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68 渭南文集-宋-陸游 (SBCK)


[036-1a]
渭南文集巻第三十六
       山 隂 陸 游 務觀
    墓誌銘
     吕從事夫人方氏墓誌銘
 維申國吕氏自五代至 宋歴十二聖常有
 顯人忠孝文武克肖先世㛰&KR0666多大家名胄
 婦姑相傳以徳先後相勉以義富貴不驕汰
 雖甚貧喪祭猶守其舊養上撫下恩意曲盡
 雖寓陋巷環堵之屋鄰里敬化服之猶在京
[036-1b]
 師故第時於虖盛哉從事郎諱大同之夫人
 方氏嚴州桐廬人曾大父楷尚書駕部員外
 郎大父䝉朝散郎尚書屯田員外郎父元矩
 朝散郎知建州建州之歿夫人尚幼事母已
 為宗黨所稱年二十有一來歸生一男一女
 而從事不禄夫人能篤禮孝義哀死字孤為
 子求師擇友日夜進其業而教其女以婦事
 皆訖于成不幸得年不長四十有九而卒於
 淳熈三年祖平猶未仕也及祖平通朝籍以
[036-2a]
 宗祀恩贈從事通直郎夫人亦追封孺人故
 祖平每言輒霣涕曰祖平不天不得以斗升
 之禄養吾親視斯世尚何聊惟圖所以慰親
 於九原者在墓隧之文乎遂來告某於山隂
 澤中曰願有述亦早失先親與吾子之憾
 無異也行年八十每思之殆欲忘生則吾子
 之悲哀實能深知之其敢愛一日之勞不
 以成吾子之悲乎初從事葬于信州上饒縣
 明逺郷之徳源山以潦水齧墓趾改卜于舊
[036-2b]
 墓少東二百步實慶元二年十二月庚申而
 夫人初沒時祖平窶不能以匶祔從事墓乃
 即婺州武義縣明招山祖墓之旁塟焉自改
 塟從事諏日奉夫人歸祔而筮未得吉祖平
 於是為承議郎知興化軍仙遊縣事女嫁朝
 請郎添差通判鎮江府曾棐孫男樗年孫女
 萊孫銘曰
    維吕世世有令徳繄女父母皆得職
    夫人熏陶成厥質行則尊矣夀胡嗇
[036-3a]
    歸匶同穴慰存殁先刻此銘俟卜吉
     夫人陳氏墓誌銘
 紹熈慶元之間予以故史官屏居鏡湖上有
 東陽進士吕友徳自太學來與予遊問學論
 議文辭皆有源流而衣冠進趨甚偉予固異
 之訪於東陽人則曰是清潭吕君紹義之子
 吕君蓋賢有徳而其配陳夫人又賢生三子
 孟則友徳仲定夫季友之孟固竒士仲季亦
 有聲學校場屋間能稱其兄者也自是友徳
[036-3b]
 不閲歳必一過予過必見其進予老病謝客
 無貴賤多不能接獨友徳來欣然倒屣不知
 疾痛之在體也歳戊午十月壬午忽墨其衰
 絰叩予門哭且言母夫人不幸以八月戊子
 歿矣得年六十有五卜用十二月壬申塟于
 孝順郷蟠谷之原以其家君之命徵銘於予
 予方病亦不勝悲不敢以病為解乃按從事
 郎陳君黼狀序次為銘夫人與吕君同邑人
 曾大父懿大父嚴父子淵皆郷長者夫人幼
[036-4a]
 孤女功不待教而能稍長佐其母經紀家事
 如成人大父猶無恙竒之為擇所歸得吕君
 既嫁事舅姑以孝聞女妹適人傾其嫁時橐
 裝無少靳積勤儉以裕財隆祭享以盡孝厚
 振施以立義吕氏之興夫人之助為多處事
 明果雖吕君有不能囬者諸子獻疑亦堅守
 初意不為變曰後當如是及事定一如夫人
 言人人歎服其後吕氏家益康大第千礎堂
 寢尤宏麗而夫人頋自挹損齊居玩道即東
[036-4b]
 偏汛掃一室蕭然如老釋之廬或終日不出
 閾如是歴十餘年吕君與諸子婁勸其歸堂
 中皆不可然絲枲鍼縷之事至老猶自力暇
 日勉諸子以學授諸婦以家事諄諄不惰雖
 古賢婦殆無以加不幸一日不疾而卧醫藥
 至皆却之曰吾固無疾也已而遂不復語諸
 子方就試馳歸省疾頷之而已神宇泰定超
 然就蜕及有司以友徳名上禮部報至夫人
 不及見矣可哀也已夫人三女嫁吳一䕫徐
[036-5a]
 僑徐鼐皆良士孫男四人銘曰
    山盤水紆龜食簭從吉日壬申宅是
    幽宫表表三子奮繇書詩維夫人之
    賢有以基之
     承議張君墓誌銘
 君諱錤字深父年三十有八慶元三年十一
 月壬辰病卒以四年九月庚申孤塟君于
 臨安府西湖佛首山之原因其伯父寺丞功
 父鎡以君之友太學内舍生陳公道原狀請
[036-5b]
 銘予與功父交二十年信重其言而陳君所
 叙文亦甚美可考據遂與為銘君家秦之三
 陽曾大父安民靖難功臣太師靖江寧武靜
 海軍節度使清河郡王追封循王謚忠烈配
 饗 髙宗皇帝廟庭大父諱子厚左武大夫
 康州刺史帶御器械贈少傅考諱宗元通議
 大夫敷文閣待制贈少師君幼而穎異强記
 好學少師遇郊祀恩任為承事郎稍長主管
 建昌軍仙都觀遭少師憂未除而母夫人繼
[036-6a]
 卒君執喪累年毁瘠幾不可識族人以不勝
 喪為憂共諭勉之始稍自抑然終喪猶羸甚
 歴兩浙轉運司明州造船場簽書安豐軍判
 官㕔公事江淮荆淛福建廣南路都大提㸃
 坑冶鑄錢司檢踏宫監緫領淮西江東軍馬
 錢糧所太平惠民局積官承議郎君之為船
 場人或唁其非勲閥所宜䖏君謝之曰景迂
 晁以道先生所嘗為也吾䖏之懼弗稱敢薄
 之耶訖代去不以卑冗怠其事自守以下皆
[036-6b]
 歎譽之晚官藥局尤號間冷顧無所施其才
 又素簡儉遠聲色獨以書自娛時屬文辭見
 志然未嘗妄出以示人所居帷屏壁門皆有
 銘以自警戒其文尤高沒後始或見之皆驚
 其才服其識以為使未死得享中夀其所至
 詎可量哉孰謂不幸年止於此君嘗以進士
 試禮部見黜不以懟有司亦遂不復踐場屋
 諸公貴人多知之然仕常從銓與寒士並進
 至終其身其靜退乃天性娶楊氏太師和王
[036-7a]
 存中之孫繼室以潘氏少保安慶軍節度使
 邵之孫皆封孺人子男一人渥將仕郎有賢
 稱女一人與孫伯東皆幼銘曰
    君家勲徳奕世傳圖像麟閣侍甘泉
    佳哉公子何翩翩才當用世不永年
    有美樂石可磨鐫百世之下知此賢
     朝奉大夫石公墓誌銘
 公諱繼曾字興宗周武王之弟康叔封於衛
 五世生靖伯邑于石是為石氏之始祖而㑹
[036-7b]
 稽新昌之石實自青之樂陵南徙距公二十
 三世其詳見於世譜左朝議大夫累贈正奉
 大夫諱端中朝散大夫大理正出為福建路
 參議諱邦哲迪功郎温州平陽縣主簿累贈
 朝奉大夫諱祖仁公之三代也公幼穎異入
 家塾日誦千言過目不再寺正築堂名博古
 藏書二萬巻每撫公歎曰吾是書以遺尔無
 恨矣客至侍左右進退應對唯謹客悚然不
 敢童子視之曰石氏興未艾也朝議捐館舍
[036-8a]
 時公尚未生遺言吾致仕得任子恩當以予
 適曾孫公既生補明州文學調黄州黄陂縣
 尉以便養親監潭州南嶽廟歴臨安縣新城
 縣主簿楚州司理參軍監行在編估打套局
 門監建康府户部贍軍西酒庫知饒州徳興
 縣兩浙轉運司主管文字提轄行在文思院
 未及造朝以疾卒于家享年五十有八自迪
 功郎十遷至朝奉大夫公事親孝執喪如禮
 毁瘠幾不可識除喪久之乃復居官守家法
[036-8b]
 以亷自勵俸入可以受可以無受必辤餽贐
 可以取可以無取必却徇公而忘私約已而
 裕物捐利而篤義為主簿新城時謹簿書抳
 吏姦以善其職聞移於潛丞邑民讙於境上
 曰奈何奪我主簿久乃涕泣辤去在楚州治
 獄尤詳明屬縣尉一日獲盜十軰意且得醲
 賞同僚為言君雖恕然不可縱盜公正色對
 曰盜誠不可縱罪亦不可入囚辭亦不可不
 盡同僚退相顧曰尉賞不諧矣然憚其正不
[036-9a]
 敢復言獄成真盜財伍人餘破械遣去部使
 者趙公思尤賢公一路有疑獄滯訟輒以委
 公公治之無遺察雖受罰者皆稱其平徳興
 壯縣俗喜負氣健&KR0720而終訟公始下車歎曰
 是不可以柱後惠文治也於是為政一本於
 教化有兄弟宗族爭訟者輒對之泣下多感
 愧而去俗為一變繕治學宫聚經史豐饍羞
 尊延耆老而賔友其秀民又創小學以誘進
 其童子誦書之聲聞於行路㑹科詔下徳興
[036-9b]
 與薦送者二十有三人比他邑為㝡盛縣之
 遠郊貧民憚多子或不能全公舉行胎養之
 令置保伍以察之甚悉而盜攘因不得輒發
 其政大抵類此郡以上聞勢孤無為援者不
 報還朝從吏部得兩淛漕司屬官公澹然無
 滯留色浙江西陵渡舊設官護舟檝歳久不
 復擇人其弊叢出歳有覆溺公建言請各命
 文臣一員察其懃惰以為陞黜且渡舟一置
 備舟二以翼之雖有惡風怒濤可無大害江
[036-10a]
 之津官舊為築舍數十區為待渡之所後輒
 廢往來有暴衣露蓋之患公亦請以官廢屋
 復之事有施行者皆至今為利而議者惜其
 不盡用也公雖以任子入仕然志在繼世科
 嘗貢禮部不合有司退而力學著書比卒遺
 藳可次第者數十巻多可行世娶郭氏封安
 人先公一歳卒丈夫子三曰正大正誼正權
 皆舉進士而正大亦嘗至禮部女子子九已
 嫁者五郷貢進士郭溪修職郎新邵武軍司
[036-10b]
 户參軍趙善騋從政郎新隆興府府學教授
 王益之國學進士孫之淵國學進士劉敏文
 其壻也諸孤將以卒之明年慶元六年正月
 丙午塟于山隂縣謝墅之原以安人祔前塟
 來請銘銘曰
    噫大夫秀而文學自强仕有聞秩中
    郎返蒿焄我作銘賁其墳後百世仰
    遺芬
     方伯謩墓誌銘
[036-11a]
 伯謩甫姓方氏名士繇一名伯休莆陽人曾
 大父㑹事 徽宗皇帝出入榮顯顯謨閣待
 制贈少師大父昭左朝請大夫嘗入尚書省
 為駕部郎中父豐之右迪功郎監建州豐國
 監中書舍人吕公居仁著作郎何公晉之皆
 屈年軰與之遊紹興間有名士方徳亨者是
 也予嘗序其文今行於世伯謩甫所自出曰
 兵部尚書吕公安老尚書以臨大節不橈死
 淮西之難載在國史伯謩甫遭父憂時財十
[036-11b]
 二歳從太夫人依外家居邵武軍執喪巳能
 無違禮而事太夫人及庶祖母以孝謹稱入
 小學與它童子從師授經既退意不滿為朋
 儕剖析義理師聞之悚然自失既冠遊郷校
 試婁在髙等聞侍講朱公元晦倡道學於建
 安往從之朱公之徒數百千人伯謩甫年尚
 少而學甚敏不數年稱髙第因徙家從之於
 崇安五夫籍谿之上所㠯熏陶器質涵養徳
 業磨礲浸漬以至以廣大髙明者蓋朱公作
[036-12a]
 成之妙而伯謩甫有以受之也伯謩甫既見
 朱公既厭科舉之習久之遂自廢不為進士
 專以傳道為後學師六經皆通尤長於易亦
 頗好老子嘗歎曰老子之言蓋有所激者生
 於衰周不得不然世或黜之以為申韓慘刻
 原於道徳亦過矣又曰釋氏固夷也至於立
 志堅決吾亦有取焉其博學兼取不以百家
 之駮揜所長如此亦足見其資之寛裕忠厚
 與世俗異也伯謩甫晚得脾弱之疾春夏之
[036-12b]
 交輒作不能食者彌月乃已慶元五年夏病
 如常歳至五月庚申忽命家人為之緫髪既
 畢取鏡自照正冠危坐而歿得年五十有二
 娶黄氏曹氏男女各三男曰丕曰立曰平女
 嫁張崟劉學稼幼未行明年卜塟于武夷山
 石門寺之原六月丕書來請銘其辭指甚哀
 予雖老病昏眊亦重違孝子之意且伯謩甫
 之賢固願有所述遂不敢辤初徳亨之文豪
 邁警絶人莫能追及而伯謩甫之作則閑澹
[036-13a]
 簡遠有一倡三歎之音世莫能優劣之也工
 於書自篆籕分𨽻行草諸體皆極其妙又能
 講其時世之變與圜方腴瘠之法聽之終日
 忘倦遺槀數百篇與它著書甚衆丕等方輯
 之未成好方技治疾有奇驗能逆決生死著
 傷寒括要亦未成嘗謂予曰士貧惟賣藥可
 為然子孫繼為之有怠且欺則不免害人不
 若不為之愈也大抵伯謩甫多才藝所能輒
 過人其思慮精詣又若此然在伯謩甫皆不
[036-13b]
 足言故不詳著銘曰
    方氏三徙而不出閩君從朱公始為
    建人武夷山麓鬱有封樹車過必式
    曰是為伯謩甫之墓
     留夫人墓誌銘
 慶元六年十月余之友信安徐&KR0435赴告其母
 夫人之喪于山隂澤中曰賡不天早失先人
 先人無他子賡於母氏相恃為命稍長娶婦
 韓賡出游獲從一時知名士學問母氏與婦
[036-14a]
 韓治家事以待賡歸賡雖游不敢甚遠母氏
 夀而康間有小疾則馳歸省到家往往已愈
 母氏見賡所與諸公論議辨質文章則大喜
 曰使汝嘗在吾傍詎有是哉今年六月賡客
 都下得報母氏有疾賡即日歸行二日而遭
 大變至家已無及矣俯仰天地豈能生存大
 事未終不敢致毁惟是幽隧之銘敢請于執
 事賡忍死以須執事忍却乎按狀夫人姓留
 氏常山之馬尫人曾大父唐大父永父師古
[036-14b]
 世為儒夫人適西安人徐君諱國潤徐君一
 鄉善士其卒也故尚書謝公諤狀其行而内
 相洪公邁誌其塟不知徐君者以二公許與
 可信其賢夫人資端重色莊言厲然遇慢已
 者輒退自省曰吾其有以致之舅姑御家嚴
 夫人左右無違嫁女妹凢已嫁時服飾糚澤
 無所惜與先後處自始逮終歡如一日凡徐
 君行事見稱於族黨閭里者多夫人相之而
 賡之學識卓然聞於世者抑又夫人教誨之
[036-15a]
 力也是可以得銘矣夫人享年七十生丈夫
 子一賡也女子子三知武當縣劉錧新知樂
 安縣劉璹前監太平縣稅韓朴其甥也孫男
 曰魯孫女長適進士翁時敏餘二尚處卒之
 歳某月某日葬于清平鄉官&KR2455山祔徐君之
 墓銘曰
    三代益逺世廢女史豈無淑人曽莫
    之紀埋玉于泉孰知貞堅我文尚傳
    夫人與焉
[036-15b]
渭南文巻集第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