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111 持世經-姚秦-鳩摩羅什 (TKD)


[10-0560b]
十二入品第四
佛告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知十
二入菩薩摩訶薩正觀擇十二入時
作是念眼中眼入不可得眼中眼入
無決定又眼入根本不可得何以故
眼入従衆緣生顚倒起以緣色故繫
在於色二法合故有因色有眼入因
色說眼入二法相依故說名眼色所
謂眼色色是眼入門與緣故眼是色
入門與見故是故說入以色緣故說
眼入以眼見故說色入伹以世諦故
說其實眼不依色色不依眼眼不依
眼色不依色伹従衆緣起色作緣故
說名眼入又従衆因緣起眼所知見相
故說名色入云何爲說隨世俗顚倒
法故說苐一義中眼入不可得色入
不可得智者求諸入不見有實入但
以凡夫顚倒相應以二相說是眼入
是色入是眼入是色入卽示虛妄入
欲令衆生如實知諸法實相故說是
[10-0560c]
持世經卷苐三苐二張萬
**諸入皆従衆因緣生顚倒相應行此
中諸入實相不可得何以故若眼入
若色入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眼
入色入亦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但
現在因緣知色故說眼入如凡夫所
行智者通達諸入皆是虛妄无所有
従憶想顚倒分別起知見非入是入
不說諸入性諸入無決定相但以衆
因緣生故說如來說是諸入知見相
所謂是諸入虛妄无所有屬諸因緣
顚倒相應行諸入無有作者无使作
者眼入不知不分別色入色入亦不
知不分別眼入二倶離相若法離相
此中不可分別說是入相皆従因緣
生如凡夫顚倒如賢聖所通達是眼
入色入無生无滅不來不法相眼不
知眼眼不分別眼色不知色色不
分別色何以故二倶空故二皆離
故眼不知眼性色亦不知色性眼色
皆無性无法此中無一決定相眼不
自作眼亦不自知色亦不自作色亦
不自知二倶无所有故眼不作是念
我是眼色亦不作是念我是色眼色
[10-0561a]
持世經卷苐三苐三張萬
性如幻性以虛妄假名故說是眼是
色諸菩薩摩訶薩觀擇眼入色入如
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亦如是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擇意入菩
薩摩訶薩觀擇意入時作是念意入
中意入不可得意無決定入相意入
无根本何以故意入卽是衆因緣生
従顚倒起繫法入緣二法和合能有
所作是意入因法入起因法入可分
別說是二相依意是法入處意是法
入門法入是意入門是故說名法入
緣法入門故說是意入示意相門故
說是法入以世諦故說其實意不依
法法不依意因緣生故以諸法爲緣
故說意入因緣生故示意相故說法
入隨世諦顚倒故說第一義中意入
不可得法入亦不可得智者求諸入
不見有實但凡夫顚倒相應以二相
說是意入是法入是意入法入虛妄
無所有如來如實通達故示是諸入
如是諸入従因緣生顚倒相應行此
中意入法入實不可得又意入法入
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間又意入非
[10-0561b]
持世經卷苐三苐四張萬
**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但能覺現在
因緣故說意入法入隨凡夫心故說
智者通達是意入法入虛妄無所有
従憶想顚倒分別起非入是入何以
故諸入中无決定入相智者通逵是
諸入虛妄無所有意入法入自性不
可得亦不得是意入法入所起實相
是意入法入但因緣生如來說是諸
入知見相是諸入虛妄无所有顚倒
相應行屬諸因緣意入法入無有作
者无使作者意入不知不分別法入
法入亦不知不分別意入何以故二
俱離故若法離相此中無可分別是
諸入皆従因緣生隨凡夫顚倒心故
說如賢聖所通達意入法入不生不
滅不來不去意入不知意不分別意
法入不知法不分別法二俱空故二
俱離故意不知意性法不知法性是
二性無所有此中无一決定法意不
能成意不能壞意法不能成法不能
壞法二俱無所有故意入不作是念
我是意入法入不作是念我是法入
是二俱空皆如幻相但假名字故分

[10-0561c]
持世經卷苐三苐五張萬
**說菩薩摩訶薩觀擇意入法入
如是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正觀擇
內六入外六入所謂是十二入皆虛
妄従衆緣生顚倒相應以二相故有
內外用凡夫不聞眞法不知十二入
如實相故貪著眼入我是眼入我所
是眼入貪著色入我是色入我所是
色入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如
是我是意入我所是意入我是法入
我所是法入以貪著故爲十二入所
縛馳走徃來五道生死不知出道菩
薩摩訶薩於此中正觀十二入時見是
十二入虛誑不牢堅空如幻相不貪
著眼入若我若我所乃至不貪著法
入若我若我所以不貪著故不憶念
分別菩薩如是善知十二入持世菩
薩摩訶薩得如是諸入方便於一切十二
入中不繫不縛亦證諸入而能分別
諸入亦以衆緣生法通達十二入亦
以無相相壞十二入亦不墮是諸入
所依道中亦知諸入性則是无性亦
知諸入方便究竟到邊持世譬如機
関出水四面俱灑十二入亦如是內
[10-0562a]
持世經卷苐三苐六張萬
**外因緣能有所作此中實事不可
得是十二入先業機關所繫故能有
所作持世所謂入者是諸凡夫無知
見者煩惱所入門眼是色門以生愛
恚故色是眼門以生愛恚故耳鼻舌
身意是法門以生愛恚故法是意門
以生愛恚故如是十二入與愛恚共
合故不知實相持世菩薩摩訶薩於
此中善知諸入性知是諸入實相故
不爲愛恚所制持世菩薩摩訶薩善
知諸入如
是持世經十二因緣品第
五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觀擇十
二因緣菩薩摩訶薩觀擇十二因緣
所謂无有故說名無明於无明中無
法故說名无明不知明故說名無明
云何不知明不知无明決定法不可
得是名無明何以故說无明因緣諸
行諸行無所有而凡夫起作故說无明
因緣諸行従行起故有識生是故說
識行因緣識名色二相是故說識因
緣名色従名色生六入是故說名色
因緣六入従六入生觸是故說六入

[10-0562b]
持世經卷苐三苐七張萬
**緣觸従觸生受是故說觸因緣受
従受生愛是故說受因緣愛従愛生
取是故說愛因緣取従取生有是故
說取因緣有従有生生是故說有因
緣生従生有老死憂悲苦惱聚集是
故說生因緣老死憂悲苦惱聚集如
是大苦惱聚於此中爲集何法但知
顚倒與明相違无明聚爲後身愛依
止喜染求處處生則是愛集持世世間
如是爲十二因緣所繫縛盲無眼故
入无明網墮黑闇中無明爲首故具
足起十二因緣諸菩薩如是思惟觀
无明實相知無明空故本際不可得何
以故无明無故本際无智者觀非際
是本際則不分別本際斷憶想分別
故不貪著無明知一切法无所有是
法不尒如所說若說一切法無所有
卽是說知見不明能通達一切法无
所有是爲卽得明於此中更無餘明
但知見无明是名爲明云何爲知見
無明所謂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無
所得一切法虛妄顚倒一切法不尒
如所說是名知見无明知見無明卽
[10-0562c]
持世經卷苐三苐八張萬
**爲是明何以故明無所有
故无明因緣諸行者諸法無所有凡
夫入无明闇冥中狂惑作諸行業
是行業無形无處是無明不能生行
業无法而起作故說無明因緣諸行
業諸行業无有聚集若是處若彼處
來諸行業亦非過去亦非未來亦非現
在無明无明性空行業行業性空諸
行業無所依但依無明起諸行業諸
行業不依无明無明不依行業无明
不知無明行業不知行業如是爲明
諸行業以顚倒故従无明生此中不得
無明不得諸行業不得无明性不得諸
行業性但以闇冥數名闇冥以是無明
闇冥故分別說行業従无所有法而
起作故無明行業皆无所
有行業因緣識者識不依行業亦不
離行業生識行業亦不生識何以故
行業不知行業行業亦無持來者但
顚倒衆生従行業生識是識不在行業
內不在行業外亦不在中間是識無
有生者亦无使生者但緣行業相續
不斷故有識生智者求識相不可得

[10-0563a]
持世經卷苐三苐九張萬
不得識生識亦不知識識亦不見識
識不依識
識因緣名色者名色不依識亦不離
識生名色是名色亦不従識中來但
緣識故凡夫闇冥貪著名色識亦不
至名色智者於此求名色不可得不
可見是名色無形无方従憶想分別
起是名色相識因緣故有識性尙不
可得何况従識緣生名色若決定得是
名色性者无有是
處名色因緣六入者是六入因名色
起名在身中故有出入息利益身及
心心數法是六入皆虛誑無所有従
分別起有顚倒
用六入因緣觸者是觸依色而有觸
不觸色何以故色无所知與草木瓦
石無異但従六入起故分別說觸何
以故六入尙虛妄無所有何况従六
入生觸觸空无所有従憶想顚倒起
是觸無方无處觸空以無觸性故觸
不知六入六入亦不知
觸觸因緣受者是受不在觸内不在
觸外不在中間是觸亦不餘處持受

[10-0563b]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張萬
**而従觸起受是觸尙虛妄无所有
何况従觸生受諸受無一決定相諸
受皆无所有従顚倒起有顚倒
用受因緣愛者是受不於餘處持愛
來受亦不與愛合受亦不知愛不分
別愛愛亦不知受不分別受愛不與
受合是愛亦不依受亦不離受有愛
受中尙無受相何况受因緣生愛愛
不在受內不在受外不在中間愛亦
不在愛內亦不在愛外亦不在中間
愛中愛相不可得是愛但従虛妄憶
想顚倒相應故名爲愛是愛非過去
未來現在是愛非以縛相故起是愛
亦非縛相但以因緣相續不斷故說
受因緣愛智者知見是愛無處旡方空
無牢堅虛妄无所有愛因緣取者愛
不於餘處持取來處不與取合愛亦
不能生取有愛故說名取隨因緣和
合故說取不與愛合亦不散愛不與
取合亦不散取不在愛內不在愛外
亦不在中間愛尙無有何况愛因緣
生取諸取決定相不可得智者知見
是取虛妄無所有取中无取相是取

[10-0563c]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一張萬
**過去未來現在取不在取內不在
取外不在中間是取但従顚倒起因
本緣生今衆緣故有取無有法若合
若散是取无有根本無一定法可得
凡夫受是虛妄取是諸行皆虛妄故
世間爲取所繫縛智者通達是取虛
妄空無牢堅无有根本無一定法可
得取因緣有者是取不持有來是取
不能生有而說取因緣有是有不在
取內不在取外不在中間有不依止取
取不與有合亦不散但以衆緣和合
故說取因緣有取不能生有取不分
別有取尙虛妄無所有何况従取因
緣生有有無有持來者有中有不可
得有不在内有不在外有不在中間
是有非過去未來現在智者通達是
有虛妄顚倒相應无合無散有无所
知無所分別是有无處無方是有无
前際無後際无中際是有非有故非無
故但隨順十二因緣故說是有智者通
達有相空無牢堅
有因緣生者是有不持生來生亦不
與有合亦不散是生不在有內不在
[10-0564a]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二張萬
有外不在中間有不能生生亦不離
有有生但示十二因緣相續說有因
緣生有與生非緣非不緣有尙不可
得何况従有生生智者通達是生不
依於有生生中無生相生中无自性
生中無根本无一定法可得智者通
達是生無性无所有但示十二因緣
和合相續故說有因緣生生無有法
若合若散生不在有内不在有外亦
不在中間是生非過去非未來非現
在是生前際後際中際不可得是生
根本不可得智者通達従衆因緣生
顚倒相應虛妄無所有如幻化相
生因緣老死憂悲苦惱者是生不持
老死憂悲苦惱來生亦不能生老死
憂悲苦惱老死憂悲苦惱不在生内
不在生外不在中間老死憂悲苦惱
亦不依生以生故老死憂悲苦惱可
說但示衆因緣生法故生不與老死
憂悲苦惱合亦不散生中生尙不可
得何况生因緣老死苦惱老死苦
惱中老死苦惱不可得何以故老死
苦惱不在老死苦惱内亦不在外亦不
[10-0564b]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三張萬
**在中間老死苦惱非過去非未來
非現在老死苦惱不與老死合亦不
散但顚倒相應衆緣和合具足十二
因緣故說生因緣老死苦惱老死苦
惱无所依止老死苦惱決定相不可
得老死苦惱前際後際中際不可得
智者通達老死苦惱虛妄無所有顚
倒相應无有根本不作不起不生如
是觀十二因緣法不見因緣法若過去若
未來若現在亦不見因緣相但知因
緣是无緣無生无相無作无起無根
本従本巳來一切法无所有故通達
是十二因緣亦見是十二因緣無有
作者受者若法所従因生是因无故
是法亦無菩薩隨無明義故一切法
不可得入如是觀中无緣卽是十二
因緣此中無所生菩薩觀十二因緣
是虛妄生隨順无明義通達十二因
緣若法無者是法亦无是故說隨順
無明義通達十二因緣无明是不生
不作不起無根本无一定法無緣无
所有菩薩尒時不分別是明是無明
无明實相卽是明因無明故一切法

[10-0564c]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四張萬
所有一切法無緣无憶想分別是故
隨順无明義通達十二因緣持世是
名菩薩摩訶薩十二因緣方便智慧
若菩薩能如是通達十二因緣合散
是名菩薩善得無生智慧何以故以
生滅觀則不能善知十二因緣若觀
十二因緣集散是名得無生智慧若
得无生智慧是名通達十二因緣持
世是故菩薩摩訶薩欲入通達欲
證無生智慧應當如是勤行修集是
十二因緣智慧則能觀證十二因緣
无生相
持世若菩薩摩訶薩知無生卽是十
二因緣者卽能得如是十二因緣方
便是人以无生相知見三界疾得無
生法忍當知是菩薩於諸現在佛得
近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菩
薩不久當得受記次第受記持世如
是善人因與受記得安隱心於一切
法旨趣方便中得智慧光明是人通
達十二因緣是無生是人得近現在
諸佛是人於諸惡魔无所怖畏是人
度生死流得到陸地是人得度無明
[10-0565a]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五張萬
**淤泥是人得到安隱之處持世若
我今世若我滅後若聞若信若讀誦
若修習是十二因緣方便者我與是
人授記不久當得無生法忍我亦記是
人不久當於現在諸佛所得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記持世經四念處品第
六佛告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知
四念處菩薩摩訶薩觀擇四念處順
身觀身順受觀受順心觀心順法觀
法何謂爲順身觀身順受心法觀受
心法持世菩薩摩訶薩順身觀身時
如實觀身相所謂是身無常苦如病
如瘡苦惱憂衰動壞之相是身不淨
可惡惡露身中種種充滿其內九瘡
孔中常流臭穢身之不淨猶如行廁
如是正觀身時不得是身一毫清淨
無不可惡者知是身骨體筋緾皮肉
所裹従本業因緣果報所起集取所
縛何等爲集何等爲取従先因緣起
是身是名爲取今以沐浴飮食衣被牀
臥被蓐醫藥是名爲集如是現在因
緣爲集取所縛本業果報力故有用

[10-0565b]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六張萬
**是身四大所造無決定實色陰所
攝數名爲身何故說名爲身能有所
作故說名爲身貪著依止處故說名
爲身隨意有用故說名爲身従憶想
分別起故說名爲身假合作故說名
爲身與業合故說名爲身是身不久
終歸壞敗无常無定變異之相是身
不在身內不在身外不在中間是身
不知身亦不見身是身无作無動无
有願求亦無有心與草木瓦石等无
有異身中無有決定身相如是正觀
擇身知是无有作者亦無使作者是
身无前際無後際无中際是身無一
常定堅牢之相如水沫聚不可撮摩
是身八万虡之所住處是身百種諸
病之所侵惱以三苦故是身爲苦無
有救者所謂行苦壞苦苦苦是身衆
苦之器如是正觀身時又復思惟是
身非我非彼不得自在不得隨意作
是不作是是身无根本無一定法可
得是身性空无一決定相是身虛妄
所起繫於機關作法従大業因緣起
不應於身中生我我所想我等不應

[10-0565c]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七張萬
**身壽命菩薩如是觀時不得身若
合若散不見有所従來去有所至有
所住處不分別是身若過去若未來
若現在則不依止身命不貪惜身若
我若我所常離身受是菩薩觀身空
无我無我所是身中我我所不可得
故是身相不可得是菩薩若不得身
相卽不願身入身不起作道云何爲
入是身無有作者无有起者是身不
作不起相従衆因緣生是因緣能和
合身而是因緣亦虛誑無所有顚倒
相應空无牢堅亦以是因緣故是身
得生是因緣亦無生无相如是觀身
卽入身無生相中入巳觀身无相以
無相相觀身知是身无相相不可得
故無生是身過去相未來相現在相
不可得何以故是身無根本无一定
法可得是身若此若彼不可得如是
觀時知身無所従來亦无所去卽入
身不生不滅道持世菩薩摩訶薩如
是順身觀身入如實相於身欲染則
能除斷疾令其念正住身中是名順
身觀

[10-0566a]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八張萬持
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受觀受菩薩
摩訶薩觀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見
是三受無所従來亦無所去但虛妄
緣合本業果報所持顚倒相應知諸
受虛妄従憶想分別起菩薩如是觀
諸受不得過去受不得未來受不得
現在受是菩薩見過去諸受空無我
无我所無常无牢堅无不變異相
如是觀是過去諸受空相寂滅相無
相相觀未來諸受空无我無我所无
常無牢无堅無不變異相觀未來諸
受空相寂滅相无相相是菩薩如是
觀時作是念諸受無決定相无有根
本無一定法不相似故新新生滅无
有住時菩薩作是念是諸受無作亦
无作者但凡夫顚倒相應心中起三
種受屬本業因今世緣合故有是諸受
是諸受皆空無有牢固虛妄之法猶如
空拳如是觀受心住一處菩薩爾時得
通達諸受集沒滅相見諸受不合不散
又受中不見受作是念諸受空性空
故卽通達諸受無生相此諸受无生
無滅无有成相是諸受皆無相
[10-0566b]
持世經卷苐三苐十九張萬无
成相如是思惟受諸受時皆能不著
如實知見諸受相離諸所受於此諸
受亦無所依於諸受中心皆放捨則
疾得捨三昧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
順受觀受持
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心觀心菩薩
摩訶薩觀心生滅住異相如是觀時
作是念是心無所従來亦无所去但
識緣相故生无有根本無一定法可
得是心无來無去无住異可得是心
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従憶
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閒
是心無一生相是心无性無定无有
生者無使生者起親業故說名爲心
能識親緣故說名爲心念念生滅相
續不斷故說名爲心但令衆生通達
心緣相故心中無心相是心従本巳
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
故有分別心不知心亦不見心何以
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無所有故
是心无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
無法若合若散是心前際不可得後
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是心无形
[10-0566c]
持世經卷苐三苐二十張
萬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自性但
凡夫顚倒相應以虛妄緣識相故起
是心空無我无我所無常无牢無堅
无不變異相如是思惟得順心念處
是人尒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
知心无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何以
故心无決定性亦無決定相智者通
達是心无生無相尒時如實觀心生
集沒滅相如是觀時不得心若集相若
滅相不復分別心滅不滅而能得心
眞清淨相菩薩以是清淨心客塵所
不能惱何以故菩薩見知心清淨相
亦知衆生心清淨相作是念心垢故
衆生垢心淨故衆生淨如是思惟時
不得心垢相不得心淨相但知是心
常清淨相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順
心觀
心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法觀法
菩薩觀一切法不見內不見外不見
中間亦不得諸法若過去若未來若
現在但知諸法従衆緣生顚倒起諸
法无有決定相所謂是諸法屬是人
諸法本體於諸法中無諸法諸法不

[10-0567a]
持世經卷苐三苐二十一張萬
**諸法內不在諸法外不在中間諸
法不與諸法合亦不散一切法無根
本无一定相諸法無所有故不動不
作一切法如虛空无所有故一切法
虛誑如幻幻相無所有故一切法常
淨相俱不汙故一切法是不受相諸
受无所有故一切法如夢夢性無所
有故一切法无形形無所有故一切
法如像性常无故一切法無名天相
名相無所有故一切法如響虛妄所
作无所有故一切法無性性不可得
故一切法如焰知无所有故菩薩如
是觀一切法時不見諸法若一相若
異相亦不見法與法若合若散亦不
見法依止於法如是觀時見一切法
無所従來亦不見一切法住處何以
故一切法無住无依無起一切法
无住處住處無所有故住處不可得
故持世諸法无有差別一切法無分
別相従衆生顚倒故有用是諸法无
處無方智者得諸法非一相非二相
非異相何以故持世一切法不生不
作不起无能作者一切法離根本一

[10-0567b]
持世經卷苐三苐二十二張萬
法無自性過諸性故一切法无歸處
諸歸處無所有故如是觀諸法善知
諸法无我無人觀擇諸法性空是諸
法皆空性自空故諸法無相不見相
故於諸法中不起願卽時觀擇一切
法无生作是念此中實無有法若生
若滅如是觀時心住一處爾時便得
通逵一切法无生亦知見一切法集
盡滅亦能入一切法離相離性何以
故持世一切法無決定性智者通逵
諸法无相離相持世菩薩摩訶薩順
法觀法如是觀者於法無所得无所
受於法不爲生不爲住不爲滅故行
而見一切法盡滅相寂滅相持世是
名菩薩摩訶薩善觀四念處何故說
名念處念處者卽是一切法無處无
起處無所有處能如是入一切法則
念不乱名爲念處又念處是一切法
不住不生不取如實知見處名爲念處
持世經五根品第七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知諸根菩
薩摩訶薩正觀出世閒五根何等五
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菩
[10-0567c]
持世經卷苐三苐二十三張萬
薩修習五根時信一切法皆従衆因
緣生顚倒所起虛妄緣合似如火輪
又如夢性信一切法無常苦不淨无
我如病如瘡無有堅牢虛僞不實敗
壞之相又信一切法虛妄无所有猶
如空拳如虹雜色誑於小兒憶想分
別假借而有無有本體无一定法又
信一切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信
一切法無所従來亦无所去信一切
法空無相无作信一切法無生无作
無起无相離諸相而信持戒清淨禪
定清淨智慧清淨解脫清淨解脫知
見清淨菩薩如是成就信根得不退
轉以信爲首故能信持戒是信常不
退不失成就不退法安住不動信中常
隨業果報成就信人斷一切邪見不
離法求師但以諸佛爲師常隨諸法
實相知僧行正道住清淨戒成就忍
辱得如是不動不壞信増上信故名
爲成就信根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正觀精進根
成就精進根善知精進根菩薩摩訶
薩行精進不休不息常欲除五蓋故
[10-0568a]

世經卷苐三苐二十四張萬**勤
行精進乃至爲聽如是等深法名爲
精進是菩薩求法不休不息精進不退
亦欲斷諸障㝵法故勤行精進而不
怯弱亦爲斷種種惡不善衰惱法故
勤行精進又爲増長種種善法故勤
行精進是菩薩決定成就精進不貪
著是精進而入是平等精進成就不
退精進是人爲正方便通達一切法故
發行精進於精進中不隨他人於精
進中得智慧明成不退相能得如是
不退精
進増上精進故得名成就精進根持
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能得念根善修
習念根菩薩摩訶薩常攝念一處布
施柔和具足梵行持畢竟清淨戒衆
定衆慧衆解脫衆解脫知見衆常思
念淨身口意業常思念究竟其事常
思念一切法生滅住異相方便常思
念知見苦集滅道諦常思念諸根力
覺道禪定解脫諸三昧方便常思念
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作不起不可說
相常思念欲得無生智慧常思念欲
得具足忍智常思念離智滅智常
[10-0568b]
持世經卷苐三苐二十五張萬
思念欲得具足佛法常思念不使聲
聞辟支佛法入心常思念无㝵智慧
常不忘不失不退是念入如是觀中
而不隨他是人得如是堅牢増上念
故名爲成就念根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能得定根能
得定根方便菩薩摩訶薩於聖地中
常行禪定不依禪定不貪禪定善取
禪定相善得禪定方便解善生禪定
亦能行無緣禪定悉知諸禪定門善
知入禪定善知住禪定善知起禪定
而於禪定无所依止善知所緣相善
知緣眞相亦不貪受禪味於諸定中
自在遊戲而不隨他亦不隨禪生於
諸定中得自在力於諸定中不以爲
難不以爲少隨意所欲是人得如是
増上禪定故名得定根得定根方便
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成就慧根得慧
根方便菩薩摩訶薩能成就通達慧
根所謂能正滅諸苦是人成就是通
達慧處處所用皆得離觀捨觀成就
隨涅槃智慧成就是慧根故善知三
界皆悉熾然善知三界皆是苦以
[10-0568c]
持世經卷苐三苐二十六張萬
**是智慧不處三界是人觀擇三界
一切皆空皆無相无願無生无作無
起見出一切有爲法道爲具足諸佛
法故勤行精進如救頭然是菩薩智
慧无能沮壞以是通達智慧能出三
界亦不依止三界事斷一切有爲法
中喜一切可染可著繫縛法中心不
貪嗜於諸五欲心皆猒離心亦不住
色無色界成就増上智慧成就无量
功德猶如大海以是智慧於一切法
方便中無有疑難是人以是智慧通
達三界於三界中心无所繫得是増
上慧故說名度慧根得慧根方便持
世何故名之爲根増上義故說名爲根
不動義故說名爲根無能壞故說名
爲根无能退故說名爲根不隨他故
說名爲根不退轉故說名爲根無能
牽故說名爲根隨順正法故說名爲根
不貪著故說名爲根不雜故說名爲根
又持世菩薩摩訶薩善知衆生諸根
亦能善學分別諸根菩薩知染欲衆
生諸根知離染欲衆生諸根知瞋恚
衆生諸根知離瞋恚衆生諸根知愚

[10-0569a]
持世經卷苐三苐二十七張萬
衆生諸根知離愚癡衆生諸根知欲
墮惡道衆生諸根知欲生人中衆生
諸根知欲生天上衆生諸根知軟心
衆生諸根知上衆生知中衆生知下
衆生諸根知壞敗不壞敗衆生諸根
知勤修不勤修衆生諸根知巧不巧衆
生諸根知有罪無罪有垢无垢知瞋
㝵不瞋㝵知隨順不隨順知障㝵不
障㝵衆生諸根知欲界行知色界無
色界行衆生諸根知厚善根薄善根
知畢定不畢定邪定衆生諸根知慳
貪離慳貪知戲調不戲調知狂惑不狂
惑知輕躁不輕躁知瞋恚不忍知柔軟
能忍知深厚慳知具足施衆生諸根知
信者知不信者知恭敬者知不恭敬
者知具足持戒知清淨持戒知具足
忍辱知懈怠知精進知散心知得定
知无智慧知有智慧知闇鈍知不闇
鈍知増上慢知不増上慢知行正道
知行邪道知忘念知得念安慧知散
根知攝根知壞根不壞根知淨根不
淨根知明根知發小乘根知發辟支
佛乘根知諸菩薩根知發佛乘根
[10-0569b]
持世經卷苐三苐二十八張萬
**是菩薩得度如是諸根分別方
便於如是等衆生分別諸根智慧
中方便不隨他故說名得諸根方
便亦名不爲他所牽亦名不可破
壞亦名不退轉亦名得方便力亦名
得人根亦名得諸天龍神夜叉亁闥
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人非人等根亦名得最自在亦名得
不壞不動亦名到彼岸者成就如是
功德者於一切法中疾得自在
力持世經卷第
癸卯歲高麗國大藏都監
奉勅彫

[10-0569c]
持世經卷第四萬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持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