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88 淨土生無生論會集-清-達默 (CBETA)



No.1169-A淨土生無生論會集序



夫淨土者。確實而言非是生。亦非無生也。何則淨土
者。乃心性之異名也。本無惑染。強名曰淨。眾生依止。
強名曰土。既是自心。則生與無生。皆成戲論矣。今言
生者。乃大慈悲父。為兒女心重。於第二門頭。[托-七+友]苦與
樂之謂。乃生滅門意也。又言無生者。乃古善知識。為
佛法情深。依第一義諦。應病下藥。乃真如門意也。二
門唯是一心。說甚生及無生也。然而一心具足二門。
不妨生與無生也。是故古人喚作倚門望子也。若如
此會得。則能圓超四句。圓該四句。絕待圓融。不可思
議。自然超情離見。免墮如藤依樹之誚。若觸火聚之
譏也。嗟乎是時也。正值法苑秋晚。僧海冬深。獅子蟲
徧於霜林。水潦[鴳-女+隹]充滿冰海。縱然佛祖再出。亦無門
可望矣。我輩何人。敢鼓舌搖唇。亦只為支持門庭。事
不獲己耳。問。汝何人也。不自忖量。敢作註解耶。答。我
亦非何人。實亦不敢作註解。今是書也。乃於病苦之
暇。集些殘羮㴼飯。只欲自餐自飲。不意旁觀有不嫌
[001-0871c]
酸臭者。逼而奪之。非不自量也。然是㴼飯也。雖不可
飽人之口。而於我等譏餓者。不無小補。今題曰會集
者。謂釋題一科。皆出徹祖之筆。若不集之。恐失傳也。
論中著述。盡採台宗之意。若不會之。恐失詳也。今會
而集之。作斯名焉。


道光己酉年清和月紅螺山慕蓮學人達默述No.1169


淨土生無生論會集
明天台山幽溪沙門 傳燈和南 撰
清紅螺山資福比丘 達默和南 集
清紅螺山資福沙門 達林和南 訂


淨土生無生論會集


講釋此論。大科分三。初總標論題。二請加述意。
三分門立論。初又二。初論題。二論主。初又三。初
解淨土。二解生無生。三解論字。初解淨土。又四。
初辯四土。二述緣起。三明宗旨。四顯勝益。初又
三。初明四土名義。二明四土染淨。三明四土橫
豎。初又二。初列名。二辯義○今初。


名者。四土名字也。四土者。十界眾生所依之國土
也。土雖無量。略攝為四。初常寂光土。二實報無障
[001-0872a]
礙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以四土攝十
界者。寂光是佛國土。實報是菩薩國土。方便是聲
聞緣覺國土。同居乃六凡國土。


○二辯義又四。初常寂光土。乃至第四凡聖同居
土○今初。


常寂光土者。乃諸佛所住。三德秘藏也。而分性修
二德。言性德者。乃眾生本具之心性也。梵網玄義
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性
無遷故。三德皆寂。離塵勞故。三德皆光。極明淨故。
如此三法。不縱不橫。名秘密藏。此即下文論中所
謂性體。性量。性具。性體。乃本具法身德。性量。乃本
具般若德。性具。乃本具解脫德。亦即三諦。常即中
諦。寂即俗諦。光即真諦。即一而論三。故非縱。即三
而論一。故非橫。非縱非橫。不可思議。故名秘密藏
也。此乃性德。言修德者。後文云。修之者。稱性照了
也。謂修空觀。破見思。稱真諦性。成般若德。修假觀。
破塵沙。稱俗諦性。成解脫德。修中觀。破無明。稱中
諦性。成法身德也。性修合論。乃清淨法身之所遊
居。約性德理名土。約修德智名身。身土一如。非二
相也。此無各各別異之致。而實徧周別異界中。以
別異界。離此別無安立處故。


○二實報無障礙土


實報無障礙土者。稱乎實相。真實果報。故曰實報。
色心自在。塵剎互含。故曰無礙。此土乃圓教四十
[001-0872b]
一位。別教地上大士之所遊居。身能現土。土亦現
身。不違法性。勝妙莊嚴。具如華嚴經所明。法界安
立海也。又名分證常寂光土。法身大士所居故。


○三方便餘土


方便有餘土者。出三界外有淨土。三乘聖人。修方
便道之所遊居。故曰方便。但盡見思。未除別惑。但
離分段。未免變易。故曰有餘。謂九人生於此土。藏
教二人。謂聲聞支佛。通教三人。謂聲聞。緣覺。及六
地以上菩薩。別教三人。十住。十行。及十迴向。圓教
一人。即十信也。此九人但修空觀。斷見思之通惑。
別圓雖修假中。無明未破。未曾證實。故曰方便。亦
名實報土。乃三乘聖人之實報故。


○四凡聖同居土


凡聖同居土者。本是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動業。之
所招感。而聖人亦復同居。故曰凡聖同居土也。先
明凡。次明聖。凡夫者。謂三界九地也。三界者。謂欲
界。色界。無色界也。九地者。謂一五趣雜居地。二離
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
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
處地。九非非想處地。初五趣雜居者。謂欲界內。三
途。人道。六欲諸天雜處。故曰五趣雜居也。二離生
喜樂者。初禪三天。謂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已離
五欲。發得初禪五支功德。謂覺。觀。喜。樂。一心。故曰
離生喜樂地也。三定生喜樂者。二禪三天。謂少光
[001-0872c]
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此三天。又離初禪覺觀二支。
而得內淨。喜。樂。一心。四支功德。故曰定生喜樂地
也。四離喜妙樂地者。謂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
天。遍淨天。此三天。又離二禪之喜支。而得三禪捨。
念。慧。樂。一心。五支功德。故曰離喜妙樂地也。五捨
念清淨者。謂四禪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此三
乃凡夫天。無想天此外道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

色究竟天此乃五不還天。三果聖人所居。此九天。又離三禪之樂
支。而得不苦不樂。捨。念。一心。之四支功德。故曰捨
念清淨地也。已上四地。名為色界。謂以色蘊為界
也。六空無邊處地者。楞嚴經云。若在捨心。捨厭成
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識無
邊處者。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
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無所有
處者。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逈無攸往。如
是一類。名無所有處。非非想處者。識性不動。以滅
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
是一類。名非非想處。此四地皆無色蘊。故曰無色
界也。又名二十五有。謂四洲四惡趣。六欲并梵天。
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此諸眾生。皆是有漏因
果。故曰二十五有也。此明凡夫○下明聖人。聖有
二種。謂權實。實者。謂藏四果。通六地。別十住。圓十
信。通惑雖斷。報身猶在。故曰實聖。權者。謂此聖人。
或是寂光。實報。方便土人。由大悲願力。哀愍眾生。
[001-0873a]
示生此界。非是業牽。以此二種聖人。與凡雜處。故
曰凡聖同居土也。問。同居土人有權實。上三土亦
有權實否。答。方便土。二權一實。若從同居斷惑而
生。如前九人。總名一實。若從寂光實報。佛及菩薩。
為誘定性二乘。及地前菩薩。令入正位。示居方便。
是名二權。實報土中。一權一實。四十一位。總名一
實。妙覺法佛。現報身相。名之為權。寂光土中。唯實
無權。以是諸佛所遊居故。初明四土名義竟。


○二明四土染淨


四土染淨者。觀經疏云。五濁輕重。同居淨穢。體析
巧拙。有餘淨穢。若第頓入。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
光淨穢。妙宗釋云。五濁者。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
濁。命濁。此五濁輕。所感同居則淨。如極樂世界。妙
喜世界也。五濁重者。則薉。如今娑婆世界也。即娑
婆亦分淨穢不同。如四教凡位。皆令濁輕。所感皆
淨。而圓教輕濁。感同居依正最淨。言體析巧拙。有
餘淨穢者。體者。通教體空觀。析者。藏教析空觀。通
人智巧。用觀則巧。了達五陰當體本空。不待分析
而後知空。以此體空智慧。斷惑證真也。藏人智拙。
用觀則拙。必以四大五陰分析。而後知人空。以此
析空智慧。斷惑證真也。然此土淨相亦寬。析觀感
薉。可在三藏。體觀感淨。不專通人。衍門三教。對三
藏析。俱明體法。通但空體。別次第體。圓不次第體。
三人生彼。俱感淨相。圓人最淨。言次第頓入。實報
[001-0873b]
淨薉者。次第者。別教次第三觀也。頓入。乃圓教一
心三觀也。別人根鈍。不了即中。故先修空觀。斷見
思。次修假觀。斷塵沙。後修中觀。斷無明。故曰次第
三觀也。圓人根利。了達諸法。唯一念心。一念心具
足諸法。非一非諸。亦一亦諸。不斷而斷。圓斷五住。
故曰一心三觀也。而言淨薉者。若論證實。則唯一
淨。今約教道。別十地不融。所感則薉也。言分證究
竟。寂光淨薉者。分證。指別妙覺。究竟。乃圓妙覺。而
分淨薉者。別圓妙覺。同證寂光。若論斷惑。別妙覺
僅斷十二品無明。則與圓二行齊猶。屬分證位。圓
教斷惑。則有四十二品。乃名究竟。故曰分證究竟。
寂光淨薉也。


○三明四土橫豎


論四土橫豎者。約別圓二人論也。豎論者。出於同
居。乃入方便。出於方便。乃入實報。出於實報。而入
寂光。斷惑既淺深不同。住處亦高下逈別。橫論則
不移當處。所見自殊。於同居土。橫超上三土。所謂
見思斷盡。即見方便。塵沙斷盡。分破無明。即見實
報。亦得分見寂光。無明斷盡。即得了了見於寂光。
於方便土。橫超上二。謂實報寂光。於實報土。橫超
一土。謂寂光。寂光土無復可超。亦無橫豎。又約諸
佛菩薩。及三乘聖人。隨於己土。橫豎自在。寂光土
能為眾生。現下三土。實報能現下二。方便能現同
居。又同居土能示上三土。方便能示上二土。實報
[001-0873c]
土。能示寂光土也。初辯四土竟。


○二述緣起


夫緣起者。現前一念妄心。乃一法界總緣起。徹祖
曰。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
則曰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更有何
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隨淨緣。即佛法界
緣起。迷隨染緣。即九法界緣起。十方虗空。是此一
念迷昧。一切國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報。乃此
一念情想合離。四大依報。是此一念動靜違順。唯
依此念。變現諸法。離此念外。無法可得。原此一念。
本是法界。從緣而起。緣無自性。全體法界。故得橫
遍十方。豎窮三際。離過絕非。不可思議。法爾具此
威神。法爾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於西方阿彌陀
佛。求生極樂淨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已在我之
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內。如兩鏡交光。
相含互照。此橫遍十方之相也。若約豎窮三際。則
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
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帝網珠光。難齊
全體。南柯夢事。略類一斑。此理悟之最難。信之最
易。但能直下承當。終必全身受用。可謂參學事畢。
所作已辦矣。如或未能。但當任便觀察。隨分受用
耳。述緣起竟。


○三明宗旨。又四。初直示唯心。二進明萬法。三絕
待圓融。四超情離見。初又分四。初約現等三量。
[001-0874a]
楷定唯心。二約事理二門。辯明具造。三約名體
同異。揀定真妄。四約本有現前。折衷指點○今
初。


宗者。綱宗。旨。謂旨趣。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
為宗。此唯心之義。須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現量。比
量。聖言量也。現量。謂親證其理也。如羅什大師。隨
母入寺。見佛鉢。喜而頂戴之。俄而念曰。我年甚幼。
佛鉢甚重。何能頂戴。是念纔動。忽失聲置鉢。遂悟
萬法唯心。高麗唯曉法師。來此土參學。夜宿塚間。
渴甚。明月之下。見清水一汪。以手掬而飲之。殊覺
香美。至次日清晨。乃見其水。為墓中控出。遂惡心
大吐。乃悟萬法唯心。便回本國著述。此皆現量親
證也。比量者。借眾相而觀於義。比喻而知也。諸喻
之中。夢喻最切。如夢中所見。山川人物。萬別千差。
皆不離我能夢之心。離夢心外。別無一法可得。即
此可以比喻而知。現前一切萬法。但唯心現也。聖
言量者。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千經萬論。皆如是說。
楷定唯心竟。


○二約事理二門辯明具造


言辯明具造者。具。謂理具。造。謂事造。只此一念心
中。本具十界萬法。即此一念心性隨緣。能造十界
萬法。理具。如金中本具。可成瓶盤釵釧之理。事造。
如工匠爐鎚之緣。造成瓶盤釵釧之器。又理具。如
[麩-夫+丐]中本具可成種種食物之理。事造。如水火人工
[001-0874b]
之緣。造成種種食物。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理若不
具。事何所造。所以理具。但具事造。離理具外。別無
事造。由有事造。方顯理具。事若不造。爭知理具。所
以事造。秪造理具。離事造外。別無理具也。已辯具
造竟。


○三約名體同異揀定真妄


言揀定真妄者。佛法中有名同體異者。有名異體
同者。名同體異。如心之一名。有肉團心。有緣慮心。
有集起心。有堅實心。肉團心。同外四大。無所知識。
緣慮心。通於八識。以八種識。皆能緣慮自分境故。
此則是妄。集起心。唯約第八。以能集諸法種子。能
起諸法現行故。此則真妄和合。堅實心者。即堅固
真實之性。乃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今言唯心者。
乃唯堅實純真之心也。名異體同者。如諸經中所
說真如。佛性。實相。法界等。種種極則之名。皆此堅
實純真心也。已揀真妄竟。


○四約本有現前折衷指點


言折衷指點者。以諸經皆言無始本有真心。夫既
曰本有。即今豈無。而今現有。即本有也。若無無始。
則無現前。若離現前。豈有無始。是故不必高尊本
有。遠推無始。但現前一念心之自性。即本有真心
也。以現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
日不變。離此現前一念之外。豈別有真心可得哉。
古德云。威音那畔。不離今世門頭。眾生現行無明。
[001-0874c]
即是諸佛不動智體。其庶幾乎。由上四義。以顯唯
心。故一以唯心為宗也。初直示唯心竟。


○二進明萬法


進明萬法者。又一句阿彌陀佛。以唯佛為宗。以一
切萬法。既是心現。全體唯心。心無彼此。心無分齊。
於十界萬法。若依若正。假名實法。隨拈一法。皆即
心之全體。皆具心之大用。如心橫遍。如心豎窮。以
唯心義成。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唯法。乃至唯
微塵。唯芥子。一切唯義俱成。一切唯義俱成。方成
真唯心義。一切唯義不成。但有唯心之虗名。而無
唯心之實義。以一切唯義俱成。故曰法無定相。遇
緣即宗。唯微塵唯芥子。尚可為宗。八萬相好莊嚴
之果地彌陀。反不可以為宗也。故以唯佛為宗。第
二進明萬法竟。


○第三絕待圓融


絕待圓融者。又一句阿彌陀佛。以絕待圓融為宗。
於十界萬法。隨拈一法。無非即心全體。具心大用。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離於四句。絕於百非。獨體全
真。更無有外。彌滿清淨。中不容他。一法既爾。萬法
皆然。各約諸法。當體絕待無外。是為絕待。又以十
界萬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羅。一一該徹。
彼彼無障無礙。各各無壞無雜。如當臺古鏡。影現
重重。如帝網千珠。迴環交攝。此約諸法迭互相望。
是為圓融。今合絕待圓融為一宗。正絕待時。即圓
[001-0875a]
融。正圓融時。便絕待。非離絕待。別有圓融。絕待。絕
待其圓融。非離圓融。別有絕待。圓融。圓融其絕待。
絕待圓融。各皆不可思議。今共合為一宗。則不思
議中不思議也。第三絕待圓融竟。


○第四超情離見


超情離見者。以但約諸法絕待。離過絕非。已超一
切眾生情妄執著。三乘賢聖所見差別。若約諸法
圓融。圓該四句。融會百非。尤非凡情聖見之所能
及。故總立超情離見為宗。初以唯心為宗。次以唯
佛為宗。三以絕待圓融為宗。末以超情離見為宗。
總此四重宗旨。方是一句彌陀正宗宗旨。豈易言
哉。第三明宗旨竟。


○第四顯勝益


夫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此乃千聖同途。
千古不易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
必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然後得論其
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練。不免撞牆磕壁。墮坑落
塹矣。唯淨土一門則不然。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
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
說法。但發願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親知
親見之境界。非彼三乘賢聖。所能知見也。但當深
信佛言。依此而發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
不必另求悟門也。又餘門修道。必悟後依法修習。
攝心成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所發之慧。有勝有
[001-0875b]
劣。所斷之惑。有淺有深。然後方可論其退與不退。
唯此淨土門中。唯以信願之心。專持名號。持至一
心不亂。淨業即為大成。身後決定往生。一得往生。
便永不退轉矣。又餘門修道。先須懺其現業。若現
業不懺。即為障道。則進修無路矣。修淨業者。乃帶
業往生。不須懺業。以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
劫生死重罪故。又餘門修道。須斷煩惱。若見思煩
惱分毫未盡。則分段生死不盡。不能出離同居國
土。唯修淨業者。乃橫出三界。不斷煩惱。從此同居。
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則生死根株便永斷矣。既生
彼土。則常常見佛。時時聞法。衣食居處。出於自然。
水鳥樹林。皆悉說法。同居土中。橫見上三土。諸上
善人。俱會一處圓證三種不退。一生便補佛位。然
則淨土一門。最初省求悟門。末後不待發慧。不須
懺業。不斷煩惱。至極省要。至極徑捷。及其證入。至
極廣大。至極究竟。學者當細心玩味而詳擇之。毋
以一時貢高。失此殊勝最大利益也。顯勝益竟。大
科解淨土已竟。


○二解生無生又三。初約教。二揀收。三破立○今
初。


言約教者。四教皆有生無生義。若不細揀。則有儱
伺之過。約藏教者。綱宗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
滅滅已。寂滅為樂。因滅會真。滅非真諦。滅尚非真。
況苦集道。真諦在因果事相之外。故依衍教。判為
[001-0875c]
偏真無生也。約通教者。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解苦無苦而有真諦。苦
尚即真。況集滅道。此乃即真無生也。約別教者。真
如法性。隨緣不變。在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
逈超二邊。不即諸法。此乃但中無生也。約圓教者。
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
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此乃
圓教圓超四句。圓該四句。不思議之無生也。約教
竟。


○二揀收


言揀收者。謂揀去前三無生。收入圓乘也。何者。藏
教則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生滅者。二十五有生滅
法也。寂滅者。偏真涅槃生也。無生在生滅之外。
此論生無生者。乃即生之無生。故非藏教之意也。
通教雖言生即無生。不得意人。終歸[厂@火]斷之果。又
藏通二教。不言他方佛土。此論乃他方淨土之生。
即是無生。故又非通教之意也。別教雖言他方佛
土。而但中之理。不即二邊。此論生無生者。乃即二
邊之生。即中道無生。故又非別教意也。唯圓教即
中之理。即四土之生法。當體即中。圓離四句。圓融
四句。謂生即無生也。亦即亦生亦無生也。亦即非
生非無生也。舉一即四。全四即一。故曰不可思議
之無生。正是此論之本旨。故曰淨土生無生論也。


○三破立
[001-0876a]


破立者。世人有偏執有生者。偏執無生者。偏執有
生。猶有往生之益。而偏執無生者。大端墮在緣影
妄想。以為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故題曰。淨土生無
生論。正破緣影之虗妄。而立乎淨土之生。即心性
之無生也。故古德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又
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
道義。下文論云。心具而造。豈分能所。即心是佛。即
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
當處皆是心性。故明此宗而求生樂土者。乃生與
無生兩冥之至道也。解生無生竟。


○三解論字


梵語優波提舍。此云論義。裂網疏云。謂問辯徵析。
剖斷開示。令得決定之謂也。問辯徵析。乃教論。剖
斷開示。乃行論。令得決定。乃理論。又問辯徵析。乃
名字位中聞慧教行理。剖斷開示。乃觀行相似位
中思慧教行理。令得決定。乃分證位中修慧教行
理。又約教。乃世界悉檀之論。約行。乃為人對治悉
檀之論。約理。乃第一義悉檀之論。釋論題竟。


○第二釋論主


明者。國號也。朱氏而有天下。稱為大明。天台山。浙
江之山也。在台州之北。幽溪者。地名。在山內。沙門
者。梵語。或云桑門。皆梵音不同。什師云。佛法及外
道。凡出家者。皆稱沙門。乃出家之都稱。或翻息心。
瑞應經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又云勤息。謂
[001-0876b]
勤求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今釋沙門有四教。各分
四種。謂勝道沙門。說道沙門。活道沙門。污道沙門。
若勤求藏通戒定慧。息見思之心。證三乘果。乃藏
通二教勝道沙門。若從真起應。說生滅無生二種
四諦。乃說道沙門。若稟二教。修七科道品。乃活道
沙門。不然者。乃污道沙門也。別圓亦然。傳燈。乃論
主之諱也。謂傳真諦燈。俗諦燈。中諦燈。次第燈。一
心燈。今造此論。乃傳西方唯心四土。自性三身。一
心妙蓮燈也。和南者。梵云。槃那寐。或云。槃談。訛云
和南也。皆翻我禮。即禮拜也。撰者述也。造也。大師
俗姓葉。浙江衢州人。少從進賢映庵禪師薙髮。隨
謁百松法師。聞講法華。恍有神會。次問楞嚴大定
之旨。百松瞪目周視。燈即契入。百松以金雲紫袈
裟授之。一生修法華。大悲。光明。彌陀。楞嚴等懺。無
虗日。卜居幽溪高明寺。先有土人葉祺。葬親寺後。
夢神云。此聖道場地。將有肉身菩薩大作佛事。可
速遷。祺不信。俄舉家病困。懼而徙焉。翌日燈至。即
其地立天台祖庭。學侶輻輳。嘗於新昌大佛前。登
座豎義。眾聞石室天樂鏗鏘。講畢乃寂。而著作此
論。融會三觀。闡揚淨土法門。每歲修四三昧。身先
率眾。精進勇猛。註楞嚴維摩等經。凡染翰。必被戒
衲。前後應講七十餘期。預知時至。手書妙法蓮華
經五字。復高唱經題者再。泊然而寂。總標論題竟。


○二請加述意。又二。初歸命請加。二造論成益○
[001-0876c]
今初。


「 稽首能仁圓滿智
 無量壽覺大導師
 所說安養大乘經
 了義了義至圓頓
 妙德普賢觀自在
 勢至清淨大海眾
 馬鳴龍樹及天親
 此土廬山蓮社祖
 天台智者并法智
 古往今來宏法師
 我今皈命禮三寶
 求乞冥加發神識」



【造論宏法。必先歸命三寶者。略有四義。一順古先
聖賢儀式故。二令增長眾生福德善根故。三不同
外道議論無宗本故。四顯示能歸所歸性空寂。感
應道交難思議故。須知歸命。有能歸所歸。請加。有
能請所請。先明能歸。文中稽首者。下拜首至地。舉
身業。總攝三業也。又言歸命者。乃身命歸依也。歸
者。投向義。返還義。生死海中。唯三寶功德可作恃
怙。故應投向。三寶體性。即眾生現前介爾心性。由
無始來背覺合塵甘自逃背。今背塵合覺。復本心
源。故名返還。命者。依於色心連持不斷之所假立。
非有實法。但為眾生迷情之所寶重。隨順世間語
言。舉此總攝三業也。將此最重之命。投向住持三
寶。則為增上緣。研此假立命根本不可得。便返還
一體三寶也。能仁下。所歸三寶。又三。先明佛寶。二
明法寶。三明僧寶。能仁圓滿智。無量壽覺大導師
者。佛寶也。初句明此土教主。次句彼土導師。梵語
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表大悲。不住涅槃。
[001-0877a]
寂默表大智。不住生死。乃悲智雙運。立此嘉稱。又
能仁者。姓也。阿含云。昔有輪王。姓甘蔗氏。聽次妃
之譖。擯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歸人。不
數年間。乃為強國父王悔憶。遣使往召。四子辭過
不還。父王三嘆。我子釋迦。因此命族。又云。住直樹
林。又號釋迦。既於林立國。即以林為姓。寂默者。字
也。本行經云。又諸釋種。立性憍慢多言。及見太子。
悉皆默然。王云。宜字牟尼。又能仁表大悲。而有生
緣悲。法緣悲。無緣悲。寂默表大智。而有一切智。道
種智。一切種智。今三悲究竟。三智圓滿。三悲為福
德莊嚴。三智為智慧莊嚴。福慧雙足。莊嚴法身。故
曰釋迦牟尼也。無量壽者。彼土接引導師也。要解
云。梵語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
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壽則豎。窮三際。光則橫遍十
方。橫豎交徹。即法界體。今言無量壽。乃舉豎以攝
橫也。覺者。謂自覺。覺他。覺滿。悟性真常。了惑虗妄。
名自覺。運無緣慈。度有情界。名覺他。窮源極底。行
圓果滿。名覺滿也。大導師者。然佛具三身引物。若
行人至觀行相似位中。不為見思所亂。故感彌陀
變化身。及諸聖眾。引歸同居方便二種淨土。若至
分證位中。不為二邊所亂。故感受用身。及諸聖眾。
引歸實報寂光二種淨土。然佛有四十八種大願。
又具三身普引。故曰大導師也。佛寶竟。二明法寶。
所說者。佛為能說。經為所說。安養者。梵云須摩提。
[001-0877b]
此云安養。又云清泰。又云極樂。乃永離眾苦。第一
安隱之謂。大乘者。大乃對小而言。具體相用三大。
法華經云。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其車高。故言體大。
其車廣。故言相大。眾寶莊校。故言用大。乘者。車乘。
約喻為名。運載為義。而有三種。謂理乘。隨乘。得乘。
體大為理乘。相大為隨乘。用大為得乘。又所乘三
大為理乘。能乘三智為隨乘。能所究竟為得乘。經
者。梵云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契緣。契事。契理。契緣
為教經。契事為行經。契理為理經。又契緣。故為世
界悉檀之經。契事。故為為人。對治二種悉檀之經。
契理。故為第一義悉檀之經。了義者。謂了明第一
義諦之理。中道之理。為理了明。佛法界證窮此理。
為事了明。安養諸經。具此事理二了。故曰了義中
了義也。至圓頓者。謂圓教之理。具四義故名圓。謂
圓妙。圓融。圓足。圓頓。今淨土法門。念念之中。圓轉
五濁故妙。圓淨四土故融。圓見三身故足。圓證三
不退故頓。帶業往生。一生成佛。可謂至圓至頓也。
法寶竟。三明僧寶。
○妙德者。梵語文殊師利。或云
曼殊室利。此云妙德。亦云妙吉祥。謂文殊生時。十
事吉祥。謂光明滿室。甘露盈庭。地湧七珍。神開伏
藏。雞生鳳子。猪娩龍豚。馬產麒麟。牛生白澤。倉變
金粟。象具六牙。具此十瑞。故曰妙吉祥。生於舍衛
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從母右脅而生。身紫
金色墮地能語。尋於佛所出家。首楞嚴三昧經。過
[001-0877c]
去無量阿僧祇劫。南方世界名平等。佛號龍種上
尊王如來。即文殊是。央掘經言。現在北方常喜世
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文殊是。悲華經言。阿彌
陀佛。為轉輪王時。第三王子。名曰王眾。於寶藏佛
所。發菩提心。願於來世。行菩薩道。無有齊限。莊嚴
佛剎。大寶填廁。又無惡觸。及諸女人。及其名字。佛
即改王眾字。號為文殊師利。授記曰。於未來世。南
方世界。名曰清淨無垢寶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號曰普現如來。
○普賢者。梵云邲輸䟦陀。悲
華經云。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第八王子。名曰泯
圖。於寶藏佛前發願。願於是不淨世界。修菩薩行。
復當修治莊嚴。十千不淨世界。令得嚴淨。如青香
光明無垢世界。亦當教化無量菩薩。令心清淨。皆
趣大乘。悉使充滿我之世界。佛即改泯圖名。號為
普賢。授記未來於北方知水善淨功德世界。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觀自在者。梵云阿那婆婁吉低輸。此云觀世音。
又名觀自在。現在西方極樂世界。為補處菩薩。悲
華經云。往昔劫中。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觀世音
菩薩。為第一太子。名曰不眴。爾時寶藏如來。為轉
輪王授記已。不眴太子。前白佛言。世尊。今我以大
音聲。告諸眾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盡回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
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暗處。憂愁孤窮
[001-0878a]
無有救護。若能念我。稱我名字。若其為我天耳所
聞。天眼所見。是眾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惱者。我終
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我今復當為眾
生故。發上勝願。願轉輪聖王。於安樂世界。作佛事
已。入無餘涅槃。乃至正法住時。我於其中修菩薩
道。是佛正法初夜滅。即其後夜。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時寶藏佛。尋為授記曰。汝觀天人三惡一
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令眾生
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無量壽佛般涅槃
已。第二恒河沙阿僧祇劫。彼土轉名一切珍寶所
成就世界。所有種種莊嚴。無量無邊。安樂世界所
不能及。汝於菩提樹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勢至者。梵語
摩訶那鉢。此云大勢至。現在極樂世界。第二補處
菩薩也。悲華經云。昔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大勢
至為第二太子。名曰尼摩。爾時寶藏如來。為王及
第一太子授記已。第二王子。亦白佛言。世尊。如我
所有身口意業。清淨福德。盡以回向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願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佛。始初成
道。我當先請轉於法輪。隨其說法。所經時節。於其
中間行菩薩道。是佛涅槃後。正法滅已。我於其後。
次第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作佛時。所作
佛事。世界所有種種莊嚴。般涅槃後。正法住世。悉
如彼佛。等無有異。爾時佛告第二王子。汝今所願。
[001-0878b]
取大世界。如汝所願。當於如是最大世界。成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善住珍寶山王如來。由汝
願取大世界故。因是字汝為得大勢。
○馬鳴者。梵
語阿溼矩沙。此云馬鳴。東天竺桑岐多國婆羅門。
得法於夜奢尊者。嘗製大乘起信論。末後勸人求
生淨土曰。眾生以住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
諸佛。親承供養。懼畏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
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
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
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
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
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
正定聚。後付法於迦毗摩羅尊者已。即入龍奮迅
三昧。挺身虗空。如日輪相。還復本位。而取涅槃。

龍樹者。梵云那伽曷樹那。此云龍樹。南天竺國梵
志之裔。得法於迦毗摩羅尊者。意欲廣演經教。時
大龍菩薩。即以神力。接入龍宮。開七寶函。與諸方
等經典。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龍即送之出宮。還天
竺國。大宏法施。嘗造毗婆沙論。論中有稱讚彌陀
偈。其略曰。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應時為現身。
是故我歸命。彼佛本願力。十方諸菩薩。來供養聽
法。是故我稽首。彼土諸菩薩。具足諸相好。以自莊
嚴身。我今皈命禮。又造大智度論云。菩薩常修念
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如般舟三昧中說。
[001-0878c]
菩薩入是三昧。即見生阿彌陀佛國。後付法迦那
提婆尊者已。入三昧。如蟬蛻而去。按入楞伽經。佛
告大慧云。大慧汝當知。善逝涅槃後。未來世當有。
持於我法者。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
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
喜地。往生安樂國。自世尊入寂。七百年而龍樹出
世。適符佛記。
○天親者。梵云婆藪盤豆。此云天親。
言天親者。菩薩乃毗紐天親也。北天竺富婁叉國
人。於一切有部出家受業。樂聞小乘。輒毀大乘經
典。後聞其兄無著。誦十地經。聞已感悟。追悔前愆。
欲自斷舌。無著止之曰。昔以舌毀大乘。今以舌讚
大乘。補過自新。猶為善矣。斷舌絕言。其利安在。天
親於是精研覃思。製大乘論。凡百餘部。並行於世。
所製無量壽經論。開示淨土。立五念門。一禮拜。二
讚歎。三作願。四觀察。五回向。冠以偈曰。世尊我一
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我作論
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平居
兼修兜率觀。願覲慈氏。後捨壽。經六月現形。告無
著曰。吾已生慈氏前矣。
○廬山蓮社祖者。慧遠大
師也。師姓賈氏。雁門樓煩人。幼而好學。博綜六經。
尤善莊老。時道安法師。建剎太行恒山。遠往歸之。
聞講般若經。豁然開悟。因投簪受業。精思諷誦。以
夜繼晝。安歎曰。使道流東國者。其在遠乎。晉太元
六年。過潯陽。見廬山閒曠。可以棲止。乃立精舍。號
[001-0879a]
龍泉寺。時遠同門慧永。先居廬山西林。欲邀同止。
而遠學侶寖眾。西林隘不可處。刺史桓伊。為遠更
立寺山東。遂號東林。遠於是率眾行道。鑿池種蓮。
於水上立十二葉蓮華。因波隨轉。分刻晝夜。以為
行道之節。既而四方清信之士。聞風而至者。百二
十三人。遠曰。諸君之來。能無意於淨土乎。乃造西
方三聖像。建齋立社。令劉遺民著發願文。勒之石。
居山三十年。跡不入俗。專志淨土。澄心觀想。三見
聖像而沉厚不言。義熙十二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之
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虗空。圓光之中。
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水流光明。分十
四支。回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遠
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
又見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
皆在側前揖曰。師早發心。何來之晚。遠謂弟子法
淨。惠寶曰。吾始居此山十一年。三覩聖像。今復再
見。吾生淨土必矣。即自製遺戒。八月六日。端坐入
寂。年八十三。
○天台智者。乃天台山智顗大師也。
字德安。姓陳。潁川人。母孕時。夢香煙五采。縈繞懷
抱。及誕。室內光明洞然。眼有重瞳。臥必合掌。坐必
向西。少長見像即禮。逢僧必敬。年十八歲。投湘州
果願寺。法緒出家。誦法華經。兼通律藏。性樂禪悅。
詣光州大蘇山。禮慧思禪師。思一見曰。昔日靈山
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以普賢道場。
[001-0879b]
為說四安樂行。顗乃於此山。修法華三昧。始經三
夕。誦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
心豁然。寂然入定。照了法華。達諸法相。陳光大元
年。初至金陵。居瓦官寺。創宏禪法。太建七年。往臨
海天台山。結庵於北峯。居焉。未幾。奉詔入金陵。陳
亡。去之廬山。又周遊荊揚間。隋開皇十四年。歸天
台。前後造寺三十六所。佛像八十萬軀。親度僧一
萬四千人。贖魚[竺-二+一/尸@邑]溪梁六十餘所。作放生池。表聞
於朝。嚴禁採捕。龍天致敬。道俗向化。法教於斯大
盛。晉王廣。從受菩薩戒。奉以名曰智者。嘗作淨土
十疑論。觀經疏等。顗化緣既畢。往剡東石城寺。謂
弟子曰。吾當卒於此矣。命施牀東壁。面向西方。專
稱阿彌陀佛。觀音。及般若名。又令多然香火。唱無
量壽佛經。及觀經題竟。弟子請云。未審大師證入
何位。沒此何生。顗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己利
人。但證五品。吾諸師友。今從觀音。勢至。皆來迎我。
言訖端坐。如入三昧。年六十七。開皇十七年。十一
月二十四日也。
○法智者。名知禮。字約言。明州金
氏子。其父母禱佛求嗣。夢神僧𢹂一童子。𢌿之曰。
此佛子羅睺羅也。未幾。生禮。七歲喪母。號哭不絕。
白父求出家。遂往太平興國寺。依洪選師得度。稍
長。依寶雲寺。義通法師。學教觀。圓頓之旨。一受即
了。湻化中。通既歸寂。受請主乾符寺。尋徙保恩院。
敷揚教觀。學徒踵至。明州旱。禮與慈雲式公。修光
[001-0879c]
明懺。約三日不雨。當自焚一手。如期。果大雨。大中
祥符三年。重建保恩。賜名。曰延慶。六年。建念佛施
戒會。親為疏文。以勸念佛。結萬人以為一社。心心
繫念。日日要期。每歲仲春。同集一處。同修供養。同
聽法音。會彼萬心。以為一志。俾成淨業。誓取往生。
自此二月望日。每歲舉會以為常。嘗集十僧。修法
華懺三年。期以懺畢焚身。供養妙經。求生淨土。後
為眾沮不果。復集十僧。修大悲懺三年。然三指供
佛。天禧四年。駙馬李遵勗。奏禮高行。賜號法智大
師。敕令住世演教。禮以從上諸祖。闡揚淨土。多談
事相。罕示觀門。暫被時機。未窮圓頓。因取天台觀
無量壽經疏。研極理奧。曲暢元風。成妙宗鈔。數萬
餘言。其餘撰述。多指歸淨土。妙宗最切。時方詔天
下立放生池。禮歲遇佛生日。結放生會。集眾作法。
天聖六年。正月元日。將示寂。建光明懺七日。至五
日。結跏趺坐。召大眾說法畢。驟稱阿彌陀佛數百
聲。奄然而逝。年六十九。露龕二七日。爪髮加長。闍
維時。舌根不壞。若蓮花然。上能歸所歸竟。下能請
所請。我今皈命禮三寶者。能請也。求乞冥加發神
識。所請也。能請具四感。所請具四應。感應四句。釋
在後文。此中感為顯感。冥加。乃法身冥應也。發神
識者。求乞三寶加其智慧也。皈命請加竟。】


○二造論成益。


「 敬採經論秘密旨
 闡明淨土生無生
[001-0880a]
 普使將來悟此門
 斷疑生信階不退」



【上二句。明造論。下二句。乃成益也。秘密旨者。三德
密藏之旨。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脫。名為三。皆具常
樂我淨。名為德。此三不縱橫。不並別。不可思議。故
曰秘密。涅槃云。安置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
住其中。故知自他初心。無不皆修。自他後心。無不
皆入。即下文一念心性圓三諦理。以圓三觀而證
入。所謂常寂光土也。闡明者。發明也。淨土生無生
者。謂因緣所生法。全體即中道無生也。普使將來
悟此門。斷疑生信階不退者。疑雖無量。大略有三。
一者邪疑。但信緣影之虗妄。不信佛土之唯心。二
者偏疑。但信偏空之真。不知妙有之俗。三者漸疑。
但信修德之漸。不知性德之橫。今悟此門。則斷邪
疑生正信。斷偏疑生圓信。斷漸疑生頓信。不退有
三。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
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今入
此門。念念中圓斷三疑。圓生三信。圓證三不退也。
第二請加述意竟。】


○第三分門立論。於中又二。初分門。二立論○今
初。


「將造此論。立為十門。一一真法界門。二身土緣起門。
三心土相即門。四生佛不二門。五法界為念門。六境
觀相吞門。七三觀法爾門。八感應任運門。九彼此恒
一門。十現未互在門。」
[001-0880b]


【徹祖曰。十門大旨。初明理具。二明事造。前二是總。
後八為別。三四兩門。偏顯性德。五等諸門。偏顯修
德。第九橫論。第十豎論。然於其間。第五一門為最
要。以事理總別性修橫豎等義。舉不外此一念。以
是全體法界故。是故學者。但能於此一門洞明。則
前後諸門。盡在是矣。又此十科皆稱門者。門以能
通為義。謂此十科。門門皆通故。下明立論。先明第
一。】


○初一真法界門。又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此科明理具者。謂眾生一念心性。本具三千實相。
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何謂諸
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也。謂此心中。
本具十法界。十界各具十界。共成百界。每界又具
十如是。則成千如是。故曰百界千如也。又有假名
一千。實法一千。依報一千。則成三千。此三千法。不
離一念妄心。妄心既然。妄境亦爾。隨拈一香一華
一塵一聲。皆即三千實相。是故依正融通。生佛非
殊也。】


○二論文分二。初立義。二防難。初又三。初總標。二
別釋。三結成○今初。


「論曰。一真法界。即眾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無量
德。受無量名。」


【若約性德。隨拈一法。皆即法界。皆具無量德。受無
[001-0880c]
量名。今言眾生心性者。乃觀心釋。謂心佛眾生。三
無差別。若約佛法釋。初機之人。則疑太高。若約眾
生法。又疑太廣。故但就現前一念第六意識釋。近
而復要也。眾生者。謂五陰四大和合。假曰眾生。本
有者。本來非無。強名曰有也。心性者。寂而常照。強
名曰心。照而常寂。強名曰性。德者。實有功能。名者。
隨功立號也。總標竟。】


○二別釋二。初徵釋具德。二徵釋受名。初又四。初
分別三德。二融會三德。三會同三諦。四引經證
明。初又二。初總標。二別明○今初。


「云何具無量德。舉要言之。謂性體。性量。性具。」


○二別明又三。初明性體。二明性量。三明性具○
今初。


「云何性體。謂此心性。離四句。絕百非。體性堅凝。清淨
無染。不生不滅。常住不壞。」


【離四絕百。正顯體。體性下四句。明具德。四句者。謂
有句。無句。亦有亦無句。非有非無句。百非。謂上四
句。各具四句。四四成十六句。約三世。則成四十八
句。已起四十八。未起四十八。則成九十六句。加根
本四句。共為百句也。而言離絕者。謂此性體。本離
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法華云。是法非思量
分別之所能解。謂一落思量分別。則不出四句。若
執四句。則成外道四句邪見。故般若云。般若如大
火聚。四邊不可觸。觸著便燒。然亦不可定離。墮絕
[001-0881a]
言見。若能融會之。則般若如清涼池。四門皆堪入
道。而成圓教四門。故起信論云。復次真實空者。從
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離一切法差別相故。
無有虗妄分別心故。應知真如。非有相。非無相。非
亦有亦無相。非非有非無相。非一相。非異相。非亦
一亦異相。非非一非異相。略說。以一切眾生妄分
別心不能觸。故立為空。據實道理。妄念非有。空性
亦空。以所遮是無。能遮亦無故。下明具德。體性堅
凝。我德也。我者。主宰義。能為主故。不被所破。故曰
堅凝。顯心性乃十界萬法之主。清淨無染。淨德也。
謂本性清淨。無五住之惑染。不生不滅。樂德也。謂
本無分段變易二種生滅故。常住不壞。常德也。又
四句。各具四德。明性體竟。】


○二明性量。


「云何性量。謂此心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世界有邊。
虗空無邊。虗空有邊。心性無邊。現在有邊。過未無邊。
過未有邊。心性無邊。無盡無盡。無量無量。」


【三際者。過去現在未來為三世。過去亦具三。謂過
去過去。過去現在。過去未來。現在亦具三。謂現在
過去。現在現在。現在未來。未來亦具三。謂未來過
去。未來現在。未來未來。加根本一世。則成十世。古
德云。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故曰豎窮三際
也。十方者。約正報則為十界。約依報則曰十方。據
華嚴經。此世界海。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能
[001-0881b]
持寶光牟尼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蓮華。名種種
光明蕊香幢。此世界住在其中。此世界金剛輪圍
山內。所有大地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
海。此香水海中。各有大蓮華。一一蓮華。各有世界
種。於中安住。一一世界種。各有二十重華藏世界。
次第布列。如此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雖
多。不出一念心性之相分。故曰無邊剎海。自他不
隔於毫端。故曰橫遍十方也。世界有邊等四句。釋
橫遍義。謂上佛剎微塵數香水海中。重重世界雖
多。總不出虗空外。故曰世界有邊。虗空無邊也。虗
空有邊。心性無邊者。虗空有相。心性無相故。楞嚴
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
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又曰。十方虗空。
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故曰虗空有邊。心
性無邊也。現在有邊等四句。釋豎窮義。現在有邊
者。過去未來。乃現在之邊際故。過未無邊者。過未
無盡故。過未有邊。心性無邊者。經云。心生種種法
生。心滅種種法滅。心生。乃過去邊際。心滅。乃未來
邊際。故曰過未有邊。心性本無生滅。故曰無邊也。
無盡無量者。總結也。上句結豎。下句結橫。無盡者。
謂非有盡之無盡。乃離四句絕百非之無盡。無量
亦然。明性量竟。】


○三明性具又三。初明假名。二明正報。三明依報
○今初。而言假名者。乃十法界。各各名字。謂此
[001-0881c]
名字。依正報實法而立。謂佛名字。乃至地獄名
字。對實法而言。故曰假名也。


「云何性具。謂此心性。具十法界。謂佛法界。菩薩法界。
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修羅法界。人法界。畜生
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此是假名。」


【釋此假名又二。初略釋假名。二略明法界。謂此心
性具十法界者。謂具假名。實法。依報。三千法也。梵
云佛陀。此云覺者。謂自覺。覺他。覺滿。自覺異凡夫。
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菩薩。佛則三覺圓。萬德備。故
名覺者。梵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約自行。則雖
然覺悟。而情念未盡。故曰覺有情。約化他。則為覺
悟有情眾生也。梵云辟支迦羅。此翻緣覺。而有二
種。若出有佛世。修十二因緣。觀悟道。名緣覺。若出
無佛世。無師自悟。則名獨覺。聲聞者。大乘則以佛
道聲。令一切聞。故曰聲聞。小乘則聞佛四諦音聲
而悟道。故曰聲聞。梵云提婆。此云天。天者。天然。為
常受天然之樂。故云天。此攝六欲。四禪。四空。梵云
阿修羅。此云無端正。男醜女美。又翻非天。謂似天
而非天也。而有天人鬼畜四類。梵云摩㝹舍喃。此
云人。人者。忍也。謂能安忍違順也。此該四洲。梵云
底栗車。此云畜生。此該水陸空三種。梵云閃多。此
云鬼。謂有財。少財。無財等。梵云泥犂耶。此云無有。
謂無樂有苦。地獄。乃此方約義立名。謂地下之獄。
故名地獄。此分大小寒熱等不同。此略釋假名。二
[001-0882a]
釋法界有三義。謂十數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
合稱。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界。各各因。各各果。不
相混濫。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當體是法界。
故言十法界。釋假名竟。】


○二明正報。


「復有正報。謂佛五陰。菩薩五陰。乃至地獄五陰。此是
實法。」


【正報者。謂無明為因。業為緣。所感名色。即指此名
色乃正感之報。故曰正報。言名色者。謂第八識投
胎時。識心無相。但有其名。故曰名。父精母血。有質
之法。故曰色。五陰者。開名色二法而為五。開名。為
受想行識四陰。色。即色陰。陰者。陰蓋義。蓋覆法身
故。又名五蘊。蘊者。積聚義。積聚生死故。佛五陰者。
非漏非無漏法性五陰。謂真善妙色。第一正受。無
上妙慧。真性解脫。一切智見。菩薩五陰者。謂亦有
漏亦無漏五陰。淨不淨色。樂無樂受。我無我想行。
常無常識。緣覺聲聞。無漏五陰。謂戒。定。慧。解脫。解
脫知見。人天。善有漏五陰。四惡趣。惡有漏五陰。此
是實法者。對假名而言也。正報竟。】


○三明依報。


「復有依報。謂佛國土。菩薩國土。乃至地獄國土。」


【依報者。乃十界眾生所依住故。又依正報所感故。
佛國土者。謂佛所依常寂光淨土。菩薩國土分三。
若圓別菩薩。無明破者。居實報國土。亦分入寂光
[001-0882b]
國土。若見思盡者。依方便國土。若未盡者。依人天
住。通菩薩惑盡者。依方便國土。未盡者。依人天住。
藏菩薩。依人天住。聲聞緣覺惑盡者。依方便住。未
盡者。依人天住。天依宮殿住。人依地住。修羅依海
底海畔住。畜生依地水空住。鬼依糞穢火住。八寒
八熱。乃地獄國土。此上十界。界各具十共。成百界。
又各具十如是。共成千如是。復有假名一千。正報
一千。依報一千。共成三千。又理具三千。事造三千。
兩重三千。同居一念。故曰性具也。明性具竟。已上
分別三德竟。】


○二融會三德。


「令易解故。作此三種分別。得意為言。即性具是性體
性量。性體離過絕非。即性具十界離過絕非。性體堅
凝。清淨無染。不生不滅。常住不壞。性具十界亦然。性
量豎窮橫遍。無盡無盡。無量無量。性具十界亦然。正
報五陰。同性體性量。清淨周遍。依報國土亦然。」


【融者。和也。謂和會三德也。釋此又二。初會假名。二
例依正。初又二。初總。次別。令易解故。作此三種分
別。得意為言。即性具是性體性量。此乃總融會也。
下乃別會。又二。初融會體具。次融會量具。文云。性
體離過絕非。即性具十界離過絕非者。此顯現前
事法界一切諸法。隨拈一香一華。乃至一微塵一
芥子。皆是性體。皆離四句。皆絕百非也。性體堅凝。
清淨無染。不生不滅。常住不壞。性具十界亦然者。
[001-0882c]
乃顯隨拈一香一華。乃至微塵芥子。皆是常樂我
淨四德也。此乃融會體具。下融會量具。性量豎窮
橫遍。無盡無盡。無量無量。性具十界亦然者。乃隨
拈一香一華。皆豎窮橫遍。無盡無量也。此足顯事
事無礙法界也。此融會假名竟。下例明依正也。正
報五陰。同性體性量。清淨周遍。此乃例明正報也。
謂十界正報五陰。乃至地獄極惡五陰。亦是性體
離過絕非。體性堅凝。清淨無染。不生不滅。常住不
壞。亦是性量之豎窮橫遍。無盡無量也。依報國土
亦然者。例明依報也。謂乃至地獄極惡依報。隨拈
一法。皆是性體離過絕非。體性堅凝。清淨無染。不
生不滅。常住不壞。亦是性量之豎窮橫遍。無盡無
量也。故偈云。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也。此融會
三德竟。】


○三會同三諦。


「此之三法。亦名三諦。性體即中諦。性量即真諦。性具
即俗諦。」


【諦者。謂自性不虗。故稱為諦。又見此三諦。得不顛
倒覺。故稱為諦。又能以此示於他。故稱為諦。中諦
者。統一切法之謂也。故下文云。離即離非。是即非
即也。真諦者。泯一切法也。故下文云。一切俱非也。
俗諦者。立一切法也。故下文云。一切俱即也。會同
三諦竟。】


○四引經證明又二。初引三藏文證。二引七大文
[001-0883a]
證。初又三。初引空如來藏。二引不空如來藏。三
引空不空如來藏○今初。


「故楞嚴經云。而如來藏妙明圓心。非心。非空。非地水
火風。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眼界。乃
至非意識界。非無明。乃至非老死。非無明盡。乃至非
老死盡。非苦集滅道。非智。非得。非檀那。乃至非般剌
若。非怛答阿羯。非阿羅訶。非三藐三菩。非常樂我淨。
此即性量無相。是為真諦。」


【大佛頂文句云。此正顯心性。正隨緣而成十界染
淨諸法。而染淨法中。隨拈一法。皆即豎窮橫遍。無
盡無量之圓融大真諦也。一切俱非者。即藏性如
實空義。正隨緣而常不變也。言如來藏妙明圓心
者。隨緣不變名為如。不變隨緣名曰來。唯是一心
名曰藏。不可思議故曰妙。性自靈知故曰明。豎窮
橫遍故曰圓。重在圓字。為顯性量。然此三諦。有橫
有豎。豎。則即橫論豎。橫。則即豎論橫。今云一切俱
非。乃即豎論橫也。首言非心者。即指心法。次非空。
乃至非般剌若。指眾生法。次如是乃至非常樂我
淨。即指佛法。意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約真諦而
論。故曰一非一切俱非也。若即橫論豎。豎中亦具
三諦。眾生法中。非空。至非意識界。是六凡法。屬俗
諦。非無明。乃至非老死。非無明盡。乃至非老死盡。
是緣覺法。非苦集滅道。非智非得。乃聲聞法。此二
屬真諦。緣覺法中。非無明。乃至非老死。乃流轉門。
[001-0883b]
非無明盡。乃至非老死盡。乃還滅門。聲聞法中。苦
集滅道。乃生滅四諦。非智非得。乃聲聞之果。非檀
那。乃至非般剌若。及六波羅蜜。是菩薩法。非怛答
阿羯。至非常樂我淨。乃佛法。此二屬中諦。梵云怛
答阿羯。此云如來。阿羅訶。此云無生。三藐三菩。此
云正徧知。今一切俱非。所謂一空一切空。假中皆
空。不思議大真諦也。空如來藏竟。】


○二引不空如來藏。


「而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水火風。即六凡。
即二乘。乃至即如來常樂我淨。此即性具十界。是為
俗諦。」


【此文略。若約全文云。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
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等也。以是俱非世出世者。
結上起下。非六凡。故非世。非四聖。故非出世。由其
一切俱非。所以一切俱即。即者。是也。此顯染淨諸
法。隨拈一法。無不具足三千實相。是圓融俗諦。一
切俱即。即藏性如實不空義。正隨緣而常不變也。
元明心妙。重一妙字。為顯性具。心佛眾生。三無差
別。一即。一切俱即。又三諦俱即。所謂一假一切假。
空中皆假。不思議大俗諦也。不空藏竟。】


○三引空不空如來藏。


「而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此即性體
統攝。是為中諦。」


【文云。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等。
[001-0883c]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者。結上起下。由其俱非。而又
俱即。所以即妙明心元。此顯十界染淨諸法。隨拈
一法。無不皆是離過絕非。圓融中諦。一切雙遮雙
照。即藏性遮照同時義。正隨緣而常不變也。妙明
心元。重一元字。為顯性體統攝。離即離非。乃雙遮
上文。是即非即。乃雙照上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一遮照。一切遮照。又三諦俱遮俱照。即所謂一中
一切中。空假俱中。不思議大中諦也。引三藏文證
竟。】


○二引七大文證。


「又云。如來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
界。地水火風空見識。莫不如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即
性具也。清淨本然。性體也。周遍法界。性量也。又地水
火風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即依報國土性體性量
也。見識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即正報五陰性體性量
也。」


【此中文分二節。又云如來藏性色真空。至莫不如
是。乃引經文。下乃釋義證成。經中地大則曰性色
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空大則曰性
覺真空。性空真覺。見大則曰性見覺明。覺精明見。
總攝聞覺知。識大則曰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
湛然。周遍法界。文雖少差。不出二諦。故曰莫不如
是也。下乃釋成。又二。初總。次別。地水火風空見識。
乃總十法界依正二報。故曰性具也。七大各各清
[001-0884a]
淨本然。離過絕非。故為性體。各各周遍法界。故為
性量也。下乃別釋。謂別其依正各具三諦也。引經
證明竟。大科徵釋具德已竟。】


○二徵釋受名。


「云何受無量名。舉要言之。此之心性。或名空如來藏。
或名真如。佛性。或名庵摩羅識。或名大圓鏡智。或名
菩提。涅槃。性體性量名空如來藏。即性具十界五陰
國土名空如來藏。性體性量名真如佛性。即性具等
名真如佛性。性體性量名庵摩羅識。即性具等名庵
摩羅識。性體性量名大圓鏡智。即性具等名大圓鏡
智。性體性量名菩提涅槃。即性具等名菩提涅槃。」


【文分二段。初略引七名。一法不立。名空如來藏。不
妄不變。名真如。離過絕非。名佛性。洞照萬法。名大
圓鏡智。諸佛所得。名菩提。寂靜無為。名涅槃。分別
一切而無染。名庵摩羅識。此云清淨識。二融會七
名。性體性量名空如來藏。即性具等名空如來藏
者。謂性具十界依正。隨拈一法。皆名空如來藏等
也。又既論十界。必分六即。謂理即空如來藏。乃至
究竟空如來藏。故下文明初後心也。真如佛性等
準知。第二別釋竟。】


○三結成。


「故曰。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
殊致。」


○大科立義竟。
[001-0884b]


○二防難又二。初問。二答。初又二。初雙開二心。二
初後互難○今初。


「問曰。此一真法界。為初心是。為後心是。」


【初心者。理即位。後心者。究竟位。言六即者。六明事
相。因果無差。即顯理性。初後體同。無機子曰。癡禪
任性。濫上聖以矜高。狂慧隨情。居下凡而自屈。由
是天台大師明六即佛。破二種見。揀其太過。六分
因果之事殊。收彼不收。即顯聖凡之理等。六即頌
曰。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
知歸。此頌理即佛也。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
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此頌名字即佛。念念照常
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此頌觀
行即佛。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
裏見華紅。此頌相似即佛。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
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卄+並-前-刖-一]朧。此頌分證即佛。從來
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此
頌究竟即佛。今雙開二心。乃以事難理也。】


○二初後互難。


「若初心是。應無七名。若後心是。應無九界。初後俱墮。
立義不成。」


【應無七名者。不達七名各具六即。應無九界者。不
達佛證窮十界。】


○二答又二。初略明。二詳釋○今初。


「答曰。此正顯初心是。以初心是故。方有後心是。以後
[001-0884c]
心是故。方顯初心是。」


【言初心後心者。有初。有初初。有後。有後後。初者。因
也。初初者。因性也。後者。果也。後後者。果性也。若論
事相。則初後天淵。若論理性。則因果一體。今一真
法界。乃十界之性。故初後俱是也。】


○二詳釋又三。初以初證後非無九界。二聖凡六
即辯其初後。三以後證初非無七名○今初。


「云何以初心是故。方有後心是。如果地依正融通。色
心不二。垂形九界。方便度生。悉由證此因心所具。故
曰。諸佛果地融通。但證眾生理本。故得稱性施設。無
謀而應。若不然者。何異小乘外道。作意神通。」


【果地依正融通。色心不二者。果地乃妙覺果。謂後
心也。此地以如如理為依報。如如智為正報。理智
不二。故依正融通。身土一如。故色心不二也。垂形
九界。方便度生者。方者。法也。便者。用也。謂佛於九
法界中。示十界之形像。又用四教十六門。六十四
悉檀方便。引九界眾生同證理性也。悉由證此因
心所具者。乃證窮十界因心所具三諦之理。證真
諦而得般若之相。證俗諦而得解脫之用。證中諦
而得法身之體。故荊溪大師云。諸佛果地融通。但
證眾生理本也。稱性施設。無謀而應者。稱真諦性。
施設藏通二教。稱俗諦性。施設別教。稱中諦性。施
設圓教。或頓施。或漸施。或秘密施。或不定施。曲盡
其宜。無方不可。皆是無心而應物。故曰無謀而應
[001-0885a]
也。作意神通者。謂起心作意始有通也。通有六種。
謂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漏盡。此六通。又有修
得報得。鬼天報得五通。外道因根本禪。發得五通。
三乘依八背捨。八勝處等。修得五通。證果時得漏
盡通。圓教依法華經云。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即諸
根互用。乃中道之通。今無謀而應。即中道之通。不
須作意。任運成就故。亦名無記化化禪。以初證後
竟。】


○二聖凡六即辨其初後。


「故法智大師曰。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乘
人天。下至蛣𧏙。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辯其初後。所謂
理蛣𧏙。名字蛣𧏙。乃至究竟蛣𧏙。以論十界皆理性
故。無非法界。一不可改。故名字去。不唯顯佛。九亦同
彰。至於果成。十皆究竟。」


【妙宗云。六種即名。皆事。理。體不二義。而事有逆順。
名字等五。順修事。唯理即一。純逆修事。此逆順事。
與本覺理。體皆不二。體既不二。其逆順名。自何而
立。以知不二。事皆合理。名之為順。其不知者。事皆
違理。故名為逆。名字等五。皆知皆順。若初理即。唯
迷唯逆。而迷逆事。與其覺理。未始暫乖。故名即佛。
以全體是故。免於退屈。六分別故。免於上慢。六不
離即。即不離六。六即義成。圓位可辯。又六即辯位。
有權有實。若權論者。前三教亦論六即。乃至四惡
趣。以十二因緣。亦可辯其初後。雖具六即。乃權論
[001-0885b]
耳。又不能言六即佛也。若據實而判者。若知實理
者。攝入名字位中。其未知者。盡在理即位中。故妙
宗云。未得圓聞。齊別內凡。尚屬理即。以七方便。未
解妙名。豈知即佛。此中判位。唯約圓判也。蛣𧏙者。
𧏙螂蟲也。理蛣𧏙等者。以劣例勝也。謂乃至地獄。
一色一心。尚論六即。何況佛也。以論十界皆理性
故。無非法界。一不可改者。問。何以地獄色心。乃至
蛣𧏙。皆以六即辯其初後。答曰。以論十法界。當體
全是本覺理性。無非一真法界全體。故曰。一一不
可改。此乃明其圓人所悟不二之理。前三教人全
然不知。況其餘也。名字去。不唯顯佛。九亦同彰者。
從名字位。至分證位。不但佛性顯。乃至地獄性。蛣
蜣性。假名性。正報性。依報性。微塵芥子性。一顯一
切顯。故云發心住者。一發一切發也。至於果成。十
皆究竟者。究竟位中。佛究竟菩薩亦究竟。乃至地
獄一色一心。一切皆究竟也。辯初後竟。】


○三以後證初非無七名。


「云何以後心是故。方顯初心是。正由後心果地。全證
眾生理本。故果地七種名目。悉是眾生性德美稱。但
眾生在迷。故無此稱。尅論性德。豈可言無。故初後俱
善。立義成矣。」


【性德者。心性本有功能也。美稱者。美名也。謂既有
此功能。便有此美名也。眾生在迷者。迷有二種。謂
界內眾生迷於事。界外眾生迷於理。由此二迷。不
[001-0885c]
悟性德。故無此美名也。防難竟。第一一真法界門
竟。】


○二身土緣起門。又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一真法界性。不變能隨緣。三身及四土。悉由心變造。」


【一真法界性。不變能隨緣者。謂一念心性之體。雖
不變。而用能隨緣。譬如虗空。雖非羣相。而不拒彼
諸相發揮。暗相發揮。喻九界緣起。明相發揮。喻佛
界緣起。雖然發揮。虗空常自不變。雖然不變。不拒
發揮。故曰正隨緣而常不變。正不變而常隨緣也。
三身四土者。十界皆具三身。九界苦即法身。惑即
報身。業即化身也。】


○二論文分二。初正辯緣起。二結示淨宗。初又二。
初唯心變造。二變造唯心○今初。


「論曰一真法界性。即前文所明性體性量性具也。教
中說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者。正由性體性量即
性具故。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故晉譯華嚴經云。能
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謂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
隨染緣。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隨
淨緣。造事中佛法界。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
何所稱能。天台家言。正由理具。方有事用。此之謂也。」


【釋初句可知。教中下。釋不變能隨緣。引佛語也。真
如者。乃心性之異名。不妄不異之義也。正由性體
性量即性具故者。譬如虗空體。虗空量。即明暗二
境故。心性亦然。全鬼性體性量。即所見之火。人性
[001-0886a]
體量。即水。六凡體量。即同居。二乘即方便。菩薩即
實報。佛即寂光。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者。引世間
法。例出世間法也。儒云君子不器者。不為一才一
藝所能局也。例出世間者。君喻性體。子喻性量。器
喻性具。有正報器。依報器。又有善器。惡器。有漏器。
無漏器。亦有亦無漏器。非有非無漏器。體量之君
子。無所不能。故曰不器也。晉譯華嚴經下。引經證
明。初引華嚴宗。二引台宗。梵語佛陀䟦陀羅。此云
覺賢。大乘三果人。甘露飯王之苗裔。此土與羅什
相見。什有所疑。多就咨決。東晉義熙十四年。於謝
司空寺。譯華嚴經六十卷。堂前池內。有二童子。常
從池出。捧香散華。謂真如下。釋經義也。真如性中
所具九法界等者。謂一念心性中本具六凡見思
惑。能隨有漏業緣。造事中六凡法界。心性中本具
二乘塵沙惑。能隨無漏業緣。造事中二乘法界。心
性中本具菩薩無明惑。能隨亦有漏亦無漏緣。造
事中菩薩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等者。謂一
念心性中本具如來智慧。能隨非有漏非無漏緣。
造事中佛法界。所以能者。乃心性之妙用也。性若
不具。何以顯其妙哉。天台下。又引台宗證成也。唯
心變造竟。】


○二變造唯心。


「是知事中。十法界三身四土。悉由真如隨緣變造。既
曰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則事中染淨身土。當體
[001-0886b]
即真。無一絲毫可加損於其間者。楞嚴經云。見與見
緣。並所想相。如虗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
提妙淨明體是也。」


【此中二段。初正明。楞嚴下。引證也。事中十界者。謂
事法界也。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本體。法者。軌則
義。界。具性分二義。若約事說。即分義。若約理說。即
性義。以此性分互相交絡。則成四種法界義。一者
事法界。謂十界眾生。身心差別。各有分齊。二理法
界。謂十界眾生。同一理體。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
由事顯。事由理成。理事互融。名理事無礙。四事事
無礙法界者。謂一一分齊事法。稱性互融。一多相
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名事事無礙也。三身者。法
報化也。十界各具三身。謂九界苦。即法身。業即解
脫。即應化身。惑即般若。即報身。得論六即。佛界三
身。又論單複。四土。亦論亦即。若依若正。若單若複。
若凡若聖。悉由真如隨緣而變造。當體即真者。謂
事法界中。隨拈一法。當體即性體性量。離過絕非。
豎窮橫遍也。一法既爾。法法皆然。故得互相攝入。
主伴重重。而成事事無礙法界也。故曰無一絲毫
法。可加於其間。可損於其間也。楞嚴經下。引證也。
見者。十界八識能緣見分。心法也。見緣者。十界八
識所緣相分。境法也。所想相者。眾生不了如幻。妄
起我法二執也。如虗空華。本無所有者。不唯我法
本空。而且心境如幻也。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
[001-0886c]
明體者。謂心境二法。唯一真如性體性量也。正辯
緣起竟。】


○二結示淨宗。


「若然。則娑婆。極樂。此世眾生當生九品。彌陀已成吾
心當果。悉由心性之所變造。心具而造。豈分能所。即
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
果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當處皆是心性。故明此
宗而求生樂土者。乃生與無生兩冥之至道也。」


【結示淨宗者。謂結示唯心之宗。唯佛之宗。絕待圓
融之宗。超情離見之宗也。此中二段。初結唯心變
造。示生則決定生義。二結變造唯心。示無生則決
定無生義也。若然者。承上文也。娑婆極樂者。明唯
心變造之土也。此世眾生當生九品者。明唯心變
造眾生也。彌陀已成吾心當果者。明唯心變造之
佛也。故曰悉由心性之所變造也。下明無生義。心
具而造。豈分能所者。謂國土眾生及佛。並是心中
本具。而今造出。元無能生所生也。即心是佛。即佛
是心。則佛無生也。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則土無生
也。即心是果。即果是心。則果無生也。亦眾生無生
也。能造因緣。即十界之因也。所造法。即十界之果
也。當處皆是心性者。因緣當處是心。則因緣無生
也。果當處是心。則果無生也。以此而例。唯心變造。
明其生則決定有生。變造唯心。明其無生決定無
生。若二義相成。則決定亦生亦無生。若二義互奪。
[001-0887a]
則決定非生非無生也。若言有生。乃唯佛之宗。若
言無生。乃唯心之宗。若言非生非無生。乃絕待之
宗。若言亦生亦無生。乃圓融之宗。一句中圓該四
句。而又圓超四句。而又正圓該時。便圓超。正圓超
時。便圓該。圓超圓該。同時無礙。乃超情離見之宗。
故曰明此宗旨而求生樂土者。乃生與無生兩冥
之至道也。若再例釋者。亦是求也。亦無求也。亦非
求非無求也。亦亦求亦無求也。亦求生也。亦求無
生也。亦求非生非無生也。亦求亦生亦無生也。兩
冥至道。亦四冥至道。亦五冥至道。亦冥也。亦不冥
也。亦亦冥亦不冥。亦不冥亦非冥至道也。身土緣
起門竟。】


○三心土相即門。又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西方安樂土。去此十萬億。與我介爾心。初無彼此異。」


【即者。是也。謂即心是土。即土是心也。心者。乃一念
之見分也。土。乃相分。見相唯是一心。故曰此見及
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也。】


○二論文分二。初正辯。相即。二問答申明○今初。


「論曰。佛說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
世界名曰極樂。百億日月。百億須彌。百億大海。百億
鐵圍山。名一佛土。十千為萬。十萬為億。一佛國土。已
自廣大。況億佛土乎。況十萬億乎。是則極樂國土。去
此甚遠。博地凡夫。念佛求生。彈指即到者。正由生吾
心所具之佛土也。言介爾心者。即凡夫念佛之心也。
[001-0887b]
剎那之心。至微至劣。故稱介爾。謂十萬億遠之佛土。
居於凡夫介爾之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故曰初無
彼此異。」


【百億日月等者。乃明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所化。
故為一佛土也。三千。謂小千中千大千也。一日月。
一須彌。一大海。一鐵圍。乃一四天下。一千四天下。
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為中千。一千中千。為一大
千世界。一共有百億日月等也。十千為萬下。況顯
其遠也。博地下。正明相即。博地者。大地也。剎那者。
此云極少時。一念中有九十剎那。故曰極少。一念
心起必具四分。所生之土。乃相分。能生之心。乃見
分。見相。唯一自證分。及證自證分。四分唯是一心。
故曰即心是土。即土是心。而無彼此也。正辯相即
竟。】


○二問答申明。


「問曰。介爾之心。居於方寸博地疑團。何能包許遠之佛土。答曰。
介爾之心。昧者謂小。達人大觀。真妄無二。蓋此妄心。
全性而起。性既無邊。心亦無際。性如大海。心如浮漚。
全海為漚。漚還匝海。蓋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既
曰隨緣不變。豈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


【方寸者。肉團心也。此心方圓。不出寸許。故曰方寸。
乃五臟中心臟。浮塵意根。俗云神藏於心。故曰居
於方寸。亦第八識相分。答中言真妄無二者。真。謂
真性。妄。謂妄心。性。乃不變之體。心。乃隨緣之用。體
[001-0887c]
用不二也。妄心全性而起者。謂全豎窮橫遍之性。
起為介爾之心。全介爾之心。即豎窮橫遍之性。故
曰性既無邊。心亦無際也。性如大海。更以喻釋也。
文可知。心土相即門竟。】


○四生佛不二門。又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阿彌與凡夫。迷悟雖有殊。佛心眾生心。究竟無有二。」


○二論文分四。初生佛分於迷悟。二迷悟依於心
性。三心性體不受迷。四稱性行無虗棄○今初。


「論曰阿彌陀佛者。果人也。成就三身。四智。十力。四無
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凡夫者。因人也。具足無量恒
沙煩惱。造作無量恒沙業繫。當受無量恒沙生死。迷
悟之相。譬彼雲泥。」


【三身者。梵語毗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華嚴云。法
身徧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
餘。無有形相而可得。梵語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
梵網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等。梵語釋迦牟
尼。此云能仁寂默。然此三名。不可定執。晉譯華嚴。
皆盧舍那。唐譯皆稱毗盧遮那。華嚴又云。或名釋
迦。或名遮那等。只是梵音不同耳。雖有三名。本無
異體。然此三身。各論單複。法身單。唯指本覺性體。
報身單。指始覺智圓。化身單。指慈悲應現。法身複
者。一者自性清淨法身。二者離垢妙極法身。報身
複者。一者自受用報身。即諸佛智斷二德。究竟果
德。二者他受用報身。即地上菩薩所見剎塵相好。
[001-0888a]
化身複者。一者應現身。示成八相。二者變化身。無
而倏有。示現八相。又有三種。一者勝應身。謂地上
所見。亦名他受用。二者帶劣勝應身。即通教三乘
所見。三劣應身。藏教所見丈六老比丘相。四智者。
謂轉八識成四智。轉第八為大圓鏡智。第七為平
等性智。第六為妙觀察智。前五為成所作智。十力
者。一者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眾生果報因緣。如
作善業能得樂報。名是處。作惡業望於善報。名非
處。二者知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所有業力。三
者知定智力。知禪三昧。四者知根智力。知諸眾生
上中下根。五者知欲智力。知諸眾生種種欲樂。六
者知界智力。知諸眾生世間種種界分。七者知至
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八者宿命智力。知過去
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苦樂壽夭等。九者天眼
智力。見諸眾生生時死時。善道惡道等。十者漏盡
智力。自知我生已盡。不受後有。四無所畏者。一者
一切智無畏。謂於一切諸法。盡知盡見。故無所畏。
二漏盡無畏。謂佛五住究盡。二死永亡。故無所畏。
三者說障道無畏。謂於障道之法。能知能說。故無
所畏。四者說苦盡道無畏。謂於盡苦之道。能知能
說。故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者。唯佛一人有。不與三
乘共。一者身無失。二者口無失。三者意無失。四者
無不定心。五者無異想心。六者無不知已捨心。七
者欲無減。八者念無減。九者精進無減。十者智慧
[001-0888b]
無減。十一者解脫無減。十二者解脫知見無減。十
三者身業隨智慧行。十四者口業隨智慧行。十五
者意業隨智慧行。十六者知過去世無礙。十七者
知現在世無礙。十八者知未來世無礙。功德者。力
用也。凡夫者。因人也者。謂四教內凡外凡也。因人
則通。等覺皆名因人。具足無量恒沙煩惱者。見思
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恒沙業繫者。謂有漏業。
無漏業。亦有亦無漏業。造業必感苦果。故名為繫。
恒沙生死者。謂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業多生死亦
多也。迷悟者。真中二種迷悟也。譬彼雲泥者。天地
懸殊也。生佛分於迷悟竟。】


○二迷悟依於心性。


「而言究竟無二者。謂據相而言。則不二而二。約性而
論。則二而不二。蓋諸佛乃悟眾生心內諸佛。眾生乃
迷諸佛心內眾生。所以悟者。悟眾生本具性體性量
性具也。所以迷者。迷諸佛所證性體性量性具也。」


【據相而言者。謂按俗諦中事相而言也。不二而二
者。修德不同故。即而常自六也。約性而論者。約真
諦理性而言也。二而不二者。性德體一故。六而常
自即也。蓋諸佛下。明不二所以也。諸佛者。乃四教
佛。法報應化也。乃悟眾生心內諸佛者。謂法佛乃
眾生心內性體諸佛。報佛乃眾生心內性量諸佛。
應化乃眾生心內性具諸佛。眾生者。乃四教眾生。
謂九法界。乃迷諸佛心內眾生者。謂菩薩乃諸佛
[001-0888c]
心內無明眾生。二乘乃諸佛心內塵沙眾生。六凡
乃諸佛心內見思眾生。此明能迷能悟也。所以下。
明所迷所悟也。譬如依方故悟。依方故迷。所以悟
者。悟眾生本具性體性量性具者。謂法佛悟性體。
報佛悟性具。應化悟性量。又法佛圓悟。報佛次第
悟。應化體析悟也。所以迷者。迷諸佛所證性體性
量性具者。謂菩薩迷性體。二乘迷性具。六凡迷性
量。又六凡全迷。二乘迷俗中。菩薩迷中道。迷悟依
於心性竟。】


○三心性體不受迷。


「心性之妙。豈受其迷。迷而不迷。斯言有在。」


【非唯不受其迷。而亦不受其悟。喻如定方原無動。
迷悟在於人。約人有迷悟。方不屬迷悟。雖不屬迷
悟。而亦不離迷悟。故曰迷而不迷。斯言有在。亦可
言悟而不悟也。心性體不受迷竟。】


○四稱性行無虗棄。


「故眾生本有性體。即諸佛所證法身。性量。即報身。性
具。即應身。四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會
合可知。故古德云。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
內諸佛。念念證真。故彌陀即我心。我心即彌陀。未舉
念時。早已成就。纔舉心念。即便圓成。感應道交。為有
此理。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會合可知者。三身已會合。四智者。鏡智即法身。乃
性體。平等智即報身。乃性量。成事智即應身。乃性
[001-0889a]
具。觀察智通三身。十力。四無所畏。不共法等。各分
四教。四教合三身可知矣。故古德云者。引古證也。
塵塵極樂者。眾生即佛故。念念證真者。佛即眾生
故。由其佛即眾生。故彌陀即我心矣。由其眾生即
佛。故我心即彌陀也。未舉念時早已成就者。性德
本然也。纔舉心念即便圓成者。修德合性。故曰一
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感應道交二
句者。我為能感。佛為所感。佛為能應。我為所應。為
有此不二之心焉。生佛不二門竟。】


○五法界為念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法界圓融體者。即事事無礙法界之體也。豎窮橫
徧故曰圓。法法無礙故曰融。作我一念心者。亦可
說一念境。一念香。一念華等。無不可也。全體是法
界者。四種法界也。所念。即事法界。能念。即理法界。
能所不二。即理事無礙法界。具足三千。即事事無
礙法界也。】


○二論文二。初正辯念體。二結示淨宗。初又三。初
正辯。二引證。三況顯○今初。


「論曰。行者稱佛名時。作佛觀時。作主伴依正餘觀時。
修三種淨業時。一心不亂時。散心稱名時。以至見思
浩浩。恒沙煩惱。凡此有心。皆由真如不變隨緣而作。
全體即是法界。」


【三種淨業者。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
[001-0889b]
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
者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見思者。謂見思
二惑。見。謂身邊邪見戒。思。謂貪嗔癡慢疑。恒沙煩
惱。謂煩惱無盡也。徹祖十門大旨曰。然於十門之
中。第五一門為最要。以事理總別性修橫豎等義。
舉不外此一念。以是全體法界故。是故學者。但能
於此一門洞明。則前後諸門。盡在是矣。今略為點
示。先示本科。行者正當稱名時。便是作佛觀時。謂
一心專注洪名。便是能觀所觀。此中具足十法成
乘。所念洪名。即不思議境。能念。即不思議菩提之
心。能所不二。即不思議止觀。念念相應。即破法遍。
若達此意。即識通塞。能念即念。所念即處。即四念
處。念念相續。莫令不相續。即正勤。若功行熟。即如
意足。以功行純熟。即五根生。根生故力用長。即五
力。念念覺照。即七覺分。安隱而行。即八聖道。此道
品調適。行住坐臥。懇禱禮拜。即對治助開。須識六
即位次。莫起上慢。莫令妄想所動。即能安忍。以往
生為期。即離法愛。此即十乘觀法。亦是作主伴依
正餘觀時。觀經疏云。觀雖十六。言佛便周。謂以主
攝伴。以正攝依也。亦是修三種淨業時。謂我今念
佛求生者。正為過去無盡父母故。無盡師長故。無
量眾生故。念念之中。具足如是三心。一句洪名。乃
上上品十善。即此便是一體三皈。念念相續。便具
足眾戒。行住坐臥不離。乃不犯威儀。念佛為因。淨
[001-0889c]
土為果。正當念念相續。即大乘經典。即此心佛。即
第一義諦。亦以此勸進行者。亦是見思浩浩時。煩
惱不曾斷故。此略點本科。再點十門。既曰法界全
體。便是一真法界門。所念之佛即性具。能念之心
即性量。能所不二即性體。此即三諦。能念屬身。所
念屬土。能所惟一緣起。即身土緣起門。即能是所
即所是能。即心土相即門。能念是生。所念是佛。能
所不二。即生佛不二門。能念是觀。所念是境。離能
無所。離所無能。即境觀相吞門。境為妙假觀為空。
境觀雙亡即是中。即三觀法爾門。能念為感。所念
為應。即感應任運門。能念是此。所念是彼。能所不
二。即彼此恒一門。念佛時。即往生時。即成佛時。即
度生時。豎窮三際。即現未互在門。再示釋題。一聲
佛號。圓具彌陀三身四土。正當念時。便圓淨四土。
圓見三身。亦圓轉五濁。圓證三不退。故文云。以此
妙心。念彼阿彌。則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
土不生。即釋淨土。一聲佛號。即佛界大緣起。佛界
既起。九亦同彰。即示緣起。一聲佛號。全佛即心。即
唯心之宗。全心即佛。即唯佛之宗。非心非佛。即絕
待之宗。即心即佛。即圓融之宗。無有思量分別。即
超情離見之宗。即明宗旨。念佛時。即成佛時。自然
超出三乘權益。即顯勝益。正當念時。全體是生。唯
是一心則無生。非心非佛。則非生非無生。心佛宛
然。則亦生亦無生。圓該四句。而又圓超四句。而又
[001-0890a]
正圓該時便圓超。正圓超時便圓該。圓該圓超。同
時無礙。生無生論也。示釋題竟。稱佛名時如此。作
佛觀時。乃至見思浩浩。無不皆然。介爾有心。三諦
具足。故是法界全體也。正辯竟。】


○二引證。


「故法智大師云。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
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


○三況顯。


「若然者。餘心尚是。況念佛心乎。」


【餘心者。謂見思煩惱心。眾生心尚是。況佛心乎。正
辯念體竟。】


○二結示淨宗又二。初示理本圓妙。二示行有等。
差○今初。


「是故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清淨寶覺。以此
妙心。念彼阿彌。則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土
不生。」


【圓融清淨寶覺者。即法界圓融不思議體。所念。即
法身。能念。即般若。能所不二。即解脫。三德念念具
足。故曰圓融。不可思議。故曰清淨。此心便是妙覺
之體。故曰寶覺。生佛不二。故曰念彼三身。何身不
念。身土不二。故曰何土不生。若不然者。不稱妙心
也。理本圓妙竟。】


○二示行有等差。


「但隨功行淺深。品位高下耳。」
[001-0890b]


【上文明即事之理。理本圓妙。此乃示即理之事。事
有等差。理本圓妙。故六而常即。事有等差。故即而
常六。是故須分六即之義也。若功行至觀行位。則
生同居淨土。分三輩九品。通惑未斷故。見彌陀應
化身。若至相似位。則生方便淨土。四住雖落。六塵
本空故。見彌陀勝應身。若至分證位。則生實報淨
土。亦名分證寂光淨土。見佛報身。亦見法身。雖生
彼土。即生自土。雖見他身。即見自身。自他不二。故
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也。法界為念門竟。】


○六境觀相吞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十六等諸境。事理兩種觀。彼此互相吞。如因陀羅網。」


【十六諸境者。十六妙觀也。初日輪懸鼓觀。乃至第
六總觀。為依報觀。第七華座觀。至十三雜觀。為正
報觀。十四至十六。為九品往生觀。此十六諸境。妙
宗以事理二觀。釋彼經文。事觀則但觀十六事境。
觀成則隨位往生。理觀則了知十六。唯是一心。故
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等也。觀成亦隨位往生。若
欲詳細。當觀妙宗。茲不具錄。如因陀羅網者。因陀
羅。帝釋天之名也。具云釋迦提婆因陀羅。此云能
天主。此天有網。故曰因陀羅網。】


○二論文二。初正辯相吞。二結示淨宗。初又三。初
標有本。二明由致。三示行相○今初。


「論曰。境觀相吞者。正由事事無礙也。事事所以無礙
者。所謂有本者如是也。」
[001-0890c]


【有本者。即下文由致。乃明其本也。今先明事事無
礙觀。藕益大師釋觀想偈云。能禮所禮性空寂。感
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等六句。以明互
遍互具妙觀。深顯事事無礙法界也。且初能禮。即
我之三業。謂身業翹勤。口業專至。意業恭敬。此三
並是因緣生法。凡屬緣生。悉皆無性。謂非自。他。共。
離。故其性空寂由空寂故。方成能感。即寂而感。即
感仍寂。故難思議。其所禮者。即佛菩薩等三身。此
三並是因緣生法。無性。故空寂。空寂。故方成能應。
即寂而應。即應仍寂。故難思議。如兩鏡相照。由明
淨故。方能互現。互為能照。互為所照。感應之道交。
亦復如是。兩鏡中影。雖各各重重無盡。而無出入。
亦無往來。法性本然。詎可思議達此不思譏法性
已。方知我之一室道場。本與法界虗空界等。十方
三世諸佛菩薩。無不炳現此一室中。猶如帝珠。普
現一切。又知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道場海會。無不
皆然。亦如帝珠。普現一切。故我此身雖在於此。決
定普於一切諸佛菩薩之前而現其影。此則不唯
一身禮一佛。亦復一身遍禮一切佛。亦復一切身
互禮一切佛。稱性互遍。稱性互具。此無盡身雲。人
人本具。不俟安排而後然。我之身雲既然。佛菩薩
身雲亦爾。正報既爾。依報亦然。故為事事無礙法
界也。標有本竟。】


○二明由致。
[001-0891a]


「蓋由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
作生作佛。作依作正。既皆全體而作。有何一法不即
法界。故曰一塵法界不小。剎海法界不大。多亦法界
少亦法界。」


【由。謂因由。致。謂理致。事事所以無礙者。蓋由其法
界圓融不思議不理致也。圓融不思議體者。即一
真法界也。事事無礙者。蓋由性具即性體性量故
也。作我一念心者。舉法界全體。作我一念能修之
心法。非法界少分。此心既法界全體。便即豎窮橫
徧也。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者。亦舉法界
全體。作所觀之生法佛法依法正法。亦非法界少
分。乃至一塵一芥。法法皆然。既皆全體而作。有何
一法不即豎窮橫徧。故曰一塵法界不小。剎海法
界不大。法界無大小故。多亦法界。少亦法界。法界
無多少故。法法既皆豎窮橫徧。而無妨礙。故為事
事無礙法界也。明由致竟。】


○三示行相。


「是以西方十六諸境。吾心事理二觀。一一無非法界
全體。如帝釋宮中。因陀羅網。雖彼此各是一珠。而影
入眾珠。雖影入眾珠。而東西照用有別。境觀亦然以
境為事。則觀為理。理能包事。是為以觀吞境。以觀為
事。則境為理。理能包事。是為以境吞觀。若觀若境。或
一為事。餘為理。或一為理。餘為事。彼此互各相吞。故
如因陀羅網。」
[001-0891b]


【文分三節。初明圓融理。二引圓融喻。三合圓融觀。
是以西方十六諸境。吾心事理二觀。一一無非法
界全體者。正明法界圓融理也。是以者。承上文義
也。十六諸境。無非法界全體者。所觀之境。皆是性
體性量也。事理二觀。無非法界全體者。能觀之心。
亦是性體性量也。性體清淨。故能互含。性量周遍。
故能互遍。以互遍互含。故能互吞。互為能吞。互為
所吞。重重無盡。即成事事無礙之理。以此而為所
觀。故前文互遍互具妙觀云。如兩鏡相照。由明淨
故。方能互現。互為能照。互為所照。法性本然。詎可
思議。達此不思議法性已。方知我之道場。本與法
界虗空界等。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無不炳現此道
場中。猶如帝珠。普現一切也。如帝釋宮下。引喻也。
此法界體。湛然清淨。無可比況。且以帝珠為喻也。
此中喻。具四法界。珠體。喻事法界。彼此各是一珠
故。珠光。喻理法界。能含影故。影入眾珠。喻理事無
礙法界。影影皆豎窮橫徧。重重無盡。喻事事無礙
法界。梵網合註云。一珠影現一切珠。一切珠中一
珠影。一切珠中一切珠。一珠各住一珠位也。東西
照用有別者。一珠各住一珠位也。境。觀亦然者。合
圓融妙觀也。以境為事者。以所觀之境為事法界。
如珠中之影。以觀為理者。以能觀之智為理法界。
如珠光。理能包事者。如光能含影。是為以觀吞境。
即下文謂。西方依正。已在我觀之內也。以觀為事
[001-0891c]
者。以能觀智為事法界。如珠影。以境為理者。以所
觀境為理法界。如珠光。理能包事者。如光能含影。
是為以境吞觀。下文云。我今身心。已在依正之中。
若觀若境。或一為事者。謂若能觀若所觀。一總為
事法界。如影。餘為理者。餘十五境為理法界。如光。
亦理能包事。如各各珠光皆含一切影。或一為理
者。能觀所觀。一總為理法界。如光。餘十五境為事
法界。如影。亦理能包事。如一珠光含一切影。彼此
互各相吞者。顯重重無盡。互遍互具。事事無礙妙
觀也。正辯相吞竟。】


○二結示淨宗。


「若然者。當我作觀時。則西方依正。已在我觀之內。我
今身心。已在依正之中。了此而求生安養。可謂雁過
長空。影沉寒水。雁絕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


【此結淨宗生而無生。無生而生之意也。當我作觀
時者。正當修觀時。以例禮懺供養。看經念佛。回向。
發願。坐禪等時。淨業既爾。乃至造惡業。無不皆然
也。我此道場如帝珠。西方依正諸境。已在我觀之
內。西方依正亦如帝珠。我今身心諸業。已在依正
之中。法性法爾如是故。修觀時始照知故。若了此
義。則知生則決定生。生而無生。去則實不去。不去
而去也。又復例知。彌陀接則決定接。接而不接。來
則實不來。不來而來之意也。故天衣懷禪師示眾
曰。禪宗則曰無生。淨土則曰有生。還是生耶。還是
[001-0892a]
無生耶。則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譬如雁過
長空。影沉寒水。雁絕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雁
過長空。影沉寒水。喻生則決定生。雁絕意。水無心。
中間無來往之相。則喻去則實不去也。又雁絕遺
蹤之意。雖喻無生。而蹤自遺。則喻無生而自生也。
水無留影之心。喻佛不來接。而影自留。則喻不接
而自接也。慈善根力。任運如是。非作意神通也。境
觀相吞門竟。】


○七三觀法爾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能觀為三觀。所觀即三諦。全性以起修。故稱為法爾。」


【能觀為三觀者。乃全性體性量性具。三諦性德。起
成三觀之修德。全三觀之修德。還照三諦之性德。
故曰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止觀大意云。
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
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故稱法爾。】


○二論文分二。初正明三觀。二結示淨宗。初又二。
初別論。二總論。初又二。初雙標諦觀。二別論諦
觀○今初。


「論曰。三諦者。真俗中也。三觀者。空假中也。」


【諦者。諦審也。謂諦審諸法。即空假中。即空。是性量
之真諦。即假。是性具之俗諦。即中。是性體之中諦。
此三隔歷。即次第三諦。三一圓融。即圓融三諦。觀
者。照了之義。照真。即空觀。照俗。即假觀。照中。即中
觀。此三隔歷。即次第三觀。三一無礙。即圓融三觀。
[001-0892b]
雙標諦觀竟。】


○二別論諦觀。又二。初別論三諦性德。二別論三
觀修德。初又三。初尅論三諦。二會歸一心。三結
成性德○今初。


「忘情絕解。莫尚乎真。隨緣應用。莫尚乎俗。融通空有。
莫尚乎中。」


【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謂也。蓋諸法本空。眾生不
了。執之為實。而生妄見。若以空觀蕩之。則謂實之
情解自忘。故曰忘情絕解。莫尚乎真也。俗即世俗。
立一切法之謂也。諸法雖即本空。若以假觀照之。
則能諦了性具諸法。歷歷宛然。故曰隨緣應用。莫
尚乎俗也。中。即中正。統一切法之謂也。諸法本來
不即二邊。不離二邊若以中觀觀之。則能諦了諸
法非真非俗。即真即俗。圓融無礙。即一而三。即三
而一。不可思議。故曰融通空有。莫尚乎中也。尅論
三諦竟。】


○二會歸一心。


「虗靈不昧。此吾心自空者也。物來斯應。此吾心自有
者也。空有相即。此吾心自中者也。」


【虗靈不昧者。隨緣而常自不變也。物來斯應者。不
變而常自隨緣也。空有相即者。即隨緣而不變。即
不變而隨緣也。會歸一心竟。】


○三結成性德。


「此性也。非修也。三諦也。非三。觀也。」
[001-0892c]


【別論三諦性德竟。】


○二別論三觀修德三。初分別行相。二顯示圓融。
三結成修德○今初。


「修之者。稱性照了也。故體達此心。空洞無物。謂之空。
照了此性。具足萬法。謂之假。融通二邊。不一不異。謂
之中。」


【修之者。標其修德。別其性德也。稱性照了者。謂修
德之功。稱乎性德之理也。體達此心者。謂體空觀
也。體達此隨緣之心。常不被物所變。故曰空洞無
物謂之空也。照了此性者。妙假觀也。謂照了此不
變之性。常隨萬法之緣。故曰具足萬法謂之假也。
融通二邊者。圓融觀也。性是體。心是用。故不一。離
體無用。離用無體。故不異。故曰不一不異謂之中
也。分別行相竟。】


○二顯示圓融。


「然則即虗靈而應物也。即應物而虗靈也。空。即假中
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


【然則者。承上文而言也。三觀唯是一心。故曰相即。
即虗靈而應物者。即體是用也。即應物而虗靈者。
即用是體也。體用唯是一心。故曰三觀相即。顯示
圓融竟。】


○三結成修德。


「是稱性而修也。絕待而照也。不思議之三觀也。首楞
嚴大定之司南也。此別論也如此。」
[001-0893a]


【稱性而修者。性修不二也。絕待而照者。能所不二
也。不思議三觀者。三觀不二也。首楞嚴大定司南
者。因果不二也。梵語首楞嚴。此云究竟堅固。即果
覺異名。司南者。定南鍼也。以一心三觀。乃大定之
因。故曰司南也。別論竟。】


○二總論二。初分別行相。二顯示圓融○今初。


「若總論者。或以吾心虗靈者為空。以所觀萬物者為
假。以心境不二者為中。」


【上文別者。乃別論觀心。今文總者。總其心境。唯是
一性也。心性無相故為空。變作諸法故為假。即心
即境。即境即心。故曰不二為中也。分別行相竟。】


○二顯示圓融。


「物吾心之物也。何假而不空。心萬物之心也。何空而
不假。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中而不空假。當是何空假而不中。」


【物吾心之物。何假而不空者。謂所觀之境。乃心性
所變之境。何假何中而不即空。乃即性具性體是
性量也。心萬物之心。何空而不假者。謂能觀之心。
乃境性能變之心。何空何中而不即假。乃即性量
性體是性具。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空假而不即
中者。謂心性境性。唯只一性。故曰何空何假而不
即中。乃即性量性具是性體也。正明三觀竟。】


○二結示淨宗。


「是以觀極樂依正者。以吾一心之三觀。觀彼一境之
三諦。無不可者。以吾三觀之一心。照彼三諦之一境。
[001-0893b]
亦無不可者。虎溪大師曰。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
忘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尚何
三觀之不法爾乎。」


【以吾一心之三觀。觀彼一境之三諦者。乃理觀也。
亦別觀也。以吾三觀之一心。照彼三諦之一境者。
乃事觀也。亦總觀也。亦即專稱名號也。然此淨宗。
唯在發願求生。是故總觀別觀。皆無不可也。虎溪
大師。乃元朝虎溪懷則法師。述一心三觀頌曰。境
為妙假云云。境為妙假者即心也。觀為空者。即境
也。境觀雙亡者。非心非境也。亡照何嘗有先後者。
遮照同時也。一心融絕了無蹤者。唯一中道妙心。
更無空假之蹤迹也。既日用中具足三觀。尚何不
法爾乎。三觀法爾門竟。】


○八感應任運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我心感諸佛。彌陀即懸應。天性自相關。如磁石吸鍼。」


【感應之相。略明四句。一者冥感冥應。謂過去善修
三業。現在未運身口。藉往善力。為冥感也。雖不現
見靈瑞。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而知。是為
冥應也。二者冥感顯應者。過去殖善。為冥感已成。
便得值佛聞法。現前獲利。是為顯應。如佛初出世。
先得度者。現在何嘗修行。如來照其宿機。自往度
之。即其義也。三者顯感顯應。現在身口。精勤不懈。
而能感降。如須達長跪。佛往祇園。又如道場禮懺。
能感靈瑞。即顯感顯應也。四顯感冥應者。如人一
[001-0893c]
世勤苦。現善濃積。而不顯應。冥有其利。此顯感冥
應也。若解四意。一切低頭舉手。則知福不虗棄。終
日無感。終日無悔。若見喜殺長壽。好施貧乏。不生
邪見。若詳論者。則有三十六句等種種義也。天性
者。佛性也。相關者。連係也。有二種相關。謂天性。誓
願也。我於諸佛。但有天性相關。我於彌陀。則有二
種。故於彌陀最有緣也。磁石者。吸鐵石。山之陽產
鐵。山陰必有磁石。二物同氣故也。】


○二論文分三。初天性相關。二誓願相關。三結示
淨宗○今初。


「論曰。諸佛眾生。同一覺源。迷悟雖殊。理常平等。故曰
諸佛是眾生心內諸佛。眾生乃諸佛心內眾生。迹此
而言。則諸佛眾生。心精無時而不通脗。但諸佛無時
不欲度生。而眾生念念與之迷背。故勢至菩薩曰。一
人專憶。一人專忘。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子若憶母。如
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
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
關。故得任運[托-七+友]苦與樂。」


【文分三節。初正明。二引證。三總結。初中同一覺源
者。同一天性也。脗者。脗合。即相關也。第二引證中。
有事理二意。今但約事釋。一人專憶。喻佛常欲度
生。一人專忘。喻眾生念念迷背。佛常欲度生故若
逢。念念迷背故不逢。逢故見。不逢故不見。此喻理
即位也。子若憶母。喻眾生常念佛。喻名字觀行相
[001-0894a]
似位也。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喻分證位。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
遠。此以法合喻也。現前見佛。如遠公三覩聖像。當
來見佛。或命終時見。或於淨土見。去佛不遠者。去
自果佛不遠也。第三總結。一理。即天性也。[托-七+友]苦與
樂者。悲能[托-七+友]九界苦集二諦之苦。慈能與佛界道
滅二諦之樂也。天性相關竟。】


○二誓願相關。


「況無量壽佛。因中發四十八願。誓取極樂。攝受有情。
今道果久成。僧那久滿。故凡百眾生。弗憂佛不來應。
但當深信憶念。數數發願。願生西方。如磁石與鍼。任
運吸取。然磁能吸鐵。而不能吸銅。鍼能合磁。而不能
合玉。譬猶佛能度有緣。而不能度無緣。眾生易感彌
陀。而不易感諸佛。豈非生佛。誓願相關者乎。」


【文分二節。初明誓願。二明相關。按無量壽經。過去
久遠。世自在王佛世中。有一國王。聞佛說法。心懷
悅豫。發無上道意。棄國捐王。而作沙門。號曰法藏。
詣世自在王佛所。求佛說法。時世自在王佛。廣說
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
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
土。皆悉覩見。發無上願。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
國土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白佛言。唯願
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故發四十八種大願。誓
取極樂。攝受有情說有一願不滿。不取正覺。今道
[001-0894b]
果久成。僧那者。此云宏誓也。此明誓願。然磁能下。
明相關也。然諸佛度生。原無揀擇。而因中願力不
同。結緣有異。故有相關不相關者。彌陀因中願勝。
與此土眾生緣深。故誓願相關也。誓願相關竟。】


○三結示淨宗。


「是故求生淨土者。信願行三。缺一不可。」


【彌陀要解云。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
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是
故信願為前導。持名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感應
任運門竟。】


○九彼此恒一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若人臨終時。能不失正念。或見光見華。已受寶蓮生。」


【普賢行願品云。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
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
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
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
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
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
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
中。蒙佛授記。此中能不失正念者。正謂唯此願王。
不相捨離也。此實在操之有素也。】


○二論文分三。初舉事。二顯理。三引證○今初。


「論曰。往生傳云。張抗。仕石晉為翰林學士。課大悲呪
十萬遍。願生西方。一日寢疾。唯念佛號。忽謂家人曰。
[001-0894c]
西方淨土。秪在堂屋西邊。阿彌陀佛。坐蓮華上。見翁
兒在蓮華池。金沙地上。禮拜嬉戲。良久念佛而化。翁
兒。抗之孫也。」


【石晉者。後晉也。高祖石敬塘。後唐明宗之壻。借遼
兵而滅唐。有天下。改稱為晉也。舉事竟。】


○二顯理二。初尅本體直示唯心。二就行人點示
唯心○今初。


「所以爾者。蓋西方極樂世界乃吾心中之一土耳。娑
婆世界。亦吾心中之一土耳。約土而言。有十萬億彼
此之異。約心而觀。原無遠近。」


【所以爾者。承上文西方秪在堂屋西邊而言也。極
樂者。乃吾心之淨土。心淨故所以土淨也。娑婆者。
乃吾心之穢土。心穢故所以土穢也。約土而事論。
而有彼此之幻相。約心而理論。彼亦唯心。此亦唯
心。原無遠近也。直示唯心竟。】


○二就行人點示唯心。


「但眾生自受生以來。為五陰區局真性。不契心源。念
佛之人。果報成熟。將捨現陰。趣生陰時。淨土蓮華。忽
然在前。唯心境界。非有去來彼此之相。」


【自受生以來者。謂從無始以來也。為五陰區局真
性。不契心源者。被色受想行識。分隔真如實性也。
謂六凡五陰。區局真諦性。不契性量之源。二乘五
陰。區局俗諦之性。不契性具之源。菩薩五陰。區局
中諦之性。不契性體之源。現陰者。現在五陰也。趣
[001-0895a]
生陰者。趣淨土清淨五陰也。陰有四種。謂現陰。命
終時。名死陰。死陰後生陰前。名中陰。投胎時名生
陰。又名四有。大善大惡。不落中陰。今念佛人直趣
生陰者。不落中陰也。捨現陰。趣生陰。故曰生則決
定生。唯心境界。無有去來。故曰去則實不法也。顯
理竟。】


○三引證二。初引經證。二引古證○今初。


「故首楞嚴經云。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
頓現。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
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大佛頂經云。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
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
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
眾生。心憶珍饈。口中水出。乃至心著行婬。男女二
根自然流液。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溼不升。自然
從墜。此名內分。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
仰。發明虗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
禁戒。舉身輕清。乃至心存佛國。聖境冥現。阿難。諸
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
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云云。未捨
暖觸者。即前文云。最後剎那。第八識趣生陰時也。
善惡頓現者。亂心位也。純想即飛者。謂純是虗想。
不能從墜也。若飛心中。謂上升心中也。兼福兼慧。
[001-0895b]
及與淨願者。平日所修福慧。並發求生淨願也。自
然心開者。一切境界無有障礙也。無障礙故。所求
淨土自現。隨願力往生也。下文還有一情九想。二
情八想。乃至純情無想。隨情想二分。判其升沉。茲
不具錄也。引經證竟。】


○二引古證。


「法智大師云。須知垂終自見坐金蓮身。已是彼國生
陰。亦此意也。」


【彼此恒一門竟。】


○第十現未互在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行者今念佛。功德不唐捐。因中已有果。如蓮華開敷。」


【蓮華開敷者。喻因果同時也。華開蓮現。故曰因中
有果。功德不唐捐也。】


○二論文二。初約心法圓融明互在。二約心性常
住明互在○今初。


「論曰。圓頓教人。頓悟心性。無修而修。修彼樂[邱-丘+看-目]。性中
所具極樂。由修顯發。而此心性。豎貫三際。橫裹十虗
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成。是以念佛
之人。名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雖名為因。
全修在性。因中有果。以所具因法。與所具果法。同居
一念。心性圓融。無法不攝。故如蓮華開敷。華中有果。」


【頓悟心性。無修而修。修彼樂[邱-丘+看-目]者。頓悟隨緣不變
之性。雖然無修。然而不變隨緣之用。無所不修。以
性中所具法身之極樂。由般若解脫二種修德而
[001-0895c]
顯發故也。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
成者。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也。由同居一
念故。是以念佛之人。名為全法身之性德。起成般
若解脫二種修德。全二種修德。仍在法身之性德
中。約修德而論。雖名為因。約性德而言。因中有果。
以因法果法。同居一念故也。理具三千因法。事造
三千果法。同居一念。故曰心性圓融。無法不攝。猶
如蓮華開敷。華。喻因。蓮。喻果。華開蓮現。喻因果同
居一時。故現未互在也。心法圓融明互在竟。】


○二約心性常住明互在。


「況此心常住。無生滅去來。即今念佛之心。便是當來
華池受生之時。故說初發心人。極樂寶池。已萌蓮種。
若精進不退。日益生長。華漸開敷。隨其功德。大小輝
煌。其或懈退悔雜。日漸憔顇。若能自新。華復鮮麗。其
或不然。芽焦種敗。且此蓮華。人誰種植。現未互在。斯
言有歸也。」


【越國夫人王氏。宋哲宗從父荊王之妻也。專修淨
土。晝夜無間。導諸妾婢。并志西歸。中有一婢。獨懈
慢。夫人曰。不可以爾一人。壞我規矩。擯之。婢悚悔。
遂發憤精進。久之不倦。一日謂同事曰。吾其行矣。
夜聞異香滿室。無疾而逝。越宿。同事者告夫人。夜
夢化去之婢。令致謝夫人。幸蒙訓責。得生西方。感
德無量。夫人曰。彼能入我夢。乃可信爾。其夕夫人
夢婢致謝如前。夫人曰。西方可至乎。婢曰。可。遂導
[001-0896a]
夫人行。頃之。見一大池。有蓮華大小間錯。或榮或
悴。夫人問其故。婢曰。世間修西方者。纔發一念。此
中便生一華。勤惰不同。榮悴亦異。精進者榮。怠廢
者悴。若歷久不息。念熟觀成。形消神謝。決生其中。
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夫人問
曰。何人也。婢曰。楊傑也。又一人朝服而坐。夫人又
問何人。曰。馬玗也。兩人俱修淨業。事具本傳。夫人
曰。我當生何處。婢導之行。可數里。望見一華臺。金
碧晃耀。光明洞然。婢曰。此夫人生處。乃金臺上品
上生也。既覺。悲喜交至。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爐焚
香。望觀音閣而立。諸眷方趣前為壽。眡之。則已化
去矣。現未互在門竟。】


生無生論會集

No.1169-B○舊䟦



幽溪大師。中興天台教觀。以性具圓理。闡淨土法門。
著為生無生論。初開演於新昌石城寺。每一登座。天
樂盈空。大眾同聞。事非虗誑。誠可謂離五濁之大津
[001-0896b]
梁。登九蓮之勝方便。正知於丁巳年春。歸依大師。即
蒙相授。旋梓流通。後因板寄慧慶。遂復久置高閣。今
與十疑。寶王。重梓。合成淨土三論。伏願見聞隨喜。盡
斷狐疑。遂成三昧寶王。頓悟無生法忍。親覲彌陀。等
蒙授記。


比丘正知識

No.1169-C䟦語



原夫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心唯識是開閉閫入涅
槃。趣無生之關鑰也。教乘云。法不孤起。假因緣凑
巧而生。古今 佛祖同一鼻孔出氣。無非拯[托-七+友]眾
生為大事因緣。故種種粗言細語。循循善誘。導歸
覺岸。獲無生忍之意也。 天台幽溪老人造論。發
揮淨土。布列十門。彰顯妙有之宗。演唱無生之曲。
言簡義週。事確理圓。性相融通。橫該八教。豎徹五
時。托底掀翻。究竟極譚。可謂皓月懸於晴空。無暗
不燭者也。題名會集者。乃紅螺 亮座主。為法情
深。婆心切切。咸繇時當末劫法運。垂秋後進。根淺
機鈍。智力微弱。妙義難達。上不契 佛祖之聖意。
下不領會於自心。故此以善巧妙智。採薈經教。撮
[001-0896c]
集祖語。隨時應症。染指即效九品金地。如在掌中
花池寶所。似現目前。誠能救濟貧乏之良方也。苟
能公諸同好。若將此書。執持勤撥。展轉流通。庶不
負亮公大師苦心。不昧熱血無乾。闡揚法道。永不
墜落。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去則不遠西方極樂勝
莊嚴者。乃生無生論會集也矣。


時於
道光二十九年季冬紅螺山二有丈室蓮村氏敬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