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TKD)


[26-0878c]


三業謂身語意業復有三業謂順樂
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問
何故作此論答爲欲分別契經義故
如契經說順樂受等業契經雖作是
說而不廣辯廣說如前復有說者前
雖分別身等三業而未分別順樂受
等三業今欲分別故作斯論所說受
名捻有五種一自性受二現前受三
所緣受四相應受五異熟受自性受
者如說三受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
受現前受者如大因緣法門經說阿
難當知受樂受時餘二受便滅應知
如是所受樂受是無常苦滅壞之法
離我我所如是苦受不苦不樂受應
知亦尒所緣受者如識身論說眼色
爲緣生於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爲緣
故受當知此受能領受色非數取趣
色是眼觸所生受緣非數取趣如是
[26-0879a]
乃至意法廣說亦尒相應受者如說
有樂受法有苦受法有不苦不樂受
法云何樂受法謂樂受相應法云何
苦受法謂苦受相應法云何不苦不
樂受法謂不苦不樂受相應法異熟
受者如此中說順樂受業順苦受業
順不苦不樂受業於此五受中依異
熟受而作此論云何順樂受業謂欲
界繫善業乃至第三靜慮地善業云
何順苦受業謂不善業云何順不苦
不樂受業謂廣果繫善業及无色界
繫善業問順樂受業決定能感樂受
異熟果耶餘二受業爲問亦尒若決
定者此後所說當云何通如後論言
頗有業不感身心受異熟而感異熟
耶答有謂諸業感色心不相應行異
熟若不定者何故說名順樂受業順
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有說定感
謂順樂受業決定能感樂受異熟由
此故名順樂受業乃至順不苦不樂
受業決定能感不苦不樂受異熟由
此故名順不苦不樂受業問若尒後
所說云何通如說頗有業不感身心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二張退
[26-0879b]
受異熟而感異熟耶乃至廣說答彼
業定感彼受異熟及感色心不相應
行然所感受不常現前所感色等則
恒相續於所感受不現前時說彼受
業唯感色心不相應行是故無過如
此則二文善通復有說者順樂受業
不定能感順樂受異熟乃至順不苦
不樂受業不定能感不苦不樂受異
熟問若尒何故此業名順樂受等耶
答順樂受業雖不定感樂受異熟然
感樂受異熟者唯此業非餘故說此
爲順樂受業餘二受業所說亦尒復
有說者順樂受業雖不定感樂受異
熟然如樂受能與喜樂作所依止令
喜樂生相續而轉作安足處餘異熟
果亦能如是故名順樂受業順苦受
業雖不定感苦受異熟然如苦受能
與憂苦作所依止令憂苦生相續而
轉作安足處餘異熟果亦能如是故
名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雖不
定感不苦不樂受異熟然如不苦不
樂受不能與喜樂憂苦作所依止不
能令喜樂憂苦生相續而轉作安足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三張退
[26-0879c]
處餘異熟果亦復如是故名順不苦
不樂受業復有說者如樂受能長養
所依餘異熟亦尒故名順樂受業如
苦受能損害所依餘異熟亦尒故名
順苦受業如不苦不樂受非能長養亦
非損害所依餘異熟亦尒故名順不
苦不樂受業問欲界乃至第三靜慮
有不苦不樂受異熟不若有者此中
所說云何通如說云何順不苦不
樂受業謂廣果繫善業及無色界繫
善業若無者靜慮中間所有善業當
言能感何受異熟或有說者下地無
有不苦不樂受異熟所以者何下地
法麤此受微細下地不寂靜此受寂
靜復有說者下地有情所起善業皆
求樂受故起無有希求不苦不樂
受者是故下地所有善業不感此受
異熟問彼亦無有求苦受者何故下
地感此異熟答欲界有情爲求樂故
多造苦因故雖不求而感彼異熟捨
受寂靜無有求樂受而造捨受業者
是故無彼異熟問靜慮中間所有善
業當言能感何受異熟答感初靜慮
喜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四張
退
[26-0880a]
根異熟復有說者感初靜慮樂受異熟
問若尒後文云何通如說頗有業感心
受異熟非身耶答有謂善无尋業答彼
文應作是說謂善無尋無伺業而不
作是說者有何意耶應知此中言勢
減少或有說者靜慮中間所有善業
雖不感受異熟果而能感色心不相
應行問若尒何故此後論言善无尋
業感心受耶答但言能感心受非身
不言唯感心受異熟非感色心不相
應行復有說者下地亦有不苦不樂
受異熟問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順
不苦不樂受業謂廣果繫善業及無
色界繫善業答此中但顯順不苦不
樂受業異熟最後邊際謂第四靜慮
是有色地邊無色界是三界邊復有
說者此中但顯此受異熟不共田器
誰是此受異熟不共田器謂第四靜
慮及無色界復有說者下地雖有此
受異熟然爲餘受所覆相不眀了不
久相續従廣果上更無餘受唯有此
受明了相續是故偏說諸說下地無
不苦不樂受異熟者彼說欲阿毗達
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五張退
[26-0880b]
界下三靜慮阿羅漢等住威儀心人
涅槃廣果阿羅漢住威儀心異熟心
涅槃無色界阿羅漢住異熟心入
涅槃諸說下地亦有不苦不樂受異
熟者彼說欲界四靜慮阿羅漢等住
威儀心異熟心入涅槃無色界阿羅
漢住異熟心入涅槃
巳說前後三業自性今當顯示雜無
雜相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前攝後
非後攝前不攝者何謂無記業無漏
業此中前三業通有記無記後三業
唯有記前三業通有漏无漏業後三
業唯有漏是故言前攝後非後攝前
不攝者何謂無記業及無漏業三業
謂身語意業復有三業謂過去未來
現在業復有三業謂善不善无記業
復有三業謂學无學非學非無學業
復有三業謂見所斷修所斷无斷業
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隨其事展轉
相攝所以者何以身語意業自性或
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善或不善或
無記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或
見所斷或修所斷或无斷故言隨其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十五卷苐六張退
[26-0880c]
事展轉相攝
三業謂身語意業復有三業謂欲色
無色界繫業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
前攝後非後攝前不攝者何謂无漏
業此中前三業通有漏無漏後三業
唯有漏是故言前攝後非後攝前不
攝者何謂无漏業
四業如前說三業謂順現法受等業
爲四攝三三攝四耶答應作四句有
四非三謂能斷諸業學思欲界繫善
不善不定業色界繫善不定業有三
非四謂無色界繫善決定業有四亦
三謂欲界繫善不善決定業及色界
繫善決定業有非四非三謂除能斷
諸業學思餘無漏業無色界繫善不
定業及無記業四業如前說三業謂
順樂受等業爲四攝三三攝四耶答
應作四句有四非三謂能斷諸業學
思有三非四謂無色界繫善業有四
亦三謂欲界繫善不善業色界繫善
業有非四非三謂除能斷諸業學思
餘無漏業及無記業
四業如前說三業謂過去等業復有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七張退
[26-0881a]
三業謂善等業復有三業謂學等業
復有三業謂見所斷等業爲四攝三
三攝四耶答三攝四非四攝三不攝
者何謂除能斷諸業學思餘無漏業
無色界繫善業及无記業
四業如前說三業謂欲界繫等業爲
四攝三三攝四耶答應作四句有四
非三謂能斷諸業學思有三非四謂
無色界繫善業一切無記業有四亦
三謂欲界繫善不善業色界繫善業
有非四非三謂除能斷諸業學思餘
无漏業三業謂順現法受等業復有
三業謂順樂受等業爲前攝後後攝
前耶答後攝前非前攝後不攝者何
謂不定業此中前三唯攝定業後三
通攝定不定業是故言後攝前非前
攝後不攝者何謂不定業
三業謂順現法受等業復有三業謂
過去等業復有三業謂善等業復有
三業謂學等業復有三業謂見所斷
等業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後攝前
非前攝後不攝者何謂不定業無記
業无漏業此中前三業唯攝定唯有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八張退
[26-0881b]
記唯有漏業後諸三業通攝定不定
有記無記有漏無漏業是故言後攝
前非前攝後不攝者何謂不定業无記
業無漏業三
業謂順現法受等業復有三業謂欲
界繫等業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後
攝前非前攝後不攝者何謂不定業
無記業此中前三業唯攝定唯有記
業後三通攝定不定有記無記業是
故言後攝前非前攝後不攝者何謂
不定業無記業三
業謂順樂受等業復有三業謂過去
等業復有三業謂善等業復有三業
謂學等業復有三業謂見所斷等業
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後攝前非前
攝後不攝者何謂無記業無漏業此
中前三業唯有記唯有漏後諸三業
通有記無記有漏無漏是故言後攝前
非前攝後不攝者何謂無記業无漏業
問何故無記及无漏業不感樂受等
異熟耶答諸无記業自性羸劣勢不
堅住故無異熟諸无漏業離諸煩惱
非三界繫故無異熟所以者何若阿
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一百一十五卷苐九張退
[26-0881c]
所起業自性堅强煩惱所繫者能
感異熟譬如外種若體堅實有水所
潤糞土所覆乃能生芽若不堅實雖
有水潤糞土所覆不能生芽若雖堅
實无水所潤糞土所覆亦不生芽内
業亦尒若體堅强愛水所潤餘煩惱
覆能感異熟諸無記業雖愛水潤餘
煩惱覆而性劣不堅不感異熟諸無
漏業雖體堅强无愛水潤餘煩惱覆
不感異熟諸不善業有漏善業具足
二義能感異熟是故無記及无漏業
非前所攝
三業謂順樂受等業復有三業謂欲
界繫等業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後
攝前非前攝後不攝者何謂無記業
此中前三業唯有記後三通有記無
記是故言後攝前非前攝後不攝者
何謂無記業
三業謂諸過去等業復有三業謂善
等業復有三業謂學等業復有三業
謂見所斷等業爲前攝後後攝前耶
答隨其事展轉相攝義異體不異故
三業謂過去等業復有三業謂欲界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張退
[26-0882a]
繫等業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前攝
後非後攝前不攝者何謂无漏業此
中前三業通有漏无漏後三唯有漏
是故言前攝後非後攝前不攝者何
謂无漏業
三業謂善等業復有三業謂欲界繫
等業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前攝後
非後攝前不攝者何謂无漏業此中
前三業通有漏无漏後三業唯有漏
是故言前攝後非後攝前不攝者何
謂无漏業三業謂善等業復有三業
謂學等業復有三業謂見所斷等業
爲前攝後後攝前耶答隨其事展轉
相攝義異體不異故三業謂欲界繫
等業復有三業謂學等業復有三業
謂見所斷等業爲前攝後後攝前耶
答後攝前非前攝後不攝者何謂无
漏業此中前三業唯有漏後三業通
有漏無漏是故言後攝前非前攝後
不攝者何謂无漏業三業謂學等業
復有三業謂見所斷等業爲前攝後
後攝前耶答隨其事展轉相攝如前
釋頗有業感身受非心耶答有謂不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一張
退
[26-0882b]
善業謂以不善業唯感苦根異熟故
問何故不善業不感心受耶答彼類
心受所謂憂根而憂根非異熟故不
感心受問何故憂根非異熟耶答憂
根作意生故分別强故離欲捨故異
熟不尒
頗有業感心受非身耶答有謂善無
尋業此中諸有欲令下地無不苦不
樂受異熟果者此善無尋業所感心
受異熟謂第二靜慮喜根第三靜慮
樂根第四靜慮及無色界捨根有說
亦感初靜慮喜根同一地故而不感
三識相應樂根以此業微細故諸有
欲令下地亦有不苦不樂受異熟果
者此善无尋業所感心受異熟謂第二
靜慮喜根捨根第三靜慮樂根捨根
第四靜慮及無色界捨根有說亦感
靜慮中間捨根有說亦感初靜慮喜
根樂根麤故非此業感頗
有業感身心受耶答有謂善有尋業
諸有欲令下地無不苦不樂受異熟
果者此善有尋業若在欲界感五識
身相應樂根身受異熟及感意識阿
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二張退
[26-0882c]
相應喜根心受異熟若在初靜慮感
三識身相應樂根身受異熟及感意
識相應喜根心受異熟諸有欲令下
地亦有不苦不樂受異熟果者此善
有尋業若在欲界感五識身相應樂
根捨根身受異熟及感意識相應喜根
捨根心受異熟若在初靜慮感三識
身相應樂根捨根身受異熟及感意
識相應喜根捨根心受異熟問何故
喜根是異熟果非憂根耶答喜受行
相有麤有細不必恒時作意而起不
必恒時是强分別微細定中亦得有
故又此喜根非離欲捨與異熟法不
相違故有是異熟憂根不尒故非異
熟問何故捨根唯善業感非不善耶
答捨根行相微細寂靜智者所樂故
善業感諸不善業性是麤動故不能
感捨受異熟頗有業不感身心受而
感異熟耶答有謂諸業感色心不相
應行異熟色異熟者謂九處除聲處
心不相應行異熟者謂命根衆同分
得生住老無常有說及無想事
問此中何者名身受何者名心受答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三張
退
[26-0883a]
若受在五識身名身受在意地名心
受復有說者諸受中無分別者名身
受有分別者名心受復有說者若受
緣自相境名身受緣自相共相境名
心受復有說者若受緣現在境名身
受緣三世及無爲境名心受復有說
者若受緣實有境名身受緣實有假
有境名心受復有說者若受於境一
徃取者名身受數數取者名心受復
有說者若受於境蹔緣卽了者名身
受推尋乃了者名心受復有說者諸
受中若依色緣色名身受若依非色緣
色非色名心受如色非色如是有對
無對積聚非積聚和合非和合說亦
尒尊者世友說曰佛說二受謂身受
心受何者名身受何者名心受此中
有身受諸所有受皆是心受何以
故心相應故然所有受若依五根轉
名身受恒以身爲増上緣故若依意
根轉名心受恒以心爲増上緣故有
作是說無有身受諸所有受皆是心
受何以故心相應故然所有受若依
三根轉取和合境名身受恒作想故阿毗達磨大毗
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四張退
[26-0883b]
若依三根轉取不和合境名心受非
恒作想故大德說曰受有二種一者
身受二者心受若是身受亦是心受
有是心受而非身受謂所有受不取
外事而起分別但依内事執取其相
而起分別謂緣一切補特伽羅及緣
法處所攝色心不相應行無爲法等
名心受大德欲令如是心受無實境
界唯分別轉
如說三障謂煩惱障業障異熟障問
何故作此論答爲欲分別契經義故
如契經說若諸有情成就六法雖聞
如來所證所說法毗柰耶而不堪任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何等
爲六一煩惱障二業障三異熟障四
不信五不樂六惡慧雖說成就如是
六法而未廣辯亦未曾說云何名煩
惱障云何業障云何異熟障彼契經
是此論緣起根本彼所未說者今應
說之故作斯論復有說者前雖分別
諸業而未分別彼業等障今欲分別
故作斯論
如是三障揔以熾然猛利煩惱五無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五張
退
[26-0883c]
間業那落迦等種種異熟爲其自性
巳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障
答如是三種能礙聖道及聖道加行
善根是故名障云何煩惱障謂如有
一本性具足熾然貪瞋癡煩惱由如
此故難生猒離難可教誨難可開悟
難得免離難得解脫此中本性具足
熾然猛利貪煩惱者如難陀等具足
熾然猛利瞋煩惱者如指鬘等具足
熾然猛利癡煩惱者如迦葉彼等問
若尒者如說難生猒離難可教誨難
可開悟難得免離難得解脫此言善
通由彼精勤方便教化皆見諦故如
說能癡聖道及聖道加行善根此云
何通答彼雖能㝵聖道及聖道加行
善根然由佛力巧化方便彼得見諦
於舎利子等諸大聲聞非所化境復
有說者具足熾然猛利貪煩惱者如
黃門等具足熾然猛利瞋煩惱者如
氣噓等具足熾然猛利癡煩惱者如
六師等閒若尒如說能㝵聖道及聖
道加行善根此言善通由彼畢竟不
見諦故如說難生猒離難教誨等此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六張
退
[26-0884a]
云何通由彼畢竟不得見諦不名難
故答應作是說不生猒離不可教諦
等而不作是說者有何意趣謂卽不
生猒離名難生猒離乃至卽不得解
脫名難得解脫
問云何建立此煩惱障爲依成就爲
依現行答此依現行不依成就若依
成就者則一切有情無有差別等具成
就諸煩惱故由依現行而建立故煩
惱差別則成四句或有煩惱熾然非
猛利或有煩惱猛利非熾然或有煩
惱亦熾然亦猛利或有煩惱非熾然
亦非猛利煩惱熾然非猛利者謂下
品煩惱數行者是猛利非熾然者謂
品煩惱不數行者是熾然亦猛利
者謂上品煩惱數行者是非熾然非
猛利者謂下品煩惱不數行者是此
中熾然非猛利煩惱亦是煩惱障由
此煩惱雖是下品以數行故依下生
中依中生上漸次乃至能斷善根彼
猛利非熾然煩惱亦非煩惱障由此
煩惱雖是上品不數行故漸可損減
乃至能入正性離生究竟斷滅彼阿
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七張退
[26-0884b]
熾然亦猛利煩惱是煩惱障一切爲
重彼非熾然非猛利煩惱非煩惱
障一切爲輕如是善根亦有四句或
有善根熾然非猛利或有善根猛利
非熾然或有善根熾然亦猛利或有
善根非熾然非猛利熾然非猛利者
謂下品善根數行者是猛利非熾然
者謂上品善根不數行者是熾然亦
猛利者謂上品善根數行者是非熾
然非猛利者謂下品善根不數行者
是此中熾然非猛利善根不爲煩惱
障所障由此雖是下品善根以數行
故依下生中依中生上漸次増長能
速趣證一切結斷彼猛利非熾然善
根則爲煩惱障所障由此雖是上品
善根不數行故或容煩惱數數現行
漸次増長能斷善根彼熾然亦猛利
善根一切爲勝彼不熾然不猛利善
根一切爲
劣云何業障謂五无間業何等爲五
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僧
五惡心出佛身血問如前所說能㝵
聖道及聖道加行善根故名爲障除
五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八
張退
[26-0884c]
无間業復有其餘妙行惡行所謂決
定第八有業及上瞋恚緾害捃多蟻
等由此爲障不能於現法中趣人聖
道何故不說爲業障耶答亦應說此
以爲業障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此中三障皆有餘說復有說者五無
間業定能爲障是故偏說餘妙行惡
行或能爲障或不爲障是故不說復
有說者五無間業具五因緣易見易
知是故偏說何等爲五一自性故二
趣故三生故四果故五補特伽羅故
自性故者謂此五種性是決定極重
惡業趣故者此五決定於地獄受不
於餘趣生故者此五決定順次生受
非順現法受非順後次受非順不定
受果故者謂此五種定感世間極不
愛果補特伽羅故者謂能造此五補
特伽羅易見易知謂此能害母此能
害父乃至此能出佛身血除此五種
所餘一切妙行惡行皆無如是五種
因緣易見易知是故不說
問諸無間加行能滿彼果業此於彼
果爲定不定若言定者此中何故不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十九張
退
[26-0885a]
說又尊者指鬘室利毱多云何能轉
若不定者害生命納息所說云何通
如說頗有未害生煞生未滅此業異
熟定生地獄耶答有如作無間業加
行時命終或有說者此業於彼果定
問害生命納息則爲善通而此中何
故不說答此中應說五無間業及彼
加行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此巳說
在五無間中五無間業用此爲加行
故若說果當知巳說加行問尊者指
鬘云何能轉答彼猶未作无間加行
是故彼說我今且未煞母且當飯食
問豈非欲害一切智耶答尒時彼於
非一切智起害加行非於一切智由
是因緣世尊化作凡流苾芻入踏婆
林勿彼尊者於一切智起煞加行不
可救療若諸有情於一切智起煞加
行如殑伽沙數如來應正等覺亦不
能救令脫地獄故知彼於非一切智
起煞加行非於一切智問室利毱多
云何能轉答彼亦不作無間加行是
故彼雖密設火穽及雜毒食而心念
言如來若是一切智者自當避之若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二十張
退
[26-0885b]
非一切智者便當殊滅勿令幻惑食
噉世間故彼非於一切智所起煞加
行是以可轉復有說者此業於彼果
不定問此中不說則爲善通尊者指
鬘室利毱多業亦可轉害生命納息
當云何通答諸無間加行能滿彼果
業此於彼果有定有不定害生命納
息說彼定者尊者指鬘室利毱多所
可轉易是不定者如是二說倶爲善
通云何異熟障謂諸有情處那落迦
傍生鬼界北拘盧洲无想天處問餘
洲亦有異熟爲障如扇摑迦半擇迦
無形二形等此中何故不說答此中
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是以前說此中三障皆有餘說復有
說者此中但說決定爲障彼非決定
由彼有情所有異熟或有爲障或不
爲障是以不說
問如是三障於一相續可成就幾答
或但成一謂於三種隨一一成就或
成就二謂煩惱障業障或煩惱障異
熟障無有成就業障異熟障非煩惱
障者由此亦無成就三者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二十一張
退
[26-0885c]
問如是三障何者最重或有說者異
熟障重所以者何因時可轉果時不
可轉故復有說者業障最重所以者
何業障能引異熟障故如是說者煩
惱障重以煩惱障能引業障業障復
能引異熟障如是皆以煩惱爲本是
故最重
三惡行中何者最大罪謂破僧虛誑
語此業能取無間地獄一刧壽量異
熟苦果餘業不定故問此說破僧虛
誑語爲最大罪餘處復說意業爲最
大罪餘處復說邪見爲最大罪此三
大罪有何差別或有說者罪有三種
一業二煩惱三惡行業中意業爲大
罪煩惱中邪見爲大罪惡行中破
僧虛誑語爲大罪復有說者惱乱大
衆故意業爲大罪破一切善根故邪
見爲大罪能感大苦異熟果故破僧
虛誑語爲大罪復有說者三業中意
業爲大罪五見中邪見爲大罪五無
間業中破僧虛誑語爲大罪復有說
者見所斷業道中邪見爲大罪修所
斷業道中破僧虛誑語爲大罪見修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二十二張
退
[26-0886a]
所斷業中意業爲大罪復有說者依
思業故說意業爲大罪依思所造業
故說破僧虛誑語爲大罪依非業故
說邪見爲大罪復有說者依能起業
故說意業爲大罪依所起業故說破
僧虛誑語爲大罪依非業故說邪見
爲大罪復有說者依能轉業故說意
業爲大罪依所轉業故說破僧虛誑
語爲大罪依非業故說邪見爲大罪
是名三種大罪差別
問彼破僧時亦有身業徃來加行思
惟及餘語業何故但說虛誑語能破
僧耶答若破僧時加行究竟一切時
有者此中說之於諸業中唯虛誑語
加行究竟一切時有能令僧壞是故
偏說餘業不尒是故不說
問如說能取無間地獄果何故名無
間地獄耶答此假立名假立相不必
如名悉有其義又此地獄亦名無間
亦名熱鐵猛焰熾然攢射支體亦名
常於六觸處門受諸苦惱亦名自受
業所招苦復有說者以於此中無間
無隙可令樂受蹔現在前故名無間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苐二十三張
退
[26-0886b]
問餘地獄中爲有歌儛及飮食等喜
樂事耶答餘地獄中雖無異熟喜樂而有等
流喜樂如施設論說等活地獄有時
有分涼風蹔吹或聞如是音聲唱言
等活等活時彼有情忽然還活支節
血肉平復如本蹔生喜樂无間地獄
無如是事故名無間復有說者生彼
有情其數甚多無間無隙故名无間
此說不然所以者何上品惡行生彼
地獄世間有情不皆能起上品惡行
如要修習上品妙行方生有頂世間
有情不皆能起上品妙行是故生有
頂者少生無間者亦尒故彼非說問
若尒云何名无間答依異熟果說名
无間以諸有情造大惡業生彼地獄
得廣大身一一身形悉皆廣大遍彼
多處中無間隙故名無間說一切
有部發智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五甲辰歲
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雕造
阿毗達
磨大毗婆沙論苐一百一十五卷第二十四張退
[26-0886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六退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業薀第四中惡行納息第一之五
問此業能取一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