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84 維摩經義疏-隋-吉藏 (T@HARA)




維摩經義卷第三


胡吉藏撰


弟子品第三



資視師如父。自處如子。師處資為弟。自處如
兄。敬護合論。故名弟子。依內義。學在佛後
為弟。從佛口生為子。佛生物惠命為父。在物
前悟稱兄。故法華云。世間之父。至親友家。即
其證也。四會為言。二集已竟。從此文去。竟乎
香積。第三重會方丈。與前會異者凡有七義。
約眾為言。前俗眾問疾。今道眾擊揚。前近眾
[003-0935c]
小眾。今遠眾多眾。據教而言。前略說法門今
廣宣妙道。若就利益。前但淺益。今具深淺。約
二但為言。前破但凡。今斥但聖。所言但者。
謂有所得定性凡聖也。若就今古。前說今法。
此二品。說於古法。約自他者。前淨名自說。以
顯其德。今大小二人。顯淨名德。若論三化。方
便品。已破凡夫。此下二品。斥聲聞菩薩。就此
一會。開為二章。第一由序。第二正說。由序為
二。一淨名現疾。二遣使慰問。爾時長者維摩
詰自念寢疾于床。自念寢疾者。自傷念疾也。
夫有身則有疾。此自世之常情耳。達者體之。
何所傷哉。然五百長者。皆近佛聽法。而淨名。
礙疾不預。理在致傷。是故自念。又淨名。為物
現疾。非佛影嚮。化則不成。故須自念。世尊大
慈寧不垂愍。夫抱疾者。必無樂有苦。世尊大
慈。遣使慰問。必與樂拔苦。故上句云慈。下句
稱愍。又眾生疾故菩薩病。世尊大慈。必見垂
問。因以弘道。所濟良多。則眾生病愈。菩薩亦
愈。則是慈悲之旨。現疾之本意。問。何故言寧
不垂愍。答。眾人少慈。尚以參疾。佛有大慈。
寧不慰問。佛知其意。此下第二遣使問疾。就
文為二。第一前命聲聞。第二次命菩薩。問。聲
聞菩薩。並皆不堪。佛何故命。答。凡有四義。
一示大慈平等故。並皆命之。二但命文殊。
使不得具顯淨名之德。今既普命。則具顯其
德。使問疾之流。尊人重法。三者欲使時會。於
文殊起難遭想。五百聲聞。八千菩薩。皆辭不
堪。而文殊獨往者。故知辨慧難思。則敬情至
極。受法為易。四者普命大小。具陳被呵。因述
[003-0936a]
昔法。以利今眾也。問。何故。不前命菩薩。後
命聲聞。答。就破病次第。方便品破凡夫。弟子
品破聲聞。菩薩品呵大士。二就勝劣次第。聲
聞形備法義。心具智斷。故心形兩勝。故前
命之。菩薩心雖會道。形無定方。心勝形劣。故
次命也。如羅什說。聲聞法中。羅漢無漏智慧
勝。菩薩世俗智慧勝。大乘法中。菩薩二事俱
勝。今用聲聞深故。前命弟子也。即告舍利弗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就今聲聞為二。前命十
人。後命五百。良以五百昇堂。十人入室也。論
十人德行者。初謂四大聲聞。身子智慧。目連
神通。迦葉苦行。善吉空解。故以定慧行解。為
四大聲聞。次有三人。妙達三藏。為三大法師。
富樓那。精究毘曇。旃延。善解經藏。波離。妙
體毘尼。次佛親屬。凡有三人。那律天眼。羅雲
秉戒。阿難總持。次約義。呵聲聞要法。示菩
薩道門。初斥身子。呵聖默然。次詰目連。非聖
說法。斯二是佛常初。而聲聞不達。故前呵
之。次彈迦葉有行。呵善吉空解。顯聲聞人未
有大乘行解。次呵滿願。常為人說。不見物機。
旃延。恒復佛講。不知教意。那律。雖得天眼。
不達會通。波離。謂善毘尼。未解大乘法律。羅
雲。雖是聲聞棄俗。而不解大乘出家。阿難恒
侍如來。不識佛之本迹。既呵聲聞十失。則顯
大乘十得。次約義前後者。九人明佛因。第十
辨佛果。即因果次第。九人之內。初八明修行。
後一辨出家。此據說門。明前後也。八人之中。
前七明修善。後一辨滅惡。七人之中。前六明
修道行。以為行體。次一辨起道行。以為行
[003-0936b]
用。六人之中。前明定為慧本。次辨慧從定生。
次明由解起行。後二藉行發解。今前命舍利
弗。就此章中。開為二別。第一佛命。二辭不
堪。舍利弗。王舍城摩迦陀國人也。從父為立
字。名優波提舍。優波是星名。提舍遂父作
名。故名提舍。舍利言身。是其母名。眼似舍利
鳥。故名舍利。弗此言子。謂身子也。不從父
受名。因母為稱。有二因緣。一者從過去誓願
立名。釋迦過去發願。願我作佛。右面弟子。名
舍利弗。二者女人聰明。世所希有。時人貴重
其母。故稱舍利弗也。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
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
一標不堪。二釋不堪。三結不堪。此初文也。不
堪之意。有三因緣。一者小乘智劣。不堪擊揚
菩薩。二者昔曾受屈。則優劣事定。是故不堪。
三者相與為化。屈申從物。今欲彰淨名德。顯
文殊行。故稱不堪。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
林中宴坐樹下。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一
明被呵之由。二辨能呵之旨。三正受屈。身子
於林中宴坐樹下者。凡具二義。一者有此身
心二患。患身之喧動故。隱身於山林。患心之
馳散故。攝心於一境。宴坐者。謂安也。默也。
蓋閑居之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
不必是坐為宴坐也。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
文為三。初呵二乘禪定。次出菩薩坐法。三總
結之。不必是坐者。聲聞人謂。坐法必隱身於
林澤。息心於滅定。今以大乘望之。不必爾。道
生云。不必是者。不言非是。但不必是。不言非
是者。二乘坐法。乃可以為求大乘定之詮
[003-0936c]
耳。若爾未是真極坐法也。興皇師云。必是。有
所得住著之義。身子必有散可棄。有靜可欣。
近觀此章。遠通一化。此大小乘人。並是住著
必定。故被呵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
是為宴坐。此下第二次出菩薩坐法。即用呵
二乘也。凡有六雙。初辨身心俱隱。二明靜散
雙遊。三道俗齊觀。四內外並冥。五解惑平等。
六生死涅槃不二。略說六門。為菩薩宴坐。
初明身心俱隱。聲聞坐法。隱身於林間。而身
猶現。息心於滅定。在心遂滅。此則一隱一不
隱。故致被呵。菩薩。以法身為身。雖處而非三
界。妙慧為心。雖緣而常寂滅。此則身心俱隱。
必為妙定。故異彼二乘也。又聲聞見有身心
不隱。故欲隱之。大士知無不隱。何所隱哉。
故不於三界現身意也。不起滅定而現諸威
儀是為宴坐。此第二對明靜散雙遊也。滅盡
定者。毘曇。心法既滅。有非色非心法。以滅定
恐補心處。成實論云。空心二處滅。一滅定
時滅。二入無餘涅槃時滅。滅定即是無法。此
之二釋。並是小乘。入於滅定。則形猶枯木。無
運用之能。菩薩滅定者。智度論云。滅盡定。即
波若之氣類。了悟此心。即是實相。本來寂滅。
故能形充八極。應會無方。即是不壞假名。而
說實相。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問。不起滅定。云
何能現威儀。答。如意殊無心。隨人出寶。天
鼓無心。應物有聲。至人無心於彼此。而能應
一切。上辨不於三界現身。今明現諸威儀者。
夫以無現。則能無不現。故前即動而寂。此即
寂而動。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此
[003-0937a]
第三明道俗齊觀。小乘障隔生死。不能和光。
大士善惡齊旨。道俗一觀。故終日凡夫。終日
道法。淨名之有居家。即其事也。心不住內亦
不在外是為宴坐。此第四內外並冥。賢聖攝
心。謂之內。凡夫馳想。謂之外。大士俱異。故
非內外。又心依因緣生。因即六根為內。緣即
六塵為外。又因增上緣生為內。依緣緣生為
外。大士知內外悉空。故無所依也。若心馳內
外。為內外動亂。非宴坐也。若不馳內外。始名
靜一。稱為宴坐也。上三句。呵二乘滅定。明菩
薩滅定。此一句。呵二乘餘定。辨菩薩靜心也。
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道品是為宴坐
也。此第五明解惑平等。小乘。以三四二五。而
伏諸見。用單七隻八。斷諸見故。是動諸見。而
行道品。動是袪斷之名。大士。觀諸見實性
即是道品。故云不動。如後文說。諸佛解脫。於
六十二見中求。即其證也。不斷煩惱而入涅
槃是為宴坐。此第六明生死涅槃不二。了煩
惱其性即是涅槃。不斷而後入也。若能如此
坐者佛所印可。此第三總結。平等坐法。不違
實相。復順佛心。稱大乘機。具此三門。故佛印
可也。二乘反之。以被呵。時我世尊聞是語默
然而止不能加報。此第三次明受屈。理生意
外故莫知所詶。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不堪有
三。標釋已竟。今總結也。佛告大目揵連汝行
詣維摩詰問疾。所以次告目連者。夫人才有
長短。身子。或可一時漏機。受淨名屈。自可不
能。餘何必爾。故不抑之而亦告也。復得備
顯淨名道高。說昔法以利今眾。具如前說。故
[003-0937b]
次命之。此章亦二。初命問疾。二辭不堪。目
連是姓也。此言為食豆。上古有仙人。不食餘
物。唯噉於豆。因為姓。目連是其族也。字物
律陀者。是樹神名。其家無兒。禱此神而得之。
故因以為字。是王舍城摩伽陀國輔相之子。
與舍利弗。俱共厭世。出家求道。身子右面。智
慧第一。目連左面。神足無儔。目連白佛言世
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也。此
章亦三。初標不堪。如文。所以者何憶念我昔
入毘耶離大城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此
第二釋不堪也。就文為四。初出被呵之由。二
明能呵之旨。三時會得道。四目連受屈。居士
利根。應聞實相人法並空。目連不觀其機。為
說施戒。居士聞已。起眾生相。封著諸法。遂
有二失。一違實相。二不稱機。此被呵之由
也。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
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此第二敘能呵之
旨。就文為二。初呵小乘說法。次明大士演教。
不當如仁者所說。不當者。謂不相應當也。凡
有四義。一者機大教小。故不當機。二者實相
非人法。今說有人法。故不當實相。三者諸佛
見機見理。今違理暗機。故不當佛意。四不當
者。不稱情機之義。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此下
第二明菩薩演教。以對小乘之失也。就文為
五。一明所演之法。二辨聽說之方。三巧識物
機。四善於知見。五辨說教大意。菩薩具此五
門。方堪為物施教。即用斯五。誨彼聲聞。初門
有二。一辨眾生空。二明法空。然實相正法。未
曾空有。但為祛有病。是故說空。空理不殊。但
[003-0937c]
於惑者情有難易。眾生心以總會成體。不實
之意易明。是故前說之。以不假眾緣所成。
此則難破。故後明之。智度論云。眾生生情。
取之不得。凡夫妄謂為有。故易遣。法為眼耳
見聞。斯則難破。故前說生空。後辨法空。法無
眾生離眾生垢故。眾生者。陰界入等諸事會
而生。心以為宰一之主。法者實相法也。實相
之法。本無眾生。若見有眾生。則乖於實相。
故稱為垢。若悟實相。則其垢自離也。法無有
我離我垢故。我是自在為義。實相之法。無此
我也。法無壽命離生死故。色心連持為命。百
年相續。久受為壽。外道計此壽命別有於法。
故名壽者。命者。生為壽始。死為壽終。既無生
死。何有壽命耶。不言無壽命。而言無生死者。
生死是命之始終。始終既離。則壽命斯無。又
壽命是人之所愛。若聞離之。必不能樂生。死
是人之所惡。若聞離之。必欣習也。法無有人
前後際斷故。智度論云。行人法故。名之為人。
故有靈。異於草木。行因受果。往來生死。永無
朽滅。故外道謂之為常。前際既斷。無人造因。
後際亦斷。無人受果。故云法無有人前後際
斷故。法常寂然滅諸相故。前有四句。明眾生
空。此下二十六句。明法空也。生空。易故略說。
法空難故。所以廣明。若以實過假。以空過實。
如成論所說者。非常寂然。以本性清淨故。
名常寂然。法雖寂然。但取相為有。而謂不然。
所以須滅。故言滅諸相故。此為法空之始。故
略舉迷悟大宗。法離於相無所緣故。萬像不
同為相。此相是心之所緣。法既無相。則心無
[003-0938a]
所緣。法無名字言語斷故。上辨心行滅。此明
言語斷。名生於言。言斷則無名。法無有說離
覺觀故。覺觀是言本。既無覺觀。則言無由生。
目連。動覺觀心。為物說法。故復呵之。法無形
相如虛空故法無戲論畢竟空故法無我所離
我所故。我所有二。一親謂五陰。二疎即瓶衣。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分別生乎識。以離諸識。
故無分別。法無有比無相待故。諸法相待生。
猶長短比而形。無相待者。如百論說。長不在
長中。以因短故。長非在短中。以相違故。亦不
合在長短中。有二過故。既無長短。何所待哉。
法不屬因不在緣故。因緣之名。其義不定。自
有種子親而能生為因。水上疎而助發為緣。
自有本無果體。藉因辨之。素有其分。假緣而
發。故互具有二無義。種受因緣兩名。因近
故難曉。緣遠故易了。今以所易。釋所難也。因
親故言屬。緣疎故言在。法同法性入諸法故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
法性。如。實際。此三皆是實相異名。如實不變
名如。是諸體性。故名法性。窮其際畔。稱實
際也。始見法實。如遠見樹。知定是樹。名為如。
見法轉深。如近見樹。知是何木。名為法性。窮
盡知樹根莖枝葉之數。名為實際。此三未始
非樹。因見為異耳。入諸法者。諸法萬相。誰能
遍入。諸法者。其唯法性乎。諸邊不動者。有
無諸邊。不能動於實際。又解。邊是際之異名。
法既住於實際。則邊不復動。法無動搖不依
六塵故。情依六塵。故有奔逸之動。法本無依。
故無動搖。法無去來常不住故。法若暫住。經
[003-0938b]
於三世。則有去來。法無暫住。故無去來也。法
順於空隨無相應無作法離好醜法無增損法
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鼻舌身心法無高
下法常住不動法離一切觀行唯大目連法相
如是豈可說乎。心觀不能及。豈況於言乎。夫
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此第
二示聽說之方。以誨目連及居士也。說法示
人。名為說示。而言無說無示者。終日說。未
甞說也。始則聞法。終有所得。而言無聞無
得者。終日聞。無所聞也。譬如幻士為幻人說
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淨名雖唱法不可說。
而猶說此不可說。故今明我所說者。如幻而
說耳。當了眾生根有利鈍。此第三示無識物
機。居士應聞空義。而目連為說有法者。由其
未了眾生根也。又上雖明大乘之法。宜善察
物機。可隨大小而授。不得一向說大法也。善
於知見無所罣礙。此第四明善於知見。目連
說小。不明大者。良由未善知見也。以大悲心
讚于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此
第五明說法大意。夫欲說法。必須成此四
心。一建大悲心。二讚於大乘。三念報佛恩。
四不斷三寶。若讚小乘。濟拔小苦。名為小
悲。若讚大乘。能拔大苦。稱大悲故。言大悲
心。讚大乘也。既讚大乘。必紹繼師種。故
三寶不斷。名報佛恩。若說小乘。則斷三寶
種。名無反復。維摩詰說是法時八百居士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第三明時眾發
心。淨名既讚大呵小。符理稱機。故時眾蒙益
也。我無此辨。此第四目連受屈。是故不任詣
[003-0938c]
彼問疾。不堪有三。標釋已竟。今總結也。佛告
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第三次命迦葉。
問。迦葉既為上座。何不前命。答。布薩受食。
可依年獵。銜命擊揚。宜用辨慧。問。若爾。法
華何故前序迦葉。答。彼經明會三之義。迦葉
為稟異之初。義各有由。無相害也。摩訶迦葉
者。翻為大龜。是其姓也。別名必鉢羅。此云普
逐。是王舍城摩訶陀國婆羅門種。夫妻二人。
身並金色。俱共厭世出家。皆得阿羅漢果。於
十弟子內。苦行第一。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
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
標釋結。此即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貧里
而乞食。此第二次釋呵也。就文為三。一被呵
之由。二能呵之旨。三明得益。此初章也。於貧
里而行乞者。凡有四義。一者貧人。昔不種福。
是故今又不殖。來生復貧。貧貧相繫。無得
脫時。今欲愍其長苦。故從乞也。二者四大聲
聞。得滅盡定。而迦葉。為得定之勝。其有施者。
能令現世獲報。欲濟其交切之苦。故從貧
乞。三者富貴則嬌奢難化。貧窮易受道法。今
欲度之。故乞也。四者若從富貴乞。則有名利
之嫌。今往貧里。有會小欲之行。時維摩詰來
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
從貧乞。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文為二。初呵
聲聞慈悲。次教菩薩乞法。雖有慈悲。不能普
者。即捨富從貧。於貧有悲。捨富無慈。名為不
普。又捨富從貧。即是自現行悲。自現行慈。
則有可譏之迹。是故被呵。所以偏呵悲者。捨
富從貧。以慈為主。故前呵其悲偏。迦葉住
[003-0939a]
平等法應次行乞食。此下第二說菩薩乞法。
以教聲聞。夫乞食有六。一行乞食。二入聚洛。
三有所見聞。四明噉食。五有福田。第六總結。
初門四句。第一對聲聞悲偏。說平等乞食。夫
生死流轉。貴賤無常。或今貧後富。或今富後
貧。大而觀之。苦樂不異。是以凡住平等之法。
應次第行乞。不宜捨富。而從貧也。為不食故
應行乞食。此第二句。明乞食意也。聲聞為欲
食。而行乞食。今明不應爾也。為不食故。應行
乞食耳。言不食者。即是食之實相。以此心。行
乞食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此第三明
取食法也。聲聞受取揣食。為資養五陰。今明
不應建於此心受揣食。應為壞和合相故取
揣食。和合者。謂五陰聚集。以此成身。名和合
也。揣食者。食有四種。一者揣食。以香味觸。
和合成之。以可揣握。故名為揣。即欲界食也。
二曰願食。如兒見沙囊。而命不絕。是願食也。
三曰業食。地獄不食而活。由其罪業。應久受
苦痛也。四曰識食。無色眾生。以識相續。命不
斷也。為不受故應受彼食。此第四句。明受食
也。聲聞。以人為能受食。為所受。以能受
所受。故名受食。今明。不見人為能受。食為所
受。應以此心。受彼食也。文雖四句。義有二章。
初平等乞。謂功德業。後之三句。明於智慧。智
慧則異凡。功德則起聖。故非凡夫行。非賢
聖行。是菩薩行。豈止誨彼聲聞。夫欲行乞。當
依此法也。以空聚相入於聚落。此第二句。明
入聚落。然行乞食。必入聚落。故次辨之耳。聲
聞。以有聚相。入於聚落。放明以空聚相入於
[003-0939b]
聚落。空聚者。聚落之內空。無貧富人也。若然。
不應捨富而從貧。又即聚落。本畢竟空。名空
聚落。若爾。亦不應有取捨心。所見色與盲等。
此第三次明見聞。夫入聚落。必有見聞。凡夫
見聞。則生諸結。二乘視聽。則怖畏六塵。今雙
斥聖凡。故辨菩薩法也。見色與有等者。非
謂閉目不視。然終日見。而無所見。故稱為盲。
所聞聲與響等。聞響不生憙怒。聽聲宜可同
之。所嗅香如風等。風行香林。而無心受。今
聞香。亦應同之。所食味不分別。法無定相。由
分別取相。謂之為味。若不分別。則非味也。受
諸觸如智證。小乘。智證滅時。心無所染。身受
諸觸。宜可同之。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
性。諸法從因緣生。故無自他性。如會指成
捲。故捲無自性。指亦如是。故無自他性。本
自不然今則無滅。喻向無自故無他也。如有
燃故有滅。本自不燃。今則無滅。有自故有他
耳。本無自。何有他耶。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
八解脫以邪相入正法。此第四呵其正食。若
能悟邪正不二。便得平等觀。乃可食人施也。
八解脫即八背捨。違八解脫。名為八邪。所以
偏明此之法等者。良由迦葉謂捨八邪。得八
解脫。有滅盡定。能生物福。故偏說也。邪正既
一。便不相乖。故復云入也。以一食施一切供
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上示其受食。為
物福田。此教其受食。復為施主。既得邪正等
觀。便是無礙無盡法門。能以一食。施於一切。
如後鉢飯事也。若未得真悟。受食之時。宜應
作心。上供三寶。下施四生。即是建無盡無礙
[003-0939c]
心也。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有煩惱
食。凡夫也。離煩惱食。二乘也。今勸雙捨凡聖。
故非有無也。不入定意非起定意。小乘人有
二時入定。一者將欲食時。前入定。作不淨觀。
然後起定方食。二者噉食以後。復入禪定。生
施主福。此之二時。入定則不食。食則不入定。
菩薩得無礙觀。終日食而終日定。故無出入
之名。又大士體道。未曾靜散。故非入非起。非
住世間非住涅槃。凡夫之食。願壽命長存。為
住世間。二乘受食。欲入涅槃。又聲聞受食。名
住世間。後欣取滅。稱住涅槃。今並異之。故兩
非也。以菩薩不食而食故。非住涅槃。食無所
食故。非住世間。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
為益不為損。此第五次明福田。若迦葉得平
等觀。則能外說平等法。能令施主復平等心。
不計福之大小。己之損益。又解。大小據前人。
損益就迦葉。田勝則施主得大福。田劣則獲
小福。得食則獲五事。為益。不得則無五事。為
損。故損益據迦葉。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
此第六總結。如上所明。便得平等觀。名正入
道。則能自利利人。故不依聲聞。迦葉若如是
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既有正悟。便是良田。
故不虛人施。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
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
辨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
行。此第三明迦葉蒙益。凡有五句。一歎法希
有。二得敬勝人。復作是念。第三讚嘆。斯有家
名者。在家大士。淨名遐布。誰不發心。第四
[003-0940a]
勸發心。我從是來。第五迦葉自立大志。是故
不任詣彼問疾。不堪有三。標釋竟。今總結也。
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四命
須菩提。就文為二。初命。次辭不堪。須菩提
者。此云空生。亦名善吉。以其生時。舍內寶藏。
眾物悉空。故名空生。父母謂是不祥。召相師
問之。相師云。唯善唯吉。稱為善吉。相傳。有
經云。須菩提。是東方世界。青龍陀佛影嚮釋
迦。身為弟子。然五百之流。德非遍備。各有偏
能。但稱第一。善吉等。有供養者。能與現報。既
有異德。故名四大聲聞。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亦
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
入其舍從乞食。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五。第
一辨不應來而來。為被呵之由。第二明能呵
之旨。第三明不應去而去。重辨被呵之由。
第四重明能呵之旨。第五時眾得道。此初文
也。善吉所以入淨名舍者。凡有二義。一者迦
葉捨富從貧。善吉捨貧從富。悉乖平等之道。
故俱被呵。所以捨貧從富乞者。富貴嬌恣。不
慮無常。今雖快意。後必貧苦。愍其迷惑。仍就
乞食。以不得越家故。次入其舍。因被呵也。二
者居士德重淵遠。言不漏機。五百應真。莫敢
窺其庭者。善吉自謂。深入空理。觸言無滯。故
徑造其舍。從彼乞食。然當其入觀。則心順法
相。及其出俗。即情隨事轉。致失招屈。良由此
也時維摩詰取我鉢盛滿飯。此第二明能呵
之旨。就文為四。一就食平等門。呵其於食不
等。從不斷婬怒癡下。第二就解惑平等門。呵
[003-0940b]
其解惑不等從。不見佛下。第三就內外平等門。
呵其內外不等。從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下。第四
就邪正平等門。呵其邪正不等。所以知有四
門者。以後結句。云乃可取食也。四門次第者。
初正乞食。故就食平等門。呵之。其斷惑得解。
堪為福田。則解惑不等。故就解惑平等門呵
之。惑滅解生。猶見佛聞法。不殖外道。便謂
內外為二。故就內外平等門呵之。猶殖佛世。
離彼邪緣。具諸功德則謂邪正相乖。故就邪
正平等門呵之。此初門也。取鉢滿飯而呵者。
若空鉢。則居士有悋惜之嫌。若與鉢。恐持而
去。不盡言論之勢。又空鉢故。不得生論。與便
不得論。又不空鉢。明菩薩為施主。不與鉢。
明二乘非福田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
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
可取食。於食等者。唯富人即妙食。與貧
舍之穢弊。若能於此麁妙食等。則於諸法亦
等。若能達萬法皆等。則能於食亦等。得此
等心。則是福田。乃可取食。若爾不應捨貧而
從富也。若捨貧從富。則於食不等。便無等非
是福田。不應取食。故進退無答也。若須菩提
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此第二就解惑平等
門呵。善吉所謂理唯二轍。一者斷於三毒。二
者與俱。謂凡夫也。斷三毒即二乘也。今聞
不斷不俱。理出意外。故茫然不解。大士體三
毒。本自不有。故不與俱。今亦不無。稱為不斷。
又若有三毒。可斷可俱。不性無二。何所俱
斷。又三毒屬人。可論俱斷。竟自無人。誰俱斷
耶。又三毒屬心。可論俱斷。求屬無從。則斷俱
[003-0940c]
義宗。具如正觀論說。不壞於身而隨一相。
上就有餘涅槃。今約無餘涅槃也。小乘人謂。
壞五陰身。然後隨涅槃一相。今明身即一相。
不待壞而隨也。又上據煩惱。今約報障。呵意
同前不滅癡愛起於明脫。身本從癡愛而生。
故次言也。如涅槃云。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
者無明。二者有愛。小乘人謂。以癡彰智故。
滅癡而得明。以愛縛心故。愛解而心脫。故
涅槃云。明與無明。愚者謂二也。大士觀癡
愛即是明脫。不待滅癡愛。而起明脫。是
故。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
性。問。是何等明脫。答。三明內漏盡明也。斷
非想惑。九解脫中。第九解脫也以五逆相而
得解脫亦不解不縛。上明煩惱與報。今次說
業平等也。小乘明。五逆業。必定受報。無得解
脫理故。今明。窮重之縛。等於極上之解。所以
然者。五逆實相。即是解脫。豈有縛解之異耶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得於明脫。要由見諦。故
次泯之。境智本空故。不見四諦。四倒寂然故。
非不見諦。又求四無從。故不見諦。亦無不四。
故非不見。又見四諦者。二乘人也。不見四諦。
凡夫人也。今大士異之。是故俱斥。非得果。聲
聞由見四諦。是故得果。既非見諦。故非得果。
又不見能得之人及所得法。故非得果非凡
夫法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聲聞謂。
以得果故捨凡成聖。故次非之也。又上來就
法泯見。此約人平等也。既以非得果。應是凡
夫。而求故非凡夫。而凡夫不得凡夫實性。
即是聖法。故非離凡夫。以不離凡法。故非聖
[003-0941a]
人。而道過三界。故非不聖也。雖成就一切法
而離諸法相。此句是總結上來諸義也。雖成
就一切法者。善吉既其是人。人必成就於法。
謂不捨上來所明一切惡法。而復具足善法。
故云成就一切法也。而實未曾善惡。故云離
諸法相。乃可取食若能備如上說。則得平等
觀。便是福田。故應取食。此一章訖。所以結也。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此第三內外平等
門也。二乘謂捨凡得聖。要由見佛聞法。故次
泯之。善吉自謂。見佛聞法。而言不見聞者。其
言似反。其理實順。若有佛可見。則是有見。故
不見佛。若有法可聞。則是有聞。故非聞法。
今明。無佛可見。乃名見佛。無法可聞。始是聞
法。蓋是斥二乘之有。是故說無。既知佛非有。
即識佛非無。如是五句。無所受著。始是法身。
如斯五悟。名見佛也。正觀論云。邪見深厚者。
則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彼外
道六師。聲聞人謂。以見佛聞法。即事佛為師。
已為弟子。異於外道。故次泯之。釋迦出世。正
值六師。但六師不同。凡有三部。合十八人。足
能仁。為十九也。第一部。自稱一切智。裸形苦
行。第二部。得五神通。第三部。誦四章陀。又
言。此三即修思聞三慧。從於三慧。生十八人。
今文所明。是初部也。富蘭那迦葉母姓也。
富蘭那字也。此是邪見外道。撥無萬法。末伽
梨拘賒梨子。末伽梨字也。拘賒梨。其母名也。
其人計眾生苦樂。不由因得。自然而有。刪闍
夜毘羅胝子。刪闍夜字也。毘羅胝其母名也。
其人謂道不須求。逕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
[003-0941b]
轉縷丸於高山。縷盡自止。何假求耶。阿耆多
翅舍欽婆羅。阿耆多字也。翅舍欽婆羅。麁弊
衣名也。其人著弊衣拔髮。五熱炙身。以苦行
為道。謂今身受苦。後身常樂也。迦羅鳩馱迦
旃延。姓迦旃延。字迦羅鳩馱。其人應物起見。
人問有耶。答言有。人問無耶。答言無。故執諸
法。亦有亦無。尼犍陀若提子等。尼犍陀。其出
家總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門。若提子。母名
也。其人謂。罪福苦樂。本有定因。要必須受。
非行道所能斷也。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
所墮汝亦隨墮。此令善。吉。事外道為師。因其
出家。現世受其邪法。故墮邪見。後世同其果
報。故墮惡道。乃可取食。若不同六師。則見邪
正相異。便無等觀。故不堪受食。若知六師
即是法身。以同六師。即是同法身。便得等觀。
乃可受食。問。云何六師即是法身。答。四句求
六師不得。六師即是實相不。得即是法身。故
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又同六師。方是不同
六師。若不同六師。即是同六師也。所以然者。
同六師。則體邪即正故。是正見人。若不同六
師。即謂邪正為二。名邪見人。故同六師也。若
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此第四邪正平
等門。既同六師。則入諸邪見。邪見明無道因。
不到彼岸。辨無滅果。既入邪見。則不到彼岸。
所以作此呵者。或人以邪見正見為二。彼岸
與此岸相乖。故今明。入諸邪見。邪正不二。彼
此無別。若達不二平等。邪見即是正見。不到
彼岸。即是到也。住於八難不得無難。既入邪
見。便生八難。不得無難處也。所以作是呵者。
[003-0941c]
善吉自謂離於八難。以得人身。難三惡道及
長壽天。生閻浮提。離北欝單越。值於佛世。離
佛前佛後。得於正道。離世智辨聰。六根具足。
離生盲聾。此則謂難與無難為二。今明。達乎
八難。即是無難故。今住於八難。既不見難。亦
不見於無難。故云不得無難也。同於煩惱離
清淨法。入邪見。在八難者。便無結不起。既無
結不起。而離清淨法。所以作是呵者。善吉自
謂。異於煩惱。不離清淨法。故今明。煩惱體性。
即是實相。若同煩惱。即是同於實相。離清淨
法。即是不離。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
是定。善吉自謂。得無諍定。群生不得。欲以斯
定為物福田。此則見自他為二。得不得殊。是
故明。善吉之與群生。性常自一。苟為善吉
獨得。而群生不得乎。故今不得同得。得同不
得。得不得不二。自他平等也。無諍三昧。凡有
二種。一者內順實相。二外不違物心。名無諍
也。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
此明田非田不二。惡道善道。體性無別。為與
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
無有異。如世造物。所作不異。名為一手。是一
手則共為塵勞伴侶。故與魔不異。然魔與實
相不異。既與魔一不異。則與實相不異。於一
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
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此明怨親平
等。毀譽一貫。出入無別。得不得均。若能如是
乃可取食。第四章竟。故復結也。時我世尊聞
此茫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鉢欲出
其舍。此第三明不應去而去。重致被呵之由。
[003-0942a]
不識是何言不知是何答者。且據一章釋之。
也善吉自謂。見佛聞法。淨名云。不見佛不
聞法。觀其言則似逆。詳其意則大順。所以然
者。若不見佛。乃是見佛。若有佛可見。則不見
佛。而善吉聽其言則逆。思其理則不反。故不
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而日時既至。便捨
鉢而欲去。生公云。既其有屈。便應輸鉢。故置
之欲出。然善吉與眾人。凡有兩異一同。諸
人識其言。而善吉不識。此一異也。眾人被詰
生喜。而善吉聞呵便懼。此二異也。五百聲聞。
悉不能答。斯一同也。問。何故善吉。獨招二失。
答五百應真。不敢詣淨名之室。善吉自謂。深
入空理。觸言無滯。往造其舍。從彼乞食。是
以此章。言切而旨深。故招斯咎也。維摩詰言
唯須菩提取鉢勿懼。此第四重被呵也。懼無
答而置鉢。即復著於言相。今欲解其此滯。
令得取鉢。故先言。取鉢勿懼。於意云何如來
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我言不也維
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
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淨名以幻
化。質於善吉。凡有三事。一者聽人如化。二者
謂諸法如化。三者言說如化。汝既解空第一。
應知如化。以化聽化。寧有懼哉。不離是相者。
言說不離幻相也。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
懼所以者何文字相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
解脫相者則諸法也。上明文字如化。此辨文
字。則是解脫。並不應著也。維摩詰說是法時
二百天子得法眼淨。此第五明時眾得道。就
理而言。善吉來去。皆弘道益物。以其來故。得
[003-0942b]
說平等無礙之道。破二乘有礙之心。以其去
故。因說幻化法門。斥凡夫保執有法。令二百
天子。得法眼淨。初章則言違理順。故時眾未
解。後章則言理並順。故聞而即悟。故我不任
詣彼問疾。此第三結不堪也。佛告富樓那彌
多羅尼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五次命
富樓那。前四大聲聞已訖。今次三藏法師。就
文二。初命。二辭。什公云。富樓那。是其字也。
此言滿。彌多羅尼。其母名也。此云知識。合母
名為字也。真諦三藏云。所以稱滿者。其家無
兒。禱祀江神。母因夜夢見珍器。盛滿珍琦。遂
入腹內。明旦向天述之。天云。汝當生兒。
智慧滿足。因名滿也。彌多羅。此云慈行。四
章陀論。有慈行品。其母誦之。故名慈行。合
言之。名滿慈子。十弟子內。法師第一。善解阿
毘曇。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
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亦三。標釋結。此初
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在一樹
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此第二釋不堪。為四。
一明被呵之由。二明能呵之旨。三明時眾蒙
利。四滿慈受屈。此初文也。什公云。近毘耶離。
有園林。林內有水。水名獼猴池。園內有僧
房。是毘耶離三精舍之一也。富樓那。於內為
新學說法也。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
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此第二能呵
之旨。就文為四。一呵其違欲說法。二呵其違
根說法。三重呵違欲說法。四重呵違根說法。欲
謂現在欲樂。根謂過去根原。此初文也。前當
入定觀此人心者。小乘智有限礙。又不能常
[003-0942c]
定。凡所觀察。在定則見。出定不見。又定力深
者。見眾生根。極八萬劫。定力淺者。數身而已。
此新學比丘。根在大乘。而為說小法。故謂其
入定也。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穢食是小法。寶
器為大機也。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
璃同彼水精。比丘心大。汝須知之。琉璃是
玉。水精為賤珍。不應明大心之琉璃。同小
乘之水玉。宜善識小大二機之優降也。汝不
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
勿傷之也。此第二呵其蓮根原。初句。直呵
不知根。無得發起。呵其授小法也。大乘根性
人。喻若無瘡。說小損大。如傷之也。欲行大道
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
螢火。此第三重明不識機欲。菩薩有三事。一
求佛道。二度眾生。三修萬行。大機如欲行大
道。小乘法如小徑。此為求佛道。設喻也。遍度
眾生。心如大海。小乘法同牛跡。迴大入小。如
內也。肇公云。大物當置於大處。曷為迴龍象
於兔徑。注大海於牛跡。此合釋二句也。遍修
萬行。心如日月。起小乘行。心如螢火。明昧既
懸。不應等也。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
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我觀小乘智
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
鈍。此第四重呵不識根原。智慧微淺。小乘智
體。不能分別。小乘智用也。時維摩詰即入三
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殖眾德
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第三明得
益。就文為四。初入三昧。二得本心。三為說
法。四悟不退轉。此即二教雙益也。二教。謂口
[003-0943a]
意兩業。二益淺深不同。此初教也。即時豁然
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此
初益也。問。淨名入三昧。云何能令比丘知宿
命。答。持地論明。菩薩宿命通有六種。一自知
宿命。二知他宿命。三令他知己宿命。四令他
自知宿命。五令他知他宿命。六令彼所知眾
生。展轉相知。今是第四令他自知也。時維摩
詰因為說法。此第二教也。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不復退轉。此第二益也。我念聲聞不
觀人根不應說法。第四受屈。是故不任詣彼
問疾。不堪有三。標釋已竟。今總結也。告摩訶
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六命旃延。
就文有二。初命。二辭。摩訶為大。迦旃延。是南
天竺婆羅門姓。而以本姓為稱。別名肩繩。
其父早亡。母戀不嫁。如繩繫扇。風吹不動。
故名扇繩。十弟子內。論議第一。善解修多羅。
佛在世時。造昆勒論。十萬偈三百二十萬言。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
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文也。
所以者何我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我
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
寂滅義。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初明被呵
之由。二述能呵之旨。三時眾得益。此初文也。
略說有二。謂有為無為。此二攝一切法。故名
為略。又言略者。佛常略說。有為法。無常苦空
無我。無為法。寂滅不動。此二總一切法盡。故
言略也。佛但此略說於前。旃延廣敷後。五門
與三印。有離合不同。開無常印為苦。開無我
為空。無為即是寂滅。故五門也。不異三印。但
[003-0943b]
是小乘。以大乘無我。唯在生死。不得云一切
法無我。五門則具通小大。時維摩詰來語我
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此第
二明能呵之旨。就文為兩。初總呵。二別呵。此
初文也。佛了無常。是無生無滅。即是實相。而
迦旃延。謂無常是生滅法故。佛以無生滅心
說無常。即無生滅心。說實相也。迦旃延。聞生
滅法。起生滅心。而說無常。是以生滅心行。說
實相法。在言雖同。其心則異。故迦旃延被呵。
佛無咎也。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
常義。此第二別釋五門。呵旃延之失。即是用
大乘以斥小也。無常是名也。二家同辨無常
之名。但無常之義。大小乘則異。旃延以生滅。
釋無常義。淨名以無生滅。釋無常義。所以然
者。佛說無常之名。凡有二義。一者破常。二不
著無常故。今離二邊。悟入中道。如肇公云。言
其無常者。明其無有常。非謂有無常。以無有
常故。離外道邊。非謂有無常。則離小乘邊。斯
則破病既周。教圓理足。名為滿字。而迦旃延
說無常。但得破常。猶有生滅。則住無常。故破
病未周。教非圓足。稱為半字。今淨名。還申佛
意。偏對旃延一邊。故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問。不生不滅。是破無常以不。答。佛說無常
名。令離常邊。復令離生滅邊。始是顯無常義。
旃延雖領無有常。猶謂有生滅。即知一不知
二。今欲令其更得進悟。故偏說不生不滅是
無常義。非破無常也。問。如毘曇成實等。云生
滅是無常。云何言不生不滅是無常。答。此皆
旃延被呵之例。龍樹觀三相品。破生破滅者。
[003-0943c]
斯淨名之流。若言生滅是無常者。則生在其
初。滅在其後。初既無滅。則一無為常。若一無
為常。則一無非有為。又若一無為不滅。則終
亦不滅。便是常住。若初有生。即有滅者。則滅
害於生。生不得起。以義推之。則生非實有。生
非實有。是則無生。既其無生。何有滅。故知不
生不滅。是其理實。不應言生滅定是無常義
也。問。旃延。何故言生滅是無常義。答。小乘。
未明法空故。不得言無常是不生滅也。如成
論。有法空。而彼謂無常是空之初門。不得
即是於空。故不得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也。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有漏五陰。受
染生死。名為受陰。小乘。以受陰起。則眾苦生。
為苦義。大乘。通達受陰內外常空。本自無起。
誰生苦者。此真苦義也。問。若五陰空。此則無
苦。云何是苦義。答。類如上說。佛明無常去常。
非謂是無常。佛說苦以除樂。非謂有苦。蓋是
如來說苦之義意也。旃延但領無樂。稱在有
苦。故不識佛說苦義。今偏對之。故言本無五
陰。是苦之義。不言空即是苦。而空猶有苦。無
常亦然。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此句對小
乘二義。一者毘曇人。以內無人為空。而猶在
有法。此非究竟空。大乘。則人法並空。始為究
竟空義。二者成論明。人法並空。有去而空在。
此亦非究竟空義。大乘則空有俱泯。始是究
竟空也。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有所得
人。破我而住無我。則見我與無我為二。今對
斥此病。明我無我不二。法本不然今則不滅
是寂滅義。前四句辨生死。今次說涅槃。小乘
[003-0944a]
謂。生死然盡故。有寂滅涅槃。大乘明。生死本
不燃。今則不滅。始是寂滅義也。說是法時彼
諸比丘心得解脫。此第三明時眾得悟。若除
常而住無常。雖於常得脫。而為無常所縛。若
如淨名所辨。除常不住無常。蕭然無寄。名得
解脫。故我不任詣彼問疾。第三結不堪。佛告
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七次命那
律。然三藏明之。應次命波離。但前二已明說
法。今次辨神通。相問出也。就文為二。前命。
次辭。阿那律者。此云如意。亦稱無貪。又名
不滅。猶一義耳。八萬劫前。曾供養辟支佛。所
得善根。于今不滅。故名不滅。果報稱心。為如
意。師子頰王。有四子。各有二兒。長子名淨
飯。有二子。大名悉達。小名難陀。斛飯王有二
子。大名調達。小名阿難。白飯王有二子。長名
那律。小名摩訶男。甘露飯王有二子。長名[跳-兆+乏-之+犮-、]
提。次名提沙。師子頰王有女。名甘露味。唯有
一子。名尸陀羅。那律即佛之從弟。天眼第一。
所以得天眼者。曾一時。佛邊聽法。睡眠。佛呵
之。咄哉云何如螺蜯子。那律慚愧。不眠多日。
遂便失眼。問耆婆治之。耆婆云。眠是眼食。久
時不眠便餓死。不可復治。那律。因修得天
眼。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
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
王名曰嚴淨與萬梵俱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
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我即答
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三千大千世界如
觀掌中菴摩勒果。此第二次釋不堪。文開四
[003-0944b]
別。一明被呵之由。二述能呵之旨。三那律受
屈。四梵王發心。此初文也。問曰。智度論云。
大羅漢。但見二千世界。今云何言三千。答。任
常力。即見二千。加功用。見三千也。又天眼力
但見二千。願智之力。則見三千。菴摩勒果者。
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此果。故即以
為喻。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為
作相耶無作相耶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
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此第二述能
呵之旨。前定兩關。次雙結二難。作相無作
相。即雙定也。作色方圓相而見。名為作相。不
作色方圓相。名無作相也。又釋。三界果報身。
大請諸根。從結業起。名有為有作相。法身
異之。謂無為無作相。結兩難者。若作方圓相
而見。則因外道。似外道亦作方圓而見故
也。若不作方圓而見。則無方圓。便是無法。不
應有見。世尊我時默然。此第三那律受屈。
欲言作相。同外道。欲言無作。復是無為。以不
達會通故。失對於當時。受屈於二難。彼諸
梵聞其言得未曾有即為作禮而問曰世孰
復有真天眼者。此第四時眾得益。又有三句。
初問。次答。三發心。此初問也。那律天眼第一。
既屈淨名。自斯已外。孰有真天眼者。維摩詰
言有佛世尊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
以二相。此第二淨名答。初總答云有也。次出
有真天眼之人。即佛世尊也。下以三門。釋真
天眼。一常在定內見。異小乘定外見。此顯靜
散無二也。次悉見諸佛國。此明小乘所見近。
諸佛所見遠。此二異也。不以二相者。能所宛
[003-0944c]
然。而無眼色。所謂有不礙無。雖無眼色。而不
失能所。所謂無不礙有。有不礙無故。不同外
道。無不礙有故。不同無為。正答上二難也。又
就眼見。明不二見。宛然而無見。雖無見。而無
所不見。名為不二。什公云。不作精麁二相。名
為不二。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禮維摩詰足已
忽然不現。此第三發心。梵王既聞外道二乘。
非真天眼者真天眼者。唯佛世尊。故捨彼聖凡。發佛
心也。故我不任詣彼問疾。此第三結不堪也。
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八次
命波離。就文為二。初命。次辭不堪。優波離。
是王舍城賤人。翻為上首。是諸釋子剃毛師。
後諸釋種。詣佛出家。而波離隨遂。將列佛
所。諸釋脫寶衣服翫。及所乘象。悉以與之。波
離心念。諸釋豪貴如此。尚捨出家。我何為住。
以所得物。安置樹下。繫象著樹。作如是言。
諸有取者。吾悉施之。遂往佛所。諸釋問其來
意。波離具答所由。諸釋大喜。即便諸佛。屈
前度之。此人本我近事。若後出家。我喜輕蔑。
屈佛前度。我當敬事。佛即前度。諸釋子等。同
為作禮。是時大地震動。空內聲嘆言。諸釋子。
嬌慢山崩。波離出家已後。善解毘尼。以其世
世誓願持律。是故於今。持律第一。優波離白
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第二辭不堪。
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
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不敢問佛來
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
佛願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說。
[003-0945a]
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一明被呵之由。二
述能呵之旨。三明時眾得益。就文有二。一明
比丘犯罪。二辨波離依法解說。犯律行者。一
比丘似犯婬戒。次比丘似犯殺人戒。事別出
經。有二比丘。林間修道。一比丘疲勞。仰臥眠
熟。忽有女人。以女形置一比丘上。而比丘。不
淨流出。眠覺始覺。而向同伴述之。彼比丘云。
可伺求此女人來也。而彼女忽來。比丘便往
逐之。女人怖走。遂墮坑死。此似犯殺。故云犯
律行也。誠以為恥者。夫有罪之人。一懼後世
受苦。一懼現在所作。不敢問佛者。佛既尊重。
而慚愧復深。故不敢問。又佛明見法相。決斷
罪。則永出清眾。故不敢問佛。波離既是持律
之上。仍從質所疑也。我即為其如法解說者。
此第二波離依律篇聚。定罪輕重。未得為其。
詳說過之法也。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
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此第二明能呵之旨。
就文為二。一明波離錯教。二辨淨名善治。比
丘見有身心。一封著也。復言有罪可起。心生
疑悔。而欲滅之。二封著也。而波離。定其罪相。
則封著彌厚。封著彌厚。則罪垢轉增。三封著
也。今前誡之。故云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
除滅勿擾其心。此第二明淨名善治。就文為
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波離有二失。一者不
說實相。於理成迂。二不應大機。於緣為曲。今
對斯二事。還明兩法。一說實相。稱乎理實。名
直除滅。二應大機故。不擾其心。所以者何
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此第二釋善
治。有四門。初明罪空。次辨心空。三舉況。四
[003-0945b]
廣釋。夫罪之生。由因緣有。求其實性。不在三
處。不在三處。則見罪空。便悟理實。悟理實。
則發生正觀。正觀既生。則煩惱斯滅。煩惱尚
滅。罪豈在哉。不在內者。不在我心也。若在我
心。不應待外也。不在外者。不在他身也。若在
於他。不應由我起也。不在中間者。合自他求
罪不得也。又識為內。塵為外。根為中間。而罪
不在此三處。又罪因為內。罪緣為外。合內
外為中間也。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
故眾生淨。此第二次辨心空。夫罪由心起。則
心是罪根。然心本尚空。罪未寧有。故逆尋其
本也。凡有四句。初引佛誠言。心垢故眾生垢
者。夫心有垢染。則眾生受累。眾生受累。便是
垢累眾生。垢義既爾。淨義亦然。心亦不在內
不在外不在中間。第二句明心空也。心若在
內。心應不由外境。心若在外。內應無心。既非
二處。豈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第三句
以本顯末也。諸法亦然者。心之與罪。二事既
空。萬法紛紛。皆由心起。在心既空。故諸法亦
爾。不不出於如。心之與罪。謂內法空。諸法
亦爾。謂外法空也。內之與外。所以空者。良由
不出於如。以如是空之異名。故內外亦爾。又
非破拆內外故便空。良由內外本來是如。所
以空也。如優波離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
此第三舉況。凡有三句。一問。二答。三況。聲
聞初成羅漢。證第九解脫道。爾時唯有淨心。
無有垢染。今欲以其類眾生心。故前定其言
也。我言不也。此第二波離正答。明證果之時。
唯淨無垢也。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
[003-0945c]
亦復如是。第三舉況類也。小乘謂。羅漢在觀
之時。心則無垢。眾生未能斷惑。心則有垢。故
今持二乘之無類凡夫之有也。唯優波離妄
想是垢無妄想是淨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此第四廣釋。上雖明
罪空。而惑者生疑。若罪非有。何得大小經律。
說眾生起罪。故今釋云。妄想故見有罪。是故
餘經明有。今據理實。所以云無。妄想。顛倒。
取我。三科異者。橫謂分別。名為妄想。無而謂
有。翻背理實。稱為顛倒。所以顛倒。由根本取
我。又妄想是八妄。如地持說。顛倒是三倒。取
我是眾見根本。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
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上明罪
由妄有。今辨妄有非有。亦是釋妄有義。不相
待者。此下明無長短等相待。但辨諸法無常。
前心不待後心。生竟然後方滅。以諸法不住。
亦生即滅也。無住則如幻。不實所以空。諸法
唯妄見如夢如炎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
生。上明外法不住。此辨內心妄見。俱明空義。
夫以見妄故。則所見不實。是故為空。上二喻。
取其速滅。此四喻。喻其妄想其知此者是名
奉律。淨名善治有三。標釋已竟。今總結歎也。
行順律法。故名奉律。此歎行也。其知此者是
名善解。知罪實相。名為善解。此嘆解也。自有
解律而不行。自有行律而不解。故雙嘆也。問。
今明罪空。云何是奉律。答。律名毘尼。此言善
治。謂自能治三毒。亦能治於眾生。令知罪空。
真善治也。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
所不及持律之上不能說我答言自捨如來未
[003-0946a]
有聲聞及菩薩制其樂說之辨其智慧明達為
若此也時二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辨。此
第三明時眾得益。文有三句。第一比丘雙嘆。
二波離雙答。三比丘雙益。初雙嘆者。上智哉。
嘆淨名內智。持律之上而不能說。嘆淨名外
辨。二波離雙答。初答外辨。其智慧明達。次答
內智。比丘雙益者。疑悔即除。謂惡滅也。發心。
明善生也。故我不任詣彼問疾。第三總結不
堪。佛告羅睺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九
次命羅睺羅。就文為二。初命。次辭不堪。羅睺
者。此言覆障。謂六年在胎。為胎所覆障。因以
為名。所以有羅睺者。諸相師。四月八日。來白
淨飯王言。太子。若今夜不出家。明日七寶自
至。為轉輪王。父王。夜增其伎樂。菩薩欲心內
發。耶輸陀羅。其夜有身。淨居天。悲而言。菩
薩貪著五欲。眾生誰度之。因應出家。後成
道夜。始生羅睺。所以六年在胎者。智度論云。
羅雲過去為王。六日飢餓仙人。故招此報。又
餘經云。由塞鼠穴。受斯果也。羅睺。亦名宮
生。悉達出家。而生羅睺。諸釋謂非佛子。欲燒
殺之。耶輸抱子立誓。俱投於火。而化成蓮華。
諸釋云。真宮王也。因以為名。羅睺羅白佛言
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第二辭不堪。就文
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昔
時毘耶離諸長者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
唯羅睺羅汝佛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
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
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一被呵之由。二能
[003-0946b]
呵之旨。三明時眾得益。初文為二。一長者子
問。二羅雲答。捨轉輪王位者。佛不出家。當為
金輪聖王。王四天下。羅雲不出家。當為鐵輪
王。王一天下。一天下地及虛空。各十由旬鬼
神。屬之為其給使。羅雲。所以出家者。佛成道
竟。還至本國。羅雲年始六歲。如來明日至。變
千比丘。悉如佛形。羅雲直往佛所。摩其頂。明
日歸精舍。勅身子目連度之。初出家後。喜多
暴口形名於人。佛一時約勅。於斯永斷。相
罵不瞋。佛嘆其忍辱持戒密行第一。諸長者
子。所以問者。見羅睺所捨至重。未聞其所得。
是故問也。我即為如法說出家利者。依出家
功德經。有人殺三千世界眾生。有人救之得
脫。有人挑三千世界眾生眼。有人治之得差。
其出家福。多彼救治。功德相應。為說此利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羅睺羅不應說出家功德
之利。此第二能呵之旨。就文為二。初呵羅云
所說。次淨名辨出家之利。羅什云。羅雲受
屈。其旨有四。一不見人根。應非其藥。二出家
功德無量。而說之有限。三即是實相。而以相
說之。四出家本為實相涅槃。羅云不說其本。
吉藏謂。家有二種。一者形家。謂父母妻子。二
者心家。即是煩惱。諸長者子。無出形家之義。
有出心家之義。而羅云雖嘆出形家。於事無
益。若說出心家。則便有利。而不應說而說。應
說而不說。則是漏機。所以受屈。所以者何無
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
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此第二得名說出家法。諸長者子。正以有得
[003-0946c]
為懷。謂有人能出。有家可出。家為過罪。出
有功德。此皆有所得心。即是有為法。悉名為
家。維摩破著心故。讚無為法。無為是果。出家
為因。果既無為。因豈有著。若能蕭然無寄。
始是出家。羅睺羅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
間。在俗為此。出家為彼。出家方便。名為中間。
今並忘之。即出家也。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
既忘彼此兩間。復離諸見。便處涅槃果。智者
所受聖所行處。地前菩薩。依教生解。名為智
者。信順此法。是名為受。登地。會於正理。稱
之為聖。聖心遊之。故云行也。降伏眾魔度五
道。經云一人出家。魔宮皆動。始動魔宮。終
心降伏。既降伏四魔。必超度五道。凡夫能
出四趣。不能出天道。出家求滅。則五道斯度。
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二乘出家。
雖度五道。不能淨五眼。大乘離俗。能淨五眼。
五眼有二。一約五人有五。人有肉眼。天有
天眼。二乘慧眼。菩薩法眼。佛佛眼。一人具五
者。見彰內為肉眼。見障外為天眼。照實相
為慧眼。照三乘法滅。名為法眼。照於佛性。
兼無法不知。名為佛眼。今論後五。故名為淨。
信進念定慧為五。此五。在鈍根人心為根。在
利根人心為力。若據一人。則始終為異。在家。
有妻子財產。若遇因緣。必惱於彼。出家。則道
超事外。惱因自息。故云惱於彼。離眾雜惡
摧伏外道。在俗行善。由雜不善。出家求道。道
既純淨。行分不雜也。出家不為摧物。而諸
惡自消。猶如日出。不期滅闇。而闇自滅也。超
越假名。經說有四。一生死是假名。涅槃非假
[003-0947a]
名。生死是浮虛幻偽。所以是假。涅槃真實。故
非是假。二者涅槃是假。生死非假。涅槃無名。
強為立名。所以是假。生死本是名相之法。非
強立名。是故非假。三者俱是假。以生死涅槃。
是因緣相待。故是假也。如華嚴云。生死涅槃。
二俱是虛妄。四二俱非假。癈名就法。法體皆
如。如內絕言。故非假稱。今就初門。明生死是
假名。得涅槃故超出也。出非泥無繫著。出
假名離生死果。出淤泥。離生死因。在家沒愛
泥。外道出家沒見泥。今明真出家。俱離愛見。
非但離生死之愛見。亦無繫著於道法。無我
所無所受無擾亂。所以無繫著者。由無我所
故也。受之言取。取有四種。欲取。我取。戒取。
見取。今無此四取也。若內有四取。必有擾亂。
以心無所取。故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
定離眾過。出家之人。有三種喜。一者有現世
功德。自然豫欣。二者後得涅槃。心常歡悅。三
者不憂不喜。心無想著。則真淨妙喜也。又
能將順眾生。不乖逆其意。故言護彼意。隨禪
定者。戒能折伏煩惱。令其勢微。禪定能遮。
使惑不起。智慧能滅。畢竟無餘。今持戒清
淨。則結薄心靜。與禪相順。故言隨也。若能如
是是真出家。若能不違上說。是真出家。總結
之也。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
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此第三明
時眾眾益。凡有四句。初淨名勸出家。二長
者不敢違佛制。三淨名重勸發心。四長者受
旨。此初文也。淨名知其不得出家。而欲令其
發心。故有此勸耳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
[003-0947b]
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此第二答也。律云。有
人詣僧坊。諸比丘輒度之。其父母大愁苦。
訴淨飯王。淨飯王云。太子無令我知。輒私
出家。吾愁苦。自令已去。父母不聽。不得出
家。以是事白佛。佛制戒云。若父母不聽。不得
趣度之者。得吉羅罪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此第三文也。所以勸發心者。彰其形雖繫於
二親。而心超於三界。則是出於心家。既出心
家。則身口無眾惡。便是具足戒也。爾時三十
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
第四文也。諸長者子。既以有礙。不形出家。而
聞在家有出心家之理。故欣然從之。故我不
任詣彼問疾。此第三總結。佛告阿難汝行詣
維摩詰問疾。第十次命阿難也。就文為二。初
命。二辭不堪。阿難者。此云無染。支道林云博
聞。舊翻歡喜。凡有三義。一者。釋迦過去發
願。願我成佛。持者名曰歡喜。二者。阿難是
佛得道夜生。淨飯王云。今是歡喜日。可給
此兒以為歡喜。三者。阿難形容端正。見者歡
喜。故名歡喜。阿難與羅雲。同是佛親。而命有
前後者。凡有四義。一者阿難與羅雲。雖同是
佛得道夜生。而羅雲。在胎六年。以其年大。故
前命也。二者羅云出家。得羅漢果。阿難猶居
學地。三者羅云在俗。當紹國德。阿難不然。
以君臣次第故。命有前後。四者。羅睺明出家
為因。阿難。辨法身為果。前因後果。以為次
第。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
第二釋不堪。有標釋結。此初文也。所以者何
[003-0947c]
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鉢
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此第二次釋不堪。就
文為三。初明被呵之由。二述能呵之旨。三阿
難受屈。此初文也。身小有疾者。然理疾之
意。非可一徒。良以淺識之流。取信耳目。於如
來。而生劣想。今彰阿難不達。或同眾人。淨名
高呵。以開法身之唱。令悟應也。當用牛乳者。
佛在毘耶離。音樂樹下說法。身患風氣。須乳
煮糜也。詣大婆羅門者。毘耶離。有大婆羅
門。名梵摩耶。是婆羅門師。有五萬弟子。信
受邪道。不敬佛法。而大慳貪。今以七聖化之。
一佛現疾。二阿難乞乳。三淨名來呵。四牛母
說偈。五牛子說偈。六化人搆乳。七空內聲告。
此人大慳。以羅網覆庭屋。令飛鳥不能得食
穀食等也。朝往與乳。正值其人。與五百弟
子。共入見王。問阿難何求。答具上事。梵志默
然不對。自意思惟。若不與。諸人謂我悋情。
我若與者。復謂事瞿曇。良久。即指取惡弊
牛。令阿難自搆取乳。作此意者。一欲明瞿
曇。常與我諍功德勝。今令惡牛。抵殺其弟子。
即恥其師。令眾人捨瞿曇。來就我也。又牛既
惡。必不得乳。於我無損。是時有化人。來為
攝乳。而牛說偈。令施佛乳。云留少許與犢
子。犢子說偈云。盡施如來。我自噉草。事出乳
光經。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
持鉢住。此第二述能呵之旨。就文為三。一問。
二答。三呵。晨朝非乞食時。是以問也我言居
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第二
阿難以事對也。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此語。
[003-0948a]
此第三正呵。文凡有三誡三釋。此初誡也。所
以重止者。佛若實病。則上隱法身之德。下增
眾生之累。今欲斷此二義。是故重止。如來身
者金剛之體。此釋上誡也。小乘人云。骨是金
剛。肉非金剛。大乘明。如來生身。內外金剛。
一切實滿。有大勢力。無有病處。若以金剛。喻
法身者。如涅槃金剛身品說之。法身是常。不
可壞故。如金剛。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
疾當有何惱。上就果門辨無病。此就因門釋
無病。眾惡已斷。無有病因。眾善普會。無有
病因。默往阿難勿謗如來。此第二誡也。默往。
令還去也。無病事鄣。必不須乳。故令還去。
苟云是實。則謗佛也。莫使異人聞此麁言。病
為常近。麁之極也。不達聞之。必謂實病。無
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
語。什公云。五淨居天上。別有大自在天。是十
地菩薩。又他方太士。此之二人。若聞斯言。
知佛方便。怪汝不達也。阿難轉輪聖王以
小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
哉。此第二釋也。前就聖推。此舉凡況。輪王乃
不及欲界諸天。但以人間小福。尚得無病。豈
況如來普勝三界。而有疾哉。論云。有羅漢。名
薄俱羅。往昔為賣藥師。語夏安居僧言。若有
須藥。就我取之。眾竟無所須。唯一比丘小病。
受一呵利勒果。因是九十一劫。生於天人。受
無量快樂。但聞藥名。而身無微患。於此生中。
年已九十一劫。亦未曾有病。況積善無量。
病由何生。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此
第三誡。推事既爾。必應還去。苟執不去。非但
[003-0948b]
佛有斯謗。我等亦受其恥。外道梵志若聞此
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
疾人。前明內學受恥。此辨外道譏謗。何名法
之良醫。自身疾不能救。何救人心疾乎。可密
速去勿使人聞。正士若聞。謂汝不達。邪師若
聞。謂佛實病。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
非思欲身。此第三釋也。凡有三雙。並就得離
門釋。此是初雙。先據得門。什公云。法身有三。
一法化身。金剛是也。二五分法身。三實相
法身。此似化報法三佛義。此之三佛。並無實
病。非思欲身。就離門也。三界有待之形。名
思欲身。又釋。思是業。欲為結。非結業身也。
佛為世尊過於三界。此第二雙也。以德無不
備故。為世所尊。此明得也。過於三界三界
眾生。具受八苦。所以有病。佛過三界。此離門
也。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此第三雙。明得離也。初句明離。雖出三界。容
是最後邊身。猶是漏法。豈得無病。佛既無漏。
故無病矣。次句明得。雖曰無漏。容是有為。有
為即是起滅法。未得免病。既是無為。不隨
有數。有人言。非思欲身。離分段因。過於三界。
離分段果。佛身無漏。離變易因。佛身無為。離
變易果。如此之身當有何病。上別明無患。此
總結德也。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
謬聽耶。此第三明阿難受屈。文有三別。一阿
難懷愧。二空內出聲。三稱讚居士。受使如此。
被議如彼。故進退懷愧。淨名言既會理。則
佛必無有病。失在於已。故謬聽。即聞空中聲
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
[003-0948c]
法度脫眾生行矣阿難取乳勿慚。此第二明
空內出聲。本迹二身。會淨名與佛二言。無相
違也。如居士言者。印定淨名之說。聞法身
也。但佛出五濁已下。印定如來之言。辨迹身
也。以顯法身故。令於佛起尊敬心。辨於迹
身。則破慳生福。又得失凡有四句。一者二人
俱得。淨名得實。阿難得方便。次二人俱失。全
用淨名。則失方便用。不得附同眾生。全用
阿難。隱法身之德。物不尊敬。三淨名得阿難
失。據今能呵之義。四阿難得淨名失。約乞乳
破慳。生長物福。五濁者。謂劫濁。眾生濁。命
濁。見濁。煩惱濁。劫濁者。大劫內。有刀兵疾疫
飢饉三小劫。名劫濁。眾生濁者。無仁義禮智
等。諸惡眾生。名眾生濁。命濁者。以短為苦。
又不得順修道。稱為命濁。從百二十歲。下至
三歲。悉是命濁。什公云。邪見為見濁。餘九使
為煩惱。舊云。五見為見濁。五鈍為煩惱濁世
尊維摩詰智慧辨才為如此也。第三稱嘆淨
名也。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不堪有三。標釋已
竟。今總結也。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
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
疾。弟子品二章。初命十人已訖。此下總明五
百不堪。五百者。八千羅漢內。有五百高德名
聞者也。
維摩經義疏卷第三
[003-0949a]