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b0009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懸示-清-來舟 (CBETA)



No.365-A序



昔長水大師。詮解首楞嚴經。講演之日。天雨寶華。其
箋疏之地。賜額楞嚴講寺。人稱其疏義。語簡而義豐。
事詳而理密。薈撮有唐惠振慤沇諸家之長。含攝賢
首五教起信五重之要。箋解名家。至今推之。廣度法
師。嗣法賢首。荷擔教宗。任講席者。三十餘載。予延主
栴檀方丈。缾華鉢水。蕭然掩關。肆力詮解。數年於茲。
都人士雅重久以為長水之儔也。以本生心地觀經。
文言流暢。旨趣幽深。自唐迄今。未有疏解。因攷證羣
經。融會諸論。精研靜想。印以一心。發科起分。準長水
楞嚴義例。著成疏解十一卷。乃深自謙抑。名曰淺註。
而請序于予。予觀其首疏四恩言。君臣父子之際。如
疎鐘警曙孤角吹霜。不自知其感發之深也。至無垢
性阿蘭若諸品。如古木寒蟬空山清磬。惘然若失者
久之。及夫觀心而真諦現前。瘥病而空有雙泯。則秋
月獨明寒江逈碧。超然立塵滓之表矣。茲義出將雨
華賜額復見於今。然猶曰淺註。豈尚有待夫後賢之
鈎深晰奧者耶。是非予所知也。經云。是經福力難思。
[001-0852c]
能令所在國土豐樂。則疏經之功。誠足裨
國家聖治於無疆。寧僅度諸有情。普證無上正等菩
提。以弘報佛恩而已哉。故不辭而序之如此。


康熈丁丑歲仲春穀旦和碩莊親王序

No.365-B序



嘗觀佛之有經。其寓義也甚微。其闡道也至大。大
則天地皆為所包容。微則空色悉歸於一致。所以
然者。端在勤修心地。以觀想於神化而無餘。是故
大鈔諸經。性相等論。極洪慈之無際。示秘悟之多
方。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斯言洵稱明鑒也。但口
誦經藏。而輒礙迷津。身受法戒。而真元不悟。懸擬
菩提。昏如長夜。自非經篆之玄機。不足以開悟禪
宗也。亦以奧義未窮。沉淪誤墮。則註經之有功於
佛氏。豈淺鮮哉。廣度法師。博覽羣經。鈎深握要。體
賢首之成訓。運一己之神明。萬理歸懷。不同浮響。
應緣闡教。高竪法幢。三十年來。未嘗輟席。庶幾不
辜其志。而躬膺大道矣。獨心地觀一經。旨趣淵源。
渺無疏釋。法師所以持心攻苦。考諸經論。積之三
載。而註解始成。丙子孟秋。將付剞劂。請序於予。予
固知佛教精微。經言秘邃。如窺天而莫測其高也。
如探海而莫窮其際也。又安得以管見而妄置一
[001-0853a]
詞乎。及閱其註釋。理若珠聯。義同璧合。不禁拊心
稱快曰至矣盡矣。經之纖悉畢出矣。參玄入道。較
若指掌矣。使非修心地。以神其觀想。由觀想以融
其心地。而無機不徹也。又烏能臻此。由是而益知
經義之大。可以包容天地矣。經義之微。可以渾然
色相矣。即舉大鈔諸典。性相旨趣。以及波羅蜜之
三根九品。無上道之一德四行。而了然心佛。萬殊
一貫。法師不誠大覺中人乎。敬具俚言。罔慚固陋。
亦以表揚
佛訓。道垂不朽。炳若日星。以俟眾生之自悟焉。云爾。


康熈三十五年歲次丙子孟秋吉旦
原爵多羅惠王半龕主人敬題。
[001-0853b]

No.365-C心地觀經淺註本序



余於齠齓。知有此經。既入空門。間一繙閱。始知文
言流暢。旨趣幽深。欲識玄微。輒茫然無是處。蓋不
得義意所在云。遂徧參知識。親近講肆者。無虗日。
每大鈔諸經。性相等論。無所不聽。獨此一經。不得
而聞焉。何也。良由不得疏解故也。是以教家不傳。
人罔解義。因感慨繫念。意欲解釋。以利器未成。徒
增慚愧耳。由是博覽群經。神會諸論。時將捉筆。猶
為講席所累。三十年來。未果其願。所謂法不虗應。
應必有時。于癸酉春。客席之暇。仍再究神會。豁然
貫通悟知心地法門。截流到岸。一念薰修。即心是
佛。所以經云。此心地法門。一經耳根。攝念觀心。薰
菩提種。不久得成無上菩提。又云三界之中。以心
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是
知心地觀門。廼修行之關鍵。入道之樞機。故佛之
成與不成。但在觀心之能與不能耳。良以一切眾
生。俱有如來智慧德相之心地。以物欲妄想所蔽。
而不自知。故懷寶迷[邱-丘+看-目]。抱珠乞丐。聖人觀之。誠為
[001-0853c]
可愍者也。於是世尊。將欲啟發此心。指示令悟。先
說四恩應報。欲明真諦。故就世諦以正此心也。次
說廣讚出家。既明世諦。故就真諦。以決其志也。無
垢性。阿蘭若。調伏其妄。而攝持其真也。樂遠離行。
警策恐怖。治此心也。彌勒慈尊。廣求觀門。修此心
也。及乎波羅蜜三根九品。復警以真師難遇。無上
道一德四行。而皆會為功德莊嚴。觀心助神呪。若
萬病愈於阿伽。成佛託印觀。如風帆揚於順水。菩
提心心即菩提。金剛甲甲為心用。自他兼利。一世
功成。至哉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頓教法門歟。嗚
呼。時丁末法。邪說多岐。權衡正見。賴有斯存。且又
隱於藏函。未獲弘通。余故不揣膚受。謬為疏解。聊
一隙明。以光法施。敢望同志。共報佛恩云爾。



大清康熈三十五年歲次丙子孟秋
佛歡喜日
京都栴檀禪林傳賢首宗第二十八世雲中來舟
序於觀旨法堂并書
[001-0854a]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目次





* 卷首

* 序文
* 懸示
* 科文
* 卷第一之本

* 序品第一上
* 卷第一之末

* 序品第一下
* 卷第二

* 報恩品第二上
* 卷第三

* 報恩品第二下
* 卷第四

* 厭捨品第三
* 卷第五

* 無垢性品第四
* 阿蘭若品第五
* 卷第六
[001-0854b]

* 離世間品第六
* 厭身品第七
* 卷第七

* 波羅蜜多品第八
* 功德莊嚴品第九
* 卷第八

* 觀心品第十
* 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 成佛品第十二
* 囑累品第十三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目次
[001-0854c] No.365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懸示
神京外栴檀寺沙門 來舟述


十門通判


將釋經義總啟十門。



* 一教起因緣
* 二藏教所攝
* 三義理分齊
* 四教所被機
* 五能詮教體
* 六宗趣通別
* 七品目次第
* 八傳譯時年
* 九總釋名題
* 十別解文義


夫十門通判者。始於賢首。富於清涼。然隨經定義。各
有廣略。如華嚴懸談。彌陀疏鈔。概可知也。今則列名
遵古。開章從省焉。


夫十門生起者。謂聖人設教。必有由致。故受之以教
起因緣。教理既陳。屬何藏乘。故受之以藏教所攝。既
知歸屬。義理如何。故受之以義理分齊。義理既明。未
委何被。故受之以教所被機。己知所利。猶迷能詮。故
受之以能詮教體。能詮既悟。尚昧宗歸。故受之以宗
趣通別。雖識趣向。未審品目。故受之以品目次第。既
知品目。未明傳譯。故受之以傳譯時年。教義既知。未
明綱要。故受之以總釋名題。雖明題意。臨文難辨。故
[001-0855a]
受之以別解文義。前八義門。後二解經。與天台五重
玄義。少有詳略。義如貫索。用釋。眾經。皆同意也。


一教起因緣


第一教起因緣者。言聖人設教之所為也。然有總別。
總則通於一大時教。酬因酬請。顯理度生諸經皆是
也。法華云。諸佛世尊。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開
示悟入佛之知見。即諸經之總緣。此經以心地觀門。
入佛知見。別局當經。略示十種。一警策凡迷。自知因
果故。二直示法界不離心地故。三引諸凡小修習佛
智故。四顯四恩應報引發菩提故。五挽回邪逆令信
正法故。六示菩薩行較量難易故。七十度兼修自他
兩利故。八降伏妄心薰修正觀故。九正明蘭若斷疑
生信故。十顯密並陳疾成佛果故。


第一警策凡迷自知因果者。夫源清流潔。形端影直。
善惡之報。果因不異。現前易見者。如形影源派。雖愚
亦信而不疑。隔世難通者。如善惡因果。在智猶疑而
難信。故我世尊將說此經。以同體智光。圓照法界。現
生佛之始終。明善惡之趣向。使在會者。見相而警心。
自信而不疑也。


二直示法界不離心地者。三界唯心。眾生迷而不識。
萬法唯識。諸佛證而自知。故佛放光明洞然法界。將
示情器之萬殊。不離生佛之方寸。此世尊萬德吉祥
紋。放光表法之正意也。


三引諸凡小修習佛智者。凡為六道生靈。小謂二乘
權教。通迷一等之心地。終纏二種之生死。故我世尊
[001-0855b]
直指妙心。開通真觀。欲令凡外權小。齊證菩提涅槃。
經云。我今演說心地法門。引導眾生。令入佛智是也。


四顯四恩應報。引發菩提者。大道悠弘。小機聞而河
漢其言。曲成易見。常士受而苟就其事。故我世尊。先
陳四恩應報。為投機之談。引勸菩提應發。為究竟之
說。經文。即度五百長者。始終因緣是也。


五挽回邪逆。令信正法者。背正道之謂邪。忤父母之
謂逆。此實造業之機墮苦之緣也。故我世尊。示正見
以轉邪。開孝道以回逆。此則去禍因之惡積。啟善以
之緣昇。經文。即智光長者子因緣是也。


六示菩薩行較量難易者。發兩利之心者。曰菩薩。即
佛果因地之名也。然心無不同。操修或異。故我世尊。
明示曲直。言在家出家之不同。故指蘭若清淨靜修
則易。居家煩冗入道則難。經文即阿蘭若。離世間等
品。皆此意也。


七十度兼修自他兩利者。鵬程海運。則九萬可圖。道
假行門。則三祗易越。自利利他。菩薩之道。六度十度。
菩薩之乘。必也。去在家而居蘭若。方為真實。去塵勞
而就清淨。便易初心經文。即波羅蜜品。彌勒所問是
也。


八降伏妄心。薰修正觀者。妄心為生死之機。正觀為
入道之門。背正觀而逐妄心者。即六道之凡夫。伏妄
心而入正觀者。即三乘之聖賢。良由觀有權實故乘
分小大之別。今則直指心地。標名正觀。妄心歇處即
[001-0855c]
菩提。觀慧明時同法界。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
觀心者。究竟解脫等是也。


九正明蘭若斷疑生信者。佛雖明示蘭若。為修行菩
提道者。所當依止。惟恐信受不篤。故引證諸佛菩薩。
從此修證而得道果。所以盡大眾之餘疑。而增明樂
欲之心也。經云。十方諸佛所依故。三世諸佛得道故
皆是意也。


十顯密並陳疾成佛果者。上根利智之人。直一蹴而
臻聖城。慧淺業重之機。必雙修而祛惑障。故我世尊。
顯密並陳。正助齊舉。欲使利鈍之流。皆入心地之觀。
經文。明手印真言處。皆此意也。以上教起因緣竟。


二藏教所攝


二藏教所攝者。先明藏攝。次明教攝。今初明藏有二。
一三藏。二二藏。藏者。以含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
三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達磨藏。今
初修多羅亦名修妬路。亦名素呾纜。皆梵音楚夏。義
無異也。古德譯為契經。謂上合諸佛之心。下孚眾生
之性。故曰契理合機之經也。經有多義。會之不出貫
攝常法。貫。謂貫穿義理。攝謂攝持根機。常謂諸佛不
易之道。法謂天下共遵之規。此略存兩方。省取四義。
餘繁。不能徧及。


二毗奈耶藏者。亦名毗尼。梵語之具略耳。此翻為調
伏。調謂練三業而欲淨。即作持也。伏謂制諸惡而不
行。即止持也。就所詮之行彰名。故云調伏之藏。或翻
毗尼為滅。言滅業非滅煩惱得滅果。梵語又名尸羅。
[001-0856a]
或云翅呾羅。此翻清涼。謂離生死之熱惱。證寂滅之
清涼。或亦名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此皆律藏之
異名也。


三阿毗達磨藏者。阿毗譯對。達磨譯法。法有二種。一
名勝義法。即涅槃常住之理也。二名法相法。即四聖
諦之相也。然所對之法既二。能對之慧亦二。一者。對
向。向前涅槃。二者對觀。觀前四諦。由對果對境。故名
對法。葢即論之通稱。以所詮而立名。舊譯為無比法。
以詮勝慧立名。亦名優鉢提舍。此云論議。以佛法至
理。假論議而詳明。慧悟所由生也。以能詮之體立名。
以上三藏者。攝盡一大時教該通大小諸乘。考其所
詮。各有通局。就局而言。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
學。以通言之各相交攝。今此經者。正屬修多羅藏攝
也。傍亦兼屬二藏。若以經攝藏。三藏具含。以三卷頌
中說戒故。彌勒難問有論議故。


二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薩藏。由前三藏。開為二乘。
詮小乘者。名聲聞藏。詮大乘者。名菩薩藏。莊嚴論云。
此三藏。由上下乘別故。復為聲聞藏。及菩薩藏。若約
乘分藏。理宜為三。由辟支不借教故。出有佛世。聲聞
攝故。所以分二。今此經者。為菩薩藏攝。以此攝彼。二
皆具含。亦有聲聞名行故。


二教攝者。夫教海冲深。法雲彌漫。智光無際。妙辯叵
窮。以無言之言。詮絕言之理。以無說之說。酬無盡之
機。極位所承。凡情難挹。今乘理教之力。略明開合之
[001-0856b]
端。如西域東夏弘闡之者。於一代聖言。或開宗分教。
或直釋經文。各隨所見。咸有據焉。其不分之義有五。
一理本一味。殊途同歸故。二一音普應。一雨普滋故。
三原聖本意。為一大事故。四隨一一文眾解不同故。
五多種說法成枝流故。以斯五義。故不可分。竊恐情
搆異端。是非競作。故以不分為得也。


其分教者。亦有多義。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須分
之。使知權實故。二約佛雖是一音。就機差而教別故。
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而有異故。四言有通別。就顯
說故。五雖分權實。須知佛意有開顯故。以斯多義。開
則得多而失少。合則得少而失多。但能虗己求宗。不
可分而分之。亦何傷於大旨。故今分之。西天東土。分
判諸師。略舉數家。以備觀覺。先明此方。勒為五門。


第一立一音教者。有二師。一後魏菩提流支。言如來
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二姚秦羅什法師。言佛一
圓音。無思普應。機聞自殊。上之二師。前則佛音具異。
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之一義。俱是不分之意也。


第二立二教者。一西秦曇牟讖三藏。立半滿教。以半
字教。謂聲聞藏。說理未圓。若字之有半故。二滿字教。
謂菩薩藏。談理滿足。若字之圓滿故。此依涅槃經半
滿之義。兼幼子學書之喻。故有是判。又隋朝遠法師。
亦同此立。二隋朝延法師。立漸頓教。一漸教。約漸悟
機。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之教。二頓教。約頓悟機。
直入於大。不由於小。頓令得道也。然此雖約機。說有
[001-0856c]
漸頓。而所說法。不出半滿。三唐初海印法師。亦立二
教。一屈曲教。二平道教。屈曲者謂釋迦如來所說之
經。逐其機性。隨計破著。方便委曲。令物生解。如涅槃
經。雖說圓通一極之理。或對權顯實。或會異歸同。故
名屈曲教。平道者。謂盧舍那所說之經。隨其法性。平
等而說。如華嚴經。雖有隨機。各別調伏。皆是稱性善
巧。一時頓演。故名平道教。四齊朝隱士劉虬。亦判二
教。一漸教。始自鹿苑。終至雙林。從小至大。故名漸教。
二頓教。謂佛最初說華嚴。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名
頓教。


第三判三種教者。亦有三家。一南中三教。謂齊朝已
後。江南諸師。立此三教。判如來一代所說之法也。一
漸教。二頓教。此全同劉虬。但加不定教。由漸中先小
後大。而央崛經。六年之內即說。為遮此難。故立不定。
謂別有一經。雖非頓攝。而明佛性常住。即勝鬘金光
明等。是為偏方不定教也。


漸中開合。諸師不同。或但為二。即是半滿。或分為三。
即武丘山岌法師。謂十二年前。見有得道。名有相教。
十二年後。齊至法華。見空得道。名無相教。最後雙照
一切眾生佛性。闡提作佛。名常住教。此與唐三藏。三
時之教大同。真諦三藏。西印土人。依金光明經。立轉
照持。三輪之教。亦大同此。而時節小異。謂七年前說
四諦。名轉法輪教。七年後說般若。具轉照二輪教。以
空照有故。三十年後。具轉照持三輪教。以雙照空有。
[001-0857a]
持前二故。或分為四。即宋朝岌法師。謂於前三時。無
相之後。常住之前。指法華為同歸教。以會三歸一。萬
善悉向菩提故。或開為五。然有二家。一道場慧觀法
師等。於無相之後。同歸之前。指淨名思益等。為抑揚
教。二者即前劉公。不開抑揚。而有教之初。取提胃經。
為人天教。


二後魏光統律師。承習佛陀三藏。亦立三教。謂漸頓
圓。初為根未熟者。先說無常。後方說常。先空後不空
等。如是漸次。故名為漸。二為根熟之輩。於一法門。具
足演說。常無常。空不空等。一切具說。更無由漸。故名
為頓。三為於上達。分階佛境之者。說於如來無礙解
脫。究竟果德。圓極祕密。自在法門。故名為圓。此亦約
化儀。說有前後耳。意明今時堪受頓者。必昔曾受化。
故云根熟。上達之言。義兼地前。分階佛境。即謂地上。


三隋末唐初。吉藏法師。依法華第五。立三種法輪教。
一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即根本
法輪教。二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即枝末法輪教。三我
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攝末歸本法輪教。


第四立四教者。略有四家。一梁朝光宅法師。依法華
第二。立四乘教。謂臨門三車。即是權教三乘。四衢等
賜。即實教大乘。以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俱不得故。並
無體故。諸子皆索故。是知三皆虗指。以為方便。此則
前三是三乘。後一是一乘。


二陳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師。立四教。云一
[001-0857b]
三藏教。此教明因緣生滅四真諦理。正教小乘。傍化
菩薩。二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明因緣即
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正化菩薩。傍通
二乘。大品云。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等。然教
理智斷。行位因果。皆通淺深。不同於共般若。唯共於
淺。三別教。別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說故。此教正明因
緣假名。無量四真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故聲聞
在座。如聾如盲。不名不共。而云別者。兼欲揀非圓故。
以一因逈出。一果不融。歷別而修。不得因果圓融故。
四圓教。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正明不思議因緣。二諦
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
為圓。華嚴經云。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
生。悉受菩提記等。別則教理等皆別。圓則教理等皆
圓。又此四教。由三觀起。從假入空。析體異故。有初二
教起。從空入假。從假入中。有別教起。三觀一心中得。
有圓教起。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
故。又更以四種化儀收之。謂頓。漸。不定。祕密。頓漸同
前岌公。後二謂一音異解。若互相知。名為不定。互不
相知。即名祕密。


三唐初海東元曉法師。亦立四教。一二乘別教。如四
諦緣起經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經等。三一乘
分教。如梵網經等。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經等。然三乘
共學。名三乘教。於中未明法空。名別相教。說諸法空。
是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於中未顯普法。名隨
[001-0857c]
分教。具明普法。名圓滿教。然此大師。大同天台。但合
別圓。加一乘分耳。


四賢首弟子苑公。依寶性論。立四種教。論云。四種眾
生。不識如來藏。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
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薩。言四教者。一迷真異執教。當
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當彼二乘。三真一分滿教。當
彼初心菩薩。四真具分滿教。即當彼識如來藏者。初
教謂諸外道。迷於真理。廣起異執。二謂小乘。於真如
理。隨緣不變二分義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故名為
半。如涅槃半字。三謂但得不變。不得隨緣。故名一分。
而雙辯二空。故名為滿。四由具隨緣不變二義具分。
廣如彼說。


第五判五教。略有二家。一波頗三藏。判一四諦教。謂
四阿含等。二無相教。謂諸般若。三觀行教。謂華嚴經。
四安樂教。謂涅槃經。說常樂故。五守護教。謂大集經。
說守護正法事故。


二賢首大師。所立五教。至下當知。


第二明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
謂那爛陀寺。同時二大德。一名戒賢。二名智光。戒賢
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
論。立三種教。以法相大乘而為了義。即唐三藏之所
師宗。謂佛初于鹿苑。轉四諦小乘法輪。說諸有為法。
皆從緣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緣生無我。翻外有
我。然猶未說法無我理。即四阿含等是。第二時中。雖
[001-0858a]
依遍計所執。而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依他圓
成。猶未說有。即諸部般若等經。第三時中。就大乘正
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即解深密經等。是
故於彼三時。初墮有邊。次墮空邊。俱非了義。後時具
說。遍計性空。餘二為有。契會中道。方為了義。


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青目清辯。依般若
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時教。以無相大乘為真了義。
謂佛初鹿苑說小。明心境俱有。次於中時。於彼中根。
說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全
入平等真空故。後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辯心
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


賢首大師立五教。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
頓教。五圓教。初即天台藏教。若約所說法相者。但說
七十五法。但說人空。不說法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
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故阿含云。貪恚愚
痴。是世間根本等。未盡法源。故多諍論。部執不同。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時。同許定
性二乘。及諸闡提。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未
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廣說法
相。少說法性。所說法性。即法相數。所說法數。擇廣成
略。猶有百法。決擇分明。故少諍論。說有八識。唯是生
滅。依生滅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法爾種子。有無永
別。既所立識。唯業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變。不許
隨緣。
[001-0858b]


三終教者。亦名實教。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
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
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所說法相。亦會歸於性。所立八
識。通如來藏。隨緣成立。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非
一非異。一切眾生。平等一性。但是真如。隨緣成立。依
他無性。即是圓成。一理齊平。故說生界佛界。不增不
減。如是義類。亦有眾多。廣如華嚴懸談說。


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
說。故立為頓。如思益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
於一地。楞伽云。初地即為八。乃至無所有何次等。不
同前漸次位修成。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立名頓。頓
詮此理。故名頓教。總不說法相。唯辯真性。亦無八識
差別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
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雙遣。訶教勸離。毀相
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
生。如淨名默然。顯不二等。是其意也。


五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
信滿心。即攝五位。成等正覺。依普賢法界。帝網重重。
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即華嚴經所說。唯是無盡法界。
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如因陀羅網。重重無
際。微細相容。主伴無盡。十十法門。各攝法界故。


已知五教收盡諸經。不知此經。何教所攝。若以教攝
經。正屬頓教。分屬終圓。若以經攝教。全收五教。更帶
人天。以經中具足五教人天義理故。
[001-0858c]


三義理分齊


三義理分齊者。已知此經。正屬頓教。傍兼終圓。未委
三教。分齊如何。先明正屬頓教者。經中頓彰一心。直
入無念。而成正觀。即此離念一心。是頓教分齊。起信
論云。離念相者。等虗空界。即四法界之一真法界也。
次明傍兼者。先明終教。終實大乘。即同教一乘。理事
無礙法界。始終十門。即其分齊。今此經中。純顯真如
一心。不礙萬行修證。雖諸行歷然。不雜一心平等。是
終實分齊義。次明圓教者。即別教一乘。備十玄門。圓
融具德。惟華嚴經。今此經中。略具少分。故言分屬。經
云妙高山王納芥子。山王芥子不壞相。即十玄門中。
廣狹自在一門也。人天小乘。無不具攝。分齊較淺。故
不詳明。以上義理分齊竟。


四教所被機


四教所被機者。已知此經。義理深廣。未識被何等人。
欲辨機宜。略分二門。第一料揀。第二普收。且初料揀
者。復分為二。一明非機。有四。一無信非機。不信自心。
不能成觀故。二凡愚非機。謂任運一生。不識道理故。
三邪見非機。謂執著斷常。不達正理故。四定性非機。
謂[厂@火]斷纏空。不發大心故。二明正機。亦四。一正信是
機。肯信自心。能成正觀故。二智者是機。知因識果。樂
欲修證故。三正見是機。了明心地。不淪斷常故。四發
心是機。發菩提心。超出偏小故。二普收者。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作佛。雖發心有早晚。修證
有前後。但有心地。俱是此經所被之機也。以上教所
被機竟。
[001-0859a]


五能詮教體


五能詮教體者。已知此經。被機廣博。未委能詮。何為
教體。今欲略明。啟為四門。一隨相門。二唯識門。三歸
性門。四無礙門。先明隨相。一明能詮。二兼收所詮。以
徒文無義。非教故。初明能詮者。即聲名句文。以音聲
為主。名則次第行列。詮法自性。句則次第安布。詮法
差別。文則次第聯合。為上二所依。此名句文三。為聲
上詮表。以唯聲則不能詮義。唯名句文則無自體。兼
收此四。方成教體。二所詮義者。此聲名句文。若無所
詮之義。如海篇字彚。非是聖教。若獨義無文。則理無
可憑。必也。義隨於文。文依於義。文義相資。乃成教體。
今經從如是我聞至終。是聲名句文體。修證心地觀
門等。是所詮義體。二者相隨。教體備矣。以文義皆屬
相。故曰隨相門也。二唯識門者。以文義皆從識變。有
本影四句。一唯本無影。即小乘教。不知教從識現。謂
佛實說法故。二亦本亦影。即始教。謂佛說文義。從妙
觀察淨識所現。名本質教。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影
像教。諸佛眾生。互為增上緣故。三唯影無本。即終教。
以離眾生自心。更無有佛。唯大悲大智。為增上緣。令
彼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說法。是故佛教。全是眾生心
中影像。四非本非影。即頓教。非唯心外無佛。眾生心
中影像亦空。以性本絕言。即不教之教。無說無聞。是
名真說真聞。今經約終頓二教。以眾生二乘。初心菩
薩等。感自心中見佛。為說心地觀法。說即無說。聽亦
無聽。是唯識體。三歸性門者。前以影本攝歸八識。今
[001-0859b]
以八識攝歸一心。則性為教體。一心者。即真如自體
也。從此真如。流出教法。故會相歸性。所謂重頌如。授
記如。十二分一切皆如。以上展轉推原。譬如物不離
夢。夢不離人。圓覺疏云。生法本無。一切惟識。識如夢
幻。惟是一心。則以自心為教體。此經佛說三界以心
為主。即觀此心。是自性教體。四無礙門者有二。即理
事無礙。事事無礙。如說即無說。無說即說。皆理事無
礙義。如言一即是多。多不礙一。皆事事無礙義。心境
理事。皆交徹故。故名無礙。今此經以真如心地。不礙
種種修證。即心境理事不礙為教體也。


六宗趣通局


六宗趣通局者。已知此經能詮之體。未識所宗。其義
云何。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欲明宗趣。有通
有局。通論佛教。以因緣為宗。因緣者。揀異無因邪因。
一代時教。因緣攝盡。故云通也。局就當經。略為四說。
一正宗之初。佛說心地薰修。為言之所宗。得成菩提。
為歸趣。二佛令報恩。為言之所宗。引發菩提心。為歸
趣。三智光長者。重請說四恩為請法之宗。次父子求
佛出家。為請法之趣。四如來說蘭若。令依止為宗。修
觀頓悟。究竟菩提為趣。此略取大章。指明歸趣。以上
宗趣通局竟。


七品類次第


七品類次第者。如來說法。必借緣興。放光現瑞。騰疑
請法。佛未出定。菩薩旁通。為發起因緣。故曰序品。二
佛既出定。說心地法門。五百長者。不欲聞大。權說四
恩。故有報恩品。次智光長者。請重說四恩。故有四恩
[001-0859c]
之重頌。三佛讚出家。令離纏縛。故有厭捨品。四佛令
安住四法。遠離貪求。是無垢性。故說無垢性品。五廣
說蘭若。勸教修證。故有阿蘭若品。六世尊復說蘭若
功德。開導修證。故有離世間品。七彌勒請觀。佛令厭
身修道。故有厭身品。八佛答彌勒難問。發明諸度。故
有波羅蜜品。九由住蘭若。修勝功德。故有功德莊嚴
品。十由佛談心地薰修。未及詳明。故有觀心品。十一
心地已說。觀法已明。復勸發心。助修神呪。故有發心
品。十二廣明印呪。佐助觀功。護持行人。疾至菩提。故
有成佛品。十三心地始終。因果理行。具備詳明。付囑
當機。流通後世。故有囑累品。以上品目次第竟。


八傳譯朝代


八傳譯朝代者。既知此經品目如此。未知譯自何時。
此經梵本。來自唐高宗朝。師子國人所獻。祕於中禁。
未及翻譯。歷十主。至憲宗嗣位。始出其梵本。詔罽賓
三藏般若主譯。京都義學。共八人證譯。諫議孟簡等。
四人潤文。勒成一部。八卷一十三品。夫佛生天竺。經
皆梵言。不假翻譯。孰能通意。翻譯由人。故出之以重
元勳也。雖人能弘道。非嘉會之良時。佛法之妙應不
成。信乎法不虗應。應必有時矣。名翻譯朝代者。重時
也。以上八義門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懸示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