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218 學佛考訓-清-淨挺 (CBETA)



學佛考訓卷七
錢唐俍亭和尚淨挺緝
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訂


儒流



赤文綠字本絕筌蹄白馬玄龜自離聞見授之闕
里之堂授彼儒童之跡。


孔子嘗云西方有大聖人不治而不亂語見列子。


華嚴演義云儒道深玅不越三玄周易為真玄老子
為虛玄莊子為譚玄。


須彌四域經謂伏羲即寶曆菩薩女媧即吉祥菩薩
辯正論亦稱太昊為應聲菩薩。


破邪論云孔子即儒童菩薩顏子即光淨菩薩老子
即迦葉菩薩法行經亦稱顏子為月光菩薩今溧水
縣南七十五里有儒童寺本孔子廟也唐景福二年
立。


宣律師傳云周穆王時文殊目連來化穆王乃迦葉
佛第三會說法也列子云穆王見化人其言有本也
顏之推家訓云三世之事信而有徵家業歸心勿輕
慢也萬行歸空千門入善辯才智慧豈徒七經百氏
之傳哉明非堯舜周孔所及也。


顏氏又云內外兩教本為一體內典五禁外典五德
適相符也仁者不殺義者不盜禮者不邪智者不淫
信者不妄至如畋狩軍旅燕享刑罰因民之性不可
卒除就為之節使不淫濫歸周孔而背釋宗抑何迷
也。


顏氏又云凡人之信惟耳與目耳目之外咸致疑焉
漢武不信弦膠魏文不信火布比比然矣執凡人之
臆說迷大聖之妙旨而謂必無恒沙世界微塵數劫
豈其然哉又世有咒師及諸幻術履火蹈刃移井種
瓜十變五化尚能如此何況神通感應不可思量千
[007-0017a]
里寶幢百由旬座化成淨土涌出妙塔其不足疑明
矣。


顏氏又云善惡之行禍福所歸九流百氏皆同此論
如以行善而偶鍾禍報為惡而倘值福徵便可怨尤
即為欺詭彼頃橐顏回之短折原憲伯夷之凍餒盜
跖莊蹻之福壽齊景醒魋之富強抑又何也若引之
先業冀以後生或精誡不深業緣未感時倘差違終
當獲報耳。


顏氏又云內教多途出家自是一法耳若能誠孝在
心仁惠為本須達流水不必剃落鬚髮豈令罄井田
為塔廟窮編戶為僧尼也若謂僧寺眾多賦役衰少
執此而論是大不然昔妙樂之世穰佉之國自然稱
米無盡寶藏時和年豐未必盡由農織也若能偕化
黔首悉入道場康樂和平實始於此。


顏氏又云形體雖死精神猶存人生在世望於後身
似不相屬及其歿後則與前身猶老少耳念念隨滅
生生不斷人身難得勿虛過也。


沈休文著六道相續作佛義有云佛知不異眾生知
語亦有本。


李義山贊佛偈云吾儒之師曰魯仲尼仲尼師聃龍
吾不知聃師天竺善入無為稽首大覺吾師師之。


柳子厚嘗為曹溪作碑略云其道以無為為有以空
洞為實以廣大不蕩為歸幾及千言務為褒顯蘇子
瞻過而讀之謂其言與孟軻合。


劉禹錫佛衣銘曰不有信器眾生曷歸是開便門非
止傳衣初必有終傳豈無己物必歸盡衣胡久持先
終知終用乃不窮我道無朽衣於何有其用已陳孰
非芻狗。


王貞白參雲居和尚偈云巘路躡雲上來參出世僧
松高半巖雪竹覆一溪水不說有為法非傳無盡燈
[007-0017b]
了然方寸內應始見南能。


獨孤及見開悟禪師問心法次第因作詩寄韓郎中
有曰障深聞道晚根鈍出塵難濁劫相從慣迷途自
謂安得知身垢妄始喜額珠完欲識真如體君嘗法
味看。


司空圖與伏牛和尚偈云不算菩提與闡提惟應執
著便生迷無端指箇清涼地凍殺胡僧雪嶺西。


顏真卿詩云忽𥾍塵外軫遠訪區中緣萬法原無著
一心惟趨禪。


太尉王旦久居政府病革囑翰林學士楊億曰吾未
來願為苾芻林間宴坐觀心為樂至易簀時君為我
剃鬚髮著壞色三衣用火葬禮營骨塔於先營之側
億曰公職居宰輔未可以私廢公也與諸孤議但以
三衣置柩中不藏寶玉而已。


夏英公竦宋宣獻公綬並在政府試童行因各取法
華經七軸諷覽宋公十日夏公七日不遺一字。


歐陽永叔每誹斥佛氏已而參知政事輒病夢至一
所十人冠冕環坐一人曰參政安得至此宜速反舍
公出門數步復往問之曰君等豈非釋氏所稱十王
者乎曰然公由是篤信佛法。


歐陽永叔詩云巾履諸方遍莓苔一室前萎花吟次
落孤月定中圓齋缽都人施譚機海外傳時應暮鐘
響來度禁城炯。


蘇子瞻地獄變相偈云我聞吳道子初作酆都變都
人懼罪業兩月罷屠宰此畫無實相筆墨假合成譬
如說食飽何從生怖汗乃知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若
人了此言地獄自破碎子瞻蓋五祖戒後身也。


蘇子由獻佛印偈云塵沙印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
不嫌空手遠來還要否更無一物可增添。


子由參順禪師言下大悟呈偈曰中年聞道覺前非
[007-0017c]
邂逅相逢老順師搐鼻徑參真面目掉頭不用別鉗
鎚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鹽我是誰慚愧東軒殘
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飴。


楊龜山和陳了翁偈曰盈科日進幾時休到海方能
止眾流只恐達多狂未歇坐馳還愛鏡中頭。


胡安國頌南泉斬貓話有云手握乾坤殺活機縱橫
施設在臨時玉堂兔馬非龍象大用堂堂總不知煞
有手眼。


韓昌黎嘗訪大顛有三致書及留衣故事周濂溪作
詩憶之云昌黎自謂如夫子原道深排釋老非不識
大顛何似者數書珍重更留衣。


周濂溪參佛印禪師一日忽見草生有省以偈呈印
曰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會豁幽潛草深窗外松
當道盡日令人看不厭。


范希文呈瑯琊覺禪師偈曰連朝共話釋疑團豈謂
浮生半日閒直欲與師閑到老盡收識性入玄關希
文誦金剛般若經輒有冥契。


陳忠肅公寄靈源清禪師偈書堂兀兀萬機休日暖
風柔草木幽誰謂二千年底事如今只在眼睛頭。


邵康節學佛吟云飽食豐衣不易過日長時節奈愁
何求名壯歲投宣聖怕死老來親釋迦妄欲斷緣緣
愈重徼求去病病還多長江一片平如練幸自無風
又起波。


邵堯夫著元運會世說謂世界至寅而開至戌而閉
其論與梵典合梵典謂世界磨滅經無量時重雲遍
覆雨注梵天大風披拂吹彼聚沫旋至空中建立天
地由此始也及三災起阿耨池竭大海乾枯七日並
出煙燄彌空天下洞然謂為一劫開已復闔闔已更
開其說如此。


陸龜蒙詩云自有家山供衲線不離溪曲取庵茅舊
[007-0018a]
曾聞說林中鳥定後長來頂上巢。


游定夫與呂本中書曰佛書所說世儒亦未深考前
輩不看佛書往往詆之殊不知其所闢者皆佛自以
為不然者也。


朱晦庵參天童滅問如何是毋不敬滅叉手示之庵
改容作禮。


朱晦庵齋居誦經詩曰端居獨無事聊披釋氏書暫
息塵累牽超然與道俱門掩竹林密禽鳴山雨餘了
此無為法身心同宴如。


朱晦庵寄山中僧有云箇中有句無人薦不是諸方
五味禪晦庵未嘗以禪為諱。


劉克莊題達磨有云直以心為佛西來說最高始知
周孔外別自有英豪。


朱晦庵語錄云達磨一切掃蕩不立文字實高妙於
義學紫陽晚年近道故有此言。


真西山泉州題句云飽食安居樂矣哉這場春夢幾
時回若還要醒如今醒莫待藤枯樹倒來。


張南軒參萬庵顏禪師豁然有省乃留偈曰聞聲見
色只如常熟察精粗理自彰脫似虛空藏碧落曾無
少剩一毫芒。


如如居士三教詠云硬似綿團軟似鐵六月炎天一
點雪露柱燈籠笑點頭啞子得夢向誰說古來三教
強安名釋迦掩室於磨竭夫子謂默而識之老聃謂
大辯若訥直饒剖破作一家不免落在第二月。


王荊公讀維摩偈云身如泡沫亦如風刀刮香塗共
一空宴坐世間觀此理維摩雖病有神通。


王荊公與真淨文蔣山元為方外友極嚴憚之元嘗
謂公曰公有障道者三入道者一更一生兩生乃純
熟耳公深服之。


或問程明道有鬼神否明道曰道無你怎生信道有
[007-0018b]
你但去尋討著又問張橫渠渠曰自家要有便有要
無便無。


元城先生曰世間事有大於生死者乎此事獨一味
理會有個見處則於貴賤禍福輕矣。


司馬光嘗作華嚴法堂記有云佛之為人也清儉而
寡欲慈惠而愛物雖草木蟲魚不敢妄殺蓋欲與物
並生不相害也聖人之道何以異此。


李綱作詩送琮公往天台因為序略曰琮師隱居湖
巖絕不至城市超然拔俗嘗從長蘆了遊了居長蘆
聚徒五百餘道價籍甚余雖不之識然聲氣相合今
見琮益知了之門風孤峻真楷老兒孫也退處天台
琮將浮海訪之因賦詩贈琮且簡了公異時得歸決
須相隨於石橋側可以握手一笑末有云煩師飛錫
過天台為問了公何事了。


楊龜山曰莊子逍遙遊蓋無入不自得也養生主蓋
行其所無事也曲譬廣喻張大其詞此即禪宗呵佛
罵祖之意。


龜山曰為佛者既不讀儒書儒者又自小然則道何
由明哉。


張文定公讀楞嚴有感述偈云一念在生滅千機縳
有無神鋒輕舉處透出走盤珠。


張魏公參圓悟有偈云教外單傳佛祖機本來無悟
亦無迷浮雲散盡青天在日出東方夜落西。


王子文諱或自號照了居士崇寧間棄官學佛往來
登封盧氏山中二十年布衣蔬食井臼自親人傳其
異嘗有偈云來何遲去何早二五不多十不少一聲
杓木遍虛空誰識堂堂真照了。


趙黃山題仙和尚坐脫偈云桶底脫時無一物機輪
轉處有三玄火中留得一莖草依舊光明燦大千。


文文山至南華山有詩云北行近千里迷復忘西東
[007-0018c]
行行至南華忽忽如夢中物化知風塵患乃與我同
有形終歸滅不滅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門前坐松風
晁沖之贈友詩云此老絕瀟灑久參曹洞禪胸中有
丘壑手裡斲山川樹小風聲細巖深日影圓江湖不
歸客相對一茫然。


饒德摻與友人詩云好貸夜窗三十刻胡床趺坐究
幡風。


陳希賢坐禪偈云殿古寒爐空流塵暗金碧獨坐偶
無人薦得真消息。


趙東山題陸子靜贊云儒者曰汝學似禪佛者曰我
法無是超然獨契本心以俟聖人百世。


戴叔倫守歲詩云無人更獻椒花頌有客同參柏子
禪已悟化城非樂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貫酸齋諱雲石高士也嘗作辭世吟有云洞花幽草
結良緣被我瞞他四十年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秋
月一般圓。


宋雪巖偈云立錐無地未為窮況有三椽似鶴籠語
如東野肩頭瘦禪與西來鼻孔同。


吳草廬題羅漢圖有云四大假合成幻身大地山河
俱幻境傀奇磥砢十六尊得遇世尊為摩頂諸多伎
倆近狡獪雖未大乘亦機警有能領取像外意閉目
超然發深省。


李純甫詩云空譯流沙語難參少室禪泥牛耕海底
玉犬吠雲邊仰嶠圓茶夢曹山放酒顛書生眼如月
休被衲僧穿。


屏山李居士嘗謁萬松有得因閱諸儒鳴道集廢卷
嘆曰食我園椹不見好音乃為說以辨之大闡玄風
指歸佛祖時耶律楚材為之序。


學士宋濂字景濂諡文獻相傳為永明壽後身也元
時隱居自號幅巾居士博通內典撰護法錄行於世
[007-0019a]
龍溪先生姓王氏學以陽明為宗與法舟濟禪師譚
次溪忽謂濟云請師閉口濟云鼻孔撩天作麼生閉
溪云多口阿師。


羅念庵諱洪先中狀元棄家學道嘗遊天寧佛閣次
唐荊川韻有云高閣春殘始一登忽亡去住似遊僧
齋鐘已罷鳥初下江雨欲來雲自蒸笑指風旛看動
息屢從火宅試飛騰年來漸解無生法誰信前身也
謝曾。


包鴻逵解元潛心禪理闈中以如切如磋八句命題
公文有迷中得悟易辨悟後之迷難二語主司奇之
拔第一後仕宦盡捐祿入流通藏經先世瑞溪心弦兩公並弘藏典


陽明子姓王氏諱守仁其學以良知為宗嘗有言曰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用知善知惡是致
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論者謂與禪為近。


徐愛字曰仁弘姚江之學與龍溪心齋並譚玄理著
傳習錄行於世。


幻寄居士姓瞿氏輯指月錄行於世論三玄五位甚
晰。


五臺居士姓陸氏平湖人博通內典多所著述三學
禪士每奔走之參無趣空禪師傳斷橋一派。


馮具區會元與龔勉太守遊真如寺龔指塔云瑯琊
爪髮再生莫入定否馮云是龔云幾時出定馮云待
彌勒下生龔云彌勒幾時下生馮云待瑯琊出定乃
大笑。


王侍郎嘗語雲棲曰夜來老鼠唧唧說盡一部華嚴
經棲遽問曰貓兒突出時如何侍郎無語棲自代云
走卻法師留下講案。


近溪先生姓羅氏嘗與壽昌唱和已而坐脫弟子輩
遽呼之曰先生何乃爾耶公復起與語良久化去。


海門先生姓周氏辨朱陸異同輯聖學宗傳一書學
[007-0019b]
者奉為標準參散木老人投契。


陶石梁會稽人參散木和尚輯宗鏡具體行於世著
喃喃錄。


汪魏美居士舉孝廉參愚庵老人二十年不入城市
臨歿作詩曰大化無停軌道術久殊轍住世守頑形
問途猶未徹至人本神運可會不可說冰泮水還清
雲開月方潔一旦破樊籠逍遙從此別輾然而逝。


王念西太史諱肯堂留心宗乘博通內典嘗題紫柏
像云稽首紫柏大尊者威光殊盛魔外攝手中拂子
生殺柄一切龍蛇受賞罰又著綱目準繩諸書行世
世多宗之。


袁了凡職方學以慎獨為宗嘗參雲谷禪師著功過
格立命篇以訓世。
[007-001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