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419-A
徑山元叟端禪師語錄序
古尊宿。出世為人。舉目動容。莫非開示。坐大道場。參
學眾多。辯詰證據。不能無所言說。門人弟子。竊錄而
藏之。以相傳示。其來尚矣。前輩凋零。舊規澌泯。強辭
之流。掇拾文具。則亦無所逃於人天之眾矣。是以識
者。有慨慕古人之意焉。
徑山老人。端公元叟。以盛德
令聞。一坐二十餘年。四眾安隱。年垂九十。耳聰目明。
舉揚宗風。曾不少懈。飽參宿學。無不歸之。巋然靈光。
環視四海。一時未或有能出其右者矣。山之第一座
正印。本蒙古人。久親棒喝。契證特深。過予山中。出師
四會語錄。以相示。因相與歎曰。大慧晚得佛照。經二
百年。而至於師。纔三傳耳。耆年尊行。不復他見。且徑
山。自宋南渡以來。地望最重。以大慧前後兩居之。僅
七年。無準居十八年。然以道處逆為順。經營勞瘁。所
不免。未有如師之坦然泊然者也。印曰。昔真淨語。穎
濵蘇公序之。應菴語。松窻錢公序之。徑山之言。公得
無情乎。予曰。穎濵於真淨。松窻於應菴。皆有往來之
舊。是以言無愧辭。集之顓蒙固陋。何足以望二公。然
於徑山。仰其崖峻。而以莫之即為歎。敢為序乎。印且
曰。此其正可以序者也。乃喜為之言曰。偏見常識。殆
不足以鎮壓茲山。今師之言。波瀾汪洋。門庭[懨-猒+火]拓。廣
[001-0513b]
說略說。莫不弘偉。如春雷發聲。昆蟲振作。長風被坂。
草木欣榮。至於關要。隱而不發。以待其人。大慧之流
風餘韻。猶有如此者矣。譬諸名藩。鎮以宿將。隱然持
重。風霆不驚。握機行令。舒卷由已。猶足使方城連戍。
有所仰放。而不敢違越。況師大機大用。提臨濟正印。
續佛慧命者乎。因書以遺之。
旹。
至正元年。三月十三日。微笑居士雍虞集序。
No. 1419-B
重刻元叟端禪師四會語題辭
寂照和尚元叟端公。既示寂。金華黃文獻公。為銘其
塔。蜀郡虞文靖公。為序其四會語。二公以文辭。名天
下。亦云備矣。其入室弟子。清涼子楩。金山慧明。天寧
祖闡。復合辭請曰。舊刊所錄。先師語。不幸[燬-臼+白-土+工]于兵。然
非此。無以見道之所存。竊懼不傳。子楩三人者。巳協
力。命印生。重雕之矣。敢重以首簡。請為序。雖然序猶
可略也。先師事蹟。多涉神異。狀行者。輒諱而不書。神
異之事。大乘者。固所不樂聞。苟錄以示入道之士。亦
足以起其正信。初何傷乎。願併識之序中。濂不敢辭。
稽子楩等言。公平頂古貌。眼光鑠人。頷下數髯。磔立
凜然。雪後孤松。坐則挺峙。行不旋顧。英風逼人。凜如
也。所過之處。眾方讙譁如雷。聞履聲輒曰。端書記來
[001-0513c]
矣。噤默如無人。賓友相從。未甞與談人間細故。舍大
法。不發一言。秉性堅凝。確乎不可拔。自為大僧。至化
滅。無一夕脫衣而寢。
其從南屏。歸化城受經。夏夕啟
[窗/心]而臥。忽一梵僧。飛錫而來。與談般若樞要。亹亹不
絕。未幾騰空而去。
虎巖師主雙徑時。甞言。道家者流。
有上章謁帝者。其還甚遲。因叩之。答云。為選徑山四
十八代住持。故天閽久不開爾。公正符其數。公朝京
師。夢徑山潭龍君。持金匙舉食。食公數凡十又八。公
主法席。實十八春秋也。
公將示滅。所剪爪髮。留化
城幻有菴。逮啟視之。設利纍纍然生矣。公之遺事。有
若此者。皆宜補書。以見於世。不可略也。葢公道契佛
祖。名震華夏。誠堪輿間氣之所鍾。其祥應之至。亦出
自然。非苟涉於神怪者比也。文獻所謂。門庭之盛。規
重矩疊。法雷普震。裂地轟天。文靖所謂。譬諸名藩。鎮
以宿將。隱然持重。風霆不驚。握機行令。舒卷自由。足
以使方城連戍。有所仰放。不敢踰越。其言試不誣哉。
濂何敢復贊一辭。頗念文靖之學。粗聞而知之。又執
弟子之役於文獻之門者最久。於是勦其緒論。重申
之如此。嗚呼公之四會語。其尚假濂文。以傳之哉。子
楩字用堂。慧明字性原。祖闡字仲猷。皆設化一方。黑
白咸歸仰云。
洪武七年。冬十月朔。翰林侍講學士中順大夫知制
誥。同修 國史。兼 太子贊善大夫。金華宋濂序。
[001-0514a]
元叟端禪師語錄目錄
* 卷首
* 序文
* 卷一
* 湖州翔鳳山資福禪寺語錄
* 卷二
* 杭州中天竺萬壽禪寺語錄
* 卷三
* 杭州靈隱景德禪寺語錄
* 卷四
* 杭州徑山興聖萬壽禪寺語錄
* 卷五
* 法語
* 卷六
* 偈頌讚
* 卷七
* 題䟦
* 卷八
* 題䟦
* 卷尾
[001-0514b]
* 塔銘
元叟端禪師語錄目錄終No. 1419
慧文正辯佛日普照元叟端禪師語
錄卷第一
住湖州路翔鳳山資福禪寺語錄
門人 法林等 編
師於大德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徑山寺楞伽室受請。
九月十日入院。指山門云。無盡藏神通門。無盡藏解
脫門。今日向者裏。八字打開。蝦蟆跳上梵天。蚯蚓驀
過東海。
佛殿。玉毫徧照十方。金色普輝千界。便禮拜。
據室。拈拄杖。掣開金殿鎻。撞動玉樓鐘。不是吾家種
草。高高峯頂立。深深海底行。即非本分衲僧。師子兒
吒沙地。哮吼一聲。壁立千仞。腦後猶欠一椎。靠拄杖
便起。
院疏。此是宣政諸官。當面所付。謂之金剛秘密三昧。
魔外以之殄除。正宗以之光顯。
檀越疏。孤峯頂上。天不知地不管。因甚被者箇勾引
[001-0514c]
出來。過去阿僧祇劫。與合府豪俊。同修無上佛果菩
提。
指法座。此普光明華藏師子之座。盡十方世界。無一
人不大坐其中。茲者特地高升。正是畫虵添足。
拈香。此香蟠根錯節。在威音王佛以前。續𦦨聯芳。居
迦文世尊之上。爇向寶爐。端為祝延大元世界主。當
今皇帝。聖躬。萬歲萬歲萬萬歲。陛下。恭願。統百億香
水海。為一福海。永永無窮。聚百億須彌山。為一壽山。
巍巍不動。
次拈香云。大慧師祖道。寧以此身。代大地
眾生。受地獄苦。終不將佛法當人情。徑山先師藏叟
和尚。一生不肯四天下人。縱饒釋迦老子達磨大師
到來。也須退身有分。山僧昔年。在侍者寮兩年。弄盡
機關。做盡伎倆。直是沒湊泊它處。所以知其為大慧
適孫。今有炷香。供養它。也要大家證明。
垂語云。拈一
機則千機萬機頓赴。如刻人糞。作栴檀香。舉一句則
千句萬句朝宗。似持蠡㲉。量大海水。莫有淨倮倮赤
洒洒。獨脫無依底麼。出來共相證據。
有僧出問云。崢
嶸象駕下龍淵。翔鳳山中坐寶蓮。時節因緣且休說。
願聞一句祝堯天。師云。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僧云。三
聖和尚道。我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興化和尚道。我
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意旨如何。師云。雞䘖燈𧣴
走。鱉咬釣魚竿。僧云。為人不為人則且止。如何是逢
人出底句。師云知。僧云。逢人出不出則且止。如何是
為人底句。師云切。僧云。天人羣生類。皆承此恩力。師
[001-0515a]
云。知恩者少。僧云。未離雙徑時如何。師云。耳朵兩片
皮。僧云。離雙徑後如何。師云。牙齒一具骨。僧云。龍吟
霧起。虎嘯風生。師云。閑言長語。僧云。未到鳳山時如
何。師云。一徑松杉老。僧云。到鳳山後如何。師云。千峯
氣象雄。僧云。天垂寶蓋。地湧金蓮。則人人知有。未審
新鳳山。今日說甚麼法。師豎起拂子云。說者箇法。僧
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聻。師云。錯了也。僧云。行
中書省行宣政院。本路僧俗諸官。諸山宿德。諸大檀
越。各以疏語。敦請和尚。榮鎮茲山。且應緣利物一句。
作麼生道。師云。一雨普滋。三草二木。僧云。有心用處
還應錯。無意求時却宛然。師云。莫將[鴳-女+隹]唳。誤作鸎啼。
僧禮拜。
師乃云。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晝夜常作師子
吼聲。普為天人羣生。開演無上微妙解脫法門。於斯
若也擔荷得去。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劫。以至如今。
若佛若魔。若聖若凡。一一無差。一一明了。其或情存
限量。墮在見聞。不免向虗空。重加彩畫去也。豎拂子
云。菩提達磨。從南天竺國。來至中華。傳此上乘一心
之法。在天同天。在地同地。在僧同僧。在俗同俗。在當
今聖天子。則以本自在大願力。示現克紹金輪寶位。
百億須彌盧。百億香水海。日月所照。風雨所至。悉稟
威靈。咸歸化育。在合朝諸勳貴。則以本自在大願力。
各樹大功。各成大業。為忠為孝。為武為文。為王室股
肱。為生民父母。在合郡諸宿德。則以本自在大願力。
明大機。顯大用。為擒為縱。為卷為舒。為金剛寶幢。為
[001-0515b]
摩醯正眼。在法筵諸淨信等。則各以宿昔所種善根。
萬別千差。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在鳳山新長老。畢竟
如何。擊拂子。切忌鑽龜打瓦。
復舉。府主王常侍。請臨
濟開堂。升座云。若約祖宗門下。稱揚大事。沒儞開口
處。沒儞措足處。此日以常侍堅請。那隱綱宗。時有僧
出云。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濟云。我在黃蘗處。三
度發問。三度被打。僧擬議。濟便喝。復打云。不可向虗
空中。釘橛去也。
師云。常侍不忘付囑。為法求人。臨濟
大樹一株。陰涼天下。敢問大眾。是有綱宗可隱。無綱
宗可隱。謂有綱宗可隱。埋沒臨濟老師。謂無綱宗可
隱。孤負常侍府主。總不與麼。者僧因甚被打。拈拄杖
畫一畫云。石牛欄古路。一馬生三寅。
小參。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本無虗實。色不曾道我是
色。聲不曾道我是聲。香味觸法。名身句身。悉皆如是。
只為儞無量劫來。惡業濃厚。善根淺薄。被色換了。被
聲換了。被香味觸法。名身句身換了。有諸佛可慕。有
眾生可厭。有天堂可欣。有地獄可怖。在名言句義中。
如蠶作繭相似。沒箇出頭處。山僧今夜到來。若更說
佛說法。說心說性。廣陳蹊徑。巧述言辭。禺泉亭又如
何。鳳山關又如何。則是名句上。更加名句。其利固無。
其害甚重。時光可惜。時不待人。大家討較明白。作箇
洒洒落落衲僧。豈不慶快生平。
復舉。二祖問達磨云。
諸佛法印。可得聞乎。磨云。諸佛法印。匪從人得。祖云。
我心未寧。乞師安心。磨云。將心來。與汝安。祖云。覓心
[001-0515c]
了不可得。磨云。與汝安心竟。
師頌云。十萬里來非易
事。有何佛法可傳持。山堂夜靜蒲團冷。汝等諸人合
自知。
上堂。即心即佛。蜜果換苦葫蘆。非心非佛。寶器貯於
不淨。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鄭州出曹門。且喜沒交
涉。拈拄杖云。拄杖子。鑽過北[鬱-山+止]單越。走入西瞿耶尼。
向翔鳳山中。興雲吐霧去也。卓一卓。大洋海底火發。
燒却嘉州大像。頷下眉毛。復卓一卓。下座。
上堂。達磨是老臊胡。釋迦是乾屎橛。文殊普賢是擔
糞漢。等妙二覺。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槃。是繫驢橛。十
二分教。是鬼神簿。四果三賢。初心十地。是守古塚鬼。
直饒與麼見得。也是錯認定盤星。
上堂。謝寶中原藏主。
舉大珠和尚云。貧道聞江西和
尚道。自家寶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從此
一時休去。乃至盡十方世界。無纖塵不是自家財寶。
師云。馬師一期與麼說。大珠一期與麼聞。終身不忘。
得大受用。苟非深信堅固。安能透頂透底如此。中原
藏主。昔年於古鄮山中。顯示此箇法門。還有深信堅
固。得大受用者麼。此日特承光降。幸望欵留。
上堂。薙𩬊著袈裟。宜應行聖道。自餘閑襍事。俱為生
死因。著衣喫飯。是閑襍事。觀山翫水。是閑襍事。菩提
涅槃。真如解脫。是閑襍事。畢竟喚甚麼。作聖道。擊拂
子。姹女巳歸霄漢去。獃郎猶向火邊蹲。
元宵上堂。并謝監收浴主維那。
千粒萬粒。從一粒生。
[001-0516a]
只者一粒。從甚處生。千燈萬燈。從一燈起。只者一燈。
從甚處起。識得一燈。千燈萬燈。燈燈不疑。識得一粒。
千粒萬粒。粒粒無礙。三脚驢子弄蹄行。踏破無邊香
水海。拈拄杖。卓一卓。頂門也少者一槌不得。
上堂。今朝三月初一。一春之事將畢。菜麥青黃滿川。
四野和風襲襲。歷劫直至如今。絲毫何曾走失。可憐
懵懂癡流。剛自啾啾唧唧。下座。
為聚淨人下火。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此是盧行者。坐
斷人舌頭底句。直下如大火聚。近之則燎却面門。
道舊至上堂。青山白雲裏。客來無可迎。草藥帶煙掘。
野茶和露烹。磐陀石上坐。長嘯時一聲。擊拂子下座。
朝廷看藏經。滿散上堂。毗盧藏中。有大經卷。量等三
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悉盡無餘。今
上皇帝。以清淨天眼。觀此大經卷。在一微塵中。敦遣
使臣。頒降御香。命天下僧員。破此一塵。出此經卷。普
使法界有情。知一一塵中。有如是經卷。一一經卷。有
如是章句。一一章句。有如是妙義。一一妙義。有如是
奇特。如是殊勝。如是廣大。如是自在。今朝滿散之次。
仍命山僧。升于此座。舉揚無上般若。表懺上項功德。
所有種種法門智慧海。種種因果德相海。種種進修
行願海。種種教導方便海。種種依正究竟海。種種互
融攝入海。不可說不可說。種種功德光明海。普用回
向真如實際。莊嚴無上佛果菩提。四方銷兵革之憂。
萬民樂畊桑之業。正與麼時。八表來朝。萬[邱-丘+看-目]入貢。一
[001-0516b]
句作麼生道。但見皇風成一片。不知何處是封疆。
上堂。心不是佛。兔馬有角。智不是道。牛羊無角。驀拈
拄杖。畫一畫云。一夜落華雨。滿城流水香。
浴佛上堂。指天指地稱第一。胞胎曾出向今朝。雲門
打殺與狗喫。翔鳳山僧惡水澆。
示眾。兄弟此箇夢幻㲉子。一呼吸間。便歸無常。向此
娑婆界上。覓箇甚麼物。作依倚憑仗。有什麼佛法禪
道可學。有甚麼玄解義路可求。設有求得學得底。試
拈出一絲頭看。直饒𡎺得一肚皮。口裏說得。一堆一
擔。也只虗頭詐偽。妄想記憶中來。臘月三十日。一點
也用不著。何如直下無事。向自已衣單下。密密體會
取好。豈不見。古人云。參須實參。悟須實悟。閻羅大王
不怕多語。
結夏上堂。二千二百五十年前。光明藏中。金口親曾
付囑。二千二百五十年後。比丘行端。其當顯示。護生
須是殺。殺盡始安居。會得箇中意。鐵船水上浮。
上堂。舉僧問風穴。如何是佛。穴云。丈林山下竹筋鞭。
師頌云。丈林山下竹筋鞭。疑殺禪和萬萬千。唯有首
山提得起。新婦騎驢阿家牽。
上堂。謝夏齋秉拂。
雪峯和尚云。演一句。則千句萬句
流通。拈向一邊。飲一味。則千味百味具足。置之一壁。
雪峯低頭歸庵。巖頭聞云。雪峯與我同條生。不與我
同條死。且作麼生。臨朕碪。井底種林禽。今年桃李貴。
一顆直千金。
[001-0516c]
為別谷和尚入祖堂。白雲作叢林紀綱。以達磨居中。
開山居左。百丈居右。天下依而行之。絲毫無有紊亂。
別谷和尚。在茲山。為二十六代。涓以此日。居于此堂。
晨香夕燈。其永無替。
為此上座下火。此虗妄身若無。六塵則不能有。火裏
蝍蟟。吞却山河大地了也。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上堂。謝首座維那。
金槌未動以前。大地山河百雜碎。
玉麈未揮之際。森羅萬象盡交參。殷人以柏。周人以
栗。家住海門東。黃昏候日出。
上堂。舉僧問南泉。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
如何是藏。泉云。王老師。與汝往來者是藏。僧云。直得
不往不來時如何。泉云。亦是藏。僧云。如何是珠。泉召
僧。僧應諾。泉云。去汝不會我語。
師云。南泉雖一時縱
奪可觀。爭奈摩尼珠。被者僧摵碎了也。山僧不惜眉
毛。露箇消息。也要諸方檢責。拈拄杖。即今還有問話
者麼。
解夏上堂。四月十五日結。拈拄杖。左卓一卓。諸方向
者裏。禁足安居。七月十五日解。拈拄杖。右卓一卓。諸
方向者裏。休夏自恣。空劫前。無佛名。無眾生名。結又
結箇甚麼。解又解箇甚麼。靠拄杖。便下座。
上堂。月湛雲澄覺海秋。魚龍鰕蟹任沈浮。千尋鐵網
高懸者。應笑禺山祇直鉤。
聖節啟建上堂。一佛出現。千佛讚揚。一華開敷。千葉
周帀。一人端拱無為。八表來朝。萬[邱-丘+看-目]入貢。只如林下
[001-0517a]
道人。共樂昇平。同歸化育一句。如何舉唱。下座就大
佛寶殿。啟建天壽聖節。
大德七年。八月二日。護持聖旨到山。領眾。望闕謝恩
罷。上堂。說偈云。平生抱愚拙。必意安林丘。磐陀一片
石。松下聊優游。迴鸞五色詔。瞥爾來巖幽。天恩浹肌
骨。淺薄將何酬。願君為堯舜。願臣為伊周。金枝與玉
葉。光耀千千秋。萬民贍秔稌。四海銷戈矛。竺僊正法
眼。如水常東流。
示眾。從古至今。人多錯認。還有一法。遮障得儞麼。還
有一法。羈絆得儞麼。自是儞。突然起得如許頭角。無
羈絆中。飜成羈絆。無遮障中。飜成遮障。一切時一切
處。粘作一團。不得自由自在。儞若是箇丈夫。當下一
刀兩段。盡十方世界。是箇自已。盡十方世界。是箇炟
赫虗空。盡十方世界。是安居之所。禁足之場。三世諸
佛。六代祖師。是甚掇洗脚水漢。又何必分期立限。畫
地為牢。無繩自縳。若乃未得如斯。長期百二十日。中
期百日。下期八十日。教有明文。依而行之。
端午上堂。五月五日端午節。艾虎桃符總休說。鳳山
只箇金剛王。百怪千妖俱殄滅。江南兩淛。春寒秋熱。
觀世音菩薩。將錢買胡餅。放下手。却是生鐵。
上堂。拈拄杖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
主。不逐四明凋。卓一卓。傅大士騎牛。入儞鼻孔去也。
開罏上堂。舉雪峯云。三世諸佛。向火𦦨上。轉大法輪。
雲門云。火𦦨為三世諸佛說法。三世諸佛立地聽。應
[001-0517b]
庵云。三世諸佛。為火𦦨說法。火𦦨燒殺三世諸佛。
師
云。三大老。一人鼻孔遼天。一人眼睛突出。一人脚跟
不點地。諸人若也揀辨得出。鳳山今日開罏。其或未
然。前頭大有雪霜在。
上堂。舉世尊一日。以兜羅綿手。舉金色波羅華。普示
大眾。時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
妙心。付囑於汝。師云。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
示眾。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它俗人家。尚乃說到者裏。
人身難得。佛法難逢。我沙門釋子。合作麼生。如今兄
弟。纔入門便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口裏說得分明。
肚裏全不理會。永嘉到六祖。當時也只恁麼道。六祖
云。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永嘉云。體本無生。了本
無速。者裏須是箇人始得。若乃顢頇佛性。儱侗真如。
閻羅老子。索汝飯錢。有日在。莫言不道。
臘八上堂。未到雪山。脚跟下。好與三十。既到雪山。脚
跟下。好與三十。夜半見明星。脚跟下。好與三十。更有
三十。山僧自喫。釋迦老子無分。何也。有功者賞。
上堂。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時。年與月相逐。日與時
相隨。人間年月盡。地府來勾追。無常捷疾鬼。頃刻不
暫違。參玄諸上人。早早當知之。臨渴乃掘井。掘之徒
爾為。
上堂。舉德山一日飯遲。自掌[犮/皿]。至法堂上。雪峯見云。
這老漢。鐘未鳴。鼓未響。托[犮/皿]向甚麼處去。德山便回。
峯舉似巖頭。頭云。大小德山。不會末後句。山聞。令侍
[001-0517c]
者喚巖頭。至方丈。問爾不肯老僧那。巖頭密啟其意。
山至來日上堂。與尋常不同。巖頭到僧堂前。撫掌大
笑云。且喜得老漢。會末後句。它後天下人。不奈何。雖
然如此。只得三年。
師頌云。大冶洪罏。烹佛烹祖。乾旋
坤轉兮。非可測量。電激飈馳兮。豈容通吐。韓獹逐塊
空一時。俊體摩霄自千古。明眼衲僧莫莽鹵。
上堂。舉文殊令善財採藥云。是藥採將來。善財徧觀
大地。無不是藥者。却來白文殊云。無有不是藥者。文
殊云。是藥採將來。善財遂拈一枝草。度與文殊。文殊
接得示眾云。此藥亦能殺人。亦能活人。
師云。善財解
採。不解用。文殊解用。不解採。以致盡大地人。病在膏
肓。大眾且道。誵訛在甚麼處。猴愁摟搜頭。狗走抖擻
口。
上堂。眾纔集。乃顧視左右云。幸自太平無像。何用好
肉剜瘡。便下座。
受杭州路中天竺寺請。別眾上堂。我昔來禺泉。四年
八箇月。打鼓弄猢猻。日夜不知歇。朝廷公道開。分條
遇明哲。拯弊除貪婪。蒐賢選英桀。胡為天竺峯。而乃
付愚拙。官差逼殺人。不容更分說。束包登前途。聊與
眾人別。千歲禪巖跳上天。六月火雲飛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