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101 百法論顯幽鈔-宋-從芳 (CBETA)



百法論顯幽鈔No.799



百法論顯幽鈔卷第一末



見等。二身見者。即煩惱所知。各有身見。故此地不行
也。由斯四地。說斷一愚。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
俱者。即定同時起貪著等至。故障他四地也。愛著定
是菩薩縛也。二法愛愚者。即是此中法愛俱執著身
實者。名法愛也。是所知障也。此修道惑弁愚者。皆是
所知障。弁非煩惱也。愛者是貪也。斷却此二愚。即入
四地也。


自下第五難勝地斷二乘般涅障者。謂所知障中俱
生一分。令猒生死。樂趣涅槃。即同二乘之人。猒苦忻
寂。即障他五地無著差別道。能證所證。名無差別故。
所名差別。真如能證智名無差別道。即觀生死與涅
槃。更無有差別。何有忻猒耶。即見有生死是妄。今既
知生死本無。即涅槃也。即所知虵即是麻也。可思。入
五地時。此下我障便能永斷。此五地觀生死涅槃。皆
悉平等。更無差別也。若第四地中。智同聲聞。作四諦
觀。亦猒生死。速趣涅槃。入五地時。便能永斷故。由斯
[001-0228b]
五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一純作意皆生死愚。即是
猒生死苦也。二純作意向涅槃愚。即此欣涅槃也。此
二愚。即是猒苦欣寂。入五地。便能永斷也。


自下第六現前地者。斷麤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
生一分。俱生一分者。即唯所知障之地。故要斷之。以
前四地。執四諦下所證理。有染淨故。苦集是流轉因
果名染。滅道是還滅因果名淨。以見有染淨因果。名
麤相也。世親攝論云。亦名麤相現行障。與唯識同也。
以望第六地說故。名麤相也。以七地名細也。入六地
時。便能永斷。即四諦觀因果。有二染二淨。此六地所
證真如。名無染淨真如也。能證亦名無染淨智。以非
安立故。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一現觀察流
轉愚。即是此中執有染淨。即諸行流轉染分攝故。觀
苦集是是染流轉因果障。執有染也。障六地故。二相
多現行愚。即觀還滅之道。是淨相故。即見有多麤㒵
故。正障六地無染淨真如智。亦名無染淨智也。此地
更不觀四諦是染是淨。本來清淨。畢竟不可得也。


自下第七遠行中。斷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
一分。以執有生滅。細相現行者。即是有相也。以六地
有相少也。彼障七地妙無相觀。八七地時。便能永斷。
由前六地。作緣起觀。觀流轉還滅。所執有生滅微細
相故。故名為障。以七地純無相觀。障此無相故。所證
真如。名種種法無差別真如。能證智。名妙無相智。入
此地時。細相之障。便永斷故。由斯七地。說斷二愚及
[001-0228c]
彼麤重。一細相現行愚。即障中執生者。猶取流轉細
生相故。即苦集諦也。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障中
執有滅者。猶執還滅細滅相。於無相作意勤求。不能
於空門中。起諸勝行故。今此地中。既除此障。能於無
相門中。不專懃求。乃於空中。起有勝行。所言空者。即
無相空理。即於真俗二諦。雙起行故。即於真觀中。便
能起得俗觀。俗觀中即起得真觀。即於無相空觀中。
便起殊勝行也。所以十地論云。七地中。即空方便智。
發起有中殊勝行也。於此地中。斷此二愚也。


自下第八不動地中。斷無相中作加行障。即謂所智
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故。以有加行智故。
世親攝論云。於無相作加行。義同唯識也。以前五地。
有相觀多。無相觀少。以觀心劣故。於第六地。有相觀
少。無相觀多。由觀染淨平等真如。多住無相。第七地
中。斷細相生滅相故。純無相觀相續故。即有加行道
也。與八地別。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入無相
觀不自在故。未能現身土。如是加行障。第八地無功
用故。若入八地。便能永斷。故得二自在也。八地已前。
入滅定時。即定前意樂繫發也。亦現相土。未名自在。
不能任運。即入八地時。無意樂繫發加行心故。即起
無邊化身也。故八地現相者。任運現變金銀珠寶等
也。所現國土。或大或小。皆得也。即相土皆自在故。名
得二自在也。由斯八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一於無
相作功用愚。二於相不自在愚。即令於相中不得自
[001-0229a]
在。故相土亦不自在也。以有此愚障也。八地已上。純
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行故。第七識中。細
所知障。猶可現起也。以生空智果不違彼故。斷此二
愚。已得無加行道。相用及土。皆得自在也。


自下第九善慧地中。斷利他門中不欲行障。謂所知
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懃行。故樂
修自利也。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十地論云。不能善利
益眾生故。世親攝論云。於饒益有情。不能行故。大意
同也。以八地中。得無相行。躭著擇滅。不肯進修。躭寂
滅酒。於有情不見有眾生相。不度眾生也。又不見有
佛菩提相。不求菩提。是故諸佛叱勸。方能進修。佛言。
善男子。修行道既至三僧祇劫。府臨成佛。如何滯著
無相。汝情昔本願。願度無邊眾生。誓願求菩提。汝如
何滯無相。即佛勸已。方能進求。斷第九入心利他中。
不欲行障。以障四無礙解。四無礙解者。一法無礙。二
詞。三義。四辨才也。可知。入九地時。便能斷此利他中
不欲行障也。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一於無
量所說法。無量名句文。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二
辨才自在愚。將四無礙解所障法。此二愚是能障也。
前第一愚。障前三無礙解。第二辨才自在愚。障辨才
無礙解。且第一愚障前三無礙解者。即於無量所說
法陀羅尼自在者。即障義無礙解也。即於所詮義中
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也。二者於無量名句
文陀羅尼自在者。障法無礙解也。以對能詮總持自
[001-0229b]
在。於一名句文而現一切名句文也。三者於後後慧
并陀羅尼自在者。障詞無礙解也。即於言音展轉訓
釋總持自在。於音聲中。而現一切音聲。即諸方言音。
一切眾生音聲。出現之也。此愚若斷盡時。即起得三
無礙解也。第二愚障辨才無礙解者。二辨才自在愚。
此無明為障此辨才無礙解。故名辨才自在愚。令此
辨才不自在故以有辨才無礙解故。即能善達機宜。
巧為他說甚深法故。即是四辨七辨也。言四辨七辨
者。四無礙解智。今云四無滯智也。道理亦同也。即四
無滯以無漏後得智為體。於義無礙解。一分通本智
故也。四辨中第一法無礙解者。解教是能詮故。即名
句文。於此無滯故。一切名句文皆曉故。二義無礙解。
即是解一切所詮理故皆無滯也。所詮中有真理。是
本智詮故。三詞無礙解。即解諸方言音。四生六道音
聲。皆無滯故。詞即是聲也。問。此與法無礙解。何別耶。
答。亦別。前法是假名句文。後詞無礙解。是聲即實也。
故有別也。四辨才無礙者。即為眾生說法。問。此言說
法。即與前法無礙何別。答。亦別。前約意解法故。即不
言說也。今約能說。不約所說法故。即辨才無滯中更
分七辨。七辨者。一[木*└@庚]辨。說言即言無塞訥故。塞者澁
也。吃者重也。此菩薩說法不澁不重。故名[木*└@庚]辨也。
二迅辨。懸河津論不遲訥故。即表菩薩說法流速也。
三應辨者。即應時應機不增減故。應時者。即眾生根
熟時。應根者。即三根差別。皆應根而說也。言不增者。
[001-0229c]
眾生宜聞少法。即少說。宜聞小乘。即說小乘也。不減
者。眾生樂多。即多說。樂大乘。即說大乘法也。四無疎
謬辨者。所說契理。名無疎也。不邪錯故。名無謬也。五
無斷盡辨。相續連還名無斷也。終無竭故名無盡也。
六凡所演說豐義味辨。一一句言。多理事故。即言少
理多。是菩薩辨。凡夫說法。言多理少故。七一切世間
最上妙辨具足。甚深如雷。清徹遠聞。依智度論說。有
五種音聲。從佛口出。一甚深如雷。雷一震。即百草生
芽。蟄虫開戶。令佛音聲如雷。三乘聖道互生。一切眾
生啟生死戶。一者清徹遠聞。二者悅樂。即經云悅可
眾心也。三者入心敬愛。四者諦了易解。諦者真實也。
了者了達了悟。即是巧說諸法也。五者聽者無猒。行
相可知也。此愚障四無礙解故。即第九障攝也。此愚
即得四辨七辨也。


自下第十法雲地中。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者。謂
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命於諸法不得自在。即是情執。
執諸法有實自性。是法執。即於大法不自在也。彼障
十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事業。大法智者。即是
緣真如之智。譬如大雲故名大法智雲也。及所含藏
者。即是百千陁羅尼門。百千三摩地門。諸功德法也。
即大法智雲。含眾德水。充滿身故。即所含藏諸功德
法所起事業。即諸大神通也。此十地諸功德法未自
在者。皆由此障也。入十地時。便能永斷也。由斯十地。
說斷二愚及彼麤重。一者神通愚。即是此障中所起
[001-0230a]
事業也。二悟入微細秘密愚。即是此障中大法智雲。
及所含藏法也。如障應思之也。微細秘密者。即是所
障微細妙境智功德也。即第十地出心中障者。即此
十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
微細所知障及任運煩惱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
皆頓斷入如來地。雖十法得自在。亦未名佛也。此法
極微細二障。要至金剛心。方斷盡此障也。即於第十
地出心中。開此障也。以論文無別第十一障名也。但
佛地有二愚名也。論云。由斯佛地說斷二愚。及彼麤
重。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障中。微細
所知障也。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障中。一切任運煩
惱障種也。所以集論云。菩薩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
所知障。成大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也。上來十地。有斷十一重障。治二十二愚者。總是辨
闢昏衢也。此是他受用身。闢他昏衢也。問曰。此皆是
十地菩薩。自起無漏智。自斷惑。如何言佛能闢昏衢
也。答曰。理實是自斷。但假佛說無漏教法。為增上緣。
令彼斷障故。亦名闢他昏衢也。問曰。何智能闢。答曰
通於四斷也。若據實義。唯妙觀察智闢也。問曰。十地
斷障。皆起二道否。答曰。皆起二道也。無間道斷種現。
解脫道斷麤重習氣也。問曰。十地入心皆言斷障。住
出心中。豈無惑障耶。答曰。准對法等。住出有障。即每
地有三心。皆有障斷也。即成三十重障也。即每心斷
惑皆起二道。即三十無間道三十解脫道也。即每言
[001-0230b]
斷障者。但所知障。若煩惱障。十地中現行伏也。煩惱
習氣。即每地解脫道斷也。問曰。三十重障多少時斷
盡。答曰。薦福云。每地三心各一僧祇。即十地有三十
僧祇。方斷盡也。問曰。地前一僧祇。初地至七地。第二
僧祇。八地至十地。第三僧祇。因圓果滿。如何言三十
僧祇。答曰。梵云阿僧祇劫。此云無數時。言三無數劫
成佛者。此約大無數時也。此言三十僧祗者。約小無
數時也。上來總是辨闢昏衢義也。即是第二兩句歎
報身訖也。


自下第三有兩句嘆化身者。分二。初一句出現世間。
第二句辨說應機霏法等也。上句大千但說器世間
也。第二句百億但有情也。前句出現於大千。第二句
澤閏百億眾生也。不爾即無別也。疏云靉慈雲至百
億者。言靉者。是雲盛之貌也。雲興之貌也。慈者大慈
悲也。即意業化也。言雲者是喻。即喻如來身業化也。
而者助句詞也。誘者引也。又誘也秀也。秀是出也。即
引出有情。令離苦海。以如來有悲決定。即從本智。流
出後得智。後得智中。有大悲故。現化身也。即化彼三
乘五性人。即大千界有情。皆能化得。大千是所化境
也。即靉慈雲者。即如難陀龍王。欲降甘雨。先布慈雲。
七日已來令眾生知。意定不損物。滋閏百草。然後
降注於雨。即此龍喻如來自愛用身。雲喻化身也。雲
中所含注雨。即閏一切有情。即化身說法。閏三乘之
人也。雲從龍。雨從雲。雲喻化身。從慈悲心起。故云慈
[001-0230c]
雲也。即依心有身。依身有口。依慈心起化身。依化身
方說法。即依龍有雲。依雲有雨。即法報二身。似龍起
慈悲化身故。又慈者。意業化。雲者。即是身業化也。霏
法雨者。即語業化也。又靉慈雲者。即經云靉靆垂布
者。義在茲也。雲者。有其七德。一含雨德。二光明德。三
警覺德。四眾喜德。五掩日德。六清涼德。七普遍德。故
經云慧雲合閏也。如慈心龍王起雲含雨。經七日不
下。待農夫作了。方始下雨也。喻佛慈悲雲。內含其萬
德。待眾生機熟。應機器而宣揚也。即三七日是也。二
者電光晃曜。喻佛化道明也。三雷聲遠震者。即警覺
羣生。即違者。即生恐怖也。即喻佛出興諸魔恐怖也。
四者令眾悅豫者。即眾喜。雲興當蔭覆。即喻眾生見
佛。生欣仰心故。五者日光掩蔽者。即喻除煩惱之日。
即華嚴經說掩邪見日也。六者地上清涼。喻眾生於
生死熱池。得涅槃清涼也。本日照地熱。熱地燒著眾
生。今掩邪見日。即於生死。便得清涼。即真如是地也。
七靉靆垂布如可承攬者。靉者昧也。靆者黑也。即雲
興盛之㒵也如可承攬者。喻佛降靈作大模軌。慈悲
感。令生欣樂。當得作佛也。承攬者。可得之㒵也。霏者
細雨之㒵也。即佛地經云。起三業化等法者。是法體
也。雨者。是喻也。即化身佛說三乘四諦十二因緣六
度等。或八萬四千法門方便之法。由如細雨。滋長一
切有情道芽增長。猶如細雨澤潤百草等。澤者潤也。
百億者。即所化眾生也。大千者。器世間也。有說大千
[001-0231a]
百億是屬對。亦無別義。即未祥之。此化身大千界化
諸有情。名霏法雨而津百億也。即法華經云。其雨普
等四方俱下者。即喻四生也。流注無量卛土充洽。即
如來所流之教。普閏百億有情也。從五俱輪說四諦。
即漸漸說。乃至六度即霏也。問曰。此百億是何佛化
境。答曰。是大化身所化境也。小化身但化一四洲。一
四洲者。即是一國也。問曰。如何得知。答曰。梵網經云。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迊千華上。復現千釋迦。
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
言周迊千華上復現千釋迦者。即是大化身也。言一
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者。即是小化身也。即大千界
者。即是百億四天下。百億須彌山日月等。故知小化
唯化一四州也。此千華座。是第一重。他受用身所生
蓮座也。又言百億者。總有四類。一者十萬為億。有百
億也。即大化境也。上來總是依文辨也。上來有二。初
玄辨三身。二依文配屬。總是辨第二所歸敬境也。上
來有二。初辨能歸敬儀。二辨所歸敬境。總是第一總
嘆三身勸修歸敬說也。


自下第二眾生無感應盡還涼者。分三段。初然以二
字。是結前生後。二者懷生莫感殲我法雄者。是辨應
盡之因由也。三者於是息唱金河韜光[鴳-女+隹]樹者。是辨
如來入滅時處也。三段不同。且第一結前生後者。然
者。是結前也。問曰。如何然是結前。以是生後耶。答曰。
謂前嘆三身皆是常住。我今亦許。故然也。然者。是許
[001-0231b]
可之詞也。前言三身常住理然也。問曰。我等如何不
見佛身耶。答曰下。是生後之文也。以懷生莫感者。前
來三身雖常住。為眾生無感故。所以佛不出現也。即
是生後之文。佛身實是常住故。即佛言吾身即是常
身法身也。但是如來方便示滅。即法華經云。實在而
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但是眾生無感故。如
來入滅也。此生後也。言懷生者。即懷者含義。即懷含
情識而生。故名懷生也。亦是懷含生死法。故名懷生
也。眾生第八自證分中。懷惑業故。以二障惑業發業
閏生。故名懷生也。又懷者。即異生眾生有情之異名
也。即懷煩惱而生。名懷生。此有十種名。一者名類生。
二名藏生。三名群生。四名懷生。五名蒼生。六名眾生。
七名含生。八名異生。九緣生。十有情。故有十種名也。
言莫者無也。感者應也。即懷生無感也。以眾生不感
如來出世。故名莫感。又感者。如人家家和合稔等。名
感應也。今感者。眾生善根成就。即感佛出世。名感應。
既眾生善根未熟。不感佛出世。故言無感也。問曰。雖
眾生無感。但知出世何矣。答曰。有二義。一佛本出世。
即為教化根熟有情。既眾生根未熟。說佛出世。眾生
不發心。既化有情不得。既無利益故。出世何益。故眾
生無感。佛不出世也。二若眾生無感。佛但出世。即眾生
於佛生猒。即反墮眾生故。所以經云。不能生難遭之
想等。以佛慈悲恐反墮眾生故。所以示相入滅也。問
曰佛出世謂何善根成熟即出世。答曰。但謂三乘順
[001-0231c]
解脫分。順釋分。無漏善根成就也。不為人天善根成
就即出世也。故名懷生莫感也。問曰。三乘順解脫分
善。順決釋分善。與人天善。一種是有漏。如何唯為順
解脫分善。順決擇分善根熟者出世。答曰。人天善根。
但求人天世間有漏果也。即順生死故。以三乘順解
脫決擇分善。能求出利解脫無漏果故。即順無漏也。
是故佛祖。為無漏善根成熟者出世也。今既無解脫
善根成熟者。佛不出世也。故言懷生莫感也。問曰。憂
波菊多。化得無量人。皆得聖果。如何佛不出世耶。答。
謂有一類眾生發願。願於佛正法中成聖果。所以滅
度後正法中。無量眾生聖果也。此一分有情。於佛無
緣故。佛不出世。故言懷生莫感也。言殲者。盡也。即是
示相同二乘。入無餘依涅槃。更無身智。故名盡也。我
者。即是慈恩和上自稱言我。法雄者。即佛也。三界獨
尊。智慧威猛。故名法雄也。故經云大雄猛世尊也。上
來總是應盡之因由也。


自下第三正辨如來入滅之時處者。問曰。於何時何
處入滅耶。答曰。正辨時處者有二。一云周穆王壬申
之歲。二云穆王五十二歲癸酉之年二月十五日。即
於第二解正也。前壬申第二癸酉教一年也。即二月
十五日夜半子時入滅也。處者。即於中印土俱尸那
城西。去五里餘。有金沙河。此河南北流。河西邊有沙
羅林中入滅處也。故言入滅時處也。故疏云息唱金
河韜光[鴳-女+隹]樹者。言息唱者。息者。止也休也。唱者。轉唱
[001-0232a]
也。以眾生無感故。佛入滅休說法也。故言息唱也。依
荼毗分中說。如來於其中夜。寂然無聲。故言息唱也。
言金河者以河中多有金沙。故名金河也。涅槃經云。
阿利羅拔提河邊。入涅槃也。即梵云阿梨羅拔提河。
此云金砂河也。問曰。如來於此河邊入涅槃。有何意
趣。答曰。有所表故。即河中有金。其河中水念念遷流。
其金砂無不流故。水念念流者。喻眾生有煩惱。流浪
生死。如水不住。其身中清淨佛性。即喻河中金砂也。
本無去來故。金生麗水。東俗所傳。提河有金。西土咸
悉。即生死如河流不竭故。涅槃如金。可寶重故。即表
生死中而有涅槃也。如砂不流也。故有所表矣。佛於河
邊入滅也。故言息唱金河也。言韜光者。韜者。藏也隱
也。光者。如來常光一尋。即金色光也。圓光等是也。又
佛說法時。皆放光明也。又涅槃經云。從面門放種種
光。從入滅後。更不放光。故言韜光也。又言韜光者。即
入滅時。欲荼毗時。有一羅漢。名迦葉。從山中來。於門
徒家。乞一千張白疊。盛如來金色身著。以金色身在
彼白疊中藏隱。故名韜光也。言[鴳-女+隹]樹者。即是娑羅雙
樹。佛入滅時。變為白色。似[鴳-女+隹]樹也。即金河西邊。有四
雙樹。佛於此林中。北首面西。入涅槃也。即入滅時。時
此四樹。便𤍜聲。變為白色也。四樹元青翠。不變也。即
東邊有二樹。青者名常樹。變白者名無常樹。南邊二
樹。青者名樂樹。變白色者名無樂樹。西邊有二樹。青
名我樹。變白者名無我樹。北邊有二樹。青者名淨樹。
[001-0232b]
變白者名無淨樹。問曰。如何八个樹。四个變白。四个
不變耶。答曰。此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白色者。表如來
示相入滅也。四个青者。是常樂我淨不變。表如來常
住。故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言[鴳-女+隹]樹者。約變白
者得名也。此上第二正辨如來入滅時處訖也。


自下第三辨聖教相承法猶一味者。於中分四。初辨
年代。二辨能傳教人。三辨所傳教法。四答外難。


第一辨年代者。疏云佛圓寂後百歲已前者。言佛者。
西方名佛陀。即是梵語也。唐言翻略為覺義。即略却
陀義也。覺者。是佛也。此亦念佛者。以言佛者。生善也。
若言覺者。以呼之不生善也。若准諸經梵本。皆稱本
師。名為薄伽梵。佛教安置。此一言含諸功德故。即攝
得六義也。自在等六德故。翻譯之主。意存省略。隨前
生善故。名為佛也。若約義解。即是覺義。覺義有三義
故。名為佛陀。若闕一義。佛陀義不成也。問曰。言覺義
者。唯佛名覺。為復因中亦名覺義。答曰。因中亦有覺
也。以闕少故。不名佛也。唯佛具三覺故。一自覺。二覺
他。三覺行圓滿。具三覺義。方名佛也。一自覺者。即簡
一切異生。異生從無始至今。常處生死長夜。被無明
所覆。不自覺知。復被生死所盲。障其慧眼。不見聖道。
不自覺知。是故佛自覺者。簡凡夫也。二覺他者。即簡
二乘。唯自覺不覺他。以唯自利故。問曰。凡夫不自覺。
凡夫不名佛。二乘既自覺。二乘得名佛。答曰。二乘自
覺亦覺他。二乘許可得名佛。二乘唯是自利攝。不能
[001-0232c]
覺他。非佛攝。以二乘猒苦忻寂之行。故無利他行也。
問曰。若約自覺亦覺他。二乘自利不名佛。十地菩薩
具二利。自覺覺他。應名佛。答曰。十地菩薩具二覺。自
利利他。理是佛。十地覺行未圓滿。十地菩薩不名佛。
以等覺菩薩。猶有微細俱生所知障。未斷盡故。即未
圓滿。唯是解脫道中妙覺如來。具三覺義故。方名佛
也。佛地論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如睡夢覺。如蓮花
開。言一切智者。是根本智。能自開覺。即如睡夢覺。一
切種智。即能開覺一切有情。如蓮花開也。是後得也。
一切智者。即觀空智。唯理唯真。無分別故。一切種智
者。即觀有智。是事是俗智也。如睡夢覺者。如者似也。
即似夢覺也。如人作夢。見種種境。執為實事。不知是
夢。後夢覺已。知之夢境皆空。今本智亦爾。前未起覺
智時。在有漏。即執世間諸境為實。今得無漏本智證
真理。故知妄境皆空。今即生死為夢也。如蓮華開者。
即後得種智。似蓮華開。蓮華開時。香氣遠。種智生時。
拔濟眾生。得出離。似蓮秀也。或云。如蓮華開者。即華
開以見華。華者是子也。種智生時。化眾生。已得果故。
如華開見臺也。問曰。如何名一切種智耶。答。種者類
也。即一切眾生根性。若干種類。此智能知一切種類
差別。故得名也。即覺義者。正是唐言也。今隨方生善。
故言佛。新翻經。皆言佛薄伽梵。為簡外道薄伽梵故。
所以置佛言也。今云佛者。有十義勝故。一者覺勝天
皷。天皷無思成自事。天皷有四德。一者能覺諸天。
[001-0233a]
怨來言來。怨去言去。佛即不爾。能令眾生覺三毒
煩惱。若煩惱生令知生。若滅知滅也。二者天皷能護
諸天眾。能破脩羅。佛名不爾。能護群品。能破四魔。三
者天皷能令諸天受五欲樂。佛名不爾。能令眾生受
出世樂。四者天皷能令諸天生貪著。佛名不爾。能令
眾生生出世心。不貪著故。二者佛不由他悟。唯由無
師智覺一切法。即是自開覺智也。以居果位。更不由
他。故名無師。或智性名自然智。相名無師。能覺一切
也。三者斷二無知。即斷煩惱所知障也。四者已過眠
夢。凡夫眠而不夢。長在無明窟。煩惱成之也。二乘亦
眠亦夢。有無明故。亦是法執忘智故。佛不眠不夢。無
無明。已捨忘執故。五者猶如蓮花。日光所觸。蓮華即
開。十地行圓。佛智自發。六者性淨無染。有五義不染。
一體無相故。譬如烟霧不能染空。二是能對治故。譬
如熱䥫不停蚊虻。三非處所故。譬如大石非空而住。
四不轉變故。譬如白玉涅不淄。五忘不能染真。譬如
幻刀不能斫石。具上五義。故名性淨無染也。七者具
足三身。八者三事涅槃。即具足三德也。九具三寶性。
即同體三寶也。十者自知令他知。以智力照真如境。
名自知。復以悲力說十二分教令他知。具此十義。故
不舉餘也。即妙覺中。如睡夢覺。如蓮華開。雖諸惑障。
圓顯法身。即妙覺獨名為佛。因中不爾也。覺義者。正
是唐言也。今言佛者。即不翻也。以佛生善故不翻之。
但言佛也。言圓寂者。梵云波利呢縛喃。此云圓寂。波
[001-0233b]
利名圓。呢縛喃名寂。圓寂者。圓謂圓滿。寂謂寂靜。雖
煩惱障。得真勝義。名寂靜。故名圓寂。圓者遍義。簡諸
法自相。自相以局自體故不遍。非圓也。此圓者。遍一
切處。唯一味故。寂者簡有為法。有為法非寂也。以有
生滅故。即簡共相法也。或有為法四相。非寂也。今言
圓寂者。是涅槃義也。舊云泥丸者。不善翻譯也。即傍
辨涅槃義也。問曰。涅槃有幾種。答曰。有四種涅槃也。
問。四種者何。答。一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依。三無餘
依。四無住處。即因此傍解涅槃義也。略以七門分別。
一釋名。二出體。三約人。四約障。五與大般涅槃相攝。
六與六無為相攝。七問答分別。


且釋名者。一自性清淨涅槃者。謂無如來本性清淨。
雖有容塵覆之。而不能染。故名自性涅槃。在凡夫一
切有情清淨佛性。即是本來自性涅槃也。若在無情。
名法性。此自性涅槃。在異生身。平等平等也。即不假
斷障所顯也。以本來涅槃故。即唯識論云。一本來自
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塵。而本性
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虗空。一切有
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雖一切相一切分
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
寂。故名涅槃。即入三乘見道。即證自性涅槃也。自性
淨淨即涅槃。持業釋也。以遍一切皆是真如。與彼為
性也。即青青翠竹。盡是真如等也。故言不一不異也。
雖一切相。絕諸戲論。超過尋思。名言道斷。口欲談而
[001-0233c]
詞喪。心欲緣而慮忘。雖四句絕百非。唯將得本智內
證故。涅槃經說。本來而有。自不曉悟迷。處輪迴生死。
此性猶如貧女宅內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
時有異人。善知方便。於此貧女家中。掘出真金之藏。
貧女見已心生歡喜。生奇特想。敬重此人。善男子。眾
生佛性。亦復如是。此是涅槃經文。解云。一切眾生不
能得見真如性故。如彼貧女不知金藏也。今能普曉
示一切眾生佛性者。即是如來也。貧女即是一切愚
迷眾生也。真金藏者。即是佛性也。意云。但眾生迷悟
差別。其佛性本來平等而有也。即法華經云示佛知
見。即將此性。曉示三根。令悟懃修行故。即得證入也。
故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故。本來自性清淨。
故名涅槃也。二有餘依涅槃者。餘苦依未盡。故名有
餘依。謂斷煩惱障盡。餘苦依在。名有餘依。此約二乘
出煩惱障。雖苦依身苦。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也。以離
縛法故名涅槃。故唯識論云。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
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也。有餘依之涅槃。依士釋也。三無餘依者。謂斷煩惱
障盡。又苦依分段身已亡。故名無餘依。以二乘化火
焚身。入無餘依界。故名無餘依涅槃。無餘依即涅槃。
持業釋也。即離二種纏故。名無餘依。煩惱既盡。苦依
亦亡。離喧煩惱。故名涅槃也。故論云。三無餘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
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者。謂初地菩薩。分斷所知
[001-0234a]
障。分證得無住處涅槃也。問曰。何名無住處。答曰。謂
證二空理。便獲得悲智。有智故。不住生死。有悲故。不
住涅槃。故名無住處涅槃。即真如體無有住處故。無
住處即涅槃。持業釋也。若悲智同依一理。故名無住
處之涅槃。即同依釋也。又無住是悲智。涅槃是所證
理。將所證涅槃。就能證悲智。說名無住處涅槃。即依
士釋。此非二乘得此無住處涅槃。以二乘不能出所
知障故。所以不得此涅槃也。問曰。佛位即言有悲不
住涅槃。此菩薩有悲不住何涅槃耶。答曰。頓悟不住
自性涅槃。無覺漸悟不住有餘依涅槃也。故論云。住
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
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
名涅槃也。上來第一釋名訖也。


自下第二出體者。一自性清淨涅槃。以在纏出纏真
如為體。謂一切有情。雖有惑障纏擾。其身中清淨之
性常有。故即凡夫身中自性涅槃。即取在纏真如為
體。若二乘無覺十地菩薩已去。取出纏真如為體。即
有餘無餘體。即自性也。二有餘依涅槃。即取出纏生
空真如為體。謂二乘無學。煩惱斷盡。故名出纏。顯得
生空真如。故涅槃但以出纏真如為體。三無餘依涅
槃。亦以出纏生空真如為體。若約大乘。亦有法空真
如為體。問曰。有餘無餘。皆以出纏生空真如為體。二
涅槃有何異也。答曰。有餘依涅槃。斷煩惱障盡。名出
纏真如為體。即出一重纏。無餘依有二一出煩惱纏。
[001-0234b]
二出苦依分段身纏。以出兩重纏故。名無餘依。所以
有餘無餘有差別也。四無住處涅槃。以出纏二空真
如為體。以斷分別二障盡。分顯得涅槃。名出纏也。問。
此言出纏。佛位可爾。菩薩煩惱在。如何名出纏。答。初
地已出分別二障。亦名出纏。若俱生未出。即半出即
半不出也。此後三涅槃。非在纏真知為體。但以出纏
真如為體。即是擇滅真如為體。若約體無別。但約用
即三涅槃有異也。問。如何自性涅槃通在纏。後三涅
槃唯出纏。答曰。自性涅槃。不要斷滅顯故。本來清淨。
故通在纏真如為體。後三涅槃。唯是斷煩惱盡方顯
故。所以唯出纏真如為體也。


自下第三約人辨者。自性涅槃。一切凡聖皆有此涅
槃。無有有情不具此涅槃者。即一切有情。凡之與聖。
皆有初一。由此經云。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本有涅槃。
若約證得。即三乘見道初證得故。二有餘依者。佛位
得也。二乘無學亦證得此涅槃。若凡夫二乘有覺。皆
未證得後三涅槃也。即二乘有覺。與一切凡夫。有初
一也。二乘無學。具前菩提也。唯佛世尊獨具四涅槃
也。三無餘依涅槃。二乘無學證得也。二乘無學中。若
是趣寂入無餘依者。即得此無餘依。若不定性迴心。
即不得此涅槃也。以[厂@火]身滅智故。十地菩薩有餘皆
不得。以得初也。佛位有極成也。第四無住處涅槃。十
地分得。餘二乘皆不得無住處涅槃也。以無悲智故。
若至佛位中。四涅槃皆全得。故論云。一切有情皆有
[001-0234c]
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容者
不定。若不入無餘依者。即有前二也。


自下第四約障辨者。障有四。一煩惱。二者煩惱障中
餘苦依分段果報障。三所知障。四所知中有變易報
障。此有六位。辨四涅槃。一凡夫并前三果人煩惱障
位內。唯有自性涅槃。以此煩惱未斷盡故。二者二乘
無學。斷第一煩惱障。得有餘依并自性二涅槃也。此
說未入滅者。三者二乘無學。斷却第二煩惱障。苦依
分段盡。得無餘依。并前二得三涅槃也。四者頓悟菩
薩。斷却第三所知障。分得無住處涅槃。并前自性涅
槃也。五者漸悟有學迴心。同頓悟說也。若無學迴心。
至初地。斷所知障。得三種涅槃也。即自性有餘無住
處也。六者佛位斷却第四變易障盡。四種皆得也。


自下第五與大般涅槃相攝者。問曰。前來說四涅槃。
大槃涅槃。即四涅槃中何涅槃相攝。答曰。雖四涅槃
不同。若至佛果。總名大般涅槃也。此解大般涅槃有
二。一者於真如上。義說三德涅槃。二者正辨三德涅
槃。且第一於真如上義說三德涅槃者。即真如體上。
三義具故。成大般涅槃也。即是摩訶般若解脫法身。
即謂真如體。即是圓覺智。故名無上菩提也。即智名
為摩訶般若也。即是大智故。真如體即是覺性也。即
依真如上。亦有智義也。以能與大智為所依故。即所
依處亦名智也。問曰。以何知之。答曰。大智度論云。說
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即真如是智所依處故。又解
[001-0235a]
深蜜經云。菩薩菩薩斷。皆名為菩薩。意云。即智起時。
斷或顯法身。法身名斷德故。此是真如上。義說為大
般涅槃也。問曰。如何真如上義說名法身。答曰。此真
如至果名法身者。極成也。不是義說之。即此法身出
所知障盡處。顯得實如。名法身也。故勝䰓經云。在纏
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二乘不斷所知障。不顯法空
理。故非法身也。但是離煩惱障解脫處。顯得解脫身。
非法身也。非功德法所依止故。此佛位具二義。名法
身。一離縛法故。名解脫身。二離所知障。名法身也。問
曰。如何真如體上。義說名解脫。答曰。以真如體上眾
苦都寂。亦性本無染名解脫。故在二乘雖無煩惱。未
離分別所知。障故不名真解脫也。未圓滿故。即果位
真如出纏顯得。與無為萬法依止。名法身也。即真如
一體。具此三德涅槃也。故此三德。名大般涅槃也。第
二別辨大般涅槃者。即涅槃第二卷說。要三事具足。
名大般涅槃者。能證二空之智。法身所證二空理。解
脫者。即是由智證理障盡所得假擇滅體故。即異於
前解也。即性相差別也。即摩訶般若是能證。解脫即
是所斷惑盡處。名解脫也。所證理名法身也。即此三
法定非前後也。即涅槃經云。大般涅槃。要三事具足。
名大涅槃也。即摩訶般若。是梵語。此云大智也。法身
是所證理也。解脫者。是智證法身時。二障皆盡離縛。
義名解脫也。如西方伊字。三點成伊字也。即三點不
縱不橫。不一不異。此三德大般涅槃亦爾也。不縱者。
[001-0235b]
非上下累也。言不橫者。即不前後也。言不一者。即三
義差別。不異者。體差別也。智正起時。即是顯法身。法
身正顯。同時離縛。故得解脫。三法定同時也。更無前
後故。即兩點在上。即是智及離縛也。一點在下。即所
顯法身也。即如倒品字也。即大般涅槃不縱不橫。不
一不異。即理智說。名不一不也。若攝相歸性。名不異
也。又伊字即三點。雖縱不橫乃相離。今涅槃三法體
不相離。又喻之如虗空。是法身。日光為般若。空中闇
盡處。名解脫。亦不前後故。問。伊字如倒品。摩醯首羅
目。即一點在上。二點在下。即與伊字不同。如何皆喻
三事涅槃。何者為是。何者不是耶。答。即各據一義。且
如伊字。兩點在上。一點在下者。即能依所依解。下之
之一點一是法身。為所依故。上之兩點是摩訶般若
及解脫。俱是能依。故在上也。第二如摩醯首羅者。即
是能證所證解。上之一目。似摩訶般若。即能證也。下
之二目。似解脫及法身。即是所證也。解脫雖是擇滅。
亦是所證故。大意但取不縱不橫義。西方伊字。三點
不相離。相離者即伊字不成。即似此也。又解脫者。即
由能證智證法身時。二障滅盡。更無縛法。即假說名
擇滅。即是解脫也。即此三事涅槃。名秘密之藏也。故
言不縱不橫不一不異。唯佛得有三德涅槃。至果位
皆名大般涅槃也。非如小乘解。此三法體別有其三。
亦前後別得也。將此四涅槃。與三德涅槃。更分別不
可說定異也。問。此三德何是假實。答曰。智與法身是
[001-0235c]
實。解脫是假。以離縛義。假名解脫也。


自下第六將四涅槃與六無為相攝者。此門意。四涅
槃六無為中。何無為攝。且自性菩提。六無為真如無
為攝。若有餘無餘。即擇滅無為攝。以斷縛得故。若無
住處涅槃。有兩師解。第一師解云。無住處涅槃。斷所
知障。所知障覆法空理。但斷此障。證得真如。故於
真如中収。不是擇滅攝也。問曰。此無住處涅槃。亦是
斷障得。所知滅處。亦是真擇力。簡擇滅故。如何非擇
滅攝。答曰。定非擇滅攝擇。滅者。是斷煩惱障縛法。離
生死縛。此所無住處涅槃。斷所知障得。以所知障。不
招生死。非縛法故顯真如。但是非擇滅攝也。難曰。煩
惱障障有餘無餘涅槃。斷煩惱。得擇滅涅槃。此所知
障。亦障無住涅槃。如何斷彼。不是擇滅攝也。答曰。此
所知障不招生死。非縛故。斷此障時。不是擇滅攝也。
即所顯得無住處涅槃。是大悲般若。補翼真如。不着
生死涅槃。故名無住處涅槃。不是斷縛所顯故。非擇
滅攝也。問曰。有何教據。答曰。唯識論云。諸無為中初
後。即真如中二擇滅攝。此四涅槃應作四句分別者。
一唯涅槃非擇滅者。即是自性涅槃。無住處涅槃。二
唯擇滅非涅槃者。即前三果人。斷煩惱障。三亦擇滅
亦涅槃者。即是有餘無餘涅槃也。四非擇滅非涅槃
者。即一切有漏有為色法等是也。此是第一師義訖
也。第二師云。無住處涅槃亦擇滅攝也。由真擇力滅
障得故。其無漏慧斷煩惱障。故名擇滅。無漏慧斷所
[001-0236a]
知障盡。亦名擇滅也。即感生死煩惱斷。名擇滅。所知
障亦名滅。得無住處涅槃。故知擇滅攝也。是故唯識
論第十說云。四圓寂諸無為中。初一即真如。後三擇
滅攝也。


自下第七問答分別門者。問曰。如何前三果人是有
學。不分得有餘依涅槃。初地有學。即如何分得無住
處涅槃耶。答曰。有餘依涅槃。據全斷盡。方得有餘依。
所以前三果不得也。若大乘。初地分得無住處涅槃。
以有悲智故。即許分得也。問曰。佛位如何有有餘依
涅槃。若言佛有有餘依者。即應佛有苦依身未盡也。
若言佛有無餘依涅槃者。即應佛身智俱滅。如何能
現他化身耶。所以論云。如何善誓有有餘依。答曰。有
二解。一云。佛位義說有四涅槃。即非有有餘依也。又
有餘依。但是示現有也。即現有苦依身。如背痛等也。
無餘依者。即雙林示滅。化火焚身。身智俱滅。即示現
有無餘依涅槃也。二云。佛有四涅槃寶也。從金剛無
間道後。捨一切惑障。變易生死一切習氣盡。名無餘
依涅槃也。以無苦依故。名無餘依也。即佛身是學妙
色身。名有餘依也。即捨無常色。獲得常色也。即先得
無餘依。後得有餘依也。即顯有前後。其實齊立也。問
曰。四涅槃何名無上涅槃。答曰。但取無餘涅槃。名無
上涅槃也。問曰。二乘亦有無餘。如何不名無上耶。答
曰。二乘身智都寂。不能舉動施為。但名下劣涅槃也。
佛果無餘。形對二乘立也。名無上涅槃也。以能熾然
[001-0236b]
起身智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也。以小乘無餘涅槃無
身智故。不名無上。今說果無餘涅槃名無上。問曰。佛
唯說無餘涅槃名無上。為復亦說三涅槃名無上。答。
若至佛果。四種涅槃。總名大般涅槃。總名無上。問。自
性菩提佛果有。果中自性說無上。一切眾生有自性。
自性涅槃名無上。答曰。雖有自性。惑染覆故。不得名
無上。若如是者。初果斷惑亦顯。應得名無上。答。初果
不證有餘依。所以非無上。問。無學已證有餘依。應名
無上。答。是苦依身故。不名無上。唯佛樂依。故說名無
上。問。二乘無餘無苦依。應名無上。答。二乘無餘無作
用。復無身智。故不同。佛無餘有作用有身智。故若無
上。問。佛果無餘總無身。所言無上。今既有身。云何名無
上。答無餘必竟總無身。二乘無餘不無上佛果。無餘
是有餘。所以名無上。問。佛果有餘無餘既參雜。何名
無上。答。有餘無餘並然別。在彼二乘不無上。佛果即
無却是有。有無不碍說無上。問。無住涅槃。菩薩亦有。
何不名無上。答。是分得不同果位全故。所以不名無
上。即小乘入無餘依。唯有清淨法界。無其身智。故名
下劣也。一性宗云。雖即身智似滅。即第八無不滅。即
隱在真如藏中。後時出無餘涅槃。受變易身。修大乘
行也。或入無餘依時。便入變易身。八六四萬劫。至大
乘十信初位也。五性宗云。入無餘者。是定性聲聞也。
即[厂@火]身滅智。同大虗空一切皆無也。以佛言不受後
有我生已盡等。以因亡果亦喪也。若言入無餘後却
[001-0236c]
起生者。應更受後有身。即違佛語也。一性難云。汝五
性宗。不許入無餘後受變易者。即如何舍利弗。受記
作佛。如何化火焚身耶。即無身智。華光佛身從何而
有也。若不許受變易者。即受記者虗言也。五性答云。
舍利弗化火燒身。但焚化身也。非焚實身。實身受變
後時成佛何爽。一性云。若入無餘涅槃。身智俱滅者
即有情界減也。如何世尊言有情界從無始不增減
耶。既不許有情界減者。即五性入無餘[厂@火]身滅智義
不成也。即一性宗自結云。佛言[厂@火]身滅智者。但是訶
責之言也。即有情界又不減也。此承前古解。兩宗無
平文也。若據愚見。有似一性宗勝也。亦未敢祥究也。
可知。問曰。在滅定位以無心。如何化火耶。答曰。欲入
定時。先發願。願住定多少時節。承先願已滿。火從定
中起焚身。若無願力。定中不死也事須出定散心中
死也。問曰。四涅槃中何假實。答曰。自性涅槃是實。後
三是假。依真如立也。自涅槃即真如是也。是實無過
也。上來辨涅槃義有七門。總是解圓寂義訖。總是第
三辨年代訖也。


自下第二辨能傳教人。即是異人挺生。群聖間出。是
也。且辨異人者。即是能傳教之人也。即異人挺生。總
嘆五人德也。異人者。即是奇異之人也。越於凡常人。
故名異。異者。即五常教中說人為五常之首。即人義
禮智信。人為首也。人者是五義。即溫良恭儉讓等。此
五人雖人義同。越於常人。故名異人也。即是非常之
[001-0237a]
人。異常故名異也。言挺者。即挺特而生。即出現之義。
切韻解挺訓出也。言羣聖者。即五人皆聖。故名群聖
也。又羣者眾也。即簡異凡夫。此五人無非是聖也。即
有多聖人出現。名群聖也。言間出者。間謂間隔。即隣
次相間而出也。問。此五人各相去年代多少時。答曰。
此五人共有一百年出。難曰。若千年一聖出。五百年
一賢出。可言間出。既若共有一百年。如何言間出耶。
答。此聖人出雖同一百。以各居一國出。名間出。或五
人隣次間隔而生。名為間出。又五人相繼不斷。名群
聖。時不同故。名間出也。言五人者。一迦葉。二阿難。三
末田地。四商那和修。五憂婆菊多。


且第一大迦葉波者。梵云摩訶迦葉。此云大飲光。此人
身上金色光。為能吞飲日月之光。又云少欲知足也。
此大迦葉。不是憂樓頻蠡迦葉等三人。此大迦葉。少
欲知足。常行頭陀行也。在靈山修行次。忽然見光明
等。天雨四花。大地振動。迦葉見此異相。便入定觀。乃
見大師在林中入般涅槃也。火急便至涅槃會上來。
顏㒵慘然。中路逢着外道。外道手儛足蹈。報迦葉言。
瞿曇在日。教法如火。瞿曇滅後。教法如煙。不久即滅
也。迦葉聞之。轉更悲慘。至涅槃會。乃見世尊。被諸王
等及大弟子荼毗焚燒。迦葉悶絕。良久乃蘇。即焚燒
不着。迦葉繞金棺行道發願。請世尊付樂教法世尊
不現身即雙足。足者足跡。意在迦葉屬付教法也。迦
葉見世尊現足。深得世尊意。世尊便從心化出火自
[001-0237b]
焚燒焚燒已。又從心府藏化出香乳。流至四邊。遂滅
其火。収得八碩七升舍利。諸國王等戰諍取舍利供
養。迦葉言不應戰諍。但各分取供養。即迦葉語葉語
諸[囗@企-止+方]學言。此供養作福之事。是俗人應為。佛弟子等。
應須結集聖教。若不結集三藏聖教。聖教不久即滅。
恐中他外道言故。事須結集也。作此語已。諸天子等
請迦葉。結集法藏。廣利眾生。即是六欲天子等請也。
遂說偈請。偈云。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喻若紫金柱。
上下端嚴妙無比。眼目清淨如蓮花。又諸大阿羅漢
語迦葉言。尊者知時。今法船欲破。法城欲頹。法海竭。
法幢倒。願大慈悲。早結集法藏。即迦葉亦恐諸大阿
羅漢入滅去。遂交弟子作神通。至妙高山頂擊犍槌。
犍槌中有聲。遍大千界。聲中有言。有是佛弟子者。不
應入滅久住。羅漢聞已。皆來結集。即召得萬餘人。凡
聖相計。迦葉語諸羅漢言。若日久求化遣日。即恐外
道結難。且務對之。如何更結集得耶。為闍王是王舍
城國主。遂請為外護主致養事。王遂許之。王言。我即
受尊者之言。我亦有請。若尊者入涅槃時。即與我相
報。迦葉亦之也。遂將諸羅漢。於畢鉢羅窟內。結集法
藏。即付法傳云。置四高座。此窟在摩竭陀。此云無毒
害國。國人有過。皆遣出國。於此國正中有城。名上茅
城也。梵云矩奢揭羅補羅城。唐言上茅城。摩竭陀國
之正中。古先王所都之處。多出勝上吉茅草。因以為
名也。崇中四圍。以為外郭。西通狹俓。即小路也。北闢
[001-0237c]
山門。闢者開也。其城東西長。南北狹。周一百五十里。
內宮子城周四十餘里。羯尼迦樹。遍諸道路。花含殊
馥。殊馥者香也。色爛黃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此樹
唐言無敵對。即不翻也。或云懷樹也。宮城北外有一
窣堵波。是提婆達多。與未生怨王為親友。放護財醉
象。欲害如來。如來指端出五師子。醉象降伏處。次此
東北有窣堵波。是舍利子逢馬勝比丘。得初果處。次
此不遠有大深坑。是室利菊多。此云勝密。火坑毒飲
飯欲害佛處。次宮城東北行十四五里。至姞吉栗陀
羅矩吒山。唐言鷲峯接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栖鷲
鳥。又類高臺。空翠相暎。濃淡分色。佛成道後四十餘
年。多居此山。廣說脫妙法。西邊山名毗富羅山也。城
北有迦蘭竹園。西五六里近南山有大竹林。中有大
石窟。名畢鉢羅。在七葉巖間。於此窟中結集。迦葉將
諸羅漢至窟中。欲結集。遂見大眾中有凡夫者。遂簡
去之。唯取聖者。就聖者中。又簡去有學。唯取無學。無
學中又簡去慧解脫者。唯取俱解脫羅漢。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者。有說千人者。亦有說唯簡得五百人俱
解脫羅漢。其時阿難是有學被簡出也。窟內唯是俱
解者。窟外唯是有學及凡夫。亦有千餘人。阿難被簡
出。便向林中習定。修行斷惑。於一念中。起上上智。斷
却三界俱生煩惱盡。得八根本定。一念得俱解脫大
阿羅漢。遂却擊窟門。中來迦葉言。汝是有學。如何擊
門也。阿難言。我已得無學。迦葉言。既得無學。即戶鑰
[001-0238a]
中入來。阿難遂化神通而入窟內。由來結集。窟外諸
大眾凡聖等。還結集諸藏。即於先結集也。窟內在後
結集。迦葉為上座。忽然不見憍梵波提。遂遣一人。至
妙高山頂尸利園中。喚憍梵波提。憍梵波提巳世尊
入滅不來。遂化三道定果水。水結偈云。憍梵波提頭
面禮。尊者迦葉紫金身。象王既去象子隨。大師入滅
我隨滅。便化火焚身也。即迦葉見憍梵波提不來。遂
便結集。先請憂波離。為首座。結集如來一代時律藏。
次是阿難結集經論二藏也。即此窟外大眾於先結
集了。窟內却在後也。窟內便內便是上座部。窟外是
大眾部。即大迦葉為教主也。


問曰。同時有大羅漢。如何迦葉偏為教主。兼阿難等。
答曰。此等皆是佛在日以玄記也。即傳中說也。即迦
葉為散主。經二十年。廣作佛事。宣法藏。度脫有緣。及
同梵行。化緣將畢。即自思惟。我今年邁。深可厭患世
間。今涅槃時至。遍禮舍利。於四塔八塔前禮也。將入
涅槃。即教法付與誰人。誰人堪受付囑。即命阿難。佛
已記之。即依受付囑也。阿難恐迦葉入涅槃。不離左
右。曾不捨離。後於餘時。告阿難曰。汝獨入城乞飯。我
亦當隨往。爾時迦葉着衣持鉢。入王舍城。便作念云。
阿闍世王。本與我為約。若涅槃時必來相見。我今當
往問闍王。既到王門。守門人語言。王正睡次。新有嚴
命。我若睡之時。不許奏事。若警王覺。罪我無限。迦葉
具陳上事。而語門人曰。王若覺已。為我申意。大迦葉
[001-0238b]
欲入涅槃。故來辭王。遇王消息。不敢驚勅旨。語門人
訖而去。即往鷄足山也。闍王於夢見屋樑折。忽驚覺
已。心生惶怖。門人遂來。白王言。迦葉欲入涅槃。來與
王別。值王睡次。不見而去。王聞語已。發聲大哭。悶絕
躃地。良乃星。我何薄福。垢障深重。諸聖涅槃。不覩一
人。遂往竹薗。所禮阿難足。問其處所。阿難云。尊者在
雞足山去也。即闍王嚴駕。與阿難同往鷄足山。山有
三峯。由如仰鷄足也。即尊者未入山時。遂發三願。一
願我入此山中。三峯即合掩蔽我身。二願闍王與阿
難來。願此三峯却開。令彼得見我身。若不見我身。恐
彼二人終於此處。三者願我將此如來金蘭袈裟
及鉢盂。待彌勒慈尊下生。生將此衣鉢。奉上慈尊。發
三願已即入山中。三峯掩合為一。諸天雨花。遍覆迦
葉身。闍王與阿難至。三峯却開。見迦葉儼然而坐即
以種種供養。供養已具知教法付囑阿難。闍王欲將
香木焚燒迦葉。阿難語王曰。此尊者入滅盡定。持僧
梨衣。待彌勒。定力任持。假使劫火亦不能燒。況是世
間火而能燒也。王聞已焚燒心息。盡情供養已。與阿
難却下鷄足。三峯還合為一也。即婆娑一百四十五
云。釋迦滅後。經五十七俱知六十百千歲。慈氏如來
應正等覺。迦葉從山而出。而出作禮慈尊。以僧伽梨
衣。跪上慈氏。爾時彌勒受僧伽梨衣。三會度人。廣宣
妙法。廣如婆沙說也。上來辨第一教主訖也。


次第二教主者。即是阿難。即闍王見阿難受付囑已。
[001-0238c]
即告阿難。大迦葉入涅槃。我亦不見。如來入滅我又
不覩。若尊者入涅槃時。事須與我相報。王與阿難為
約已。即却歸入城。即阿難廣說法藏。彌布世間。利樂
眾生及同梵行。任持教法。命不斷絕。經二十年。行至
一竹薗所。見有一比丘錯習伽陀云。若人生百歲。不
見水老涸。不如生一日。而得覩見之。阿難忽然聞見。
慘然悲嘆。世間眼滅。何期今日顛倒忘言。阿難遂與
正此偈云。汝所習者。不是佛偈。汝當諦聽。與汝宣佛
偈。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
解了之。比丘聞已。說於本師。尊者阿難。示我此偈。本
師云。阿難老邁。智慧衰劣。言多錯也。不可信之。汝即
依前習我偈。却至竹林習舊偈。阿難重聞舊偈。即却
問比丘云。我語汝。如何不依我之說偈。比丘云。我師
言。阿難以昏昧。不堪為師範。俱依舊習也。阿難聞此
語已。即自嘆言。此小比丘由不依我教。我住世何益。
不如早入涅槃。即阿難無弟子受付囑也。世間甚難
久住。吾師同梵行。皆悉入滅。遂作念已。為闍王先與
我為約。我當辭去。遂行至王宮。告守門人曰。阿難尊
者在門外。將欲涅槃。故來相別。門人答曰。王今睡。不
敢警動。忽若覺已。罪我非輕。阿難云。王若覺時。與我
傳意。闍王夢中。夢見傘蓋落。忽驚覺。門人奏王。具陳
阿難之語。王聞悶絕。良久乃醒。發聲號哭。而作是言。
嗚呼恠哉。世間眼滅。三界苦惱。誰當拔濟。一切眾生
永沉生死也。王問門人。阿難於何處入涅槃。門人答
[001-0239a]
言。不知即竹林所有。竹林神白王。尊者阿難。向毗舍
離國。入涅槃去也。闍王聞已。即嚴駕四兵。往恒河側。
即見阿難。至恒河中流。王言。何期三界明燈已棄我
而去。唯願尊者不須涅槃。其時毗舍離城神。即報毗
舍離國言。尊者降阿難。於我國內入涅槃。即恒河神
又請。阿難淹然不語。于時大地六種震動。天雨四花。
即雪山中有五百仙人。見其異相。至阿難所。難化水
為金地。為仙人說法。時仙皆得道果。其五百羅漢。皆
欲先般涅槃。即阿難念曰。佛記。健馱羅國。當有比丘。
名末田。亦名末田底迦也。與商那和修。同時受付囑
法藏。即恒河中龍王。請阿難。在河中入涅槃。空中帝
釋又言。唯願尊者向我宮中入涅槃。阿難進退不為
四王。遂化火焚身入涅槃。分為四分也。即四王各収
一分供養也。此辨第二教主化緣。化緣畢也。


從次辨第三教主者。即是末田地者。是舊譯也。若名
末田底迦者。為正。即末田地。此云金地。以阿難化水。
為金地時。以得果故。名金地。二云末田底迦。此云金
頭。以頭髮似金色故。名金頭也。即阿難云。世尊付法
與迦葉。付法與我。我付囑與汝末田地。即雙付二人
也問曰。此二人是同時。如何末田地先為第三教主。答
曰。為約位次。即商那和修。合為第三教主也。謂商那
和修。與憂波菊多有緣。合為弟子。以憂波菊多。為第五
教主故。所以將第三商那和修。為第四教主。亦無失
也。問曰。此末田在何處往化。答曰如來在日。將諸比
[001-0239b]
丘。飛騰遊行。至於迦濕彌羅國。佛告諸比丘等。當知
於我滅後五十年中。有大羅漢。名末田底迦。化於此
地。造五百伽藍。即是佛懸記此人也。即末田地聞佛
玄記之。即我今得道以了。心生歡喜。即往彼處大龍
池中去。即末田地。先從他龍王邊乞。其龍王大忿嗔。
與此尊者覺神力。即尊者是大阿羅漢。作十八變現
大神道。以龍王是業通故。即龍王墮附也。即龍三見
尊者威力雄猛。大地振勤。其龍王問尊者云。乞大池
應不得。若乞少分。我應得。尊者云。我欲此處造一精
舍。流行法藏也。以如來玄記。我於此地中王化。造立
精舍。亦不乞多。即要一座具地。或一膝地。不定也。其
龍王聞已即許也。如是尊者。即展座具時。水即漸漸
縮少。座即漸漸展大。乃至造得五百伽藍。池唯於西
南角。留少分水。周圓十五里也。龍王於此西南角居
也。此池後造五百所伽藍。經一千年。既有精舍。眾僧
須得淨人供給。乃於諸國貿易。即此淨人後經多時。
僧眾轉少。淨人轉多。即淨人相扶為王。隣國皆言為
之奴國。梵云乞利羅。此云買。諸國皆輕之。不相交往。
後時羅漢。即於此國。化火焚身。入般涅槃。即是羅罽
賓國。或云迦濕彌羅國是也。此辨第三教主也。


自下第四辨商那和修者。亦云胎衣。是舊譯也。若新
翻者。即梵云商諾迦縛蹉。此云草衣。此尊者過去久
遠時。曾為假客。入海求珠。逢一和上。是辟支佛。身着
草衣。即此商主。以衣奉施此佛。并供養。遂發願云。願
[001-0239c]
我當來似此和上。還着草衣。願我所事和上。即勝於
此和上。倍萬倍。即阿難是也。發願已。至後身時。與胎
衣俱生。隨身長。出家之時。變為着草衣。故云胎衣也。
後至涅槃時。留此衣。以表法也。即傳云此衣若損時
法亦漸滅也。即唐三藏從西方來。見此衣以損也。將
知佛漸似滅也。故云衣有所表。即商那和修受阿難
付囑。即班宣法藏。廣度有緣也。即佛玄記云。摩竭陀
國有長者。名曰菊提。菊提有三子。最少之子。於我正
法。當得聖果也。其尊者商那和修。即記得佛玄記。後
時將千徒弟。至彼長者家。與菊提長者為門徒。後時
更去。即徒弟漸漸少。更經後時。尊者獨自一身。至菊
提家。即長者問曰。前度有眾多弟子。如今如何獨自
一身來。尊者答曰。弟子捨我而去。便問長者云。能與
我為弟子否。即意不在取長者身。意在第三子也。此
菊提長者無子息。長者云。我不能與尊者為弟子。我
未離財色故。若後時有子息。即與尊者為弟子也。尊
者見許子便去。後時長者生得子。名阿難陀菊多。尊
者便從長者乞。長者不肯。我家業廣大。要此子貿易
也。若更有第二子。必與尊者。尊者見許許遂去。後時
有第二子。名阿叔畢菊多。尊者亦從乞。長者亦不肯。
我第二子知外。第一子知內。若有第三子。即一任將
去。尊者遂去。後時長者有第三子。名優波菊多。尊者
從長者乞。彼亦不肯。尊者即衫理教化此第三子。汝
經已為白心多。力里心彼。問曰。何是白心黑心耶。尊者
[001-0240a]
答曰。饒益人是白心。不饒益人是白心不饒益人是
黑心。菊多答曰。我唯黑心多。尊者言。汝應黑白二石
子。益人者。置一白石子。損人者。置一黑石子。乃至後
時。唯有純白石子。尊者便謂說法。此菊多便於言下。
得證初果。以黑心者。是貪嗔癡等。白心者。是信等十
一法也。即尊者白四羯磨。乃得第四果也。既化得弟
子。自亦不入涅槃。於一山中。領諸徒弟。於此山中修
行也。


自下第五教主。即是優波菊多。既受付囑已。廣宣法
藏。度脫有緣。利益群生。若有夫妻二人相愛者。化得
獲得聖果者。以折細草為籌。籌長四寸。在一石室。從
廣一丈六尺。或云三丈者。不定也。折籌滿室。後時涅
槃。取焚身得足。每度說法。皆有得聖之者。後時說法。
座下多人。不證道果。菊多作念。我說法時。無有不得
聖果者。今此眾中與我無緣者。應是吾師方能化得
也。即商那和修於山中。遙知菊多憶念。便作神通。至
菊多所。其菊多不在。既至已。即於繩床上坐。其菊多
弟子。見髮爪長利。不知是大阿羅漢。遂作罵。你是何
方老僧。坐我和上繩床。即便推挽。由如須彌山。終不
能動。遂報菊多。菊多云。應是我大師至彼。果如所言。
即以頭面而作禮。問訊起居。諸弟子由自憍慢不息。
雖即我師作禮。未必道德勝於我師也。即知諸弟子
慢心未除。安坐之次。即於指端。放五百道神光。或有
云五百道香乳。亦不定也。商那和修。即告菊多曰。汝
[001-0240b]
知此瑞相從何禪定而發。菊多見已。即入定中。盡其
神力。了不能知。乃白和上云。我盡神力。不能知此神
變。師云。汝應不知。以世尊三昧神通大迦葉不知。迦
葉三昧阿難不能知。乃至我有神通三昧。汝不能知。
此是龍奮迅三昧。今付與汝。汝當受付。於是諸弟子
等憍慢心悉除。言下皆證得聖果。商那和修。即於此
處入於涅槃。菊多乃収舍利。起塔供養。於後菊多說
法之時。座下無有不獲聖果者。廣化有緣。時人號為
無相好佛。後於一時說法之次。天魔作念。此是大阿
羅漢。善化有緣。我有徒。皆悉屬他。我作神通。或變為
女人。或作同類。或雨七寶等。當嬈惱菊多。命說法不
得知。後時菊多於說法處。聽法之人。都無一人證得
聖果者。菊多云。應是天魔惱我徒眾。即入定觀之。見
有天魔惱我徒眾。不令證果。又彼將頭冠。安在菊多
頭上。在大眾中而儛弄之。天魔既爾。即彼菊多將三
死屍。即狗猿猴虵等。化為瓔珞。語波旬云。汝之天魔
既爾。即彼菊多汝奉我頭冠。我今與汝與汝瓔珞。波
旬為之是實。而納受之。遂被菊多安着頭上。却伏本
形嗅穢無堪。波旬神力。上天入地。種種施為不能除
之。即上告梵王云。此是十力弟子所變化。我終不能
除之。汝却至菊多所。求哀懺悔。命知此三屍。餘皆不
得。波旬却至彼處懺謝。菊多許之。告波旬曰。我聞汝
善能許現如來相如來相好。我為不見世尊。汝與我
現世尊相好。威儀須一相似。我與去却。波旬云。我與
[001-0240c]
尊者現身。尊者不得禮拜。波旬入林中。現如來身。紫
磨金色長丈六帝釋引前。梵王隨後。八部四眾。悉皆
圍繞。菊多不覺禮拜。又語波旬曰。汝自今已後。與我
發二種願。我與汝除之。一有說法者。不令惱亂。二有
坐禪修道。不得亂彼身心。波旬云。我能依此奉行。至
今所有修行人。不敢惱亂。惱亂時即菊多二十三死。
第五師付教法訖。上來五師。相計共有一百年。是故
疏云。百歲已前有五師。皆是其異之人。異於凡夫。故
名異人。挺生群聖間出也。上來總是第二能傳教人
也。


自下第三辨所傳教法者。疏云。淳源尚挹真軌猶同
者。解云。即辨法也。即是如來正真教法。更無邪謬。由
如佛在日無異。故名真軌猶同。言淳者。有二解。一云。
淳者是無雜之義。即法花經云純一無雜也。二云。不
是無雜之義。疏中是此淳字。以享從水故。非是無雜
義。此淳字是精也。亦是清也。即訓為清也。源者始也。
水之初出。名為源。意說此五人傳法一味也。即真正
教法名清源也。若有雜亂者。即名濁也。解源者。亦有
二解。一云。真如名源。即本源。一切萬法。皆從真如中
流出故。二云。佛金口所說十二分教。即本來皆從佛
口所生也。金口為本源也。亦如水出初源也。言尚者。
猶也近也。挹者酌也。又挹者是親得之皃也。意云。此
五人所傳教法。尚猶湛寂。即挹者不惻也。意云。百年
已前。五人傳教。不異如來在日。親見佛之正法之本
[001-0241a]
源相似。故言挹也。言真。是實也正也。即真實正法。故
名真也。軌者。即軌則也。軌範也。言由者因也。所由也。
意云。此五師傳教。一依真實之理。與佛所說之教。更
無有異。故言真軌猶同。上來第三辨所傳教法。


自下第四釋外難者。疏云。雖眾聖住持叶如在之化
者。外難云。若佛在日。唯佛一人說教。即可言教一味。
今既有五人傳教。即是各各不同。如何言教法一味。
即真軌猶同義不成也。下正答者。疏云雖眾聖住持
叶如在之化。雖者。即義兼得失也。意云。雖五人不同。
以見解所付法皆淳正故。亦是許可之詞也。眾聖即
五人也。或有解云。眾聖者。即五百羅漢是眾也。今且
取五人名眾聖也。言住持者。即任持佛法也。即是正
法中住持之人。又住持者。無有毀犯也。故云住持也。
言叶者。和合也同也。意在前解。以五人雖異。以見解
和合也。或與佛在教法和同也。一味無乖反。故名和
也。如者似也。即如世尊說。更無異故。即似彼佛在日
法。故名如在之化也。即此眾聖住持佛法。皆似佛在
之所化也。上來第四釋通外離說。上來四段不同。總
是大文第三聖教相承法猶一味訖也。


自下第四辨邪徒競起異見繁興者。分三。初一句總
辨教異。二者舉喻。三正陳。異見者。疏云。邪徒亂徹。至
虧其實。是也。三段不同。又科此疏文為二者。邪徒競
起異見繁興者。分二。初法喻總辨教異。二者別顯異
執。疏云。邪徒已下。是且第一法喻總辨。分二初法後
[001-0241b]
喻。且法者。自後法乖一味是也。


且第一總辨教法異者。即依宗論說法乖一味也。言
自後者。自者從也。後者是百歲已後。即自從百年已
後。異見乖覺也。百年已前五師傳教。皆不乖覺一味
也。乖者背也。或云諍也。但取背義。即背我淳正法。故
名背。背是乖也。自從優婆菊多後。百年已後。二百年
初。諸弟子等乖背異見。不同佛在日法一味也。二百
年初。即乖他一味也。問曰。佛在日說大小教等。是不
一也。如何言一味法。答曰。然即教法多種。為佛說法
之時具其五德。故名一味也。一者。難化能化德。二者。
斷疑納也。三者人天尊敬。四者法不虗設。設必有益。
五者。能伏邪徒。有此五義。故名一味法也。二百年初。
乖此一味法故。問曰。是何傳教乖一味也。答曰。即大
天說偈。是最初乖一味法也。即自述情懷。任言說偈。
是故名乖背聖言教也。即宗論云。薄伽梵涅槃後百
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慈恩造宗輪論疏云。如
來滅後一百年外。摩竭陀國蘇摩城有王。名無憂。無
憂是阿闍世王子。時佛法初分諍也。問曰。大天是何
人。答曰。西方有末土羅國商主之子。即此商主取一
少妻。後生一子。顏容端正。名曰大天。後時商主將諸
財寶。行諸他方貿易。即他方遇其反亂被隔。多時不
歸。大天長大。遂染於母。後時父既歸來。大天恐事彰
露。與母同情。遂殺其父也。復恐人知。遂將將母。遠至
摩竭陀國波吒釐城。即父在之日。即家中常供養羅
[001-0241c]
漢。是門徒也。即此羅漢後因行脚。偶至大天家中。大
天見已。恐說他惡事。方便請至家中。殺却羅漢。已作
此惡事。天不祐之。後時貧窮。與人庸力。母與人私通。
大天知已。併母亦殺也。即造三業罪。由不斷善根。深
生憂悔。自思惟。我先如是罪𠎝。作何方計。即得滅除
此罪也。為此逆。即此人善根不斷也。自言。我聞沙門
有滅罪法。即往鷄薗寺中。問滅罪法。至寺門裏已。一
比丘經行次。念一伽他云。若人造重罪。修善得滅除。
彼能照世間。如日出雲翳。聞此偈已。即詣比丘所云。
我意樂出家。是若聖人。即觀根受道。觀此大天有三
逆罪。不肯度之。巡房問聖者。皆亦不肯與出家。末後
有一凡夫僧。不問事由。即與剃髮。大天為性聰明。不
久之間。誦持三藏聖教。皆悉通達。言詞清切。并能化
道。後時國王數數請入宮內供養。兼請說法。遂為國
師焉。有云。與王妃交通。後至伽藍。不正思惟作大妄
語。我得阿羅漢果。於後夢中。漏失不淨染衣。命弟子
洗浣。弟子云。我聞羅漢諸漏已盡。如何和尚更有漏
失不淨。即問師云。如何羅漢更有此事。即大天妄答
云。汝知之。漏有二種。一者煩惱漏。羅漢永除。二者不
淨之漏。羅漢由有。即如大小便痢㖒唾等是也。我此
漏失。亦是天魔撓我。方有此不淨。是第一事也。又與
諸弟子等。次第受記別。汝得初果已。次者得第二果。
乃至得第四果。次第記之。諸弟子等心生疑惑。遂問
師言。我聞。證羅漢。一切自知。我等如今悉不知也。大
[001-0242a]
天答言。汝等知之。無知者有二。一者染污無知。羅漢
已斷。二者不染汙無知。由有。故汝有不染汙無知。即
法執疑。即不妨有也。是第二事也。又諸弟子等後時
問曰。師言我等得阿羅漢果。即合無疑。疑生分別。入
見即除。我如何於三寶四諦由生疑惑。大天答言。疑
有二種。一者理疑。聖人已斷。二者事疑。由有。羅漢疑
黑赤鹽之類。疑是甲虫也。是第三事。又於後時。弟子
問言。諸經說言。阿羅漢有慧眼。於自解脫。能自證知。
云何但由化入證知。令他而都無自證知。我是無學。
即合度自家。都不知耶。大天答云。羅漢有二。一者鈍
根。一切皆不知。要令他度。二者利根。即自知。利根之
中。猶有不知者。如舍利弗大目揵連等。是智慧第一。
佛未與受記時。皆不自知。由不知何時成佛。佛與受
起。然後乃知。是第四事也。又後時大天自思惟。造眾
惡罪。憂惶所逼。失聲唱言。苦哉苦哉。諸弟子等聞已。
至明朝。問師言。我聞大師昨夜唱苦哉苦哉。如無學
人所作已辦。因何唱苦哉。大天答曰。汝亦何恠。我今
年老邁。數入聖道不得。要假聲呼。方乃得見前。我為
慜眾生故。呼聖道也。所以不覺唱言苦哉。是第五事
也。記有此五種妄語。後於白月十五日。眾僧布薩時。
次當大天念戒。念戒已了。即將前五事。自為一偈。眾
中座上說偈云。無學漏失因魔撓。無知疑惑由他度。
聖道不現假聲呼。此是如來真淨教。若約宗輪論中。
偈云。餘所誘無知。疑預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
[001-0242b]
佛教。若翻第四句云。汝言非佛教。義亦同前。既結此
偈。為諸聖者。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淨慮。聞彼所說。
無不驚呵。咄哉愚人。寧作是語。於三藏教中。曾所未
聞。呵叱大天。翻第四句。是汝誰言非佛教。因此遂有
諍生。至明不休息。僧寺眾無有安者。一切道俗悉之。
後經多日。紛諍不息。國王知已。嚴駕就寺中。為殄其
事。即誰是誰非。大天白王。戒經中說。若滅諦法。應取
多人語。即用多人語。於是眾中。得聖者少。凡者多。聖
者即為一朋。凡者為一朋。王勅令行黑白二籌。籌多
者為是。少即非。於是聖者把白籌者少。凡僧黑籌多。
有聖教云。魔王來為把黑籌故。所以多也。因此兩朋
便分二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王聞上座部人少為
非。無憂王即生嗔怒。諸聖者聞遂出[囗@企-止+方]。遂造漏船。於
恒河中。當欲溺殺。諸聖者知已。已得聖者。借與未得
者神通。至恒河中。護牙借字相扶接。而自飛騰如鴈
行。西北而去。或變似鴿。或為鴈。望加濕彌羅國而去。
無憂見之。審知聖者所言不謬。遂發一使。往彼國。請
諸聖者。却還本國。聖者悉皆不肯。王就彼國。遂造五
百伽藍。名為鴿薗寺。大天於後因行。遇相師云。此人
却後七日當死。大天聞已。即告諸弟子。我於後七日。
當般涅槃。乃至後時以白狗糞焚燒也。即二部初分。
因此而起。梵云摩訶僧祇。此云大眾也。梵云體毗理。
此云上座。即大天五事。是分部之因也。即上分大眾
上座二部也。依文殊問經云。摩訶僧祇部。分別說有
[001-0242c]
七。體毗理十一。是謂二十部。十八并本二。皆從大乘
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記。即大眾部中分出七部。
上座分出十一部。且解偈云。摩訶僧祇部分別說有
七。即第二句。體毗理十一者。分出十一部。是為二十
部也。十八并本二者。大眾分出七。上座分出十一。即
十八也。并本二。即二十部也。言皆從大乘出者。即無
有小乘。不從大乘而分出。大乘是本。二乘是末也。言
無是亦無非者。即所立之義。各各自執自義毀也。故
名無是也。二十部皆是佛真語故。名亦無非也。言我
說未來記。佛言。我滅後百年內。法一味。猶未諍起。於
一百年外。諸部紛起。名未來記也。若依宗輪論。大眾
部中分出八。并本部成九。上座分出十部。并本即十
一也。前依文殊問經。并本有八。即無說假部也。然大
眾部凡多聖小。所以二百年內。數有乖諍。於此時內。
意義情見不同。遂分出三部。一者一說部。即世出間。
皆說為一假名。故名一說也。即如喚火時。不燒口等。
等取餘法。即名無得物之功。二者說出世部。此部主
意。明世間之法從顛倒生。今出世法非顛倒起。滅道
二體。皆真實有。可依憑故。名說出世也。三者鷄胤部。
即古仙貪欲。染彼母鷄。胤嗣相傳。因名鷄胤。此部唯
弘對法。不弘經律。經律是世間方便教故。出家講經。
必起憍慢。憍慢起故。不得解脫。唯有對法。是正理也。
後至二百年欲滿。更分出一部。名多聞部。此師廣學
三藏聖教。深悟佛言。從形名。名多聞部。後不經年月。更
[001-0243a]
分一部。名說假部。於二百年滿。有出家外道。捨本邪
教。歸佛正法。亦名大天。於大眾部中住。重詳前義大
天五事。有可不可。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
即大天所住制多。此云靈廟。即安置聖靈之廟處也。
故從山彰名。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二部既與此
大天不和。因慈任在山西北也。從處立名也。如是分
出八部也。并本即九也。上座部至三百年初。一味和
合。此部於前二百年。殊無異諍。至三百年初。迦多衍
尼子。於上座部出家。先弘對法上座。後弘經律。既乖
本旨。遂有興諍。即分出說一切有部。即有為無為。雖
真俗差別。皆是實有。三世等實有故。次於有部中。分
出一部。名犢子部。即古仙染犢生子。故以為名。次於
犢子部中。分出四部。一法上部。律主之號。有法可上。
或可有法出眾人之上。或善能說法名法上。或是部
主之名也。二者賢胄部。賢謂部主之名。胄謂苗𧜟之
義。即是羅漢之苗也。三者正量部者。楷定義。即量量
無邪謬。目之為正。此部所立。皆深法義。楷定無邪。故
稱正量也。四者密林山部。部近山林。林[鬱-山+止]密故。以為
名也。次於有部中。更分出一部。名化地部。部主本是
國主。化治土地。後時出家學道。却歸自國中王化。故
名化地也。又於化地部中。分出一部。名法藏部。亦名
法密部。此師含受正法。如藏密。從人立名也。次從三
百年末。從有部中。更分出一部。名飲光。飲光是婆羅
門姓。上古有仙。身有金色。暎蔽飲光。名為飲光。部主
[001-0243b]
是彼之胤。從本立名也。次從四百年初。從有部。更分
出一部。名經量部。也師唯依經為量。不言律論。即經
量部師也。并本部成十一部也。本部即名雪轉。亦名
雪山。即上座本弘經教。不弘對法。闢於義理。上座移
入雪山。從處為名也。二從喻為名者。上座漸次而行。
如雪因風飄流。漸次而下。似雪相似。故以為名也。問。
前一說部亦是說假。說假部亦是說假。二部何別。答
曰。一說部即說一切法。皆有假名。不說體亦是假。此
說假部。不論體用因果。一切皆假。故有別也。故部主
從自見解。立名說假也。上來多段不同。總是依宗輪。
辨法乖一味也。


從第二舉喻者。即下三句疏文是也。水乳兩和。是依
涅槃經也。彼經云。牧牛女搆得乳。初時乳純一味。有
人喫著。眾病皆除。後經多時。乳中添水。命乳淡薄。雖
即淡薄。由勝於水。飲之亦得病差。此喻佛滅後三百
年中。教分多部。雖教法淡薄。由勝外道教千萬倍也。
但依之修行。皆得聖果。故云破戒惡行諸比丘。由勝
精進諸外道。次依文殊問經。及四分律。即譬折黃金
是也。即彼經云。佛在之日。佛言。我滅度後。二百年初
已來。我諸聖弟子。滅分五部。或分二十部等。其舍利
弗見佛說。便問佛言。世尊滅後二百年。分二十部等。
遣後代弟子。依何部修行。即得聖果。何部是佛正法
也。佛答云。譬如一修金杖。分為五段二十段等。何段
是真金。舍利弗答云。皆是真金。世尊言。我滅度後。雖
[001-0243c]
分五部二十部等。皆是正教法。但依之修行。皆得獲
果。是故疏云。譬折黃金是也。下第三句文疏。依俱舍
論客偈。猶分白疊者。即是人受二萬歲時。迦葉佛父
王訖栗枳王。夜作十夢等。白佛言。我作十種惡夢。有
何災也。莫是有惡人侵我境云。佛答言。此事不關王
事。此記未來人受百歲時。有佛出世。號釋迦牟佛。佛
滅度後二百年已來。諸聖弟子。分佛教成二十部也。
問曰。何者是十夢。答曰。有一偈云。謂大象及井[麩-夫+少]。栴
檀妙薗林。小象二獼猴。廣堅依鬪諍。第一夢者。即夢
見一大象。於一室中。無門戶立。有其窓。象從窓出。全
身却出。猶有尾。被窓礙出不得。此記釋迦弟子。割愛
辭親。而求出家。身雖出家。心由貪著名利。不能修行。
如象全身出。尾猶不出相似也。第二夢見一口井。具
八功德水。有人渴。看此水而不飲。即井逐渴人。渴人
走。都不迴[厂@既-旡-日+口*頁]。此記釋迦諸弟子道俗等。身受眾苦。不
能聽佛法。即僧將經法。就俗家轉念等。俗人之意。目
不覩也。人雖有渴。而不飲之也。第三夢見有人將一
升真珠。博一升[麩-夫+少]。[麩-夫+少]猶自不肯博也。此記釋迦遺法
弟子。將佛聖言。就俗人家。博他財帛。財帛猶不肯博
也。第四夢見將一尺栴檀木。博一尺凡木。凡木猶不
肯博也。此記釋迦遺法弟子。將聖教。博他俗書等。俗
書等猶不肯也。第五夢見一妙薗林花菓茂盛。有一
群賊。一時來殘害盡。此記釋迦遺法弟子。小乘二十
部。互相非斥。殘佛教也。第六夢見眾多小象。逐出大
[001-0244a]
象。大象與他出也。此記釋迦遺法弟子。破戒惡行結
伴侶。逐出有德清淨比丘也。第子夢見一獼猴極劣。
眾獼猴共扶為王。將四大海水灌頂已立王也。此記
釋迦遺法弟子。自身破戒造事。即相扶為尊德為師
也。第八又夢見一獼猴身塗不淨。湯突餘者。此記釋
迦遺法弟子。破戒惡行者。兼謗清淨比丘也。此第八
者。合是第七夢也。攝時錯也。第九夢見一張白疊。價
直無量。極殊妙也。即二十人共諍分此衣。衣由不破。
此記釋迦弟子。共諍如來教法。分為二十部也。雖衣
依同分多部。部皆是佛正法。依之修行。皆得獲聖果
也。此是廣堅衣也。第十夢見多人互相征伐。此表遺
法弟子。各儻自宗。互相非斥。以為鬬諍。是故疏云猶
分白疊者。是第九夢也。上來總是舉喻也。


自下第三正陳異見中。分二。初通辨邪徒者。疏云。邪
徒亂徹。正法陵夷也。別明情執。且第一邪徒亂徹者。
不正曰邪。和雜穢亂。徒者徒儻也。徹者疏也。即正教
大乘之跡也。即正教大乘之文。車蹤曰轍。如來教法
由如車蹤道路。更無邪僻也。外道等教。三德六句二
十五諦虗空實我等。如下廣明外道五師三計等也。
此邪徒者。即外道也。或總是小乘亂徹者。即將二十
部互相見不同。亂我佛教。即是邪徒也。亦將小乘為
邪徒也。本來一味正教。便異見紛諍也。亂正法之徹
跡也。如春秋云。齊魯二國交戰。齊軍大敗退。其魯軍
即欲逐之。魯軍有一人。名曹劌。曹劌云。魯軍且住。恐
[001-0244b]
齊軍是詐伏兵。使人望者。若齊軍車馬蹤橫。干戈倒
載。即是真敗。使人望車。乃見蹤橫。方知實敗退也。今
被小乘外道等。𥪰興異見。亂我佛真正之教也。故云
邪徒亂徹也。言正法陵夷者。即是我如來所說之教
名正法也。高峻曰陵也。夷者。平坦之㒵也。爾雅云。大
埠曰陵。夷者平也。即謂諸小乘外道等。摧壞我正真
之教。平平若是。又諸小乘師云。諸大乘經非佛說也。
即小乘謗大乘言非佛說者。正是邪徒也。即使正法
之山平坦也。故名正法陵夷也。上來第一通辨邪徒
也。


自下別明情執。分二。初明小乘情執。二明大乘情執。
且第一辨小乘情執者。疏云色心假實異其宗者。即
是執假執實。異於正法之本宗也。如一說部。執色心
皆是假有。名為執假也。即世出世世間一切法。皆唯
有一假名也。又犢子部師。執我法俱有也。即於有部
中分出。所以情見執一切皆是我法實有也。小乘三
世有。與有宗別也。執一切皆實。三科法門。三世法。皆
是實也。或計肉摶為心精靈。四大等成五根皆是。即
此二十部護執不同。色心等假實不同。乖正法故。名
異其宗者。異中道宗也。疏云有無之說虧其實者。虧
者少也。即覺天經部一意。問曰。何名有無之說。答。即
或執外境如識非無。是增益也。或執內心如境非有。
是損減。名無也。問曰。如何名實法。答。不空不有。即唯
遮境。有識簡心空菩薩。執唯有一个意是有。餘者即
[001-0244c]
假。皆是無。皆虧大乘八識五十一心所法也。若執無
者。即是青辨。即從四百年後。至八百年已來。空宗大
乘大行。空教即執一切皆空也。不簡遍計圓成依他。
皆是空。即內果皆空也。青辨造掌珍論。同時有五个
論師。名五日出。即五天一時生。中印土是龍樹。東印
土是馬鳴。南印土是提婆。西印土是室利羅多。北印
土是鳩摩羅多。即五日出也。大弘空宗。即青辨掌珍
論中。作比量。破菩薩涅槃皆立。即彼論偈云。真性有
為空。如幻緣生假。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如青辨
宗八部般若經。故以般若經。說一切皆空也。以青辨。
不了如來隱有談空教。便執一切皆空者。是青辨惡
趣空也。如來般若經中。言一切皆空者是真空。不空
是妙有故。即此經意。說心外境空也。亦不說依圓亦
空也。青辨不知佛意。便執一切空。二轉依果亦是空。
即青辨第一比量云。真性有為是有法。空空故宗。因云
云緣生故。同喻云猶如幻事。幻事是緣生。幻事是空。
真性有為是緣生。亦是空也。即此似比量。乃有過也。
即因中有所依不成過。喻上有一分所立不成過。一
分是能立不成過。言因無所依不成者。前陳有法。意
通通兩宗共許。青辨既立性空有為以為有法者。言
一分前陳有法者。即護法不許有緣生之因。依彼轉
故。是一分所依不成。言喻上有一分能立不成者。因
言緣生。表是緣生及餘三緣。故致生字。幻事之喻。但
假合起。非因緣有。何有生字。故於因上合言緣成。言
[001-0245a]
一分所立不成者。幻事之喻。通貫兩宗。護法幻事非
空非有。所立空宗。於彼不轉。即於喻上半有半無。故
是一分所立不成也。第二量土涅槃是有法。定是空
宗。因云不起故。同喻如空華等。定是定即護人宗中
空。如我宗中。且不空也。汝應言青辨自許宗空者。方
簡他宗也。既不簡他宗。即他不極成過也。汝又言是
緣生者。是不如何言空耶。既若犯多種過。即比量不
成。故知菩薩非空也。若是空者。汝青辨菩薩修行求
於何果。又一切眾生修行歸趣何法也。若一切眾生
有所歸敬處。是可求果。故遍知計是無。依圓是有。涅
槃是圓成。四智是依他也。具有能所證。即有凡聖生
死。亦有菩薩。涅槃。即知三性中唯遮遍計是也。故知
佛法正道理者。即苦集是染因果。滅道是淨因果。二
轉依果。非空非有。妙理中道。故離二邊也。離心外妄
計有。故名不有。離青辨惡趣空。故名不無也。即不無
邪契中道。諸有智者。應順修學。捨彼生死輪迴之業。
無上覺也。即乍可執有如須彌。不可執空如芥子。何
以即執空者。滯其空邊。諸佛說為不可治者。此上即
是大乘異師亂轍訖也。上來最是大門第四邪徒竟
起異見繁興訖也。


自下第五啟彼中道方陳邪論者。分為五段。一者解
論主之名。即疏云爰有大士厥號天親。是也。二嘆德
者。疏云嗣至聖之玄風紹法王之令軌。是也。三者明
述作之意。疏云[鬱-山+止]造斯論五法合成者。是也。四者正
[001-0245b]
顯中道。除執二邊至異執。是也。五者總結深意。遮彼
迷情。今更科後二。第四破執歸中。第五總結深意也。
疏云文邃理愽難可詳焉者。是也。五段不同。


且第一明造論之人。即爰下二句是也。言爰者。于也
粤也。即爰粤也。大士者。即褒讚之詞。亦是簡異二乘。
非大士也。以求大果大行大涅槃故。名大士也。即大
菩薩之士。名大士也。有云。但合言正士也。合名大士。
大士者是佛也。以無上事故。名大士也。若行大行求
大菩提之事。名大士。理亦然也。大士通因果。若無上
士者。唯局果。解云。十下作一。是士字也。十者數之終
也。一者數之始也。此菩薩解行即有始有終。故名士
也。此是以字解也。即不如前解也。即當九百年中出
世也。言厥者其也。號者德號也。如人初生至二十已
來。方得為名也。若國家與官。於國有忠。於家盡節。即
眾人與作名稱號也。於國有忠。與立其號也。如張燕
公是也。即此天親。於佛法盡忠。即造論解經。接引眾
生。皆能入佛法。獲聖果故。世人因此菩薩造論。令一
切善芽增長。即菩薩與眾生為之出世父。即立號也。
號曰天親。或名世親。即是唐梵各不同也。言世親者。
是唐言也。梵云筏蘇盤豆。此云世親。梵云拔蘇盤豆。
此云天親。舊云婆搜盤豆者。非也。亦云。世所親近。名
世親也。或云。於天神邊乞得。故名天親。問曰。何名天
親。答曰。為父母無子息。恐後絕嗣。遂於天神邊乞得。
西方多有人。事天神也。即是自在天也。從所乞處得
[001-0245c]
名。名曰天親。即於經部出家。學經部義。闇破有宗。造
俱舍論。却潛破有部宗也。後時有新有部師。名新薩
婆多。見天親潛破有部宗。即新薩婆多造四十卷論。
破俱舍。名俱舍撲。即俱舍論。即馬駄著於五天逐之。
天親遂走。問曰。何天親却走。答曰。天親言以無人監
故。長去十五里。後時新薩多患疾。便遣弟子。將四十
卷論。呈似天親見詳之。乃見道理善順俱舍。與立名
目。名順正理論也。此天親前後造五百部小乘論。皆
謗毀大乘經典。言非佛。以無著是兄。既知見已。便勸
令修大乘行。其天親不肯迴心。後時無著我有小疾。
令弟子往喚天親。於天親所宿處。無著弟子。於高樓
上。念華嚴經十地品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聞此偈已。遂發大乘心。修
大乘行。後時思惟。我已前謗毀大乘經論。後必當入
地獄。我先毀方等經。都由此舌。我今為悔此過。應須
截舌。方得謝邊也。即自執刀。欲截其舌。去無著所三
由旬。遙知欲自截舌。即現神通。以手遮刀。語天親言。
汝不須截舌。夫人因地而倒。還須因地而起。昔日將
舌謗大乘經典。如今應將此舌。讚大乘經。即謝過也。
天親受教。後時造五百部大乘論。讚嘆大乘。廣破小
乘。即此百法論。是一數也。西方千部論師者。天親是
也。即初迴心時。造攝大乘論也。㝡後造俱舍論也。即
慈恩和上嘆云。晦孤明於俱舍。孤明□大乘明慧也。
示同塵而說有。即示現依小乘也。解慧縛於攝論。慧
[001-0246a]
縛者。即小乘慧名為慧縛。今棄之。故名解也。表縱聖
以談空。鑒冷智周窮神盡叡。即疏主厥號天親。是辨
能造論之人也。


第二嘆德者。兩句疏文。嗣至聖之玄風。紹法王之命
軌者。嗣者繼嗣也。如人家養兒。即繼嗣先家。此天親
亦爾。繼嗣世尊也。言至聖者。有三解。一云。天親繼嗣
無著菩薩。無著菩薩是初地也。以天親因無著發心。
又是無著之弟也。是燸頂之高士。樞要云。位居明陰。
道隣極喜。即天親繼嗣無著菩薩。無著是至聖也。二
云天親但繼嗣彌勒。以依瑜伽論為主。故云至聖也。
以當來成佛故。云至聖也。三云但繼嗣佛也。既不繼
嗣餘人。至者極邊之義。又聖法王是至聖也。此方盡
理。玄者妙也。風者風範。即此玄風者。是如來教法。天
親能繼嗣佛正法。故云嗣至聖之玄風。言紹者。繼紹
也。法王者。即是佛也。問曰。言至聖。如何後更言法王。
答曰。但是文家屬對。亦無別義。至聖即是法王也。以
於法得自在。自在者。是王也。故繼經言。已於法得自
在。是故稽首此法王也。命者隔也。命是正也。軌為軌
則。途徹規隔之義。即天親皆能紹繼。故云紹法王之
命軌也。


第三正明述作之意者。疏云[鬱-山+止]造斯論五法合成者。
正明造論因由也。[鬱-山+止]者。興也盛也。造者。作也述也。斯
者。此也。即是天親興作此論也。問曰。世尊在日。說法
有不了之教。即更要天親造論。化諸有情。佛在日說
[001-0246b]
法。皆是了教。如何菩薩更造論耶。答曰。菩薩造論。有
深意趣。問曰。有何意趣耶。答曰。有四意故造斯論。一
者為嚴顯佛經故。所以造論。以佛經甚深微妙難了
知故。菩薩造論解經。解經義顯現也。二者為摧邪顯
正。所以造論。慈恩云。風飛三量。即外道靡其雅宗既
避。正法得顯也。三者令法久住。菩薩所以造論。以論
解經。正法顯現。後代流行。命不斷故。四者利樂有情。
所以造論。命眾生除邪。正見解生。依教修行。出離生
死輪迴。受法樂也。故名利樂有情。天親慈悲有此四
意。所以造論也。雖有四意。意在嚴顯佛經。若不造論
解經。經中奧義難曉也。造論解經意。有五喻。一者如
見蓮華未開。見雖生喜。不如開已香氣紛馥。如來說
教。義意深隱。見雖生喜。不如造論釋之。命義顯現。二
者如見金鋌。見雖生喜。不如鍛鍊為莊嚴具。菩薩造
論釋經。亦復如是。三者如見美饌。見雖生喜。不如食
已知其美味。造論釋經亦復如是。四者如得慶書。見
雖生喜。不如披覧知其慶事。造論釋經亦復如是。五
者如見他財寶。見雖生喜。不如攝為己財。菩薩造論
釋經。亦復如是。諸經教義。深意難知。造論釋經。如前
五喻四意也。下有三師解造論意。各各不同。一安慧。
二火辨。三護法。


且第一安慧菩薩明天親造論意者。問曰。菩薩造論。
有何意趣。安慧答曰。有三意故。一者令有情生正解。
二者令有情斷二重障救。三者令有情得二勝果故。
[001-0246c]
此初也。即令有情生正解者。以一切異生諸外道小
乘等。有迷謬故。不生正解。問曰。何以一流之人不生
正解耶。答曰。謂異生愚癡故。執我法故。於二空理全
不解了。故名為迷也。問曰。如何名謬。答曰。如二乘空
宗青辨等一類名謬也。謂二乘執心外實變故。是增
益邊。此二乘名為愚也。以不正解故。若青辨等。執惡
趣空。撥無因果。依他圓成亦空。是損減邊。即二乘青
辨。總名謬也。即合此二乘凡夫青辨。總名迷謬也。今
天親造論者。謂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即令迷
者生解。謬者正解也。問曰。何名二空。答曰。即是生法
二空也。今說二空者。即是人我法我即空也。以本無
我法之體故。此言空者。不是離二執有空。但是二執
即空也。以本無我法之體故。此言空者。不是離二執
有空。但是二執即空。更無別體。即智緣空起。為所由
履門。於空門中。顯得真如。名二空理。理體非空也。即
言空者。離心外遍計執有。故名空也言難空者。即真
如體是妙有。即真空妙有。正遮二邊也。如下文廣解
之。即梵云舜若。此云空也。若名舜若多。即是空性也。
即於二空所顯。得實理故。即二空之性。依事釋也。有
人解云。真如空者。不盡理也。此是第一令迷謬者。生
正解也。所以唯識論云。今造此論。為於二空有迷謬
者。生正解故。上來第一總令有情生解。所以造論也。


從此第二令有情斷障故。所以造論。既若於二空生
解故。即能斷二重障也。言重障者。有其四義。故名重
[001-0247a]
障也。一者此重障由如金剛。難可斷故。即世間一切
色法皆可斷。唯有金剛難也。此重障如似金剛難可
斷也。二者有此煩惱所知重故。難越生死故。有此重
障。難越四流也。三者厭溺有情□四生故也。四者墜
有情輪沒三界。謂此重障。發業閏生無休息故。有此
四義。故名重障也。若證二空。彼障斷也。即唯識論云。
生解為斷二重障。由我法執。二障令生。若證二空。彼
障斷也。即天親造論。謂令有情斷二障故。所以造論
也。自第三令有情因果。所以造論也。問曰。得何果也。
答曰。得二勝果。二勝果者。即是菩提也。問曰。如何名
勝果。答曰。勝謂殊勝。果謂酬因。即三劫行因。得順益
果也。此是殊勝之果。以因勝故。果亦勝也。因果相攝。
二乘得二果。非極圓滿。故非勝果也。究竟二果。過出
於二乘十地。故名勝果也。故唯識論云。斷障謂得二
勝果故。問曰。言斷障者。是何障。有何行相。得二勝果。
答曰。即唯識論云。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
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薩也。問曰。如何煩惱障名
續生。答。瑜伽五十九云。一切煩惱皆能續生。即俱生
分別也。能發業閏生。令三界生死不絕。故名續生。地
前通分別。地上唯俱生。名續生也。以閏十王果報故。
即煩惱正是縛法。無始有情不得解脫。皆由煩惱縛
也。今既斷却續生煩惱障。即離縛故。得真解脫身。亦
名法身。問曰。斷所知障。得法身。如何言斷煩惱得也。
答曰。此約勝所障故。斷煩惱。得真解脫身。即此法身。
[001-0247b]
亦解脫。亦法身也。以二空齊顯故。今偏說者。即煩惱
也。問曰。如何所知障名礙解。答曰。以所知不是障。障
所知境。故得名也。四涅槃名所知。智下名能知。又智
下是解心也。即此法執。能障所知境殊勝智故。名所
知障。所知之障。依主釋也。即斷此障。得大菩提也。即
安慧菩薩解云。天親菩薩有此三種利益故。即令生
心解。令斷障。令得果故。所以造論也。


自下第二明火辨菩薩義者。此意即令有情證唯識
性故。所以造論也。即令外道。捨邪歸正。即謂外道開
顯此論。亦謂二乘開顯此論。令捨小歸大也。皆令證達
二空故。證得唯識性。以外道數論等。執三德六句二
十五諦等。小乘執法實。離心外有故。菩薩造論。令一
類達二空者。證唯識理也。問曰。外道邪執。如何令他
達二空理也。答曰。謂此外道。無始有無明所盲。不知正
理。便執邪解。虗空等我皆由無明。起惑造業。即不共
無明親迷諦理相應無知。與九同迷。不正知故。所以
邪執。菩薩慈悲。故造論□三意四道理。破此外道邪
執。令歸正見也。即此論開示外道故。令達二空者。不
執神我也。即證唯識理也。二謂內道小乘執故。所以
造論也。前謂外道開顯此論。文後謂內道小乘。演示
此義。以小乘執有故。是法執未了法空也。今示此文
故。達二空理也。即小乘外道邪智執我法故。示令知
故。故知天親造論。令有情生正智。達空證理故。問曰。
作此解莫是[曷-曰/月]今耶。答曰。聖教正理有定量故。即唯
[001-0247c]
識論第一云。又為開示謬執我法。迷唯識。令達二空。
於唯識理。如實知故也。上來第二明火辨菩薩義訖
也。


自下第三明護法義者。即天親造論。為破邪執故。所
以造論。故唯識論云。復有迷謬唯識理者。或執外境
如識非無。或執內識如境非有。或執諸法用別體同。
或執離心無別心所。為遮此等種種異執。令於唯識
深妙理中得如實解。故造斯論也。解此護法意。與前
摧邪顯正意同也。即青辨菩薩言。俗諦門中。心境俱
有。若勝義門中。心境俱空。或執心法如外境無也。若
是薩婆多師。或執外境如識非無也。天親造論意。破
二邊空有二執故。所以造論也。即前百法論。遣青辨
等執空也。後言二無我者。意遣薩婆多有執故。造斯
論也。即是辨第三時教。非空非有教也。上來三師。解
天親造論之意也。是故疏云[鬱-山+止]造斯論也。即言五法
合成者。即五位法也。問曰。天親是𤏙頂之位。是地前。
如何造百法。百法是初地菩薩造耶。答曰。初地菩薩
達百法明門也。天親菩薩。但述而不作也。總是辨述
作之意也。


第四辨正顯中道除執二邊者。或云第四破執歸中
也。疏云。啟有空之兩門。闢二邊之異執。言啟者。開有
空之兩門。是者有門。即百法。能啟彼空見情執故。空
門是二無我。啟心外實有法故。天親造論。前陳百法。
即啟彼青辨惡趣空執故。以青辨一向執空。第二時
[001-0248a]
大行空教故。今說一百法妙有。故破青辨妄執空也。
後言二無我。是空門。即破薩婆多執三世實有也。皆
言極微成有三得得。著心外實有也。此二無我遮有
執也。即非有非空中道大乘之教。是佛滅後至九百
年中。說此百法也。謂遮二邊。以前二時著邊故。第一
時教是有教。世尊密意說有者。是依圓有也。說唯識
不空也。薩婆多師不得佛意。便妄執心外實者。滯著
邊也。第二說空者。意破執有也。即唯說八部般若。一
向談空。即佛密意說空者。但是遍計是空。亦不言依
圓是空也。青辨等類不得佛意。便妄執若色若心因
果。菩提涅槃。一切皆空也。即滯損減邊也。世尊於第
三時中。談非空有教。雙遮二邊等。即華嚴楞伽厚嚴
法華經等是。百法唯識。是天親說。言遍計是空。依圓
是有也。問曰。天親是地前菩薩。何不自修行。如何造
論。啟他有空二門也。斯有何意。答曰。有二意。一為生
大智故。二生大悲心故。又諸有情起大恩德。即觀諸
有情無始時來。迷覆真性。謬執我法。由斯妄執或障。
具生三業輪迴無。由出離。隨情執起。逐意見生。執空
者。迷理事而都無。翫有者。言我法而皆實。是以菩薩
出世。制此微詮。錯彩鏤金文華理䆳。故令惡趣之輩。
比知善惡。而不無執性之流。悟緣生而幻有。所以前
明百法。為遣執空。後述我無。令除有執。有此因由。方
陳雅論。故疏云啟有空之兩門也。言闢者除也。即將
百法。闢青辨空見也。又能除執空之流也。將二無我。
[001-0248b]
除二乘等有見也。將此百法二無我。闢二邊也。上來
辨正顯中道。除執二邊訖也。


從次第五總結深意。疏云文邃理愽難可詳焉者。言
邃者。深邃也。理者。道理也。愽者。廣愽也。即深邃道理
廣愽故。難可詳焉。焉者語助也。切韻解也。此總結也。
上來有五章門。總是大門第五啟彼中道。方陳雅論
也。


自下大門第六略題目簡異餘文者。於中分三。初總
題目。二別解題。三總結。從首稱下至簡一分之別目
者。是總解也。二從大用遮詮下。至號之為數已來。是
別解也。三總結者。疏故云大乘下。至略錄名數也。三
段不同。


且第一總解題目者。於中分二。初總解上之七字。二
總解下之八字。此初也。疏云。首稱大至旌一部之通
名者。首者。頭也初也始也。稱者。知若作稱。則宣揚美
事也。此上依切韻解也。人更解亦說也。即解此七字。
有三句疏文。分二。初一句標題目。下二句正釋也。且
標題目者。言首者。如前解也。即下二句釋上一句也。
即首稱大乘百法明門論者。總宏綱之極唱。旌一部
之通名者。即宏綱之極唱也。總者收束義。舉此七字。
百法義皆収盡也。極者。切韻解者極揀。揀即是妙也。
宏者大也。綱者網也。亦是大也。應言宏即是綱也。由
如魚網上安大繩名為綱也。但舉其綱。網目齊整。但
舉論題七字。下五位百法自然齊整也。故云舉網題
[001-0248c]
綱。眾網皆張。提裘舉領。萬毛皆整。極唱者。首唱也。初
說也。即總包之義也。表此大乘法。是至極之法。故云
極唱。唱者說也。即首唱初標七字。唱一部之極首也。
裘網雖多。藉綱領而得正。一百法雖多。將此七字。目
下一百法。故如綱也。言旌者。即是□旗也。如旗引前
表後。有五十軍也。即大軍欲發。旌旗必先。已有旌節。
表知有節度使大軍也。即先舉七字。後表大乘等下
百法也。是五位百法之旌節也。是故旌一部一部之
通名也。


二者總解下之八字者。疏後云。本事分中
略錄名數者。即八字也。將下二句。釋上一句也。問曰。
復土本事分中略錄者是何。答曰。是纂義類之鴻猷
也又云本事分中略錄名數者。是簡一分之別目也。
言纂者。合集之義。類者眾類。心心所等。又五類法也。
鴻者大也。如秋深九目[弓*哀]鴈隨陽。大者曰鴻。小者鴈。
今言鴻者。取其大義。猷者。道也通也盡也法也。意說。
百法論。錄彼瑜伽本事分中大意皆盡。故云纂義類
之鴻猷也。即纂義類之大法也。簡一分之別目者。簡
者擇義。應作此揀字。此揀訓為純也。一分者。是彼論
中一分之義。別目者。為天親菩薩。於本事分中。集彼
類之法。成此百法論。故云別目。上來總解題目訖。


第二別解題目者。分二。初別釋大等七字。二者別解
大等七字。言大用遮者。即呼大事等八字中初也。疏
大用遮詮立號道目之為論。巳字之時。但有遮詮。無
他表詮。但遮小乘也。此但名大。是何大。為是大人。為
[001-0249a]
是大法。為是大天等。但有大義。能遮小故。如呼火時
遮不是火。亦無自表義也。即火者是何火。是螢火。但
有火義。遮義如火。亦有表者。即呼將熱火來。此亦無
遮表也。火者不自表。但遮。若更表者。應須雙言大乘
也。亦遮表也。若有人作四句者。將熱火者。是唯表者
非也。何異前言何異前言火時即但有遮非表。後言
熱火。其便唯表也。若言唯表者。第二句中即不言火
也。以火是遮義也。故須熱火。是遮表義。可爾。即不必
事。須作四句。若言句四隔定者。即應於二諦上。亦須
有四句也可知。今言大時。但遮小。更雙言大乘。即有
遮表義。若疏中單言大字。但是遮詮也。非表詮立號
也。據實亦有表詮。以有乘字故。言乘者。運載得名也。
如船車有運動之用。今此大乘。有運載眾生。到彼岸
之用。故名為乘。故疏云。乘者運載得名也。疏云。百法
以解體用雙陳至能所兼舉者。此有三解。一章敬云。
百者是體。法是用。明者是能慧。門者是所緣境。故言
百法體用雙陳。明門能所兼舉也。薦福難云。前所言
百法。是所緣境。今門又是所緣。其一論題。有兩重所
緣之失也。即有量言之過。又解云。百法是所緣境。有其
體用。明是慧體。門是慧上無權之用。亦不犯重解之過
也。又解云。百者是數義。不須說體用。但一百个法上。
有體有用。何以即法上。有時自體。故名體。有生解之義。
是用。即百法體用雙陳也。明門能兼舉者。即明是慧。
是能緣。門者是慧所遊履門。即百法便是所遊履門。
[001-0249b]
即是所緣。即無別慧。於百法上遊履時。有無權之義。
名所緣也。門即是百法。持業釋也。門是慧所遊履。故
是用。百法即是體也。將百法。為所遊履門。亦無量重
所緣之過也。此解為勝。亦順疏文。以疏文中明門以
能所兼舉故。若真解云。慧是體。門是慧上用者。非也。
何以即慧為能遊履。亦可將門又是能遊履哉。分明
說明門能所者。即明是能緣。門是所緣。即百法境是
門也。下解論之一字者。疏云。循環至目之為論者。分
二。一辨論之義用。上二句是。二辨論體者。下二句是。
論者。是往來之義。往反名循環。研者磨也。竅者實也。
即循環研竅道理。方得究暢真宗也。究者窮究也。暢
者通也。即窮究通暢命真詮顯。


第二辨論體者。疏云。
梵云摩怛理迦。此翻為本母。是本母是妙慧。由此妙
慧。圓滿福智。能生長諸法。故名本母也。又妙慧者。有
多方便。究本窮源。作用簡擇。能生智解。故云本母也。
又此本母是論。論推尋性相。却生得妙慧也。妙慧生已
解。能破精後生論也。因論而有問答。問答而生智。故
云論是智之母也。故云目之為論。上來別解上之七
字訖。


下別解下之八字者。分四。一屬當本事分。二
解略錄二字。三解名。四別解數。且第一者。疏云本事
分者。即瑜伽本分也。有二解。一云對法本事分也。二
云是瑜伽本事分。以天親遠習彌勒。取瑜伽本分也。
即瑜伽五分中。第一分是本地分。第五是攝事分。即
攝末歸本。取瑜伽也。此上屬本事分也。


第二解略錄
[001-0249c]
二字。分二段一者敘廣文之意。二者釋略錄之義。三者
結廣略之文。三段□□。且第一敘廣文之意者。疏云
良以彼論文廣義豐。至輙難曉悟。意云。瑜伽論中。文
既廣博義繁豐。若擬於瑜伽。掬尋道理。不可曉悟也。
若以逐波瀾欲者火之源。皆難可得。彼亦爾。若一百
卷瑜伽中。討尋此五位法。不可曉悟也。輙者。切韻訓
為專也。第二正釋略錄之義者。疏答云。乃甄集宗要。
成斯雅論。甄者簡也。集者纂集也。要者節要。即纂集
要節之文。此百法也。亦非全取彼文也。言廣文委屬
他部至故□□錄者。即瑜伽論名為他部。一切能詮
教繁文。屬其瑜伽說廣解也。切韻。屬者與燭同音。屬
付也。若口邊作。即屬託也。問曰。如何不將廣文。成此
百法。答曰。疏云。略論抑不繁詞也。抑者強也。若切韻
解者。抑按也。亦是抑壓□□此百法無繁文也。以將
廣論之中能詮所詮□成此百法論。故名略錄也。



三別辨名者。疏云表詮呼召稱之曰名者。即名詮自
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也。但取文能詮自
性。問曰。聲名句文。亦能表詮得一切法。如何但說其
名。不說餘二。答曰。名詮自性。舉此名攝取餘二也。若
取聲取字。即太狹也。若取句者。即太寬也。今取名。非
寬非狹。即處其中。但取名也。


第四別解數者。疏云。有
所度量。號之為數。□□有分限可知。多少可度量故。
故稱數也。上來第二別題說。上來有二。初總解題目。
二別解題目。兩□不同。總是正解題目訖。從此第□
[001-0250a]
□□□□。故云大乘百法明門論。上來六門不同。□
□□□序訖也。


百法顯幽抄卷第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