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TKD)


[26-0560b]
處外處爲依於法爲
依於我設爾何失二倶有過所以者
何若依於法法無作用於無作用一
切法中云何建立内處外處若依於
我我實性無如何依我立内外處答
唯依法立然非一切謂六識身是染
淨法所依止處若與六識作所依者
名爲内處作所緣者名爲外處故依
法立内外處名復次若法是根立爲
内處若法是根義立爲外處復次若
法是有境立爲内處若法是境立爲
外處有說依我立内外處我卽是心
我執依故於此心上假立我名如契
經說
由善調伏我智者得生天應善調伏心
心調能引樂
旣善調心卽善調我故知心上假立
我名此我所依立爲内處我所緣者
[26-0560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二張離
立爲外處然内外名非圓成實謂於
我是内者於他名外於我是外者於
他名内故而且依一立内外名非不
決定
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於内六處應如
實知問於外六處亦應如實知何故
世尊唯酄和内處答世尊欲令諸弟
子輩多於内門修靜慮故如契經說
汝等苾芻應觀内根不應緣外復次
世尊欲令諸弟子輩内修靜慮無所
増益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應内修定
勿妄増益常樂我淨汝等苾芻應内
修定如實觀察諸行無常苦空非我
因集生緣由此八種聖慧行相於一
切時應觀諸有復次世尊欲令諸弟
子輩於内修習不共靜慮如世尊說
汝等苾芻應内修定不應修習諸共
靜慮謂麤苦障靜妙離觀汝等苾芻
應内修定謂應修習不共靜慮觀察
諸有如病如癰如箭惱害无常有苦
是空非我由此八種勝尋思杖能遍
摧伏一切有生復次此契經中唯酄
觀察内六處者以内是外所依止故
[26-0561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三張離
亦酄觀彼所以者何以有我故便有
我所有我見故有我所見有五我見
故有十五我所見有我執故有我所
執有我癡故有我所癡有我愛故有
我所愛爲養内我求外資具復次世
尊欲令諸弟子等先於内法修念住
故謂修行者先緣内法修習念住旣
成滿巳方緣於外由如是等種種因
緣是故世尊唯酄知内
如契經說有六内處契經復說有六
觸處問此二六處有何差別或有說
者此二無別所以者何六内處卽六
觸處六觸處卽六内處聲雖有異而
義無別復有說者亦有差別謂名卽
差別名内六處名六觸處故復次諸
同分者名六觸處彼同分者名六内
處復次諸可生法名六觸處不可生
法名六内處復次有業用者名六觸
處無業用者名六内處若作是說諸
現在者名六觸處過去未來者名六
内處復次諸巳生者名六觸處未巳
生者名六内處若作是說過去現在
名六觸處未來名六内處復次心心
[26-0561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四張離
*所法正依住者名六觸處心心所法
不正依住唯空轉者名六内處復次
眼等六處作觸所依義名六觸處作
餘心心所法所依義名六内處脅草
者言眼等六處自性名內六處若
有所作名六觸處如苾芻鉢若說自
性但名爲鉢苾芻用時名苾芻鉢尊
者望滿作如是言眼等六處自體名
内六處若與觸作所依名六觸處如
鐵酥鉢若說自體但名鐵鉢若盛酥
時名鐵酥鉢問眼等六處亦爲受等
之所依止何故但名觸處不名受等
處耶答亦應說受等處而不作是說
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契經舉勝兼
顯劣者謂於一切心心所中觸最爲
勝若說觸處當知兼顯名受等處復
次心心所法以觸爲命觸所住持觸
所引發由觸力故能現在前故名觸
處謂心心所於境流散由觸攝持令
得和合又若無觸諸心心所應如死
屍不能觸對自所緣境皆由觸力有
觸境用如有命根身能覺觸是故眼
等但名觸處如契經說六内處名此

[26-0561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五張離宗敍
六外處名彼岸問六内外處與此彼
岸有何相似而作是說答與心心所
作所依緣有近有遠似此彼岸故作
是說如河兩岸近者名此遠者名彼
如是六處與心心所作所依者近故
如此岸作所緣者遠故如彼岸復次
是心心所初入巳渡如此彼岸故作
是說如諸有情初入河處名爲此岸
巳渡河處名爲彼岸如是與心心所
法作所依者如初入故名此岸作所
緣者如巳度故名彼岸故内外處名
此彼岸復次契經中說寂滅涅槃名
爲彼岸涅槃唯是外處所攝旣名
彼岸故内六處得此岸名如契經說
薩迦耶是此岸薩迦耶滅是彼岸薩
迦耶者卽是生死於生死中六内處
勝故六内處得此岸名旣六内處名
爲此岸故六外處得彼岸名問此中
何法如河而說六内外處如此彼岸
耶答心心所法如河故内外處如此彼
岸如有瀑河漂此彼岸情非情物同
趣大海心心所法亦復如是漂内外
處所攝有情同趣生老病死大海問
[26-0562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六張離
於此河中誰爲船栰答八支聖道如
有船栰百千衆生之所依止從河此
岸渡至彼岸隨意遊適如是無量無
邊有情夜止聖道從生死此岸至涅
槃彼岸自在遊賞故八聖道猶如船栰
如契經說有八勝處有十遍處問彼
八與十旣亦名處何故但有十二處
耶荅彼八與十皆攝在此十二處中
謂彼自性倶有相應卽此意處法處
攝故如契經說有四無色處謂空無
邊處識無邊處无所有處非想非非
想處問何故世尊於四無色以處聲
說荅爲破外道解脫執故謂諸外道
執四無色爲四涅槃一執空無邊處
名無身涅槃二執識无邊處名無邊
意涅槃三執無所有處名淨聚涅槃
四執非想非非想處名世間窣堵波
涅槃爲破如是外道涅槃執故說四
無色名爲生處非眞解脫眞解脫者
乃名涅槃
如契經說復有二處一無想有情處
二非想非非想處問何故世尊說此
二處荅爲破外道解脫想故謂諸外
[26-0562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七張離
*道於此二處起解脫想爲破彼想佛
說此二名爲生處非眞解脫復次爲
破外道不還想故謂諸外道於此二
處起不還想爲破彼想佛說此二名
退還處謂彼處沒退還諸界諸趣諸
生流轉生死無息斯故復次爲破外
道不散想故謂諸外道執此二處是
眞解脫不復散壞爲破彼執佛說此
二是散壞處謂從彼殁散向諸界諸
趣諸生流轉生死無息期故若從無
想有情天歿決定散墮欲界受生若
從非想非非想殁非聖散墮下地受
生復次觀此二處壽量長遠諸外道
等執爲解脫唯諸異生所受生處壽
量長遠無有過於無想天者謂彼壽
量五百大刧一切有情所受生處壽
量長遠無過非想非非想處謂彼壽
量八万大刧爲遣外道此解脫執佛
說此二名爲生處非眞解脫復次佛
於餘處以二名說一名有情居二名
爲識住於此二處亦二名說一名有
情居二名爲處故於此二以處聲說
謂受生處復次佛說諸識住定是有
[26-0562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八張離
*情居有有情居而非識住謂此二處
顯非無此故說處名卽是有情所居
處義
如契經說尊者舎利子徃詣佛所作
如是言大德世尊施設諸處爲無有上
謂十二處攝一切法此是世尊無餘
知見過此更無所知見法若有沙門
婆羅門等覺所知法過世尊者无餘
是處問尊者舎利子如何能知此十
二處攝一切法而讃佛言施設諸處
爲無有上答由教故知謂舎利子得
四證淨於佛所說決定信受曾聞世
尊說十二處攝一切法由此故知問
尊者舎利子於十二處唯有教智无
證智耶答亦有證智謂舎利子於十
二處亦能一一無倒證知問佛舎利
子於十二處倶能一一無倒證知佛
舎利子有何差別荅佛能於此十二
處法一一證知自相共相尊者舎利
子於此十二處法唯能一一證知共
相於彼自相未能一一如實證知謂
有無量諸處差別皆攝入此十二處
中而舎利子湏他顯示乃能知故復
[26-0563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九張離
次尊者舎利子於十二處一一證知由
地教引佛於十二處一一證知皆
自覺不由他教
復次佛於十二處具一切智一切種
智尊者舎利子於十二處唯有一切
智無一切種智復次佛於十二處不
依六識而能證知唯有爾所尊者舎
利子於十二處要依六識方能證知
唯有爾所謂舎利子作是念言一切
識身唯有六種識身定有所依所緣
此所依緣定有十二故十二處不増
不減
復次尊者舎利子雖於十二處一一
證知而要先思惟佛所說法謂佛先
說十二處名後隨此名一一分別世
尊分別十一處巳時舎利子作是念
言前十一處所不攝法必應攝在最
後法處故作是說大德世尊施設諸
處爲無有上謂十二處攝一切法世
尊證知十二處相不由思惟他所說
教故舎利子雖能證知十二處相而
與佛智極有差別是故号佛爲无上尊
五薀者謂色薀受薀想薀行薀識薀
[26-0563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張離曹守
問何故作此論答爲廣分別契經義
故謂契經中說有五薀色乃至識雖
作是說而不廣釋經是此論所依根
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問
色薀云何荅如契經說諸所有色皆
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餘經復說
云何色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
若現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
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說
名色薀乃至識薀廣說亦爾阿毗達
磨作是說言云何色薀謂十色處及
法處所攝色是名色薀問此三處說
義有何異答各爲遮止他宗所說問
如契經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
四大種所造此爲遮止何宗所說答
此爲遮止覺天等說謂佛觀察未來
世中有覺天等當作是說四大種外
無別所造爲遮彼意故作是說諸所
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顯
離大種有所造色問餘經復說諸所
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乃至廣
說此爲遮止何宗所說答此爲遮止
外道所說謂佛在世有出家外道名
[26-0563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一張離
爲杖髻撥無過去未來爲遮彼意故
世尊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
現在乃至廣說顯有過去未來色等
問阿毗達磨作如是言云何色薀謂
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此爲遮止何
宗所說答此爲遮止譬喻者說謂譬
喻者撥無法處所攝諸色故此尊者
法救亦言諸所有色皆五識身所依
所緣如何是色非五識身所依所緣爲
遮彼意故作是說云何色薀謂十色
處及法處所攝色問若法處所攝諸
色是實有者尊者法救所說當云何
通荅不必湏通非三藏故若必湏通
當正彼說諸所有色皆五識所依及
六識所緣法處所攝色雖非五識所
依所緣而是意識所緣色攝復次法
處所攝色依四大種而得生故從所
依說在身識所緣中故彼尊者說亦
無失問受薀云何荅六受身謂眼觸
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契經及阿
毗達磨皆作是說問想薀云何荅六
想身謂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
想契經及阿毗達磨皆作是說問行
[26-0564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二張離道䦪
薀云何答契經說此是六思身謂眼
觸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阿毗達
磨說此行薀略有二種謂相應行不
相應行乃至廣說問世尊何故於相
應不相應行薀中偏說思爲行薀非
餘行耶荅思於施設行薀法中最爲
上首思能導引攝養諸行故佛偏說
如愛施設集諦法中最爲上首愛能
導引攝養諸集故佛偏說復次造作
有爲故名爲行思是造性餘法不爾
故佛偏說思爲行薀問識薀云何答
六識身謂眼識乃至意識契經及阿
毗達磨皆作是說如是名爲諸薀自
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巳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薀
薀是何義荅聚義是薀義合義是薀
義積義是薀義略義是薀義若世施
設卽薀施設若多増語卽薀増語聚
義是薀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
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
是一切摠爲一聚立爲色薀乃至識
薀聚義亦爾合義是薀義者謂諸所
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
[26-0564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三張離孝兼
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摠爲一合立
爲色薀乃至識薀合義亦爾積義是
薀義者如種種物摠爲一積名雜物
薀如是諸色摠爲一積立爲色薀乃
至識薀積義亦爾略義是薀義者謂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
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摠略一
處立爲色薀乃至識薀略義亦爾問
過去未來現在諸色可略聚耶答雖
不可略聚其體而可得略聚其名乃
至識薀應知亦尒問若爾无爲亦應
立薀諸無爲名可略聚故荅諸有爲
法有作用故有略聚義雖體有時不
可略聚者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薀諸
無爲法無作用故無略聚義雖可略
聚其名而不可立爲薀若世施設卽
薀施設者謂色薀可施設有三世乃
至識薀亦可施設有三世故若多増
語卽薀増語者如多財名財薀多穀
名穀薀多軍名軍薀雖多人衆不相
疊肩而同一事故名爲軍如是倶胝
那庾多等諸極微色雖相去遠以相
同故合立色薀乃至識薀无量刹那
[26-0564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四張離
雖相去遠而相同故合立識薀問若
多増語是薀増語者爲有一極微名
色薀不有作是說非一極微可立色
薀若立色薀要多極微復有說者一
一極微有薀相故亦可各別立爲色
薀若一極微無色薀相衆多聚集亦
應非薀阿毗逵磨諸論師言若觀假
薀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
薀少分若不觀假薀應作是說一極
微是一界一處一薀如人於穀聚上
取一粒穀他人問言汝何所取彼人
若觀穀聚應作是答我於穀聚取一
粒穀若不觀穀聚應作是答我今聚
穀乃至識薀一一刹那問答亦爾如
是巳釋諸薀摠名今應分別諸薀次
第問何故世尊先說色薀乃至最後
說識薀耶答隨順文辭詮表相故
復次隨順說者受者持者次第法故
復次隨順麤細次第法故謂五薀内
色薀最麤故佛先說於四薀内受薀
最麤故次色說問受等四薀無有方
處無形質故如何可說有麤有細耶
答雖無方處亦無形質而依行相立
[26-0565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五張離
*麤細名如世有言我手足痛我頭腹
痛我支節痛痛卽是受以受如色可
施設故於無色薀說受最麤於三薀
内想最爲麤女男等想易了知故次
受後說於二薀内行薀相麤貪瞋癡
等相易了故次想後說識薀最細摠
取境相難了知故最在後說
復次從無始來男女於色更相愛樂
故先說色更相愛色由貪受味故次
說受此貪受味由顚倒相故次說想
此顚倒想由煩惱生故次說行一切
煩惱依識而生染汙諸識故後說識
復次二種色觀於入佛法爲甘露門
謂不淨觀及持息念故先說色旣觀
色巳能見受過故次說受見受過巳
想不顚倒故次說想想无倒巳煩惱
不生故次說行無煩惱故識便清淨
故後說識復次色薀如噐爲無色薀
所依所緣是故先說受如飮食是正
所貪故次說受想如助味由顚倒想
貪著諸受故次說想行如廚人諸煩
惱業能有造作故次說行識如食者
能了別境故後說識復次依界地故
[26-0565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六張離
說五先後謂欲界中有謂妙欲色相
顯了故先說色諸靜慮中有喜樂等
受相顯了故次說受前三無色取空
等相想顯了故次說想有頂地中思
最爲勝行相顯了故次說行色等四
種卽四識住識是能依故最後說
問五薀有爲皆應名行何緣於一獨
立行名答如十八界雖皆是法而但
於一立法界名廣說乃至三寶二歸
雖皆是法而但立一法寶法歸如是
五薀雖皆是行而但於一立行薀名
亦無有過復次行薀有一名餘薀有
二名一名者謂共名謂五種薀皆是
行故二名者謂共不共名共名如前
不共名者謂餘四薀欲令易了顯不
共名行薀更無不共名故但顯共名
故名行薀復次生一切行生相唯在
此薀攝故獨名行薀復次四有爲相
是一切行印封幖幟簡別有爲異無
爲故彼相唯在此薀攝故獨名行薀
復次名句文身詮表顯示諸行性相
作用差別令易解了彼三唯在此薀
攝故獨名行薀復次覺一切行皆空
[26-0565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七張離
是我空解脫門此薀攝故獨名行薀
問能執諸行爲我我所薩迦耶見亦
此薀攝如何此薀不名我薀答薩迦
耶見是虛妄執不稱諸行實相而解
是故此薀不立我名空解脫門覺行
實相是故此薀依彼名行復次分
別諸行自相共相安立諸行自相共
相破自性愚及所緣愚於一切行不
増不減如實解慧唯此薀攝故名行
薀餘薀不爾故別立名復次此攝多
行故名行薀攝多行者謂此薀中有
相應不相應行有所依無所依有所
緣無所緣行有行相無行相行有警
覺無警覺行餘薀不爾故立別名復
次行謂造作有爲法中能造作者思
最爲勝思但攝在此行薀中故此行
薀獨名爲行
問大地法等諸心所中何故別立受
想爲薀餘心所法不別立耶脅尊者
言唯佛通達諸法性相作用差別若
法堪任獨立薀者便獨立薀若不堪
任獨立薀者便共立薀故不應責
復次世尊欲以異相異文莊嚴於義
[26-0566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八張離故
作是說謂佛若以異相異文莊嚴於
義則受化者欣樂受持不生猒倦復
次世尊欲現二門二略二階二隥二
炬二明二光二影故作是說謂如受
想各別立薀餘心所法亦應別立如
餘心所合立行薀受想亦應合立爲
薀如是則應薀有無量或但有三以
現二門乃至二影故薀有五不滅不
増復次世尊欲顯二門法要是故別
立受想爲薀謂諸心所有是根性有
非根性若說受別立薀當知巳說是
根心所若說想別立薀當知巳說非
根心所如根性非根性明性非明性現
見性非現見性喜觀性非憙觀性妙
性非妙性勝性非勝性有勢力性無
勢力性増上性非増上性應知亦爾
復次受想二法二界所顯故別立薀
謂受薀色界所顯喜樂等受色界増故
想薀無色界所顯空識等想无色界
増故復次由二法故諸瑜伽師於二
界勞倦故別立薀謂受力故諸瑜伽
師於色界勞倦想力故諸瑜伽師於
無色界勞倦復次諸有情類耽著
[26-0566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十九張離
樂受執顚倒想生死輪迴受諸劇苦
欲令了知此二過患故別立薀復次
受想二法爲因發起二諍根本勝餘
法故別立爲薀謂受能發起愛諍根
本想能發起見諍根本如能發起二
諍根本如是能發起二雜染二邊二
箭二戲論二我所應知亦爾復次受
想二法別立識住故獨立薀餘心所
法摠立識住故共立薀復次諸瑜伽
師猒惡受想入滅盡定故別立薀如
施設論說云何加行得滅盡定以何
方便起滅盡定謂初修業者於一切
行不作功用亦不思惟但作是念誰
未生故受想得生誰巳生故受想便
滅作是念巳能如實知滅定未生故
受想得生若滅定生受想便滅知巳
猒離受想二法乃至不手得滅盡定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別立受想各爲
一薀
問無爲何故不立薀耶荅無薀相故
不立爲薀謂薀是聚積相无爲無此
相故不立爲薀復次無爲是薀究竟
滅處故不立薀如甁衣等究竟滅處
[26-0566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二十張離
非甁衣等復次諸有爲法生滅相應
有因有緣得有爲相可立爲薀諸无
爲法生滅不相應无因無緣不得有
爲相故不立薀復次諸有爲法屬因屬
緣因緣和合可立爲薀諸无爲法與此
相違故不立薀復次諸有爲法爲生
所起爲老所衰爲无常所滅可立爲
薀諸無爲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薀復
次諸有爲法流行於世取果與果有
諸作用能了所緣可立爲薀諸无爲
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薀復次諸有爲
法墮在三世與苦相應有前後際
有下中上可立爲薀諸无爲法與此
相違故不立薀復次諸無爲法无五薀
相不可立在此五薀中亦不可立爲
第六薀无聚積等諸薀相故復次
薀是作相諸无爲法無有作相故不
立薀復次薀從他生諸无爲法不從
他生故不立薀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無爲非薀
如契經說有五種功德薀謂戒薀定
薀慧薀解脫薀解脫知見薀問薀應
有十如何說五答彼戒等薀皆攝在
[26-0567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二十一張離此
色等五中故薀唯五如契經說尊者
阿難告諸苾芻作如是語我親從佛
邊受八万法薀從諸苾芻所傳受得
二千問世尊旣說衆多法薀如何但
說有色等五答彼多法薀皆攝在此
色等五中故薀唯五問彼諸法薀是
何薀攝有作是說一切法薀語爲自
性彼說攝在此色薀中有餘師說一
切法薀名爲自性彼說攝在此行薀
中是故世尊唯說五薀問
一一法薀其量云何有作是說有法
薀論六千頌成一一法薀各如彼量復
有說者如世尊說薀處界食緣起
諦寶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
如是等類一一法門各一法薀不可
定說有爾所頌尊者妙音作如是說
一一法薀有五十万五千五百五十
頌文有餘師說一一法薀有十五万
五千五百五十頌文有餘復言一一
法薀唯有一
万五千五百五十頌文評日彼皆不
應作如是說應作是說受化有情有
八万行爲對治彼八万行故世尊爲
說八万法薀彼諸有
[26-0567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第二十二張離
情依佛所說八万法薀入佛法中作
所應作各得究竟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四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26-0567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七十五離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結薀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五
五取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