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50 先覺宗乘-清-圓信 (CBETA)


No.1620


先覺宗乘



先覺宗乘目錄




卷一


* 維摩大士
* 雙林善慧大士傅翕
* 龐蘊居士嗣法馬祖一


卷二


* 甘贄行者嗣法南泉願
* 刺史陸亘嗣法南泉願
* 相國裴休嗣法黃檗運
* 常侍王敬初嗣法溈山祐
* 尚書陳操嗣法陳睦州
* 駙馬李遵勗嗣法谷隱聰
* 文公楊億嗣法廣慧璉
* 侍郎楊傑嗣法天衣懷
* 簽判劉經臣嗣法智海逸
* 清獻公趙忭嗣法蔣山泉
* 丞相張商英嗣法兜率悅
* 侍郎李彌遜嗣法昭覺勤
* 給事馮楫嗣法龍門遠
* 侍郎張九成嗣法徑山杲
* 知府葛郯嗣法佛海遠
* 放牛居士嗣法無門開


卷三


* 侍郎白居易嗣法佛光滿
* 刺史李翱嗣法藥山儼
* 張拙秀才嗣法石霜諸
* 相國陸希聲謁仰山寂
* 太傅王延彬嗣法長慶稜
* 真人呂巖嗣法黃龍機
* 丞相王隨嗣法首山念
* 英公夏竦嗣法谷隱聰
* 節使李端愿嗣法金山頴
* 太傅高世則嗣法芙蓉楷
* 太守許式嗣法洞山聰
* 修撰曾會嗣法雪竇顯
[001-0180a]
* 丞相富弼嗣法投子顒
* 衛州王大夫嗣法元豐滿
* 太史黃廷堅嗣法黃龍心
* 觀文王韶嗣法黃龍心
* 秘書吳恂嗣法黃龍心
* 內翰蘇軾嗣法東林總
* 參政蘇轍嗣法上藍順
* 寺丞戴道純嗣法黃龍清
* 文定胡安國嗣法上封秀
* 左丞范冲嗣法圓通旻
* 諫議彭汝霖嗣法圓通旻
* 左司都貺嗣法圓通旻
* 比部孫居士嗣法楊岐會
* 提刑郭祥正嗣法白雲端
* 郡王趙令衿嗣法昭覺勤
* 樞密徐俯嗣法昭覺勤
* 尚書莫將嗣法大隨靜
* 龍圖王蕭嗣法大隨靜
* 參政李邴嗣法徑山杲
* 寶學劉彥修嗣法徑山杲
* 提刑吳偉明嗣法徑山杲
* 門司黃彥節嗣法徑山杲
* 參政錢端禮嗣法護國元
* 內翰曾開嗣法靈隱遠
* 侍制潘良貴嗣法佛燈珣
* 侍郎李浩嗣法天童華
* 吳十三道人嗣法開善謙


卷四問法


* 太守楊衒之問達磨
* 使者宋雲問達磨
* 向居士問二祖
* 崔趙公問國一欽
* 中使楊光庭問本淨禪師
* 相國杜鴻漸問無住禪師
* 鄴侯李泌問[悚*頁]殘
* 張濆行者問忠國師
* 魚軍容問忠國師
* 刺史李渤問歸宗常
* 相國崔羣問東寺會
* 相國于頔問紫玉通藥山儼
* 文公韓愈問大顛通
* 燕王訪趙州諗
* 趙王王鎔問趙州諗
* 馬大夫問趙州諗
* 周員外問趙州諗
* 劉相公問趙州諗
[001-0180b]
* 竺尚書問長沙岑
* 李軍容參溈山祐
* 劉侍御問仰山寂
* 朱行軍請際上座
* 尚書溫造問圭峰密
* 史山人問圭峰密
* 相國宋齊丘訪慧覺禪師
* 閩王王審知禮雪峰存玄沙備
* 王延鈞延羅山和尚夢筆和尚
* 陳尚書問雲門
* 韋監軍謁玄沙備
* 陳尚書問洞山
* 節度使成汭問雲居膺
* 劉禹端問雲居膺
* 張覇遷問疎山仁
* 劉翁謁青林䖍
* 鍾司徒問安鐵胡
* 給事陶穀禮常覺禪師
* 李相公問福巖承
* 李王禮清涼益
* 宋令公對大寧寺僧
* 相國馮延巳問游鍾山僧
* 樞密李崇矩問圓明禪師
* 歐陽文忠公修延浮山遠
* 丞相呂許公謁志言大士
* 王質問法華言
* 助教徐岳問法華言
* 相國王安石禮吳山端
* 武昌劉居士對雲居舜
* 李端愿禮宗本禪師
* 葉清臣蔣侍郎禮政黃牛
* 陳瓘問宗道者
* 太尉陳良弼禮淨因
* 李朝請謁道場琳
* 相國錢象祖參此菴元


卷五無名宰官居士


* 洪州廉使
* 俗士問天堂地獄
* 歸宗因官人來問
* 儒者問三教
* 行者問即心即佛
* 丹霞逢老人與童子
* 丹霞會留守
* 百丈政路逢官人
* 趙州與官人遊園
* 官人問趙州
[001-0180c]
* 官人問趙州燒木佛
* 俗官問趙州
* 秀才乞拄杖
* 秀才問趙州
* 俗士獻袈裟
* 趙州勘行者
* 秀才問長沙岑
* 普化見步使
* 天使問睦州
* 秀才訪睦州
* 睦州問秀才
* 閩帥問壽山年多少
* 有俗士舉手
* 俗士問殺牛
* 仰山問推官
* 行者問霍山
* 洞山行脚遇官人
* 官人問洞山
* 投子赴檀越齋
* 有官人問壽州
* 閩王問雪峰存
* 閩王封柑橘至雪峰
* 廣主請雲門開堂
* 常侍問雲門
* 官人問雲門
* 閩王送玄沙上船
* 泉守請玄沙登樓
* 閩帥請辨驗聲明三藏
* 閩帥問鼓山晏
* 行者至菴
* 童子見鏡清
* 俗士問靜上座
* 俗士獻畵障子
* 老人參桐峰
* 儒者謁南院
* 牧主請風穴陞座
* 提刑問璉三生
* 工部問三交嵩
* 提刑問楊岐會
* 俗士投五祖出家
* 居士往五祖齋僧
* 俗士問雲峰悅
* 太守問九頂
* 侍郎問九僊
* 益州辭知府
* 巡檢問黃龍明
* 俗士問歸仁
* 官人問興陽
[001-0181a]
* 居士官人問天平
* 居士問東山雲頂
* 童子上經
* 洪塘橋官人問僧
* 賣鹽翁
* 騎牛公子
* 跨驢人
* 道流背佛而坐
* 行者向佛而唾
* 魚浮水上
* 佛殿鴿子
* 廣南國主出獵
* 官人入鎮州天王院
* 官人作無鬼論
* 官人問無揀僧



先覺宗乘目錄


先覺宗乘卷一
徑山語風老人 圓信 較定
無地地主人 郭凝之 彚編


維摩大士



維摩會上。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文殊曰。我於
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菩薩入
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又問維摩。仁者當說。何等是菩
薩入不二法門。維摩默然。文殊讚曰。乃至無有語言
[001-0181b]
文字。是菩薩真入不二法門雪竇舉此。至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
門。不舉維摩默然。便云。維摩道甚麼。又云。勘破了也。復頌云。咄這維摩老。悲生空懊惱。臥疾毗耶離。全身太枯
槁。七佛祖師來。一室且頻掃。請問不二門。當時便靠倒。不靠倒。金毛獅子無處討。圜悟勤云。如今禪和子。便道
無語是靠倒。且莫錯認定盤星 白雲端頌云。一箇兩箇百千萬。屈指尋文數不辦。暫時放在暗牕前。明日與
君重計筭


梁雙林善慧大士傅翕



善慧大士者。婺州義烏縣人也。齊明帝建武四年丁
丑。五月八日。降於雙林鄉傅宣慈家。本名翕。年十六
納劉氏女。名妙光。生普建普成二子。梁普通元年。年
二十四。與里人稽亭浦摝魚。獲已。沉籠水中。祝曰。去
者適。止者留。人或謂之愚。會有天竺僧嵩頭陀。引之
臨水觀影。見圓光寶葢。法從甚盛。翕笑而悟。乃至松
山頂。結庵雙檮樹間。自號雙林善慧大士。種植蔬果。
為人傭作。晝作夜歸。與妻敷演佛法。苦行七年。大士
欲導羣品。令弟子奉書詣闕。稱武帝為國主救世菩
薩。帝預勅鎻門。以觀其意。大士袖出木槌一扣。諸門
盡開。直入見帝於善言殿上。御榻對語。帝問師事從
誰。答曰。從無所從。師無所師。事無所事。大士三至京
師。以度道俗。不可數計。帝召見壽光殿。共論真諦。大
士曰。息而不滅。帝請講金剛經。大士纔陞座。以尺揮
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聖師曰。陛下還會麼。帝曰。不
會。聖師曰。大士講經竟。又一日講經次。帝至。眾皆起。
大士端坐不動。眾報聖駕臨此何不起。大士曰。法地
若動。一切不安。大士一日披衲頂冠靸履朝見。帝問。
[001-0181c]
是僧耶。大士以手指冠。是道耶。大士以手指履。是俗
耶。大士以手指衲衣。陳宣帝大建元年入涅槃。壽七
十三。甞著心王銘曰。觀心空王。玄妙難測。無形無相。
有大神力。能滅千災。成就萬德。體性雖空。能施法則。
觀之無形。呼之有聲。為大法將。心戒傳經。水中鹽味。
色裏膠青。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心王亦爾。身內居停。
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了本識心。
識心見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戒心自律。淨律淨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
更無別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心性雖空。貪嗔體實。
入此法門。端坐成佛。到彼岸已。得波羅蜜。慕道真士。
自觀自心。知佛在內。不向外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心明識佛。曉了識心。離心非佛。離佛非心。非佛莫測。
無所堪任。執空滯寂。於此漂沉。諸佛菩薩。非此安心。
明心大士。悟此玄音。身心性妙。用無更改。是故智者。
放心自在。莫言心王。空無體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
非有非無。隱顯不定。心性離空。能凡能聖。是故相勸。
好生防慎。剎那造作。還復漂沉。清淨心智。如世黃金。
般若法藏。並在身心。無為法寶。非淺非深。諸佛菩薩。
了此本心。有緣遇者。非去來今。有偈曰。夜夜抱佛眠。
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
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祇這語聲是。保寧勇云。大眾。傅大士此
頌。古今不墜。一切人知。向此瞥地者固多。錯會者不少。玄沙云。大小傅大士。只認得箇昭昭靈靈。洞山聰云。且
道衲僧家。日裏還曾睡也無。此兩轉語。誰言世上無仙客。須信壺中別有天。保寧亦有一頌。要眠時即眠。要起
[001-0182a]
時即起。水洗面皮光。啜茶濕却嘴。大海紅塵處。平地波濤起。呵呵阿呵呵。囉哩囉囉哩又曰。空

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斷橋
倫頌云。狗走抖擻口。猴愁樓搜頭。瑞巖門外水。自古向西流


張無盡見皓布裩舉大士此頌。皓曰。此頌得法
身邊事。頌不得法身向上事。無盡曰。請和尚頌。皓遂應聲頌曰。昨夜雨霶亨。打倒葡萄棚。知事普請。行者人力。
拄底拄撑底撑。撑撑拄拄到天明。依舊可憐生又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

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唐龐蘊居士



囊州居士龐蘊。衡州衡陽縣人也。字道玄。世本儒業。
少悟塵勞。志求真諦。唐貞元初。謁石頭遷禪師。問不
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石頭以手掩其口。豁然有
省。後與丹霞為友。一日石頭問曰。子見老僧以來。日
用事作麼生。居士曰。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乃呈
偈曰。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沒
張乖。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水及
搬柴。石頭然之。曰子以緇邪素邪。居士曰。願從所慕。
遂不剃染。後參馬祖。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
馬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於言
下。頓領玄旨。東林珪老頌云。大海波濤淺。小人方寸深。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雲門杲
頌云。一口吸盡西江水。甲乙丙丁庚戊己。咄咄咄。囉囉哩


白雲端頌云。一口吸盡西江水。萬古千今無一滴。
要須黨理不黨親。馬祖可惜口門窄乃留駐。參承二載。居士一日問馬

祖曰。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此理如何。馬祖曰。遮
裏無水亦無舟。說甚麼筋骨。居士又問馬祖曰。不昧
本來人。請師高著眼。祖直下[覤-儿+丘]。居士曰。一種沒絃琴。
惟師彈得妙。祖直上[覤-儿+丘]。居士廼作禮。馬祖歸方丈。居
[001-0182b]
士隨後入曰。弄巧成拙。妙喜曰。馬師[覤-儿+丘]上[覤-儿+丘]下。即不無。爭柰昧却本來人。居士雖
然禮拜。渾崙吞箇棗。馬祖歸方丈。士隨後入云。弄巧成拙。救得一半居士有偈曰。有男

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欒頭。共說無生話。徑山杲示羅快然云。
昔龐居士有言。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欒頭。共說無生話。後來元豐間。有箇士人。謂之無為居士。姓楊。名
傑。字次公。嘗參前輩。於宗門中。有真實得力處。曾和龐公此偈云。男大須婚。女大須嫁。討甚閒工夫。更說無生
話。這兩箇俗漢子。將他十方常住一片田地。不向官中印契。各自分疆列界道。我知有。而時時向無佛處稱尊。
當時亦有箇不平底。謂之海印信禪師。時住蘇州定慧。因見無為此偈。亦有一偈曰。我無男婚。我無女嫁。困來
便打眠。誰管無生話。這三箇老漢。說此三偈。快然居士。開眼也著。合眼也著。不開不合也著。妙喜只得冷地看。
看即不無。畢竟快然居士。向開眼處著到耶。合眼處著到耶。不開不合處著到耶。若向開眼處著到。則落在龐
公圈䙡裏。在合眼處著到。則落在楊無為圈䙡裏。在不開不合處著到。則落在海印禪師圈䙡裏。快然見恁麼
說。定道總不恁麼。若總不恁麼。又落在妙喜圈䙡裏。要出三老圈䙡則易。要出妙喜圈䙡則難。快然畢竟如何
出得。待歸延平嫁了女。却緩緩地來。為你說破自爾機辯迅捷。諸方嚮之。



至藥山。藥山和尚。石頭法嗣藥山問曰。一乘中還著得這箇事
麼。居士曰。某甲祇管日求升合。不知還著得麼。藥山
曰。道居士不見石頭得麼。居士曰。拈一放一。未為好
手。藥山曰。老僧住持事繁。居士珍重便出。藥山曰。拈
一放一的是好手。居士曰。好箇一乘問宗。今日失却
也。藥山曰。是是。因辭藥山。藥山命十禪客。相送至門
首。居士乃指空中雪曰。好雪片片不落別處。有全禪
客曰。落在甚處。居士遂與一掌。全曰。也不得草草。居
士曰。恁麼稱禪客。閻羅老子未放你在。全曰。居士作
麼生。居士又掌曰。眼見如盲。口說如啞。


丹霞和尚。法嗣
石頭一日來訪居士。見女子靈照洗菜次。霞問。居士在

否。靈照放下菜籃。斂手而立。霞又問。居士在否。靈照
[001-0182c]
提籃便行。歸舉似居士。居士曰。赤土搽牛嬭。丹霞乃
隨後入見居士。居士見來。不起亦不言。霞乃竪起拂
子。居士竪起槌子。霞曰。祇恁麼。更別有。居士曰。這回
見師不似於前。霞曰。不妨減人聲價。居士曰。比來折
你一下。霞曰。恁麼則瘂却天然口也。居士曰。你瘂由
本分。累我亦瘂。霞便擲下拂子而去。居士召曰。然闍
棃。然闍棃。霞不顧。居士曰。不惟患瘂。兼更患聾。丹霞
一日訪居士曰。昨日相見。何似今日。居士曰。如法舉
昨日事來。作箇宗眼。霞曰。祇如宗眼。還著得龐公麼。
居士曰。我在你眼裏。霞曰。某甲眼窄。何處安身。居士
曰。是眼何窄。是身何安。霞休去。居士曰。更道取一句。
便得此話圓。霞亦不對。居士曰。就中這一句。無人道
得。一日居士向丹霞前。叉手立。少時即出去。霞不顧。
居士却來坐。霞却向居士前。叉手立。少時便入方丈。
居士曰。汝入我出。未有事在。霞曰。這老翁出出入入。
有甚了期。居士曰。却無些子慈悲心。霞曰。引得這漢。
到這田地。居士曰。把甚麼引。霞廼拈起居士幞頭曰。
却似一箇老師僧。居士却將幞頭安霞頭上曰。一似
箇少年俗人。霞應喏三聲。居士曰。猶有昔時氣息在。
霞乃拋下幞頭曰。大似一箇烏紗巾。居士廼應喏三
聲。霞曰。昔時氣息爭忘得。居士彈指三下曰。動天動
地。一日丹霞見居士來。便作走勢。居士曰。猶是拋身
勢。怎生是嚬呻勢。霞便坐。居士乃向前。以拄杖畫地
作七字。霞於下面。書箇一字。居士曰。因七見一。見一
[001-0183a]
忘七。霞曰。這裏著語。居士乃哭三聲而去。一日居士
與丹霞出行。見江水澄碧。居士指水曰。得恁麼也。還
辨不出。霞曰。的箇辨不出。居士以手戽水潑霞三遍。
霞曰。莫恁麼。莫恁麼。却以水潑居士。居士曰。當恁麼
時。堪作箇甚麼。霞曰。無物外。居士曰。得便宜人少。得
便宜人少。霞無對。居士曰。誰不落便宜。又一日訪居
士。至門首相見。乃問居士在不。居士曰。饑不擇食。丹
霞曰。龐老在否。居士曰。蒼天蒼天。便入宅去。丹霞曰。
蒼天蒼天。便回。


居士一日訪長髭和尚。法嗣石頭師陞座。
眾集定。居士出曰。各請自撿好。却於禪牀右立。時有
僧問。不觸主人翁。請師答話。長髭曰。識龐公麼。曰不
識。居士便搊住曰。苦哉苦哉。僧無對。居士便拓開。師
少間却問。適來這僧。還喫棒否。居士曰。待伊甘始得。
長髭曰。居士祇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居士曰。恁麼
說話。某甲即得。外人聞之。要且不好。長髭曰。不好箇
甚麼。居士曰。阿師祇見錐頭尖。不見鑿頭利。應菴華云。風行
草偃。水到渠成。覿面提持。斬釘截鐵。龐居士打開無盡寶藏。運出自己家珍。要且只解自家富貴。安能富貴別
人。長髭久經陣敵。慣戴作家。至險至危處。愈見八面玲瓏。歸宗大眾集定。其間設有一個半個。善能自撿。便與
趕出。何故。家無白澤之圖。豈有如是妖恠大同普濟和尚。法嗣石頭一日問居

士曰。是箇言語。今古少人避得唇舌。只如翁避得麼。
居士應喏。普濟再舉前話。居士曰。甚麼處去來。普濟
又舉前話。居士曰。什麼處去來。普濟曰。非但如今。古
人亦有此語句。居士作舞而去。普濟曰。這風顛漢。自
過教誰點撿。一日普濟訪居士。居士曰。憶在母胎時。
[001-0183b]
有一則語。舉似阿師。不得作道理主持。普濟曰。猶是
隔生也。居士曰。向道不得作道理。普濟曰。驚人之句。
爭得不怕。居士曰。如師見解。可謂驚人。普濟曰。不作
道理。却成道理。居士曰。不但隔一生兩生。普濟曰。粥
飯底僧。一任撿責。居士鳴指三下。普濟一日見居士
來。便掩却門曰。多知老翁。莫與相見。居士曰。獨坐獨
語。過在阿誰。普濟乃開門。居士把住曰。是師多知。是
我多知。普濟曰。多知且置。閉門與開門。卷舒爭幾許。
居士曰。祇此一問。氣急殺人。普濟默然。居士曰。弄巧
成拙。一日見普濟。居士拈起手中笊籬曰。大同師。大
同師。普濟不應。居士曰。石頭一宗。到師處氷消瓦解。
普濟曰。不得龐翁舉灼然如此。居士拋下笊籬曰。寧
知不直一文錢。普濟曰。雖不直一文錢。欠他又爭得。
居士作舞而去。普濟提起笊籬曰。居士。居士回首。普
濟作舞而去。居士撫掌曰。歸去來。歸去來。


大梅和尚。
法嗣馬祖居士聞之。欲驗師實。特去相訪。纔相見。居士便
問。久嚮大梅。未審梅子熟也未。大梅曰。熟也。你向甚
麼處下口。居士曰。百雜碎。大梅伸手曰。還我核子來。
居士便去。


訪芙蓉太毓。法嗣馬祖因行食。到居士前。居士
擬接。毓乃縮手曰。生心受施。淨名蚤訶。去此一機。居
士還甘否。居士曰。當時善現豈不作家。毓曰。非關他
事。居士曰。食到口邊。被他奪却。毓乃下食。居士曰。不
消一句子。圓悟勤云。善現作家。芙蓉奇特。盡被龐居士一時領過了也。只如龐居士道不消一
句子。且道是那一句。端坐受供養。施主[蒙-卄+並-前-刖-一]安樂。頌云。淨明呵善現。芙蓉勘龐老。彼此不相饒。峻機無處討。雲行
[001-0183c]
雨施。雷奔電掃。殺虎陷虎。出草入草。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又問。馬大師著

實為人處。還分付吾師否。毓曰。某甲尚未見他。作麼
生知他著實處。居士曰。祇此見知。也無討處。毓曰。居
士也不得一向言說。居士曰。一向言說。師又失宗。若
作兩向三向。師還開得口否。毓曰。直是開口不得。可
謂實也。居士撫掌而出。


本谿和尚。法嗣馬祖因居士問。丹
霞打侍者意在何所。本谿曰。大老翁見人長短在。居
士曰。為我與師同參。方敢借問。本谿曰。若恁麼。從頭
舉來。共你商量。居士曰。老大翁不可共你說人是非。
本谿曰。念翁年老。居士曰。罪過罪過。一日本谿見居
士來。乃目示多時。居士廼將杖子。畫一圓相。本豁便
近前。以脚踏。居士曰。是甚麼。是甚麼。却於居士前。畫
一圓相。居士亦以脚踏却。本豁曰。來時有。去時無。居
士抱杖子而立。本谿曰。來時有。去時無。居士曰。幸自
圓成。徒勞目視。本谿拍手曰。奇時一無所得。居士拈
杖子。點點而去。本谿曰。看路看路。居士曰。是甚麼。是
甚麼。


石林和尚。法嗣馬祖見居士來。乃竪起拂子曰。不落
丹霞機。試道一句子。居士奪却拂子。却自竪起拳。石
林曰。正是丹霞機。居士曰。與我不落看。石林曰。丹霞
患瘂。龐公患聾。居士曰。恰是。石林無語。居士曰。向道
偶爾。又一日問居士。某甲有箇借問。居士莫惜言語。
居士曰。便請舉來。石林曰。元來惜言語。居士曰。這箇
問訊。不覺落他便宜。石林乃掩耳。居士曰。作家作家。
石林一日自下茶與居士。居士纔接茶。石林乃抽身
[001-0184a]
退後曰。何似生。居士曰。有口道不得。石林曰。須是恁
麼始得。居士拂袖而去曰。也大無端。石林曰。識得龐
翁也。居士却回。石林曰。也大無端。居士無語。石林曰。
也解無語去。


又訪齊峯和尚。法嗣馬祖齊峯曰。俗人頻頻
入僧院。討箇甚麼。居士廻顧兩邊曰。誰恁麼道。齊峯
乃咄之。居士曰。在這裏。齊峯曰。莫是當陽道麼。居士
曰。背後底聻。齊峯回首曰。看看。居士曰。草賊大敗。齊
峯無語。一日齊峯與居士並行。居士廼前行一步曰。
我強如師一步。齊峯曰。無背向。老翁要爭先在。居士
曰。苦中苦。未是此一句。齊峯曰。怕翁不甘。居士曰。老
翁若不堪。齊峰堪作箇甚麼。齊峯曰。若有棒在手。打
不解倦。居士便行一摑曰。不多好。齊峯始拈棒。被居
士把住曰。這賊今日一場敗闕。齊峯笑曰。是我拙。是
公巧。居士乃撫掌出曰。平交平交。居士又問。此去峯
頂有幾里。齊峯曰。甚麼處去來。居士曰。可謂峻硬。不
得問著。齊峯曰。是多少。居士曰。一二三。齊峯曰。四五
六。居士曰。何不道七。齊峯曰。纔道七。便有八。居士曰。
住得也。齊峯曰。一任添取。居士喝便出去。齊峯隨後
亦喝。居士曰。不得堂堂道。齊峯曰。還我恁麼時龐公
主人翁來。居士曰。少神作麼。齊峯曰。好箇問訊。問不
著人。居士曰。好來好來。應菴華云。發大機。顯大用。且非電光石火。疾燄過風。要須
平地上嶮崖。孤峻處平坦。看他二老深入虎穴。透徹淵源。至於結角羅紋。游刃磅礴。得大自在。因甚麼峰頂未
曾到。只如齊峰云。還我恁麼時龐老主人公來。士云。少神作麼。歸宗向這裏。擬着箇眼。也要諸人瞥地。良久云。
竹影掃堦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


又訪百靈和尚。法嗣馬祖路次相逢。百
[001-0184b]
靈便問。南嶽得力句。還曾舉向人也無。居士曰。曾舉
來。百靈曰。舉向甚麼人。居士以手自指曰。龐公。百靈
曰。直是妙德空生。也讚歎不及。居士却問。阿師得力
句。是誰得知。百靈戴笠子便行。居士曰。善為道路。百
靈更不回首。徑山杲云。這箇話端。若不是龐公。幾乎錯舉似人。雖然如是。百靈輸他龐老一
着。何故。當時不得箇破笠頭。遮却髑髏。有甚面目。見他龐公。楚石琦云。百靈戴笠便去。得力句分明舉似來。因
甚麼妙喜老人道。百靈有甚面目見他龐公。也是扶強不扶弱。有人與妙喜作主。要問作麼生是得力句。速道
速道。擬議不來。劈脊便棒一日百靈問曰。道得道不得。俱未免。汝

且道未免箇甚麼。居士以目瞬之。百靈曰。奇特更無
此也。居士曰。師錯許人。百靈曰。誰不恁麼。誰不恁麼。
居士珍重而去。一日百靈在方丈內坐。居士入來。百
靈把住曰。今人道。古人道。居士作麼生道。居士打百
靈一摑。百靈曰。不得不道。居士曰。道即有過。百靈曰。
還我一摑來。居士近前曰。試下手看。百靈便珍重。一
日居士問百靈曰。是這箇眼目。免得人口麼。百靈曰。
作麼免得。居士曰。情知情知。百靈曰。棒不打無事人。
居士轉身曰。打打。百靈方拈棒起。被居士把住曰。與
我免看。百靈無語。


又訪松山和尚。法嗣馬祖同居士喫茶。
居士舉起橐子曰。人人盡有分。為甚麼道不得。松山
曰。祇為人人盡有。所以道不得。居士曰。阿兄為甚麼
却道得。松山曰。不可無言也。居士曰。灼然灼然。松山
便喫茶。居士曰。阿兄喫茶。為甚麼不揖客。松山曰誰。
居士曰龐公。松山曰。何須更揖。後丹霞聞。乃曰。若不
是松山。幾被箇老翁惑亂一上。居士聞之。乃令人傳
[001-0184c]
語丹霞曰。何不會取未舉橐子時。一日松山與居士
看耕牛。居士指牛曰。是伊時中更安樂。只是未知有。
松山曰。若非龐公。又爭識伊。居士曰。阿師道。渠未知
有箇甚麼。松山曰。未見石頭。不妨道不得。居士曰。見
後作麼生。松山撫掌三下。一日居士訪松山。見松山
携箇杖子。便曰。手中是箇甚麼。松山曰。老僧年邁。闕
伊一步不得。居士曰。雖然如是。壯力猶存。松山便打。
居士曰。放却手中杖子。致將一問來。松山拋下杖子。
居士曰。這老漢。前言不付後語。松山便喝。居士曰。蒼
天中更有怨苦。一日松山與居士行次。見僧擇菜。松
山曰。黃葉即去。青葉即留。居士曰。不落黃葉。又怎生。
松山曰道取。居士曰。不為賓主大難。松山曰。只為強
作主宰。居士曰。誰不恁麼。松山曰。不是不是。居士曰。
青黃不留處。就中難道。松山曰。也解恁麼去。居士珍
重大眾。松山曰。大眾放你落機處。居士便行。一日松
山與居士話次。倐拈起案上尺子曰。還見這箇麼。居
士曰見。松山曰。見箇甚麼。居士曰。松山松山。松山曰。
不得不道。居士曰。爭得松山。乃拋下尺子。居士曰。有
頭無尾得人憎。松山曰。不是公今日還道不及。居士
曰。不及箇甚麼。松山曰。有頭無尾。居士曰。強中得弱
即有。弱中得強即無。松山抱住居士曰。這箇老子。就
中無話處。


又訪則川和尚。法嗣馬祖則川曰。還記得見石
頭時道理否。居士曰。猶得阿師重舉在。則川曰。情知
久參事慢。居士曰。阿師老耄。不啻龐公。則川曰。二彼
[001-0185a]
同時。又爭幾許。居士曰。龐公鮮徤。且勝阿師。則川曰。
不是勝我。祇欠汝箇幞頭。居士拈卜幞頭曰。恰與師
相似。川大笑而已。川摘茶次。居士曰。法界不容身。師
還見我否。則川曰。不是老僧。洎答公話。居士曰。有問
有答。葢是尋常。則川乃摘茶不聽。居士曰。莫怪適來
容易借問。川亦不顧。居士喝曰。這無禮儀老漢。待我
一一舉向明眼人。則川乃拋却茶籃。便歸方丈。雪竇云。則
川只解把定封疆。不能同生同死。當時好與捋下幞頭。誰敢喚作龐居士一日則川在方

丈內坐。居士見曰。只知端坐方丈。不覺僧到參時。則
川垂下一足。居士便出三兩步却回。則川却收足。居
士曰。可謂自由自在。則川曰。爭柰主人何。居士曰。阿
師只知有主。不知有客。則川喚侍者點茶。居士乃作
舞而出。


居士到仰山。法嗣溈山問久嚮仰山。到來為甚麼
却覆。仰山竪起拂子。居士曰恰是。仰山曰。是仰是覆。
居士乃打露柱曰。雖然無人。也要露柱證明。仰山擲
下拂子曰。若到諸方。一任舉似。白雲端頌云。兩箇八文為十六。從頭數過
猶不足。拿來亂撒向堦前。滿地團團春蘚綠


又訪洛浦和尚。法嗣夾山居士拜
起曰。仲夏毒熱。孟冬薄寒。洛浦曰莫錯。居士曰。龐翁
年老。洛浦曰。何不寒時道寒。熱時道熱。居士曰。患聾
作麼。洛浦曰。放你二十棒。居士曰。瘂却我口。塞却你
眼。應菴華云龐居士雖是煅了底金。要且未經本分鉗鎚。洛浦雖輕放過歸宗。不免賊過後張弓。當時待他
道。仲夏毒熱。孟冬薄寒。便與趕出。何故。車不橫推。理無曲斷


居士一日訪谷隱道
者。谷隱問曰。誰。居士竪起杖子。谷隱曰。莫是上上機
麼。居士拋下杖子。谷隱無語。居士曰。只知上上機。不
[001-0185b]
覺上上事。谷隱曰。作麼生是上上事。居士拈起杖子。
谷隱曰。不得草草。居士曰。可憐強作主宰。谷隱曰。有
一機人。不要拈搥竪拂。亦不用對答言辭。居士若逢。
如何則是。居士曰。何處逢。谷隱把住居士。乃曰莫這
便是否。居士驀面便唾。谷隱無語。居士與一頌曰。焰
水無魚下底鈎。覔魚無處笑君愁。可憐谷隱孜禪伯。
被唾如今見亦羞。


居士甞遊講肆。隨喜金剛經。至無
我無人處。致問曰。座主既無我無人。是誰講誰聽。座
主無對。居士曰。某甲雖是俗人。粗知信向。座主曰。祇
如居士。意作麼生。居士以偈答曰。無我復無人。作麼
有踈親。勸君休歷座。不似直求真。金剛般若性。外絕
一纖塵。我聞并信受。總是假名陳。座主聞偈。欣然仰
歎。


居士因在床上臥看經。有僧見云。居士看經。須具
威儀。居士翹起一足。僧無語。


居士一日在洪州。市內
賣笊籬。見一僧緣化。乃將一文錢問曰。不辜負信施
道理。還道得麼。若道得即捨。僧無語。居士曰。你問。我
與你道。便問。不辜負信施道理作麼生。居士曰。少人
聽。又曰會麼。僧曰不會。居士曰。是誰不會。


居士一日
見牧童。乃問。路從甚麼處去。童曰。路也不識。居士曰。
這看牛兒。童曰。這畜生。居士曰。今日甚麼時也。童曰。
插田時也。居士大笑。


居士所至之處。老宿多往復問
醻。皆隨機應響。非格量軌轍之可拘也。元和中。北遊
襄漢。隨處而居。有女名靈照。常鬻竹漉籬。以供朝夕。
居士甞有偈曰。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此是選佛
[001-0185c]
場。心空及第歸。


又曰。心如境亦如。無實亦無虗。有亦
不管。無亦不拘。不是聖賢。了事凡夫。妙喜拈云。白的的。清寥寥。水不
能濡。火不能燒。是箇甚麼。切不得問着。問著則瞎却你眼。以拄杖擊香臺一下


楚石琦拈云。要作了事凡夫。
更須進前三步


易復易。即此五蘊有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
無相法身豈有二。若捨煩惱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
地。


護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會得箇中意。鐵船水上
浮。圜悟勤舉此偈云。且道殺箇甚麼。殺眾生物命。凡夫見解。殺六賊煩惱。座主見解。殺佛殺祖。大闡提人見
解。衲僧分上。畢竟殺箇甚麼。試定當看。僧問。未審殺箇甚麼。師曰。大有人疑着。曰學人到這裡。直得步步絕行
蹤時如何。悟曰。未有金剛王寶劒在。圜悟又云。只如護生須用殺。且道殺箇甚麼。便有禪和子道。不是殺物命。
只是殺無明賊。殺煩惱賊。殺六根六塵賊。殺爭人爭我賊。雖然一期也似。要且未夢見衲僧脚跟頭。既是護生。
須是明殺意。如何是殺意。嶮。若向箇裏辨得出。便可放一線道。浩浩之中。管取坐斷天下人舌頭。然後始殺得
盡。然雖如是。釋迦老子也殺不盡。迦葉也殺不盡。西天。二十八祖也殺不盡。唐土六祖也殺不盡。要明不盡底。
須是放却從前已後見解。明暗玄妙理性。殊勝奇特。潔淨剗除。不留毫末。也不到極盡處。只如正盡處。合作麼
生。還委悉麼。深山大澤無人到。聚頭正好共商量


中峰本云。莫是殺生與護生。一念平等麼。恁麼商量。瞎人
眼目


居士與行婆靈照坐次。居士曰。難難難。十石油麻
樹上攤。婆曰。易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靈照曰。也不
難。也不易。饑來喫飯困來睡。妙喜云。此三人同行不同步。同得不同失。若以
心意識。摶量卜度。非獨不見三人落著處。十二時中。亦自昧却本地風光。不見本來面目。未免被難易不難易
牽挽。不得自在。欲得自在。將此三人道底。作一句看。妙喜已是拖泥帶水。下注脚了也居士曰。

祇如道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如何會。靈照曰。老
老大大。作這箇語話。居士曰。你作麼生。靈照曰。明明
百草頭。明明祖師意。居士乃大笑。徑山杲云。龐居士先行不到。靈照女
末後太過。直饒齊行齊到。若到雲門。一坑埋却。且道過在甚麼處。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


楚石琦云。明明
百草頭。明明祖師意。龐公只解拋磚。靈照何曾瞥地。從教千古萬古黑漫漫。填溝塞壑沒人會偶同

[001-0186a]
賣漉籬。下橋喫撲。靈照見亦倒地。居士曰。你作甚麼。
靈照曰。見爺倒地。某甲相扶。居士將入滅。謂靈照曰。
視日早晚。及午以報。照遽報日已中矣。而有蝕也。居
士出戶觀次。靈照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居士笑曰。我
女鋒捷矣。於是更延七日。州牧于公頔問[病-丙+失]次。居士
謂之曰。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好住世間。皆
如影響。言訖。枕于公膝而化。遺命焚棄。江湖緇白傷
悼。謂禪門龐居士。即毗耶淨名。有詩偈三百餘篇。傳
於世鑒咦氏云。余覽居士臨終偈。有空華落影。陽焰翻波等語。大都居士一門。皆再來人也。特以慈
悲示現。為在家標榜故。嘗抵襄過罐子灘。問狀聞居士。有感驢自言債啇債事。便謂布施本欲集福。翻以貽禍。
因棄家財云。則已入不住法門矣。乃居士遷化去。長子適徃田間。婆急以告其子。應聲未了。忽倚钁頭而逝。豈
惟女㨗于機哉。及婆收諸靈骨已。直向鹿門絕壁。震威一喝。谺然中開。遂投壁。與身俱隱。畢竟是所有空。為復
是所無空。若也緇素得出。許伊把手龐公。其或不爾。且莫𥧌語


先覺宗乘卷一雙髻釋頓讓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