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48 鬼谷子--鬼谷子 (HFL)


[002-001a]
鬼谷子卷中甚二
   飛箝第五飛謂作聲譽以飛揚之箝/謂牽持緘束令不得脫也
   言取人之道先作聲譽以飛揚之彼/必露情竭志而無隱然後因其所好
   牽持緘束令/不得轉移
凡度權量能所以徵遠來近
 凡度其權略量其材能爲遠作聲譽者所
 以徵遠而來近也謂賢者所在或遠或近
 以此徵來若燕昭尊郭隗即其事也
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别是非之語
 言遠近旣至乃立賞罰之勢制能否之事
[002-001b]
 事勢旣立必先察黨與之同異别言語之
 是非
見内外之辭知有無之數
 外謂浮虚内謂情實有無謂道術能否又
 必見其情僞之辭知其能否之數
决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
 既察同異别是非見内外知有無然後與
 之决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則賢不肖可
 知也
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徵乃可求乃
[002-002a]
可用
 權之所以知其輕重量之所以知其長短
 輕重既分長短既形乃施隱括以輔其曲
 直如此則徵之亦可求之亦可用之亦可
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
 鉤謂誘致其情言人之材性各有差品故
 鉤箝之辭亦有等級故引鉤箝之辭内惑
 而得其情曰鉤外譽而得其情曰飛得情
 即箝持之令不得脫移故曰鉤箝故曰飛
 鉤箝
[002-002b]
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
 謂說鉤箝之辭或捭而同之或合而異之
 故曰乍同乍異也
其不可善者或先徵之而後重累
 不可善謂鉤箝之辭所不能動如此必先
 命徵召之重累者謂其人既至然後狀其
 材所有其人既至然後都狀其材術所有
 知其所能人或因此從化者也
或先重以累而後毁之
 或有雖都狀其所有猶未從化然後就其
[002-003a]
 材術短者訾毁之人或過而從之言不知
 化者也
或以重累爲毁或以毁爲重累
 或有狀其所有其短自形此以重累爲毁
 也或有歷說其短材術便著此以毀爲重
 累也爲其人難動故或重累之或訾毁之
 所以驅誘令從化
其用或稱財貨琦瑋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
 其用謂人既從化將用之必先知其性行
 好惡動以財貨采色者欲知其人貪廉也
[002-003b]
或量能立勢以鉤之
 量其能之優劣然後立去就之勢以鉤其
 情以知智謀
或伺候見𡼏而箝之
 謂伺彼行事見其𡼏而箝持之以知其勇
 怯也
其事用抵巇
 謂此上事用抵巇之術而爲之
將欲用之天下必度權量能見天時之盛衰
制地形之廣狹岨嶮之難易人民貨財之多
[002-004a]
少諸侯之交孰親孰疏孰愛孰憎
 將用之於天下謂用飛箝之術輔於帝王
 度權量能欲知帝王材能可輔成否天時
 盛衰地形廣狹人民多少又欲知天時地
 利人和合其泰否諸侯之交親疏愛憎又
 欲知從否之衆寡
心意之慮懷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
所重以飛箝之辭鉤其所好以箝求之
 既審其慮懷知其好惡然後就其所最重
 者而說之又以飛箝之辭鉤其所好既知
[002-004b]
 其所好乃箝而求之所好不違則何說而
 不行哉
用之於人則量智能權材力料氣勢爲之樞
機以迎之隨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飛箝
之綴也
 用之於人謂用飛箝之術於諸侯也量智
 能料氣勢者亦欲知其智謀能否也樞所
 以主門之動靜機所以主弩之放發言既
 知其諸侯智謀能否然後立法鎮其動靜
 制其放發猶樞之於門機之於弩或先而
[002-005a]
 迎之或後而隨之皆箝其情以和之用其
 意以宜之如此則諸侯之權可得而執己
 之恩又得而固故曰飛箝之綴也謂用飛
 箝之術連於人也
用於人則空往而實來綴而不失以究其辭
可箝而從可箝而横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
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用於人謂以飛箝之術任使人也但以聲
 譽揚之故曰空往彼則開心露情歸附於
 己故曰實來既得其情必綴而勿失又令
[002-005b]
 敷奏以言以究其辭如此則從横東西南
 北反覆惟在己之箝引無思不服
雖覆能復不失其度
 雖有覆敗必能復振不失其節度此箝之
 終也
   忤合第六大道既隱正道不得坦然/而行故將合於此必忤於
   彼令其不疑然後可行其/意即伊吕之去就是也
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
 言趨合倍反雖參差不齊然後施之計謀
 理乃適合
[002-006a]
化轉環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爲制
 言倍反之理隨化而轉如連環之屬然其
 去就各有形勢或反或覆理自相求莫不
 因彼事情爲之立制也
是以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御世施教揚聲
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之所
多所少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
 所多所少謂政教所宜多所宜少也既知
 多少所宜然後爲之增减故曰以此先知
 謂用倍反之理知之也轉化謂轉變以從
[002-006b]
 化也
世無常貴事無常師
 能仁爲貴故無常貴立善爲師故無常師
聖人常爲無不爲所聽無不聽
 善必爲之故無不爲無稽之言不聽故無
 所聽
成於事而合於計謀與之爲主
 於事必成於謀必合如此者與衆立之推
 以爲主也
合於彼而離於此計謀不兩忠
[002-007a]
 合於彼必離於此是其忠謀不得兩施也
必有反忤反於是忤於彼忤於此反於彼其
術也
 既有不兩施宜行反忤之術反忤者意欲
 反合於此必行忤於彼忤者設疑其事令
 昩者不知覺其事也
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用之國必量國
而與之用之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身必量
身材能氣勢而與之大小進退其用一也
 用之者謂反忤之術量者謂其事業有無
[002-007b]
 與謂與之親凡行忤者必稱其事業所有
 而親媚之則暗主無從而覺故得行其術
 也所行之術雖有大小進退之異然而至
 於稱事揚親則一故曰其用一也
必先謀慮計定而後行之以飛箝之術
 將行反忤之術必須先定計謀然後行之
 又用飛箝之術以彌縫之
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諸侯忤合之地
而化轉之然後以之求合
 言古之深識背向之理者乃合同四海兼
[002-008a]
 并諸侯驅置忤合之地然後設法變化而
 轉移之衆心既從乃求其眞主而與之合
 也
故伊尹五就湯五就桀然後合於湯吕尚三
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文

 伊尹所以就桀紂者以忤之令不疑彼既
 不疑然後得合於其眞主矣
此知天命之箝故歸之不疑也
 以天命系於殷湯文王故二臣歸二主不
[002-008b]
 疑也
非至聖人達奥不能御世勞心苦思不能原
事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材質不惠不能用
兵忠實無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
度材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如
 夫忤合之道不能行於勝己而必用之於
 不我若故知誰不如然後行之也
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横
 既行忤合之道於不如己者則進退縱横
 唯吾所欲耳
[002-009a]
   揣篇第七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量
   權不審不知强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何謂量權
   曰度於大小謀於衆/寡稱貨財之有無
少饒乏有餘不足幾何辨地形之險易孰利
孰害謀慮孰長孰短君臣之親疏孰賢孰不
肖與賔客之知睿孰少孰多觀天時之禍福
孰吉孰凶諸侯之親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
去就變化敦安孰危孰好孰憎反側孰便能
知如此者是謂權量
 天下之情必見於權也善修量權其情可
[002-009b]
 得而知之知其情而用之者何適而不可
 哉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
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
極其惡也其有惡也不能隱其情情欲必失
其變
 夫人之性甚喜則所欲著甚懼則所惡彰
 故因其彰著而往極之惡欲既極則其情
 不隱是以情欲因喜懼之變而失也
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
[002-010a]
更問所親知其所安
 雖因喜懼之時以欲惡感動尚不知其變
 如此者乃且置其人無與之語徐徐更問
 斯人之所親則其情欲所安可知也
夫情變於内者形見於外故常必以其見者
而知其隱者此所謂測深揣情
 夫情貌不差内變者必見外貌故常以其
 外見而知其内隱觀色而知情者必用此
 道此所謂測深揣情也
故計國事者則當審權量說人主則當審揣
[002-010b]
情謀慮情欲必出於此
 審權量則國事可計審揣情則人主可說
 至於謀慮情欲皆揣而後行故曰謀慮情
 欲必出於此也
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
害乃可成乃可敗其數一也
 言審於揣術則貴賤成敗唯己所制無非
 揣術所爲故曰其數一也
故雖有先王之道聖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
所索之此謀之大本也而說之法也
[002-011a]
 先王之道聖智之謀雖弘曠玄妙若不兼
 揣情之術則彼之隱匿從何而求之然則
 揣情者乃成謀之本而說之法制也
常有事於人人莫先事而至此最難爲
 挾揣情之術者必包獨見之明故有事於
 人人莫能先也又能窮幾盡變故先事而
 至自非體玄極妙則莫能爲此矣故曰此
 難爲者也
故曰揣情最難守司言必時其謀慮
 人情險於山川難於知天今欲揣度而守
[002-011b]
 司之不亦難乎故曰揣情最難守司謀慮
 出於人情必當知其時節此其所以最難
 也
故觀蜎飛蠕動無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
事者幾之勢也
 蜎飛蠕動微虫耳亦猶懷利害之心故順
 之則喜悅逆之則勃怒况於人乎况於鬼
 神乎是以利害者理所不能無順逆者事
 之所必行然則順之招利逆之致害理之
 常也觀此可以成生事之美生事者必審
[002-012a]
 幾微之勢故曰生事者幾之勢也
此揣情飾言成文章而後論之
 言既揣其情然後修飾言語以遵之故說
 辭必使成文章而后可論也
   摩篇第八
摩之符也内符者揣之主也
 謂揣知其情然後以其所欲摩之故摩爲
 揣之術内符者謂情欲動於内而符驗見
 於外揣者見外符而知内情故曰符爲揣
 之主也
[002-012b]
用之有道其道必隱
 揣者所以度其情慕摩者所以動而内符
 用揣摩者必先定其理故曰用之有道然
 則以情度情情本潛宻故曰其道必隱也
微摩之以其所欲測而探之内符必應其應
也必有爲之
 言既揣知其情所趨向然後以其所欲微
 而摩之得所欲而情必動又測而探之如
 此則内符必應内符既應必欲爲其所爲
 也
[002-013a]
故微而去之是謂塞窌匿端隱貌逃情而人
不知故成其事而無患
 君既所爲事必可成然後從之臣事貴於
 無成有終故微而去之爾若己不同於此
 計令功歸於君如此可謂塞窌匿端隱貌
 逃情情逃而窌塞則人何從而知之人既
 不知所以息其所僣妬故能成事而無患
 也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應之事無不可
 此摩甚微彼應自著觀者但覩其著而不
[002-013b]
 見其微如此用之功專在彼故事無不可
 也
古之善摩者如操鉤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
得魚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勝
而人不畏也
 釣者露餌而藏鉤故魚不見鉤而可得賢
 者觀功而隱摩故人不知摩而自服故曰
 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也兵勝由於善摩摩
 隱則無從而畏故曰主兵日勝而人不畏
 也
[002-014a]
聖人謀之於隂故曰神成之於陽故曰明
 潜謀隂宻日用不知若神道之不測故曰
 神也功成事遂焕然彰著故曰明也
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
所以利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
天下比之神明也
 聖人者體道而設教參天地而施化韜光
 晦迹藏用顯仁故人安得而不知其所以
 利從道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比之神明
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
[002-014b]
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善戰者絶禍於心胷禁邪於未萌故以不
 爭爲戰師旅不起故國用不費至德潜暢
 玄風遐扇功成事就百姓皆得自然故不
 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比之於神明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
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凡此十者皆摩之所由而發言人之材性
 參差事務變化故摩者亦消息盈虚因幾
 而動之
[002-015a]
平者靜也正者直也喜者悅也怒者動也名
者發也行者成也廉者潔也信者明也利者
求也卑者諂也
 名貴發揚故曰發也行貴成功故曰成也
故聖所獨用者衆人皆有之然無成功者其
用之非也
 言上十事聖人獨用以爲摩而能成功立
 事然衆人莫不有所以用之非道不能成
故謀莫難於周宻說莫難於悉聽事莫難於
必成此三者唯聖人然後能之
[002-015b]
 謀不周宻則失幾而害成說不悉聽則違
 順而生疑事不必成則止簣而有廢皆有
 所難能任之而無難者其唯聖人乎
故謀必欲周宻必擇其所與通者說也故曰
或結而無隙也
 爲通者說謀必虚受如受石投水開流而
 納泉如此則何隙而可得故曰結而無隙
 也
夫事成必合於數故曰道數與時相偶者也
 夫謀成必先考合於術數故道術時三者
[002-016a]
相偶合然後事可成而功業可立也
說者聽必合於情故曰情合者聽
 進說而能令聽者其唯情合者乎
故物歸類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
者先濡此物類相應於勢譬猶是也此言内
符之應外摩也如是
 言内符之應外摩得類則應譬猶水流就
 濕火行就燥也
故曰摩之以其類焉有不相應者乃摩之以
其欲焉有不聽者故曰獨行之道
[002-016b]
 善於摩者其唯聖人乎故曰獨行之道者
 也
夫幾者不晩成而不抱乆而化成
 見幾而作何晩之有功成不拘何抱之乆
 行此二者可以化天下
   權篇第九
說之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
  說者說之於彼人也說之者有資於彼人
  也資取也
飾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損也
[002-017a]
 說者所以文飾言語但假借以求入於彼
 非事要也亦既假之須有損益故曰假之
 者損益之謂也
應對者利辭也利辭者輕論也
 謂彼有所問卒應而對之者但便利辭也
 辭務便利故所
成義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
 覈實事務以成義理者欲明其眞僞也眞
 僞既明則符驗自  符驗也言或反覆
 欲相却也
[002-017b]
難言者却論也却論者釣幾也
 言或不合反覆相難所以却論前事也却
 論者必理精而事明幾微可得而盡矣故
 曰却論者釣幾也求其深微曰釣也
佞言者諂而于忠
 諂者先意承欲以求忠名故曰諂而于忠
諛言者博而于智
 博者繁稱文辭以求智名故曰博而于智
平言者决而于勇
 决者縱舍不疑以求勇名故曰决而于智
[002-018a]
戚言者權而于信
 戚者憂也謂象憂戚而陳言也權者策選
 進謀以求信名故曰權而于信
靜言者反而于勝
 靜言者謂象清淨而陳言反者先分不足
 以窒非以求勝名故曰反而于勝
先意成欲者諂也繁稱文辭者博也策選進
謀者權也縱舍不宜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
非者反也
 己實不足不自知而内訟而反攻人之過
[002-018b]
 窒他謂非如此者反也
故口者幾關也所以閉情意也耳目者心之
佐助也所以窺間見姦邪故曰參調而應利
道而動
 口者所以發言語故曰口者機關也情意
 宜否在於機關故曰所以關閉情意也耳
 目者所以助心通理故曰心之佐助也心
 得耳目即能窺見間隙見彼姦邪故曰窺
 間見姦邪耳心目三者調和而相應感則
 動必成功吉無不利其所無  則以順
[002-019a]
 道而動故曰參調而應利道而動者也
故繫言而不亂翺翔而不迷變易而不危者
觀要得理
 苟能覩要得理便可曲成不失故雖繫言
 紛葩不亂翶翔越越不迷變易改常而不
 危者也
故無目者不可示以五色無耳者不可告以
五音
 五色爲有目者施故無目不可得而示其
 五色五音爲有耳者作故無耳不可得而
[002-019b]
 告其五音此二者爲下文分也
故不可以往者無所開之也不可以來者無
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聖人故不事也
 此不可以往說於彼者爲彼暗滯無所可
 開也彼所不來說於此者爲此淺局無所
 可受也夫淺局之與暗滯常閉塞而不通
 故聖人不事也
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諱
忌也衆口爍金言有曲故也
 口食可以肥百體故可食也口言或可以
[002-020a]
 招百殃故不可以言也言者觸忌諱故曰
 有忌諱也金爲堅物衆口能爍之則以衆
 口有私曲故也故曰言有曲故也
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
 可聽在於合彼可成在於順理此爲下起
 端也
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
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智者之短不勝愚人之長故用愚人之長
 也智者之拙不勝愚人之工故用愚人之
[002-020b]
 工也常能棄拙短而用工長故不困也
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
所短也
 人能從利之所長避害之所短故出言必
 見聽舉事必有成功也
故介虫之悍也必以堅厚螫蟲之動也必以
毒螫故禽獸之用其長而談者知用其用也
 言介虫之堅厚以自藏螫蟲之動也行毒
 螫以自衛此用其所長也故能自免於害
 至於他鳥獸莫不知用其長以自保全談
[002-021a]
 者感此亦知其所用而用也
故曰辭言五曰病曰怨曰憂曰怒曰喜
 五者有一必失中和而不平暢
故曰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
 病者恍惚故氣衰而不神也
怨者腸絶而無主也
 怨者内動故腸絶而言無主也
憂者閉塞而不泄也
 憂者怏悒故閉塞而言不泄也
怒者妄動而不治也
[002-021b]
 怒者鬱勃故妄動而言不治也
喜者宣散而無要也
 喜者摇蕩故宣散而言無要
此五者精則用之利則行之
 此五者既失於平常故用之在精而行之
 在利其不精利則廢而止之也
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辨與辨
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
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於謙與
勇者言依於敢與過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
[002-022a]
而人常反之
 此量宜發言之術也不達者反之則逆理
 而不免成於害也
是故與智者言將此以眀之與不智者言將
此以教之而甚難爲也
 與智者語將以其明斯術與不智者語以
 此術教之然人迷日因乆教之不易故難
 爲也
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故事
不亂
[002-022b]
 言者條流舛難故多類也事則隨時而化
 故多變也若言不失類事亦不亂
終日不變而不失其主故智貴不妄
 不亂故不變故其主有常能令有常而不
 變者智之用也故其智可貴而不妄
聽貴聦智貴明辭貴奇
 聽聦則眞僞不亂知明則可否自分辭竒
 則是非有證三者能行則功成事立故須
 貴之
   謀篇第十
[002-023a]
爲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
 得其所因則其情可求見情而謀則事無
 不濟
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
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擁始於古之
所從
 言審情之術必立上智中才下愚三者叅
 以驗之然後竒計可得而生竒計既生莫
 不通達故不知其所擁蔽然此竒計非自
 今也乃始於古之順道而動者蓋從於順
[002-023b]
 也
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爲其不惑也
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
而俱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
偏害者也
 諸同情欲共謀立事事若俱成後必相親
 若乃一成一害後必相疏理之常也
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相疏者
偏害者也
 同惡謂同爲彼所惡後若俱害情必相親
[002-024a]
 若乃  理必相疏亦理之常也
故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
同異之分其類一也
 同異之分用此而察
故墻壞於其隙木毁於其節斯蓋其分也
 墻木毁由於隙節况於人事之變生於同
 異故曰斯蓋其分
故變生於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
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制於事故百事
一道而百度一數也
[002-024b]
 言事有本根各有從來譬之卉木因根而
 有枝條花葉故曰變隙然後生於事業生
 事業者必須計謀成計謀者必須議說議
 說必有當否故須進退之既有黜陟須事
 以爲法而百事百度何莫由斯而至其道
 數一也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
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於數明於
理不可欺以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
才也
[002-025a]
 使輕貨者出費則費可全使輕難者據危
 則危可安使達數者立功則功可成總三
 材而用之可以光耀千里豈徒十二乘而
 已
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
是因事而裁之
 以此三術取彼三短可以立事立功也謀
 者因事興慮宜知之而裁之故曰因事而
 裁之
故爲强者積於弱也有餘者積於不足也此
[002-025b]
其道術行也
 柔弱勝於剛强故積弱可以爲强大直若
 曲故積曲可以爲直少則得衆故積不足
 可以爲有餘然則以弱爲强以曲爲直以
 不足爲有餘斯道術之所行故曰道術行
 也
故外親而内疏者說内内親而外疏者說外
 外陽相親而内實疏者說内以除其内疏
 内實相親而外陽疏者說外以除其外疏
 也
[002-026a]
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
 若内外無親而懷疑者則因其疑而變化
 之彼或因見而有所見則因其所見而然
 之
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
 既然見彼或有可否之說則因其說要結
 之可否既形便有去就之勢則因其勢以
 成就之
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
 去就既成或有惡患則因其惡也以權量
[002-026b]
 之因其患也爲斥除之
摩而恐之高而動之
 患惡既除或恃勝而驕者便切摩以恐懼
 之高危以感動之
微而正之符而應之
 雖恐動之尚不知變者則微有所引據以
 證之爲設符驗以應之
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雖有爲設引據符驗尚不知變者此則或
 深不可救也使擁而塞之亂而惑之因抵
[002-027a]
 而得之如此者可以計謀之用也
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而無隙者

 公者揚于王庭名爲聚訟莫執其咎其事
 難成私者不出門庭愼宻無失其功可立
 故公不如私雖復潛謀不如與彼要結二
 人同心物莫之間欲求其隙其可得乎
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
 正者循理守常難以速進奇者反經合義
 事同機發故正不如奇奇計一行則流通
[002-027b]
 而莫知止也故曰奇流而不止者也
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巨者必與之
言私
 與人主言奇則非常之功可立與人臣言
 私則保身之道可全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
 身在内而言外泄者必見疏也身居外而
 言深切者必見危也
無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强之於人無以人之
所不知而教之於人
[002-028a]
 謂其事雖近彼所不欲莫强與之將生恨
 怒也教人當以所知今反以人所不知教
 之猶以暗除暗豈爲益哉
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
之故隂道而陽取之也
 學順人之所好避諱人之所惡但隂自爲
 之非彼所逆彼必感悅明言以報之故曰
 隂道而陽取之也
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
 將欲去之必先聽縱令極其過惡過惡既
[002-028b]
 極便可以法乘之故曰縱之者乘之也
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
 貌者謂察人之貌以知其情也謂其人中
 和平淡見善不美見惡不非如此者可以
 至情托之故曰至情托焉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
 謂彼情寬宻可令知者可爲用謀故曰可
 知者可用也其不寬宻不可令知者謀者
 不爲用謀也故曰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
 也
[002-029a]
故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於人制人者握
權也見制於人者制命也
 制命者言命爲人所制也
故聖人之道隂愚人之道陽
 聖人之道内陽而外隂愚人之道内隂而
 外陽
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以此觀之亡不可
以爲存而危不可以爲安然而無爲而貴智

 智者寬恕故易事愚者猜忌故難事然而
[002-029b]
 不智必有危亡之禍以其難事故賢者莫
 得申其計畫則亡者遂亡危者遂危欲求
 安存不亦難乎今欲存其亡安其危則他
 莫能爲惟智者可矣故曰無爲而貴智矣
智用於衆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衆人
之所不能見
 衆人所不能知衆人所不能見智獨能用
 之所以貴於智矣
既用見可否擇事而爲之所以自爲也見不
可擇事而爲之所以爲人也
[002-030a]
 亦既用智先己而後人所見可否擇事爲
 之將此自爲所不可見擇事而爲之將此
 爲人亦猶伯樂教所親相駑駘教所憎相
 千里也
故先王之道隂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與
深聖人之制道在隱與匿非獨忠信仁義也
中正而已矣
 言先王之道貴於隂宻尋古遺言證有此
 理曰天地之化唯在高深聖人之制道唯
 在隱匿所隱者中正自然合道非專在仁
[002-030b]
 義忠信也故曰非獨忠信仁義
道理達於此義之則可與言
 言謀者曉達道理能於此義達暢則可與
 語至而言極矣
由能得此則可與穀遠近之義
 穀養也若能得此道之義則可與居大寳
 之位養遠近之人誘於仁壽之域也
   決篇第十一
爲人凡决物必托於疑者善其用福惡其有
患善至於誘也
[002-031a]
 有疑然後决故曰必托於疑者凡人之情
 用福則善有患則惡福患之理未眀疑之
 所由生故曰善其用福惡其有患然善於
 决疑者必誘得其情乃能斷其可否也
終無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

 懷疑曰惑不正曰偏决者能無惑偏行者
 乃有通濟然後福利生焉若乃去其福利
 則疑者不受其决
若有利於善者隱托於惡則不受矣致疏遠
[002-031b]
 謂疑者本其利善而决者隱其利善之情
 反託之於惡則不受其决更致疏遠矣
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離害者此事之失
 言上之二者或去利託於惡疑者既不受
 其决則所行罔能通濟故有失利罹害之
 敗凡此皆决事之失也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
有以隂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
者有以平素之者
 聖人善變通窮物理凡所决事期於必成
[002-032a]
 事成理著者以陽德决之情隱言僞者以
 隂賊决之道成志直者以信誠决之姦小
 禍微者以蔽匿决之循常守故者以平素
 决之
陽勵於一言隂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
者微而施之
 勵勉也陽爲君道故所言必勵於一一無
 爲也隂爲臣道故所言必勵於二二有爲
 也君道無爲故以平素爲主臣道有爲故
 以樞機爲用言一也二也平素也樞機也
[002-032b]
 四者其所施爲必精微而契妙然後事行
 而理不難
於是度以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决

 君臣既有定分然後度往驗來參以平素
 計其是非於理既可則爲之决也
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决之
 危由高也事高而名美者則爲决之
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决之
 所謂惠而不費故爲决之
[002-033a]
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爲之者則可决

 所謂知之所無奈何安之若命故爲之决
去患者可則决之從福者可則决之
 去患從福之人理之大順故爲决之也
故夫决情定疑萬事之機以正亂治决成敗
難爲者
 治亂以之正成敗之决失之毫釐差之千
 里樞機之發榮辱之主故曰難爲
故先王乃用蓍龜者以自决也
[002-033b]
 夫以先王之聖智無所不通猶用蓍龜以
 自决况自斯已下而可以專己自信不博
 謀於通識者哉
   符言第十二發言必驗有若/符契故曰符言
安徐正靜其被節無不肉
 被及也肉肥也謂饒裕也言人若居位能
 安徐正靜則所及人節度無不饒裕
善與而不靜虚心平意以待傾損
 言人君善與事結而不安靜者但虚心平
 意以待之傾損之期必至矣
[002-034a]
有主位
 主於位者安徐正靜而已
目貴明耳貴聦心貴智
 目明則視無不見耳聦則聽無不聞心智
 則思無不通是三者無擁則何措而非當
 也
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
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慮者則無不知
 昔在帝堯聦明文思光宅天下蓋用此道
 也
[002-034b]
輻凑並進則明不可塞
 夫聖人不自用其聦明思慮而任之天下
 故明者爲之視聦者爲之聽智者爲之謀
 若雲從龍風從虎霈然而莫之禦輻凑並
 進不亦宜乎若日月照臨其可塞哉故曰
 明不可塞也
有主明
 主於明者以天下之目視也
德之術曰勿堅而拒之
 崇德之術在於恢弘博納山不讓塵故能
[002-035a]
 成其高海不辭流故能成其深聖人不拒
 衆故能成其大故曰勿堅而拒之也
許之則防守拒之則閉塞
 言許而容之衆必歸而防守拒而逆之衆
 必違而閉塞歸而防守則危可安違而閉
 塞則通更壅夫崇德者安可以不弘納哉
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神明之位術
正靜其莫之極歟
 高莫過山猶可極深莫過淵猶可測若乃
 神明之位德術正靜迎之不見其前隨之
[002-035b]
 不見其後其可測量乎哉
有主德
 主於德者在於含弘而勿距也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
 賞信則立功之士致命捐生刑正則受戮
 之人没齒無怨也
賞賜貴信必驗耳目之所見聞其所不見聞
者莫不闇化矣
 言施恩行賞耳目所見聞則能驗察不謬
 動必當功如此則信在言前雖不見聞者
[002-036a]
 莫不闇化也
誠暢於天下神明而況姦者干君
 言每賞從信則至誠暢於天下神明保之
 如赤子天禄不傾如泰山又況不逞之徒
 欲奮其姦謀干於君位者哉此猶腐肉之
 齒利劎鋒接必無事矣
有主賞
 主於賞者貴於信也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
 天有逆順之紀地有孤虚之理人有通塞
[002-036b]
 之分有天下者宜皆知之
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之處安在
 夫四方上下左右前後有隂陽向背之宜
 有國從事者不可不知又熒惑天之法星
 所居災眚吉凶尤著故曰雖有明天子必
 察熒惑之所在故亦須知也
有主問
 主於問者須辨三才之道
心爲九竅之治君爲五官之長
 九竅運爲心之所使五官動作君之所命
[002-037a]
爲善者君與之賞爲非者君與之罰
 賞善罰非爲政之大經也
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與之則不勞
 與者應彼所求求者應而無得應求則取
 施不妄得應則行之無怠循性而動何勞
 之有
聖人用之故能賞之因之循理固能乆長
 因求而與悅莫大焉雖無玉帛勸同賞矣
 然因逆理禍莫速焉因之循理固能長乆
 者也
[002-037b]
有主因
 主於因者貴於循理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則羣臣生亂
 周謂遍知物理於理不周故羣臣亂也
家于其無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開
 家猶業也羣臣既亂故所業者無常而内
 外閉塞觸途多礙何如知所開乎
開閉不善不見原也
 開閉即捭闔也既不用捭闔之理不見爲
 善之源也
[002-038a]
有主周
 主於周者在於遍知物理
一曰長目二曰飛耳三曰樹明
 用天下之目視故曰長視用天下之耳聽
 故曰飛耳用天下之心慮故曰樹明者也
千里之外隱微之中是謂洞天下姦莫不闇
變更
 言用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故千里之外
 隱微之中莫不玄覽既察隱微故爲姦之
 徒絶邪於心胷故曰莫不闇變更也
[002-038b]
有主恭
 主於恭者在於聦明文思
循名而爲實安而完
 實既副名所以安全
名實相生反相爲情
 循名而爲實因實而生名名實不虧則情
 在其中
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
 名當自生於實實立自生於理
理生於名實之德
[002-039a]
 無理不當則名實之德自生也
德生於和和生於當
 有德必和能和自當
有主名
 主於名者在於稱實
轉丸胠亂二篇皆亡
 或有莊周胠篋而充次第者按鬼谷之書
 崇尚計謀祖述聖智而莊周胠篋乃以聖
 人爲大盜之資聖法爲桀跖之失亂天下
 者聖人之由也蓋欲縱聖棄智驅一代於
[002-039b]
 混茫之中殊非此書之意蓋無取焉或曰
 轉丸胠篋者本經中經是也



鬼谷子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