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571 大威德陀羅尼經-隋-闍那崛多 (CBETA)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六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阿難。彼佛世尊有一大智比丘。於聲聞眾中
最為第一。名曰降勝。猶如我今上座舍利弗。
彼佛世尊有一神通比丘。名曰寂行。譬如我
今上座目揵連。彼佛世尊有一侍者比丘。名
曰善生。譬如汝今為我侍者。阿難。我今於
彼一切比丘眾能稱名字。一切比丘尼眾。一
切優婆塞。一切婆優夷。亦能說其名字。及彼
世尊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所有法住。乃
至彼佛世尊。隨所住世未般涅槃。九十五百
[016-0819b]
千俱致歲。正法住世一日一夜。彼佛世尊如
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般涅槃後。六十一劫
中空過無佛。即彼佛剎所說實諦。如此處言
苦聖諦者。彼處即言烏奢羅迦聖實諦。若此
處言苦集聖諦者。彼處即言婆蘇妬毘耶若
女迦反聖實諦。若此處言苦滅聖實諦者。彼處
即言叉耶何利他那聖實諦。如此處言苦滅
道行聖實諦者。彼處即言阿訶囉佛地垢聖
實諦。阿難。此等四種聖實諦。我說彼聖諦。彼
說我聖諦。譬如我與汝對面共坐各各相知。
汝今知我我亦知汝。彼亦如是。彼亦知我我
亦知彼。如我念彼如彼念我。阿難。我若一劫
若百劫。若千劫若百千劫。若百千俱致劫。若
復過彼無量諸世界。一切世界之數。及以無
量無邊若干諸佛。佛悉能知。佛眼無礙佛智
無礙。於彼之處。如來入涅槃者。尚不可盡。阿
難。如來有如是智。不可思議無有邊際。阿
難。我今當說是義。為證知此故。阿難。所言風
風者。有諸比丘欲有風者。為彼等故方便而
說此義。以是義故。當成就如是大智。此方便
為名字。若如是者。大智當不成就。阿難。若
以世間語言故說般涅槃。我如是說時過百
千俱致劫說復過於彼。阿難。汝等當取實義。
於實義中當勤方便。莫為文字莊嚴。莫共諍
鬪。莫共相競言。相諍競者皆是風也。凡有
怨讎皆從競起。為諍競者無有盡邊。凡所諍
競。皆令墮戒令墮三昧令墮智慧。阿難。如來
涅槃之後當來之世。多有諸法師等。彼自欲
風謗教師法。彼等癡人。縛在於彼色渴愛中。
[016-0819c]
於聲香味觸法渴愛之中。為欲風所縛。阿難。
住渴愛中。以欲縛故當向地獄。為食因緣多
作種種妄語。阿難。此食名破論師。名從風起。
名為維陀義。名怨讎本根也。


復有別四種食。和合為食闇為食災怪為食
業果報為食。是故眾生得住壽命。言和合食
者處處和合。言闇食者所謂聲鳴。言災怪食
者。若不捨無明何者不捨。無明謂住處不和
合。何者是業報食。若未來處中欲求果報。求
果報者當無有施。以此諍鬪。當名執著富伽
羅者。是等癡人當名增上作。


復有別四種食。如法所得為食。施物為食。施
法是為食梵本脫一種食此等四種是名為食。彼四種
食中。法施為最為勝為精為妙為無上為上
上。何故言法施為食。為不生貪性故法施為
食。為不罵辱故法施為食。何者為不貪性。言
不貪性者。是不罵辱。言不貪性者。是無所求。
言不貪性者。於甚深諸修多羅如實所說捨
離非法。不欲非法逼切於他。言不罵辱者。不
罵辱佛菩提。亦不誹謗云何不罵辱不誹謗。
如所聞法隨順受持。精細非不精細。為自降
伏故為自寂靜故。自般涅槃故比丘有十種
事故。如是修多羅罵毀誹謗。何等為十自言
我是多聞。我未曾聞如是等修多羅。彼作是
言。此從誰來此非佛說。我是持法人。我本於
先不聞是等。彼以多聞慢故。當誹謗此修多
羅。復次阿難。雖復比丘不住如是多聞慢中。
但彼和上阿闍梨等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久
行梵行。我等未曾聞此。彼從聞已還作是說。
[016-0820a]
復次阿難。比丘不以多聞故住於我慢。亦不
隨和上阿闍梨意故住於我慢。但彼朋友
所共事者。彼有多聞。或彼朋友和上阿闍
梨。亦復當有多聞。久行梵行多人所讚亦有
多人讚彼名聞。然彼等作如是言。此非教師
所說。於彼之中我等不信。彼不信樂故不生
希有。作如是言。我等當作如是如尊者教。於
彼時間當所尊重者。彼命終已生驢胎中。於
彼之中。魔王波旬作勤方便願作助護。願諸
婆羅門長者居士。為彼沙門造立寺舍。彼造
立已。彼等當得供養飲食。阿難。彼中所有和
上阿闍梨尊重之者命終生驢胎者。令彼
負重鞭杖捶打。背負世間種種財具造立寺
舍。阿難。有是因緣。於彼時間受驢報者。遍滿
寺舍。阿難。於彼時間諸俗人輩作如是念。我
已造寺。我今已與世間果報。我今已與世間
負乘財物果報。今復應與守護之者。即於彼
寺境界之中不遠之處。於一界中。於一寺內。
施與女人及諸丈夫。供養僧故。阿難。於彼之
時有諸癡人。穢濁污染沙門法者。當作是念
今日檀主已與我等寺舍。供給供養眾僧已
與奴婢。今者彼等皆悉由我。我於今者應取
此已。隨我所用行非梵行。遂向彼邊作如是
語。我已得汝。汝是我物。我所語者隨我意
不。時彼婦人而作是言。如尊者意當作如是。
如汝所言我不敢違隨爾心想。阿難。如是次
第。彼等癡人於彼時中。當有隨順滑利而行
違背禁戒。於下賤中隨順而行。是等即於彼
處而作僧奴。或有即住彼中作比丘身供養
[016-0820b]
眾僧。如彼昔日奴婢供彼。亦不悔彼下賤等
事。彼等命終已生驢胎中為他作乘。如彼過
去他與作乘。阿難。汝可觀察。於彼時中當尊
重者。和上阿闍梨。還復為彼而作驢身。極
負重檐以杖拷打。彼等捨驢身已。當生阿鼻
大地獄中。阿難。此等誹謗。從和上阿闍梨
相傅教來。各各相承。或從寺主知事。各各
相承。當作增長滿地獄事。復次阿難。是魔波
旬。於諸比丘作是住持。願此等修多羅不作
光顯。若有於中勤求方便。雖初勤求後還退
失不復勤進。初安置已彼不安置。初勤方便
於後當行。欲向他國。或有病患。或多事業。彼
以念諸業故損失正念。初正行已後不正行。
初發趣已後不發趣。既安置已還不安置。我
當欲信還復不信。於如此等修多羅處。當欲
勤求作究竟業行。即於是處心生厭離。生厭
離已求餘業行。彼等被魔作是住持。以住持
故而生瞋恚。生瞋恚已。復當誹謗如是修多
羅。阿難。誹謗法者最為大惡。阿難。是故我告
汝我勅汝等。若有智慧正梵行者。為求此等
諸修多羅故。或應當行若一由旬。若百由旬。
若千由旬。若百千俱致由旬。何以故。阿難。假
使於一切處有極苦惱。亦應當行。為欲求此
陀羅尼法本故。阿難。如來手者。所謂此陀羅
尼法本是。阿難。正法手者所謂此陀羅尼法
本是。阿難。正法意者。所謂此陀羅尼法本是。
阿難。言世父世父者。此陀羅尼法本是。言世
間世間者。其智慧人。凡所求者皆悉得之。故
不誹謗。所言智者。若能求此陀羅尼法本。是
[016-0820c]
名智者。此陀羅尼法本為於智者。阿難若人
發心求此修多羅法本故。於彼時中有障礙
者。阿難。於彼時中決作是念。今此障礙是
魔事也。此是魔業所起。阿難。以魔業故。於未
來世諸比丘等。當有誹謗如是修多羅。阿難。
於後當來五百歲中正法滅時。此陀羅尼法
本於彼北方出現於世。還復速滅。有一比丘
意欲修習。自餘諸比丘。初欲修習此修多羅。
彼於後時復不修習。阿難。為此陀羅尼法本
最後之時當有誹謗。阿難。若有諸比丘等。此
修多羅至彼手者。或復耳聞。彼等來世當得
作佛。如來已知。彼等已成就具足種諸善根。
阿難。彼智者。於彼時中應作是念願種善根。
發是心已當得涅槃。阿難。於彼智者正梵行
者。我付囑此陀羅尼法本。阿難。於彼時間有
諸比丘。多求利養及與名聞。以念利養及名
聞故。彼等勤求利養及與名聞。聞此修多羅
已。而生疑悔復生疑惑。彼等以墮疑惑中具
足不信。不信滿故即不受持。何以故。阿難。於
彼時中諸比丘輩。多有愚癡少有意欲。如於
今時諸比丘輩。若晝若夜意樂經行。即於彼
時飽飲食已。於床睡眠乃至日沒。彼等比丘。
以被大小便逼切急故。從重睡眠於床起已
方大小便。大小便已還詣床臥。設當睡覺。
彼等當作滑利言話談說國事。論其利養。說
其男子婦人之事。唯當愛樂種種言談。亦當
不念如法談話。猶如劫賊群隊之話。當話戰
鬪村落城邑。市肆飲食。衣服香鬘婦人婬女。
而作雜話。防邏鎮戍話。世間處及話自身。如
[016-0821a]
是等種種所不應話而作話也。從初夜話意
專樂已方取睡眠。以身重故。或復展轉懶墮
纏身。以長夜中。於深夜中還復睡眠以展脚
足。乃至第三更至於後夜。彼於爾時從睡覺
已依倚俗家。為諸分別之所齩噉。應從此處
當至某處。應從某處還至此處。從彼處所應
將某物。彼等以求果報故。於日初分中。當入
村落城邑王家市肆等處。彼等入已。於彼多
種不精之處。作犯戒已更復於彼。不生止
心而出去也。阿難。於彼時中俗人白衣尚不
如是。於諸欲中而重貪求。彼癡人輩作如是
言。我是沙門釋種之子。作如是知彼等癡人
至寺內已。晝夜常作是非善事。彼等癡人當
復何用。如是等修多羅及正思處。若如來今
者。說三種業所有讚歎。彼等癡人於彼時中。
捨此三業皆已遠離。於三業中作勤方便求
美飲食。床上臥眠大小便業等。此三業者。所
有眷屬彼共親近已。皆悉當墮地獄。阿難。汝
諦觀。彼諸癡丈夫懈怠懶惰故。如是等諸修
多羅文句如來所說當不受持。亦不勤求亦
不意樂。誰是陀羅尼法本所為。不知此義。阿
難。譬如有人無力少力無護助者。亦無朋友
無子無婦無倚著處無有飲食。苦惱壽命。彼
至空閑阿蘭若處。為求食故負極重物。彼求
物時。忽然遇值三種大藏諸寶悉滿。彼既見
已生大恐怖。捨彼重擔即背馳走。時復迴
顧向後觀察。觀已復觀作如是念。莫復有人
欲來害我。阿難。於汝意云何。彼癡丈夫得彼
大藏。而更背走得為善不。阿難白言。不也世
[016-0821b]
尊。佛復告言。如是如是。阿難。於彼時中諸
比丘等。聞如是諸修多羅已。捨已背走生大
恐怖。當得墮落於大墮中。若諸比丘作是方
便。勤求如是修多羅者。於彼之處不生淨信。
當不用心。彼等見已。當作惡意欲作害想。亦
復不作勤劬。不設最勝所須鋪具。亦不與彼
勝好衣服飲食湯藥等。及隨時怛鉢那[麩-夫+少]漿
或復別與羹飲漿水。彼逼切已。當速捨背遠
離而去。見彼去已當生歡喜。默然而住復作
是言。汝一去已願更莫來。阿難。如來見此義
故。為彼智者諸善丈夫。當付囑如此陀羅尼
法本。乃至令不滅沒故。阿難。此法品名勝大
將。若有比丘。於此法本中觀察者。勤劬者。彼
當印護守護此修多羅法本故。當得千偈陀
羅尼之所利益。阿難。於此品中無穢濁偈。應
如是知。阿難。應莫生恐怖。如被杖捶當應忍
受。勿生惱悔。


阿難。我念往昔。於彼時中有一如來阿羅呵
三藐三佛陀。名曰寂行。然彼寂行如來應正
遍知涅槃之後。有一比丘名勝身分。彼人受
持此陀羅尼法本。具足無缺。時有一王名曰
勝然。彼勝王從他人聞。有一比丘名勝身分。
有陀羅尼法本具足受持。聞如來所說。當能
增長般若。我於今者應當往求。爾時勝王遂
即向彼勝身分比丘之所。到已頂禮其足。而
白彼言。尊者。我聞大德有陀羅尼法本具足
受持。若尊者不惓我欲諮問。阿難。時彼比
丘為彼勝王說此陀羅尼法本。於彼會中。五
百眾生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爾時
[016-0821c]
勝王即發無上菩提之心。從彼聞已即施比
丘六萬具衣及四種兵力。於彼比丘兩手接
足布身頂禮而作是言。善哉尊者。於彼時中
有八萬四千諸眾生等。見彼勝王布身頂禮。
彼等亦皆布身頂禮。咸作是言。善哉尊者。為
王說陀羅尼法本。願莫停住。於上虛空復有
八十百千諸天。復作是言。尊者大德。願為
勝王說是陀羅尼法本。莫暫停住。時有一魔
名曰怖畏。即作是念。此陀羅尼法本。若當
至彼多人之所。此即不善。我於今者應當住
持此比丘身。尋即住持彼比丘身。爾時勝王
及四兵力。并彼八萬四千諸眾。及彼無量百
千諸天。即於晝夜伏地不起。慇懃請之。然彼
比丘不許為說。爾時勝王過晝夜已即作是
念。如我今者。應當如是如是承事。今此比丘
儻能與我此陀羅尼法本。爾時恐怖魔王知
彼勝王心所思念。知已還作如是之願。我今
亦當不捨此比丘身。恐畏與此陀羅尼法本。
爾時勝王從伏而起捫面及膝。歸命頂禮彼
比丘足。圍繞三匝合十指掌在比丘前。及八
萬四千眾生之類亦復如是。從伏而起捫面
及膝。合十指掌頂禮彼比丘足。圍繞三匝合
十指掌却住一面。


爾時勝王合掌已。白彼比丘而作是言。尊者。
我於今日更白尊者。為攝受我故。受此夏中
四月日請。彼以魔王住持力故不許受請。時
彼比丘王三請已亦復不許。時王向彼而問
之曰。尊者。今欲詣何方所。我等隨尊至於
彼處。即報彼言。隨我所之當有樂處。阿難。爾
[016-0822a]
時勝王即作是念。我若於彼比丘之所逼問
至三。今者欲往何所坐夏。若逼切已或有是
處。儻不與我共相見也。我應今者私令訪察。
隨在何處我應詣彼。爾時勝王共彼八萬四
千眾生。頂禮彼足圍繞彼比丘三匝已。而白
彼言。尊者。隨意所須。我等皆為給侍供奉。作
是語已。合十指掌背面而去。離於比丘眼所
不見。彼既去已。勅令安置二十丈夫。隨所
去處必奏我知。乃至彼比丘。住於彼處若干
時節。彼王四部兵馬勢力往至彼處。見彼比
丘乃與羹食。時彼比丘即從彼處。不諮彼王
移徙而去。至二十由旬外。非勝王境而夏安
居。爾時彼王守護比丘。彼諸人輩見彼比丘
去已。速報王知。彼王聞已。共四部眾兵馬
勢力還至彼處。供養比丘經夏四月。然彼比
丘雖得王供。猶不為王說佛所說。乃至四句
偈等。雖復如此王心不異。唯於內心常作是
念。今日應說明日應說。今者應當作如是耶。
今者應當與如是耶。彼王既見過四月已。白
比丘言。尊者。豈不憐納我等。彼即答言。我於
今者不能與汝應汝所作隨汝意作。爾時彼
王白比丘言。隨尊者心安隱我住。爾時勝王
復作是念。我於俗法已作供養。我今應當於
比丘所捨家出家。為此陀羅尼法本故。即白
比丘。尊者。我今意欲為此陀羅尼法本棄捐
王位捨家出家。此陀羅尼世間希有。我念意
樂受持讀誦。爾時彼比丘默然而住。王復白
言。尊者。有何意故而默然也。彼復白言。我於
今日不逼尊者。令決與我如是法施世間富
[016-0822b]
伽羅希有事也。尊者。我意如是。願仁家內為
受我食。彼答之曰。若爾之者隨汝意作。爾時
勝王復作是念。我於今者。應自將此比丘而
去。於白法中多障礙故。爾時彼王與四兵眾
勢力。圍遶比丘置令在前。漸漸次第至己宮
殿。至宮殿已恭敬尊重。以諸飲食供養彼已。
集諸宮內諸婇女等。作如是言。慎莫放逸。當
習善法。我於今者。此比丘邊捨家出家。時
彼勝王作是語已。爾時彼處上虛空中。無量
諸天千數眾等即稱。善哉善哉。汝善丈夫。如
是應當修習善法。說是語已。彼婇女眾即大
悲哭。咸作是言。仁既出家。我等今日亦隨出
家。所隨眷屬諸童子等。亦復皆作如是言曰。
我等亦復隨父出家。諸臣百官亦作是言。我
等今者隨王出家。時彼勝王身有一息童子。
名曰勝持。彼作是言。我不出家。當用出家
竟作何事。我今當知。王之庫藏建立王事。爾
時勝王及以八萬四千眾捨家出家。出家已
如是承事彼之比丘。行坐之中如是供養。方
始為說陀羅尼法本。時彼勝王既出家已。爾
時怖魔哭泣悶絕背之而去。阿難。汝莫疑惑。
爾時彼王名曰勝者。為此陀羅尼法本因緣
故。捨愛妻子及其王位。供給承事彼之比丘
種種供具。調伏彼魔。未證菩提。為菩提故出
生精進。求佛勝法及菩提分。豈異人乎。阿
難。汝莫作異見。何以故。爾時彼王名曰勝者。
我身是也。時彼比丘者。於今現在。名曰薩波
達多隋言蛇德是也。於彼之時所有魔王名恐怖
者。彼即魔王波旬是也。而於彼時彼勝王息
[016-0822c]
名勝持者。而不出家受王位者。彼難陀比丘
是也。難陀比丘於彼時間恒請我等。施諸飲
食衣服臥具種種等物。皆悉與之。請已皆悉
供奉所須。我於爾時為彼八萬四千諸眾生
輩。為讀誦陀羅尼法本故。讀誦陀羅尼法本
時。彼所聞者。彼等皆悉發心作願。願同菩薩
所生之處。我等亦願於彼中生。若仁當證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願我等輩。亦為仁者
作其眷屬。阿難。我之所有此一千二百五十
諸比丘等。於彼之時此等是也。在彼八萬四
千眾生之數。所有現在瞿多彌等五百比丘
尼者。當知彼時勝王宮內諸婇女輩是也。彼
時所有自餘諸眾生輩。四部兵馬勢力者。今
如來於摩伽陀國中所有人輩調伏者是也。
及伊羅鉢龍王并諸眷屬詣我所時調伏者
是。及上天時所有眾生彼等是也。自餘所有
眾生。如來現在說法令得解脫。彼皆證法及
得果者得信利者是也。如來世尊一切皆知。
往昔已曾供養諸佛。若有於未來世後五百
年中。諸比丘輩心意憙樂如是甚深修多羅
者。彼等爾時一切為勝王子孫次第是也。何
以故。阿難。彼時勝王於金葉上抄寫此陀羅
尼法本。置於眾寶篋藏。是法本王祕藏中。
若當有次第相承王位。得聞此已當種善根。
如是次第有八萬四千諸王。從祕藏中出此
陀羅尼法本已。受持讀誦。如來滅後藉彼善
根。於後五百歲中。以無餘涅槃中當般涅槃。
一切所有發菩提心者。彼等往昔因陀羅尼
法本。修諸善根因緣力故。彼於後時還復發
[016-0823a]
心。於彼之時如來世尊亦曾念我。彼慈行者。
從久遠來已攝我等。阿難。應當精勤莫捨重
擔。阿難。應當學我往昔之行。為欲受持佛正
法故。阿難。如是學者當有是食。欲求白法
不得虛誑。阿難。無有彼法可虛誑者。若黑若
白。我已往昔行極苦行證佛菩提。唯為汝等。
應廣受持莫令後悔。如是名為真實食者。莫
墮懈怠放逸之中。阿難。如來所說食之事者。
是為欲也。欲為一切諸法根本。是故如來所
說法者。名為食也。阿難。誰有如是法者。彼則
無有具足違背之事。彼當欲斷違背事故。


復有四種食。於真實中違行為食。離師宿住
無所依止為食。毀謗和上為食。破戒者作布
薩業為食。於彼中何者為破戒。有十種破戒。
何等為十。殺生是為破戒。凡所作業念護諸
有。是為破戒。其心一向決定缺少。是為犯戒。
一向起誹謗諍鬪。是為破戒。一向於戒磨觸
初不了知。後則分別憶追來果。是為破戒。一
向決定污比丘尼。是為破戒。一向決定有其
諂曲。是為破戒。一向決定偷奪物利及與根
本。一向舞戲及造賊行。是為破戒。一向決
定烏羅羅耶。是為破戒烏羅羅耶者謂一向念種種戲樂一向
決定謨陀茶磨。是為破戒謂一向作樂遊戲也一向決定
波𠻬彌囉伽。是為破戒謂處處求衣一向決定烏
迦邏哆毘奢囉。是為破戒謂一向執著外道心廣邊作之一向
求覓種種雜物。是為破戒。此等十種為破戒。
佛告阿難。何者是無諍義。言無諍義者。是
名一業。是為一生。又無諍義者名為非義。
又無諍義者。名破諸有胎。於上行趣復有一
[016-0823b]
向五種破戒。何等為五。殺母殺父剎阿羅漢
破和合僧於如來所惡心出血。此等為五。一
向破戒。爾時世尊作是語已。長老阿難白佛
言。世尊。若爾此五破戒十種破戒。世尊。有何
等異有何勝劣有何差別。何緣是等名為無
間。彼不得名也。佛言。阿難。如來若說十五種
皆無間者。如來則不付囑教招令尊重父母。
亦不付囑令使恭敬諸阿羅漢及諸眾僧。亦
不付囑供養如來。此五種付囑中。如來付囑
何者。所謂父母非諸羅漢。亦非眾僧。亦非如
來。所以者何。夫僧者不可破壞。眾僧牢固
不動而住。其阿羅漢自身已作歸依之處。其
如來者。為一切世間之所親友。復次阿難。但
如此等名為重法。於彼之所應作尊重。復次
言破僧者。謂破戒已毀謗佛所教戒。彼名為
破僧也。以評論故名為僧也。彼等人輩。於評
論處不攝是數。故非僧也。彼等破戒何者不
攝僧。謂若有犯處若不犯處。而不能知故。彼
自念言。我住沙門法也。如是思已亦不知念
我如斬首。忽復值遇多聞之人巧知律者。方
知自身狀如斬首。彼等在空閑處毀訾自身。
嗚呼我身嗚呼我身失於善行。非正師非正
和上非正朋友。是惡知識。嗚呼法王之教既
值遇已。當復斷絕。夫違背破壞。此是我破此
是我壞。我於此處當無救護。我於今者當趣
何方。有能散壞憂愁箭處。在空閑時作如是
言。嗚呼佛陀善教說者。嗚呼達摩厭離欲者。
嗚呼僧伽善住諸行中者。我今已缺諸佛戒
行。我今已少諸三昧行。我今已缺佛之智慧。
[016-0823c]
我今已缺佛身解脫。我已缺少解脫知見。我
已現前惡處遊行。善行中今已閉塞。我當必
死。我當無有。我當不渡諸有流轉。我今當
聞不甜美聲。墮地獄已我身當然。被獄卒逼
我時叫喚當馳何方。誰當與我無恐無畏。誰
信者邊受取飲食。彼等在我前手執杖棒。我
當求及誰。當瞻仰誰。若復獄卒若狗若烏若
鐵[口*隹/乃]口若執鉗者。我所走處隨其方面唯見
恐怖。見蘭若者當作如是言。嗚呼此為快樂。
而在空閑阿蘭若處。無所悕望而住。其無心
患。亦無身病。我等今者無一吉祥。我今少福。
如我今者。共諸俗人受用產業隨宜活命。為
佛出家應當欲樂沙門信法。今值破戒丈夫
富伽羅輩。我若親近入持戒眾。於彼之處當
被憎厭當被分別。若我彼處住宿之者。濡善
比丘當見我已。當觀察我。當瞻視我。此從何
也。此是誰許。此是誰也。或時持戒或時破戒。
我當彼時被他瞻視。我時慚愧卑下羞恥。我
時儜弱在彼輩前。我不娛樂背面而迴。譬如
鵂猴於日出時從窠張口觀察四方。此無烏
也。彼時夜出從夜出已。所應見者彼不能見。
唯見大山往詣彼處。如是去來遂便夜盡。時
鵂猴還未至窠中。然彼復有若烏若鷹若鷂
趁逐飛走。彼恐怖已還求闇處。復觀諸處。大
恐怖已瞻烏群隊。如是如是。破戒比丘如彼
鵂猴。若在沙門眾僧之中共布薩業。若沙門
業各各議論。無俗人故。彼破戒者生大怖畏。
恐被驅逐畏人言道。是人在彼比丘眾中。彼
問夏臘不道多少。亦不問他不觀他面。低
[016-0824a]
頭視地而在彼坐。若彼應說我報何言。當何
所作也。比丘散已彼隨後行。恐我出時有所
言語。如是破戒比丘於彼時中。從說欲中出
已觀察四方。譬如殊迦薄迦多囉在稠鬧處
宿。其若見濡弱比丘。彼如是說。今此比丘如
是。彼中諸長老輩不得信彼。是人知已觀比
丘眾。於此之中是誰我例。誰與我等有如是
者。我當依住。彼當住於此。若復不得如是之
者。彼恐諸比丘逼切於己。向非道去。而彼之
處。無有言道者無有說者。汝當如是彼當如
是。阿難。此是破戒比丘名如虱也。如飲殺毒
飲。何以故。譬如將殺者。最後與食。最後與
飲。最後戴鬘。最後鼓聲。如是如是。破戒比
丘而信處受食而食。如是如是。如最後受
食。亦於後聞佛之音聲。後聞法聲。後聞僧聲。
後得人間住處。此處捨身當墮阿鼻地獄。阿
難。是故我語汝我告汝。此所作業具足成就
一向行處。阿難。如彼之食攝出家者。必應至
彼阿鼻地獄。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