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五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十地品第二十六盡加所為畢
疏。初來意等者。文分
為五。一總明答問可知。二夫功不下。立理
明次。前因後果義次第故。解即十住。行即十
行。願即十向。故為賢終。親證十如故名聖
位。先賢後聖亦次第故。三前是教道者。辯定
法門。即九種教證中地前地中相對。言證前
三心者。謂直深大悲三菩提心。三賢別增此
中齊證。四故無性下。引論證成。前為此因
即第三論具云。此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
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相違。非阿賴
耶所攝。是出世間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雖是
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又出世心雖未生
時已能對治諸煩惱纏。已能對治諸險惡
趣。已作一切有漏惡業根壞對治。又能隨順
奉事一切諸佛菩薩。雖是世間應知初修
業菩薩所得亦法身攝。釋論中云。雖是世間
者。以有漏故。而是出世心種子性者。是無漏
心資糧性故在文可知。五然會來下。辯其
通別。一會一品來意。即通晉經闕十定品。重
會普光故十地他化中說十一品。則會品意
趣別也。
疏。約處名他化等者。分三。初釋天
名。二表所入下顯表法。三不處化樂下通
妨。二中二。先釋他化自在。後釋第六天義。
前中三。一約二智。二約事理。三約自他。今
[052-0406b]
初證如無心若自不化。後得起用如他為
化。
疏。事理存泯非即離故者。二約事理釋。
然事理相望互為自他。泯如不自化。存如
他為化。言非即離者。自他既別如事理非
即。他化自受如二非離。然其通有四句。一
存理泯事猶根本證如。二存事泯理如後
得觀法。三俱存如齊照。四俱泯。如兩亡既事
理互為自他。則亦應言他人無心我為彼
化。而自望他是他之化故。但云他化。又應
唯就證如之上亦有自他。一於境無心唯
能證智。如他無心我為他化。即存自泯
他。二絕能證智唯有如故。如自無心他為我
化。即存他泯自。三不壞能所俱無執故。故
云都無所得即俱存義。四取都無所得即
俱泯義。
疏。因他受用而有所作非自事故
者。三約自他釋。然曲有二義。一自他隱顯
義。二自他相作義。前中語則是一。義乃有
二。一約見他受用身。土名而有所作。非
自受用之自事故。二者大悲為首一向利
他。非由自已而有其事。二自他下明自他
相作義。如第八地十身相作。經云。此菩薩能
隨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國土身。眾
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
身。法身。智身。虛空身。此即自作他也。又隨
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即他
作自也。若令眾生身作國土身菩提身等。
亦有以他作他。今但取自他相作之義。然
自作他如自身。無作他作自。如令他化作
樂具。又自作他如為他化作樂具。他作自
[052-0406c]
如他為己化作樂具。故云自他相作皆自在
故。
疏。將證離欲下。二通釋第六天義。以是
欲界之頂隣梵天故。色界梵天即是離欲。如
於佛位。今明十地如在第六希欲。將昇
隣極證故。
疏。三約法下。就法釋名。分二。
一得名。二十是一周下釋名。前中二。先解
本名。後釋別目。今初本業有三義。一持。二
生。三成。本論開為四義。住持為二故。一生
者。出生。謂出因生果。二成者。成就。亦通因
果。又以因望果始起名生。終滿名成。又為
因名生。為緣名住。故第三名住。住亦住
處。故龍樹十住毘婆沙云。十皆住處。名之
為地。又因滿分相應不退。名之為住。住即
不動義故。初地云以不動相應故。四持者。
通望因果如彼初地。能持自他一切功德。
復持二地乃至佛果所有功德。若無初地餘
不成故。若合住持但是三義。則同本業為
功德依。地能持故能持為持。所持為住。住
亦依義。然若望離佛智外無可修行。由行
佛智而成十地。則佛智為能持。如下經說。
十山十德皆依於海。海喻佛智。若望不修
十地不得成佛。則佛智功德皆是所持。十地
能持。今約此義下會唯識義唯識云與
所修行為勝依持故。闕生果義。本論云生
成佛智。佛智已含因果。論及經中皆詺此
地智為佛智故。況住持中不唯佛智無盡
功德皆依持故。
疏。有別行下。二釋異名。名
十住經。即藏中大十住經。以古譯十地為十
住故。十故毘婆沙亦是十地。言仁王兼明
[052-0407a]
者。有住地二字。言入理般若者。入者證
也揀於地前。未證真理所有般若不得
名住。是則住字亦有二義。一者以無住住。
二者安住不動。
疏。三宗趣下。疏文有三。先
正明宗趣。二別示體性。三問答料揀。疏。
總有二義者。前義以行布為宗。圓融為趣。
然總含別義。謂證即初二。初證契合。二即
所證故。智即第三。斷即第四。修行即五六。寄
位即七九。證及修行共為第八。其撮要宗
不出上九。亦含在總中。
疏。後別中下。疏文
有三。一正明十義。二以義收束。三結成宗
趣。今初一約本唯是果海者。此義即示說分
齊中。論經云。我但說一分。論解云。是地所
攝亦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為解
釋。一分者是因分。以於果分為一分故。然
因果二言略有二意。一唯就十地以明。以
證智為果分。方便寄法等並為因分。此復
二義。一以修證相對則方便造修為因分。
息修契實為果分。二以詮表相對。則以寄
法顯地為因分。真實證智為果分。二約究
竟佛果。對普賢因。說義通一部。謂此證智
冥同果海為果分。地相之因同普賢因便
為因分。然論唯前意就究竟果說。乃是古
德義。取論意疏存二義。故云雖通一部此
品正明。
疏。二約所證者。約已出障故云離
垢。
疏。三約智中亦通方便者。正唯二智。以
後九方便即後得故。初地方便未是地故。
如欲入二地起於十心。是住初地後得智
中進修十心。所謂正直心。柔軟心。堪能。
[052-0407b]
調伏。寂靜。純善。不雜。無顧戀。廣心。大心。此
十若滿即入二地。二地入三地等皆準此
知。初地加行若未圓滿正屬地前四加行
位故。今言亦通者。後九方便望於本地。雖
是後得望起後地為方便故。初地加行在
十地會。明非迴向位。故屬初地則此會中。
亦有未入地行之方便也。
疏。四約所斷。謂
離二障種現。一者分別。謂邪師邪教及邪思
惟。生入初地時便能永斷。二者俱生。生而
便有此於修道地地斷之。此又二種。一者
現行。二者種子。若俱生所知種現地地斷之。
若煩惱現行亦地地斷。俱生煩惱種子直至
金剛無間道斷。
疏。五約所修者。所修正約
行時故。禪道品等起行各別。
疏。六所成者。
唯成四故。
疏。七約寄位行者。下論名為別
地行相。一地一度顯位別故。此中寄位唯
就大乘顯位差別。不同二乘寄淺近法
等。故十地說行略有四別。一十地差別行。
如第五門。二約三學行。如第六門。三約二
利行。如第八門三道品行故。四約十度行。
即如此門。然十度行曲復有三。初別地門
如今文。二約增勝門。則初地成檀。二地成
二度。以戒加檀。前檀已得故。乃至十地加
智。十度即圓。謂前已得後不失故。三約圓
修門。地地之中皆修十度。初心菩薩尚自圓
修。豈況登地唯施無戒等耶。明知具足。今顯
地差故言各一。
疏。八者約法有其三德
者。若遠公云。宗趣者何。若就經本義要唯
有三。一所說教道之行。二所顯證道。三所表
[052-0407c]
地法。言所說者。一切地前因分之行隨相造
修。可以言說故曰所說。言所顯者。一切
地中果分行德捨修契實離相離言。但可寄
彼因分修相。顯標真德故說斯德以為所
顯。言所表者。向雖顯德意不在事。為欲
寄彼諸佛菩薩離相淨證。表彰地法以為
所表。良以地法眾生自實。情倒謬解處而不
覺。今欲即情拂妄顯實令人趣入即妄
辯真在理難彰。故寄淨證以表法也。若
就論說宗要有四。一是所釋經本言教。二
是所成教道之行。三是所顯離言證道。四是
所表地之法體。今疏就約經中加不住道
成真德故略無地法。地法即是所證十如。
及與果海之所攝故既不別釋。經論不同故
不存於論之四釋。
疏。九約寄乘者。謂初地
明施。復顯人王即是人乘。二地十善生天
是欲天乘。三地八定是色無色天乘。故以初
三為人天乘。四地初斷俱生身見。觀於道
品同須陀洹。五地四諦理終寄阿羅漢。六
地觀緣寄於緣覺。七地一切菩提分法方便
涉有故。寄三乘之中大乘菩薩。八地已上既
是一乘故不云寄。
疏。十撮要者。本分當明。
疏。於此十中下第二以義收束不出圓融
行布。如二中所證十如。若約十如各異即
行布門。若約一如無二。如十如之德各互相
收即圓融門。三中約十親證淺深之異即行
布門。若約證如之智。如既圓融智無異相。
一證一切證即圓融義。四中若約所斷十障
即行布門。皆是所知一斷一切斷即圓融門。
[052-0408a]
八中三德隨地不同即行布門。以教同證
並皆無住即是圓融。十中六決定不出證智
等。例前可知故通二相。初一雙非者。以離
言故。若說圓融未免於言。言地地別宗
者。如初地以施為宗。二地以戒為宗。餘非
不修不成宗故。
疏。別論其趣不異總趣
者。第三結成宗趣也。上十別宗初明相異
分二不同。後圓融融之十皆具二。一一行
布為宗。則圓融為趣。若具二為宗。則一一
皆成佛為趣。
疏。論其體下。第二示體性
也。於中亦二。先別示十體。後以總收別。今
初然解上十宗體可例知。但有開合取捨
之異耳。
疏。六取光明三昧即證入體者。上
說如智合明但雙舉能所證法。今以人就
法正明三昧。剛藏以如如智合如如理云
正相應故。
疏。收此十體下。第二以總收別
者。言配屬可知。十中初一即離言體。二三
四六皆剋實體。五七八九十皆總含體。
疏。問
何為地前下第三問答料揀。先問深淺。後答
明欲唯顯一乘。有標徵釋。釋中有六。一
示三一之相。二若俱下反舉非理。三故於
地前下順答其難。四故虛空下引證。五故剛藏下結深。六以文成立四中。引四文證。
一鳥跡即示說分齊中。二大海是地影像中。
三即第一經云菩薩住於一地具攝一切諸
地功德。四文文之內即說分中辯並如下說。
五結深如下明。
疏。又此一會下。六以文成
立。於中二。初標。由無方便及進趣故。知
攝前後。故為甚深。後所以下釋。於中四。初
[052-0408b]
正明。二若爾下解妨。三若別立下反舉立
過。四十地甚深下結酬。
疏。第四釋文下。
然下用論小異於古。謂論先具牒經文。後
以論釋。遠公先委釋經後復釋論。後人多
取遠公釋論之文。不觀前文釋經之處。故
多闕略。今皆對會二處釋文為一異也。二
昔人或釋經竟後牒論釋。或復牒論而後釋
論。今則經中易者則直用論為疏釋之。或
令義顯加一兩字。若經文難則先釋經後引
論釋。若論難者先牒論文後方疏釋。或先
取論意以解經文。後引論證。為二異也。
三晉經論經及今唐本三經。不同賢首釋。晉
遠公釋論後人但取以釋今經。若不善會
時有差失。今同則不明。異則通會。為三異
也。四古德隨難釋論而不具用意。令經論
相對而講故。無論本釋經不盡。後人則多
牒論。又不委釋論。語既難對。於論本講
之尤難。今則歎易皆牒。難者則釋。設有不
引彼論易了故。有論無論講皆無滯。為四
異也。已知文意次正釋文。
疏。文分二。先總
科判。後隨文釋。前中若準遠公。就經分判
有其二義。一寄人顯德。二就法分別。初中
復二。一約化主。二約助化。此二各具體相
用三。化主三者。佛成正覺顯證法體。次七
日思惟以彰德相。下論云。思惟因緣顯不
共法故。後金剛藏入三昧下彰其德用。二
就金剛藏助化三者。初入三昧顯證法體。
諸佛同加顯德勝相故。下諸佛相與讚歎。乃
能入是大乘三昧。起分已下是其德用。釋曰。
[052-0408c]
此上各三深有所以。以非釋法故略不明。
今疏科文即是就法分別耳。疏文分二。先傍
論依經科。後為四十八下。依論約義科。
前中又二。先正科判。後明次第。前中復二。
先前後襵疊科。從後襵之則有三重。若從
前數應為四段。一此界說地。二結通十方。
三菩薩證成。四偈頌總攝。
疏。前中或總為
一下。二增數展轉科。欲明此十須知論中
初地八分。謂一序分。二三昧分。三加分。四起
分。五本分。六請分。七說分。八校量勝分。下
文開合多涉此八。
疏。言加分已去皆是流通
者。以己之德流彼信地說為流通。若約顯
法益及末代則屬教攝。信行菩薩次下當
明。
疏。或為四分者。具列應云。一序分。二法
說顯地分。三約喻顯地分。四流通分。言教證
準前者。若約教道即正宗開二。已如上列。
若約證道即流通開出。應云一序分。二正
宗分。三法說流通分。四喻說流通分。然下釋
文但就教道故。疏但云於正說中。
疏。或為
五分者。亦準約教道就序分二。一序分
為遠序。二三昧。加起此三為近序。後三同
前四中。
疏。或為六分者。即於前五分合初
二序為一由致。聞法說顯地以為三分。若
立名者。一起化由致分。二略說讚勝分。三彰
地超言分。四廣明修相分。五寄喻顯德分。六
德成證實分。然其義意下文廣明。今當略釋。
故於疏中皆有一句。如初分云為生物信
者。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初分顯六成就明
信可知。三昧分信其親證。起分信其將說。
[052-0409a]
第二分云起眾樂欲者。示體舉名。讚是三
世諸佛同說故生樂欲。第三令生正解者。
剛藏令知心地無我。令聞空中風畫之相。
示其深玄不許隨識。令隨智解諸佛加
請。令開勝藏廣智妙行。入住展轉修習之
相。復示分齊義。說二大同不同相超言絕
慮故生正解。第四分令起行可知。第五分
言顯德者。說於四喻顯教證德。寶珠大海
顯證深玄。十山四河彰教深廣故名顯德。
第六分言德成證實感化斯現者。此段意籠
下文結說證成地利益。故菩薩證成即是證
實。現瑞證成即感化斯現餘如下說。
疏。或分
為七者。於中二先正科合。論入中後二為
說通十地故。
疏。後問論云下。解妨難。先
難。後答於中五。一反詰以成。謂十地皆說
何以初地偏受說名。二故知下。正示通義。
五塵皆色色獨受名。初地在初論偏名說。
三若以論云下。引例反成。論主既云初地所
攝有其八分。前六既通七何不通。若前六不
通應獨為初地入定。不應通舉十地名
體。三家五請應唯請初。前六既通七通何
爽。四是知八中下。結示正義。後一即校量勝
分。五又下說下。重遮外難。恐有難云。下
文論云已說請分自此已下正說初地。明
知說局。從既有初地說分下。是疏通難以
論例釋初地有說地地有說。復應更有難
云。若許說通則此一品唯有九分無四十
八。亦應答云。隨地別科有四十八。十地通
說為九無失。
疏。或開為八分者。謂說分
[052-0409b]
分二。云七說分八地利益分。
疏。或為九
分者。即於前八說分中。開應云七法說
分八喻說分九利益分。疏或為十分。初為十
地即是論意。因便故來下是疏意。既加偈
攝則現瑞證成。結通十方。皆屬地利益攝。
疏。此十次第有下。第二生起次第。先標三
章。說即教道。證即證道。三即合二。後初之
一義下。隨章別釋初教可知疏。請分拂相
顯寂者。剛藏三昧顯證深寂。令亡情相
知心無我悟於地智本寂默故。疏。寄修
相以表德者。此言有二。一通。二別。別則七
為修相。八為表德。通則可知。
疏。或為四十
八下。第二依論約義科。於中二。先正科。後
問答。今初先且依論具列對疏可知。論曰。
十地法門初地所攝八分。一序分。二三昧分。
三加分。四起分。五本分。六請分。七說分。八
校量勝分。二地即第四論。論云如是說證正
位。依出世間道。因清淨戒說第二菩薩離
垢地。此清淨戒有二種。一發起淨。二自體
淨。三地即第五論。論云依第三明地差別
有四。一起厭行分。二厭行分。三厭分。四厭
果分。四地即第六論。論云第四焰慧地。依彼
淨三昧聞持如實智中顯示此地差別有四
分。一清淨對治修行增長因分。二清淨分。三
對治修行增長分。四彼果分。五地即第七
論。論云第五地中。分別有三。一勝慢對治。
二不住道行勝。三彼果勝。六地即第八論。論
云如五地中三分。差別一勝慢對治。二不住
道行勝。三彼果勝。六地亦如是。應知轉勝。
[052-0409c]
十地即第九論。論云第七地中。有五種相差
別一樂無作行對治。二彼障對治。三雙行差
別。四前上地勝差別。五彼果差別。八地即第
十論。論云八地中有七種相差別。一總明方
便集作地分。二得淨忍分。三得勝行分。四淨
佛國土分。五得自在分。六大勝分。七釋名分。
九地即第十一論。論云九地中有四分差別。
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
說成就。十地即第十二論。論云菩薩九地中。
以作淨佛國土及化眾生。第十地中修行
令智覺滿足此是勝故。此地中有八分差
別。一方便作滿足地分。二得三昧分。三得受
位分。四入大盡分。第五釋名分。六神通力有
上無上分。七地影像分。八地利益分。已列四
十八分。今疏從類例不次。而引對論可知。
疏。問初第八中前七下。第二問答料揀。於
中有二問答。初問論科通局。後問初不說戒
下。釋通外難。前中先問後答。答中二。先訶
問非以文難義故。後豈不下示正可知。
疏。
次正釋文中言雖有四事下。疏文有三。初
引論解局意。二而不言下出論局意。三若以
下將論義通。
疏。以是初時下。疏文有三。初
略釋勝義。二論經別行下會今無二七之
言。三且依論下正徵釋初勝。前初有多云
且依論。於中有四重徵釋。一明初七不說
義為思惟故於中先依論釋。後因者下。以
疏釋論。引法華中然彼以智慧為所說。
此為能說。小異大意是同。故下論釋眾疑
何因何緣。論云為因說者不能說耶。為緣
[052-0410a]
聽者不堪聞耶。即其義也。
疏。論云本為下。
第二徵釋思不說意可知。
疏。論云何故顯
已法樂下。第三徵釋受樂之意。成上為利
眾生。非己自要受樂。
疏。何故唯行因緣行
下。第四徵釋唯因緣意。前段及此俱是論文。
從謂窮智究竟下。疏釋論於中二。先順論
文釋其通相審法觀察。又因緣下。明唯約
所證果海得不共名。疏宮即下。疏釋論文。
疏。若以欲頂下二難成勝義。於中三。初取
意徵起。二引論正釋。三謂機感下疏釋論
文。於中二釋。一物機為感佛應為果。二又
色界下。一向就機能感果報釋。下引二
經皆明他化能感勝果。若唯約下。反成後
義。則前正說義。言失所表者。失地智無心
等故。則前正說對下顯勝。後將欲頂難對
上顯勝故。獨第六得名處勝。
疏。眾勝五科
中。初文分三。一揀大異小。二揀尊異
卑。三揀新異舊。並可知。
疏。二歎德略明
中。言證佛所證即是如來者。此明是等覺
菩薩故。即十定品意。舉其十對。以是義故
則名為佛。以是義故即名菩薩。恐繁不
引。
疏。七中若順三乘者。今依瑜伽論釋
中明。已見上文。疏五標法主中文有三
節。第一釋菩薩說。從謂彼同類而能爾
故。疏。釋疏菩薩眾多下。第二釋金剛義。上
句義生。次何故下皆是論文。後此釋下疏釋
論。但釋利義堅義文顯。疏下釋藏義下。第
三釋藏。然含攝名藏。前已總釋。今將金剛
問藏。從此問意下。疏釋問意。次而論下生
[052-0410b]
起後答。藏即名堅下。論文。謂如樹下。
疏。釋言
就能藏名藏者。金剛即藏。持業釋也。從又
如懷孕下。論文從此謂子孕下。疏釋。所藏
名藏。即有財釋也。從論下廣釋合下。論文
從此之一合下。疏釋論。然能藏即地智。所
藏即因果。俱有堅及生長故得通合。餘可
思準。第二三昧分。疏文有四。一釋文。二會
論。三出體。四入意。今初。
疏。照二無我證如
名慧者。照理即根本智。照事即後得智。此二
通十地故。能破見惑。局初地證智。謂分別
隨眠。及無明言通於十地。地地斷二愚。離
所知故。亦以上二智別對二惑。慧破見惑。
智斷無明。
疏。一揀異凡小者。地前為凡不
破惑故。不證理故。不得稱大。二乘為小。
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煩惱。唯照生空
故。二能斷下。當相辯大。
疏。論經下。第二會
論。則光明即智者。光明乃從喻得名。全喻
智慧即雙含體用。言同唯識第九四定者。
四定已見第六迴向。出現更廣。然論釋云。一
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
智光明故。即知大乘之言通體用矣。即今
大字。
疏。然其體性下。出三昧體。三合為體
非獨定也。
疏。所以入者下。第四入意。言
二即以此義顯非證不說者論文。唯有上語。
此即取意為第二義耳。然非思量境。直就
法體顯其離言。非證不說約人就法。言餘
四如十住者。三示法體故。四觀機審法故。
五上受佛加故。六下為物軌故。其三昧是
法體。即次下論文。
疏。加分有六。初辯加所
[052-0410c]
因可知。
疏。二能加佛現等者。疏文有二。一
略消經文。二上二三下。依論解釋五段。釋
文於中分二。先合解。二三同顯多故。後別
釋第四。前中四。一標舉顯多。二若爾何以
下。釋成多義先舉論。謂無量下疏釋。三若
爾但趣舉下。釋成十字。四何要顯此多下。
釋多所以。
疏。何要同名加下。第二別釋第
四段。先問意云。若顯多佛。何不說一切異
名佛加。豈不更多。故論有二答。初意中二。
先舉論。然論文有三。初標本願。二何故如
來下。釋願所以。三本行菩薩時下。出願相。
從此中論意下。
疏。釋論於中。先順文釋。
後以義釋。前中二。先釋論第三願相後所
以同者下。釋論第二出願所以。然上論文顯
示多佛故。此三昧是法體者。此言稍略。合
云顯示多佛同依此三昧法體故。此明佛得
三昧同於菩薩故。疏云為顯菩薩所得法體
同於多佛。反釋論文。從人異道同下。結成
同意故。諸佛菩薩從地門顯皆名金剛藏。
從迴向顯皆名金剛幢等。
疏。若以義取下。
第二義釋前明諸佛本願。今顯遮那本願
引下經證。即是次文雙辯加定因緣中文。
彼既主佛願加則其願相同多佛也。第二意
可知。然結云前就法理者。證金剛智名
皆同故。此就化儀者。謂化儀誘物故。言踴
悅者。非金剛體有此悅也。約化儀中二義
故悅。一約自行。諸佛證窮金剛之智名金
剛藏。我入此定上造佛境是故悅也。二約
利他。我入此定將演斯法恐物未知。今佛
[052-0411a]
自說與己名同。眾知金剛藏同佛所證。言
必信受故踴悅也。
疏。第三同讚得定。
疏。第
四雙辯加定下。疏文有四。一略囑經文。二
料揀通局。三彰冥顯加異。四定其因數。疏
初之一事下。第二料揀通局。然其論文但有
前二。無現威自智。論釋已具。疏文今先連
引論云。彼佛先作是願。今復自加。後餘佛加
故。云盧舍那佛本願力故加。疏離開。論以
釋二因。則以論文後餘佛加為後加相。今
主佛願為後加因細尋可知。
疏。若約得定
下。第三彰冥顯加異。所以辯此者。由古人
以初伴加為顯加相。後之三因唯是加因。
則因與加別為因義成。今既後三皆通定
因。今已得定。那言非正加相。加相在後故
有此義明加有二。一則冥加。在於定前加
令得定。二則顯加。要得定後方堪受加
故。
疏。是則定因下。第四定其因數。伴佛之
加唯是定因故。加因闕一足前得定還成
四因。故上云讚其得定顯有加因。於中
三。初正明。二所以第三會下。引例成立。三
故不可下。結彈古人。初文可知。二中凡言
又亦皆是重義。上已有一下方言又。若初
伴佛是其加相。主佛本願初是加因。何得言
又亦字同此。明知伴加已是定因。下三亦
是定因故云又耳。
疏。故不可下。第三結彈
古人。先直非。後若此已下。出其所以。成後
復重疏。餘如第三會辯者。彼處廣顯差當
故略敘少分。一者十住中古人以初一為定
因。後三轉為加因。亦非是定因。二者前自
[052-0411b]
問云。加之與定何先何後。若先定後加則
不應言汝能入是三昧。此是諸佛共加於
汝。若先加後定則不應在三昧分。後又散
心不能受加。古人通云加定一時故。
疏。前
難云為因不成不同俱有因義。加定可分
故。示正義云。加有二種。謂冥加在前顯
居定後等。故云餘如彼疏。
疏。第五明加所
為等者。然論有二問云何故加。復云何加。
以復云何加。是徵加相。下文重徵故。此不
釋。疏。義雖兼通者。以自利中有善能說
法。利他中有習無漏法。則是互有。今通云
從多。多有二義。一句多。二如善說法。亦通
二利。今取自利之能故。故分二利。略有四
門。一就行體。六度等行以為自利。四攝等
行以為利他。二就行益。六度四等成之在
己皆名自利。勸人修起盡名利他。三約修。
說自他二利。自分所成可用化人皆名利
他。勝進分中一切行德修之未熟未任化
他。唯可自習名為自利。如下第九地法師
方便中說。四就義門以分自他。諸行皆同
一體互相助成。自利門說皆成自利利他門
說。無不利他。今就第四故云兼通從多
說耳。文有二十句。分二。初十依自利。後十
依利他。前中二。初直釋經文。二通會本末。
前中又二。初釋總。二釋別。總中二。初會二
經同異可知。二正釋經文。二初總標三義
可知。二別釋三義。分三。初所被機中。言被
何等機者徵也。二釋經一切菩薩。先舉論
可知。從此通二類下。
疏。釋然其分位。略有
[052-0411c]
二種。一信二證。趣證方便決定名信。正得云
證。若大位以分地前名信。地上名證。故下
論云。已入初地非信地攝。即疏初意。若通
相說地前地上。皆有未得名信。已得名證。
今此菩薩為信非證。即疏後意。於後意中。
疏文有二。先標舉立理可知。後以攝論中
下。引證於中二。先引攝論。意言之義。已見
上文。即是意識依名言分別故。是地地加行
非正證也。通四位者。五位之中唯除究竟
耳。後下釋所入下。引當論證。
疏。二歎能被
法中二。初徵可知。二釋中。三謂標釋結初
標可知。釋中此明十地法體等者。是疏釋
論。然道有二義。一即證道當相名道。二道
即因義。即疏中意。
疏。既是佛因下。
疏。釋經
文。佛法有二義故。一是佛因法。二是佛所
證法。同證如故。從心言路絕釋不思議。謂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前文已具。然遠公云。
歎勝之辭也。據法望情名不思議。以其法
外本無情故。其義云何。情相之興原由妄
想。妄想故便有相生。以依相故復起心想。
隨名取實即是覺觀。依此覺觀便起言說。
既言說已復起心想。取所說法此即言語
以之為道。心以為行。於是心想熾然不息。
今契法實滅除妄想。相即不生相不生故。
立名心滅。名心滅故名即不生。名不生故覺
觀不起。覺觀不起故言說隨亡。言說亡故
不復依言取於所說不取說故。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心行滅故名不思議。以法出情
心言不及。故不思議。今就情望法故不可
[052-0412a]
思議。釋曰。言雖繁重亦有理在。
疏。二說能
證下。即釋經光明字。先舉論可知。從此謂
下。疏釋論。於中二。初正釋可知。後地法
雖多下結成。於中又二。先結成論意。謂地
法無量門不出能所二智。故將此二以釋
光明為至當也。
疏。見智雖廣下。結成於
疏。謂見智二字雖有多釋此釋正順論意
故云正宜。解深密下證成。此釋要當緣總法
者。萬法雖異一智以貫故云總法。隨事相
差名為別法。故與疏釋義理合也。言見智
雖廣者。略示一二。般若論見即是智。揀於
比智故云見也。揀於眼見故云智也。又遠
公云。俱是一智隨義立名見智。是解得證。
是行解有始終。見始智終。推求名見。決斷
稱智。行有始終。得始證終。法顯在心名之
為得。心冥合如說以為證。上之二解雖各
有理不如前解。契合論文故云正宜。以
其二義遍攝諸法故。三結可知。
疏。三中
說此何益下。即釋令入智地之經。於中三。
初徵起總標。二引論釋。中二。初解令入。
又二先引論證。後此中信樂下。疏釋論。
若準遠公云信樂得證皆是入義。信樂入始。
得證入終。於證決定名信。信增名樂。得證
如前。此亦有理。疏意可知。二入何法下。解
所入。三上說能所下。結歸總意可知。
疏。此
九種入下。是疏解釋。先科為四。願樂即是地
前。
疏。近地方便下。通妨。謂別九入依總開
出以總詺別。皆帶入言。即入約證地前未
證何得屬入。究竟非因豈為地智。故云近
[052-0412b]
地方便等通前願樂。後勝進下。通後究竟。
疏。言九入者下。別釋九入全是論文。若
有疏釋自當指出。初一全是論文。二思義
入者。然思慧二句後句思成。此句正思。思必
依義云思義入。從方便者下。是疏釋論。
會就經文。疏。彼彼即是下。疏釋。疏修通二
利下通妨。謂既言前十自利。那明善說通
意可知。
疏。五證入者。從言平等下。即疏釋
論。此入是道正證真如。故唯識論通達位
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
識離二取相故。釋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
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者。不取種種戲論
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
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
相故。能取所取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相
故。解曰。此即總釋偈意。言俱離能取所取
相者。謂能證智及所證如。俱無二取。又上
言不取者。離於能取。種種相者。離於所取。
餘可思準。一次論云。有義此智二分俱無所
取能取相故。二有義此智相見俱有。帶彼
相起名緣彼故。若無彼相名緣彼者。應
色等智名聲等智。若無見分應不能緣。寧
可說為緣真如智。勿真如性亦是能緣故。
應許此定有見分釋曰。即破前師之義。先
破無相。謂如智之上無真如之相而能
緣。如色等智上無聲等相應緣聲等。後破
無見中。言勿真如性亦是能緣者。同無見
分而能緣故。三次彼論云。有義此智見有相
無。說無相取不取相故。雖有見分而無分
[052-0412c]
別。說非無取。非取全無。釋曰。說無相取下。
即瑜伽七十三文。既無相分何名緣彼。彼
論次答云。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
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
而緣。此亦應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
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見有相無。釋
曰。謂此緣真如智。挾帶真如之體相起。故
名所緣。非帶相分影像而起。名緣於如
不離如故。釋曰。上之三師。彼論以後義為
正。依今經宗應雙取前二。有即俱有能所
宛然。無即俱無能所斯寂。此二無礙方名證
如。然今疏文先釋平等。從二我下。釋善清
淨。釋平等中。但觀上來所引唯識居然易
了。若細委配。言平等者。即無分別智。將論
就經。論中平等即是經中無分別義。從無分
別智正證真如下。釋無分別稱平等所以。
即唯識中平等平等。疏二我分別隨眠不生
名善清淨者。釋論善清淨言。論意正明見道
時中清淨。今疏先釋清淨。後重解見道得
名。言二我者。即人我法我。二我為本而起
二障。今言二我。意取二障耳。故唯識云。煩
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
上首。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煩
惱隨煩惱。此皆擾亂有情身心。能障涅槃
名煩惱障。釋曰。欲界四諦各有十惑為四
十。上二界各除瞋有七十二。為百一十二。並
是見道根本之惑。然疑及三見唯是見斷。修
道之中欲界唯六。上二界除瞋各五為十。
故修有十六。見修合辯有一百二十八。論
[052-0413a]
曰。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
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
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釋曰。見疑已
下。辯出頭數與煩惱障同。煩惱障麁有多
品類。二乘所斷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數未
顯。今所知障細無品類。唯菩薩斷。亦是異
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又顯法執無明唯
一住地煩惱。即是四住地攝故不顯數。言
慢等者。亦等隨惑。言所知境者。有為無為。
言無顛倒性者。謂真如理。由處此境令智
不生。前則煩惱即障。今所知之障。然二障
別義本在我法兩字。故二我言即二障。言
分別隨眠者。分別揀於俱生。謂依邪師邪
教邪思惟生。言隨眠揀於現行。即是種子
由上二不生故名清淨。故唯識云。如是二
障分別起者。見所斷攝。任運起者。修所斷攝。
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俱斷永斷二種。唯
是聖道能伏二現行。通有漏道。釋曰。今是
大乘復是斷道。異於地前伏及與二乘名善
清淨。疏。最初照理立見道名者。此釋上論
見道時中。故唯識云。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
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釋
曰。此是彼論釋位名也。此智者即無分別
智。體者通也。會者達也。照理名見。見即是
道。而言初者。此應有難。若照理名見。二地
已上豈不照理。故今釋云。此最初故以此受
名。餘隨別義。此言時中即真見道中故。唯
識云。真見道者。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
空所顯真理。實斷分別二障隨眠。釋曰。既真
[052-0413b]
見實斷明是真見道中。二見道義次下當說。
疏。六不放逸入等者。初舉論說世法不染。
疏。會經文言修道者。唯識頌曰。無得不思
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麁重故便證得轉依。釋
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
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離能所取故。說
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
難測名不思議。釋曰。此釋偈初句言餘障
者。即俱生二障。故今論云一切煩惱障。以
所知障亦以煩惱為能障故。任運而起不
由分別故名俱生。此上辯立修意斷俱生
惑故。從復數修下。出所修法體。離能所取
下。辯修之德。即釋論偈無得不思議言。論
有二釋。初遠離所取名為無得。遠離能取
名不思議。上唯就體釋。下約體用對明。
疏。故世法不染者。以經帖論。既離煩惱即
世法不染。即唯識論是出世間智也。釋論云。
分別是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
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
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
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餘智不然。
即十地中無分別智。釋曰。言餘智者後得智
也。
疏。七地地轉入中此明修道下。故疏釋論
文先釋地地轉入以地非一故。言離障
者。即是十障。如本分明。言證理者。即證
十真如。如第八迴向下說分中隨地別說。
從於地地中下。釋淨善根義。於中二。前明
正地善根淨。後論復有下。明加行善根淨。亦
即唯識第三句意。論云。數修此故捨二麁
[052-0413c]
重二障種子。立麁重名性無堪任。違細輕
故令彼永滅。故說為捨此即總意疏。於地
地中雙斷二愚者。謂開上十障。一各成二故
有二十愚。若兼等覺有二十二愚。今約十
地故說二十。下說分中亦皆別說今當略
示。初地斷二愚者。一執著我法愚是惑。二
惡趣雜染愚是業。二地二者。一微細誤犯愚。
二種種惡起愚。三地二者。一欲貪愚。二圓
滿聞持陀羅尼愚。四地二者。一等至愛愚。二
法愛愚。五地二者。一純作意背生死愚。二純
作意向涅槃愚。六地二者。一現觀察行流轉
愚。二相多現行愚。七地二者。一細相現行愚。
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八地二者。一於無相作
加行愚。二於相自在愚。九地二者。一於無量
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
愚。二辯才自在愚。十地二者。一大神通愚。二
悟入微細祕密愚。至說分中地地之初各辯
其相。然唯識此後更有二愚。障於佛地
位。謂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
中第二智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
任運煩惱障種。
疏。即大盡分下。疏釋論。入
如來十種祕密者。經云。又入如來祕密處。所
謂身祕密。語祕密。心祕密。時非時祕密。授菩
薩記祕密。攝眾生祕密。種種乘祕密。一切眾
生根行祕密。業所作祕密。得菩薩記祕密。如
是等皆如實知。疏。故歎淨名云下引證。即
問疾品文殊歎也。經云。爾時佛告文殊師利。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
尊。彼上人者。難為詶對。深達實相善說法
[052-0414a]
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
諸佛祕藏無不得入。降伏眾魔遊戲神通。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今取一句。疏自下通會
本末中。二初會末歸本可知。
疏。後明本末
無礙等。以六相圓融者。然遠公四門解釋。
一立意。為破定執。二立依。依初地行例
釋。三泛就諸法以釋。四釋文。三中如一色
中同時具足有苦無常等諸法義集為一色
為總相。無常色等為別相。無常等上皆有
色言是同相。無常非苦等是異相。成壞二門
約體同異成前二門。以彼異相苦無常等
體不相雜。是故隨彼差別多色得攝為一
故。取攝為成以彼異相苦無常等義不同
故。一色隨之分成多色。故名為壞非實成
壞。如色既爾。即色無常為總亦然。謂色無
常苦無常空無常等別餘四例知。餘同相亦
然。色體既爾一切法亦然。今疏文中牒論便
釋無別釋文。又以易故無別立依。但有二
門兼取賢首義理分齊中意故。今疏中總
有七門。一總彰大意。二標舉顯通。三彰其
立意。四列名略釋。五總以喻明。六舉例遍
釋。七指廣在餘。今初謂欲六相圓融令本
末無礙故。從本起末即前直釋經文。中依
根本入開為九入。根本無別於中說九故。
云無別之別。言次攝末歸本者。即向會末
歸本門九入為別。會歸根本。言非根本入
有此差別者。別而無別。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二
[052-04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