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33 金剛仙論-元魏-世親菩薩 (CBETA)



No.1512[cf.Nos.1511,1513,1514]


《金剛仙論》卷第一



《金剛般若波羅蜜》者,總括八部之大宗,契眾
經之綱要。其所明也,唯論常果佛性及十地
因。因滿性顯則有感應應世,故說八部《般
若》,以十種義,釋對治十。其第一部十萬偈《大品》
,第二部二萬五千偈《放光》是,第三部一萬八千

《光讚》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第五部四十千偈
《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問》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
,第八部三百偈即此《金剛般若》是


此是八部之名。前之七部遣相未盡,但稱「般
若」;此第八部遣相最盡,故別立「金剛」之名也。
初第一部,如來成道五年在王舍城說。次五
部,亦王舍城說。第七、第八部,舍婆提城說。此
《金剛般若》,唯須菩提蒙加設問、如來答也。



障者:一者無物相障。如般若中說,有為無為
一切諸法乃至涅槃空。眾生不解,起於斷見,
謂一切法無。此障對治,佛告須菩提:「有菩薩
摩訶薩,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如是
等。此經中對治者,謂第三分,經云「菩薩不住
於事行於布施」等,此遣斷見也。


二者有物相
障。眾生聞如來說有菩薩行六波羅蜜,眾生
計著起於常見,便謂一切法有。此障對治,佛
告須菩提:「菩薩不見我為菩薩及諸波羅蜜。」
如是等。此經中對治者,謂修行分,經說「若菩
薩起眾生相人相則非菩薩」,此遣常見也。



者非有似有障者,如來說色等諸法是有,若
是有者不應復更說言諸法空也。此障對治,
[001-0798b]
佛告舍利弗:「色等諸法體相空,如陽炎,非有
似有。」如是等。此經中對治者,謂但凡夫之人
貪著其事等,遣實有見也。此第三何異第
一?上第一總明有為無,以一切法空;此第三
偏明有為法空。但疑者云:若諸法空者,何故
可見而有用?以為異也。


四者謗相障。上聞如
來說色等諸法體相空如陽炎非有似有,眾
生不解便起謗意,謂佛性涅槃無為之法亦
同有為諸法性空無體之無,若爾則無修行
得果之者。此彰對治,佛告舍利弗:「非空空。」如
是等。此經中對治者,謂第六諸法空分中亦
非無法相等,遣空見也。此第四障何異第一、
第二?第一明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空,第三偏
明有為法空;此第四唯明無為之法妙有之
體無萬相故空,不同有為之法無性故空。以
此為異也。


五者一有相障。聞如來說色是空,
而眾生起心不異空更有色。此障對治,佛告
舍利弗:「空者非色。」如是等。此經中對治者,謂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等,遣即見也。


六者異
有相障。如來上說空者非色,眾生不解,謂異
色別有空。此障對治,佛告舍利弗:「不離空更
有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等。此經中對
治者,謂「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
等,遣異見也。


七者實有相障。聞如來上說萬
法虛空體是空者,何故佛說色等諸法是有?
此障對治,佛告舍利弗:「色等諸法但有名用。」
如是等。此經中對治者,謂「如來說微塵即非
微塵,世界即非世界」等,遣報教見。此第七
何異上第一、第三、第四?此中明空不異於上,
但難言方法。若是空者,如來何故說有?以此
[001-0798c]
為異也。


八者異異相障。聞如來說色等諸法
體相空但有名用,眾生心色等諸法若是空
者,不應有生住滅;若實有生住滅,則非是空。
此障對治,佛告舍利弗:「諸法不生不住不滅、
不淨不染。」如是等。此經中對治者,謂量分中
第七分說「何以故?離一切諸法即名諸佛如
來」等,此遣有相見。


九者如名義相障。如來說色等諸法可見可
觸,眾生起心:如名,義亦如是可見可觸。此障
對治,佛告舍利弗:「諸法有名假施設」如是等。
此經中對治者,謂「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等,此
遣依名報義見。


十者如義名相障。如來上說色等法寂靜空
但有名假設。設若如是,眾生起心:如義,名亦
如是,有義故有名。若無義者,云何有名?此障
對治,佛告須菩提:「菩薩不見一切名。以不見
一切名故,不著一切義」如是等。此經中對治
者,謂第十一分中「一切有為法,如星醫燈幻」
等,此遣依義執名見。


對此十障故,說八部《般
若》,究竟一切智滿足。此十何故名障?已一一
或體皆能礙於實解,故通名為障也。


言「金
剛」者,從譬喻為名,取其堅實之義,如世間金
剛。有二義:一其體堅實能破萬物;二則萬物
不能壞於金剛。明此果頭無為法身金剛般
若及十地智惠。亦有二義:一能摧魔怨敵壞
諸煩惱;二者諸魔煩惱不能俎壞。故名金
剛。又凡夫二乘於此理教不能解入,故亦名
金剛也。


「般若」者,乃是西國正音,此魏播云慧明。此
金剛無相極理,體是西實。智慧能照達理原、
[001-0799a]
了諸法相、顯明常住佛果,故曰般若也。


「波羅蜜」者,魏云到彼岸。明此經所詮之理是
常住法身彼岸之體,能令眾生度生死河到涅
槃彼岸,故名波羅蜜也。


「經」者,舊人相傳訓之曰常。依西國正本,云修
多羅。若播其名者,外國云修多羅,此方播
之為本。此明理、教皆有本義。理為本者,明所
詮證法無為之理,能與十二部經言教為本,
故名理為本也。教為本者,明尋此言教能得
證法,故名言教與證法為本。故以教為本也。
故今言經者,非播名也。但此中人,義以經
字顯修多羅處,故言經也。


「論」者,如來滅度後之中,有高行大士號曰婆
藪槃豆,魏云天親。此人實是大權菩薩,現
形通化,遍見如來一代所說大小乘教意。以
此《金剛般若經》文句甚略、義富遠博,世人不
能解此深遠妙義,為眾生故作義釋之為論
也。


所以論初設此二偈者,然論主天親將欲作
論釋此金剛般若深遠妙義,若不㯹顯法體
置於論初、遠馮佛僧在於經首者,則何以作
論解釋此經深遠之義?然如來滅後,聲聞菩
薩諸大論師,凡欲有所制遠解佛正經者,莫
不皆先歸敬三寶,假靈威然後作論。二偈之
興大意在此也。


就此二偈之中分為二段:初有一偈半六句,
明致敬三寶;後半偈二句,釋成致敬之意。就
初六句中,前一句,明此金剛般若理教深妙,
即是法寶之體。第二句,明上法門理教既深,
世間愚人不能解悟,即是出不解之人。第三
[001-0799b]
句,明諸佛菩薩俱能通達,此顯佛僧二寶,即
是出能解之者。第四句,以諸佛菩薩能通達
此理,故教導我等宜修吏教,此障吏敬之
或。第五、第六二句,重釋致敬之意也。下半偈
兩句,偏釋菩薩有可敬之德也。


「法」者,以軌則為能。又法名自體不失己相。何
者是法家自體相而言不失?明此金剛般若
甚深妙法能防生死非法,不令眾生墮三惡
道,能令眾生得人天二乘果,乃能令眾生十
地行滿終得佛果至極之樂,故名為法也。
「門」者,明此金剛般若理之與教皆能津通行
人遠詣佛果,故名為門也。「句」者,即此金剛般
若能詮之教也。「義」者,是所詮證理。明此般若
理教深妙,非諸凡夫二乘心心意識之所能
解,乃是如來八部之終、隱覆之說。所以得知,
如下經云「如來說眾生即非眾生」等,此即是
句義。理教難解,故言句義也。「及次第」者,明此
法門十二段分數次第。從此一段至此一段
生起法用,或時次第、或時超越,所以難知。下
經文「云何住」者,生下住分。「云何修行?云何
降伏其心」,生下如實修行分。此即是次第之
意難識,故言及次第也。


「世間不解離明慧」者,
上句雖明般若,理教難,法體未知,不解者
誰?是以第二句明世間愚人不能解。世間者,
眾生世間也。不能解者,此凡夫之人未得聞
思修等法出世間勝解斷除惑障永盡生死,
故不能窮達理原悟此深法也。應問:世間愚
人何故不解?即答云:以離明慧。離明慧者,前
愚人未得初地已上真無漏解斷除癡闇,故
言離明慧,以離此出世間明慧故,不能解此
[001-0799c]
般若深法也。


「大智通達教我等」者,上句雖明
不解之人,猶未影能解之者,是以第三句明
諸佛菩薩俱秉妙解能達斯理,此即並出佛
僧二寶也。大智通達者,諸佛如來二障永盡、
種智圓滿,照窮此法門理教斯盡,更無勝者,
故言大智通達也。若據菩薩而論,亦漸除惑
障,分有種智,片悟同佛,解此法門句義次第
所以,亦得云大智通達也。第二意若此般若
理教甚深難解者,論主何由得解作論解釋?
故答大智通達教我等也。教我等者,此明論
主自云諸佛菩薩有大方便,於己所得無名
相理作名相說,訓導於我并餘論師及一切
眾生,故得解此般若深義、作論解釋,功由大
聖,非我自力能解,故言教我等也。


「歸命無量
功德身」者,上雖辨所敬人法,未論致敬之意,
是以第四顯吏敬之。或此金剛般若甚深法
門,乃是諸佛之母,能出生現果常住涅槃體
偏無量功德,故所以歸命。又諸佛菩薩各有
十力、四無所畏等無量大功德聚,能以前理
教導於我,有莫大之恩,故亦言歸命。此一句
應遍在上第三句下,皆言歸命也。


「應當敬彼
如是等」者,此下兩句重釋第四句致敬之意。
上雖云歸命,猶未展敬仰之心,將欲更重以
三業致敬故,以總舉前所敬人法來,故應當
敬我如是等也。


「頭面禮足而頂戴」者,上雖云
致敬,未出致敬之所以,此句正辨恭敬之事
也。頭者一形之重,足者身之所輕,今以己
所尊,禮彼佛僧之早,此乃方顯處敬之至
也,故言頭面禮足而頂戴。亦應言意業尊重、
口業讚嘆,但以偈使故略也。此一句亦遍在
[001-0800a]
上三寶之下,皆言頂禮也。


「以能荷佛難勝事
者」,此兩句半偈別釋菩薩有可敬之德。論主
此中假設疑意云:諸佛如來具三達明解鑒
盡萬法,超學地之表,無能過者,可名大智,理
合致敬。菩薩既位居學地,處不足之境,理
解未圓、斷惑不盡,何得名為大智,敬同佛
也?故偈釋言以能荷佛難勝事。何者是佛
家難勝事而云菩薩荷負也?今明佛家難勝
事者,即此般若理教宗深致遠,非是凡夫二
乘圖度之境,故不堪受持流通益物。然菩薩
大士獨秉妙解負斯重任,於如來滅後像
正法中受持洪化、繼軌先聖。此即是荷負佛
難勝事,故功齊諸佛,故得名為大智通達,致
敬同佛也。此明菩薩有二種:一者初地已上
菩薩,已積行僧祇,現見理原,斷除煩惱,自證
而說,故能荷負受持流通益物。二者地前信
地菩薩,亦積行來久,一大僧祇欲滿不滿,雖
未現見理原,以能髣髴見理相似解,深伏煩
惱,故亦能荷負受持流通益物也。


「攝受眾生
利益故」者,今言菩薩在像正流通般若勝
法,為當自為悕於名利?為當為利於物?故
偈下句言攝受眾生利益故,明菩薩大士於
佛滅後流通此經,乃為曠兼群生、等潤含識。
故以法錄物令從己化,使獲出世無上菩
提無盡之福。此明不為自利,故言攝受眾生
利益故也。


此前二偈,是論主歸敬三寶,申己
造論之意也。如是已下訖於經末,正辨經體。
序、正、流通義如常辨。於中隨義曲分,凡有十
二段,始從序分終訖流通,即其事也。十二段
解名生起,如下次第廣釋釋可知也。


然十二
[001-0800b]
段中,所以初明序分者,然如來將欲說法故,
以威神冥加召集有緣為興發之由,故名為
序。然諸經明序義次第發起,皆先放光動地
召集有緣,廣作由致然後方說。此經所以異
於眾經者,以如來說法序義凡有多種:一、放
光動地召集有緣廣現瑞相,然後說法。二、不
放光動地廣現瑞相,如來知眾生機感,自然
說法不待請問。三眾中有怯弱眾生,內心懷
疑不放問佛,是故如來自唱:「我是一切智人,
汝何故不問於我?汝若問我,我當為汝說法。」
四、如來威神冥加,與其智力令其說法。五、諸
菩薩在餘處說法竟,至如來所印其所說。
六、有人生疑發問,如來為說。七、如來直以己
相貌為說法之序。今此經序即是第四如來
威神冥加,故說此為序也。如十萬偈般若,如
來具足以三業加須菩提;如大品、八千偈般
若等,此六部中但以口意二業加須菩提;此
金剛般若唯以意加,不具身口也。若此經意
加故說,何故經文不辨其事?以如來說八部
般若,勢分相續不斷不絕故,更不別明也。



初五句,眾經通序: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
婆伽婆;五、住處也。所以一切經初置斯五句
者,有三種義:一、為證成經理不虛,末代生
信。二、為表異外道,以阿憂為吉。三、為息於諍
論,表己推宗有在也。等證生信,所以先明。


「如
是」者,欲使人識經達旨,明金剛般若理教正
如是我之所說,與佛昔說不異故,初明如是
也。雖云今說般若理教與佛昔說不異,而未
知聞者是誰;若無聞者,未必可信。是以第二
次言「我聞」,此明聞之有人,非為傳聽,所以可
[001-0800c]
信也。須菩提雖云我聞,然說必有時。若說無
時節,亦未必可信,故第三次明一時也。雖出
說經時節,然說必有人。未知說者是誰,若是
天魔外道餘人說者,未必可信,故第四次明
能說之人是佛婆伽婆,所說故所以可信也。
雖云此般若理教是佛之所說,未知如來在
何處說。若說無方所,亦未必可信,是故第五
次明說經之處在舍婆提城給孤獨園也。



句中何故初名「如是」者?若依世辨釋名,如是
之義乃有多途,略而言之凡有四種:一者發
心如是;二者教他;三者譬喻;四者決定。發心
如是者,自念:「我當如是發菩提心修諸善行」
等,是名發心如是也。教他如是者,教前人言:
「汝當如是發菩提心修諸善行」等也。譬喻如
是者,又威德熾盛如日光明,智慧深廣猶如
大海,面貌端政喻如滿月,勇健雄猛如師子
王,是名譬喻如是也。決定如是者,我如是見
聞等,是名決定如是也。今言如是者,但取第
四決定如是,明須菩提自云我親從如來聞
此金剛般若理之與教,我之所說如佛所說,
不多不少不飾不謬,決定如是,無有傳聞之
失,故曰如是也。


「我聞」者,如是之義聞必有人,
故次云我聞。此中誰自稱我而言我聞?解者
多道:須菩提言我與千二百五十比丘同聞
此經,故曰我聞。然理通而言亦得通。阿難云
我聞別義則非也。三種阿難,大小中乘傳持
三乘法藏,其義可知也。何以得知?須菩提云
我聞,非餘人也。凡有二義驗知也:一以經文
下校量分中須菩提問「當何名此經?我等云
何奉持」,以此文來驗,故知今言我聞者是
[001-0801a]
須菩提。雖復當時須菩提有如是問,後時言
我聞者,何必是須菩提也?復更以何文驗知
是須菩提云我聞也?昔如來滅後,凡有三時
結集法藏。初在王舍城因陀羅窟中,五百比
丘結集法藏,舍利弗等諸羅漢比丘各自稱
言:某甲經如是我聞佛在某處說。後時為惡
國王壞滅佛法,自此以後復有七百比丘重
結集法藏,皆云某甲經我從某甲比丘邊聞,
不云我從佛聞。此之再集,並是小乘之人結
集法藏。又復如來在鐵圍山外不至餘世界
二界中間,無量諸佛共集於彼,說佛話經
訖,欲結集大乘法藏,復召集徒眾,羅漢有八
十億那由他,菩薩眾有無量無邊恒河沙不
可思議,皆集於彼。當於爾時,菩薩聲聞皆云
如是我聞如來在某處說某甲經。須菩提云
金剛般若經如是我聞佛在舍婆提城說,故
知今言我聞者是須菩提也。


「一時」者,既曰
我聞,說必有時,故次云一時。然時有多種,或
有一念時、有日夜時、有百年時、有一劫時、有
春秋冬夏時。今言一時者,非此等時,正是如
來說此金剛般若經時。雖言一時,不云某年
某月某日說,故不知何時也。如《大華嚴.世間
淨眼品》,如來即成道日,在寂滅道場說;〈十地
品〉,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說;如十萬偈
般若,如來成道五年說。經有成文。餘七部般
若但云一時,皆不知何年說也。《如來藏經》,佛
成道十年說。如《大集.寶幢品》,佛成道一年,
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說。〈陀羅尼自在王品〉,
成道十六年,在欲色二界中間說。經有明
[001-0801b]
文者即便可知,經無明文者即不可知也。
然說此經時雖不知幾年,足知中後時說。何
以得知?經云「食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得食
還園食訖,諸比丘方集說此經」,故知中後說
也。相傳云:如來一代成道乃至涅槃,恒說《摩
訶般若》、《華嚴》、《大集》未曾斷絕。此《金剛般若》八
部之中是最後說也,須菩提直道我聞一時,
不云幾年,是故但言一時也。上雖云如是
般若理教我聞一時,未知從誰邊聞。若餘人
邊聞,則不可信。今言我從佛聞,明知是如來
所說,所以可信故。


次言「婆伽婆」。然此名乃是
西國正音,魏無正名相播,故仍存胡本。義
釋云能破煩惱,或云具足功德智慧,亦言有
大名稱天人歸敬,亦云能降伏天摩制諸外
道。如是等義乃眾多,非可具論,且云斯四
耳。依西國正本,一切經首皆言婆伽婆。此
方經初多云佛在,時有安婆伽婆,亦有並存
二名者。此第四明能說人也。


前雖云從佛邊
聞,未知如來於何處說。若無方所,則不可信,
故次云「在舍婆提城」也。然如來法身妙絕形
相,常在聖行梵行中住。故下經言「諸佛以不
住道為處」,如是身者豈有頑域方處?而言
在舍婆提者,明諸佛應現正欲赴眾生感。眾
生既有方所,故聖亦同之。又欲令未來眾生
知如來在此處說金剛般若,生敬重心,或時
禮拜、或復讚嘆、或時起塔、香華供養尊重,器
世間生功德故。此舍婆提城者,昔劫初有仙
兄弟二人,弟名舍婆,魏云幼小;兄阿婆提,
魏云不可害。此二人住彼處求道,即因為
[001-0801c]
名。弟略去婆,兄略去阿,二名雙存,故曰
舍婆提城,亦言舍衛城。如因拘尸那仙人,名
拘尸那城;因迦毘羅仙人,名迦毘羅衛城。此
皆因人為名也。唯阿踰闍城因事為名,魏云
不可除伏城也。


「祇樹給孤獨園」者,上雖云在
舍婆提城,其處猶寬,是以第二指其別處也。
祇者,外國音,其國太子名祇陀鳩摩羅。祇陀
者魏播云太子,鳩摩羅者魏播云童子。
樹者此方之名也。此園先屬太子,須達長者
後時以黃金布地買得此園,廣集貧窮孤老
於中養濟,又復於中造立精舍,時人因名給
孤獨園。雙舉兩主,並置胡漢之名,故曰祇
樹給孤獨園也。


「與大比丘眾」者,前雖云我聞,主知與誰同
聞,故列同聞之人皆是羅漢眾也。「千二百五
十人」者,舉現在大數也。若作六句,此同聞人
應是第六句。若作五句,則我聞中攝也。依下
流通分中具列菩薩,四眾八部聞經歡喜,何
故此中但云千二百五十比丘,而不具列諸
眾者?出以此經其義雖廣而其文至略,故此
序分中不廣辨同聞之人,但出大比丘之數,
常隨徒眾後則具列也。餘經皆列名嘆德辨
數在先,所以此經𨷂不列名、不嘆德者,亦
以文略故也。大比丘者,義乃多種,今但取斷
煩惱盡得羅漢者以之為大比丘。此中不取
白四羯磨等九種比丘,故曰大也。比丘者,外
國正音,此方義釋或云乞士、或云破惡、或云
怖魔,無正名相播,故仍存西本也。


「爾時世尊食時」者,日中前時,表沙門少欲,食
[001-0802a]
必有時也。


「著衣持鉢」者,表出家人知足之相,
唯三衣鉢更無餘長,出入隨身猶如飛鳥不
捨二翼,去住隨意情無繫戀也。


「入舍婆提大
城」者,傳云祇園在此城東,從外而入也。大城
者,此城寬博縱廣十二由旬,居民凡有十八
億家,故曰大城也。如來所以入城者,為乞食
故也。然如來法身金剛之體不假食而立,所
言如來乞食者,如來現行乞食有多種利益,
是故如來入城乞食。若具辨乞食利益乃有
多種,經中但云二十,今且論其十種:一者如
來入城乞食,眾生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
好,妙相莊嚴如須彌山王,發菩提心求如來
身。二者聾盲瘖痾諸苦眾生見如來,暫時
止苦發菩提心。三者諸豪貴長者自恃種性
生於我慢,見如來威德嚴儀挺特異世,憍慢
心息發菩提心。四為守護女人有三鑒:在家
為父母所護,出嫁為夫主所護,老時為子所
護,及懈怠者不能見佛,見如來入城,情懷
歡喜發菩提心。五為釋梵四王、天龍八部導
從如來,各各以天香華伎樂讚嘆供養如來,
此中諸人見即生念:「諸天尚捨天樂供養如
來,我等何以不爾?」便學諸天神祇廣設供養
發菩提心。六如來入城乞食,四天王各奉一
鉢,如來受已合四鉢為一。佛現如此不思
議事,見者歡喜發菩提心。七為貧富二人施
食。然富人饒食,欲多施如來,便見如來鉢
空,故得多施。貪者食少,懼不敢施,便見如來
鉢滿,故得少施。令各稱意,都此希有之事,故
發菩提心。八為如來鉢中盛百味飲食,皆不
[001-0802b]
雜亂如異器盛;施一切眾僧及諸眾生,食之
不增不減,見者歡喜發菩提心。九為未來弟
子為俗人譏呵云:「汝師如來尚不乞食,汝
何故乞食?」是故如來現行乞食也。十者如來
金剛之體身內不空,又常在三昧,其實不食,
唯有諸天知如來不食,為化眾生入城乞食。
現行乞食有此多益,故入城乞食也。


「於其城中次第乞食」者,西國法四性住城內,
屠兒魁膾居城外,若入城時搖鈴為拭,各自
別行不相雜合。今言次第者,城內四姓中不
捨貧從富,又不棄賤從貴,故云次第乞食。若
爾佛於眾生則心不平等也?此明如來心非
不等,但隨國法故也。然如來亦入下賤家乞
食,如來設至下賤家者不令人見,若剎利、婆
羅門等見則便譏呵云:「沙門不清淨人,乃從
下賤人乞食。」遂不生敬重。若諸貴不生敬
重,則佛法不立故。西國沙門多不從屠兒旃
陀羅而行乞食,又亦不到惡象惡馬惡狗等
家而乞食也。唯有如來一人得次第乞食,其
餘比丘一向不得次第乞食也。


「還至本處」者,
乞食得已,還至祇園也。


「飯食訖」者,如來不食
現食,所鉢分為三分,一分置草葉上施陸地
眾生,一分置水中施水中眾生,一分自食。
然如來其實不食,唯有諸天知如來不食現
食也。


「收衣鉢」者,疊僧伽梨,洗鉢已著常處
也。


「洗足已」者,然如來腳足猶如蓮華塵水不
著。諸佛常法受步行法,然如來行地,離地四
指足不躡地,下生蓮華承如來足,豈有塵
垢?而言洗足,示出家人威儀嚴淨有可敬之
[001-0802c]
相也。


「如常敷坐」者,此非是人天八部所造、弟
子所敷,亦非如來念故方有,明諸佛如來殖
因深厚,自然報有七寶堂閣眾寶妙坐,不假
施設,故云如常敷坐。佛欲坐則有,去已則無
也。結跏趺坐者,四威儀中坐威儀勝,若行住
者則多疲惓,久而無患又隨順三昧,見者歡
喜皆發菩意也。


「端身而住」者,此明如來身
業。表明如來離威儀濁,有三昧相儼然不動,
如鑄金像、如木索人也。


「正念不動」者,此明如
來意業。專心一境得勝三昧,更無移躁故不
動也。正念既是心法。何以可知?然正念雖是
心法,冥漠難惻,以形靜驗心足知有定。如得
定比丘,或一日不動、或七日不動。以身不動
故,明知內心有定。自此前其序分。


「爾時諸比丘」以下訖「善付囑諸菩薩」,此是第
二段經,名為善護念分也。此所以名善護念
者,須菩提既得如來冥加之力,將欲稟如來。
此冥加力故親對如來,為諸菩薩說金剛般
若,欲問地上三種事發起下經故。初首嘆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善付屬諸菩薩」,此明如
來善能教化根熟未熟二種菩薩,令世間解
滿,速入性地及初地大乘法中故。次明此第
二分也。


「諸比丘」者,此猶是如來常隨徒眾千
二百五十比丘。而所以言「來詣佛所」者,此
諸比丘常法各在四面,離佛住處或一百二
百步外,隨己所宜如法行道,不得近佛。若近
佛者,則多妨丙,是故遠住。如來乞食自持
衣鉢不將弟子,又諸比丘各自乞食不隨如
來。如來常法,食後為四眾八部如應說法,是
[001-0803a]
故如來威力冥加,令諸比丘來詣佛所也。若
如來不以意力加者,則諸比丘無由得來也。


「爾時惠命須菩提恭敬而立,白佛言希有世尊」
者,一切聲聞菩薩於如來前凡欲有所發問,
若不蒙佛加被則不敢發問。然須菩提若實
是聲聞,則要假佛加方能發問;設是方便菩
薩權為聲聞,亦假如來加被方能問也。如來
向來始欲集眾而未有所說,須菩提有何因
緣,於大眾中便嘆如來言「希有世尊!如來善
護念善付屬諸菩薩」者,以須菩提先得如來
冥加力故,智惠辨才與佛無異,將異諸菩薩
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欲問如來地上三種事
發起下經,是故嘆言希有世尊也。此言希有
者,非謂以時時有故為希有也。此音希有,乃
云為增,亦言為能,亦可云善也。此明如來
快能護念付囑二種菩薩,應根授藥不差機會,
不令失受道之時,故曰希有也。


「如來、應、正遍
知」者,略嘆三號也。


「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屬諸
菩薩」者,汎論菩薩有二種:一者初地以上出
世間菩薩;二者地前世間菩薩。地前菩薩復
有二種:一者外凡;二者內凡。就內凡菩薩復
有二種:一根熟;二者根未熟。今言善護念者,
嘆如來善護地前姓種解行根熟菩薩。善付
屬者,嘆付屬習種性中根未熟菩薩。此二種
菩薩所以言護念付屬者,若如來不護念付
屬者,此菩薩起心發行所觀境界容有錯謬
退失,不能決定入於性地,乃至或時逕劫住
世不能速入初地,故須如來護念付屬也。根
熟者,性種解行中,觀三種二諦、二種無我,一
[001-0803b]
大僧祇欲滿不滿,欲證髣髴見理,無生法忍
光明已現在前分中,具足功德智惠二種莊
嚴等,八萬四千諸波羅蜜決定能證。初地永
不退失,故名根熟,而未得名為初地已上證
無生法忍大力菩薩也。根未熟者,習種性中。
然此習種性人亦有二種:一者一往決定;二
者不定。不定者雖習世間聞思修等功德智
惠諸波羅蜜行,未能決定入於性地乃至初
地,容有進退故,名此退人,為根未熟也。如七
種發菩提心人,前三種人多是不退,後四種
人或退不退,若遇諸佛菩薩善知識則不退
轉,若不遇善知識,退菩提心,轉入外凡二乘
之地。此是習種性人有退不退。或云性種菩
薩猶退墮地獄,《樂莊嚴經》中道「性地菩薩決
定不退」,是以《寶鬘論》中有人問龍樹菩薩
云:《地持經》中道「性地菩薩退墮阿鼻地獄」,此
義云何?龍樹菩薩答言:《地持經》雖云「性地
菩薩墮於地獄」,我不敢作如是說。何以故?《不
增不減經》中明性地菩薩畢竟不墮地獄。又
《樂莊嚴經》中說「性地菩薩若一時殺閻浮提眾
生,雖有此罪猶不墮地獄。若四天下乃至三
千大千世界眾生,亦不墮地獄。何以故?此人
曠劫修行、多供諸佛,功德智惠善根純熟。雖
造重罪,以福德力大故,罪即消滅不墮地獄。
如大熱鐵𨫼,以一渧水投之於上即自消滅」。
以此驗知,性地菩薩不墮地獄。若爾者,二經
相違云何會通?解云:《地持經》中道言入者,催
怖地前菩薩,令其生懼,速證初地,非謂實入
阿鼻地獄。如《十地經》中七勸,勸八地菩薩言
[001-0803c]
「汝莫樂住寂滅定」,然八地菩薩既位出功用、
永絕識務,念念無生、運運自進,豈有樂住寂
滅假勸方進也?欲令速入九地十地乃至佛
地,是故如勸,非謂實樂住寂滅。何以知然?故
經言「亦莫捨此忍門」,明知非實樂住也。此亦
如是,實不墮地獄。言其墮者,欲令速證初地,
非謂實墮也。故知性種以上一向不退也。所以
言善護念者,唯依根熟菩薩,善付屬但依根
未熟者。明諸佛雖有自在之力,但能度於有
緣眾生,不度無緣。何者是有緣?如《海龍王經》
說「諸佛從因地來,以四攝六度等法所攝於
佛有緣者,如來自度故」。就根熟眾生,明其護
念。不為如來四攝等法所攝者,於佛無緣,付
囑諸菩薩有緣善知識,念於聞思修等,已得
行中不退,未得行中其於上上證法勝進不
失。然如來非不善護念根未熟者,亦非不善
付囑根熟之人,但出經者意不能煩文,且上
舉一邊也。


論曰「善護念者,依根熟菩薩說」等
者,論主先分處二種菩薩也。又言「云何善護
念善付屬」者,將偈解釋,故假設此問。問:
如來以何等心行、作何方法、與何念力名護念
力,名護念付屬二種菩薩?是故即以偈答「巧
護義應知」。然此論主凡作八十行偈,以釋此
經。前之二偈,論主將欲造論,先明歸敬三寶、
申己造論之意。自下有七十七行偈,正釋經
文。最後一偈,作論既竟,讚嘆迴向也。此巧護
一偈明何等義?正釋前經中希有等經。然此
希有,嘆如來快能念付囑二種菩薩,故名為
巧,即以此巧護為希有故,以此巧釋希有也。
[001-0804a]
「護」者,通釋善護念付屬。此偈應云善護念付
屬,但以偈俠故單舉護也。義應知者,理正如
此,勸問者令知也。


然此一句釋善護念付囑
已竟,第二句所以復言「加彼身同行」者,此為
釋上經中疑難。難云:此經不應如是說,應言
善護念諸眾生、善付屬諸眾生。所以然者,明
如來慈悲平等被物無私,應遍念六道不遺凡
聖。若言護念一切眾生,則義通凡聖;直云護
念菩薩,但攝修行之人,則統收不盡。何故
不云善護念諸眾生,但云護念諸菩薩也?故
答「加彼身同行」。言護念諸菩薩者,即是護念
一切眾生。加持彼身者,如來以智惠力加二
種菩薩身,令入性地,乃至初地證智也。若爾,
還復前疑:猶是如來唯護念菩薩,不護念眾
生。故下二字云同行也。同行者,即是菩薩以
四攝六度攝取一切眾生,以為伴侶、以為眷
屬也。若爾,菩薩也修萬行,而眾生未修,云
何言同行也?答:意欲明大士覩真如佛性,於
平等理中得相似解,亦得相似一體悲心,故
不見眾生異於我身、我異眾生,我身修行
即一切眾生修行。此明菩薩與眾生同,非異
眾生同於菩薩,故云加彼身同行也。明諸
佛加菩薩化眾生迭傳相攝,即拘瑣法門也。
此一句,理而言之,通釋二種菩薩;別而言之,
唯釋善護念也。


「不退得未得」者,釋經善付
囑。得者,已前修行也;未得者,所未修行也。
不退者,欲令習種性人於向已得行中堅固
不失、未得行中令勝進不退,故付善知識也。


「是名善付屬」者,結句,應言是名善護念、是名
[001-0804b]
善付囑,以偈俠故略也。


「云何加彼身同行」
者?論主提偈中第二句,依下答分為二問:一
問云何加彼身?二問云何為同行也?下答亦
有二:「謂於菩薩身中與智惠力,令成就佛法」
者,答第一加彼身。明菩薩蒙佛加故,得勝智力,
亦成就初地佛法也。「又彼菩薩攝取眾生與
教化力等」者,答第二同行。明菩薩以佛加故,
得教化力,能利益眾生,即是同行也。「云何不
退得未得」者,問偈中第三句,云何為得?主得
中不退也。故答「謂於得未得功德中懼其退
失,欲令習種菩薩於二行中固解不退,故付
智者。又得不退乃至付屬應知」者,雖云得未
得中不退,未知何等法中不退,故出「謂大乘
法中不退、大乘法中勝進也,不捨大乘」者,
令不捨因中菩提心慈悲無量等行,及果頭無
為法身大乘法也。
《金剛仙論》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