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70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宋-遇榮 (CBETA)



No.375-A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
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
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
哀。即以鉢盛飯。往餉其母。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鉢。
右手揣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呌。
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結。
非汝一人力所柰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
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柰何。當須十方眾
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
難皆離憂苦。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
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
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牀敷臥具。盡世甘美。以
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
在山閒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
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
眾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
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在父母六親眷
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
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勅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呪願。願七世父母
[001-0518b]
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
佛前。眾僧呪願竟。便自受食。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
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時目連母。即
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
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
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
七世父母可為爾不。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
復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
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
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
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
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
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脩孝
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
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
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
持是法。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佛說盂蘭盆經。
[001-0518c]

No.375-B



報父母恩呪



南無蜜栗多哆婆曳娑訶


七月十五日盂蘭盆念誦式



出家之士。清規具載。在俗高賢當依此式。正月必
須入於塔寺中。大會脩設。凡孝順男女。欲報生身
父母。必預七月初一日為始。每日晨朝然香奉供。
務在精專。脩小彌陀懺。或禮三十五佛。代為存亡
父母懺罪。至速往無量光佛剎。白云。


我等同孝志。修行淨土因。報答二親恩。懺除三障罪。
存者獲福壽。亡者得超昇。盡法界冤親。同生安養國。


舉盂蘭盆經畢。念阿彌陀佛真金色云云。緊念阿
彌陀佛百聲。觀音勢至清淨海眾各十聲畢。迴向
云。


以此修行眾善根。報答父母劬勞德。存者福樂壽無
窮。亡者離苦生安養。四恩三有諸含識。三塗八難苦
眾生。俱蒙悔過洗瑕疵。盡出輪迴生淨土。


至晚禮三十五佛了。白云我等同孝志云云。畢。念
彌陀經。洎念往生呪畢。舉阿彌陀佛真金色云云
念阿彌陀佛百聲。千聲。并菩薩聖號。發願云。
[001-0519a]


願所生父母。或今存在。或已終亡。隨其所居。逐彼生
處。惟願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光明照
燭。願力攝持。三障銷除。五根成立。發菩提願。修淨土
因。存者得滿報齡。終歸寶剎。亡者即捐諸趣。便托蓮
胎。覩妙相明心。聽玄談入位。現前授記。塵剎分身。廣
度有情。同登妙土。伏願。我等孝順之心。深入至道之
法。無遺當來諸佛貪中。同作應生眷屬。二嚴等備。三
覺俱圓。法性有邊。願心無極。盡入如來願性海中。


轉身對立。施生並如常式。


或午後有暇。念盂蘭盆經。或念阿彌陀經畢。念阿
彌陀佛百聲。或千聲。觀音勢至。清淨海眾各十聲。
迴向云。以此修行眾善根。云云或再暇念金剛經。
或彌陀經 普門品 圓通品 楞嚴等呪。


盂蘭盆齋念誦式
[001-0519b]

佛說盂蘭盆經疏并序孝衡鈔No.375



佛說盂蘭盆經疏并序孝衡鈔卷上
講 經律論沙門 遇榮 鈔


【【鈔】奇哉聖主。積孝行以無倫。垂範資徒。續良規而不
墜。欲曉經旨。須善疏文。釋此疏文。大分為三。初釋
疏題目。二彰造疏人。三釋疏本文。疏題分二。初釋
正題。後釋并序。正題分二。初離釋。後合釋。離釋分
二。初辨所釋經題。後辨能釋疏字。
○且經題者。梵
語佛陀你舍烏藍婆拏門佐羅素呾纜。華言覺者
說救倒懸器經。今以隨方生善。文詞穩順。含多義
故。所以華梵相兼。仍存訛略。故云佛說盂蘭盆經
也。梵語佛陀。略言佛也。此云覺者。者是主義。體即
無漏。五蘊假者也。覺體是慧。覺察斷障。覺照真俗。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如次。簡餘凡夫。二乘。菩
薩。唯有如來獨到彼岸。跨十方而為主。握五性以
稱師。三覺圓明。故名為佛。梵語你舍。此翻為說。振
圓音而警眾。揚妙義以符機。益物導迷。故名為說。
盂蘭盆者。即今大宋翻經者言。此皆梵語訛略也。
具正應云烏藍婆拏。孝順義。供義。恩義。倒懸義。盆
亦訛略。舊云盆佐那。新云門佐羅。亦云門佐曩。華
言救器。以義迴文。名救倒懸器。隨力所辦金銀等
器。器中具飯百味甘美五果等物。及餘妙事。供養
[001-0519c]
三寶。福資父母。利益存亡。四義。意云。行孝順故。所
以設供。設供集福。酬養育恩。救倒懸苦。正取救倒
懸義。餘義兼之。由餓鬼等渴𦦨燒心。飢火逼腹。命
唯喘息。苦似倒懸。設供集福救彼倒懸之苦。故以
為名。然意有通別。別者。目連得道欲報父母之恩。
觀見亡母墮餓鬼中。神通力小不能救之。白佛世
尊備申哀懇。佛即為說盂蘭盆供。集福薦拔即得
離苦。故下經云。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
僧自恣時。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牀
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乃至云。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通者。若僧若俗王臣庶人。皆應為父母設此盆供。
保安薦歿。故下經云。若有僧尼國王太子。乃至庶
人。行慈孝者。皆應為現在父母。及過去七世父母。
於七月十五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
恣僧。願於現世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
之患。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盆
者。所設盆供能救之器。盂蘭者。所救之苦。盂蘭之
盆。名盂蘭盆。依主釋也。梵語素呾[纜-罩-卓]。舊名脩多羅。
脩妒路。皆訛也。此云契經。存體略用。但名為經。天
親四義釋經。謂能貫穿依故。相故。法故。義故。謂於
是處由此為此而有所說。名之為依。真俗諦相。善
巧等法。密意等義。上生疏云。經者。攝也貫也常也
法也。生資教攝永絕煩籠。理藉文貫長離散滅。百
[001-0520a]
靈常軌干葉良規。利物詮真。目為經也。然此經體
以聲名句文四法為性。由此四法能詮義故。又瑜
伽云。一文二義而為經體。以文一法。進攝名句。退
攝於聲。總以聲名句文。及所詮義。五法為體。由此
五法攝益勝故。盂蘭盆之經。名盂蘭盆經。能說即
佛。名為佛說。佛說之盂蘭盆經。名佛說盂蘭盆經。
亦可所說即盂蘭盆經。佛之所說盂蘭盆經。持業。
依主。可知。
○第二辨能釋疏字者。疏猶記也。纂錄之
義。纂錄諸教相應文義。釋此經意。故名為疏。又疏者。
平聲也分也決也。疏通文義。分別旨趣。決擇勝劣。
故名疏也。即以疏主聲名句文。及所詮義。五法為
體。然以先賢述作。作必有意。述此經疏略有三意。
一者為酬緇素請故。故下疏云。今因歸鄉依日開
設。道俗耆艾悲喜遵行。異口同音請製新疏。式允
來情發揮要道。二者為欲利益父母等故。下云。我
今所讚述。自他存歿親。離苦常安樂。三者欲留軌
儀示後人故。下云。宗密。依之修崇已歷多載。兼講
其誥用示未聞。垂範後學故造此疏。南齊高祖。常
於七月十五日。送盂蘭盆往諸寺中供自恣僧。顏
氏家訓云。七月十五日盂蘭盆齋。望於汝等依行
不絕。自古聖賢所尚。其來遠矣。皇宋三葉。丁酉歲
季春月嗣帝位。思報昊天之恩。於季夏月詔兩街
僧錄。問盂蘭盆儀式。時左街僧錄達識大師行清
令賜紫沙門省才。依經附疏。具錄儀式。進於皇帝。
[001-0520b]
皇帝得已。依法修設。由斯此典講聽興焉。今皇四
葉。壬戌年癸卯月嗣帝位。至於秋首。詔僧三七於
延慶殿開建道場七日七夜。晝講斯經餘時禮念。
至七月十五日。復詔兩街僧職。譯經三藏。及講經
律論者。總二百五十人。具就道場中。禮八萬四千
舍利寶塔。於長春殿設盂蘭盆齋。集諸妙利。資父
王之仙駕。酬昊天之鴻恩。皇朝異事。邁古超今。未
之有也。予於是時亦預其數。故此略述。欲冀英賢。
上行下效耳。
收科可知。
○後合釋者。造疏本為
釋經文義。顯經意趣。故從所釋經。以彰其名。佛說
盂蘭盆經之疏。依主釋也。
收科可知。
○第二釋
并序者。序猶致也。序致此經孝道本末。應孝子心。
拔二親苦。酬養育恩。教流此土造疏因由之事也。
又序者。緒也。如繭之得緒。緒盡一繭之絲。疏之得
序。序盡一經之意。并者。兼也。不唯釋經兼作其序。
故言并序。
△二彰造疏人。】


「【疏】充國沙門 宗密 述。」


【【鈔】充國者。今果州西充縣也。昔者漢時為充國縣。
今標舊名。仍略縣字。故云充國。然其疏主。本居長
安。住草堂寺。後入終南山。今標充國者。意表依經
行於孝道。父母家鄉生緣處故。行在孝誠不忘親
愛故。沙門者。略梵語也。具云沙迦懣曩。此云息惡。
息不善故。亦云勤息。勤修眾善。息不善故。法華疏
云。沙門息義以得法故。暫爾寧息。亦息惡也。正言
[001-0520c]
室羅摩挐。或云室摩那拏。此云功勞。謂修妙道有
功勞故。今略梵語故言沙門。宗密者。疏主名也。[石*白-日+田/廾]
文極廣。略其要云。圭峯禪師號宗密。姓何氏。果州
西充縣人也。建中元年生。元和二年受具。後謁遂
州圓和尚傳契心印。又徧訪名能。廣乎知見。講圓
覺。華嚴經。自後乃著圓覺。華嚴。涅槃。金剛。起信。唯
識。盂蘭盆。法界觀。行願經等疏鈔。并集諸宗禪言
為禪源詮。及酬答書偈議論等。總九十餘卷。並傳
於世。文宗皇帝。於太和二年慶成節。詔入內殿問
諸法要。賜紫方袍。尋請歸山。至會昌元年正月六
日。坐滅於興福塔院。其月二十二日。道俗奉全身
於圭峯茶毗。得舍利數十粒。俗壽六十二。僧臘三
十四。後追諡定慧禪師青蓮之塔也。述者。敘也。撰
也。內錄藏教。外采羣書。言無不經。事無不古。纂敘
文義。撰集成章。名之為述。唯識疏云。敘理名述。先
來有故。作故名造。今新起故。
△三釋疏本文二。初
疏家敘分。後疏家正宗。初中四。初汎明孝道為經
起之端由。二正顯此經彰佛說之所為。三教流此
土遵式奉行。四式歎能仁頌德祈願。然此四段次
第爾者。為文體式。欲正稱揚一事。而先汎述端由。
言在於遠。意在於近也。汎述孝道。本居氣象。漸貫
生靈。釋迦。孔聖。皆宗於孝。設教化民。故有初段文
也。既汎述已。然來委知何所以故。佛說此經。故有
第二彰佛說之所為。其所為者。為孝順之子。欲救
[001-0521a]
慈親之苦。意酬養育之恩。故說此經示其妙行。此
說西土。次應顯示此方流布傳受因由。故有第三
教流此土遵式奉行。此方釋子。依教設會。講經勸
眾。造疏釋經。垂範後學也。將欲造疏。求聖加護。述
造疏意。方陳詞翰。故有第四式歎能仁頌德祈願。
是故四段如是次第。初中三。初明孝道本末二。初
本居氣象。】


「【疏】始於混沌塞乎天地。」


【【鈔】湻元之氣。清濁未分。形如禽卵。謂之混沌。清濁
已分。謂之二儀。謂清氣上昇。穹窿無礙。圓覆曰天。
濁氣下沈。旁礴堅厚。方載曰地。以人居中。通名三
才。周易鉤命決云。大地未分之前名太易。有太初。
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極。名五運也。氣象未形。謂之
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象之端。謂之太始。形
變有質。謂之太素。形質始具。謂之太極。轉變五氣。
故稱五運。氣象質具而未相離。皆太易之名。有五
種也。歷帝記云。天地未分。謂之太易。氣兆始萌。謂
之太初。高下相應。謂之太始。質象既成。謂之太素。
天高地卑。謂之太極。圓清方濁。謂之兩儀。人居其
閒成三才也。易緯通卦云。太極生兩儀。謂清氣輕
者上為天。濁氣重者下為地。以人參之。名三才也。
易序卦云。有天地萬物。然後立君臣。定父子。長幼
夫婦之禮。尊卑上下之別。今顯孝道初始。在於混
沌元氣之中。貫於五運。漸隨元氣。充塞天地。徧三
[001-0521b]
才。通萬物也。故孝經援神契云。元氣混沌。孝在其
中。禮記祭義云。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敷
之而橫乎四海。施之後世而無朝夕。推之放諸東
海而準。推之放諸西海而準。南海北海亦然。爾雅云。東
夷。西戎。南蠻。北狄。此四晦昧無知。謂之四海總其意者。上至天子。下至

庶人。盡一切時歲月朝夕。徧一切處四方上下。於
一切物貴賤尊卑。凡所進退。動靜。語默。好惡。歡慽。
皆順人民萬物之理。名之為孝。其孝損益者。幽顯
生靈有父母者。應常慎行也。慎行者。敬身也。敬身
者。不損體也。不損體者。不令父母憂也。故謂之孝。
夫子云。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曾子云。
身也者。父母遺體也。父母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
㽵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
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
於親。敢不敬乎。今明孝道。前後言之。橫該五運。上
下言之。豎貫三才。四海言之。縱羅萬物。至德幽微
深而復廣。故云始於混沌塞乎天地。
△二末貫生
靈。】


「【疏】通人神。貫貴賤。」


【【鈔】孝通幽顯。於顯舉人攝餘獸等。於幽舉神攝餘
鬼等。故通人神也。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總五等人。
其中奴婢之類皆名為賤。自餘長幼皆名為貴。貴
賤雖殊。行孝奉親。彼此無異。故貫貴賤也。言五等
人者。一天子。二諸侯。三卿大夫。四士。五庶人。各有
[001-0521c]
一章名此五孝。如孝經說。彼經序云。雖五孝之用
則別。而百行之源不殊。故疏云爾。
△二儒釋同遵。】


「【疏】儒釋皆宗之。」


【【鈔】上依儒教敘孝本末。此文雙指儒釋皆宗。釋教
所宗疏文影略。今為助者。通人神貫貴賤。始於真
際。充乎世間。該聖凡。被諸趣。儒釋皆宗之。且儒教
所宗者。儒有五常。以仁為首。仁又以孝為本。由於
此五。立身揚名。安[邱-丘+看-目]治化。百行之源。是故宗之。故
孝經云。夫孝。德之本也。言五常者。謂仁義禮智信。
好生惡殺曰仁。知恩報恩曰義。長幼恭勤曰禮。敏
速多知曰智。立行可依曰信。又云。不殺為仁。不盜
為義。不亂為禮。不淫為智。忠實為信。由於此五。王
者以之治國。君子以之立身。不可蹔亡謂之五常。
釋教所宗者。釋有三學。以戒為首。戒又以孝為體。
由此孝故。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
生。斷障證理究竟成佛。萬德之源是故宗之。故梵
網經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
為戒。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
佛子之根本。言三學者。謂戒定慧。防非發善名戒。
心專一境名定。決斷揀擇名慧。又以戒定為福門。
以慧為智門。福智二門。自他俱利。出生死苦。入涅
槃樂。而此福智三學妙行。常修無間。證法報化三
身常住。如次凝然。不斷相續。是謂出世無比三常。
非如世間小小五常。
△三指陳結歎。】
[001-0522a]


「【疏】其唯孝道矣。」


【【鈔】指陳孝行。遮簡餘善。故云其唯孝道。君子務之
為本。本立而道生。菩薩結之為戒。戒立而果滿。孝
者。孝順愛敬從命之義。道者。道理為本之義。即由
此行。愛敬尊長。從命不違。示理益物。能生眾德。故
名孝道。又孝經疏云。孝者。事親總名也。又畜也。好
也。至順也。善事父母也。謂事親之道。常畜在心。盡
其色養。中心悅好。承順無違。故名孝也。道者。通達
義。孝行通於天下。民用和睦。矣。語助也。
△二正顯
此經彰佛說之所為二。初愍赴孝誠。】


「【疏】應孝子之懇誠。救二親之苦厄。酬昊天恩德。」


【【鈔】應。赴也。孝順之子。名為孝子。非謂居喪。目連懇
切至誠請佛。意有通別。別者。為其亡母墮餓鬼中。
自救不能。請佛求法而救拔之。通者。復為眾人皆
有二親。在厄難者。咸欲拔濟報其恩德。請佛開示
要妙法門。故佛世尊赴其懇誠。說此法門。顯示要
行。令救二親苦難危厄。二親者。生身父母及七世
父母。通別經文如前已引昊天者。爾雅云。春為蒼天。夏為昊
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昊。大也。盛夏之天。陽光暑
氣。充乎六合。無有窮極。百穀苗稼。芳草園林。由此
成熟。天有此恩。未曾有心辭於勞苦。父母亦爾。生
我育我。腹厚於我。迴乾就溼。乳哺養育。嚥苦吐甘。
慈訓長成。憐念之心。未曾蹔捨。如此恩德。未曾有
心辭於勞苦。故父母恩。比昊天恩也。恩重經云。佛
[001-0522b]
告大眾。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
是以寄託母胎。懷身十月。歲滿月充。母子俱險。生
墮草上。乃至云。非父不親。非母不養。慈母養兒去
離欄車。十指甲中。食子不淨。子飲母乳。八斛四斗。
計論母恩。昊天罔極。嗚呼慈母。云何可報。佛示妙
行。令其孝子酬恩報德。故疏云爾。
△二指陳結歎。】


「【疏】其唯盂蘭盆之教焉。」


【【鈔】結歎可知。
△三教流此土遵式奉行二。初求法
遵行復二。初喪親追感。】


「【疏】宗密罪釁。早年喪親。每履雪霜之悲。永懷風樹
之恨。」


【【鈔】釁者。禍之兆也。早年者。童稚之年。夫為人子。晨
夕事親。敬養服勞。順色無犯。湯凊致樂。不疾亡憂。
乃得永存福壽。奉於甘旨。故父母有疾。子云拙於
侍養。況至喪乎。蓋是我之罪愆。禍及父母。致令童
稚之年。喪於二親也。雪霜者。祭義云。秋。霜雪既降。
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
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惏-木]惕之心。如將見之驚其景
變也。故於節序而相慰問。皆有感愴感思之言。疏
主每履踐於雪月霜露之景。思念父母。常懷悲愴。
何祭義中。樂正子春云。舉一足。不敢忘父母。出一
言。不敢忘父母也。風樹者。韓詩外傳中臯魚云。樹
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返者年
也。不可再見者親也。孔子家語中。丘吾子亦有此歎臯魚自少天
[001-0522c]
下遊學。後還親喪故有此歎。其風若止樹必安靜。
其親若待子必侍養。致敬致樂。自恨無親侍養。故
此歎也。疏主亦爾。永懷風樹之恨。恨己不得侍養
父母也。
△二念報劬勞二。初念世孝道不益遵靈
復二。初念盡於孝誠。】


「【疏】竊以。終身墳壟。卒世蒸嘗。」


【【鈔】竊者。私竊也。不形其言。私思念之。含文嘉云。天
子墳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
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準後
漢書。通植松柏。今言墳壟者。總相思於墳墓。丘壟
也。古者父母喪已。負土為其墳壟。植柏成列。廬墓
三年。以盡孝誠。孝德傳云。汝南蔡順。字君仲。孝順
父母。親喪葬訖。於廬墳次。鳥獸從之棲宿。哭時即
助悲吟。後漢時人。類林云。顏烏。會稽東陽人也。至
孝。父亡已後負土為墳。感於羣烏以助銜土。烏口
中血出。因名傷烏縣。後改為義烏縣。前漢時人。言
卒世者。終身一世也。蒸嘗者。祭名也。禮記祭統云。
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
曰蒸。取其文便。而舉秋冬。影顯春夏也。私竊思念。
終此一身。廬墳守壟。思念聲容。終此一世。四時祭
祀。礿。禘。嘗。蒸。極盡孝行。報其恩德。故孝經云。為之
棺槨文衾而舉之。周尸曰棺。謂櫬身也。周棺曰槨。謂櫬棺也。衣。謂殮時之衣。衾。謂
單被。用此舉尸。入棺并覆尸上也陳其簠簋。而哀慼之。簠簋者。祭器名也。受
一斗二升。足高一寸。如龜形也。簠。內方外圓。簋。內圓外方。俱丹中漆外。器素無飾。表有哀慼之心也

[001-0523a]
擗踊哭泣。哀以送之。男踊。謂以足跳踊也。女擗。謂露胷擗擊也卜其宅
兆。而安措之。宅。墓穴也。兆。塋域也。葬事大故。卜選安置也為之宗廟。以
鬼享之。宗。尊也。廟。貌也。立其尊貌以鬼禮享之。似見父母也春秋祭祀。以時
思之。影於冬夏也。寒暑變移。轉加增感。四時祭祀。展其孝思。上注皆䟽。廣如彼文中具

二縱奪顯無益。】


「【疏】雖展孝思。不資神道。」


【【鈔】問。終身墳壟。四時享祀。足可以展孝子之懇誠。
報劬勞之厚德。何不依行。而但思之。何謂也。故此
釋之。上句縱。下句奪。雖者。縱奪之詞。思者。情也。縱
其施展孝行情懇。終身墳壟。卒世蒸嘗。然而不能
資益神識冥道。又上句進。下句退。進退思之。終是
無益也。生前敬養。猶有少益。歿後蒸嘗。全無所濟。
若也蘋蘩礿禘。猶不墮於二親。儻或殺命蒸嘗。反
禍及於父母。但揚虗名。不資神道。又若父母在於
鬼趣。可以饗祀。若生餘道。焉能受祭。又於鬼中。有
財無障之類。容受蒸嘗。無財炬口之流。反祭成毒。
故竊思之而不為也。
△二佛法淵深能資父母三。
初求法遂意二。初求得法門。】


「【疏】遂搜索聖賢之教。虔求追薦之方。得此法門。實
是妙行。」


【【鈔】遂者。躡前起後也。由前俗孝不資神道遂即搜
索聖賢之教。求薦親法。三乘見道已前名賢。修習
福慧具賢德故。見道已去名聖。聖者。正也。以無漏
智正合理故。聖賢所說所學之教。顯示無量世出
[001-0523b]
世間利益之門。於此教中。䖍仰志求追資薦拔之
方法。果遂願心。於藏經中得此法門。實謂妙行。法
門者。即此經也。教為顯理之門。出苦入樂之門。名
為法門。實。實也。指陳歎美。故言實謂。實謂要妙。酬
恩孝行。存亡皆濟。七世咸資。周孔經中。曾無所聞
矣。
△二指其妙行。】


「【疏】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養三尊。」


【【鈔】此顯妙行之相也。年年七月十五日。眾僧夏滿
名受歲日。諸比丘等。自己有過。恣任他舉而懺悔
之。故云自恣。四事者。阿含經云。飲食。衣服。臥具。醫
藥。同下疏云。物華四事。謂房舍衣服飯食湯藥也。
供養三尊者。進修財行名供。有所攝資名養。佛法
僧寶可敬可尊名為三尊。故下經云。年年七月十
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
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又云。其有供養此等
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衣食自
然。若父母現在。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


△二設會薦親。三講經勸眾。二科合。】


「【疏】宗密。依之修崇。已歷多載。兼講其誥。用示未聞。」


【【鈔】初二句。設供薦親。顯自利行。後二句。講經勸眾。
顯利他行。自利利他。菩薩行也。爾雅中卷云。夏曰
歲。取歲星行一次也商曰祀。取四時祭祀一終也周曰年。取禾一熟義
虞曰載。唐堯。虞舜。取物終更始義載。是年之別名。疏主得此經
已。依法修崇。設供薦親。已歷多年也。誥者。經誥。如
[001-0523c]
言詔。䇿。制。敕。皆是教令之別名也。謂治萬民曰誥。
命百官曰詔。政諸侯曰䇿。取法度曰制。誡州縣曰
敕。今就通意。法王教令名經誥也。每於其日午前
供會。集福薦親。齋後講經。誨示道俗。使彼未聞者
令聞。未解者令解。同己修崇。各資宗祖耳。
△二造
疏解釋二。初道俗覩勝請釋。】


「【疏】今因歸鄉依日開設。道俗耆艾悲喜遵行。異口
同音請製新疏。」


【【鈔】舊鈔云。即太和二年賜紫之後。表辭歸山。歸山
之後。然請入蜀。立先代傳法[石*白-日+田/廾]。述祖師德業。因此
歸鄉。開筵講經設於盆供也。耆艾者。老年之稱也。
曲禮說。五十曰艾年。𩯭髮蒼然如艾色也。六十曰
耆年。身雖耆老而心彊也。疏主歸鄉屬於夏滿。依
常年事開設盆供。兼講經文教示僧俗。眾覩勝事
故生喜悅。知恩難報故乃悲傷。悲喜交徹遵教奉
行。身別故異口。語等故同音。眾請大師。別製新疏。
削舊繁謬撮取簡要。符經宗旨以順時機。使見聞
者。知釋門之孝行。逈異儒流。識盆供之薦親。居然
脫俗。如來設教。意在利人。眾等願聞。希垂妙釋。

二疏主應命發揮。】


「【疏】心在松柏。豈慢鄉閭。式允來情。發揮要道。」


【【鈔】松柏者。考妣墳塋之所也。心隨父母在松柏間
也。詩傳云。五家為鄰。五鄰為里。亦名為閭。五百家
為黨。乃至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也。式者。敬也。允者。
[001-0524a]
順從也。發揮者。發揚揮展解釋之義。疏主意云。心
在松柏豈敢侮慢鄉故閭里。敬順鄉知來請之意。
由此解釋此經要道。要道者。要妙孝道也。
△四式
歎能仁頌德祈願二。初式歎佛德復二。初行孝自
利德。】


「【疏】稽首三界主。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積因成
正覺。」


【【鈔】稽首者。法苑依俗解云。稽。至也。首。頭也。以首至
地。故名稽首。此即拜跪。首至地故。依真釋云。俱舍
論言。稽首接足。故言敬禮。屈己所尊之首。接彼所
卑之足。故言稽首。即是三業敬禮之通稱也。此能
敬相。三界已下所敬之體。三界主者。欲。色。無色。三
界之中。化利凡聖。獨自在故。大孝釋迦尊者。具云
釋迦牟尼世尊。五分律說。昔有國王名懿師摩。貶
子出國。其子因到雪山之北。近舍夷林頓止此地。
[鬱-山+止]為大國。人民熾盛。後父知之。因而歎曰。我子釋
迦。我子釋迦。從是已後。姓釋迦也。姓釋迦氏。名憂
陀羅。憂陀羅王有子名曜羅。曜羅王有子名尼浮
羅。尼浮羅王有子名師子頰。師子頰王有子名悅
頭檀。此云淨飯悅頭檀王有子名菩薩。菩薩有子名羅
睺羅。故我佛得姓已來六世矣。釋迦。能義。亦云能
仁。能以仁德而治化故。牟尼。寂義。亦云寂默。謂能
仁氏。具大悲智。證寂默理。有大悲故。不住涅槃。有
大智故。不住生死。即是姓釋迦名牟尼也。又法華
[001-0524b]
疏說。謂能證彼寂默理故。復能離彼煩惱喧故。故
名能寂。福慧相好。勝餘羣聖。世出世間咸尊重故。
名為世尊。就結頌故。略言釋迦尊也。孝行深廣超
諸世間。故名大孝。何者大孝。累劫報親恩。積因成
正覺。謂從生死長流界中。始發深固大菩提心。即
行孝行。孝行。即戒也。累三大劫。備修孝行。報答父
母劬勞之恩。如何報之。謂現存者。竭力供養。勸發
道心。亡故者。妙行潛資。離苦得樂。謂在三塗者。拔
濟令出。在人天者。得見諸佛。聞法悟解。不唯報答
一生父母。乃至無量生來父母六親而皆報之。故
律頌云。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捨。棄恩入無為。真
是報恩者。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
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
我父母。彼有難者。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又彼疏
云。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如次證得法報
化身。故云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名為大孝。然
今疏意。隨順初機。指菩提樹下成正覺也。
△二示
孝利他德。】


「【疏】將永錫眾類。應請演斯經。欲使背恩人。咸能酬
罔極。」


【【鈔】將。欲也。錫。賜也。眾類者。眾生之類不一也。演者。
法音流注不絕。如水流演也。佛欲永劫法賜眾生。
所以應目連請演說斯經。問。法賜眾生。有何意趣。
答。欲使背恩人。咸能酬罔極。佛說此經。欲令一切
[001-0524c]
背恩逆人。皆能酬答罔極之恩。罔。無也。父母之恩。
猶如昊天無窮極矣。
△二陳情述讚二初陳情祈願。】


「【疏】我今所讚述。願眾聖冥加。」


【【鈔】此疏主自指。隨世所稱。世流布我也。願眾聖冥
加者。加護有二種。一顯加護。謂現身語讚即所作。
二冥加護。潛垂覆攝不現身語。眾聖威重。不敢求
於顯加。故求冥加護也。我今意欲讚經述疏。唯願
眾聖。冥垂加護。慈悲覆攝。使我心通妙理。語巧身
安。然法是佛所說。僧是佛弟子。前但稽首敬歎於
佛。佛是主故。義該法僧。故此求願。總言眾聖。聖主。
聖法。聖僧。通名眾聖。又解。此中初頌佛。次頌法。次
半頌僧。敬歎三寶。配疏可知。此解文勢疏斷。意不
相連。於其僧寶但有求願之文。全無敬歎之意。又
求願之意唯局僧寶。不貫佛法。故前解正同於天
親俱舍初云。諸一切種諸冥滅。上是諸佛也。斷一切種冥謂不染汙
無知。證非擇滅。若斷諸冥。謂染汙無知。證於擇滅拔眾生出死泥。前句自利。
此句利他敬禮如是如理師。對法藏論我當說。

△二陳
造疏意。】


「【疏】自他存歿親。離苦常安樂。」


【【鈔】造疏集福。為利自他多生父母。若存若歿。在人
天者。離病等苦常受福樂。若有一生乃至多生父
母。在惡道者。離三塗苦受人天樂。在人天者。離生
死苦得於聖果受出世樂。故疏云爾。
△二䟽家正
宗二。初標列門名。】
[001-0525a]


「【疏】將解此經。先開四段。一教起所因。二藏乘所攝。
三辨定宗旨。四正解經文。初中復四。一酬宿因故。
二酬今請故。三彰孝道故。四示勝田故。」


【【鈔】疏開四段。即是四門。收攝無擁。名之為門。將欲
釋經。於其文前略以四門收攝經意。疏平聲條旨趣。
顯示大綱。令諸學者。依門入解。經宗意趣。而無擁
滯。凡所釋義體性意趣。則有所歸著也。次第爾者。
欲釋本文。先須委知說經因由。為何等事。佛說此
經。故有初門教起所因。既知所因。為如是如是事
故。佛說此經。次應須知三藏五乘。如何收攝。故有
第二藏乘所攝。已知此經藏乘收攝而有所歸。然
未委知宗旨如何。欲令學者。曉於此經所崇所尊
所主。意旨歸趣究竟處故。故有第三辨定宗旨。即
已曉於經宗旨趣。即便科判釋經文義。故有第四
正解經文。故此四門如是次第。
△二隨標顯示四。
初教起所因復四。初酬宿因故又二。初敘佛孝行
之意。】


「【疏】初酬宿因者。悉達太子不紹王位。捨親去國。本
為修行得道。報父母恩。」


【【鈔】悉達者。具云薩縛喝剌他悉陀。此云一切義成。
世出世間之義皆成就故生迦維羅國。父名淨飯。
母名摩耶。阿私陀仙相其太子作金輪王。王四天
下。棄而出家。號一切智人。化一切眾生令出生死。
太子長大。不紹王位。捨於親族去離國城。入雪山
[001-0525b]
中。示依外道修苦樂行。日食麻麥六年苦行。後成
正覺稱天人師。說法利生報父母恩。勸發道心出
三界苦。受勝妙樂。是大報恩。阿含經云。如來出世。
必為五事。一為轉法輪利眾生故。二為度多生父
母報其恩故。三為無信人立信地故。四未發菩薩
意者令發意故。五授當佛記。為此五事。故出世也。


△二正顯說經之意。】


「【疏】然菩薩用心。不務專己。故開盂蘭法會。以福自
他二親。此經所興。本意如此。」


【【鈔】務者。事務也。事務急速之貌也。
△二酬今請故
二。初酬自利請故說。】


「【疏】二酬今請者。謂大目犍連因心之孝。欲度父母
報乳哺之恩。故出家修行神通第一。觀見亡母墮
餓鬼中。自救不能。白佛求法。佛示盆供。救母倒懸。」


【【鈔】因心之孝者。若善若惡皆因心起。大目犍連因
於內心發起孝行也。
△二酬利他請故說二。初目
連起請。】


「【疏】由愛其親。施及一切。故為道俗弟子。請佛留此
法門施音異。」


【【鈔】施字。但以試音呼之。義及於上曰施。音異恩及於
下曰施。音試尊者目連。由愛其親母得離苦。復以教
行。惠施音試於下。利及一切。故為僧俗。請佛世尊說
此經也。下云。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慈母。已蒙
三寶功德。未來孝子。得同爾不。佛言大善快問。我
[001-0525c]
正欲說。汝今復問。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乃至
庶人皆同如此。
△二酬請說經。】


「【疏】酬目連所請。即是說經之由致也。」


【【鈔】此通前段自利下轉。致者。至也。因由至極之所
以也。
△三彰孝道故三。初標舉科分。】


「【疏】三彰孝道者。復有其二。一通明孝為二教之宗
本。二別明二教行孝之同異。」


【△二隨釋二。初通明孝為二教之宗本復二。初正
明亦二。初儒教以孝為本又分三。初標舉。】


「【疏】初通明中。且明儒教以孝為本者。」


【△二正顯二。初總陳五孝作眾德之泉源復二。初
約事總顯又二。初王臣行孝立廟祀親。】


「【疏】謂始自天子。至於士人。家國相傳。皆立宗廟。」


【【鈔】家國者。天子諸侯境寬名國。卿大夫已下境狹
名家。皆立宗廟。禮記祭法云。天下有王。分地建國。
分九州地。建諸侯國置都立邑。謂王畿內。及諸侯國中。置公卿之都。立大夫士之邑
廟祧壇墠而祭之。乃為親疎多少之數。是故王立
七廟。親四。始祖一。文武二祧。合為七也一壇一墠。此在七外也。封土曰壇。除地曰
墠。近親封土。遠親除地。示將去然也謂考廟。父廟曰考。考。成也。謂父有成德之美也

考廟。祖廟也。王。君也。言祖有君成之德也。祖尊於父。故加君名皇考廟。曾祖也。皇。大也。
君也。曾祖轉尊。故加大君之稱顯考廟。高祖也。顯明高祖。居四廟最上也祖考廟。

祖。始也。此廟為王家之始。故曰祖考皆月祭之。遠廟為祧。而有二祧。
二祧。文武廟也。文武並在應遷之例。故云遠也。特為功德而留。故謂之祧。祧之言超。言其超然上去也
享嘗乃止。享嘗。四時祭也。文武特留。故不月祭去祧為壇。謂高祖之父也。昭行
[001-0526a]
寄藏武祧。穆行寄藏文祧。四時不祭。若有祈禱。則出就壇受祭去壇為墠。謂高祖之祖也。
不得在壇。若有祈禱。則出就墠受祭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

墠為鬼。若又有從壇遷來墠者。則此前在墠者遷入石函為鬼。不祈禱也。唯禘祫乃出之
諸侯立五廟一壇一墠。謂考廟。王考廟。皇考廟。月
皆祭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去祖為壇。去壇。
為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墠為鬼。大夫
立三廟二壇。謂考廟。王考廟。皇考廟。享嘗乃止。顯
考。祖考。無廟。有禱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適士二
廟一壇。謂考廟。王考廟。享嘗乃止。皇考無廟。有禱
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官師一廟。謂考廟。王考無
廟而祭之。去王考為鬼。庶士庶人無廟。死曰鬼。適士
上士也。官師。中士下士也。庶士。府史之屬也王臣行孝立此宗廓。宗。尊

也。廟。貌也。安立形貌尊敬如在。而嚴祭之。依尚書
中周公旦言。自古先王立廟祀親。不指帝代。
△二
縱奪顯孝能生眾德。】


「【疏】雖五孝之用則別。而百行之源不殊。」


【【鈔】五孝者。一天子孝。二諸侯孝。三卿大夫孝。四士
孝。五庶人孝。五人有殊。其於孝道為一為異。故此
云爾。雖復五孝用事有別。然而百行之源。孝道不
殊。水本曰源。水分千派從源而出。人有百行從孝
而生。故孝如源也。
△二引文釋成三。初孝為道德
之體。二孝為設教之本。二科合。】


「【疏】故開宗明義章中。標為至德要道。道德以之為
體。教法由是而生孝文。」
[001-0526b]


【【鈔】開宗明義章者。孝經一十八章。此初章也。彼疏
云。開。張也。宗。本也。於此章中。張孝道之宗本。明孝
道之旨義也。經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
用和睦。上下無怨。疏曰。至。謂窮理之極。德為眾行
之本。故名至德。要。謂以一總眾。道為眾理之要。故
名要道。孝為道之要。為德之本也。先代聖王用此
至德要道。以順天下人民之心。人民依之。自相和
睦。尊卑上下。無相怨者也。今復有義。至德者。一孝。
二悌。三臣。此悌臣行。從孝而生也。廣至德章云。教
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
天下之為人兄者也。舉孝悌以為教。則天下之為人子弟者。無不敬其父兄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舉臣道以為教。則天下之
為人臣者。無不敬其君也由此德者。體也。本也。為廣敬之宗體。

作普導之本源。至者。首也。極也。總眾善之先首。貫
羣心之妙極。故名至德。言要道者。一孝。二悌。三樂。
四禮。五敬。悌樂禮敬皆從孝生也。廣要道章云。教
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教民親愛父母。禮順
兄長。莫加於孝悌也。悌。友也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風俗移易。先入樂聲。變隨
人心。正由君德。正之興變。因樂而彰。樂聲哀怨。知國亡亂。樂聲和美。知國善政安上治民。

莫善於禮。禮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別。明男女長幼之殊。故可以安上化下也禮者
敬而已矣。敬者。禮之本也。禮以恭儉莊敬為主也。有禮無敬。禮不可行。故以敬為本也
由此道者。理也。本也。以理示於王民為本。生於眾
德。要者。略也。妙也。略陳孝行。妙契人心。居上者仁
和。在下者允睦。故名要道。至德通明孝悌臣行。意
[001-0526c]
在於敬。孝能生敬也。要道總明孝悌及樂禮敬。具
陳眾行。前狹此寬。皆以孝為正為本。餘行為兼為
末。故此疏云。標為至德要道。釋云。道德以之為體。
雙釋要道至德。皆以孝為本體也。又以古聖設於
五教。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此五教。從孝
而生。文不為孝。即非教故。故孝經云。夫孝德之本
也。教之所由生也。
△三孝為生道之源。】


「【疏】何有君子而不務本孝悌。」


【【鈔】務。謂忽遽專好也。本。謂孝悌也。疏是反釋。意顯君
子而皆忽遽專於孝行友悌也。又悌者。易也。易慢
從敬。易違從順也。若此孝悌成立。即五常道德從
此而生。釋成孝為百行之源也。故論語云。君子務
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弟。孝經作悌也


△二別顯三年彰聖人之立意二初孝服三年之意。】


「【疏】既為天經地義。須令企及俯從。」


【【鈔】既為天經地義者。孝經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
義也。民之行也。疏曰。經。常也。義。利也。天有日月星
辰照臨於下。為天之常道。地生百穀草木以供人
用。是地之義利。人生天地之間。稟受天地之氣以
成其身。故法天常明。法地常利。而常行孝。上事於
父母。又經曰。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
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依孝設教。法天常明。法地常利。以順
天下人心故得教令。不待誠肅自然而成。不行嚴厲自然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

化民也。是以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博。廣也。君愛其
[001-0527a]
親。以此化民。民化君德。無有遺棄其親者也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陳說
德義之美。為眾所慕。則民起思而行之也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齋莊中正
為敬。推功尚善為讓。以化化民。民不爭競也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禮以
檢其跡。樂以正其心。則和睦矣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示好以引之。示惡以
止之。則民知禁令不敢犯也言須令企及俯從者。父母之喪。漿

不入口三日。孝服三年。不肖者舉心就之。謂之企
及。賢達者俛首就之。謂之俯從。古聖立此時限。意
令行孝者上就下就。故曰須令企及俯從。禮記檀
弓云。曾子謂子思曰。伋。吾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
口七曰。子思。是伯魚之子。孔子之孫也子思曰。先王制禮。過之者
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起踵曰企。俛首曰俯故君子執
親之喪。水漿不入口者三日。杖而後起。親喪。三日不食不漿。
太近則抑於賢達。太遠則遺於不肖。齊此三日可謂得中。三年之喪亦然。蓋令賢愚俯企也

經曰。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疏曰。此說持孝服
喪之期限也。父母亡已。子有終身之痛。服喪三年
者。蓋以人有賢愚。喪期不可無數。故制三年。所以
然者。論語云。人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故報
父母喪但止三年為限也。冀其賢者。則使割哀止
痛俯就之也。不肖者。則使勉力企步以及之也。持
守三年之喪。則是人子終竟父母之道。故自天子
下達庶人。三年之喪。為天下之通禮。
△二訶誡不
肖之儔。】


「【疏】雖論禮壞樂崩。終訶衣錦食稻。」


【【鈔】論語云。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姓宰。名予字子我。孔
[001-0527b]
子弟子也期。周年也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

樂必崩。舊穀既沒。盡也新穀既升。熟也鑽燧改火。期可
已矣。馬曰。春取榆柳火。夏取棗杏火。秋取柞楢火。冬取槐。檀火。一年之中鑽火異木。故曰改火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曰安。不達子意汝安則
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美也不甘。聞樂不樂。居處
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知己之非夫三
年喪。天下之通喪也。孔曰。始自天子下達庶人也予也。有三年
之愛於其父母乎。孔曰。言子之於父母。欲報之恩。昊天罔極。而宰予也。有三年之
愛父母乎

△三結歎。】


「【疏】甚哉孝之大也。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鈔】曾子聞五等孝已。而驚歎云。甚哉孝之大也。又
云。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豈無聖人之德
加過勝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性。生也。天生萬物人最靈貴

之行莫大於孝。百行之源孝莫大於嚴父。嚴。尊敬也嚴父莫
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天生萬物。父生於子。尊敬其父。莫大。故配於天。
而同祭之。始自周公以父配天。故曰其人也。周公。姓姬。名旦。當周成王時為太師。以是三公之首。故曰周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后稷。乃周之始祖也。郊者。郊壇。亦名
圜丘。祀天之處也。周公攝政。因行郊天之祭。乃尊始祖后稷。故以侑坐。配食於昊天。上帝於圜丘之上也

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明堂者。布政之宮也。在城南七里之內。居
陽明之地。故曰明堂。周公尊祀其父文王。以侑坐配食於五方上帝於明堂之上也是以四

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君行嚴配之禮。見德教垂於四海。海內諸侯。各修職
貢來助祭也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此結答曾子也。聖人
亦依孝而治也

△二釋教以孝為本二。初標舉。】


「【疏】次釋教以孝為本者。」
[001-0527c]


【【鈔】諸經論中說於七佛。可類世間立宗祖故。如七
廟也。亦教弟子孝順七世父母故。又云。六道眾生
皆是父母故。故以其孝為設教之宗本也。言七佛
者。毗婆尸等是。
△二正顯二。初總明佛教復二。初
約佛定教權實。】


「【疏】然一切佛。皆有真化二身。釋迦化身。說隨機權
教。舍那真身。說究竟實教。」


【【鈔】佛有三身。謂法。報。化。報身復二。謂自受用。及他受
用。四佛權實。有其二義。一者法身稱實。報化是權。
實者。諸法體真。權者。事相權跡。般若論云。應化非
真佛。亦非說法者。應者報應。酬因之義。自受用也。
應者應現。應十地現。他受用也。此二應身及變化
身。皆非真佛。亦非真說法者。意顯法身。乃是真佛
真說法者。令報身智冥會真性。義同言說也。二者
法身及自受用身。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是身之本。
故名為實。若他受用及變化身。下類凡聖而皆能
見。是身之末。故名為權。法報實身自利功德。不對
機說。他化權身利他現故。對機說法。佛地等經。瑜
伽等論。皆廣顯示。其他受用。為十地菩薩。現十重
身。說十度等。皆名實教。所詮妙理。稱菩薩機。非權
設故。其變化身。對三乘凡。及二乘聖。說三乘法。對
大乘機。即名實教。對二乘機。即名權教。如法華中。
羊鹿牛車。喻於三乘。權實異故。然其法體。如一味
雨。潤於三草。草異雨一。法唯一味。利三乘機。機異
[001-0528a]
法一。由機領解各各不同。隨機判教。故有頓漸權
實等異。所以然者。此蓋由佛昔於曠劫修習慈悲
喜捨。隨順眾生智解淺深。應機設化而利益之。修
習圓滿已至果位。不加功用任運起心。運大慈悲。
應一切機。演一切法。由任運力。發一語言含種種
義。隨諸眾生信解淺深。領受各異。對小機宜。即此
一言顯小乘法。令其悟入。對大機宜。即此一言顯
大乘法。令其悟入。對頓悟機。即名頓教。對漸悟機。
即名漸教。乃至廣說。隨其所對。治貪治瞋淺深權
實。隨機有異無量差別。故無垢稱云。佛以一音演
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華嚴亦云。如來以一語言
中。演說無邊契經海。然今疏云。釋迦化身說隨機
權教。局之甚也。慈恩三藏云。梵語毗盧遮那。此云
徧寂。周徧寂靜目法身也。梵語盧舍那。此云光明
徧照。身光智光內外照故。目於報身。通自他二報
佛也。梵網疏云。盧舍那。此云滿淨。眾德圓滿障清
淨故。華嚴仁王梵網三疏。皆云毗盧遮那。此云光
明徧照。此與滿淨皆目報身。約其離障名為滿淨。
約其光德名為徧照。義雖兩途理歸一體。故新華
嚴疏云。毗盧遮那佛。舊經云盧舍那佛。議曰。此蓋
梵音聲勢相近。譯者不審翻目有異。應取慈恩三
藏而為楷定。感通錄中。諸天之子告宣律師言。諸
師翻經互有所失。但奘法師一人翻譯。無違梵本。
師資傳受足可為凖也。疏以舍那真佛對機說法
[001-0528b]
者。自報名真。真實體故。他化名應。應佛現故。如法
華云。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劫。告善男子而自稱我。顯是應身。又云。成佛已來
無量劫等。乃是真佛。然應身是用。真身是體。用不
離體。名為即應之真。即於應身之上說真佛故。故
盧舍那目自受用。名為真佛對機說法。若約異應
之真者。異於應身之外別說真佛。真體應用行相
別故。如說自報真佛諸根相好一一無邊。若他化
佛各有大小。隨機現故。今既對機說法。此盧舍那
目他報身。名應佛也。若翻上說即真之應者。即於
真佛之上而說應佛。真體應用不相離故。如華嚴
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上句真佛。
下句應佛。此名即真之應佛。普利羣生也。若約異
真之應者。異於真佛之外別說應佛。真體應用行
相別故。如說自報真佛。唯佛見之不對機故。他化
應身對機說法。如是真佛應佛。或即或異。自在無
礙。是謂諸佛不可思議。疏依初類。故以舍那真佛
說於實教。依第三類。釋迦化佛說於權教。慈恩法
師依第四類。故唯他化對機說法也。故法苑等。指
此舍那為第二重他報應佛。坐千葉蓮華應二地
菩薩說戒波羅密。其於頓教唯一。漸教三時。如別
章說。
△二明教所詮宗致。】


「【疏】教者。經律也。經詮理智。律詮戒行。」


【△二別顯宗本二。初標舉宗本。】
[001-0528c]


「【疏】戒雖萬行。以孝為宗。」


【【鈔】三聚淨戒攝萬行故。然雖萬行施設有殊。皆以
孝為所崇所尊所主。故為宗也。
△二引文釋相二。
初舍那所宗。】


「【疏】故我盧舍那佛。最初成正覺時。便說華嚴大經。
菩薩大戒。」


【【鈔】華嚴云。佛在摩竭提國菩提場中始成正覺。乃
至十世界微塵數菩薩圍繞說法。經標化佛始成
正覺。以是即應之真佛。故目盧舍那始成正覺也。
梵網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方。始也。始坐華
臺。顯是初成佛也。今依慈恩指此舍那佛。是第二
重他受用身也。因位孝順三聚無虧。得成佛故。故
初成道說菩薩戒。勸他同我得成佛故。略有二意。
一令菩薩持戒成佛。二令千華上佛傳戒。付授千
百億佛轉化眾生。故梵網云。時蓮華臺藏世界。赫
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華上佛。
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為千百億釋迦及一
切眾生。次第宣說。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二釋迦
所宗二。初初成佛時以孝結戒復二。初成道時處。】


「【疏】又經標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
無上正覺已。」


【【鈔】此下皆是梵網經文。即次前文千百億中一佛。
傳法來此。示相成佛也。
△二孝順之相二。初結戒
之相。】
[001-0529a]


「【疏】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
順至道之法亦同孔聖云。至德要道也。」


【【鈔】此顯所結戒相也。結戒相已。於菩提場說十世
界海。次第說法。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廣說此戒。復
從彼天至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重說此
戒也。彼疏釋云。以是諸佛本源戒故。法爾合行故。
亦成佛即結戒也。波羅提木叉者。此云別解脫。各
別防非得解脫故。簡非二乘及定道戒也。孝順者。
愛敬從命之義。此即能孝順心也。所孝順境有其
四種。父母者。以有生育之恩。故須孝順。現存者竭
力供養發以道心。過往者戒善潛資咸令離苦。又
一切眾生無非父母。既具饒益。即成孝順。又現或
無力。因戒成佛。無所不度。為大孝也。師僧者。簡非
餘僧。以有訓導之恩。故須孝順。前是色身父母。此
是法身父母。又前即生其道器。此乃生其道果也。
三寶者。以有拔濟之恩。故須孝順。謂非佛無以垂
教。非僧無以弘通也。至道之法者。真如法性也。至。
謂至極。萬法由生。簡異諸法。故云至道之法。離過
契合。名孝順也。問。師僧豈非僧寶。至道豈非法寶。
而重說乎。答。親愛教誨故。究竟所證故。由是開之
成四種境。注同孔聖云至德要道者。意說孝順便
是至道之法也。今詳不同。彼言至德要道即是孝
行。孝行是心。此言至道之法即是真性。真性是境。
心境不同。無勞異釋。
△二會釋名義。】
[001-0529b]


「【疏】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鈔】一切眾生皆是父母。既不於彼行殺等事。而反
生。於慈愛等心。以此便能合三寶意。符契真如。即
孝順四境也。制者。謂制善令行。制惡令斷。止者。唯
令止惡。明開密遮也。斯則戒與制止。皆孝順之別
名耳。據此則一切聖教。皆成孝順之義也。
△二餘
一切時以孝勸人。】


「【疏】涅槃亦云。奇哉父母。生育我等。受大苦惱。滿足
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乾就溼。除去不淨。大
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應當報恩。
隨順供養。」


【【鈔】應結云。今為顯此孝順之行。故說是經。下凖此
結。
△二結之。】


「【疏】上通明二教以孝為本竟。」


【△二別明二教行孝之同異二。初科分。】


「【疏】次別明二教行孝之同異者。於中初明其異。後
顯其同。初謂生前侍養異。後謂歿後追思異。」


【△二隨釋二。初明其異復二。初正明又二。初生前
侍養異亦二。初正顯復分為二。初儒宗事跡。】


「【疏】侍養異者。儒宗則慎護髮膚。揚名後代。故樂春
不出。曾子開衾。」


【【鈔】慎護髮膚者。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
毀傷。孝之始也。父母全而生之。子當全而歸之。故不敢毀傷也立身行道。
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立其身德。行其孝道。播揚其美
[001-0529c]
於後世。光顯其親也。故行孝以不毀為先。揚名於後祭義云。樂正子春。下堂

傷足。數月不出。猶有憂色。門弟子曰。夫子足瘳矣。
數月不出。猶有憂色。何也。樂春曰。善如爾所問。善
如爾所問。吾聞諸曾子。曾子聞諸夫子。子曰。天之
所生。地之所養。唯人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則全
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
故君子。跬。去弭切半步也步之閒。不敢忘孝。是以憂色也。
論語云。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鄭曰。
受身體於父母。不敢毀傷。故使弟子開衾視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孔曰。喻己常戒慎恐有毀傷也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
周曰。而乃今日而後。我自知免於患難矣。小子者。呼諸弟子欲使聽誌其言。知而行之也

二釋門行孝。】


「【疏】釋教則祝𩬊壞衣。法資現世。故優陀通信。淨藏
回邪。」


【【鈔】祝。斷也。斷其鬚髮。表斷煩惱結縛。割愛辭親。決
其志操。學佛修行。報父母恩。普利含識。故律頌云。
毀形守志節。割愛無所親。出家弘聖道。誓度一切
人。又云。流轉三界中等。壞衣者。壞變也。變本白色
為青黑木蘭之相。與道相應。不爾。增貪。與道相違
也。故梵網云。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
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
若一切國土中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
有異。祝髮壞衣。翻護髮膚也。翻彼揚虗名於後代。
且言法資現世。其實資於三世一切父母。又梵網
[001-0530a]
云。燒身燒臂燒指供養諸佛。不爾。非菩薩也。翻儒
可知。優陀通信者。賢愚普曜經文皆廣。略其要云。
佛告優陀耶。汝以神足變現迦維羅國。令淨飯王
信我成道有勝功德。時優陀耶奉教。變現不思議
事。說佛功德。王見聞已。告優陀耶。汝往佛所。稱我
志意白於悉達。汝本有要得道當還。願依往言。時
來相見。優陀耶到具宣王意。佛尋許可。七日當往。
時優陀耶白王消息。王聞歡喜。告語諸臣。佛當還
國。莊嚴宮城。極令清淨。塗治街陌。徧樹幢幡。饒儲
香花。當俟供養。嚴辦已訖。與諸羣臣。四十里外。奉
迎世尊。佛與眾俱。八金剛力士住在八面。四大天
王各在前導。時天帝釋與欲界諸天侍衛其左。時
梵天王與色界諸天侍衛其右。諸比丘僧列在其
後。佛在眾中放大光明。輝耀天地。威踰日月。普與
大眾乘空而往。漸欲近王。下齊人頭。王與臣民夫
人采女見已歡喜。王等禮拜。王禮拜時。佛現神變
諸方出沒。意遮眾生誹謗事故。佛即至地問訊父
王。少病少惱起居輕利。禮問畢已。王等與佛。一切
大眾。還於國中說法化利。得道者眾。法華經說。淨
藏淨眼二子。教化父王捨邪入正。可知。
△二結之。】


「【疏】是謂為善不同。同歸乎孝。」


【【鈔】儒宗示善。慎護髮膚等。釋宗示善。祝髮壞衣等。
是謂為善事相不同。同歸乎孝。義意不殊。
△二歿
後追思異二。初二教雙陳分三。初居喪異又二。初
[001-0530b]
儒宗事跡。】


「【疏】歿後異者。復有三異。一居喪異。儒則棺槨宅兆。
安墓留形。」


【【鈔】居喪異者。初歿居喪儒釋大同。葬後異也。孝經
云。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
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慼之情也。疏曰。
哭不偯者。哭聲不委曲也。痛切之極。其聲一氣。往
而不返。不委曲也。答人弔問。舉措進退。觸地哀切。
無趨翔之容貌也。哀慼在心。出言不為文飾也。孝
子喪親。心如斬截。賢達者有終身之痛。不肖者無
畢日之哀。故聖人制之以縗麻為衣服。縗者。當心
麤布。長六寸闊四寸。麻。謂腰絰首絰。縗之言摧。絰
之言實。孝子覩之。感思父母。實摧其心。故美服於
身。而心不安也。聞其歌樂。心不悅樂。旨者。美也。哀
慼在心。食美不甘。蔬食飲漿。充其腸也。此哀慼之
情。結上六事。然古聖立法。父母之服有齊斬之異。
父斬衰三年。父在為母齊衰。期年除徹。三年心喪。
自唐高宗上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天后上表。
請父在為母終三年服。下詔依行。至垂拱年中。始
編入格。至玄宗開元五年。左補闕盧履冰等上言
駁諫為非。自是卿士之家。父在為母行服不同。是
非紛然。至二十年。蕭嵩與諸學士改修五禮。又議
請依上元年敕。父在為母齊衰三年為定。敕下依
行。安墓留形者。以父母屍安置墓中。是謂留形。或
[001-0530c]
為二事。屍安墓中。而留形像置堂殿中棺等如前
△二
釋門孝行。】


「【疏】釋則念誦追齋。薦其去識。」


【【鈔】念佛菩薩。讀誦經律。齋會追資。薦拔父母過去
靈識。梵網經云。父母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
七日。乃至七七日。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
福。資於亡者。又云。父母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
薩戒經。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齋忌終身。
皆此文證。隨疏說之。
△二齋忌異二。初儒宗事跡。】


「【疏】二齋忌異。儒則內齋外定。想其聲容。」


【【鈔】齋。淨也。淨心潔志。謂之內齋。離諸聲色。謂之外
定。想父母聲。語音如在。想父母容。行坐若舊。故祭
義云。致齋於內。散齋於外。齋之日。思其處所。思其
語笑。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齋三日。乃見
其所為齋者也。
△二釋門孝行。】


「【疏】釋則設供講經。資其業報。」


【【鈔】設供講經助彼善業。令受勝果人天福報。此蓋
由於能資功德。不思議力使之然也。良由諸佛菩
薩。已斷法執礙解所知障故。證不思議無礙理故。
故於事相不被色拘。色空互入。大小互容。自在而
轉。一切無礙。名事不思議。只如毛吞巨海。芥納須
彌。若有問言。為展毛孔令其寬廣受大海耶。為縮
大海令其細小入毛孔耶。若展毛者。毛端尖小。本
相如故。如何展之。若縮海者。大海深廣。本相如故。
[001-0531a]
如何縮之。芥納須彌。為問亦爾。請示行相。應誨彼
言。若有如上展縮行相。顯示道理即是有可思議
也。為由不可思惟展縮行相。不可議論舒卷所以。
是故名為不可思議也。今憑眾聖不思議力。設供
講經。[托-七+友]尊親苦。令受福樂也。
△三終身異二。初儒
宗事跡。】


「【疏】三終身異。儒則四時殺命。春夏秋冬。」


【【鈔】祭統云。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
曰嘗。冬祭曰蒸。此夏殷時祭名也。至周時則改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礿
禘陽義。嘗蒸陰義。禘者。陽之盛也。嘗者。陰之盛也。
故曰莫重於嘗禘夏者尊𢍉禮著。秋者萬物成熟各稱盛也
△二釋門
孝行。】


「【疏】釋則三節放生。一歲終。二夏滿。三忌辰。隨力所及。皆須為父母放生命。一七乃
至七七之數。初七諸七卒哭。祥日亦然。異今時俗但滿三年施戒盆會此經云云。」


【【鈔】大唐所譯藥師經云。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藉
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寶。壞君臣法。毀
於信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
勸諸有情。然燈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
難。施戒者。戒以孝順為體。故偏言之。其實通施一
切佛法也。迦葉經云。若恒沙世界。珍寶滿其中。以
施諸眾生。不如以法施。施寶福雖多。不及一法施。
一偈福尚勝。況多難思議。放生施法。集福薦親也。


△二對明勝劣二。初對明損益復二。初勸人取捨。】


「【疏】良由真宗未至。周孔且使繫心。如愛禮存羊之類也今知
[001-0531b]
禮有所歸。不應猶執權教。」


【【鈔】依周書異記。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之歲。
四月八日佛生。周穆王即位。五十二年壬申之歲。
二月十五日佛滅。後漢法本內傳云。後漢第二主
孝明皇帝。永平七年乙丑歲。帝夢見丈六金人。項
佩曰輪。光明赫奕。飛空而至。色相無比。明帝寤已。
大集羣臣。以占所夢。通人傅毅奏曰。臣聞西城有
神人。號之為佛。今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國子博士
王遵對曰。臣按周書異記。周昭王時。有聖人出在
西方。其時太史蘇由奏於昭王。一千年後聲教被
此。陛下所夢必是此焉。明帝信然。即遣中書侍郎
蔡愔。秦景。國子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訪佛法
至中天竺國。遇摩騰竺法蘭二三藏。愔等求之東
行。二人乃誓至弘通。至十年戊辰歲。十二月三十
日達於洛陽。明帝大悅而極重之。別立精舍安止。
今白馬寺是也。即漢地僧之初。寺之始也。白氎上
畫釋迦形相。出四十二章經一卷。即此土佛法之
始也。依六十甲子算之。自周穆王即位。五十二年
壬申之歲。二月十五日釋迦入滅。至今大宋四葉。
乾興元年壬戌之歲。凡經一千九百七十一年也。
周孔者。周公孔子二聖也。孝經疏云。夫子姓孔。名
丘。字仲尼。魯國鄒邑縣平昌闕里人也。殷本紀云。
孔子父叔梁紇。母顏氏名徵。在魯襄公二十一年
生。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卒。春秋七十三歲也。國臣
[001-0531c]
紀云。夫子當周第二十三主靈王二十六年庚戌
歲。十一月四日。於兖州泗水縣生。至周第二十六
主敬王四十三年壬戌歲。四月八日卒也。列子云。
商太宰見孔子曰。丘聖者歟。孔子曰。聖則丘何敢。
然則丘愽學多識者也。商太宰曰。三王聖者歟。三王
夏殷周也。夏禹為舜司空。有賢德。能治水。置九州。分地界。鑿龍門山。舜見有功。禪位與之。天下歸化。父子
十九世也。殷者。始為商代。後改為殷。殷時湯王是夏桀之臣。見君無道遂伐之。德化天下。父子三十世也。
周文王始為西伯。在岐州。紂民八十餘萬戶。皆投西伯。伯給與衣食。子武王紹位。伐無道紂。德化天下。父
子三十七世也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聖則丘不知。又

曰。五帝聖者歟。五帝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也。設教化民。教名五典孔子
曰。五帝善任仁義者。聖則丘弗知。又曰。三皇聖者
歟。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也。設教化民。名三墳也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時
者。聖則丘弗知。商太宰大駭曰。然則孰者為聖。孔
子動容有間曰。西方之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
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空寂
經云。儒童菩薩號曰孔丘。故知周公孔子聖人。知
人未達因果之理。隱而不說。且令繫念父母深恩。
使祭宗廟也。注愛禮存羊者。列國諸侯。每月朔早
皆祭宗廟。時魯國。自文公至哀公七代不行政禮。
有司仍供備其羊。論語云。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鄭曰。牲生曰餼禮。人君每月告朔於廟有祭。謂之朝享。魯自文公始不視朔。子貢見其禮廢。欲去其羊也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包曰。羊存猶以識其禮。羊亡禮遂廢
也。愛惜也達鑒賢士。今知佛法因果報應理有所歸。堪

依崇福薦拔尊靈。不應猶執儒宗權教。屠生祭廟。
[001-0532a]


△二釋勸所以三。初放生梵福。】


「【疏】且福之大者。莫大於施生。是釋梵之本因。類天
地之大德易有此文。」


【【鈔】十善十惡。相翻立之。十惡業中。罪莫大於殺生。
十善業中。福莫大於施生。下品施生。人趣之因。中
品施生。欲界天因。上品施生。色界無色界天因。今
於中品。略舉一類帝釋之因。於其上品。通舉色界
四禪梵王之因。是故施生。是釋梵之本因也。類如
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今既殺
生。天下之悖德曰害也。
△二殺生非仁。】


「【疏】今殺彼祭此。豈近仁心。是若可忍。孰不可忍。」


【【鈔】好生惡殺曰仁。是者。此也。忍者。容也。孰者。誰也。
殺彼牛等祭此考等。如此則不近仁心。反害生性。
此若可容。誰不可容。
△三殃及先祖。】


「【疏】雖云祈福。月令云。九月中氣日在氐。命有司合秩蒭以養犧牲。乃至祭宗廟之靈為
人祈福也實是立讎。自徇虗名。殃於神道故途中有歌哭二類。」


【【鈔】注月令者。彼云。九月中氣日在氐昏。須女中。斗
建戌位之中。霜降後。日在氐宿也。於日昏時。女宿正中。斗建戌位也乃至是
月也。命有司合秩蒭。以養犧牲。九月合收木秩蒭草也。犧牲。謂純色
牛羊豕也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鬼神。以祭宗

廟社稷之靈。為人求福。雖云祈福。以殺命故。實是
立於怨讐也。徇。衒也。但是其子自衒虗名。反殃父
母神道也。譬喻經云。餓鬼五百歌舞而行。好人五
百啼泣而行。如來說言。餓鬼家中子孫作福。當得
[001-0532b]
解脫。是故歌舞。好人家中子孫唯行殺害。將受大
苦。故啼哭也。問。孔子既是聖人。何故令人殺生祭
廟。殃及父母。子孫殺命其過不無。何用此乎。答。對
機立法。務在益物。事淺意深。不拘小節。如世尊言。
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意令達士行慈悲故。然亦
許登地菩薩殺邪見惡人。令一切人皆生正見。不
造惡業。孔聖立法殺生祭廟。令一切人皆行孝順。
不造逆罪。孝為百行之源。益多損少。事近意遠。漸
化之耳。冀諸賢達。於其儒釋。釋中權實。觀機利鈍。
誨令取捨。
△二問答釋疑二。初問。】


「【疏】問。父母生於餘趣。則可改祭為齋。如墮鬼中。寧
無饗祀。」


【△二答二。初祭祀無益故。】


「【疏】答。黍稷非馨。蘋蘩可薦。應知礿祭。勝於殺牛。」


【【鈔】黍稷非馨者。尚書云。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
非馨。明德惟馨。古聖政治至極者。美德馨香。感動於神明。非黍稷之馨。乃是明德之
馨也爾尚式時周公之猷訓。爾應崇尚式敬周公之遺訓也惟日孜

孜無敢逸豫。周公沒後。姪成王重於周公所營。故命君陳分政東郊。彼處為治。成王誠
言。惟日孜孜。依政治之。不得逸豫蘋繁者。蘋。大萍也。蘩。皤蒿也。周

易既濟卦云。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礿祭。謂紂步
東都。文王為西伯。故曰東鄰西鄰。文王礿祭。謂薄
祭也。祭之以蔬果。而民仰道德。紂主殺牛。謂嚴祭
也。祭之以犧牲。而民惡悖德。應知祭祀在於道德。
不在殺牛。總此疏意。黍稷為饍而不馨香。唯德馨
[001-0532c]
香。以有德故。蘋蘩薦享。鬼神受之。故知文王蔬果
而祭。勝於紂主太牢祭也。以彼類此。孝德馨香。齋
供蔬食。勝於殺命。由此宗親。承於齋講誦經等福。
若在鬼等三惡道者。令生人天。在人天者。復增福
壽。見佛聞法也。
△二不容受饗故。】


「【疏】況鬼神等差。豈皆受饗。」


【【鈔】炬口鬼等。惡業力故。不容受饗。鬼神食氣名饗
也。應結云。今為示此追齋設供盆會事故。而說是
經。
△二結之。】


「【疏】上明異竟。」


【△二顯其同二。初科分。】


「【疏】次顯其同者。復有其二。初明存歿同。後明罪福
同。」


【△二隨釋二。初明存歿同復二。初正明又二。初依
儒標指。】


「【疏】今初。約紀孝行章中五句之文。以辨其同。即攝
於生前歿後也。」


【【鈔】紀孝行章者。於此章中紀錄孝行事故。彼初標
云。孝子之事親也。次五句釋如疏。五中。初三生前。
後二歿後。儒釋誨示事相大同。意趣淺深勝劣有
異。隨疏可知。
△二儒釋雙陳五。初居則致其敬。】


「【疏】一居則致其敬者。儒則別於犬馬。釋則舉身七
多。」


【【鈔】致。盡也。平常居止。則應盡心至極恭敬也。論語
[001-0533a]
云。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去聲至於犬馬皆能有
養。上聲不敬何以別乎。釋氏孝者。普曜等說。父王淨
飯見佛禮拜。爾時世尊涌身空中高七多羅樹。諸
方出沒。王禮佛已。佛乃下地。發言問訊起居父王。
佛受禮者。僧俗之儀盡矣。不正受者。遮謗之意備
矣。起居王者。父子之禮足矣。七多羅樹者。其樹高
四十九尺。以七尺為一仞。七仞為一多羅樹。七多
羅樹。計三百四十三尺也。摩耶經說。佛涅槃已。摩
耶自忉利天下執佛衣鉢錫杖號慟悶絕。佛以神
力令棺開發。合掌而起放光問訊曰。遠屈下來。諸
行法爾故入涅槃。願勿啼泣。阿難問佛。後人有問
如何對之。時佛告言。佛已涅槃。摩耶下來。佛為不
孝眾生。從金棺出合掌問訊摩耶。應如是答。此亦
名為佛臨涅槃母子相見經。業報差別經說。孝順
恭敬父母。得五種善報。一少病。二端正。三有大威
勢。四生上族姓。五多有資生。不孝。翻此五種惡報。
一多病。二醜陋。三少其威勢。四生下族姓。五少資
生報。是故在家出家。皆應孝順敬愛父母。
△二養
則致其樂。】


「【疏】二養則致其樂者。儒則怡聲下氣。溫清定省等。
故有扇牀溫席之流。釋則節量信毀分減衣鉢等。
故有割肉充飢之類須闍太子。」


【【鈔】養則致其樂者。承順侍養。致其父母歡樂也。有
過。怡悅善言和顏下氣而微諫之。冬溫被席。夏凊
[001-0533b]
扇牀。夜定衾枕。朝省安居。故曲禮云。父母有過。下
氣柔聲怡色以諫之。若不從諫則起敬之。又云。凡
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東觀漢記
云。黃香。字文強。為人廉孝。家無僮僕躬執侍養。暑
則扇牀枕。冬則以身溫被席。釋氏孝者。僧祇律云。
父母不信三寶。少供給之。恐損父母福故。若信三
寶。盡其所要。而供給之。勸發道心。俱舍論說。父母
法師恭敬供養。得無量福。大報恩經說。釋迦過去
為王太子名須闍提。爾時父王。被大臣羅睺篡位
欲殺。王與夫人太子逃於他國。錯行遠路糧盡困
乏。太子每日自割身肉三斤。一斤奉父。一斤奉母。
自食一斤。太子肉盡。方達彼國。得免苦難。
△三病
則致其憂。】


「【疏】三病則致其憂者。儒中如文帝先嘗湯藥。武王
不脫冠帶。釋中如太子以肉為藥。高僧以身而擔。」


【【鈔】病則致其憂者。父母有病子致憂懼。色無喜容。
心無悅意。息慍怒。止美食。漢書云。漢文帝之母。薄
氏太后。有疾多年。文帝目不交睫。不解衣帶。湯藥
不嘗不進。故禮記云。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親有
疾飲藥子先嘗之。又云。文王有[病-丙+失]。武王不解冠帶
而養。文王一飯。武王一飯。文王再飯。武王再飯。旬
有二日乃瘳。太子以肉為藥者。報恩經云。六師外
道謗佛不孝。如來為說往昔曾作忍辱太子。爾時
父王身嬰重病。諸臣欲求不瞋人眼睛及髓為作
[001-0533c]
妙藥。太子報言。我似其人。即呼旃陀羅。斷骨出髓。
剜其兩目。合和成藥。父王服之病即除瘥。高僧傳
云。麗朗法師。母老而病。以母及經論文疏。各致一
頭擔行。不欲背之。橫而擔行。隨所到處。傳法利人。
侍養不虧。時人謂之橫行朗也。道紀。敬脫。擔母之
徒非一。
△四喪則致其哀。】


「【疏】四喪則致其哀者。儒有武丁不言子臯泣血。釋
有目連大呌。調御舁棺於儒禮雖不同。而亦哀有餘也。」


【【鈔】喪則致其哀者。父母喪亡。子盡孝心。至極哀誠
擗踊哭泣也。論語云。子張曰。書云。尚書高宗諒陰三
年不言。何謂也。孔曰。高宗殷之中興王。名武丁也。諒。信也。陰。默也。默然三年矣
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已。以聽於
冢宰三年。孔曰。冢宰。謂天官。卿。佐王治者也。三年喪畢。然後王自聽政。彼疏曰。百官有事
不咨於君。各總己事。皆自束身束己職事。聽於冡宰上卿也。聽。從也。冡。太也子臯者。高

柴字也。檀弓云。高子臯執親之喪。泣血三年。泣而無聲。
如出血也未嘗見齒。不言笑也調御舁棺者。釋迦調御。舁父

母棺也。淨飯王涅槃經云。時淨飯王病重垂困。啼
泣淚下。思悉達等。告眾人言。我命欲終。恨不見難
陀慶喜羅云。用此為恨。設使得見。會雖不濟。以未
離生死。寧不為苦。諸人聞已。無不涕淚。佛在靈山。
相去五十由旬。遙知王意。即告阿難。我曹應往。令
王願滿。難陀白佛言。王是我父。所作奇特利益世
間。今宜往詣報養育恩。阿難復言。彼是我伯。聽我
出家。為佛弟子。我亦願往。羅云復言。彼是我祖。我
[001-0534a]
父棄國求道。我蒙祖育。方得出家。今亦奉覲。佛言。
善來。即以神力踊身虗空。至迦毗羅城。放大光明。
舉國人民無不泣淚。佛告眾言。汝等當念生死為
苦。唯道是真。佛放光照王患得安。王知佛還一心
慶悅。不覺起坐。頃刻佛入。王舉兩手接足而言。唯
願如來手觸我身。今者最後見佛世尊。佛以其手
著王額上言。王是清淨戒行之人。心垢已離。王於
臥中。仰面合掌白世尊言。瞻仰如來目未曾捨。我
願已滿。遂即命終。釋子號咷。白㲲棺殮。七寶莊嚴。
佛與難陀住在喪前。肅恭而立。阿難羅云住在喪
後難陀白佛。父王養我願聽擔棺。阿難羅云亦爾。
佛念當來凶暴眾生。不報父母深恩。故躬自擔棺。
大千世界六返震動。諸山涌沒如水上舡。諸天釋
梵夜叉鬼等。皆來赴喪。代佛擔棺。佛即許之。四王
變小各共擔之。佛執香爐在棺前行。鷲山羅漢乘
空白佛。佛敕令取栴檀焚燒父王。大眾號咷。佛告
之曰。無常苦空無有堅固。如幻化水月命不久居。
爾眾但見此火為熱。諸欲更熱。火滅已後。收取舍
利起塔供養。眾請世尊說王生處。佛言。王生淨居
天宮。眾聞歡喜。禮佛而退。增一經云。時大愛道與
五百尼皆成無學。聞此丘說過三月後。佛入涅槃。
遂作念云。不忍見佛入般涅槃。我今宜當先取滅
度。即往佛所具陳上事。佛默許之。愛道復言。我今
更不見如來顏色。今日遠離聖色。永不再覩。說是
[001-0534b]
語已。繞佛阿難而各七帀。及諸比丘亦繞七帀。退
歸本寺。集諸尼眾告辭入滅。五百尼聞皆辭入滅。
佛盡許之。愛道遂擊犍槌。露敷坐具。舉身虗空。現
十八變。還處本座。即入四禪四空處定。然後入滅。
地六震動。諸天悲泣。餘五百尼皆爾。佛敕耶輸提
大將備辦五百牀。蘇油之轝花香薪車盡皆五百。
供養諸尼舍利。佛至尼寺。告阿難難陀羅云。汝等
舉愛道身我自供養。帝釋梵王及四天王前白佛
言。唯願世尊勿自勞神。我自供養。佛言。止止。如來
所為。非汝諸天龍等所及。所以者何。父母生子多
有所益。長養恩重乳哺懷抱。我今當報姨母愛道
之恩。故自供養。過去未來諸佛父母。皆先入滅。皆
自供養。時毗沙門敕五百王至旃檀山。取於香薪
燒比丘尼。是時世尊自舉牀脚。難陀羅云阿難各
舉一脚。飛在虗空。往至塚間。其餘四眾舉五百尼。
取香薪木著愛道身上。佛說偈言。一切行無常。生
者必有死。不生亦不死。寂滅為最樂。火滅已後。佛
敕大將。收五百尼舍利為起偷婆。於長夜中受福
無量。問。目連大呌。調御舁棺。儒經不說。禮與俗異。
何故疏云顯其同耶。故注釋之。見母死已在於鬼
中。哀傷至極。所以大呌。釋迦調御。種種供養父母
遺形。躬自舁棺。旃檀火葬。建塔供養超過俗禮哀
傷至甚。故云哀有餘也。
△五祭則致其嚴二。初兩
宗事跡。】
[001-0534c]


「【疏】五祭則致其嚴者。儒有薦笋之流。釋有餉飯之
嚴雖有異。祭意大同。」


【【鈔】嚴。謹也。極敬之謂也。既安葬已。追思親愛。四時
祭祀。事死如生。每於祭時。齋戒沐浴。明發不寐。故
謂之嚴。孝經末云。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
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晉書云。孟
宗。字恭武。江夏安陸人也。事母至孝。母性復賢。能
訓於宗。宗母好食竹笋。冬月無笋。宗入竹林哀號
求之。笋即為出。因取奉母。時人皆謂孝子感應所
致。晉時人也。孝德傳說。孟宗官為宗郎。母性嗜笋。
宗每供之。母亡已後。冬至欲以笋祭。乃入竹園哀
告天地。得笋薦之。後為豫章太守。終至司徒。餉飯
可知。問。以笋薦母。以飯餉鬼。二既有殊。何言同耶。
故注釋之。餓鬼思飯。以飯餉之。亡母好笋。非笋不
薦。各隨性好。享祭意同。
△二重顯儒宗二。初立祭
所以。】


「【疏】但以至教未來。難弘報應。故先且立於祭法。令
敬事於神靈。」


【【鈔】無上佛法。至極真教。故名至教。至教所明。善因
有善報。惡因有惡報。因果相稱。名為報應。至教初
興。在於西土。未達此方。人根未熟。難弘因果報應
之理。是故孔聖隨機設教。教人孝順報父母恩。現
存者承敬致樂。亡過者哀誠致祭。令敬事於父母
神靈。意使推尋神靈所在。至教方來。示其因果報
[001-0535a]
應生處也。
△二評議不可二。初祖考常存。】


「【疏】神靈則父母之識性。足顯祖考之常存。」


【△二責其所失。】


「【疏】既形滅而神不滅。豈厚形而薄神乎。餘如前辨。」


【【鈔】既身形滅神靈不滅而常祭之。豈得厚形薄神。
謂居致其敬。養致其樂。病致其憂。即是貴厚其形
也。昊天之恩。以其鬼禮而享祀之。即是薄賤父母
神靈也。以此推徵。應捨儒教權設祭禮。當依釋教
報應實理。集福資親。餘如次前孝行同異中辨。今
為示此存歿孝行事故。而說是經。
△二結之。】


「【疏】上來存歿同竟。」


【△二明罪福同二。初顯罪同。】


「【疏】次辨罪福同。罪者。儒則條越五刑。犯當五摘。而
恩赦不該。釋則名標七逆。戒黜七遮。而阿鼻定入。」


【【鈔】按尚書五刑起自舜代。謂墨。劓。剕。宮。大辟。為五
也。鄭氏注周禮云。墨。謂刻其額涅之以墨。非事出
入。不以道義而訟者。以此加之。劓。謂截其鼻也。革
輿服。改制度者。以此加之。剕。謂刖其足也。決關梁。
踰城郭者。以此加之。宮。謂男去其勢。女閉幽室也。
男女不以禮義交通者。以此加之。大辟者。今死刑
也。𡨥盜劫掠等者。以此加之。自歷夏殷二代。至周
公時。每刑各五百。合二千五百條。至周穆王時。召
呂侯入為司𡨥。增輕削重。墨劓各一千。剕刑五百。
宮刑三百。大辟二百。共三千條也。三千條中罪之
[001-0535b]
大者。莫大於不孝。故云條越五刑。五摘者。以五車
繫五體縱橫裂之也。三十國春秋說。池陽用妻言。
將母於山中殺之。秦王聞已。令以五車裂殺也。翻
上五句。居不致敬。養不致樂等。皆是不孝之罪也。
梵網經云。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
阿闍黎。破羯摩轉法輪僧。殺聖人。七中有一障不
得戒。亦名七遮。遮障戒故。梵語阿鼻至。此云無間。
受苦相續無間隙故。
△二顯福同。】


「【疏】福同者。儒則旌於門閭。上天之報。釋則瑩於戒
德。淨土之因如觀經說當修三福。一孝養父母乃至此三種業。是三世諸佛淨土正因。」


【【鈔】旌於門閭者。孝義。旌表於家門鄉閭也。如漢書
云。郭巨。字文舉。河內人也。家貧養母。嘗生一子。年
始三歲。巨謂妻曰。飢貧如此。母年已高。至於供母。
我母得其甘旨。便減與我子。乃令母飢。子易可得。
母難重有。今與妻以殺之。以全其母。妻從其言。巨
令妻抱子。向後園中。掘坑埋之。掘得黃金一釜。上
有字曰。孝子郭巨。殺子全母。天賜黃金一釜。官不
得奪。人不得取。巨將金詣官。官有詔曰。還其金。表
其門焉。董黯等類。先賢非一。注觀經者。彼云欲生
西方淨土。當修三福。一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
不殺。修十善業。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
種業。是三世佛淨土正因。孝順生於淨土。不孝入
於地獄。今為示此罪福。而說是經。
△三結之。】
[001-0535c]


「【疏】上來總彰孝道竟。」


【△四示勝田故三。初標牒章門。】


「【疏】第四示勝田者。」


【△二廣陳行相二。初汎明福田復二。初正顯福田
又三。初能喻三事。】


「【疏】喻如世間人。欲得倉廩中五穀豐盈。歲歲不乏
者。必須取穀麥種子。以牛犁耕於田地而種之。不
種則竭盡也。」


【【鈔】五穀者。梁。稻。菽。麻。麥也。又楊泉物理論云。粱者。
黍稷之總名。稻者。粳糯之總名。菽者。眾豆之總名。
三各二十。蔬果之實。助穀各二十。總為五穀。別為
百穀。
△二以法即喻。】


「【疏】法中亦爾。以悲心敬心孝心為種子。以衣食財
帛身命為牛犁。以貧病三寶父母為田地。」


【【鈔】貧病苦田。應起悲心濟以衣食。三寶德田。應起
敬心奉以財帛。父母恩田。應起孝心事以身命。此
三田中。貧病為悲田。應慜念之。三寶父母合為敬
田。應崇奉之。三種通名福田。又三心中。孝心為總。
悲敬為別。梵網經云。六道眾生皆是父母。應孝順
之。彼有恩德。應崇敬之。彼有貧病。應悲濟之。貧病
三寶父母三田即定。悲敬孝心種子即通。通三田
處皆可起故。衣食財帛身命牛犁亦通。通三田處
皆可用故。
△三配釋行相。】


「【疏】有佛弟子。欲得藏識中百福莊嚴。生生無盡者。
[001-0536a]
須運悲敬孝心。將衣食財帛身命。給濟敬養於貧
病三寶父母名為種福。不種即貧窮無福慧。入生
死險道。謂種福之田名為福田。如種穀之田名穀
田也。」


【【鈔】百福莊嚴者。福行因業有其百數。感莊嚴果也。
瑜伽五十三云。於十善業各有十故。謂如不殺。少
分多分全分。少時多時盡形。自作勸他讚歎慶悅
是名十種。十十成百也。
△二重顯勝劣。】


「【疏】然種子有精新乾焦。田有肥濃確瘦。如悲敬孝
心有懇切閑縵。貧有淺深。病有輕重。佛有真化。化
有住世入滅。法有大小。教有權實。僧有持毀。父母
有現生七世。一一配肥瘦之田。昭然可見。」


【【鈔】精新種子種於田中。粒粒生苗皆結子實。猶如
三心懇切殊勝。傾事三田。一一生福。自他俱益。乾
焦種子種於田中。或生不生結實者少。猶如三心
閑縵非勝。事於三田。所生福利。或有或無得果者
少。由此種福。應起懇切之心。傾誠給濟恭敬侍養
三田。田雖勝劣。種須勝妙。應勤修學。餘文可知。

二正顯此經。】


「【疏】今盂蘭供會具三種肥田。故云勝也。謂佛歡喜
日。供養自恣淨戒大德。敬田勝也。報父母恩。恩田
勝也。父母在厄難中。悲田勝也。」


【△三結經起意。】


「【疏】為欲示此勝田故。說此經也。」
[001-0536b]


【△第二藏乘所攝二。初標牒章門。】


「【疏】第二藏乘所攝者。」


【△二正顯收攝二。初總指。】


「【疏】藏謂三藏。乘謂五乘。」


【△二別陳二。初三藏收攝復二。初釋三藏義亦二。
初正釋三藏又分三。初契經藏。】


「【疏】三藏者。一脩多羅。此云契經。契者。契理契機。經
者。佛地論云。貫攝為義。謂貫穿所應知義。攝持所
化生故。此教於三學中詮於定學。」


【【鈔】脩多羅。亦云脩妒路。皆訛也。正云素怛[纜-罩-卓]。此云
契經。經通教理。教能契理。理能契根。故名契經。存
體略用或單言經。藏者。攝持義。教能攝理。名契經
藏。
△二調伏藏。】


「【疏】二毗奈耶。此云調伏。調謂調練三業。伏謂制伏
過非。此教詮於戒學。」


【【鈔】毗奈耶。舊云毗尼。毗泥。皆訛也。此云調伏。亦調
亦伏名為調伏。通於教行。佛所說故。凡聖持故。

三對法藏。】


「【疏】三阿毗達磨。此云對法。法謂涅槃四諦。對謂對
向對觀。其能對者即是妙慧。此教詮於慧學。」


【【鈔】阿毗達磨。舊云阿毗曇。訛也。此云對法。能對是
慧。通漏無漏。所對是法。世出世間。此慧對向證涅
槃法。復能對觀了四諦法。法之對故。名對法也。法
苑云。經律論三。各別部類。各立一藏。或無別部。楞
[001-0536c]
嚴經等多詮定學。名契經藏。文殊問經等多詮戒
學。名為律藏。解深密經等多詮慧學。名為論藏。隨
多所詮。以分三藏。
△二化制分別。】


「【疏】然經是化教。開誘化導也。律是制教。制約行業
也。論則推徵解經律之意也。」


【【鈔】經示善惡因果之相。通化在家之機。名為化教。
律部正為制立學處。制善令行。制惡令斷。示持犯
相。制出家者。名為制教。論正顯慧。徵釋經律。所顯
妙理。通化制教。
△二收攝此經。】


「【疏】今此盂蘭盆。據其名題。即化教攝。屬於經藏。據
其義意。亦制教攝。屬於律藏制比丘等。年年自恣之日。行此法故。」


【【鈔】此明收攝也。依正不依兼。此經化教。契經藏攝
也。
△二五乘收攝二。初釋五乘義又二。初總釋。】


「【疏】五乘者。乘以運載為名。五謂人天聲聞緣覺菩
薩此五力有大小。載有遠近。」


【【鈔】五乘者。涅槃云。多思慮故名人。雜心云。意寂靜
故名人。俱舍云。光潔自在神用名天。聲聞者。聲謂
佛教音聲。聞謂耳根發識。聽受佛聲。故名聲聞。緣
覺者。以慧覺了十二因緣。故名緣覺。亦名獨覺。於
得聖身。離稟至教。自證無學。故名獨覺。菩薩者。具
云菩提薩埵。菩提覺義。薩埵有情義。彼所修行略
有二門一自利。大智為先。二利他。大悲為首。由此
二利上求菩提。下度薩埵。故名菩薩。又薩埵者。行
者自身。而此行者求大菩提。故名菩薩。乘者。運載
[001-0537a]
之義。體通教理行果。謂依教解理。依理起行。依行
得果。行果正運。教理助運。四皆名乘。此中人天之
乘。名人天乘。人天二趣同有漏法。根種齊故合為
一也。乃至菩薩之乘。名菩薩乘。法華等經。瑜伽等
論。此四乘外說不定性乘。謂一類機。通有二乘。或
三乘性。發心先後。修習三乘。通於頓漸。與疏所說。
開合有異。亦不相違。
△二別釋五。初人乘。】


「【疏】一人乘。謂三歸五戒。運載眾生越於三塗。生於
人道。其猶小艇纔過谿澗。」


【△二天乘。】


「【疏】二天乘。謂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運載眾生越
於四洲。達於上界。猶如小船越小江河。」


【【鈔】且人趣身修於十善。下品十善生於人趣。中品
十善。非定相應。生欲界天。上品十善。與四禪定相
應。生色界天。與四空處定相應。生無色界天。四禪
四空共成八定。義門別故。四八雙彰。
△三聲聞。四
緣覺。二科合二。初列名指法。】


「【疏】三聲聞乘。謂四諦法門。四緣覺乘。謂十二因緣
法門。」


【△二雙顯行相。】


「【疏】皆能運載眾生越於三界。到有餘無餘涅槃。成
阿羅漢。及辟支佛。皆如大船越大江河。」


【【鈔】阿羅漢。此翻云應。唯識論云。應已永害煩惱賊
故。應不復受分段身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梵語
[001-0537b]
辟支迦佛陀。辟支佛略也。此云獨覺。亦名緣覺。

五菩薩。】


「【疏】五菩薩乘。謂悲智六度法門。運載眾生總超三
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如乘
舶過海也。」


【△二收攝此經。】


「【疏】今此經者。謂是人天乘所攝。在小乘藏中。」


【【鈔】目連之母。但言離苦。不言生處。七世父母。離餓
鬼苦。生人天中。是故此經人天乘攝。今詳法非大
小隨機以判。隨所對機。有兼有正。判入五乘。依正
不依兼。佛為目連而說此經。兼化餘人。聲聞乘性。
正是當機。不被獨覺。經會無故。於五乘中聲聞乘
攝。大小乘中。小乘所攝。非菩薩乘。經中不顯法空
義故。然下文云。佛說經時。大菩薩眾皆歡喜者。聞
盂蘭盆利益之相。助讚小機。故生歡喜也。
△第三
辨定宗旨二。初標牒章門。】


「【疏】三辨定宗旨者。」


【△二正顯宗旨二。初明其宗旨復二。初正明宗旨。】


「【疏】此經以孝順設供拔苦報恩為宗。」


【【鈔】宗旨者。法苑云。宗者。崇尊主義。旨者。意旨旨趣。
此經以孝順拔苦為宗。宗即是旨。孝順拔苦。正是
此經所崇所尊所主究竟意故。亦攝報恩設供。由
孝順故。方能設會報恩拔苦。故以孝順拔苦為宗
旨也。
△二以義釋成二。初列二門。】
[001-0537c]


「【疏】今以二門分別。一釋行相。二配句數。」


【△二隨列釋二。初四義釋相復二。初正釋。】


「【疏】初者。謂目連本為孝誠。欲酬恩德。力所未及。故
先出家。是以始得六通。便觀三界。見其亡母。生餓
鬼中諸得道人。未必皆為父母即驗目連。為欲報恩故出家也雖餉香飯。旋成
猛火。悲號投佛。佛教設於盆供。拔冥途身。脫一劫
苦。不辜生育。大報劬勞。」


【【鈔】目連至劬勞。初八句。次四句。次二句。後二句。如
次釋四義也。
△二結之。】


「【疏】細詳經旨。備斯四義。」


【△二配四四句二。初總標舉數。】


「【疏】二配句數者。有四四句。」


【△二隨標顯示四。初孝順相對四句。】


「【疏】一孝順兩字自有四句。一孝而非順。如三牲之
養等。」


【【鈔】孝經云。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
醜。眾也。爭。競也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
則兵。三者不除。雖日養三牲。猶為不孝牛羊豕為三牲。】


「【疏】二順而非孝。如病索禁忌之食而即供。欲行非
為之事而不諫等。」


【【鈔】孝經云。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
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爭。去聲呼。是極諫之名。父母有過。子當極諫之。】


「【疏】三亦孝亦順。謂有隱無犯。三諫而隨。順色觀志。
三年無改。」
[001-0538a]


【【鈔】有過隱之不聲於外。不犯顏色微言諫之。承順
顏色觀其志節也。禮記檀弓云。事親有隱而無犯
隱。謂不稱揚其過也。無犯。不犯顏而諫之左右就養無方。左右謂扶持之方常也。子
於親無如常人也服勤至死。致喪三年。勤謂勞辱之事也。致。謂慼容稱其服
也。此以恩為制事君有犯而無隱。既諫之。有人問其國政者。可語得失左右

就養有方。不可侵官服勤至死。方喪三年。方喪資於事父。凡此以義
為制事師無犯無隱。左右就養無方。服勤至死。心喪

三年。心喪。慼容如父而無服也。此以恩義之間為制曲禮云。子之事親也。
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論語云。子夏問孝。子
曰。色難。承順父母顏色乃為難也又云。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
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疏】四非孝非順。如水中葬父之類。」


【【鈔】世傳昆子。恨父不仕。遂葬父於昆明池中。更俟
檢文。
△二孝順設供四句。】


「【疏】二以孝順設供相對復為四句。一孝順非設供。
如董黯王祥等。」


【【鈔】漢書云。董黯。字孝治。會稽勾章人也。少亡其父。
養母至孝。家雖貧乏。母常肥悅。鄰舍王寄。家富母
瘦。寄母謂黯母曰。家貧年高。有何供養。而常肥悅。
黯母曰。我子孝順。不為非法。心不憂愁故肥悅耳。
問寄母曰。家富美味充饒。何謂羸瘦。寄母曰。我子
不孝。常為非法。使我憂愁是以瘦耳。而寄聞之。伺
黯不在。遂提黯母手摑脚踏。苦辱而去。黯歸見母
不悅。問之。母具說之。黯曰。老人多言不能自慎。黯
[001-0538b]
恐母憂。默而不言。母亡葬訖。斬寄首祭母墓。自縛
詣官。會赦得免。後漢時人。孝德傳云。董黯後官至
中郎。魏志云。王祥。字休徵。瑯琊人也。餘如常談。】


「【疏】二設供非孝順。為己求福而修齋等。三俱是。即
盂蘭盆會。四俱非。謂逆而慳也。」


【△三孝順拔苦四句。】


「【疏】三以孝順對拔苦。亦為四句。一孝順非拔苦。謂
董永等。」


【【鈔】漢書云。董永。青州於乘縣人也。少失母。獨養父。
父亡後。無以葬之。從人貸錢一萬。謂錢主曰。若無
錢還以身為奴。永得安葬父畢。將往為奴。路逢一
婦人。求與永為妻。永曰。我今貧賤。身當為奴。何敢
屈之為妻。婦人曰。不恥貧賤。永與同到錢主之家。
主曰。汝妻何能。妻曰。織耳。主曰。為我織千疋絹。放
爾夫妻。於是織之。十旬千疋。主人大喜放之行至
本相逢處。妻曰。我是天之織女。見君至孝。天使助
爾償債。言訖飛空而去。前漢時人。】


「【疏】二拔苦非孝順。謂救他人之苦。三俱是。即蘭盆
會。四俱非。謂逆小之人也。」


【△四孝順報恩四句。】


「【疏】四以孝順對報恩。亦為四句。一孝順非報恩。護
髮膚。不驕危。非法不言等。」


【【鈔】孝經云。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
不敢行。】
[001-0538c]


「【疏】二報恩非孝順。扶輪報一餐。修行報施主等。三
俱是。盂蘭盆會也。四俱非。謂辜恩逆人。」


【【鈔】扶輪者。類林云。靈輒。齊人也。晉大夫趙盾出遊。
於桑下見一餓人。傾壺飼之。問曰。君何人。餓者曰。
我齊人。姓靈。名輒。遊學三年。今歸。糧盡不能前進。
盾更遺食。後事靈公為守門者。盾直諫公。公欲殺
之。盾遂起。復呼獒。咬盾。盾走登車。車已去其一輪。
靈輒乃扶輪而去。盾既免難。問曰。何人也。曰。我桑
下餓人也。春秋傳第十說。靈輒為晉靈公之介。甲士
倒戈禦靈公之徒。不言扶輪。然疏以四行作四四
句。內有無用之句。今詳四行總為十五句。分為四
類。第一類者。隨修一行有四句可知。第二類者。二
二合修有六句。一孝順設供。二孝順拔苦。三孝順
報恩。四設供拔苦。五設供報恩。六拔苦報恩。第三
類者。三三合修有四句。一一闕之可知。第四類者。
四行全修。總為一句。如是總計一十五句。義類差
別。皆是此經所宗義也。
△二歎其勝妙。】


「【疏】今修此一門。即圓四行。所得功德何可校量。寔
由境勝心彊。徹於神理故也。」


【【鈔】盆會一門。即能圓於孝順等四行。三種肥田。名
為境勝。悲敬孝順三類種子。名為心彊。徹者。通也。
由此境勝心彊。通顯四行神功妙理。故以為宗。】


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卷上
[001-0539a]


疏鈔音釋





許慎切罪也
衣錦
上去聲
食稻
上如字又音寺
犧牲
音希生純色牛完全



徐閏切求也
蘋蘩
音頻煩
養則
上去聲供也

音余共舉也

式亮
切饋也


音出貶下

音挺小船

音白大船
旋成
上旬宣切速疾

乙減切




古典切蠶衣也

母本切
穹窿
下音隆天勢高升也
旁礴
音滂薄地勢混同也


援神契
上音袁引也漢儒解孝經
施之
上音𦂛布設也
放諸
上音倣至也下諸之

斷一樹
上音短截也
居處
下音杵安止也

音利臨也
色養
下去聲供
也下敬養侍養倣此


七性切寒也
[惏-木]惕
音出剔恐而肅敬之也
會稽
音檜雞越
郡名

簠簋
音甫軌祭器
居然
上音基語助也

音欽大被也

音挑遷廟


音善除地
適士
上音的上士也即今之正卿中士今之朝官下士今之京官也
不爭
下去


音急子思名

音腫足跟也
柞楢
音昨由柔木也
圜丘
上音員天體也


侑坐
上音右對坐也
數月
上音所計也計其月不出

音抽疾瘥也
饒儲
下音
除具也即豐備矣


音矣哭餘聲也

音崔喪服

徒結切麻帶也
齊衰
音資崔


散齋
上去聲呼舒緩也去祭遠故
礿禘
音藥弟

音義

伊金切
列子


列者人姓也
禪位
上音善讓位也
欲去
下上聲除也
告朔
上音谷告上也


音戲牲生也
朝享
上音潮早也
秩蒭
音姪初
東觀
下音貫漢時於宮前造東
西兩觀今之史館也


初思切奪也
冠帶
上音貫

烏丸切削取也
敬脫
下音
奪道紀敬脫二皆高僧亦擔母侍養傳法者

諒陰
下平聲然也不言國政

呼弘切君

見齒
上音現露也
涕淚
上音體泣也
犍槌
上巨寒切下音弟此集眾作相
之具鐘鼓總名

偷婆
訛略梵語若具應云窣覩波此云高顯處
劓剕
音義費
大辟


下音闢法也謂節制其罪即大罪也
池陽
人名

音月絕也

音略奪取
爭子
上去
聲止也下爭父同

侵官
各有司職不可相侵
方喪
方類也資於事父者資取也謂君崩
[001-0539b]
比取事父矣

世傳
下平聲謂非經史所載
趙盾
下音沌

音敖犬高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