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58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姚秦-竺佛念 (T@MING)





《十住斷結經》卷第九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碎身品第十五



佛告最勝:「菩薩摩訶薩入碎身定,使菩薩入
此定,具足十種如住。何謂為十?一切世界
如如住,一切諸方如如住,一切劫數如如住,
一切眾生如如住,一切諸法如如住,一切諸
菩薩行如如住,一切菩薩願中如如住,一切
眾定中如如住,一切諸佛世尊如如住,一切
地界如如住;若有菩薩得此碎身定者,便獲
此十如如住。


「云何菩薩入眾生碎身定?於是,
最勝!菩薩摩訶薩入碎身時,先入身內定從
身外起,入身外定從身內起,入一身定從異
身起,入異身定從一身起,入人身定從閱叉
身起,入閱叉身定從龍身起,入龍身定從阿
須倫身起,入阿須倫身定從天身起,入天
身定從梵天身起,入梵天身定從欲界身定
起,入天道身定從地獄身定起,入地獄身定
從人道身定起,入人道身定從餘道定起,入
千身定從一身定起,入一身定從千身定起,入
億身定從一身定起,入一身定從億身定起,入
[006-1007b]
閻浮里地有形眾生定從瞿耶尼有形眾生定
起,入瞿耶尼有形眾生定從欝旦越有形眾
生定起,入欝旦越有形眾生定從弗于逮有
形眾生定起,入東方有形眾生定從三方有
形眾生定起,入三方有形眾生定從四方有
形眾生定起,入四方有形眾生定從一切諸
海有命形定起,入一切諸海有命形定從海
神身定起,入海神身定從海水種定起,入海
水種定從海地種定起,入海地種定從海火
種定起,入海火種定從海風種定起,入海
風種定從四大定起,入四大定從無有法定
起,入無有法定從須彌山定起,入須彌山定
從七寶山定起,入七寶山定從百草樹木山
川石壁定起,入百草樹木山川石壁定從淨
潔香花一切寶器定起,入淨潔香花一切寶
器定從一切四方上方下方一切眾生所乘服
食具定起,入一切四方上方下方一切眾生
所乘服食具定從三千剎土有形眾生身定
起,入三千剎土有形眾生定從三千大千剎
土有形眾生定起,入三千大千有形眾生定
從億百千及三千大千剎土有形眾生定起,
入億百千及三千大千剎土有形眾生定從無
限剎土有形眾生定起,入無限剎土有形眾
生定從無數剎土有形眾生定起,入無數剎
土有形眾生定從無量佛剎土有形眾生定
起,入無量佛剎土有形眾生定從無邊佛剎
土有形眾生定起,入無邊佛剎土有形眾
生定從無稱佛土有形眾生定起,入無稱佛
土有形眾生定從不可思議佛土有形眾生定
[006-1007c]
起,入不可思議佛土有形眾生定、
從無限無量
不可思議佛土有形眾生定起,入極遠有形眾
生定從極遠眾生定起,入極近眾生定從極
近眾生定起,入眼入定從眼入定起,入耳入
定從耳入定起,入鼻入定從鼻入定起入舌入定從舌
入定起,入身入定從身入定起,入意入定
從意入定起,入自入定從自入定起,入他入
定從他入定起,入一切有形眾
生定從阿僧祇剎土復及無限無量不可稱計
剎土定起,入阿僧祇剎土復及無限無量不
可稱計剎土定從一切有形眾生定起,入聲
聞定從辟支佛定起,入辟支佛定從聲聞定
起,入自身定從佛身定起,入佛身定從自身
定起,入一念定從百億劫定起,入百億劫定
從一念定起,入現在定從現在定起,入過去
定從過去定起,入未來定復入三世定,如是
菩薩隨所入定,隨所從起,入虛空界定從虛
空界起。


「最勝當知!猶如有人為鬼所著,隨彼
鬼神持身所詣不自覺知,然彼鬼神託彼人
身不自現形。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意入內
定從外定起,入外定從內定起,猶如有人身
死神去無所依倚更不動搖,身亦不知神之
所在,神自受形不知故身今為所在。最勝當
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入有定分別等
觀,復入空定永不見有,前生後滅各不相知。
菩薩復當觀,猶如心自在度無極人,一身能
化作眾多身,眾多身還合為一,識不從一身
沒即時生眾多身,亦復不得識從眾多身沒
[006-1008a]
生一身中,不從一至眾多,不從眾多至一。菩
薩摩訶薩亦如是,入一身定眾多定起,入眾
多定一身定起。譬如地界所潤以水為本,所
生萬物各各不同,人界鬼界悉同其潤,萬物
亦不自知我為所生,水亦不知我為能潤。菩
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是三昧,一為無數無
數為一,無數不知所以為一,一亦不知所以
為無數!是謂,最勝!菩薩摩訶薩一切眾生碎
身三昧,第八菩薩之所修行。


「住是三昧者,菩
薩便獲佛十號,加十功德而見歎譽。云何為
十?所謂號如來,如如修如;號名為佛,佛者於
諸法悉覺知,從此岸至彼岸;號名最勝,眾生
尊貴興供養故;號名一切智,於一切智德悉
具足故;號名無盡,為一切眾生作覆護故;號
名導師,令眾生類示其正路故;號無等倫,
於一切眾生法界及諸眾智皆具足故;號曰
妙光,一切眾生被蒙照故;號曰十力,所願
成辦分別法智無著不可計故;號一切現,
使一切法同一自在度無極故。是謂,最勝!菩
薩摩訶薩獲佛十號及十稱歎功德,皆是三
昧威神恩力也。


「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者,獲
十光明而自照曜。何謂為十?謂一切諸佛光
明而自照曜,一切世界乘無不乘道場光明
以自纏絡,一切眾生及教戒光以為香熏:四
無所畏無量光明,法界處所法界光明,出要
之明一切無欲除愛之光,化一切眾生感動
光明,諸佛無猗無染著光,善思光明,等正覺
度無極光,一切法性如爾真際光,說除結患
無上之光。若菩薩摩訶薩住是三昧者,得此
[006-1008b]
十光明而自照曜。


「菩薩復當善學十無跡行。
云何為十?意之所念身無行跡,口無行跡,
意無行跡,空欲立處所,無行欲成行,不為有
為法,不壞敗法,不毀智業習無生智,覺不覺
法應智辯智,無形之智義味清淨。是謂菩
薩摩訶薩住是三昧,有若干差特能斷緣著,
從一入若干種定,或起或思惟等分,於等分
亦不等分,從小至大從大至小,從狹至廣從
廣至狹,屈而使舒舒而使屈,無身使有身有
身使無身,或起或定或定或起,有垢使無垢
無垢使有垢。覺此三昧者,能壞一切境界,如
人壞坏瓶,猶如大呪之術防護為驗,若干種
色若干種聲,或為呪所禁,或為幻聲所使,呪
者使役於神,幻者役於外形,見幻色者眼識
所攝,聞幻聲者耳識所攝,嗅幻香者鼻識所
攝,幻所作味舌識所攝若幻,幻所作諸形質身
識所攝,有幻大幻迴上為下迴下為上,所作
追尋不可思量,意識所攝。如是菩薩摩訶薩
住是三昧者,或散或聚現若干變。


「最勝當知!
今當引喻,有目之士乃達此耳。猶如諸天與
阿須倫共鬪,諸天得勝阿須倫不如,是時阿
須倫自知不如,便設權計化作浴池生種種
蓮花,阿須倫身長七千由旬,還隱其形及諸
兵眾,却退入蓮花莖節絲孔中藏,諸天求
而不見,所謂阿須倫善解幻法。菩薩摩訶薩
亦復如是,成就一切智慧之幻,從一地至一
地,智無耗減,彼彼菩薩自相招致,號菩薩者,
皆以智慧幻法而攝取之,如是菩薩入全身
定,現散法定。譬如有人若在人界若在鬼界,
[006-1008c]
以種子著地,隨時溉灌令得長大,子入於地
果生於上,前子非後子,後子非前子,前子不
離後子,後子不離前子。菩薩大士亦復如是,
獨受有形住此三昧,便能離有不處於有,亦
如男女交會,男清女濁識處其中,在母胎中
漸經十月,宿行清淨福願追隨,形體支節轉
轉充足,六根成就種性均正,識與六根源本
各異,六根者受有之相,隨行善惡而來受形,
尋本來生如幻如化。菩薩大士亦復如是,以
增上解脫心以為父母,智慧之識而住受
生,入無有定從有定起,或入有定從無有定起住此三昧者其德如是譬如龍宮依地
而住,便能乘雲虛空雷電,隨時降雨多所潤
澤。然彼龍宮不在虛空非龍住處,於虛空中
現若干變化,或奣或隨使眾生類仰而觀之,
宮舍依地降雨於上,變易之法何其奇哉。菩
薩大士亦復如是,住此三昧及幻化之法,入
無相定從有相起,入有相定從無相起。


「如是
最勝!菩薩住此三昧,使空為地使地為空,亦
無有難。猶如天上水精光殿舍眾寶所成,
若彼大自在梵天昇此殿時,舉目觀見千世
界、十千世界、百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其
中所有天宮龍宮、閱叉、犍沓惒、阿須倫、迦留
羅、旃陀羅、摩休勒,人及非人至三惡趣,須彌
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黑山大黑山及七寶山,
江河海源城郭村聚,山川樹木藥草花實,好
醜清濁,三千大千所有形質,至虛空界微細
之形,梵天於彼宮殿悉遙見之,光光相照亦
無微翳。猶如在此人間服飾懸在架上,亦如
明鏡見其面像。彼天宮者亦復如是,坐起往
[006-1009a]
來飲食睡眠,悉在目前如掌觀珠。菩薩摩
訶薩亦復如是,住一切眾生碎身定者,於諸
三昧而得自在,獲佛自在定,化眾生自在定,
遊諸法自在定,成就行自在定,具足增上解
脫自在定,於諸正受自在定,出入坐起自在
定,得諸智慧自在定,彈指之頃以為一劫自
在定。是謂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者,等正覺
十自在定而自娛樂。


「菩薩摩訶薩顯威無畏
有十事。云何為十?謂顯佛威曜過虛空界不
壞精進於諸壞法得度無極;顯菩薩行弘誓
無畏遊如來戲口度無極;顯世界淨顯淨塵
垢照曜世界;顯在眾生示不思議;顯諸菩薩
不斷經法;顯至佛國供養禮事;顯智慧業行
本不可思議故;顯分別三昧而無所畏;顯入
微妙定知所進趣以菩薩度而度脫之;顯淨
佛國不斷菩薩誓願之法而自顯照亦無所畏。
菩薩摩訶薩處在俗中,現佛形像復無所畏,
現轉法輪為受化故,顯諸如來善根之本,立
在佛乘皆使成就,顯意威足致度無極。復次,
菩薩摩訶薩思惟不起法忍,一一了達無數
無限億百千劫所修行法皆悉在前,顯法威
曜燃熾道教。復次,菩薩摩訶薩晝夜日月時
節年歲,悉能算知。菩薩用心彈指之頃所用
等智,知三世事了無差違現其無畏。是謂最
勝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者,便能顯曜諸度
無極得十無畏,在大眾中入定正受,碎身如
塵善權方便,第八菩薩之所修行。」


身入品第十六



是時世尊告最勝曰:「復次菩薩摩訶薩,還自
[006-1009b]
觀身身持身入,悉能分別了無處所。是時菩
薩入身入持法界定意,於諸定中最得自在,
身諸毛孔,一一毛孔入法界定意三昧而得
自在,於諸法界示現幻法,知有前世後世分
別世法,了知世界億百千事,無數無限阿僧
祇劫諸佛世界,其中好惡悉能達了,觀等正
覺眷屬成就,於淨不淨亦悉平等,不斷善法
大乘不損,心意牢固復不移動,於彼一劫百
劫百千劫,億劫百千億劫,無限無量阿僧祇
不可稱計,非籌所算非意所度,如是劫數諸
佛世界入正受三昧,復從中起入此間定,從
彼間起遊彼世界,便能成熟彼眾生行,不失
法界體之正法,三世往來無所罣礙,說法教
化有限閡者,令知歸趣慧眼碎入法,於諸法
界而得自在,具足壞耳定度無極亦無罣礙,
入鼻入定意不損善權,善入舌根定意解味
所著,成就碎身定往來無礙,入碎意定而順
智識。彼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作如是知,住
此身入定者,便獲菩薩十千億總持,於世轉
法輪隨俗而入,復得十千億篋藏之行清淨
無污,復得十千億根門越一切智,復得十千
億神通周遊無礙,復得十千億定超過眾定,
復得十千億神足遊至虛空無邊際界,復得
十千億力於諸眾行漸漸增多,復得十千億
求望永斷眾想,復得十千億止處現無所有,
復得十千億顯威神變而現在前。是謂,最勝!
菩薩摩訶薩獲此十千億行而不虧損。


「復次,
菩薩當念修行十千億支節瓔珞而自纏裹。
復當修行十千億具度眾生者。復當修行十
[006-1009c]
千億乘,使眾生類乘此乘得至彼岸。復當修
行十千億炎定三昧,照曜世界無闇冥處。復
得十千億義辯無應不應。復得十千億弘誓,
有來觀者心不移轉。復得十千億信願無邪
倒見。復得十千億正路,菩薩所可往來周遊
之處而淨其跡。復得十千億光明從面門出。
復得十千億典訓顯菩薩德。復得十千億清
淨之本而淨道場。是謂最勝菩薩摩訶薩無量
功德而自纏絡,莊嚴道樹不失本際,皆是菩
薩趣道之具。若菩薩成就此眾具者,便上菩
薩位而得稱譽,熏以德香為人所敬,所行
眾中輒得利養,現世德業不可窮盡。


「若有菩
薩住此法界定意自在三昧者,生豪族家不
處卑賤,眾菩薩等以為眷屬,住此三昧已,遙見
東方十億阿僧祇等如來、至真、等正覺,名字姓
號國土大小皆悉分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十億阿僧祇諸佛剎土及諸如來,皆能識知
一一姓號,立菩薩行指示道門,使彼菩薩而
淨佛土,放如來身無量光明,現如來眼不可
思議,如來耳通無能限量,如來鼻通倍不可
計,如來舌通廣無邊際,如來心通非無形觀,
如來神足無上之法所度無限,如來之道無
上中下具成就故,如來名稱遠流布故,如來
法輪常轉不轉現世轉故,如來翼從現諮受
故,如來正法無量無能中絕故,如來善根現
稱歎故,如來行普遍論無堪當故,如來種成
就於三世無不降伏故,如來生一切諸法宣
示愚人故,如來法處所顯現智明故。


「如是最
勝!菩薩摩訶薩現界清淨為立處所,以佛重
[006-1010a]
陰雨法甘露,一切諸佛境界示有言教現諸
佛法,幻形不真了諸法性,興起自然不動轉
故,諸法形像分別義理,如來無量功德具足
不可窮盡。是謂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所遊
之方無所罣礙。復次菩薩住此三昧,遊陰持
入亦無障蔽,心為幻法,知無量無限無邊之
法,安處諸菩薩。入此定意自在三昧,便能知
諸佛如來等正覺名號姓字一一名號,至十
千億阿僧祇等諸佛如來一一名號,至百千
億佛剎,安處菩薩身皆在中住,無量無限心
想意想,復以無為巧便為立處所。一切諸法
亦不忘失得度知見故,常親近智海布現智
故,住亦有處示現諸法無處所故,為立佛處
示現廣普諸法無前後故,示現根門無礙智
慧利法善用智分別故,不毀威儀為立諸界
無住還故,為示現慧處所淨無礙智故,示
現成等正覺故,顯曜法界無增減故。是謂菩
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中,便能發趣於大乘跡。


「菩薩摩訶薩復當修習十趣海門而無厭足。
云何為十?所謂佛海現無厭足,人海動轉不
動轉化無厭足,法海增益智無厭足,善田海
生無厭足,住無有法亦無觀行神足功德海
無處所亦無厭足,顯智明海執慧無分散故,
住根門海,從一地至一地慧無亂錯故,住心
意海,盡能覺知一切眾生,若干種心若干種
意,知無量心有增有減,住修行海,具足眾願
故住弘誓海,要成就究竟清淨出要故。是謂
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便能獲此十趣海門
而無厭足,菩薩大士之所修行。


「菩薩摩訶薩
[006-1010b]
復當思惟十第一無生。云何為十?所謂觀眾
生類第一,一無生;觀天豪尊第一,二無生;觀
最上梵天第一,三無生;觀世護心不壞第一,
四無生;觀在眾生獨步無侶第一,五無生;觀
降魔眾心定不亂第一,六無生;觀五趣無形
第一,七無生;觀諸眾生亦無染污第一,八無
生;觀尊貴諸佛法第一,九無生;觀自在出要
顯曜第一,十無生。是謂菩薩摩訶薩當念思
惟此十第一無生。


「菩薩復當思惟眾生界所
趣生有十事。云何為十?所謂出家堅固化諸
眾生,立不退轉行精進力,清淨無著力無染
污一切法空故,休息力成就諸法自在故,成
就心轉不轉力分別議故,具足自然法力
成大智慧故,成辦無礙力以說法故,無畏力
成就為法立處故,成就意斷力未知已知故,智
成就無二力無生滅故,是謂最勝菩薩摩訶
薩思惟此十力,最大力、無比力、不上不下
力、無量力、育養力、不動力、善趣生力、不怒
力、智熾盛力、勤苦積行力,是謂十力當念修
行。


「復次菩薩當善思惟十力。云何為十?所謂
善入定力、善清淨力、善微妙力、善法身力、
善世法力、善燃法力、善根寂力、善未曾有力、
善覺悟力、善超度力。是謂菩薩摩訶薩住此
十力便能攝持定意。


「菩薩摩訶薩復當思惟
二十力得至定門。云何為二十?所謂大人之
力、親近善知識力、等正覺究竟力、本修善
根得親近力、無量善根被熏香力、得如來度
不度力、降心穢垢無生滅力、增益菩薩念不
斷力、莊嚴菩薩得歡喜力、助菩薩善不斷
[006-1010c]
法力、除菩薩心無緣著力、充菩薩願無所求
力、成菩薩意思惟定力、獲菩薩根無錯亂力、
立法王力、無著無量身力、得善權方便智慧
之力、於一切法無畏難力、立眾生本不漏失
力、於諸眾生獨步不嬈彼力。是謂菩薩摩訶
薩住此定者,乃應無所有力,過諸羅漢辟支
佛上,乃能入於菩薩定力。」


辯才品第十七



爾時最勝菩薩前白佛言:「云何菩薩具足眾
德斷眾生望,充飽一切令無嫌恨?」佛告最勝: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與汝善分別之。菩
薩從初發心以來至于成佛,要當莊嚴清淨
道場,放大光明照彼境界,幽冥之處皆蒙其
光,其見光者心不懷懼無所畏難,心遂熾盛
倍加歡喜,增益功德不離淨行,自淨其行修
無上道,使功德業不可窮盡智無邊崖。菩薩
行法亦無有邊,行菩薩乘亦無有底,菩薩境
界不可思議,非是羅漢、辟支佛所能籌量。菩
薩所度復無邊幅,成就眾德復無崖畔。菩
薩所淨不捨弘誓,菩薩出要指示道門,欲
論菩薩諸法端緒而不可得。菩薩摩訶薩從
無數劫方得為菩薩,然後乃成菩薩之道。有
來親近奉菩薩者,增益勸發成菩薩德名稱
遠聞,其聞名者皆來承事宿衛供養,欲為後
世良祐福田。若有眾生見菩薩者,輒為說法
無上之智,前聞法者而無厭足,廣布慧明不
毀法性。所以然者,聞法眾生承受正教倍增
智業,頒宣正訓無有耗盡。菩薩摩訶薩住此
三昧中,便能廣布諸善功德,菩薩以無限無
[006-1011a]
量不可稱計曠大之意,一一施意隨其前緣
入三昧定,復從定起自省法性之觀,因此三
昧而知三昧境界,分別無數三昧,定意觀三
昧、廣普觀三昧、無欲觀三昧、相觀三昧、所
現觀三昧、威儀觀三昧、猗觀三昧、念觀三昧、
待觀三昧、喜觀三昧、安隱觀三昧、護觀三昧、
出要觀三昧,棄捨以生,未生皆捨,應禪悅
定意,雖遊於定亦不染定。


「最勝當知!猶如阿
耨達大龍王宮殿皆七寶成,阿耨達泉出四
大河,四門流盈不傷生苗,泉水清徹亦如虛
空之色。是時四河從四門出,而趣四方皆歸
于海。其四河者,一名恒伽,從象口出;二名私
頭,從師子口出;三名私陀,從牛口出;四名婆
叉,從馬口出。此四大河從四口出,趣於四方
歸于四海。恒伽大河者,車𤦲珍寶以為象
身流出其水;私頭大河者,真金剛寶以為師
子身流出其水;私陀大河者,以瑪瑙寶以為
牛身流出其水;婆叉大河者,青琉璃寶以為
馬身流出其水。此四寶者,皆天上寶非人間
寶。此四大河當初出處各各廣一由旬,流時
庠序寂無聲響,一一大河各各右繞神泉七
匝皆投于海,七匝中間相去一由旬,間生若
干雜種蓮花、優鉢蓮花、鉢頭牟花、須揵提
花、滿願犍提花,眾寶雜珍皆生其中;復有
種種微妙蓮華色甚香美,若干種寶自相照
明,其有覩者觀無厭足,珍奇異寶視表見裏,
一由旬內寶寶相照,如摩尼珠靡所不曜。其
七重內異類眾鳥,悲哀和鳴共相娛樂;復有
百種神樹藥草,香風遠布徹彼隨河門境界。
[006-1011b]
然彼阿耨達龍宮殿舍,東西南北各五十由
旬,純以七寶以為挍飾;復以若干種異色摩
尼寶雜廁其間;復以摩尼寶珠懸在虛空,以
為日月星辰羅列虛空,牛頭栴檀薪以用供
厨,於宮殿中一日三時雨眾香花,優鉢蓮花、
拘牟頭花、分陀利花、須犍提花、滿願揵
提花。若干種寶以成宮殿,光光相照明明相
續,如彼阿耨達泉出四大河,從四口流趣于
四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四辯才無滯
之河,分別四道歸於智海。如彼恒伽河者車
𤦲珍寶所成,從象口出水流至於海。菩薩摩
訶薩亦復如是,從青白法口出無量義,盡是
如來祕藏之篋解暢深義,皆令諸法各得名
字,布現法味燃智光明,皆使投于無邊智
海。譬猶如彼私頭大河真金剛寶以成其體,
從師子口流至於海。菩薩大士亦復如是,演
出法辯御佛金剛,護諸生類使得照明,執智
金剛投無礙海。如彼私陀大河瑪碯寶所成,
從牛口出流至于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演出應辯有疑滯者永無猶豫,亦使眾生無
諍訟者,隨機報應分別義趣,使眾生類純熟
其行,皆令歸趣無緣著海。猶如婆叉大河
青琉璃所成,從馬口出悉投於海。菩薩摩訶
薩亦復如是,得無盡辯思惟諸法,億百千劫
於中示現而無窮盡,善法營護將至善道,令
諸守禁之人悉歸佛海而同一味。如彼四大
江河右遶阿耨達泉七匝,趣於四方而歸四
海。菩薩大士亦復如是,身行成就亦不有左,
口行成就亦不有左,意行成就亦不有左,意
[006-1011c]
志所修智慧為首,如彼四河趣於四方而歸
于海,菩薩大士亦復如是,乘四智慧之辯趣
于四方。於是菩薩當觀一切諸佛所住之方,
承事禮敬不失威儀;復次當現一切諸佛之
法光曜,執總持法使不忘失;復次現諸智
度,具足菩薩眾行之本;復次現大慈悲,處在
眾生現轉法輪。如彼四河遶阿耨達七匝,於
其中間有諸雜種,優鉢蓮花、拘牟頭花、分陀
利花、須揵提花、滿願揵提花,及諸香花香
熏四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初發意至
成作佛,於其中間化導未被訓誨眾生,勸進說
法至不退轉,為演正受從億百千劫亦無疲
極,一人不度終不捨之,淨佛國土嚴治住地,
入師子步定意三昧,進向道樹意如金剛而
無留難。如彼阿耨達泉,七重之內生七寶樹
以自莊飾,眾果香花不可稱量。菩薩摩訶薩
亦復如是,莊嚴佛土清淨之國,生三十七道
樹之花,覺觀道心思惟正法。如彼阿耨達
宮殿縱廣五十由旬,清淨無瑕穢亦無風塵
雜垢。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道心清淨而無
瑕穢,內懷種種善本功德,具足無量定意法
門。猶如阿耨達泉,以牛頭栴檀及眾雜寶以
為垣牆。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道心所念十
億百千智所見圍遶,不缺所誓本無心通,成
心通行智業成就,眾善根本悉為清淨。猶
如阿耨達宮內純以真珠琥珀以廁其地,出
若干種光靡不照曜。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入極微智意所規度不可思議,將護眾生出
無憂澤,以若干種珍寶瓔珞而自莊嚴,亦不
[006-1012a]
毀壞法界體性,住諸如來無為定室,意之所
趣終不退轉。如彼阿耨達龍王,與諸小龍而
作覆護,有恐懼者使無所畏,左右神龍皆有
威德,及海中諸小龍王皆來朝賀。菩薩摩訶
薩亦復如是,為一切有形眾生懷恐怖者而
作覆護,隨時將育令無怨恨,界內越界心等
如空,雖處於世布慧光明,將護萌類如身無
異。如彼阿耨達泉出四江河遍閻浮地,詰屈
周障而歸于海,所經過處多所潤澤。菩薩摩
訶薩亦復如是,乘四智之海,載諸天及人魔
若魔天釋梵諸天人及非人,皆使趣於大智之
海,發於無上正真之道,十力無畏十八事不
共,至道樹下終不退轉。所謂四智何者,一
曰願智之河,恒常誓願度眾生故,亦不猗內
身無所著;二曰具足智度無邊之河,淨菩薩
道攝一切界,來往周旋亦無所著,所聞無盡
亦不有盡,出三世智演非常苦空非身之義;
三曰菩薩定意智河,以無央數定而自莊嚴,
遊至十方諸佛剎土禮事供養諸佛世尊,演
出諸佛無源之海;第四名曰大慈悲河,使眾
生類安處慈悲立不退轉,拔一切苦使無熱
惱,復以無數善權方便,導彼前進無所顧戀,
十力之海多積珍寶,有緣著者知趣所歸。如
彼阿耨達泉出四大河悉歸于海,無盡無窮
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增上弘
誓成就願智,修菩薩行智慧觀法亦不可盡,
成無上道而無疑滯,亦知諸佛普集定意,以
佛所樂而娛樂之。如彼阿耨達泉出四大河,
夫一河者分為五百支,一一五百悉歸于海,
[006-1012b]
不嬈眾生無所傷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依猗弘誓之慧志不移動,修普濟之行慈及
一切,現有相無相覺一切法,行無礙智不斷
法本,教令出要住無礙地。猶如阿耨達泉七
重中間生若干種珍奇寶物,光光相照與日
光同明,所照之處百倍千倍悉蒙其明,有目
之士觀阿耨達宮五色玄黃,如日在空靡不
蒙賴,各各形質自有光明不相逼迮,寶寶相
𢴤出若干聲,聲甚柔軟聽無厭足。菩薩摩訶
薩亦復如是,住此法界自在定意,觀一一毛
孔無數無量億百千如來,及佛剎土菩薩弟
子眾會多少聽聞法味,執持不忘晝夜諷誦,
如救彼人溺于深淵,現如來身遍諸世界,不
可思議不可度量,復往親近諸佛世界,禮事
供養現聞法味,於百千劫所入定意,亦不見
長亦不見短,亦不見大復不見小。菩薩觀見
一一毛孔諸佛如來國土城郭,弟子翼從眾
生多少,若干種形言辭不同,周旋往來隨意
所造,各隨志願共相娛樂,亦不見迮復不見
寬。所以者何?其有菩薩入法界定意者,心微
難見亦無形質,行跡極細無以為喻,生生自
壞亦不自知,三昧境界不可思議,思惟禪行
所遊境界無能思議,諸佛住處亦無處所,顯
佛威儀不可窮極難為難行,終不中捨失菩
薩行。越諸魔界,不牢固者安處無為獲清淨
德,具足如來十力大要,欲求無上無限之業,
修行正法深妙之義,不以為難。菩薩摩訶薩
亦復如是,隨其心意,一念之頃從三昧起知
三世事,尋能分別善惡所趣,於諸法界而得
[006-1012c]
自在,亦不猗內復不猗外,推尋本末不見端
緒,都無處所亦不見相,以度眾相辯諸義
辯,遊佛國界禮事供養亦無厭足,入諸法
界思惟分別盡其源本,不處無為不墮邊際,
修一切智不著於智,雖有往來不見周旋,觀
智如化實無有化,眾生等分亦復如是,尋其
根本無能齊限,淨諸世界不見有淨,宣示眾
生苦為何生為從何起,苦空非身無我人壽
悉無所有,為現若干無常之變,不處生死不
著泥洹,越一切劫度諸死地,觀諸相貌意不
迷惑。然彼菩薩以善權方便諦滿眾智,至竟
清淨志不移易,觀諸世界及諸眾生,有往還
者無往還者悉令度脫,使諸眾生智無減少,
一切世間法界威儀,次法得法不失次第,觀
佛積行亦無厭足,依諸佛藏致大珍寶,於諸
三昧權現無礙,如爾自然守護無滯,深法句
義所暢道教不可窮盡,辯才大智分別字
體,演出總持暢若干種諸佛祕藏,已已離
淫亦使眾生無淫怒癡。


「菩薩大士無數劫
中行權方便,現顯若干種種之道,隨類化之
令得度脫。一切諸法自然度脫不見自然,度
不度故立大慈悲,於諸眾生亦不見有眾生
之想,數出入息,有息出時有息入時,了諸世
界性本自然法自常住,前人行者自起識著
謂為不定,不見動轉言法流馳,雖化眾生不
見有化,淨三戒場入如來室,興諸法想心獲
無畏,說法清淨而轉法輪不可毀壞,道心隆
盛終無羅漢辟支定意。是謂最勝!菩薩摩訶
薩得此法界自在定意三昧,大事增益上菩
[006-1013a]
薩位終不虛勞。


權智品第十八



「復次最勝!菩薩摩訶權復當思惟第十權智
定慧三昧,當念修行。云何菩薩修行第十權
智定慧三昧?於是,最勝!菩薩摩訶薩有三昧
名無量定意,菩薩住此三昧者,觀知無量身
行,觀知無量口行,觀知無量意行,觀知無量
佛剎而往莊嚴,觀知無量眾生以智往降,觀
知無量受化眾生智業成就,觀知無量放大
光明接未度者,觀知無量放大人威相之光
靡所不照。觀知無量轉正法輪,諸天世人魔
若魔天梵釋四王所不能轉而獨能轉,觀
知無量菩薩遊諸佛剎,與諸眾生而作導首,
雖得佛力不依於力,自放身意如無所放,獲
佛智慧亦不猗慧,以佛興起而發起之,執佛
神足度無量境,以佛清淨而清眾行,以佛所
行而過其行,以佛之量過諸所量,以佛奮迅
之定不懷怯弱,得佛清淨而行佛事。菩薩摩
訶薩住此三昧已,普觀一切智,以觀一切智,
復觀一切智業,已觀智業尋能修智,以能修
智便受智教,已受智教思惟妙智,已思妙智
便求智緣,已興智緣便得解脫之智,以得解
脫便得解脫無餘,以得無餘便應法律無上
正要,長菩薩行成菩薩業,進菩薩意忍菩薩
苦,退菩薩惡入菩薩藏,執菩薩明除菩薩冥,
住菩薩地現菩薩相,擿菩薩聾淨菩薩聲。菩
薩聞是亦不動還,復不懷懼亦不退轉,心不
患厭不念有益,亦不捨離復不有疑,亦不中
斷亦不依猗菩薩聞見。所以然者,菩薩摩訶
[006-1013b]
薩在諸眾生隨類而入,觀察法則成弘誓心,
與彼眾生而作模範,御大乘法入佛江海,直
至所趣不失于轍。


「菩薩摩訶薩常當思惟三
大弘誓,執弘誓心導引眾生,而從此岸將至
彼岸。何謂名為三大弘誓?一名增上弘誓,二
名增中弘誓,三名增下弘誓。復次菩薩復有
三弘誓。何謂為三?所謂一名中上,二名中中,
三名中下,是謂三弘誓。復次菩薩復有三弘
誓。何謂為三?所謂一名下上,二名下中,三名
下下,是謂三弘誓。


「最勝當知!菩薩摩訶薩獲
此第十權智定慧三昧者,乃能逮此第一增
上大弘誓心,育養眾生淨佛國土,執權行智
離愛欲縛,善學深入菩薩一相,解知諸相亦
無有相,善了菩薩幻化之法,立眾生意在於
堅固,施心係意盡為萌類,當來過去現在
諸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行大慈悲普覆一切,
其無智者為現慧明,盲無目者為作眼目,無
救護者為作覆護,充足一切諸佛之法,使有
希望眾生除法之想。所以然者,猶如長者積
財千億,金銀珍寶車𤦲碼碯,真珠琥珀庫
藏之中,加有如意明月珠寶,所至著處靡不
照曜色像第一,彼珠性分體自明故。菩薩摩訶薩亦
復如是,得心意珠出智慧門,以智光明普有
所照,通達往來無所罣礙,入此定意亦無留
難,如彼明珠光明所照,自現志能本性自爾,
無能制使令不爾者。何以故?體性自然無能
使不然,然亦不然,不然亦不然,不見眾生然,
不見眾生不然。


「最勝當知!眾生亦出於然,亦
出於不然。云何眾生亦出於然亦出於不然?
[006-1013c]
所言眾生出於然者,五道科限流轉不斷,一
身百身或千萬身,一劫百劫或千萬劫捨身
受身,成就四大長育五陰,是謂眾生出於然
也。云何眾生出於不然?於是眾生體性本空,
空亦無識復無想念,時彼四方有四風起,一
為地氣風吹至空,二為水氣風吹至空,三為
火氣風吹至空,四為風氣即空風是也,神交
識礙忽然相值,五法交集乃成形體,遇天為
天遇人為人,隨形所染即成其身。設有地氣
無水火風亦不得成,設有水氣無地火風亦
不得成,設有火氣無地水風亦不得成,設有
風氣無地水火亦不得成,設有神識猗空自
營無地水火風亦不得成。菩薩當觀識為空
性法界所攝,有識四大五法相應,成五陰身
捷利速疾,即於空界識自覺冷麁澁堅䩕,
尋知離空專意思惟,心念空想寂然無為,即
自開寤於虛空中不來此世,入於無為無餘泥
洹界而取滅度。若彼識神遲鈍不利,𧄼瞢恍
惚不信離空,謂為己身即是虛空,因形受對
當趣生門,遇善則善遇惡則惡,遇善眾生信
有善惡,知今世後世尊卑長幼,厭患世苦習
善不惓久乃得道,遇惡知識永離於善友,甘
心行惡流轉生死涉地獄苦,識神受惱暫無
停息,方自覺寤念本所行不應禁律,漸自改
責捨惡就善,從初發心涉歷劫數積功累德,
具一切行乃得成道,是謂眾生亦出於不然。


「菩薩摩訶薩常當思惟一心觀察然與不然。
云何菩薩觀然不然?然者世法,不然是道;然
者是累,不然無著;然者是有,不然是空;然者
[006-1014a]
有識,不然已離;然者有名有生有老有病有
死,不然無生無起滅法,亦不流轉馳趣五道。
菩薩當念,捨然有法修無然行,眾智光明無
所罣礙,捨滅己法自然不起亦不見滅,淨於
十方一切世界未度者度,雖有親近亦不見
近,為人執勞不計有苦,荷負重擔當為元
首,引入法海求無亂定,採致無限無量珍寶,
五分法性空無相願、禪定解脫相好神足,以
此為寶,心不懷懼亦不恐怖。


「復有三昧名無
為定,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者,以顯曜正受
淨眾生跡不以為厭,於諸眾生演法性空,解
空眾生乃得時寤,迴心就道終不退還。」


爾時
世尊告最勝曰:「如我今日住此法界自在定
意,以天眼觀上虛空際,不然眾生所處之界,
彈指之頃,億百千眾生不可稱計,始欲受形
來趣生門。爾時十方無數恒沙諸佛世尊,皆
以化身住虛空界,與彼四氣神識說虛無之
法,適空復離空,造離識亦然,我空計我有,永
以離空矣。若彼猗空受識之形思惟空觀
者,即於空界捨識形質,入無餘境而取滅度,
不來此世受五陰形涉諸苦惱。如來權智無
形,度識入虛空界,現其奇特神變德化,或現
諸佛清淨國土,或時住立賢聖默然,或時經
行諷誦不惓。識雖不覩,但諸佛世尊威儀禮
節初不有廢。菩薩當觀虛空所覆無邊剎土,
虛空亦無是念,我今乃覆爾許剎土;空亦不
自念極有功勞。何以故?空之所覆本性自爾,
法不變易自然常住,法不動轉亦不若干,不
生不滅復不變異。所以然者,虛空法界性自
[006-1014b]
然故。


「菩薩復當思惟虛空神識,識有三相。云
何為三?一趣,二悔,三亦不趣亦不悔。云何虛
空神識一趣?所謂一趣者,趣向生門長育陰
種,隨類染神便受其形。菩薩當知!虛空神識
亦有中止,識合四氣來趣中止,中止受形,或
經半月或經滿月,或經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一十二月,便從虛空中止來趣五道,五道
中止便現在前。入五道中止已,或經一二三
四至十二月,天化中止亦無日月年歲之期,
地獄餓鬼畜生亦有中止,各各不同。空識中
止澹然無形而不可見,至阿惟顏諸佛世尊
乃能見耳。是謂菩薩摩訶薩虛空中止趣向
生門。云何虛空神識識有二悔?所謂二悔者,
四氣以合識處其中,悔受其形心念空想,怕
然無為不計想著。又諸佛世尊以化佛性住
教尋時得寤,於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洹。最勝
當知!諸佛世尊於三世中教戒眾生,令得至
彼無為岸者不可稱數,為一眾生周旋三世
執勞勤苦,無數方便化令得度,雖處苦惱不
以為勞,亦復無有疲厭之心。如來出世化諸
佛身,在虛空界神識中止,為說極微無上道
教,中止父母神識覺寤,受化法言即於彼
處,入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洹不可稱計,多於
十方諸佛世尊,所度眾生無以為喻。是謂菩
薩摩訶薩住此法界定意自在三昧者,便能
執權行智,修無量法乃上菩薩住。云何第三
虛空神識亦不有趣亦不有悔?所謂亦不有
趣亦不有悔者,空界法性識處其中,中止形
質如影如光,極微極細念空意識,不逮無為
[006-1014c]
之境,退不及人間之有。是謂菩薩摩訶薩亦
不有趣亦不有悔。」


爾時最勝菩薩前白佛言:
「世尊!如是世尊所說,虛空神識虛空中止形
如光影,阿惟顏菩薩諸佛世尊乃得見耳。若
使四氣神識及空中止有往來者,彼泥洹界
及第一義,亦當有神識亦當有中止。設有識
有中止者,彼泥洹界與空虛識及空中止,有
何差別?設無差別則無泥洹,以無泥洹則無
道果及三乘法,生死法界及泥洹界則無有
異,泥洹則是生死,生死則是泥洹。世尊!如
我從佛所聞虛空神識,及虛空中止倍增疑
惑。」


爾時世尊告最勝曰:「彼泥洹界及第一義,亦
有神識亦有中止,泥洹神識及彼中止,與空
神識中止法性各別。泥洹神識怕然不動,亦
不移易亦無生門,當所趣向亦復無有生老
病死愁憂苦惱,言識永滅亦不永滅,言識更
生亦復不生。彼中止者以永寂為中止。」


佛告
最勝:「如來出現於世,過去當來現在恒沙諸
如來等正覺,不取泥洹亦不永滅。若佛世尊
入泥洹者,則非正覺非具弘誓。」


佛告最勝:
「三世諸佛世尊有名號以來,吾未見有入泥洹
者。正使將來諸佛出現法界,周旋止住有餘
泥洹,不入無餘泥洹之境。最勝當知!如來神
識泥洹神識則無有異,但為泥洹神識無形
無影亦無光相,不動而不可移;如來識者,有
動有移。彼識此識一而不異,唯有動不動而
有異耳。菩薩當觀虛,空有識有止,泥洹有識
有止。若復有法在泥洹外者有識有止,是謂
[006-1015a]
最勝!虛空神識、虛空中止,泥洹神識、泥洹中
止,是謂各各差別。」
《十住斷結經》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