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13 佛祖歷代通載-元-念常 (WYG)



[020-1a]
欽定四庫全書
 佛祖歴代通載卷二十  元 釋念常 撰
  南宋姓趙氏都杭州主不輕曰南渡髙/孝光寜理度幼 七宗百三十四
丁未髙宗構母韋妃徽宗夣吴越武肅錢王入室已而是/生帝封康王靖康初嘗出使斡里雅布軍
 冬斡里雅布再来奉詔再使耿南仲偕行至相州民遮/道請無往至磁州守臣宗澤及磁人亦止之相州守
 亦以蠟書言金人方遣騎物色康王所在乃囬相州/揭榜召兵勤王有詔以康王為大元帥汪伯彦宗澤
 為副&KR0297領兵入衛王從伯彦議出相州北門渡河至/大名聞京城䧟請進兵向京城伯彦不可請王移
 東平措身安地南仲亦以為然遂東河間守黄潛善/亦領兵至進屯濟州探報張邦昌為金所立二帝北
[020-1b]
 行邦昌迎元祐孟后聽政文武官吏皆勸進邦昌下/手書以迎立康王告中外有曰漢家之厄十世宜光
 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遣使奉表/及以孟后書來邦昌繼至伏地慟哭請死使人自河
 北竄來進道君手札曰便可即真來/救父母三慟哭拜受遂趨應天即位
改建炎元年
  金國天㑹五年
庚戌上自正月至温之江心改額曰龍翔東軒曰浴日
 宸翰輝暎 革林靈素故居為資福教寺 秦檜歸
 自金受達蘭意専主和議 十二月金人册劉豫為
[020-2a]
 帝國號齊年改阜昌
辛亥紹興元年 張浚妬能殺曲端盡失陜西地
  金國迎請栴檀瑞像到燕京建水陸㑹七晝夜安
   奉於閔忠寺供養凡住十二年
乙卯金熈宗立名亶元名哈喇太祖嫡孫宗浚/之子治十四年完顔亮弑之
   西夏大徳元年
法師蘇陀室利西竺人也特禮文殊於五臺善閑呪術
能通利神異頗多帝彌加重時羽士蕭真人亦髙士也
[020-2b]
技術難問皆為師伏於是稽首後違世已金國唐古相
公讃其真曰似似是是或云竒/哉師子蘇陀室利西竺來逰一
百八嵗雪色連腮碧光溢臂内藴真慈外現可畏在閔
宗朝連隂不霽特詔登壇呪龍落地赭色伽黎后妃親
製施内蔵財度僧起寺人半信疑佛陀波利借路重來
五峯逰禮峩五佛冠㬅殊何異圓滿月面色非紅粹真
人蕭生遥瞻拜跪
紹興五年八月五日圓悟禪師示寂諱克勤字無着彭
[020-3a]
州崇寜駱氏子依妙寂院自省落髪受具游成都從圓
明敏行大師學經論窺其奥以為不足恃謁昭覺勝公
問心法久之出關見真如喆公頗有省時慶蔵主衆推
飽叅尤善洞下宗㫖師從之盡其要嘗謁東林照覺頃
之謂慶曰東林平實而已往見太平演道者師恃豪辨
與之爭鋒演曰是可以敵生死乎他日湼槃堂孤光獨
照時自驗看以不合辭去抵蘇州定惠疾病幾死因念
疇昔所叅俱無驗獨老演不吾欺㑹病間即日束包而
[020-3b]
返演喜其再來容為侍者值漕使陳君入山問法演誦
小艶詩云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師侍側
忽大悟即以告演演詰之師曰今日真䘮目前機也演
喜曰吾宗有汝自兹髙枕矣師因以是事語佛鑑懃懃
未之信師曰昔云髙麗打鐵火星爆吾指頭初謂建立
語今乃果然懃愕然無對時佛眼禪師尙少師毎事必
旁發之二公後皆大徹由是演門二勤一逺聲價藉甚
叢林謂之三傑演遷五祖師執寺務方建東厨當庭有
[020-4a]
嘉樹演曰樹子縱礙不可伐師伐之演震怒舉杖逐師
師走辟忽猛省曰此臨濟用處耳遂接其杖曰老賊我
識得你也演大&KR0015而去自爾命分座說法崇寜初以母
老歸蜀出世昭覺久之謝去於荆州見丞相張無盡談
華嚴要妙逞辭婉雅𤣥㫖通貫無盡不覺前席師曰此
真境與宗門㫖趣何如無盡曰當不别師曰有甚交渉
無盡意不平師徐曰古云不見一色始是半提更知有
全提時節若透徹方見徳山臨濟用處無盡翻然悟曰
[020-4b]
固嘗疑雪竇大冶精金之語今方知渠無摸索處師嘗
有頌云頂門直下轟霹&KR0430針出膏盲必死疾偶與丞相
意㑹無盡喜曰每懼祖道寖微今所謂見方袍管夷吾
也澧州刺史請住夾山未幾遷湘西道林初潭師周公
因提舉劉直孺願見師至是皮相之不甚為禮及見開
堂提唱妙絶意表始增敬焉政和末有㫖移金陵蔣山
法道大振僧問如何是實際理地曰何不向未問已前
薦取僧曰未問已前如何薦師曰相随來也進云快便
[020-5a]
難逢更借一問曰忘前失後進云若論此事如擊石火
只如未相見時如何師曰三千里外亦逢渠曰恁麽則
聲色外與師相見答曰穿却鼻孔問忠臣不畏死故能
立天下之大名勇士不顧生故能立天下之大事未審
衲僧家又作麽生師曰威震寰區未為分外曰恁麽則
坐㫁十方壁立千仞師曰看箭問不落因果不昧因果
是同是别師曰兩箇金剛圈曰溈山撼門三下又作麽
生師曰不是同途者知音不舉來嘗示衆云恁麽恁麽
[020-5b]
雙明不恁麽不恁麽雙暗不恁麽中却恁麽暗裏𨼆明
恁麽中却不恁麽明中𨼆暗只如和座子掇却許多建
立恁麽犯手傷鋒且道喚作什麽到這裏髙而無上深
而無底旁盡虚空際中極隣虚塵淨躶躶赤洒洒是箇
無底鉢盂無影杖子熊耳山前少林峯下老胡九年冷
湫湫地守這閒家具深雪之中直得情忘意遣理盡見
除方有一箇承當且道雙明雙暗雙放雙收是建立是
平常總不與麽也未是極則處且作麽生是極則處擘
[020-6a]
開華嶽連天秀放出黄河輥底流宣和中詔住東都天
寜太上在康邸屢請宣揚有偈云至簡至易至尊至貴
往來千聖頂&KR1502頭世出世間不思議然是時欽宗在東
宮師對太上預有至尊之䜟建炎改元宰相李伯紀表
住金山駕幸維揚有詔徴見顧問西竺道要對曰陛下
以孝心理天下西竺法以一心統萬殊真俗雖異一心
初無間然太上大恱賜號圜悟禪師乞雲居山歸老朝
廷厚贐其行至雲居之明年復歸於蜀太師王伯紹迎
[020-6b]
居昭覺紹興五年八月五日示疾將終侍者持筆求頌
書曰已徹無功不必留頌聊示應縁珍重珍重擲筆而
化春秋七十有三坐五十五夏諡真覺禪師塔曰寂照
丙辰五月收免丁錢 徽宗凶問至以/乙夘四月崩
平江虎丘隆禪師入寂諱紹隆和州含山縣人生時岐
嶷九嵗出家依縣之佛惠院又六嵗削髪受具又五嵗
而束包曳杖飄然有四方之志首謁長蘆浄照禈師叅扣
之間景響有得因閱圓悟勤禪師語撫卷歎曰想酢生
[020-7a]
液雖未能澆腸沃胃要且使人慶快苐恨未親聆謦欬
爾於是欲訪之至寳峯謁湛堂凖禪師凖曰如何是行
脚事師露胷示之曰和上驗看凖即打師約住曰且莫
盲枷瞎棒凖大&KR0015因留年餘乃謁死心於黄龍心問曰
是什麽僧師曰行脚僧心曰是何村僧行甚驢脚馬脚
師曰廣南蠻道什麽何不髙聲道心喜曰却有衲僧氣
息師乃喝退而㕘堂度一夏心甚器之每歎曰再來人
也死心機鋒横出諸方吞熖非上上根莫能當而於師
[020-7b]
重稱賞衆皆側目已而趨夾山見圓悟道龍牙山遇泐
潭乾之法子&KR0097禪師相與甚厚每研推古今至投合處
撫掌軒渠或若佯狂議者謂今之溈仰寒拾也久之辭
去遂至夾山㑹圓悟移道林師從焉一日入室圓悟引
教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竪拳曰
還見麽師曰見悟曰頭上安頭師於此有省悟復曰見
箇什麽曰竹宻不妨流水過悟肯之自此與圓悟形景
上下又二十年斧搜鑿索盡得圓悟之祕師以二親垂
[020-8a]
白歸寓鄉郡褒禪寺盖修摩耶忉利故事也繼受請住
城西之開聖寺四衆翕然歸仰建炎之亂盗起淮上乃
南渡宣城士庶素欽師名為結廬銅峯下適彰教虚席
郡守李尚書光延師居之道化益振四年而遷虎丘時
圓悟以時未平泛峽歸蜀曩之同叅輻湊川犇一時後
生望山而趨師每登座從容示露一味平等随根所應
皆愜其欲故圓悟之道復大播東南諸方謂圓悟如在
也居三年感微疾白衆曰當以第一座宗逹承院事衆
[020-8b]
請於郡從之事既索筆大書伽陀曰無法可説是名説
法所以佛法無有剩語珍重擲筆坐逝實紹興六年丙
辰嵗五月甲午八日乙亥也建塔扵山之陽凡住世六
十年坐四十五夏
丁巳金廢劉豫齊滅
戊午秦檜為右相晏敦復退/而有憂色曰奸人相矣 金天眷元年
己未詔諸軍州建報恩光孝奉徽宗香火
庚申西夏仁宗拓䟦仁孝立/乾順子改年大慶
[020-9a]
辛酉是年秦檜張浚謀殺岳飛岳雲 張九成登徑山/適大惠升座有
 神臂弓之語秦檜秉國/謂譏朝廷竄師衡陽 金改皇統
壬戌行經界田粮 韋太后歸自金 停給僧道度牒
  金國英悼太子生日詔海惠大師於上京宫側剏
   造大儲慶寺普度僧尼百萬大赦天下
癸亥金詔海惠清慧二禪師住儲慶寺迎瑞像於本寺
   積慶閣中供養
翻譯名義平江景徳法雲編次荆溪周敦義作序
[020-9b]
甲子西夏元慶元年
乙丑金海慧遷化帝偕后親奉舍利五處立塔特諡佛
   覺佑國大禪師
丙寅正月詔毁&KR0075祠 秦檜經界兩浙四川等處
  金復賜清惠佛智䕶國大師號登國師座特賜金
   襴大衣及所用珍異其欽敬古所未有帝后親
   奉接足禮授
丁卯金國與蒙古議和 蒙古自稱祖元皇帝
[020-10a]
戊辰佛智端裕禪師入寂師吳越錢氏之裔嗣圓悟初
住鄧之丹霞遷住虎丘次徑山菴居於西華秀峯敕住
建康保寜移萬夀又遷閩之延沙夀山西禪被㫖補靈
𨼆秋又赴明之育王其法嗣浄慈水庵一等
己巳金國完顔亮立太祖孫初名貝勒殺主自立遷燕/後南征旋於汴至江上為
   諸酋殺於/龜山寺改年天徳 西夏改天盛
紹興十九年牧庵忠禪師遷化名法忠姓姚四明鄞縣
人母夣異僧求寓止而娠既誕紫帶繞身自㓜性専靜
[020-10b]
告雙親出家依郡中崇教院道英授經業年十九試所
業得庶即預講肆究天台教㫖於疏義入㣲亦頗自負
一日暴所習於禪者為其折困因有疑於扵禪宗趨天
童交禪師以求决焉及於交言下知有機不發交使其
南詢造閩之雪峯與需禪師語復不契聞佛眼遠禪師
居淮西龍門於是出蜀兼程至彼造次不忘提撕其未
至處適縱歩水磨歘睹牌額書法輪常轉師於是礙膺
之疑泮然氷釋遂説偈曰轉大法輪目前包裹更問如
[020-11a]
何水推石磨而作圓相呈佛眼眼曰其中事作麽生師
曰澗下水長流眼曰必竟如何師曰水推石磨眼曰歸
堂歇去切不得舉着後五日來却向女道一句子曰這
一句子也不消得佛眼為之解頥師遂作禮尋辭佛眼
度九江登廬阜露眠草宿蛇虎為隣山舒水緩處㑹意
則居焉偶海昏道傍有枯木數圍經野燒之餘尚存尋
尺内空且潔師兀然其中逾旬浹逺邇傳觀者甚衆師
不欲顯異留偈紀之曰誰將三昧真空火爇却一株煩
[020-11b]
惱薪只有大根元不動更無枝葉撼風塵乃去謁湛堂
凖禪師於泐潭酧酢敏捷凖大竒之斯時黄龍法社鼎
盛預結夏制限其來者然死心道貌德威鮮敢攖其鋒
嘗持劍夜造室曰聞老和尚不懼生死是不死心擬對
師以劍揮之死心引頸師擲劒於地作舞而退至湘西
親圓悟於道林悟深器之既而放浪衡嶽眷車輙靈岩
之右恠石有如卧牛師結茅其傍故榜牧庵棲遲二十
餘年外形骸而自適或連宵而不寐或累日而忘飡髪
[020-12a]
長不剪衣弊不易天下禪侣雅稱為忠道者四方衲子
不以承顔為不足一時士夫無不聞風而欣慕樞密柳
公仲古鎮長沙以法輪起師從於衆望師掉頭不顧復
以勝業虚席必欲迎致檄諸禪勸請師聞而宵遁追蹤
至定明蘭若撾鼓於堂致師於座緇素羅拜踰時不已
師慨然説偈曰咄哉黄面老將法付王臣林下無心客
官差逼殺人昔聞其言今見其事下座曵杖趨勝業領
住持事給事馮公濟川撰開堂疏有曰佛眼磨頭悟法
[020-12b]
輪之常轉死心室内持恵劒以相揮時為師之實録師
既應世以荷負宗教為己任亦不恡去留故自勝業遷
南木雲盖公安大溈五刹復赴豫章帥李吉甫請住黄
龍太尉邢公孝揚施金為造夀塔於寺東之薌源纔畢
工而方丈後山白光上騰羣鵲飛鳴師顧之&KR0015曰吾將
行矣索筆書偈曰六十六年遊夣幻中浩歌歸去撒手
長空書畢復謂衆曰後事可依靈源清禪師遺範言訖
瞑目而寂
[020-13a]
庚午金廢度僧道
辛未九月上謂大臣曰縁不度僧常住多有絶産令户
 部撥以贍學出宋/史 世尊示滅二千一百年矣
太皇后韋氏髙宗/母也建崇先顯孝禪寺於杭之髙亭山詔
真歇清了禪師開山為第一代未幾示寂塔於寺中師
左綿雍氏嗣丹霞淳公嘗作無盡燈記曰東平打破鏡
已三百餘年龍潭吹滅燈復四百餘載後代子孫迷於
正眼以謂鏡破燈滅而不知行住坐卧放大光明燈未
[020-13b]
曾滅也見聞覺知虛鑑萬像鏡未曾破也燈雖無景能
照生死長夜鏡雖無臺能辯生死魔惑鏡與燈光光常
寂明與鑑幻幻皆如照之無窮則曰無盡燈監之無窮
則曰無盡鏡日用不昧昭昭於心目之間但衆生迷而
不知故有修多羅教開如幻方便設如㓜道場度如幻
衆生作如幻佛事譬如東南西北上下四維中㸃一燈
外安十鏡以十鏡喻十法界一燈况一真心一真心則
理不可分十法界則事有萬狀然則理外無事鏡外
[020-14a]
燈雖鏡鏡中有無窮燈無窮燈唯一燈也事事中有無
盡理無盡理惟一理也以一理能成差别事故則事事
無礙由一燈全照差别鏡故則鏡鏡交叅一鏡不動而
能遍能容能攝能入一事不壊而即彼即此即一即多
主伴融通重重無盡悲夫衆生居一切塵中而不知塵
塵皆毘盧遮那無盡刹海普賢示一毛孔而不知一一毛
孔含衆生三昧色身然則一切衆生日用在普賢毛孔
中毘盧光明内慈氏樓閣中出没文殊劍刀上往來念
[020-14b]
念中與諸佛同出世證菩提轉法輪入滅度如鏡與鏡
如燈與燈一切一時普融無碍誠謂不可思議觧脱法
門非大心衆生無以臻於此境或問即今日用見聞覺
知畢竟是燈耶非燈耶是鏡耶非鏡耶荅曰鏡燈燈鏡
本無差大地山河眼裏花黄葉飄飄滿庭際一聲砧杵
落誰家
是年改孤山寺為延祥四聖觀遷圓法師塔葬北山瑪
瑙坡 大惠移梅陽
[020-15a]
癸酉金改貞元正月張燈 吏人王中孚倡全真教/談馬丘劉和之今尚存
甲戌宋自秦檜専國士大夫名望者悉屏之逺方齷齪
 委靡不振之徒一言契合即登政府仍止除一㕔謂
 之伴拜稍出一語斥而去之不異奴𨽻皆裭其職名
 閣其恩數猶庶官
乙亥雲卧紀談羅湖野録成十月感山沙門曉瑩撰字
 仲温法嗣大惠杲禪師
丙子六月有星晝隕 金改正隆元年 詔大惠復為/僧住持阿育
[020-15b]
 王/
丁丑八月詔牧諸路給餘僧牒上曰佛法朕亦未嘗有
 意絶之正恐僧徒多則不耕者衆矣宋/史
明州天童宏智禪師正覺十月遷寂姓李氏母趙隰州
人誕師之夕光出於屋人皆異之七嵗誦書日數千言
通五經父宗道令出家得度於同郡浄明寺本宗受具
於晉州慈雲寺智瓊十八嵗出游方訣其祖曰若不發
明大事誓不歸矣至晉絳間或以無憑沮師邑尹見師
[020-16a]
英俊因以所執扇示之曰為我下一轉語師即援筆書
偈其上尹大喜為請憑以行渡河之洛謁成枯木於汝
州時丹霞淳道價方盛乃造焉問如何是空刼已前自
已覺云井底蝦蟆吞却月三更不借夜明簾霞曰未在
更道覺擬議霞打一拂子云又道不借覺忽悟作禮霞
云何不道取一句覺曰某甲今日失錢遭罪霞曰未暇
打你且去時年二十三矣霞退居唐州大乘亦從焉宣
和二年霞遷大洪為掌記室三年遷首座時金粟智雪
[020-16b]
豆宗保福悟鳯山釗皆叅随之復分座於圓通照闡提
席下真歇住長蘆招居板首時衆踰千七百見其秉拂
提唱皆服之出世泗洲普照嗣法丹霞矣比先分寺之
半為神霄宫而又兩淮荐饑齋厨空乏二時所須雜以
菽麦既至命純以秔庫僧辭不給已而檀施填委徽宗
南幸覺領衆起居見寺僧千餘填擁道左威儀整肅異
之有㫖召公面受聖語還其故寺之半建炎初住舒之
太平又遷江之圓通能仁謝事逰雲居謁圓悟㑹長蘆
[020-17a]
虚席大衆必欲得師圓悟與安定郡王勉其行入寺未
幾時大㓂李成抄掠境上領衆入寺衆懼觧散公安坐
堂上以善語化之成等稽首敬服麾退其兵餽金贍衆
一方咸賴以安建炎三年渡浙江至眀州禮補陀道由
天童適其闕主衆見師來宻白郡帥始辭而後從未幾
虜人犯境僧徒逃散公獨遲其來虜至登嶺以望若有
所見遂歛兵而退秋毫無犯人歎以為神助焉九月被
㫖住靈𨼆將行四衆號慕百鳥哀鳴十月有㫖再還天
[020-17b]
童前後垂三十年寺屋幾千間無不新者紹興二十七
年秋九月别郡帥諸檀是月七日還山飯客如常八日
辰巳索浴更衣端坐索筆作大惠書屬以後事又書偈
曰夣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鳥烟没秋水天連擲筆而逝
詔諡宏智禪師塔曰妙光
戊寅六月有星晝隕八月地震 詔育王大惠/再住徑山
己卯七月翰林李燾進皇朝百官表宋/史
庚辰初行㑹子 十二月欽宗崩於五國城
[020-18a]
辛巳詔復給僧牒市軍儲
  金世宗立名雍初名褒封楚王太祖孫海&KR0092王亮/既背盟南伐以帝守京因自立都燕帝
   仁厚慈儉不嗜兵國内安治/在位二十九年人謂小堯舜改年大定
大教東被一千一百年矣
壬午孝宗眘即位初名伯琮太祖七世孫也母張氏生
 於秀州有嘉禾之瑞在位二十七年夀六十八矣
  金國移都燕京𠡠建大慶夀寺成詔請𤣥㝠禪師
   顗公開山第一代勅皇子燕王降香賜錢二萬
[020-18b]
   沃田二十頃
癸未改隆興元年是年六月十三日天童應庵禪師曇
華遷寂姓江氏蘄之黄梅人生而竒傑骨目聳秀童稚
便厭世故具决定志津濟羣品年十七出家於邑之東
禪明年為大僧又明年杖錫叅方首謁随州水南遂和
上染指法味乃上雲居圓悟禪師一見拊勞痛與提䇿
以為法故服勞難事趨走唯恐居後㑹悟入蜀指似往
見彰教隆於宣隆其子也隆移虎丘師實為先馳未半
[020-19a]
載間通徹大法頓明圓悟為人處未幾禮辭逰諸方初
分座於處之連雲處守遂以妙嚴諸師出世繼住衢之
明果蘄之徳章饒之報恩薦福婺之寳林報恩江之東
林建康之蔣山平江之萬夀兩住南康歸宗末乃住今
天童皆緇白欽慕同辭公舉處處開大施門垂手未悟
逺近奔湊如水赴壑師於普説小叅問荅勘辯之屬皆
從容暇豫曲盡善巧而室中機辯操縱殺活尤號明妙
師初有發明即與此庵時號元布袋者同行反覆博約
[020-19b]
日益深奥及從此庵於䕶國相得懽甚此庵云亡意於
師不無所囑而開堂嗣法不忘虎丘與近世眩於名聞
牽於利養燒香不原所得者異矣每於住持泛應虗受
雖料理建置小物細故動為無窮計未嘗茍且纎毫不
可於意即翩然竟去莫能囬奪嘗自言衲僧家着草鞋
住院何至如蚖虵戀窟勵勉徒衆不許放逸事事必身
率之其將示疾也猶掛牌入室至夜分他日多𩔖此將
終或以辭世偈為請師曰吾嘗&KR0015諸方所為而自為之
[020-20a]
耶區處院事纎悉不遺奄然趺坐而化春秋六十一夏
臈四十三
是年徑山杲禪師入寂諱宗杲宣州寜國奚氏子㓜警
敏有英氣年十三始入鄉校一日與同窓戲謔以硯投
之誤中先生帽償金而去乃曰讀世書曷若究出世法
乎即詣東山惠雲院出家先是元豐戊午院塑釋迦像
有異人丁生者語寺僧曰立像一紀當生一導師大興
宗教若像有難是人方來像毁則是人亦有難崇寜甲
[020-20b]
申有盗穴像膓取其所蔵師以是嵗適至事惠濟為師
明年落髪受具繇是智辯自將凌跨流軰閱古雲門録
恍若舊習聞老宿紹珵久依天衣懐公亟往上謁與聞
雪竇奥㫖趨寳峯湛堂凖禪師見師風神爽邁特加器
重使之執侍指以入道㨗徑師横機無所讓凖訶之曰
汝未嘗悟病在意識領解則為所知障時李彭商老叅
道於凖師適有語曰道須神悟妙在心空體之不假於
聰明得之頓超於聞見李歎賞曰何必讀四庫書然後
[020-21a]
為學哉因此為方外交凖將入滅師問孰可依從凖以
圓悟勤公語之已而重趼荆渚謁無盡居士張公請銘
凖塔公道望傾天下師登其門承顔接辭綽有餘裕公
稱譽之為名庵曰妙喜字以曇晦歸寳峯訖其事復見
無盡從容問曰居士謂我禪何如公曰子禪逸格矣師
曰宗杲實未自肯在公曰行見川勤可也於是佩服其
言放浪襄漢㑹大陽微禪師宻授曹洞宗㫖尋㳺東都
宣和六年圓悟禪師被㫖都下天寜師自慶曰天賜我
[020-21b]
得見此老不孤湛堂張公指南之意遂造天寜及聆其
陞堂法要迥異平日所聞即傾心依附閱四旬圓悟舉
僧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門云東山水上行若有
人問天寜只向道薫風自南來殿閣生㣲涼師於言下
豁然頓悟圓悟大喜遷師擇木堂以古今差别因縁宻
加研練一日圓悟飯超然居士趙公師預坐忽忘舉筯
圓悟顧師而語超然曰是子叅得黄楊木禪也師既為
所激乘間扣曰聞和尚嘗問五祖話不知記其答否圓
[020-22a]
悟曰向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作麽生五祖云描也描
不成畵也畵不就又問樹倒藤枯時如何五祖云相随
來也師廓然脱去知見𤣥妙圓悟深可之使掌記室著
臨濟正宗記畀焉分坐令接納繇是以竹箆應機施設
電閃星飛不容擬議叢林浩然歸重右丞呂公舜徒奏
錫佛日之號虜人犯順欲名僧十數北去師為所挾㑹
天竺宻三蔵日與論義宻尤敬服尋得自便趨吳門虎
丘聞圓悟遷雲居欲往省覲道金陵待制韓公子蒼與
[020-22b]
語喜之以書聞樞宻徐公師川曰頃見妙喜辯惠出流
軰又能道諸公之事業衮衮不勌實僧中杞梓也抵雲
居為衆第一座譏訶佛祖辯摶無礙圓悟亦讓其雄㑹
世擾攘入雲居之西結庵於古雲門寺基因以為名閱
二十年辟地湖湘轉仰山邂逅竹庵珪禪師相與還雲
門著頌古百餘篇久之㳺七閩居海上洋嶼師閔諸方
學者困於黙照作辨邪正說以救其弊泉南給事江公
創庵小溪延請師居緇素篤於道者畢集未半年發明
[020-23a]
大事者數十人鼎需思岳彌光道謙遵業悟本等皆在
焉一日叅政李公漢老聞舉庭栢話有省師可之及公
疾革作偈寄彌光有深將法力荷雲門之句師平居絶
無應世意圓悟在蜀聞之囑丞相張公徳逺曰杲首座
不出無可支臨濟法道者公尋還朝適徑山虚席必欲
致師師幡然起赴開法於臨安府治唱圓悟之道說法
竟侍郎馮公濟川問曰師嘗言不作這蟲豸今日為什
麽敗闕師曰盡大地是箇杲上座你作麽生見公無語
[020-23b]
及居徑山四方佳衲子靡然坌集至一千七百師無他
約束容其自律發明已見率常有之上堂問答具在/本録
恵雲院忘丁生之䜟毁釋迦故像而新之實紹興辛酉
夏五月也師於是月坐與張厚善著逢掖編置衡州廖
通直李繹為結茅圃中師既拘文不與衆俱率令散處
花藥開福伊山時容其受道門庭益峻乃裒先徳機縁
間與拈提離為三帙目曰正法眼蔵前叅政李公大發
時居鐔津翰林汪公彦章稅駕零&KR0092數通書問道當軸
[020-24a]
者滋不恱移師梅州其地荒僻瘴癘藥物不具學徒百
餘贏粮從之閱六稔斃者過半師以道處之怡然由是
居民向化至繪師像飲食必祀焉者有之乙亥冬蒙恩
北還明年春復僧伽黎尋領朝命住明州育王山逾年
有㫖改住徑山天下宿衲復集如初時上潛藩雅聞師
名遣内都監詣山問佛法大意師陞堂有偈云豁開頂
門眼照徹大千界既為法中王於法得自在仍作頌獻
曰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擔大事不尋常一毛頭上通消
[020-24b]
息徧界明明不覆藏上嘉美久之建邸立復遣内知客
入山供養五百應真請師說法親書妙喜庵大字并製
賛寵寄曰生滅不滅常住不住圓覺空明随物現處師
陞堂有偈曰十方法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只憑
此口與舌頭祝吾君壽無間歇億萬斯年注福源如海
滉漾永不竭師子窟内產狻猊鸑鷟定出丹山穴為瑞
為祥遍九垓草木昆虫皆懽恱稽首不可思議事喻如
衆星拱明月故今宣揚妙伽陀第一義中真實說師春
[020-25a]
秋髙求觧寺任辛巳春得㫖退居院之明月堂然宏法
為人老而不勌上即位特賜號大惠禪師隆興建元示
寂前一夕有星殞於院之西流光赫然有聲如雷師示
㣲疾八月九日學徒問候師勉以宏道徐遣之曰吾翌
日始行至五鼓親書遺奏侍僧固請留頌為寫四句擲
筆就寢湛然而逝夀七十有五塔金身於堂之後
淳祐間晉&KR0092尤焴號貳卿嘗題大惠語大惠說法從横
踔厲如孫吴之用兵而廣闊𢎞深不可涯涘如大海水
[020-25b]
魚龍飲者莫不取足今舉平昔聞見二則朱文公少年
不樂讀時文因聽一尊宿說禪直指本心遂悟昭昭靈
靈一着十八嵗請舉時從劉屏山屏山意其必留心舉
業暨搜其篋只大惠語録一帙爾次年登科故公平生
深知禪學骨髄透脫關鍵此上根利器於此取足者也
焴早得於潘子善丈云爾因取語録讀之至老不敢釋
手往在舂陵永嘉徐棘卿瑄亦貶是邦未幾忽遷象臺
憂愁涕泣焴授以所攜本徐卿亟取讀之達旦不寐次
[020-26a]
日欣恱忘憂與昨日夐然二人也遂攜以去手抄一本
乃見還後三年徐没於貶所臨終殆同逰戲不疾沐浴
而逝此書之靈驗如此盖焴之親覩也云云/
詔蔣山大禪了明禪師繼席徑山師秀州陸氏嗣大惠
化楊和王姑胥莊田供衆嵗收二萬斛常住由是豐足
甲申沙門祖琇號石室撰隆興佛運通論盛行於世
乙酉乾道元年
丙戌詔靈𨼆道昌禪師住淨慈
[020-26b]
戊子詔上竺若訥講師於四月八日選五十僧入内觀
 堂行金光明三昧祈福邦家
  金國十月一日詔顗禪師於東京剏清安禪寺度
   僧五百作般瑟于吒㑹
己丑普庵禪師入寂名印肅𡊮州宜春余氏子六嵗夣
一僧㸃其心曰汝他日當自省既覺以意白母視之當
心有一㸃紅瑩大似世之櫻珠父母因此許從夀隆院
賢公出家年二十七落髪越明年受戒師容貌魁竒智
[020-27a]
性巧惠賢器之勉讀法華師曰嘗聞諸佛元㫖必貴了
悟於心數墨廵行無益於事遂辭師㳺湖湘謁大溈牧
庵忠公因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忠公豎起拂子師遂
有省後歸受業院紹興癸酉間有隣寺慈化者衆請住
持無常住師布衾紙衣晨粥暮食禪定外唯閱華嚴經
論一日大悟徧體汗流喜曰我今親契華嚴境界遂述
頌曰揑不成團撥不開何須南嶽又天台六根門首無
人用惹得胡僧特地來自後發為言句動悟幽顯有不
[020-27b]
期然而然者一日忽有僧名道存冐雪至師目之喜曰
此乃吾不請之友矣遂相與寂坐交相答問或&KR0015或喝
僧曰師再來人也非久當大興吾教乃指雪書頌而行
至斯慕向者衆師乃随宜為說或書偈與之有病患者
折草為藥與之即愈或有疫毒人迹不相往來者與之
頌咸得十全至於祈禳雨𤾉伐恠木毁&KR0075祠靈應非一
由是鼎新梵宇或問師修何行而得此師當空畫云還㑹
麽云不㑹師云止止不須説其峻機多𩔖此忽一日索筆
[020-28a]
書頌於方丈西壁云乍雨乍晴寳象明東西南北亂雲
生失珠無限人遭刼幻應權機為汝清 枯木救度復
示衆曰諸佛不出世亦無有湼槃入吾室者必能元契
矣善自䕶持無令退失索浴更衣跏趺而寂時乾道五
年七月二十一日也世夀五十五僧臘二十八奉金身
於塔焉
是年金國慶夀亨禪師塔於嵩山其文略曰諱教亨號
虚明濟州任城王氏子先有汴京慈濟寺僧福安山居
[020-28b]
任城有年矣齋於芒山村倚樹而化見夣於女弟馮自
彭村浮圖乘白馬而下曰我生於西陳村王光道家馮
語其母及其子其夣正同詰旦至光道家師母劉夜夣
安公來求寄宿是日師果生焉拳右拇指似不能伸瞬
而未&KR0015同業福廣福堅聞之來謁徑問安兄無恙師熟
視良久伸指而&KR0015常獨卧空室其母聞人誦摩訶般若
波羅&KR0097驚顧襁褓師猶囁嚅及晬試以經卷酒杯&KR0205
經卷少長不茹葷血唯見僧行造門輙喜從之故一時
[020-29a]
皆呼以馮山主芒山村碑之於石七嵗出家禮本州崇
覺院圓公為師十三受具足戒遇苦𤓰先生相之曰此
兒必領僧萬指十五游方聞鄭州普照寳公法席之勝
自汴梁發足是夜寳公夣慶雲如金芙蕖繽紛亂墜以
告人曰吾十年無夣矣此何祥也翌日師來寳公心獨
異之師朝夕叅扣未有所入他日以事往睢陽宿趙渡
忽馬上憶擊板因縁有省凝情不散將抵河津同行徳
滿驚曰師兄此河津也師下馬悲喜交集至於隕涕歸
[020-29b]
以語寳公公曰此僵卧人似欲轉動猶未印可曰曾看
日面佛公案否師&KR0015曰兒時已念得寳公&KR0015曰我只教
人叅諸方掉下底禪但再叅去定有自得力處一日師
因雲堂靜坐忽聞板聲霍然親證呈頌曰日面月面星
流電轉若更遲疑面門着箭咄寳公遂記莂曰吾&KR1277
不得也諸方知師得法懇求出世師亦知縁至&KR0186往應
命五坐道場嵩山之戒壇韶州之雲門鄭州之普照林
溪之大覺嵩山之法王左丞相夾谷清臣請師住中都
[020-30a]
潭柘歸隠缺門復駐錫於濟州之普照方丈後叢樹蓊
欝中有一株亭亭然髙丈餘羣鴉以次來巢其上下十
二級如浮圖狀衆賀曰和尚佛法將大振乎不十數日
奉章廟㫖主慶夀寺二年退居缺門知河南府國公石
抹仲温以少林虚席請師繼之居無何師復引去徜徉
嵩少間者數年忽覺四大絃緩杜門堅坐謝絶賔客其
嗣香山江延師於西堂慈雲海復乞侍奉至興定己卯
秋七月十日謂衆曰汝輩各宜着力索筆書頌其末後
[020-30b]
句云咦一二三四五六七堅坐不動而逝享年七十僧
夏五十有八闍維熖如蓮花開合牙齒目睛不灰舍利
&KR0555師自兒時額有圓珠至是爆然飛去收靈骨建塔

庚寅金國世宗真儀皇后出家為尼建垂慶寺度尼百
 人賜田二百頃 西夏乾祐元年
辛卯乾道七年正月二十日靈隠瞎堂惠逺禪師奉詔
見選徳殿師奏曰臣生西蜀眉山遊方逾四十年在山
[020-31a]
間㳟聞陛下即位以來日應萬機道冠千古覆護教法
契合龍天是謂以佛心而治天下臣嗣法佛果圓悟禪
師上曰圓悟是誰奏曰臣之師名克勤太上皇帝駐蹕
維揚時賜號也上曰恨昔不見其杲老如何奏曰與臣
同出圓悟之門上賜坐上問曰如何免得生死奏曰不
悟大乘道終不能免上曰如何得悟曰本有之性但以
嵗月磨之無不悟者上曰悟後如何曰悟了始知陛下
所問與臣所奏悉皆不是上曰一切處不是如何奏曰
[020-31b]
脫體現前了無毫髪可見之相上大恱師復奏曰古徳
道無所是是菩提上曰即心即佛如何曰目前無法陛
下喚什麽作心上曰如何是心師正身义手而立曰只
者是上&KR0015徐問徳山臨濟機縁師具奏之復奏曰悟後
千句萬句乃至一大蔵教只是一句上曰是那一句奏
曰好語不出門上曰不與萬法為侣可叅乎奏曰老龐
致此一問驚天動地驅山塞海超古今脫是非離言說
絶依倚如陛下至尊至貴大道本然上曰得道者誰奏
[020-32a]
曰學道之人随其器量淺深驗在意表得底人他亦自
知時節學佛者衆機縁亦廣恐勞聖聽不敢具奏遂謝
恩下殿上曰後更要說話在奏曰謹領聖訓乙未正月/初五入寂
帝製原道論其文曰朕觀韓愈原道因言佛老之相混
三教之相絀未有能辯之者且文繁而理迂揆聖人之
用心則未昭然矣何則釋氏專窮性命棄外形骸不着
名相而於世事自不相闗又何與禮樂仁義然尚立戒
曰不殺不&KR0075不盗不飲酒不妄語夫不殺仁也不&KR0075
[020-32b]
也不盗義也不飲酒智也不妄語信也如此於仲尼何
逺乎夫子從容中道聖人也所為孰非仁義又烏得而
名焉譬如天地運行隂陽循環之無端豈有意春夏秋
冬之别哉此聖人强名之耳亦猶禮樂仁義之别以設
教治世不得不然也因其强名揆而求之則道也道也
者仁義禮樂之宗也仁義禮樂固道之用也彼揚雄謂
老氏槌仁義滅禮樂今迹老子之書其所寳者三曰慈
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孔子曰温良㳟儉讓又唯仁為
[020-33a]
大老子之所謂慈豈非仁之大者耶曰不敢為天下先
豈非遜之大者耶至其㑹道則互相遍舉所貴者清浄
寜一而於孔聖果背馳乎盖三教末流昧者執之自為
異耳夫佛老絶念無為修心身而已矣孔子教以治天
下者特所施不同耳譬猶耒耜而織機杼而耕後世徒
紛紛而惑固失其理或曰當如之何去其惑哉曰以佛
修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斯可也唯聖人為能同之不
可不論也
[020-33b]
帝嘗於選徳殿製觀音讃賜上竺刻於石其詞曰猗歟
大士本自圓通示有言說為世之宗明照無二等觀以
慈随感即應妙不可思
壬辰正月駕幸靈𨼆八月七日詔靈𨼆徑山天竺集内
觀堂齋宣靈𨼆惠逺入東閤賜坐咨論法要十月三十
特賜逺號佛海禪師
甲午詔賜内帑二萬緡付上竺建蔵殿賜經一蔵命皇
太子書殿榜曰法輪寳蔵
[020-34a]
乙未淳熈 詔賜上竺白雲堂印/靈隠直指堂印
丙申特㫖福州東禪刋天台宗教部同大蔵流通
庚子金國大定二十年正月勅建仰山棲𨼆禪寺今大/都西
 山/命𤣥㝠顗公開山賜田設㑹度僧萬人
癸卯淳熈九年二月十九日沙門可觀卒字宜翁華亭
戚氏年十六具戒依南屏精微師聞車溪擇卿聲振江
浙負笈從之一日聞舉唱般若寂寥忽有悟入如服一
杯降氣湯玉惠覺有横山命師偕行讀指要至若不謂
[020-34b]
實鐵床非苦變易非遷歎曰語言文字皆糠粃耳建炎
初主嘉禾夀聖遷當湖德蔵居閱世堂為楞嚴補注霅
以祥符延閱兩載以疾反當湖南林一室蕭然人不堪
之則曰松風山月此我無盡衣鉢也乾道七年丞相魏
杞出鎮姑蘇請主北禪入門適當九日指座云胷中一
寸灰已冷頭上千莖雪未消老歩只宜平地去不知何
事又登髙魏公擊節不已淳熈七年皇子魏王牧四明
諱愷謚惠憲/王孝宗次子用月堂遺書之薦請主延慶時已八十九
[020-35a]
嵗抵行在所而聞王薨師在天竺受請曰王㫖如生豈
當有辭遂行至南湖衆見行李寂寂莫不歎服不二載
復歸當湖竹庵無疾而逝壽九十一大惠先没二十年

癸卯帝註圓覺經二月遣中使賫賜徑山住持寶印刋

甲辰金國大定二十四年二月大長公主降錢三百萬
 建昊天寺給田百頃每嵗度僧尼十人
[020-35b]
乙巳宋遣致仕黄門侍郎宇文虛中别號龍溪居士奉
 使金國詔請留仕翰林承㫖對越談論多引儒書
 證成釋理累贈金帛受以給貧囊無挑藥金朝儀
 禮皆公定制壽一百八嵗無疾跏趺援筆朗吟而
 往詞曰去國匆匆幾度年公私無事兩忻然當時
 議論何能固今日機闗别有縁萬事已從前世訂
 英名留付好人傳孤身不作往来計須信胷中别
 有天
[020-36a]
庚戌光宗惇孝宗第五子年四十四自東宫/受禪尊孝宗為壽皇在位五年○改年紹
 熈
  金國章宗璟立顯宗允恭子允恭未立而卒帝以/皇太孫即位荒於酒色大金之業
   &KR0549/焉改年明昌
辛亥天朝太祖成吉思皇帝是年起兵
癸丑是年十二月布衣王孝禮言今年冬至日影表
 當在十九日壬午而㑹元厯乃在二十日癸未係
 差一日乞將修内作所掌銅表圭付太史局測驗
[020-36b]
 從之
  金國明昌四年詔請萬松長老於禁庭升座帝親
  迎禮聞未聞法開悟感慨親奉錦綺大僧秖支詣
  座授施后妃貴戚羅拜拱跪各施珍愛以奉供養
  建普度㑹施利異常連日祥雲連綿天際從此年
  豐謳歌滿路每嵗設齋常感祥瑞萬松洞/下宗人章宗駕
  逰燕之仰山御題有金色界中兠率境碧蓮花裏
  梵王宫之句 十月殺世宗/第六子允蹈
[020-37a]
甲寅宋光宗禪位於太子是為寜宗
  金允蹈子愛王達本是年正月舉五國城叛求大
  兵援金兵屢敗金亡之始也
浄慈肯堂彦充禪師於潜盛氏子法嗣/東林卍庵顔公
䕫府卧龍破庵祖先禪師廣安/王氏
徑山癡絶道冲禪師武信長/江荀氏
乙卯宋寜宗立名擴光長子初封嘉王孝宗崩光疾甚/知樞宻院事趙汝愚宻建翼戴之
 議知憲聖太皇太后以宗社為憂將白事而難其人/有知閤門事韓侂胄者琦之曾孫而太后女弟之子
[020-37b]
 也乃因以入白太后/垂簾引嘉王入即位改年慶元三月朔日有食之/白虹貫日 雨土
丙辰金國改年承安十一月二十三日/大赦度僧千員
丁巳金境内大旱山東盗起 特詔萬松住仰山升堂
 有偈曰蓮宮特作梵宫修聖境還須聖駕遊雨過水
 澄禽泛子霞明山静錦蒙頭成湯也展恢天網呂望
 稀垂浸月鈎試問風光甚時節黄金世界桂花秋
庚申愛王合大兵䧟金上都圍和龍
辛酉宋改嘉泰 吴㬢/入蜀 金改泰和 耶律徳夀/叛擊走之
[020-38a]
壬戌靈隠松源禪師入寂名崇岳生於處州龍泉吴氏
自㓜卓犖不凡處羣兒中未嘗嬉宕稍長聞出世法慕
向之年二十三棄家衣掃塔服受五戒於大明寺首造
靈石妙公繼見大恵杲禪師於徑山久之大恵升堂稱
蔣山應庵華公為人徑捷師聞之不待旦而行既至入
室未契退愈自奮勵終夜自舉狗子無佛性話豁然有
得即以扣應庵應庵舉世尊有宻語迦葉不覆蔵師云
鈍置和尚應庵厲聲一喝自是朝夕咨請應庵大喜以
[020-38b]
為法器說偈勸使祝髪棟梁吾道隆興二年師始得度
於臨安西湖白蓮精舍自是徧歴江浙諸大老之門罕
當其意乃浮海入閩見乾元木庵永公一日辭木庵木
庵舉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師云裂破木庵云瑯瑘道好
一堆爛柴聻師云矢上加尖如是應酬數反木庵云吾
兄下語老僧不能過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為人不
得驗人不得師云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聖域固
難矣驗人者打向面前過不待開口已知渠骨髄何難
[020-39a]
之有木庵舉手云明明向汝道開口不在舌頭上後當
自知逾年見宻庵於衢州之西山随問即荅宻庵微&KR0015
曰黄楊禪爾師切於明道至忘寢食宻庵移蔣山華蔵
徑山皆從之㑹宻庵入室次問傍僧不是心不是佛不
是物師侍側豁然大悟乃曰今日方㑹木庵道開口不
在舌頭上自是機辨從横鋒不可觸宻庵又遷靈𨼆遂
命師為第一座旋出世於平江澄照為宻庵嗣徙江隂
之光孝無為之冶父饒之薦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
[020-39b]
慶元三年靈𨼆虚席被㫖補處居六年法道盛行得法
者衆而師有棲遯之志即上章乞罷住持事上察其誠
許之退居東庵俄屬微疾猶不少廢倡道忽親作書别
諸公卿且垂二則語以驗學者曰有力量人因甚擡脚
不起開口不在舌頭上及貽書嗣法香山光睦雲居善
開囑以大法因書偈曰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瞥轉𤣥關
佛祖罔措跏趺而寂實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得年七
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於北髙峯之原
[020-40a]
癸亥嘉泰三年金國於是始定以土徳王承宋盖不數
 遼人云
徑山佛照徳光禪師入寂諱徳光姓彭氏臨江新喻人
父術母𡊮夣異僧入室驚寤有娠既生乃祖曰吾家世
積徳乃生此兒必光吾門因是命名年九嵗冦擾辟地
於𡊮之木平寺有妙應大師伯華善相曰是子伏犀貫
頂出家必作法門梁棟時師年十嵗遽失怙恃伯父循
伯母萬育而教之年二十有一聞人誦金剛經忽然通
[020-40b]
解歸白母曰適聞誦經身心歡喜世間萬事真如夣幻
力懇出家族不能奪遂散家貲第存度牒僧具餘悉以
予其族詣同邑光化禪院主僧足庵處薙髪遂携師入
閩足庵寓福之西禪謂之曰是行為子擇所依東禪月
庵善果具衲僧眼子依之時復省吾足矣一見月庵&KR0205
問不落有無中如何露消息師云不落有無中分明露
消息月庵云是什麽消息師便喝庵云未在更道師云
我留口喫飯在即令㕘堂是時老宿多在閩中如妙湛
[020-41a]
佛心圓覺望重叢林師悉叅扣徧歴五十餘員善知識
末後見大恵於育王舉喚作竹箆則觸不喚作竹箆則
背不得向舉處承當不得向意根下卜度速道速道師
云杜撰長老如麻似粟惠云你是第幾個師云今日捉
敗者老賊次年佛&KR0314槃日因頂謁次自念佛常住法身
何有生滅頭未至地忽然契悟遽告大惠惠云你者回
徹也恵再主徑山拉以偕往閱夏暫至蔣山省應庵菴
稱賞不已謂人曰光兄頓出我一頭地乃移書與李侍
[020-41b]
郎浩曰光兄一自徑山老叔印可如虎揷翅留月餘而
歸大惠說偈以頂相付師曰有徳必有光其光無間隔
名實要相稱非青黄赤白云云乾道丁亥李侍郎分符
天臺與師論道相契以鴻福延之及遷郡之天寜衲子
雲集淳熈三年詔住靈𨼆寺遣使降香開堂恩寵優渥
是冬召對便殿問佛法大意師敷奏直截帝大說留禁
中觀堂五宿兩賜御頌特賜佛照禪師之號又承聖問釋
迦入山修道六年而成所成者何事奏云將謂陛下忘
[020-42a]
却四年冬召問華嚴法界師奏簡切上恱親洒宸翰奬
諭因進宗門直指一篇七年育王虗席露章乞老得請
東歸又承聖問圓覺四病冬召見便殿紹熈改元孝宗
御重華宫召見奏對逾時四年被㫖住徑山抗奏辭免
孝宗曰欲速相見郡將堅請不容辭二月望宣見於重
華自後兩賜聖問應機而答天顔皆恱慶元元年春復
請老祈懇再三詔從之師在觀堂也駕時時臨幸輿以
小輦侍衛二十餘人至則促席而坐或起行並立歡如
[020-42b]
平生所賜御札刻之琬琰奏對語録詔令刋行每有召
對宣賜無時中貴私自謂金玉器用繒綵計緡三萬之
多師叩頭力辭不受上益嘉之暨歸寺有所宣賜不容
辭師亦不妄用初思陵駐蹕㑹稽有㫖許置産師謂育
王産簿不足贍衆遂以所賜及王臣長者所施之資置
田嵗增谷五千國史陸游為記其事師創數椽以自處
號曰東庵掩關自娱接人不倦時許衲子入室嘉泰癸
亥三月告衆曰吾世縁將盡至十日詢問左右曰今日
[020-43a]
月半也對曰然又二日索紙作遺書與平昔所厚者二
十早集衆叙别皆法門之㫖要無半語及他事索浴更
衣大書云八十三年彌天罪過末後殷勤盡情說破趺
坐而逝弟子塔全身於庵後僧臈六十請諡於朝勅諡
普惠宗覺大禪師塔曰圓照
甲子嘉泰四年金國學士元遺山裕之撰紫微觀記文
曰東平左副元帥趙侯之太夫人既老矣即棄家為全
真師師鄆州人普惠大師張志剛居冠氏之洞清庵庵
[020-43b]
之制初亦甚陋乞名於丘尊師改號紫㣲觀趙侯為之
起殿閣立堂宇至於齋厨庫廐所以奉其親於家者無
不備嵗癸巳九月落成請予記其事予為之說云古之
隱君子及學道之士多居山林木食澗飲槁項黄馘自
放於方之外若涪翁河上丈人之流後世或附之黄老
家數以為列仙陶隠居冦謙之以來此風故在也杜光
庭在蜀以周靈王太子晉為王建鼻祖乃踵開元故事
進崇玉晨君以配混元上徳之號置階品立範儀號稱
[020-44a]
神仙官府虚荒誕幻莫可致詰二三百年之間至宣政
之季而其蔽極黄冠之流官給命書有散郎與大夫之
目循厯資級無别省寺凡㝠報之所警後福之所開則
視桒門所前有者而例舉之始欲為髙而終為髙所庳
始欲為怪則終為怪所溺其徒有髙識逺引者亦厭而
去之故自放於方之外者猶一二見焉貞元正隆以來
又有全真家之教咸陽人王中孚倡之譚馬丘劉諸人
和之本於淵靜之說而無黄冠禳禬之妄叅以禪定之
[020-44b]
說而無頭陀縛律之苦耕田鑿井從身以自養推有餘
以及之人視世間擾擾者差若省便然故堕窳之人翕
然從之南際淮北至朔漠西向秦東向海山林城市廬
舍相望什百為偶甲乙授受牢不可破上之亦嘗懼其
有張角斗米之變著令以止絶之當時將相大臣有為
主張者故已絶而復存稍㣲而更熾五七十年以來盖
不可復動矣貞祐䘮亂之後蕩然無紀綱文章&KR0214&KR0214
民靡所趣向為之教者獨是家而已今河&KR0203之人什二
[020-45a]
為所陷没無淵靜之習無禪定之業所謂舉桑門以自
例者則兼有之望宣政之季厭而去之之事且不可見
况附於黄老家數以為列仙者其可得乎嗚呼先哲王
之道中邦之政掃地之日外矣是家何為者乃人敬而
家事之殆攻刦爭奪之際天以神道設教以弭勇闘嗜
殺者之心耶抑三剛五常將遂堙没顛倒錯亂人與物
胥而為一也不然則盛衰消長有數存焉於其間亦難
於為言也已侯名天錫字受之崇儒重道出於天性雖
[020-45b]
在軍旅而文史未嘗去手嘗與奉天楊煥然讀徂徠石
君言鑑至論釋老家慨然以為知言决非澷為風俗所
移者是觀之作特以養志云
屏山李居士鳴道集説序居士年二十有九閱復性書
知李習之亦二十有九叅藥山而退著書大發感嘆日
抵萬松深攻亟擊退而著書㑹三聖人理性藴奥之妙
要終指歸佛祖而已江左道學倡於伊川昆季和之者
十有餘家渉獵釋老膚淺一二著鳴道集食我園椹不
[020-46a]
見好音&KR0060香掩鼻於聖言助長揠苗於世典飾游辭稱
語録斆禪惠如敬誠誣謗聖人聾瞽學者噫憑虚氣任
私情一讃一毁獨去獨取其如天下後世何屏山哀矜
作鳴道集說廓萬世之見聞正天下之性命張無盡謂
大孔聖者莫如莊周屏山擴充𣺌無涯涘豈直不叛於
名教其發輝孔聖幽隠不揚之道將攀附㳺龍駸駸乎
吾佛所列五乘教中人天乘之俗諦疆隅矣張無盡又
謂小孔聖者莫如孔安國鳴道諸儒又自貶屈附韓歐
[020-46b]
之隘黨其計孰愈乎尊孔聖與釋老鼎峙也耶諸方宗
匠偕引屏山為入幕之賔鳴道諸儒鑚仰藩垣莫窺户
&KR0186肆浮議不亦僣乎余忝歴宗門堂室之奥懇為保
證固非師心昧誠之黨如謂不然報惟嚮影耳屏山臨
終出此書付敬鼎臣曰此吾末後把交之作也子其祕
之當有賞音者鼎臣聞余購屏山書甚切不逺三數百
里徒歩之燕獻的藁於萬松老師轉致於余余覧而感
泣者累日昔余嘗見鳴道集甚不平之欲為書紏其蕪
[020-47a]
謬而未暇豈意屏山先我着鞭遂為序引以鍼江左書
生膏肓之病為中原之士大夫有斯疾者亦可發藥矣
甲午冬十有五日中書湛然居士移刺楚才晉卿序
迂叟曰或問釋老有取乎曰有曰何取曰釋取其空老
 取其無為自然捨是無取也空取其無利欲心無為
 自然取其因任耳
屏山曰釋氏之所謂空不空也老氏之所無為無不為
 也其理自然無可取舍故莊子曰無益損乎其真般
[020-47b]
 若曰不增不減彼以愛惡之念起是非之見豈學釋
 老者乎取其無利欲心即利欲心取其因任即是有
 為非自然矣
横渠曰浮圖必謂死生轉流非得道不免謂之悟道自
 其説熾傳中國雖英才間氣生則溺耳目恬習之事
 長則師世儒崇尚之言遂㝠然被驅謂聖人可不修
 而至大道可不學而知故未識聖人心已謂不必求
 其跡未見君子志已謂不必事其文此人倫所以不
[020-48a]
 察庶物所以不明治所以忽徳所以亂異言滿耳上
 無禮以防其偽下無學以稽其弊詖媱邪遁之辭翕
 然並興一出於佛氏之門者千五百年自非獨立不
 懼精一自信有大過人之才可以正立其間與之較
 是非計得失乎
屏山曰自孔孟云亡儒者不談大道一千五百年矣豈
 浮圖氏之罪耶至於近代始以佛書訓釋老莊浸及
 語孟詩書大易豈非諸君子所悟之道亦從此入乎
[020-48b]
 張子幡然為反噬之説其亦弗仁甚矣謂聖人不修
 而至大道不學而知夫子自道也歟詖&KR0075邪遁之辭
 亦將有所歸矣所謂有大過人之才者王氏父子蘇
 氏兄弟是也負心如此寜可計較是非於得失乎政坐
 為死生心所流轉耳
明道曰佛學只是以生死恐動人可怪一千年來無一
 人覺此是被他恐動也聖賢以生死為本分事無可
 懼故不論死生佛為怕死生故只管說不休本是利
[020-49a]
 心上得來故學者亦以利心信之莊生云不怛化者
 意亦如此楊墨今已無道家之說其害終小惟佛學
 人人談之彌漫滔天其害無涯傳燈千七百人敢道
 無一人逹者有一人得易簀之理須尋一尺布帛裹
 頭而死不肯僧服削髪而終
屏山曰聖人原始反終知死生之說豈不論死生乎程
 子之不論生死正如小兒夜間不敢說鬼病人諱死
 其證難醫者也害人而利我者楊朱也利人而害我
[020-49b]
 者墨翟也學道者既利於我又利於人何害之有至
 於聖人無一毫利心豈無利物之心乎故物亦利之
 此天理也聖人之道或出或處或嘿或語殊塗而同
 歸百慮而一致故並行而不相悖程子必欲八荒之
 外盡圓冠而方履乎
明道曰佛學大槩是絶倫𩔖世上不容有此理又其言
 待要出世出那裏去其迹須要出家要脫世網學之
 者不過似佛佛一懶胡耳他本是箇枯槁山林自私
[020-50a]
 而已若只如此不過世上少這一箇人却又要周徧
 决無此理彼言世網只為些秉彛又殄滅不得當忠
 孝仁義之際處於不得已只和這些秉彛都消煞得
 盡然後為道如人耳目口鼻既有些氣須有此識聲
 色飲食喜怒哀樂性之自然必盡絶為得天真是䘮
 天真也又曰若盡為佛天下却都沒箇人去裏
屏山曰嗟乎程氏&KR0060聞小乘教相語不能盡信畧取其
 說而反攻之烏知維摩華嚴之宻㫖誤認阿羅漢為
[020-50b]
 佛而不知其然遽加詬罵是豈識文殊普賢之祕行
 哉圓教大士知衆生本空而度脫衆生知國土本浄
 而莊嚴國土不以世間法礙出世法不以出世法壊
 世間法以世間法即出世法以出世法即世間法八
 萬四千塵勞煩惱即八萬四千清涼解脫又豈止觀
 音之三十二應善財之五十三叅耶衆生念念常有
 佛成正覺仁者自生分别耳但無我相人相衆生相
 夀者相何妨居士身長者身宰官身乎吾聞謗佛毁
[020-51a]
 法中有㝠權大悲闡提逆行魔說程氏豈其人耶不
 然則非利根衆生為世智辯聰所障具足無間業報
 哀哉弗可悔也
伊川曰禪家之言性猶太陽之下置器耳其間方圓小
 大不同特欲傾此於彼耳然在太陽幾時動又其學
 者善遁若人語以此理必曰我無修無證
屏山曰此語出於徐鉉誤讀首楞嚴經佛言五隂之識
 如頻伽瓶盛空以餉他方空無出入遂為禪學豈知
[020-51b]
 佛以此喻識情虚妄本無來去其如來蔵妙真如性
 正太陽元無動靜無修而修無證而證但盡識情即
 如來蔵妙真如性非遁辭也
伊川曰或謂佛之道是也其迹非也然吾攻其迹耳其
 道吾不知也使其不合於先王顧不願學也如其合
 於先王則求之六經足矣奚必佛
屏山曰伊川之意欲相忘於江湖耳吾謂不若卷百川
 而匯於大壑則無涯涘也欲攻其迹不過如韓子之
[020-52a]
 説云山谷道人既奪其說矣語在南康軍開先禪院
 記
伊川曰看華嚴經不如看一艮卦
屏山曰程子以艮其所為止於其所當止疑釋氏止如
 死灰槁木而止耳故經出鄙語顧豈知華嚴圓教之
 㫖一法若有毘盧堕於塵勞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
 界竪説之則五十七聖位於一弹指如海印頓現横
 說之則五十三法門在一毛端如帝網相羅徳雲曾
[020-52b]
 過於别峯普眼不知其止位逝多園林迦葉不聞彌
 勒樓閣善財能入向非此書之至學道者堕於無為
 之坑談𤣥者入於邪見之境則老莊内聖外王之說
 孔孟上達下學之意皆掃地矣
伊川曰至忙者無如禪客行處坐卧無不在道便是常
 忙
屏山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亦忙乎哉以敬字為主
 則忙矣
[020-53a]
伊川曰佛家印證甚好&KR0015豈有我曉得這箇道理却信
 他人
屏山曰自印證為得聖人之傳尤可&KR0015我雖自曉其如
 人不信耶
上蔡曰學佛者欲免輪囬是利心私而已矣此心有止
 而太虛無盡必為輪回推之於始何所付受其終何
 時間斷且天下人物各有數矣
屏山曰佛說輪回愛為根本有愛我者亦愛湼槃不知
[020-53b]
 愛者真生死故何利心之有彼圓覺性非作非止非
 任非滅無始無終無能無所豈有間斷哉故衆生本
 來成佛生死&KR0314槃猶如作夣夣中人物豈有數乎上
 蔡夣中之人猶作夣語不識圓覺認為太虛悲夫
上蔡曰人死時氣盡也予問明道有鬼神否明道曰道
 無你怎生信道有你但去尋討看横渠云這箇是天
 地間妙用這裏有妙理於若有若無之間須斷直得
 去不是鶻突自家要有便有要無便無始得鬼神在
[020-54a]
 虚空中辟塞滿觸目皆是為他是天地間妙用祖考
 精神便是自家精神
屏山曰明道之説出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横渠之説
 出於精氣為物逰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上蔡
 之説出於盛哉鬼神之徳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
 左右三子各得聖人之一偏耳竟堕於或有或無若
 有若無之間不各鶻突予觀聖人之言各有所主大
 抵有生有死或異或同無生無死非同非異人即有形
[020-54b]
 之鬼鬼即無形之人有心即有無心即無耳聖人復
 生不易吾言矣
元城曰孔子佛之言相為終始孔子之言毋意毋必毋
 固毋我佛之言曰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夀者其言次
 苐若出一人但孔子以三綱五常為道故色色空空
 之說㣲開其端令人自得爾孔子之心佛心也假若
 天下無三綱五常則禍亂又作人無噍𩔖矣豈非佛
 心乎故儒釋道其心皆一門庭施設不同耳如州縣
[020-55a]
 官不事事郡縣大亂禮佛誦經坐禪以為學佛可乎
屏山曰元城之論固盡善矣惜哉未嘗見華嚴圓教之
 㫖佛先以五戒十善開人天乘後以六度萬行行菩
 薩道三綱五常盡在其中矣故善財五十三㕘比丘
 無數人耳觀音三十二應示現宰官居士長者等身
 豈肯以出世法壊世間法哉梁武帝造寺度僧持戒
 捨身嘗為逹磨所&KR0015䟦摩尊者謂宋文帝王者學佛
 不同匹夫省刑罰則民夀薄賦歛則國富其為齋戒
[020-55b]
 不亦大乎惜一禽之命輟半日之飡匹夫之齋戒爾
 此儒者學佛不龜手之藥也
元城曰所謂禪一字於六經中亦有此理佛易其名達
 磨西來此話大行佛法到今果弊矣只認色相若渠
 不來佛法之滅久矣又上根聰悟多喜其說故其說
 流通某之南遷雖平日於吾儒及老先生得力然亦
 不可謂於此事不得力世間事有大於死生者乎此
 事獨一味理㑹生死有箇見處則於貴賤禍福輕矣
[020-56a]
 老先生極通曉但不言耳盖此事極繫利害若常論
 則人以為平生只談佛法所謂五經者不能曉生死
 說矣故為儒者不可談盖為孔子地也又下根之人
 謂寂寞枯槁乃是佛法至於三綱五常不肯用意又
 其下者泥於報應因果之說不修人事政教錯亂生
 靈塗炭其禍盖不可勝言者故某平生何曾言亦本
 於老先生之戒也
屛山曰元城之說為佛者慮盡矣為儒者慮似未盡也
[020-56b]
 佛書精微幽隠之妙佛者未必盡知皆儒者發之耳
 今已章章然矣或秘而不傳其合於吾書者人將謂
 五經之中初無此理吾聖人真不知有此事其利害
 亦非細也吾欲盡發其秘使天下後世共知六經之
 中有禪吾聖人已為佛也其為孔子地不亦大乎彼
 以寂寞枯槁為佛法以報應因果廢人事或至亂天
 下者正以儒者不讀其書為所欺耳今儒者盡發其
 秘維摩敗根之議破落空之偏見般若施身之戒攻
[020-57a]
 着相之愚夫上無蕭衍之禍下無王縉之惑矣雖極
 口而談著書而辨其亦可也學者其熟思之
龜山曰聖人以為尋常事者莊周則夸言之乃禪家呵
 佛罵祖之𩔖如逍遥逰乃子思之所謂無入而不自
 得養生主乃孟子所謂行其所無事而已曲譬廣喻
 此張大其說耳
屏山曰揚子見處甚髙知禪者有力於佛則知莊子有
 力於聖人矣曲譬廣喻張大儒者之說儒者反疾之
[020-57b]
 何也
龜山曰儒佛深處所差杪忽耳見儒者之道分明則佛
 在其下矣今之學者曰儒者之道在其下是不知吾
 道之大也為佛者既不讀儒書儒者又自小然則道
 何由明哉
屏山曰儒佛之軒輊者不唯佛者不讀儒書之過亦儒
 者不讀佛書之病也吾讀首楞嚴經知儒在佛之下
 又誦阿含等經知佛似在儒下至讀華嚴經無佛無
[020-58a]
 儒無大無小無髙無下能佛能儒能大能小存泯自
 在矣
南軒曰天命之全體流行無間貫乎古今通乎萬物者
 衆人自昧之而是理也何嘗間斷而聖人盡之亦非
 有所增益也若釋氏之見則以為萬法皆吾心所起
 是昧乎太極本然之全體而反為自利自私是亦人
 心而已非識道心者也
屏山曰張氏之所謂天命之全體釋氏之所謂心也其
[020-58b]
 言全出於佛老無毫髪異矣雖然疑萬法非心所為
 而歸之太極是不知太極為何物如父出而忘其家
 見其子而不識與劉儀同何異哉盖以情識卜度雖
 言道心而不知耳反謂佛自私於人心惑矣
晦庵曰性固不能不動然無所不有然不能不動其無
 所不有者曷嘗有&KR0220欠哉釋氏之病錯認精神魂魄
 為性果能見性不可謂之妄見既曰妄見不可言性
 之本空此等立語未瑩恐亦是見得未分明也
[020-59a]
屏山曰性無動靜亦無&KR0220成釋氏有語學道之人不識
 真只為從來認識神豈以精神魂魄為性哉不見性
 空謂之妄見見性空矣豈妄見耶見見之時見猶非
 見豈不分明恐未分明朱子之語盖未瑩耳
晦庵曰切病近世學者不知聖門實學之根本次苐而
 溺於佛老之説妄意天地萬物人倫日用之外别有
 一物空虚之妙不可測度其心懸懸然徼倖一見此
 物以為極致未嘗不墮於此者
[020-59b]
屏山曰天地萬物人倫日用皆形而下者形而上者誰
 之言歟朱子耄而荒矣偶忘此言以為佛老之說吾
 恐夫子之道亦將掃地雖然不可不辨佛之所謂色
 即是空老子之所謂同謂之𤣥者豈别有一物乎朱
 子劃而為二是堕於此而不自知耳
安正忘筌曰得失之報㝠㝠之中固未必無司之者聖
 人尤探其賾乃畧此而不論唯聖人超形數而用形
 數與造物者游賢者皆未足以超出而免此姑就所
[020-60a]
 得之報耳可以為大戒又曰儒釋二家歸宿相似設
 施相逺故功用全殊此雖運動樞機財成天地終不
 駭異三&KR0149被徳以彼所長施於中國猶軒車適越冠
 冕之胡决非所宜儒者但當以皇極經世乃反一無
 迹而超數超形何至甘為無用之學哉
屏山曰論至於此儒佛之說為一家其功用之殊但或
 出或處或黙或語便生分别以為同異者何也至如
 劉子翬之洞達張九成之精深吕伯㳟之通融張敬
[020-60b]
 夫之醇正朱元晦之峻㓗皆近代之偉人也想見方
 寸之地既虚而明四通六闢千變萬化其知見只以
 夣幻死生操履只以塵垢富貴皆學聖人而未至者
 其論佛老也實與而文不與陽擠而隂助之盖有微
 意存焉唱千古之絶學掃末流之塵迹將行其說於
 世政自不得不爾如胡寅者詬詈不已噫其甚矣豈
 非翻着祖師衣倒用如來印者邪語在駮崇正辨吾
 恐白面書生軰不知諸老先生之心借以為口實則
[020-61a]
 三聖人之道幾何不化而為異端也伊川之學今自
 江東浸&KR0075而北矣搢紳之士負髙明之資者皆甘心
 焉予亦出入於其中幾三十年嘗欲箋註其得失而
 未暇也今以承乏於秋闈考經學數十餘日乘閒漫
 筆於小藁意者撤藩籬於大方之家匯淵谷於聖學
 之海藐諸子胷中之秘發此書言外之機道冠儒履同
 入觧脫法門翰墨文章皆是神通㳺戯姑以自洗其
 心耳或傳於人將有怫然而怒惘然而疑凝然而思
[020-61b]
 釋然而悟啞然而&KR0015者必曰此翁亦可憐矣
僕與諸君子生於異代非元豐元祐之黨同為儒者無
黄冠緇衣之私所以嘔出肺肝苦相訂正止以三聖人
之教不絶如髪互相矛盾痛入心骨欲以區區之力尚
鼎足而不至於顛仆耳或又挾其衆也譁而攻僕則鼎
覆矣悲夫雖然僕非好辨也恐三聖人之道支離而不
合亦不得已耳如膚有瘡疣膏而肉之地有坑塹實而
土之豈抉其肉而出其土哉僕與諸君子不同者盡在
[020-62a]
此編矣此編之外凡鳴道集所載及諸君子所著大易
書詩中庸大學春秋語孟孝經之説洗人欲而白天理
剗伯業而扶王道發心學於言語文字之外索日用於
應對洒掃之中治性則以誠為地修身則以敬為門大
道自善而求聖人自學而至嗣千古之絶學立一家之
成説宋之諸儒皆不及也唐漢諸儒亦不及也駸駸乎
與孟軻氏並駕矣其論議時有詭激盖㝠機耳皆荀卿
子之徒歟此其所以前儒唱之後儒和之跂而望之踵
[020-62b]
而從之天下後世將盡歸之可謂豪傑之士乎學者有
志於道先讀諸君子之書始知僕嘗用力乎其中如見
僕之此編又以藉口病諸君子之書是以瑕而舍玉以
噎而廢食不惟僕得罪於諸君子亦非僕所望於學者

 諸儒鳴道集二百一十七種之見觧是皆迷真失性
 執相循名起闘諍之端結惑業之咎盖不達以法性
 融通者也屏山居士深明至理憫其瞽智眼於昏衢
[020-63a]
 析而論之以救末學之蔽使摩詰棗栢再世亦無以
 加矣姑録一十九篇附於通載之左
天竺三蔵吽哈囉悉利幢記尚書右丞右轄文獻耶/律履撰東丹王七世孫
蔵沙門吽哈囉悉利夲北印度末光闥國人住雞足山
誦諸佛宻語有大神力能祛疾病伏猛呼召風雨輙効
皇統中與其從父弟三磨耶悉利等七人來至境上請遊
清凉山禮文殊朝命納之既遊清凉又逰靈岩禮觀音
像旋遶必千匝而後已匝必作禮禮必盡敬無間日日
[020-63b]
受稻飯一柸座有賔客分與必徧自食其餘數粒必結
齋始至濟南建文殊真容寺留三磨耶主之至棣又建
三學寺大定五年四月二十三日示寂於三學年六十
三僧夏則未聞也
金國佛光道悟禪師俗姓冠氏陜右蘭州人生而有齒
年十六自欲出家父母不聽乃不食數日許之祝髪後
二年自臨洮歸於彎子店宿夜夣梵僧唤覺適聞馬嘶
豁然大悟歸家喜不自勝吟唱云見也羅見也羅徧虚
[020-64a]
空只一箇告其母曰我拾得一物其母於嚢橐中尋索
不見問是何物師曰我自無始以來不見了底物其母
不省他日欲游諸方鄉人送者求頌有水流湏到海鶴
出白雲頭之句至熊耳果遇白雲禪師海公先是人問
海何不擇法嗣海亦作頌有芝蘭秀發獨出西秦之語
比師之至夜聞空中人言來日接郭相公黎明海呼僧
行令持香花接我闗西弟子寺乃唐郭子儀建今渠自
來住持也既至一言相契徑付衣盂寺前嘗有剽而殺
[020-64b]
人者來告急師呼衆禽之曰即汝是賊尋得其巢穴賊
衆請命師與其要言而釋之路不拾遺者數十年人以
此益信師之前身汾陽王也大定二十四年白雲既没
師開堂出世拈香於鄭州之普照復駐錫於三鄉竹閣
庵時着白衣跨牛横笛游於洛川人莫之測嘗謂人曰
道我是凡向聖位裏去道我是聖向凡位裏去道我不
是聖不是凡才向毘盧頂上有些行履處泰和五年結
夏於臨洮之大勢寺開圓覺經升座偶曰此席止講得
[020-65a]
一半去在至五月十二日晚叅翌日早盥嗽畢呼侍者
我病也尋藥去侍者足未及門師已卧逝方丈上有五
色雲如寳盖中有紅光如日者三春秋五十有五僧臈
三十有九
資夀尼無着禪師入寂師諱妙總姓蘇氏父中大夫象
先南徐丞相實大父也年甫十五忽念曰吾生身何來
死復何去良久脱然有得初不以為意長適毘陵許氏
&KR1119世故志慕空宗以禪寂為進修時惠嚴圓公嗣圓
[020-65b]
照佚居普門乃扣以出世間法機感相契次見闗西智
寂室光真歇了問答如流咸敬異之偶夫夀源官嘉禾
大惠至郡源具飯以迎師出禮拜無一言大恵退謂給
事馮公濟川曰許司理閤中曾見神見鬼但未遇本分
鉗鎚如萬斛舟置之絶潢斷港莫能轉動馮曰何言之
易耶惠曰它若囬頭定須别也次日道俗請惠說法師
與㑹惠痛抵諸方異見邪解聽者駭顧師獨喜見眉&KR0703
間既下座師請道號惠以無着號之且示以偈盡道山
[020-66a]
僧愛罵人未曾罵着一箇漢只有無着罵不動恰似秦
&KR0008轢鑚既罵不動為什麽似&KR0008轢鑚具眼者辨越明
年師登徑山随衆坐夏濟川亦在焉惠上堂舉石頭恁
麽不恁麽總不得語馮曰麽㑹得也惠徴之馮着語曰
恁麽也得蘇盧薩婆訶不恁麽也不得悉哩薩婆訶恁
麽不恁麽總不得蘇盧悉哩薩婆訶惠舉馮語似師師
曰人謂郭象註莊子却是莊子註郭象惠雖異其言但
嘿而不顧且欲激其遂到忽一日正危坐間豁然大悟
[020-66b]
洞見大惠委曲相為處不覺撫掌厲聲曰這老賊老賊
遂呈頌云驀然築着鼻頭伎倆氷消瓦解達磨何必西
來二祖枉施三拜更問如何若何一隊草賊大敗惠亦
以偈印之汝既悟活祖師意一刀兩叚直下了臨機一
一任天真世出世間無剩少我作此偈為證明四聖六
凡盡驚擾碧眼胡僧猶未曉時卍庵顔公首衆與一千
七百衲子咸以偈餞其歸且賀法門之得人也馮公猶
未之信舟過無錫問師岩頭為渡子時婆生七子話徑
[020-67a]
山稱道人㑹得作如何㑹師云已上所供並是詣實仍
以偈明之有以禮部僧牒無着師號為施者師說偈受
之祝髪披緇克遂初志紹興壬午年也時張公安國守
吴門資夀虚席張盡禮迎請乃開堂於萬夀寺拈香為
大惠之嗣提唱具於語録乾道六年七月十四日集衆
説偈畢撼之則已去矣年七十六全身葬於無錫軍將
山東紹定庚寅閠二月末遷葬於平江虎丘之東北庵
曰達夲奉塔蔵之
[020-67b]
乙丑宋改開禧 金泰和五年
 
 
 
 
 
 
 佛祖歴代通載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