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TKD)


[26-1112c]


諸根無漏緣欲界繫此根法智相應
耶設根無漏法智相應此根緣欲界
繫耶答應作四句有根無漏緣欲界
繫此根非法智相應謂苦法智忍及
相應根苦法智集法智忍及相應根
集法智此中苦法智忍是無漏慧根
此根緣欲界繫非法智相應以忍與
智不相應故及相應根者謂苦法智
忍相應八無漏根此根亦緣欲界繫
非法智相應忍相應故苦法智亦是
無漏慧根此根亦緣欲界繫非法智
相應自體與自體不相應故謂三緣
故自體不與自體相應一無二自性
倶生故二前後刹那不並故三一切
法不觀自性與他爲緣故集法智忍
及相應根集法智亦如是有根無漏
法智相應此根不緣欲界繫謂滅道
法智相應根此是滅道法智相應八
[26-1113a]
無漏根此根不緣欲界繫緣不繫法故
有根無漏緣欲界繫此根亦法智相
應謂苦集法智相應根此是苦集法
智相應八無漏根此根緣欲界繫緣
欲界苦集故有根無漏不緣欲界繫
此根亦非法智相應謂苦類智忍苦
類智及二相應根集類智忍集類智
及二相應根滅法智忍及相應根滅
法智滅類智忍滅類智及二相應根
道法智忍及相應根道法智道類智
忍道類智及二相應根此中苦類智
忍苦類智倶是無漏慧根此根不緣
欲界繫緣色無色界繫故亦非法智
相應忍智與智不相應故及二相應
根者謂苦類智忍苦類智相應八無
漏根此根不緣欲界繫緣色無色界
繫故亦非法智相應與苦類智忍苦
類智相應故集類智忍集類智及二
相應根亦如是滅法智忍是無漏慧
根此根不緣欲界繫緣不繫法故亦
非法智相應忍與智不相應故及相
應根者謂滅法智忍相應八無漏根
此根不緣欲界繫緣不繫法故亦非法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二張匪
[26-1113b]
智相應忍相應故滅法智亦是無漏
慧根此根不緣欲界繫緣不繫法故
亦非法智相應自體與自體不相應
故道法智忍及相應根道法智亦如
是滅類智忍滅類智倶是無漏慧根
此根不緣欲界繫緣不繫法故亦非
法智相應忍智與智不相應故及二
相應根者謂滅類智忍滅類智相應
八無漏根此根不緣欲界繫緣不繫
法故亦非法智相應與滅類智忍滅
類智相應故道類智忍道類智及二
相應根亦如是
諸根無漏緣色無色界繫此根類智
相應耶設根無漏類智相應此根緣
色無色界繫耶答應作四句有根無
漏緣色無色界繫此根非類智相應
謂苦類智忍及相應根苦類智集類
智忍及相應根集類智此中苦類智
忍是無漏慧根此根緣色無色界繫
非類智相應忍與智不相應故及相
應根者謂苦類智忍相應八無漏根
此根亦緣色無色界繫非類智相應
忍相應故苦類智亦是无漏慧根此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三張匪
[26-1113c]
根亦緣色無色界繫非類智相應自
體與自體不相應故集類智忍及相
應根集類智亦如是有根無漏類智
相應此根不緣色無色界繫謂滅道
類智相應根此是滅道類智相應八
無漏根此根不緣色無色界繫緣不
繫法故
有根無漏緣色無色界繫此根亦類
智相應謂苦集類智相應根此是苦
集類智相應八無漏根此根緣色無
色界繫緣色無色界苦集故有根無
漏不緣色無色界繫此根亦非類智
相應謂苦法智忍苦法智及二相應
根集法智忍集法智及二相應根滅
法智忍滅法智及二相應根滅類智
忍及相應根滅類智道法智忍道法
智及二相應根道類智忍及相應根
道類智此中苦法智忍苦法智倶是
無漏慧根此根不緣色無色界繫緣
欲界繫故亦非類智相應忍智與智
不相應故及二相應根者謂苦法智
忍苦法智相應八無漏根此根不緣
色無色界繫緣欲界繫故亦非類智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四張匪
[26-1114a]
相應與忍法智相應故集法智忍集
法智及二相應根亦如是滅法智忍
滅法智倶是無漏慧根此根不緣色
無色界繫緣不繫法故亦非類智相
應忍智與智不相應故及二相應根
者謂滅法智忍滅法智相應八無漏
根此根不緣色無色界繫緣不繫法
故亦非類智相應與忍法智相應故
道法智忍道法智及二相應根亦如
是滅類智忍是無漏慧根此根不緣
色無色界繫緣不繫法故亦非類智
相應忍與智不相應故及相應根者
謂滅類智忍相應八無漏根此根不
緣色無色界繫緣不繫法故亦非類
智相應忍相應故滅類智亦是無漏
慧根此根不緣色無色界繫緣不繫
法故亦非類智相應自體與自體不
相應故道類智忍及相應根道類智
亦如是
法智當言法智耶乃至廣說問何故
此中但依法類二智作論答彼作論
者意欲尒故隨彼意欲而造論但不
違法性便不應責彼意欲依二智作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五張匪
[26-1114b]
論卽便作之謂法智類智如前智薀
隨論者意依二智作論謂他心智宿
住隨念智如後定薀隨論者意亦依
二智作論謂盡智無生智如此薀前
隨論者意依四智作論謂苦智集智
滅智道智如前結薀隨論者意依八
智作論謂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
苦集滅道智如所知納息隨論者意
依十智作論謂前八智及盡無生智
譬如善巧陶師以濕埿團置於輪上
隨意埏植成種種噐於工巧法而不
相違如是善作論者以聞思慧行所
知境照了除癡然後隨欲造種種論
於諸法性亦不相違有說唯法類智
㸦不相攝亦倶遍緣不相攝境謂有
漏無漏有爲無爲四聖諦法有說以
法類智攝一切無漏智盡是彼根本
有說法類二智作分齊緣謂法智緣
下類智緣上由此等緣故但依此二
智作論
法智當言法智耶當言類智他心智
世俗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耶答當
言法智或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六張匪
[26-1114c]
智當言法智者謂知欲界諸行諸行
因諸行滅諸行對治道或他心智者
謂知欲界諸行對治道他心心所法
或苦智者謂知欲界諸行非常相苦
相空相非我相或集智者謂知欲界
諸行因因相集相生相緣相或滅智
者謂知欲界諸行滅滅相靜相妙相
離相或道智者謂知欲界諸行對治
道道相如相行相出相顯自性巳當
顯地法智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
無尋無伺耶答當言三種謂在未至
初靜慮名有尋有伺在靜慮中間名
無尋唯伺在上三靜慮名無尋無伺
顯地巳當顯相應
法智當言樂根相應喜根相應捨根
相應耶答當言三種謂在第三靜慮
樂根相應在初二靜慮喜根相應在
未至靜慮中間第四靜慮捨根相應
顯相應巳當顯行相
法智當言空無願無相相應耶答當
言三種謂二行相空相應十行相無
願相應四行相無相相應顯行相巳
當顯所緣法智當言緣欲界繫緣色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七張匪
[26-1115a]
界繫緣無色界繫緣不繫耶答當言
緣欲界繫或不繫緣欲界繫者謂苦
集法智緣不繫者謂滅道法智
類智當言類智耶當言法智他心智
世俗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耶答當
言類智或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當言類智者謂知色無色界諸行諸
行因諸行滅諸行對治道或他心智
者謂知色無色界諸行無漏對治道
他心心所法或苦智者謂知色無色
界諸行非常等四種相或集智者謂
知色無色界諸行因因等四種相或
滅智者謂知色無色界諸行滅滅等
四種相或道智者謂知色無色界諸
行對治道道等四種相顯自性巳當
顯地類智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
無尋無伺耶答當言三種謂在未至
初靜慮名有尋有伺在靜慮中間名
無尋唯伺在上三靜慮下三無色名
無尋無伺顯地巳當顯相應類
智當言樂根相應喜根相應捨根相
應耶答當言三種謂在第三靜慮樂
根相應在初二靜慮喜根相應在阿
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八張匪
[26-1115b]
未至靜慮中間第四靜慮丁三無色
捨根相應顯相應巳當顯行相類智
當言空無願無相相應耶答當言三
種謂二行相空相應十行相無願相
應四行相無相相應巳顯行相當
顯所緣
類智當言緣欲界繫緣色界繫緣無
色界繫緣不繫耶答當言緣色無色
界繫或不繫緣色無色界繫者謂苦
集類智緣不繫者謂滅道類智
時心解脫當言學根得無學根得乃
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解釋契
經義故如佛告阿難陀言苾芻不應
樂處憒閙若樂是者於時愛心解脫
或於不時不動心解脫身作證能具
足住無有是處若有苾芻不樂憒閙
而樂寂靜於時愛心解脫或不時不
動心解脫身作證能具足住斯有是
處彼經雖說二種解脫而不分別此
二自性亦未曾顯由何根得前智藴
中雖巳顯示解脫自性而未顯得今
欲顯得故作斯論有說欲止他所說
故謂或有執時心解脫有學有所作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九張匪
[26-1115c]
所作未辦故不動心解脫無學無所
作所作巳辦故爲遮彼執顯二解脫
倶是無學所作巳辦或復有執時心
解脫是有漏不動心解脫是無漏欲
止彼意顯二解脫倶是無漏或復有
執時心解脫是有爲不動心解脫是
無爲爲止彼執顯二解脫倶是有爲由
此等緣故作斯論諸法中唯二法是
解脫自性謂有爲法中唯有勝解無
爲法中唯有擇滅彼勝解者是心所
大地法恒與心相應彼擇滅者是離
繫是勝義善常住涅槃勝解有二謂
染不染染謂邪勝解卽貪等煩惱
隨煩惱相應不染謂正勝解卽信等
諸善法相應此正勝解復有二種謂
有漏無漏有漏者謂不淨觀持息念
無量勝處遍處等相應無漏復二謂
學無學學者謂七聖身中無漏勝解
無學者謂阿羅漢身中無漏勝解無
學勝解復有二種謂時心解脫不時
心解脫時心解脫者謂五種阿羅漢
身中無漏勝解不時心解脫者謂不
動法阿羅漢身中無漏勝解此二亦
名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張

[26-1116a]
心解脫慧解脫離貪故名心解脫離
無明故名慧解脫問若此勝解離貪
故名心解脫離無明故名慧解脫者
集異門等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
離貪故心得解脫答無貪善根對治
貪故云何離無明故慧得解脫答無
癡善根對治癡故由此說故二解脫
體卽是善根非是勝解答彼文應作
是說云何離貪故心得解脫答無貪
善根相應心勝解印可卽此名爲時
心解脫云何離無明故慧得解脫答
無癡善根相應心勝解印可卽此名
爲不動心解脫而不作是說者有何
意耶答此就依處以顯勝解謂依無
貪故心解脫貪依無癡故心解脫癡
然心解脫體是勝解
時心解脫當言學根得無學根得
學無學根得耶答當言學無學根得
學根得者謂無間道倶生根無學根
得者謂解脫道倶生根又學根得者
謂向道倶生根無學根得者謂果道
倶生根又學根得者謂金剛喻定倶
生品根無學根得者謂盡智倶生品
根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一張

[26-1116b]
又學根得者謂巳知根無學根得者
謂具知根又學根得者謂修道倶生
根無學根得者謂無學道倶生根修
地無學地亦尒不動心解脫當言學
根得無學根得學無學根得耶答若
本得不動當言學無學根得若時解
脫阿羅漢得不動當言無學根得學
無學根得者廣說如前無學根得者
彼無間解脫道倶無學攝故一切結
盡當言學根得無學根得學無學根
得耶答當言學無學根得廣說如前
問此文何故不如不動心解脫說答
此文亦應作如是說若初證一切結
盡當言學無學根得若時解脫阿羅
漢得不動證一切結盡當言無學根
得而不作是說者有何意耶答解脫
有二謂有爲無爲二種心解脫是有
爲一切結盡是無爲有爲解脫有下
中上初所得異後所得異故差別說
無爲解脫無下中上後得同初故無
別說
以無間道證預流果此道當言法智
相應類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二張匪
[26-1116c]
滅智道智相應耶當言有尋有伺無
尋唯伺無尋無伺耶當言樂根喜根
捨根相應耶當言空無願無相相應
耶當言緣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
不繫耶答以無間道證預流果此道
當言忍相應有尋有伺捨根相應無
願相應緣不繫忍相應者道類智忍
倶故有尋有伺者唯依未至地故捨
根相應者未至地唯有捨受故無願
相應者道無願倶故緣不繫者類智
品爲所緣故
以無間道證一來果此道當言法智
相應類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
滅智道智相應耶當言有尋有伺無
尋唯伺無尋無伺耶當言樂根喜根
捨根相應耶當言空無願無相相應
耶當言緣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
不繫耶答若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
者如證預流果說若従預流果以世
俗道證一來果此道當言世俗智相
應有尋有伺捨根相應緣欲界繫世
俗智相應者謂麤等三行相隨一轉
故不與空等相應者彼唯無漏故緣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三張匪
[26-1117a]
欲界繫者欲界五薀爲所緣故餘如
前說若従預流果以無漏道證一來
果此道當言法智相應或苦智或集
智或滅智或道智相應有尋有伺捨
根相應或空或無願或無相相應或
緣欲界繫或緣不繫法智相應者謂
四法智隨一相應或苦智相應者卽
苦法智相應乃至或道智相應者卽
道法智相應或空相應者謂二行相
相應或無願相應者謂十行相相應
或無相相應者謂四行相相應或緣
欲界繫者謂苦集法智或緣不繫者
謂滅道法智餘如前說
以無間道證不還果此道當言法智
相應類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
滅智道智相應耶當言有尋有伺無
尋唯伺無尋無伺耶當言樂根喜根
捨根相應耶當言空無願無相相應
耶當言緣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
不繫耶答若巳離欲染入正性離
此道當言忍相應或有尋有伺或無
尋唯伺或無尋無伺或樂根相應或
喜根相應或捨根相應無願相應緣阿
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四張匪
[26-1117b]
不繫或有尋有伺者謂依未至初靜
慮或無尋唯伺者謂依靜慮中間或
無尋無伺者謂依上三靜慮或樂根
相應者謂依第三靜慮或喜根相應
者謂依初二靜慮或捨根相應者謂
依未至靜慮中間第四靜慮餘如前
說若従一來果以世俗道證不還果
者如以世俗道證一來果說若従一
來果以無漏道證不還果者如以無
漏道證一來果說以無間道證阿羅
漢果此道當言法智相應類智他心
智世俗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相應
耶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
伺耶當言樂根喜根捨根相應耶當
言空無願無相相應耶當言緣欲界
繫色界繫無色界繫不繫耶答此道
當言或法智相應或類智或苦智或
集智或滅智或道智相應或有尋有
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或樂根
或喜根或捨根相應或空或無願或
無相相應或緣無色界繫或緣不繫
或法智相應者謂滅道法智隨一相
應或類智相應者謂四類智隨一相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五張匪
[26-1117c]
應或苦智集智相應者卽苦集類智
相應或滅智道智相應者卽滅道法
類智相應或有尋有伺者謂依未至
初靜慮或無尋唯伺者謂依靜慮中
間或無尋無伺者謂依上三靜慮下
三無色或樂根相應者謂依第三靜
慮或喜根相應者謂依初二靜慮或
捨根相應者謂依未至靜慮中間第
四靜慮下三無色或空相應者謂二
行相相應或無願相應者謂十行相
相應或無相相應者謂四行相相應
或緣無色界繫者謂苦集類智緣有
頂苦集故或緣不繫者謂滅道法類
智緣三界滅及能對治道故
幾根永斷滅起得預流果答無根永
斷七根滅起一滅不起一起不滅得
預流果七根滅起者七謂意捨信等
五根滅謂此七無間道攝起謂此七
解脫道攝又滅謂向道攝起謂果道
攝又滅謂道類智忍品攝起謂道類
智品攝又滅謂未知當知根倶生起
謂巳知根倶生又滅謂見道攝起謂
修道攝見地修地亦尒一滅不起者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六張匪
[26-1118a]
謂未知當知根一起不滅者謂巳知
根幾根永斷滅起得一來果答若倍
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如證預流果
說若従預流果以世俗道證一來果
無根永斷七根滅起得一來果七根
滅起者七如前說滅謂此七無間道
攝起謂此七解脫道攝又滅謂向道
攝起謂果道攝
若従預流果以無漏道證一來果無
根永斷八根滅起得一來果八根滅
起者八謂前七加巳知根滅起義如
前說
幾根永斷滅起得不還果答若巳離
欲染入正性離生無根永斷七根滅
起一滅不起一起不滅得不還果七
根滅起者七謂意根樂喜捨根隨一
信等五根餘如得預流果中說若従
一來果以世俗道證不還果不入靜
慮四根永斷七根滅起得不還果四
根永斷者謂女男苦憂根七根滅起
者七謂意捨信等五根滅起義如従
預流得一來說若入靜慮四根永斷
六根滅起一滅不起一起不滅得不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七張匪
[26-1118b]
還果
四根永斷者如前說六根滅起者六
謂意根信等五根滅起義如前說一
滅不起者謂捨根一起不滅者謂喜
根若従一來果以無漏道證不還果
不入靜慮四根永斷八根滅起得不
還果八根者謂意捨信等五巳知根
餘如前說若入靜慮四根永斷七根
滅起一滅不起一起不滅得不還果
七根者卽前謂意信等五及巳知根
餘如以世俗道證不還果中說
問離欲界染第九解脫道誰卽入靜
慮誰不入耶答所依力强者入所依
力劣者不入有說所依力劣者入爲
長養所依故所依力强者不入不爲
長養所依故有說欣多者入猒多者
不入有說喜樂多者入憂苦多者不
入有說以滅道智離欲染者入以苦
集智離欲染者不入有說以無相
道無願離欲染者入以空苦集無願
離欲染者不入有說猒欲界法離欲
染者入猒三界法離欲染者不入有
說爲求靜慮而離染者入爲求解脫
而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八張

[26-1118c]
離染者不入有說利根者入鈍根者
不入如利根鈍根因力緣力内分力
外分力内正思惟力外聞正法力應
知亦尒
幾根永斷滅起得阿羅漢果答若依
未至證阿羅漢果一根永斷七根永
斷滅起一滅不起一起不滅得阿羅
漢果一根永斷者謂命根七根永斷
滅起者七謂意捨信等五根永斷謂
有漏攝滅謂無間道攝起謂解脫道
攝又永斷謂世俗攝滅謂向道攝起
謂果道攝又永斷謂非學非無學攝
滅謂學攝起謂無學攝又永斷謂有
頂攝滅謂金剛喻定倶生品攝起謂
盡智倶生品攝又永斷謂修所斷攝
滅謂巳知根攝起謂具知根攝又永
斷謂無色界繫攝滅謂修道地攝起
謂無學道地攝一滅不起者謂巳知
根一起不滅者謂具知根
如依未至依靜慮中間第四靜慮三
無色定亦尒若依初靜慮證阿羅漢
果二根永斷六根永斷滅起一根滅
起一滅不起一起不滅得阿羅漢果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十九張匪
[26-1119a]
二根永斷者謂命捨根六根永斷滅
起者六謂意信等五根永斷滅起義
如前說一根滅起者一謂喜根滅起
義如前說一滅不起者謂巳知根一
起不滅者謂具知根如依初靜慮依
第二第三靜慮亦尒然差別者依第
三靜慮應說樂根起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四七八
甲辰歲高麗圈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苐一百四十八苐二十張匪
[26-1119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九匪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根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