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53 續高僧傳-唐-道宣 (TKD)


[32-1141c]


[32-1141c]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承大唐
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習
禪五本傳十四附見五唐相州寒陵山寺
釋道昂傳一靈智唐京師大莊嚴寺釋道
哲傳二道成靜安唐潞
州法住寺釋曇榮傳三唐京
師弘法寺釋靜琳傳四唐京
師弘福寺釋慧斌傳五唐汾
州光嚴寺釋志超傳六唐蔚
州五臺寺釋曇韻傳七唐箕州
箕山沙門釋慧思傳八唐幷州玄中寺
釋道綽傳九道撫唐密州茂勝寺
釋明淨傳十慧融唐益州
空慧寺釋慧凞傳十一唐綿州
大施寺釋世瑜傳十二唐閏州攝山
拪霞寺釋智聰傳十三唐蒲州孤介山
陷泉寺釋僧徹傳十四釋道昂未詳
其氏魏郡人履信摽宗風神清徹獨
懷異操高尙世表慧解夙成殆非開
悟初投干靈裕法師而出家焉裕
神識剛簡氣岸雲霄審量觀能授其
明訓昂飮沐清化愛敬
[32-1142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二張承
**親承歲積炎涼齋蹤上伍常於寒陵
山寺陶融初教綱領玄宗曰照高山
此焉攸屬講華嚴地論稽洽愽詣才
辯天垂扣問連環思徹恒理而混斯
聲迹撝謙藏用幽贊之功諒擬前傑
化物餘景志結西方常願生安養履
接成務故道扇漳河咸蒙惠澤後自
知命極預告有緣至八月初當來取
別時未測其言也期月旣臨一無所
患問齋時至未景次昆吾卽昇高座
身含奇相爐發異香援引四衆受菩
薩戒詞理切要聽者寒心于時七衆
圍遶飡承辵味昂舉目高視及見天
衆繽紛絃管繁會中有清音遠亮告
於衆曰兜率陀天樂音下迎昂曰天
道乃生死根本由來非願常祈心淨
土如何此誠不従遂耶言訖便覩天
樂上騰湏臾遠滅便見西方香花伎
樂充塞如團雲飛涌而來旋環頂上
舉衆皆見昂曰大衆好住今西方靈
相來迎事湏願徃言訖但見香爐墜
手便於高座端坐而終卒于報應寺
中舂秋六十有九卽貞觀七年八月
[32-1142b]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三張承
**也道俗崩慟觀者如山接捧將殯撿
足下有普光堂等文字生焉自非道
會靈章行符鄰聖者何能現斯嘉
應哉于斯時也遐邇嗟詠氣結成陰
坐旣加跗掌文仰現預覩相迹悲慶
相臨還送寒陵之山鑿窟處之經舂
不朽儼然如初自昂道素之聲被于
東夏慈潤溫柔德光攸屬嘗養犬一
頭兩耳患聾毎將自逐減食而施及
昂終後便失所在又登講之夜時
陰暗素無燈燭昂擧掌高示便發異
光朗照堂宇大衆覩瑞恠所従來昂
曰此光手中恒有耳何可恠耶其拪
業隆深幽明感應誠不可度也故是
道勝高世之人矣時相州有靈智沙
門亦裕公弟子也機務亮敏著名當
世常爲裕之都講辯唱明裏允愜望
情加以明解經論毎昇元席文義弘
遠妙思霜霏難問銳指檀步漳鄴故
使四海望塵俱敦聲教後便忽覺智
涯難極法行湏依徒設舟航終湏艤
棹卽屛絕章疏更修定業步晷守心
懷虛成務乞食頭陀用清靈爽垂行
[32-1142c]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四張承物範
光德生焉貞觀八年終於鄴下舂秋
七十有五
後諸學行儉約附其塵者衆焉釋道
哲姓唐齊郡臨邑人初投穎川明及
法師學十地地持爲同聽者所揖具
戒巳後正奉行門又従魏郡希律師
禀承四分希亦指南一時眄衡五衆
受教愽曉將經六載輕重筌宗究其
文體但爲戒慧雖通未懷定業有河
内詢禪師衆推不測匠首當今嘉哲
至誠傾襟爲說一悟眞諦霍然大通
禪侣相謝解齊登室聞京邑道盛乃
步従焉初至住仁覺寺沙門曇遷有
知人之譽敬備師礼従受攝論研味
至理曉悟其文摽擬有方豈惟聲教
遂厭辭人世潜于終南之駱谷也山
粒難接授受須浄旣闕使人遂虛腹
累霄欣茲味定有清信士張暉陪従
多年請益供奉因蹔下山忽逢重雪
懸路旣擁七日方到哲以雖對食具
無人授守死正念暉披雪至庵彈
指覺悟方従定起斯寔謹愼資持爲
此例矣京師大莊嚴寺以哲素
[32-1143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五張承有
道聲延住華館初従衆意退居小室
一食分衞不受僧利衆益重之盩厔
縣民昔以隱居駱谷得信者多相率
迎請乃徃赴焉營搆禪宇立徒筞業
山俗道侣相従屯赴教以正法訓以
律儀野逸是憑聞諸京輔忽一旦謂
門人曰無常及矣大衆難見冥目旣
至長恨何言遂東歸莊嚴訊問名德
奄然卒於故房舂秋七十二矣卽貞
觀九年正月也葬于京之西郊長城
故人慕仰聲範遂發冢迎柩還歸盩
厔行道設齋以従大葬收其餘燼爲
起塔於城西二里端正樹側龍岸鄕
中列植楊柏行徃揖拜然哲逈發天
才學不師古撰百識觀門十卷智照
自體論六卷大乘聞思論等行世弟
子靜安道誠並承習厥宗匡務有叙
安掩迹林泉念定存業誠行感玄解
謙穆自修包括律部講道時接初住
大莊嚴寺以傳業高今徴入瑶臺匡
化於彼餘波潛被威績京師釋
曇榮俗姓張氏定州九門人源南鄧
而分沠因封而居高陽焉年十九時
[32-1143b]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六張承
**爲書生刻意玄理寄心無地因靈
裕法師講華嚴經試徃聽之便悟宏
範略其詮致乃投裕焉裕神厲氣清
觀榮勤攝遂卽度之及受具後專業
律宗經餘六載崇履禁科滌畼開結
乃更循講肆備聞異部偏行大業故
以地持爲學先屬周廢二教韜形俗
壤雖外同其塵而内服道味及隋再弘
佛教不務公名隨緣通化曾無執著
年登四十務道西遊行至上黨潞城
黎城諸山依巖結宇卽永潛遁旣懯
德是充緇素歸仰便開拓柴障廣樹
禪坊四遠聞風一期翕至榮形解雄
邃稱病設方諸有飡飮咸歆至澤礼
供曰隆投告塡委以隋末淩乱人百
従軍預踐兵飢希全戒德榮欲澄汰
先染要假明猷事在護持躬當法主
毎年舂夏立方等般舟秋冬各興坐
禪念誦僧尼別院故處有四焉致使
五衆煙隨百供鱗集日増慶泰歡躍
成諠自晉魏韓趙周鄫等邦釋種更
新其戒者榮寔其功矣嘗徃韓州鄕
縣延聖寺立懺悔法刺史風同仁素

[32-1143c]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七張承釋門
家傳供養送舎利三粒辵行道衆榮
年垂八十親率道俗三千人步出野
迎路由二十餘里儐従之盛譽滿當
時旣逵寺中乃告衆曰舎利之德摓
變無方若累業有銷請祈可遂乃人人
前別置水鉢加以香爐通夜苦求至
明鉢内捻獲舎利四百餘粒聲名逵
于鄕邑縣令懼其聚衆有墜条章怖
停其事當夕恠獸鳴其廳宇官民竟
夜不安明旦陳悔方従榮法斯德被
聖凡皆此之例武德九年夏於潞城
交漳村立法行道所住堂舎忽自崩
壞龕像舎利宛然摓出布在庭中一
無所損又貞觀七年清信士常凝保
等請榮於州治法住寺行方等悔法
至七月十四日有本寺沙門僧定者
行精固於道塲内見大光明五色
問起従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
語僧定云我是毗婆尸如來無所著
至眞等正覺以汝罪銷故來爲證然
非本師不與授記如是六佛皆同此
詞最後一佛云我是汝本師釋迦矣
尼也爲汝罪銷故來授記曇榮
[32-1144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八張承
是汝滅罪良緣於賢刧中名普寧佛
汝身器清淨後當作佛名爲普明若
斯之應現感靈祥信難圖矣後臥疾
於床眼中流淚弟子圓宗曰和上生
來念慧必無不意何事悲泣答曰吾
死將逼恨更不得爲諸七衆洗濯罪
累耳宗曰何必至此答曰吾縦不死
亦是無用自佛法再興巳來未省一
度不聽說戒今旣病困說欲斯必死
矣以貞觀十三年十二月終於法住
寺舂秋八十有五旋殯于野外後門
徒出其辵骨葬于寺南建塔表之自
榮履歷重難而崇尙釋風形器瓌偉
過於八尺詞吐溫贍風格遒遠年登
不惑斷粒練形常餌守中用省煩累
而奉教結淨希見斯人日到僧廚問
其監膳必有事染親看翻穢並使食
具清淨方始還房自覿名德罕聞斯
類又於寺内諸房多結淨地用擬四
藥溫煮之所故預沾門序散在諸方
咸承風素免諸宿觸又毎歲懺法必
具兩儀二篇巳下依律清之先使持
衣說淨終形立誓然後羯磨隨治成
[32-1144b]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九張承
人初聚正罪雅依大乘仍令心用理
事無著有空身口威儀歸承律撿故
自従訓勖奉法無虧皆終諸命報余
因訪道藝行逵潞城奉謁清儀具知
明略故不敢墜其芳緒云
釋靜琳俗姓張氏本族南陽後尼京
兆之華原焉幼齡背世清附緇門初
誕之曰有外國道人曰此兒當貴若
出家者大弘佛法七歲投儀出家役
以田疇無乖道訓不果本望深惟非
法也自顧而言曰此而未捨與俗何
殊更従一師服膺正化遭周滅法且
附俗緣年在弱冠希期無怠會隋氏
啓運卽投曇猛法師乃以二事相攝
經于五年猶事沙彌未敢受具慶蒙
開法欲廣見聞辭其本師南遊樊鄧
便於彼部奉進大戒旣爰初受法未
曉清規遠赴靑齊聽於律禁後發前
至爲諸聽先又於覺法師所聽受十
地迴趾鄴都炬法師所採聽華嚴
楞伽思益皆通貫精理妙思英拔舊
傳新解徃徃程器時卽推令敷化講
散幽旨並驚所未聞而胸臆所憶猶
[32-1144c]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張承謂不
足展轉周聽愽遍東川蓄解尋師又
至蒲晉有沙門道遜道順者聲名大
德也留講十地經于涼燠雖復聽徒
欣泰而志逾煩梗下坐處房撫膺審
曰法本治病而今慢法更増且道貴
虛通而今耽著彌固此不可也卽捨
講業專習禪門初學不淨念處等法
又嫌其瑣小煩稽人慮乃學大乘諸
无得觀離念唯識彌所開宗毎習一
解陶練十年精其昔知更新後習而
弊食麤衣情欲斯絕後入白鹿山山
糧罕繼便試以却粒之法孤放窮巖
又經累載山中業定昬睡惑心乃臨
峭絕懸崖下望千仞旁生一樹纔得
勝人以草藉之加坐其上於中繫念
動逾宵日怖死旣重專深弘觀後聞
泰岳特多靈異便徃尋之旣逵彼山
夜見火炬周環高曜峯巖卽事追求
累日方至乃見五六尼衆匡坐論道
琳初通訊問共議唯識等理未盡言
閒忽然不見惆悵久悟法誠尒也後
入関中遇曇遷禪師講開攝論一聞
如舊慧不新聞仁壽四年下勅
[32-1145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一張承者林
送舎利於華原石門山之神德寺琳卽
於此住居靜課業行解之盛名布京
師大業三年有沙門還原等延請帝
城在明輪妙象諸寺講揚攝論識者
歸焉尋卽降勅召入道塲旣逵東都
禪門更擁齊王暕情深理定毎就諮
款請至本第従奉歸戒鴻臚蘇夒學
高前古擧朝冠蓋禀宗師訓爲舟爲
梁高陽道雄道體趙郡道獻明則等
並釋門威鳯智海明珠咸承理味酌
以華實襄陽洪哲德高楚望風力俊
駭聞琳聲穆時彥故來相架乃致問
云懷道者多專意何業琳見其詞骨
難競聊以事徴告云山谷高深意定
何在哲云山高谷深由來自尒琳曰
若如來言餘處取土塡谷齊山爲定
高不哲悟此一言致詞歎伏由是秀
穎附津稽疑重沓故令譽風宣彌繁
賞會琳以象教東漸法網雖嚴至於
僧儀正度猶未光闡欲遍遊閻浮備
殫靈迹以十三年内具表聞帝當蒙
恩詔令使廵方幷給使人傳國書信
行逵襄土方趣海南屬寇賊交侵中
[32-1145b]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二張承
**國背叛途路梗歰還返南陽義
寧二年被召入京住大捻持如常弘
演光陰旣積學者成林武德三年正
平公李安遠奏造弘法素奉崇信別
令召之琳立意離緣攝慮資道會隋
末壅閉唐運開弘皁白歸依光隆是
慶乃削繁就簡惟敷中論爲宗餘則
維摩起信權機屢展夜則勖以念慧
毎事徴研並使解出自心不従他授
玄琬律師道王閞河躬承令則自餘
法侣歲獻奇倫任城王及太妃楚國
太妃安平公主等皇家帝葉請戒第
宅隆礼頻繁國子癸酒蕭璟工部尙
書張亮詹事杜正倫司農李道裕等
並誓爲弟子備諸法物恒令服御久
以徒侣義學爰缺律宗乃躬請智首
律師敷弘四分一擧十遍身令衆先
故使教法住持京輦稱最乃至沙彌
淨人咸明律相誠其功矣忽以貞觀
十四年秋初染疾至十月二十六日
平旦疾甚有沙門法常者盛名帝宇
素與周旋故來執別琳曰不戀此生
未貪來報緣集則有緣散則無而神
氣澄
[32-1145c]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三張承湛
由來不乱曾病有問疾者答云以巳
之疾愍於彼疾因而流淚想諸苦趣
故也便捻集僧衆幷諸門人告曰生
死道長有心曰促各冝自敬無累爾
神卽右脅而臥尋卒於本寺舂秋七
十有六餘處通冷惟頂極熱迄於焚
曰方始神散而形色鮮軟特異常比
送於終南至相寺燒惟舌獨存再取
燒之逾更明淨斯卽正言之力矣弟
子等四十餘人奉跪慈顏无由欽仰
百日之内通告有緣共轉大乘捻四
萬餘卷幷造千粒舎利木塔舉高五
丈彫餙之美晃發中天廣布檀那用
酬靈澤初琳居世化以實錄著名毎
述至理玄凝無不垂泣歎奉言無非
涉事不徒行有通事舎人李好德者
曾於雒邑受業於琳後歷官天門弊
於俗務逃流山藪使弟子度之若准
正勅罪當大辟後有嫉於德者罔以
極刑及下獄徴琳初無拒諱監獄者
深知情量取拔無由事従慮過釋然
放免識者以實語天梯至死知量是
莫加焉自爰初問法無憚夷險衣
[32-1146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四張承仁右
服壞則以紙補之床席暖則坐於簀
上節之又節量力强羸名利不緣語
默沉靜修攝威儀有異名稱涕涶莫
顯於口鼻飮食未言於美惡敬愼之
極夫又何加兼以行位難測蚤蝨不
歷於身縦輒投者尋便走散斯負旣
抵故所報類希焉嘗居山谷湏粒有
待患繁乃合守中丸一劑可有斗許
得支一周琳服延之乃經三載便利
之際收洗重服故能業定堅明專注
難拔時値儉歲緣村投告隨得隨施
安樂貧苦嘗在講會俗士三人謀害
一怨兩人徃煞其一中悔従琳受戒
歲紀經久並従物故而受戒者忽死
心煖後従醒寤備見昔怨及同謀者
論告煞事其受戒人稱枉不伏引琳
爲證王卽召追證便有告琳生他方
金粟世界王旣感證因放此人又琳
一生所至伽藍撝謙自牧逮至名高
福重䞋錫曰増並委侍人口無再問
及後爲福方恨無財出以示之琳曰
都不憶有此物也斯寔據道爲務情
無世涉可書季代足爲師鏡自住弘
[32-1146b]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五張承
**法敷化四方學侣客僧來如闤闠
招慰安撫隨事憂承而度雜公私憲
章有叙故使外雖禁固内實通流山
林望而有歸軓道立而垂則逮于殁
後此法彌崇所以京室僧寺五十有
餘至於叙接賓礼僧儀邕穆者莫高
於弘法矣又寺居古墌惟一佛堂僧
衆創停庂陋而巳琳薰勵法侣共經
始之今則堂房環合廚庫殷積客主
混同去留隨意裕法師云以道通物
物由道感惠由道來還供道衆故僧
實由客深有冥功裕語有琳近之
矣釋慧斌姓和氏兗州人也愽覽經
藝文義洞開偏曉字源尤明章曜年
十九鄕黨所崇爲州助教而情猒煩
梗懷慕出世年二十三方預剪落尋
卽歷聽經律相沿兩載覩講席諠撓
惟論聲勢便八臺山修諸靜慮一入
八載備行觀法乃徃泰山靈巖諸寺
以行道爲務先年三十四方隷官名
住秦州梁父甑山存道寺更尋律部
愽聽經論而性狎禪林譽彰遐邇及
獻后云背禪定攸興下勅徴延乃旋

[32-1146c]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六張承邑
于時名望盛德八表一期各擅英髦
人程鱗翼而斌夏第最小聲稱彌隆
衣鉢之外更無箱幞容質清素摓異
恒倫緇素目屬莫不迴向斯亦象季
清厲之僧也兼以布行純粹言無品
藻毎聞評論輒卽默然防護戒儀慈
救爲慮毎夏行履執帚先掃恐傷虫
蟻故也隨得利養密行檀濟或造漉
囊或施道俗惟急者方乃行之仍復
累屬勿泄人世及帝造寺前訪綱維
京室同美勿高斌也乃下詔徴爲弘
福寺主緝諧上下無敢乖猷貞觀十
九年十月六日遘疾終寺時年七十
有二自斌之入道生常恒務多以行
道呪業爲心或誦釋迦觀音或行文
殊悔法歲中八十一日六時行業前
後通數八十道塲身心悦懌所得法
利未可知也至於教誡門學惟論煩
惱湏斷毎有出罪露過無不爲之流
涕喜怒不形誦持無忘故羯磨之匠
通僧仰屬道俗歸戒其徒弘矣故使
魏王以下内外㦤親及梁宋諸公皆
承戒素初斌父朗有子七人家世
[32-1147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七張承
**儒宗斌第二也仁壽徴入愛敬無因
朗齒迫期頣鍾鳴漏盡今古意絕生
死路分乃於汶水之陰九逵之會建
義井一區仍樹豐碑用裨其德其銘
略云哀哀父母載生載育亦旣弄璋
我履我復一朝棄子山川滿目雲掩
重関風驚大谷愛敬之道天倫在茲
殷憂暮齒見子無期鑿井通給託事
興詞百年幾曰對此長悲玉撿之南
嶧陽之北獲麟之野秉礼之國君有
美政俗多儒墨玉井洞開高碑斯勒
釋志超俗姓田同州馮翊人也遠祖
流寓遂居幷部之揄次焉少在童齔
智量過人精厲不羣雅度摽遠猒世
従道貫徹藏兪而二親恃超更無兄
弟雖述其志常用抑之望嗣宗族遂
従儒流遍覽流略年垂壯室私爲娉
妻超聞之避斯塵染乃逃竄林野親
姻周覔藏影無方旣被執身抑従伉
儷初則合巹爲蹤終亦同掩私室異
行婚礼也惟置一牀超乃抽氈席地
令妻坐上躬自處牀儼思加坐勤爲
說法詞極明據妻便流淚礼謝辭以
[32-1147b]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八張承
相累頻經霄夕事等金形屢被詠勸
誠逾玉質旣礭乎難拔親乃捐而放
之年二十有七投幷州開化寺慧瓚
禪師瓚志德澄明行成衆範未展度
限歷試諸難志超潔正身心勤履衆
務僧徒百數供雜五行兩食恒備六
時无缺毎有苦役必事身先瓚親閱
驗其情守節度令受具自進戒品專
修行儀卽徃定州尋採律藏括其精
要刪其繁雜五夏不滿三教備圓乃
返故鄕依巖綜習初入太原之西比
干山拪引英秀創立禪林曉夕勤修
定慧雙啓四儀託於戒節二行憑於
法依學觀詵詵无威而肅致使聞風
不遠而至大業初歲政網嚴明擁結
寺門不許僧出超聞之慨而上諌被
衣擧錫出詣郡城望有執送將陳所
諌而官私弗顧乃逵江都卽以事聞
内史以事非要害不爲通引還遣幷
部至隋季多難寇賊交撗民流溝壑
死者太半而超結徒酄聚餘糧不窮
但恐盜竊相陵便欲奔散乃以法誡
酄無變爾情鏡業旣臨逃響何地衆
[32-1147c]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十九張承富
令感其言心期遂爽准式禪礼課時
无輟嘗夜坐禪忽有羣賊排門直進
炬火乱擧白刃交臨合坐端然相同
儀象賊乃投仗於地拜伏歸依超因
隨冝誘引量權授法咸發心敬合掌
而退其剛略攝御皆此類也高祖建
義太原四遠咸萃超惟道在生靈義
居乘福卽率侣晉陽住凝定寺禪學
數百清肅成規道俗欽承貴賤恭仰
及皇旗南指三輔無塵義寧二年超
率弟子二十餘人奉慶京邑武皇夙
承嘉望待之若仙引登太極叙之殊
礼左㒒射魏國公裴寂摓生不世器
璉宏深第中別院置僧住所邀延一
衆用以居焉亟歷寒暑業新彌厲但
爲貴遊諠雜外進無因必附林薄方裎
慕遠時藍田山化感寺沙門靈閏智
信智光等義解鉤玄妙崇心學同氣
相求宛然若舊遂延住彼山拪志得
矣攝緣聚結其赴如雲賢聖語默手
相敦重而寺非幽阻隷以公途晦迹
之賓卒難承業乃徇物関表意在度
人還返晉川選求名地武德五年入于
[32-1148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二十張承
**介山創聚禪侣巖名抱腹四方有澗
下望百尋上臨千仞泉石結韻於仙
室風雨飄清於林端遂使觀者至止
陶鑄塵心自强誨人無倦請益又於
汾州介休縣治立光嚴寺殿宇房廊
躬親締搆赫然宏壯有類神宮故行
深者巖居道淺者城隱師資肅穆兢
業其誠聆音察色惟若不足忽因遘
疾便知不夂誡累殷勤示以禍福以
貞觀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卒於城寺
舂秋七十有一山世同嗟賓主齊慟
德仁旣往學肆斯分葬於城南山阜
自服膺釋種意在住持晝夜剋勤
諸後學所以日別分功禮佛五百禪
結四時身誡衆侣有虧殿罰而自
執熏爐隨唱屈礼未嘗置地及以虧
拜及坐禪衆也㸦相懲誡纔有昏睡
親行勵率有來投造無不卽度授以
戒範進止威儀攝養將迎禮逾天屬
時遭嚴勅度者極刑而曾無介懷如
常剃落致陸海慕義避世逸僧憑若
大山依而修道時講攝論維摩起信
等並詳而後說深致適機嘗以武德
[32-1148b]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二十一張承
**七年止於抱腹僧徒僅百偏資大
齋麦惟六石同置一倉日磨五斗用
供常調従舂至夏計費極多怪而撿
覆止磨兩斛據量此事幽致可思又
數感異僧乘虛來徃雖無音問儀形
可驗纔若墯者便蒙神警至於召衆
鐘聲隨時自響石泉上涌隨人少多
靈瑞屢興如此者非一而奉敬戒法
罕見其儔護愼威儀終始无替自隋
唐兩代親度出家者近一千人範師
辵訓在所聞見傳者昔預末筵蒙諸
惠誥旣親承其績故卽而叙
焉釋曇韻不詳氏族高陽人初猒世
出家誦法華經有餘兩卷時年十九
仍投恒岳側蒲吾山就彼虛靜訖此
經部値拪隱禪師曰誦經非不道緣
常誦未卽至道要在觀心離念方契
正道耳韻初承此告謹卽受而行之
專精念慧深具舉捨又聞五臺山者
卽華嚴經清涼山也世傳文殊師利
常所住處古來諸僧多入祈請有感
見者具蒙示教昔元魏孝文嘗於中
臺置大布寺帝曾遊止具奉聖儀前

[32-1148c]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二十二張承
華園地方二頃夏中發艶狀同鋪錦
光彩昱燿乱人心目如是嘉聞數發
蕩神悦耳遂舉足拪焉遍遊臺岳備
見靈相初停北臺木瓜寺二十餘歲
單身弔影處以瓦窯形覆弊衣地布
草蓐食惟一受味不兼餘然此山寒
厲林生澗谷自外峯嶺坦然遐淨韻
夜行晝坐思略昏情慶其晩逢也前
所誦經心口不緣三十餘載會隟歷
試一字無辵乃更誦殘文成其部袠
至仁壽年内有瓚禪師者結集定學
皆負繩牀在鴈門川中蘭若爲業韻
居山曰久思展往懷聞風附道便従
瓚衆一沐清化載仰光猷隨依善友
所謂全梵行也屬隋高造寺偏重禪
門延瓚入京衆失其主人各其誠散
歸林谷韻遂投于比于山又遊南部
離石龍泉文成等郡七衆希向夷夏
大同十善聿修緇素匡幸原此河濱
無受戒法縦有志奉皆徃太原夷夏
情乖人皆怯徃致有沙彌三十其歲
者及韻化行卽傳斯教山城兩衆皆
蒙具足唐運伊始兵接定陽屢逢屯
[32-1149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二十三張承
喪本業無毀以夜係晝攝心乖逸幽
拪積久衣服故弊蚤蝨聚結曾不棄
捐任其嘴噉寄以調伏曾以夏坐山
饒土蚤旣不屛除氈如血凝但自咎
責願以相酬情無悋結如此行施四
十餘年歲居耳順忽無蚤蝨韻猶深
自責日計業不應卽盡當履苦趣受
其報耳又告門人曰吾見超禪師寄
他房住素有壁蝨不噉超公乃兩道
流出向餘房内又見在蠱家食飯
匙接蠱精置于疊下而快食如故又
不爲患蠱主懼焉吾德不及超何爲
致此毎年於舂秋二時依佛名法冬
夏正業則減食坐禪嘗願寫法花誓
須潔淨數年巳來不能可辦忽感書
生無何而至告云善解抄經韻邀以
法據並謂堪能遂乃安于石室立淨
書之旦入暮出深怪其行未盈一旬
七軸俱了將以礼䞋目前不見及遭
賊抄藏經巖窟世靜徃收乃委于林
下箱襆久爛而卷色如初斯感驗奇
異率此類也又常居別室自勤修業
餘有衆侣難嗣其蹤毎云吾年事口此
[32-1149b]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二十四張承*修
何可放捨若坐昬悶卽起礼佛嘗筞
四儀以道量據自見勝逵尠倫其德
以貞觀十六年端坐終於西河之平
遥山舂秋八十餘矣自韻十九入山
六十餘載不希名利不畜侍人不隷
公籍不行巳任凡有所述職皆推寄
於他焉
釋慧思姓郭氏汾州介休人也少學
儒史宗尙虛玄文章書隷有聲鄕曲
年二十五在幷傳授初不知佛乘之
深奥也會沙門道曄德盛當鋒處宗
講揚攝大乘論試徃潛聽冥漠難追
累日詳受簿知希向因求度脫傳聞
出家德業勿高禪定卽而習焉三十
許載師承靡絕又聞念慧相湏譬諸
輪趐遂周尋聖教備嘗弘旨冬夏業
定舂秋愽採單衣節食見者發心道
志之倫徃徃屯赴因而結衆於箕山之
陰晝則斂容嘿念中夜昏塞爲衆說
法六時篤課不墜清猷時說死觀各
言其志有云省約有志泰甚思曰出
家之人生巳従緣死當自任豈勞人
事送此枯骸余必一期當自運耳時
[32-1149c]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二十五張承
以爲未經疾苦故得虛置其言後覺
不悆財經兩日尋告衆曰余其死矣
便起躡履案行空窟除屏殘屍入中
加坐發遣徒侣累以正命處旣森竦
世号寒林衆不忍離經夜旁守至明
徃觀端拱如故就觸其身方知巳卒
舂秋五十有五
卽貞觀十六年五月矣因卽而殮焉
釋道綽姓衞幷州汶水人弱齡處俗
閭里以恭讓知名十四出家宗師辵
誥大涅槃部偏所弘傳講二十四遍
晩事瓚禪師修涉空理亟沾徽績瓚
清約雅素慧悟開天道振朔方升名
晉土綽禀服神味彌積歲時承昔鸞
師淨土諸業便甄簡權實搜酌經論
會之通衢布以成化克念緣數想觀
幽明故得靈相潜儀有情欣敬恒在
汶水石壁谷玄中寺寺卽齊時曇鸞
法師之所立也中有鸞碑具陳嘉瑞
事如別傳綽般舟方等歲序常弘九
品十觀分時紹務嘗於行道際有僧
念定之中見綽緣佛珠數相量如七
寶大山又覩西方靈相繁縟難陳由
[32-1150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二十六張承
**此盛德曰増榮譽遠及道俗子女
赴者彌山恒講無量壽觀將二百遍
導悟自他用爲資神之宅也詞旣明
詣說其適緣比事引喻聽無辵抱人
各掐珠口同佛号毎時散席響彌林
谷或邪見不信欲相抗毀者及覩綽
之相善飮氣而歸其道感物情爲若
此也曾以貞觀二年四月八日綽知
命將盡通告事相聞而赴者滿于山
寺咸見鸞師在七寶船上告綽云汝
淨土堂成但餘報未盡耳幷見化佛
住空夭花下散男女等以裠襟承得
薄滑可愛又以蓮花乾地而挿者七
日乃萎及餘善相不可殫紀自非行
感備通詎能會此乎年登七十忽然
齔齒新生如本全無歷異加以報力
休健容色盛發談述淨業理味奔流
詞吐包薀氣霑醇醴幷酄人念彌陀
佛名或用麻豆等物而爲數量毎一
稱名便度一粒如是率之乃積數百
万斛者並以事邀結令攝慮靜緣道
俗響其綏導望風而成習矣又年常
自業穿諸木欒子以爲數法辵諸四

[32-1150b]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二十七張承
**教其稱念屢呈禎瑞具叙行圖著
淨土論兩卷統談龍樹天親邇及僧
鸞慧遠並遵崇淨土明示昌言文旨
該要詳諸化範傳燈㝢縣歲積彌新
傳者重其陶鎣風神研精學觀故又
述其行相自綽宗淨業坐常面西晨
霄一服鮮潔爲體儀皃充偉幷部推
焉顧瞬風生舒顏引接六時篤敬初
不缺行接唱承拜生來弗絕纔有餘
睱口誦佛名曰以七萬爲限聲聲相
注弘於淨業故得鎔鑄有識師訓觀
門西行廣流斯其人矣沙門道撫名
勝之僧京寺弘福逃名徃赴旣逵玄
中同其行業宣通淨土所在彌增今
有惰夫口傳攝論惟心不念緣境又
乖用此招生恐難繼相綽今年八十
有四而神氣明爽宗紹存
焉釋明淨密州人少出家味定爲業
潔志忠恪謹厚澄肅嘗居海畔蒙山
宴坐經數十載人莫測之也後南遊
東越天台諸山禪觀在懷无緣世習
而衣服繿縷動止適時同侣禪徒未
之弘仰山粒致絕日至村中毎従乞

[32-1150c]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二十八張承
齎還中路値於羣虎皆張口閉目若
有飢相淨曰吾經行山澤多矣虎兕
無心畏之今列于路旁豈非爲食耶
乃以匕抄飯内其口中餘者對而噉
盡告曰知來食少輒濟自他殊不副
懷深用多愧明曰乞食虎又如前頻
有此緣同伴乃異其度晚爲山幽地
濕形報苦之還返海隅住蒙山側内
遵道觀外感潛通令問遠流靈祗叶
應嘗値亢旱苗稼並枯淫祀之流妄
祈邀請雖加懇惻終不能致淨曰可
罷諸邪禱吾獨能降遂結齋靜室七
日平旦雲布雨施高下滂注百姓利
焉戴之若聖貞觀三年従去冬至來
夏六月逈然無雨天子下詔釋李兩
門岳瀆諸廟爰及淫祀普令雩祭於
時万里赫然全無有應朝野相顧慘
愴无頼有潘侍郞者曾任密州知淨
能感以狀奏聞勅召至京令住祈雨
告以所湏一無損費惟願靜念三寶
慈濟四生七日之後必降甘澤若欲
酬德可國内空寺幷私度僧並施其
名得弘聖道有勅許焉雖無供給而
[32-1151a]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二十九張承
別賜香油於荘嚴寺靜房禪默至七
曰向曉問守衞者曰天之西北應有
白虹可試觀之尋聲便見淨曰雨必
至矣湏臾雲合驟雨忽零比至日晡
海内通洽百官表奏皇上之功淨之
陰德全無稱述新雨初晴農作並務
苗雖出隴更無雨嗣萎仆將死設計
無所左㒒射房玄齡躬造淨所請重
祈雨淨曰雨之昇降出自帝臣淨有
何德敢當誠寄前許無報幽顯同
憂若循素請雨亦應致以事聞奏帝
又許焉乃勅權停俗務合朝受齋淨
乃依前靜坐七日之末又降前澤四
民懽泰遂以有年勅乃捻度三千僧
用酬淨德其徴應難思厥相叵測也
但以京輦諠雜性不狎之請還本鄕
之茂勝寺山居係業竟不測其存沒
云同寺僧慧融亦以禪業見稱山居
服食呪水治病勅召入京亦住普光
寺二宮敬重礼辵相接云
釋慧凞益州成都人童稚出家善明
篇韻文筆所趣宛而成章與綿州震
響寺榮智齊名俱爲沙彌卓異翹秀
[32-1151b]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三十張承
**後與成都大石寺沙彌道微連韻
賦詩微有言隟因卽屏絕人事拪心
禪業年豋受具周聞經律摘採英華
用爲賞要攝論雜心精搜至理尤耽
三論是所觀門嘗難基法師塵識義
初問以小乘基以大乘通之凞笑曰大
無不攝但失小宗晩住州南空慧寺立
性孤貞不羣諸偶弊於食息專想虛
玄一坐掩關二十餘日衆以不食旣
乆恐損身命假以餘詞曰國家搜訪
藝能甚急今不食閉門世人謂聖願
息流言可時處衆凞懼矯飾便開門
進食由是迄今將三十載一身獨立不
畜侍人一食而止不受人施有講便聽
夜宿本房但坐牀心兩頭塵合自餘
房地惟有一蹤餘並莓苔靑絮衣服
弊惡僅免遮羞冬則加納夏則布衣
以冬破納懸置梁上有聞凞名就房
參拜迎逆接候累日方見時發幽問
吐言高遠預有元席皆共憚之年九
十卒今見在具諸聞
覩釋世瑜姓陳氏住始州父母早亡
庸作取濟身形偉壯長八尺三寸希

[32-1151c]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三十一張承
佛理無由自逵大業十二年徃綿州
震響寺倫法師所出家一食頭陀勤
苦相續又徃利州入籍住寺後入益
州綿竹縣響應山獨住多年四猿供
給山果等食有信士母家生者負糧
來送驚訝深山常燒熏陸汶水香等旣
還山半路見兩人形甚靑色狀皃希
世負蓮花蔗芋而上云我供給禪師
去也然其山居三年之中食米一石
七斗六時行道以猿鳴爲候初惟一
泉後有三泉又出流下貞觀元年夢
有四龍來入心眼旣覺大悟三論宗
旨遂徃靈睿法師講下所聞詞理宛若
舊尋卽而覆述便往綿州住大施寺
至十九年四月八日徃崇樂寺言話
欲遊方去或有喻曰只此寺者是諸
方也因還大施本房香氣滿室坐處
之地涌三金錢合衆尋香従瑜房而
出乃見加坐手尙執鑪刺史劉德威
慶所未聞
作龕坐之三年不倒舂秋六十三矣
釋智聰未詳何人昔住楊都白馬寺
後住止觀專聽三論陳平後度江住
[32-1152a]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三十二張承
楊州安樂寺大業旣崩思歸無計隱
江荻中誦法華經七日不飢恒有四
虎遶之而巳不食巳來經今十日聰
曰吾命須臾卿湏可食虎曰造天立
地無有此理忽有一翁年可八十掖
下挾船曰師欲度江拪霞住者可卽
上船四虎一時目中淚出聰曰救危
拔難正在今曰可迎四虎於是利涉
徃逵南岸船及老人不知何在聰領
四虎同至拪霞舎利塔西經行坐禪
誓不寢臥衆徒八十咸不出院若有
凶事一虎入寺大聲告衆由此驚悟
毎以爲式聰以山林幽遠糧粒艱阻
乃合率楊州三百清信以爲米社人
別一石年一送之由此山糧供給道
俗乃至禽獸通皆濟給至貞觀二十
二年四月八日小食訖徃止觀寺礼
大師影像執鑪遍礼又徃興皇墓所
礼拜還歸本房安坐而卒異香充溢
丹陽一郭受戒道俗三千餘人奔走
山服哀慟林野時年九十九矣
釋僧徹姓靳河東万泉人性戒肅成
專思出俗慈親鞠養未始遂之旣丁
[32-1152b]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三十三張氶
荼蓼乃遵前志樂行蘭若索居蒲
坂習平等觀行實言法四俗歸向承
化連邑有孤山者一曰介山卽介子
推之故地也其山陽介村是也遂依
而結業廕以石巖汲以下隰積歲崇
道物莫不高之各捨財力共營圖搆
地本高險古絕源泉念矝勞倦中宵
輭結晨行巖險見如潤濕以刃導之
應手泉涌道俗聞此驚歎歸依更廣
其居重増檐宇秦州刺史房仁裕表
陳其事請立伽藍下勅許之今之陷
泉寺是也公私榮慶請徹以爲寺主
府従物議遂乃従之四方慕義相顧
依投門庭充門及徐王部絳寺又屬
焉軒蓋來尋請居州邑傾心盡礼厚
供彌隆俄復還山却崇前業性在慈
仁弘濟成務所以羣鳥食於掌上宿
鴈翔於廡下年踰杖國未嘗痾瘵忽
告衆曰吾將去矣食畢收衣結加跗
坐顧命徒屬誡以清言並令出戶惟
留一侍告曰夫識神託形寄之煖氣
命盡身冷方可觸吾告巳冥目若禪
久而尋視方知巳絕舂秋七十有七
[32-1152c]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三十四張承
**初未終之前三朝山樹通變白
色撗雲如帶絕望東西道俗奔赴制
以心喪礼也遷靈山窟還依坐之府
縣官庶子來咸會是日風清景亮降
以白花六出淨榮如雪如氷衣以承
之不久便散三載之後猶存初坐門
人爲之易簣而衣服一無霑汙乃就
加漆布弟子等懷雙林右脅之教抱
兩楹負手之歌以爲相好像設開含
識之尊嚴法慧聲光寔超生之津濟
遂就京邑奉建高碑高一丈五尺刻
像書經兼叙言行引還本寺聚衆立
之度支尙書唐臨昔住万泉贊承俗
務性行專信素奉歸依
後仕華省常修供養顧惟德本便勒
銘云論曰經不云乎禪智相遵念慧
攸發神遊覺觀惑使交馳何以知其
然耶但由欲界乱善性極六天色有
定業體封八地通爲世結愛味不殊
莫非諦集重輕故得報居苦樂終是
輪迴諸界未曰缺有超生且據乱靜
二緣故略分斯兩位然則三乘賢聖
及以六邪諸道將欲猒煩拪慮莫不依乎
[32-1153a]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三十五張承
*初定良以心殊麤妙慧開通局遂有
捻斯一地得延邪正之機自釋教道
東心學惟尠逮于晉世方聞睿公故
其序云慧理雖少足以開神逵命禪
法未傳至於攝緣繫想寄心無地時
翻大論有涉禪門因以情求廣其行
務童壽弘其愽施乃爲出禪法要解
等經自斯厥後祖習逾繁曇影道融
厲精於淮北智嚴慧觀勤志於江東
山拪結衆則慧遠摽宗獨徃孤征則
僧羣顯異雖復攝心之傳時或漏言
而茂績芳儀更開正級不可恠也逮
于梁祖廣闢定門搜揚㝢内有心學
者捻集楊都挍量深淺自爲部類又
於鍾陽上下雙建定林使夫息心之
侣拪閑綜業于時佛化雖隆多遊辯
慧詞鋒所指波涌相淩至於徴引蓋
無所筭可謂徒有揚舉之名終虧直
心之實信矣或有問曰大聖垂教
正象爲初禪法廣行義當修習今非
斯時固絕条緖其次不倫方稱末法
乃遵戒之行斯爲極也請爲陳之因
爲叙曰原夫正象東設被在機緣至

[32-1153b]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三十六張承
務道無時不契然教中廣叙信法两
徒誠由利鈍等機所以就時分位若
能返源體道深猒諸有學與佛世其
德齊焉故初千年爲正法也卽謂會
正成聖機悟不殊第二千年依教修
學情投漸鈍會理叵階攝靜住持微
通性旨然於慧釋未甚修明相似道
流爲象法也第三千年後末法初基乃
至万年定慧道離但弘世戒威儀攝
護相等禪蹤而心用浮動全乖正受
故並目之爲末法也善見所述法住
萬年護持紹世斯蹤可錄若依魔耶
時度千年不修靜觀非通論也約相
兩叙矛盾乖蹤就緣判教各有其致
至如世情煩掉人顯鋒奇纔學攝持
皆耽昏漠良由習熏旣遠宗匠難常
卽目易觀未遑誠教善見万載亦是
明規准法具修義無不獲故論叙云
初五千年得三逵智後五千但遵戒
法前據道法理觀住持故云入聖諒
有従也後在事乱相法住持何能入
道故言是也若乃心水鼓浪則世業
難成想寂離緣則理自清顯涅槃叙
[32-1153c]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三十七張承
定豈不然哉故使聚落宴坐神仙致
譏空林睡臥羣聖同美誠以託靜求
心則散心易攝由攝心故得解脫也
成論明誥斯可師之世有定學妄傳
風敎同緾俗染混輕儀迹卽色明空
旣談之於心口體乱爲靜固形之於
有累神用沒於詞令定相腐於脣吻
排小捨大獨建一家攝濟住持居然
乖僻智論所叙前傳具彰頃世巳來
宗斯者衆豈不以力劣兼忘之道神
頓絕慮之鄕乎所以託靜拪心羣籍
皆傳其靈異處喧攝慮今占未章其
感通信可依矣高齊河北獨盛僧稠
周弋関中尊登僧實寶重之冠方駕
澄安神道所通制伏强禦致令宣帝
擔負傾府藏於雲門冢宰降階展歸
心於福寺誠有圖矣故使中原定苑
剖開綱領惟此二賢接踵傳燈流化
靡歇而復委辭林野歸宴天門斯則
挾大隱之前蹤捨無緣之高志耳終
復宅身龍岫故是行藏有儀耶屬有
菩提達摩者神化居宗闡導江洛大
乘壁觀功業最高在世學流歸仰如
[32-1154a]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第三十八張承
**巿然而誦語難窮厲精蓋少審其
慕則遣蕩之志存焉觀其立言則罪
福之宗兩捨詳夫眞俗雙翼空有二
輪帝網之所不拘愛見莫之能引靜
慮籌此故絕言乎然而觀彼兩宗卽
乘之二軌也稠懷念處清範可崇摩
法虛宗玄旨幽蹟可崇則情事易顯
幽蹟則理性難通所以物得其筌初
同披洗至於心用壅滯惟繁云之儔
差難述矣義當經遠陶治方可會期
十住羅縠抑當其位褊淺之識隳惰
之流朝入禪門夕弘其術相與傳說
謂各窮源神道冥昧孰明通塞是知
慮之所及智之所圖無非妄境惑心
斯是不能返照其識浪執境緣心靜
波驚多生定障卽謂功用定力所知
外彰其說逞慢裎惑此則未閑治障
我倒常行他力所持宗爲正業眞妄
相迷卒難通曉若知惟心妄境不結
返執前境非心所行如此胥徒安可
論道有陳智璀師仰慧思思寔深解
玄微行德難測璀亦頗懷親定聲聞
于天致使陳氏帝宗咸承歸戒圖像

[32-1154b]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三十九張承供
逸聽南都然而得在開弘失在對治
宗仰之最世莫有加會謁衡岳方陳
過隙未及斷除遂終身世隋祖創業
偏宗定門下詔述之具廣如傳京邑
西南置禪定寺四海徴引百司供給
來儀名德咸悉暮年有終世者無非
坐化具以聞奏帝倍歸依二世纘曆
又同置寺初雖詔募終雜講徒故無
取矣當朝智顗亦時禪望鋒辯所指
靡不倒戈師匠天庭榮冠朝列不可
輕矣至如慧越之捋虎鬚道舜之觀
牛影智通之感奇相僧定之制强賊
節操如鐵石志㮣等雲霄備彰後傳
略爲盡美又如慧瓚禪主嘉尙頭陀
行化晉趙門庭擁盛威儀所擬無越
律宗神解所通法依爲詣故得理事
符允有契常規道有窊隆固爲時喪
致*帝里沒齒亡歸頃有志超卽承
瓚胤匡讃之德乃跨先摸弘訓之規
有淪其緖故使超亡其風頽矣觀夫
慧定兩級各程其器皆同佛曰无與
抗衡然於祥瑞重沓預覿未然卽世
恬愉天仙叶衞誠歸定學蓋難奪
[32-1154c]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四十張承矣
頃世定士多削義門隨聞道聽卽而
依學未曾思擇扈背了經毎緣極旨
多虧聲望吐言來誚徃徃繁焉或復
耽著世定謂習眞空誦念西方志圖
滅惑肩頸掛珠乱掐而稱禪數納衣
乞食綜計以爲心道又有倚託堂殿
遶旋竭誠邪仰安形苟存曲計執以
爲是餘學並非氷想鏗然我倒誰識
斯並戒見二取正使現行封附不除
用増愚魯向若纔割世網始預法門
愽聽論經明閑慧戒然後歸神攝慮
憑准聖言動則隨戒筞修靜則不忘
前智固當人法兩鏡眞俗四依逵智
未知寜存妄識如斯習定非智不禪
則衡嶺台崖扇其風也復有相迷同
好聚結山門持犯蒙然動掛形網運
斤揮刃無避種生炊爨飮噉寧慙宿
觸或有立性剛猛志尙下流善友莫
尋正經罕讀瞥聞一句卽謂司南唱
言五住久傾十地將滿法性早見佛
智巳明此並約境住心妄言澄静還
緣心住附相轉心不覺心移故懷虛
託生心念淨豈得會眞故經陳心相飄鼓
[32-1155a]
續高僧傳卷苐二十苐四十一張承不
停蛇舌燈焰住山流水念念生滅變
變常新不識乱念翻懷見網相命禪
宗未閑禪字如斯般輩其量甚多致
使講徒例輕此類故世諺曰無知之
叟義指禪師乱識之夫共歸明德返
迷皆有大照隨妄普翳眞科不思此
言㸦談名實考夫定慧之務諒在觀
門諸論所陳良爲明證通斯致也則
離乱定學之功見惑慧明之業若雙
輪之遠涉等眞俗之同遊所以思遠
振於清風稠實摽於華望貽厥後寄
其源可尋斯並古人之所同錄豈虛
也哉續
高僧傳卷第二十習禪終五
卯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

[32-1155b]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