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53 續高僧傳-唐-道宣 (TKD)


[32-0969c]


梁大僧正南澗寺沙門釋慧超傳一
梁國師草堂寺智者釋慧約傳二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釋曇巒傳三
梁蜀郡龍淵寺釋慧韶傳四
梁會稽嘉祥寺釋慧皎傳五
魏洛陽釋道辯傳六曇永亡
魏恒州報德寺釋道登傳七
梁楊都莊嚴寺釋僧密傳八
梁楊都湘宮寺釋曇准傳九智深
梁楊都靈基寺釋道超傳十慧安
梁楊都龍光寺釋僧喬傳十一慧生僧整慧濟
梁楊都彭城寺釋慧開傳十二曇俊
梁楊都建初寺釋明徹傳十三
梁餘杭西寺釋法開傳十四
梁楊都瓦宮寺釋道宗傳十五法敞
魏洛下廣德寺釋法貞傳十六僧與慧與道寂
梁益州羅天宮寺釋寶淵傳十七
法文法度法護本闕
[32-0970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丈左
梁楊都治城寺釋僧詢傳十八道遂道標本闕
梁楊都靈根寺釋慧超傳十九本闕
齊鄴中天平寺釋眞玉傳二十
後梁荊州大僧正釋僧遷傳二十一
釋慧超姓廉氏趙郡陽平人中原喪
亂避難於鍾離之朝哥縣焉初生之
夕神光照室幼而簡靜寡欲巳有成
人之符也八歲出家従臨番縣建安
寺沙門慧通通素无業術立行專樸
超直心祗順奉敬無怠而外聽諸講
勤精學業時遇風雨艱辛泥路擁塞
不以爲辭嘗寓坐有胡僧蓋不測之
人也一見嗟異曰斯人若不爲五衆
之傑則爲八州刺史兼叙神光之瑞
如符契焉遂廣採經部及以數論並
盡其深義朗若貫珠名僧勝集稠人
廣坐紛綸飛伏雍容摸揩故早爲皁
白挹其高軌後南遊江左住南澗寺
僧宗見而善之受涅槃等經開柘条緖
略通幽致歷閱衆師多所參涉偏以
無量壽命家吏部謝籥毎稱之曰
君子哉若人也又善用俳諧尤能草
隷兼習朱許又工占相齊曆告終梁
[32-0970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三張左
祚伊始超現疾新林情存拯溺信次
之閒聲馳日下尋有別勅乃授僧正
戒德内修威儀外潔凡在緇侣咸禀
成訓天子給傳詔羊車局足健步衣
服等供自聲教所被五部憲章咸禀
風則帝以般若之義眞諦所宗偏令
化導故諮質鋒起懸辯若流又經聚
徒都治講菩提心義論談之睱夜分
未寢忽見大力善神形甚都麗旣而
言日當率集同緣共來飡受不言姓
字於此告辭及就講之辰倐然滿坐容
貌壞異莫有識者竟席便散其感迹
徴異爲若此也加以性好山水丞果
幽尋而翼従之聲閒于數里山人恠
視唯見超身射獵之徒莫不自息
天監年中帝請爲家僧礼問殊積初
戒典東流人各傳受所見偏執妙法
猶漏皇明御宇掇採羣經圓壇更造
文義斯搆事類因果於此載明有詔
令超受菩薩戒恭惟頂礼如法勤修
上復齋居宣室夢其勤行戒品面申
讃悦時共延美而超鳴謙蹈礼好靜
篤學従之遊處未覿慍喜之儀加以
[32-0970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四張左形過
八尺腰帶十圍雍容高步當時譽顯
帝又請於惠輪殿講淨名經上臨聽
覽未啓莊嚴寺園接連南澗因搆起
重房若鱗相及飛閣穹隆高籠雲霧
通碧池以養魚蓮搆靑山以拪羽族
列植竹果四面成陰木禽石獸交撗
入出又羅列童侍雅勝王侯剖決衆
情一時高望在位二十餘年晚以陵
谷㸦遷世相難恃因自解免閉房養
素以普通七年五月十六日遷神於
寺房行路殞涕學徒奔赴凡厥喪事
出皆天府門人追思德澤乃爲立碑
湘東王繹陳郡謝幾卿各爲製文俱
鐫墓所釋慧
約字德素姓婁東陽烏塲人也祖世
蟬聯東南冠族有占其塋墓者云後
世當有苦行得道者爲帝王師焉母
劉氏夢長人擎金像令呑之又見紫
光繞身因而有孕便覺精神爽發思
理明悟及載誕之日光香充滿身白
如雪時俗因名爲靈粲故風鑑貞簡
神志凝靜撫塵之歲有異凡童惟聚
沙爲佛塔疊石爲高座七歲便
[32-0971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五張左求入
學卽誦孝經論語乃至史傳披文見
意宅南有果園鄰童競採常以爲患
乃捨巳所得空拳而返鄕土以蠺桑
爲業常懷悲惻由是不服縑纊季父
憙畋獵化終不攺常嘆曰飛走之類
去人甚遠好生惡死此情何別乃絕
羶腥叔父遂避於他里恣行勦戮夢
赤衣使者手持矛戟謂曰汝終日煞
生菩薩教化又不能止促來就死驚
覺汗流詰旦便毁諸獵具深攺前咎
約復至常所獵處見麋鹿數十頭騰
倚隨之若有愧謝者所居僻左不嘗
見寺世崇黃老未聞佛法而宿習冥
感心存離俗忽値一僧訪以至教彼
乃舉手東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乃
不見方悟神人至年十二始遊于剡
徧礼塔廟肆意山川遠會素心多究
經典故東境謠曰少逵妙理婁居士
宋泰始四年於上虞東山寺辭親翦
落時年十七事南林寺沙門慧靜靜
於宋代僧望之首律行捻持爲特進
顏延年司空何尙之所重又隨靜住
剡之梵居寺服勤就養年踰一
[32-0971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六張左
紀及靜之云亡盡心喪之礼服闋之
後却粒巖拪餌以松木蠲疾延華深
有成益齊竟陵王作鎭禹穴聞約風
德雅相嘆屬時有釋智秀曇纖慧次
等並名重當鋒同集王坐約旣後至
年夏未隆王便斂躬盡敬衆咸懷不
悦之色王曰此上人方爲釋門領袖
豈今日而相待耶故其少爲貴勝所
崇也如此齊中書郞汝南周顒爲剡
令欽服道素側席加礼於鍾山雷次宗
舊館造草堂寺亦号山茨屈知寺任
此寺結宇山椒疏壤幽岫雖邑居非
遠而蕭條物外旣冥賞素誠便有終
焉之託顒嘆曰山茨約主清虛滿也
齊太宰文簡公禇淵太尉文憲公王
儉佐命一期功高百代欽風味道共
弘法教淵嘗請講淨名勝鬘儉亦請
開法花大品淵遇疾晝寢見胡僧云
菩薩當至尋有道人來者是也俄而
約造焉遂豁然病愈卽請受五戒齊
給事中婁幼瑜少有學術約之族祖
也毎見輒趣爲礼或問此乃君族下
班何乃恭耶瑜曰菩薩出世方師於
[32-0971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七張左
天下豈老夫敬致而已時人未喻此
旨惟王文憲深以爲然且約孝通冥
感思歸遄返而二親喪亡並及臨訣
孺慕嬰號不交人世積時停鄕以開
慈道後還都又住草堂少傅沈約隆
昌中外任攜與同行在郡惟以靜漠
自娛禪誦爲樂異香入室猛獸馴階
常入金華山採桔或停赤松澗遊止
時逢宿火乍屬神光程異不思故略
其事有道士丁德靜於館暴亡傳云
山精所弊乃要大治祭酒居之妖猶
充斥長山令徐伯超立議請約移居
曾未浹旬而神魅弭息後晝臥見二靑
衣女子従澗水出礼悔云夙障深重
墮此水精晝夜煩惱卽求授戒自尒
災怪永絕及沈侯罷郡相攜出都還
住本寺恭事勤肅礼敬彌隆文章徃
復相繼晷漏以沈詞藻之盛秀出當
時臨宮莅職必同居府舎率意徃來
未嘗以朱門蓬戶爲隔齊建武中謂沈
曰貧道昔爲王褚二么供養遂居令
之省檀越爲之當復入地矣天監
元年沈爲尙書僕射啓勅請入省住
[32-0972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八張左
十一年臨丹陽尹無何而歎有憂生
之嗟報曰檀越福報巳盡貧道未得
滅度詞旨悽然俄而沈殞故其預契
未然皆此類也旣而留心方等研精
九部皆薀匱胸襟陶鎣懷抱顯說
弘通當仁不讓劬勞汲引隆益羣品
皇帝斲彫文璞信無爲道發菩提心
搆重雲殿以戒業精微功德淵廣旣
爲万善之本實亦衆行所先譬巨海
百川之長若湏彌羣山之冣三果四
向緣此以成十力三明因茲而立帝
乃慱採經教撰立戒品条章畢舉儀
式具陳制造圓壇用明果極以爲道
資人弘理无虛授事藉躬親民信乃
立且帝皇師臣大聖師友遂古以來
斯道無墜農軒周孔憲章仁義况
理越天人之外義超名器之表以約
德高人世道被幽冥允膺闍梨之尊
屬當智者之号逡廵退讓情在固執
慇懃酄請辭不獲命天監十一年始
勅引見事愶心期道存目擊自尒去
來禁省礼供優給至十八年巳亥四
月八日天子發弘誓心受菩薩戒乃
[32-0972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九張左
**幸等覺殿降彫王輦屈萬乘之尊申
在三之敬暫屏衮服恭受田衣宣度
淨儀曲躬誠肅于時日月貞華天地
融朗大赦天下率土同慶自是入見
別施漆搨上先作禮然後就坐皇儲
以下爰至王姬道俗士庶徑希度脫
弟子著籍者凡四萬八千人嘗授戒
時有一乾鵲歷階而昇狀若飡受至
說戒畢然後飛騰又嘗述戒有二孔
雀驅斥不去勅乃聽上徐行至壇俛
頸聽法上日此鳥必欲滅度別受餘
果矝其至誠更爲說法後數日二鳥
無何同化又初授戒夜夢從草堂寺
以綿罽席路直至臺門自坐禪牀去
地數丈天人圍遶爲衆說法以事而
詳等黃帝之夢往華胥同目連之神
登兠率至人行止孰能議之而愛悦
閑靜祥華虛室寺側依捿咸生慈道
故使麕麚羣於兕虎鳧鶩狎於鷹鸇
飛走騰伏自相馴擾非夫仁澤潛化
孰能如此者乎後靜居閑室忽有野
媼賷書數卷置經案上無言而出幷
持異樹自植於庭云靑庭樹也約日
[32-0972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張左
此書美也不我俟看如其惡也亦不
勞視經七日又見一叟請書而退此樹
葉緣花紅扶疏尙在又感異鳥身赤
尾長形如翡翠相隨捿息出入樹閒
中大通四年夢見舊宅白壁朱門赫
然壯麗仍發願造寺詔乃号爲本生
焉大同一年又勅攺所居竹山里爲
智者里縉雲舊壤傳芳圖諜山川靈
異擅奇函夏福地仙鄕此焉攸立而
約飯餌松木三十餘年布艾爲衣過
七十載鳴謙立操擅望當時乃以大
同元年八月使人伐門外樹枝曰輿駕
當來勿令妨路人未之測至九月六
日現疾北首右脅而臥神識恬愉了
無痛惱謂弟子日我夢四部大衆幡
花羅列空中迎我凌雲而去福報當
訖至十六日勅遣舎人徐儼參疾荅
云今夜當去至五更二唱異香滿室
左右肅然乃日夫生有死自然恒數
勤修念慧勿起亂想言畢合掌便入
涅槃舂秋八十有四六十三夏天子
臨訣悲慟僚宰輟聽覽者二旬有一
其月二十九日於獨龍山寶誌墓左
[32-0973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一張左擯之
初約臥疾見一老公執錫來入及遷
化曰諸僧咸卜寺之東巖帝乃攺葬
獨龍抑其前見之叟則誌公相迎者
乎又臨終夜所乘靑牛忽然鳴吼淚
下交流至葬曰勅使牽従部伍發寺
至山吼淚不息又建塔之始白鶴一
雙繞墳鳴淚聲其哀婉葬後三日
欻然永逝下勅豎碑墓左詔王筠爲
文釋曇
鸞或爲巒未詳其氏鴈門人家近五
臺山神迹靈恠逸于民聽時未志學
便徃尋焉備覿辵蹤心神歡悦便卽
出家内外經籍具陶文理而於四論
佛性彌所窮研讀大集經恨其詞義
深密難以開悟因而注解文言過半
便感氣疾權停筆功周行醫療行至
汾二秦陵故墟入城東門上望靑霄
忽見天門洞開六欲階位上下重複
歷然齊覩由斯疾癒欲繼前作顧而
言曰命惟危脆不定其常本草諸經
具明正治長年神仙徃徃閒出心願
所指修習斯法果剋旣巳方崇佛教
不亦善乎承江南陶隱居者方
[32-0973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二張左
術所歸廣愽弘瞻海内宗重遂徃従
之旣逵梁朝時大通中也乃通名云
北國虜僧曇鸞故來奉謁時所司疑
爲細作推勘無有異詞以事奏聞帝
曰斯非覘國者可引入重雲殿仍従
千迷道帝先於殿隅却坐繩牀衣以
袈裟覆以納帽鸞至殿前顧望無承
對者見有施張高座上安几拂正在
殿中旁无餘座徑徃昇之豎佛性義
三命帝曰大檀越佛性義深略巳標
敍有疑賜問帝却納帽便以數閞徃
復因曰今日向晚明湏相見鸞従座
下仍前直出詰曲重沓二十餘門一
無錯誤帝極嘆訝曰此千迷道従來
舊侍徃還疑阻如何一度遂乃無迷
明旦引入太極殿帝降階礼接問所
由來鸞曰欲學佛法限年命促減故
來遠造陶隱居求諸仙術帝曰此傲
世遁隱者比屢徴不就任徃造之鸞
尋致書通問陶乃答曰去月耳聞音
聲茲辰眼受文字將由頂礼歲積故
使應眞來儀正爾整拂藤蒲具陳花
水端襟斂思竚聆警錫也及届山所
[32-0973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三張左
接對欣然便以仙經十卷用酬遠意
還至浙江有鮑郞子神者一皷涌浪
七日便止正値波初無由得度鸞便
徃廟所以情祈告必如所請當爲起
廟湏臾神卽見形狀如二十來告鸞
曰若欲度者明旦當得願不食言及
至明晨濤猶鼓怒纔入船裏帖然安
靜依期逵帝具述由緣有勅爲江神
更起靈廟因卽辭還魏境欲徃名山
依方修治行至洛下逢中國三藏菩
提留支鸞徃啓曰佛法中頗有長生
不死法勝此土仙經者乎留支唾地
曰是何言歟非相比也此方何處有
長生法縦得長年少時不死終更輪
迴三有耳卽以觀經授之日此大仙
方依之修行當得解脫生死鸞尋頂
受所賷仙方並火焚之自行化他流
靡弘廣魏主重之号爲神鸞焉下勅
令住幷州大寺晚復移住泠州北山
石壁玄中寺時往介山之陰聚徒蒸
業今号鸞公巖是也以魏興和四年
因疾卒于平遥山寺舂秋六十有七
臨至終日幡花幢蓋高映院宇香氣
[32-0974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四張左
**熢勃音聲繁鬧預登寺者並同矚之
以事上聞勅乃葬干汾西泰陵文谷
營建塼塔幷爲立碑今並存焉然鸞
神宇高遠機變無方言晤不思動與
事會調心練氣對病識緣名滿魏都
用爲方軌因出調氣論又著作王邵
隨文注之又撰礼淨土十二偈續龍
樹偈後又撰安樂集兩卷等廣流於
世仍自号爲有魏玄簡大士云
釋慧韶妵陳氏本穎川太丘之後避
亂居于丹陽之田里焉性恬虛寡嗜
慾沉毅少言童幼早孤依兄而長悌
友之至聞於閭閻十二猒世出家具
戒便遊京楊聽莊嚴旻公講釋成論
纔得兩遍記注略盡謂同學慧峯曰
吾沐道日少便知旨趣斯何故耶將
非所聞義淺爲是善教使然乎乃試
聽開善藏法師講遂覺理與言玄便
盡心鑚仰當夕感夢徃開善寺採得
李子數斛撮欲噉之先得枝葉覺而
悟曰吾正應従學必踐深極矣尋爾
藏公遷化有龍光寺綽公繼踵傳業
便迴聽焉旣闕論本制不許住惟有
[32-0974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五張左
*一帔又屬嚴冬便撤之用充寫論忍
寒連噤方得預聽文義兼善獨見之
明卓高衆表辯滅諦爲本有用麤細
而折心時以爲穿鑿有神思也梁武
陵王出鎭庸蜀聞彼多參義學必湏
碩解弘望方可開宣衆議薦舉皆不
合意王曰憶徃年法集有傖僧韶法
師者乃堪此選耳若得同行想能振
起邊服便邀之至蜀於諸寺講論開
道如川流當於龍淵寺披講將訖靜
坐房中感見一神靑衣帢服致敬曰
願法師常在此弘法當相擁衞言訖
而隱遂接席數遍清悟繁結昔在楊
都嘗苦氣疾綴慮恒動及至蜀講衆病
皆除識者以爲寺神之所護矣于時
成都法度恒並置三四法皷齊振競
敞玄門而韶聽徒濟濟莫斯爲盛又
率諸聽侣諷誦涅槃大品大各一卷
合而成部年恒數集倫次誦之如有
謬忘及講聽眠失者皆代受罰對衆
謝曰斯則訓導不明耳故身令獎物
其勤至若此武陵布政於蜀毎述大乘
及三藏等論沙門寶彖保該智空等
[32-0974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六張左
並後進峯岫參預撰集勒卷旣成王
賜錢十万卽於龍淵寺分贍學徒頻
教令掌僧都苦辭不受性不乘騎雖
貴勝請講逢値泥雨輒自榮杖戴笠
履芒屩而赴會焉少而齋潔不涉珍
羞後遇時患藥雜豬脂拒而不服非
時漿飮故絕生常候病者仰觀顏色
怡悦礼誦不替當似微差乃告曰吾
今無處不痛如壞車行路常欲摧折
但自强耳恨所營尊像未就吾將去
矣辵屬道俗憑爲莊嚴便洗浴剃髪
剪瓜礼拜嗽口坐于龍淵寺摩訶堂
中奄然而卒舂秋五十有四卽天監
七年七月三日也時成都民應始豐
者因病氣絕而心上溫五日方醒云
被攝至閻王所聞處分云迎韶法師
須臾便至王下殿合掌頂礼更無言
說惟畫文書作大政之字韶便出外
坐於曠路樹下見一少童以漆柳箕
擎生袈裟令韶著之有數十僧來迎
豐惟識智慈二禪師幡花列道騰飛
而去又當終夕有安浦寺尼乆病悶
絕及後醒云送韶法師及五百僧登
[32-0975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七張左
七寶挮到天宮殿講堂中其地如水
精牀席華整亦有麈尾几案蓮華滿
地韶就座談說少時便起送別者令
歸其生滅寘祥感見類此
釋慧皎未詳氏族會稽上虞人學通
内外愽訓經律住嘉祥寺舂夏弘
法秋冬著述撰涅槃義疏十卷及梵
網經疏行世又以唱公所撰名僧頗
多浮沉因遂開例成廣著高僧傳一
十四卷其序略云前之作者或嫌以
繁廣刪減其事而抗迹之奇多所辵
削謂出家之士處國賓王不應勵然
自遠高蹈獨絕尋辭榮棄愛本以異
俗爲賢若此而不論竟何所紀又云
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實
之賓也若實行潜光則高而不名若
寡德適時則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
非所紀高而不名則備今錄故省名
音代以高字傳成通國傳之實爲龜
鏡文義明約卽世崇重後不知所終
江表多有裴子野高僧傳一帙十卷
文極省約未極通鑑故其差少
釋道辯姓田氏范陽人有別記云著
[32-0975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八張左納擎
錫八於母胎因而生焉天性踈朗才
術高世雖曰耳聾及對孝文不爽帝
旨由是榮觀顯美遠近欽茲剖定邪
正開釋封滯是所長也初住北臺後
隨南遷道光河洛魏國有經号大法
尊王八十餘卷盛行於世辯執讀知
僞集而焚之將欲廣注衆經用通釋
典筆置㕔架鳥遂銜飛見此異徴便
寢斯作但注維摩勝鬘金剛般若小
乘義章六卷大乘義五十章及申玄
照等行世有弟子曇永亡名二人永
潜遁自守隱黃龍山撰搜神論隱士
儀式名文筆雄健負才傲俗辯杖之
而従於黃龍初無恨想而晨夕遥礼
云釋道
豋姓昞東莞人聰警異倫殊有信
力聞徐州有僧藥者雅明經論挾榮
従之研綜涅槃法花勝鬘後從僧淵
學究成論年造知命譽動魏都北土
宗之累信徴請豋問同學法度曰此
請可乎度曰此國道學如林師匠百
數何世无行藏何時無通塞十方含
靈皆應度脫何容盡期南國相
[32-0975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十九張左
**酄行矣如慧遠拂衣廬阜曇諦絕迹
昆山彭城劉辵民辭事就閑斯並自
是一方何必盡命虛想巖穴遠追巢
許縦復如此終不離小乘之機豈欲
使人在我先道不益世者哉隨方適
化爲物津梁不亦快乎豋卽受請度
亦隨行及到洛陽君臣僧尼莫不賓
礼魏主邀豋昆季筞授榮爵以其本
姓不華攺昞爲耐講說之盛四時不
輟末趣恒岳以息浮競學侣追隨相
仍山舎不免談授遂終于報德寺焉
舂秋八十有五卽魏景明年也
釋僧密未詳氏族樂安人曾未勝衣
便従翦落幼而易悟情解過人年至
十六學友如林更相開導有聞鄕黨
將欲廣開視聽師弗之許也因爾潛
遁出寺従道明沙門受業一二年中
聲華負海秦始之初濟江住莊嚴寺
器望凝練風儀峻雅五衆宗推七貴
敬異深沈詳正不以利害嬰心雖復
同居衆内未有測其量者時人以方
法汰頗謂礭言累居南面徒衆甚盛
無經不講專以成實繕奇負氣高論
[32-0976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張左
**少所推下下才在事未能賞重潛相
讒搆於竟陵王密不叙濁清任其書
罪乃啓擯淮南學土隨者三十餘人
相仍講化天監四年卒于江北舂秋
七十三矣
釋曇准姓弘魏郡湯陰人住昌樂王
寺出家従智誕法師受業鑚研之勤
衆皆弗及處靜味道無風塵之志善
涅槃法華聞諸伊洛閑居遊思不交
世務承齊竟陵王廣延勝道盛興講
說遂南度止湘宮寺處處採聽隨席
談論雖逢塗阻未曾告勞次公嘆曰
此北道人非直美容止善言笑烈亮
恢廓雅有器度至於言論深有情致
齊臨川王蕭映長沙王蕭晃厚相欽
礼廬江何點彭城劉繒並到房接足
伸其戒誥講揚相繼成其業者二百
餘人以天監十四年卒舂秋七十有
七時寺復有智深比丘聰慧慱識經
論有功天子王侯多所賓接性好直
言無所推屑毎商略檢洗物不有平
由是坎壈弘宣阻少
釋道超姓陸吴郡吴人吴丞相敬風
[32-0976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一張左
**之六世也祖昭尙書金部父遵散騎
侍郞超少以勤篤知名與同縣慧安
早投莫逆俱遊上京共契請業時旻
法師住靈基寺値旻東講因共聽沙
門法珍成論至滅諦初聞三心滅無
先後超曰斯之言悟非吾師也見旻
解冠一方海内諮仰輟寢忘味以夜
繼晝但性偏躁銳不顧功少願望巳
多毎打髀嘆曰爲爾漠漠生肇笑人
又聞龍光寺僧整始就講說彌復勇
歎曰乃可無七尺何事在於人後惆
悵疚心累日廢業因自懺悔求諸佛
菩薩乞加威神令其慧悟如僧旻也
事在旻傳遂勤劬苦至有頃洞澈終
日凞怡獨語獨笑毎言無價寶珠我
今巳得雍容高步負氣陵俗白黑攺
觀名架當時及至講說解析疑伏毎
無辵隱若復爲賓雅伏意氣求相擊
杭若遇機臨無不應躡同寺僧道賁
年齒小大亦微向學方而性多怠惰
未能剋巳撗相陵罵超亦眄衡嘯嗷
未之數也他日賁曰我之與卿誰相
優劣超曰若論年臘請以相寄胸臆
[32-0976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二張左之量
未論先後時爲直言自超處獨房屏
絕賓倖内外墳典常擁膝前而手不
釋卷加以塵埃滿屋蟋蟀鳴壁中書
郞吴郡張率謂曰虫鳴聒耳塵土埋
膝安能對此而無忤耶答曰時聞此
聲足代簫管塵隨風來我未睱掃致
忤名賓爲愧多矣時人高其放逵年
三十六以天監初卒有慧安道人住
湘宮寺探玄析奥甚有精理年三十
二卆于住寺時以盛年俱卆楊輦同
哀釋僧
喬姓華氏吴興東遷人出家住龍光
寺聞僧旻說前修立義有諸同異則
忘寢息志欲禀受又聽其語論轉捷
則撫掌累嘆思與偕也隆昌之世法
筵轉少仍與同寺僧整寶淵慧濟慧
紹等請旻移住於是終晨竟夜一心
諮求布被禦冬單蔣藉體饘粥糊口
茹菜充飢而未曾以貧寒變節但自
勤勵維曰不足研精奥粹理悟深明
三四年間經論通逵後旻還㽵嚴龍
光慧生問曰諸少相攜並得成器其
閒勝負可得聞耶旻曰喬公儒
[32-0977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二張左
**雅清虛履今用古卷舒文義優遊教
理鉤深致遠善能讎挍廉而未講莫
與爭先此乃辵法之所寄也整公精
勤經論慱綜有叙同其業者重其情
性淵公不無神明而心性偏激亟違
礼度乆従異集無以測其多少濟公
神識清審經素有功論文未熟由其
體羸不堪辛苦故耳且於義理足以
明道志行足以厲俗紹公情性和理
篤有志行貧而有累學不得恒向無
妨㝵不患不成美噐自喬學之成也
不修世務不附名聞閉門靜處坐無
雜客澄懷潛悟獨得而巳年三十六
天監初卆生本任湘州學明經數頻
御法座少秉高操慕安汰之風規而
弊衣䔫食終身不攺美風姿善草隷
整住襄陽未遊夏首道化大行濟畨
禺人未還嶺表德被南越文義風宣
有廣被焉並天監中卒
釋慧開姓袁氏吴郡海鹽人初出家
爲宣武寺寵公弟子仍従學阿毗曇
及成實論建武之中遊學上京住道
林寺歷聽藏旻二公經論後移住彭
[32-0977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三張左
城學無時習經耳不忘多従酒謔愽
弈自娛而値造次之機闕無對辯人
間席上訥其詞也後忽割略前習專
攻名教處衆演散咸慶新聞及至解
名拆理應變无窮雖逢黥敵巧談
罕有折其解者講席基連學人影赴
遂使名稱普聞衆所知識陳郡謝惠
雅相欽賞出守豫章迎請講說厚加
嚫辵還未逵都分散巳盡彭城劉業
出守晉安知居處屢空餉錢一万卽
贍寒餒不終一曰開立性虛蕩不畜
貲財皆此之類也而情在踈率不事
形儀衣裳塵滓未曾舉意洗濯周旋
有不耐者皆代其解澣寒則披絮待
成夏則隱席至燥以天監六年卒舂秋
三十有九同寺有曇俊者以遊學顯
名通貫衆經兼勤礼誦風素一槪寒
暑彌盛侍中王慈昆季司徒長史江
革友于並與之朋遊焉
釋明徹姓夏吴郡錢唐人六歲喪父
仍願出家住上虞王園寺學無師友
従心自斷毎見勝事未曾不留心諦
視遇客讀釋道安傳云聞安少孤爲
[32-0977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五張左
外兄所養便歔欷嗚咽良久乃止他
日借傳究尋見安弘法之美因撫膝
嘆曰人生居世復那可不尒乎自是
專務道學功不棄日嘗與同學數輩住
師後房房本杇故忽遭飄風吹屋攲斜
欲倒師行不在無物支持衆人皆走
徹習業如故會稽孔廣聞之嘆曰孺
子風素殊佳當成名器時倫因事推
伏馳名東越齊永明十年竟陵王請
沙門僧祐三吴講律中塗相遇雖則
年齒懸殊情同莫逆徹因従祐受學
十誦隨出楊都住建初寺自謂律爲
繩墨憲章儀體仍遍研四部校其興
廢當時律辯莫有能折建武之中移
業經論歷採衆師備嘗深義以旻法
師標正經論妙會機神譚思通微易
鉤深奥乃從其成業齊太傳蕭穎深
相欽屬及領荊州攜遊七澤請於内
第開講淨名毎曰諸經文句旣是應
機所說或有委曲深微或復但拘名
字先來英舊人各厝情謬當今日望
此玄宗遠無髣髴深懷愧惻時咸重
其謙退及蕭氏將薨贈別麈尾軟几
[32-0978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六張左
**徹以辵命所留憑撫以盡其壽天監
之初始返都邑又從旻受業少長祈
請常爲覆述究愽深文洞明奥旨盤
根交結了無辵滯遠樹名聞徴屈重
疊乍經乍論四時不輟聽受之衆不
遠雲集武帝欽待不次長名進于内
殿家僧資給歲序無爽帝以律明萬
行条章富愽願撮取簡要以類相從
天監末年勅入華林園於寶雲僧省
專功抄撰辭不獲免毎侍御筵對揚
奥密皇儲賞接特加恒禮故使二宮
周供寒暑優冾當時名輩並蒙殊致
未有恩渥如此之隆以其鳩聚將成忽
遘疾沈積於壽光殿移還本寺天子
親自怡色溫言躬臨慰喻知當不振
退而流涕中使參候晨宵不絕徹自
惟將卒奉啓告辭皇心載輭於萬壽
殿時内外樞揆一時慟絕以呈徹表
故也其文曰因果深明倚伏何逭明
徹雖復愚短忝窺至籍將謝之閒豈
復辵悋但知恩知慶輒欲言之明徹
本出東荒賤民而巳微有善識得廁
釋門契闊少年綢繆玄覺雖未能體
[32-0978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七張左道微
得善性運來不輟遇會昌時遂親奉
御筵提攜法席且仁且訓備沐恩奬
恒願舒慕丹誠奉揚慈化豈意報窮
便歸塵土仰戀聖世何可而言特願陛
下永刧永住益蔭無涯具足莊嚴道
塲訓物天垂海外同爲淨土勝果遐
流雍容遠集明徹以奉値之慶論道
之善脫億代還生猶冀奉覲惟生惟
死俱希濟拔臨盡之閒忽忽如夢雖
欲申心心何肯盡不勝悲哀之誠謹
遣表以聞勅答省疏増其憂耿人誰
不病何以遽終過甚法師至性堅明
道行純備徃來淨土去留安養方除
四魔理無五畏唯應正念諸佛不捨
大願與般若相應直至種智發菩提
心彼我相攝方結來緣敬如所及菩
薩行業非千百年善思至理勿起亂
想覽筆悽懣不復多云帝因於寺
爲設三百僧會令徹懺悔自運神筆
製懺願文事竟遂卒寺房卽普通三
年十二月七日也窆干定林寺之舊
墓勅給東園秘器凶事所資隨由備
辦主者監護有崇敬焉
[32-0978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八張左釋法
開姓兪吴興餘杭人稚年出家住比
倉寺爲曇貞弟子貞清素澄嚴殊有解
行開少聰敏家業貧寠身服不充食
噉麤澀同學僧流曇誕家有盈財服
翫奢麗並従貞受業屢有年勞及鉤
深造微未有逮開者也而流誕自恃
優饒甚相輕忽開懷快然遂負帙西
遊住禪罡寺仍従柔次二公學成實
論衣不蔽形食趣支命而不避寒風
暑雨以晝係夜歷業旣優精解無㝵
終日遊談未嘗蹔息心性躁銳
無敵不攻有時竊發潜登以掩
不備當其鋒者罕不結舌由是顯名
吏部尙書琅琊王峻永嘉太守吴興
丘墀皆揖敬推賞願永勖誡後還餘
杭止于西寺先相陵駕之者望風飮
氣永相隱避以至于死開因爾講筵
相接道俗嘆服沙門智藏後遊禹穴
講化成論開徃觀之鯁難累日賓僚
飡悦藏日開法師語論巳多自可去
矣吾欲入文開曰釋迦說法多寶踊
現法師指南命衆而遣客何耶藏有
慙色以普通四年卒舂秋六十五矣
[32-0979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二十九張左
釋道宗未知氏族荊州江陵人早年
離俗住瓦官寺情性眞直不務馳競
耳不妄屬口不狂言修身潔巳動靜
有度歷學經論了無常師終曰寢處
卷軸而巳清談高論聽者忘疲衣裳
麤弊飮食踈儉遭値年飢入里不給
南遊嶺表其道大行以死自誓誘化
不息年五十餘卒於彼土復有法敞
住延賢寺少研經數長多講說齊未
歲儉固窮守操清貧馳務不競貪積
天監初西遊陸海東歸全楚弘宣有
功焉
釋法貞不測氏族渤海東光人九歲
出家俊秀之聲不齊凡類住魏洛下
之居廣德寺爲沙門道記弟子年十
一通誦法華意所不解隨迷造問記
謂曰後來捻持者其在尒乎及至年
長善成實論深得其趣備講之業卓
犖標奇在於伊洛無所推下與僧建
齊名時人目建爲文句無前目貞爲
入微獨步貞乃與建爲義會之友道
俗斯附聽衆千人隨得嚫施造像午
軀分布供養魏清河王元懌汝南王
[32-0979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三十張左元
悦並折腰頂礼諮奉戒訓會魏德衰
陵女人居上毁論曰興猜忌逾積嫉
德過常難免今世貞謂建曰大梁正朝
礼義之國又有菩薩應行風教宣流
道法相與去乎今年過六十朝聞夕
死吾无恨矣建曰時不可失亦先有
此懷以梁普通二年相率南邁貞爲
追騎所及禍滅其身舂秋六十一矣僧
建清河人沙彌之時慧俊出類及長
成人好談名理與慧聰道寂法貞等
同師道記少長相攜窮研數論遂明
五聚解冠一方常日講衆恒溢千人
碩學通方悦其新致造筵談賞以繼
晝夜雖乃志誨成人而入里施化魏高
陽王元邕丞相延請累宵言散用祛
鄙恡或清晨嘉會一無逮者輒云深
恨不同其叙故聞風傾渴者遥服法
味矣後南遊帝室逵于江陰住何園
寺武帝好論義旨勅集學僧於樂受
殿以次立義毎於寺講成濟後業有
逾於前慧聰立心閑豫解行遠聞道
寂愽習多通雅傳師業並終于魏

[32-0979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三十一張左
**釋寶淵姓陳巴西閬中人也年二十三於
成都出家居羅天宮寺欲學成實論爲
弘通之主州鄕術淺不愜憑懷齊建武元
年下都住龍光寺從僧旻法師禀受五
聚經涉數載義頗染神旻曰此君任性
儁警智慮過人但恨逈忽不倫動靜險
躁若値通人優接當成一世名士若不遇
時不得其死必當損辱大法矣淵酷好
蒲撲使酒挾氣終曰狼荒無所推下旻
累課曉喻返以爲讎因爾攺塗復從智
藏採聽先業自建講筵貨財周贍勇勵
辛勤有倍恒曰毎言大丈夫當使人侍
我何能久侍人乃廣寫義疏貴市
王征南尙書緘封一簏有意西歸同寺
慧濟謔之曰昔謝氏靑箱不至不得作文
章今卿白簏未來判无講理淵曰殊不
然此乃打狗杖耳因帶挾西返還住舊寺
標定義府道俗懷欽於是論筵頻建聽
衆數百自重名行少賓知巳沙門智訓
遊學京華數論通敏同還本壤投分與
交淵弗許也後寺庫犯官淵自恃名高
一州爲物所讓以身代當强悍不弭至
於事成知當必敗因爾出郭於路以刃自
[32-0980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三十二張左
刎時年六十一矣卽普通七年也彭門
爾時復有法文法度法護道興等並
以廣學逵名文貞廉好尙雅有風釆度
解大乘方嚴有則護剛直履信不交世務
興秉素懷正好仁奉義並下都住寺不墜
學宗爲諸雄辯所見推仰
釋僧詢姓明太子中庶山賓之兄子也
年始入禮嘗聽山賓共客談論追領往
復了無漏失賓撫其首曰今使吾門不
墜者其在尒乎父奉伯篤信大法知其聰
儁可期神幽冥長濟愛海年十二勅令
出家爲奉誠寺僧辯律師弟子辯性廉
直戒品氷嚴好仁履信精進勇勵常講
十誦詢後住治城寺持操高尙勤辛好
學從光宅寺法雲諮禀經論散處伽藍
不營雜事當時名德皆稱善焉歷耳不
忘經目必憶常能覆述有如甁瀉時人
嘉其清辨白黑重其無倦凡所聽聞悉
爲注記雖无大才而彌綸深極同學門
友莫不傳寫以天監十六年卒舂秋三
十有五時復有道遂道標同海陵人並
從法雲受業經論洽聞博綜有序釋
惠超姓王太原人永嘉之亂寓居襄陽
[32-0980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三十三張左七
歲出家住檀溪寺爲惠景弟子景清恒平
簡雅有器局普通之初摠州僧正以節儉聞
之超幼而清悟容止詳美進趣合度事景一
年以衆大諠雜乞移禪房依止僧崇禪師習
學定業年十二又從同寺僧受學通三玄永
明中竟陵王請智秀法師與諸學士隨方講
授西至樊鄧超因馮受學同時合席皆共服
其領會隨秀還都住靈根寺仍從法常乞
受具足誦戒不盈二日聽律未周兩遍皆識
文知義鏡其纖密禀承師訓無相忝也及師
亡後又從智藏採習經論藏曰此子秀發
當成美器藏之出處多與同遊備通諸部名
動京邑後從慧集飡聽毗尼裁得數遍集乃
嘆曰不謂始學巳氷寒於水矣後還鄕定省
合境懷之武帝勅還爲壽光學士又勅與
觀寺僧伽婆羅傳譯阿育王經使超筆受
以爲十卷而晦德進人不專矜伐故有要請多
推舊德藏後使其代講讓不肯當或逢羣
賢慱論未曾不預辯通塞及抗擊前敵知
理將窮而必下或遇機隟便亦應躡而默
然斯亦禀識同所不安而超能謙降若此
衣食趣濟榮貴朱邀襆無資蓄安成康王
蕭雅秀欽敬戒德出蕃要請相携於
[32-0980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三十四張左鎭
講發風被遠近服歎康王薨後吴平
侯蕭昞遊夏口復屈俱行法筵又鋪
學者稱詠還都續講聽侣相趍二百
餘僧四時習業於普通七年卒時年
五十有二釋
眞玉姓董氏靑州益都人生而无目
其母哀其及年至七歲教彈琵琶以
爲窮乏之計而天情俊悟聆察若經
不盈旬曰便洞音曲後鄕邑大集盛
興齋講母攜玉赴會一聞欣領曰若
恒預聽終作法師不憂匱餒矣母聞
之欲成斯大業也乃棄其家務專將
赴講無問風雨艱閞必期相續玉包略
詞旨氣攝當鋒年將壯室振名海岱
後遭母憂捨法還家廬於墓側哀毁
過礼茹菜奉齋伏塊持操三年野宿
鄕黨重之後服闋附道修整前業覽
卷便講無所疑滯預聞徒侣相次歸
焉齊天保年中文宣皇帝盛弘講席
海内髦彥咸聚天平於時義學星羅
跨轢相架玉獨標稱首登座談叙冈
不歸宗盡諦窮神煥然開發耆年前
逵稽首崇仰遂使道俗奔隨酌衢
[32-0981a]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三十五張左
**罇而不竭矣一曾徃復者別經十年
聞聲卽憶其名義斯捻持之功莫與
尙也常徒學士幾百千人耳對行徃
了知心性誡勖之勤彌隆餘哲生來
結誓願終安養常令侍者讀經玉必
跪坐合掌而聽忽聞東方有淨蓮華
佛國莊嚴世界與彼不殊乃深惟曰
諸佛淨士豈限方隅人並西奔一無
東慕団此執心難成迴向便願生蓮
華佛國曉夕勤到誓不乆留身無疹
瘵便行後事授諸弟子衣服几杖麈尾
如意分部辵誥各有差降衆初不悟
之也並共驚之玉曰願與運同世非
可樂汝等助念蓮華佛令我得至彼
岸也布薩之後便臥疾於鄴城比王
家神氣無昧聲相如常動京大德並
就問疾午後忽見煙雲相糺従東而
來異香緾遶充塞庭宇空中出聲有
如讃唄之響清亮宛然當尒之時足
漸向冷口猶誦念少時而卆卒後十
曰香氣乃絕大衆哀仰如臨雙樹玉
氏昆季俱制纕絰與諸門人收其屍
而葬焉
[32-0981b]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三十六張左
後梁荊大僧正釋僧遷傳二十一
釋僧遷姓嚴吴郡吴人孝敬夙彰侍
中玉錫見而異焉一面定交師事鍾
山靈曜道則法師則亦權行外彰深
相推重後遊談講肆縦辯天垂曾難
招提慧琰禪品義精思間出中座嗟
楊招提因攺舊致更新章句梁高有
勅善言殿義集豋卽銳辯如流帝有
嘉之仍降家僧之礼帝制勝鬘義疏
班壽光殿諸僧咸懷自恧遷深窮
理窟持詔敷述皇儲尙書令何敬容
以並請論擊道俗欣洽時論題之中興
荊鄴正位僧端職任基月道風飆舉
恂恂七衆不齊而成昔晉氏始置僧司
迄茲四代求之備業罕有斯焉自後
探索幽求經誥盤結皆鍼盲起廢怡
然従政以天監十二年四月十七日移
神大寶精舎舂秋七十有九二十日
葬於江淩之中華北山初年少孝禀
自然家貧親老珍養或闕後名德旣
立供親膄旨進饋益陳及處艱憂毀幾
致滅年方弱冠便誦法華數溢六千
坐而若寐親見普賢香光照燭仍降
[32-0981c]
續高僧傳卷苐六苐三十七張左
**摩頂書而不傳大漸惟幾方陳同志
凡講涅槃大品十八部經各數十遍
皆製義疏流于後學等觀卽梁明帝
之法名也自云北面歸依時移三紀
權經問道十有三年終識苦空功由
善導况乎福田五世師資兩葉仁旣
厚矣義寔深焉遂刊碑墳隴述德
如左
續高僧傳卷第大
癸卯歲高麗圈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