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176 佛說德護長者經-隋-那連提耶舍 (TKD)


[11-0405a]
佛說德護長者經卷上敢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舎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舎城耆闍崛
山中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大
菩薩衆五百人倶各従佛刹而來集
會得無所有无作行神通得幻生神
通得清淨離塵信心成就得無障㝵
聞生得深入一切相如幻得如影身
遍現一切佛刹得如響聲能持法輪
得如夢智隨順見一切世界得能隨
順阿僧祗如來行處得无障無㝵大
智境界
其名曰清淨辯才菩薩放光焰菩薩
端嚴藏菩薩無量光菩薩雜藏菩薩
不定住佛刹菩薩說佛法丈夫月菩
薩陀羅尼善根成住菩薩毗盧遮那
差別藏菩薩如是等五百大菩薩倶
一一菩薩各有阿僧祗菩薩以爲眷
屬爾時天龍夜义揵闥婆阿修羅迦
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沙門婆羅
門刹利長者居士及諸小王種種外
[11-0405b]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二張敢道信
心清淨尊重恭敬讃嘆如來多以上
妙衣服飮食臥具湯藥種種供養供
養如來佛以慈心爲欲利益諸衆生
故受彼供養非爲貪故何以故一切
福田中佛田最勝如來具足無量定
无量慧無量解脫无量解脫知見如
虛空無邊法界无邊五分法身亦復
無邊能捨施者増大功德成就不可
思議果報又是一切世間導師善能
導一切衆生令不捨佛法樂福德
者爲作无盡福田於一切衆生行平
等慈於一切智得解脫自在時諸外
道遮羅迦波利婆闍迦等一切外道
遠離信心但生貪欲又以不得恭敬
供養尊重讃嘆衣服飮食臥具湯藥
而生嫉妬見佛相好端嚴多有徒衆
眷屬諸外道等無如是事而生嫉妬
見佛具四辯才能說諸法自無辯才
而生嫉妬見佛大得利養自不得故
誹謗於佛作大惡名見佛威德尊重
見者悚懼如大國王自無威德故生
誹謗見佛具足内外功德三十二相
一切種智衆生愛樂自无此事
[11-0405c]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三張敢而生
誹謗見佛具足神通智慧隱顯自在
變現無㝵一身爲多多身爲一身力
自在乃至梵世善知過去未來一切
業報差別之相善知現在衆生心行
如應說法貪欲多者爲說不淨觀法
瞋恚多者爲說慈悲觀法愚癡多者
爲說因緣觀法衆生信受遠離貪欲
瞋恚愚癡諸外道等无如是事而生
嫉妬爲作惡名見佛具足四無所畏
大師子吼決定能說若如是者得沙
門果不如是者无沙門果諸外道等
無實知見顚倒謬說故生誹謗見佛
具足大慈大悲憐愍一切於諸衆生
而得自在如觀掌中菴摩勒果自無
此事而生誹謗見佛多得供養尊重
讃嘆天人欽仰不得如是具足供養
心生嫉妬爲作惡名見佛如是種種
功德具不可壞自不具故而生嫉妬
誹謗如來彼諸外道過去福盡新福
不生入於惡見曠野稠林譬如有人
入大曠野迷失正道不能得出彼諸
外道亦復如是離於智慧於諸惡見
不能得出不信正法不供養僧
[11-0406a]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四張敢
失於善根生種種惡見有所言說悉
皆顚倒不信業報不知十二因緣等
法行惡見稠林非眞實道於諸法中
如生盲人時諸外道六師眷屬及裸
形外道等悉皆聚集詣論議堂而共
議言瞿曇沙門昔未出時未見大沙
門時此閻浮提一切人民悉歸屬我
信伏我法隨我所欲瞿曇出世一切
人民捨我等法不復供給衣服飮食
臥具湯藥亦不恭敬尊重讃嘆不受
我語我等今者當設何計復更議言
瞿曇沙門雖復具足福德智慧能化
央伽摩陀羅國一切人民悉令歸化
而不能化彼之德護長者一切此王
舎城惟彼長者不信瞿曇獨受我法
供養恭敬尊重讃嘆布施我等衣服
飮食惟屬我等尼犍陀若提子末伽
利拘舎梨子般浮多迦旃延刪闍耶
毗羅坻子阿支羅翅舎甘婆羅富蘭
那迦葉等大衆之師諸餘沙門及婆
羅門初亦未曾得至彼門我等徒衆
若至其家彼人能以誠心種種供養
彼人今日信根成就於我等所生勝
[11-0406b]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五張敢
信心深徹骨髓王舎城中國王大臣
刹利婆羅門及諸餘人無有如是堅
固信心沙門瞿曇及一切婆羅門諸
餘外道等亦无能壞彼人信心我等
於彼而得自在聞有所說必定信受
今者冝應徃至其家具以上事向其
人說復當教彼於七重門下各作火
坑其一一坑深沒七人滿中安置佉
他羅炭無煙之火以銅爲梁草土覆
上瞿曇將至當以水灑幷散諸華瞿
若蹈必當陷死若不死者復以毒
藥置飮食中與之令食作是事巳遣
請瞿曇就家飮食瞿曇若是一切智
者必不受請不爲火毒之所燒害若
其非者受請无疑時諸外道作是諸
巳卽共發徃至王舎城到於德護大
長者家至其家巳便一向立是時長
者見諸外道心大歡喜踊躍無量就
彼作礼旣頂礼巳廣爲處處安置狀
鋪勸令就坐旣就坐巳合掌曲躬作
如是言我常思念今忽逢遇善哉善
哉天念我故令諸導師諸大德等悉
來集會爲作福田爾時長者見諸外
[11-0406c]
德護長者經卷上第含張敢道
悉皆坐巳次第行水安置器皿設種
種食食巳洗竟是時長者於大外道
牀前別安小座而坐時諸外道盧竭
多蜜多尼延咃等一切外道旣見長
者安坐巳定作如是言大長者我等
本於大議論堂聚集之時先有如是
籌量瞿曇沙門未出之時未見大沙
門時一切閻浮提十六大國央伽摩
陀羅等悉皆屬我隨意自在信受我
語恭敬供養尊重讃嘆供給衣食臥
具湯藥自彼出來惟信彼法弃捨我
等不復尊重恭敬供養亦不供給衣
食臥具湯藥十六大國央伽摩陀羅
等悉爲瞿曇之所統領惟汝一人是
我檀越信受我語瞿曇沙門種種方
便不能破壞令汝信受央伽摩陀羅
等十六大國無有及汝信我語者一
切國人及大王等亦信汝語是故我
等生如是計共汝評章汝今信我我
亦信汝所有言論義无有二莫令漏
泄使外人知大長者汝今決定大湏
信用我等計挍可於汝家七重門
一一門内作大火坑各沒七人著
[11-0407a]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七張敢佉陀
羅炭無煙之火以銅爲梁遍敷豦篨
薄以土覆瞿曇將至以水灑上復散
好華瞿曇若過必當陷死若燒不死
復以毒藥安著食中作是事巳遣請
瞿曇彼若定是一切智者必不受請
非一切智受請无疑爾時長者聞六
師教心大歡喜嘆言善哉此計甚善
決適我願我今堪能種種備辦惟願
大師莫爲憂慮六師答言若如是者
今可速辦長者答言善哉如教事事
順従便當造作火坑毒食躬請瞿曇
我若不煞亦更無有能煞之者此計
甚要必果所願說此語巳歡喜踊躍
覆自思惟我師所說甚善甚善時諸
外道教長者巳各自慶辛昔來所說
今悉不違作是讃言我今教其捨離
善事造作惡業捨離无貪無瞋无癡
安置不忍貪瞋癡道非理之教尙能
隨順善哉長者大信我語發大喜聲
或歌或嘯各各辭退還其本處爾時
德護長者子名日月光年至十六形
貌端正人相第一身有二十八種大
丈夫相衆生見者觀無猒足巳
[11-0407b]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八張敢
曾供養過去諸佛殖諸德本於多佛
所聽受正法於八億佛所淨修梵行
聰慧利根勇猛堅固具足辯才質直
无僞心口相應得念佛三昧於諸佛
所常得喜心於正法中常得歡喜悦
樂之心心無怯弱得四辯才得不壞
信於諸法中心无疑網能以上妙衣
服飮食臥具湯藥供養衆僧善能說
法得陀羅尼得不退轉地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於菩提中得不可思議
身心於一切衆生中得大慈不壞
常勤教化一切衆生不退一切智願
能壞一切魔怨摧伏一切外道得智
慧方便得深智慧能捨如雲持戒清
淨忍辱如地精進堅固於一切法中
心不動乱能行智慧如實而見一切
諸法一切法中得法津澤以最勝信
心供養諸佛於佛種種功德悉生信
樂悲心清淨於一切衆生生憐愍心
信念堅固如金剛山不可傾動得不
忘念差別智慧能受一切法徹到彼
岸智慧了知一切佛法方便之行福
德善力不可沮壞住四辯才心無怯
[11-0407c]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九張敢弱於
父母所知恩報恩於一切佛法得最
勝心常爲衆生說佛功德若見若聞
諸佛神通心無厭足善能攝取諸智
慧者能說一切諸佛境界一切佛法
悉能講說是長者子成就如是等功
德如是等无量法器廣說無量嘆不
可盡是月光童子知父長者信受外
道欲害如來卽至母所白其母言母
今知不父心顚倒受外道教失於本
心於外道所得歡喜心深生敬信是
諸外道自造三惡道業亦令父作三
惡道業母今莫受父邪見語誹謗於
佛何以故佛出世難久遠刧來不可
値遇或一刧十刧千刧万刧乃至不
可說刧諸佛名字尙不可聞何況得
見佛能清淨諸衆生心具足神通智
慧了遠無有障㝵善能教化一切衆
生所行无㝵於三解脫佛最第一於
一念頃知一切法如來善住一切法
中如來能知一切衆生所生之處佛
眞實語爲諸衆生而作證明能除衆
生身心苦惱種種怨歒於諸境界無
所取著母當信佛莫信六師虛
[11-0408a]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十張敢
誑之語我敬母故爲報母恩奉上此
語何以故母懷我身滿足十月受大
苦惱生我身時半死半生絕而復蘇
我念此恩未曾辵忘設於无量百千
万刧亦不可報我心常願共母徃見
百万億那由他佛常願共母聽諸佛
法常願共母徃見一切菩薩行處常
願共母徃見一切菩薩淨佛法處常
願共母徃見一切不壞清淨信處常
願共母徃見一切作佛事處常願共
母徃見一切香華衣服臥具湯藥供
養佛法僧處常願共母徃見一切聖
人行法之處常願共母徃見一切信
根成就無有顚倒至涅槃處
爾時其母月雲告月光言善哉善哉
得聞汝說汝實大悲於父母所深生
憐愍開導善事如大導師汝亦如是
所說法者今悉信受我今爲自清淨
心故亦願安隱諸衆生故發菩提心
廣心上心無量心歡喜心生清淨心
於諸法中得无疑心不顚倒心具足
信心衆僧之中具有解脫解脫知見
能破一切煩惱諸結應當於彼生清
[11-0408b]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十一張敢
淨信供養恭敬佛德無量佛行无量
佛境界無量所說妙法亦復无量利
益衆生亦復無量如汝所說佛德无
邊我今無智說佛功德月光我常信
佛不生惡心汝不能具盡眞是我大
善知識能爲我說佛无量德於無量
千万阿僧祗刧說佛功德无有厭足
不得邊際爾時月雲爲子說偈
無量百千万億刧佛名難聞况得見
汝能於佛生勝信如是信心實難得
我今信佛无量德不可得聞况眼見
汝今來生在我家我今見汝如導師
能使我心清淨信不可思議諸佛法
汝今猶如我父母亦如諸佛生我家
譬如父母將子去得至諸佛無漏處
我等无量千万刧不能報汝今日恩
汝眞是我善知識世世常爲清淨導
令我安住最勝念決定信佛無有疑
永得出於三惡趣常得安住人天道
非惟是我善知識亦是衆生善知識
尙欲度脫他衆生况復眷屬親父母
能令合家諸眷屬破壞一切諸怨結
亦復遠離三惡趣超出住於天人道
[11-0408c]
德護長者經卷上第十二張敢惠全
佛出世間甚爲難經於無量百千刧
汝今能來生我家希有難値亦如是
汝今眞是大丈夫善能巧說微妙法
汝今眞是諸佛子於佛常生歡喜信
誰今與我難得兒今乃來生在我家
我子月光甚希有常能讃嘆一切佛
爾時德護長者家内眷屬一千婇女
聞月雲夫人及月光童子說是偈巳
皆大歡喜踊躍無量同聲讃言善哉
善哉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月光福伽
羅數生我家此丈夫者尙難得聞何
况得見是人隨所生處或閻浮提城
邑聚落若有見聞親近供養共坐共
語永離惡道何况生在家中而不利
益父母親屬令離惡道
爾時德護長者送外道巳便出王舎
城詣耆闍崛山躬徃請佛遥見世尊
相好莊嚴不可思議六根寂靜得最
勝陀摩他奢摩他得最勝第一陀摩
他奢摩他守護諸根如調大龍如大
池水清淨不濁放无量百千億那由
他光焰威德嚴儀難可覩覲見者歡
喜德護長者旣至佛所種種軟語共
[11-0409a]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十三張敢全
相勞問白佛言願佛及僧憐愍受我
明日供養佛知長者受化時至默然
受請長者知巳心生歡喜稽首辭退
下耆闍崛山入王舎城至六師家到
巳作如是言沙門瞿曇及諸徒衆巳
受我請以是得知非一切智諸外道
等聞是語巳心生歡喜倍増踊躍慶
頼无量喜滿身心語長者言今可還
家速辦所設火坑毒食如上所說令
遂所志
爾時長者卽便還家勅語家人營辦
斯事時子月光見父興心造作惡事
心生憂悴而諌父言此事不吉莫於
佛所起不善業何以故諸佛難壞故
一切天人龍及鬼神若於如來起惡
逆者無能破壞一切刀劒不能傷毀
一切猛火不能燒害設地獄火燒之
不暖况人火耶如刧盡時七日並現
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盛火燒至梵天
及鐵圍山尙不能燒佛之一衣况欲
以此微小火坑燒害如來无有是處
設霹靂火如湏彌山尙不能至如來
行跡四威儀處况此火坑而能燒害
[11-0409b]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十四張敢
一切世間所有大毒如大海水佛能
消滅况以小毒雜置食中而能害佛
設使毒藥高如雪山佛眼視之自然
消滅况此毒食能有所害願父莫如
小人造諸惡業作遠佛因緣一切有
福德者方得親近願父莫於佛所而
生惡逆瞋害之心一切衆生心性清
淨莫起煩惱染濁汗心莫與外道共
爲一手勿以小芥比湏彌山牛跡之
水同於大海莫以蜘蛛小網欲遍虛
空莫以一塵之力欲動湏彌莫以斫
迦羅山内一毛孔莫以一沙欲令充
滿三千世界何以故佛智无量無障
㝵故出過一切世間㝵法故佛具十
力餘力不能壞故如來那羅延力一
切衆生作惡不能加害故如來堅固
不可沮壞如來常住住眞實除如來
無取一切法中離於取著如來於三
世中无所依止如來寂滅無有處所
如來最寂離諸惱熱如來寂滅於一
切衆得最第一如來无比過諸譬喻
如來三業隨智慧行如來清淨離塵
法行如來勇健破壞一切諸魔外道
[11-0409c]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十五張敢
如來辯才具无盡力如來善調能令
未調得調伏故如來善寂能令未寂
得寂滅故如來智水能灑衆生諸煩
惱故能令多煩惱者無煩惱故如來
於一切衆生中尊得一切智冠故如
來大雲能雨一切法雨不可盡故如
來能滿足一切衆生心行故如來得
不誑智能知衆生心行如應說法故
如來能開一切衆生過去善根行故
如來能滅一切衆生煩惱流故見如
來者觀无厭足故佛於一切菩薩中
無等等故如來能盡一切煩惱故如
來能斷一切煩惱瀑河故如來於一
切衆生大悲滿足能覆護故衆生見
者皆得安隱不空故如來善逝猶師
子王於諸世間無所畏故如來於一
切世間最上三世衆生不能染故一
切世間勢力自在不能壞故如來上
上窮盡一切法界法故如來寂滅離
戲論故如來一切知一切見能知過
去未來現在法故未得菩提先巳預
知成菩提時王舎城中有大長者名
爲德護以濁惡心欲作火坑毒食煞
[11-0410a]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十六張敢惠全
害如來亦知因此惡心因緣能得最
上清淨勝信捨離濁心如來於作惡
作善衆生皆能教化令作無上菩提
因緣願父放捨一切惡念毒害罪心
何以故譬如有人供養大地復有一
人燒斫大地於此二人等與利益無
所分別佛亦如是於供養者於打罵
者以本願故皆悉爲作得道因緣是
故如來爲一切衆生種善根本於一
切福田最上第一若有供養佛者於
三界中必定能出佛是一切衆生大
善知識父今於佛生惡心者爲失自
身爲燒自身趣向地獄受諸苦惱然
如來身不可毀壞一切外道及諸衆
生亦不能壞何以故如來巳離三毒
猛火於无明中巳得解脫得三世智
能知衆生過去現在離一切罪得一
切福成就一切諸善根本是故父應
深生信樂莫於如來起怨家想莫受
外道愚癡所說遠離於佛莫於佛所
生惡逆心莫生怨心莫於如來善知
識所生惡害心墮落三塗後當悔恨
爾時德護長者告月光言若如汝所
[11-0410b]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十七張敢
說佛有無量功德是一切智知他心
者我以惡心作火坑毒食何故不知
而受我請
爾時月光白其父言佛實一切知實
一切見悉見悉知父所有惡心亦知
因此惡心而得調伏佛智慧最大智
慧自在覺知具足爲欲除滅父惡心
故今受父請非爲食故父當念佛大
莊嚴念佛大神通佛大慈悲爲欲令
父惡心濁心得解脫故而來至此欲
令惡攀緣者作善根故爲欲令身作
解脫故得調伏故欲令闇心作明心
故欲令黑心作白心故欲令濁心作
淨心故以父信受外道惡濁令大清
淨故一切三界苦聚欲除去故父若
不信佛具種種大神變者明當自知
爾時德護長者過此夜巳至明清旦
遣使迎佛告言汝如我語白大沙門
供具巳辦當知是時爾時使人出王
舎城詣耆闍崛山到佛所巳白佛言
世尊德護長者供食巳辦願佛知時
爾時佛告諸比丘著衣持鉢徃於德
護大長者家受彼請食時諸比丘白
[11-0410c]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十八張敢惠全
佛言唯然受教便各還房著衣持鉢
至如來所各一面立爾時如來如大
師子王奮迅従其四牙一一牙放百
千億種種色光一一齒亦復如是兩
手兩臂兩肩及頂肉髻各放百千億
種種色光眉間白毫復放百千万那
由他種種色光舉身亦放无量百千
万那由他種種色光於胸德字復放
無量千万那由他種種色光従其臍
輪復放光明名破一切闇百千万那
由他種種光明而爲眷屬復以神力
出無量光其光遍照東方盡一切佛
刹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盡一切
佛刹光明遍照亦復如是
爾時東方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
佛國有世界名閻浮幢光彼土有佛
名日仁自在王多他阿伽度阿羅呵
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彼有菩薩名
湏彌光與阿僧祗眷屬圍遶復有一
万菩薩司号湏彌光皆共發引向娑
世界所經諸國興大寶雲雨種種
寶到耆闍崛山至於佛所頭面礼佛
爲見佛故爲恭敬供養故爲見月光
[11-0411a]
德護長者經卷上苐十九張敢惠全
童子故爲憐愍王舎城中德護長者
故來至佛所
爾時南方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
佛刹有佛國名火味佛号善住寶幢
王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現在說法彼佛刹中有菩薩名普德
光焰王復有一万菩薩同号普德光
焰王一一菩薩各與阿僧祗眷屬恭
敬圍遶皆共發引向娑婆世界所經
諸國放無量阿僧祗光明充滿世界
爲見佛故爲恭敬供養故爲見月光
童子故爲憐愍德護長者故來至佛所
爾時西方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
佛刹有佛世界名一切莊嚴佛号一
切普光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
佛陀今現在說法彼佛刹中有菩薩
名普焰雲王復有一万菩薩同号普
焰雲王一一菩薩各與阿僧祗菩薩
以爲眷屬恭敬圍遶向娑婆世界所
經諸國興雜寶華雲雨雜寶華出過
一切天人供養爲見佛故爲恭敬供
養故爲見月光童子故爲憐愍德護
長者故來至佛所尸利崛多者隋言德護
[11-0411b]
佛說德護長者經卷上
癸卯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11-0411c]
佛說德護長者經卷下敢隋
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舎譯爾時北方
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佛刹有
國土名曰炎光佛号德藏峯奮迅王
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
陀現在說法彼佛世界有菩薩名盧
舎那放大光明復有一万菩薩同号
盧舎那放大光明一一菩薩各與阿
僧祗菩薩以爲眷屬恭敬圍遶向娑
婆世界所經諸國放諸沉水清淨香
炎其香普熏各過十方諸佛世界十
阿僧祗倍遍滿世界出過一切天人
莊嚴爲見佛故爲供養故爲見月光
童子故爲愍德護長者故來至佛所
德護梵云尸利崛多爾時東北
方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佛刹有
佛世界名一切寶莊嚴佛号法自在
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
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現在說法彼有菩薩名離障㝵神
通復有一万菩薩同号離障㝵各與
阿僧祗菩薩以爲眷屬恭
[11-0412a]
德護長者經卷下苐二張敢宗湛
敬圍遶向娑婆世界所經諸國以十
千萬刧清淨善根所成就聲讃嘆一
切諸佛興大法雲雨衆法雨至於佛
所爲見佛故爲供養故爲見月光童
子故爲愍德護長者故來至佛所
爾時東南方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等國土有世界名普莊嚴彼刹有佛
号離障㝵光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
天人師佛世尊現在說法彼有菩薩
名普光清淨月復有一万菩薩同号
普光清淨月一一菩薩各與百千万
菩薩以爲眷屬前後圍遶向娑婆世
界所經諸國放雜寶光明莊嚴色以
金寶鈴網彌覆充滿一切虛空其聲
微妙如百佛聲爲見佛故爲供養故
爲見月光童子故爲愍德護長者故
至佛所
爾時西南方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等國土有世界名金網覆彼世界有
佛号勝行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
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
人師佛世尊今現在說法彼有菩薩
[11-0412b]
德護長者經卷下苐三張敢宗湛
名軟聲自在復有一万菩薩同号軟
聲自在各與阿僧祗菩薩以爲眷屬
徃娑婆世界所經諸國興寶傘蓋雲
充滿虛空一一菩薩各將傘蓋一一
寶蓋以眞珠爲垂露清淨分明如佛
光明爲見佛故爲供養故爲見月光
童子故爲愍德護長者故來至佛所
爾時西北方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等佛刹有世界名日普入佛号無㝵
月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
間解无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今現在說法彼有菩薩名无量音
樂聲復有一万菩薩同号無量音樂
聲與无量阿僧祗菩薩以爲眷屬恭
敬圍遶向娑婆世界所經諸國一一
菩薩於一一毛孔
出阿僧祗音樂之聲歌頌一切佛法
爲見佛故爲供養故爲見月光童子
故爲愍德護長者故來至佛所
爾時下方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
佛刹有佛世界名寶蓮華善住佛号
一切衆生世燈如來應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
[11-0412c]
德護長者經卷下苐四張敢宗湛
天人師佛世尊彼有菩薩名普雲德
復有一万菩薩同号普雲德一一菩
薩各與阿僧祗菩薩以爲眷屬恭敬
圍遶向娑婆世界所經諸國興寶蓮
華雲雨種種無邊色華莊嚴阿僧祗
佛刹爲見佛故爲供養故爲見月光
童子故爲愍德護長者故來至佛所
爾時上方過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
佛刹有佛世界名雜華幢彼佛号日
雜寶奮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