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期飈室素臺眞館
眞誥衡山有學道者冶明期以魏末入山服食與張禮正同
止嚴穴受西城王君丹法已四十三年矣內外洞徹日行五
百里今在方諸室爲上仙
又定錄君云易遷童初二宮是男女之堂館凡地下主者之
高者便得眞仙之館今有女眞趙素臺在易遷宮已四百年
不肯
茅君鷄子聖姑鵝卵
[02p032b]
神仙錄茅君學道於齊後道成治於茅山有疾病者往請願
常煑鷄子十枚內帳中須臾茅君擲子還之歸破之皆無中
黃者病人當愈若中有土者病卽不愈以爲常候鷄子如故
無破處也
南史蕭昂爲彭城太守時有女子年二十許散髮黃衣在武
窟山石室中無所修行雖不甚食或出人間飲少酒鵝卵一
枚呼
以爲妖惑鞭之三十瘡卽瘥後失所在
道義馴鹿君友引犬
高道傳道士王道義知終南山有尹喜眞人登眞之所太和
[02p033a]
中自姑射山將門弟子六七人來居樓觀以永平三年師羽
化白雲滿室異香盈庭有白鹿卧於庭中旬日或隱或見旣
𣩵乃絶鄕人見道義乘白鹿冲天矣
茅亭客話遂州小溪縣石城鎮村民和君友於雲頂山寺遇
一道士布衣鹿幘引一黑犬令君友攜壺杖到青城山初由
荒徑見怪石夾道細竹桃花飛泉鳴瀬至一觀宇令君友致
囊杖於堦上云爾有仙表乃取藥一粒令吞之曰九月八日
復當來此乃遣君友歸家了無飢渴之念至其日是夕山谷
月皎風清君友如有所待達旦雲霞相映如有五色君友仰
觀躡空祥風綵霧鬱然而起遂越巨壑層巒而去極目乃
[02p033b]
干朴識陶和璞笑琯
丹臺新錄嘗有人從江外還忽逢一人乘小小鹿頭船子劣
容一人從浪中直來便呼其人姓名曰顧道度下都去吾欲
寄尺書與茅山陶隱居正爾作書垂當見授忽云罷君會不
往山中我尋自下去此人至都果忽忽便往廣陵後子良問
洪先生洪云此人乃中嶽仙干朴其前生經識陶某耳非今
生相識也豈復來此耶
高道傳邢和璞不知何許人隱居瀛海間時房琯爲廬氏宰
待和璞甚善因携手不覺行數十里至夏谷村有廢佛堂松
竹森映共坐其下和璞以杖擊地令侍者掘之深數尺得一
[02p034a]
瓦甕中有婁師德與永公書和璞笑謂琯曰省此乎琯髣髴
記前世嘗爲僧名永和璞復曰君當爲輔相善自愛也
梅姑履水道華登松
異苑秦時丹陽縣湖側有梅姑廟生時有
上至今廟晦望之日見水霧中曖然有履形
高道傳侯道華凡所居之觀有損處卽持斧斤以葺之勤苦
偹厯一日修殿宇忽於梁間得丹一粒卽吞之觀門前有一
松木道華登松去其枝梢人責之答曰恐礙我上昇人皆以
爲狂後七日凌晨道華昇松頂揮手謝曰我受玉皇詔授仙
臺郎知上清宮善信院今去矣復留詩云帖裏大還丹多年
[02p034b]
色不移前宵盜喫却今日碧空飛
隱凌空而去
令威仙鶴宋纖人龍
搜神記遼東城門華表柱有仙鶴立其上人不知欲射之其
鶴飛於空中自歌云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嵗今來歸城
郭猶是人民非何不學仙塜纍纍後人於華表柱立二鶴自
此始矣
晉逸史宋纖有才藻去官不與人交遊隱居酒泉弟子受業
者三千人酒泉太守圖其像於閣上出入祝公頌曰爲枕何
石爲
[02p035a]
而身不可見德可仰而形不可覩而今而後知先生乃人中
之龍也
王鼎物外乖崕夢中
雅言雜載王鼎書歌詩好神仙心遊物外時人或謂有所得
問之終不泄露詩百餘篇傳於人間如風落蠹枝驚鶴去水
流山果向人來贈程明甫云古縣枕前灘官閑道自安執盃
山鳥唱曬藥野猿看石縫橫琴筆槎頭插釣竿不知陶靖節
早晚入雲
忠定公錄張乖崕在成都夢謁紫府眞君接語未久忽報請
到西門黃兼濟承事承事以幅巾道服而趨眞君降階接之
[02p035b]
禮頗隆盡且揖張公坐黃之下諭顧詳欵似有欽嘆之意公
朔旦卽遣吏詣西門召黃承事者戒令具常所衣之服來比
黃卽至果如夢中公卽以所夢告之問平日有何陰德蒙眞
君厚遇如此黃曰無他長每嵗遇米麥熟時以錢收糴至明
年米麥未熟小
在我者初無所損而細民得濟所急公曰此承事所以坐某
之上也乃令吏掖而拜之
順興宿德少道陰功
丹臺新錄李先生字順興京兆人也因秋分之夕忽有飛仙
千餘騎翔集空中有二人在庭謂先生曰上帝有命遣仙官
[02p036a]
於紫閣上石室中相待也吾二人乃直日之神奉使來召宜
卽展駕先生與之相隨越度
三眞人各坐一牀自然有五色雲霞羅覆其上侍從僚屬精
光璨鬱幢幡羽蓋非可名字先生卽稽首請白日內飛之道
眞人曰子有宿德位階仙官而欲形神同舉不足爲難也
王氏神仙傳王少道以陰功救人積德成仙常語人曰功滿
三千白日昇天修善有餘坐降雲車弘道無已自致不死斯
言信哉而眞誥云童初府有王少道漢時人也
杜沙龍飛馬符鼠伏
丹臺新錄杜昇眞人莫測其年壽絶粒飲水如二十許人能
[02p036b]
以沙書一龍字浮於水上叱之則變爲小龍飛起丈餘隱隱
雲霞生呼之卽下
神仙傳馬湘遍遊名山人皆不知有道術常州太守馬公聞
之召以年兄待之公曰城中多鼠湘卽書符令人貼於壁下
長嘯一聲而羣鼠凑集湘乃呼其大者而前曰爾乃天生微
物天與粒食何以撓於相公今不欲殺爾宜速去大者迴而
小者俯伏
韓湘藍關尹喜函谷
青瑣韓湘字清夫文公姪也落魄不羈嘗醉吟曰青山雲水
窟此地是吾家後夜流瓊液凌晨咀絳霞琴彈碧玉調鑪鍊
[02p037a]
白朱砂寶鼎存金虎玄田養白鵶一瓢藏世界三尺斬妖邪
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有人能學我同共看仙葩公問曰
子安能奪造化開花乎湘曰此事甚易取土聚之以盆俄頃
碧蓮二朶類牡丹花葉有小金字
藍關馬不前公莫曉句意後言佛骨謫潮州時大雪塗中遇
湘曰憶向花上之句乎詢地名卽藍關也公方驚悟乃續其
詩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本爲聖明除弊事
敢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
遠來深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湘後與公俱至沅湘莫知所
之
[02p037b]
廣記函谷關令君喜占風氣逆知當有神人來過乃掃道四
十里見老子而知是也
得乃停關授以道要
盱眞母部黃君父屬
西山記盱眞君諱烈字道微事母以孝聞而母亦有志學道
與母同往西山見許眞君叩頭求哀眞君念之使築室於所
居之西侍母居焉授以道術及許眞君上昇道微與母皆受
玉皇詔部分許君家屬昇天
又眞君姓黃名仁覽字紫庭父名輔字萬石有高行事親以
孝聞州郡舉孝廉穆帝
[02p038a]
眞君以女妻之萬石事許君執弟子之禮及紫庭受玉皇詔
與父母家屬昇天今高安縣祥符觀有丹井存焉乃其故居
也
修公化羊尹澄憫鹿
列仙傳修羊公隱華山石室中服黃精室有石牀公卧其上
而石盡穿景帝聞名詔之公卽於牀上化爲白羊題其脇曰
羊公謝天子帝後置石羊於臺上公復化而隱不知所在
丹臺新錄尹澄有道術始皇累詔不起澄厭喧嘩意以山林
爲樂改名尹林子遠遁林谷時見羣鹿有一傷足者躓頓不
前澄憫其苦用藥封其足復遇大雨食盡困於林藪時羣鹿
[02p038b]
奄至飢則吮乳寒則卧懷相隨累月遇神人授祕訣乃能生
骸護病年三百四十嵗白日上昇而眞誥名尹林子者漢末
入茅山令以爲眞人矣
志眞縶虎子英捕魚
高道傳呂志眞廣成先生弟子居石室十
人入林谷則虎豹隨之問其道則默無所對出商山道中忽
失色不前人皆訝之且曰前有剽掠者來果見兵刀至志眞
謂賊曰此行皆吾弟子無得干之其徒歛衽避路不復敢前
又至一谷口曰此有害人之物同行欲見之遂入林中以繩
縶二虎而出由是知志眞深得廣成之道焉
[02p039a]
列仙傳子英者舒鄕人也善入水捕魚得赤鯉魚愛其色持
歸著池中數以米穀食
英怖而謝之魚曰我來迎汝爾可上我背與汝俱去須臾暴
雨子英乃上其背騰空而去
子先二狗沉建一驢
列仙傳子先姓呼漢時人卜師壽百餘嵗好飲酒有一嫗待
之甚厚未嘗問及酒資一日忽呼嫗曰急裝當與共行是夜
有神人持二茅狗來子先與嫗共乘之入華陰山大呼云子
先酒家母在此
仙傳拾遺沉建有延年却死之術一日遠
[02p039b]
羊於主人之家各付藥一粒而去主人曰此客可怪寄下十
五口並無一文當若之何建出三年乃還奴婢驢羊如故建
輕舉矣或去或還如此三百餘年人皆不曉後不知所在
韓眾苣勝廷瑞菖蒲
緫仙記樂子長齊人少好道入霍林山遇韓眾授以苣勝赤
杯散服之年可八十嵗色如少女後昇仙補爲修門郎
郡閣雅談沈道士名廷瑞故吏部彬之子
山古洞終日忘返一日辭道侣坐集仙亭上念人生幾何賦
畢乃卒葬後越二年有閣皂山曾昭瑩於山門數里相遇其
閤皂玉笥相去一百六十里曾問所往云暫到廬山尋知己
[02p040a]
且留詩一首爲別云南北東西路人生會不無早曾依閤皂
又却上元都雲片隨天闊泉聲落石孤何期早相遇藥共煑
菖蒲曾歸玉笥話及方知師尸解矣
俱鳳闒茸持滿侏儒
北夢瑣言後唐同光中有狂生桑俱鳳闒茸垢膩不近人情
神異不一至渚宮謁南平王一足草履一足麻鞋號爲野人
河東記唐汝陽王璡能劇飲術士葉法能過之王强以酒不
可曰某有生徒酒量可與王敵明日使謁王詰旦有投剌者
曰道士常持滿王遽引入形狀侏儒然神氣彩瑩音韻鏗然
旣坐善談胚腪王命飲道士忻然王以𨢓酒寫大斛中沃以
[02p040b]
巨觥王旣醺然而道士風韻高爽良久忽謂王曰某
杯醉矣王强之道士曰王不知量有限乎何必强之復勸一
杯忽然倒地視之乃一大酒榼耳受五斗焉
瑤池白橘滄州碧棗
神仙傳周穆王會西王母於瑤池食素蓬黑棗碧藕白橘
桂陽雜編隋處士元藏幾爲海使判官遇風船壞破木載至
洲島人曰此乃滄洲去國千萬里花木常如二三月人多不
死產分蔕瓜長二尺碧棗丹粒皆大如梨池中
金蓮花婦人採爲首飾曰不載金蓮花不得到仙家藏幾思
中國洲人製淩風舸送之激水如箭旬日達東萊問其國乃
[02p041a]
唐也自大業至貞元二百年矣
右英五芝鳳綱百草
眞誥右英夫人吟曰有心許斧子言當採五芝芝草必不得
汝亦不能來
廣記鳳綱者漢陽人嘗採百草花以水漬泥封之自正月始
盡九月末止埋之百日絞煎丸之卒死者以此藥內口中皆
立生
公成偃逸宋來洒掃
眞誥趙公成昔患脚疾不能步履心常默拜太上三十年精
專不替感太上賜藥一劑服之卽愈後得道今在鶴鳴山行
[02p041b]
道之時未嘗少忘此所謂內研太元偃逸神府者也
又宋來子楚莊公時爲市長常灑掃於市見一乞食翁歌於
市云天庭發雙華山源障陰邪清晨按天馬來詣太眞家歌
此乞
十年授來子以中仙之道今在中嶽方知乞食翁乃西嶽眞
人馮延壽也注云手爲天馬鼻爲山源
宮嵩長生郭延不老
抱朴子宮嵩有文才年數百歳色如童子遇仙人干吉得其
書多論陰陽否泰之事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治國
者用之以致太平治身者用之以保長生此其道也
[02p042a]
神仙傳東郭延者山陽人服靈飛散夜書在冥室中身皆生
光又能遠望見平地數十里上小物知其采色天下當死者
識與不識皆逆知之如其言在鄕里四五百嵗不老一旦有
數十人乘虎豹來迎比鄰盡見之辭別而去入崑崙山中
蔡女繡鳳志和雕鸞
廣記蔡女仙襄陽人也幼而慧巧善剌繡鄰里稱之一日綉
雙鳳方成五綵霞煥忽一老人詣門請觀爲安眼眼成雙鳳
翔舉
襄陽山爲鳳林山置鳳林關乃敕其宅爲鳳林靜眞觀立女
冠像
[02p042b]
又韓志和外國人入中國爲衛士雕木爲鸞鶴烏鵲之形置
機棙于腹中發之則翔空百步之外又能作龍御牀履之則
牙爪皆動夭矯如飛憲宗悅之甚厚賜而志和悉散與人後
遁去不知所之
欒巴破廟谷青發棺
廣記欒巴時爲成都功曹而太守問曰功
曰唯卽時入壁冉冉如雲氣之狀已失巴所在後除郎官遷
豫章太守其山有廟甚靈能使江船分風使帆巴至失神所
在巴曰廟鬼詐矣遂破其廟鬼走化爲書生往齊國而太守
以女妻之巴往齊國見太守遂書符長嘯令書生出相見叱
[02p043a]
之化爲狸卽斬殺之
列仙傳谷青成帝時侍郎也因病死而尸不冷入𣩵不釘至
二年見青冠幘坐於縣門上家人迎之不下發棺無尸後入
太白
梁白求衛孝惠祠韓
神仙傳孝武帝遣使者梁伯至山中求衛叔卿不見但見其
子度世與之俱入太華山尋訪度世望見父與數人博戲於
石上坐白玉牀度世問博者爲誰曰洪崕先生許由巢父王
子晉也曰我有仙方在所居柱下度世歸掘之得玉函封以
飛仙之印乃五色雲母也度世服之仙去
[02p043b]
拾遺記漢孝惠帝時有道士韓稚解絶國
朝人長四尺兩角如蠒牙出於唇處於深穴其壽不可測帝
使稚問之經見幾代答云五代事相承迭生迭死如飛塵細
雨存没不可論又記女媧及軒黃以來事了如在目稚以聞
於帝帝嘆曰悠哉杳昧非通神達理難可語乎斯遠矣稚於
斯退莫知所之帝使諸方士立仙館於長安北名曰祠韓
若山脫屣任敦棄官
廣記唐若山開元中出鎮潤州日與僚友
浮江將遊金山寺旣及中流江霧晦冥咫尺不辨若山獨見
老叟棹魚舟直抵舫側若山入魚舟中超然而去几案間得
[02p044a]
若山訣別之書又得遺表一紙其略云臣運屬休明累叨榮
爵夙悟升沉之理深知止足之規棲心玄關早得眞訣黃金
可作信淮南之昔言白日可延察眞經之妙用旣得之矣餘
復何求是用揮手紅塵騰神碧落扶桑在望蓬島非遥遐瞻
帝闕不勝犬馬戀軒之至明皇省表異
道學傳任敦字子尚永嘉初天下擾攘棄官南渡遂抗志俗
外居於山林忽有一人長丈許敦問之此人自稱是阿那窟
老君見使來問訊敦問老君常在何許答曰常在天上復遊
世間又問經過而去復有所止答云時往大治及仙圖中敦
後逆知孫恩之禍乃尸解於木沼山
[02p044b]
稚川金闕公遠碧落
本傳玉皇詔葛眞人曰洪久傳心要善養
於生靈述先典廣行於塵世陰功濟物密行齊眞名係玉都
身歸金闕可宜於三月三日寅時昇車上天者本傳詔羅眞
人云公遠能除水怪救濟生靈馘祟驅邪召龍致雨有行藥
瘥病之善有施符遣疾之功內修三一外養四生名著仙都
身歸碧落可宜於正月十五日午時駕赤龍車歸天者
沈羲龍虎公陽鸞鶴
抱朴子沈羲吳人也學道於蜀救人利物
行塗中忽見青龍白虎車各一乘從者十數人皆朱衣仗節
[02p045a]
滿道問曰君見沈道士乎羲曰某是也吏曰子有功於民黃
老君遣仙官來迎子爲碧落侍郎於是昇天
西山記鍾離嘉字公陽許直君之甥也好處林巒許君愛其
有授道之質遂付以祕訣令密修之許君上昇告以沖昇之
日紫雲自天而下青鸞白鶴翔舞於庭仙童玉女下迎公陽
白日上昇
帛公素書甘君仙藥
神仙傳于君者因病癩數十年百藥不能愈忽見市中賣藥
公姓帛因往問之云可救以素書二卷授之曰不但愈病而
已當得長年于君再拜受之于君思得其意內以治身修性
[02p045b]
外以消災救疾無不愈者道成仙去
西山記甘眞君字伯武以孝行見推於鄕里仗劒隨許眞君
除妖其功居多許君授以祕訣而君潛匿形影人莫之測一
日天
鄭公崑臺子廉魏閣
青瑣進士牛益出都門息柳陰之下夢至高門大第吏云此
羣玉宮也熟視乃故人吕臻吕曰吾掌此宫益見殿上有白
玉牌朱篆蒙以絳紗大字云中州天仙籍其次皆名氏數千
其中唯識數人吕及夷簡李迪余靖而已益問天仙之詳吕
曰自有次序眞命上非子可知益曰今世卿相率皆
[02p046a]
十中有七八益曰富公弼國之元老豈其仙也曰富公是崑
臺眞人壽九十三嵗方還崐府益曰公今何職曰更三百年
補地上主者益曰王者人是何官曰掌五嶽四瀆名山大川
者也
括異志衡嶽道士率子廉落魄嗜酒性獷戾易辱人以言人
亦少與之接故以牛呼焉居山之魏閣禮部侍郎王公祐守
潭州立夏將命祀祝融至衡嶽因訪所謂魏閣者及至則子
廉方醉寢王公與語甚異之
歸山復止魏閣者一日忽謂人曰我將遠行當一別王公卽
日扁舟下潭來謁且曰將有所適王公留與之飲居二日辭
[02p046b]
歸至日以書別衡山觀主李公盥浴服飾焚香秉簡而蛻去
聞者驚異李爲買棺厚葬之殆半嵗有衡嶽僧自京師至安
上門外子廉來看京師云卽途時蒙李觀主厚有賮行懷中
出一書附僧爲謝李發封乃眞子廉書也人皆嘆王公之默
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