眼,觀
視世間,誰應度者,輙往度之。爾時有諸估
客,欲詣他國,其諸商人,共將一狗,至於中
路。眾賈頓息,伺人不看閑靜之時,狗便盜
取眾賈人肉。於時眾人即懷瞋恚,便共打
狗,而折其脚,棄置空野,捨之而去。時舍利
弗,遙以天眼,見此狗身,攣躃在地,飢餓困
篤,懸命垂死,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得已
持出飛至狗所,慈心憐愍,以食施與。狗得
其食,濟活餘命,心甚歡喜,倍加踊躍。時舍
[013-0444c]
利弗,即為其狗,具足解說微妙之法,狗便
命終,生舍衛國婆羅門家。時舍利弗,獨行乞
食,婆羅門見,而問之言:「尊者獨行,無沙彌
耶?」舍利弗言:「我無沙彌,聞卿有子,當用
見與。」婆羅門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
孩幼,不任使令。比前長大,當用相與。」時舍
利弗,聞彼語已,即戢在心,還至祇洹。至
年七歲,復來求之。時婆羅門,即以其兒,
付舍利弗,令使出家。時舍利弗,便受其兒,
將至祇洹,聽為沙彌,漸為具說種種妙法,
心意開解,得阿羅漢,六通清徹,功德悉備。


時均提沙彌,始得道已,自以智力,觀過去
世,本造何行,來受此形,得遭聖師,而獲果
證?觀見前身,作一餓狗,蒙我和上舍利弗
恩,今得人身,并獲道果。欣心內發,而自念
言:「我蒙師恩,得脫諸苦,今當盡身供給
所須,永作沙彌,不受大戒。」


爾時阿難,而白
佛言:「不審此人,曩昔之時,興何惡行,受此
狗身?造何善根,而得解脫?」


佛告阿難:「乃
往過去迦葉佛時,有諸比丘,集在一處。時
年少比丘,音聲清雅,善巧讚唄,人所樂聽。
有一比丘,年高耆老,音聲濁鈍,不能經唄,
每自出聲,而自娛樂。其老比丘,已得羅漢,
沙門功德,皆悉具足。于時年少妙音比丘,
見老沙門音聲鈍濁,自恃好聲,而呵之言:
『今汝長老,聲如狗吠。』輕呵已竟,時老比丘,
便呼年少:『汝識我不?』年少答言:『我大識
汝,汝是迦葉佛時比丘。』上座答曰:『我今已得
阿羅漢道,沙門儀式,悉具足矣。』時年少比丘,
[013-0445a]
聞其所說,心驚毛竪,惶怖自責,即於其前,
懺悔過咎。時老比丘,即聽懺悔。由其惡言,
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淨戒故,
今得見我,蒙得解脫」。


爾時阿難,聞佛所
說,歡喜信受,頂戴奉行。
《賢愚經》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