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25 大方廣佛華嚴經願行觀門骨目-唐-湛然 (T@JIA)




No. 1742 [cf. No. 279]


華嚴經骨目序




此經新本大唐證聖元年于闐實叉
難陀譯八十卷成。


天台宗教第九祖師荊溪尊者有願行觀門骨
目一卷今分兩卷。即略撮綱要用擬觀本。斯文久
流他國未行于中朝。故人罕得而見之。然諸
佛密藏如來性海視之者莫識其指歸。挹之
者罔測其涯際。倘留神此典。實玄覽要門。洞
明諸佛果源。開悟眾生理本。無邊剎海豈隔
毫端。十世古今不逾當念。法界大都於茲入
矣。則與夫看誦華嚴大教一部校量功德。復
[001-1050a]
何有異焉。敬敘元由以冠經首。庶知其所自
云耳。



華嚴經願行觀門骨目




第一會菩提場中說六品十一卷



世主妙嚴品一三十九品唯如來名號品壽量品是佛自說


餘皆加諸菩薩說也


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
覺。又云。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悉於
中現。曰既異壽量久成。不同阿含。菩提樹下
任運在迹。別圓教也。又云。諸佛神力所加。一
念之頃悉包法界。曰加異自力。亦在教道。又
云。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身滿世
間。遍一切土。列眾中十佛世界微塵菩薩圍
繞。皆是如來共集善根諸雜眾。皆云。成就大
願。具菩薩行等。一一皆云。有佛世界微塵數。
或云。不可思議數無量數等。
盡第五卷


如來現相品二欲說勝法先現勝相相依理成還為理表故先現之作理標幟



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云何諸佛
境界加持力無所畏三昧無能攝取
眼耳鼻舌身意光聲一一皆有云何諸佛字。頌中云。佛眼
云何無有量等。佛知其念。面門齒間放光。光
中說偈。十方菩薩皆悉來集。諸菩薩光中說
偈云。即以利益諸眾生。而為自行清淨業。又
云。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種種莊嚴剎又云。三
[001-1050b]
世所有一切劫。一剎那中悉能現。又如來白
毫相中有菩薩而說頌曰。佛身充滿於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
此菩提座。如來一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
坐。菩薩眾會共圍繞。演說普賢之勝行此品只是具明
如來相好以一具多以正攝依


普賢三昧品三為述相由故入藏身指因表果明相有在



而於佛前坐師子座。承佛神力入
于三昧。名一切諸佛毘盧如來藏身。普入一
切。佛平等性同於虛空法界海。出一切諸三
昧法。普能包納十方法界。三世諸佛智光明
海皆從此生。含藏一切佛力解脫。諸菩薩智
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普能容受無邊法界。如
此普賢十方虛空法界亦然。佛眼所見佛力
能到佛身示現一切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
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
微塵數佛。一一佛前有佛剎微塵數普賢
菩薩。皆入此三昧。一一普賢皆有十方諸佛
而現其前。同聲讚嘆云。一切諸佛共加於汝。
十方諸佛同時摩頂。爾時普賢從三昧起。即
是從十種三昧門起。第五從一切眾生舍宅
三昧門起。偈云。


「 所現國土皆嚴淨
 一剎那中見多劫
 普賢安住一切剎
 所現神通勝無比」



世界成就品四既具能化必有所被故示所見為所化境



爾時普賢以佛神力遍觀察一切世界海眾生
海諸佛海眾生業海根欲海佛法輪海一切三
世海願力海神變海。觀已告諸菩薩。佛知一
切世界海成壞。清淨不可思議。乃至神
[001-1050c]
變海不可思議遍歷一切。乃至頌中云。一切剎土入
我身。所住諸佛亦復然。普賢行願無邊際。我
已修行得具足。普賢又告諸菩薩言。三世諸
佛說世界海有十種事。所謂世界起具因
緣所住形狀體性莊嚴清淨佛興劫住
劫差別無差別門具如初句。若廣說者與世
界塵數等也。又有十因緣故已成當成
現成。所謂佛神力故。法應如是故。眾生業故。
菩薩智故。眾生菩薩同集善根故。菩薩嚴淨
佛土願力故。菩薩成就不退行願故。菩薩清
淨勝解自在故。如來善根所流及諸佛成道
時自在勢力故。普賢自在願力故。廣說亦有
世界微塵數。緣頌云。一一身包一切剎。一
念普現於三世。以佛方便悉入中。此是毘盧
所嚴淨。又云。有種種所依形相體乃至差別
門。


華藏世界品五雖示所化正報之人須知依報所現之土



普賢告大眾言。此華藏世界海是毘盧遮那
如來昔於世界海劫修菩薩行時。一一劫中
親近世界海微塵數佛。一一佛所淨修世界
海微塵數大願。嚴淨世界。須彌山塵數風輪
持。頌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
寶光見佛如雲集。此是如是來剎自在。又有
世界海大輪圍山。山中有地。皆金剛所成眾
寶莊嚴。此世界海大地中。有不可說佛剎微
塵數香水海。眾寶莊嚴底岸等。一一香水海
各有四天下微塵數香水河。眾寶摩尼以為
底岸。諸佛因行皆現其中。一一河各有世界
塵數莊嚴。此華藏皆是世界海
[001-1051a]
塵數清淨功德之所莊嚴。又此不可說佛剎
微塵數香水海中。有不可說佛剎微塵世界種
安住。一一種有不可說佛剎微塵世界。於世
界海中依住形狀等不同。頌云。十方所有廣
大剎。悉來入此世界種。雖現十方普入中。而
實無來無所入。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一
亦無餘。體性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
遍。一切國土微塵中。普見如來在其所。此香
水海在華藏中。猶如帝納分布而住。最中
者無邊妙華光香水海。如是十方各以二
十重佛剎微塵世界圍繞。頌曰。華藏世界海。
法界等無別。莊嚴極清淨。安住於虛空。


毘盧遮那品六卷十一既其通示能所依正仍須別辨一方偏迹舉偏知圓示別識總



普賢菩薩告大眾言。乃往古世過世界微塵
劫。復倍是數有世界海。名普門光明。此世
界微塵此世界海中有世界。名勝音。依摩尼華海住。須
彌山微塵數世界而為眷屬。其形圓滿。其地
無量莊嚴。三百重寶圍繞。寶雲覆上如須彌
山。衣服飲食隨念而至。彼勝音世界中有香
水海。名清淨光明。中有大花如須彌山出
現。名華焰普莊嚴幢。
眾寶莊嚴。百千億那由他城周匝圍繞。種種
眾生於中住止
。彼勝音世
界中有十須彌山。微塵數如來出興。
第一佛名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彼林東有城名焰光明人王所都百千萬億那由他城而為圍繞。王名喜見
善慧。統領百千萬億那由他城。夫人彩女三
萬七千。王子五百。大威光為首。有十千夫人。
太子見光。以昔所修善根力故。證十種法門
[001-1051b]
已。以佛神力其聲遍滿勝音世界。其王
聞已與夫人俱來至佛所。八部眷屬皆悉來
集。
。爾時大威光
童子見佛。即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等
十千法門已還歸本處
已上從普賢三昧來皆普賢菩薩說


第二會普光明殿說六品四卷



如來名號品七卷十二雖知一方偏示之別理須遍達十方之別



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
師子之座妙悟皆滿。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
俱。皆一生補處。悉從他方而來集此。為令眾
生永斷一切煩惱故。說十住十行十向十藏
十地十通十頂。及說如來地。境界
所行神力力無畏三昧神通自在無礙眼耳
鼻舌身意辨才智慧勝願皆有如來。爾時世尊知
諸菩薩心之所念。現神通已各於十方十
佛剎微塵數世界各有一世界佛。與十佛剎
微塵菩薩俱來佛所。東方世界名金色。上首
菩薩名文殊。乘佛威力觀諸菩薩而作是言。
諸佛子。佛國土佛剎佛住佛法性佛
剎清淨佛說法佛出現佛成就菩提皆
不可思議。何以故。佛於十方知諸眾生。隨其
所應說法調伏。如來於此娑婆諸四天下種
種身名色相修短壽量處所諸根生處諸業觀
皆云種種。皆令眾生所見不同。如來於此四天
下中或名一切義成。或名圓滿月。或名釋迦
牟尼毘盧遮那等。十千名號如是。四天下十
方各一世界各十千名。此娑婆世界百億四
[001-1051c]
天下有百億萬種名。又於娑婆外十方各
有一世界。各有百萬億種名號。十方盡
虛空界種種不同。


四聖諦品八卷同既了別人應知別法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諸菩薩。諸佛子。苦聖
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或名逼迫。或名變
異攀緣聚剌等。集聖諦或名繫縛滅壞愛著
義妄覺念等。滅聖諦或名無諍離塵寂靜等。
道聖諦或名一乘趣寂導引等。如是十方世
界一一各有四百億十千名號。


光明覺品九卷十三欲宣其法先動其情橫滿虛空豎窮色頂明其人法所被分齊



爾時世尊足下放光。照百億四天下乃至百
億色究竟天。佛神力故皆見如來與。十佛剎微
塵數菩薩圍繞。十方各一大菩薩。各與十佛
剎微塵數菩薩俱。文殊師利為首。爾時一切
處文殊師利各各於佛前同時說偈。
過此世界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各
有四天下乃至色究竟。一切處文殊說偈亦
然。盡法界虛空界亦如是。


菩薩問明品十卷同欲破無明先啟其萌能問所問俱是大人故云菩薩眾位之初故首為稱



爾時文殊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云
何種種差別。所謂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
同異端醜苦樂。心不知業業不知心。受不知
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
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覺首答曰。諸
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
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
常流轉而無能轉者。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
[001-1052a]
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若實若不實。若
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文殊問
財首菩薩。佛子。一切眾生非眾生。云何如來
隨其時。命身行言論心樂方便思惟觀察。
各有隨其云何於如是眾中而現其身教化調伏。
財首以偈答曰。分別觀內身。此中誰是我。若
能如是解。彼達我有無。文殊問寶首菩薩。一
切眾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云何而有受
苦受樂端醜內外。然法界中無美
無惡。寶首以偈答曰。譬如淨明鏡。隨其所對
質。現像各不同。業性亦如是。亦如胎藏中。諸
根悉成就。體相無來處。業性亦如是。亦如地
獄中。種種諸苦事。彼悉無來處。業性亦如
是。文殊問德首菩薩言。如來所悟唯是一法。
云何乃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剎。化無量眾。演
音示身知心。現通震界等皆云無量。德首偈答。譬如
火性一。能燒一切物。火焰無分別。諸佛法如
是。海波風吹雨地亦如是亦如地界一。能生
種種牙。非地有殊異。諸佛法如是。文殊問目
首菩薩言。如來福田等一無異。云何而見眾
生布施果報不同。所謂種種色形家根財主
眷屬官位功德智慧皆云種種。如來於彼其心平等
無異思惟。目首偈答。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
牙。於彼無怨親。佛福亦復然。亦如水
一味。因器有差別。亦如淨明鏡。隨色而現像。
如阿伽陀藥。能療一切病下二句大同。文殊問勤首
菩薩言。佛教是一云何眾生見者不即斷一
切煩惱。然其五陰三界三毒無有差別。如是
佛教於諸眾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答曰。由
[001-1052b]
進怠不同而令種種。文殊問法首菩薩。如佛
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斷除一切煩惱。
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隨諸煩惱。法
首答曰。如人被水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
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饍自餓而不食。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救。如人數他寶自無
半錢分。如人生王宮而受餧與寒。如聾奏
音樂悅彼不自聞。如盲繢眾像悅彼不自見。
下二句竝同文殊問智首菩薩。於佛法中以智為首。
如來何故或讚施戒乃至智慧及以四無量心
然終無有。一法能成菩提。智首偈答。
佛知眾生心性分各不同。隨其所應度如治
而說法。慳者為讚施等諸法。文殊問賢首
菩薩。諸佛唯以一道而得出離。云何而見佛
土不同。賢首偈答。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
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
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一切諸佛
剎。莊嚴悉圓滿。隨眾生行異。如是見不同。佛
剎無分別。無憎亦無愛。但隨眾生心。如是見
有殊。十首次問文殊言。我等說已。仁者常
說如來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度入智
法說知證現廣皆如初句。文殊亦以十偈答。如來
深境界。其量如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
所入。如來深境界。所有勝妙因。億劫常宣說。
亦復不能盡餘九皆以究竟無差別答。由是答故。娑婆十方
盡虛空界。以佛神力故。悉皆明見十種差別。
所謂法差別業世間身根受生持戒果犯戒果
國土果下九句同初


淨行品十一卷十四雖善其趣非行不前去俗進道故名為淨淨彼行故行假茲淨彼此俱得淨


[001-1052c]
行之號


智首問文殊言。佛子。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
業不害不可毀不壞不退轉不可動殊勝清淨
無染智為先導具如初句。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
家色相念慧行無畏覺悟。如初云何得勝慧
第一。最上最勝無量無數不思議無與等不
可量不可說皆云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
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毘鉢舍
那力思惟力及十種善巧經見列十七覺六度經具列十
佛十力八部守護。云何得與眾生

為依。救歸趣炬明照導勝道普導如初。云何
得一切眾生中為第一大勝最勝妙極妙上
無上無等無等等。如為文殊讚已答。
為欲饒益世間天人發問菩薩善
用其心則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
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恒不捨
離。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
而為眾生為。第二導師皆由發此一切大願。始
從居家知家性空如是次第入僧伽藍。修行諸儀皆發大願。
下二十一偈第二句同










[001-1053a]










賢首品十二卷同上下至十五賢位之初故云賢首即是初住近方便也聖中之賢故名為賢賢家之


首故名賢首


爾時文殊說無濁亂清淨大功德已。欲顯
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問賢首菩薩曰。我今
已為諸菩薩。說佛往修清淨行。仁亦當於此
會中。演暢修行勝功德。賢首乃說七百一十
五行七言偈答。初一句誡云。善哉仁者應諦
聽。次十五句歡菩提心自謙云。彼諸功德不
可量。我今隨力說少分。猶如大海一滴水。次
二句標發心因緣云。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
無因無有緣。次九行正明發心因緣。以三寶
菩提眾生國土以為所緣。能信之心以為自
因。偈云。於佛法僧生敬信。以是而發廣大
心。不求五欲及名利不求。富饒大名稱。但
為永滅眾生苦。利益世間而發心。常欲利益
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佛。受持正法修諸智。
證菩提故而發心云云。次信道元下四行
歡信心勝妙。次若常下廣歡發心。從始至終
諸行相生以至果用。次廣述因果諸用。


第三會忉利天宮說六品三卷


昇須彌山頂品


十三卷十六不動而昇赴機得處
[001-1053b]


爾時如來以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
天下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菩提樹。爾時如
來不離此座。昇須彌山向帝釋殿。爾時帝釋
遙見佛來。以佛神力莊嚴此殿置即子座。諸
供養具一一莊嚴。及所圍繞皆有十千。皆稱
善來請佛入殿。佛即受請十方皆然。以佛力
故殿中所有樂音自息。帝釋自憶。過去佛所
種諸善根。而說二十偈以歎十佛。謂過去七
佛等一一皆云。是故此處最吉祥。十方世界
亦復如是。世尊坐已此處忽然廣博寬容。十
方世界亦復如是。


須彌頂偈讚品十四卷同既登山已欲說法性還依法性歎於人人勝


法尊投心者在


爾時十方一大菩薩。各與佛剎微塵數
菩薩俱。從百億佛剎塵數世界外來。文列十
慧。法慧為首。各列彼十界及界中十
佛。各各化作毘盧遮那師子之座各坐其上。
十方各集亦復如是。世尊兩足放百千億妙
色光明普照十方。此眾皆見。十慧各說十偈
歎佛。二一切慧偈曰。假使百千劫。常見於如
來。不依真實義。而觀救世者。是人取諸相。增
長癡惑網。繫縛生死獄。盲冥不見佛。法性本
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為煩惱所
染著。凡夫見諸法但隨於相。轉不了法無相。
以是不見佛。三勝慧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
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因前五蘊
故。後蘊相續起。於彼性了知。見佛難思議。
。我昔受眾苦。由我不見佛。
[001-1053c]
故當淨法眼。觀其所應見。無見即是見。能見
一切法。於法若有見。此則無所見。四精進
慧偈曰。世間言語法。眾生妄分別。知世皆無
生。乃是見世間。若見見世間。則見世間相。
如實等無異。是名真見者。法性本清淨。如空
無有相。此亦無所修。能見大牟尼。亦善慧
偈曰。智者說無盡。此亦無所說。自性無盡故。
得有難思盡。所說無盡中。無眾生可得。知眾
生性爾。則見大名稱。七智慧偈曰。此人無慧
眼。不能得見。有諍即生死。無諍即涅槃。
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八真實慧云。
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
不聞諸佛名。現在非和合。去來亦復然。一切
法無相。是則佛真體。若能如是觀。諸法甚深
義。則見一切佛。法身真實相。知以一故眾。知
以眾故。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九無
上慧偈云。如來光所照。除滅眾暗冥。是光
非有照。亦復非無照。此中無有二。亦復無有
一。大智善見者。如理巧安布。無中無有二。
無二亦復無。三界一切空。是則諸佛見。


十住品十五卷同正說真位此十號初初安聖境故名為住智斷相應且略云十



爾時法慧承佛神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
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
有千佛剎微塵數諸佛。同名法慧。普現其前。
告法慧言。善哉善哉汝能入是三昧。千剎塵
佛共加於汝。又是遮那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汝所修
善根力故。入此三昧令汝說法。為增長佛智
故。深入法界故。善了眾生故。所入無礙
故。所行無障故。得無等方便故。入一切知
[001-1054a]
性故。覺一切法故。知一切根故。能持說一切
法故。所謂發起諸菩薩十種住。是時諸佛即
與法慧無礙等十種智。十方諸佛申手摩頂。
法慧定起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住處廣大。
與法界虛空等。列十名已初釋初住云。此菩
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心於。所謂十力應勸
學十法。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
令除惡業。以勝妙業常行教誨。歎無上法。
學佛功德。生諸佛前恒蒙攝受。方便演說寂
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輪迴。為苦眾生作歸
依處。治地住中發十種心。修行住中行十種
觀。生貴住中成就十法。具足方便住十法利
生。正心住聞十種法。定心不動。不退住聞
十種法堅固不退。童真住住十種業法。王子住
善知十法。灌頂住成就十智。一一住中各勤
修十法。十方所說文句義理無有增減。


梵行品十六卷十七重述聖因因只是行故名為行行體離染故名為梵



正念天子白法慧云世界諸菩薩依
如來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修集梵行。法慧
言。應以法而為所緣。所謂三業及佛法僧
戒。如是一一觀察皆空寂故。知佛法平等故。
具一切佛法故。名為清淨梵行。復應修十種
力。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聞已應起
大慈心。觀察眾生思惟諸法無有休息。不
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化等。於諸法中不生
二解。一切佛法悉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
耨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
他悟。


發心功德品十七卷同舉劣顯勝以初例後此位所開名為發所開之體故總云心


[001-1054b]
心之勝能故云功德


爾時帝釋白法慧言。發心功德其量幾何。答
言。此義甚深難說難知難分別難解難
證難行難通達難思惟難度量難趣入。雖然我承佛
力而為汝說。假使有人教十阿僧祇世界
眾生供養樂具住一劫。後令眾生
持五戒。得福多不。答言甚多。法慧言。比發心
功德百分千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
一。如是供養百劫已令持。經千劫已令
住四禪。百千劫已令住四無量。經億劫已
令住四無色。經百億劫已令住初果。經千
億劫已令住二果。經百千億劫已令住三果。
經那由他億劫已令住四果。經百千那由他
億劫已令住支佛問答如前。法慧言。比發心功德
百分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不及其一。何以故。
一切諸佛發心不為如是等故。為佛種不斷
故。乃至第十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發菩提
心。又云。且置前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過東
方阿僧祇世界。如是盡阿僧祇劫。此諸世界
無有能知其際者。第二人於一念頃過前人
所經世界。如是經於阿僧祇劫。乃至第十人
乃至十方如是世界可知其際。發心功德不
知其際。何以故。不為往爾所世界。但為了
知十方世界麁世界。即妙世界妙世界即麁
世界。仰覆大小廣狹一多淨穢相即亦爾。一
切世界一毛端中一切世界體
性一界出一切。一切無性一念知
一切廣大世界故發菩提心。又云。菩薩不為
知十方一切劫成壞故。為知成壞劫無餘
[001-1054c]
故。所謂長短劫平等一多有佛無佛一佛多
佛有量無量有盡無盡。一念與不可說不可
說與一念。一切劫與非劫等平等亦爾。為欲
一念中盡知三世界故發菩提
心。欲知眾生等差別亦復如是。皆以
如前十方十人為喻。供養十方諸佛。喻亦如
前。度眾生喻亦如是發心所緣是所觀境境具三諦無性空一切假平等中


明法品十八卷十八重歎所得故云明法明謂所證法則方法依方有契故云明法



爾時精進慧菩薩白法慧言。初發心菩薩成
就如是大功德。三世佛攝受決定至菩提。於
佛教中云何修習。使願行滿足。眾生得度紹
三寶種。法慧言。如是問者同於如來。我承佛
力為說少分。菩薩發心應離十種放逸。得十
種清淨。復修十法。令諸佛歡喜。又修十法。令
速入諸地。具足如是大功德已。漸入佛地。是
菩薩於一念中悉遍知一切諸法。唯除如來。
無能勝者。無見頂者。文中廣列諸佛功德歎
此菩薩。又云成就三世如來智。


第四會夜摩天宮說四品三卷


昇夜摩天品


十九卷十九同昇須彌品


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世界一一四天下
南洲及須彌。皆見如來處眾說法。莫不自謂
皆對於佛餘大同前


夜摩偈讚品二十卷同同須彌讚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一大菩薩各與佛剎
塵數菩薩俱。餘大如前。但菩薩中以功德
林為首。十林為異。佛名號集等皆同。一
一林各以十偈歎佛。第六精進林菩薩偈云。
眾生非眾生二俱無真實。如是諸法性實義
[001-1055a]
俱非有生亦名法性。七力林菩薩云。分別此謂蘊。
其性本空寂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眾生
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自性無所
有。八行林菩薩云。身亦非是佛。佛亦非是身。
但以法為身。通達一切法。若能見佛身。清淨
如法性。此人於佛法一切無疑惑。若能見諸
法本性如涅槃。是則見如來。究竟無所住。九
覺林菩薩云。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
取異色。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
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心無彩畫。
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彼心
恒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
知。譬如工畫師不知於自心而由心故畫。諸
法性如是。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
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
應知心佛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
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身不住
於心心不住於身。而能作佛事。自在未
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十智林菩薩云。所有取不可取。
所見不可見。所聞不可聞。一心不思議。有量
及無量二俱不可取。若有人欲取畢竟無所
得。譬如隨意珠能現一切色無色示現色。諸
亦如是。譬如淨虛空非色不可見。雖現
一切色無能見空者。諸佛亦如是。普現無量
色。非心所行處。一切莫能見。


十行品二十一卷同依真修習故為行無差而差故置林稱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思惟
三昧。入已十方各過萬佛剎塵數。
[001-1055b]
諸佛皆號功德林。而現其前告功德林。十方
諸佛同加於汝餘如前。及列釋十名行相。初歡喜
行為大施主為護眾生習諸佛行廣釋事施。如是行
施利益眾生而無我想。但觀法界眾生界無
邊際法空法無所有法無相法無相法無體法無處
法無依法無作法。作是觀時不見受施財物
果報。次觀三世一切眾生身皆滅壞。為說平
等不壞法性。饒益行護持淨戒廣釋事戒。復作
是念。我當隨順一切如來。具諸佛法。住無上
平等處。等觀眾生。盡第六行







卷二十第七無著行廣明念念
入阿僧祇世界。嚴淨阿僧祇世界。諸佛承事
等。皆云僧祇。如是菩薩入深法界。住於佛
住。說無所說。一一毛端盡未來劫。菩
薩行。入於法界。而無所著。遍於法界。行菩薩
行。第八行中乃至


皆云善根。深入眾生。如
法界無有二相。無有增減。以了一切法法界無
二故。教化眾生。不說一切法。以法界中無有
一法向諸乘故。無二無不二。譬
如虛空求不可得然無虛空。第


[001-1055c]
。十真實行轉展
深妙。不可說相論釋。


十無盡藏品二十二卷二十一行寬博故云無盡含攝不貲故云藏也



爾時功德林菩薩告諸菩薩言。有十無盡藏。
三世諸佛已說今說當說。謂信戒慚愧聞
施慧念持辨。一一皆十。信謂信一切法空無
相無願無作。無分別無所依。不可量無有上。
難超越無生如初句。如是信已聞十種不思議。
心不怯弱。所謂聞佛法不思議。心不怯弱。一
切佛法界眾生法界虛空界涅槃界過去未
來現在入一切劫如初句。何以故。此菩薩堅信
智無邊無盡故。心不退轉故。戒藏亦十。所謂
普饒益戒。不受不住無悔恨。無違諍不損惱。
無雜穢無貪求。無過失無毀犯文中廣釋。慚無始
惡。愧現世惡。聞謂廣知因緣四諦三乘等。施
有十。所謂分減施竭盡施內施外施內外施
一切過現未究竟。分減者凡有所食。施於身
中八萬戶蟲。竭盡者。乃至盡命。內謂身分。外
謂外財。內外謂二俱。一切者己身妻子乃至
七寶輪王位。過去者如過去佛菩薩所行。我
亦如是。未來亦然。現在者聞四天王乃至色
究竟二乘位。聞已不著。究竟者聞有所須。經
阿僧祇劫。令菩薩身不具。不生悔心。但觀身
中種子乃至究竟不淨。慧者所謂如實知四
諦因緣。謂於五陰一一陰了知四諦十二支。
支支四諦三乘一一皆了四諦。如云知聲聞。
知聲聞法。知聲聞集。知聲聞涅槃。皆如實知。
以不可壞故。念謂念過去不可說生。念不可
說佛名號。念不可說佛出世。念不可說修多
[001-1056a]
羅乃至論議。念不可說眾會演法根性煩惱
三昧。持謂持諸佛所說修多羅。餘如念中說。
辯謂為眾生說。如上念持經於不可說劫。


第五會兜率天宮說三品十二卷


昇兜率品


二十三卷二十二大旨同前夜摩品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
餘如前。供具眾集倍於前。


兜率偈讚品二十四卷二十三大旨同前



金剛幢菩薩下同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
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眾生及諸法了達皆
無礙。普現眾色像。遍於一切剎。堅固幢。云何
有智慧人於佛得見聞。不修清淨願。履佛所
行道。勇猛幢云。如人獲寶藏永離貧窮苦。菩
薩得佛法離垢心清淨。設於無數劫財寶施
於佛。不知佛實相。此亦不名施。譬如虛空界
不生亦不滅。諸佛法如是。畢竟無生滅。光明
幢云。了法性空寂。如幻而生起。所行無有盡。
導師如是現三世一切佛。法身悉清淨隨其
所應化。普現妙色身。智幢云。一切國土中普
現無量身。其身不在處。亦不住於法。譬如淨
滿月普現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
如是無礙智成就等正覺。普現一切剎。佛體
亦無二。星宿幢云。眾生妄分別是佛是世界。
了達法性者。無佛無世界。法幢云。若有諸眾
生未發菩提心。一得聞佛名決定成菩提。若
有智慧人一念發道心必成無上尊。慎莫生
疑惑。如來自在力無量劫難遇。若生一念信
速證無上道。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未知
真實法。不名為供養。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
[001-1056b]
剎。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


十回向品二十五卷同趣理漸極故名迴向堅固難動義之如幢



爾時金剛幢菩薩入智光三昧。各過十方十
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萬佛剎塵佛。同
號金剛幢餘如前。列十迴向名釋。初救護眾生
迴向。具行六度四無量等。迴此善根饒益眾
生。令至究竟永離眾苦。令得一切智。以入
一切法平等性故。等視眾生。如日天子出現
世間。不以乾闥婆城阿修羅手閻浮提樹崇
巖邃谷塵霧煙雲等物之所覆障隱而不現。


二十四卷二不壞迴向。發一念心。求一切智。得不
壞信。心常迴向出世之道。積集善根。得法實
相。具菩薩行。於一切相皆無所著。明見真實
善巧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順三世佛迴向
之道。善巧方便永拔一切取著根本。四至一
切處迴向。修諸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處。普
遍開示。普攝眾生。稱可佛心等。


二十五卷五無盡
功德藏迴向。懺除業障。所起善根迴向。莊嚴
一切佛土。無有分別等。得十無盡藏。六隨順
堅固一切善根迴向。此菩薩或為帝王臨御
大國。威德廣被靡不歸順。發號施令。悉依正
法。周行率土。於法自在。見者咸伏。不刑不
罰。感德從化。以四攝法攝諸眾生。具足修行
一切布施。


二十六卷止二十八卷廣說施願。偈云。了達諸
法真實性。而於法性無分別。知法無性無分
別。此人善入諸佛智。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
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
可得。


二十九卷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積集善根。
普施眾生。成滿佛智。


三十卷八真如相迴向。智
[001-1056c]
常觀察一切眾生。心恒憶念善根境界。以等
真如平等善根迴向眾生無有休息。


卷三十一九無
著無縛解脫迴向。以此心成就普賢行願大
迴向心。


卷三十二十等法界無量迴向。廣行法施
起大慈悲。安立眾生。於菩提心常行饒益。長
養善根。平等迴向皆如法界。


卷三十三菩薩於一切
佛剎中。一方一處一毛端量。皆有無邊不可
說菩薩。成就智慧。充滿而住盡虛空界。皆悉
如是。皆以同體善根迴向故。


第六會他化自在天宮說一品六卷


十地品


二十六卷三十四生成深廣故立地名該攝事理故名為藏權實俱實真俗咸真


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宮。與大菩薩眾俱。
其諸菩薩不退菩提。從他方來集。住一切菩
薩智所住境。入如來智所入處。十方各過十
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億佛剎塵佛。
同名金剛藏。而現其前讚金剛藏菩薩。乃能
入是智光三昧。如向諸佛共加於汝餘如前兜率品
十方諸佛與其身智。各申手摩頂。金剛藏菩
薩從三昧起。普告諸菩薩眾。佛子。諸菩薩願
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
空盡未來際。一切佛剎救護眾生。為佛所護
入三世佛智地列十地已默然。解脫月三請。諸
大菩薩同聲共請。世尊眉間出清淨光。名菩
薩力焰明。百千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遍照
十方息諸惡趣照佛眾會。一切諸佛所加說法。
菩薩之身作是事已。於上空中成大光明雲
網臺而住。欲令大眾增淨信故而說偈。說已
廣讚地上功德。佛子。住此歡喜地。念諸佛故
生歡喜心。念佛法故。念諸菩薩故。念菩薩行
[001-1057a]
故。念清淨諸波羅蜜故。念諸菩薩地殊勝故。
念菩薩力不可壞故。念如來教化眾生故。能
令眾生得利益故。念一切如來智方便故如初句
復作是念。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親近一
切佛故。遠離凡夫地故。近智慧地故。永斷惡
趣故。與眾生作依止故。見一切如來故。生佛
境界中故。入一切菩薩平等性中故。遠離一
切怖畏毛竪等事故亦如初句。何以故。此菩薩離
五怖畏故。於一一法皆云廣大如法界等。


卷三十五
菩薩起十種深心。入第二離垢地。性自遠離
一切殺生。有命之者生慈念心等。乃至上上
十善證十力四無畏一切佛法。又云。殺生之
罪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報。
一者短命二者多病。以願力故見多百千億那
由他佛作轉輪王。三發光地得無量神力。以
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作三十三天王。


卷三十六四焰慧地修諸觀行。作須夜摩天王。五難
勝地利益眾生示現世間。伎藝算數文字方
藥吉凶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漸令安住
無上佛法。多作兜率陀天王。


卷三十七六現前地恒
以大悲不捨眾生。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
礙智光明。多作善化天王。七遠行地功用行
滿智慧自在。雖行實際而不作證。多為自在
天王。


卷三十八八不動地得無功用法。深入如來
所行境界。於無量國土修菩薩行。多作大梵
天王。九善慧地起四無礙辯。於無量佛所演
說法音周遍法界。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王。


卷三十九十法雲地神通智慧說不可盡。此地菩薩
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
[001-1057b]
為電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周旋
往反。於一念頃遍微塵國。演大法摧魔怨。霔
甘露雨滅除一切眾惑塵焰。能現無量自在
神力。大眾聞此墮在疑網。時金剛藏入一切
佛國土體性三昧。大眾自見在金剛藏身內。
大千世界莊嚴之事說不能盡。又見菩提樹
高廣嚴好等。現已還令各在本處。住此地菩
薩多作摩醯首羅天王。
大方廣佛華嚴經願行觀門骨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