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e0030 道門經法相承次序--潘師正 (HFL)


[001-001a]
道門經法相承次序卷上諸一
原夫道家由肇起自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
一從乎妙一分爲三元又從三元變成三氣
又從三氣變生三才三才旣立萬物斯備其
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
第三㝠寂玄通元從混洞太無元化生天寳
君從赤混大無元化生靈寳君從㝠寂玄通
元化生神寳君大洞迹别出爲化主治在三
清境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
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001-001b]
天寳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氣青始
靈寳君治在上清境即禹餘天也其氣白元
神寳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氣黄玄
故九天生神章經云此三號年殊號異本同
一也此三君各爲教主即是三洞之尊神也
其三洞者謂洞真洞玄洞神是也
天寳君說十二部經爲洞真教主靈寳君說
十二部經爲洞玄教主神寳君說十二部經
爲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
第一洞真爲大乘第二洞玄爲中乘第三洞
[001-002a]
神爲小乘從三洞緫成七部者洞真洞玄洞
神太玄太平太清爲輔經太玄輔洞真太平
輔洞玄太清輔洞神三輔合成三十六部正
一盟威通貫緫成七部故曰三洞尊文七部
玄教又從七部汎開三十六部其三十六部
者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訣第四靈圖
第五譜録第六誡律第七威儀第八方法第
九衆述第十傳記第十一讚誦第十二表奏
三洞各有十二部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其三
氣者玄元始三炁是也始氣青在清微天元
[001-002b]
氣白在禹餘天玄氣黄在大赤天故云玄元
始三氣也又從玄元始變生隂陽和又從隂
陽和變生天地人故老經云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自玄都玉京已下合有三
十六天二十八天是三界内八天是三界外
其三界者慾界色界無色界從下六天爲慾
界次十八天爲色界次四天爲無色界三界
合二十八天其三界勝境身相端嚴從慾界
天已上人壽命長遠皆以黄金爲地白玉爲
階珠玉珍寳自然而有雖復雅樂並不免生
[001-003a]
死其次三界上四天名爲種人天亦名聖弟
子天亦名四梵天此人斷生死三灾之所不
能及其次即至三境境别左右中三宫宫别
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别有一太上
一老君天師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
玉清境有九聖三九二十七位也其九仙者
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
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真聖二境其號
次第亦以上高大玄天真神靈至爲次但真
云仙真元真真聖云仙聖無天聖最上一天
[001-003b]
名曰大羅天在玄都玉京山上紫微金闕七
寳騫樹騏驎師子化生其中三世天尊治在
其内慾界二十八天其次四天次三境最上
大羅合三十六天緫是天尊所統故經云三
界之上渺渺大羅上無色根雲層峨峨唯有
元始浩劫之家三代天尊者過去元始天尊
現在太上玉皇天尊未來金闕玉晨天尊然
太上即是元始天尊弟子從上皇半劫已來
元始天尊禪位三代天尊亦有十號第一自
然二元極三大道四至真五太上六道君七
[001-004a]
高皇八天尊九玉帝十陛下尋道家經詰起
自三元從本降迹成於五德以三就五乃成
八會其八會之字妙氣所成八角垂芒凝空
雲篆太真按筆玉妃拂筵黄金爲書白玉爲
簡祕於諸天之上藏於七寳玄臺有道即現
無道即隱蓋是自然天書非關蒼頡所作今
傳靈寳經者則是天真皇人於峨嵋山受於
軒轅黄帝又天真皇人受帝嚳於牧德之臺
夏禹感降於鍾山闔閭竊闚於句曲其後有
葛孝先之類鄭思遠之徒師資相承纏聯不
[001-004b]
絶其老子道德經乃是大乘部攝正當三輔
之經未入三洞之教今人學多浮淺唯誦道
德不識真經即謂道教起自莊周殊不知始
乎柱下也眷言弱喪深可哀哉蠡酌管闚一
至於此何者老君生於殷末長自周初託神
玄妙玉女處胎八十一載逍遥李樹之下剖
左腋而生生即皓然號曰老子指樹爲氏因
姓李焉其相也美眉黄色日角月懸蹈五把
十耳有三門鼻有雙柱周德既衰世道交喪
平王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去周而度
[001-005a]
青牛薄輦紫氣浮關遂付道德真經於關令
尹喜由此明道家經詰非唯五千元始天尊
寳珠老子豈唯年代差異亦自位號不同若
爲名三界一者欲界有六天即從度人經太
黄皇曾天數滿六天是欲界人壽命萬歲人
在世生不犯身業殺盜之罪來生即登此天
此天之中無六欲染著故生此天二者色界
有十八天即以次取之其中人壽億萬歲若
人一生之中不犯心業貪嗔之罪得生此天
三者無色界四天其中人壽命億劫歲若人
[001-005b]
一生之中不惡口兩舌妄言綺語當來過往
得居此天其中善男子善女人功行滿足堪
上四天者王母迎之登上四天其三界無上
常融天太釋騰勝天龍變梵度天太極賈奕
天此四天名四種人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
及四人天上有三清境第一太清第二上清
第三玉清三清之上即是大羅天元始天尊
居其中施化行教太清境大赤天神寳君說
十二部經其經號曰洞神部其中一人爲仙
主第二上清境是禹餘天靈寳君爲教主說
[001-006a]
十二部經其經號曰洞玄部其中一人爲真
主第三玉清境清微天天寳君說十二部經
其經號曰洞真部其中一人爲聖主所謂仙
真聖也大赤天爲元氣其色白禹餘天爲玄
氣其色黄清微天爲始氣其色蒼即行道登
壇之時無上三天玄元始三氣是也
何爲名四等一者唯慈二者唯愛三者唯善
四者唯忍
何爲名六度行一者勤二者信三者雌四者
終五者諫諍六者斷酒色
[001-006b]
何爲名六根一耳根二眼根三鼻根四舌根
五心根六身根根者外未有對内未有應宜
謂之根
何爲名六塵眼以貪色爲塵耳以躭聲爲塵
鼻以香臭爲塵舌以察味爲塵身以細滑爲
塵心以貪觸爲塵其六根過度即爲六塵濁
失其正性又名六賊由人方便用之
何爲名四大一者地大爲人骨肉二者水大
爲人血肰三者火大爲人温煖四者風大爲
人冷氣
[001-007a]
何爲名五蔭一者色蔭縁眼觀一切色名色
蔭二受蔭心覺是非苦樂名受蔭三想蔭心
思惟名想蔭四行蔭心隨想行爲名行蔭五
識蔭心知生滅識想鑒記名識蔭
何爲名三業一者身業有殺盜婬二心業有
貪嗔癡三口業有惡口兩舌妄言綺語名爲
三業身三意三口四即兼爲十惡
五苦其五苦有生死二苦生有五苦死有五
苦何爲名生五苦按昇玄經云一者身爲奴
婢憂悲别離二長處愚盲不見妙道與師父
[001-007b]
隔三鰥寡孤獨有人之形無人之情四身遭
横事牢獄纏縛五雖曰長壽疾病攻身煩惱
終日是名生五苦
何爲名死五苦一者履刀山劎樹手脚爛斷
二入鑊湯沸湧之中骨肉俱爛生死輪迴三
身遊餓鬼道中衣不充形食不滿腹吞火食
炭四男抱銅柱女卧鐵床劎樹衝心刃鋒刺
背五縱得受生還爲六畜任人鞭打破領穿
蹄是名死五苦
何名三塗塗者役也一者地獄道二餓鬼道
[001-008a]
三畜生道兼五苦即名八難
何名三業以前已有一者身業二者心業三
者口業
就身業之中復有三過一者殺生過二偷盜
過三邪淫過言一切衆生迴手動足常行殺
害一切蠢動含血之類不起慈心或乘闇夜
行公然劫剥或經過觀舍取三寳物命過之
後墮落三塗惡鳥啄睛鐵犂耕舌鎔銅萬沸
灌口燒身累劫㝠㝠無由解脫以報前業之
罪就心業之中亦懷三毒一者隂私毒二賊
[001-008b]
害毒三讒佞毒命過之後在五濁湯中晝夜
煎煑縱得受生還爲毒蛇惡獸以報前身三
毒之罪是名心業
就口業之中復有四罪一者綺言二者妄語
三者兩舌四者惡駡一切衆生在十方大地
華辭綺豔翻覆兩舌說人長短離人種親粗
言惡氣更相駡詈復以口業舌根貪諸滋味
飲酒食肉及以葷辛命過之後當没九幽㝠
㝠長夜之中切切寒冰之獄假使慈悲父母
誰知苦爽含酸雖有恩愛妻兒豈見孤魂受
[001-009a]
痛唯有三天教主六道大師哀愍衆生猶如
赤子惟慈惟愛普救衆生降福降恩援濟含
識御慈悲之救物敬元始之洪恩各各率勵
身心一時歛意罪無大小並乞消除障有淺
深一朝懺盡一心稽首歸依信禮
唐天皇於中嶽逍遥問三一法潘尊師答曰
謹按皇人守一經存三守一之法先心思存
兩眉間却入三寸爲上丹田之中一神名赤
子字元先一名帝卿人長三寸赤幘赤衣赤
履次思心中丹田之中一神名真人字子丹
[001-009b]
一名光堅赤幘赤衣赤履人長三寸次思臍
下三寸爲下丹田之中一神名嬰兒字元陽
子一名谷玄子赤幘赤衣赤履人長三寸思
見下一坐金床玉机常以金鑪玉匕攪精氣
訖思上一來下往在中一左面復思下一手
持金鑪玉匕上在中一右面先以精哺上中
一計令人得十三口便思上一還所住次思
下一還所住訖便止真人曰子能守一萬事
畢一者身之帝君也守帝則帝在帝在則三
萬六千神皆莫敢不在也思之可以却百鬼
[001-010a]
衆精五兵水火衆灾五毒虎狼蛇蝮蛟龍魍
魎山精鬼魅不得近人耳
唐天皇問曰額上髮際九宫並是何宫尊師
答曰謹按登真隱訣經其髪際以後九宫一
名雙田宫一名明堂宫一名洞房宫一名丹
田宫一名流珠宫一名玉帝宫一名天庭宫
一名極真宫一名玄丹宫謹按登真隱訣其
頭中兩眉間上都入三分爲守寸雙田却入
一寸爲明堂宫却入二寸爲洞房宫却入三
寸爲丹田宫却入四寸爲流珠宫却入五寸
[001-010b]
爲玉帝宫明堂上一寸爲天庭宫洞房上一
寸爲極真宫丹田上一寸爲玄丹宫流珠宫
上一寸爲太皇宫凡一頭中九宫也
唐天皇問曰六合宫在何處尊師答曰謹按
雙景經其六宫在眉後空處入皮一分仍辟
方九分是
唐天皇問曰道家階梯證果竟在何處天師
答曰竊以法性常湛真理唯寂雖混成而有
物而虚廓無眹機感所及㝠然已周因教立
名厥義無量夫道者圓通之妙稱聖者玄覺
[001-011a]
之至名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然得道有多少
通覺有淺深通俗而不通真未爲得道覺近
而不覺遠非名聖人是以痛痒寒温蓋萬物
之小覺轉九結網斯一藝之近通然爲道日
疏去聖逾遠自非挺然玄悟超然大通焉能
覺三界之沾危通四生於壽域斯蓋以通通
覺令未覺者皆通以覺覺通使未通者皆覺
所以成大覺於是號圓通然則唯法與人通
本通迹色觀則非有應感則非無是以大道
天尊有真有應真則湛然常住不滅不生應
[001-011b]
則有去有來權示接引然真應兩端身亦不
一真身則爲道本應身則爲化迹化迹劫劫
出見垂像流音說經度人不可稱數以無量
大惠攝受群生一切衆生根性差别故設科
立教漸頓有殊是諸行人初發道意起回向
心如說修行先持淨戒所言戒者法有二種
一者有得戒二者無得戒有得戒者即太玄
真經所謂三戒五戒九戒十戒百八十戒三
百大戒之例是也無得戒者即謂上機之人
靈識惠解業行精微離諸有心不嬰塵染體
[001-012a]
入空界跡蹈真源不求常樂而衆善自臻不
厭人間而諸惡自息本自無持今即不犯無
犯是名無得旣其無得亦復無失無得故謂
爲真上機之人其戒如此若能持戒不犯登
十轉位得五道果言十轉位得五道果言十
轉位按海空智藏經曰一者無憂轉二淨心
轉三釋滯轉四道儒轉五達解轉六善見轉
七權物轉八了機轉九天明轉十具足轉五
道果者經曰果有五種一者地仙果二飛仙
果三自在果四無漏果五無爲果若人修行
[001-012b]
服食休粮研精道味志慕山林隱形棲遁餐
霞納氣弃於甘腴身輕體健免於老死遊心
道本不食衆生行慈悲法或生處貴家所居
華麗身無疾惱長齋蔬食捨離婬欲修如上
法則獲地仙之果如人行諸善業守護戒行
未嘗缺犯端身正心休粮絶穀善持六根不
染垢污行業模準不越理度遊踐名嶽餐餌
雲霞靜心堅固安然不動雖不廣覽大洞妙
音而守持淨戒如瑠璃珠内外明徹脩如上
術即獲飛仙之果如人善達禁戒種種威儀
[001-013a]
身心所行㝠合規矩天人崇仰莫不供養神
力變化應見無方志意所之莫不必遂不餐
藥餌自然飽滿若欲食者應念而至於此世
間形慮自在遊行山澤得無懼心常修善業
形隨感起心如山嶽習行神通思微定於思
微中能分身形應赴無量通此術者則獲自
在果如人於一切法照了通達於佗心行分
别巨細無有差失利益無量入空有際經典
悉皆受持無復煩惱貪嗔愛著悉皆捨離六
入清淨三結永斷曉了照達辯才說法廣度
[001-013b]
衆生於一報内及至未來終不退轉漸漸階
梯至無上道勤修此法則獲無漏道果無爲
果者即是入寂無上法門寂境即是無爲無
爲即是寂境寂境者不生不死故能長生不
毁不變故能應變無爲即是有爲有爲即是
無爲以無爲生有爲以有爲入無爲境即是
感應感應即是寂境以菽境生感應以感應
歸寂境微妙莫測神力難思窮極深幽故名
解脫是無爲最上之果五果功成十轉行滿
然後離三界縳昇出九清證太一道紹法王
[001-014a]
位惡根永斷衆德普會三達洞照五眼明徹
非身離身亦不不身而以一形周遍六道非
心離心亦不不心而以一念了一切法解衆
生性即真道性一相無相以此爲無而獨能
爲萬物之始以是義故故稱元始雖近遵一
切道爲獨尊常處三清出諸天上八方五億
諸天所尊故稱天尊尊義多名略開五稱所
謂道德中尊智惠中尊神通中尊淨妙中尊
功德巍巍讚詠難盡
唐天皇問曰天尊名號有何階級尊師答曰
[001-014b]
謹按靈寳諸經及三界圖籙道有三清三界
其三清境者則玉清上清太清三界者則欲
界色界無色界其下欲界有六天其中色界
有十八天其上無色界有四天三界之上復
有四種人天合有三十二天從四人天已下
三界之中猶未免於三灾劫壞從無色界已
上則三灾所不及劫會所不干其三清境中
各有一天則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此三清
三界各有諸天帝皇真仙品格僚屬極多非
可具述又有大羅天彌覆三清之上合三清
[001-015a]
大羅三界等爲三十六天其大羅天中有玉
京山山上有七寳城城周旋二十四萬里高
二萬四千里城中有七寳玄臺九萬層臺出
城上三百六十里臺上又生七寳之樹八株
樹高臺上七百二十里其樹施枝布葉彌覆
城上八方無極之外其樹以金銀爲根株珠
玉爲枝柯珊瑚夜光爲樹葉𤥭𤦲瑪瑙瑠璃
琥珀爲子實金銀珠玉交錯其間微風動條
枝葉粲麗讚詠洞章玄煥曜目四靈邕邕宫
殿樓觀難可稱焉諸天帝王大聖天尊妙行
[001-015b]
真人仙童玉女皆各奉功朝修洒掃燒香散
花師子辟邪神龍朱鳳悉皆飛翔靈獸侍衛
百千萬種此山出五色流泉又有九色光明
徹照大羅衆天之上虚皇大道元始天尊之
所都故度人經曰三界之上眇眇大羅上無
色根雲層峨峨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即斯謂
也常至三元八節諸是齋日十方上聖諸天
帝皇妙行真人無鞅數衆並嚴天威羽服各
從十千萬人駕雲乘龍作天大樂嘯歌邕邕
十絶靈幡飄流浮空而上大會玄都朝宗玉
[001-016a]
京元始天尊衆聖皆燒香朝禮飛行步虚歌
玄都之絶麗歎宫闕之竒名衆聖交觀非可
名焉又衆篇經曰太上大道君高上玉帝十
方至真並乘五色瓊輪琅輿碧輦九色玄龍
十絶羽蓋三素流雲諸天大聖妙行真人皆
乘碧霞九靈流景飛雲玉輿慶霄四會三晨
吐芳飛香八凑流電激揚華精灌日三景合
明神霞煥爛流盻太元從五帝神仙桑林千
真師子白鵠虎豹龍麟靈妃散華金童揚煙
五道開塗三界通津徘徊雲路嘯詠十天上
[001-016b]
詣三清大羅之上太玄玉都寒靈丹殿紫微
上宫建天寳羽服詣元始天尊金闕之下請
受元始靈寳赤書玉篇真文天尊挺生神狀
以道爲身非假因縁而有待藉故無量經曰
元始祖劫化生諸天開明三景是爲天根上
無復祖唯道爲身應化濟物顯號無窮攝迹
歸真則湛而爲一以其諸天敬奉號曰天尊
爲萬有之根故稱元始諸真者謹按道經初
從凡學受持法戒行無缺犯則名係仙録得
入五嶽靈山洞宫之中從洞宫中進學無替
[001-017a]
位登慾界諸天從慾界天中進道無替位登
色界諸天從色界諸天進道無替位登無色
界諸天從無色界諸天進道無替位登四種
人天從四種人天進道無替位登無上三天
從無上三天進道無替位登最上大羅之天
從無色界以下三界天中若不進修無上大
道則年劫有近遠三灾所及未免劫中之期
從四種人天已上即是至道極果畢竟不壞
仙宫與道同真常湛極樂
唐天皇問曰太上道君已下何名人潘尊師
[001-017b]
答曰真途窈㝠絶諸色象應迹森列廣現無
邊故有三清三界之殊九地九天之别諸天
宫館各有方所或大或細不可勝言今則按
無量度人經有三十二天三十二帝所居宫
館各在其天



道門經法相承次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