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o0040 大乘集菩薩學論-宋-法稱菩薩 (TKD)


[41-0497c]
身於是經
典一刹那頃樂菩薩學於是經典集
菩薩行於菩薩學應擇彼言是故伺
察不墮是罪於無智處亦不愛樂見
是經典常樂尊重見是經者不捨諸善
知識爲說護持一切正法如海意經云
然善男子不可說者謂以文字語言於
無生法中而不可說若以文字語言詮
總持門乃有其說此卽名爲護持正
法又善男子有說法師於如是等甚深
經海如說修行者若人於此法師親
近恭敬尊重承事密爲護持飮食衣
服坐臥之具病緣醫藥種種供施護
諸善品及護語言設有誹謗亦爲覆蔵
此卽名爲護持正法乃至善男子於
佗無諍可勝無法可說是人與法倶
無有執此卽名爲護持正法又善男
子於諸衆生解脫慧中不生損減不以
財利之心爲佗法施此卽名爲護持
正法又善男子或因聽
[41-0498a]
菩薩學論卷苐四弟二張主
法或因說法乃至行於一步一出入息
閒而專住者此卽名爲護持正法以
要言之又善男子若於色心境界之
中無諸攀緣唯一境性調伏止息此
卽名爲護持正法又乃至善男子若
謂是法於法可轉是法無所取著此卽
名爲護持正法論
曰彼說法師雖說親近善知識及不
捨善知識相若不護持正法是不守
護是不清淨是不増長卽非菩薩決
定於如是事護持正法師子吼勝鬘
經云佛言菩薩所有殑伽沙數無量行
願皆應涉入一大願中所謂護持正
法護持正法者是大境界彼經復說
譬如有大力士少觸身分爲彼損害
佛言勝鬘少護正法亦復如是令魔
波旬得大憂惱我不見餘一善法能
令惡魔生此憂惱如是唯少護持正
法之者又云譬如湏彌山王端正殊持
於諸黑山最爲高大佛告勝鬘如是
大乘捨身命財以攝取心護持正法
勝餘住大乘者不捨身命財所獲一
切善法故如海意經偈云護持如來
[41-0498b]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三張主成木
正法者卽爲勝尊所攝受諸天龍
王緊那羅福德智惠皆能攝乃至護
持如來正法者所生刹土不空過一切
生中見勝尊見巳卽得心清淨護持
如來正法者而得宿命大我法出家
善利數能成所修眞實清淨行又云
護持如來正法者得大總持及善利
正使百劫非聽聞由具辯才悉無礙
護持如來正法者乃至釋梵護世等
人中復得轉輪王悉悟菩提安隱樂
護持如來正法者具三十二殊妙相大
智莊嚴喜樂身隨所見者無猒足護
持如來正法者而不捨離菩提心波羅
蜜行不弃捐普能攝受多種善
護法師品第三
論曰守護方便說有三種謂護身語
得離諸難護持正法行者思惟守護
不令佗人之所損害離此難事如虛
空蔵經護持正法諸菩薩等同說偈
言最上兩足尊於此滅度後咸生勇
猛心不自惜身命護持佛正法弃捨
於利養及離諸眷屬爲證佛智故不
捨是正法若毁恨罵辱乃至加惡言
[41-0498c]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四張主護持正法
故我等皆當忍或戲調輕篾誹謗不稱讃
護持正法故一切皆當忍又總略云爲末
法衆生我當持正法如世惡比丘有大増
上力於諸妙經典不聽亦不讀唯自師
巳見執異互相非又於甚深教皆順解
脫果如是正法中心不樂分別乃至以
慈念衆生或不住是法爲起悲愍心得
持是經故若見毁戒人貪著於利養我
當憐愍心方便令弃捨若見惡心者毁謗
於正法我以慈忍心正見令歡喜如力
護彼人善成於語業或復不與言彼當
自安住後以四攝事成熟如是人於罪
惡行中教導令開悟或能捨憒閙寂住
善境界如自在鹿王少欲及知足乃至
偈云若入於聚落調柔心正直諸有
求法者爲說深妙法令遠住空閑樂寂
静法欲由斯善利中而常獲法樂若諸
迷謬者數數現其前安住法樂中應
當自觀察我爲導世師不染世間法而
於毁讃中若湏彌不動破戒諸比丘設
來増毁謗應自忍是事愼勿加於彼又
此諸法中我說無所有於斯正法行不
生冤報想假我沙門相實無
[41-0499a]
菩薩學論卷弟四弟五張主*沙
門德聞此嗢陀南於經亦毁謗或截於
耳鼻及不喜樂見聞此嗢陀南正法
悉誹謗未來諸比丘護持正法者爲其
作留難不令聞是法或爲王所執謫
罰於大衆我願承佛威普皆聞是法
當來惡世時寧喪於身命護持正法
故作衆生利益妙法蓮華經亦作是
說應入行處及親近處常離國王及
國王子大臣官長兇險戲者及旃陀
羅外道梵志亦不親近増上慢人貪著
小乘三蔵學者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
比丘尼好戲笑者諸優婆夷皆勿親
近若是人等以好心來到菩薩所爲聞
佛道菩薩則以無所畏心不懷希望而
爲說法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
以爲親厚及至販肉自活衒賣女色如
是之人皆勿親近兇險相撲種種嬉戲
諸婬女等盡勿親近莫獨屛處爲女
說法若說法時無得戲笑論
曰復說是難所謂魔事般若經云謂魔
波旬於未久住菩薩乘者修習此般
若波羅蜜多時起大勢力又云復次
阿難陀若菩薩摩訶薩修習此般
[41-0499b]
菩薩學論卷苐四弟六張主
若波羅蜜多時有惡魔來於菩薩所
生嬈亂意現怖畏事化雷電火燒十
方界欲令菩薩驚怯毛豎於一念中
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次教
人書寫乃至讀誦是人不樂弃捨利
養従座而去如是狂亂作大戲笑復
次書寫乃至讀誦起諸魔事謂尋求
城邑聚落和尙阿闍梨父母知識營
従親黨如是作意又復思念賊難衣
服財物復次有說法師樂欲如是甚
深般若波羅蜜多書寫乃至讀誦彼
聞法者或生猒怠於法師所如是顚
倒樂往他處聽餘經法又說法師樂欲
大器彼聞法者希望少分或說法師唯
樂略說彼聞法者更希荷負如是一
切說爲魔事又虛空蔵經云乃至樂行
十不善業捨於善法如是一切悉爲
魔事海意經云世尊復次菩薩住阿
蘭若樂處閑寂以爲止足雖離俗出家
少欲知足然妙樂行不求多聞亦不化
度衆生於講法處不樂聽聞是中隨
冝所說諸決定義應當親近不生諮
問於少善行亦不希求然住空閑多
[41-0499c]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七張主*牛樂
憒閙集煩惱行如彈指頃卽従座起
不自知覺不修違害壞道觀門不行
自利利佗世尊是名菩薩住阿蘭若
第七魔事以要言之世尊復次菩薩
有惡知識親近承事與善知識體相
無異乃至斷四攝事斷修福業斷護持
正法唯修狹惠少欲知足教招爲
說聲聞緣覺若時菩薩離大乘行於
此菩薩營務定可作者故樂稱量
唯修狹惠如有處說菩薩於菩提道
勇猛精進暫無懈息或八九劫當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不能得
是菩提果世尊是菩薩勇猛精進於
此住著決定無有唯處閑静得此果
故世尊是名菩薩於善知識體相
第十魔事若人於此菩薩乘爲魔鉤
所制緣佗法行共樂修習如其隨轉
親近下劣之所修作趣下劣行所謂
惽迷所向無知
猶如啞羊乃至是名第十一魔事論
曰不學如是勇猛精進菩薩於一切
時處修習如不習等彼寶雲經說謂
諸菩薩於諸威儀進止發精進行
[41-0500a]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八張主
若身若心嘗無懈倦是名菩薩畢竟
精進云何於此精進得生懈倦或非
時分修極重事遽生怯弱尙未成熟
信解難行苦行便謂施自身肉何得
非時持此受用施諸衆生由是菩薩
於諸衆生而生懈倦卽時損弃積集
大果菩提心種子又虛空蔵經云非
時固求是爲魔事謂非時於身忽起
如是捨心如先不修習亦勿少施住是
念者以癡自害違純熟菩提心等是
故捨自身肉等事應善守護如善現
藥樹受用根種於非時施應善守護
此正覺藥樹亦復如是
論曰於魔事平等是難如寶雲經說
佛告善男子云何離諸魔事得不壞
善謂此菩薩一切時處應先遠離諸惡
知識亦不對類詣彼方所論世俗語親
近利養供養恭敬如是多種一切時
處悉皆遠離又若微細煩惱能障菩提
道者一切時處亦皆遠離善知如是
所對治故彼經復說惡知識相謂毁
正戒者此惡知識應當遠離如是毁
正見正行正命之者悉皆遠離樂憒
[41-0500b]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九張
閙者多懈怠者著生死者背菩提門
者樂居家眷屬者應當遠離如是諸
惡知識善男子雖樂遠離此惡知識
然不於彼發起惡心及損害意應如
是住心又世尊言處衆生界破遣合
集是故我應遠離此故
論曰失菩提心是難故寶積經云復次
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失菩提心何等
爲四一者謂於阿闍梨及餘師長而不
尊重返生欺誑二者無疑悔處令佗
疑悔三者住大乘者而不稱讃毁生罵
辱四者與人従事心行諂詐而無正
直復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諸所生
處得不捨離菩提之心乃至坐菩提
塲相續現前何等爲四一者設遇喪命
因緣不以妄語親近戲笑二者與人
從事心行正直離諸諂詐三者於諸
菩薩起議論想隨所四方稱讃其名
四者化度衆生志不求餘一切具足
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迦
葉是名四種師子王所問經偈云若
人行法施亦不爲淩滅是人速疾得
諸佛集會中如星賀太子生生念
[41-0500c]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十張主法施又
生生世世乃至夢寐中不捨菩提心
況復今覺時彼經又云若於是行處
或聚落城邑亦不捨是心教化令佗
悟文殊莊嚴佛刹功德經云菩薩成
就四法不失本願乃至得離憍慢慳
貪嫉妬或
見佗人安隱富樂代之悦豫論曰如
是於菩提心開發無妄失故如寶積經
說一切威儀進止皆菩提心事業是心
由過去菩提心故又月燈三昧經偈
云若人多疑惑應受我教
欶由得此深心彼疑當出離論曰不澄
厚是難遠離此者見寶雲經說菩薩
發如是心以我精進怯弱下劣及
懈怠故修習菩提自謂難得如是於
無量多百千劫之所積集如救頭燃
方證菩提我今弃捨如是重擔云何
菩薩發如是謂言所有三世如來正
等正覺精進修行方現等覺乃至
如是非不長時現成正覺我今亦
應於多劫中護持攀緣爲諸衆生
積集精進當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1-0501a]
菩薩學論卷第四第十一張主*就
論曰復說是難寶積經云於未成熟
衆生而同善巧是菩薩錯謬於非法
器衆生示以諸佛深廣妙法是菩薩
錯謬於廣大信解衆生示下劣乘
是菩薩錯謬
論曰不信解是難如護國經云謂於
佛法僧寶不生信解亦不信解學
杜多行亦不信解罪福等事住是
過失門者由此死巳設生人中受癡
冥報後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
論曰爲離此者見寶積經說若人於
甚深法無所入解不生誹謗如來如
是證知又云然我不能知解伹於無
量諸佛菩提種種信解故如來爲
此衆生說正法行
論日應知捨善營事行是難故菩薩
別解脫經云於行法比丘所爲供養佛
聽聞妙法親近營事
論曰彼營事行如寶積經說佛言營
事比丘於諸比丘衆應護持是心若阿
蘭若比丘樂空寂處坐彼營事比丘於
一切時處不應役使時阿蘭若比丘設
入衆學處而得役使是營事比丘應
[41-0501b]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十二張主
代彼作或別請比丘代彼阿蘭若比丘
作故若有行乞食比丘彼營事比丘
應與美膳而供給之復次迦葉若有
比丘得離扼者彼營事比丘隨其所
湏一切給與所謂飮食衣服臥具醫藥
若離扼比丘所住之處不應高聲彼營
事比丘於離扼比丘所近住坐臥爲作
防護隨其所樂上妙飮膳而供給之
又云若有多聞比丘應當勇悍乃至守
護若有說法比丘應當爲法乃至就座
聽法住法會處或論議場清淨之處
乃至應當三唱善哉以要言之不應
於所有物起自在想設少有辨事衆
許方作勿自許用乃至現前僧物四
方僧物不相掍聚及佛塔物更互積
聚應善遮防如是顚倒若四方僧物
與現前僧物互有疑濫彼營事比丘
應白衆言此現前僧及四方僧利養
事應同意施作如是佛塔朽壞應求
施者而爲興作是佛教敕復次迦葉
若佛塔物多彼營事比丘不應分與
現前僧及四方僧所以者何以佛塔物
下至十分之一皆是淨信何得多取諸
[41-0501c]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十三張主
**天世人生佛塔想況復珠寶皆卽寶
故若取佛塔衣於如來制底寧使風
雨曝爛散減不應以寶貿易此衣如
來塔衣無有人能善作價者又佛無
所須故佛言迦葉若營事比丘以惡
心故於持戒者爲手供給自在役使
以不善業墮大地獄設得爲人作世
奴僕希求財利爲佗役使毁罵打撲
以要言之或於比丘更作新制恐畏
謫罰非時役使是營事比丘以不善
根墮大地獄名曰多釘乃至千釘釘
身熾然猛熖成大火聚又總略云其
舌廣長百由旬量於舌根上毎百千
釘熾然猛火難堪難忍佛言迦葉又
營事比丘若來若去得僧利養慳惜
拘藏或應時不時與或困苦與乃至
不與是營事比丘以不善根故死墮
餓鬼名食糞九有大力鬼持以示之
初不得近然於糞丸仰目諦視受飢渴
苦經百千歲於其飮食了不可得設
有少得由險惡行悉成糞穢又僧護
緣起亦說是難佛告僧護比丘言如汝
所見實非是壁是地獄人迦葉佛時
[41-0502a]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十四張主
是出家人以非理洟唾汚僧坊壁由
斯業報受肉壁苦猛火燒然至今不
息又汝所見實非是柱是地獄人如前
非理以洟唾汚僧坊柱受肉柱苦至今
不息又汝所見實非樹葉華果是地
獄人如前非理於僧坊樹葉華果獨
先受用或與白衣受肉樹等苦至今
不息又汝所見實非緊索是地獄人
如前非理於僧坊索獨先受用或與
白衣受肉索苦至今不息又汝所見實
非是杓是地獄人迦葉佛時而爲沙彌
以慳誑心執杓摩拭客比丘來時彼沙
彌見巳背立客比丘言此衆有漿飮否
彼慳悋心荅如是言汝何不見執杓摩
拭求欲飮水尙未可得時客比丘到巳
嘿然空無所得慚赧而去由斯業報受
肉杓苦如前不息又汝所見實非杵
臼是地獄人迦葉佛時比丘聚物主事
緣處有一沙彌持印記者卽阿羅漢有
比丘來語沙彌言當須杵臼彼言尙座
且住須臾我有少務後當與擣彼發
憤恚語沙彌言我若得是杵臼擲汝
臼中如是摏擣何況杵臼是時沙彌知
[41-0502b]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十五張
*彼磣毒惡言罵辱我若報言轉増憤
恚嘿然而住乃於後時瞋罵少息詣
彼說悔大德上座如是煩惱彼言汝知
此迦葉佛法律中出家沙彌我爲上
座比丘沙彌說言若如是者我等出
家云何斷除一切煩惱解脫一切結使
出是惡言應善對說悔罪之法是名
隨所至向使業消薄時上座比丘不
爲對說瞋猶不悔以斯業報作肉杵
臼受苦不息又汝所見實非是鐺有
比丘來鐺不用否沙彌答言且坐須
臾承事病比丘故爲彼煎藥是比丘
不樂此說以惡心故壞鐺而去受肉
鐺苦至今不息又汝所見中間若斷
唯少連持者是地獄人由昔主持比丘
利養以慳惜故回換衆物冬時雨時
交互而與由斯業報受苦不息
空品第四
論曰復次經說大義如虛空藏經云
佛告彌勒菩薩言灌頂刹帝利王
有五根本罪若犯此者焚滅一切宿
種善根趣向惡道墮佗勝處遠離
一切天人等樂何等爲五善男子謂
[41-0502c]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十六張主*灌頂
刹帝利王故取佛塔物四方僧物自
作教佗是名第一根本罪若謗聲聞
乘法緣覺乘法謗大乘法隱蔽留
難是名第二根本罪若依我法而
出家者剃除鬚髮被袈裟服於學無
學持戒毁戒脫其袈裟逼令還俗或加
捶打獄囚繫閉或斷命根是名第三根
本罪殺害父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以
惡心故出佛身血隨作一事是五無間
業是名第四根本罪若謗無因果不
畏佗世自行十不善業道或轉教多
人身自堅住教佗堅住十不善業道
是名第五根本罪乃至總略若樂破
壞國邑聚落舎宅人民是名根本等
罪以要言之復次善男子善女人初
行住大乘者有八根本罪此初行住
大乘者於根本罪而有錯謬焚滅一切
宿種善根趣向惡道墮佗勝處遠離天
人大乘等樂久處輪回離善知識何
等爲八此諸衆生因昔惡行而生險
難五濁惡世以少善根近善知識得
聞甚深大乘經典其人淺智卽發阿
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心而初行菩
[41-0503a]
菩薩學論卷苐四苐十七張主
薩聞說甚深法空經典如其所聞受
持讀誦爲前淺智如實開示巧妙
文義廣大境界彼愚夫異生聞如
是說心生怖畏心怖畏故卽便退失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聲聞
乘心是名初行菩薩第一根本罪善
男子以犯罪故焚減一切宿種善根趣
向惡道墮佗勝處遠離天人大乘等
樂毁菩提心是故菩薩於佗有情補
特伽羅深心志願應先知巳如心所行
隨其漸次而爲說法譬如漸入大海以
要言之復次初行菩薩發如是言汝
不能修習六波羅蜜行亦復不能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應速發聲
聞辟支佛心汝可速得出離生死乃
至如前所說是名初行菩薩第二
根本罪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四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41-0503b]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五主
西天譯經三藏銀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