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58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姚秦-竺佛念 (CBETA)






《十住斷結經》卷第四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10成道品




是時最勝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十住菩
[004-0990a]
薩於十地中而淨其行?」


是時世尊告最勝曰:
「所謂菩薩修神妙道廣度眾生,以性空法暢
演文字,進修禁戒,其德無量不可思議亦無
有限,一切世人所不能及,天龍鬼神及神尊
者,無能齊限,稱歎其德。賢聖默然初無所說,
若有所演悉成章句;示現神足到十方國,面
覲禮敬諸佛世尊;復入定意解脫正受,周普
恒沙諸佛國土;見諸正覺聞奇異要,皆悉過
度邪部之業;志若安明亦不傾動,心如虛空
無所想念;分別曉了法界起滅,其所說法皆
應聖印;遊諸正受初無差違;十方諸佛所說
言教,與聖法律不相違背,所出音聲微妙殊
絕;觀諸世界等若虛空;意念充滿解脫之門;
補處菩薩辯才通達義應識機,心與道慧而
共相應。何謂為心?何謂道慧?周流世典現入
邪業,是謂為心;專精一意在度世法,是謂道
慧。捨慳布施使無想報,調意和順審諦安詳,
是謂為心;正入寂寞不興諸想,澹泊自守不
離聖典,是謂道慧。若在生死務修其法,雖處
其中亦不厭惡,是菩薩心;若復菩薩在八難
中不閑之處,不起顛倒有二見心,悉能度於
始終之病,是謂道慧。於世俗法嗟歎泥洹無
為之道,所造功德終不唐捐,是謂為心;菩薩
遊於諸法之空,達了清淨而無所有,是謂道
慧。觀乎前人隨其本意,而為分別所應之
法,是謂為心;菩薩入定觀一法慧,同于百千
諸法之相,是謂道慧。決意惠施不惜所有,國
財妻子無所愛悋,是謂為心;處在平等無三
乘道,淨于道場盡歸佛道,是謂道慧。是謂十
[004-0990b]
住菩薩大士,道心所入靡不周備,守護身口
不令放逸,歎譽具足八大人念,當念少欲止
足之行,奉修禁戒而無沾污,能為眾生淨於
塵垢。若見眾生每自歎己毀辱他人,自大貢
高憍慢豪貴,懷婬怒癡不善之法,如斯之類,
便能與說忍辱之德,皆使眾生隨時自致無
所從生法忍於中立。勤愍困厄不及道者,意
猛精進心不退轉,分別一切德本之業,不見
集聚共合偶者,復不見散有若干別,所興福
業而無所住非不有住,悉與相應而無所應,
不見有應不見無應,無應不應是謂審諦。心
常娛樂禪思脫門,思惟四食除去染著,觀察
盡滅不起定意,所聞強記輒能諷誦,慧無所
亂分別根原無有處所,欲尋其本亦不可得,
為眾生宣三十七品,解空無相無願之行,常
能奉持崇于佛道,隨諸報應令得道果,諸佛
世尊所可宣說亦無若干,所因興出斯是真
諦,乃至滅度亦復如是,無有他想雜念之心,
是謂最勝十住菩薩善權方便無所弊礙。以
無礙道修于等覺,而為眾生轉其法輪,令不
退轉堅固之地。十住菩薩立堅固誓,接度眾
生而無有難,譬若工巧造印章人,知人姓
字便為剋記,隨類記識亦不錯誤。菩薩大士
亦復如是,以賢聖印而印生死,隨器成辦終
不謬誤。復當審諦思惟此義,印非泥本
泥非印原,然能示現名號姓字。菩薩聖慧亦
復如是,執慧寶印印可眾生,隨器布現使成
名號,便能出生三乘道教。如於良田種于穀
子,莖節萌芽展轉成長,穀敗芽生無復本體,
[004-0990c]
深自思惟芽非本子亦不離本。菩薩大士亦
復如是,因緣合會乃應法律,觀諸眾生所
興瑕穢三患六礙十二因緣,邪疑身見顛倒
之想,便為演說苦空非身無常之法,然後乃
說如爾法性,分別苦諦習盡道諦,離於重擔
永獲寂滅。復當思惟原究本末,因其所生乃
有斯患,悉由無明無黠慧法,致于老病生死
苦惱;我當方便煎消其病,漸漸令入賢聖
法律,以滅無明生老病死永無有餘。講演空
觀寂然之法,皆使有歸令得恃怙,廣其慧明
至於解脫,悉共崇習微妙之智,了淫怒癡等
無差特,尋其原本亦不可別,以獲消滅眾想
之念,終不懷恨生增減心,得離一切諸種陰
蓋縛著結使,無復罣礙。心常遊於解脫之門,
嗟歎三寶功德之業,常念遠離貪欲之患,堪
為眾生宣布功勳。菩薩精進於彼無疑,示現
空慧而開導之,凡所學法盡無所著,以次成
就於不退轉。頒宣經道淨修佛座,招引眾生
來入佛境,令得滅度永無起滅。是謂菩薩無
上眾祐要典,如是菩薩當作是觀。


「十住所入
不可思議,修于平等不二之門,達於三世不
斷三寶,除去三垢成三脫門。菩薩於彼示不
思議,從初發意至于十住,常歎開士所修禁
戒,德香之熏靡不周遍,彈指之頃皆悉曉了
音響之義,於諸通慧而得成就,悉能講演無
量法要,於諸文字解無所著亦無識想,尋其
處所了無窠窟。若有學人繫識在色心不違
之,常懷希望縛著不捨,遊於生死周旋往來,
意常迷荒不能自拔,有此結網則墜生死,輪
[004-0991a]
轉五道無復休息。菩薩執正御諸亂想,不為
五陰之所流馳斷諸陰蓋,亦不使色痛想行
識令有起滅,思惟安般出入息念;復當分別
四大造色,地水火風各有其性,若使彼識不
在五處,便能成就不壞法界,識不流馳十二
塵勞,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更意法,是謂無
漏慧根之識,非為生死染污之識。若能消滅
外不馳騁,於一切法則無希望,設有所猗便
生識想,有所僥倖亦名為識。菩薩起學無所
受入,心不生念無所慕樂,所施功勞不望其
報,有為有漏斯為識種,修無為行乃謂無識。
菩薩闡揚慧明之燈,竪無為炬放大光明,顯
示殊勝無等之教,為求質直不求文飾。住
于道業其身自然無能及者,能顯一切諸佛
國土,於中示現獨步無畏,復於諸法永無所
獲,亦不選擇見有高下,心應自在不懷怯弱,
隨其音響而教化之。若為眾生說深法要,捨
離一切所興因緣,悉了眾生心之所念,志性
所趣善惡之法。皆能周普諸佛國土,諸佛世
尊所修平等,不見眾生佛國清淨,若見有行
則毀法界,是故菩薩心無所住;若覩眾生住
于起分,則於法性自生識累,不起不滅識無
所住,是謂清淨無為道慧。設無道慧平等之
法,諸佛世尊終不愍哀興出於世。菩薩弘誓
行業無本,亦不住本達於自然,不有精勤有
所成辦,不見疲厭有懈怠者,於平等觀無生
無滅,勇猛精進受菩薩莂,悉能分別經典本
末,採取要慧除去塵勞,觀察生死及與滅度
不以為異。恒自懷抱深經之義,探採遠近寂
[004-0991b]
然無迹,雖度眾生亦無想識,親善知識心無
所著,不計吾我及與壽命,分別思惟空無相
願不起不滅。若在欲界思惟欲愛穢臭不淨,
色無色界受形之處達知不淨。因欲開化迷
惑之徒,故為說此真諦之義;分別空無悉無
處所,不見造作有形質者,無作不作不見依
猗,住無所住亦無根本,亦復不見受三惡
趣,不見生天食封自然,顯示徑路使入道義,
無所希望悉無所行。於諸法觀自致自然,諸
法之相不可究竟,亦如虛空而無邊際。十住
菩薩教人惠施不興想礙,持戒忍辱精進一
心,宣暢智慧善權方便,慈悲喜護救攝貧匱
建立大道。


「十住菩薩雖未昇于如來正座,已
能究暢慧海之源,莊嚴土地修清淨國,放大
光明普致眾生,訓以正法悉歸於道,建立慧
業而獲大乘。十方諸佛恒將護之,常以威神
助揚其德,乃至作佛成一切智為無上道,不
使魔眾而得其便。十住菩薩以自覺知功德
具滿,欲成作佛坐樹王下,先當修行習四意
止,分別身意各各有性,便自觀身起滅興衰,
心自慶賀永離苦惱,觀身因緣成精進定,思
惟此身報應之對,因緣合成散則磨滅,知身
無主亦不可貪,何為生意著此色身?莫隨
五陰四大諸入之所迷惑,是身為空,不見四
大吾我之法。累劫積行今始乃得,何為著此
無堅固身危脆之物?我今當受如來色身及
佛法身,夫色身者功德之聚,猶如金剛不可
沮壞,十方世界恒沙之數,滿中世俗有漏之
身,不及如來色身一毛之德。菩薩自念以無
[004-0991c]
量德成此色身,今因此形當受如來佛法之
身,雖涉生死往返五道,受苦無量不可稱限,
今受如來色身之體,不念曩日更苦惱患,自
今永與諸塵勞別,不復貪著五欲之中,觀己
身已觀他人身悉無處所,修其淨行而無瑕
穢,是謂菩薩修習己身意止之法。


「云何菩薩
復當思惟痛意止之法?於是菩薩從初發意
至于成佛,於其中間所更苦痛不可限量,專
心建志慕求佛道,不以苦痛經歷心懷;若見
苦人趣惡處者,便能拔濟使不受苦,恒念眾
生不能自寤,終不隨欲而與繫著。我昔以
來所更痛痒,非真非有悉無所生,若使遭遇
不苦不樂痛,此名無記不可字名。夫人習近
著樂痛者,便自遠離如來之座,不應如來賢
聖戒律,自今永息不復生痛,使諸眾生觀痛
無主。若彼眾生於色起痛,若好若醜善色惡
色,地水火風四大造色,達知虛寂而無所有。
或有眾生先痛後樂,或有先樂後痛,當說深
經使護痛痒。眼耳鼻舌身意所與色聲香
味細滑之法,從因緣起從因緣滅,思惟苦樂
悉無苦樂。復當分別內外之痛,或有樂痛於
現在生,或已過去或將來世而有生者;或有
樂痛從愛結生,轉增識著不能捨離;或有樂
痛從癡愛生,思惟正觀乃得消滅;或有樂痛
因邪疑惑轉轉滋長,以四非常深遠之慧除
使不生;或有樂痛從四受生,以無想定而除
諸受;或有樂痛從五蓋生,便當思惟七覺意
法永使無餘;或有樂痛因六身法生,分別於
空無相無願;或有樂痛從七識生,當建精進
[004-0992a]
不造彼緣;或有樂痛因世八法生,常當下意
不自貢高;或有樂痛從九惱生,當自勗勉永
離九處;或有樂痛從十患生,當除望求不念
橫貨;或有樂痛從七瀾四使生,便當思惟
智慧大明;或有樂痛從九眾生居及三觀生,
便當執意入空寂定;或有樂痛非過去現在
因未來愛,非未來現在因過去愛,非過去
未來因現在愛,或非過去因未來現在愛,或
非未來因過去現在愛,或非現在因未來過
去愛,菩薩於彼思惟七處三觀之法,滅此十
三隆熾之毒。於是菩薩復當思惟樂痛所興,
或有樂痛由八邪見及六識身共相受入便
生樂痛,遂增陰衰諸入之種,是謂菩薩以解
脫觀分別此痛永使無餘;或有樂痛與十不
善穢陋之法共相因緣,慧業所斷五疑羅網,
於現在生即現在滅,若未來生亦現在滅,若
過去生亦現在滅,是謂菩薩以解脫觀便能
除却十五疑網。


「云何菩薩復常思惟意止之
法?於是菩薩執意御亂心不流馳,有所造作
必有所緣,自觀己意觀他人心,其意正等不
懷增減,所適之方行步出入舉動安詳,常自
專精守護其心,有緣眾生無緣起滅,無緣眾
生有緣起滅,於己緣起自緣滅之,他緣起滅
因他緣滅;或緣起滅亦不在內復不在外,亦
復不在住兩中間,於中出生有緣起滅有非
緣起滅;或因貪淫瞋恚愚癡,七使七慢七識
止處,七解七觀七忍慧業,若因此處有緣起
滅有非緣起滅,斯皆由心因心而生,此四十
五盲闇之法,意識所造不自覺知,意不知意
[004-0992b]
誰為意本,既無根本何有意哉?菩薩分別心
意識法,通達往來而無處所,是謂菩薩以解
脫觀知心緣本而不可得。亦不見心與善惡
合,無合不合應解脫觀。又復思惟十二因緣,
甚為深遠不可究盡,所種之果不失報應,於
諸法界心無染著,設觀法界從因緣起,了知
諸法無有真諦,自然寂淨將養自守,心所
造化而無形質而不可見,尋其相貌亦無色
像,聖慧通達,便入不起無所生法,不住聲聞
緣覺之地,常自執意遊諸佛法,內自思惟
踊躍無量,吾今乃得降伏於心,捨生死著入
智慧海,斯由其心得獲無上正真之道成最
正覺,是謂菩薩於意止法而得自在。


「云何菩
薩於法意止而分別觀?於是菩薩修習止法
初不忘失,至成佛道而不放捨,內自觀法
外觀人法,菩薩悉知諸法之相一而不二亦
不若干,皆歸於空無相無願,遠離邪見平等
諸法,分別十二緣起之本,常念法界成敗興
衰,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善法惡法有記無記。
是時菩薩思惟觀察,不隨法界自生識想,不
見非法而有吾我,亦不興念計人壽命。或有
菩薩自興法想習著吾我,養育其命思惟斷
滅,無常謂有常,天下物類皆悉常在,於無
常中計無合散。或於法中生顛倒想,無自常
無有自常有,無不生有有不生無,無自然生
無自然滅,有自然生有自然滅,無不能見我
自然有,有不能見我自然無。十住菩薩明慧
達觀分別有無,斷滅計常我人壽命,平等空
無而無所有,最妙第一空觀察之,第一性空
[004-0992c]
亦不生有,有自常有,不知無之所無,無自常
無,不知有之所有;菩薩思惟以慧分別,有性
自空無亦自空,無不造有有不造無,著有無
者是生死法,非最第一泥洹之要。無自無空
無不知無無自性空,有自有空有不知有有
自性空,有則是無無則是有,是謂菩薩於諸
法性一一分別。思惟挍計是常非常生滅著
斷,有為無為有漏無漏,善法惡法有記無記,
一切諸法有名號者無名號者,皆悉虛寂亦
無起滅,而自觀法觀他人法,於諸想著亦無
思想,解空無相無願之法,於法界中推求佛
法及與禁戒,悉無處所亦無徑路,不見度人
逮解脫者,亦復不見沒在生死,於中開導一
切眾生,便能興起無蓋大哀,療諸塵勞了諸
纏結。空無所有,分別五趣訓以平等,雖處塵
欲不懷怯弱,曉了三毒無所罣礙,逮此處者
名曰大士,住不思議權現之道,苦習盡道普
歸自然。於自然中不見起滅,盡意如空而無
所有不念住處,推求法界及虛空界,眾生處
所悉無所住,一切諸法等若空界,是謂菩薩
隨時將導順於道法,雖度眾生亦不見度。若
有菩薩自觀身法觀他人法,能自制意遊於
智慧,解知諸法悉歸解脫,便能將導一切眾
生,顯發無上正真之道,使獲無為自然之法,
不見所生亦不不生,雖處所生思惟所生,不
捨無生無起滅法,是謂菩薩於法意止而得
自在。」


佛復告最勝:「十住菩薩復當思惟四意
斷法,常念分別現在目前,未興惡法制令不
生,已興惡者方便滅之,未生善法求令生之,
[004-0993a]
已生善法重令增多,常當修習勤行精進,自
攝其心使不流馳,古昔以來所積功德,不失
威儀禮節之法,所行平等以能撿心思惟正
諦。禍中重者三不善根墮入惡趣,輪轉五道
無有休息;是故菩薩勤修精進,便能消滅惡
不善根,不復重來興起亂想,常自觀察不善
報應,斯是穢行非是真道,吾今以離非法之
行,習第一義而盡塵勞永除瞋恚。分別十二
因緣之根,未有善法建立功德,令生萌芽使
不敗朽,其心清淨亦無瑕玼,不猗三界縛
著諸礙,離於所著永無所著,常能勸率至
一切智,於諸深慧不有損減,所以得致功德
之本,皆由精勤而成道果,是謂菩薩於四意
斷而得自在。


「於是菩薩復當思惟分別神足,
菩薩雖獲神足定意,臨欲成道於第十地要
當習定。如初所學專意入定,思惟四等加愍
眾生,彼自稱身亦稱心意,轉入一禪次入二
禪,復還攝意從初禪起入第三禪,於中思惟
專精一意,從三禪起復入初禪,於禪現變而
現神足,從一禪起入第四禪;是時菩薩於四
禪中,便試神足以身舉心以心舉身,初如芥
子轉如麻豆,漸漸轉高大如胡桃,如是勤加
至三七日,身心輕便無所罣礙。所以菩薩
重入定意而試神足,可依此神足化一億人,
立不退轉成神足定。是時菩薩復自示現廣
布神足而無窮極,從閻浮地至第一天第二
第三,乃至六天諸天見已各生此心:『今此菩
薩自現神足,所演光明靡所不照,我等諸天
各相勸令,擁護菩薩使成佛道。』或以天華雜
[004-0993b]
香天衣被服自然甘露而供養者。於中開化
諸天人民,必志神足而有長益,過去恒沙諸
菩薩等,修習十住而淨其行,皆於此處而試
神足,一心觀察伺求方便能現眾變,以精進
力輒成就道,所為自在無能違逆,所欲化者
到便降伏,究竟根原皆使充足使獲果報,魔
若魔天不能傾動。是時菩薩以天眼觀三千
大千世界,有淫怒癡無淫怒癡,有清淨行
無清淨行,有定意者無定意者,有亂意者無
亂意者,菩薩悉知而為分別諸根所趣。復以
天耳聞眾生聲,悉能隨次知音響通而教化
之。以神足力入定三昧,見一切人志性所
趣,自覩原本所從來處,是為菩薩行于神
足。


「於是菩薩復當思惟分別根、力、七覺意法、
八賢聖道,信念精進定意慧根,菩薩常以玄
通之智,觀察眾生頗有成就根力覺道諸神
通慧。是時菩薩以他心慧觀前眾生,或有具
足成就信根,常習八道平等之法,心懷正見
不處魔界,信知生死苦痛無量,復知泥洹快
樂無為,信有三尊世間大明,不信外道九十
六徑,於諸通慧而無狐疑,積功累德熾燃正
法,於中建立直信無難。復以玄通無罣礙
智,觀彼眾生晝夜勤力修精進根,坐臥經行
心無懈怠,以獲精進則具諸根,猶如天衣周
匝四方,上下正等而無差違。時若有人從一
面來,捉衣一角舉而移之,餘三角者皆悉隨
從。精進根者亦復如是,設有修習精進根者,
當知具足一切諸法,以有精進便成念根;心
不錯亂名曰定根;常以方便攝意守一,分別
[004-0993c]
善惡心如虛空,是謂慧根。十住菩薩入玄
通定,豫知眾生受胎之相,分別男女男根女
根,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至無數生皆能曉了
而無窮極,是謂菩薩具足道門。思惟諸住智
辯難及,當念感動十方國土;復當遊於諸佛
國土示現光明,有見光者皆得蒙度;復當於
諸國土興立法律,普使遵奉賢聖經典;亦當
安利國土人民導引法味聞無厭足,常當曉
了國土人民種姓成就不別眷屬;亦當觀
知眾生心意,便為演說六度無極;復當禁制
眾生亂念,漸漸延致一切眾生,自為導首牽
引眾生入善法慧,常念入定不失神足,修己
神通分別三世知去來今;復當思惟學佛深
藏無邊際慧;亦當學習具諸佛法,學了諸法
而無染著,學演無底開七寶藏,學以神智成
其剎土,學習光明普照十方,得佛定意感動
國土,學權方便化諸外道,學於禁戒成就道
果,學當集會而轉法輪,己身所學成一切智,
已成所學而無所學。」


佛告最勝:「是謂菩薩修
十住行,進成作佛嚴治國土,降神兜術權化
天人,示現殊異奇勝之法,觀察種姓託生
何國,從兜術天來下世間,三十六返周旋往
來而化天人,於中度脫無數眾生,以權方便
獨步三界而無恐懼,最後下降六年苦行,專
心苦體枯木不別。吾雖示現在此苦行,然我
乃在無號佛土,於彼教化八十四億那術天
人,皆使建立不退轉地。此土眾生見我形者,
謂為命過不成命根,行過眾生,積薪焚燒不
能使然,善權一心轉進聖慧,不捨眾生諸所
[004-0994a]
好慕,除諸不要哀愍不及,是故菩薩現于苦
行。十住菩薩於十地中,開化眾生不別生死,
所度人民與成佛等,若使菩薩意欲速成無
上道者,如彈指頃身黃金色,具足十力、四無
所畏、十八不共殊勝之法。菩薩眷屬一日成
就,不求國土種類好惡,但以眾生心懷貢高,
輕彼尊己不捨自大。是以菩薩現受胞胎隨
世權化,在所至到多所饒益。十住菩薩無菩
薩號即當稱之,號曰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
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
佛、世尊,無量福會諸佛所護諸天宿衛,所講
說法要有緣本,隨時應適終不唐舉。


「最勝當
知!所以名曰無號佛土者,去此東南七十七
億江河沙等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仁賢,
佛名善眼,彼無聲聞緣覺之道,以無名號無
生滅法而相教授,知解脫空不計解脫,聞空
尋解通利無難,亦無三毒淫怒癡病,總持
強記亦不可盡。吾於彼土施為佛事,此彼眾
生亦不知吾身為所住。是謂菩薩多所潤及,
是謂最勝十住菩薩於十地中而淨其行。」


11滅心品




是時最勝菩薩前白佛言:「云何菩薩觀無常
義諦分別空,解了己身內外無主?又心自在
所作具足?」


爾時世尊告最勝曰:「菩薩所遊心
無所著,論講諸法無所罣礙,達知人根是
夢幻法,皆了一切眾生之心善惡之念,因緣
報應來者遊去,若淨不淨苦樂好醜,順逆縛
解定亂窠窟,悉能知之。先以曉了虛而不實,
復以宿命神通之道,如應說法令知空寂,神
[004-0994b]
足無滯靡所不覩,是謂菩薩觀達本無;或現
佛身而取滅度,現以方便不永滅度。盡知眾
生本末清淨;或現分離散落異處因為說法,
知為惡露臭處不淨,計常之人令除愛著;復
歎盡漏至泥洹門,設漏不盡亦不受證;復
為眾生讚歎無漏,一切萌兆致無盡慧,行大
慈哀御禪三昧,遊止三四至四空定,逮空無
相不願之法,修三十七道品之德,善權方便
靡不開化,觀彼眾生在至八難,除去塵勞永
使無垢;復以無礙賢聖之道,入於生死使
至泥洹,亦以權慧大智之法,兼化緣覺聲聞
之乘,隨從勸進令至道場;若在憒亂煩惱之
中,教人行寂不興眾想;若有眾生計諸所著,
有數無數現無所有,亦使諸人逮無所著,雖
處境界周旋往來,不興想著無所罣礙。常與
眾生說微妙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善法惡
法,悉了知之亦無罣礙;復以無礙無漏慧
本,曉了眾生心行法本,隨彼形像安處無為,
隨習俗教令解明法,心意識想不使起滅,權
慧適化常得自在,是謂最勝菩薩行觀。解了
身本內外無主,念常修行懷來無厭自獲永
安;復使眾生蒙其福祐,行大慈悲不懷怯弱,
然後乃致解身無主,及內外法亦復如是。視
其眾生如己骨肉,有所求索先彼後己,大哀
堅強所濟不虛,皆使得立奇特之德,心識寂
淨亦不動轉,觀察身本無可貪者。復為眾
生而說不淨,是身如城終無盈虛,身如溝澗
時時流溢,身如熾火吞薪無厭,亦如江湖投
海無滿。


「如是,最勝!菩薩教誨分別思惟知之
[004-0994c]
不淨,亦使前人興不淨想,深入辯才亦無滯
礙,逮得總持無所遺忘,所教之言不失次第,
常得審諦正受三昧,恒入寂然諸度無極,降
伏魔怨去邪亂想。如是最勝!菩薩觀身,達知
內外無有處所,亦如幻化影響焰光,入真諦
法分別法界,遠離貪塵勤修正覺空無相願,
知一切法生亦無生無生亦無生,雖處於生
而無有二,隨其所生開導度之,執志勇猛不
捨道意,坐樹王下而自誓願:『吾今自盟,若我
不成等正覺者,終不起于座也。』持心平等不
捨佛道,常處三界亦無所著,自觀內法觀他
人物亦復如是,念求審諦清淨之慧,了知常
想悉無常想。


「復次最勝!菩薩自念:『如吾今日,
受有漏形何由而獲?斯由永劫積德不惓,合
集智業乃致此身。』不念緣覺聲聞之道,若
有人來而趣向之,心不恐懼亦不狐疑。行於
布施去眾亂想,內自思惟:『使我得成等正
覺時,相好嚴身作黃金色。』復訓眾生使立禁
戒不墮惡趣,順忍不起根門不亂,勤加精進
捨自大心,三昧正受心不流馳,修成大智遠
離欲塵,以權訓誨達無邊際,聖智之業未曾
漏失,所住牢固如佛之住,分別辯才隨順應
義,遊心總持不損道教,充滿眾生一切所願,
進御退轉使不墮落,所陳言教與禁相應,既
自無隙不說彼短,行菩薩道常省己過,寧喪
命根不毀彼此。若有眾生自來歸命不以為
歡,設不來者亦不憂慼,聞善不喜聞惡不怒,
將順一切令至道場終成佛道。不違禁戒先
救彼危不自求安,施以七寶惠而不悔,入深
[004-0995a]
法要神通無礙。復以神力觀眾生根深淺高
下,分別聖慧而為敷演。行無所著亦無窮盡,
雖在緣起心不染著一切諸漏不以為證,觀
察法性而無吾我,正法寂寞清淨無著,三
世興衰法無所住,不見過去永以滅盡,不察
當來有對無對,不念現在而常存者。如是
最勝!菩薩遍觀億姟京兆,法無所起法無
所滅,身行清淨而不為惡,口言清淨念常
至誠,意在清白不犯十惡,是謂菩薩應度無
極,便為諸佛而見授決,慧根巍巍功德熾盛,
居十住位定不退轉,奉遵於法亦不差違,情
性和順所行具足,逮佛十力志若金剛,了於
法本有起有滅,曉一切人心病輕重,眾生若
干性行不同,所受果報能悉分明。


「云何菩薩
而受果報?手執慧明除其大冥思惟果證,最
勝當知!持強記劍刈去疑聚,有所興造皆是
果證。因其果證修行廣施,持戒完具如吉祥
瓶,心行忍辱如頻頭大士,精進超殊猶善顏
王,禪定入微空慧菩薩是也。慧心果證不可
移轉,菩薩惠施平等無二,不見吾我有若
干想,於諸人物亦復平等,人物以等得諸法
等,了法平等正覺亦等,戒忍精進一心智慧,
悉解平等而無若干,了一切生亦無所生,生
亦不生不生亦不生,解生無生乃應法性。是
謂,最勝!菩薩達觀實窮一切真正大法,不興
塵勞而與共俱,捨一切生不見所生,既自布
施不見所施。或有菩薩以施求道,又以想著
欲得滅度,斯由雜毒還在生死。『計吾往古無
數劫時,曾於此界作轉輪王飛行皇帝,隨意
[004-0995b]
所念自然在前無敢違者,子孫相繼經六十
九中劫,其間行施戒忍精進一心智慧,興
七寶塔高至梵天彌滿世界。時世有佛號名
勇進,翼從羅漢九十億百千那術,菩薩大士
不可稱計,吾自躬身四事供養,衣被飯食床
褥臥具病瘦醫藥,國財妻子象馬七珍,奴僕
走使下及民吏,盡持供養彼佛世尊。時我所
施有染著心,由是墜落處在生死,唐勞其功
不獲其報,欲計彼時所興功德如毫釐許,今
存在者未之見也。』如是,最勝!菩薩惠施,施亦
有施施亦無施,亦不見施亦不見非施,施亦
非施非施亦非施,於施等者得諸法等,解施
無施乃應自然,戒忍精進一心智慧,亦復如
是。了智空寂亦不有智,於智無智乃應智慧。


「復次最勝!菩薩復當思惟法寶。云何法寶?所
謂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
直行、神通三昧、諸度無極。一一分別而無吾
我,蠲除闇冥使知大明,建立慧智開化眾生,
棄諸重擔而無猶豫,修奉禁戒身意寂然。復
當思惟建立慧珍,亦不生心而有所猗,意離
三世亦無內外,不猗陰蓋四大諸入,取證滅
度不見滅度,七覺意花以為花鬘,賢聖八品
以為果報,莊嚴道場以為室宅,導進眾生引
至無極,淡泊寂然無老病死,亦無憂喜眾苦
之惱,獨步三界而無所畏。觀諸人物悉皆清
淨,我人清淨人物亦淨,了達清淨而無所有。
菩薩從初發意以來,當念清淨起微妙意,於
其中間終不復生淫怒癡意,亦不施心當嬈
眾生,亦復不興二乘之心,在於大眾方為上
[004-0995c]
首,雖處豪貴亦不貢高,護於眾生不捨眾生,
本無之心各各無實,心無有心亦無結網,是
為菩薩金剛之意而不可沮。長養善法使不
漏失,思惟深妙弘誓曠大不可思議,察一切
性不見所起,亦復不見有成就者。觀世幻事
皆不真實,以清淨觀斯是顛倒,不隨諸法應
與不應復不捨之。有雜索者不見現在有所
積聚,不見去來出有所由,去亦無端來亦無
緒,分別現在皆無處所,尋究正法而不可得。
菩薩建意要在顛倒,不成之想是菩薩要,六
十二邪是菩薩要,身想戒見是菩薩要,沈吟
猶豫是菩薩要,貿求天福是菩薩要,或入泥
犁不計有苦是菩薩要,或復變身入餓鬼中
及畜生道是菩薩要。菩薩雖處五無間中,於
中拔濟苦痛眾生,安處無為長存永樂,亦無
起滅亂想之患,思惟法界亦不可得。所以者
何?人由法生法由人興,自起自滅亦無死本,
人不離性性不離人,人物自然不見蹤跡。吾
我壽命亦復如是,吾我自然諸法自然,法以
自然道亦自然,解知如是空達觀者,便得自
然積聚之道。所謂自然積聚道者,妙觀無二
亦不見二。


「菩薩復有速疾三昧,入此三昧者
彈指之頃遊於十方恒沙諸佛國土,禮事供
養諸佛世尊,還在故處人無覺者,尋於座上
即如其像三昧正受到于東方億百那術江
河沙等諸佛剎土,禮事供養諸佛世尊,問訊
聽受微妙之法,忽然西過復至無量江河沙
佛國,禮事供養諸佛世尊已,尋復南至無
量國土,即還北方無量國土,四維上下亦復
[004-0996a]
如是,於大眾中一坐一起無覺知者。如是最
勝!菩薩入此正受定意,彈指之頃遊于十方
無量剎土,忽然還至在于本位,時坐眾生無
覺之者。如吾今日於大眾中敷說法義,有二
億菩薩不起于座,各各遊至十方剎土,今各
還來在于斯坐,聽法眾生無能覺者,皆由菩
薩行純淑故。」


是時最勝前白佛言:「斯正士等
所入三昧為號何等,令諸菩薩周遊往返速
疾乃爾?」


是時世尊告最勝曰:「且捨菩薩所入
三昧,復有三昧名無礙通,是諸佛世尊常所
遊居,如來入此三昧已,出入息頃遊於億百
千姟江河沙等諸佛剎土,亦使十方諸佛世
尊來內此界,不嬈眾生有覺知者,或持十方
一切海水,移在虛空如懸明珠無不見者,不
使水性有驚恐者,斯名無礙通慧三昧。」


時二
億中上首大士,有一菩薩名曰海藏,在于座
上便自思惟:「如來必欲使我現於三昧神力。」
即從坐起往詣高座眾會之前,稽首禮佛并
諸上尊,則住佛前叉手白言:「佛道深遠不可
喻及,無上正真之道實為難逮,如今我觀一
切菩薩,及四部眾諸尊神天并來會者,見此
菩薩於大眾中而師子吼,又且眾人飢虛於
法來甚久矣,今時難遇,欲有所問,若見聽者
乃敢發言。」


佛告海藏:「隨汝疑網而問,如來悉
當為汝分別說之,使諸菩薩及一切會令得
悅豫,當以智劍之大火,燒汝愚癡之叢林。」


是時海藏菩薩復白佛言:「唯然世尊。」向在座
上心獨思惟而自念言:「斯諸二億正士,積善
甚久功德具足,降調心意志存道法,累諸善
[004-0996b]
本獲此正受,從無數劫,承事諸佛禮事供養,
神通菩薩而此正士為眾生故,象馬七珍而
已惠施,皆使生類得成佛道,或以退轉不堅
固者,行此定意正受三昧。復有菩薩以塵勞
故深入生死,欲使眾生永無苦痛;或有菩薩
入慈三昧,令彼眾生長離憎嫉;復有菩薩興
發悲心,使彼眾生解無常義;或有菩薩遊喜
定意有瞻覩者令解空寂;復有菩薩發金剛
心皆使眾生成弘誓意;復有菩薩廣大其志
迎致一切入己剎土;復有菩薩以身法本令
彼眾生初中竟善;復有菩薩八不閑處興顯
三寶使不斷絕,或有菩薩以權方便隨前眾
生應變適化;復有菩薩閑居靜處觀有為法
如幻如化,或有菩薩樂在空慧觀此形體如
彼牆壁,或有菩薩心意質直所行清淨亦無
穢污;復有菩薩情性至密所遊之方而無漏
失;復有菩薩心趣一道,不使眾生聞三乘之
名;復有菩薩志樂解,明洗浴前人永無塵
穢。」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讚歎彼菩薩曰:「善哉
善哉!海藏菩薩!乃能吾前於大眾中而師子
吼,歎譽菩薩所入定意,使來會者悉得聞知
斯諸正士所遊定意三昧正受,不可思議無
能逮者,非是二乘所能思量。菩薩積德不自
為已,念拔眾生受苦惱者,正使三千大千剎
土,其中風起彌滿世界,周旋速疾如隨嵐風,
設有人撿道跡之人,心欲專逝於中往來,尋
能成辦而無罣礙,況復菩薩神通大士三昧
正受而可思議,轉念之間以過恒沙無量剎
土,復以六度十善之法,教化眾生訓以善道,
[004-0996c]
其心永安不可動轉,志行寂靜亦無錯亂,若
興心行亦無能及,斯由前世眾德具足,志行
庠序不別種類,大慈無盡亦無窮極,一切諸
法常自存在,眾生不達謂有興衰。法法自生
法法自滅,法不生法法不滅法,法生法滅性
不移轉,斯是菩薩大士之道,非諸凡俗之所
及也。眾生之類在於生死不達道本,謂為法
性而有變易。設當爾者此事不然。菩薩從初
發意以來,行施行戒眾德具足,所獲果報得
成道者,由解空觀虛無寂靜,宣揚去來神妙
行業皆悉成辦,入諸菩薩所修行地,遊於殊
勝無量佛國,勸發眾生度生死岸,曉了根門
隨時適化靡所不濟;或以世俗威儀禮節,或
以神足神通道慧育養生類,分別六情塵勞
興衰,眼耳鼻口身意所起,眼亦無常亦無真
實,去亦無處來亦無跡,耳鼻口身意亦復如
是。過去當來現在之法,亦不見生亦不見滅,
群生愚惑計有常想。何以故?最勝當知!菩
薩大士權智普備,行於無量諸度無極,立成
信地廣修諸法,為諸如來所見稱歎,除去妄
想得無量智,辯才無礙常懷慚愧,觀法無起
不見動搖;或以相好莊嚴佛土,所行與法不
相違錯,入於甚深一切道智,諮嗟聽法亦無
厭足,權智隻步降伏眾魔;或至有想無想之
處,或至梵天帝釋宮舍,或至十方恒沙國土,
所遊之方興有佛法,所設玄遠不可思議;除
去慢惰亦無是非。」


爾時世尊復告最勝:「菩薩
達士修於無量正覺法門,四意止、四意斷、四神
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直行,總持強記而無
[004-0997a]
缺漏,以法意止有為無為有記無記有漏無
漏,十力具足諸法無畏,三昧正受斷除陰蓋,
曉了分別不退轉地;復以三昧正受之力,超
越慧業五十七法,菩薩當念使不忘失。若人
布施求諸天福,或求鬼神諸龍宮中,或以施
心生四天王,復有欲得生二十八鬼神將軍,
斯皆不真不獲其願。」


爾時世尊便與最勝,而
說斯偈:


「 「身淨不行惡,
 口行無四殃,
 意法不念罪,
 是菩薩總持。
 頒宣無量德,
 永無慳貪心,
 神通除闇冥,
 是菩薩總持。
 教人布施時,
 無令有願求,
 失願墮三塗,
 功勞唐有捐。
 吾昔求正覺,
 想著經劫限,
 方便涉生死,
 五道為遊觀。
 復於阿僧祇,
 造修立德本,
 由不得自在,
 遊戲四淵池。
 今雖得成佛,
 獨王三千界,
 斯緣去想念,
 得入玄路門。
 道場放金光,
 億神來歸命,
 隨沙門善神,
 皆來而自歸。」



「是故最勝!當念專意除去想求,解了法界一
相無形,修治佛土明慧不斷,不勸助業普施
一切,無施無聖了無所生,平等一乘不見若
干。最勝!復當分別四諦,苦由何生復由何滅?
此五陰身苦之根本,以審諦觀當求滅之;習
由苦生盡滅無餘,邪疑倒見有六十二,以無
量智解無處所。復以四諦觀十二緣起從何
[004-0997b]
生復從何滅?漸漸思惟乃知淨寂,身口意行
亦復無主,亦無受者亦無來去亦無住處,從
須陀洹上至正覺,亦復如是分別欲界色無
色界。復次最勝!菩薩思惟知苦出要,苦習
出要苦盡出要苦道出要,如實思惟。復當分
別十六聖法甚深難測,三十六物惡露不淨,
宣揚無上道果之慧,頒示訓誨導之以漸,諸
佛深藏靡不貫達,所出言教終不虛發。或現
大財殊特長者,因其所施攝取眾生,周旋往
返令成其道;或以香華光明幡蓋,廣顯照曜
皆使周遍;復以神足感動諸天,宣及佛道使
趣一乘,故我累劫不以為拘;復現聲聞緣覺
之道,託居山澤不現滅度;復入龍宮化諸龍
子得在道撿。如是最勝!菩薩功業不可稱限,
非口所宣非意思惟。或時菩薩生轉輪王家,
天上世界悉蒙將導復受十善,若見眾生在
飢儉中,輒以甘露令充其乏,荷負眾惱離愛
欲中,菩薩比像不可稱量。


「復次最勝!菩薩
當念千七百定意法門,令諸無著得成正覺。
復有光明定意法門,令菩薩逮總持顯要;復
有道樹蔭蓋定意法門,三千世界蒙獲覆蓋;
復有雨世神珠定意法門,放百千億無數光
明,一一光明出若干種苦空非身無我音響,
聞音聲者皆發無上無見之心;復有水精無
像定意法門,令十方世洞然一色,加出若干
音樂之聲,其聞音者自識宿命,知所從來處
所窠窟;復有月盛滿足光明,在眾獨曜如月
在星;復有日精光明,現眾生眼令知進趣;
復有威神光明,授大乘決無能知者;復有無
[004-0997c]
見頂相光明定意法門,在眾獨尊興恭敬故;
復有舌相光明定意法門,處眾信用無誹謗
故。如是最勝!菩薩所入比像千七百定意光
明法門無量清淨,即於座上無數之眾聞斯
法者,發於無上正真道意,自昔以來未曾聞
見。」


是時東方去此無數恒沙世界,有一菩薩
名曰寶勇,將諸眷屬前後圍繞,至此忍土前
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叉手向佛而歎
頌曰:


「 「和顏色殊特,
 人中尊第一,
 塵勞無垢穢,
 施以無量德。
 其明照百億,
 鮮潔知無涯,
 慈悲一切人,
 獨步王三千。
 我等今日來,
 欲聞甘露慧,
 願演時得濟,
 如渴奔流泉。
 導師時乃至,
 如彼優曇鉢,
 我等病根人,
 為救為作護。
 今我從來處,
 去此無數土,
 飢虛甚積久,
 願為宣示之。」」



是時寶勇菩薩,以此偈讚佛已,復禮佛足各
次第坐。


爾時世尊告來會者:「諦聽諦聽,善思
念之!吾當分別說於菩薩無生滅行,上中下
善戢在心懷。」


時諸菩薩白世尊曰:「願樂欲聞。」


世尊告曰:「道者非生生亦非道,無想是道想
亦非道,無者是道有者非道,無著是道著者
非道,有欲成道斯亦非道,無成無欲乃謂為
道,意繫根門亦非真道,除根門者乃謂為道。」


時會菩薩,復生此念:「云何名為無生滅行,復
言是道?今言泥洹豈非道乎?」


爾時世尊復知
[004-0998a]
大會心之所念,告眾菩薩曰:「云何泥洹異於
道乎?」


對曰:「非也。」


「若使泥洹不異於道,何以
故言斯是泥洹斯是道耶?此是無為此是滅
盡,此是快樂安隱之處;或復稱言此是名色
六入,此興則興此滅則滅;復是泥洹道耶?」



曰:「非也。世尊!」


佛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道
非泥洹泥洹非道,生是滅本然滅非生,道是
泥洹之本,然泥洹亦非道也,名色六入亦復
如是。」


爾時眾會,聞斯說法無生滅行定意觀
時,皆逮得無生滅心不復退轉。
《十住斷結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