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301 笑隱大訢禪師語錄--(門人)延俊 (CBETA)



No.1367-A龍翔笑隱訢禪師語錄序



咄哉此錄。自元歷明代。以迄今日。埋沒四百餘年矣。
一旦無所從來。突向龍宮海藏推出。落在山翁和上
手中。山翁以重主天童。道經[橘-矛+隹]李。值白法老人嗣孫
巨方法師主楞嚴紫柏院藏冊事。因念佛祖慧命攸
關。特曳拄杖。同埽道人過院。相視料理。隨以瓣香。送
入此錄。頓令側理輕編。放光動地。如延津劒躍土拭
華陰時。真不思議大奇特因緣。非有司其呵護者。未
易向山翁杖頭出現也。訢師行履機緣。具載奎章閣
學士虞公集行道記秘書少監黃公溍塔銘中。大略
得法於仰山晦機熙師。而晦機淵源。則自大慧杲妙
喜老人。晚傳佛照光。而北磵簡。而物初觀。而晦機因
傳笑隱。笑隱傳覺原曇季潭泐等五人。惟覺原得傳
定巖戒。而後來不可復問。是以訢師蒲室集行世。而
湖州烏回。杭州報國。中天竺以至金陵大龍翔四會
語錄。早賜入藏者。反湮沒無聞。以少後人。為之拂拭
也。妙喜際遇宋高宗。奉勅兩主徑山。宗風大振。時號
臨濟中興。笑隱際遇元文宗。從金陵入登皇位。遂於
[001-0698c]
潛邸。啟建大龍翔集慶寺。詔師為開山祖。召赴北闕。
特賜三品文階。統領五山釋教。號廣智全悟禪師。僧
規舊著黑衣。特賜黃衣。并其徒盡得衣黃。師有初改
黃衣詩。見於蒲室集。云。宣詔亭前受牒還。御黃新賜
滿城看。臣僧記得沙彌日。齊著青衣上戒壇。當日南
住新剎。北赴召對。優禮崇褒。錫賚無算。一時國師光
華。佛法勝事。千載希有。回視妙喜。兩勅徑山。尤為竿
頭進步也。快讀訢師全錄。萬有齊彰。一塵不涉。眼筋
舌骨。雷震諸方。大機大用。真能踢倒須彌。掀翻溟渤。
從上有大慧。同時有中峰。解入無垠。庶得竝驅爭先
耳。埽道人自歸依曹溪憨祖以來。諸方善知識。靡不
覿面。儒禪參同契。頗知究心。因念自一花五葉之言。
成五宗五燈之統。溈仰臨濟二宗。出自南嶽。雲門法
眼曹洞三宗。出自青原。而溈仰雲門法眼。如優鉢天
花。一現即滅。惟臨濟曹洞二燈常焰然。如景德傳燈
五燈會元傳法正宗記僧寶傳指月錄佛祖綱鑑諸
書所載。嗣法世次。雖存其間。或人多年短。或人少年
長。游移牽附。舛錯難稽。兩家姓氏。往往疑似殽譌。閱
代紀年。茫茫存沒履歷。當周武唐武宋徽諸帝王時。
以崇道陵釋。法微而燈傳易晦。當唐初宋初明初諸
代興時。以翻譯流通。法盛而宗乘反衰。爾時豈乏當
陽記莂。總在隱現明滅間。無憑顯印此佛法。時節因
緣。所由付國王大臣也。大川洪師。作五燈會元。自妙
喜開法以後。編次糢糊。直云。自宋孝宗後。傳法諸師。
[001-0699a]
垂五百載。俱不可考。明初建安沈士榮。作續原教論。
直云。自中峰撤席。未知道隱何方。尚賴教有明文。與
心為證。慧命未絕。有若懸絲。兩論現入大藏中。實格
言也。要知個中一著。止分真偽。從門入者定非家珍。
語其異。即一宗之內。有門庭施設之別。語其同。即兩
宗之外。無師承秘密之殊。即以一宗計之。如臨濟。以
三聖為正傳。乃三聖絕而興化傳。佛果以大慧為正
傳。乃大慧絕而虎丘傳。洞山以曹山為正傳。乃曹山
絕而雲居傳。此一宗竝傳。難分旁正也。以兩宗計之。
如雪峰。九上洞山。三登投子。終嗣德山。是洞而濟也。
丹霞親承馬祖印可。終嗣石頭。是濟而洞也。此兩宗
互傳。難分賓主也。智過於師。何煩提掇。魔外慴服。何
煩鬬爭。善哉妙喜自贊云。如化鵾鵬。直自化耳。豈有
法哉。笑隱亦抗聲於晦機云。千年桃核裏。覓甚舊時
仁。此的的威音那畔話。乃一花五葉之真種子也。當
此滄桑陵谷虗空消隕之時。有如山翁和上者。以普
心大心。無邊見心。止尋花葉根株。不問葛藤枝節。俾
全沒交涉。如訢師此錄者。忽地冷[厂@火]豆[焊-干+恭]。血濺梵天。
豈得與逼塞虗空者。同日語哉。感而識之。閣筆三歎
順治丙申嘉平月望國子司業前戊辰二甲進士虞。


部郎副廷尉曹溪弟子福徵[橘-矛+隹]李道一居士埽菴
譚貞默槃談譔
[001-0699b] No.1367


笑隱訢禪師語錄卷之一



湖州路烏回禪寺語錄


門人 廷俊 等編


師於至大四年八月初一日。就杭州路淨慈禪寺書
記寮受請。入寺。


上堂云。拈華付法。面壁安心。列派分宗。遞相鈍置。拈
拄杖畫一畫云。一畫畫斷了也。且喜天下太平。然則
兵隨印轉。將逐符行。新長老出世為人。畢竟明什麼
邊事。不見寶壽開堂。三聖推出一僧。壽便打。聖云。與
麼為人。非但瞎却者僧眼。瞎却鎮州一城人眼去在。
寶壽擲下拄杖歸方丈。斬釘截鐵。發揮格外真機。揑
聚放開。顯示當陽正眼。直得龍吟霧起。虎嘯風生。一
道神光。貫通今古。如斯舉唱。猶涉程途。且到家穩坐
一句作麼生道。三事衲衣青嶂外。一爐沈水白雲中。


上堂。如我按指。海印發先。汝諸人十二時中。折旋俯
仰。上牀下地。開單展[犮/皿]。不是海印發光。晝明夜暗。暑
往寒來。鵲噪鴉鳴。風動塵起。不是海印發光。雲門胡
餅。趙州喫茶。雪峰輥毬。金牛作舞。不是海印發光。有
底便道。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也
是泥裏洗土。畢竟如何。土宿頷下髭鬚多。南海波斯
[001-0699c]
鼻孔大。


上堂。驅耕夫牛。奪飢人食。啐[口*豕]同時。箭鋒相直。一拳
還一拳。一踢還一踢。牛頭南。馬頭北。


結夏上堂。栢巖開粥過夏。西院商量兩錯。嘉州大象
脚蹋地。陝府鐵牛頭戴角。喝一喝。切忌無繩自縛。


青苗會上堂。改旦令辰。恭惟首座大眾。起居多福。數
日祈保青苗有煩諷經。風雨以時天之道。百穀生成
地之利。所以祖師道。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
菩提圜。華開世界起。驀拈拄杖云。拄杖子走到西天。
却歸新羅國裏去也。卓一下云。石牛攔古路。一馬生
三寅。


上堂。舉香嚴和尚示眾云。如人上樹。口銜樹枝。手不
攀枝。脚不蹋樹。樹下有人問祖師西來意。答則喪身
失命。不答則違他所問。正與麼時如何。時有虎頭上
座出云。上樹即不問。未上樹。請和尚道。香嚴呵呵大
笑。師頌云。一回拈起一攢眉。上樹何如未上時。誰在
畵樓明月夜。倒拈玉管向風吹。


上堂。根塵無礙。物我一如。鍼眼魚吸乾四大海。蟭螟
蟲吞却須彌盧。因甚菴內人不知菴外事。良久云。彌
勒街頭拖布袋。趙州壁上挂胡盧。


上堂。黃龍南和尚云。說玅說玄。乃太平之奸賊。行棒
行喝。為亂世之英雄。所以佛法二字。烏回未嘗道著。
雖然。也要大家知有。拈拄杖云。鎮州出大蘿蔔頭。青
原白家三盞酒。客來隨分納些些。相逢不用揚家醜。
[001-0700a]
卓拄杖下座。


上堂。長連牀上拈得鼻孔。十字街頭打失眼睛。汝諸
人還曾檢點也未。明如日。黑似漆。萬仞崖頭撒手行。
無位真人赤骨律。


上堂。舉德山到溈山。挾袱子上法堂。從東過西從西
過東。顧視云無無便出。至門首復云。也不得草草。便
具威儀再入相見。德山提起坐具云和尚。溈山擬取
拂子。德山便喝拂袖而出。溈山至晚問首座云。適來
新到在什麼處。首座云。當時背却法堂著草鞵去也。
溈山云。此子已後向孤峰頂上。盤結草菴。呵佛罵祖
去在。師頌云。大方獨步。左旋右顧。金烏拍翅海波翻。
鐵網倒挂珊瑚樹。橫機莫莫。萬象平沈。全殺全活。能
縱能擒。莫嫌老大無筋力。譚笑之間錦穽深。


上堂。拈鎚豎拂。揑目生華。舉古論今。虗空釘橛。楊岐
和尚道。須彌山可透。金剛圈不可透。大海水可吞。栗
棘蓬不可吞。直饒吞得透得。未是衲僧分上事。如何
是衲僧分上事。歸堂喫茶去。


開爐上堂。住院慚無福。冬來事事無。家貧羞見客。炭
少未開爐。壁破添泥補。窗虗欠紙糊。西來無祖意。勘
破老臊胡。


上堂。舉世尊在靈山會上。有一女子。近佛而坐入於
三昧。文殊白佛。云何此女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云。
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遶女子三
帀。鳴指一下。乃至托上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佛
[001-0700b]
云。假使百千文殊亦不能出此女定。下方過四十二
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子定。須臾罔明
從地涌出。作體世尊。世尊勑罔明出女子定。罔明於
女子前。彈指一下。女子於是從定而出。師舉了拈拄
杖云。一串穿却。


上堂。藍𣯶破衲朔風吹。土面[厂@火]頭涕滿頤。立雪少林
求法處。畏寒汾水罷參時。石崖剝落摧山骨。冰壑嶙
峋裂地皮。驚起法身無著處。倒騎鐵馬上須彌。


杭州路禪宗大報國寺語錄


門人 慧曇 等編


延祐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入寺。


開堂拈香云。此香爇向寶爐。端為祝延
今上皇帝聖躳萬歲萬歲萬萬歲。次拈香云。此香奉
為淛江等處行中書省宣行宣政院官洎諸衙門文
武官僚。資陪祿算。又拈香云。此香昔年大雄峰頂一
句下承當。今日鳳凰山中五眾前拈出。奉為前住徑
山。後住大仰。佛智禪師晦機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
就座問答罷。乃云。孤峰頂上。目視雲霄。無乃埋沒己
靈。十字街頭。和泥合水。且貴流通正眼。拈拄杖云。釋
迦已滅。彌勒未生。正當今日。千聖命脈。列祖鉗鎚。總
在新報國手裏。拈起也七穿八穴。頭頭現無邊玅身。
放下也鑑地輝天。處處彰寶王剎海。說甚谿山各異。
雲月是同。至化無為功不宰。蕩然一片古皇風。


復舉志公令人傳語思大云。何不下山教化眾生去。
[001-0700c]
一向目視雲漢作什麼。思大云。三世諸佛被我一口
吞盡。何處更有眾生可度。師云。思大被志公一拶。直
得倒退三千。


進退兩序上堂。心空及第。選佛何必選官。荷負叢林。
為眾一似為己。報國為法擇人。量才授職。如樂奏九
成。左右進退無不合度。只如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
行。諸人作麼生甄別。喝一喝。九萬里鵬纔奮迅。三千
年[鴳-女+隹]便翱翔。


上堂。舉黃龍南禪師。室中垂語云。我手何似佛手。我
脚何似驢脚。人人有箇生緣。那箇是上座生緣。師云。
黃龍三關。如商君立法。法雖行而廢先王之道。故當
時出其門者甚多。得其傳者益寡。使其恪守慈明家
法。子孫未致斷絕。


師一日問僧甚處來。僧云遊山來。師云。笠子下拶破
洛浦徧參底作麼生。僧云。未入門時。已呈似和尚了
也。師云。即今為什麼不拈出。僧擬議。師便打。


聖節上堂。下兜率降閻浮。本迹不二。御金輪宣正法。
權實全彰。乘願示生。隨機闡化。靈樞密運。躋吾民於
安養之中。寶鑑高提。措四海於鈞陶之內。故我林泉
之下。化日舒長。鐘鼓清時。玄風遠播。三輪不住。施受
俱捐。畢竟如何祝讚。良久云。無為功德不思議。淨智
玅圜體空寂。


解夏上堂。禪人解夏東西去。莫道腰包趂早凉。三界
炎炎如火宅。不知何處是家鄉。
[001-0701a]


上堂。八月仲秋。日月剝食。明眼衲僧何當辯的。大地
山河。明暗通塞。清淨本然。太虗無迹。文殊智入無邊
身。觀音悲應河沙國。百千三昧一毫頭。問取長連牀
上客。


中秋上堂。舉盤山道。心月孤圜。光吞萬象。光非照境。
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復是何物。師云。盤山好箇心月
孤圜。又道復是何物。惜乎話作兩橛。報國不是將官
物作自己人情。也要諸人同一受用。玉露暗飄無景
樹。金風微動夜明簾。木人鞭起泥牛吼。不許蒼龍臥
碧潭。


上堂。言發非聲。色前不物。著甚來由。聲色裏睡眠。聲
色裏坐臥。却較些子。所以道。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
聲色可呈君。箇中若了元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驀
拈拄杖云。水流黃葉來何處。牛帶寒鴉過別邨。卓拄
杖下座。


師一日云。蹋著頂𩕳上一著。十方世界瓦解冰消。汝
諸人向甚處與山僧相見。


一僧侍立次。師展兩手云。八字打開了也。為什麼不
肯承當。僧云。只恐鈍置和尚。師云。許多時沒一點氣
息。便打。


除夜示眾云。城居歲暮似深邨。老衲家風道自存。海
底泥牛耕碧落。雲中芻狗吠黃昏。塵塵含攝三千界。
法法圜成不二門。一任四時如轉轂。須知天地本同
根。
[001-0701b]


上堂。舉智門問五祖戒和尚。景往寒來則不問。林下
相逢事若何。戒云。五鳳樓前聽玉漏。門云。爭奈主山
高案山低。戒云。須彌頂上擊金鐘。師頌云。兔馬有角。
牛羊無角。絕豪絕釐。如山如嶽。犀然牛渚兮。分開海
底波濤。劒合延平兮。散作晴空雨雹。莫莫。隔江招手
有知音。何待曹谿一宿覺。


結夏上堂。據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釋迦老子於明鏡中更加繪畵。報國則不然。有時三
頭六臂。變現大力魔王。有時日面月面。示應大悲千
手眼。三條椽下。倒臥橫眠。十字街頭。縱橫游戲。卓拄
杖云。若無舉鼎拔山力。千里烏騅不易騎。


上堂。圜悟禪師。住東京天寧日。舉僧問雲門。如何是
諸佛出身處。門云。東山水上行。若是天寧則不然。有
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只向他道。熏風自南來。殿閣
生微凉。其時大慧祖師於言下大悟。諸禪德。不妨奇
特。者箇是論實不論虗底事。如人歸京。必須親到。見
京裏人說京裏話。一點外來也著不得。雖然。雲門道
東山水上行。因甚不悟。圜悟道熏風自南來。因甚便
悟去。報國不惜眉毛。為諸人下箇注脚。諸佛出身處。
東山水上行。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凉。眾中有全身
擔荷者麼。出來與山僧相見。


上堂。安養國中。水鳥樹林。悉皆念佛。知足天上。樹相
撐觸。演說苦空。豎起拂子云。山僧拂子。穿汝諸人鼻
孔。諸人向甚處出氣。
[001-0701c]


中天竺禪寺語錄


門人 中孚 等編


泰定二年十月十七日入寺。指。


山門云。一彈指頃。開樓閣門。黃河九曲。水出崑崙。


佛殿。二千年前。你有伎倆。我無伎倆。二千年後。我有
伎倆。你無伎倆。何故。入水見長人。


據室。橫按拄杖。顧視左右云。有麼有麼。卓一下云。無
人過價。打與三百。


拈院疏云。箇是大丞相。親受靈山記莂底句子。付在
山僧。未聞者聞。未見者見。


指法座云。坐斷報化佛頭。不落玄玅階級。竇八布衫。
雲門念七。陞座拈香祝
聖。問答罷。乃云。夫為宗師者。提持綱要。接物利生。豈
是細事。況茲山千載名藍。五天化境。大丞相號令明
肅出於至公。山僧既已回避無門。諸人各要知時識
節。拈拄杖云。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
是物。三千年黃河清。五百載聖人出  復舉僧問
投子。諸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和尚出世。當為何事。
投子云。尹司空為老僧開堂。師云。投子老人。可謂應
機施設。不犯鋒𨦵。中峰不免因齋慶讚。一髮由來引
萬鈞。全肩荷負見當人。通身手眼重拈掇。枯木華開
大地春。


當晚小參。凡夫色礙。二乘空礙。菩薩色空無礙。拈拄
杖云。拄杖子。列列挈挈。不入眾數。有時十字街頭。橫
[001-0702a]
挑布袋。有時白雲景裏。打雨敲風。法隨法行。法幢隨
處建立。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三千里外一
句全提。畢竟如何話會。卓拄杖云。一六三四二。直言
曲七一。桃李火中開。黃昏候日出  復舉南泉初
入院。大眾送歸方丈。僧問。端居丈室將何指示於人。
泉云。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起來失却火。師云。大小
南泉和泥合水。中峰則不然。忽有問端居丈室將何
指示於人。即向他道。拄杖子今日開封。


聖節上堂。化工密運。納羣生於覆燾之中。端拱無為。
躋四海於仁壽之域。如華藏海融攝三千世界。似帝
網珠交羅。百億山河。正與麼時。如何是不涉誕生底
句。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請頭首上堂。騰今耀古。摩醯正眼洞明。鍛聖鎔凡。向
上鉗鎚玅密。定佛祖綱宗之句。須是其人。展主賓互
換之機。要求作者。所以道。作大廈非一木能成。涉巨
川豈一棹可濟。直得照用同時。星飛電捲。人境俱奪。
玉振金聲。正恁麼時。諸人鼻孔在山僧手裏。且道。山
僧鼻孔在什麼處。擲拂子云。一任橫拖倒拽。


元旦上堂。元正啟祚。萬物咸新。海宇歡呼。人天交慶。
直得石女倒騎鐵馬。蹋破虗空。木人鞭動泥牛。耕翻
碧落。阿呵呵。會也麼。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
風流。


上堂。靈雲桃華光輝閃爍。趙州栢樹築著磕著。大用
現前兮。人人握靈蛇之珠。全機獨弄兮。箇箇抱荊山
[001-0702b]
之璞。莫莫。抹過前三與後三。不是石橋是略彴。


佛涅槃上堂。身口意清淨。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淨。
是名佛滅度。拈拄杖云。且道。即今釋迦老子是出世
耶。是滅度耶。卓拄杖云。同生不同死。有我何用你。金
槨示雙趺。放倒又扶起。


結夏小參。與麼與麼。頭上安頭。不與麼不與麼。斬頭
覓活。德山小參不答話。先行不到。趙州小參要答話。
末後太過。山僧尋常只管。九十日為一夏。熱則取凉。
飢來喫飯。有時白雲高臥。聽月下之疎鐘。有時邨市
邏齋。振雲中之金錫。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諦流布。
阿呵呵。頭上一堆塵。脚下三尺土。䶥䶥齖齖且過時。
莾莾鹵鹵河沙數  復舉百丈再參馬祖。祖以目
視禪牀角拂子。丈云。即此用離此用。祖云。你他後開
兩片皮。將何為人。丈取拂子豎起。祖云。即此用離此
用。丈挂拂子於舊處。祖便喝。百丈直得三日耳聾。師
云。以機奪機。以的破的。百丈親遭三日聾。黃檗後來
驚吐舌。延平劒合兮。寧窺牛斗之光芒。陶壁梭飛兮。
不戀風雲之舊迹。堪笑禪流眼似眉。座中誰是仙陀
客。


上堂。選佛場開。牛欄馬廐。心空及第。活陷泥犁。畢竟
如何。仰面不見天。低頭不見地。月明幽室寒。星分拱
辰異。


謝秉拂上堂。正印全提。聖凡路絕。箭鋒相拄。照用同
時。一句子函葢乾坤。一句子奔流度刃。你有拄杖子。
[001-0702c]
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却你拄杖子。


上堂。今朝又是五月一。大盡小盡數不出。八臂那叱
沒奈何。夜叉屈膝眼睛黑。


師一日問僧云。選佛得甲科時如何。僧無對。師云。一
字不著畫。僧禮拜。師云。有甚交涉。


端午上堂。盡大地是藥。信手拈來草。文殊與善財。一
起復一倒。當機解變通。更問中峰老。日中或飢或飽。
夜後蚊蟲獦蚤。事事求如意。日日添煩惱。有事不如
無事好。


大名路臨濟祖無傳長老至上堂。昔臨濟於黃檗棒
頭得旨便歸。建立法幢。自是六傳至汾陽。皆道盛河
北。二百年來南北間阻。行脚師僧不過淮河。正宗寂
寥。一至於此。今者夙緣慶幸。見坐臨濟道場無傳和
尚。不遠數千里而來。正令風行。生機電掣。作苦海之
舟航。起膏肓之良藥。山僧見之不取思之千里。不見
泉大道訪慈明。明云。片雲橫谷口。游人何處來。泉顧
視云。夜來何處火。燒出古人墳。明云。未在更道。泉遂
作虎聲。明以坐具摵一下。泉推慈明就座。明却作虎
聲。泉云。某甲參七十餘員善知識。今日始遇作家。師
云。若論作家。總未是在。何也。一人得其體而未得其
用。一人得其用而未得其體。如何敢稱臨濟兒孫。諸
德。你若撿點得出。非惟圜他古人舊話。亦免今日鈍
置無傳和尚。驀拈拄杖卓一下云。棒頭有眼明如日。
要識真金火裏看。
[001-0703a]


上堂。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
裏坐。喝一喝云。文殊普賢因甚在你脚跟下過。


解夏上堂。舉僧問九峰。西天夏末多有得道果者。未
審此間有也無。峰云有。僧云。是什麼人。峰云。頭戴午
夜月。脚蹋黃金地。師云。西天此土不離寸步。得道得
果。鳳縈金鎖。我此一眾總不與麼。不用修行。也無功
課。九十日中。亦不虗過。如今暑退凉生。一任經行坐
臥。莫問祖師機緣。總是野狐涎唾。便是鶻眼龍睛。也
與從頭按過。放出長沙老大蟲。驚倒嵩山破竈墮。


重陽上堂。中峰用處沒疎親。道合寧論主與賓。却笑
汾陽彊分別。重陽九日菊華新。


為應氏夫人小參。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并
大地。全露法王身。有般漢聞得便道。森羅萬象。日月
星辰。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是如來玅圜真心。又有
道。即見聞覺知之性而為佛性。語默動靜。坐臥經行。
熱則乘凉。寒則向火。飢來喫飯。困來打眠。大盡三十
日。小盡二十九。無一絲毫增減。無一絲毫隔礙。如斯
之輩。盡是依草附木精靈。與彼外道六師。無有差別。
所以乾峰道。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須是一一透過
始得。驀拈拄杖云。看看。盡十方世界若凡若聖。有情
無情。盡向山僧拄杖頭上。七縱八橫。各全玅用。卓一
下云。於斯透得。便見今辰孝男楊某。追薦母親應氏
夫人。即今與十方諸佛諸大菩薩。同一見聞。同一受
用。坐寶蓮華。應微塵國。化事已周。所作皆辦。其或未
[001-0703b]
然。更看拄杖子。涌身虗空。現十八變。為汝證據。復卓
一下云。百寶莊嚴無相身。一超直入如來地  復
說偈云。我觀如來真性海。離名離相本空寂。以悲願
力度眾生。莊嚴百寶為淨土。眾生根性即不同。於諸
境界有差別。丘陵坑坎或高下。隨業示現諸惡趣。發
真歸元一念頃。眾生諸佛悉平等。善哉應氏淨信女。
於此法門能信入。如玅蓮華出淤泥。如淨琉璃含寶
月。雖處生死隨世緣。而於生死如游戲。靈光獨耀脫
根塵。本源自性如如佛。佛身清淨如虗空。或讚或毀
不動搖。我今無說亦無示。聽者無聞亦無得。一期佛
事已周圜。回向無邊功德聚。普願饒益諸有情。同證
如來寂滅樂。


開爐上堂。火爐頭話無賓主。中峰一一為君舉。揑不
成團擘不開。貴似黃金賤如土。放兩拋三是幾多。五
五元來二十五。


師一日云。青州布衫重七斤。古人道了也。畢竟萬法
歸一一歸何處。時有僧出云。東廊頭西廊下。師云。什
麼處見趙州。僧擬對。師云。捧上不成龍。


結夏上堂。舉天平依和尚行脚時。參西院常云。莫道
會佛法。覓箇舉話人也無。一日西院遙見召云。從依。
平舉頭。西院云錯。平行三兩步。西院又云錯。平近前。
西院云。適來者兩錯。是西院錯。上座錯。平云。從依錯。
西院云錯。平休去。西院云。且在者裏過夏。待共上座
商量者兩錯。平當時便行。住後謂眾云。我當初行脚
[001-0703c]
時。被風吹到思明長老處。連下兩錯。更留我過夏。待
共我商量。我不道恁麼時錯。發足南方去時。早知道
錯了也。雪竇頌云。禪家流。愛輕薄。滿肚參來用不著。
堪悲堪笑天平老。却謂當初悔行脚。錯錯。西院清風
頓銷鑠。復云。忽有箇衲僧出云錯。雪竇錯何似天平
錯。師云。者一則公案。叢林中商量者多。決斷者少。中
峰今日。為諸人斷看。一人監主自盜。一人賣賊放贓。
一人知而不首。各與三十拄杖。何也。速則易改。久則
難追。


謝首座秉拂都寺齋上堂。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
一言轉凡成聖。楊歧和尚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
寧。衲僧得一時如何。[犮/皿]盂口向天。者裏透得。非但轉
凡成聖。點鐵成金。亦能與人抽釘拔楔。解粘去縛。提
持綱要。荷負叢林。其或未然。同器而食。飯色有異。


端午上堂。好是天中節。當陽見不偏。桃符懸壁上。艾
虎挂門前。理應羣機合。心空萬境閒。無人知此意。令
我憶寒山。


青苗會上堂。雨澤應期。秋成可望。信知道。一雨普霑。
三草二木。各遂其生。一音演說。大小根機。各充其量。
直得山前寥胡子。無著歡喜處。高聲唱道。五臺山上
雲烝飯。佛殿階前狗尿天。剎竿頭上煎䭔子。三箇胡
孫夜簸錢。拈拄杖。畫一畫云。家無白澤之圖。必無如
是妖怪。


鹽官州海坍。行中書省。會集教禪諸山。往彼祈禱。師
[001-0704a]
陞座拈香云。無今無古。歷劫石以彌堅。非色非空。等
金剛之不壞。以之扶顛持危。則為中流砥柱。以之拯
溺濟世。則為苦海津梁。惟茲海溢潰流。痛使下民昏
墊。銜石填海。自憐精衛之愚。立極戴山。敢借巨鼇之
力。伏願。神力護持。永息風濤之險。民物生聚。免罹魚
鼈之災。蟄神龍於九淵。開沃壤於千里。高者丘陵。卑
者川澤。各奠厥居。建諸天地。質諸鬼神。以俟萬世。就
座。問答罷。乃云。天無私葢。地無私載。山河大地。盡被
恩光。四聖六凡。咸資化力。所以道。一切世間。諸所有
物。皆即菩提玅明元心。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良由眾
生業重情深。故有陰陽失序。風雨不時。彗孛飛流。日
月剝食。山河崩決。世界遷移。近者鹽官水失故。道沃
壤化。海波而去。生民為魚鼈之憂。官僚士庶哀號祈
禱。諸山僧眾呪力加持。精進感通。當獲報應。記得佛
在世時。有一毒龍。佛勑五百尊者降之不得。忽異方
有一尊者至。佛勑令降。尊者彈指一下。其龍便伏。大
眾。佛世比丘神通一等。因甚五百尊者降彼毒龍不
得。異方尊者却乃降之。畢竟誵訛在什麼處。拈拄杖
云。於斯明得。非惟百怪潛蹤。千祥並集。直得大海揚
塵。須彌起舞。正與麼時。畢竟功歸何處。卓拄杖云。若
無砥柱中流力。誰見泰山盤石安。


師有時云。身心一如。身外無餘。大海水在你鼻孔裏。
須彌山在你頟角邊。一如底心在什麼處。


解夏小參。萬機不到。百帀千重。一句全提。七穿八穴。
[001-0704b]
萬里無寸草。出門便是草。瀏陽洞山。前不遘邨。後不
迭店。中峰明日解制。今夜一采兩賽去也。拈拄杖畫
一畫云。透過一字關。摵碎三玄要。狸奴白牯笑不休。
露柱燈籠皆𨁝跳。因甚如此。一家有事百家忙。


復舉溈山示眾云。行脚高士。直須向聲色裏睡眠。聲
色裏坐臥始得。疎山出問云。如何是不落聲色句。溈
山豎起拂子。疎山云。此是落聲色句。溈山便歸方丈。
疎山不契。遂辭香嚴。嚴云。何不且住。疎山云。某甲與
和尚無緣。嚴云。有何因緣不契。試舉看。疎山遂舉前
話。嚴云。某甲有箇話。疎山云。道什麼。嚴云。言發非聲。
色前不物。疎山云。元來此中有人。乃囑香嚴云。師兄
向後有箇住處。某甲却來相見。溈山至晚問香嚴云。
問聲色話底矮闍黎在麼。嚴云。已去也。溈山云。向子
道什麼。嚴云。某用亦曾對他來。溈山云。試舉看。嚴云。
言發非聲。色前不物。溈山云。他道什麼。嚴云。他深肯
之。溈山失笑云。將謂者矮子有長處。元來只在者裏。
此子向後。設有住處。近山無柴燒。近水無水喫。師云。
眾中商量盡道。溈山用向上爪牙。惜乎疎山失却一
隻眼。殊不知。正是溈山失却一隻眼。却被疎山勘破。
中峰恁麼道。諸人還甘麼。


上堂。禪人九夏居。工夫徹不徹。三際一剎那。無解亦
無結。東西與南北。當處盡超越。袈裟裹白雲。拄杖挑
明月。不纏凡聖行。是名大休歇。
笑隱訢禪師語錄卷之一
[001-070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