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81 維摩經略疏-唐-智顗 (T)




維摩經略疏卷第三初小卷九


天台沙門湛然略


方便品之初



此品次佛國來者。即是為破有為緣集顯不
思議法身扶成如來淨國之教。大聖意多今
略為三。初明此品次佛國來。二略釋方便義。
三入文解釋。初意者前於普集已說真性解
脫之體。次於此經闡揚佛國因果之宗。為未
曉者必須菩薩勝人開獎。今淨名住不思議
解脫之權謀。故能輔佛折伏攝受有機之徒。
令離諸緣集成不思議解脫。若淨土行熟則
隨業來生。各於其土聞法調伏入慧起根。問
普集真性是從經體。何得用為此經之體。答
真性解脫通為諸經之體。豈不近為此經體
耶。但佛國品文未顯。至下處處顯說。並與前
說不乖故得為此經體也。二釋方便義即為五
意。一略釋名。二約教同異。三方便所用法。四
[003-0596c]
約三業所用。五約觀心。一略釋名者方是智所
詣之偏法。便是善權巧用之能巧。用諸法隨
機利物故云方便。故文云。智度菩薩母方便
善權父。方便有三。即三種二智。一化他。二自
行化他。三自行。具在玄義。二同異者即約四
教。一三藏。佛三種二智者如毘曇有門。照事
無常苦等名為權智。照理無常苦等名為實
智。成實空門以毘曇事理皆是權智。照諦空
理方是實智。如是四門四悉赴緣說種種二
智皆是化他。二明自他權實二智者。佛用四
悉說上四門種種權實隨他意語皆是權智。
坐道場時證二諦理不可宣說即自行實智。
三自行權實二智者。坐道場時證俗諦智究
竟分明法障皆盡名自行權智。證真諦理究
竟分明正習俱盡名為實智。二明通佛三種
二智者。一若用悉檀說三藏三種二智及當
教有門。照幻化事皆名權智。照幻化理名為
實智。若空門明義照幻化事理皆名權智。照
幻化理空即是實智。乃至四門種種權實皆
是化他權實二智。二明自他二智者。總前三
藏及當教所明種種權實皆是隨他意語。並
屬化他權智。佛及八地內心所證皆名實智。
三自行二智者。佛及八地照真俗理即是權
實二智。三別教三種二智者。一總前藏通三
種二智及當教有門分別事相皆為權智。若
照如來藏理名為實智。若空門者照有門事
理皆名權智。有門權實畢竟空寂名為實智。
二自他權實二智者。總上二教及當教四門
皆是隨他名為權智。佛及十地內證之理名
[003-0597a]
為實智。三自行權實二智佛及十地內證不
可說真俗之理名為權實二智。四明圓教三
種權實二智者。總前三教及當教有門不
斷煩惱照界內外法界種種法門名為權智。
不斷煩惱照自性清淨心即是實智。圓空門
者不斷煩惱照界內外事理之有名為權智。
照事理皆空名為實智。如是等四門用四悉
說種種二智皆名化他二智。二明自他二智
者。三教及當教種種二智皆是隨他。悉是權
智。佛及四十一心證不思議二諦之理皆名
實智。三明自行二智者。佛及四十一心內證
不思議二諦之理名權實二智。是故文殊請
淨名說入不二法門。其即默然。文殊稱歎意
在此也。三方便所用法者。至論諸法非權非
實。而言權實者。皆四悉檀善巧利物。此方等
大乘一音演說隨機所感四種不同。又此品
正明助佛闡揚善巧權謀隨機利物。令入慧
起根故名方便。但瓔珞有三。一破法二立法
三教化眾生。今約此經遠論。室外折伏即是
破他執法之方便。室內攝受即是引他立法
之方便。以折伏攝受令法久住。前二亦是化
眾生之方便也。若約此經近論者。此品呵諸
人者即是破法折伏。勸求佛身即是立法攝
受。以折攝故令法久住。法得久住者謂令眾
生入真性解脫清淨佛土。是以中論品品明
破即是破法。後四諦品明三寶四諦四沙門
果即是立法。又偈結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
是空破法折伏也。亦名為假名立法攝受也。
亦是中道義教化眾生令法得久住。法久住
[003-0597b]
者令見佛性住大涅槃。故前品云隨其方便
能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即佛土淨。當知歎
淨名方便者正歎助佛闡揚不思議解脫佛國
之教。四約三業明所用法。所以然者。諸佛菩
薩清淨三業性如虛空非一非異不可分別。
為化眾生慈悲誓願神通感應應十法界現不
可說種種身業。十方利物是為身密方便示
現。又以悲誓神通應化現同十界所有音聲。
十方佛土示不可說種種之法是為口密方便
利益。又以悲誓神通應化現十界心。十方佛
土現不可說心識種種分別即是心密方便利
益。藏通但明神通三業。別圓法身應現三業
亦名神通變化三業。故約三業以明方便。此
品明六度攝物即心密方便。為白衣等示種
種之身即身密方便。一切見敬託疾興教說
種種法即口密方便。此三業方便無方利物
莫測其本。即是三密亦名三輪不思議化。三
無失。三不護。三業隨智慧行。良以法身三業
化物無失。無謀無念寂而常用應生四土。示
身口意折伏攝受利益眾生。故居方丈無疾
現疾。因以開悟令超緣集同栖空室。從此標
名故言方便品也。


五約觀心者。若別相三觀前二為方便。若入
中道即是實慧。初從假入空是破法折伏義
也。次從空入假是立法攝受。中道正觀即是
教化眾生入實慧也。入實者名法久住。法久
住者則法身常存。若一心三觀方便實慧不
一不異。以三觀歷三業明方便巧用可以意
知。問此品定是誰說。答此有三解。有言是集
[003-0597c]
經者。歎淨名德為問疾者說如是法。有言前
歎德是集經者。次說法是寶積向佛述淨名
有疾而不得來。為問疾者說如是法。有言是
佛同歎淨名有此方便說法利物之事。今恐
是佛說。普集經及佛國品意在淨名助發宣
揚。有此稱歎淨名懸知。故方便託疾來詣參
問因得興教。阿難本願所未聞經願佛為說。
至結集時次佛國品而誦出之。入室六品阿
難在菴羅園皆付阿難者。亦是重為說。



時下三入文解釋。淨名助化凡有九品。大分
為二。初半品歎德正是形益方便。二從現身
有疾去正明聲益方便形聲互益。但就傍正
而分兩別。初形益者即為聲益而作哢胤。何
者此土以音聲為佛事。故聲益為正。就初為
二。一先歎德二正明形益。歎德為二。初標住
處及人。二正歎德。初文者城如前釋。長者者
有長人之德也。但標人處者意有所主。淨名
寶積同住此城本是法友。寶積獨來而淨名
不來者為有疾也。因其有疾故致參問。因問
說法承機便也。人既有問佛同世儀豈不遣
問。但被命之徒有堪不堪。不堪即五百八千。
又各述往呵顯淨名之德。亦令述昔重益時
機。此有密意非都不堪。堪即文殊。奉命入室
對揚解脫。其同往者法利皆充。是則淨名赴
緣興顯大法。佛國因果之功成。維摩如前釋。
長者者今當略解。然其本地舊云金粟如來。
即是法身長者。如法華云大富長者即是如
來。語其迹也。位居法雲或云等覺。望佛
為菩薩。即長者子望下地名等覺佛。則長者
[003-0598a]
也。今略為四。一外具十德名世間長者。二內
合法身十德即出世長者。三約觀心具有十
德。四帖釋經文。初外具者一性貴.二位高.三
大富.四威勢.五智深.六年耆.七無失.八禮
備.九上歎.十下歸。備此十德世間名大長者。
何者國內勝人稱為長者必是貴族。雖是貴族
爵位卑微不稱姓望。雖是高位貧無財惠世
所不重。雖財充積無寵不威物不敬畏。雖有
大勢神用闇短智人所輕。雖神解明鑒而年
在幼物情不揖。雖年耆貌皓內行斯惡人所
鄙怪。雖操行無瑕而外闕禮儀無可瞻愛。雖
進止容與若上人不穆名不徹遠。雖豪貴歌
詠無恩群下物所不崇。十德若備名大長者。
二以十義內合法身十德者。淨名迹即居人
世具世十德。故毘耶所推稱大長者。然其本
地。眾德妙絕不可稱說。略而言之內具十德。
即是出世法身長者。一從初發心常值佛稟
教。正觀中道發生理慧。即是法王種性中生。
二積功累德證無生忍。三萬善法財無不具
足。四十力無畏降魔制外。五權實二智無不
通達。六久值諸佛觀行純熟。七三業隨智得
三無失。八具佛威儀進止咸益。九諸佛記別
歎以誠言。十釋梵所敬歸心所崇。此十具足
即法身德滿故名法身長者。是故能輔釋尊闡
於不思議法門顯成淨土因果之教。三約觀心
明十德者。一姓貴即正觀順教契理生智。是
名發心生在佛家種性真正。二得無生忍者
觀三諦理。三惑不起即是修無生忍。雖非上
地觀行之心亦稱無生。故法華云。若說此經
[003-0598b]
當著如來衣。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忍即
寂滅忍。豈不得稱無生。此即位高。三大富者
正觀之心三業清淨。包含三諦一心萬行富
有法財。四勢力者正觀降伏愛見魔外。五智
深者觀中為實雙照為權二智具足。六年耆
者久種善根方修此觀。七無失者正觀心性
三業無瑕。八禮備者舉足下足無非道場。乃
至著僧伽梨悉皆一心。九上人咨嗟者觀行
之人常為十方諸佛所讚。故法華云能持是
經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歎美持經者。
十下人所敬者法華明。持經行人天龍四部
皆來恭敬供養是人。當知觀行之人具淨名
德同於大士。是真佛子。故法華云佛子住是
地即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尚同長者受用豈不得名長者子也。


已曾供
養下二正歎德即為十段。釋於十德不多不
少。供養諸佛者此兩句歎第一種性真正。如
世間長者姓貴也。今淨名值佛既多聞法亦
廣。必如聞而行深觀實相。若發生理慧是為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三慧顯理天
性相關名真佛子。是則生在佛家。種性真正。
深殖善本者釋成種性。殖之言種。觀畢竟空
種大智種。智是行本。從解生行德無不備。故
大品云諸法雖空一心具足萬行。即法身初
生具足眾德。


得無生忍此一句二歎法身位
高。如世長者位高也。所以然者。圓教初住一
地具足諸地功德。此義猶通。今淨名或云金
粟如來。已得上寂滅忍。或云位居等覺得中
寂滅忍。或云位居法雲得下寂滅忍。若居中
[003-0598c]
下無明已斷。但有微習不能牽生名無生忍。
即位高也。所以不受寂滅忍名者。正為讓佛。
但無生忍也。


辨才至總持此三句是三歎三
業功德。法身之德四辨法財亦復無量。如世
長者之大富也。辨才是口無礙。辨能攝一切
口業功德法才。遊戲神通即身業。攝一切身
業功德。逮諸總持即諸陀羅尼總持一切意業
功德及餘一切功德法財。


獲無所畏降魔勞
怨。此二句是四歎外用無怯。如世長者有威
勢也。何者十力無畏降魔制外。魔即四魔八
魔十魔如上說。勞怨者魔有塵勞之力。能害
菩薩智度母善權父諸善法親。故名勞怨。


入深至利鈍此八句是五歎二智。如世長者
有深智也。前四句正歎後四句釋歎。入深法
門即歎實智。不二法門實理甚深唯佛究盡
故名深法。善於智度即到彼岸邊底歎實智
也。通達方便大願成就二句歎權智。權智善
巧能成大願。大願成就方便用成。明了眾生
心之所趣此二句釋歎實智。一切眾生皆有
佛性。凡有心者悉得菩提。如流趣海。又能分
別諸根利鈍。此兩句釋歎權智。眾生根有利
鈍不同。而能善巧逗機令得悟解即是方便。


久於至大乘此三句六歎修行積久見理分
明。如世長者年耆見久。故法華明文殊已曾
久值諸佛修學積劫。此亦如是。故言純熟。決
定大乘者見理分明能師子吼。師子吼者說
諸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者大經云即大乘也。


諸有所作能善思量。此二句七歎三業隨智
慧行得三無失。如世長者內行無過。何者一
[003-0599a]
切所作皆是三業能善思量。若作前智後失
不可追。今前智後作無差機失。即三業隨智
慧行得三無失。


住佛威儀心如大海。此兩
句是八歎形心兩稱。形則進止得儀心則含
弘無隔。如世長者禮儀備足有大人之懷。又
住佛威儀者如十地菩薩學佛象王迴視等。
舉足下足有所運為無非佛事。有言具佛相
好也。今言能如佛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普利
一切。心大如海者大經明海有八不思議。佛
法亦爾具出彼經。今言菩薩無緣大慈含容
一切心無取相。是故不增。雖觀諸法畢竟空
寂而不捨眾生。故名不減。猶如大海眾流常
入而不增。沃燋常煎而不減。故言心大如海。


諸佛咨嗟此一句是九明諸佛稱歎。如世
長者為天王上人之所歎美。大士既具諸德
又稱物緣。故為諸佛之所嗟歎。


弟子釋梵
世主所敬。此兩句是十歎大士內德既充外
堪師軌恩被必深。故為敬仰。如世長者民下
所崇。弟子者謂。諸聲聞釋梵世主者即欲色
界主。主既歸心臣民之眾莫不咸敬。


欲度
下二明形益方便文為三。一標益物處.二正
明益物.三結初明處者。大士將欲助佛闡揚
大道方便度脫眾生。故居廣嚴之國。即是品
之來意如文資財下二正明益物之事文為
三。初六句明心密。二從雖為下九句明身密。
三從一切下二十句明口密。初六句約六度
攝物。此是從本垂迹下二十九句皆是迹同
凡俗。因迹顯本。問何以心密是垂迹身口是
顯本。答六度身心其理深隱。涉化方便隨機
[003-0599b]
有事。身口一往同俗。若求其致方知表本。今
初從本垂迹益物顯本。皆約六度。六度即波
羅蜜滿足之身。三身三德不縱不橫如世伊
字。


資財無量攝諸貧民者。舊解多云。資財
只是世間財帛貧民只是世間貧人。若爾此
與凡俗行施何殊。豈足歎淨名垂迹善巧攝
物來生四土。今言財有事理。事則可知。理即
真理善法財也。故文云法王法力超群生常
以法財施一切。以四教法財施於一切。即檀
度具足法界故言無量。攝諸貧民者非但世
間貧民。因財攝來以道教詔。今言貧民者
也。七種方便皆是貧民。當知皆是如來方便
密語。若是底下凡夫貧民以世財帛。或以戒
善而攝取之。若二乘窮子幼稚捨父求衣食
者。以三藏鹽醋米麵一日之價生滅法財而
攝取之。二乘為富比於菩薩猶貧法財。故法
華云自念貧事我無此物。菩薩三祇功德雖
復無量比聲聞為富。並通菩薩猶是貧民。通
無生諦理諸度法財自以為富。比於別教猶
是貧民。別教歷別修無量諦理。諸波羅蜜法
財無量自以為富。比於圓教猶是貧民。圓教
三諦無作諦理諸波羅蜜法財圓足。金剛寶
藏無有缺減乃名為富。故純陀自歎貧於無
上法之財寶。若得無作方是無上法財。大士
法身住於非慳非施圓滿之檀。能起四教法
施之財攝七種貧民。乃至圓教善根未發亦
是貧民。如純陀也。以四法財攝取眾生令生
四土。此是垂迹引物還本。又約頓漸不定祕
密四種法施攝取眾生。成菩薩行令生淨土。
[003-0599c]
淨名成佛布施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故知此
言扶成前品。佛說布施是菩薩淨土一切能
捨眾生來生其國。豈可不用佛國為宗。若約
觀心者。今之四眾其有能住一心三觀。不見
慳施慈悲利物拯濟貧乏。興福供養隨喜獎
成。若是長者一村行施因施說法。受施之徒
感恩慕德歸心受化慳悋漸微。亦學施主捨
財修福。若在令長住正觀心財施法施。則一
管貧民歸心受化慳心自息亦能捨財。乃至
天王帝王住正觀心。不見慳施慈愛貧民恩
慧分施。因為巧說四教法門。四眾荷恩歸心
受道亦皆能施。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
明明終不絕。是為四眾帝王長者住檀無盡
燈法門攝眾生也。是諸所攝於未來世還為
眷屬同生淨土。值佛聞經正慧開發。是諸施
主得無生忍。於有緣之國示成正覺。昔布施
所攝皆來其國修三乘道。若聞法華同入佛
乘。此即淨名大士何處更往毘耶。


奉戒清
淨攝諸毀禁。淨名法身住非持非犯滿足尸
羅三德之身。能以方便十種戒藏攝諸毀禁。
先以十善五戒攝於人天。次以律儀攝毀不
缺等四。次以生無生正語業命攝毀隨道無
著。次以無量三正攝毀聖所讚自在。次以無
作三正攝毀具足隨定。餘人未得非持非犯
皆名為毀。故大經云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
皆名污戒者。此諸眾生既蒙戒攝。以不毀禁
成菩薩行隨行戒善。淨名成佛時戒善所攝
眾生來生其國。上文云持戒是菩薩淨土。菩
薩成佛時持戒眾生來生其國。約觀心者今
[003-0600a]
佛弟子四眾貴賤能修三觀一心。住此觀心
不見持犯。慈悲利物淨持禁戒。持戒有德為
物所歸。示以法門。若是長者令長洲主國君
能持齋戒。則一鄉一縣一洲一國臣民四眾
自然息惡而修戒善。是則不言而化。以四種
淨土之因修四教道。自住尸羅無盡燈法門
攝諸眾生。是諸所攝於未來世還為眷屬。餘
如施中。下四度觀心准此可知。


以忍調行
攝諸恚怒。淨名住非恚非忍羼提三德滿足之
身。能示住伏順無生寂滅。方便調四恚怒眾
生各離嗔恚成菩薩行。淨名成佛之時忍辱
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扶成佛國。及諸義准前。


以大精進攝諸懈怠。淨名法身住非進非
怠滿足之身。以四道品各八精進攝四懈怠。
來生其國。餘義例前。


一心禪寂攝諸亂意。
淨名法身住非定非亂三德之身。能善方便
用四道品各八種定攝四種亂意。令各得八
種之禪及諸禪定成菩薩行來生淨土。具如
佛國品明。


以決定慧攝諸無智。淨名法身
住非愚非智究竟般若三德之身。善能分別
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以四道品各八決
定之慧攝四種無智眾生。具如佛國品明。是
故菩薩從法身本地真六波羅蜜起方便迹。
示行六度攝取眾生。即成就眾生淨佛國土
令歸本地。並扶成佛說不思議解脫淨土教
也。


雖為下九事是無言之化即是身密。行
於非道通達佛道方便利物。初言雖為白衣
即垂迹。而修沙門引歸本也。沙門名為無著
亦名勤行。大經云如來是大沙門即是四教
[003-0600b]
示沙門也。律是詮量輕重。詮量四教罪垢輕
重。皆為引物歸寂光本。此無言化者。密譏出
家密勸在家。言密譏者。大經云雖復染衣心
猶未染者。未染四教大乘之法華。則雖是沙
門名為白衣。密勸者。何須染服。但令染心立
沙門行。即不思議淨土之因。豈非無言而化
成淨土教耶。淨名後成佛時所攝眾生來生
其國。皆是方便扶成佛國。其義宛然。但佛國
品明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方
便眾生來生其國。正是標名而已。今淨名託
疾興教。其歎德者具出二十九事。開歎淨名
方便之端。故知方便無量。佛國品方便之義
見於此品方乃顯也。約觀心者。只今時白衣
信士。若長者令長洲主國君等。而能斷惡修
善。一心三觀不染諸欲觀行明淨即。是雖為
白衣持沙門行。此下八句皆上半垂迹下半
歸本。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尚忌天樂。況復
人間卜居此者。為引四種眾生令離三界來
生四土。三界有二種。開合對四土細尋可知。
此及諸句例須觀心。不欲繁文例前可解。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內修四種梵行離四愛
著。亦密譏出家密勸在家。令人不思議行成
四土之因。


現有眷屬常樂遠離。行四種遠
離令諸眾生遠離四縛。入不思議之因來生
四土。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常用四忍
修諸相好。莊嚴法身引四眾生入四淨土。


雖服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用四種道品各八
禪悅令成妙因引入四土。


若至博弈戲處輒
以度人。博謂博塞弈是圍碁之類。輒以度人
[003-0600c]
者。化令不著無記掉散空喪出世之功。當各
隨根性求於四種出世實利名為度人。令入
不思議解脫置四土也。所言輒者機起即化
不待諮請。


受諸異道不毀正信。受學異道
為欲伏物故不毀。正信者內信無損即用正
法而度脫之。大集明如富樓那雖化外道反
被譏呵。文殊示同而往化之。諸外道等過去
亦經值佛聞法。內有善根赴機引入不思議
行令成四土之因。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此
方世典即五經等。西土即四韋陀十八大經
仙方呪術等。常樂佛法常樂四教所明佛法。
引導令入不思議解脫四佛土也。但法身本
地三德祕密而能熏業。置毒於乳方便引物
同歸四土入不思議法門也。


一切下第三有
二十句是口密方便。聲教饒益。亦是垂迹引
物歸本。一切見敬義有二種。一云淨名觀一
切眾生即菩提相即大涅槃。是故皆敬。二云
大士為其化主觸物沾恩。凡厥之流無不荷
澤慕德知恩。是故一切皆恭敬供養。又是福
田之上。夫無學羅漢尚是應供。何況淨名方
便說法化歸本也。此一句通貫下十九句。所
以然者。方便設教物不敬重化導豈弘。



持正法攝諸長幼。外國立有德者以為三老
秉持國法。此垂迹也。言長幼者何但人有長
幼。一切善根亦有大小則是長幼。長幼雖殊
論其善根不出四教。赴四根機攝歸四土。


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稱意為
諧獲利為偶。迹同凡俗求世勝利。不以為喜
者引物歸本故不喜悅。凡夫愛心喜悅結惑
[003-0601a]
覆四善根。大士引物情無所著。物著情破四
善根發攝歸四土。復次菩薩證四功德三權
是俗。修此三法發生定慧名得俗利為人說
此名曰治生。聞者得益名為諧偶。菩薩常行
捨行名為不悅。


遊於四衢饒益眾生。示迹
同凡遊四達路表遊四諦。用四四諦益四眾
生引入四土。


入治正法救護一切迹。同凡
俗用禮用刑。凡人執法多有枉滯。菩薩治正
為護眾生方便與奪。因用四教救拔引入四
種淨土也。非是捨道謬致參掌。


入講論處
導以大乘迹。入凡小所應行處方便為說四
教大乘引入四土。


入諸學堂誘開瞳矇迹。
入學堂誘開瞳矇。幼小曰瞳情昧曰矇。四
種善根微小為無明惑障。出世解未開謂之
瞳矇。四教引接破其惑障。開四善根增長
成就來生四土。


入諸婬舍示欲之過迹。入
婬舍為說九孔常流污穢不淨令知欲過。欲
心若息四善根發。若貪染四法亦名為婬。知
貪愛過不染不著。以淨心故得入不思議之
四土也。故文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迹。入酒肆酒有三十六
失。凡人若飲昏神亂道勝志皆頹。大士能自
立志又令他立。行因不退引入四土。復次酒
是煩惱肆。即五陰凡夫飲煩惱酒。二乘飲空
無相酒未吐此酒。故於佛性生無常想。故大
經云持空三昧瓶醉般若無相。通教同二乘別
教見中未了醉無明酒。大士雖復入諸煩惱
用為佛事。縱飲千鐘而不昏亂故云能立其
志。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此下歎
[003-0601b]
尊勝之德。用口密方便益物。大士無方尊卑
皆現。今偏舉尊勝者為成歎德。故德為物軌
居群賢之上。言長者中尊者。世間長者鄉閭
懷勝故自為貴。大士迹同德過於彼故為所
尊。先說世俗勝法皆令揖伏。次赴四機說四
勝法。既為所尊無不從順。引不思議四土。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外國居財一
億稱下居士乃至百億名上居士。此土居家
德素亦名居士。今謂居家多財大富之士名
為居士。常以財利為懷。淨名迹示勝德。雖
積財無量惠施不窮。故為彼所尊。因隨彼機
說四檀法令離貪著引入淨土。


若在剎利剎
利中尊教以忍辱。剎利此云王種即大田主。
淨名迹示慈忍勝德故為所尊。教以忍辱者。
剎利自在多恣威嚴故教忍辱。依四根性四
教赴之說諸慈忍。


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
除其我慢。婆羅門此云外意。世世相承外學
高良。又云淨行。淨名垂迹外學超殊。莫之能比故為所尊。諸婆羅門自恃淨行。我心輕
他。若覩淨名深學勝法我慢自摧。依四根性
以四教法如應為說各離我心。


若在大臣大
臣中尊教以正法。國之大臣各有所掌。或有
不明。淨名迹同。示以明達故為所尊。治道正
法依四根性乃至引入四土。


若在王子王子
中尊示以忠孝。淨名迹示明達孝敬故為所
尊。王子者為子為臣。為子須孝為臣須忠。依
四根性用以四教。為說四種誠孝之道。乃為
四種法王之子。順四教行名之為孝。不惜身
命弘宣四教即名為忠。引諸眾生令入四土。
[003-0601c]


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政宮女。外國國法
以七世不邪行有德者以為內官。委信入宮
整理內事以為心祕。淨名迹示最上無過為
所尊也。宮女既被外制。內生邪想覆宿善根。
大士赴機說四八道令得正見引入四土。



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庶民少福報。居
貧下常鄙不逮絕慕上流。


大士雖迹示居高
而汎愛群下。庶民感荷倍加尊重。隨其根性
為說四教。檀施功力當生淨土得勝果報。



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十八梵天於四
禪四無量定多生味著。所入不深。淨名迹示
觀練薰修深入無際。故為諸梵之所尊也。為
說淨無垢禪善入出住方便勝慧隨其根性引
入四土。


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釋
天著樂自知沈沒。淨名離欲清高故為所敬。
天主保常。大士為說無常十五觀門如大品
智度明也。隨彼根性四教赴緣為說無常相。
亦不同。三藏明無常生滅即有定相。通教無
常皆如幻化。別教金剛已還皆是無常。圓教
一切法趣無常是趣不過。四種教門引入四
土。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四天王
天在須彌半四埵而住。各主二部鬼神不令
損害四洲人民。大士迹同慈悲護物復過於
彼。故為所尊。隨彼根性如應說法。令起四種
誓願護四善根眾生修四諦智。即是四王一
諦各有見思二部鬼神。攝令不擾諸善心數。
即是護諸眾生。逗緣說四教令護四種四諦
所生正法。上一一事皆是引物來生不思議
四土之哢胤也。說者深知。


長者至眾生三
[003-0602a]
結成方便。居毘耶離但淨名三業方便助顯
佛國。乃遍十方十法界法。豈止如上三十五
事。問今言為世所尊者。為以一身入多身為
尊。為當託生於彼彼以為尊。答皆有此義。類
如普門現種種身。今正取託疾興教以長者
一身。迹能巧用隨所示處無不尊敬。承機開
化無不蒙益。當知長者法身無諸業緣。示物
故爾。將證長者身本無疾。為眾生故託疾興
教。故須先述前諸方便以為哢胤。齊此結成。
上來從本垂迹顯本方便形聲益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



方便品二



其以方便下至入室竟有八品半文。大段第
二淨名方便託疾興教助佛揚化。令入不思
議解脫。除物罪垢引入四土成淨佛國之行。
託疾有四意。一為化國王及臣民等。二為發
起弟子品。三為發起菩薩品。四為發起問疾
品。初意者以託疾故國王長者皆來慰問。因
以身疾寄言斥彼。誡勸為便。若厭樂心生能
斷緣集修行萬行。是為入不思議解脫之哢
胤。生同居有餘淨土之因成也。二為發起弟
子品者。若不現疾無由顧命弟子參問。若其
不命豈敢輒述昔日所呵。普令二乘同聞往
昔滯小被呵。有樂小執小之徒。聞此心折慕
仰大乘。近為入室聞不思議成生蘇之由籍。
遠為大品法華成熟蘇醍醐哢胤。亦是生果
報土之良緣。三為發起菩薩品者。若不託疾
菩薩為由被命。豈得各述往昔被呵。普令三
教菩薩折其方便之滯。同折圓頓之道成入
[003-0602b]
不思議解脫淨佛土之勝因。四為發起問疾
品者。若不託疾何由得命文殊入室論道開
發物心。令諸弟子聲振大千進諸菩薩三觀
之行。入不思議解脫之道成淨佛土之因。此
之四意皆由託疾。疾非實有故言方便。方便
之力寄在說法。此正屬聲益。


今明淨名詫疾
興教意乃有四經文。大判總為二段。一從此
下說菩薩品有兩品半。是室外說法明彈呵
折伏。二從問疾品去有六品。是室內說法明
引接攝受以是因緣令正法久住。即是住不
思議解脫也折中具攝。攝中亦爾。但義有傍
正。今就室外折伏文為三。一此半品明折伏
界內有為緣集。二弟子品即是折伏無為緣
集。三菩薩品即是折伏自體法界緣集。問無
為與自體為同為異。答諸說不同今言名別
體同。二乘迷自體起無為著。著已無為故受
無為之名。菩薩亦迷自體起無為集而菩薩
觀破無為。但無為未盡此惑附體故別受自
體之名。如凡夫迷真起有為緣集。學人斷見
思惟未盡。猶於真理有色無色染之名。問學
人有為未盡雖得見真猶有其惑。不約真名
自體。菩薩無為未盡亦得見真。何以別受自
體之名。答二乘見真但是空理空非法身故
不得立自體之名菩薩見真真是法身。法身
常在故得別立自體之名。菩薩緣惑未盡故
須折伏。此半品為四。一方便現疾.二諸人參
問.三因為說法.四時眾得益。初文者以無疾
現疾此表法身無二緣集因果患累。為欲引
物方便現有凡夫二乘二種緣集及菩薩自體
[003-0602c]
因果之患。問何得知然。答下文云菩薩疾者
從大悲起。以眾生疾故我亦有疾。若眾生得
無疾者則我無疾。問淨名迹居人道可同凡
夫而有事疾。內同菩薩有自體疾。既非二乘
何得同其有無為疾。答淨名住不思議應以
二乘身而得度者。即皆現之而同其疾。復次
現通教菩薩之疾與二乘同現疾義云云。至問
疾品當具分別。


以其至問疾二明問疾。淨
名為物所尊具如前歎。斯之大眾莫不蒙恩。
今既有疾豈容不問。故諸王臣民皆來問疾。
而但諸來者皆是淨名現世知識。過去曾結
四教之緣機動致感藉問疾為緣故來問疾。


其往者下三因為說法。若不現疾無由彈諸
豪族。設來亦無緣呵斥。然約他身說過為難。
我既有疾彼豈得無。故因己疾廣為說之令
生厭離勸求佛身。文為三。一總標說法.二正
說觀門.三勸求佛身。初文可知。次二種說法
者是佛法大意。即是誡令斷惡勸令生善。因
此得成淨土之業。又若但勸厭離斷惡而不
勸求佛身。即怖畏世間墮於二地。若墮二地
此經及大品並成根敗之士。若依法華涅槃
即於佛道紆迴。今此觀門多在藏通。何者芭
蕉等譬在藏幻夢等譬是通。


諸仁者下二正
說觀門。有師作五門解。有師用五非常釋。今
用二門明義略出五種。一約見思兩道。何以
得知。初明苦下四行是約見道。次明不淨觀
是約修道。故大論釋十想云。前三見道中四
修道後三無學。今勸求佛果不須後三。二約
二種念處。苦下四行即性念處。說不淨觀即
[003-0603a]
共念處。三約二行。苦下四行即慧行。若云不
淨即是行行。四約二觀。苦下四行即是實觀。
若說不淨即得解觀。五約正助。苦下四行即
是正道。說不淨等即是助道。如是等種種二
門廣為諸人示教利喜。今約此等二門說法
者意乃多途。略出五修。一為令聞法之徒厭
離修觀求無上道。若緣集未斷生染淨土。二
界內若斷即生有餘。三若依佛慧如螺髻所
見。故普賢觀明懺悔力。故罪障漸除即於此
身見淨妙國。四若證真無生即生果報。五若
住不思議解脫即能成就眾生淨佛國土。眾
生緣熟坐道場時隨所化生而取佛土。託疾
說此二種觀門等行利益眾生。略知大意。今
就見道苦下四行。初說無常即有三事。是身
無常者。攬三事有身。身但假名。三事無常故
說是身無常。無別身也。如大集云。歌羅邏時
即有三事。一命二煖三識。出入息者名為壽
命。不臭不爛目之為煖。此中心意謂之為識。
攬此三事名歌羅邏。三事生滅相續不斷乃
至衰老皆是業持。凡夫不了起諸煩惱造種
種業。不覺息斷三事分離。一生空過悔無所
及。今淨名說為無常破彼常倒。何者三事成
身息出不反。身如瓦礫命寧可保。煖氣持身
為常存者。火從緣生緣散火滅身便臭爛。豈
得常存。業繫妄識謂我常存。業繩忽斷心即
託生。當知三事皆悉無常。若能如是悟麁無
常即能捨麁緣事。觀細無常。若心在定見無
常理即入見道名須陀洹。若毘曇有門見細
無常理即是見道。若成實空門因細無常入
[003-0603b]
空方是見道。今約有門善修無常能破身邊
即入見道。謂有無等六十二見及一切見知
皆無常。即能見理斷見惑也。深觀無常何止
斷見亦能斷思。故佛言善修無常想能斷色
無色染也。無強者為成無常。故假名之身依
於三事。三事若強生滅莫之能遷。若有為生
滅遷變。當知三法體羸無強。無力者亦助成
無常。若假名身三法有力即能拒抗。由有為
生滅轉變不自在故當知無力。無堅者三法
之體皆無定性。若是有者即如金剛。豈為生
滅之所破壞。以假名三法不自在故為生滅
所破。當知無堅。如諸羅漢欲結集法藏前說
偈云。無常金剛來破聖主山王。速朽之法者
假名三法轉變體羸。生滅迅急。當知此身是
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結句破執。此身三事若
有常有強有力堅固不朽則可計常。若其業
盡不與人期。是則出息不保入息前念不保
後念。現見世人俄頃便往無自覺者。云何計
常。信此妄情自寬造惡而不修道。


為苦至
不怙此約苦門說法。為苦者無常故苦。何者
三事成身無常所切。又為三苦四苦八苦所
苦。苦之甚也。為惱者三事假身常為九惱及
諸苦境之所逼惱。是則內苦為苦外苦為惱。
復次初苦為苦重逼為惱。眾病所集者三事
假身息煖是色。色法四大四百四病聚在此
身。心有四分煩惱之病生八萬四千。此色心
病聚在假身。故言眾病所集。復次為苦者行
苦也。無常行苦無奢促無輕重。故言為苦。為
惱者壞苦也。違緣壞樂故言為惱。眾病者苦
[003-0603c]
苦也。身是四苦重加眾病故云苦苦。問通苦
有四別苦亦四。別苦苦於通苦。是則四種皆
是苦苦。何故別說病為苦苦。答生苦已過死
苦未至老苦微薄。故約病苦說為苦苦。又解
淨名託疾故但約病為苦苦也。明智者所不
怙。結成苦義審諦觀察。了了見苦無暫樂時
是名智者。若三事假身常為三苦所苦。無一
樂者何可恃怙。故瑞應云聖人常以身為患。
而愚者保之至死無厭。


是身至不住此十為
空行作譬。今有二釋。初總別解二通相釋總。
別解者初五別譬五陰。次五總譬五陰。何以
知然。經論誠文云。觀色如聚沫觀受如泡觀
想如炎觀行如芭蕉觀識如幻。下五既無文
別對。當知總以譬於身空。問別譬五陰定屬
何教。若三藏不應炎幻為譬。若通教不應沫
泡芭蕉為譬。答方等四教雜譬非疑。大論云。
聲聞經中或為利人說如幻等譬。從多為論
各有宗徒。大品有時牒前二教說五陰。六譬
十譬通譬五陰乃至一切種智。問十譬總別
皆譬五陰空者。前後何以不對五陰成假名
身俱約三事。答此亦何在。佛或時說二法成
身所謂名色。或說三法如今所用。或說五法
即是五陰。或說六法即是六入。並出經論。離
合隨緣赴機得宜於理無失。今用三事者於
觀門為便。次通相釋此十譬皆譬身空。餘經
雖以前五譬譬於五陰。此經十譬皆云是身。
不別以五而譬五陰故不同前。今通明此十
多譬身空亦譬法空。就此十譬五是三藏五
是通教。此品是約藏通觀門故也。三藏五者
[003-0604a]
謂沫泡芭蕉雲電。通教五者即炎幻夢影響
也。問何以知然。答大論有文。前已具明。問沫
等與炎等何別。答沫等有此色質。但是虛假
分折易空。以人不知色身空故用此為譬。炎
等似有實無體質。以此無質譬於麁細有質
之色。知諸法皆空。問諸法皆空何得以空
譬空。答大論云以易解空譬難解空。故約
六喻十喻譬法空也。問沫等通為三乘作譬
何以非大。炎等亦為三乘何以獨稱通教譬
也。答炎等非但為通三乘亦為別圓。故是
衍經之所用也。攝大乘云。依阿梨耶說如
幻等八譬。聚沫不爾豈得為類。今釋十譬譬
生法兩空。若三藏教多譬人空少譬法空。但
兩教雜說不分部者。正是隨機故也。


是身
如聚沫不可撮磨者。水流衝擊因成聚沫。一
往似有撮之即無。此身亦爾。無明行識流託
他陰。迷者謂有智者觀之不見定實。如撮沫
無沫但有水也。此譬人空意顯。法空未明。如
泡者上水渧下水。上水為因下水為緣得有
泡起。斯須即無或因觸滅。一往異水。如實知
之離水無也。身亦如是。往業為因父母為緣
即有身泡。漸漸增長緣盡便終或他害死。無
智謂有。若審觀之三事身空無別身也。如炎
者日光風動曠野起炎。起炎相續愚者水想
審諦求之炎水俱無。此身亦爾。心智光業風
動攬他三事。相續不斷染愛不了計以為身。
智慧了達非但身空三事叵得故言如炎。是
則可譬生法二空。不同三藏聚沫等譬。如芭
蕉至堅者。芭蕉從生皮葉相裹竟無真實。此
[003-0604b]
身亦爾。歌羅邏來三事假身。皮肉骨髓各有
九十九重。一一撿之虛假叵得。如出入息相
續百千。一一息中身不可得。剎那心識次第
生滅。一一剎那身不可得。離此三事無別有
身。故知身相內外俱空猶如芭蕉。是身如幻
從顛倒起。猶如幻作兔馬外人見之皆謂是
實。無明幻師諸行幻法幻作三事。見身取相
謂為定實。若知無明不起諸行幻法及以三
事如幻空也。是身如夢為虛妄見者。眠法覆
心身臥於此。見身遊彼言彼有實。覺方知夢。
無明覆心為臥妄起諸行。託胎三事乃至老
死如夢見身無所不至。觀心覺悟即知虛妄
身及三事空無所有故如夢也。是身如影從
業緣現者。有物遮光則有影現。物異影異物
動影動。無明行業遮理智光則有三事報身
影現。業異報異從生至死流動非一。若知無
明行業本無所有報身三事皆畢竟空。猶如
影也。是身如響屬諸因緣者。響因兩物相擊
出聲空谷響應。身亦如是。無明內動如物相
擊。業行如聲母腹三事如空谷應。三事和合
成假名身。屬諸因緣者無明行為因母腹空
谷為緣。因緣所生無自他等故說無生。生即
如響。復次如脣舌齒齶咽喉。報風觸身七處
故有聲出。聲屬眾緣亦不可得。身亦如是故
如響也。問攝大乘明八譬各有所譬今經五
譬那並譬身。答今明通別同異意正在此。若
通圓二教五譬六譬八譬十譬皆可通譬。如
大品所明色乃至一切種智皆如幻化。此經
亦通八譬別者即別教意。如以四德對四三
[003-0604c]
昧破四種人。圓義往覈皆不可解。是身如浮
雲須臾變滅者。雲從龍出亦陰陽氣變為異
色。遠望謂有近者則無。無明行龍父母氣合
起假名身。從生至老種種所作。愚者遠望則
有身相智者近觀身不可得。須臾變滅者即
三藏折無常入空。是身如電念念不住者。電
義未詳。但無明行三事身光念念無常如電
疾滅。此譬無常意轉明矣。是身至所轉八番
明無我。約六種法撿破我等十六知見。前五
番四大種。次一番約空種。二番約識種。問無
我與空何殊。答四句不定。一眾生名空陰名
無我。即是內離人故空。法不自在故無我。二
陰名空眾生名無我。陰但是法故名為空。眾
生是人故名無我。三俱名空猶如二空。四俱
名無我如三無我。今經前明空門多是二空。
今明無我約法無我。問上明空行就二教入
空。今無我行亦為二不。答文雖是一亦得兩
釋。何者如言無主為如地。若分別破地得無
主。三藏無我。若體法性我性皆如。我及諸法
畢竟無有即通教無我。初五番為二。一別撿。
二總撿。別撿為四。


是身無主為如地。今例
作兩釋。一破外人。二約內觀。破外人者外云。
若無神我何能擔負。內曰地能負山可有神
我。次內觀者毘曇明眾生是假名。地是實法。
成論明地是假名四微是實。今明雖假實之
異同是苦下無我觀攝。如地四微。一微是主
三亦是主。若一非主三亦皆非。當知無主。外
地既無。內地四微所成皆亦無主。若內外無
主三事之身何得有我。故云是身無主為如
[003-0605a]
地。又請觀音云。地無堅性地。若有者為自他
性共無因性。四中隨計即是有見。若謂是事
實餘妄語者實即堅義是性是主。若撿不得
當知是無乃至非有非無。若於此四句有所
計執即是性實。金剛經云。若心取相若取非
相皆著我人。不取四句即是觀也。無主無我
故云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者。
外云有神我云何知耶。身能馳走及出音聲。
故知有我。內曰約火一法破其兩計。何者火
燒野草亦能東西。燒竹木時亦能出聲。亦有
我耶。內觀者火二微成無有定性。名色成身
亦無定性。若無定性即是無我。復次身中煖
即是火。若外火無我內火亦無。請觀音云火
從緣。生緣無自性即是無我。破性四句類地
可知。是身無壽為如風者。外云有壽云何知
耶。若無壽者豈息相續。內曰出入息者但是
風相。外風無壽內風亦無。次內觀者風相觸
擊故輕虛自在遊中無礙。有何壽命。大集云
出入息者名為壽命。觀此出入入無積聚出
無分散。來無逕遊去無履涉。如空中風求不
可得。風既非壽其息亦非。請觀音云風性無
礙。四句觀風例前可知。是身無人為如水者。
外云有神故有人。云何知耶。若身無神何能
潤下曲隨物情。內曰水能下潤。但隨器方圓。
若水無人無神者汝亦如是。次內觀者水三
微成無有定性。無性即無水。三事成身無有
定性。無性即無人。故云是身無人為如水。如
水中見影謂言有人。入水求人終不可得。三
事身見謂身是人。深觀三事不見身相即無
[003-0605b]
人也。請觀音云水性不住但池沼方圓礙之。
即住非性住也。人亦如是。隨法得名。人無定
性。四句撿水例地可知。是身不實四大為家
者。此總約四大說無我行。外云若無我者現
見六情依身而住。故知有我。內曰現見六情
依四大住。無我可依。若內觀者身名是一一
身不應在四處住。若一大我住三應無身。若
各有者即有四身。若即若離四句撿身皆不
可得。故知無實。若不得身即身見破。身見破
即我見十六知見皆破。是身為空離我我所
者。二約空種破我。外云若無神我何得實有
國土人物。所若是實當知我實。內曰若爾所
既是空我亦應空。如身中空種及以外空。外
空是所。所空故我空。約內觀者正約空種破
見。四大造色圍虛空故假名為身。離空無身。
若內外空。空不可得即身見破。身見破即離
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者。三約識種
破我。外云若身中無我焉知四時。內曰如草
木瓦礫亦由陰陽逐時轉變。似有所知而非神
知。今身雖有知知無自性。如草木瓦礫。又計
身內有神神使知知。內曰若神使知知復誰
使。神遂無使。何須神使。若無神使即無知者。
若無知者如草木瓦礫。約內觀者約觀識種。
何者三事成身命煖無知。知只是識。若謂識
知過去識滅。滅故不知。現識不住亦不能知。
未來未有豈得有知。三世求識知不可得。若
離三世無別有知。故云是身無知如草木瓦
礫。是身無作風力所轉者。此約風動助成破
識。外云身內有我故執作動轉。內曰此非神
[003-0605c]
作風力轉也。約內觀者。妄念心動身內依風
得有所作。故大集云。有風能上有風能下。心
若念上隨心牽起。心若念下隨心牽下。運轉
所作皆風隨心作一切事。若風道不通手脚
不遂。心雖有念舉動無從。譬如機關種種所
作。其繩若斷更無所為。當知皆是依風所作。
今觀依風非自他等生即是空也。今觀三事
成身終不可得。誰是作也。


是身不淨下二
說不淨觀破欲界思惟。若接前說即是修道
共念處得解觀行行助道。故此不定更向前
明即是見道方便。今既見道後說故約修道。
菩薩若入見道欲進修不淨破愛。對治諸禪
先用此四破欲界結。若斷六品即斯陀含。若
智若斷是菩薩無生。若九品盡即阿那含智
斷。是菩薩無生。今不淨觀約對四想者。一往
經文有此意也。言四想者一身不淨想.二食
不淨想.三世間不可樂想.四死想。初是身不
淨即身不淨想。次雖假以衣食即食不淨想。
次是身為災即世間不可樂想。次是身無定即
死想。次毒蛇等譬總譬四想。想次約此作四
苦者。是身不淨乃至假以衣食即是生苦。次
云百一病惱即是病苦。次云丘井即是老苦。
次云為要當死即是死苦。次毒蛇等亦是總
譬四苦。但四苦有二。若言即生即老即病即
死。是為約理此屬慧行。具如前解。約事四苦
即是行行今是事四苦是身不淨穢惡充滿者
即五種不淨若因隨息見此不淨即是特勝。
因觀息見即是通明。因假想見即九想背捨
等。言生苦者五種不淨。除於究竟餘皆生苦。
[003-0606a]
是身至磨滅是食不淨想。以食入腹便成糞
穢及諸毛孔恒流不淨。雖復澡浴垢穢續生。
雖好食嚴飾須臾臭弊。身及衣服必歸磨滅。
食體不淨唾合如吐。乃至三十六物皆從食
起。此想破貪食也。言生苦者生則有之。



身至所逼即老病二苦。是眾生五陰世間有
此苦法。故屬世間不可樂想。只以正報不可
樂故依報國土皆不可樂。種種病苦從身而
起。當知身是災禍處。百一病惱者。一大不調
百一病動。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因身而發。是
諸病苦皆惱於身。即是災患。四苦分文即事
病苦。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四想猶屬眾生
五陰為老所逼故不可樂。若依四苦正是老
苦也。什師云丘井者朽井也。不任受用。



身無定為要當死。即是死想四苦即死苦也。
三事成身業力所持。因緣假合緣散身滅。或
他害死山海空市無得免者。故言為要當死。
如佛問比丘。汝云何修於死想。有比丘言不
保七日。有云六日乃至一日半日。佛言皆是
懈怠修死想者。有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善
哉善哉是真修死想者。若能如是不久當得
解脫涅槃。


是身至合成次總譬四想。身如
毒蛇空聚怨賊之可畏也。即四想轉明。若約
四苦即總譬。此身有此四苦如毒蛇賊等無
有樂想。大經具出今經略標。云毒蛇者如四
大毒蛇盛之一篋各相違反。四大亦爾。又如
毒蛇人雖養育嗔即螯人。不識恩養。身之四
大亦復如是。行者養育宜應報恩。一大若違
侵傷人善使墮苦海難可出期。如怨賊者以
[003-0606b]
取人財物傷人身命。五陰亦爾。在於身內劫
人善財斷人慧命。如空聚者空聚無物不生
人愛。觀六根空無神我味不應生染。又如空
聚無有居民。但有鬼魅聚集其中。觀六根聚
落非但無我而有煩惱鬼魅聚集其中。陰者
五陰界者十八界入者十二入。陰界諸入體
本無實。何得有我。觀陰等理即是慧行。廣觀
其事起種種行。


諸仁者下三勸求佛身文為
三。一標章二正勸三結勸。初標章者凡夫愛
身沈淪生死。上既廣說觀門呵責。厭離則求
二乘斷滅佛種。故勸云當樂佛身。問今此勸
求何教佛身。答難可定判。或是方便兩教或
是常住佛身。何故知爾。果本酬因。既說方便
還勸求住有餘佛果。或是勸求常住果者。諸
人既厭身是無常苦聚。應勸求於常樂涅槃。
豈可勸求樹王灰斷。故下文云。如來身者從
真實生。問勸求常果何以說方便門。答如大
經佛答梵志問云。汝法因常果是無常。何以
我法不得因是無常果是常耶。但豪族士庶
等既是具縛。若不先因方便觀門斷惑入空
何能入假。遊戲神通。亦不能空假一心開佛
知見。故法華云是諸眾生未免生老病死。何
由能解佛之智慧。問定用何判。答方等大乘
一音演說何妨通勸。隨機所感不可定判。又
約諸味所感不同。今方等四因。得二種果比
說可知。故今所勸或是酬前兩觀舉兩佛之
果。或一音異解隨其根性望果修因。問何以
佛有四種涅槃但二。答佛約用智不同。涅槃
但約斷德。如云巧拙兩度病瘥是一。更開涅
[003-0606c]
槃。非是不得教無的文。


所以者何下二正勸。
但法身有四。三藏以五分為法身。有時亦指
偏空真理。如雜阿含禪經云。若障重障禪當
念佛法身。法身者空也。如佛從忉利下。四眾
折折欲前見佛。善吉端坐石室見空。佛告蓮
華色。須菩提見空是見我法身。通教正以真
智與法性理合為法身也。有時但指偏真空
理。如大品云汝當觀空空法是佛。空無來去
故也。別教正以中道為佛法身。功德智慧為
報身。法報合故即有應身。圓教但以不斷顯
法身為異。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者。此正勸
慕果行因。藏通福智之因感福智之果。果中
福智即是法身。故言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別
圓福智顯出佛性。即以所顯為生。但功德智
慧皆是慧行及以行行。菩薩發心為求法身
從此二法修於二行。二行圓滿法身顯現。


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者。三藏作無作
戒為戒身。根本淨禪觀練薰修為定身。觀生
滅四諦乃至道場見四諦盡名為慧身。正習
俱盡名解脫身。了了知見正習已盡戒定慧
滿。不受後有名解脫知見身。通教五分戒如
前說。罪不罪不可得故名為戒身。定如前說。
不亂不昧名為定身。觀無生四諦從八人見
真。乃至佛地見真。圓極名慧身。從初見地解
脫見惑轉入上地。乃至坐道場時一念相應
慧習氣都盡。住有餘涅槃名解脫身。了了不
見縛之與脫。而能種智佛眼自見住有餘無
子縛。入無餘無果縛。亦見眾生本無縛脫。而
見解脫名解脫知見身。別教以九種戒為戒
[003-0607a]
身。九種禪為定身。九種智為慧身。此出地持。
界外習盡為解脫身。種智佛眼了了知見法
身顯現。亦知見他法身隱顯。次位不亂名解
脫知見身。圓教一往與別無殊。欲分別者不
斷凡夫陰身而能成就法身。即是不思議。五
分法身事等須彌不礙芥子。欲知修因者聞
前二行。厭離世間惡心不起善任運生名修
戒身。專修行行禪定名為定身。專修慧行緣
理名為慧身。正助既合隨分伏斷名解脫身。
分別六即而不叨濫名解脫知見身。用此五
身生佛身也。


從慈悲喜捨生。藏通用生無
生四諦修法緣四無量心。生佛果法身大慈
悲也。別教用無量四諦修法緣無緣四無量
心。圓教用無作四諦唯修無緣四無量心。並
成佛果法法身無緣大慈悲也。若初心修學
還從慧行。慧行入空緣眾生令得樂離苦。慶
喜忘懷即是。修四無量心能生法身大慈悲
也。


從布施至波羅蜜生。四教六度如前說。
故四教六度生四佛果滿足之身。義顯冷然。
所言諸者或開六為七為十為百或開八萬四
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故言諸波羅蜜生。欲
知初心修六度者。行行事善是修五度。慧行
即修般若。


從方便至三明生。四教各有三
種方便如前說。從因方便生果地法身方便。
故言從方便生。從六通生者。三藏五通從行
行根本淨禪觀練薰修修得。無漏通從生滅
四諦慧行修得。菩薩因中成就五通。約生滅
四諦慧修無漏通。三十四心滿足即具果地
法身六通。故言從六通生。通教五通六通。五
[003-0607b]
通一往同三藏。修無漏通約無生四諦。在菩
薩心中或五或六。斷正使故六。習未盡故五。
今用因六得果地六故言從六通生別圓者。
別約界外三土修六通成果。初地分得法身
六通但以斷不斷分別別圓之殊耳。三明者
藏通皆約三通見三世事分明以為三明。通
明異者一往見遠事名通見根本為明。菩薩
因中用行行修兩明。慧行修無漏明證果得
佛地法身三明。故言從三明生。別圓者並通
達界外三世之法為三明也。下文云三明與
無明等。即是不思議圓教之三明也。


從三
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四教道品如前說。四
教各修證菩提果名為法身故也。道品悉屬
當教慧行。止觀生者止觀即是定慧因也。緣
理是慧行緣事是行行。四教各修事理止觀
之因。證佛法身定慧之果。故言從止觀生。


從十力至不共法生。三法是果上功德。內智
所照名之為力。外用無怯名為無畏。佛地所
有十八之法不與下地法而共故名不共。此
三皆據佛地功德。今言從此三法生者。當是
四教因中用此二行修此三法。故云從生。別
圓約界外可知。


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
法生。四教菩薩各用慧行斷見思。行行斷無
知名斷不善。慧行集緣理善法。行行集緣事
善性。感四法身諸惡永斷眾善普會。但別圓
兩教界外若斷若集。分別不同。


從真實生
從不放逸生。藏通觀生無生。入偏真理名為
真實。別圓觀無量無作。入中道佛性名為真
實。四教菩薩觀真若極。證四佛果故言從真
[003-0607c]
實生。不放逸生者若四菩薩慧行觀真緣事
即退。名為放逸。若用慧行緣理心心相續不
捨大悲名大放逸。不放逸者跋致相也。心心
寂滅自然流入故言從不放逸生。


從如是無
量清淨法生如來身。此是舉廣類勸。但淨名
以此而為勸端。法門無量悉須約前而修集
之。故云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此諸功德皆
生如來身也。一音演說隨類各解。則四教所
明。因果行類用四悉檀。赴機利物普得受行
獲其利也。其尋學者。若能諦取前之五番二
種說法。勸慕果行因則此經不空來也。諸仁
者至三菩提心三結勸。既知佛身功德如此
由諸勝因。若欲慕果行因何止自利。大士託
疾助佛興教正為利物。諸仁若能慕果行因。
亦應同佛及以淨名。為斷一切眾生病也。眾
生病者如前所明。凡夫及六度菩薩二乘通
教菩薩皆有有為無為因果之病。別圓菩薩
自體因果之病。故今四教各隨所解。應為斷
除求無上道。則結成化他之意也。


如是至
菩提心四明時眾得益。淨名隨機約誡勸二
門。用四悉檀赴四根緣。所說無差故言如應
說法。令無數人皆發心者。即發四種菩提心
也。隨其四緣各有道心開發。即是普得受行
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四教發菩提心具
如四教玄義。
維摩經略疏卷第三
[003-060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