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10 道行般若經-後漢-支婁迦讖 (T@LI)




《道行般若經》卷第九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累教品第二十五



佛語阿難:「作是立者,無有能過。菩薩作是立
為如佛立,作是立無有為作師者,是為薩芸
若立。欲作是立者,當隨般若波羅蜜教。有應
是般若波羅蜜行者,當知是人從人道中來,
或從兜術天上來,是人或從人道中聞般若
波羅蜜,或從兜術天上聞,或從人道中行,或
從兜術陀天上行。何以故?佛般泥洹後,般若
波羅蜜若於十方見,若於兜術天上見,有行
是般若波羅蜜若書者,諸佛悉視護之。是菩
[009-0468c]
薩復轉教人,勸樂合偶,知是菩薩供養若干
佛以來,不於羅漢、辟支佛品中作功德,知是
菩薩供養若干佛以來,學是般若波羅蜜不
恐不怖。若有受般若波羅蜜,若有學,若有持,
若有解中事,若有隨,知是菩薩如面見佛無
異。是菩薩不止亦不誹謗般若波羅蜜,知是
菩薩供養若干佛以來。」


佛語阿難:「雖有人
於佛所作功德,持用求羅漢、辟支佛,會當得
佛無異。若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常
當遠離羅漢、辟支佛道。」


佛語阿難:「持是般若
波羅蜜囑累汝。阿難!我為汝所說經,捨置
般若波羅蜜摩訶漚惒拘舍羅及諸摩訶惟
曰羅,我每所說餘經汝所受,設令悉散悉
亡,雖有是,其過少耳。汝所從佛受般若波羅
蜜,設散設亡,其過甚大不小。」


佛語阿難:
「復囑累汝般若波羅蜜,受學持法,當諦學,
悉具足受,悉念持書,字令正無缺減,過去、
當來、今現在佛經身等無異。阿難!當作是念:
『般若波羅蜜莫使缺減。』何以故?今佛現在,有
慈心佛恩德,欲報佛恩具足供養者,汝設有
慈心於佛者,當受持般若波羅蜜,當恭敬作
禮供養,設有是行,汝悉為供養佛報恩,以
汝為恭敬過去當來今現在佛已,汝慈孝於
佛,恭敬思念於佛,不如恭敬於般若波羅
蜜,慎莫亡失一句。」


佛語阿難:「囑累汝般
若波羅蜜以為信,若有不欲離於佛、離於經、
離於比丘僧,亦不欲離於過去、當來、今現在
佛者,不當遠離般若波羅蜜,是佛所教。」


佛語
阿難:「若有受般若波羅蜜持護,是為持過去、
[009-0469a]
當來、今現在佛教法。何以故?過去、當來、今現
在佛,皆從般若波羅蜜出生。菩薩欲得佛道
者,當學六波羅蜜。何以故?六波羅蜜是諸菩
薩摩訶薩母。」


佛語阿難:「囑累汝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者,佛不可盡經法之藏,過去、當來、
今現在佛,皆從六波羅蜜出生。」


佛語阿難:「汝
日日教人,盡一佛境界中人,汝悉教令得阿
羅漢道。雖有是教,尚未報佛恩,不如具足為
菩薩說般若波羅蜜。汝所教人悉使得阿羅
漢,此所作功德,持戒、精進、守道,雖教乃爾所
人,其福寧多不?」


阿難報佛言:「甚多,天中天!」



語阿難:「不如持般若波羅蜜具足為菩薩說,
雖不能多,一日可,雖不能一日,食時可,雖不
能食時,為說須臾間可,其福勝度爾所阿羅
漢。菩薩摩訶薩自於般若波羅蜜,念思惟其
中事,菩薩雖思惟其中事,得其功德,出眾阿
羅漢、辟支佛上去。雖思惟其中事,會當得阿
惟越致。設不中道還,說般若波羅蜜時,四部
弟子,及諸天、阿須倫及鬼神,一佛境界中,持
釋迦文佛威神,一切悉見阿閦佛,及見諸比
丘不可計皆阿羅漢,諸菩薩亦無央數,以
後不復見。」


佛語阿難:「譬如見國中人,不復見
阿閦佛及諸菩薩、阿羅漢諸經法,索眼不見
亦如是。法不見法,法不念法。何以故?諸
經法無念不見,亦無所益。」


佛語阿難:「諸經
法皆空,無所持,亦不可念。譬如幻師化作人,
諸經法亦如是,無念亦無痛。何以故?無形故。
菩薩作是行,為行般若波羅蜜,作是學,為學
般若波羅蜜,悉欲得六波羅蜜者,當學般若
[009-0469b]
波羅蜜。作是學,在諸學中最尊無有及者,百
倍千倍萬倍,是為安十方天下。作是學者,困
厄苦者悉護視,是為隨佛法學,是為隨佛教。
有應學是者,持手舉一佛境界,移著還復他方剎土,以其處人無有覺知者。」佛語阿難:
「佛從是般若波羅蜜中學成,過去、當來、今現
在佛,無所罣礙諸智慧法,悉從般若波羅蜜
具足成。欲得般若波羅蜜限者,為欲得虛空
限。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可盡,十方之事可
計,般若波羅蜜事不可計。」


佛告阿難:「般若
波羅蜜事不可計不可盡,般若波羅蜜本淨。
何以故?過去不可復計佛悉從其中成就得
佛,般若波羅蜜亦不增亦不減;甫當來不可
復計佛悉從般若波羅蜜成就得佛,般若波
羅蜜亦不增亦不減;十方今現在不可復計
佛悉從般若波羅蜜成就得佛,般若波羅蜜
亦不增亦不減。是故般若波羅蜜不可盡,虛
空亦不可盡。」


《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不可盡品第二


十六


是時須菩提作是念:「佛所說般若波羅蜜事
甚深,是須菩提當作是問。」


須菩提白佛言:
「般若波羅蜜不可盡,譬如虛空亦不可盡。菩
薩當何因思惟般若波羅蜜?」


佛語須菩提:「色
不可盡,當作是思惟般若波羅蜜,痛痒思想
生死識不可盡,當作是思惟般若波羅蜜,十
二因緣不可盡,當作是思惟般若波羅蜜。」



語須菩提:「菩薩當作是思惟般若波羅蜜,菩
薩當作是思惟十二因緣,適得其中。菩薩初
[009-0469c]
坐樹下時,不共法思惟十二因緣,是時薩芸
若智慧悉具足。」


佛語須菩提:「若有菩薩行般
若波羅蜜時,思惟十二因緣不可盡,作是思
惟者,出過羅漢、辟支佛道去,正住佛道。菩
薩不作是思惟行般若波羅蜜,及思惟十二
因緣不可盡,設不作是思惟者,便中道得羅漢、辟支佛。菩薩不中道還者,用思惟般若波
羅蜜,思惟行摩訶漚惒拘舍羅故。」


佛語須菩
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思惟視十二因緣
不可盡,作是視十二因緣,所視法生者滅
者皆有因緣,法亦無有作者。作是思惟十二
因緣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色,不見痛痒思
想生死識,不見佛境界,無有所因法見佛境
界,是為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若有菩薩行般
若波羅蜜,當爾時魔大愁毒,譬如父母新死
啼哭愁毒憂思。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魔愁
毒如是。」


須菩提白佛言:「一魔愁毒耶?餘魔復
愁毒乎?」


佛語須菩提:「一佛境界所有魔,各各
於其所止處不安。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時,
菩薩應行如是者,諸天、阿須倫、龍、鬼神、人若
非人,不能害菩薩。若有菩薩欲得佛道者,當
行般若波羅蜜。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為行檀
波羅蜜具足,行尸波羅蜜亦爾,行羼提波羅
蜜亦爾,行惟逮波羅蜜亦爾,行禪波羅蜜亦
爾。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具足行漚惒
拘舍羅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若有魔事起,即覺使不至。菩薩悉欲得諸漚
惒拘舍羅波羅蜜者,當行般若波羅蜜,當守
般若波羅蜜。若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守般
[009-0470a]
若波羅蜜,
爾時菩薩思惟十方不可計阿僧祇現在諸佛,
諸佛本行菩薩道時,悉從般若波羅蜜出生。
菩薩作是念:『如諸佛悉得諸經法,我悉當得。』
如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作是思惟念,如
兩指相彈頃,若有菩薩布施具足如恒邊沙
劫,不如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彈兩指
頃。菩薩如是行者,為住阿惟越致地,是菩
薩為諸佛所念,菩薩終不還餘道,會當得佛,
終不歸三惡道,是菩薩未曾離諸佛時。行般
若波羅蜜菩薩,如兩指相彈頃間,功德如是。
何況一日守般若波羅蜜者,行當如是揵
陀訶盡菩薩。揵陀訶盡菩薩,在阿閦佛剎
最尊第一。」


《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隨品第二十七



須菩提白佛言:「菩薩何因隨般若波羅蜜教?」


佛語須菩提:「諸經法無有能壞者,菩薩隨般
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虛空不可盡,菩薩隨般
若波羅蜜教,當如是。五陰本無形,菩薩隨般
若波羅蜜教,當如是。四大本無形,菩薩隨般
若波羅蜜教,當如是。沙羅伊檀六事大虛空
無形,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發心行
佛道無有與等者,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
如是。發心行願甚廣大,菩薩等心於十方人
無有極,佛有四事不護,各各異端無有極,菩
薩隨道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菩薩為諸天、
阿須倫、龍、鬼神、甄陀羅、摩睺勒、人及非人,作
不可計之覆護,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
是。十方天下人呼為是我所非我所悉斷之,
[009-0470b]
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虛空之中音
響無形,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譬
如大海水不可斗量,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
當如是。譬如須彌山巔珍寶各各別異,菩薩
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釋梵各自有教,菩
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譬如月盛滿姝
好,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譬如日
明所照悉至,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
諸經法但有字耳,無有處所,菩薩隨般若波
羅蜜教,當如是。般若波羅蜜本無形但有字
耳,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般若波羅
蜜本無所從生,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
是。般若波羅蜜等無有異,菩薩隨般若波羅
蜜教,當如是。幻化及野馬但有名無形,菩薩
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地水火風是四事
無有極,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佛身
相本無色,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諸
佛境界各各虛空,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
如是。佛諸經本無說無教,菩薩隨般若波羅
蜜教,當如是。譬如眾鳥飛行空中而無足跡,
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生死根,波羅
蜜力,諸覺禪棄脫三昧定,入禪具足,悉脫愛
欲,臨作佛時乃得行是,菩薩隨般若波羅蜜
教,當如是。諸經法無有極不可盡,菩薩隨般
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諸經法無所從生,無所
因出,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臨作佛
時諸經法悉具足成,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
當如是。泥洹虛空無所有,菩薩隨般若波羅
蜜教,當如是。諸經法本無淨適無所因,菩薩
[009-0470c]
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佛所作為變化無
有極,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一切無
有索菩薩過者,亦無有得佛過者,脫無央
數人,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諸佛說
經法行道如是,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
是。佛所教化等無有異,菩薩隨般若波羅蜜
教,當如是。」


佛語須菩提:「若有菩薩行般若
波羅蜜時,當作是隨、當作是念、當作是入、當
作是視,去離諛諂、去離貢高、去離強梁、去
離非法、去離自用、去離財富、去離僥倖、去離
世事,棄身不惜壽命,適無所慕,但念佛所
行事安隱。菩薩行能如是者,得佛不久,悉得
薩芸若功德不久。如是輩菩薩,不當字菩薩,
當字為佛。何以故?今得佛不久故。若有菩薩
隨般若波羅蜜教,甫當來世為得佛字。佛在
者亦當隨般若波羅蜜教,佛般泥洹後亦當
隨般若波羅蜜教,當如是。」


《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薩陀波倫菩薩


品第二十八


佛語須菩提:「疾欲得佛者,索般若波羅蜜,當
如薩陀波倫菩薩。於今在上方,過六百三十
億佛國,佛名揵陀羅耶,其國名尼遮揵陀波
勿,薩陀波倫菩薩於彼間止。」


須菩提白佛言:
「薩陀波倫菩薩本何因緣索般若波羅蜜?」



語須菩提:「乃往久遠世有菩薩,名薩陀波倫,
為前世施行功德所追逮,本願所成,世世作
功德所致,前世以供養數千萬億佛。時菩薩
臥出,天人於夢中語言:『汝當求索大法。』覺起
即行,求索了不得,其意惆悵不樂;欲得見佛,
[009-0471a]
欲得聞經,索之了不能得,亦無有菩薩所行
法則。用是故,甚大愁憂啼哭而行。譬如人有
過於大王所,其財產悉沒入縣官,父母及身
皆閉在牢獄,其人啼哭愁憂不可言。薩陀波
倫菩薩愁憂啼哭如是。時忉利天人來下在
虛空中,觀見菩薩日日啼哭,天人見菩薩至
心啼哭,天人即於菩薩父母兄弟親屬交友
中,字菩薩為薩陀波倫。


「是時世有佛,名曇
無竭阿祝竭羅佛,般泥洹以來甚久,亦
不聞經,亦不見比丘僧。時薩陀波倫菩薩於
夢中,忉利天人語言:『前世有佛,名曇無竭
阿祝竭羅。』


「是時菩薩於夢中聞佛名即覺,覺
已即大歡喜踊躍,即棄捐家,入深山中無
人之處,棄身無所貪慕而大啼哭,自念言:『我
惡所致,不見佛、不聞經、不得菩薩所行法。』


「是
時薩陀波倫菩薩啼哭,時便聞虛空中有聲
言:『善男子!可止,莫復啼哭。有大法名般若波
羅蜜,若有行者,若有守者,得佛疾。汝當求索
是大法,汝聞是法若行若守,佛所有功德汝
悉當得之;得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汝悉當
得之;汝悉當持經法教十方天下人。』


「薩陀波
倫菩薩問虛空中聲:『當何因緣得般若波
羅蜜?當到何方求索?當何等方便得之?』


「虛空
中聲報菩薩言:『從是東行莫得休息,汝行時
莫念左、莫念右,莫念前、莫念後,莫念上、莫念
下,莫念行,行時莫念恐怖、莫念喜,莫念食、
莫念飲,莫念坐、莫念行道、莫念中止,莫念婬、莫念怒、莫念癡,莫念守、莫念有所得,莫
念內、莫念外,莫念色、莫念痛痒思想生死識,
[009-0471b]
莫念眼、莫念耳、莫念鼻、莫念口、莫念身、莫念
心意,莫念地水火風、莫念空,莫念人、莫念
我、莫念命,莫念有空、莫念無空,莫念行菩薩
道,莫念有經、莫念無經,莫念生天上、莫念
生世間,莫念菩薩善、莫念菩薩惡,一切所向
念悉斷遍無所著。從是東行悉斷念已,作
是行不缺者,令得聞般若波羅蜜不久。過去
諸佛行菩薩道時,索般若波羅蜜如是,得般
若波羅蜜,隨其教者得佛疾,作是精進行者,
當疾得佛。』


「薩陀波倫菩薩聞虛空中教聲,大
歡欣,當隨天人之教。虛空中聲復報言:『莫
失是教。』作是語已,便不復聞聲。


「是時薩陀波
倫菩薩聞是教法,倍踊躍歡欣,隨是教即東
行,心適無所著。行中道,作是念:『去是幾所
乃當得般若波羅蜜?』作是念已住復大啼哭。


「薩陀波倫菩薩作是啼哭時,上方虛空中化
作佛,在空中立言:『善哉,善哉!如若所索者
甚難,如汝作是精進者,今得般若波羅蜜不
久。』


「薩陀波倫菩薩叉手仰向視化佛,身有金
色,身放十億光炎,身有三十二相,見已大
歡欣,叉手白化佛言:『願佛為我說經法,我從
佛聞經,聞經已,諸佛所有經法我皆欲悉得
之。』


「是時化佛語薩陀波倫菩薩:『受我所教
法,悉當念持之。諸經法本無,恐懼本淨,無端
緒住。諸經法一切無所罣礙,本端無所因住。
諸經法本無,所因端緒無所說住。諸經法無
所說教,如虛空無形,本無端緒,如泥洹無有
異。諸經法如泥洹無有異,無所從生,無形
住。諸經法無所從生無形計,如幻無形,如水
[009-0471c]
中見影。諸經法如水中影現,如夢中所見等
無有異。諸經法如夢中所見,等無有異,佛聲
音都盧見如是,當隨是經法教。善男子!當
作是守念。從是東行索般若波羅蜜,去是間
二萬里,國名揵陀越,王治處其國豐熟,熾盛
富樂,人民眾多。其城縱廣四百八十里,皆以
七寶作城,其城七重,其間皆有七寶琦樹,城
上皆有七寶,羅縠緹縵以覆城上,其間皆有
七寶交露間垂鈴,四城門外皆有戲盧,遶
城有七重池水,水中有雜種優鉢蓮花、拘文羅
華、不那利華、須揵提華、末願揵提華,皆在
池水中生間。陸地有占匐華,如是眾華數
千百種。其池中有眾雜琦鳥鳧鴈鴛鴦異
類琦鳥,數千百種。池中有七寶之船,其人
乘船娛樂戲池中。城中皆行列五色幢〔幡〕-【元】【明】幡幡,
復懸五色幢幡,復有羅列雜色華蓋,城中街
巷各各周遍。譬若忉利天上帝釋宮殿,懸幢
幡音樂之聲,數千百種日日不絕。譬如忉利
天上難檀桓戲盧,其中有音樂之聲,快樂不
絕,其城快樂亦復如是。其城中無有異人,
皆是菩薩,中有成就者,中有發意者,皆共居
其中,快樂不可言。其中所有服飾,玄黃琦珍
不可復計。其國中有菩薩,名曇無竭,在眾菩
薩中最高尊,有六百八十萬夫人采女共
相娛樂。揵陀越國中諸菩薩,常共恭敬曇無
[009-0472a]
竭,為於國中央施高座,隨次轉下施座,中有
黃金座、白銀座、琉璃座、水精座,座皆有雜
色文繡綩綖,座間皆散雜種香華,座上皆施
雜寶交露之蓋,中外周匝皆燒名香。曇無竭
菩薩常於高座上,為諸菩薩說般若波羅蜜,
中有聽者,中有書者,中有學者,中有諷者,中
有守者。汝從是去到揵陀越國曇無竭菩薩
所,自當為汝說般若波羅蜜,當為汝作師教
汝。何以故?前數千億世常為汝作師,是汝本
發意時師。汝往至師所時,若見若聞,莫得說
其短亦莫念其短,汝設見,慎莫疑慎莫怠。
何以故?汝未曉漚惒拘舍羅,當諦覺魔事。善
男子!慎莫隨,魔教莫用。師在深宮尊貴教,
敬當如敬佛無有異。當用經法故,莫念財利
貪意心念,所有者當施與師,當樂好恭敬於
師。作是行不缺者,今得聞般若波羅蜜不
久。』


「爾時,薩陀波倫菩薩從化佛聞是教,即踊躍
歡欣,用歡欣踊躍故,即得見十方諸佛三昧。
爾時十方諸佛皆讚歎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我曹本為菩薩時,用精進故,得聞般若波羅
蜜便成就得薩芸若,亦復當得三十二相、八
十種好、十種力、四無所畏、四事不護、十八事
不共。我曹爾時亦復得是三昧,爾時諸佛亦復
讚歎我曹如是,汝行亦當復如我曹,作是行
者菩薩所有功德,汝悉當具足得之。』


「薩陀波
倫菩薩從三昧覺,作是念:『諸佛本從何所來?
去至何所?』作是思惟已,便復舉聲大哭,復作
是念:『諸佛教我至曇無竭菩薩所。』薩陀波倫
[009-0472b]
菩薩便從是去。中道得一國,國名魔所樂國,
薩陀波倫菩薩便於城外園中止宿,自念:『佛
經實難得,何況乃聞耶?我當供養盡力於師。
今我一身加復貧窮,亦無有珍琦好物及華
香持用供養於師,如我無所有者,請且自賣
身,持用供養於師。』作是念已即入城街里,街
里衒言:『誰欲買我者?』


「時魔在城外戲,與五萬
婇女共遊戲,遙見菩薩聞自衒賣聲,魔即
自念言:『是薩陀波倫菩薩自賣身,欲供養曇
無竭菩薩持用索佛。是人當出我境界,脫人
眾多。今我且壞乎?令一國中男女,當不見
其形、不聞其聲。』


「是時薩陀波倫菩薩賣身不
售,便自宛轉臥地啼哭,大呼:『欲自賣身持用
供養於師,了無有買者。』


「是時釋提桓因遙於
天上見薩陀波倫菩薩精進乃爾,自念言:『我
當下試之,知為至誠索佛,不但諛諂。』是時釋
提桓因來下化作婆羅門,問薩陀波倫言:『善
男子!何其勤苦乃爾乎?用何等故宛轉啼哭?』


「薩陀波倫菩薩報言:『不須問。』


「道人婆羅門如
是問至三:『所欲勅使願相語,我欲相佐助。』


「薩
陀波倫菩薩報言:『道人欲知者,我自賣身,欲
供養於師故。』


「婆羅門語薩陀波倫菩薩:『卿欲
供養於師故。』


「婆羅門語薩陀波倫菩薩:『善男
子!今我欲大祠,欲得人血,欲得人肉,欲得人
髓,欲得人心。卿設能與我者,我益與卿財。』


「薩
陀波倫菩薩大歡欣報言:『願相與。』


「薩陀波倫
菩薩即取刀自刺兩臂,血大出,持與之;復割
兩髀裏肉,持與之;復自破骨,持髓與之。適復
欲自刺胸時,樓觀上有長者女,遙見之,傷愍
[009-0472c]
哀之。時長者女與諸伎人婇女五百人,相隨
來至薩陀波倫菩薩所,問言:『善男子!年尚幼
少,端正如是,何以故自割截其身體?』


「薩陀波
倫菩薩報女言:『我欲供養於師故,用是故,出
血出肉出髓欲賣,持欲供養於師。』


「是時長者女
問薩陀波倫菩薩言:『設供養於師者,能得何
等福?師名為誰?在何方止?』


「薩陀波倫菩薩報
女言:『師在東方,師名曇無竭,當為我說般若
波羅蜜。我聞者當行守之,當用疾得佛,我身
當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種力、四事不
護、四事無所畏、十八事不共,當得法輪轉,當
度脫十方天下人。』


「是時長者女語薩陀波倫
菩薩:『如善男子所言,天上天下無有比。汝莫
自困苦乃爾,我自與汝金銀珍寶琦物。我自
與五百婇女相隨行,我亦欲自供養曇無竭
菩薩,復欲聞經。』


「是時婆羅門語薩陀波倫菩
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精進難及。欲知
我不?善男子!我是天王釋提桓因,故相試
耳。欲求索何等願,我悉與卿。』


「薩陀波倫菩薩
報天王釋言:『欲哀我者,使我身體平復如故。』
菩薩身體即平復如故。釋提桓因即自去。


「是
時長者女語薩陀波倫菩薩言:『共歸至我父
母所,索金銀珍寶琦物,并報父母去。』薩
陀波倫菩薩即隨至父母舍。


「女歸以具為父
母說是事,父母即報女言:『汝所說甚快,難得
聞。我亦復欲與汝共行,自惟年老不能自
行,汝所欲得便自說。』


「女言:『我欲得金銀珍寶
琦物。』


「父母言:『女自恣取之。』


「女便自取金銀
雜寶珍琦好物,盛搗栴檀名香及餘雜碎諸
[009-0473a]
寶蜜香甚多,以五百乘車載自重,五百侍女
自副。是時五百侍女皆行報長者女父母:『欲
侍貴女隨菩薩行。』報已即相隨俱行。


「是時薩
陀波倫菩薩與五百女人輩,稍引導而去。
遙見犍陀越國有幢幡,譬如忉利天上懸幢
幡,遙聞犍陀越國音樂之聲,復遙見揵陀越
國,城上皆有七寶緹縵七重,其下有七寶交
露七重,一重間者皆懸鈴,城外周匝遶有
七寶樹七重,城外皆有戲盧,男子女人遊
戲娛樂其中——中有乘車伎自樂者,中有步行
伎自樂者——香風四散分布四出,無不聞者,譬
如天香,用是故名為揵陀越國。


「是時薩陀波
倫菩薩及五百女人,皆遙見如是。見已,皆大
歡欣踊躍,自念言:『我曹義不可於車上載,當
下步入國耳。』


「薩陀波倫菩薩及五百女人,共
從西城門入。薩陀波倫菩薩入城門裏,遙見
高臺,雕文刻鏤金銀,塗錯五色玄黃,光耀
炳然,臺四面四角,皆反羽向陽,懸鈴旗幡,音
樂相和。遙見已,問城中出人:『是何等臺,交露
七寶服飾姝好乃爾?』


「其人報薩陀波倫菩薩
言:『賢者不知耶?是中有菩薩,名曇無竭,諸
人中最高尊,無不供養作禮者。是菩薩用般
若波羅蜜故,作是臺,其中有七寶之函,以紫
磨黃金為素,書般若波羅蜜在其中,匣中
有若干百種雜名香。曇無竭菩薩日日供養,
持雜華名香,然燈懸幢幡,華蓋雜寶,若干百
種音樂,持用供養般若波羅蜜。餘菩薩供養
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忉利天人晝夜各各
三,持文陀羅華、摩訶文陀羅華,供養般若波
[009-0473b]
羅蜜如是。』


「薩陀波倫菩薩及五百女人,聞是
大歡欣,踊躍無極,俱往至般若波羅蜜臺所,
持雜華雜香散般若波羅蜜上,持金縷織成
雜衣,中有持衣散上者,中有持衣作織者,
中有持衣榻壁者,中有持衣布施者。是時
薩陀波倫菩薩及五百女人,供養般若波羅
蜜已,便行至曇無竭菩薩高座大會所相去
不遠,遙見曇無竭菩薩在高座上坐,為人幼
少,顏貌姝好,光耀明照,為數千巨億人中說
般若波羅蜜。


「薩陀波倫菩薩及五百女人,見
曇無竭菩薩已,皆大歡欣踊躍,持雜種華香
散曇無竭菩薩上,復持若干種寶散其上,復
持數百種雜色珍寶衣以上菩薩,為曇無竭
菩薩作禮,遶八百匝已作是言:『我曹亦當復
逮得尊經,亦當復如是。』


「爾時曇無竭菩薩持深經好語,語薩陀波倫
菩薩及五百女人言:『多賀來到,得無疲倦。他
所勅使、所欲得者,莫自疑難。我是度人之師,
適無所愛惜。』


「薩陀波倫菩薩白曇無竭菩薩
言:『我本索般若波羅蜜時,於空閑山中大啼
哭,於上虛空中有化佛,身有三十二相,紫磨
金色身有千億光耀炎出,是時化佛嗟嘆我
言:「善哉,善哉!人索般若波羅蜜,當如是也。」便
語我言:「去是東出二萬餘里,其國名揵陀越,
廣縱四百八十里,珍寶交露服飾,譬如忉利
天上殿舍,有菩薩名曇無竭,於人中最尊,常
反覆教人。汝往至彼間,當得聞般若波羅蜜,
前世數千巨億萬世常為汝作師,是汝本發
意時師。」是時聞師名聲,大歡欣踊躍,不能自
[009-0473c]
勝,用歡欣踊躍故,即得悉見十方諸佛三昧。
是時諸佛悉讚歎我言:「善哉,善哉!索般若
波羅蜜當如是。我曹本索佛時,索般若波羅
蜜如是,得般若波羅蜜者自致得成佛如是。」
佛為我說經已,便不復見。我自念言:「佛從何
所來?去至何所?」持是事,師願為我解之,佛
為從何所來?去至何所?』


「爾時曇無竭菩薩報
言:『賢者善聽。』


「薩陀波倫菩薩報言:『諾!當善聽。』


「曇無竭菩薩報言:『空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
至,佛亦如是。無想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佛亦如是。無處所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佛亦如是。無所從生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
至,佛亦如是。無形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佛亦如是。幻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佛亦
如是。野馬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佛亦如
是。夢中人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佛亦如
是。泥洹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佛亦如是。
想像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佛亦如是。無
有生、無有長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欲知
佛亦如是。無所適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欲知佛亦如是。虛空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
至,欲知佛亦如是。經果本無所從來,去亦無
所至,欲知佛亦如是。本端本無所從來,去亦
無所至,欲知佛亦如是。』


「爾時薩陀波倫菩薩
聞佛深事法,如是比,不可計,不可念,不可
量,此大法如是。爾時即於坐上得六萬三昧
門。何等為三昧門?無處所三昧,無恐懼衣毛
不起三昧,脫諸魔中不恐懼三昧,脫於愛欲
之本三昧,脫出格戰離患三昧,不可計向入
[009-0474a]
三昧,譬如大海水不可量多慧所入三昧,
在須彌山功德莊飾三昧,五陰六衰無形觀
三昧,入諸佛界三昧,悉見諸佛三昧,菩薩守
道三昧,諸經法本無形見說三昧,珍寶莊飾
三昧,悉學珍寶入三昧,悉念諸佛三昧,菩
薩上高三昧,真阿惟越致及法輪為轉三昧,
莊佛功德三昧,無瑕穢悉及淨三昧,所聞眾
事如大海三昧,無所護無有過三昧,樂經音
聲遍三昧,經法章顯其幡三昧,怛薩阿竭
身無形入三昧,諸經法無形遍視三昧,菩薩
印三昧,怛薩阿竭目見三昧,照明諸境界佛界所願具足三昧,解十方人難三昧,臨
成佛莊嚴三昧,種種雜華異色三昧,多珍寶
三昧,法輪常轉三昧,諸音聲遠聞入要三昧,
入十方人本三昧,諸三界悉遍至三昧,成諸
功德三昧,無有能過六波羅蜜三昧,菩薩坐
樹下時壞餘外道羅網三昧,怛薩阿竭現飛
三昧,不可復計功德度莊嚴三昧,諸珍寶智
慧功德三昧,薩芸若地三昧,悉淨因三昧,悉
遍照三昧,悉入十方人生死之根智慧出中
三昧,過去當來今現在悉等三昧,如是比等。
薩陀波倫菩薩得六萬三昧門如是。爾時曇
無竭菩薩起入宮。
《道行般若經》卷第九
[009-047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